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7381A - 調溫裝置 - Google Patents

調溫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7381A
TW202307381A TW111112589A TW111112589A TW202307381A TW 202307381 A TW202307381 A TW 202307381A TW 111112589 A TW111112589 A TW 111112589A TW 111112589 A TW111112589 A TW 111112589A TW 202307381 A TW202307381 A TW 2023073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arget
unit
circulating fluid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2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koto Adachi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7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738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liquids, e.g. br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3/00Stationary devices, e.g. cold-room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27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 G05D23/1928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ture of one 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調溫裝置,其可在調溫負荷至目標溫度的時候,即使在該中途,也能一邊調節溫度一邊緩緩地將負荷的溫度變化至前述目標溫度為止。 [解決手段] 在各個目標到達時間(td)內中特定的複數個時間點(經過時間),從目標溫度梯度(Sa)算出負荷(W)的歷時設定溫度(Tn)(S3),並且比較歷時設定溫度(Tn)與從測定輸入部(50)所被輸入的歷時測定溫度(Tm)(S5),且控制輸出部(53)是根據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與前期歷時測定溫度(Tm)之間的比較結果,控制加熱部(3)及冷卻部(4)。

Description

調溫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對負荷供給經溫度控制過的循環液,來將該負荷的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用的調溫裝置。
藉由對負荷供給經溫度控制過的循環液,使該負荷的溫度調節至指定之目標溫度的調溫裝置,係例如像在專利文獻1所揭露般,已被廣眾所習知。而且,此種習知的調溫裝置通常係具有:循環液迴路,使循環液在與負荷之間做循環;與控制循環液溫度的溫度控制部,用以將負荷的溫度調節至前述目標溫度。
此外,近來,此種調溫裝置被利用於各種領域,例如,在啤酒的製造工程中,係有使用在將槽內的原料液冷卻至指定的目標溫度之時,然而,此時會期望可以將前述槽內的原料液一邊調節溫度,一邊緩緩地冷卻至前述目標溫度為止。
然而,在習知的調溫裝置中,溫度控制部是以能夠盡快將負荷的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的方式來控制循環液的溫度,為此,如上所述,無法使負荷(亦即啤酒的原料液)的溫度,一邊調節溫度一邊緩緩地變化成前述目標溫度為止。也就是說,為了實現這樣的負荷之溫度調節,是無法避免例如,一邊將調溫裝置的設定溫度於每隔指定時間分複數次地重新設定,一邊階段性地將負荷的溫度變化成最終的目標溫度為止等,這樣的調溫作業的繁雜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7-101006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的技術性課題是在於提供一種調溫裝置,其可在調溫負荷至目標溫度的時候,即使在該中途,也能一邊調節溫度一邊緩緩地將負荷的溫度變化至前述目標溫度為止。 [用以解決課題之方法]
為了解決前述技術性的課題,本發明之調溫裝置係用以將負荷的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該調溫裝置之特徵為:前述調溫裝置具有:循環液迴路,對該負荷循環地送出在與負荷之間的熱交換之後從該負荷返回的循環液;加熱部及冷卻部,被設置於前述循環液迴路,且加熱冷卻該循環液迴路中的循環液;以及控制部,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上述控制部具有:測定輸入部,輸入負荷的測定溫度;設定輸入部,輸入作為目標設定溫度的前述目標溫度,及從調溫開始時朝該目標設定溫度之目標到達時間;演算部,根據前述調溫開始時中的初始設定溫度,並且,根據從前述設定輸入部所輸入的前述目標設定溫度及目標到達時間,求達到該目標設定溫度為止的目標溫度梯度;以及控制輸出部,利用順應以前述演算部所求得之目標溫度梯度而使前述負荷的測定溫度變化的方式,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
此外,同樣為了解決前述技術性的課題,本發明之調溫裝置係用以將負荷的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該調溫裝置之特徵為:前述調溫裝置具有:循環液迴路,對該負荷循環地送出在與負荷之間的熱交換之後從該負荷返回的循環液;加熱部及冷卻部,被設置於前述循環液迴路,且加熱冷卻該循環液迴路中的循環液;以及控制部,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上述控制部具有:測定輸入部,將前述加熱冷卻後的循環液或者是前述加熱冷卻前的循環液的測定溫度輸入;設定輸入部,輸入對應於前述目標溫度的循環液之目標設定溫度,及從調溫開始時朝該目標設定溫度之目標到達時間;演算部,根據前述調溫開始時中的初始設定溫度,並且,根據從前述設定輸入部所輸入的前述目標設定溫度及目標到達時間,算出達到該目標設定溫度為止的目標溫度梯度;以及控制輸出部,利用順應以前述演算部所求得之目標溫度梯度而使前述循環液的測定溫度變化的方式,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
在此,前述調溫裝置中,較佳為,前述循環液迴路具有:返回流路,接受從前述負荷返回的循環液;吐出流路,對前述負荷送出藉由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而被溫度調節過的循環液;槽部;此等返回流路及吐出流路被連接而儲留前述循環液;以及循環泵,將前述槽部內的循環液往前述吐出流路送出。
此外,較佳為,前述冷卻部是具有:放熱水迴路,使放熱水流動;以及熱交換器,在流動於該放熱水迴路的放熱水與流動於前述循環液迴路的循環液之間做熱交換;前述加熱部是具有加熱器;前述放熱水迴路是具有流量控制閥,來調節流動於該放熱水迴路的放熱水之流量;前述控制輸出部是藉由控制前述加熱器及前述流量控制閥,來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前述冷卻部的輸出。
尚且,在上述調溫裝置中,係亦可如下述:前述演算部,是針對各個前述目標到達時間內中複數個時間點,從前述目標溫度梯度算出負荷的歷時設定溫度,並且比較該歷時設定溫度與從前述測定輸入部所被輸入的負荷之測定溫度;前述控制輸出部,是根據前述歷時設定溫度與測定溫度之間的比較結果,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此外,亦可將其取而代之為,前述演算部,是針對各個前述目標到達時間內中的複數個時間點,從前述目標溫度梯度算出循環液的歷時設定溫度,並且比較該歷時設定溫度與從前述測定輸入部所被輸入的循環液之測定溫度;前述控制輸出部,是根據前述歷時設定溫度與測定溫度之間的比較結果,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 [發明效果]
若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調溫裝置,其可在調溫負荷至目標溫度的時候,即使在該過程中,也能一邊調節溫度一邊緩緩地將負荷的溫度變化至前述目標溫度為止。
圖1~圖4係表示關於本發明之調溫裝置的第1實施型態者。此調溫裝置1,係特別適合於將調溫對象物(啤酒的原料液等之負荷W)的溫度,一邊溫度調節(亦即溫度控制)一邊緩緩地朝變化至目標溫度為止者。
如圖1所示,前述調溫裝置1係具有:循環液迴路2,其具有覆蓋該裝置1外側的框體10,且在該框體10的內部,容納在與負荷W熱交換後從該負荷W返回的循環液,使該被容納的循環液再次對負荷W循環性地送出;加熱部3及冷卻部4,其被設於該循環液迴路2上,加熱冷卻該循環液迴路2中的循環液;以及控制部5,其控制此等加熱部3及冷卻部4的輸出。
上述循環液迴路2係具有:返回流路20,其容納在與前述負荷W熱交換後從該負荷W返回的循環液;吐出流路21,其對前述負荷W送出藉由前述加熱部3及冷卻部4而被溫度調節過的循環液;槽部22,其用以儲留循環液,為此被配設於前述返回流路20與吐出流路21之間;以及循環泵25,其用以將被儲留於該槽部22的循環液從前述吐出流路21送出。
前述槽部22具有:主儲槽23,連接前述返回流路20及吐出流路21;以及副儲槽24,通過連通口24a連接於該主儲槽23。然後,前述主儲槽23具有:注入口23a,用以補給循環液至前述槽部22;以及液位計(level gauge)23b,可從前述框體10的外部藉由目視確認被儲留於該主儲槽23內之循環的量。
在上述主儲槽23內設有液位開關(level switch)23c,該液位開關23c檢知被儲留在前述加熱部3、前述循環泵25與該槽23內之循環液的液位。在此,作為前述循環泵,較佳係使用浸漬型換流式的泵,前述加熱部3、循環泵25及液位開關23c,係被電性連接於前述控制部5。而且,前述加熱部3,係具有被電性連接於前述控制部5的加熱器31與溫度保險絲32,且此等加熱器及溫度保險絲是被電性連接於前述控制部5。
如此一來,成為能夠以前述加熱器31加熱前述主儲槽23內的循環液而調節該循環液的溫度,或是調節從前述吐出流路21送出的循環液之流量。然後,藉由前述溫度保險絲32,例如,成為能夠在前述主儲槽23內的空氣溫度比指定的溫度還高時,判斷為危險的狀態而使調溫裝置1的電源切換成OFF等。尚且,於前述槽部22之底部連接有排水管14的其中一端,在該排水管14的另外一端設有能夠開關的排水口(drain port)15。藉此,在槽部22內的清潔時等,能夠將槽22部內的循環液排出到外部。
此外,在前述副儲槽24內,係設有浸漬型的內部泵26,其是使被儲留於該內部的循環液朝前述主儲槽23並汲取。作為此內部泵26,較佳係使用換流式的泵,該內部泵26係被電性連接於前述控制部5。如此一來,能夠將超過了前述主儲槽23之最大容量的循環液,通過前述連通孔24a排出至副儲槽24內並貯存放置,進一步,在檢知到藉由前述液位開關23c令主儲槽23的液位下降的情況的時後,能夠以前述內部泵26汲取副儲槽24內的循環液並補充至主儲槽23。
前述返回流路20,係使其中一端具有開設於前述框體10的循環液返回口20a,而另外一端被連接於前述主儲槽23,並且進一步地,在此等其中一端與另一端的中間,係具有將流動於當中的循環液與前述冷卻部4做熱交換的第1熱交換流路20b。為此,使從前述返回口20a所容納的循環液,成為能夠在前述第1熱交換流路20b中藉由前述冷卻部4經冷卻下,返回前述主儲槽23。
在前述返回流路20,係於前述循環液返回口20a與前述第1熱交換流路20b之間,設置有檢測容納了來自該返回口20a的循環液之溫度的第1溫度感測器20c,並在該第1熱交換流路20b與前述主儲槽23之間,設有第2溫度感測器20d,其檢測在前述冷卻部被冷卻過的循環液之溫度。接著,此等第1溫度感測器20c及第2溫度感測器20d,係共同地電性連接於前述控制部5。
藉此,關於前述第1溫度感測器20c係如後所述,可用來根據前述控制部5中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目標設定溫度Ta,而控制前述加熱部3及冷卻部4的輸出。除此之外,兩感應器20c,20d,係例如,可使用於檢測循環液之溫度的異常而停止調溫裝置1,或是因應在兩感應器20c,20d所檢測出的循環液之溫度差而控制前述冷卻部4的輸出等。
另一方面,前述吐出流路21,係在其中一端具有開設於前述框體10的循環液吐出口21a,而另外一端被連接於前述循環泵25。為此,成為能夠使被加熱冷卻的循環液藉由前述返回流路20的冷卻部4及前述主儲槽23的加熱部3(加熱器31),通過該吐出流路21從前述循環液吐出口21a供給。
在前述吐出流路21,係設置有止回閥21b,其是防止循環液從前述循環液吐出口21a側朝循環泵25側逆流,在該止回閥21b與前述吐出口21a之間,係由上流側依序設置有壓力感應器21c、第3溫度感測器21d及流量計感測器21e。接著,此等感測器21c,21d,21e亦共同地電性連接於前述控制部5。
藉此,關於前述壓力感測器21c及前述流量計感測器21e,係例如,可因應該所檢測出的循環液之壓力及流量而控制前述循環泵25的轉速,或是檢測前述循環液之壓力及流量的異常而停止調溫裝置1。此外,關於前述第3溫度感測器21d係如後所述,可用來根據前述控制部5中使用者所預先設定的目標設定溫度Ta,而控制前述加熱部3及冷卻部4的輸出。除此之外,前述第3溫度感測器21d,係例如,亦可使用於檢測循環液的溫度異常而停止調溫裝置1,或者是根據在前述第1溫度感測器20c或第2溫度感測器20d所檢測出的循環液之間的溫度差,而控制前述加熱部3及冷卻部4的輸出等。
於本實施形態中,前述冷卻部4係具有:流動有放熱水的放熱水迴路40、與熱交換器41,其是在流動於該放熱水迴路40的放熱水與流動於前述返回流路20的循環液之間做熱交換。具體而言,前述放熱水迴路40係具有:被設置於前述熱交換器41內的第2熱交換流路42;放熱水導入路徑43,其是被連接於該第2熱交換流路42的其中一端,使放熱水朝前述熱交換器41並導入;以及放熱水排出路徑44,其被連接於前述第2熱交換流路42的另外一端,且使在前述熱交換器41與循環液熱交換過後的放熱水從該熱交換器41排出。
更進一步,前述放熱水迴路40,係具有流量控制閥45,其用以調節供給至前述第2熱交換流路42的放熱水之流量。此流量控制閥45係被電性連接於前述控制部5,且在該控制部5控制該流量控制閥45,藉此,成為能夠控制朝前述第2熱交換流路42並供給的放熱水之流量,亦即前述冷卻部4的輸出。
更具體來說明的話,前述放熱水導入路徑43,係其中一端被連接於前述第2熱交換流路42的上流端,另外一端則係具有被開設在前述框體10的放熱水供給口43a。然後,該放熱水導入路徑43係在前述供給口43a與第2熱交換流路42之間,具有前述流量控制閥45。另一方面,前述放熱水排出路徑44係其中一端被連接於前述第2熱交換流路42的出口側端部,在另外一端則係具有被開設於前述框體10的放熱水排出口44a。
在此,作為上述流量控制閥45,係例如可使用比例閥或電磁閥,且能夠藉由在比例閥的情況下控制閥的開啟度、或是、藉由在電磁閥的情況下控制閥的開關時間之比,控制朝前述第2熱交換器42並供給的放熱水之流量,亦即前述冷卻部4的輸出。
尚且,在此放熱水迴路40,係藉由旁通路徑46來連接前述放熱水導入路徑43中比位於前述流量控制閥45更上流側(放熱水供給口43a側)之處,與前述放熱水排出路徑44。在該旁通路徑46,係設置有分隔閥46a,且能夠因應所需而使該分隔閥46a關著或開著。例如,使在前述第2熱交換流路42所加熱過的放熱水,從該溫度降溫後排出的情況下,或在抑制前述流量控制閥45中的水鎚現象(water hammer)的情況下,係可將分隔閥46a開著。
此外,在前述框體10的底部,係配設有用以承接洩漏的循環液或放熱水的接水盤11。在此接水盤11係設置有:被電性連接於前述控制部5的浮筒式(float type)的漏水感應器12;以及用以將貯留於前述接水盤11的液體往外部排出之可開關的排水口13。據此,例如,能夠在裝置1內循環液或放熱水大量地洩漏且當漏水感應器12檢知到其狀況時,藉由控制部5通報或是將裝置1的電源切換成OFF。
如圖2所示般,前述控制部5係具有:測定輸入部50,其輸入根據以前述各溫度感測器為首的各種感應器等之檢知・檢測結果;設定輸入部51,其輸入以後述之目標設定溫度Ta為首的各種設定值;演算部52,其根據從前述測定輸入部50及前述設定輸入部51所輸入的各種數據來進行指定的演算;以及控制輸出部53,其根據在前述演算部52的演算結果,對以前述加熱部3的加熱器31或前述冷卻部4的流量控制閥45為首的各種被控制機器輸出控制信號。
接著,說明關於前述調溫裝置1的使用方法。在此,說明關於使用該調溫裝置1,將液體狀的負荷(槽60內的啤酒之原料液等的液體)W調節至目標溫度的情況。
連接前述調溫裝置1與負荷W的時候,係如圖1所示般,將用以供給循環液至負荷W的供給管61之其中一端連接至前述調溫裝置1的循環液吐出口21a,使其另外一端連接至與前述負荷W間的熱交換部(具體而言,係被含浸於前述槽60內之液狀負荷W的熱交換管)62的入口側。此外,將用以使與負荷W熱交換過後的循環液返回至調溫裝置1的回流管63的其中一端,連接至前述熱交換部62的出口側,使其另外一端連接至調溫裝置1的循環液返回口20a。甚至,因應所需,使接觸並安裝於前述負荷W(具體而言,被含浸於前述槽60內的液狀負荷W)的負荷溫度感測器64電性連接於前述控制部5的測定輸入部50。
接著,使用圖2-圖4說明關於將前述負荷W調節至目標溫度的時候,前述調溫裝置1的控制方法。在此,說明關於:根據藉由負荷溫度感測器64所測定出的負荷W之溫度而調節該負荷W至目標溫度的情況,與根據藉由前述第1溫度感測器20c或是第3溫度感測器21d所測定出的循環液之溫度而調節負荷W的溫度至目標溫度的情況。但是,後者的情況,負荷W的溫度在實際上係以順應被調節過的循環液之溫度為前提。此外,在此係如圖4所示般,列舉負荷W調節至高於現在溫度的目標溫度之情況來說明。
<使用負荷溫度感測器64的情況> 若使用圖3的流程進行說明的話,首先,將負荷W的期望之目標溫度作為目標設定溫度Ta,其次,將達目標設定溫度Ta為止的期望之到達時間作為目標到達時間td,然後,使在調溫開始時ts中為設定溫度之處的初始設定溫度T0,輸入至前述控制部5的設定輸入部51(S1)。但是,作為前述初始設定溫度T0,亦可利用從前所設定好者,成為能夠省略在此的輸入。這麼一來,在前述控制部5的演算部52,根據前述初始設定溫度T0、前述目標設定溫度Ta及目標到達時間td,算出從調溫開始時達至經過目標到達時間td為止的溫度變化之目標梯度(目標溫度梯度Sa)(S2)。
接著,當朝前述目標設定溫度Ta的負荷W之調溫開始時,前述演算部52,係在每個指定的時間間隔Δt的時間點,根據前述初始設定溫度T0、目標溫度梯度Sa、與從調溫開始時ts的經過時間(Δt×n:n=1,2,3・・・),算出現在的經過時間中成為目標的設定溫度(歷時設定溫度Tn:n=1,2,3・・・)(S3)。在此,前述時間間隔Δt,係以前述S1中能夠從設定輸入部51輸入的方式進行者亦可。此外,前述時間間隔Δt係並非得為固定,亦能夠因應經過時間以不同的方式預先設定。亦即,前述演算部5,係在前述目標到達時間td內之指定的各個複數個時間點(經過時間)中,從前述目標溫度梯度Sa算出負荷W的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
另一方面,從前述負荷溫度感測器64,係對前述控制部5的測定輸入部50,將在前述現在的經過時間(Δt×n)之負荷W的測定溫度(歷時測定溫度)Tm輸入(S4)。接著,在前述演算部5,係比較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與前述歷時測定溫度Tm(S5),而將其比較結果傳達至前述控制部5的控制輸出部53。
這麼一來,前述控制輸出部53,在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相同於或大於前述歷時測定溫度Tm的情況下,係以前述加熱器31的輸出所規定的前述加熱部3的輸出,成為大於根據前述流量控制閥45之由放熱水的流量所規定的冷卻部4的輸出的方式控制(S6)。另一方面,在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小於前述歷時測定溫度Tm的情況下,前述冷卻部4的輸出以成為大於前述加熱部3的輸出的方式控制(S7)。在此,前述S6及S7中的加熱部3與冷卻部4之間的輸出差,係例如能夠根據歷時設定溫度Tn與歷時測定溫度Tm之間的溫度差而決定者。
前述步驟S3-S7,係反覆從前述調溫開始時ts的經過時間(Δt×n)達至前述目標到達時間td為止(S8)。然後,若前述經過時間(Δt×n)達至前述目標到達時間td,結束根據前述目標溫度梯度Sa的溫度控制,從其結束控制之時,將負荷W的溫度轉移往維持控制前述目標設定溫度Ta(S9)。藉由以上的控制方法,能夠使前述負荷的溫度一邊順應於前述目標溫度梯度Sa,一邊變化成前述目標設定溫度Ta。尚且,在上述步驟S9,係並沒有維持負荷W的溫度為目標設定溫度Ta的必要,對於預先設定過的第2目標設定溫度,亦可在利用或不利用該流程的控制下,持續負荷W而進行溫度控制。
另一方面,與此相反地,在調節負荷W至比現在的目標溫度還低的溫度時,係在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相同於或小於前述歷時測定溫度Tm的情況下,前述冷卻部4的輸出以成為大於前述加熱部3之輸出的方式控制(S7)。另一方面,在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大於前述歷時測定溫度Tm的情況下,係前述加熱部3的輸出,以成為大於前述冷卻部4之輸出的方式控制(S6)。
<使用循環液迴路2的第1溫度感測器20c或是第3溫度感測器21d的情況> 如上所述,負荷W的溫度,係實質上順應於被調節過的循環液之溫度,故在該情況下,亦能夠根據圖3的流程調節負荷W至目標溫度。於該處,在此,係主要說明關於不同於使用如上所述之負荷溫度感測器64之情況的部分,關於共通的說明則係省略。
此情況,首先,在步驟S1,將對應於負荷W的期望之目標溫度的循環液溫度作為目標設定溫度Ta,輸入到設定輸入部51,與此同時,將前述初始設定溫度T0及前述目標到達時間td輸入至該設定輸入部51。但是,關於前述初始設定溫度T0,係亦可延續利用如上述般地自從前所設定好者。以下,在步驟S2,係根據前述初始設定溫度T0、前述目標設定溫度Ta及目標到達時間td,算出目標溫度梯度Sa。
接著,在步驟S3,當前述目標設定溫度Ta的循環液之調溫開始時,係在每個指定的時間間隔Δt的時間點,根據前述初始設定溫度T0、目標溫度梯度Sa、與從調溫開始時ts的經過時間(Δt×n),算出歷時設定溫度Tn。此外,在步驟S4,係從前述循環液迴路2的第1溫度感測器20c或是第3溫度感測器21d,對前述測定輸入部50,輸入前述現在的經過時間(Δt×n)中循環液的歷時測定溫度Tm。接著,在步驟S5,比較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與前述歷時測定溫度Tm。
此時,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相同於或大於前述歷時測定溫度Tm的情況下,係在步驟S6,以成為前述加熱部3之輸出大於前述冷卻部4之輸出的方式控制兩者。另一方面、在前述歷時設定溫度Tn小於前述歷時測定溫度Tm的情況下,係在步驟S7,使前述冷卻部4之輸出以成為大於前述加熱部3之輸出的方式控制。在此,前述S6及S7中的加熱部3與冷卻部4之間的輸出差,係例如除了歷時設定溫度Tn與歷時測定溫度Tm之間的溫度差之外,根據由第1溫度感測器20c得之測定溫度與由第3溫度感測器21d得之測定溫度之間的差,也能夠決定。
然後,藉由步驟S8,若自前述調溫開始時ts的經過時間(Δt×n)達至前述目標到達時間td為止重複前述步驟S3-S7的話,在步驟S9結束上述溫度控制,從該控制結束時,係將循環液的溫度轉移到維持在前述目標設定溫度Ta的控制。
如以上般地,若依據上述調溫裝置1,在使負荷W調溫至使用者所希望的目標溫度的時候,於該過程中亦能夠邊控制溫度一邊緩緩地將負荷的溫度變化至前述目標溫度為止。
1:調溫裝置 2:循環液迴路 20:返回流路 20b:第1熱交換流路 20c:第1溫度感測器 20d:第2溫度感測器 21:吐出流路 21d:第3溫度感測器 22:槽部 23:主儲槽 25:循環泵 3:加熱部 31:加熱器 4:冷卻部 40:放熱水迴路 41:熱交換器 42:第2熱交換流路 43:放熱水導入路徑 44:放熱水排出路徑 45:流量控制閥 5:控制部 50:測定輸入部 51:設定輸入部 52:演算部 53:控制輸出部 64:負荷溫度感測器 W:負荷 Ta:目標設定溫度 td:目標到達時間 ts:調溫開始時間 T0:初始設定溫度 Δt:測定時間間隔 Sa:目標溫度梯度 Tn:歷時設定溫度 Tm:歷時測定溫度
[圖1]為關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調溫裝置之概略性的迴路圖。 [圖2]表示圖1之控制部的方塊圖。 [圖3]為在圖1的控制部所執行之控制的流程。 [圖4]為達至圖1的調溫裝置中之目標到達時間為止的歷時設定溫度的時間上的變化之其中一例的圖表。

Claims (6)

  1. 一種調溫裝置,其係用以將負荷的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該調溫裝置之特徵為: 前述調溫裝置具有:循環液迴路,對該負荷循環地送出在與負荷之間的熱交換之後從該負荷返回的循環液;加熱部及冷卻部,被設置於前述循環液迴路,且加熱冷卻該循環液迴路中的循環液;以及控制部,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 上述控制部具有:測定輸入部,輸入負荷的測定溫度;設定輸入部,輸入作為目標設定溫度的前述目標溫度,及從調溫開始時朝該目標設定溫度之目標到達時間;演算部,根據前述調溫開始時的初始設定溫度,並且,根據從前述設定輸入部所輸入的前述目標設定溫度及目標到達時間,求取達到該目標設定溫度為止的目標溫度梯度;以及控制輸出部,利用順應以前述演算部所求得之目標溫度梯度而使前述負荷的測定溫度變化的方式,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
  2. 一種調溫裝置,其係用以將負荷的溫度調節至目標溫度,該調溫裝置之特徵為: 前述調溫裝置具有:循環液迴路,對該負荷循環地送出在與負荷之間的熱交換之後從該負荷返回的循環液;加熱部及冷卻部,被設置於前述循環液迴路,且加熱冷卻該循環液迴路中的循環液;以及控制部,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 上述控制部具有:測定輸入部,將前述加熱冷卻後的循環液或者是前述加熱冷卻前的循環液的測定溫度輸入;設定輸入部,輸入對應於前述目標溫度的循環液之目標設定溫度,及從調溫開始時朝該目標設定溫度之目標到達時間;演算部,根據前述調溫開始時中的初始設定溫度,並且,根據從前述設定輸入部所輸入的前述目標設定溫度及目標到達時間,算出達到該目標設定溫度為止的目標溫度梯度;以及控制輸出部,利用順應以前述演算部所求得之目標溫度梯度而使前述循環液的測定溫度變化的方式,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
  3. 如請求項1或2之調溫裝置,其中,前述循環液迴路具有:返回流路,接受從前述負荷返回的循環液;吐出流路,對前述負荷送出藉由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而被溫度調節過的循環液;槽部,此等返回流路及吐出流路被連接而儲留前述循環液;以及循環泵,將前述槽部內的循環液往前述吐出流路送出。
  4. 如請求項1或2之調溫裝置,其中,前述冷卻部是具有:放熱水迴路,流動有放熱水;以及熱交換器,在流動於該放熱水迴路的放熱水與流動於前述循環液迴路的循環液之間做熱交換; 前述加熱部是具有加熱器; 前述放熱水迴路是具有流量控制閥,來調節流動於該放熱水迴路的放熱水之流量; 前述控制輸出部是藉由控制前述加熱器及前述流量控制閥,來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前述冷卻部的輸出。
  5. 如請求項1之調溫裝置,其中,前述演算部,是針對各個前述目標到達時間內中複數個時間點,從前述目標溫度梯度算出負荷的歷時設定溫度,並且比較該歷時設定溫度與從前述測定輸入部所被輸入的負荷之測定溫度; 前述控制輸出部,是根據前述歷時設定溫度與測定溫度之間的比較結果,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
  6. 如請求項2之調溫裝置,其中,前述演算部,是針對各個前述目標到達時間內中的複數個時間點,從前述目標溫度梯度算出循環液的歷時設定溫度,並且比較該歷時設定溫度與從前述測定輸入部所被輸入的循環液之測定溫度; 前述控制輸出部,是根據前述歷時設定溫度與測定溫度之間的比較結果,控制前述加熱部及冷卻部的輸出。
TW111112589A 2021-04-21 2022-03-31 調溫裝置 TW2023073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1970A JP2022166632A (ja) 2021-04-21 2021-04-21 温調装置
JP2021-071970 2021-04-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7381A true TW202307381A (zh) 2023-02-16

Family

ID=83722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2589A TW202307381A (zh) 2021-04-21 2022-03-31 調溫裝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4307074A1 (zh)
JP (1) JP2022166632A (zh)
KR (1) KR20230173666A (zh)
CN (1) CN117178152A (zh)
AU (1) AU2022259887A1 (zh)
BR (1) BR112023021724A2 (zh)
CA (1) CA3215610A1 (zh)
TW (1) TW202307381A (zh)
WO (1) WO202222469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1001B2 (ja) * 1989-03-02 1997-12-17 タバイ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温湿度制御におけるヒータ出力適正化方法
JP2816054B2 (ja) * 1992-06-25 1998-10-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恒温庫の温度制御装置
JPH11294927A (ja) * 1998-04-09 1999-10-29 Ckd Corp 液体温度制御装置、液体温度制御方法、加工システム、研削加工システム
JP4910163B2 (ja) 2005-09-30 2012-04-04 Smc株式会社 恒温液循環装置及び該装置における温度制御方法
JP2008292026A (ja) * 2007-05-23 2008-12-04 Ats Japan Corp 恒温維持装置。
JP2019191841A (ja) * 2018-04-24 2019-10-31 サンデン・リテ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温冷庫の温度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8152A (zh) 2023-12-05
WO2022224690A1 (ja) 2022-10-27
BR112023021724A2 (pt) 2023-12-19
AU2022259887A1 (en) 2023-10-19
JP2022166632A (ja) 2022-11-02
KR20230173666A (ko) 2023-12-27
EP4307074A1 (en) 2024-01-17
CA3215610A1 (en)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6732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гре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и способ нагре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US7637315B2 (en) Constant temperature liquid circula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in the device
KR101831804B1 (ko) 난방 온수 겸용 보일러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200318861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JP6172392B2 (ja)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US112211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ixing valve of a heating system
US201703285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ixing valve of a heating system
TW202307381A (zh) 調溫裝置
JPWO2015177929A1 (ja) 貯湯式給湯機
US20230417453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CN210279001U (zh) 自动监控调节水浴槽液位的恒温水浴振荡器
US20240192711A1 (en) Temperature adjustment device
US11344446B2 (en) Thermal system with step response
JP2002140119A (ja) ワーク温度制御装置
JP2001124356A (ja) 即時出湯装置の即時出湯制御方法
JPH0725114B2 (ja) 金型温度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19027725A (ja) 給湯装置
JP2010060270A (ja) 暖房システム及び給湯システム
JP6475982B2 (ja) 給湯システム
JPH08233352A (ja) 貯湯式給湯機の湯張り制御装置
US20050145047A1 (en) Climatic test chamber system and a method
JP2001248897A (ja) ふろ循環装置
JPH02223763A (ja) 給湯器の温度制御装置
JP3568884B2 (ja) 自動給湯装置
CA2756336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n a hot water 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