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1755A - 插座連接器組件以及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插座連接器組件以及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1755A
TW202301755A TW111130092A TW111130092A TW202301755A TW 202301755 A TW202301755 A TW 202301755A TW 111130092 A TW111130092 A TW 111130092A TW 111130092 A TW111130092 A TW 111130092A TW 202301755 A TW202301755 A TW 2023017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wall
connector assembly
plug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0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8266B (zh
Inventor
李鐵生
郭榮哲
陳宏基
曾照龍
易四海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1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1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8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826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5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8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a separate clip or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9Shield structure with plural ports for distinct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種插座連接器組件包括插座連接器以及金屬屏蔽殼體。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第一插接空間以及第一開口。前述插座連接器自前述第一開口被收容於前述金屬屏蔽殼體中。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以及第四壁部。前述第三壁部和/或前述第四壁部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中的第一導向凸起。前述第一導向凸起配置成插入插頭連接器的開槽中,從而提高了對接穩定性。本發明還揭示了一種包括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的連接器組件。

Description

插座連接器組件以及連接器組件
本發明涉及一種插座連接器組件以及連接器組件,屬於連接器技術領域。
本發明要求了申請日為2022年04月11日,申請號為:202210371851.1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藉由引用結合於本發明中。
相關技術中的連接器組件通常包括插座連接器以及與前述插座連接器相對接的插頭連接器。其中前述插頭連接器包括殼體、舌板以及線纜,其中前述舌板的至少一個表面上設有複數導電片。前述插頭連接器包括對接面,前述舌板通常延伸凸出前述對接面。
為了提高當前述插頭連接器插入對接插座連接器中時,二者對接的穩定性,相關技術中的前述插頭連接器還包括凸出前述對接面的延伸板,前述延伸板與前述舌板相互平行。
惟,在將前述插頭連接器與前述插座連接器對接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確保前述插頭連接器的插入位置,避免由於插入偏差造成對前述舌板以及其上的導電片的損壞,係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插入可靠性較高的插座連接器組件以及連接器組件。
為實現前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插座連接 器組件,包括:
插座連接器;以及
金屬屏蔽殼體,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屏蔽前述插座連接器;
前述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以及安裝於前述絕緣本體的複數導電端子,前述絕緣本體包括插接面以及貫穿前述插接面的插接槽,前述導電端子包括凸伸入前述插接槽中的彈性對接部;
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第一插接空間以及沿對接方向位於前述第一插接空間的後端的第一開口,前述插座連接器自前述第一開口被收容於前述金屬屏蔽殼體中,前述插接槽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相連通;
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第一壁部、與前述第一壁部相對的第二壁部、與前述第一壁部相連的第三壁部以及與前述第三壁部相對的第四壁部,前述第一壁部、前述第二壁部、前述第三壁部以及前述第四壁部圍成第一框體,前述第一插接空間沿與前述對接方向相反的方向貫穿前述第一框體,前述第三壁部和/或前述第四壁部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中的第一導向凸起,前述第一導向凸起配置成插入插頭連接器的開槽中。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包括位於前述第一壁部和前述絕緣本體之間的第一狹槽,前述第三壁部和/或前述第四壁部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狹槽中的第二導向凸起,前述第一導向凸起配置成導引前述插頭連接器的延伸板,前述第二導向凸起配置成支撐前述插頭連接器的前述延伸板。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前述第一導向凸起和前述第二導向凸起的高度不同。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前述第三壁部和前述第四壁部均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中的前述第一導向凸起,前述第一導向凸起分別自前述第三壁部和前述第四壁部衝壓而成。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前述第一導向凸起垂直於前述第三壁部和前述第四壁部。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前述複數導電端子包 括複數第一導電端子以及複數第二導電端子,其中前述彈性對接部包括設於前述第一導電端子的第一彈性對接部以及設於前述第二導電端子的第二彈性對接部,前述第一彈性對接部以及前述第二彈性對接部位於前述插接槽的相對兩側。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前述複數第一導電端子包括複數第一訊號端子以及複數第一接地端子,其中相鄰的兩個前述第一訊號端子形成第一差分對,每一個第一差分對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第一接地端子;前述插座連接器還包括第一接地連接片,前述第一接地連接片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一凸起,前述複數第一凸起與對應的前述第一接地端子相接觸,以將所有的第一接地端子串聯於一起;
前述複數第二導電端子包括複數第二訊號端子以及複數第二接地端子,其中相鄰的兩個前述第二訊號端子形成第二差分對,每一個第二差分對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第二接地端子;前述插座連接器還包括第二接地連接片,前述第二接地連接片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二凸起,前述複數第二凸起與對應的前述第二接地端子相接觸,以將所有的第二接地端子串聯於一起。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前述插座連接器為兩個且並排佈置,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並排佈置的第二插接空間,前述第四壁部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和前述第二插接空間隔開。
本發明還揭示了一種連接器組件,其包括:
插頭連接器,前述插頭連接器包括:殼體,前述殼體包括對接面;
內置電路板,前述內置電路板部分位於前述殼體內,前述內置電路板包括舌板以及位於前述舌板上的複數導電片;以及
線纜,前述線纜與前述內置電路板電性連接;
前述殼體包括沿前述插頭連接器的對接方向延伸的延伸板,前述舌板以及前述延伸板均沿前述對接方向延伸凸出前述對接面,其中前述延伸板沿前述對接方向延伸凸出前述舌板;
前述插頭連接器的至少一側還包括貫穿前述對接面的開槽;以及
插座連接器組件,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為前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
其中,當前述插頭連接器插入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中時,前述第一導向凸起支撐且導正前述延伸板;
當前述插頭連接器插接到位元時,前述舌板插入前述插接槽中,前述彈性對接部抵接前述導電片,前述第一導向凸起插入前述開槽中。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前述插頭連接器包括鎖扣臂以及與前述鎖扣臂相配合的復位彈簧,前述鎖扣臂包括鎖扣凸起,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與前述鎖扣凸起相配合的鎖扣槽。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藉由設置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中的第一導向凸起,當前述插頭連接器插入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中時,前述第一導向凸起支撐且導正前述插頭連接器的延伸板;當前述插頭連接器插接到位元時,前述第一導向凸起插入前述插頭連接器的開槽中,從而提高了對接穩定性。
1:殼體
10:對接面
100:插頭連接器
11:第一殼體
111:第一基部
112:第一延伸部
1121:第一表面
1122:開口
113:延伸板
114:凸條
1140:第一前端面
1141:卡持部
115:限位滑槽
116:樞軸
12:第二殼體
121:第二基部
122:第二延伸部
1220:第二前端面
1221:第二表面
1222:卡槽
1223:定位柱
1224:限位凸塊
13:開槽
14:螺栓
2:電路板
200:插座連接器組件
201:插座連接器
202:金屬屏蔽殼體
203:第一扣持孔
204:鎖扣槽
205:第二扣持孔
21:基板
211:定位缺口
212:焊接片
22:舌板
221:導電片
3:線纜
300:電路板
301:第一表面
302:第一焊接片
303:第二焊接片
304:導電孔
305:安裝孔
306:定位通孔
307:接地焊接片
4:鎖扣機構
41:鎖扣臂
411:鎖扣凸起
412:抵接部
412a:內抵接面
413:樞轉部
414:安裝柱
415:第一凹口
42:驅動件
421:驅動臂
4211:凸起部
4211a:外抵接面
4212:第二凹口
4213:基部
4213a:凸塊
4214:固定部
422:連接桿
43:復位彈簧
5:拉帶
51:第一結合部
52:第二結合部
53:連接部
6:絕緣本體
61:插接面
62:插接槽
63:安裝空間
64:頂壁
641:鎖扣孔
65:底壁
651:定位柱體
652:金屬接地片
7:端子模組
71:第一端子模組
711:第一導電端子
7111:第一彈性對接部
7112:第一焊接部
712:第一絕緣塊
7121:鎖扣凸塊
713:第一接地連接片
7131:第一凸起
72:第二端子模組
721:第二導電端子
7211:第二彈性對接部
7212:第二焊接部
723:第二接地連接片
7231:第二凸起
8a:第一金屬殼體
8b:第二金屬殼體
800a:第一插接空間
800b:第二插接空間
801:第一開口
802:第一狹槽
81:第一壁部
81a:第六壁部
82:第二壁部
82a:第七壁部
821:扣持部
8211:第一卡扣槽
8212:第一扣持凸片
8212a:第一抵壓面
8213:第一抵接面
8214:第一配合面
8215:第二配合面
822:燕尾凸起
83:第三壁部
83a:第八壁部
831、851:壓接腳
8311:第一卡扣凸塊
8311a:傾斜導引面
8311b:第二抵接面
8311c:第一卡持面
8311d:第二卡持面
8312:第一抵接槽
8313:第一限位面
832:燕尾槽
84:第四壁部
841:鉤腳
85:第五壁部
85a:第九壁部
86:第二導向凸起
87:接地彈片
87a:第一接地彈片
87b:第二接地彈片
87c:第三接地彈片
87d:第四接地彈片
871:第一彈臂
8711:第一弧形臂
8712:第一平直臂
8712a:第一翻扣部
8713:讓位槽
8714:焊接點
8715:第二弧形臂
8716:第二平直臂
8716a:第二翻扣部
872:第二彈臂
873:U型連接部
8731:定位孔
88:定位凸柱
89:第一導向凸起
A:圖1中畫圈部分
B:圖3中畫圈部分
C-C、I-I、J-J:線
D:圖13中畫框部分
E:圖14中畫框部分
F、G:圖26中畫圈部分
G1:第一接地端子
G2:第二接地端子
H:圖25中畫圈部分
K:圖32中畫框部分
L1、L1’、L2:長度
M:對接方向
S1:第一訊號端子
S2:第二訊號端子
T-T:厚度方向
W-W:寬度方向
圖1係本發明插頭連接器於一種實施方式中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圖1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3係圖1的右視圖。
圖4係圖1的左視圖。
圖5係圖1中畫圈部分A的局部放大圖。
圖6係圖3中畫圈部分B的局部放大圖。
圖7係圖1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8係圖7另一角度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9係圖7進一步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10係圖9另一角度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11係圖9中復位彈簧、鎖扣臂以及驅動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12係圖11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圖13係沿圖1中C-C線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前述鎖扣臂位於鎖扣位置。
圖14係圖13另一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前述鎖扣臂位於解鎖位置。
圖15係圖13中畫框部分D的局部放大圖。
圖16係圖14中畫框部分E的局部放大圖。
圖17係圖6中的畫圈部分於另一實施方式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18係本發明連接器組件於一種實施方式中的立體示意圖,其中兩個插頭連接器插入一個插座連接器組件中。
圖19係圖18的立體分解圖。
圖20係本發明兩個插座連接器組件與電路板分離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21係本發明插座連接器安裝於電路板,且金屬屏蔽殼體與插座連接器分離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22係圖21進一步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23係圖22另一角度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24係圖22中插座連接器進一步的立體分解圖。
圖25係圖22中金屬屏蔽殼體於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26係圖25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27係圖26進一步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28係圖26中畫圈部分F的局部放大圖。
圖29係圖26中畫圈部分G的局部放大圖。
圖30係圖25中畫圈部分H的局部放大圖。
圖31係沿圖25中I-I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32係沿圖18中J-J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33係圖32中畫框部分K的局部放大圖。
下面將結合圖式詳細地對本發明示例性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果存在複數具體實施方式,於不衝突的情況下,這些實施方式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當描述涉及圖式時,除非另有說明,不同圖式中相同的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內容並不代表與本發明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係與 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的、與本發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產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於本發明中使用的術語係僅僅出於描述具體實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於本發明的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前述”或“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
應當理解,本發明的說明書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並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特徵的命名。同樣,“一個”或者“一”等類似詞語也不表示數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個。除非另行指出,本發明中出現的“前”、“後”、“上”、“下”等類似詞語只是為了便於說明,而並非限於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種空間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詞語係一種開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現於“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蓋出現於“包括”或者“包含”後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這並不排除出現於“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還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發明中如果出現“複數”,其含義係指兩個以及兩個以上。
請參照圖1至圖10所示,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插頭連接器100,包括殼體1、部分位於前述殼體1內的內置電路板2、與前述內置電路板2電性連接的線纜3、安裝於前述殼體1中的鎖扣機構4以及與前述鎖扣機構4相連的拉帶5。於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為高速互聯插頭連接器,包括但不限於,基於SFP、QSFP、OSFP、QSFP-DD、SFP-DD或者DSFP的插頭連接器;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用以沿著對接方向M與插座連接器組件200相配合,以實現資料的高速傳輸;相應地,插座連接器201為基於SFP、QSFP、OSFP、QSFP-DD、SFP-DD或者DSFP的插座連接器。
請結合圖1至圖6所示,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殼體1包括第一殼體11以及第二殼體12。前述殼體1包括對接面10以及位於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兩側(例如左右兩側)且貫穿前述對接 面10的開槽13。前述開槽13能夠用以與前述插座連接器201的第一導向凸起89(如圖27所示)相配合,有利於提高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插入可靠性。
請結合圖7以及圖8所示,前述第一殼體11包括第一基部111、自前述第一基部11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2以及自前述第一延伸部112延伸的延伸板113。前述第一延伸部112包括第一表面1121(例如上表面)以及沿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厚度方向T-T貫穿前述第一表面1121的開口1122。前述開口1122位於沿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寬度方向W-W位於前述第一延伸部112的兩側(例如左右兩側)。請參照圖7所示,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對接方向M為從後向前的方向,前述寬度方向W-W為左右方向,前述厚度方向為上下方向,其中前述對接方向M、前述寬度方向W-W以及前述厚度方向T-T兩兩垂直。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延伸部112包括沿前述厚度方向T-T向下凸出且位於前述第一延伸部112的兩側(例如左右兩側)的凸條114。每一個凸條114沿前述對接方向M延伸。前述凸條114包括第一前端面1140以及位於前端的卡持部1141。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前端面1140為豎直面,前述卡持部1141呈U型。
前述第二殼體12包括第二基部121以及自前述第二基部121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2。前述第一基部111與前述第二基部121相對應,其中前述第一基部111整體上位於前述第二基部121的上面,且前述第一基部111與前述第二基部121於豎直方向上相對齊;前述第一延伸部112與前述第二延伸部122相對應,其中前述第一延伸部112整體上位於前述第二延伸部122的上面,且前述第一延伸部112與前述第二延伸部122於豎直方向上相對齊。前述第二延伸部122包括第二前端面1220,前述第一前端面1140以及前述第二前端面1220於前述厚度方向T-T上相互對齊以共同形成前述對接面10。前述第二延伸部122包括第二表面1221(例如下表面),前述第一表面1121與前述第二表面1221 沿前述厚度方向T-T相對設置。前述第二延伸部122的前端包括卡槽1222。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卡槽1222呈U型。前述卡持部1141固定於前述卡槽1222中,以防止前述第一殼體11與前述第二殼體12於前述厚度方向T-T上相互脫離。前述第二延伸部122還包括位於兩側的定位柱1223,前述定位柱1223用以定位前述內置電路板2。前述第二延伸部122的後端還設有限位凸塊1224,前述限位凸塊1224沿前述厚度方向T-T凸伸入前述開口1122內。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插頭連接器100還包括將前述第一基部111與前述第二基部121組裝固定的螺栓14。當然,於其它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殼體11與前述第二殼體12可以藉由相互的卡扣結構(例如卡扣臂與卡扣槽)實現組裝。
請結合圖7、圖9以及圖10所示,前述內置電路板2包括至少部分被夾持於前述第一延伸部112與前述第二延伸部122之間的基板21以及自前述基板21向前延伸的舌板22。前述基板21的兩側包括與前述定位柱1223相配合的定位缺口211。前述基板21的至少一個表面設有複數焊接片212,前述焊接片212用以與前述線纜3焊接固定。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基板21相對設置的兩個表面(例如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設有前述焊接片212,這有利於盡可能最大化地使用前述基板21的空間。前述舌板22的至少一個表面上設有複數導電片221,前述導電片221用以與前述插座連接器201的導電端子相接觸,以實現資料傳輸。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舌板22相對設置的兩個表面(例如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設有前述導電片221,這有利於盡可能最大化地使用前述舌板22的空間。
請結合圖3以及圖6所示,前述舌板22以及前述延伸板113均沿前述對接方向M延伸凸出前述對接面10,其中前述延伸板113沿前述對接方向M延伸凸出前述舌板22。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舌板22沿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厚度方向T-T之一側僅設置一延伸板113。換言之,前述舌板22沿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厚度方向T-T之 一側設置有一延伸板113;惟,於前述舌板22與前述延伸板113相對之另一側,未設置沿前述對接方向M凸出於前述配合面10之結構。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延伸板113沿前述對接方向M凸出前述對接面10的長度為L1,前述舌板22沿前述對接方向M凸出前述對接面的長度為L2,其中L1
Figure 111130092-A0101-12-0009-34
2×L2。如此設置,藉由適當增加前述延伸板113的長度,有利於當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插入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時,盡可能早地使前述延伸板113接觸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以實現預定位;這也有利於對前述舌板22進行保護,避免由於插入角度錯誤或者插入不匹配的插座連接器中對前述舌板22可能造成的損壞;另,這種設計也有利於增加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插入深度,提高當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插入到位時與前述插座連接器200的對接穩定性。請參照圖17所示,於本發明插頭連接器100的另一實施方式中,前述延伸板113沿前述對接方向M凸出前述對接面10的長度為L1’,前述舌板22沿前述對接方向M凸出前述對接面的長度為L2,其中L1’>L2。與圖6中的實施方式相比,圖17中插頭連接器100的長度L1’略大於前述長度L2。即使如此,藉由將前述延伸板113沿前述對接方向M凸出前述舌板22,前述延伸板113仍然能夠當將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插入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時給前述舌板22提供保護,避免前述舌板22最先觸碰到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的零部件,從而降低了前述舌板22的受損風險。於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L1的取值範圍為12.0mm至13.0mm,L2的取值範圍為3.8mm至3.9mm。於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中,前述延伸板113沿前述插頭連接器100之寬度方向W-W的寬度之取值範圍為20.0mm至21.0mm,前述舌板22沿前述寬度方向W-W的寬度之取值範圍為18.0mm至19.0mm。前述延伸板113的前述寬度略大於前述舌板22的前述寬度,使得前述延伸板113能夠於一定程度上保護前述舌板22。
前述開槽13設於前述第一延伸部112;或者前述開槽13設於前述第二延伸部122;或者前述開槽13於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厚度方向T-T上形成於前述第一延伸部112與前述第二延伸部122之間。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開槽13設於前述凸條114上,且前述開槽13向後延伸至與相應的前述開口1122連通。前述開槽13於前述厚度方向T-T上與前述第一表面1121之間的距離小於與前述第二表面1221之間的距離;即,前述開槽13偏上設置。
請參照圖9至圖16所示,前述鎖扣機構4包括安裝於前述第二殼體12的兩側(例如內側)的鎖扣臂41、與前述鎖扣臂41相配合的驅動件42以及與前述鎖扣臂41相配合的復位彈簧43。
每一個鎖扣臂41包括位於前述鎖扣臂41的前端的鎖扣凸起411、位於前述鎖扣臂41的後端的抵接部412以及位於前述鎖扣凸起411和前述抵接部412之間的樞轉部413。前述鎖扣臂41能夠繞前述樞轉部413旋轉。前述開槽13向後延伸至靠近前述鎖扣凸起411;如此設置,增大了前述開槽13的長度,有利於提高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插入深度,從而提高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插入可靠性。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復位彈簧43為壓縮彈簧。前述壓縮彈簧的一端抵接於前述鎖扣臂41的頂部,前述壓縮彈簧的另一端抵接於前述第一延伸部112的下表面。前述鎖扣凸起411以及前述復位彈簧43與前述鎖扣臂41的接觸位置分別位於前述樞轉部413的兩側。如此設置,前述鎖扣臂41相當於係一個蹺蹺板,前述樞轉部413為前述蹺蹺板的支點。當未施加外力時,前述鎖扣臂41於前述壓縮彈簧的作用下,前述鎖扣凸起411位於前述開口1122內且沿向上凸出前述第一表面1121。此時,前述鎖扣凸起411能夠與前述插座連接器200的相應鎖扣結構(例如鎖扣槽204,如圖27所示)相配合,即該狀態為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鎖扣狀態。
請結合圖5所示,前述限位凸塊1224沿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寬度方向W-W位於前述鎖扣凸起411的外側,以對前述鎖扣凸起411進行限位。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為了更好的固定前述壓縮彈簧,每一個鎖扣臂41還包括安裝柱414,前述壓縮彈簧的一端套接於前 述安裝柱414上,以防止前述壓縮彈簧於受力後脫離原先的位置。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樞轉部413為樞接孔,前述第一殼體11包括與前述樞接孔相配合的樞軸116。前述樞軸116一體成型於前述第一殼體11上。前述鎖扣臂41能夠於外力的作用下繞前述樞軸116旋轉。當然,於其它實施方式中,前述樞軸116也可以一體成型於前述第二殼體12上,或者前述樞軸116係一根組裝到前述第一殼體11和/或前述第二殼體12上的單獨的軸。
當然,於其它實施方式中,前述復位彈簧43也可以係拉簧,前述拉簧的一端固定於前述鎖扣臂41,前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於前述殼體1。
此外,每一個鎖扣臂41還包括位於前述抵接部412與前述樞轉部413之間的第一凹口415以及暴露於前述第一凹口415內的內抵接面412a。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凹口415位於前述安裝柱414的下方,且在豎直方向上與前述安裝柱414對齊。前述內抵接面412a設於前述抵接部412上。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內抵接面412a為傾斜面。
前述驅動件42與前述拉帶5相連。前述驅動件42包括位於兩側的驅動臂421以及將兩個前述驅動臂421連接起來的連接桿422。每一個驅動臂421位於相應的前述鎖扣臂41的後端,且與前述鎖扣臂41相抵接。每一個驅動臂421包括收容於前述第一凹口415內的凸起部4211、用以收容前述抵接部412的第二凹口4212、與前述凸起部4211相連的基部4213以及向後凸出前述基部4213的固定部4214。前述凸起部4211包括與前述內抵接面412a相抵接的外抵接面4211a。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外抵接面4211a為弧面。藉由前述弧面與前述傾斜面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前述驅動臂421與前述鎖扣臂41相互作用的平穩性。請結合圖15以及圖16所示,前述基部4213設有向上延伸的凸塊4213a,前述第一殼體11包括限位滑槽115,前述凸塊4213a能夠於外力的作用下在前述限位滑槽115中移動。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 述固定部4214嵌入成型於前述拉帶5中。前述連接桿422將兩個前述驅動臂421的基部4213連接起來,以加強前述驅動件42的結構、提高前述驅動件42移動時的平穩性以及提高兩個前述鎖扣臂41運動的同步性。
請結合圖9所示,前述拉帶5包括分別與前述兩個鎖扣臂41的固定部4214相連的第一結合部51以及第二結合部52。前述第一結合部51以及前述第二結合部52分別沿豎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結合部51以及前述第二結合部52均呈L型。前述拉帶5還包括連接前述第一結合部51以及前述第二結合部52的連接部53,前述連接部53沿水平方向延伸。
前述拉帶5能夠於外力的拉動下沿與前述對接方向M相反的方向移動,以直接或者間接驅動前述鎖扣凸起411沿前述厚度方向T-T遠離前述第一表面1121運動。具體地,請參照圖14以及圖16所示,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當前述拉帶5於外力的拉動下沿與前述對接方向M相反的方向移動時,前述凸起部4211的外抵接面4211a抵接前述抵接部412的內抵接面412a,並於前述內抵接面412a上滑動。此時,產生向上的作用力,使前述抵接部412向上運動,並壓縮前述壓縮彈簧。與此同時,前述鎖扣凸起411向下運動,以遠離前述第一表面1121,此時該狀態為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解鎖狀態。
當前述外力被撤銷後,前述復位彈簧43釋放彈力,使前述抵接部412向下運動。與此同時,前述鎖扣凸起411向上運動,前述鎖扣臂41回位。
本發明藉由設置兩個復位彈簧43,使前述鎖扣臂41的受力更均勻,提高了前述鎖扣臂41移動的平穩性。
請結合圖18至圖26所示,本發明還揭示了一種連接器組件,其包括電路板300、安裝於前述電路板300上的複數插座連接器組件200以及用以與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相配合的插頭連接器100。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為兩個,且背對背地安裝於前述電路板300的兩側(例如上、下兩側), 這種佈置方式有利於更有效地利用前述電路板300的空間,提高安裝效率。
每一個插座連接器組件200包括複數插座連接器201以及屏蔽前述插座連接器201的金屬屏蔽殼體202。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複數插座連接器201為兩個,且結構相同。以下僅以其中一個插座連接器201為例進行詳細描述。
請結合圖20所示,對應於一個插座連接器201,前述電路板300包括第一表面(例如上表面)301、位於前述第一表面301上的複數第一焊接片302、位於前述第一表面301上的複數第二焊接片303、貫穿前述第一表面301的複數導電孔304、貫穿前述第一表面301的複數安裝孔305、貫穿前述第一表面301的複數定位通孔306以及圍繞前述定位通孔306的接地焊接片307。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複數第一焊接片302排列成第一排,前述複數第二焊接片303排列成第二排,前述第一排平行於前述第二排。前述定位通孔306位於前述第二焊接片303的前端。前述導電孔304位於前述第一焊接片302以及前述第二焊接片303的左側和後側,前述安裝孔305位於前述第一焊接片302以及前述第二焊接片303的右側。
前述插座連接器201包括絕緣本體6以及安裝於前述絕緣本體6的複數端子模組7。前述絕緣本體6包括插接面61、貫穿前述插接面61的插接槽62、與前述插接槽62連通的安裝空間63、位於前述插接槽62的頂部的頂壁64以及位於前述插接槽62的底部的底壁65。前述插接槽62於上下方向上形成在前述頂壁64和前述底壁65之間。前述頂壁64設有與前述插接槽62相連通的複數鎖扣孔641。前述底壁65設有向下凸伸的複數定位柱體651。前述插座連接器201還包括固定於前述底壁65且套接於前述定位柱體651上的金屬接地片652。前述定位柱體651用以插入前述電路板300的定位通孔306中,前述金屬接地片652用以與前述電路板300的接地焊接片307焊接固定。
請結合圖22至圖24所示,前述端子模組7包括第一端子 模組71以及第二端子模組72。組裝時,前述第一端子模組71以及前述第二端子模組72自前述安裝空間63組裝於前述絕緣本體6中。前述第一端子模組71包括複數第一導電端子711、至少一個第一絕緣塊712以及第一接地連接片713。前述第一絕緣塊712設有鎖扣於前述絕緣本體6的鎖扣孔641中的鎖扣凸塊7121。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複數第一導電端子711嵌入成型於前述第一絕緣塊712。前述複數第一導電端子711包括複數第一訊號端子S1以及複數第一接地端子G1,其中相鄰的兩個前述第一訊號端子S1形成第一差分對,每一個第一差分對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第一接地端子G1,以改善訊號傳輸品質。前述第一接地連接片713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一凸起7131,前述複數第一凸起7131與對應的前述第一接地端子G1相接觸,以將所有的第一接地端子G1串聯起來,以改善屏蔽效果。每一個第一導電端子711包括凸伸入前述插接槽62中的第一彈性對接部7111以及用以與前述電路板300的第一焊接片302焊接固定的第一焊接部7112。
前述第二端子模組72包括複數第二導電端子721以及第二接地連接片723。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複數第二導電端子721直接組裝於前述絕緣本體6。前述複數第二導電端子721包括複數第二訊號端子S2以及複數第二接地端子G2,其中相鄰的兩個前述第二訊號端子S2形成第二差分對,每一個第二差分對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第二接地端子G2,以改善訊號傳輸品質。前述第二接地連接片723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二凸起7231,前述複數第二凸起7231與對應的前述第二接地端子G2相接觸,以將所有的第二接地端子G2串聯起來,以改善屏蔽效果。每一個第二導電端子721包括凸伸入前述插接槽62中的第二彈性對接部7211以及用以與前述電路板300的第二焊接片303焊接固定的第二焊接部7212。前述第一彈性對接部7111與前述第二彈性對接部7211分別位於前述插接槽62的兩側(例如上、下兩側)且面對面設置。前述插接槽62用以收容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舌板22,前述第一彈性對接部7111用以與位於前述舌板22一側表面(例如上表面)的前述導 電片221相接觸,前述第二彈性對接部7211用以與位於前述舌板22另一側表面(例如下表面)的前述導電片221相接觸。
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包括第一插接空間800a以及沿前述對接方向M位於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的後端的第一開口801。前述插座連接器200自前述第一開口801被收容於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中,前述插接槽62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相連通。
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包括第一壁部81(例如頂壁)、與前述第一壁部81相對的第二壁部82(例如底壁)、與前述第一壁部81相連的第三壁部83(例如右側壁)、與前述第三壁部83相對的第四壁部84(例如左側壁)以及位於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的後端的第五壁部85(例如後壁)。前述第一壁部81、前述第二壁部82、前述第三壁部83以及前述第四壁部84圍成第一框體。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沿與前述對接方向M相反的方向貫穿前述第一框體。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三壁部83以及前述第五壁部85設有壓接入前述電路板300的導電孔304中的壓接腳831、851,其中前述壓接腳831、851分別設有魚眼孔,使得前述壓接腳831、851具備一定的彈性變形能力,從而有利於實現將前述壓接腳831、851壓入前述導電孔304中,且保持與前述導電孔304的可靠接觸。前述第四壁部84設有複數鉤腳841,前述鉤腳841用以鎖扣於前述電路板300的安裝孔305中,以增加固持力。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插座連接器200為兩個且並排佈置,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包括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並排佈置的第二插接空間800b。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包括第六壁部81a(例如頂壁)、與前述第六壁部81a相對的第七壁部82a(例如底壁)、與前述第六壁部81a相連的第八壁部83a(例如左側壁)、與前述第八壁部83a相對的第四壁部84(例如右側壁)以及位於前述第二插接空間800b的後端的第九壁部85a(例如後壁)。前述第六壁部81a、前述第七壁部82a、前述第八壁部83a以及前述第四壁部84圍成第二框體。前述第二插接空間800b沿與前述對接方向M相反的方向貫穿前述第二框體。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壁部81與前述第六壁部81a連成一個整體且作為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的頂壁,前述第二壁部82與前述第七壁部82a連成一個整體且作為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的底壁,前述第三壁部83以及前述第八壁部83a分別自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的頂壁的兩側向下折彎而成,前述第五壁部85與前述第九壁部85a連成一個整體且作為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的後壁。前述第四壁部84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和前述第二插接空間800b隔開。換言之,前述第四壁部84相當於一個分隔壁,以將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分成相鄰的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和前述第二插接空間800b。
具體地,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包括第一金屬殼體8a以及與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組裝固定的第二金屬殼體8b,其中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包括前述第一壁部81、前述第六壁部81a、前述第三壁部83以及前述第八壁部83a。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包括前述第二壁部82以及前述第七壁部82a。由於形成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和前述第二插接空間800b的結構類似,以下僅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為例進行詳細描述。
請結合圖25至圖33所示,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二壁部82包括扣持部821以及位於前述扣持部821的前端的燕尾凸起822。前述扣持部821包括第一卡扣槽8211、沿組裝方向(例如自下而上的方向)凸伸入前述第一卡扣槽8211中的第一扣持凸片8212以及與前述第一扣持凸片8212相對的第一抵接面8213。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扣持部821自前述第二壁部82折彎而成。
前述第三壁部83包括卡持於前述第一卡扣槽8211中的第一卡扣凸塊8311以及卡持前述燕尾凸起822的燕尾槽832。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包括與前述第一扣持凸片8212相配合第一抵接槽8312以及暴露於前述第一抵接槽8312中的第一限位面8313。前述第一抵接面8213與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相配合以限制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沿與前述組裝方向相反的方向脫離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前述第一限位面8313與前述第一扣持凸片8212相配合以限制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沿前 述組裝方向相對於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過度位移。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術語“過度位移”包括但不限於如下情形:
情形一:當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沿前述組裝方向組裝於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時,藉由前述第一限位面8313與前述第一扣持凸片8212的配合,能夠防止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沿前述組裝方向相對於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過度組裝。
情形二:當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已經組裝於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後,再受到外部作用力時,藉由前述第一限位面8313與前述第一扣持凸片8212的配合,能夠防止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進一步向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移動。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包括沿前述組裝方向位於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的一端的第二抵接面8311b,前述第二抵接面8311b配置成與前述第一抵接面8213相抵接,以防止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沿與前述組裝方向相反的方向脫離前述第一卡扣槽8211。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扣持凸片8212包括沿前述組裝方向位於前述第一扣持凸片8212的一端的第一抵壓面8212a,前述第一限位面8313配置成與前述第一抵壓面8212a相抵壓,以防止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沿前述組裝方向相對於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過度位移。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包括沿前述前後方向間隔設置的第一卡持面8311c以及第二卡持面8311d,前述扣持部821包括沿前述前後方向暴露於前述第一卡扣槽8211中的第一配合面8214以及第二配合面8215,其中前述第一配合面8214配置成與前述第一卡持面8311c相抵接以防止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向前移動,前述第二配合面8215配置成與前述第二卡持面8311d相抵接以防止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向後移動。
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卡扣槽8211以及前述第一抵接槽8312均為四週環繞式,以不至於顯著降低相應的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以及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的結構強度。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係自前述第三壁部83向外衝壓形成的衝壓凸塊。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包括傾斜導引面8311a,前述傾斜導引面8311a配置成在將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組裝於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時,導引前述扣持部821且與前述扣持部821相抵接。當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與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組裝完成後,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沿垂直於前述組裝方向的前後方向緊密卡持於前述第一卡扣槽8211中,以實現前後方向的限位,防止出現前後方向的鬆動。
前述第三壁部83和/或前述第四壁部84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中的第一導向凸起89,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配置成插入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開槽13中。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三壁部83和前述第四壁部84均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中的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其中前述第三壁部83的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以及前述第四壁部84的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分別插入位於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兩側的開槽13中,以提高對接穩定性。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分別自前述第三壁部83和前述第四壁部84衝壓而成。
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包括位於前述第一壁部81和前述絕緣本體6之間的第一狹槽802,前述第三壁部83和/或前述第四壁部84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狹槽802中的第二導向凸起86。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配置成導引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延伸板113,前述第二導向凸起86配置成支撐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前述延伸板113。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和前述第二導向凸起86的高度不同,但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和前述第二導向凸起86均垂直於前述第三壁部83和前述第四壁部84。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和前述第二導向凸起86分別位於前述插座連接器201的前後兩側。
當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插入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中時,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支撐且導正前述延伸板113;當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插接到位時,前述舌板22插入前述插接槽62中,前述第一彈性對接部7111以及前述第二彈性對接部7211抵接前述導電片221,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插入前述開槽13中,以提高對接穩定性。
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包括組裝於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和/或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的複數接地彈片87。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複數接地彈片87包括第一接地彈片87a、第二接地彈片87b、第三接地彈片87c以及第四接地彈片87d,其中前述第一接地彈片87a固定於前述第一壁部81,前述第二接地彈片87b固定於前述第二壁部82,前述第三接地彈片87c固定於前述第三壁部83,前述第四接地彈片87d固定於前述第四壁部84。每一個接地彈片87均包括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中的複數第一彈臂871、位於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的外部的複數第二彈臂872、以及連接前述複數第一彈臂871和前述複數第二彈臂872的U型連接部873。前述第一接地彈片87a以及前述第二接地彈片87b對稱地設置在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的上下兩側。請結合圖25所示,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和/或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設有定位凸柱88,前述第一接地彈片87a和/或前述第二接地彈片87b的U型連接部873設有與前述定位凸柱88相配合的定位孔8731,以便於組裝和定位。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和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均設有前述定位凸柱88,前述第一接地彈片87a和前述第二接地彈片87b的U型連接部873均設有與前述定位凸柱88相配合的定位孔8731。
請結合圖25至圖27以及圖33所示,前述第一接地彈片87a以及前述第二接地彈片87b的複數第一彈臂871包括複數第一弧形臂8711以及至少一個第一平直臂8712,其中前述至少一個第一平直臂8712包括第一翻扣部8712a,前述第一壁部81以及前述第二壁部82包括第一扣持孔203,前述第一翻扣部8712a穿過前述第一扣持孔203以固定於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上。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一 平直臂8712貼靠於相應的前述第一壁部81的內側以及前述第二壁部82的內側。前述第一弧形臂8711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中,以與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相抵接,以實現接地以及增加插拔力。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藉由設置前述第一平直臂8712能夠避免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於插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中時,對前述第一平直臂8712造成過度擠壓而使前述第一平直臂8712發生鬆退。
前述第三接地彈片87c包括複數第二弧形臂8715以及至少一個第二平直臂8716,其中前述至少一個第二平直臂8716包括第二翻扣部8716a,前述第三壁部83包括第二扣持孔205,前述第二翻扣部8716a穿過前述第二扣持孔205以固定於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上。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第二平直臂8716貼靠於前述第三壁部83的內側。前述第二弧形臂8715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中,以與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相抵接,以實現接地以及增加插拔力。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藉由設置前述第二平直臂8716能夠避免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於插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中時,對前述第二平直臂8716造成過度擠壓而使前述第二平直臂8716發生鬆退。
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包括與插頭連接器100的鎖扣凸起411相配合的鎖扣槽204,前述第一彈臂871設有與前述鎖扣槽204相對應的讓位槽8713。前述至少一個接地彈片87包括於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對接方向M上位於前述鎖扣槽204的前端且靠近前述鎖扣槽204的焊接點8714。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前述鎖扣凸起411與前述鎖扣槽204相配合的位置,於解鎖且拔出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時,容易對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以及前述第一接地彈片87a的前述第一彈臂871造成拉扯,本發明藉由設置靠近前述鎖扣槽204的焊接點8714,能夠於不過度增加製造成本的前提下,起到加強結構的作用。當然,於本發明的其它實施方式中,藉由前述定位凸柱88與前述U型連接部873的定位孔8731相配合以及藉由將前述第一翻扣部8712a固定於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本發明的第一彈臂871甚至可以省略焊接的步驟,從而降 低製造難度。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藉由設置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800a中的第一導向凸起89,當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插入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中時,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支撐且導正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延伸板113;當前述插頭連接器100插接到位時,前述第一導向凸起89插入前述插頭連接器100的開槽13中,從而提高了對接穩定性。另,本發明藉由於扣持部821上設置第一卡扣槽8211以及第一扣持凸片8212,於前述至少一個壁部上設置第一卡扣凸塊8311以及第一抵接槽8312,藉由將前述第一卡扣凸塊8311卡持於前述第一卡扣槽8211,將前述第一扣持凸片8212收容於前述第一抵接槽8312,實現了前述第一金屬殼體8a與前述第二金屬殼體8b的組裝固定,降低了二者發生鬆動的風險,提高了結構可靠性。
需要說明的係,於本發明中,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的上位概念為電連接器。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前述電連接器的金屬屏蔽殼體202主要起到至少部分屏蔽前述絕緣本體6的作用,而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與前述絕緣本體6之間連接關係並非重點。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於其它實施方式中,前述電連接器的金屬屏蔽殼體202除起到至少部分屏蔽前述絕緣本體6的作用之外,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與前述絕緣本體6之間連接關係也很緊密,例如前述絕緣本體6安裝固定於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內。另,雖然前述電連接器於本發明圖示的實施方式中為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200,於其它實施方式中,前述電連接器也可以為插頭連接器或者具有前述金屬屏蔽殼體202的任何電連接器。
以上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並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對本發明的理解應該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為基礎,儘管本說明書參照前述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惟,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技 術方案及其改進,均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13:延伸板
13:開槽
203:第一扣持孔
411:鎖扣凸起
802:第一狹槽
81:第一壁部
86:第二導向凸起
8711:第一弧形臂
8712:第一平直臂
8712a:第一翻扣部
8713:讓位槽
89:第一導向凸起
K:圖32中畫框部分

Claims (13)

  1. 一種插座連接器組件,包括:
    插座連接器;以及
    金屬屏蔽殼體,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屏蔽前述插座連接器;
    前述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以及安裝於前述絕緣本體的複數導電端子,前述絕緣本體包括插接面以及貫穿前述插接面的插接槽,前述導電端子包括凸伸入前述插接槽中的彈性對接部;
    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第一插接空間以及沿對接方向位於前述第一插接空間的後端的第一開口,前述插座連接器自前述第一開口被收容於前述金屬屏蔽殼體中,前述插接槽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相連通;
    其中: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第一壁部、與前述第一壁部相對的第二壁部、與前述第一壁部相連的第三壁部以及與前述第三壁部相對的第四壁部,前述第一壁部、前述第二壁部、前述第三壁部以及前述第四壁部圍成第一框體,前述第一插接空間沿與前述對接方向相反的方向貫穿前述第一框體,前述第三壁部和/或前述第四壁部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中的第一導向凸起,前述第一導向凸起配置成插入插頭連接器的開槽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包括位於前述第一壁部和前述絕緣本體之間的第一狹槽,前述第三壁部和/或前述第四壁部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狹槽中的第二導向凸起,前述第一導向凸起配置成導引前述插頭連接器的延伸板,前述第二導向凸起配置成支撐前述插頭連接器的前述延伸板。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第一導向凸起和前述第二導向凸起的高度不同。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第三壁部和前述第四壁部均設有凸伸入前述第一插接空間中的前述第一導向凸起,前述第一導向凸起分別自前述第三壁部和前述第四壁部衝壓而成。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第一導向凸起垂直於前述第三壁部和前述第四壁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複數導電端子包括複數第一導電端子以及複數第二導電端子,其中前述彈性對接部包括設於前述第一導電端子的第一彈性對接部以及設於前述第二導電端子的第二彈性對接部,前述第一彈性對接部以及前述第二彈性對接部位於前述插接槽的相對兩側。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複數第一導電端子包括複數第一訊號端子以及複數第一接地端子,其中相鄰的兩個前述第一訊號端子形成第一差分對,每一個第一差分對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第一接地端子;前述插座連接器還包括第一接地連接片,前述第一接地連接片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一凸起,前述複數第一凸起與對應的前述第一接地端子相接觸,以將所有的第一接地端子串聯於一起;
    前述複數第二導電端子包括複數第二訊號端子以及複數第二接地端子,其中相鄰的兩個前述第二訊號端子形成第二差分對,每一個第二差分對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第二接地端子;前述插座連接器還包括第二接地連接片,前述第二接地連接片包括間隔設置的複數第二凸起,前述複數第二凸起與對應的前述第二接地端子相接觸,以將所有的第二接地端子串聯於一起。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插座連接器為兩個且並排佈置,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並排佈置的第二插接空間,前述第四壁部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和前述第二插接空間隔開。
  9. 一種連接器組件,其中,包括:
    插頭連接器,前述插頭連接器包括:
    殼體,前述殼體包括對接面;
    內置電路板,前述內置電路板部分位於前述殼體內,前述內置電路板包括舌板以及位於前述舌板上的複數導電片;以及
    線纜,前述線纜與前述內置電路板電性連接;
    前述殼體包括沿前述插頭連接器的對接方向延伸的延伸板,前述舌板以及前述延伸板均沿前述對接方向延伸凸出前述對接面,其中前述延伸板沿前述對接方向延伸凸出前述舌板;
    前述插頭連接器的至少一側還包括貫穿前述對接面的開槽;以及
    插座連接器組件,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為如請求項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
    其中,當前述插頭連接器插入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中時,前述第一導向凸起支撐且導正前述延伸板;
    當前述插頭連接器插接到位時,前述舌板插入前述插接槽中,前述彈性對接部抵接前述導電片,前述第一導向凸起插入前述開槽中。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插頭連接器包括鎖扣臂以及與前述鎖扣臂相配合的復位彈簧,前述鎖扣臂包括鎖扣凸起,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與前述鎖扣凸起相配合的鎖扣槽。
  11. 一種插座連接器組件,包括:
    插座連接器;以及
    金屬屏蔽殼體,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屏蔽前述插座連接器;
    前述插座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以及安裝於前述絕緣本體的複數導電端子,前述絕緣本體包括插接面以及貫穿前述插接面的插接槽,前述導電端子包括凸伸入前述插接槽中的彈性對接部;
    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第一插接空間以及沿對接方向位於前述第一插接空間的後端的第一開口,前述插座連接器自前述第一開口被收容於前述金屬屏蔽殼體中,前述插接槽與前述第一插接空間相連通;
    其中:前述金屬屏蔽殼體包括第一壁部、與前述第一壁部相對的第二壁部、與前述第一壁部相連的第三壁部以及與前述第三壁部相對的第四壁部,前述第一壁部、前述第二壁部、前述第三壁部以及前述第四壁部圍成第一框體,前述第一框體包括延伸入所述第一插接空間中的導向凸起,所述導向凸起配置成支撐插頭連接器的延伸板。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包括位於前述第一壁部和前述絕緣本體之間的第一狹槽,前述導向凸起包括自前述第三壁部和/或前述第四壁部凸伸入前述第一狹槽中的第二導向凸起,前述第二導向凸起配置成支撐前述插頭連接器的前述延伸板的自由端。
  13. 一種連接器組件,其中,包括:
    插頭連接器,前述插頭連接器包括:
    殼體,前述殼體包括對接面;
    內置電路板,前述內置電路板部分位於前述殼體內,前述內置電路板包括舌板以及位於前述舌板上的複數導電片;以及
    線纜,前述線纜與前述內置電路板電性連接;
    前述殼體包括沿前述插頭連接器的對接方向延伸的延伸板,前述舌板以及前述延伸板均沿前述對接方向延伸凸出前述對接面,其中前述延伸板沿前述對接方向延伸凸出前述舌板;
    前述插頭連接器的至少一側還包括貫穿前述對接面的開槽;以及
    插座連接器組件,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為如請求項11或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插座連接器組件;
    其中,當前述插頭連接器插入前述插座連接器組件中時,前述導向凸起支撐且導正前述延伸板;
    當前述插頭連接器插接到位時,前述舌板插入前述插接槽中,前述彈性對接部抵接前述導電片。
TW111130092A 2022-04-11 2022-08-10 插座連接器組件以及連接器組件 TWI8282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1851.1 2022-04-11
CN202210371851.1A CN114792909B (zh) 2022-04-11 2022-04-11 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1755A true TW202301755A (zh) 2023-01-01
TWI828266B TWI828266B (zh) 2024-01-01

Family

ID=82461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0092A TWI828266B (zh) 2022-04-11 2022-08-10 插座連接器組件以及連接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7378A1 (zh)
CN (5) CN117199916A (zh)
TW (1) TWI82826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0509B1 (en) * 1999-06-11 2006-08-15 Stratos International, Inc. Multi-port pluggable transceiver (MPPT) with multiple LC duplex optical receptacles
TW529796U (en) * 2001-11-30 2003-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238049B1 (en) * 2006-08-25 2007-07-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CN104638454B (zh) * 2015-01-23 2017-02-22 昆山合真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小型可插拔连接器
US9531129B2 (en) * 2015-05-12 2016-12-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having bussed ground conductors
CN106159564B (zh) * 2016-07-18 2018-08-28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208955288U (zh) * 2018-11-07 2019-06-07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模组
CN113437556B (zh) * 2021-06-28 2023-03-28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3555716A (zh) * 2021-07-22 2021-10-26 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4024160B (zh) * 2021-11-01 2023-11-21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8266B (zh) 2024-01-01
CN114792909A (zh) 2022-07-26
CN117317692A (zh) 2023-12-29
US20230327378A1 (en) 2023-10-12
CN117220081A (zh) 2023-12-12
CN117317693A (zh) 2023-12-29
CN117199916A (zh) 2023-12-08
CN114792909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1627B (zh) 背板連接器
US1171590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ool-proof function
JP3142283U (ja) ラッチ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ガイド及びそのためのコネクタ
TWI819814B (zh) 電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TW202224282A (zh) 連接器組件
TWI801957B (zh) 電連接器
TWI828266B (zh) 插座連接器組件以及連接器組件
TWM628977U (zh) 拉帶連接器及其組件
TWI842537B (zh) 連接器組合件
TWI842541B (zh) 連接器組合件
TWI840242B (zh) 連接器組合件
CN216850470U (zh) 插头连接器
US20220407268A1 (en)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with foolproof structure
TW202224280A (zh) 電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線端連接器
CN116053858A (zh) 连接器组合件
TW202327200A (zh) 模組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TW202310504A (zh) 第一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CN116470330A (zh) 连接器组合件
CN115939877A (zh) 连接器组件
CN117276979A (zh) 连接器组合件
TW202315228A (zh) 電連接器、連接器組件以及電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CN116053859A (zh) 连接器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