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5793A - 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 Google Patents

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5793A
TW202235793A TW110107867A TW110107867A TW202235793A TW 202235793 A TW202235793 A TW 202235793A TW 110107867 A TW110107867 A TW 110107867A TW 110107867 A TW110107867 A TW 110107867A TW 202235793 A TW202235793 A TW 2022357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outer frame
furnace tube
gas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7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3351B (zh
Inventor
許海津
林華偉
邱浚滄
Original Assignee
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7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335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35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5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579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Furnace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種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包含一包括一爐管裝置、一層架單元及至少一橫向噴氣管的加熱爐。該爐管裝置具有一爐底座組合體。該爐底座組合體具有一爐底座外框及一爐底基座。該爐底座外框具有一形成一底部開口的外框本體及一下層流道。該爐底基座具有一可壓接於該外框本體底面的底密封環。該下層流道沿該底密封環的長度方向延伸,並用於將該外框本體的熱能導出。該層架單元具有數個縱向排列的分層載台。該橫向噴氣管具有數個縱向排列的出氣孔。該等出氣孔分別對準兩兩相鄰的該分層載台之間並橫向吹出高溫氣體,以調節控制該等分層載台之間的溫度,使該等分層載台上所放置的待加熱物受熱程度相近,達到製程良率提升的目的。

Description

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烘烤設備,特別是指一種適用於對待加熱物進行熱處理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為了因應電子產品需要更大量以及更快速的運算處理能力,在半導體產業中,晶片上的電路圖案其線徑規格已然縮小,也因此在半導體製程中受到粉塵附著而造成的電路圖案缺陷其影響也就更為顯著。為了克服半導體製程中電路圖案缺陷的問題,對於半導體製程中設備的潔淨度要求也隨之增加。然而,在熱處理製程方面,現有的晶圓在熱處理製程的加熱過程中,由於加熱爐內是透過熱對流的方式對晶圓進行熱處理,因此會使得加熱爐內的粉塵隨著氣流循環而落至晶圓表面附著,導致電路圖案受損。除此之外,在加熱的過程中,由於熱對流的氣流無法局部受控,導致加熱腔體中不同區域的晶圓受熱的程度不一,而可能影響良率。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提升製程良率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於是,本發明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包含一加熱爐。該加熱爐包括一爐管裝置、一層架單元及至少一橫向噴氣管。
該爐管裝置具有一爐管本體、一設置於該爐管本體內側且能受控發熱的加熱元件組,及一位於該爐管本體底部的爐底座組合體。該爐底座組合體具有一連通該爐管本體底部且貫通至外界的爐底座外框、一可移離地封合於該爐底座外框的爐底基座,及至少一貫通該爐管本體且可用於將氣體排至外界的排氣管。該爐底座外框具有一外框本體,及一鑲嵌於該外框本體內的下層流道。該外框本體的底面形成一底部開口。該爐底基座具有一環繞於該底部開口外圍的底密封環。該底密封環可壓接於該外框本體的底面,以密封該爐管裝置。該下層流道鄰近該底部開口且沿該底密封環的長度方向延伸,並供導熱流體流通,以用於將該外框本體的熱能導出。
該層架單元可移離地裝設於該爐管裝置內,並具有一架體,及數個縱向排列地設置於該架體的分層載台。該等分層載台分別適用於承載待加熱物。
該橫向噴氣管豎立地裝設於該爐管裝置內且鄰近該層架單元,並具有數個縱向排列的出氣孔。該等出氣孔分別對準兩兩相鄰的該分層載台之間,並能橫向吹出高溫氣體,以調節控制該等分層載台之間的溫度。其中,當該等出氣孔橫向吹氣且該排氣管於該爐管本體的下方排氣,可使該爐管本體內的氣體由上至下流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加熱爐包括一裝設於該爐管裝置內的熱風進氣管組。該熱風進氣管組具有數個分別豎立且環繞地設置於該層架單元周圍的橫向噴氣管。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爐管裝置具有至少一貫通該爐管本體且用於導引氣體進入的冷風進氣模組、一貫通該爐管本體且用於導引氣體流至外界的冷風排氣模組,及一設置於該爐管本體內且罩蓋於該層架單元與該熱風進氣管組,並與該爐底座外框封合的內爐單元。該內爐單元與該爐管本體之間的空間形成一冷卻室。該冷卻室連通該冷風進氣模組與該冷風排氣模組。其中,氣體可受到該冷風進氣模組導引而進入該爐管本體內,且流經該冷卻室並從該冷風排氣模組排出,使該內爐單元的溫度下降。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外框本體的頂面還形成一反向於該底部開口的頂部開口。該內爐單元具有一內爐體,及至少一設置於該內爐體與該外框本體之間的頂密封環。該頂密封環環繞於該頂部開口外圍,以封合該內爐體與該外框本體。該爐底座外框還具有一鑲嵌於該外框本體內且位於該下層流道上方的上層流道。該上層流道鄰近該頂部開口且沿該頂密封環的長度方向延伸,並供導熱流體流通,以用於將該外框本體的熱能導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冷風進氣模組設置於該爐管本體的底部。該冷風排氣模組設置於該爐管本體的頂部。當該冷風進氣模組與該冷風排氣模組作動,可使該冷卻室內的氣體由下至上流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爐管裝置還具有數個環繞地設置於該層架單元周圍的熱電耦元件。該等熱電耦元件用於感測該層架單元周圍的溫度。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加熱元件組具有數個沿該爐管本體環形地設置的陶瓷電熱板。各該陶瓷電熱板能分別受控調節溫度。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爐底座組合體還具有二分別連接於該爐底基座的左右兩側的銜接件。該高潔淨度烘烤設備還包含二升降機構。該等升降機構分別設置於該加熱爐左右兩側的下方。每一升降機構包括一防塵殼體、一升降氣缸、至少二導輪及一防塵皮帶。每一防塵殼體形成一縱向延伸的滑道。每一升降氣缸具有一氣缸本體,及一設置於相應的該滑道內且可相對於該氣缸本體上下位移的活塞塊。該等活塞塊遠離該氣缸本體的一端分別與該等銜接件銜接,使該爐底基座可隨著該活塞塊作動而上下位移。各該升降機構的該等導輪分別橫向設置於該滑道的頂部與底部。每一導輪能以橫軸為軸心樞轉。每一防塵皮帶環繞於相應的該升降機構的該等導輪,且該防塵皮帶的兩相反端分別銜接於相應的該銜接件。其中,該防塵皮帶包覆於相應的該活塞塊外圍,並可隨著該銜接件位移而樞轉,使該滑道的開口能受到該防塵皮帶遮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升降機構還包括至少一貫通相應的該防塵殼體之底部的抽氣單元,以使該防塵殼體內的氣體由上至下排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高潔淨度烘烤設備還包含一氣體濾淨裝置。該氣體濾淨裝置包括一連通該排氣管的外筒結構,及一具高熱傳特性的的冷凝結構。該冷凝結構與該外筒結構未連通,且用於將該外筒結構內的熱能導出,使該外筒結構內的氣體與該冷凝結構產生熱交換而讓氣體中的部分成分降溫凝結。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各該橫向噴氣管的該等出氣孔分別對準該等分層載台之間橫向吹出高溫氣體,藉此控制該等分層載台之間的溫度,能使該等分層載台上所放置的待加熱物受熱程度相近,達到製程良率提升的目的。此外,當該等出氣孔橫向吹氣且該排氣管於該爐管本體的下方排氣,可使該爐管本體內的氣體由上至下向外排出,以避免沉積於該爐管本體下方的粉塵隨著上下循環的氣流飄向該等分層載台而附著於待加熱物表面,同樣能達到製程良率提升的目的。另外,藉由各該升降機構的該滑道的開口受到該防塵皮帶遮蔽,使各該防塵殼體內的粉塵無法經由該底部開口飄散至該內爐體中,能避免該內爐體內的粉塵量升高而污染待加熱物,達到製程良率提升的目的。
參閱圖1與圖2,為本發明高潔淨度烘烤設備的一實施例。該高潔淨度烘烤設備適用於對數個例如為晶圓的待加熱物9進行熱處理,並包含一加熱爐1、二升降機構2及一氣體濾淨裝置3。
參閱圖2,該加熱爐1包括一爐管裝置4、一可移離地裝設於該爐管裝置4內且適用於承載該等待加熱物9的層架單元5,及一裝設於該爐管裝置4內的熱風進氣管組6。該爐管裝置4具有一爐管本體41、一設置於該爐管本體41內側且能受控發熱的加熱元件組42、一位於該爐管本體41底部的爐底座組合體43、四組裝設於該爐管本體41的底部且可受控作動的冷風進氣模組44、一裝設於該爐管本體41的頂部且可受控作動的冷風排氣模組45、一設置於該爐管本體41內且罩蓋於該層架單元5與該熱風進氣管組6的內爐單元46、一由該內爐單元46的外壁與該爐管本體41的內側共同界定的冷卻室47,及數個環繞地設置於該層架單元5周圍的熱電耦元件48。
參閱圖2,在本實施例中,該爐管本體41呈現為開口朝下的圓筒形態,但不以此形態為限。該加熱元件組42具有數個沿該爐管本體41環形地設置的陶瓷電熱板(圖未示)。各該陶瓷電熱板能分別受控調節溫度,使得該爐管本體41內各區域的溫度能夠被調節為近乎一致,進而讓該爐管本體41內不同區域的該等待加熱物9受熱的程度相近。該等陶瓷電熱板能以熱輻射的方式使該爐管本體41內的溫度升高,相較於通入熱風來加熱的方式能避免該爐管本體41內的氣體受到熱對流影響而上下擾動,因而能減少該爐管本體41內的粉塵飛揚。然而,該加熱元件組42的實施方式非限定為熱輻射的型式,也可以是常見的熱對流型式的加熱器,再搭配該內爐單元46罩蓋於該層架單元5,以隔絕該加熱元件組42與該層架單元5之間氣流的流通,避免該加熱元件組42所產生的粉塵飄散至該層架單元5而影響該等待加熱物9的潔淨度。
參閱圖1與圖2,該爐底座組合體43具有一爐底座外框431、一爐底基座432、四支排氣管433,及二分別連接於該爐底基座432的左右兩側的銜接件434。該爐底座外框431連接於該爐管本體41的底部,並具有一貫通該爐管本體41的內部與外界的外框本體435、分別鑲嵌於該外框本體435內的一下層流道436及一上層流道437。該外框本體435的底面與頂面分別形成兩相反向的一底部開口4351及一頂部開口4352。該下層流道436與該上層流道437分別鄰近該底部開口4351與該頂部開口4352,且環繞縱向貫穿該外框本體435的通道,並且該下層流道436與該上層流道437皆能供導熱流體流通,以用於將該外框本體435的熱能導出。在本實施例中,該下層流道436與該上層流道437皆是用於導引室溫下的氮氣通過,但其可導引的導熱流體成分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2,該爐底基座432可移離地封合於該爐底座外框431,並具有一環繞於該底部開口4351外圍的底密封環438。該底密封環438可壓接於該外框本體435的底面,以確保該爐底座外框431與該爐底基座432之間的氣密性。在本實施例中,該底密封環438的設置位置與該下層流道436上下對準,也就是說,該下層流道436沿該底密封環438的長度方向延伸,使該下層流道436能將貼靠於該底密封環438的該外框本體435的熱能導出,避免該底密封環438受到該外框本體435熱傳導影響而受熱形變。該等排氣管433分別裝設於該爐底座外框431的左右兩側且連通該爐管本體41內部與外界,並可用於將該爐管本體41內部的氣體排至外界,然而,該等排氣管433也可以分別裝設於該爐底基座432,同樣可將該爐管本體41內部的氣體排至外界。該等排氣管433的數目雖以四個為例,但非以特定數量為限,也可以是一個、二個、三個或五個以上。
參閱圖2,該等冷風進氣模組44分別貫通該爐管本體41的底部且用於導引氣體自外界流入該冷卻室47。該冷風排氣模組45貫通該爐管本體41的頂部且用於導引氣體自該冷卻室47流至外界。當該等冷風進氣模組44與該冷風排氣模組45作動,可使該冷卻室47內的氣體由下至上流動,以用於將該內爐單元46的熱能導出。在本實施例中,該等冷風進氣模組44與該冷風排氣模組45各包括與該冷卻室47連通的管路及裝設於管路處的抽風扇,藉以實現氣流流通及導引的功用。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該等冷風進氣模組44是以等間距的方式裝設於該爐管本體41的底部,以使該內爐單元46的四側均勻降溫。然而,該等冷風進氣模組44的數目非以特定數量為限。另一方面,該等冷風進氣模組44與該冷風排氣模組45也可以是上下顛倒設置,也就是說,該等冷風進氣模組44設置於該冷風排氣模組45的上方,使該冷卻室47內的氣體自下方排出,該等冷風進氣模組44與該冷風排氣模組45的實施方式視實際需要而定。
參閱圖3至圖4,該內爐單元46具有一內爐體461,及二設置於該內爐體461與該外框本體435之間的頂密封環462。該內爐體461罩蓋該層架單元5與該熱風進氣管組6,以用於分隔該層架單元5與該加熱元件組42,使該加熱元件組42所產生的粉塵無法飄散至該層架單元5而影響該等待加熱物9的潔淨度。在本實施例中,該內爐體461的材質為石英,具有耐高溫且可吸收該爐管本體41內的熱能並熱輻射至該層架單元5的特性。然而,該內爐體461的材質也可以是鋁或不銹鋼等耐高溫材料,視實際需求而定。在本實施例中,該內爐體461的橫截面如圖3所示為圓形,但形狀並不以圓形為限,該內爐體461的橫截面形狀也可以是多邊形,透過該內爐體461間隔對應該加熱元件組42的陶瓷電熱板,且該等陶瓷電熱板是均勻的分布於該內爐體461的周側,以利於該內爐體461的每一部分分別吸收該等陶瓷電熱板的熱能,進而從不同方位將熱能以熱輻射方式傳遞至該層架單元5,以確保溫度分布之均勻性。該等頂密封環462環繞於該外框本體435的該頂部開口4352外圍,以確保該內爐體461與該外框本體435之間的氣密性。在本實施例中,該等頂密封環462擺設位置的之間與該上層流道437對準,也就是說,該上層流道437沿該頂密封環462的長度方向延伸,使該上層流道437能將貼靠於該頂密封環462的該外框本體435的熱能導出,避免該頂密封環462受到該外框本體435熱傳導影響而受熱形變。在本實施例中,該等頂密封環462的數量也可以是一個或三個以上,視該內爐體461與該外框本體435密封效果的情況而定。
參閱圖2與圖3,該冷卻室47連通該冷風進氣模組44與該冷風排氣模組45。其中,外界的氣體可受到該冷風進氣模組44導引而進入該爐管本體41內,且流經該冷卻室47並從該冷風排氣模組45排出,使該內爐單元46的溫度下降。換句話說,當該等待加熱物9的熱處理製程結束,須待該內爐單元46內的該等待加熱物9降溫,才能自該內爐單元46中取出該等待加熱物9,故採用該冷卻室47降溫該內爐單元46的設計可節省等待該等待加熱物9降溫的時間,以提高製程效率。該等熱電耦元件48自該爐底座組合體43向上縱向延伸,且用於感測該層架單元5周圍的溫度。在本實施例中,各該熱電耦元件48的延伸長度相異,以感測該層架單元5的各分層的周圍溫度。
參閱圖2與圖3,該層架單元5具有一架體51,及數個縱向排列地設置於該架體51且分別適用於承載該等待加熱物9的分層載台52。該架體51裝設於該爐底基座432上方,並可隨著該爐底基座432移離該爐底座外框431而自該爐管本體41內移出,以利該等待加熱物9裝載於該等分層載台52或自該等分層載台52移載至他處。在本實施例中,該架體51的實施方式為四根對稱設置於該爐底基座432上方的立桿,而各該分層載台52的實施方式為四個分別連接於該等立桿的平板,且該等平板彼此未連接,使各該待加熱物9僅四個角落受該等平板頂靠,而各該待加熱物9的中間部位能懸空地裝載於該層架單元5。
參閱圖2與圖3,該熱風進氣管組6裝設於該爐底基座432上方且可隨著該爐底基座432移離該爐底座外框431而顯露於該爐管本體41外,並具有數個分別豎立且環繞地設置於該層架單元5周圍的橫向噴氣管61、開口朝上的一前縱向噴氣管62及一後縱向噴氣管63。每一橫向噴氣管61具有數個縱向排列的出氣孔611。該等出氣孔611分別對準兩兩相鄰的該分層載台52之間,並能橫向吹出高溫氣體,以調節控制該等分層載台52之間的溫度。在本實施例中,該熱風進氣管組6是用於導引高溫氮氣流通,該等橫向噴氣管61的數目是以四個示例,且該等橫向噴氣管61以兩個一組分別設置於該層架單元5的左右兩側,以使該等待加熱物9自四個方向受熱而更為均勻。然而,該等橫向噴氣管61的數目非以特定數量為限,視實際需要而定。該前縱向噴氣管62的開口與該後縱向噴氣管63的開口分別設置於該層架單元5的前後兩側,並能向上吹出高溫氣體,以使該爐管結構爐管裝置4內的氣體自頂部向下流動。在本實施例中,該前縱向噴氣管62的底端是連接於該層架單元5後方的該爐底基座432,並縱向延伸至該層架單元5的頂部,接著如圖3所示沿最上方的該分層載台52上方朝該層架單元5的前側延伸,最後將該前縱向噴氣管62的頂端開口設置於該層架單元5的前方,使該前縱向噴氣管62能在未遮擋該等待加熱物9自該層架單元5前側進出的前提下,仍能朝該層架單元5的頂部前側吹氣。此外,該後縱向噴氣管63的底端如同該前縱向噴氣管62也是連接於該層架單元5後方的該爐底基座432,但與該前縱向噴氣管62不同的地方是,該後縱向噴氣管63自該爐底基座432縱向延伸至該層架單元5的頂部後側。如此,當該等出氣孔611橫向吹氣且該排氣管433於該內爐單元46的下方排氣,再配合該前縱向噴氣管62與該後縱向噴氣管63向上吹氣,可使該層架單元5的氣體由內向外流動,且該內爐單元46內的氣體由上至下流動,能避免粉塵自該層架單元5的外側向內飄至該等待加熱物9表面,以確保該等待加熱物9的表面潔淨度。
參閱圖1、圖2與圖5,該等升降機構2分別設置於該加熱爐1左右兩側的下方。每一升降機構2包括一防塵殼體21、一升降氣缸22、四個導輪23、一防塵皮帶24、一抽氣單元25,及設置於該防塵殼體21內且亦可輔助支撐該爐底基座432的升降組件與鏈帶等未詳細示出的構件。每一防塵殼體21形成一縱向延伸的滑道211,及一連通該滑道211與外界的開口212,並用於將該升降氣缸22與該等導輪23作動而產生摩擦的結構包覆於內,使摩擦產生的粉塵不易於飄散至外在環境。各該開口212用以供對應的該銜接件434伸入至對應的該滑道211內。每一升降氣缸22具有一氣缸本體221,及一設置於相應的該滑道211內且可相對於該氣缸本體221上下位移的活塞塊222。該等活塞塊222分別與該等銜接件434銜接並連接於對應的該氣缸本體221,使連接於該等銜接件434的該爐底基座432可隨著該活塞塊222作動而上下位移。各該升降機構2的該等導輪23分別設置於該滑道211的頂部與底部。每一導輪23能以橫軸為軸心樞轉。每一防塵皮帶24環繞於相應的該升降機構2的該等導輪23,且該防塵皮帶24的兩相反端分別銜接於相應的該銜接件434的頂部與底部,特別要說明的是,每一防塵皮帶24的寬度略大於對應的該開口212的寬度。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等導輪23的實施方式是將其中兩個導輪23水平間隔地設置於該滑道211的底部,使該防塵皮帶24的底部橫繞行於該等導輪23,其餘兩個導輪23同樣水平間隔地設置於該滑道211的頂部,使該防塵皮帶24的頂部橫向延伸地繞行於該等導輪23,藉此使該防塵皮帶24間隔該氣缸本體221與該活塞塊222,以避免與該活塞塊222摩擦,減少粉塵的產生。而且,在靠近對應該開口212的上下兩導輪23使該防塵皮帶24鄰近該開口212的一部份與該開口212的延伸方向趨於平行,並且幾乎接近但不接觸於該防塵殼體21的內表面,如此能遮蔽住該開口212且又能避免該防塵皮帶24與該防塵殼體21的內表面摩擦產生的粉塵。當然,該等導輪23的數量也可以是兩個、三個或是五個以上,並分別設置於該滑道211的頂部與底部,不以特定的實施方式為限。
更具體來說,當各該銜接件434隨著相應的該活塞塊222作動而上下位移,可帶動相應的該防塵皮帶24沿一迴圈路徑雙向樞轉。如此,當該等升降機構2作動,由於各該防塵皮帶24可隨著相應的該銜接件434位移而樞轉,能使相應的該開口212受到相應的該防塵皮帶24持續性地遮蔽。也就是說,各該防塵殼體21僅有的開口212受到相應的該防塵皮帶24封閉,而使得各該防塵殼體21內的粉塵無法經由該開口212飄散至外在環境。
參閱圖1與圖5,各該抽氣單元25裝設於相應的該防塵殼體21的底部,且連通相應的該防塵殼體21內部與外界,以使相應的該防塵殼體21內的氣體由上至下自相應的該抽氣單元25排出至外界,以降低該防塵殼體21內的粉塵量。
參閱圖1與圖6,該氣體濾淨裝置3包括一連通該排氣管433的外筒結構31、一具高熱傳特性的的冷凝結構32,及一壓力檢測計(圖未示)。該外筒結構31包括一外筒體311,及一可分離地鎖固於該外筒體311的筒蓋312。該外筒體311之遠離該筒蓋312的一端形成一排氣出口313。在本實施例中,該外筒體311呈現為上下皆有開口的柱形圓筒。該筒蓋312覆蓋於該外筒體311的頂部,以封閉該外筒體311頂部的開口。該排氣出口313則是形成於該外筒體311的底部,以遠離該外筒體311的頂部開口。然而,該外筒體311的型態與該外筒體311開口位置的實施方式視實際需要可做調整。該筒蓋312形成一貫通至該外筒體311的進氣入口314,及一貫通至該外筒體311的偵測口315。該進氣入口314與該排氣管433連通,使該內爐單元46內的氣體能流入該外筒體311內。該偵測口315供該壓力檢測計由外界插入至該外筒體311內,以利監測該外筒體311內氣體流通的壓力。
該冷凝結構32包括一自該筒蓋312內側朝該排氣出口313延伸的內筒321、分別連通至該內筒321的一流入管道322與一流出管道323,及數個連接於該內筒321外側且沿該內筒321的延伸方向間隔排列的冷凝板324。更具體來說,該內筒321與該等冷凝板324皆容置於該外筒體311內,以供來自於該內爐單元46(參閱圖2)內的氣體與該內筒321外壁以及該等冷凝板324藉由熱傳導方式進行氣體中不潔成分的冷凝處理。在本實施例中,該內筒321與該等冷凝板324為具高熱傳特性的材質。該流入管道322與該流出管道323皆貫穿該筒蓋312,並分別導引導熱流體流進該內筒321,以及導引導熱流體自該內筒321流出以將該內筒321與該等冷凝板324的熱能透過導熱流體導出。在本實施例中,該流入管道322自該筒蓋312朝該內筒321底部延伸。更具體來說,該流入管道322至該內筒321底部的距離小於該流出管道323至該內筒321底部的距離。如此,可以使得導熱流體直接流進該內筒321的底部,並朝該內筒321的頂部流動,以確保導熱流體充分流過該內筒321內部,增加該冷凝結構32的熱交換效率。此外,該內筒321的外徑大於該流入管道322與該流出管道323的外徑,以增加該冷凝結構32整體的表面積,進而提升該冷凝結構32的熱交換效率。
每一冷凝板324形成一貫穿該冷凝板324之兩相反板面的連通孔325,且兩兩相鄰的冷凝板324的連通孔325彼此錯置。在本實施例中,該進氣入口314與相鄰的該冷凝板324的連通孔325以該內筒321的軸線為中心分別對稱地形成於該筒蓋312與相應的該冷凝板324,除此之外,兩兩相鄰的冷凝板324的連通孔325以該內筒321的軸線為中心分別對稱地形成於該等冷凝板324,同時每一冷凝板324的連通孔325的數目僅有一個,並且該等冷凝板324的側緣與該外筒體311的內表面間的間隙非常微小,如此可以使得該外筒體311內的氣體僅能依序自該等連通孔325通過,最後由該排氣出口313流出。換句話說,該外筒體311內的氣體能沿最長路徑流通過該外筒體311,以增加該外筒體311內的氣體與該冷凝結構32熱交換的時間。然而,各該冷凝板324的該連通孔325的數目不以特定數量為限,視實際需要而定。在本實施例中,每一連通孔325的孔徑大於各該冷凝板324的厚度。也就是說,該外筒體311內的氣體並未受到各該連通孔325的孔壁壓縮降溫即已依序通過該等連通孔325,而是藉由與該冷凝結構32熱交換而達到該外筒體311內氣體中的部分成分(主要是如圖2所示的待加熱物9上所塗佈的塗層揮發造成的不潔成分)降溫凝結的效果,藉以實現氣體的淨化處理。
參閱圖1、圖2與圖7,在進行熱處理製程時,該爐底基座432會先如圖1、7般隨著該等升降機構2作動而與該爐底座外框431分離,並連同該層架單元5一起下降至該等升降機構2的底部。此時,該層架單元5顯露於該爐管本體41外部,以供該等待加熱物9分別置放於該等分層載台52。接著,該爐底基座432隨著該等升降機構2作動而向上位移,並透過該底密封環438與該爐底座外框431封合,使該層架單元5容置於該內爐單元46的密閉空間內。隨後,該加熱元件組42的該等陶瓷電熱板各別作動,使該內爐單元46內的溫度維持在製程溫度的範圍內,並配合該等熱電耦元件48所感測到該層架單元5周圍不同區域的溫度,而驅動該熱風進氣管組6的該等橫向噴氣管61各別對該等待加熱物9噴出風量不同的高溫氮氣,以微調該等待加熱物9的受熱程度,使不同區域的該等待加熱物9的受熱程度相近。同時,該下層流道436與該上層流道437皆導引導熱流體通過,能將該內爐單元46內傳導至該外框本體435的熱能導出,使該外框本體435局部降溫,避免該底密封環438與該頂密封環462受熱而變形。最後,待該加熱爐1的加熱過程結束,該等冷風進氣模組44與該冷風排氣模組45作動,使該內爐單元46內的溫度與該冷卻室47內的溫度產生熱交換而降溫,才能重複前述的動作,使該爐底基座432下降以取出該等待加熱物9。
參閱圖1、圖2與圖6,當該加熱爐1對該等待加熱物9進行熱處理,該等待加熱物9上所塗佈的塗層會受熱揮發而產生揮發性氣體,接著,該加熱爐1內的揮發性氣體受到該排氣管433的導引,自該進氣入口314、該等連通孔325與該排氣出口313依序通過,並與該內筒321、該等冷凝板324產生熱交換而降溫凝結,形成液態或是膠狀的有機物質殘留於該外筒體311內。同時,該流入管道322、該內筒321與該流出管道323可依序導引導熱流體通過,以將該內筒321與該等冷凝板324的熱能透過導熱流體導出,使該冷凝結構32維持低於揮發性氣體的溫度。值得一提的是,殘留於該外筒體311內的有機物質會因為附著於該等冷凝板324的板面以及該等連通孔325的孔壁,導致該等連通孔325堵塞。此時,該壓力檢測計會顯示該外筒體311內的壓力值過高,進而促使使用者將該筒蓋312與該外筒體311分離,使連接於該筒蓋312的該冷凝結構32可隨著該筒蓋312移動而自該外筒體311取出,以利後續清潔該冷凝結構32。
綜上所述,藉由各該橫向噴氣管61的該等出氣孔611分別對準該等分層載台52之間橫向吹出高溫氣體,藉此控制該等分層載台52之間的溫度,能使該等分層載台52上所放置的該等待加熱物9受熱程度相近,以確保各待加熱物9能受到相同條件的熱處理,達到製程良率提升的目的。此外,當該等出氣孔611橫向吹氣且該排氣管433於該爐管本體41的下方排氣,可使該爐管本體41內的氣體由上至下向外排出,以避免沉積於該爐管本體41下方的粉塵隨著上下循環的氣流飄向該等分層載台52而附著於該等待加熱物9表面,同樣能達到製程良率提升的目的。另外,藉由各該升降機構2的該滑道211的開口受到該防塵皮帶24遮蔽,使各該防塵殼體21內的粉塵無法經由該底部開口4351飄散至該內爐體461中,能避免該內爐體461內的粉塵量升高而確保該等待加熱物9的潔淨度,達到製程良率提升的目的,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加熱爐 2:升降機構 21:防塵殼體 211:滑道 212:開口 22:升降氣缸 221:氣缸本體 222:活塞塊 23:導輪 24:防塵皮帶 25:抽氣單元 3:氣體濾淨裝置 31:外筒結構 311:外筒體 312:筒蓋 313:排氣出口 314:進氣入口 315:偵測口 32:冷凝結構 321:內筒 322:流入管道 323:流出管道 324:冷凝板 325:連通孔 4:爐管裝置 41:爐管本體 42:加熱元件組 43:爐底座組合體 431:爐底座外框 432:爐底基座 433:排氣管 434:銜接件 435:外框本體 4351:底部開口 4352:頂部開口 436:下層流道 437:上層流道 438:底密封環 44:冷風進氣模組 45:冷風排氣模組 46:內爐單元 461:內爐體 462:頂密封環 47:冷卻室 48:熱電耦元件 5:層架單元 51:架體 52:分層載台 6:熱風進氣管組 61:橫向噴氣管 611:出氣孔 62:前縱向噴氣管 63:後縱向噴氣管 9:待加熱物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高潔淨度烘烤設備之一實施例; 圖2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一加熱爐; 圖3是另一視角的剖視示意圖; 圖4是圖2之一局部放大圖,說明該加熱爐之一爐底座組合體及一內爐單元的連接關係; 圖5是如圖1視角的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二升降機構與該加熱爐之一爐底基座的連接關係; 圖6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氣體濾淨裝置;及 圖7是該高潔淨度烘烤設備的另一狀態示意圖。
1:加熱爐
4:爐管裝置
41:爐管本體
42:加熱元件組
43:爐底座組合體
431:爐底座外框
432:爐底基座
433:排氣管
434:銜接件
435:外框本體
4351:底部開口
4352:頂部開口
436:下層流道
437:上層流道
438:底密封環
44:冷風進氣模組
45:冷風排氣模組
46:內爐單元
461:內爐體
462:頂密封環
47:冷卻室
48:熱電耦元件
5:層架單元
51:架體
52:分層載台
6:熱風進氣管組
61:橫向噴氣管
611:出氣孔
62:前縱向噴氣管
63:後縱向噴氣管
9:待加熱物

Claims (10)

  1. 一種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包含: 一加熱爐,包括 一爐管裝置,具有一爐管本體、一設置於該爐管本體內側且能受控發熱的加熱元件組,及一位於該爐管本體底部的爐底座組合體,該爐底座組合體具有一連通該爐管本體底部且貫通至外界的爐底座外框、一可移離地封合於該爐底座外框的爐底基座,及至少一貫通該爐管本體且可用於將氣體排至外界的排氣管,該爐底座外框具有一外框本體,及一鑲嵌於該外框本體內的下層流道,該外框本體的底面形成一底部開口,該爐底基座具有一環繞於該底部開口外圍的底密封環,該底密封環可壓接於該外框本體的底面,以密封該爐管裝置,該下層流道鄰近該底部開口且沿該底密封環的長度方向延伸,並供導熱流體流通,以用於將該外框本體的熱能導出, 一層架單元,可移離地裝設於該爐管裝置內,並具有一架體,及數個縱向排列地設置於該架體的分層載台,該等分層載台分別適用於承載待加熱物,及 至少一橫向噴氣管,豎立地裝設於該爐管裝置內且鄰近該層架單元,並具有數個縱向排列的出氣孔,該等出氣孔分別對準兩兩相鄰的該分層載台之間,並能橫向吹出高溫氣體,以調節控制該等分層載台之間的溫度, 其中,當該等出氣孔橫向吹氣且該排氣管於該爐管本體的下方排氣,可使該爐管本體內的氣體由上至下流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其中,該加熱爐包括一裝設於該爐管裝置內的熱風進氣管組,該熱風進氣管組具有數個分別豎立且環繞地設置於該層架單元周圍的橫向噴氣管。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其中,該爐管裝置具有至少一貫通該爐管本體且用於導引氣體進入的冷風進氣模組、一貫通該爐管本體且用於導引氣體流至外界的冷風排氣模組,及一設置於該爐管本體內且罩蓋於該層架單元與該熱風進氣管組,並與該爐底座外框封合的內爐單元,該內爐單元與該爐管本體之間的空間形成一冷卻室,該冷卻室連通該冷風進氣模組與該冷風排氣模組,其中,氣體可受到該冷風進氣模組導引而進入該爐管本體內,且流經該冷卻室並從該冷風排氣模組排出,使該內爐單元的溫度下降。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其中,該外框本體的頂面還形成一反向於該底部開口的頂部開口,該內爐單元具有一內爐體,及至少一設置於該內爐體與該外框本體之間的頂密封環,該頂密封環環繞於該頂部開口外圍,以封合該內爐體與該外框本體,該爐底座外框還具有一鑲嵌於該外框本體內且位於該下層流道上方的上層流道,該上層流道鄰近該頂部開口且沿該頂密封環的長度方向延伸,並供導熱流體流通,以用於將該外框本體的熱能導出。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其中,該冷風進氣模組設置於該爐管本體的底部,該冷風排氣模組設置於該爐管本體的頂部,當該冷風進氣模組與該冷風排氣模組作動,可使該冷卻室內的氣體由下至上流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其中,該爐管裝置還具有數個環繞地設置於該層架單元周圍的熱電耦元件,該等熱電耦元件用於感測該層架單元周圍的溫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其中,該加熱元件組具有數個沿該爐管本體環形地設置的陶瓷電熱板,各該陶瓷電熱板能分別受控調節溫度。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其中,該爐底座組合體還具有二分別連接於該爐底基座的左右兩側的銜接件,該高潔淨度烘烤設備還包含二升降機構,該等升降機構分別設置於該加熱爐左右兩側的下方,每一升降機構包括一防塵殼體、一升降氣缸、至少二導輪及一防塵皮帶,每一防塵殼體形成一縱向延伸的滑道,每一升降氣缸具有一氣缸本體,及一設置於相應的該滑道內且可相對於該氣缸本體上下位移的活塞塊,該等活塞塊遠離該氣缸本體的一端分別與該等銜接件銜接,使該爐底基座可隨著該活塞塊作動而上下位移,各該升降機構的該等導輪分別橫向設置於該滑道的頂部與底部,每一導輪能以橫軸為軸心樞轉,每一防塵皮帶環繞於相應的該升降機構的該等導輪,且該防塵皮帶的兩相反端分別銜接於相應的該銜接件,其中,該防塵皮帶包覆於相應的該活塞塊外圍,並可隨著該銜接件位移而樞轉,使該滑道的開口能受到該防塵皮帶遮蔽。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其中,每一升降機構還包括至少一貫通相應的該防塵殼體之底部的抽氣單元,以使該防塵殼體內的氣體由上至下排出。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潔淨度烘烤設備,還包含一氣體濾淨裝置,該氣體濾淨裝置包括一連通該排氣管的外筒結構,及一具高熱傳特性的的冷凝結構,該冷凝結構與該外筒結構未連通,且用於將該外筒結構內的熱能導出,使該外筒結構內的氣體與該冷凝結構產生熱交換而讓氣體中的部分成分降溫凝結。
TW110107867A 2021-03-05 2021-03-05 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TWI763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867A TWI763351B (zh) 2021-03-05 2021-03-05 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867A TWI763351B (zh) 2021-03-05 2021-03-05 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3351B TWI763351B (zh) 2022-05-01
TW202235793A true TW202235793A (zh) 2022-09-16

Family

ID=82594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7867A TWI763351B (zh) 2021-03-05 2021-03-05 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33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5332B (zh) * 2022-07-29 2023-09-29 江苏锦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紧固件加工用热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192A (zh) * 2005-12-28 2007-07-04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半导体处理用的立式晶舟及立式热处理装置
JP5882167B2 (ja) * 2012-09-13 2016-03-0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熱処理装置
US10605530B2 (en) * 2017-07-26 2020-03-31 Asm Ip Holding B.V. Assembly of a liner and a flange for a vertical furnace as well as the liner and the vertical furnace
JP6804027B2 (ja) * 2018-02-23 2020-12-23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基板処理装置、温度制御方法、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3351B (zh) 202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228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ing substrate and coating and developing system
US8814563B2 (en) Substrate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ating and developing system
TW201639063A (zh) 批量加熱和冷卻腔室或負載鎖定裝置
KR102406942B1 (ko) 엣지 링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열처리 장치
TW202235793A (zh) 高潔淨度烘烤設備
US8692161B2 (en) Furnace system with case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US20170338135A1 (en) Thermal coupled quartz dome heat sink
US20090211742A1 (en) Cooling plates and semiconductor apparatus thereof
JP2002313796A (ja) 基板熱処理装置
CN115031530A (zh) 高洁净度烘烤设备
KR20190099819A (ko) 기판처리 장치
JP2011044633A (ja) 基板処理装置
JP5224679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2007116089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221272B1 (ko) 흄 트랩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기판 열처리 시스템
CN112768372A (zh) 烧结设备
Kaper et al. Oven Drying of Inkjet‐Printed Functional Fluids on Industrial Scale
JP5274696B2 (ja) 断熱構造体、加熱装置、加熱システム、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9219375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
JP2014067979A (ja)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80026821A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JP2003194477A (ja) 熱処理装置
JP2007017028A (ja) 熱処理炉及び平面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