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6345A - 帶電粒子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帶電粒子線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36345A TW202236345A TW111104381A TW111104381A TW202236345A TW 202236345 A TW202236345 A TW 202236345A TW 111104381 A TW111104381 A TW 111104381A TW 111104381 A TW111104381 A TW 111104381A TW 202236345 A TW202236345 A TW 20223634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icle beam
- charged particle
- sample
- calculation unit
- beam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894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12431 wafe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4298 S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01 charg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78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00 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02 image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459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26—Means for avoiding or neutralising unwanted electrical charges on tube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2—Optical, image processing or photographic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 H01J37/222—Image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44—Detectors; Associated components or circuit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 H01J37/28—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with scanning bea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004—Charge control of objects or beams
- H01J2237/0041—Neutralising arrangements
- H01J2237/0044—Neutralising arrangements of objects being observed or treate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06—Sources
- H01J2237/065—Source emittance characteristics
- H01J2237/0656—Densit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2—Treatment of data
- H01J2237/221—Image proces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 H01J2237/28—Scanning microscopes
- H01J2237/2813—Scanning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H01J2237/2817—Pattern insp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30—Electron or ion beam tubes for processing objects
- H01J2237/304—Controlling tubes
- H01J2237/30472—Controlling the beam
- H01J2237/30483—Scann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Electron Sources, Ion Sources (AREA)
- Length-Measuring Devices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AREA)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電粒子線裝置,能夠辨明1次帶電粒子的照射條件,該照射條件係不需調整加速電壓便能得到期望的帶電狀態。本發明之帶電粒子線裝置,辨明使得試料的帶電狀態在正帶電與負帶電之間轉變之帶電粒子束的照射條件,遵照前述辨明的照射條件與取得試料的觀察圖像時的前述照射條件之間的關係,來調整前述照射條件。
Description
本發明有關帶電粒子線裝置。
伴隨半導體圖樣的微細化及高度積體化,些微的形狀差也變得會對元件的動作特性造成影響,形狀管理的需求逐漸升高。因此,被運用於半導體的檢查/計測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相較以往變得更加要求高靈敏度、高精度。掃描電子顯微鏡,為檢測從試料放出的電子之裝置,係藉由檢測這樣的電子來生成訊號波形,測定例如峰值(圖樣邊緣)間的尺寸之裝置。
近年來,作為在晶圓上形成10nm以下的微細的圖樣之技術,正在推動引進EUV(Extreme Ultra Violet;極紫外光)微影。EUV微影中,已知的待解問題是會隨機發生稱為隨機性(stochastic)缺陷之缺陷。因此,在晶圓全面的檢查需求提高,對於檢查裝置會要求更高的產出。
為了提高檢查效率(產出),可設想以藉由大電流之低倍率拍攝,一口氣檢查廣範圍的區域。另一方面,當試料為帶電的材質的情形下,若以低倍率觀察則帶電的影響會更顯著地出現,而發生圖像失真或蔭影(亮度離勢)、對比度異常等造成檢查精度降低的各式各樣的現象。是故,對於由阻劑等的帶電的材質所形成的圖樣,為了套用低倍率拍攝,必須控制帶電現象。
試料的帶電,是藉由入射的帶電粒子(例如1次電子),與從試料放出的帶電粒子(例如2次電子或背向散射電子)之間的平衡而決定。當帶電粒子為電子的情形下,2次電子的放出率(2次電子產率(yield))取決於入射電子的能量。是故,藉由調整照射至試料的1次電子的能量,便可抑制形成於試料的帶電。
專利文獻1,作為控制試料的帶電之方法,記載了入射電子的能量控制。專利文獻2,揭示一種算出像的失真作為SEM圖像的特徵量,當失真量超過容許值時,從資料庫(library)推定現象的因素而顯示結果之方法。專利文獻3,揭示一種將帶電前一維地掃描之訊號波形,與藉由帶電會顯現的二維的掃描而得到之訊號波形予以比較,而修正發生了失真的圖像之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1096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05398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9-06754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專利文獻1揭示般,藉由變更照射至試料的1次電子的能量來控制2次電子的放出率,便可控制試料的帶電。另一方面,為了對每種圖樣(材質、形狀)切換加速條件,必須設定或調整和加速相應之光學條件。是故專利文獻1記載之技術,當套用到存在複數個圖樣的晶圓時,實現高產出之效果有其侷限。
專利文獻2與3,記載一種評估出現的像失真作為帶電的結果,而於圖像的修正等的後續處理中活用該像失真之方法。但該些文獻並未記載為了將試料的帶電狀態控制成期望狀態而必需之1次電子的照射條件。
像這樣,習知的帶電粒子線裝置中,並未充分考量如何辨明不需調整加速電壓便讓試料成為期望的帶電狀態(或是能夠合適地取得觀察像的特徵量)這樣的1次電子的照射條件。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這樣的待解問題而創作,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電粒子線裝置,能夠辨明1次帶電粒子的照射條件,該照射條件係藉由變更加速以外的光學條件或調整光學條件而能夠得到期望的帶電狀態。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帶電粒子線裝置,辨明使得試料的帶電狀態在正帶電與負帶電之間轉變之帶電粒子束的照射條件,遵照前述辨明的照射條件與取得試料的觀察圖像時的前述照射條件之間的關係,來調整前述照射條件。
發明之功效
按照本發明之帶電粒子線裝置,能夠辨明1次帶電粒子的照射條件,該照射條件係不需調整加速電壓便能得到期望的帶電狀態。
<實施形態1>
圖1示意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之掃描型電子顯微鏡100(SEM100、帶電粒子線裝置)的概略圖。令由電子槍1產生的電子線2(1次電子束)藉由聚光透鏡3而聚焦,藉由對物透鏡5聚焦於試料6上。此時,能夠藉由聚光透鏡(張角調整透鏡)8調整1次電子的張角(angular aperture)。偏向器4 (掃描偏向器)令電子線2在試料的電子線掃描區域之上掃描。以檢測器9及檢測器13檢測藉由二維地掃描照射1次電子而在試料內被激發而從試料放出的訊號電子,演算部110將該檢測訊號變換成圖像,藉此取得試料的觀察圖像。從試料放出的訊號電子,通過訊號電子偏向器7,被分成通過或是衝撞訊號電子光圈10的電子。衝撞訊號電子光圈10的電子會造成3次電子產生,該3次電子藉由檢測器9而被檢測。通過訊號電子光圈10的電子會通過訊號電子偏向器11而朝向檢測器13被偏向。在檢測器13的前段,備有可藉由能量來辨別訊號電子之能量濾波器12,檢測器13會檢測通過濾波器的電子。由變更施加至能量濾波器12的電壓時的訊號量的變化,可推定試料的帶電狀態。
SEM100,具備演算部110與記憶部120。演算部110,實施掃描型電子顯微鏡100所具備的各光學元件之控制、對能量濾波器12施加的電壓之控制等。在用來載置試料6之試料平台,連接有未圖示之負電壓施加電源,演算部110控制該負電壓施加電源,藉此控制1次電子束到達至試料時的能量。不限於此,亦可設計成控制連接於用來將1次電子束加速的加速電極與電子槍1之間的加速電源,藉此控制1次電子束到達至試料時的能量。
演算部110除此之外,還運用各檢測器檢測出的2次帶電粒子的檢測訊號,作成試料的觀察圖像。記憶部120,為記憶演算部110運用的資料之記憶元件。例如能夠存儲記述著後述的圖3~圖6中說明的關係之資料表格、學習器生成的推論模型112、實施形態2中說明的基準資料等。
SEM100,具備對每一像素記憶檢測訊號之圖像記憶體,檢測訊號被記憶於該圖像記憶體。演算部110,基於圖像記憶體中記憶的圖像資料,演算圖像內的被指定的區域的訊號波形。由圖像的失真量(帶電推定參數)推定視野內的帶電狀態,進一步為了控制帶電狀態,而由得到的推定狀態來變更照射電流密度。若帶電推定參數落在使用者指定的閾值內,則將此時的電流密度條件和圖樣(材質、形狀)綁定而記憶。只要事前決定過條件,當觀察下一場所的同等的圖樣時,便能讀出決定好的條件,依照每種圖樣設定電流密度條件。
圖2示意當一面變更1次電子束的照射電流量一面掃描試料表面(無圖樣)時形成之試料上的帶電分布(分析結果)。各者為對SiO
2平坦表面以加速1keV、電流10pA~ 1nA二維掃描10μm×10μm的區域之結果。可知照射電流量低的條件下試料會正帶電,但隨著照射電流量的增加,帶電會反轉成負。
圖3示意照射電流量與視野內的平均電位之間的關係。可知隨著1次電子束的照射電流量的增加,視野內的平均電位會從正反轉成負,而存在讓視野內的平均電位(帶電量)成為0之照射電流量。作為伴隨照射電流量的增加而視野內的平均電位反轉的理由,料想是由於藉由電子線照射而局部地形成的帶電的強弱,使得從試料放出的2次電子再次附著至試料的比例變化之緣故。由於照射電流量增加,局部性的正帶電會變強,從試料表面放出的2次電子會變得過度地返回試料。藉此,入射的1次電子與放出的2次電子(除返回試料的2次電子外)之間的平衡會破壞,負帶電會加劇。
圖4示意電流密度與視野內的平均電位之間的關係。試料的帶電狀態正負反轉之現象,是因局部地形成的帶電的影響而發生。是故圖3的橫軸亦能藉由單位時間/面積的1次電子束的電流照射量,亦即照射電流密度來表現。是故圖3亦能記述成圖4這樣的關係。作為決定電流密度的裝置參數,除照射電流量外,料想有電子線的掃描速度或觀察倍率。掃描速度為影響上述的時間之參數,觀察倍率為影響面積之參數。由以上,藉由變更照射電流、掃描速度、觀察倍率(觀察區域)的任一者,便能設定使得視野內的平均電位成為0之條件。
圖5為依照試料的每種材料特性而示意電流密度與視野內的平均電位之間的關係。此處作為試料的材料特性是運用相對電容率,但若可得到同樣的關係則亦可運用其他的材料特性。試料的帶電狀態正負反轉之現象,也會依照觀察的材料而變化。相對電容率愈低,賦予相同電荷時的表面的帶電電位愈高。是故,觀察對象的相對電容率愈低,則賦予相同電流密度時返回試料的2次電子數愈增加,視野內的平均帶電從正反轉成負之電流密度會降低。像這樣,使得帶電的影響成為最小之電流密度條件會依照試料的材料而變化,故必須依照觀察圖樣(試料的材質或構造)來變更電流密度條件。
圖6為依照在試料上設定的每種電場(將從試料放出的2次電子拉起之電場)條件而示意電流密度與平均電位之間的關係。試料的帶電狀態正負反轉之現象,也能藉由改變2次電子往試料表面的返回量來控制。在拉起更多2次電子的強電場條件下,返回數會減少,故視野內的平均電位跨越0之條件(零交叉點)會朝高電流密度側偏移。相反地,在增加返回電子數(減弱電場)的條件下,零交叉點會朝低電流密度側偏移。
演算部110,將圖3~圖6所示關係事先以資料表格等的形式保持於記憶部120內,藉此亦能運用此來控制試料的帶電狀態。例如從資料表格讀取使得試料的帶電狀態成為0之照射條件(零交叉點),便能遵照其將試料的帶電狀態控制成0。其他任意的成為正負帶電狀態這樣的照射條件亦同樣地能夠從資料表格取得。
圖7為說明有關試料的帶電狀態與偏向作用的圖。如圖7所示,由於形成於視野內的帶電而1次電子受到偏向作用。若為正帶電則朝視野的內側,若為負帶電則朝外側被偏向。此時,在視野的中央與邊端,由於視野內的帶電而被偏向的量會彼此相異,愈靠近視野的邊端之處偏向的影響愈大。亦即,會由於1次電子的偏向而在視野內發生非齊一的倍率變化。若視野為正帶電,則倍率特別是在偏向量大的視野的邊端會增加。倍率變化會表現成依照每種圖樣而相異之參數。當觀察L&S(Line & Space;線與間隔)圖樣的情形下,若比較在視野中央的圖樣尺寸與在視野邊端的圖樣尺寸,則在更高倍率的視野的邊端的圖樣尺寸會變大。當負帶電的情形下,在視野端的倍率會降低,故以圖樣尺寸而言會比視野中央還小。
圖8示意於各帶電狀態下依照試料上的每一位置而評估圖樣尺寸比的結果的例子。由於試料帶電正負其中一種,相對於視野中央之圖樣尺寸的變化傾向會反轉。依此方式便能從視野內包含的圖樣尺寸的分布來推定帶電狀態。又,搜尋使得圖樣尺寸的變化為如圖8左圖般向下突出的照射條件與如圖8右圖般向上突出的照射條件之間的交界,便能辨明帶電狀態成為0之照射條件。此處,示意相對於視野中央圖樣的尺寸比,但以尺寸差或尺寸的絕對值來評估也會表現相同傾向。以下的說明中亦同。
圖9為示意觀察Hole圖樣的情形下的倍率變化的一例。相對於虛線的設計值,可知實線的從圖像讀取的孔洞的邊緣部分(等高線)偏離。此情形下可從孔洞的重心位置偏離量來推定帶電狀態。
圖10為說明演算部110決定1次電子束的照射條件(觀察條件)的手續的流程圖。此處,設定在試料上形成有於X方向分布的L&S圖樣。以下說明圖10的各步驟。
(圖10:步驟S1010~S1020)
演算部110,在某一任意的觀察條件下取得觀察對象圖樣的觀察圖像(SEM圖像)(S1010)。演算部110,導出取得的圖像的圖樣尺寸(S1020)。演算部110,將S1010中的觀察條件與S1020中取得的圖樣尺寸以綁定的狀態記憶。圖樣尺寸,亦能取用作為觀察圖像的特徵量的1種。
(圖10:步驟S1030)
演算部110,比較在視野的中心之圖樣尺寸與在視野的邊端之圖樣尺寸。若在中心的尺寸與在端部的尺寸之間的離勢落在閾值以內則進入S1050。若尺寸離勢未落在閾值以內則進到S1040。若視野中心與視野端部之間的尺寸離勢為0,則推定帶電狀態為0。此時,對於觀察圖像的試料帶電的影響成為最小。
(圖10:步驟S1030:補充)
本流程圖中,係設想縱方向的Line & Space圖樣,故本步驟是評估X方向的尺寸變化。評估的方向可根據視野內包含的圖樣的形狀而任意指定。
(圖10:步驟S1040)
演算部110,作為觀察條件,係變更1次電子束的照射電流、掃描速度、觀察倍率、試料上電場當中的任1個以上。變更了觀察條件後,返回S1010反覆同樣的處理。
(圖10:步驟S1040:補充)
作為變更觀察條件的具體的方法例如可考慮以下:(a)令參數一點點地逐漸變化而找出使得圖樣尺寸在視野中心與視野端部一致之電流密度;(b)最初令參數大幅變化而先預測圖3或圖4所示般的平均電位的變化的概形(scheme),而詳細調查預測正負會反轉的附近的電流值來辨明零交叉點。
(圖10:步驟S1050)
演算部110,採用目前的觀察條件。
圖11為說明運用AI決定1次電子束的照射條件(觀察條件)的手續的流程圖。學習器係假設事先已藉由機械學習而學習完成照射條件與觀察圖像的特徵量之間的關係。以下說明圖11的各步驟。
(圖11:步驟S1110~S1130)
演算部110,在某一觀察條件下取得觀察對象圖樣的觀察圖像(S1010)。演算部110,導出取得的圖像的圖樣尺寸(S1120)。演算部110,藉由觀察條件與尺寸離勢而將圖像資料標籤化(labeling)而記憶作為資料集(S1130)。
(圖11:步驟S1140)
演算部110,比較在視野的中心之圖樣尺寸與在視野的邊端之圖樣尺寸。若在中心的尺寸與在端部的尺寸之間的離勢落在閾值以內則進入S1150。若尺寸離勢未落在閾值以內則進到S1170。
(圖11:步驟S1150~S1160)
演算部110,採用目前的觀察條件(S1150)。演算部110,將觀察條件與圖像資料綁定而令學習器追加學習(S1160)。
(圖11:步驟S1170~S1180)
演算部110,對學習器輸入觀察圖像,而取得適合該觀察圖像的觀察條件作為學習器的輸出(S1170)。此相當於學習器提議合適的觀察條件。演算部110,遵照從學習器取得的觀察條件,實施光學系統的調整等(S1180),返回S1110。
圖12示意學習器的構成的圖。學習器能夠構成作為演算部110具備之機能部。學習器由學習部111、推論模型112、推論部113所構成。
學習工程中,學習部111將學習用資訊與標籤資訊之配對(pair)訂為學習資料而學習,藉此學習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學習用資訊,為觀察圖像的特徵量(若為L&S圖樣則為尺寸離勢等,若為Hole圖樣則為重心位置偏離等)。標籤資訊,為表示觀察條件的參數(試料的形狀、材料、照射電流量等)。學習部111實施了機械學習的結果,被輸出作為推論模型112。
說明學習方法與推論模型112的一例。當於某一觀察條件下觀察L&S圖樣時,取得相對於在視野中心的圖樣尺寸之在視野端部的圖樣尺寸的差,而將取得的尺寸差(學習用資訊)與試料的形狀、材質、照射電流量(標籤資訊)配對而生成教師資料。由該些教師資料,建構特定的晶圓(特定的材質、形狀)中的照射電流量與尺寸差之間的關係的推論模型112。藉由同樣的手續,分別建構複數個晶圓(複數個材質、形狀)中的推論模型112。
推論工程中,推論部113,將對象資料(觀察圖像的失真量、試料的材質、試料的形狀)對推論模型112輸入,藉此取得和觀察圖像相對應的觀察條件(此例中為1次電子束的照射電流量)。此觀察條件,為能夠使觀察圖像的失真量落在閾值以內之條件。運用取得的照射電流量實際地取得觀察圖像,若該失真量未落在閾值以內,則表示學習沒有充分進行。此情形下將該資料集訂為教師資料而實施追加學習。反覆學習直到失真量落在閾值以內。即使試料的材質、形狀不明,藉由僅將失真量對推論模型112輸入,也能取得對於該失真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之觀察條件。
圖13為說明本發明的運用條件的圖。如圖13所示般在計測對象亦即晶圓上混雜著複數個圖樣。雖亦可在每次觀察時實施圖11或圖12的流程圖,但由於在觀察對象的場所實施條件搜尋,會有氣體等附著於圖樣的污染之影響顯現,故理想是運用不同於觀察的同一圖樣而事先求出觀察條件。鑑此,演算部110對每種材質或形狀相異的圖樣事先實施圖11或圖12的流程圖,事前求出最佳的觀察條件,而將記述了該結果的資料存儲到記憶部120。於觀察時,根據觀察對象而重新設定求出的最佳條件。此時,令晶圓的位置資訊與圖樣資訊(哪一圖樣存在於哪一座標)和觀察條件建立對應,藉此便可根據觀察的晶圓座標來切換光學條件。為了使光學條件的變更成為最小,亦可將圖像取得順序(如統一計測相同圖樣等)反映至配方。
當變更了1次電子束的照射電流量時,必須變更光軸狀態,故讀入了事先設定好的光軸條件後,於拍攝前藉由不同於觀察圖樣的測試圖樣來實施最終的光軸調整。當大幅變更了照射電流條件時,為了抑制射束的暈散,亦可藉由聚光透鏡(張角調整透鏡)8來調整1次電子束的張角。
圖14示意使用者用來設定掃描型電子顯微鏡100的動作條件的使用者介面畫面的一例。此介面為演算部110透過顯示器等的顯示裝置對使用者提呈之介面。
圖像顯示部1410的指定,是在事先取得的圖像(或者佈局資料)上實施。對視野中包含的圖樣資訊,操作者可任意指定訊號波形取得場所(1420、1430)。以滑鼠等指定圖像上的任意的二維區域,藉此設定。以輸入參數設定部1440設定要觀察的Pattern type、加速電壓Vacc等的參數,以搜尋參數設定部1450設定欲搜尋的條件亦即照射電流量Ip、Magnification、Scan speed、Vp當中的1個以上的條件搜尋範圍,按下套用按鈕1460。圖14示意將Scan speed訂為掃掠參數的情形下的輸出結果的一例。演算部110,在指定的範圍內掃掠使用者所指定的參數,而令波形顯示部1470顯示相對於圖像的區域A之區域B的圖樣尺寸差。又令掃掠結果顯示部1480輸出相對於掃掠的參數之尺寸差的圖表,而將尺寸差的絕對值最小處的So設定作為最佳的條件,令其輸出至最佳參數顯示部1490。最佳參數與設計資料綁定而被記憶。下次做相同材質、形狀的試料觀察時便可叫出此條件來使用。
<實施形態2>
實施形態1中,說明了運用觀察圖像的特徵量來推定適合的觀察條件之構成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中,說明一種從圖像特徵量(例如圖樣尺寸)來推定試料的材料特性之構成例。
如圖5中說明般,使得帶電成為最小之觀察參數會依照觀察的材料而變化。若可事先得知當改變圖5所示的材料特性(此處為相對電容率)時相對於電流密度之視野內的平均電位的變化,則便可觀察圖像而由其尺寸離勢來推定材料特性。
例如,使得視野中心的圖樣尺寸與視野端部的圖樣尺寸之間的差分成為0時的觀察條件,係對應於圖5中的零交叉點,故能夠從圖5的資料表格取得對應於此時的電流密度的材料。可設想替換尺寸差為0(帶電為0)時,而(a)運用尺寸差成為最大時的觀察條件來推定材料,(b)運用相對於觀察條件的變化之尺寸差的變化量(斜率)來推定材料等。又,當已經掌握相對於觀察條件的變化之尺寸變化的情形下,只要對於圖5般的基礎資料取得1點的資料,便可知該資料點符合圖5中的哪一曲線,故可從1張圖像資料來推定材料特性。
圖15為說明演算部110推定材料特性的手續的流程圖。此處說明運用圖樣尺寸差成為零(或零鄰近的閾值範圍內)時的觀察條件來推定材料的例子。針對和圖10相同步驟,標註相同步驟編號而省略說明。此處設想如同圖10般朝X方向分布的L&S圖樣。
為了從觀察圖像的特徵量推定試料的材料特性,必須事先取得基準資料。所謂基準資料,為記錄了觀察條件(照射電流量、掃描速度、觀察倍率)與圖樣尺寸與材料特性之間的關係的資料集。基準資料例如能夠從S1130中令學習器學習的學習資料取得。這是因為學習資料係運用作為學習器中的答案資料,故會適當地表現它們的關係。本流程圖中亦以演算部110已事先取得基準資料作為前提。
(圖15:步驟S1510~S1520)
演算部110,將從觀察圖像取得的圖樣尺寸和基準資料比較,藉此辨明基準資料內的其中一個資料序列和觀察圖像符合(S1510)。演算部110,基於基準資料內中的和觀察圖像符合的資料序列來決定試料的材料(S1520)。具體而言,S1030中辨明使得視野中心的圖樣尺寸與視野端部的圖樣尺寸之間的差分成為0之觀察條件,故只要搜尋基準資料當中的零交叉點和此時的觀察條件符合者即可。
(圖15:步驟S1530)
演算部110,從基準資料記述著的觀察條件當中,取得不同於目前的觀察條件者。返回S1010,運用該觀察條件重新取得觀察圖像。變更觀察條件的方法如同S1040。
補充本實施形態中運用學習器推定試料特性的情形下的動作例。學習工程如同實施形態1。推論工程中,推論部113將觀察圖像的失真量、試料的形狀、及照射電流量對推論模型112輸入,藉此取得試料的材質。
圖16示意本實施形態中的使用者介面畫面的一例。針對和實施形態1相同部分,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掃掠結果顯示部1610,顯示基準資料(示意觀察條件與圖樣尺寸差之間的關係的資料)。在使用者指定的搜尋參數範圍內分別取得視野中心與視野端部之間的圖樣尺寸差,而顯示作為掃掠結果顯示部1610的×記號。基準資料記述著的各材料特性當中和×記號最符合者,表示試料的特性。圖16中第2個的材料特性和×記號符合。試料特性顯示部1620,顯示該材料特性。
當在基準資料當中辨明和從觀察圖像取得的尺寸差符合之曲線時,未必要運用基準資料的零交叉點。例如圖16所示例子中,只要能夠辨明和至少1個×記號符合的材料特性,則不必運用零交叉點。辨明的材料特性和圖像資料綁定而被記憶。
<實施形態3>
實施形態2中,說明了從觀察圖像的特徵量來推定試料的材料之構成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中,說明了從觀察圖像的特徵量來推定試料的構造而非推定試料的材料之構成例。作為推定的構造的一例,可舉出構成試料的層的膜厚。
圖17為膜厚相異的3個材料A~C各者的基準資料的一例。層材料例如為SiO
2。使得帶電成為最小之觀察參數也會依照觀察的材料的構造(膜厚)而變化。SiO
2的膜厚愈薄愈難正帶電,是故返回電子也不易產生,故料想帶電反轉的電流值也會朝高電流側偏移。只要事先得知當改變這樣的材料構造(此處為膜厚)時相對於電流密度之視野內的平均電位的變化,便可從觀察圖像中的視野中心的圖樣尺寸與視野端部的圖樣尺寸之間的差分來推定膜厚。
作為推定膜厚的方法,如同實施形態2般可舉出如下:(a)藉由尺寸差成為0時的觀察條件來推定;(b)藉由尺寸差成為最大時的觀察條件來推定;(c)藉由相對於觀察條件的變化之尺寸差的變化量(斜率)來推定;(d)當已經掌握相對於觀察條件的變化之尺寸變化的情形下,從1張圖像資料來推定膜厚。
圖18為說明演算部110推定膜厚的手續的流程圖。此處說明運用圖樣尺寸差成為零(或零鄰近的閾值範圍內)時的觀察條件來推定膜厚的例子。針對和圖10相同步驟,標註相同步驟編號而省略說明。此處設想如同圖10般朝X方向分布的L&S圖樣。基準資料係假設已經取得。
S1810~S1830分別如同S1510~S1530。惟本實施形態中的基準資料,記述著觀察條件與膜厚之間的關係,故S1820中會取得試料的膜厚。
補充本實施形態中運用學習器推定膜厚的情形下的動作例。學習工程如同實施形態1。推論工程中,推論部113將觀察圖像的失真量、試料的材質、及照射電流量對推論模型112輸入,藉此取得試料的膜厚。
圖19示意本實施形態中的使用者介面畫面的一例。針對和實施形態1相同部分,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掃掠結果顯示部1910,顯示基準資料(示意觀察條件與圖樣尺寸差之間的關係的資料)。在使用者指定的搜尋參數範圍內分別取得視野中心與視野端部之間的圖樣尺寸差,而顯示作為掃掠結果顯示部1910的×記號。基準資料記述著的各膜厚當中和×記號最符合者,表示試料的膜厚。圖19中第2個的膜厚和×記號符合。試料膜厚顯示部1920,顯示該膜厚。未必要運用基準資料的零交叉點,這點如同實施形態2。
<有關本發明的變形例>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前述的實施形態,而包含各種變形例。例如,上述實施形態是為了便於說明本發明而詳加說明,並非限定於一定要具備所說明之所有構成。此外,可將某一實施形態的一部分置換成其他實施形態之構成,又,亦可於某一實施形態之構成追加其他實施形態之構成。此外,針對各實施形態的構成的一部分,可追加、刪除或置換其他構成。
以上的實施形態中,也能從試料的材質、試料的形狀、及觀察條件(1次電子束的照射電流量),來推定觀察圖像的失真量。例如學習器的學習工程中如同以上的實施形態般實施學習。推論工程中,推論部113將試料的材質、試料的形狀、及觀察條件對推論模型112輸入,藉此便能取得觀察圖像的失真量。又,基於藉由能量濾波器12之試料表面的電位測定結果,能夠推定試料表面的帶電狀態,故亦可一併學習帶電狀態。此情形下能夠從推論模型112得到失真量或是由失真量預測之試料表面電位。
以上的實施形態中,演算部110及演算部110具備的各機能部,能夠使用建置了該機能的電路元件等的硬體來構成,亦能藉由演算裝置執行建置了該機能的軟體來構成。
以上的實施形態中,雖舉出SEM作為帶電粒子線裝置的一例,但在藉由帶電粒子束而取得試料的觀察圖像之其他的帶電粒子線裝置中亦能套用本發明。
1:電子槍
2:電子線
3:聚光透鏡
4:1次電子偏向器
5:對物透鏡
6:試料
7:訊號電子偏向器
8:聚光透鏡(張角調整透鏡)
9:檢測器
10:訊號電子光圈
11:訊號電子偏向器
12:能量濾波器
13:檢測器
100:掃描型電子顯微鏡
[圖1]示意實施形態1之掃描型電子顯微鏡100的概略圖。
[圖2]示意當一面變更1次電子束的照射電流量一面掃描試料表面(無圖樣)時形成之試料上的帶電分布(分析結果)。
[圖3]示意照射電流量與視野內的平均電位之間的關係。
[圖4]示意電流密度與視野內的平均電位之間的關係。
[圖5]依照試料的每種材料特性而示意電流密度與視野內的平均電位之間的關係。
[圖6]依照在試料上設定的每種電場(將從試料放出的2次電子拉起之電場)條件而示意電流密度與平均電位之間的關係。
[圖7]說明有關試料的帶電狀態與偏向作用的圖。
[圖8]示意於各帶電狀態下依照試料上的每一位置而評估圖樣尺寸比的結果的例子。
[圖9]示意觀察Hole圖樣的情形下的倍率變化的一例。
[圖10]說明演算部110決定1次電子束的照射條件(觀察條件)的手續的流程圖。
[圖11]說明運用AI決定1次電子束的照射條件(觀察條件)的手續的流程圖。
[圖12]示意學習器的構成的圖。
[圖13]說明本發明的運用條件的圖。
[圖14]示意使用者用來設定掃描型電子顯微鏡100的動作條件的使用者介面畫面的一例。
[圖15]說明演算部110推定材料特性的手續的流程圖。
[圖16]示意實施形態2中的使用者介面畫面的一例。
[圖17]膜厚相異的3個材料A~C各者的基準資料的一例。
[圖18]說明演算部110推定膜厚的手續的流程圖。
[圖19]示意實施形態3中的使用者介面畫面的一例。
Claims (21)
- 一種帶電粒子線裝置,係對試料照射帶電粒子束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特徵為,具備: 檢測器,檢測藉由對前述試料照射前述帶電粒子束而從前述試料產生之2次帶電粒子,輸出表示其訊號強度之檢測訊號;及 演算部,運用前述檢測訊號來生成前述試料的觀察圖像; 前述演算部,辨明使得前述試料的帶電狀態在正帶電與負帶電之間轉變之前述帶電粒子束的照射條件, 前述演算部,遵照前述辨明的照射條件與取得前述觀察圖像時的前述照射條件之間的第1關係,來調整前述照射條件。
- 如請求項1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演算部,取得前述觀察圖像的特徵量, 前述演算部,遵照前述第1關係,辨明前述特徵量成為期望範圍之前述照射條件,藉此調整前述照射條件使得得到前述期望範圍的特徵量。
- 如請求項2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演算部,作為前述特徵量,係計算形成於前述試料上的圖樣的尺寸, 前述演算部,遵照前述第1關係,調整前述照射條件使得前述試料上的觀察視野內的前述圖樣的尺寸的離勢分布落在閾值範圍內。
- 如請求項3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演算部,基於在前述觀察視野的中央部的前述圖樣的第1尺寸與在前述觀察視野的前述中央部以外的位置的前述圖樣的第2尺寸當中的哪一者大,來推定前述試料的帶電狀態, 前述演算部,當前述第1尺寸較小的情形下推定前述試料為帶正電, 前述演算部,當前述第2尺寸較小的情形下推定前述試料為帶負電。
- 如請求項4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演算部,搜尋前述第1尺寸成為較小的前述照射條件與前述第2尺寸成為較小的前述照射條件之間的交界,藉此辨明前述試料的帶電狀態在正帶電與負帶電之間轉變之前述照射條件。
- 如請求項4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演算部,當前述圖樣為Line & Space圖樣的情形下,作為前述離勢分布,運用前述第1尺寸與前述第2尺寸之間的比率、前述第1尺寸與前述第2尺寸之間的差分、或前述尺寸的分布當中的至少任一者, 前述演算部,當前述圖樣為孔的情形下,作為前述離勢分布,運用前述孔的開口的重心偏離、或前記孔的開口的形狀偏離當中的至少任一者。
- 如請求項1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演算部,遵照前述觀察圖像的特徵量與前述第1關係,來推定前述試料的帶電狀態, 前述演算部,遵照前述推定出的帶電狀態,調整前述照射條件使得前述試料的帶電狀態成為期望範圍。
- 如請求項7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更具備:記憶部,存儲帶電特性資料,該帶電特性資料記述了事先測定前述帶電狀態及前述照射條件之間的第2關係的結果, 前述演算部,遵照前述帶電特性資料記述著的前述第2關係,控制前述照射條件使得前述帶電狀態成為前述期望範圍。
- 如請求項8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演算部,調整 前述帶電粒子束的電流量、 前述帶電粒子束的電流量的面積密度、 前述帶電粒子束的電流量的時間密度、 前述帶電粒子束的掃描速度、 運用前述帶電粒子束而觀察的前述試料上的區域的觀察倍率、 當中的至少任一者,藉此調整前述照射條件。
- 如請求項8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特性資料,依照前述試料的每種材質記述著前述第2關係, 前述演算部,遵照和前述試料的材質相對應的前述第2關係,控制前述照射條件使得前述帶電狀態成為前述期望範圍。
- 如請求項8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具備:電極,產生對前述2次帶電粒子作用的電場, 前述帶電特性資料,依照前述電場的每種強度記述著前述第2關係, 前述演算部,遵照和前述電場的強度相對應的前述第2關係,控制前述照射條件或前述電場的強度當中的至少任一者使得前述帶電狀態成為前述期望範圍。
- 如請求項2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更具備:使用者介面,指定前述照射條件的範圍, 前述演算部,在透過前述使用者介面而被指定的前述照射條件的範圍內,搜尋使得前述特徵量成為前述期望範圍之前述照射條件,將其結果在前述使用者介面上提呈。
- 如請求項2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更具備:記憶部,存儲條件資料,該條件資料記述了針對和前述試料具有的第1圖樣相同之第2圖樣,依照每種前述第2圖樣事先測定能夠使前述特徵量成為前述期望範圍之前述帶電粒子束的照射條件的結果, 前述演算部,遵照前述條件資料記述著的照射條件,調整對於前述第1圖樣的前述照射條件。
- 如請求項2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更具備:學習器,藉由機械學習而學習表示前述試料具有的圖樣的形狀的形狀參數、前述試料的材質、前述照射條件、及前述特徵量之間的關係, 前述演算部,運用前述學習器輸出的前述照射條件,搜尋可得到前述期望範圍的前述照射條件,藉此辨明使得前述特徵量成為前述期望範圍之前述照射條件。
- 如請求項1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演算部,當變更了前述帶電粒子束的照射量的情形下,根據該變更後的照射量,再次調整有關前述帶電粒子束的光軸的參數。
- 如請求項1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具備:光學元件,調整前述帶電粒子束的張角(angular aperture), 前述演算部,當變更了前述帶電粒子束的照射量的情形下,根據該變更後的照射量,藉由前述光學元件再次調整前述張角,以抑制前述帶電粒子束的暈散。
- 如請求項1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更具備:記憶部,存儲基準資料,該基準資料記述了前述試料的特性與前述觀察圖像的特徵量與前述照射條件之間的第3關係, 前述演算部,運用前述第1關係而參照前述基準資料,藉此推定前述試料的特性。
- 如請求項17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基準資料,作為前述試料的特性,係記述著前述試料的材料, 前述演算部參照前述基準資料,藉此推定前述試料的材料。
- 如請求項17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基準資料,作為前述試料的特性,係記述著表示前述試料的構造的形狀參數, 前述演算部參照前述基準資料,藉此推定前述試料的構造。
- 如請求項17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更具備:學習器,藉由機械學習而學習前述基準資料, 前述演算部,將前述照射條件與前述特徵量對前述學習器輸入,藉此取得前述試料的特性作為來自前述學習器的輸出。
- 如請求項2記載之帶電粒子線裝置,其中, 前述帶電粒子線裝置更具備:記憶部,存儲記述了前述試料的構造、前述試料的材料、前述照射條件、及前述特徴量之間的第4關係之資料, 前述演算部運用前述試料的構造、前述試料的材料、及前述照射條件而參照前述第4關係,藉此推定前述特徵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WOPCT/JP2021/007766 | 2021-03-01 | ||
PCT/JP2021/007766 WO2022185390A1 (ja) | 2021-03-01 | 2021-03-01 | 荷電粒子線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36345A true TW202236345A (zh) | 2022-09-16 |
TWI824404B TWI824404B (zh) | 2023-12-01 |
Family
ID=8315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04381A TWI824404B (zh) | 2021-03-01 | 2022-02-07 | 帶電粒子線裝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62986A1 (zh) |
JP (1) | JP7503199B2 (zh) |
KR (1) | KR20230098662A (zh) |
CN (1) | CN116848613A (zh) |
DE (1) | DE112021005943T5 (zh) |
TW (1) | TWI824404B (zh) |
WO (1) | WO2022185390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10963A (ja) * | 1996-03-29 | 2002-10-23 | Hitachi Ltd | 電子線式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
WO2002001597A1 (fr) * | 2000-06-27 | 2002-01-03 | Ebara Corporation | Appareil d'inspection a faisceau de particules chargee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dispositif utilisant cet appareil d'inspection |
JP5396350B2 (ja) | 2010-08-31 | 2014-01-22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DE112015006419B4 (de) * | 2015-05-01 | 2021-10-07 |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 Mit einem Strahl geladener Teilchen arbeitende Vorrichtung, die mit einer Ionenpumpe versehen ist |
JP6850234B2 (ja) | 2017-09-29 | 2021-03-31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 荷電粒子線装置 |
JP7231496B2 (ja) * | 2018-07-05 | 2023-03-01 |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 マルチ電子ビーム照射装置、マルチ電子ビーム照射方法、及びマルチ電子ビーム検査装置 |
JP2020087788A (ja) * | 2018-11-28 | 2020-06-04 | 株式会社ニューフレアテクノロジー | マルチ電子ビーム画像取得装置及びマルチ電子ビーム画像取得方法 |
-
2021
- 2021-03-01 WO PCT/JP2021/007766 patent/WO202218539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3-01 KR KR1020237019198A patent/KR20230098662A/ko unknown
- 2021-03-01 US US18/270,937 patent/US2024006298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3-01 JP JP2023503555A patent/JP7503199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3-01 CN CN202180090871.5A patent/CN116848613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3-01 DE DE112021005943.2T patent/DE112021005943T5/de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2-07 TW TW111104381A patent/TWI824404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21005943T5 (de) | 2023-09-14 |
JP7503199B2 (ja) | 2024-06-19 |
WO2022185390A1 (ja) | 2022-09-09 |
US20240062986A1 (en) | 2024-02-22 |
CN116848613A (zh) | 2023-10-03 |
JPWO2022185390A1 (zh) | 2022-09-09 |
TWI824404B (zh) | 2023-12-01 |
KR20230098662A (ko) | 2023-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019294B2 (en) | Insp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charged particle beam | |
US8766182B2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information of an electric potential on a sample and charged particle beam apparatus | |
US7652248B2 (en) |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inspection method | |
KR101685274B1 (ko) | 하전 입자선 장치 | |
TWI836541B (zh) | 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用於監測檢測系統中之束的系統 | |
US20070181808A1 (en) |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lectron bean inspection system. | |
TWI592976B (zh) |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and inspection method using the device | |
JPWO2007094439A1 (ja) | 試料寸法検査・測定方法、及び試料寸法検査・測定装置 | |
KR102680501B1 (ko) | 화상 평가 장치 및 방법 | |
US9275829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 |
WO2021166161A1 (ja) | 欠陥検査システム、欠陥検査方法及び教師データの作成方法 | |
JP2007280614A (ja) | 反射結像型電子顕微鏡、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欠陥検査装置 | |
JP5438937B2 (ja) | 荷電粒子ビーム装置 | |
JP5277008B2 (ja) | パターン測定条件設定方法、及びパターン測定条件設定装置 | |
TWI824404B (zh) | 帶電粒子線裝置 | |
JP4668807B2 (ja) | 荷電粒子線装置及び荷電粒子線画像生成方法 | |
JP2001093950A (ja) | 半導体パターン検査装置および半導体パターン検査方法 | |
TWI747269B (zh) | 帶電粒子束系統、及帶電粒子線裝置中的決定觀察條件之方法 | |
JP5470360B2 (ja) | 試料電位情報検出方法及び荷電粒子線装置 | |
JP2009211961A (ja) | 走査電子顕微鏡 | |
KR20240052678A (ko) | 하전 입자 빔의 휘도를 결정하는 방법, 하전 입자 빔의 공급원의 크기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하전 입자 빔 이미징 디바이스 | |
JP5400339B2 (ja) | 電子線応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