TW202311805A - 光學元件、投影光學單元及投影曝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元件、投影光學單元及投影曝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1805A
TW202311805A TW111129480A TW111129480A TW202311805A TW 202311805 A TW202311805 A TW 202311805A TW 111129480 A TW111129480 A TW 111129480A TW 111129480 A TW111129480 A TW 111129480A TW 202311805 A TW202311805 A TW 2023118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
mirror body
edge portion
mirror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9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珍斯 寇勒
瑪溫尼 尼福斯
瑪西爾斯 費瑟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卡爾蔡司Smt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卡爾蔡司Smt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卡爾蔡司Smt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1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180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858Environment aspects, e.g. pressure of beam-path gas, temperature
    • G03F7/709Vibration, e.g. vibration detection, compensation, suppression or isol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G02B17/06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using mirrors only, i.e. having only one curved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G02B7/181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with cooling or heat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216Mask projection systems
    • G03F7/70316Details of optical elements, e.g. of Bragg reflectors, extreme ultraviolet [EUV] multilayer or bilayer mirrors or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808Construction details, e.g. housing, load-lock, seals or windows for passing light in or out of apparatus
    • G03F7/70833Mounting of optical systems, e.g. mounting of illumination system, projection system or stage systems on base-plate or groun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85Detection arrangement, e.g. detectors of apparatus alignment possibly mounted on wafers, exposure dose, photo-cleaning flux, stray light, thermal loa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858Environment aspects, e.g. pressure of beam-path gas, temperature
    • G03F7/70883Environment aspects, e.g. pressure of beam-path gas, temperature of optical system
    • G03F7/70891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投影曝光裝置(1)的光學元件(100A、100B),該光學元件包含一具有光學作用面(102)的反射鏡本體(104),該反射鏡本體(104)包含一底座部位(106、132),其承載一感測器系統(108、110);以及一邊緣部位(120、136),在其上設置用於將多個致動器連接到該光學元件(100A、100B)的致動器接頭(122、124、126),該底座部位(106、132)具有與該邊緣部位(120、136)相比更大的勁度,且該反射鏡本體(104)包含一穩固凸條結構(128、130、138、140),其附接到該後側上的該邊緣部位(120、136)。

Description

光學元件、投影光學單元及投影曝光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投影曝光裝置的光學元件、一種具有此光學元件的投影光學單元、以及一種具有此光學元件及/或此投影光學單元的投影曝光裝置。
專利優先權申請案第DE 10 2021 208 879.1號之內容係整個併入供參考。
微影技術係用於生成微結構化組件,諸如,例如積體電路等。該微影技術製程係使用具有照明系統和投影系統的微影裝置進行。在這情況下,藉助該照明系統所照明的光罩(倍縮光罩)之該影像,係藉助該投影系統投影到基材(例如塗佈有光敏層(光阻)並配置在該投影系統之該影像平面中的矽晶圓)上,以將該圖罩結構轉移到該基材之該光敏塗佈上。
在積體電路之生產中,受到對於越來越小結構需求的驅駛,目前正在開發使用波長範圍在0.1 nm(奈米)與30 nm內、特別是13.5 nm的光的EUV微影裝置。在此EUV微影裝置之該情況下,由於大多數材料對此波長之光之高吸收率,因此必須使用反射光學單元(即反射鏡),而非(如先前)折射光學單元(即透鏡元件)。
在用於該EUV範圍的投影系統中,未來趨勢係朝向高數值孔徑(numerical aperture,NA)。因此,期望該等光學表面以及因此該等反射鏡將變得更大。由於高控制頻寬尤其依該各自反射鏡本體之該第一內部自然頻率而定,因此這種趨勢使得該高控制頻寬之目的更困難。低自然頻率導致該閉環控制所需的該等感測器開始在該低頻範圍內震動。所以,該剛體閉環控制在低頻下已是不穩定。
可能顯示圓柱反射鏡本體之該第一自然頻率ω係與該各自反射鏡之厚度d成正比,而與該光學表面之半徑r之該平方成反比。這係由實際上:該質量係與d*r 2成正比且該勁度係與d 3/r 2成正比。因此,若該第一自然頻率以及因此該反射鏡之該控制頻寬可能未降低,則具該半徑r的光學作用面需要與r 4成正比的反射鏡本體體積。由於材料成本係與該基板體積成正比,因此對於高控制頻寬的該需求變得越來越昂貴。這係需要改善。
在此背景下,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改良式光學元件。
因此,提出一種用於投影曝光裝置的光學元件。該光學元件包含一反射鏡本體,其具有一光學作用面,該反射鏡本體包含一底座部位,其承載一感測器系統;以及一邊緣部位,在其上設置用於將多個致動器連接到該光學元件的致動器接頭,該底座部位具有比該邊緣部位更大的勁度,且該反射鏡本體包含一穩固凸條結構,其附接到該後側上的該邊緣部位。
由於該底座部位具有比該邊緣部位更大的勁度,使得該述底座部位可用作用於該感測器系統的連接點。因此,該光學元件之剛體移動可使用測量技術偵測至最佳可能程度,而不會妨害自然震動。該不硬的邊緣部位可挖空,以減輕重量。
該光學元件較佳為一反射鏡。特別是,該光學元件係該投影曝光裝置之投影光學單元之一部分。舉例來說,該反射鏡本體可由陶瓷或玻璃陶瓷材料製造。該光學作用面係適用於反射EUV輻射。特別是,該光學作用面係反射鏡表面。該光學作用面可藉助於塗佈方法應用於該反射鏡本體。
較佳係,該底座部位係與該邊緣部位相比顯著更大塊的塊狀或圓柱實心體形式。該感測器系統係附接到該底座部位。較佳為,該邊緣部位係面板狀或板狀,並具有與該底座部位相比顯著更低的材料強度。因此,該邊緣部位與該底座部位相比大體上係更軟。在本發明情況下,該「勁度」相當一般來說係理解成意指本體對由於力或扭矩的彈性變形之該抵抗力。該勁度可受到該所利用幾何形狀和該所利用材料影響。在本發明情況下,該邊緣部位具有與該底座部位相比更薄的壁面,這得出該邊緣部位與該底座部位相比之該更低的勁度。
較佳係,該光學元件具有六個自由度。特別是,該光學元件具有沿著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三個平移自由度。此外,該光學元件具有在每種情況下皆環繞該x-方向、該y-方向、和該-z方向的三個旋轉自由度。在本發明情況下,該光學元件之「定位」應理解為其座標,或關於該x-方向、該-y方向、和該z-方向提供在該光學元件上的測量點之該等座標。在本發明情況下,該光學元件之該「定向」應理解為其傾斜,或該測量點繞著該x-方向、該y-方向、和該z-方向之該傾斜。在本發明情況下,該「姿態」應理解為該光學元件之該定位和該定向兩者。
藉助於該等致動器,可影響或調整該光學元件之該姿態。例如,該光學元件可從實際姿態移動為目標姿態。「調整」或「對準」可理解成意指將該光學元件從其實際姿態移動成其目標姿態。較佳係,該等致動器接頭係設置在該邊緣部位上。舉例來說,已知為勞侖茲(Lorentz)致動器者可用作致動器,並耦合到該等致動器接頭。
根據一具體實施例,該光學作用面係設置在該邊緣部位之該前側上,而該等致動器接頭係設置在該邊緣部位之該後側上。
該光學作用面可為平坦。該光學作用面可亦為曲面,例如超環面(toroidally)曲面。較佳係,設置三個此類致動器接頭,並以三角形方式配置。
該反射鏡本體包含一附接到該邊緣部位之該後側的穩固凸條結構。
藉助於該凸條結構,可至少在各部位上加固該邊緣部位,並同時得到該光學元件之低重量。如前述,該「後側」意指背對該光學作用面。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凸條結構包含一蜂巢幾何形狀。
特別是,此意指該凸條結構具有相互合併或相互相交的複數個不同凸條或凸條部位,並從而形成蜂巢區域。該蜂巢幾何形狀之蜂巢可具有任何所需形狀。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凸條結構係連接到該等致動器接頭,以加固後者。
因此,防止在該等致動器接頭之該區域中的該邊緣部位之非所需變形。有局部固化。舉例來說,該等致動器接頭係形成為從該邊緣部位之該後側突出的圓柱幾何形狀。該凸條結構之各部件係牢固連接到這些圓柱幾何形狀,使得該等致動器接頭周圍有比該邊緣部位之該其餘部分更高的勁度。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感測器系統包含測量目標,其係配置成與一測量儀器之測量射束交互作用。
舉例來說,該等測量目標可為反射鏡或具有反射面。舉例來說,該測量儀器可為一干涉儀。藉助於該測量儀器或藉助於複數個測量儀器,該光學元件之該姿態可藉由該等測量目標而偵測。除了該等測量目標之外,該感測器系統可包含任何所需類型之感測器。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等致動器接頭係設置在該邊緣部位之該邊緣處。
在本發明情況下,「在該邊緣處」係意指該等致動器接頭係盡可能接近於該邊緣部位之邊緣或外緣置放。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邊緣部位為板狀,而該底座部位為塊狀。
舉例來說,該底座部位可為具橢圓形底座的圓柱體。然而,該底座部位也可為立方體。原則上,該底座部位可具有任何所需幾何形狀。特別是,該邊緣部位為板狀,或具有與該底座部位相比顯著更薄的壁面。該底座部位從該後側上的該邊緣部位延伸出去。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邊緣部位具有比該底座部位更薄的壁面。
舉例來說,該邊緣部位可具有比該底座部位更薄5、10、或15倍的壁面。因此,該邊緣部位大體上係比該底座部位更軟,然而該邊緣部位係能夠藉助於該等凸條結構至少在各部位為穩固。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反射鏡本體為一單體組件。
在本發明情況下,「單體」、「一體成型」或「單件」意指該反射鏡本體形成一共同組件,而並非由不同組件部分組成。此外,該反射鏡本體可亦材料上一體成型建構。在本發明情況下,「在材料上一體成型」在此意指該反射鏡本體係自始至終皆由相同材料生成。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反射鏡本體為一多部件組件。
舉例來說,該反射鏡本體在這情況下可包括複數個組件,其形式為該底座部位、該邊緣部位、及/或該凸條結構。由此,也有由不同材料製造該反射鏡本體之該等組件之該選項。舉例來說,可使用具不同熱膨脹係數的材料。舉例來說,該反射鏡本體之一組件可由具零之熱膨脹係數的材料構成,且至少一進一步組件可由適用於輕型結構的很容易即可處理並符合成本效益的材料製造。舉例來說,可使用不同陶瓷材料。在這情況下,可設置主動冷卻,以補償該等各種材料之間的該熱膨脹係數方面的差異。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底座部位和該邊緣部位係在該反射鏡本體為多部件組件的該情況下,在接合表面處相互接合。
此外,具相對接合面的該等凸條結構係可亦接合到該底座部位和該邊緣部位。黏著劑接合可亦設想。原則上,該反射鏡本體可由許多簡單個別部件組成。各種結合方法皆可為了組建該等個別部件之該等目的而使用。舉例來說,可使用黏著性、網版顯影、雷射接合、表面活化接合,而非接合、玻璃熔塊接合、黏著劑接合、共晶接合、反應性接合、矽酸鹽接合、或其類似物。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該反射鏡本體係主動冷卻式。
舉例來說,主動冷卻可憑藉具有冷卻通道的該光學元件或該反射鏡本體實現或實行,引導冷卻劑(例如水)通過該等冷卻通道以冷卻或加熱該光學元件或該反射鏡本體。在這情況下,「主動」特別是意指該冷卻劑係藉助於幫浦或其類似物通過該等冷卻通道抽送,以從該光學元件或該反射鏡本體擷取熱量或向其供應熱量。然而,熱量較佳為係從該光學元件或該反射鏡本體擷取,以冷卻前述光學元件或前述反射鏡本體。
根據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冷卻通道係為了主動冷卻該反射鏡本體之該等目的而引導通過該反射鏡本體。
舉例來說,該等冷卻通道係設置在該反射鏡本體之該底座部位中。然而,該等冷卻通道可亦設置在該邊緣部位及/或該等凸條結構中。可設置任何所需數量之冷卻通道。該等冷卻通道較佳形成一冷卻迴路或為冷卻迴路之一部分。該冷卻迴路可包含該前述幫浦。該冷卻劑在該冷卻迴路中循環。
此外,提出一種用於具有至少一此光學元件及複數個致動器的投影曝光裝置的投影光學單元,該等致動器係為了調整該光學元件之該等目的而連接到該等致動器接頭。
該投影光學單元可具有多重此光學元件。舉例來說,該投影光學單元可包含六、七、或八個此光學元件。該等致動器可為已知勞侖茲致動器。在本發明情況下,「調整」或「對準」應理解成意指將該光學元件從其實際姿態移動成其目標姿態。
根據一具體實施例,該投影光學單元更包含至少一測量儀器,其與該感測器系統交互作用以偵測該光學元件之姿態。
舉例來說,該測量儀器可為一干涉儀。在這情況下,該感測器系統可為測量目標。舉例來說,該光學元件之該實際姿態因此可藉助於該測量儀器和該感測器系統偵測。然後,該光學元件可藉助於該等致動器從該實際姿態移動成其目標姿態。
此外,提出一種具有至少一此光學元件及/或一此投影光學單元的投影曝光裝置。
該投影曝光裝置可包含任何所需數量之光學元件。該投影曝光裝置可為EUV微影裝置。EUV代表「極紫外光」,並表示介於1.0 nm與30 nm之間之該工作光之波長。該投影曝光裝置也可亦為一DUV微影裝置。DUV代表「深紫外光」,並表示介於30 nm與250 nm之間之該工作光之波長。
在本發明情況下,「一;一者」應不必然解為限於確切一元件。而是,可亦設置複數個元件(諸如,例如兩、三、或多個等)。在此所使用的任何其他數量也不應理解成對確切該所述元件數量有限制的該效應。而是,除非有相反說明,否則可有向上與向下的數值偏差。
針對該光學元件所說明的該等具體實施例和特徵可對應應用於該所提出投影光學單元及該所提出投影曝光裝置,且反之亦然。
本發明之進一步可能實施也包含以上或以下關於多個示例性具體實施例所說明的任何特徵或具體實施例之未明確所提及組合。在這情況下,熟習該項技藝者也將添加個別態樣作為對本發明之該相對基本形式的改良或補充。
除非有與此相反說明,否則相同或功能上相同的元件在圖示中具有相同參考標號。也應注意,圖示中的多個例示不必然以實際比例示出。
圖1顯示投影曝光裝置1(微影裝置)、特別是EUV微影裝置之具體實施例。除了光或輻射源3之外,投影曝光裝置1之照明系統2之一具體實施例具有用於照明物件平面6中的物件場5的照明光學單元4。在一替代性具體實施例中,光源3可亦設置為與照明系統2之其餘部分分開的模組。在這情況下,照明系統2不包含光源3。
配置在物件場5中的倍縮光罩7係暴露出。倍縮光罩7係由倍縮光罩固持器8所固持。倍縮光罩固持器8可藉由倍縮光罩移置驅動器9而移置,特別是在掃描方向上。
為了解說目的,圖1顯示具x-方向x、y-方向y、及z-方向z的笛卡爾(Cartesian)座標系統。該x-方向x垂直延伸到該圖式之該平面中。該y-方向y水平延伸,而該z-方向z垂直延伸。圖1中的該掃描方向沿著該y-方向y延伸。該z-方向z垂直延伸到物件平面6。
投影曝光裝置1包含一投影光學單元10。投影光學單元10用於將物件場5成像到影像平面12中的影像場11中。影像平面12平行延伸到物件平面6。替代上,不同於0°的介於物件平面6與影像平面12之間的角度也可能。
倍縮光罩7上的結構係成像到配置在影像平面12中的影像場11之該區域中的晶圓13之光敏層上。晶圓13係由晶圓固持器14所固持。晶圓固持器14可藉由晶圓移置驅動器15而移置,特別是沿著該y-方向y。一方面倍縮光罩7藉由倍縮光罩移置驅動器9以及另一方面晶圓13藉由晶圓移置驅動器15之該移置,可以如相互同步的方式發生。
光源3係EUV輻射源。特別是,光源3射出在以下亦稱為所使用輻射、照明輻射、或照明光的EUV輻射16。特別是,所使用輻射16具有介於5 nm與30 nm之間範圍內的波長。輻射源3可為電漿源,例如一雷射引發電漿(laser produced plasma,LPP)源或氣體放電引發電漿(gas discharge produced plasma,GDPP)源。其可亦為一同步加速器型輻射源。光源3可為自由電子雷射(Free-electron laser,FEL)。
從光源3出射的照明輻射16係由一收集器17所聚焦。收集器17可為具一或多個橢圓體(ellipsoidal)及/或雙曲面(hyperboloidal)反射表面的收集器。照明輻射16可採用掠入射(grazing incidence,GI)(即以大於45°之入射角)或採用正向入射(normal incidence,NI)(即以小於45°之入射角)入射在收集器17之該至少一反射表面上。收集器17可首先為了最佳化其對於該所使用輻射的反射率,以及其次為了抑制外來光而結構化及/或塗佈。
在收集器17之下游,照明輻射16傳遞通過中間焦平面18中的中間焦點。中間焦平面18可代表一具有光源3和收集器17的輻射源模組與該照明光學單元4之間的分開物。
照明光學單元4包含一偏轉反射鏡19;以及一配置在該射束路徑中的第一分面鏡20。偏轉反射鏡19可為一平面偏轉反射鏡,或者替代上一具不僅是該全然偏轉效應的射束影響效應的反射鏡。替代或附加上,偏轉反射鏡19可為將照明輻射16之所使用光波長與具偏差波長的外來光分開的頻譜過濾器(Spectral filter)形式。若第一分面鏡20係配置在作為場平面與物件平面6光學共軛的照明光學單元4之平面中,則其亦稱為場分面鏡。第一分面鏡20包含多重個別第一分面21,其可亦稱為場分面。這些第一分面21之只有一些者係舉例顯示在圖1中。
該等第一分面21可為宏觀分面形式,特別是作為矩形分面或作為具拱形(arcuate)周邊輪廓或部分圓形之周邊輪廓的分面。該等第一分面21可為平面分面形式,或者替代上可為凸面或凹曲面分面。
如就例如從專利案第DE 10 2008 009 600 A1號所獲知,該等第一分面21本身在每種情況下可亦由多重個別反射鏡、特別是多重微反射鏡組成。特別是,第一分面鏡20可設計為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 system)。若需要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專利案第DE 10 2008 009 600 A1號。
在收集器17與偏轉反射鏡19之間,照明輻射16水平行進,亦即沿著該y-方向y。
在照明光學單元4之該射束路徑中,第二分面鏡22係配置在第一分面鏡20之下游。若第二分面鏡22係配置在照明光學單元4之光瞳平面中,則其亦稱為光瞳分面鏡。第二分面鏡22可亦配置在與照明光學單元4之光瞳平面的一定距離處。在這情況下,第一分面鏡20和第二分面鏡22之該組合亦稱為鏡面反射體(specular reflector)。鏡面反射體可從專利案US 2006/0132747 30 A1、EP 1 614 008 B1、和US 6,573,978獲知。
第二分面鏡22包含複數個第二分面23。在光瞳分面鏡之該情況下,該等第二分面23亦稱為光瞳分面。
該等第二分面23同樣可為宏觀分面,其可例如具有圓形、矩形、或六角形周邊,或者替代上可為由多個微反射鏡構成的分面。就此點而言,同樣參考專利案第DE 10 2008 009 600 A1號。
該等第二分面23可具有平面或替代上凸面或凹面曲面反射表面。
照明光學單元4因此形成雙分面系統。此基本原理亦稱為複眼聚光器(複眼整合器)。
將第二分面鏡22不確切配置在與投影光學單元10之光瞳平面光學共軛的平面內可具優勢。特別是,第二分面鏡22可配置成相對於投影光學單元10之光瞳平面為傾斜,如在例如專利案第DE 10 2017 220 586 A1號中所說明。
藉助於第二分面鏡22,該等個別第一分面21係成像到物件場5中。第二分面鏡22係該最後射束成形反射鏡,或者事實上,用於物件場5之上游的該射束路徑中的照明輻射16的該最後反射鏡。
在照明光學單元4之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未顯示)中,特別是有助於該等第一分面21之該成像到物件場5中的轉發光學單元可配置在第二分面鏡22與物件場5之間的該射束路徑中。該轉發光學單元可確切具有一反射鏡,或替代上具有兩或多個反射鏡,其係逐一配置在照明光學單元4之該射束路徑中。特別是,該轉發光學單元可包含一或兩正向入射反射鏡(NI反射鏡)、及/或一或兩掠入射反射鏡(GI反射鏡)。
在圖1所示的該具體實施例中,照明光學單元4在收集器17之下游確切具有三個反射鏡,具體而言偏轉反射鏡19、第一分面鏡20、及第二分面鏡22。
在照明光學單元4之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中,也無需偏轉反射鏡19,並因此照明光學單元4隨後可在收集器17之下游確切具有兩反射鏡,具體而言第一分面鏡20和第二分面鏡20。
藉助該等第二分面23或使用該等第二分面23以及一轉發光學單元,該等第一分面21之該成像到物件平面6時常僅係大致成像。
投影光學單元10包含複數個反射鏡Mi,其係根據其在投影曝光裝置1之該射束路徑中的配置連續編號。
在圖1所示的該範例中,投影光學單元10包含六個反射鏡M1至M6。具四、八、十、十二、或任何其他個數之反射鏡Mi的替代例同樣為可能。投影光學單元10係雙重遮蔽(twice-obscured)光學單元。該倒數第二反射鏡M5和該最後反射鏡M6之每一者皆具有用於照明輻射16的通口。投影光學單元10具有大於0.5、並可能也係大於0.6、並可為例如0.7或0.75的影像側數值孔徑。
該等反射鏡Mi之反射表面可具體實施為無旋轉對稱軸的自由曲面(free-form surface)。替代上,該等反射鏡Mi之該等反射表面可設計為具該反射面形狀之確切一旋轉對稱軸的非球面表面。就如同照明光學單元4之該等反射鏡,該等反射鏡Mi可具有用於照明輻射16的高度反射塗佈。這些塗佈可設計為多層塗佈,特別是具鉬和矽之交替層。
投影光學單元10在物件場5之中心之y-座標與影像場11之該中心之y-座標之間的該y-方向y上具有大物件影像偏移。在該y-方向y上,此物件影像偏移可為與物件平面6與影像平面12之間的z距離大致相同量值。
特別是,投影光學單元10可具有漸變(anamorphic)形式。特別是,其在該等x-方向x與y-方向y上具有不同成像縮放βx、βy。投影光學單元10之該等兩成像縮放βx、βy較佳為係(βx, βy) = (+/-0.25, +/-0.125)。正成像縮放β意指無影像反轉的成像。該成像縮放β的負號意指有影像反轉的成像。
所以,投影光學單元10在該x-方向x上(即在垂直於該掃描方向的方向上)導致具4:1比率尺寸減小。
投影光學單元10在該y-方向y上(即在該掃描方向上)導致8:1尺寸減小。
其他成像縮放同樣為可能。在該x-方向x和y-方向y上具相同符號和相同絕對值的成像縮放也可能,例如具0.125或0.25之絕對值。
依投影光學單元10之該具體實施例而定,在物件場5與影像場11之間的該射束路徑中,在該x-方向x上以及在該y-方向y上的中間影像平面之該數量可相同或可不同。在該等x-方向x與y-方向y上具不同數量之此中間影像的投影光學單元之實例可從專利案第US 2018/0074303 A1號獲知。
在每種情況下,該等第二分面23之一者係分派給該等第一分面21之確切一者,以供分別形成用於照明物件場5的照明通道。特別是,這可能根據科勒原理(Köhler principle)生成照明。該遠場(far field)係藉助於該等第一分面21分解成多重物件場5。該等第一分面21在分別分派給其的該等第二分面23上生成該中間焦點之複數個影像。
藉由所分派第二分面23,在每種情況下,該等第一分面21皆係為了照明物件場5之該等目的,而以相互疊置的方式成像到倍縮光罩7上。特別是,物件場5之該照明係可能均勻。其較佳為具有小於2%之均勻性誤差。該場均勻性可藉由不同照明通道之該疊置而達成。
投影光學單元10之該入射光瞳之該全區域照明可幾何形狀由該等第二分面23之配置所定義。在投影光學單元10之該入射光瞳中的該強度分佈可藉由選擇該等照明通道(特別是引導光的該等第二分面23之該子集)而設定。這種強度分佈亦稱為照明設定或照明光瞳填充。
在以所定義方式所照明的照明光學單元4之照明光瞳之多個區段之區域中,同樣較佳光瞳均勻性可由該等照明通道之重新分佈所達成。
以下說明物件場5之該照明以及特別是投影光學單元10之該入射光瞳之進一步態樣和詳細資訊。
特別是,投影光學單元10可具有同心入射光瞳。可有該同心入射光瞳。可亦沒有該同心入射光瞳。
投影光學單元10之該入射光瞳經常係無法採用第二分面鏡22確切照明。當成像投影光學單元10(其將第二分面鏡22之該中心予以遠心成像到晶圓13上)時,該等孔徑光束時常不會相交在單一點處。然而,可找到其中成對所判定的該等孔徑光束之該距離變得最短的區域。此區域代表該入射光瞳或與其共軛的真實空間中的區域。特別是,此區域具有有限曲率。
可能的情況是,投影光學單元10可具有該切向射束路徑及該切面射束路徑的該入射光瞳之不同姿態。在這情況下,成像元件(特別是該轉發光學單元之光學組件)應設置在第二分面鏡22與倍縮光罩7之間。在此光學元件的輔助下,可考慮該切向入射光瞳和該切面入射光瞳之不同姿態。
在圖1所示的照明光學單元4之該等組件之該配置中,第二分面鏡22係配置在與投影光學單元10之該入射光瞳共軛的區域中。第一分面鏡20係配置成相對於物件平面6為傾斜。第一分面鏡20係配置成相對於由偏轉反射鏡19所定義的配置平面為傾斜。第一分面鏡20係以相對於第二分面鏡22所定義的配置平面之傾斜方式配置。
每個皆藉助於操縱器以六個自由度主動操縱的反射鏡M1至M6係使用在投影光學單元10。在這情況下,三個平移自由度分別係沿著該x-方向x、該y-方向y、和該z-方向z設置。此外,三個旋轉自由度也分別環繞該x-方向x、該y-方向y、和該z-方向z設置。
此反射鏡M1至M6之該「定位」應理解為在相對於該x-方向x、該y-方向y、和該z-方向z的各自反射鏡M1至M6上所提供的其座標或該測量點的該等座標。該「定向」應理解成意指該各自反射鏡M1至M6隨著該x-方向x、該y-方向y、和該z-方向z之該傾斜。此反射鏡M1至M6之該「姿態」應理解成意指其定位及其定向兩者。「調整」或「對準」反射鏡M1至M6應理解成意指將其從實際姿態移動成目標姿態。
該等操縱器之該任務尤其係保持該各自反射鏡M1至M6之該定位和定向穩定,使得影像誤差(特別是該疊置誤差或視線誤差)維持最小。這需要該等反射鏡M1至M6之高控制頻寬,以抑制外部影響並減少該疊置誤差。
在用於該EUV範圍的投影光學單元10中,未來趨勢係朝向高數值孔徑(NA)。因此,期望係該等光學表面以及因此該等反射鏡M1至M6將變得更大。由於高控制頻寬尤其依該各自反射鏡本體之該第一內部自然頻率而定,因此這種趨勢使得該高控制頻寬之目的更困難。低自然頻率導致該閉環控制所需的該等感測器開始在該低頻範圍內震動。所以,該剛體閉環控制在低頻下已為不穩定。
可顯示圓柱反射鏡本體之該第一自然頻率ω係與該各自反射鏡M1至M6之厚度d成正比,而與該光學表面之半徑r之該平方成反比。這係由於該質量係與d*r 2成正比且該勁度係與d 3/r 2成正比。因此,若該第一自然頻率以及因此該反射鏡M1至M6之該控制頻寬可能未降低,則具該半徑r的光學作用面需要與r 4成正比的反射鏡本體體積。由於材料成本係與該基板體積成正比,因此對於高控制頻寬的該需求變得越來越昂貴。這需要改善。
圖2顯示光學元件100A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圖3顯示光學元件100A之示意性仰視圖。以下同時參考圖2和圖3。
光學元件100A可為反射鏡。特別是,光學元件100A可為該等反射鏡M1至M6之一。光學元件100A包含一光學作用面102。光學作用面102係適用於反射EUV輻射。光學作用面102為一反射鏡表面。光學作用面102係設置在光學元件100A之反射鏡本體104之該前側上。反射鏡本體104可亦稱為反射鏡基板。
例如,反射鏡本體104元件係由陶瓷或玻璃陶瓷製成。
反射鏡本體104包含一塊狀底座部位106。該底座部位可具有具橢圓形或圓形底座的圓柱幾何形狀。底座部位106可具有任何所需幾何形狀。底座部位106係實體形式,因此具有高勁度。底座部位106可大致居中設置在反射鏡本體104上。
由於底座部位106與剩餘的反射鏡本體104相比之該高勁度,感測器或如圖2和圖3中所示的測量目標形式的感測器系統108、110可附接到底座部位106。該等測量目標形式的感測器系統108、110可包含反射鏡。舉例來說,測量儀器116、118之測量射束112、114可轉向到感測器系統108、110。光學元件100A之該姿態可藉助於感測器系統108、110和該一或多個測量儀器116、118偵測。
除了底座部位106之外,光學元件100A包含一板狀或面板狀邊緣部位120。沿著該z-方向z所考慮,邊緣部位120大體上具有比底座部位106更低的材料強度。在該平面圖中,邊緣部位120可為例如橢圓形或三角形。邊緣部位120可圍繞底座部位106之整個,使得反射鏡本體104之蕈狀幾何形狀出現在根據圖2的該視圖中。
邊緣部位120和底座部位106係一體成型形成,特別是在材料上一體成型。在這情況下,「單件」或「一體成型」意指邊緣部位120和底座部位106並非由不同的30個組件建構,而是形成一共用組件。在本發明情況下,「一體成型材料」意指邊緣部位120和底座部位106係自始至終由相同材料製造。所以,反射鏡本體104為單體或可稱為單體。舉例來說,反射鏡本體104係藉由對基板塊體進行合適研磨而生成。光學作用面102可藉由塗佈而生成。
由於邊緣部位120具有與底座部位106相比更薄的壁面,使得邊緣部位120係較軟或較不硬。致動器接頭122、124、126可設置在邊緣部位120上。舉例來說,設置三個致動器接頭122、124、126,並以三角形形式配置。致動器係連接到該等致動器接頭122、124、126。連接到該等致動器接頭122、124、126的該等致動器可為已知是例如勞侖茲致動器(Lorentz actuator)。然而,可使用其他致動器。光學元件100A之該姿態可藉助於該等致動器調整。
顯著減少質量可藉由將邊緣部位120設計成具有與底座部位106相比更薄的壁面而達成。由於激發邊緣部位120之該等自然模式的震動不會妨害底座部位106上所提供的感測器系統108、110之該穩定性。而且,該等致動器具優勢藉助於該等致動器接頭122、124、126連接到邊緣部位120,以促進對寄生(parasitic)力量和扭矩進行去耦(decoupling)。
此外,凸條結構128、130可附加設置,所述凸條結構支承底座部位106上的邊緣部位120。該等凸條結構128、130可依所需沿著該x-方向x、該y-方向y、及/或該z-方向z延伸,並也可依所需分路。該等凸條結構128、130可為蜂巢式。該等凸條結構128、130確保邊緣部位120以及因此整個反射鏡本體104之一定加固量。該等凸條結構128、130係反射鏡本體104之一部分。
而且,該等凸條結構128、130提供附接調諧質量減幅器(tuned mass damper,TMD)之該選項,以減幅一定自然模式。在必要情況下,同樣可藉助於該等凸條結構128、130穩固個別致動器接頭122、124、126。該等凸條結構128、130也與底座部位106和邊緣部位120一體成型形成。使用前述的光學元件100A,在與用於投影光學單元10的已知反射鏡相比,可採用反射鏡本體104之較低質量得到較高控制頻寬。
圖4顯示光學元件100B之又一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光學元件100B基本上不同於光學元件100A,在於光學元件100B並未具有單體或一體成型反射鏡本體104。光學元件100B包含一實心底座部位132,其係接合到一端側接合表面134處的一邊緣部位136。邊緣部位136包含光學作用面102。相較於實心底座部位132,邊緣部位136具有顯著較薄壁面,並因此係較軟或較不硬。此外,穩固凸條結構138、140可附加設置,該等凸條結構係藉助於接合表面142、144、146、148接合到底座部位132和邊緣部位136。總之,底座部位132、邊緣部位136、和該等凸條結構138、140構成光學元件100B之多部件反射鏡本體104。
如前述,光學元件100B係由複數個組件組成,具體而言底座部位132、邊緣部136、和該等凸條結構138、140,並從而不具有單體結構。由此,具優勢有由不同材料製造該等組件之該選項。舉例來說,可使用具不同熱膨脹係數(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CTE)的材料。
舉例來說,該光學元件之一個組件可能由0-CTE材料構成,且至少一又一組件可由適用於輕型結構的很容易即可處理並符合成本效益的材料製造。在這情況下,陶瓷材料特別最適合。在這情況下,可提供主動冷卻,以補償該等各種材料之間的該CTE差異。兩組件可接合或黏著接合。再者,光學元件100B可由許多簡單個別部件組成。為此,各種結合方法皆為可能。舉例來說,可使用黏著性、網版顯影、雷射接合、表面活化接合,而非接合、玻璃熔塊接合、黏著劑接合、共晶接合、反應性接合、矽酸鹽接合、或其類似物。
舉例來說,該前述主動冷卻可憑藉具有冷卻通道150、152的光學元件100B或反射鏡本體104實現或實行,引導冷卻劑(例如水)通過該等冷卻通道以冷卻或加熱光學元件100B。在這情況下,「主動(active)」意指該冷卻劑係藉助於幫浦或其類似物透過該等冷卻通道150、152抽送,以從光學元件110B擷取熱量或向其供應熱量。然而,熱量較佳係從光學元件100B擷取,以冷卻前述光學元件。該主動冷卻目前係僅相對於光學元件100B解說。然而,有關光學元件100B之該主動冷卻的該等解說因此亦可應用於光學元件100A。
舉例來說,該等冷卻通道150、152係設置在底座部位132中。然而,該等冷卻通道150、152可也設置在邊緣部位136及/或該等凸條結構138、140中。可設置任何所需數量之冷卻通道150、152。該等冷卻通道150、152形成冷卻迴路154或係冷卻迴路154之一部分。冷卻迴路154可包含該前述幫浦。該冷卻劑在冷卻迴路154中循環。
儘管本發明係已基於示例性具體實施例說明,但其可以各種方式修飾。
1:投影曝光裝置 2:照明系統 3:光源 4:照明光學單元 5:物件場 6:物件平面 7:倍縮光罩 8:倍縮光罩固持器 9:倍縮光罩移置驅動器 10:投影光學單元 11:影像場 12:影像平面 13:晶圓 14:晶圓固持器 15:晶圓移置驅動器 16:照明輻射 17:收集器 18:中間焦平面 19:偏轉反射鏡 20:第一分面鏡 21:第一分面 22:第二分面鏡 23:第二分面 100A:光學元件 100B:光學元件 102:光學作用面 104:反射鏡本體 106:底座部位 108:感測器系統 110:感測器系統 112:測量射束 114:測量射束 116:測量儀器 118:測量儀器 120:邊緣部位 122:致動器接頭 124:致動器接頭 126:致動器接頭 128:凸條結構 130:凸條結構 132:底座部位 134:接合表面 136:邊緣部位 138:凸條結構 140:凸條結構 142:接合表面 144:接合表面 146:接合表面 148:接合表面 150:冷卻通道 152:冷卻通道 154:冷卻迴路 M1:反射鏡 M2:反射鏡 M3:反射鏡 M4:反射鏡 M5:反射鏡 M6:反射鏡 x:x-方向 y:y-方向 z:z-方向
本發明之進一步優勢組態與態樣為附屬項及以下所說明本發明之該等示例性具體實施例之標的。以下,將基於考附圖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更詳細解說本發明。
圖1顯示用於EUV投影微影的投影曝光裝置之示意性經向截面;
圖2顯示根據圖1之用於該投影曝光裝置的光學元件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3顯示根據圖2之該光學元件的示意性仰視圖;及
圖4顯示根據圖1之用於該投影曝光裝置的光學元件之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之示意圖。
100A:光學元件
102:光學作用面
104:反射鏡本體
106:底座部位
108、110:感測器系統
112、114:測量射束
116、118:測量儀器
120:邊緣部位
122、124:致動器接頭
128、130:凸條結構

Claims (14)

  1. 用於投影曝光裝置(1)的光學元件(100A、100B),其包含: 一反射鏡本體(104),其具有一光學作用面(102),該反射鏡本體(104)包含一底座部位(106、132),其承載一感測器系統(108、110);以及一邊緣部位(120、136),在其上設置用於將多個致動器連接到該光學元件(100A、100B)的致動器接頭(122、124、126), 該底座部位(106、132)具有與該邊緣部位(120、136)相比更大的勁度,且 該反射鏡本體(104)包含一穩固凸條結構(128、130、138、140),其附接到該後側上的該邊緣部位(120、136)。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光學作用面(102)係設置在該邊緣部位(120、136)之該前側上,且其中該等致動器接頭(122、124、126)係設置在該邊緣部位(120、136)之該後側上。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凸條結構(128、130、138、140)包含一蜂巢幾何形狀。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凸條結構(128、130、138、140)係連接到該等致動器接頭(122、124、126),以穩固後者。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感測器系統(108、110)包含多個測量目標,其係配置成與一測量儀器(116、118)之測量射束(112、114)交互作用。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等致動器接頭(122、124、126)係設置在該邊緣部位(120、136)之該邊緣處。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邊緣部位(120、136)為板狀,且其中該底座部位(106、132)為塊狀。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邊緣部位(120、136)具有比該底座部位(106、132)更薄的一壁面。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反射鏡本體(104)係一單體組件或一多部件組件。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底座部位(132)和該邊緣部位(136)係在該反射鏡本體(104)係一多部件組件的該情況下,在一接合表面(134)處相互接合。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該反射鏡本體(104)係主動冷卻式。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光學元件,其中冷卻通道(150、152)係為了主動冷卻該反射鏡本體(104)之該等目的而引導通過該反射鏡本體(104)。
  13. 用於投影曝光裝置(1)的投影光學單元(10),其具有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至少一光學元件(100A、100B)、以及為了調整該光學元件(100A、100B)之該等目的而連接到該等致動器接頭(122、124、126)的複數個致動器。
  14. 具有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至少一光學元件(100A、100B)、及/或如請求項13所述之投影光學單元(10)的投影曝光裝置(1)。
TW111129480A 2021-08-13 2022-08-05 光學元件、投影光學單元及投影曝光裝置 TW2023118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208879.1 2021-08-13
DE102021208879.1A DE102021208879A1 (de) 2021-08-13 2021-08-13 Optisches element, projektionsoptik und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1805A true TW202311805A (zh) 2023-03-16

Family

ID=83115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9480A TW202311805A (zh) 2021-08-13 2022-08-05 光學元件、投影光學單元及投影曝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KR (1) KR20240047370A (zh)
CN (1) CN117813556A (zh)
DE (1) DE102021208879A1 (zh)
TW (1) TW202311805A (zh)
WO (1) WO20230168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10171A1 (de) * 2022-09-27 2024-03-28 Carl Zeiss Smt Gmbh Optisches element, optisches system und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3978B1 (en) 1999-01-26 2003-06-03 Mcguire, Jr. James P. EUV condenser with non-imaging optics
DE10317667A1 (de) 2003-04-17 2004-11-18 Carl Zeiss Smt Ag Optisches Element für ein Beleuchtungssystem
DE102008009600A1 (de) 2008-02-15 2009-08-20 Carl Zeiss Smt Ag Facettenspiegel zum Einsatz in einer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für die Mikro-Lithographie
DE102012202167A1 (de) * 2012-02-14 2013-08-14 Carl Zeiss Smt Gmbh Vorrichtung zur magnetfeldkompensierten Positionierung eines Bauelements
DE102013201506A1 (de) * 2012-02-17 2013-08-22 Carl Zeiss Smt Gmbh Optisches Bauelement
DE102014216631A1 (de) * 2014-08-21 2016-02-25 Carl Zeiss Smt Gmbh Mikrolithographische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Spiegelmodul hierfür,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s Spiegelmoduls
DE102015204874A1 (de) * 2015-03-18 2016-09-22 Carl Zeiss Smt Gmbh Einrichtung zur Verschwenkung eines Spiegel-Elements mit zwei Schwenk-Freiheitsgraden
DE102015226531A1 (de) 2015-04-14 2016-10-20 Carl Zeiss Smt Gmbh Abbildende Optik zur Abbildung eines Objektfeldes in ein Bildfeld sowie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mit einer derartigen abbildenden Optik
DE102017220586A1 (de) 2017-11-17 2019-05-23 Carl Zeiss Smt Gmbh Pupillenfacettenspiegel, Beleuchtungsoptik und optisches System für eine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CN110187467A (zh) * 2019-07-12 2019-08-30 上海乂义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型结构的反射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208879A1 (de) 2023-02-16
CN117813556A (zh) 2024-04-02
KR20240047370A (ko) 2024-04-12
WO2023016870A1 (en)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2884B2 (en) Optical apparatus, barrel, exposure apparatus,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device
US9664873B2 (en) Positioning unit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ment of an optical element
TWI534552B (zh) 低表面外形變形的光學元件
US20140300882A1 (en) Arrangement for actuating an element in a microlithographic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
WO2012000528A1 (en) Optical system and multi facet mirror
US20060164619A1 (en) Imaging device in a projection exposure machine
WO2007040254A1 (ja) 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
CN107077076B (zh) 微光刻投射曝光装置的光学配置
TWI245971B (en)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W202311805A (zh) 光學元件、投影光學單元及投影曝光裝置
US20240012334A1 (en)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 for semiconductor lithography
TW202349134A (zh) 用於半導體微影的投影曝光設備的組件及投影曝光設備
US9645388B2 (en) Facet mirror device
JP3708075B2 (ja)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3106017A (ja) 光学素子保持装置、光学装置、及び露光装置
JP2013106014A (ja) 変形可能な反射光学素子及びその駆動方法、光学系、並びに露光装置
US20240176249A1 (en) Optical element, projection optical unit and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
US20230408934A1 (en) System and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
US20240159988A1 (en) Support for an optical element
US20230205099A1 (en) Field facet for a field facet mirror of a projection exposure system
TWI821951B (zh) 光學組件及其製造方法、用於變形光學元件的方法、電腦程式產品以及投影曝光裝置
JP2007266511A (ja) 光学系、露光装置、及び光学特性の調整方法
JP2008311498A (ja) 反射型露光装置
KR20200106903A (ko) 투영 리소그래피에서의 결상 광의 빔 안내를 위한 광학 요소
WO2023020741A1 (en)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