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8741A - 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及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及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8741A
TW202248741A TW111121191A TW111121191A TW202248741A TW 202248741 A TW202248741 A TW 202248741A TW 111121191 A TW111121191 A TW 111121191A TW 111121191 A TW111121191 A TW 111121191A TW 202248741 A TW202248741 A TW 2022487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ask
thin film
molybdenum
atom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1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野拓郎
池邊洋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Hoya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Hoya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Hoya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8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874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22Masks or mask blanks for imaging by radiation of 100nm or shorter wavelength, e.g. X-ray masks, extreme ultraviolet [EUV] masks;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24Reflection masks; Preparation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4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54Absorbers, e.g. of opaqu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68Preparation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3F1/20 - G03F1/50
    • G03F1/80Etc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eparing Plates And Mask In Photomechanical Proces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具備蝕刻速度會十分迅速的薄膜之遮罩基底。一種遮罩基底,係於基板的主表面上依序具備多層反射膜及圖案形成用之薄膜,該薄膜係含鉭、鉬以及氮,該薄膜之氮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0.15以上。

Description

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及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被使用於半導體元件等之製造的曝光遮罩用之遮罩基底、使用該遮罩基底而為反射型曝光遮罩之反射型遮罩,以及使用該反射型遮罩的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作為一種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技術,係開發出有一種使用波長在13.5nm附近之極端紫外線(EUV:Extreme Ultra Violet)的EUV微影。EUV微影因相對於EUV光的透明材料較少,故會使用反射型遮罩。針對反射型遮罩,會將為曝光光線的EUV光做斜向入射。因此,便會產生被稱為陰影效果之固有問題。所謂陰影效果是使曝光光線(EUV光)相對於具有立體構造之吸收體圖案做斜向入射而產生陰影,使得被轉印之圖案的尺寸或位置有所改變的現象。為了抑制此陰影效果,在成為反射型遮罩之原版的遮罩基底中,便需要將會構成吸收體圖案之吸收體膜加以薄膜化。
作為一種吸收體膜之薄膜化方法,有一種方法是使用低折射率材料來構成吸收體膜,將反射型遮罩作為反射型相位轉移遮罩(反射型之半調相位轉移遮罩)來使用。關於此方法之技術,在下述專利文獻1、2中例示出使用TaMo等之合金來做為構成半調膜之材料。
又,作為反射型遮罩相關之技術,下述專利文獻3記載有一種遮罩基底,係使吸收體膜的下層為以EUV光之吸收體所構成的吸收體層,上層為以遮罩圖案之檢查所使用的檢查光之吸收體所構成的低反射層。亦即,專利文獻3係記載有吸收體層之下層的曝光光線之吸收體可以由選自含鉻、錳、鈷、銅、鋅、鎵、鍺、鉬、銀、鎘、錫、銻、碲、碘、鉿、鉭、鎢、鈦、金及該等元素之合金,以及,該等元素及含該等元素之合金及含氮及/或氧的物質之至少1種物質所構成。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22876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8-14694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4-6798號公報
此處,反射型遮罩之吸收體圖案係藉由蝕刻吸收體膜而圖案化所獲得。因此,發現使吸收體膜的蝕刻速度加速的話,便會提升反射型遮罩之生產性,以及提升針對蝕刻遮罩或下底層之蝕刻選擇比。然而,上述TaMo等之合金會使蝕刻速度變慢,導致針對蝕刻遮罩或下底層之蝕刻選擇比不充分。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蝕刻速度會十分迅速的薄膜之遮罩基底。 本發明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反射型遮罩,係使用此遮罩基底來加以形成。 本發明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係使用此反射型遮罩。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具有以下之構成。
(構成1) 一種遮罩基底,係於基板的主表面上依序具備多層反射膜及圖案形成用之薄膜; 該薄膜係含鉭、鉬以及氮; 該薄膜之氮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0.15以上。
(構成2) 如構成1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之氮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1.0以下。
(構成3) 如構成1或2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之鉬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0.5以下。
(構成4) 如構成1至3中任一項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之鉭、鉬及氮的總計含量為90原子%以上。
(構成5) 如構成1至4中任一項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在極端紫外線之波長下的折射率n為0.955以下。
(構成6) 如構成1至5中任一項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在極端紫外線之波長下的消光係數k為0.02以上。
(構成7) 一種反射型遮罩,係於基板的主表面上依序具備多層反射膜及形成有轉印圖案之薄膜; 該薄膜係含鉭、鉬以及氮; 該薄膜之氮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0.15以上。
(構成8) 如構成7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之氮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1.0以下。
(構成9) 如構成7或8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之鉬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0.5以下。
(構成10) 如構成7至9中任一項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之鉭、鉬及氮的總計含量為90原子%以上。
(構成11) 如構成7至10中任一項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在極端紫外線之波長下的折射率n為0.955以下。
(構成12) 如構成7至11中任一項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在極端紫外線之波長下的消光係數k為0.02以上
(構成13) 一種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係具備有使用如構成7至12中任一項之反射型遮罩來將轉印圖案曝光轉印至半導體基板上之阻膜的工序。
依據本發明,便可以提供一種具備蝕刻速度會十分迅速的薄膜之遮罩基底、使用此遮罩基底所形成之反射型遮罩、以及使用此反射型遮罩的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遮罩基底及反射型遮罩》 圖1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相關之遮罩基底100的構成之剖視圖。此圖所示之遮罩基底100係以極端紫外線(EUV:Extreme Ultra Violet,以下記為EUV光)為曝光光線之EUV微影用的反射型遮罩之原版。 又,圖2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相關之反射型遮罩200的構成之剖視圖,係加工圖1所示之遮罩基底100來加以製造者。以下,便使用該等圖1及圖2,來說明實施形態相關之遮罩基底100及反射型遮罩200的構成。
圖1所示之遮罩基底100係具有基板1、在基板1一側的主表面1a上從基板1側依序層積之多層反射膜2、保護膜3以及薄膜4。薄膜4係藉由加工來形成有轉印圖案之膜。又,遮罩基底100亦可為依需要在薄膜4上設置蝕刻遮罩膜5之構成。此遮罩基底100係在基板1另側的主表面(以下,記做內面1b)上具有導電膜10。
圖2所示之反射型遮罩200係將圖1所示之遮罩基底100的薄膜4作為轉印圖案4a而圖案化者。以下,便基於圖1及圖2,就構成遮罩基底100及反射型遮罩200之各部細節來加以說明。
<基板1> 基板1為防止使用反射型遮罩200之EUV光所致的曝光時因發熱而使轉印圖案4a歪斜,最好是使用具有0±5ppb/℃範圍內之低熱膨脹係數的素材。具有此範圍之低熱膨脹係數的素材可使用例如SiO 2-TiO 2系玻璃、多成分系玻璃陶瓷等。另外,所謂轉印圖案4a係如上述般藉由薄膜之加工所形成之圖案。
基板1的主表面1a從可獲得使用反射型遮罩200的EUV曝光中的圖案轉印精度、位置經度的觀點,係會被表面加工成為高平坦度。在EUV曝光的情況,於基板1之主表面1a中的132mm×132mm之區域中,較佳是平坦度在0.1μm以下,更佳是0.05μm以下,最佳是0.03μm以下。
又,基板1的內面1b係將反射型遮罩200設置在曝光裝置時會以靜電吸盤來被吸附的面,在132mm×132mm之區域中,較佳是平坦度在0.1μm以下,更佳是0.05μm以下,最佳是0.03μm以下。另外,遮罩基底100的內面1b在142mm×142mm之區域中,較佳是平坦度在1μm以下,更佳是0.5μm以下,最佳是0.3μm以下。
又,基板1之表面平滑度高低也是極為重要的項目。基板1的主表面1a之表面粗度最好是在一邊為1μm之四方形區域內所算出的均方根粗度[Sq]為0.1nm以下。另外,表面平滑度可以原子力顯微鏡來加以測定。
進一步地,基板1為了抑制形成在主表面1a及內面1b之膜的膜應力所致之變形,最好是具有高剛性。尤其是,基板1最好是具有65GPa以上的楊式率。
<多層反射膜2> 多層反射膜2係形成在主表面1a,會以高反射率來反射曝光光線之EUV光。此多層反射膜2在使用此遮罩基底100所形成之反射型遮罩200中,係賦予會反射EUV光之功能,為以折射率不同之元素為主成分而使各層周期性層積的多層膜。
一般而言,係使用使高折射率材料之輕元素或其化合物的薄膜(高折射率層),以及低折射率材料之重元素或其化合物的薄膜(低折射率層)交互地層積40至60周期左右的多層膜來作為多層反射膜2使用。多層膜可將從基板1側依序層積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之高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的層積構造為一周期來層積複數周期。又,多層膜亦可將從基板1側依序層積低折射率層及高折射率層之低折射率層/高折射率層的層積構造為一周期來層積複數周期。另外,多層反射膜2的最表面之層,亦即多層反射膜2之與基板1為相反側之表面層最好是高折射率層。上述多層膜中,在將從基板1依序層積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之高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的層積構造為一周期來層積複數周期之情況,最上層會成為低折射率層。此情況,使低折射率層構成多層反射膜2之最表面會容易被氧化,使得反射型遮罩200之反射率減少。因此,最上層之低折射率層上,最好是進一步形成高折射率層來作為多層反射膜2。另一方面,上述多層膜中,在將從基板1側依序層積低折射率層及高折射率層之低折射率層/高折射率層的層積構造為一周期來層積複數周期之情況,由於最上層即為高折射率層,故維持即可。
本實施形態中,高折射率層係採用含矽(Si)之層。含Si之材料除Si單體以外,亦可使用於Si含有硼(B)、碳(C)、氮(N)及氧(O)之Si化合物。藉由將含Si層作為高折射率層來使用,便可獲得EUV光之反射率優異的EUV微影用之反射型遮罩200。又,本實施形態中,最好是使用玻璃基板來作為基板1。Si在與玻璃基板之密著性上亦很優異。又,作為低折射率層,係使用選自鉬(Mo)、釕(Ru)、銠(Rh)以及鉑(Pt)之金屬單體,或該等之合金。例如作為相對於波長13nm至14nm之EUV光的多層反射膜2,最好是使用將Mo膜及Si膜交互地層積40至60周期左右的Mo/Si周期多層膜。另外,亦可以矽(Si)來形成多層反射膜2之最上層的高折射率層。
多層反射膜2單獨之反射率通常在65%以上,上限通常在73%。多層反射膜2之各構成層的膜厚以及周期可依曝光波長來適當選擇,係以滿足布拉格定律之方式來加以選擇。多層反射膜2之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分別存有複數層,然高折射率層彼此,然後低折射率層彼此的膜厚亦可不相同。又,多層反射膜2最表面之Si層的膜厚可在不降低反射率之範圍下做調整。最表面之Si層(高折射率層)的膜厚可為3nm至10nm的範圍。
多層反射膜2之形成方法在該技術領域中為公知。例如,可藉由離子束濺射法來成膜出多層反射膜2之各層。上述Mo/Si周期多層膜的情況,係例如藉由離子束濺射法,首先使用Si靶材而在基板1上成膜出厚度4.2nm左右的Si膜。之後,使用Mo靶材成膜出厚度2.8nm左右的Mo膜。將此Si膜/Mo膜作為一周期,層積40至60周期來形成多層反射膜2(最表面的層為Si層)。另外,例如使多層反射膜2為60周期的情況,會較40周期而增加工序數,但可提高相對於EUV光之反射率。又,多層反射膜2之成膜時,最好是會從離子源供應氪(Kr)離子粒子,藉由進行離子束濺射來形成多層反射膜2。
<保護膜3> 保護膜3係在加工此遮罩基底100來製造EUV微影用之反射型遮罩200時,用以從蝕刻及洗淨來保護多層反射膜2所設置之膜。此保護膜3係連接於多層反射膜2或透過其他膜來設置於多層反射膜2之上。又,保護膜3在反射型遮罩200中,亦兼具在使用電子線(EB)來修正轉印圖案4a之黑缺陷時,有著保護多層反射膜2之功能。
此處,圖1及圖2是顯示出保護膜3為1層的情況,亦可使保護膜3為2層以上的層積構造。保護膜3係以相對於將薄膜4圖案化時所使用之蝕刻劑以及洗淨液而具有耐性的材料所形成。藉由於多層反射膜2上形成有保護膜3,便可抑制使用具有多層反射膜2及保護膜3之基板1來製造反射型遮罩200時,對多層反射膜2的表面之傷害。因此,多層反射膜2相對於EUV光之反射率特性便會變得良好。
以下,便就保護膜3為1層的情況為例來加以說明。另外,在保護膜3為層積構造的情況,與薄膜4之關係中,保護膜3之最上層(與薄膜4相接之層)的材料性質便很重要。
本實施形態之遮罩基底100可以選擇會相對於被使用在圖案化保護膜3上所形成之薄膜4的乾蝕刻的蝕刻氣體而具有耐性之材料來作為保護膜3的材料。
保護膜3最好是含釕(Ru)。保護膜3的材料可為Ru金屬單體,亦可於釕(Ru)含有選自鈦(Ti)、鈮(Nb)、鉬(Mo)、鋯(Zr)、釔(Y)、銠(Rh)、硼(B)、鑭(La)、鈷(Co)及錸(Re)等之至少1種金屬的Ru合金,亦可含氮。 另一方面,保護膜3亦可使用選自矽(Si)、含矽(Si)及氧(O)之材料、含矽(Si)及氮(N)之材料、含矽(Si)、氧(O)及氮(N)之材料等的矽系材料之材料。
EUV微影中,相對於曝光光線之EUV光的透明物質較少。因此,要在反射型遮罩200之轉印圖案4a的形成面側配置防止異物附著之防塵遮罩(EUV Pellicle)在技術上便有困難。正因此,不使用防塵遮罩之無護膜運用便成為主流。又,EUV微影中,會因EUV曝光而在反射型遮罩200沉積碳膜,或引起稱為氧化膜成長之曝光汙染。於是,將反射型遮罩200使用在半導體元件之製造的階段時,便需要每次都進行洗淨來去除遮罩上之異物或汙染。因此,反射型遮罩200中,與一般光微影用之透過型遮罩相比會被要求層級不同的遮罩洗淨耐性,藉由使反射型遮罩200具有保護膜3,便可提高相對於洗淨液之洗淨耐性。
保護膜3的厚度只要能達到所謂保護多層反射膜2之功能便無特別限制。從EUV光之反射率的觀點,保護膜3的膜厚較佳是1.0nm以上,8.0nm以下,更佳是1.5nm以上,6.0nm以下。
作為保護膜3的形成方法並無特別限制而可採用與公知的膜形成方法同樣者。具體例有各種濺射法,例如除DC濺射法、RF濺射法、以及離子束濺射法外,舉出有原子層沉積法(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等。
<薄膜4及轉印圖案4a> 薄膜4係作為吸收EUV光之吸收體膜所使用之膜,會成為使用此遮罩基底100所構成之反射型遮罩200的轉印圖案4a之形成用膜。轉印圖案4a係將此薄膜4圖案化所構成。本實施形態中,此薄膜4係含鉭(Ta)、鉬(Mo)及氮(N)之TaMoN薄膜。
-含氮比[N]/[Ta+Mo]- 此薄膜4中,氮(N)的含量[原子%]相對於鉭(Ta)及鉬(Mo)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含氮比[N]/[Ta+Mo])為0.15以上。
此處,圖3係顯示TaMoN薄膜的含氮比[N]/[Ta+Mo]及蝕刻率比的圖表。蝕刻率比係以不含氮(N)之鉭(Ta)-鉬(Mo)合金(Ta:Mo=7:3)之蝕刻率為1時的情況之數值。鉭(Ta)-鉬(Mo)合金係作為相位轉移遮罩用的薄膜而具有適當的折射率之合金。
又,蝕刻會被廣泛地使用在反射型遮罩200的製造,係將氯氣(Cl 2)作為蝕刻氣體使用之乾蝕刻,以及將四氟化碳(CF 4)作為蝕刻氣體使用之乾蝕刻。另外,圖3所示之詳細組成,將在後面實施例顯示。
如圖3的圖表所示,含氮比[N]/[Ta+Mo]為0.15以上之TaMoN薄膜在將氯氣(Cl 2)作為蝕刻氣體使用之乾蝕刻中的蝕刻率比為1.5以上。又,此蝕刻率比會隨著含氮比[N]/[Ta+Mo]的增加而增加。藉此,得知藉由含氮比[N]/[Ta+Mo]≧0.15,將氯氣(Cl 2)作為蝕刻氣體使用之乾蝕刻中的薄膜4之蝕刻率便會是鉭(Ta)-鉬(Mo)合金之蝕刻率的1.5倍以上。
進一步地,如圖3的圖表所示,含氮比[N]/[Ta+Mo]為0.3以上之TaMoN薄膜在將氯氣(Cl 2)作為蝕刻氣體使用之乾蝕刻中的蝕刻率比為2以上。另一方面,在鉭(Ta)及氮(N)所構成之薄膜(TaN薄膜)的情況,隨著含氮比[N]/[Ta]增大,則將氯氣(Cl 2)作為蝕刻氣體使用之乾蝕刻中的蝕刻率比有變小的傾向。亦即,在不含鉬(Mo)之鉭(Ta)系材料含有氮的情況,以及在含鉭(Ta)及鉬(Mo)之材料含有氮(N)的情況,含氮比及將氯氣(Cl 2)作為蝕刻氣體使用之乾蝕刻中的蝕刻率比之關係會大幅不同。另外,含氮比[N]/[Ta+Mo]的上限值,從將薄膜4的表面粗度抑制為較小的觀點,則是含氮比[N]/[Ta+Mo]≦1.0。
-含鉬比[Mo]/[Ta+Mo]- 此薄膜中4,鉬(Mo)的含量[原子%]相對於鉭(Ta)及鉬(Mo)的總計含量[原子%]之比率(含鉬比[Mo]/[Ta+Mo])最好是0.5以下。
圖4係顯示TaMoN薄膜的含鉬比[Mo]/[Ta+Mo]及折射率[n]以及消光係數[k]之關係的圖表。折射率[n]及消光係數[k]為相對EUV波長之折射率[n]及消光係數[k]。圖4所示之薄膜的詳細組成將在後面的實施例顯示。
如圖4之圖表所示,得知含鉬比[Mo]/[Ta+Mo]在0.5以下的TaMoN薄膜相對於EUV光之波長的消光係數[k]會保持在0.02以上。另一方面,如圖4之圖表所示,得知藉由於薄膜4含有鉬,則相對於EUV光之波長的折射率會保持在0.955以下。進一步地,得知藉由使TaMoN膜的[Mo]/[Ta+Mo]為0.15以上,便可使相對於EUV光之波長的折射率[n]在0.95以下。
具有此般消光係數[k]及折射率[n]之TaMoN薄膜可在較薄的範圍設定膜厚。從而,在反射型遮罩200為相位轉移遮罩的情況,可使相位轉移圖案之轉印圖案4a薄型化,抑制反射型遮罩200之陰影效果的產生。
-全體組成- 以上般的薄膜4較佳是鉭(Ta)、鉬(Mo)以及氮(N)的總計含量在90原子%以上,更佳是在95原子%以上、最佳是總計含量在100原子%。另外,此薄膜4在含有鉭(Ta)、鉬(Mo)以及氮(N)以外之材料的情況,亦可相對於薄膜4來含有。其他材料為例如硼(B)、碳(C)、氧(O)、氫(H)。
以上般組成的薄膜4如後述實施例所說明般,得知會抑制表面粗度及膜應力為較小,且有充分耐洗淨性及相對紫外光及可視光之對比。
例如,薄膜4在膜厚50nm左右中,會成為未達表面粗度[Sq](均方根粗度)=0.3[nm]者。此均方根粗度[Sq]關於形成於測試基板上的薄膜,係以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在將一邊為1[μm]之四方形區域作為測定區域所設定的數值。另外,均方根粗度[Sq]係以ISO25178所制定之評價面粗度的參數,為至此將以ISO4287、JISB0601所制定之表示二維表面性狀的線方向之均方根粗度[Rq]擴張至三維(面)的參數。如此般表面粗度較小的薄膜4係使結晶性為非晶質,可使因蝕刻而在薄膜4形成圖案時之邊緣粗度變小。
進一步地,薄膜4的膜應力會因形成此薄膜4而產生之測試基板的變形量在150[nm]以下。測試基板的變形量係計算出薄膜4的表面形狀及形成薄膜4前之測試基板的表面形狀之差異形狀,並以其差異形狀之在以測試基板中心為基準而一邊為142[mm]的四方形內側區域之最大高度與最小高度的差來加以表現者。另外,測試基板係與遮罩基底100之基板1同樣地由SiO 2-TiO 2系玻璃所構成者,為使兩側之主表面研磨後之6025尺寸(約152mm×152mm×6.35mm)者。如此般圖案化膜應力較低之薄膜4所獲得之反射型遮罩200的轉印圖案4a會成為形成位置精度良好的圖案。
作為薄膜4之成形方法係無特別限制可採用與公知之膜形成方法同樣者。作為具體例有各種濺射法,例如除DC濺射法、RF濺射法、以及離子束濺射法外,舉出有原子層沉積法(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等。例如,以DC濺射法形成薄膜4的情況,係使用鉭(Ta)及鉬(Mo)之混合靶材,藉由將氮氣(N 2)用於濺射氣體之濺射法來加以成膜。此時,藉由調整靶材中鉭(Ta)及鉬(Mo)之比率、以及濺射氣體的流量、濺射氣體壓力等之成膜,便能獲得滿足上述組成範圍之薄膜4。另外,亦可將鉭(Ta)靶材及鉬(Mo)靶材設置在成膜室內,同時對兩邊的靶材施加電壓,藉由所謂共濺射(Co-Sputter)來形成薄膜4。
此處,在將薄膜4作為相位轉移膜使用的情況,薄膜4的厚度係被調整為會成為以下般之反射率。亦即,在反射型遮罩200之轉印圖案4a為相位轉移圖案的情況,此薄膜4係構成為相位轉移膜。此般薄膜4會吸收EUV光,並以不對圖案轉印有不良影響的層級來反射部分的EUV光。又,反射型遮罩200之轉印圖案4a之形成部中,在去除薄膜4之開口部會成為使保護膜3露出之狀態。因此,被照射至反射型遮罩200之EUV光便會在薄膜4表面,以及透過從薄膜4露出之保護膜3的多層反射膜2間反射。
然後,在轉印圖案4a為相位轉移圖案的情況,薄膜4係以薄膜4表面之EUV光的反射光相位與去除薄膜4之開口部的EUV光之反射光相位會成為所欲相位差之方式,來設定材質及膜厚。此相位差係130度至230度左右,藉由在圖案邊緣部讓180度附近或220度附近之反轉相位差的反射光彼此干涉,便會提升投影光學影像的影像對比。隨著其影像對比的提升,解像度便會提升,使得曝光裕度以及焦點裕度等關於曝光的各種裕度擴張。
為了獲得此般相位轉移效果,雖關係到圖案或曝光條件,但薄膜4表面之相對EUV的相對反射率較佳為2%~40%,更佳為6%~35%,再更佳為15%~35%,最佳為15%~25%。此處,所謂轉印圖案4a之相對反射率係以未有薄膜4之部分所反射的EUV光為反射率100%時之來自薄膜4所反射之EUV光的反射率。
雖亦關係到圖案或曝光條件,但為了獲得相位轉移效果,薄膜4(或成為相位轉移圖案之轉印圖案4a)之相對於EUV光的絕對反射率較佳為1%~3%,更佳為2%~25%。以能獲得此般絕對反射率之方式來設定薄膜4之膜厚。
薄膜4的膜厚較佳是未達100nm,最好是90nm以下。又,薄膜4的膜厚較佳為15nm以上,更佳為20nm以上。以上般之薄膜4藉由調整膜厚,便亦可使用為二元遮罩用之吸收體膜。進一步地,亦可在薄膜4之上或下形成1以上之其他薄膜,並以薄膜4與1以上之其他薄膜的層積構造來構成相位轉移膜或二元遮罩用之吸收體膜。此情況,薄膜4相對於相位轉移膜或吸收體膜之整體膜厚的比率最好在0.5以上。
<蝕刻遮罩膜5> 蝕刻遮罩膜5係在遮罩基底100之薄膜上,或連接於薄膜4之表面所設置之層,為圖案化薄膜4時會成為遮罩圖案之膜。此蝕刻遮罩膜5亦可在完成反射型遮罩200之階段中被加以去除。
作為此般蝕刻遮罩膜5之材料係使用薄膜4相對於蝕刻遮罩膜5的蝕刻選擇比會變得十分高的材料。薄膜4相對於蝕刻遮罩膜5之蝕刻選擇比較家為1.5以上,更佳為3以上。
本實施形態之薄膜4係含鉭(Ta)-鉬(Mo)-氮(N)之TaMoN薄膜,含氮比[N]/[Ta+Mo]在0.15以上,為相對於將氯氣(Cl 2)作為蝕刻氣體之乾蝕刻而蝕刻率較高的膜。因此,作為蝕刻遮罩膜5之材料最好是相對於將氯氣(Cl 2)作為蝕刻氣體之乾蝕刻而蝕刻率較低的材料。作為此般材料,可例示出含鉻(Cr)材料。含鉻(Cr)材料的具體例舉出有例如在鉻含有選自氮、氧、碳及硼之一種以上元素的材料等。此般材料的具體例舉出有例如CrN、CrON、CrCN、CrCON、CrBN、CrBON、CrBCN及CrBOCN等。以含鉻材料所形成之蝕刻遮罩膜5可以氯氣(Cl 2)及氧氣(O 2)之混合氣體所致的乾蝕刻來圖案化。以去除蝕刻遮罩膜5時的乾蝕刻會對薄膜4給予的傷害較小。關於該等材料在能獲得本發明效果的範圍下,亦可含有鉻以外的金屬。此般蝕刻遮罩膜5之成膜方法可藉由例如磁控濺射法或離子束濺射法,並使用鉻(Cr)靶材來加以形成。
另外,在完成反射型遮罩200之階段下會殘存有蝕刻遮罩膜5之圖案,在構成相位轉移圖案之一部分或吸收體圖案之一部分的情況,蝕刻遮罩膜5亦可以含矽與氧的材料,或含鉭及氧的材料來加以形成。
蝕刻遮罩膜5的膜厚從獲得作為精度良好地在薄膜4形成轉印圖案之蝕刻遮罩的功能之觀點,最好是在2nm以上。又,蝕刻遮罩膜5的膜厚從加工遮罩基底100來製造反射型遮罩200時,會使蝕刻遮罩膜5之上部所形成之阻膜的膜厚變薄之觀點,較佳是15nm以下,更佳是10nm以下。
<導電膜10> 導電膜10係用於將反射型遮罩200以靜電吸盤方式組裝在曝光裝置的膜。此般靜電吸盤用之導電膜10所要求的電氣特性(片電阻)通常為100Ω/□(Ω/Square)以下。導電膜10之形成方法可例如藉由磁控濺射法或離子束濺射法,並使用鉻(Cr)及鉭(Ta)等金屬及合金的靶材來加以形成。
導電膜10之含鉻(Cr)材料最好是含Cr,進一步地為含有選自硼(B)、氮(N)、氧(O)及碳(C)之至少一者的Cr化合物。
導電膜10之含鉭(Ta)材料最好是使用Ta(鉭)、含Ta合金,或於該等的任一者含有硼、氮、氧及碳之至少一者的Ta化合物。
導電膜10的厚度只要能滿足作為靜電吸盤之功能便無特別限制。導電膜10之厚度一般為10nm至200nm。又,此導電膜10亦兼備遮罩基底100之內面1b側的應力調整。亦即,導電膜10之厚度會與來自主表面1a側所形成之各種膜之應力取得平衡,而被調整成可獲得平坦的遮罩基底100及反射型遮罩200。
<反射型遮罩之製造方法> 圖5係顯示本發明的反射型遮罩之製造方法的製造工序圖,為顯示使用圖1所示之遮罩基底100來製造圖2所示之反射型遮罩200的順序之圖。以下,便基於圖5來說明反射型遮罩之製造方法。
首先,如圖5(a)所示,準備遮罩基底100。此遮罩基底100係使用圖1所說明之遮罩基底100,為例如在薄膜4上形成有蝕刻遮罩膜5者。但是,若遮罩基底100是不具有蝕刻遮罩膜5者,便在薄膜4上成膜出蝕刻遮罩膜5。之後,以例如旋轉塗布而在蝕刻遮罩膜5上成膜出阻膜20。另外,遮罩基底100亦會有具備阻膜20的情況,此情況便不需要阻膜20之成膜步驟。
接著,如圖5(b)所示,藉由對阻膜20施以微影處理,便會將阻膜20圖案化而形成阻劑圖案20a。此微影處理中,會實施例如電子線描繪所致之曝光、顯影處理以及潤洗處理。
接著,如圖5(c)所示,將阻劑圖案20a作為遮罩來蝕刻蝕刻遮罩膜5,並形成蝕刻遮罩圖案5a。之後,將阻劑圖案20a以灰化或阻劑剝離液等來加以去除。
接著,如圖5(d)所示,將此蝕刻遮罩圖案5a作為遮罩,蝕刻薄膜4蘭形成轉印圖案4a。此時,薄膜4係含氮率[N]/[Ta+Mo]為0.15以上之TaMoN薄膜。於是,便進行使用氯氣(Cl 2)作為蝕刻氣體之乾蝕刻。此蝕刻中,由含釕(Ru)材料或氧化矽(SiO 2)所構成之保護膜3會成為蝕刻中止劑,來防止對多層反射膜2造成蝕刻傷害。
上述之後,藉由去除蝕刻遮罩圖案5a,便會獲得圖2所示之反射型遮罩200。另外,要去除蝕刻遮罩圖案5a是會進行使用酸性或鹼性水溶液之濕洗淨。此濕洗淨中,亦係藉由保護膜3來防止對多層反射膜2造成傷害。
以上的反射型遮罩200之製造方法中,由於藉由蝕刻率高之薄膜4的蝕刻來形成轉印圖案4a,故可謀求生產性的提升。又,薄膜4係藉由相對於蝕刻遮罩圖案5a及保護膜3會確保高蝕刻選擇比的蝕刻來被加以圖案化。因此,可提升蝕刻遮罩圖案5a之薄膜化所致的形狀精度,以及微細化。進一步地,亦可防止保護膜的表面粗糙。
《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特徵在於係使用先前所說明之反射型遮罩200,針對基板上之阻膜來曝光轉印反射型遮罩200之轉印圖案4a。此般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將如後進行。
首先,準備形成了半導體元件之基板。此基板可為例如半導體基板,亦可為具有半導體薄膜之基板,再進一步地於該等之上部成膜有微細加工膜者。在準備的基板上成膜出阻膜,針對此阻膜進行使用本發明之反射型遮罩200之圖案曝光,來將反射型遮罩2100所形成之轉印圖案4a曝光轉印至阻膜。此時,作為曝光光線係使用EUV光。
上述之後,便將曝光轉印有轉印圖案4a之阻膜做顯影處理來形成阻劑圖案,將此阻劑圖案作為遮罩來對基板的表層進行施予蝕刻加工,或導入雜質之處理。處理結束後,便去除阻劑圖案。
藉由實施上述般的處理,進一步地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便完成半導體元件。
上述般的半導體元件之製造中,係藉由使用具有形狀精度良好的轉印圖案4a之反射型遮罩200並進行以EUV光來做為曝光光線的圖案曝光,便可在基板上形成充分滿足初期設計式樣的精度之阻劑圖案。又,在此反射型遮罩200為反射型相位轉移遮罩的情況,藉由抑制陰影效果的發生,便可形成形狀精度及位置精度良好的阻劑圖案。藉由以上,將此阻膜之圖案作為遮罩而蝕刻下層膜來形成電路圖案的情況,便可形成沒有起因於精度不足之配線短路或斷線之高精度的電路圖案。
實施例 接著,說明適用本發明之實施例。圖6係顯示實施例之薄膜的組成及薄膜的物性之圖。以下,便參照之前的圖1及圖6來說明實施例No.1-13。
<實施例No.1-12> 如以下般來製作實施例No.1-12之遮罩基底100。首先準備兩側主表面被研磨後之6025尺寸(約152mm×152mm×6.35mm)的低熱膨脹玻璃基板(SiO 2-TiO 2系玻璃基板)來做為基板1。以使基板1的兩側主表面平坦而平滑之方式來進行粗研磨加工工序、精密研磨加工工序、局部加工工序以及觸碰研磨加工工序。
接著,以基板1之一側的主表面作為內面1b,於此內面1b側藉由磁控濺射(反應性濺射)法來形成由CrN膜所構成之導電膜10。導電膜10係使用Cr靶材,在氬(Ar)氣與氮(N 2)氣之混合氣體氛圍下,以成為20nm膜厚的方式來加以成膜。
接著,以形成有導電膜10之內面1b側之相反側為基板1的主表面1a,於此主表面1a上形成多層反射膜2。基板1上所形成之多層反射膜2為了作為適於波長13.5nm之EUV光的多層反射膜2,係由鉬(Mo)及矽(Si)所構成之周期多層反射膜。多層反射膜2係使用Mo靶材及Si靶材,在氪(Kr)氣氛為中藉由離子束濺射法於基板1上交互地層積形成出Mo層及Si層。首先,以4.2nm的膜厚成膜出Si膜,接著,以2.8nm的膜厚成膜出Mo膜。以此為1周期,同樣地層積40周期,最後以4.0nm的膜厚來成膜出Si膜而形成多層反射膜2。
接著,在Ar氣體氛圍中,藉由使用RuRh靶材(Ru:Rh=8:2 原子%比)之RF濺射法,於多層反射膜2之表面以成為2.6nm之膜厚的方式來成膜出由RuRh膜所構成之保護膜3。
接著,形成TaMoN膜來做為薄膜4。此時,在使用鉭(Ta)靶材及鉬(Mo)靶材之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裝置中,係藉由將氮氣(N 2)用於濺射氣體之反應性濺射(共濺射),以成為50nm之膜厚的方式來成膜出薄膜4。又,在實施例No.1-12之各薄膜4的成膜中,會藉由調整靶材中之鉭(Ta)及鉬(Mo)的比率、氮氣(N 2)的流量及氣體壓力來獲得圖6所示各組成之薄膜4。另外,各薄膜4之組成係藉由RBS(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Spectrometry)所致之元素分析來獲得的數值。
<實施例No.13> 實施例No.13相對於實施例No.1-12之遮罩基底100的製造順序,僅在成膜出鉭(Ta)-鉬(Mo)合金之薄膜來做為薄膜4有所不同。此時,係藉由在氬氣氛圍中使用鉭(Ta)及鉬(Mo)靶材之共濺射,來成膜出膜厚50nm之鉭(Ta)-鉬(Mo)合金之薄膜。鉭(Ta)-鉬(Mo)合金之薄膜的組成係藉由RBS所致之元素分析來獲得的數值。
《各遮罩基底之薄膜的評估》 於基板上直接成膜出以實施例No.1-13所製作之遮罩基底的薄膜,並評估成膜後各膜的物性。基板係使用遮罩基底之製作所使用的基板相同之基板。
<蝕刻率> 就實施例No.1-13之各薄膜來測定各薄膜之蝕刻率。蝕刻率在加工遮罩基底來製作反射型遮罩的情況,係在將薄膜4暴露在作為薄膜4的蝕刻劑所使用之氯氣(Cl2)氛圍下來測定薄膜的蝕刻速度。其結果,以將實施例No.13之鉭(Ta)-鉬(Mo)合金之薄膜的蝕刻率為1的情況之蝕刻率則如圖3所顯示。
首先如使用圖3所說明般,得知[Ta+Mo]為0.15以上之實施例3-12(參照圖6)的TaMoN薄膜在將氯氣(Cl2)作為蝕刻氣體來使用之乾蝕刻中的蝕刻率比為1.5以上,係TaMo合金的蝕刻率的1.5倍以上。
<折射率及消光係數> 就實施例No.1-12之各薄膜來算出折射率[n]及消光係數[k]。又,做為參考例係在基板上以濺射法形成TaBN膜(原子%比Ta:B:N=70:15:15的薄膜(亦即,[Mo]/[Ta+Mo]=0)的薄膜),並算出折射率[n]及消光係數[k]。其結果,實施例No.1-12及參考例之各薄膜的含Mo比[Mo]/[Ta+Mo]與折射率及消光係數的關係如圖4所示。
如圖4所示,得知含鉬比[Mo]/[Ta+Mo]在0.5以下之實施例No.1-12(參照圖6)的TaMoN膜相對EUV光之波長的消光係數[k]係保持在0.02以上。又,參考例之TaBN膜([Mo]/[Ta+Mo]=0]的薄膜)以外之實施例No.1-12的TaMoN膜相對EUV光之波長折射率[n]係保持在0.955以下。此般TaMoN薄膜可將膜厚設定在較薄範圍,在反射型遮罩200為相位轉移遮罩的情況,可薄型化相位轉移圖案之轉印圖案4a,故可抑制反射型遮罩200之陰影效果的發生。
<表面粗度> 就實施例No.1-13的各薄膜來測定表面粗度,將其結果一併顯示於圖6。表面粗度[Sq](均方根粗度)如先前所述般係藉由AFM將一邊為1[μm]之四方形區域作為測定區域所測定的數值。如圖6所示,含氮比[N]/[Ta+Mo]≧0.15的實施例No.3-12之TaMoN薄膜被確認到表面粗度[Sq](均方根粗度)係被抑制在未達0.3[nm]。
<結晶性> 就實施例No.1-13之各薄膜來實施XRD(X‐ray diffraction)所致之結晶性的評估,將其結果一併顯示於圖6。如圖6所示,確認到含氮比[N]/[Ta+Mo]≧0.15的實施例No.3-12之TaMoN薄膜為非晶質。
<膜應力> 就實施例No.1-13之各薄膜來測定膜應力,並將其結果一併顯示於圖6。膜應力係算出薄膜的表面形狀與形成薄膜前之基板的表面形狀之差異形狀,並以其差異形狀之在以基板中心為基準而一邊為142[mm]的四方形內側區域之最大高度與最小高度的差(基板翹曲量)來加以表現。另外,各表面形狀之測定係使用表面形狀測定裝置 UltraFLAT200M(Corning TROPEL公司製)。
如圖6所示,確認到含氮比[N]/[Ta+Mo]≧0.15的實施例No.3-12之TaMoN薄膜之膜應力(基板翹曲量)被抑制在150[nm]以下。
<SPM減膜速度> 就洗淨耐性之2次洗淨來測定實施例No.1-3,7-11,13之各薄膜的SPM減膜速度,將其結果一併顯示於圖6。此情況,係測定相對於SPM(sulfuric acid-hydrogen peroxide mixture cleaning)洗淨液而將薄膜以既定時間暴露洗淨後之薄膜的減膜量(SPM減膜量),並就2次的洗淨來算出各SPM減膜速度。
如圖6所示,含氮比[N]/[Ta+Mo]≧0.15的實施例No.3-12之TaMoN薄膜的SPM減膜速度不論第1次及第2次的洗淨,均較實施例No.13之TaMo合金薄膜在第1次洗淨之SPM減膜速度要慢。藉此,便確認到含氮比[N]/[Ta+Mo]≧0.15的TaMoN薄膜具有充分的SPM耐性。
<對比> 就實施例No.2,7-11,13之各薄膜,評估相對於波長193nm之紫外光及波長405nm之可視光的對比。此處,係測定具備保護膜3之多層反射膜2與各薄膜之對比。此結果,確認到含氮比[N]/[Ta+Mo]≧0.15的實施例No.7-11之TaMoN薄膜的對比係較實施例No.13之TaMo合金薄膜之對比要高,可將紫外光及可視光作為檢查光來正確地檢查。
1:基板 1a:主表面 2:多層反射膜 3:保護膜 4:薄膜 4a:轉印圖案 100:遮罩基底 200:反射型遮罩
圖1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相關之遮罩基底的構成之剖視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相關之反射型遮罩的構成之剖視圖。 圖3係顯示TaMoN薄膜的含氮比[N]/[Ta+Mo]及蝕刻率比的圖表。 圖4係顯示TaMoN薄膜的含鉬比[Mo]/[Ta+Mo]及折射率[n]以及消光係數[k]之關係的圖表。 圖5係顯示本發明的反射型遮罩之製造方法的製造工序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薄膜的組成及薄膜的物性之圖。
1:基板
1a:主表面
1b:內面
10:導電膜
100:遮罩基底
2:多層反射膜
3:保護膜
4:薄膜
5:蝕刻遮罩膜

Claims (13)

  1. 一種遮罩基底,係於基板的主表面上依序具備多層反射膜及圖案形成用之薄膜; 該薄膜係含鉭、鉬以及氮; 該薄膜之氮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0.15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之氮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1.0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之鉬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0.5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之鉭、鉬及氮的總計含量為90原子%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在極端紫外線之波長下的折射率n為0.955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遮罩基底,其中該薄膜在極端紫外線之波長下的消光係數k為0.02以上。
  7. 一種反射型遮罩,係於基板的主表面上依序具備多層反射膜及形成有轉印圖案之薄膜; 該薄膜係含鉭、鉬以及氮; 該薄膜之氮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0.15以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之氮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1.0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之鉬含量(原子%)相對於鉭及鉬之總計含量(原子%)的比率為0.5以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之鉭、鉬及氮的總計含量為90原子%以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在極端紫外線之波長下的折射率n為0.955以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反射型遮罩,其中該薄膜在極端紫外線之波長下的消光係數k為0.02以上。
  13. 一種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係具備有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2項中任一項之反射型遮罩來將轉印圖案曝光轉印至半導體基板上之阻膜的工序。
TW111121191A 2021-06-10 2022-06-08 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及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TW2022487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7311A JP2022188992A (ja) 2021-06-10 2021-06-10 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21-097311 2021-06-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8741A true TW202248741A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24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1191A TW202248741A (zh) 2021-06-10 2022-06-08 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及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31216A1 (zh)
JP (1) JP2022188992A (zh)
KR (1) KR20240018472A (zh)
TW (1) TW202248741A (zh)
WO (1) WO20222599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42056B2 (ja) * 1988-06-14 1998-04-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X線マスク
JP2877190B2 (ja) * 1996-01-09 1999-03-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X線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06702B2 (ja) 2002-04-11 2006-08-09 Hoya株式会社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ス及び反射型マスク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JP2006228766A (ja) * 2005-02-15 2006-08-3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極端紫外線露光用マスク、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露光方法
JP6861095B2 (ja) 2017-03-03 2021-04-21 Hoya株式会社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20006543A (ko) * 2019-05-21 2022-01-17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Euv 리소그래피용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40018472A (ko) 2024-02-13
US20240231216A1 (en) 2024-07-11
WO2022259915A1 (ja) 2022-12-15
JP2022188992A (ja) 2022-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7472B2 (en) Reflective mask blank, reflective mas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288062B2 (en) Reflective mask blank for EUV lithography
KR20190141083A (ko)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 반사형 마스크 및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의 제조 방법
KR20190033444A (ko)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 반사형 마스크 및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의 제조 방법
WO2018135468A1 (ja) 導電膜付き基板、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764948B (zh) 反射型光罩基底、反射型光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2004326A (zh) 反射型光罩基底、反射型光罩、以及反射型光罩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WO2020045029A1 (ja)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2000954A (zh) 反射型光罩基底、反射型光罩及反射型光罩基底之製造方法
US11249385B2 (en) Reflective mask blank, reflective mask,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20184473A1 (ja)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354005B2 (ja)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653352B1 (ko) 다층 반사막 부착 기판,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 및 반사형 마스크, 그리고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5333016B2 (ja) Euvリソグラフィ用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
KR102675335B1 (ko) 반사형 마스크 블랭크,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반사형 마스크
TW202225861A (zh) 反射型遮罩基底、反射型遮罩、反射型遮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之製造方法
WO2022259915A1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WO2022181310A1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およ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WO2022249863A1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22135927A (ja)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反射型マスク
TW202242535A (zh) 反射型遮罩基底及反射型遮罩
JP2021039335A (ja) 反射膜付基板、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