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8897A - 後鏈輪及後鏈輪總成 - Google Patents

後鏈輪及後鏈輪總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8897A
TW202308897A TW111127303A TW111127303A TW202308897A TW 202308897 A TW202308897 A TW 202308897A TW 111127303 A TW111127303 A TW 111127303A TW 111127303 A TW111127303 A TW 111127303A TW 202308897 A TW202308897 A TW 2023088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tooth
downshift
rear sprocket
ch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7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村篤裕
小田悠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8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889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包含一鏈輪主體(41)及複數個鏈輪齒(43)之後鏈輪(S1)。該複數個該等鏈輪齒(43)包含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具有驅動表面(45a)及非驅動表面(47a)。該非驅動表面(47a)具有鏈條提升區(47a2)。最小鏈條提升距離(D1)等於或大於節圓直徑(r2)的一半減去4.1 mm且等於或小於該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2.1 mm。

Description

後鏈輪及後鏈輪總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後鏈輪及一種後鏈輪總成。
人力車輛,尤其是腳踏車正在變為一越來越流行的消遣形式以及一交通手段。此外,對於業餘者及職業運動員兩者而言,騎自行車已變為一極流行之競技運動。
無論此等人力車輛用於消遣、交通還是競賽,人力車輛工業不斷地改良人力車輛之各種系統。已廣泛地予以再設計之一種人力車輛系統係一後鏈輪及一後鏈輪總成。該後鏈輪及後鏈輪總成用於安裝至一人力車輛之一車架。該後鏈輪總成通常包括複數個後鏈輪,使得一驅動鏈條可藉由一後撥鏈器自一個鏈輪移位至另一鏈輪。在其中該驅動鏈條自一小鏈輪移位至一鄰近大鏈輪之一降檔操作中,該小鏈輪之一鏈輪齒可在該驅動鏈條與該鄰近大鏈輪之一鏈輪齒嚙合之前干擾該驅動鏈條。該驅動鏈條與該小鏈輪之鏈輪齒之此一干擾往往發生在該小鏈輪與該鄰近大鏈輪之間的一齒數差相對小(例如,小於三)的情況。若在該驅動鏈條與該鄰近大鏈輪之一鏈輪齒嚙合之前,該小鏈輪之一鏈輪齒干擾該驅動鏈條,則該降檔操作不再平順。因此,需要一種即使在毗鄰後鏈輪之一齒數差係小的情況下仍能夠達成一平順降檔操作之後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一後鏈輪可安裝至一人力車輛之一後輪轂總成。該後鏈輪相對於一節圓直徑具有一節圓。該後鏈輪包括一鏈輪主體及複數個鏈輪齒。該複數個鏈輪齒相對於該後鏈輪之一旋轉中心軸在一徑向方向上自鏈輪主體之一外周邊徑向向外延伸。
該複數個鏈輪齒包含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經構形以促進一降檔操作,其中一驅動鏈條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在一軸向方向上自該後鏈輪朝向毗鄰於該後鏈輪之一鄰近大鏈輪移位而該後鏈輪與該鄰近大鏈輪之間無另一鏈輪。
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具有一驅動表面及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在一圓周方向上設置於該驅動表面之一相反側上之一非驅動表面。該非驅動表面具有一鏈條提升區。
沿著該徑向方向自該旋轉中心軸至該非驅動表面之該鏈條提升區界定一最小鏈條提升距離。該最小鏈條提升距離等於或大於該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4.1 mm且等於或小於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2.1 mm。
在根據第一態樣之後鏈輪之情況下,該複數個鏈輪齒包含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具有驅動表面及非驅動表面。該非驅動表面具有鏈條提升區。
該最小鏈條提升距離等於或大於該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4.1 mm且等於或小於該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2.1 mm。
藉此,該後鏈輪能夠平順地執行降檔操作,此乃因如上所述該非驅動表面具有鏈條提升區,且該最小鏈條提升距離經界定。
特定而言,即使該鄰近大鏈輪之後鏈輪係小直徑鏈輪及/或即使該後鏈輪之一總齒數與該鄰近大鏈輪之一總齒數之間的一差小於三,尤其是小於一,該後鏈輪亦能夠有效地執行降檔操作。
在此情況中,當該驅動鏈條與小直徑鏈輪嚙合時,該驅動鏈條之曲率係小的。若該最小鏈條提升距離小於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4.1 mm,則難以平順地提升驅動鏈條用於執行其中該驅動鏈條自後鏈輪朝向鄰近大鏈輪移位的降檔操作。
若該最小鏈條提升距離大於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2.1 mm,則在該驅動鏈條與該鄰近大鏈輪之一鏈輪齒嚙合之前,該降檔促進齒之非驅動表面可干擾驅動鏈條。該後鏈輪能夠藉由使用以上構形來解決此等缺陷。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後鏈輪經構形使得沿著徑向方向自該旋轉中心軸至該非驅動表面之鏈條提升區界定一最大鏈條提升距離。該最大鏈條提升距離等於或大於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1.3 mm且等於或小於節圓直徑的一半加上0.5 mm。
在根據第二態樣之後鏈輪之情況下,該後鏈輪能夠平順地執行降檔操作,此乃因如上所述該非驅動表面具有鏈條提升區,且該最大鏈條提升距離經界定。
特定而言,即使如上所述該後鏈輪及鄰近大鏈輪係小直徑鏈輪及/或即使如上所述該後鏈輪之一總齒數與該鄰近大鏈輪之一總齒數之間的一差小於三,尤其小於一,該後鏈輪亦能夠有效地執行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第一或第二態樣之後鏈輪經構形使得該後鏈輪之一總齒數等於或小於十二。
在根據第三態樣之後鏈輪之情況下,即使如上所述該後鏈輪及鄰近大鏈輪係小直徑鏈輪,該後鏈輪亦能夠有效地執行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第三態樣之後鏈輪經構形使得該後鏈輪之總齒數等於或小於十。
在根據第四態樣之後鏈輪之情況下,即使如上所述該後鏈輪及鄰近大鏈輪係小直徑鏈輪,該後鏈輪亦能夠有效地執行降檔操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四態樣中任一項之後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具有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在軸向方向上於該後鏈輪之一齒底圓處量測之一軸向齒底厚度。該軸向齒底厚度等於或大於1.3 mm。
在根據第五態樣之後鏈輪之情況下,該後鏈輪能夠充分地確保降檔促進齒之強度,此乃因該軸向齒底厚度等於或大於1.3 mm。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第五態樣之後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軸向齒底厚度等於或小於2.1 mm。
在根據第六態樣之後鏈輪之情況下,該後鏈輪能夠與該驅動鏈條牢固地嚙合,且減小藉由該後鏈輪之降檔促進齒與嚙合毗鄰於該後鏈輪之一毗鄰鏈輪之驅動鏈條之間的接觸產生之噪聲,此乃因該軸向齒底厚度等於或小於2.1 mm。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第一至第六態樣中任一項之後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具有小於該後鏈輪之該節圓直徑之一最大齒尖直徑。
在根據第七態樣之後鏈輪之情況下,該後鏈輪能夠將該驅動鏈條牢固地固持在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第一至第七態樣中任一項之後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節圓由複數個假想鏈條滾子界定,該複數個假想鏈條滾子各自具有複數個滾子中心軸中之一者使得該等假想鏈條滾子各自接觸該複數個鏈輪齒之複數個驅動表面中之一者,且該節圓通過所有該複數個滾子中心軸。
一節距多邊形係藉由線性連接該複數個滾子中心軸而界定。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具有一徑向最外齒尖,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之徑向最外齒尖係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自該節距多邊形徑向向外安置。
在根據第八態樣之後鏈輪之情況下,該後鏈輪能夠將該驅動鏈條牢固地固持在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上,且將驅動力自驅動鏈條充分地傳輸至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一種後鏈輪總成包括根據第一至第八態樣中任一項之後鏈輪及鄰近大鏈輪。
該鄰近大鏈輪包含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該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經構形以在降檔操作期間首先與驅動鏈條嚙合。
當自軸向方向觀看時,在圓周方向上,該後鏈輪之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係相對於該後鏈輪總成之一驅動旋轉方向於該鄰近大鏈輪之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之一下游側處毗鄰於該鄰近大鏈輪之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而該鄰近大鏈輪之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與該後鏈輪之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之間無另一齒。
在根據第九態樣之後鏈輪總成之情況下,該鄰近大鏈輪包含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當自軸向方向觀看時,在圓周方向上,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係相對於驅動旋轉方向於該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之下游側處毗鄰於該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
藉此,該後鏈輪總成能夠平順地執行該降檔操作。特定而言,即使該後鏈輪及鄰近大鏈輪係小直徑鏈輪及/或即使該後鏈輪之一總齒數與該鄰近大鏈輪之一總齒數之間的一差小於三,尤其是小於一,該後鏈輪總成亦能夠有效地執行該降檔操作。
現在將參考圖式闡釋本發明技術之所選擇實施例。熟習此項技術者依據本發明將明瞭,提供本發明技術之實施例之以下闡述僅出於圖解說明而非出於限制該技術之目的,該技術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內容來界定。
在以下實施例中,在複數個部件及部分彼此對應的情況中,該等對應部件及該等對應部分用相同符號指示。 實施例
<一腳踏車之一般構形>
如圖1中所示,一腳踏車1包含一驅動鏈條9、一車架11、一手把13、前及後車輪17、19、一變檔操作裝置24、一驅動系25及一前叉20。腳踏車1係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之一人力車輛之一實例。
前叉20可旋轉地附接至車架11。手把13固定至前叉20。前車輪17可旋轉地附接至前叉20。後車輪19經由一後輪轂總成29可旋轉地附接至車架11之一後部分。一前輪胎17a附接至前車輪17。一後輪胎19a附接至後車輪19。
變檔操作裝置24附接至手把13。變檔操作裝置24經由一控制纜線操作一腳踏車後撥鏈器26。舉例而言,腳踏車後撥鏈器26附接至車架11之一後部分。
腳踏車後撥鏈器26藉由變檔裝置24將驅動鏈條9自一後鏈輪總成28之一個腳踏車後鏈輪移動至後鏈輪總成28之另一腳踏車後鏈輪。腳踏車後鏈輪藉由圖1中之一簡化闡述來展示。
驅動系25主要包含一曲柄總成27、後鏈輪總成28及後輪轂總成29。驅動鏈條9亦可屬驅動系25。
如圖2中所示,驅動鏈條9包含複數個鏈條單元31。驅動鏈條9藉由將複數個鏈條單元31彼此連接而構形。複數個鏈條單元31中之每一者包含一對外鏈節板33a、33b,一對內鏈節板35a、35b,一對鏈條滾子37a、37b及一對鏈條銷39a、39b。
該對外鏈節板33a、33b相對於鏈條銷39a、39b之樞轉中心軸P1、P2在軸向方向上以一預定間隔安置。該對內鏈節板35a、35b相對於鏈條銷39a、39b之樞轉中心軸P1、P2在軸向方向上以一預定間隔安置在該對外鏈節板33a、33b之間。
鏈條滾子37a、37b相對於鏈條銷39a、39b之樞轉中心軸P1、P2在軸向方向上安置在該對內鏈節板35a、35b之間。鏈條滾子37a、37b中之每一者包含一滾子中心軸P3。滾子中心軸P3與樞轉中心軸P1、P2中之每一者共軸。鏈條銷39a、39b通過鏈條滾子37a、37b且連接該對外鏈節板33a、33b與該對內鏈節板35a、35b。
曲柄總成27可旋轉地支撐於車架11之一下部部分上。曲柄總成27包含至少一個腳踏車前鏈輪35。在此實施例中,曲柄總成27包含與驅動鏈條9嚙合之一腳踏車前鏈輪35。後輪轂總成29安裝於車架11之後部分上。後輪轂總成29可旋轉地支撐後鏈輪總成28。
<後鏈輪總成>
如圖3中所示,後鏈輪總成28具有一旋轉中心軸C1。後鏈輪總成28安裝至後輪轂總成29以便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旋轉。旋轉中心軸C1與後輪轂總成29之一輪轂軸共軸。
後鏈輪總成28包含複數個後鏈輪S1至S12。舉例而言,後鏈輪總成28包括第一後鏈輪S1及第二後鏈輪S2。後鏈輪總成28進一步包括第三至第十二後鏈輪S3至S12。第三至第十二後鏈輪S3至S12分別由圖3中之雙假想鏈線指示。然而,後鏈輪總成28中複數個後鏈輪之一總數不限於十二。後鏈輪總成28中複數個後鏈輪之總數可小於或大於十二。
在此實施例中,藉由使用第一後鏈輪S1及第二後鏈輪S2來闡釋本發明之特徵。第一後鏈輪S1係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之一後鏈輪之一實例。第二後鏈輪S2係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之一鄰近大鏈輪之一實例。
(第一後鏈輪)
如圖3中所示,第一後鏈輪S1可安裝至腳踏車1之後輪轂總成29。第一後鏈輪S1之一旋轉中心軸與後鏈輪總成28之旋轉中心軸C1共軸。在以下闡述中,第一後鏈輪S1之旋轉中心軸可由一符號「C1」指示。
如圖4及圖5中所示,第一後鏈輪S1之一總齒數等於或小於十二。第一後鏈輪S1之總齒數可等於或小於十。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後鏈輪S1之總齒數係九。然而,第一後鏈輪S1之總齒數不限於九。第一後鏈輪S1之總齒數可小於或大於九。
第一後鏈輪S1包括一鏈輪主體41及複數個鏈輪齒43。鏈輪主體41形成為一環形狀。複數個鏈輪齒43相對於第一後鏈輪S1之一旋轉中心軸C1在徑向方向上自鏈輪主體41之一外周邊徑向向外延伸。
如圖5中所示,複數個鏈輪齒43分別具有複數個驅動表面45及複數個非驅動表面47。複數個驅動表面45中之每一者相對於一驅動旋轉方向R1在複數個鏈輪齒43中之每一者之一上游側處設置於複數個鏈輪齒43中之每一者上。鏈條滾子37a、37b接觸驅動表面45且將驅動力傳輸至複數個鏈輪齒43。
複數個非驅動表面47中之每一者相對於驅動旋轉方向R1在複數個鏈輪齒43中之每一者之一下游側處設置於複數個鏈輪齒43中之每一者上。換言之,複數個非驅動表面47中之每一者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一圓周方向上設置於複數個驅動表面45中之每一者之一相反側上。
如圖5中所示,複數個鏈輪齒43包含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在此實施例中,闡釋第一後鏈輪S1之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一總數係一的一實例。然而,取決於第一後鏈輪S1之一總齒數,第一後鏈輪S1之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總數可大於一。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包含於複數個鏈輪齒43中。
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經構形以促進一降檔操作,其中驅動鏈條9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一軸向方向上自第一後鏈輪S1朝向毗鄰於第一後鏈輪S1之第二後鏈輪S2移位,而第一後鏈輪S1與第二後鏈輪S2之間無另一鏈輪。以下闡述第二後鏈輪S2之構形。
第二鏈輪S2包含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如圖4中所示,當自軸向方向觀看時,在圓周方向上,第一後鏈輪S1之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係相對於後鏈輪總成28之驅動旋轉方向R1於第二後鏈輪S2之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之一下游側處毗鄰於第二後鏈輪S2之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而第二後鏈輪S2之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與第一後鏈輪S1之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間無另一齒。
稍後在第二後鏈輪S2之一闡釋中闡述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
如圖5中所示,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具有一驅動表面45a及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圓周方向上設置於驅動表面45a之相反側上之一非驅動表面47a。
驅動表面45a相對於驅動旋轉方向R1在上游側處設置於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上。鏈條滾子37a、37b接觸驅動表面45a且將驅動力傳輸至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
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驅動表面45a包含於複數個鏈輪齒43之複數個驅動表面45中。
非驅動表面47a相對於驅動旋轉方向R1在下游側處設置於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上。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非驅動表面47a包含於複數個鏈輪齒43之複數個非驅動表面47中。
非驅動表面47a具有一鏈條提升區47a2。舉例而言,非驅動表面47a具有一基底端部區47a1及鏈條提升區47a2。基底端部區47a1設置於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非驅動表面47a之鏈輪主體41側上。
鏈條提升區47a2設置於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非驅動表面47a之一齒尖側上。鏈條提升區47a2相對於第一後鏈輪S1之旋轉中心軸C1在徑向方向上自基底端部區47a1朝向齒尖延伸且安置在基底端部區47a1外側。
如圖8A及圖8B中所示,在降檔操作中,內鏈節板35a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徑向方向上於鏈條提升區47a2上升起。此內鏈節板35a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徑向方向上安置於鏈條提升區47a2外側且接觸鏈條提升區47a2。
如圖6中所示,第一後鏈輪S1相對於一齒底直徑r1具有一齒底圓BC。齒底直徑r1係齒底圓BC之一直徑。齒底圓BC由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圓周方向上通過第一後鏈輪S1之一齒底的一圓界定。
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具有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軸向方向上於第一後鏈輪S1之一齒底圓BC處量測之一軸向齒底厚度。
舉例而言,該軸向齒底厚度係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齒底圓BC之一徑向位置處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一最大軸向厚度。
該軸向齒底厚度等於或大於1.3 mm。該軸向齒底厚度等於或小於2.1 mm。
如圖6中所示,第一後鏈輪S1相對於一節圓直徑r2具有一節圓PC。節圓直徑r2係節圓PC之一直徑。
節圓PC由複數個假想鏈條滾子37c界定,該複數個假想鏈條滾子37c各自具有複數個滾子中心軸P3中之一者使得假想鏈條滾子37c各自接觸複數個鏈輪齒43之複數個驅動表面45中之一者且節圓PC通過所有複數個滾子中心軸。
舉例而言,在其中假想鏈條滾子37c接觸複數個鏈輪齒43之複數個驅動表面45之一狀態中,節圓PC由通過所有複數個滾子中心軸P3之一圓界定。
如圖6中所示,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具有一徑向最外齒尖51a。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徑向方向上,徑向最外齒尖51a設置於在自旋轉中心軸C1至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一齒尖之一距離上的最外位置上。
第一後鏈輪S1具有通過徑向最外齒尖51a之一齒尖圓TC。齒尖圓TC具有一最大齒尖直徑r3。
舉例而言,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具有小於第一後鏈輪S1之節圓直徑r2之一最大齒尖直徑r3。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亦可具有等於或大於第一後鏈輪S1之節圓直徑r2的一最大齒尖直徑r3。
具體而言,一節距多邊形PG係藉由線性連接複數個滾子中心軸而界定。在此實施例中,節距多邊形PG係一個九邊形。然而,取決於第一後鏈輪S1之一總齒數,該節距多邊形不限於一個九邊形。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51之徑向最外齒尖51a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自節距多邊形PG徑向向外安置。
(第二後鏈輪)
如圖3中所示,第二後鏈輪S2可安裝至腳踏車1之後輪轂總成29。第二後鏈輪S2之一旋轉中心軸與旋轉中心軸C1共軸。在以下闡述中,第二後鏈輪S2之旋轉中心軸可由一符號「C1」指示。
如圖4及圖7中所示,第二後鏈輪S2包含一鏈輪主體53及複數個鏈輪齒55。鏈輪主體53形成為一環形狀。複數個鏈輪齒55相對於第二後鏈輪S2之一旋轉中心軸C1在一徑向方向上自鏈輪主體53之一外周邊徑向向外延伸。
鏈條滾子37a、37b分別與複數個鏈輪齒55嚙合且將驅動力分別傳輸至複數個鏈輪齒55。
如圖4及圖7中所示,第二後鏈輪S2包含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包含於複數個鏈輪齒55中。
如圖8A及圖8B中所示,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經構形以在降檔操作期間首先與驅動鏈條9嚙合。
舉例而言,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經構形以在降檔操作期間首先與驅動鏈條9之鏈條滾子37a嚙合。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後鏈輪S2之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之一總數係一。然而,取決於第二後鏈輪S2之一總齒數,第二後鏈輪S2之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57之總數可大於一。
如圖8A中所示,沿著徑向方向自旋轉中心軸C1至非驅動表面47a之鏈條提升區47a2界定一最小鏈條提升距離D1。
舉例而言,最小鏈條提升距離D1係由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徑向方向上自旋轉中心軸C1至非驅動表面47a之鏈條提升區47a2之一徑向最內點RP1的一距離界定。
在此實施例中,內鏈節板35a在降檔操作中首先接觸徑向最內點RP1。然而,內鏈節板35a在降檔操作中可不首先接觸徑向最內點RP1。
最小鏈條提升距離D1等於或大於節圓直徑r2的一半減去4.1 mm且等於或小於節圓直徑r2的一半減去2.1 mm。
如圖8B中所示,一最大鏈條提升距離D2係沿著徑向方向自旋轉中心軸C1至非驅動表面47a之鏈條提升區47a2而界定。
舉例而言,最大鏈條提升距離D2係由相對於旋轉中心軸C1在徑向方向上自旋轉中心軸C1至非驅動表面47a之鏈條提升區47a2之一徑向最外點RP2的一距離界定。
在此實施例中,內鏈節板35a在降檔操作中於接觸徑向最內點RP1之後接觸徑向最外點RP2。然而,內鏈節板35a在降檔操作可在接觸徑向最內點RP1之前接觸徑向最外點RP2。
最大鏈條提升距離D2等於或大於節圓直徑r2的一半減去1.3 mm且等於或小於節圓直徑r2的一半加上0.5 mm。
1:腳踏車 9:驅動鏈條 11:車架 13:手把 17:前車輪 17a:前輪胎 19:後車輪 19a:後輪胎 20:前叉 24:變檔操作裝置/變檔裝置 25:驅動系 26:腳踏車後撥鏈器 27:曲柄總成 28:後鏈輪總成 29:後輪轂總成 31:鏈條單元 33a:外鏈節板 33b:外鏈節板 35:前鏈輪 35a:內鏈節板 35b:內鏈節板 37a:鏈條滾子 37b:鏈條滾子 37c:假想鏈條滾子 39a:鏈條銷 39b:鏈條銷 41:鏈輪主體 43:鏈輪齒 45:驅動表面 45a:驅動表面 47:非驅動表面 47a1:基底端部區 47a2:鏈條提升區 51:降檔促進齒 51a:徑向最外齒尖 53:鏈輪主體 55:鏈輪齒 57:降檔起始齒 BC:齒底圓 C1:旋轉中心軸 D1:最小鏈條提升距離 D2:最大鏈條提升距離 P1:樞轉中心軸 P2:樞轉中心軸 P3:滾子中心軸 PC:節圓 PG:節距多邊形 r1:齒底直徑 r2:節圓直徑 r3:最大齒尖直徑 R1:驅動旋轉方向 RP1:徑向最內點 RP2:徑向最外點 S1:第一後鏈輪/後鏈輪 S2:第二後鏈輪/後鏈輪 S3:第三後鏈輪 S4:第四後鏈輪 S5:第五後鏈輪 S6:第六後鏈輪 S7:第七後鏈輪 S8:第八後鏈輪 S9:第九後鏈輪 S10:第十後鏈輪 S11:第十一後鏈輪 S12:第十二後鏈輪 TC:齒尖圓
現在參考此原始揭示內容之一部分的隨附圖式: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腳踏車之一側視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驅動鏈條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後鏈輪總成之一前視圖;
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第一後鏈輪及一第二後鏈輪之一前視圖;
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一後鏈輪之一前視圖;
圖6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一後鏈輪之一前視圖;
圖7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二後鏈輪之一前視圖;
圖8A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一後鏈輪及第二後鏈輪之一部分放大前視圖;及
圖8B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一後鏈輪及第二後鏈輪之一部分放大前視圖。
41:鏈輪主體
43:鏈輪齒
51:降檔促進齒
53:鏈輪主體
55:鏈輪齒
57:降檔起始齒
C1:旋轉中心軸
R1:驅動旋轉方向
S1:第一後鏈輪/後鏈輪
S2:第二後鏈輪/後鏈輪

Claims (9)

  1. 一種可安裝至一人力車輛之一後輪轂總成之後鏈輪,該後鏈輪相對於一節圓直徑具有一節圓,該後鏈輪包括: 一鏈輪主體;及 複數個鏈輪齒,其相對於該後鏈輪之一旋轉中心軸在一徑向方向上自該鏈輪主體之一外周邊徑向向外延伸,該複數個該等鏈輪齒包含經構形以促進一降檔操作之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在該降檔操作中一驅動鏈條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在一軸向方向上自該後鏈輪朝向毗鄰於該後鏈輪之一鄰近大鏈輪移位而該後鏈輪與該鄰近大鏈輪之間無另一鏈輪,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具有一驅動表面及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在一圓周方向上設置於該驅動表面之一相反側上之一非驅動表面,該非驅動表面具有一鏈條提升區; 沿著該徑向方向自該旋轉中心軸至該非驅動表面之該鏈條提升區界定一最小鏈條提升距離;且 該最小鏈條提升距離等於或大於該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4.1 mm且等於或小於該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2.1 mm。
  2. 如請求項1之後鏈輪,其中 沿著該徑向方向自該旋轉中心軸至該非驅動表面之該鏈條提升區界定一最大鏈條提升距離; 該最大鏈條提升距離等於或大於該節圓直徑的一半減去1.3 mm且等於或小於該節圓直徑的一半加上0.5 mm。
  3. 如請求項1或2之後鏈輪,其中 該後鏈輪之一總齒數等於或小於十二。
  4. 如請求項3之後鏈輪,其中 該後鏈輪之該總齒數等於或小於十。
  5. 如請求項1或2之後鏈輪,其中 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具有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在該軸向方向上於該後鏈輪之一齒底圓處量測之一軸向齒底厚度;且 該軸向齒底厚度等於或大於1.3 mm。
  6. 如請求項5之後鏈輪,其中 該軸向齒底厚度等於或小於2.1 mm。
  7. 如請求項1或2之後鏈輪,其中 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具有小於該後鏈輪之該節圓直徑之一最大齒尖直徑。
  8. 如請求項1或2之後鏈輪,其中 該節圓由複數個假想鏈條滾子界定,該複數個假想鏈條滾子各自具有複數個滾子中心軸中之一者使得該等假想鏈條滾子各自接觸該複數個該等鏈輪齒之複數個驅動表面中之一者,且該節圓通過所有該複數個該等滾子中心軸; 一節距多邊形係藉由線性連接該複數個該等滾子中心軸而界定; 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具有一徑向最外齒尖;且 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之該徑向最外齒尖係相對於該旋轉中心軸自該節距多邊形徑向向外安置。
  9. 一種後鏈輪總成,其包括: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後鏈輪; 該鄰近大鏈輪包含經構形以在該降檔操作期間首先與該驅動鏈條嚙合之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且 當自該軸向方向觀看時,在該圓周方向上,該後鏈輪之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相對於該後鏈輪總成之一驅動旋轉方向於該鄰近大鏈輪之該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之一下游側處毗鄰於該鄰近大鏈輪之該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而該鄰近大鏈輪之該至少一個降檔起始齒與該後鏈輪之該至少一個降檔促進齒之間無另一齒。
TW111127303A 2021-08-26 2022-07-21 後鏈輪及後鏈輪總成 TW2023088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209407.4A DE102021209407A1 (de) 2021-08-26 2021-08-26 Ein hinteres kettenrad und eine hintere kettenradanordnung
DE102021209407.4 2021-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897A true TW202308897A (zh) 2023-03-01

Family

ID=85174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7303A TW202308897A (zh) 2021-08-26 2022-07-21 後鏈輪及後鏈輪總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DE (1) DE102021209407A1 (zh)
TW (1) TW20230889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2022A (en) 1990-09-18 1992-11-10 Maeda Industries, Ltd.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for bicycle
IT1270417B (it) 1993-06-03 1997-05-05 Campagnolo Srl Gruppo pignoni per biciclette
CN2411202Y (zh) 2000-01-10 2000-12-20 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曲线上链式的自行车变速链轮组装置
EP2108579A1 (en) 2008-04-10 2009-10-14 CAMPAGNOLO S.r.l. Toothed wheel and group of toothed wheels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system
DE102018208406A1 (de) 2017-05-30 2018-12-06 Shimano Inc. Fahrrad-kettenra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209407A1 (de)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1979B (zh)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TWI460099B (zh) 腳踏車鏈輪
TWI461329B (zh) 多速鏈輪總成
US11097807B2 (en) Bicycle hub assembly
US7435197B2 (en) Rear sprocket for bicycle transmission
US10703439B2 (en) Bicycle sprocket
US11338886B2 (en) Bicycle multip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US8177670B2 (en) Bicycle sprocket
US11305837B2 (en)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CN112937752B (zh)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US11338887B2 (en) Bicycle rear sprocket
TWI754013B (zh) 自行車鏈輪總成及自行車傳動系統
US10800487B2 (en)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US10577051B2 (en) Bicycle sprocket
US10604211B2 (en) Bicycle rear sprocket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TW202308897A (zh) 後鏈輪及後鏈輪總成
TWI744531B (zh) 自行車鏈輪
US11591044B2 (en)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sprocket
CN108528619B (zh) 自行车链轮组件和自行车传动系
TW202300399A (zh) 用於人力交通工具之前鏈輪總成
TW202308895A (zh) 後鏈輪
JP2023079664A (ja) 人力駆動車両のフロントスプロケット組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