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3481A - 無人機救生裝置 - Google Patents

無人機救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3481A
TW202233481A TW110105996A TW110105996A TW202233481A TW 202233481 A TW202233481 A TW 202233481A TW 110105996 A TW110105996 A TW 110105996A TW 110105996 A TW110105996 A TW 110105996A TW 202233481 A TW202233481 A TW 2022334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psule
control module
signal
drone
rele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5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德鑫
林佳榮
林運賢
蘇賢君
Original Assignee
元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元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元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5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233481A/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3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348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利用一無人機以飛行的方式移動至救生位置上,再透過一使用端控制該無人機上的一釋放部執行一釋放作業,使得與該無人機連接至少一囊體被釋放後與該無人機相分離,此時,該囊體係可根據該囊體內設置的一囊體控制模組傳輸一觸發命令以觸發一氣體發生器進行一氣體的產生,再經由該氣體發生器的一輸出口將該氣體輸出至一囊袋內,使得該囊袋可被膨脹形成一救生圈或是一氣墊的型態。如此,本發明即可即時地提供遠距離救生之功效,以大大增加災難中落難者的生還率。

Description

無人機救生裝置
本發明係涉及無人機的技術,尤指一種利用無人機釋放至少一囊體的無人機救生裝置。
現代人在休閒期間時常會前往靠近水的自然生態地區遊憩,但時常由於疏忽大自然的力量或發生船難而受困於瀕臨被水淹沒的險境中。
此外,時常因事故地點有時距離過遠或環境過於險惡而無法直接由人員即時進行救援或時有救援人員與被救援者同時陷入險境的情況。
有鑑於此,在先前技術上,係有一種利用無人機直接裝載救生圈,當救難人員發現溺水者時,即可利用其無人機直接飛行移動到溺水者的位置上方,再將救生圈直接投擲套入溺水者身上,使溺水者可有效地透過救生圈的浮力而獲救。
然而,此先前技術的無人機設備因裝載的救生圈體積過大容易受風向影響飛行且操作須非常精準才可讓無人機完成將救生圈套入溺水者身上,此動作將會嚴重影響進行下一次救援的時間。
因此,現今係需一種可有效且快速進行遠距離救生的技術,進而改善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人機救生裝置,其主要是利用無人機以飛行的方式移動至救生位置上,再透過使用端控制無人機上的釋放部執行釋放作業,使得與無人機連接的一個或複數個囊體相繼被釋放後與無人機相分離,此時,囊體係可根據囊體內設置的囊體控制模組傳輸觸發命令以觸發氣體發生器進行氣體的產生,再經由氣體發生器的輸出口將氣體輸出至囊袋內,使得囊袋可被膨脹形成救生圈或是氣墊的型態。
如此,當多人落水的情形發生時,該無人機即可利用投放複數個囊體的方式,快速完成多目標救援的工作任務。
藉此,本發明即可快速地提供遠距離救生之功效,且改善先前技術之無人機必須精準操作飛行、多人落水無法快速救援的困境。
為達上揭之目的者,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無人機救生裝置,包括:一無人機,其係設有一飛行模組以使該無人機飛行於一空中環境上,該無人機包括:一訊號控制模組,其設於該無人機上以接收從外部傳送的一釋放訊號;及一釋放部,其設於該無人機上且與該訊號控制模組連接,其中該訊號控制模組係根據該釋放訊號所記載的一釋放命令控制該釋放部;至少一囊體,其設有一連接部以與該釋放部相連接,該訊號控制模組根據該釋放訊號所記載的該釋放命令以控制該釋放部執行一釋放作業,使得該釋放部釋放該連接部,使該無人機與該囊體相分離,其中該囊體包括:一囊體控制模組,其設於該囊體內;及一氣體發生器,其設於該囊體內且與該囊體控制模組連接,其中該囊體控制模組係傳輸一觸發命令以觸發該氣體發生器,使得該氣體發生器產生一氣體,且經由該氣體發生器的一輸出口將該氣體輸出;一囊袋,其從該輸出口接收該氣體。
較佳地,該無人機進一步包括:一監控元件,其係與該訊號控制模組連接,該監控元件係監測該無人機的外部環境且產生一環境資料,該監控元件係經由該訊號控制模組將該環境資料傳輸予一使用端。
較佳地,該訊號控制模組控制該釋放部執行該釋放作業時,該訊號控制模組進一步產生該控制訊號,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接收該控制訊號以觸發該氣體發生器,或是該囊體控制模組設有一觸發程序,當該無人機與該囊體相分離時,該囊體控制模組係啟動該觸發程序,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經由一預設時間後觸發該氣體發生器。
較佳地,該囊體進一步包括:一定位模組,其設於該囊體內且與該囊體控制模組連接,該定位模組係偵測該囊體的位置且產生一定位訊號,該定位模組將該定位訊號經由該囊體控制模組傳輸至一使用端。
較佳地,該囊體進一步包括:一燈光模組,其設於該囊體上且與該囊體控制模組連接,當該囊體控制模組觸發該氣體發生器時,該囊體控制模組進一步傳輸一燈光訊號至該燈光模組,該燈光模組係根據接收到的該燈光訊號所記載的一燈光命令執行一光照作業。
較佳地,該囊袋係由一防水材質所製成。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人機救生裝置,其主要是利用無人機以飛行的方式移動至救生位置上,再透過使用端控制無人機上的釋放部執行釋放作業,使得與無人機連接的掛載件被釋放後與無人機相分離,此時,掛載件內部的囊體係可根據囊體內設置的囊體控制模組傳輸觸發命令以觸發氣體發生器進行氣體的產生,再經由氣體發生器的輸出口將氣體輸出至囊袋內,使得囊袋可從掛載件的預開處向外擴張,使得掛載件分裂後與囊體分離,而囊袋膨脹後則可形成救生圈或是氣墊的型態。
如此,例如當多人落水的情形發生時,該無人機即可利用投放複數個掛載件的方式,以完成多目標救援的工作任務。
藉此,本發明即可即時地提供遠距離救生之功效,且改善先前技術之無人機必須精準操作飛行、多人落水無法快速救援的困境。
為達上揭之另一目的者,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無人機救生裝置,包括:一無人機,其係設有一飛行模組以使該無人機飛行於一空中環境上,該無人機包括:一訊號控制模組,其設於該無人機上以接收從外部傳送的一釋放訊號;及一釋放部,其設於該無人機上且與該訊號控制模組連接,其中該訊號控制模組係根據該釋放訊號所記載的一釋放命令控制該釋放部;一掛載件,其設有一連接部以與該釋放部相連接,該訊號控制模組根據該釋放訊號所記載的該釋放命令以控制該釋放部執行一釋放作業,使得該釋放部釋放該連接部,以致該無人機與該掛載件相分離,其中該掛載件上設有一預開處;一囊體,其被容納於該掛載件內,且該囊體包括:一囊體控制模組,其設於該囊體內;及一氣體發生器,其設於該囊體內且與該囊體控制模組連接,其中該囊體控制模組係傳輸一觸發命令以觸發該氣體發生器,使得該氣體發生器產生一氣體,且經由該氣體發生器的一輸出口將該氣體輸出;一囊袋,其從該輸出口接收該氣體,使得該囊袋從該預開處向外擴張,以致該囊體與該掛載件相分離。
較佳地,該訊號控制模組控制該釋放部執行該釋放作業時,該訊號控制模組進一步產生一控制訊號,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接收該控制訊號以觸發該氣體發生器,或是該囊體控制模組設有一觸發程序,當該無人機與該掛載件相分離時,該囊體控制模組係啟動該觸發程序,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經由一預設時間後觸發該氣體發生器。
較佳地,該囊袋係由一防水材質所製成。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茲配合各圖式所列舉之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
本發明之優點、特徵以及達到之技術方法將參照例示性實施例及所附圖式進行更詳細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發明可以不同形式來實現,故不應被理解為其本發明僅限於此處所陳述的實施例,相反地,對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所提供的實施例將使本揭露更加透徹與全面且完整地傳達本發明的範疇,且本發明將僅為所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為定義。
另外,術語「包括」及/或「包含」指所述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及/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個或複數個其他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為使  貴審查委員方便瞭解本發明之內容,以及所能達成之功效,茲配合圖式列舉之各項具體實施例以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至圖6,其係為本發明之結構示意圖、俯視圖、無人機之系統方塊圖、囊體之系統方塊圖、掛載件結構示意圖以及無人機與掛載件分離的分解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無人機救生裝置主要是由一無人機10以及至少一囊體20所構成。該無人機10具體係透過遙控或是程式編碼的方式控制飛行移動的機體,因此,該無人機10上係設有一飛行模組11,以透過該飛行模組11的啟動,帶動著該無人機10之機體飛行於一空中環境上,其空中環境並不被限定於高空或低空環境,僅需可使該無人機10之機體與地面之間具有一間距(例如1公分或1公尺等,其間距距離並不限定)時,即為該無人機10係處於該空中環境上。
在此實施例中,該無人機10至少可包括有一訊號控制模組12及一釋放部13,該訊號控制模組12可被用於傳輸、接收及處理訊號,且當該訊號控制模組12處理訊號時,則可根據其訊號中的資料封包所記載之內容產生對應之控制訊號121,而該釋放部13則是具有相關的釋放及連接機制,以當該釋放部13執行一釋放作業131時,該釋放部13則啟動釋放機制以釋放已連接的連接物品,但當該釋放部13未執行該釋放作業131時,該釋放部13則會持續地啟動連接機制,以與其連接物品相連接。因此,當該訊號控制模組12與該釋放部13連接時,該訊號控制模組12係可從外部(例如從一使用端40(例如智慧型手機或無人機遙控器)或其他終端)接收到一釋放訊號41,且根據該釋放訊號41所記載的一釋放命令控制該釋放部13,使得該釋放部13受到該訊號控制模組12的控制時,該釋放部13則執行該釋放作業以啟動其釋放機制。
再者,為了提供使用者可清楚知道該無人機10的位置環境,該無人10機上進一步還設有一監控元件14,其係與該訊號控制模組12連接,使得該監控元件14監測該無人機10的外部環境且產生一環境資料141時,該監控元件14係可經由該訊號控制模組12將該環境資料141(例如即時影像)傳輸予該使用端40,以利於使用者可透過該使用端40知曉該無人機10目前的位置環境。
該囊體20具體可為由防水材質所製成的救生圈、氣墊或其他可提供救生之物品,當該囊體20處於未充氣的狀態前,該囊體20係可藉由一連接部以與該釋放部13相連接(即該釋放部13啟動連接機制時),而在此所指之單獨一個該囊體20與設置於該無人機10上的單獨一個該釋放部13連接,若有另一個單獨個體的該囊體20欲被承載於該無人機10上時,則可由該無人機10上設置的另一個該釋放部13與該囊體20進行連接或釋放的機制。,如此,當該訊號控制模組12根據該釋放訊號41所記載的該釋放命令以控制該釋放部13執行該釋放作業131後,該釋放部13則會透過啟動的釋放機制釋放該連接部,以使得該無人機10與該囊體20相互分離,且因該無人機10設有該飛行模組11以飛行於該空中環境上,故當該無人機10與該囊體20相分離時,該無人機10則會持續處於該空中環境上,但該囊體20則會因重力而向下墜落。
然而,為了讓該囊體20在墜落時,可有效地進行充氣作業,進而讓落難者可透過該囊體20的浮力載浮於水面上,故該囊體20係至少包括有一囊體控制模組21、一氣體發生器22及一囊袋,其中該囊體控制模組21與該訊號控制模組12相似,其亦可被用於傳輸、接收及處理訊號,且當該囊體控制模組21還可被用於編程一程序,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21可根據該程序執行相關的動作,而該氣體發生器22係可包括利用壓縮機對氣體進行壓縮,且儲藏於儲氣罐、或是利用化學反應的方式產生氣體等。該囊體控制模組21及該氣體發生器22係被設於該囊體20內,且該囊體控制模組21與該氣體發生器22相連接,如此,當該囊體20與該無人機10相分離後,該囊體20係可由至少下列描述的方式啟動該氣體發生器22以產生一氣體221。
其一方式係為:當該訊號控制模組12控制該釋放部13執行該釋放作業131時,該訊號控制模組12進一步產生一控制訊號121,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21接收該控制訊號121,且當該囊體控制模組21經解調該控制訊號121後,則根據該控制訊號121所記載的內容產生一觸發命令且傳輸予該氣體發生器22,進以觸發該氣體發生器22產生該氣體221。
另一方式則為:於該囊體控制模組21編程一觸發程序211,使得該無人機10與該囊體20相分離時,該囊體控制模組21則啟動該觸發程序211,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21經由一預設時間212(例如2秒或3秒後)後觸發該氣體發生器22,進而產生該氣體221。
因此,當該氣體發生器22產生該氣體221後,係可經由該氣體發生器22的一輸出口將該氣體221輸出至該囊袋內,使該囊袋充氣膨脹後形成具有浮力的一救生圈、一氣墊或其他可提供救生之物品,以供落難者載浮於該囊袋上。
再者,為了提供該囊體20可被有效的乘載於該無人機10上,以進行相關的移動或釋放,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進一步還可包括將該囊體20承載於一掛載件30上,以透過該掛載件30上設有之該連接部31與該釋放部13連接,故當該訊號控制模組12根據該釋放訊號41所記載的該釋放命令以控制該釋放部13執行該釋放作業131時,該釋放部13則是釋放該掛載件30上的該連接部31,以致該無人機10與該掛載件30相分離。此時,該囊體20則無需再設置該連接部與該釋放部13連接,則是透過該掛載件30與該釋放部13連接後,即可進行連接或是釋放之動作。
而為了讓該氣體發生器22對該囊袋充氣時可有效地從該掛載件30內向外擴張,進而使該掛載件30分裂,而讓該囊袋可在外部形成完成充氣的救生圈、氣墊或其他可提供救生之物品以提供落難者使用,故在該掛載件30上還可設有一預開處32,該預開處32的結構強度係小於該掛載件30其他部位上的結構強度,使得該囊體20內的該氣體發生器22產生該氣體221而對該囊袋充氣時,該囊袋則可從該預開處32撐破該掛載件30,以讓該囊袋得以形成充氣後的救生圈、氣墊或其他可提供救生之物品的型態,進而進行目標救援的動作。
此外,若欲進行多人救援的行動時,該無人機亦可利用承載及釋放複數個該囊體的方式,以快速達成多目標救援的工作任務。因此,該無人機並非僅限定於承載一個該囊體而已,其亦可透過承載且釋放該些囊體的方式進行如上所述的動作。
而上述的控制模組皆需由電流驅動才可進行相關地接收、傳輸或處理之動作,在本發明中的電池設置則可包括為充電式或非充電式的電池配置,以用於提供電能。然而,電池的設置及訊號解調的技術係為傳統習知的技術,故在此係不再贅述先前技術中已知的動作。
請參閱圖7及圖8,其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掛載件結構示意圖以及掛載件的另面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掛載件30亦可由其他型態所構成,以利用該掛載件30開放式地掛載該囊體20,而當該釋放部13釋放該掛載件30,使得該氣體發生器22執行對該囊袋充氣的動作時,該囊袋係可撐破該掛載件30上結構較弱的該預開處32,以向外擴張形成救生圈、氣墊或其他可提供救生之物品的型態。
如此,本案所指的該掛載件30應不限定其材質、型態及承載該囊體20的方式,其僅需可提供該囊體20掛載於無人機上,且當該囊體20進行充氣之動作時,可與該囊體20分離,使得該囊袋可向外擴張以形成救生圈、氣墊或其他可提供救生之物品的型態時,皆應屬本案之該掛載件30所保護的範圍內。
請參閱圖9,其係為本發明之囊體的定位模組及燈光模組連接方塊圖。如圖所示,為了有效知道落難者地實際位置,以利於後續救援行動之進行,故該囊體20內進一步還可設有一定位模組23(例如利用全球地位系統(GPS)定位),其與該囊體控制模組21連接,使得該定位模組23偵測該囊體20的位置且產生出對應的一定位訊號231時,該定位模組23係可將該定位訊號231經由該囊體控制模組21傳輸至該使用端40或其他終端,使得使用者及相關救援小隊可透過該定位訊號231得知該囊體20(即落難者)的具體位置。
另外,為了讓救援小隊更容易發現落難者的位置,在此的該囊體20上進一步還可設有一燈光模組24,其與該囊體控制模組21連接,以當該囊體控制模組21觸發該氣體發生器22時,該囊體控制模組21進一步還傳輸一燈光訊號241至該燈光模組24,如此,該燈光模組24即可根據接收到的該燈光訊號241所記載的一燈光命令執行一光照作業242,而該光照作業242係可包括有閃爍模式、呼吸模式、燈照模式(普通亮燈的狀態)、強光模式(可照射出刺眼的光線)、其他的光照模式、或是任二者以上之組合等。
本案所揭示者,乃較佳實施例,舉凡局部之變更或修飾而源於本案之技術思想而為熟習該項技藝之人所易於推知者,俱不脫本案之專利權範疇。
綜上所陳,本案無論就目的、手段與功效,在在顯示其迥異於習知之技術特徵,且其首先發明合於實用,亦在在符合發明之專利要件,懇請  貴審查委員明察,並祈早日賜予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
10:無人機 11:飛行模組 12:訊號控制模組 121:控制訊號 13:釋放部 131:釋放作業 14:監控元件 141:環境資料 20:囊體 21:囊體控制模組 211:觸發程序 212:預設時間 22:氣體發生器 221:氣體 23:定位模組 231:定位訊號 24:燈光模組 241:燈光訊號 242:光照作業 30:掛載件 31:連接部 32:預開處 40:使用端 41:釋放訊號
圖1係為本發明之結構示意圖; 圖2係為本發明之俯視圖; 圖3係為本發明之無人機之系統方塊圖; 圖4係為本發明之囊體之系統方塊圖; 圖5係為本發明之掛載件結構示意圖; 圖6係為本發明之無人機與掛載件分離的分解圖; 圖7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掛載件結構示意圖; 圖8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掛載件的另面結構示意圖; 圖9係為本發明之囊體的定位模組及燈光模組連接方塊圖。
10:無人機
11:飛行模組
12:訊號控制模組
121:控制訊號
13:釋放部
131:釋放作業
14:監控元件
141:環境資料
20:囊體
21:囊體控制模組
211:觸發程序
212:預設時間
22:氣體發生器
221:氣體
23:定位模組
231:定位訊號
24:燈光模組
241:燈光訊號
242:光照作業
30:掛載件
31:連接部
32:預開處

Claims (9)

  1. 一種無人機救生裝置,包括: 一無人機,其係設有一飛行模組以使該無人機飛行於一空中環境上,該無人機包括: 一訊號控制模組,其設於該無人機上以接收從外部傳送的一釋放訊號;及 一釋放部,其設於該無人機上且與該訊號控制模組連接,其中該訊號控制模組係根據該釋放訊號所記載的一釋放命令控制該釋放部; 一囊體,其設有一連接部以與該釋放部相連接,該訊號控制模組根據該釋放訊號所記載的該釋放命令以控制該釋放部執行一釋放作業,使得該釋放部釋放該連接部,以致該無人機與該囊體相分離,其中該囊體包括: 一囊體控制模組,其設於該囊體內; 一氣體發生器,其設於該囊體內且與該囊體控制模組連接,其中該囊體控制模組係傳輸一觸發命令以觸發該氣體發生器,使得該氣體發生器產生一氣體,且經由該氣體發生器的一輸出口將該氣體輸出;及 一囊袋,其從該輸出口接收該氣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人機救生裝置,其中該無人機進一步包括: 一監控元件,其係與該訊號控制模組連接,該監控元件係監測該無人機的外部環境且產生一環境資料,該監控元件係經由該訊號控制模組將該環境資料傳輸予一使用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人機救生裝置,其中該訊號控制模組控制該釋放部執行該釋放作業時,該訊號控制模組進一步產生一控制訊號,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接收該控制訊號以觸發該氣體發生器,或是該該囊體控制模組設有一觸發程序,當該無人機與該囊體相分離時,該囊體控制模組係啟動該觸發程序,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經由一預設時間後觸發該氣體發生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人機救生裝置,其中該囊體進一步包括: 一定位模組,其設於該囊體內且與該囊體控制模組連接,該定位模組係偵測該囊體的位置且產生一定位訊號,該定位模組將該定位訊號經由該囊體控制模組傳輸至一使用端。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人機救生裝置,其中該囊體進一步包括: 一燈光模組,其設於該囊體上且與該囊體控制模組連接,當該囊體控制模組觸發該氣體發生器時,該囊體控制模組進一步傳輸一燈光訊號至該燈光模組,該燈光模組係根據接收到的該燈光訊號所記載的一燈光命令執行一光照作業。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人機救生裝置,其中該囊袋係由一防水材質所製成。
  7. 一種無人機救生裝置,包括: 一無人機,其係設有一飛行模組以使該無人機飛行於一空中環境上,該無人機包括: 一訊號控制模組,其設於該無人機上以接收從外部傳送的一釋放訊號;及 一釋放部,其設於該無人機上且與該訊號控制模組連接,其中該訊號控制模組係根據該釋放訊號所記載的一釋放命令控制該釋放部; 一掛載件,其被設置以掛載一囊體,該掛載件設有一連接部以與該釋放部相連接,該訊號控制模組根據該釋放訊號所記載的該釋放命令以控制該釋放部執行一釋放作業,使得該釋放部釋放該連接部,以致該無人機與該掛載件相分離,其中該掛載件上設有一預開處;以及 該囊體,該囊體包括: 一囊體控制模組,其設於該囊體內; 一氣體發生器,其設於該囊體內且與該囊體控制模組連接,其中該囊體控制模組係傳輸一觸發命令以觸發該氣體發生器,使得該氣體發生器產生一氣體,且經由該氣體發生器的一輸出口將該氣體輸出;及 一囊袋,其從該輸出口接收該氣體,使得該囊袋從該預開處向外擴張,以致該囊體與該掛載件相分離。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無人機救生裝置,其中該訊號控制模組控制該釋放部執行該釋放作業時,該訊號控制模組進一步產生一控制訊號,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接收該控制訊號以觸發該氣體發生器,或是該該囊體控制模組設有一觸發程序,當該無人機與該掛載件相分離時,該囊體控制模組係啟動該觸發程序,使得該囊體控制模組經由一預設時間後觸發該氣體發生器。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無人機救生裝置,其中該囊袋係由一防水材質所製成。
TW110105996A 2021-02-20 2021-02-20 無人機救生裝置 TW2022334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5996A TW202233481A (zh) 2021-02-20 2021-02-20 無人機救生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5996A TW202233481A (zh) 2021-02-20 2021-02-20 無人機救生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3481A true TW202233481A (zh) 2022-09-01

Family

ID=8495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5996A TW202233481A (zh) 2021-02-20 2021-02-20 無人機救生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23348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8196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e
US11286053B2 (en) Damage mitigating apparatus operable by pressurized deployment of a fabric
US11338923B2 (en) Parachute control system for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20180022310A1 (en) Airbag system for use with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WO2013123944A1 (en) Unmanned aerial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US10358197B2 (en) Lifesaving rope apparatus, life jacket, and water lifesaving device
WO2022037042A1 (zh) 适用于水上急救机器人浮力约束装置、急救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KR20160048737A (ko) 간편운전기능을 가지는 인명구조, 환경감시용 드론
CN109677621A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及无人机降落伞控制系统
CN114423681A (zh) 针对具有可展开降落伞的飞行器的损害减轻
CN215436908U (zh) 一种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和无人机
TW202233481A (zh) 無人機救生裝置
CN101450707A (zh) 飞行员用背负式电子救生系统
CN207931957U (zh) 一种无人船自动回收装置
TWM613617U (zh) 無人機救生裝置
CN216102708U (zh) 一种空投式水上救助筏
CN110546071A (zh) 无人飞行装置、报告器、飞行体以及报告器释放装置
CN1459402A (zh) 安全型航空器
CN212290254U (zh)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单警装备
CN108216530A (zh) 一种无人船自动回收方法
CN212500954U (zh) 智能遥控无人救援船
CN115817763A (zh) 一种针对拒救或无意识对象的智能救捞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