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4672A - 機械手臂之工具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機械手臂之工具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4672A
TW202304672A TW110127814A TW110127814A TW202304672A TW 202304672 A TW202304672 A TW 202304672A TW 110127814 A TW110127814 A TW 110127814A TW 110127814 A TW110127814 A TW 110127814A TW 202304672 A TW202304672 A TW 2023046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intersection point
light beam
robotic arm
calibra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7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6111B (zh
Inventor
蔡旺霖
謝清吉
曾永竣
Original Assignee
達明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明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明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7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6111B/zh
Priority to CN202210561188.1A priority patent/CN115674185A/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4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6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611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種機械手臂之工具校正方法,其包含依據第一移動路徑帶動工具,與第一光束交會於第一交會點,與第二光束交會於第二交會點。及,依據第二移動路徑帶動工具,與第一光束交會於第三交會點,與第二光束交會於第四交會點。再者,依據第一至第四交會點的位置運算出工具的校正值。

Description

機械手臂之工具校正方法
本發明有關一種機械手臂,尤其關於機器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校正速度快且精度高,以避免耗時的逐一修正工具的點位或路徑。
機械手臂末端安裝各式裝置而進行不同的任務,各式裝置例如是電爪或對應不同任務的工具。安裝於機械手臂末端的各式裝置,於使用前都需設定相對應的基準點,或稱工具中心點(tool center point,TCP),使控制裝置控制機械手臂帶動末端的裝置移動時,裝置的移動路徑與設定路徑相符。後續一旦因不同任務的需求,進行電爪、工具的更換或拆裝,需重新檢查裝置的基準點(TCP),確保末端的裝置安裝後,不會導致機械手臂以非預期的點位及移動路徑帶動末端的裝置運行,例如不會以偏移的末端的裝置夾取工件,造成工件夾取失敗,甚至是導致機械手臂與周遭的其他設備發生撞機。一般檢查末端的安裝位置是否符合初始設定,需將所有原先已經完成的機械手臂末端的點位、路徑,全部重新檢視而決定是否修正,以確保符合原先設定的點位與路徑。
然而,逐一檢視與修正機械手臂末端的點位與移動路徑,十分費時費力,不符合各產業高效率的需求,且精度不高。故,本發明提出一種機器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快速檢視工具的位置,以決定是否補償工 具的點位與移動路徑。
本發明之目的提供一種機器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藉由工具運行移動路徑,運算工具的校正值。
為了達到前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機器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依據第一移動路徑帶動工具,與第一光束交會於第一交會點,與第二光束交會於第二交會點。及,依據第二移動路徑帶動工具,與第一光束交會於第三交會點,與第二光束交會於第四交會點。再者,依據第一至第四交會點的位置運算出工具的一校正值。
此外,機械手臂帶動工具往上或往下位移後,依據一第三移動路徑帶動工具,與第一光束交會於第五交會點,與第二光束交會於第六交會點,依據第一至第六交會點的位置運算出工具相關一旋轉運動的校正值。
10:機械手臂
11:底座
12:軸臂
20:末端
30:工具
40:控制裝置
50:三角形
51:三角形
52:三角形
53:三角形
A0:第一移動路徑
A1:第二移動路徑
A2:第三移動路徑
A3:第四移動路徑
A4:第五移動路徑
A5:第六移動路徑
A6:第七移動路徑
B:底邊
B1:底邊
H:高度
M1:距離
N1:距離
N2:距離
X:X軸方向
△X1:運算結果
△X2:運算結果
△X5:運算結果
△X6:運算結果
X0:第一交會點
X1:第三交會點
X2:第五交會點
X3:交會點
X4:交會點
X5:交會點
X6:交會點
X-ray:光束
Y:Y軸方向
Y0:第二交會點
Y1:第四交會點
Y2:第六交會點
Y3:交會點
Y4:交會點
Y-ray:光束
Z:Z軸方向
Z0:位置
Z1:位置
Zx:交會點
Zxy:交會點
θ:偏移角度
第一圖為本發明機械手臂與工具的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量測工具於X、Y軸方向之初始狀態的第一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檢測工具於X、Y軸方向之校正值的第一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檢測工具於X、Y軸方向旋轉之校正值的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發明運算工具於X、Y軸方向旋轉之校正值的第一示意圖。
第六圖為本發明量測工具於Z軸方向之初始狀態的第一示意圖。
第七圖為本發明量測工具於Z軸方向之初始狀態的第二示意圖。
第八圖為本發明量測工具於X、Y軸方向之初始狀態的第二示意圖。
第九圖為本發明檢測工具於X、Y軸方向之校正值的第二示意圖。
第十圖為本發明運算工具於X、Y軸方向旋轉之校正值的第二示意圖。
有關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實施例,並配合圖式加以說明如下。
請參閱第一圖,其為本發明機械手臂與工具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機械手臂10包含一底座11與複數軸臂12,且於機械手臂10的末端20安裝有一工具30,圖中工具30為示意之用,工具30種類不影響本發明的實施。控制裝置40控制機械手臂10可以帶動工具30於X、Y、Z軸方向上移動。在控制工具30執行任務前需先設定工具30的基準點,或稱工具中心點(tool center point,TCP)、參考點(reference point)等等,以正確拾取工件,並避免機械手臂10發生撞機,其中,工具30執行的工作內容不影響實施例的說明。
請參閱第二圖,其為本發明量測工具於X、Y軸方向之初始狀態的第一示意圖。如圖所示,設置兩光束裝置,例如雷射光裝置,以投射出第一光束X-ray與第二光束Y-ray,而用於量測工具30於X、Y軸方向之初始狀態。如此,在設定工具30的基準點後,機械手臂10帶動工具30移動,使兩個光束X-ray、Y-ray位於工具30的尖端與末端之間的相鄰空間。爾後,控制裝置40控制機械手臂10帶動工具30依據第一移動路徑A0移動,並與第一光束X-ray交會於第一交會點X0,與第二光束Y-ray交會於第二交會點Y0。紀錄工具30在設定基準點後的初始移動路徑,即第一移動路徑A0,以 用於執行工具校正,其中,第一移動路徑A0、第一交會點X0及第二交會點Y0可以記錄在適當的儲存裝置中,於此不加以贅述。此外,兩個光束X-ray、Y-ray相交為90°直角,而工具30相對於兩個光束X-ray、Y-ray為45°角。所以,第一種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可以稱為45°校正,但是本發明的工具校正方法不限制工具30與兩光束X-ray、Y-ray的角度。
請參閱第三圖,其為本發明檢測工具於X、Y軸方向之校正值的第一示意圖。當工具30重新安裝、調整或更換後,需再次確認工具30的安裝狀態,例如是否偏移而不同於初始設定的基準點。所以,機械手臂10帶動工具30依據第二移動路徑A1移動,並與第一光束X-ray交會於第三交會點X1,與第二光束Y-ray交會於第四交會點Y1,爾後同樣紀錄第二移動路徑A1、第三交會點X1與第四交會點Y1,如此控制裝置40依據第一至第四交會點X0、X1、Y0、Y1的位置運算出工具30的校正值。再者,第一移動路徑A0僅是繪出作說明之用,在檢測工具30於X、Y軸方向之校正值時,工具30無需再次依據第一移動路徑A0運動。
復參閱第三圖,當控制工具30移動之後,若第一交會點X0的位置相同於第三交會點X1的位置,第二交會點Y0的位置相同於第四交會點Y1的位置,表示工具30在重新安裝後的點位相同於初始基準點的點位,無需進行工具校正。若第一交會點X0的位置不同於第三交會點X1的位置,或/及第二交會點Y0的位置不同於第四交會點Y1的位置,表示工具30在重新安裝後的點位不同於初始基準點的點位,需進行工具校正。第三圖實施例是繪示需進行工具校正的示例,其中第一交會點X0與第二交會點Y0的距離為M1,第三交會點X1與第四交會點Y1的距離為N1,且左右兩側的三角形 50、51的頂角為90°、底角為45°,為一等腰三角形。所以,工具30在X軸方向的校正值,亦可以稱為偏移量,運算結果為△X1=|(M1-N1)|/2,其中|(M1-N1)|/2算出第二移動路徑A1上的三角形50、51的邊長,且因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第二移動路徑A1與第一移動路徑A0間的三角形的邊長(即△X1)同樣是|(M1-N1)|/2。如此表示工具30從基準點的點位偏移至第二移動路徑A1上的點位,需補償校正值(即運算結果△X1)進行校正。此實施例是以工具30往第一移動路徑A0上方偏移,然而偏移方向也有可能往第一移動路徑A0下方偏移。此外,工具30在Y軸方向的校正值檢測方式如上述X軸方向的檢測方式,若工具30有偏移則校正值不為0,若無偏移校正值則為0,其餘不再覆述,
請參閱第四圖,其為本發明檢測工具於X、Y軸方向旋轉之校正值的示意圖。第三圖實施例是檢測工具30於X、Y軸方向的點位與路徑是否偏移,而第四圖實施例是檢測工具30於X、Y軸方向的旋轉運動是否偏移(即檢測RX、RY)。所以當依據第三圖實施方式檢測完,獲得運算結果△X1後,控制裝置40控制工具30往上或往下位移,以檢測旋轉運動(如RX)是否有偏移。換言之,機械手臂10帶動工具30往上或往下移動後,依據第三移動路徑A2帶動工具30,與第一光束X-ray交會於第五交會點X2,與第二光束Y-ray交會於第六交會點Y2。如此,同樣獲得第一交會點X0與第二交會點Y0的距離同樣為M1,上移高度(即位移)為H,第五交會點X2與第六交會點Y2的距離為N2,最後相似第三圖實施例的運算方式,獲得運算結果△X2=|(M1-N2)|/2。
此外,第四圖實施例是以帶動工具30從第二移動路徑A1的 位置往上位移至第三移動路徑A2的位置,即一高度H,作為說明。同樣的,第四圖中的第一移動路徑A0是用於對比第二移動路徑A1與第三移動路徑A2,在檢測過程中工具30無需再依據第一移動路徑A0動作。
請參閱第五圖,其為本發明運算工具於X、Y軸方向旋轉之校正值的第一示意圖。在從第四圖實施例獲得運算結果△X1與△X2後,依據運算結果△X1與△X2可以獲知工具30在X軸方向的旋轉運動,是否有產生偏移。再者,工具30相關旋轉運動的校正值運算,請參閱第五圖所繪的說明圖形,第二交會點Y0與交會點X4的距離即為△X2,第二交會點Y0與交會點X3的距離即為△X1,所以實線三角形52的底邊B長度為B=|(△X1-△X2)|,且高度H已知,故旋轉運動的偏移量(即偏移角度)為θ=tan-1|(△X1-△X2)|/H,即校正值為θ。因此,工具30於X軸方向的旋轉運動需補償θ。同理,工具30於Y軸方向的旋轉運動的檢測方式如上所述。
請參閱第六圖,其為本發明量測工具於Z軸方向之初始狀態的第一示意圖。如第一圖所示,機械手臂10可以帶動工具30在X、Y、Z三個方向上運動,而於Z軸方向的檢測方式如第六圖所示。首先,控制裝置40控制機械手臂10帶動工具30,從遠離第一光束X-ray朝向第一光束X-ray移動,直至碰觸第一光束X-ray,而交會於一交會點Zx,獲得工具30於Z軸方向上的初始狀態,其中機械手臂10的編碼器所對應的位置可以用於紀錄工具30的初始狀態。換言之,控制裝置40可以改為控制機械手臂10帶動工具30,從遠離第二光束Y-ray朝向第二光束Y-ray移動,而碰觸第二光束Y-ray,其亦是獲得工具30於Z軸方向的初始狀態的選項之一,非本發明所限。
或者,請參閱第七圖,其為本發明量測工具於Z軸方向之初 始狀態的第二示意圖。第三種獲得工具30於Z軸方向的初始狀態的方式,即控制裝置40可以改為控制工具30,依據一高度從遠離第一光束X-ray與第二光束Y-ray朝向第一光束X-ray與第二光束Y-ray的交會點移動,而碰觸第一光束X-ray與第二光束Y-ray的交會點。所以,實施例中提供三種獲得工具30於Z軸方向的初始狀態的方式,可以由觸碰單一光束後確認,或觸碰兩個光束後確認,皆為設計選項之一。
獲得工具30於Z軸方向的初始位置(Z0)後,在工具30重新安裝或調整完畢,再次確認安裝後的工具30的Z軸方向的位置(Z1),兩者差異|(Z0-Z1)|即為工具30的Z軸方向的校正值的運算結果△Z=|(Z0-Z1)|。
請參閱第八圖,其為本發明量測工具於X、Y軸方向之初始狀態的第二示意圖。第二至第五圖的工具校正方法可以稱為45°校正,而第八圖至第十圖的工具校正方法可以稱為十字校正,即工具30以第四移動路徑A3於X軸方向移動,與第二光束Y-ray相交於交會點Y3,獲得工具30於X軸方向的初始位置,其中,第四移動路徑A3與第五移動路徑A4分別正交(90°)於光束X-ray、Y-ray。同理,工具30以第五移動路徑A4於Y軸方向移動,與第一光束X-ray相交於交會點X5,獲得工具30於Y軸方向的初始位置。所以,當更換新工具30執行不同任務前,如第九圖,其為本發明檢測工具於X、Y軸方向之校正值的第二示意圖,獲得新的交會點Y4、X6,而新舊交會點的位差,如|(Y3-Y4)|與|(X5-X6)|的運算結果,即為X軸方向與Y軸方向的校正值。
再者,第九圖實施例中工具30運動於第四移動路徑A3、第 五移動路徑A4、第六移動路徑A5與第七移動路徑A6,而分別與兩光束X-ray、Y-ray相交於四個交會點Y3、X5、Y4、X6,且其可以是位於同一平面,用於運算出工具30於X、Y軸方向的檢測結果,或者如前述實施例,工具30移動至不同平面(不同高度)後,進行旋轉運動(RX、RY)之檢測,以獲得校正值的運算結果△X5、△X6。
請參閱第十圖,其為本發明運算工具於X、Y軸方向旋轉之校正值的第二示意圖。如第五圖實施例,第十圖繪出X軸方向的旋轉運動的偏移角度為θ=tan-1|(△X6-△X5)|/H,|(△X6-△X5)|為三角形53的底邊B1長度,而校正值為θ,其餘運算說明相似不再覆述。
因此,本發明機器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依據一第一移動路徑帶動一工具,與一第一光束交會於一第一交會點,與一第二光束交會於一第二交會點。及,依據一第二移動路徑帶動工具,與第一光束交會於一第三交會點,與第二光束交會於一第四交會點。再者,依據第一至第四交會點的位置運算出工具的一校正值。
再者,機械手臂帶動工具往上或往下位移後,依據一第三移動路徑帶動工具,與第一光束交會於一第五交會點,與第二光束交會於一第六交會點,依據第一至第六交會點的位置運算出工具相關一旋轉運動的校正值。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工具校正方法,校正速度快且精度高,以避免耗時的逐一修正工具的點位或路徑。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方便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本發明之範圍不限於該等實施例,凡依本發明所做的任何變更,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下,皆屬本發明申請專利之範圍。
20:末端
30:工具
50:三角形
51:三角形
A0:第一移動路徑
A1:第二移動路徑
M1:距離
N1:距離
△X:數值
X0:第一交會點
X1:第三交會點
X-ray:光束
Y0:第二交會點
Y1:第四交會點
Y-ray:光束

Claims (10)

  1. 一種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包含:
    依據一第一移動路徑帶動一工具,與一第一光束交會於一第一交會點,與一第二光束交會於一第二交會點;
    依據一第二移動路徑帶動該工具,與該第一光束交會於一第三交會點,與該第二光束交會於一第四交會點;及
    依據該第一至第四交會點的位置運算出該工具的一校正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中,該機械手臂帶動該工具往上或往下位移後,依據一第三移動路徑帶動該工具,與該第一光束交會於一第五交會點,與該第二光束交會於一第六交會點。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中,該第一交會點的位置相同於該第三交會點的位置,該第二交會點的位置相同於該第四交會點的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中,該第一交會點的位置不同於該第三交會點的位置,或/及該第二交會點的位置不同於該第四交會點的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中,一控制裝置控制該機械手臂帶動該工具,從遠離該第一光束朝向該第一光束移動,而碰觸該第一光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中,一控制裝置控制該機械手臂帶動該工具,從遠離該第二光束朝向該第二光束移動,而碰觸該第二光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中,一控制裝置控制該機械手臂帶動該工具,依據一高度從遠離該第一光束與該第二光束朝向該第一光束與該第二光束移動,而碰觸該第一光束與該第二光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中,該第一交會點與該第二交會點的距離為M1,該第三交會點與該第四交會點的距離為N1,該校正值為△X1=|(M1-N1)|/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中,該第一交會點與該第二交會點的距離為M1,該第三交會點與該第四交會點的距離為N1,該校正值為△X1=|(M1-N1)|/2。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機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其中,該位移為H,該第五交會點與該第六交會點的距離為N2,△X2=|(M1-N2)|/2,該工具相關一旋轉運動的該校正值為θ=tan-1|(△X1-△X2)|/H。
TW110127814A 2021-07-27 2021-07-27 機械手臂之工具校正方法 TWI806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814A TWI806111B (zh) 2021-07-27 2021-07-27 機械手臂之工具校正方法
CN202210561188.1A CN115674185A (zh) 2021-07-27 2022-05-23 机械手臂的工具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7814A TWI806111B (zh) 2021-07-27 2021-07-27 機械手臂之工具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672A true TW202304672A (zh) 2023-02-01
TWI806111B TWI806111B (zh) 2023-06-21

Family

ID=85060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7814A TWI806111B (zh) 2021-07-27 2021-07-27 機械手臂之工具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4185A (zh)
TW (1) TWI8061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55770A2 (en) * 2004-11-19 2006-05-26 Dynalog, Inc. Robot cell calibration
CN109866220B (zh) * 2017-12-05 2021-07-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机械手臂的校正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CN110682285A (zh) * 2018-07-06 2020-01-14 康硕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机械手臂校正系统以及校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4185A (zh) 2023-02-03
TWI806111B (zh) 2023-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7786B2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calibration of an industrial robot system
US6822412B1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nd programming of a robot application
JP6845612B2 (ja) 工作機械における機械精度の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JP5235376B2 (ja) ロボットのターゲット位置検出装置
US84016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ool testing and alignment
EP2547490B1 (en) Calibration of a base coordinate system for an industrial robot
JP6570957B2 (ja) 機械構造体の幾何誤差同定方法と当該幾何誤差同定方法を使用した数値制御方法、数値制御装置及び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JP6091826B2 (ja) 加工装置の制御装置、加工装置、及び加工データの補正方法
JP2012171027A (ja) ワーク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2014075031A (ja) 幾何誤差同定方法と当該幾何誤差同定方法を使用した数値制御方法、数値制御装置及び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CN111452047A (zh) 机器人工具偏差的修正方法、机器人控制装置及系统
EP1886771B1 (en) Rotation center point calculating method, rotation axis calculating method, program creating method, operation method, and robot apparatus
JP2019014011A (ja) ロボットの教示位置補正方法
TWI806111B (zh) 機械手臂之工具校正方法
KR101571973B1 (ko) 틸팅 로터리 테이블을 구비한 5축 공작기계의 틸팅축 볼바 측정 방법
JP6228905B2 (ja) 作業ロボットの設置状態検出方法
JP5529920B2 (ja) ロボットのターゲット位置検出装置、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ターゲット位置検出方法
JP2019055440A (ja)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ワークの製造方法
JP5401748B2 (ja) ロボット及びその教示方法
KR20180027935A (ko) 인덱스 테이블의 기하학적 오차를 측정하기 위한 다축 제어 기계 및 그의 인덱스 테이블의 기하학적 오차 측정 방법
JP6245995B2 (ja) ツールの先端位置検出方法及び検出装置
JP2018103329A (ja) 水平多関節型ロボット用の校正治具および校正方法
JP5620463B2 (ja) ロボットのターゲット位置検出装置
JP7360342B2 (ja) ツール位置検出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ロボット
JP5740201B2 (ja) 幾何誤差同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