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1347A - 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裝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裝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1347A
TW202231347A TW110139053A TW110139053A TW202231347A TW 202231347 A TW202231347 A TW 202231347A TW 110139053 A TW110139053 A TW 110139053A TW 110139053 A TW110139053 A TW 110139053A TW 202231347 A TW202231347 A TW 20223134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eam
feed
inlet
recycle
liquid stre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9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里 穆罕默德 哈吉
亨利 斯萊斯特
穆巴沙爾 薩塔爾
諾瑞汀 阿傑利
夏洛塔 韋柏
Original Assignee
奧地利商柏列利斯股份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奧地利商柏列利斯股份公司 filed Critical 奧地利商柏列利斯股份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1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134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00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01J4/008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4/00Feed or outlet devices; Feed or outlet contro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 B01D5/0027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by direct contact between vapours or gases and the cooling me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24Stationary reactors without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01J19/2455Stationary reactors without moving elements inside provoking a loop type movement of the reactants
    • B01J19/246Stationary reactors without moving elements inside provoking a loop type movement of the reactants internally, i.e. the mixture circulating inside the vessel such that the upward stream is separated physically from the downward str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0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moving particles
    • B01J8/085Feeding reactive fl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18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 B01J8/2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with liquid as a fluidising medium
    • B01J8/22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with liquid as a fluidising medium gas being introduced into the liquid
    • B01J8/224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fluidised particles with liquid as a fluidising medium gas being introduced into the liquid the particles being subject to a circulatory move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1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polymerisation apparatu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4Polymerisation in solution
    • C08F2/06Organic solv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001Removal of residual monomers by physical means
    • C08F6/003Removal of residual monomers by physical means from polymer solutions, suspensions, dispersions or emulsions without recovery of the polymer therefr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04/00Aspects relating to feed or outlet devices; Regulating devices for feed or outlet devices
    • B01J2204/007Aspects relating to the heat-exchange of the feed or outle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781Aspects relating to microreactors
    • B01J2219/00905Separation
    • B01J2219/00921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裝置,包括進料容器,該進料容器包含:頂部區和底部區;進料出口,用於排出該進料流,其中,該進料出口位於該底部區;廢料出口,用於排出廢蒸氣流,其中,該廢料出口位於該頂部區;第一熱交換器,位於該頂部區下方;吸收器,位於該第一熱交換器下方;第一入口,用於將新鮮液體流引入該吸收器中或該吸收器的頂部,其中,該第一入口位於該吸收器處;第二入口,用於引入再循環液體流,其中,該第二入口位於該第一入口下方;以及第三入口,用於引入再循環蒸氣流,其中,該第三入口位於該第二入口下方和該進料出口上方。

Description

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裝置和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裝置和方法。
在溶液聚合製程中,所有反應物必須在反應器上游被完全吸收在溶劑中,即,溶解在溶劑中。因此,通常在將反應物和溶劑引入聚合反應器之前將它們放在一起、混合並溶解。這樣的過程通常被理解為溶液聚合反應器的進料流的製備。
<欲解決的技術問題>
溶液聚合反應器的進料流可以透過混合新鮮溶劑和新鮮反應物來製備。然而,通常會將離開反應器的混合物的一部分再循環並再次引入進料流的製備中。這樣的設置的優點在於,不僅將材料再循環,而且也將能量再循環,因為再循環料流中除了包含未反應的反應物和溶劑之外,也提供一定的溫度和壓力。
然而,這些再循環料流也具有一定量的成分,其濃度應受到控制,即,應理想地降低。這樣的成分中的一個類別包括揮發性雜質。若不去除這些雜質,則可能導致其在再循環時累積。這樣的累積可能導致製程中的干擾以及反應器控制的偏移(offset )。因此,在進料製備步驟中去除這樣的揮發性雜質是一個普遍的目標。另一個類別包括氫氣,氫氣通常在聚合製程中用作鏈轉移劑。對於特定的聚合產物,需要控制(即,至少部分地去除)進料流中的氫氣量,以防止產物偏離期望的的性質設定和最佳操作窗/操作設定。
此外,這些再循環料流通常由冷凝的產物(液體)和未冷凝的產物(蒸氣)組成。揮發性雜質和氫氣通常存在於蒸氣相中,但也可以存在於液相中。從液相或混合的液/氣相中去除揮發性成分通常透過簡單地排出揮發性成分來完成,即,透過讓揮發物在壓力驟降時蒸發來完成。然而,在溶液聚合的情況下,揮發性反應物如乙烯或丙烯也存在於再循環料流中。因此,簡單地排出上述揮發性成分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反應物的大量損失,而這些反應物仍可被用於溶液聚合製程。
因此,通常需要針對揮發性成分的控制和改進的揮發性反應物再循環最佳化的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製備裝置及其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
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進料裝置,其允許去除揮發性成分,例如氫氣、惰性氣體和/或揮發性雜質,同時防止揮發性反應物如乙烯或丙烯的損失。
此外,同樣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方法,其允許去除揮發性成分,例如氫氣、惰性氣體和/或揮發性雜質,同時防止揮發性反應物如乙烯或丙烯的損失。
現已驚訝地發現,上述問題透過一種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進料裝置得到解決,該進料裝置包括進料容器,該進料容器包含:頂部區和底部區;進料出口,用於排出該進料流,其中,該進料出口位於該底部區;廢料出口,用於排出廢蒸氣流,其中,該廢料出口位於該頂部區;第一熱交換器,位於該頂部區下方;吸收器,位於該第一熱交換器下方;第一入口,用於將新鮮液體流引入該吸收器中或該吸收器的頂部,其中,該第一入口位於該吸收器處;第二入口,用於引入再循環液體流,其中,該第二入口位於該第一入口下方;以及第三入口,用於引入再循環蒸氣流,其中,該第三入口位於該第二入口下方和該進料出口上方。
還驚訝地發現,所述問題透過一種包括所述進料裝置的溶液聚合反應器組件得到解決。
還驚訝地發現,所述問題透過一種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方法得到解決。該進料流包含至少一種溶劑、至少一種反應物、以及可選的氫氣。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包含該至少一種溶劑和可選的該至少一種反應物的至少一新鮮液體流;提供包含該至少一種溶劑和該至少一種反應物的至少一再循環液體流;提供包含該至少一種反應物的至少一再循環蒸氣流;使該至少一再循環蒸氣流與該至少一再循環液體流接觸,以產生接觸後的再循環液體流及接觸後的再循環蒸氣流;使該接觸後的再循環蒸氣流與該至少一新鮮液體流接觸,以產生接觸後的新鮮液體流和廢蒸氣流;將該接觸後的新鮮液體流與該接觸後的再循環液體流合併,以產生該進料流;排出該廢氣流;以及排出該進料流。
定義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揮發性成分」是表示較佳地存在於由溶液聚合製程的再循環區段提供的在液體及再循環蒸氣流中的成分。這樣的料流包含在所述料流的壓力釋放或溫度升高時可從這樣的液體流中蒸發的成分。這樣的揮發性成分可以是:惰性氣體如氮氣;未反應的輕質單體如乙烯和丙烯;低級碳水化合物如甲烷、乙烷、丙烷或丁烷;通常由聚合製程中的副反應提供的揮發性雜質;以及氫氣。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新鮮液體」表示在環境條件下,即,1大氣壓和20℃,在進料流中使用的不具有揮發性成分的液體。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再循環液體」表示在環境條件下,即,1大氣壓和20℃,在進料流中使用的具有一定量的揮發性成分的液體。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再循環蒸氣」表示包含一定量的揮發性成分的氣態組成物。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反應物」表示單體如乙烯或丙烯,但還包括可選的共聚單體。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吸收器」表示適合於加強液相和蒸氣相之間的接觸的裝置。較佳地,吸收器是填充床塔和/或板式塔。然而,板式塔比填充床塔需要更多的空間。因此,更佳地,吸收器是填充床塔。最佳地,吸收器包括一個或多個單元,其中,一個單元由頂部的液體分配器、隨後的填料區段、以及底部的氣體分配器組成,其中,該填料較佳地是散堆(random)金屬填料,例如Intalox金屬填料或拉西環(Raschig ring)。
應當進一步理解,本文所使用的用於描述進料裝置的構造的術語「下方」和「上方」是參考重力並從而參考進料裝置的高度來使用的。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噴霧」必須理解為將冷凝相引入氣相的製程步驟。從而,冷凝相分裂成多個液滴。這通常由至少一個噴嘴完成。噴霧必須被理解為形成具有盡可能高程度的相分離表面的兩相(氣相/冷凝相)系統的製程步驟。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分配器」表示在液體和/或氣體通過分配器的情況下,能夠分配(即精細地分散)液體和/或氣體的裝置。較佳地,分配器是分配板,將液體向下分配,並將蒸氣向上分配。 進料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進料裝置,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a)(参見圖1),該進料裝置包括進料容器(1),該進料容器(1)包含: 一頂部區(2)和一底部區(3); 一進料出口(4),用於排出該進料流(a),其中,該進料出口(4)位於該底部區(3); 一廢料出口(5),用於排出廢蒸氣流(b),其中,該廢料出口(5)位於該頂部區(2); 一第一熱交換器(6),位於該頂部區(2)下方; 一吸收器(7),位於該第一熱交換器(6)下方; 一第一入口(8),用於將新鮮液體流(c)引入該吸收器(7)中或該吸收器(7)的頂部,其中,該第一入口(8)位於該吸收器(7)處; 一第二入口(9),用於引入再循環液體流(d),其中,該第二入口(9)位於該第一入口(8)下方;以及 一第三入口(10),用於引入再循環蒸氣流(e),其中,該第三入口(10)位於該第二入口(9)下方和該進料出口(4)上方。
較佳地,本發明的進料裝置的第一熱交換器(6)定位為使得通過第一熱交換器(6)的廢蒸氣流(b)的至少一部分被冷凝並返回吸收器(7)。因此,較佳地,相對於進料容器(1)中的蒸氣的流動方向,第一熱交換器(6)位於第一入口(8)的下游、吸收器(7)的下游、以及廢料出口(5)的上游。在這樣的配置中,可以調整第一熱交換器(6),以選擇性地冷凝並且僅返回應被重新引入進料流(a)中的揮發性成分,例如未反應的反應物。應當理解,雖然熱交換器較佳地是進料容器(1)的一部分,但不一定需要這樣的設置。因此,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第一熱交換器(6)可以位於進料容器(1)的外部,並且分別連接到該容器以接收廢蒸氣流(b),並使冷凝的廢蒸氣流返回進料容器(1)。
可選地且較佳地,本發明的進料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二熱交換器(圖中未示)。相對於新鮮液體流(c)的流動方向,第二熱交換器位於第一入口(8)上游的新鮮液體流(c)處。此熱交換器可用於在新鮮液體流(c)進入吸收器(7)將其冷卻,使得揮發性較低的反應物隨著廢蒸氣流(b)一起被帶走並排出。
較佳地,吸收器(7)是填充床吸收器。
此外,在根據圖2a的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二入口(9)進一步包括噴霧器裝置,其配置為將再循環液體流(d)噴霧到進料容器(1)中。噴霧器裝置的噴霧效果是在短時間內形成具有非常高程度的相分離表面的氣相/液相系統,其中,該系統的液相部分是再循環液體流(d)。作為形成所述系統的後續效果,包含在再循環液體流中的揮發性成分被釋放並流向進料容器(1)的頂部區(2)。此外,作為另一個後續效果,再循環液體流的冷凝部分被精細分散,並向下流向進料容器(1)的底部區(3)。由於再循環蒸氣流(e)中包含的揮發性成分從第三入口(10)向上逆流至進料容器(1)的頂部區(2),這種精細的分散使液體更具吸收性。
同樣地,在根據圖2b的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進料容器(1)包括第二分配器(12),位於第二入口(9)下方和第三入口(10)上方。這同樣確保產生了再循環液體流(d)中包含的液體的液體噴淋(liquid shower),使得再循環液體流(d)的液體以高度分配的方式降落至進料容器(1)中。因此,再循環液體流中的至少一部分揮發性成分被釋放,從而沿著蒸氣方向流向進料容器(1)的頂部區(2)。這些揮發性成分可以包括氫氣、惰性氣體、揮發性雜質以及揮發性反應物。此外,進料裝置配置為確保從再循環液體流釋放的揮發性成分通過吸收器(7)。在根據圖2b的所述較佳實施例中,進料容器(1)還可以包括第一分配器(11),位於第二入口(9)上方和吸收器(7)下方。這樣的設置確保了從所述液體噴淋器蒸發的氣體以及朝上流向頂部區(2)的再循環蒸氣流的氣體被擾動,以產生與向下流動的新鮮液體流(c)的液體的最大接觸。這進一步具有的優點是可以調整條件,使得僅特定成分如反應物被吸收,即,溶解在新鮮液體流(c)的新鮮溶劑和/或再循環液體流(d)的液體中。一般來說,選擇壓力和溫度以去除揮發性化合物。然而,新鮮料流和再循環料流的進料位置的位置使相對重的成分的吸收最大化。
甚至更佳地,可以如圖3所示地組合這兩個較佳實施例的特徵,即,第二入口(9)的噴霧裝置與第一分配器(11)和第二分配器(12)。最佳地,可以在第一分配器和第二分配器之間添加金屬填料。兩個分配器與金屬填料的組合是一個吸收器。
本發明的基本特徵是,將新鮮液體流(c)直接引入吸收器(7)中或吸收器(7)的頂部。因此,新鮮液體流(c)的新鮮液體與從再循環液體流(d)和再循環蒸氣流(e)蒸發的揮發性成分在吸收器(7)中接觸。這具有以下優點:在吸收器(7)中產生最大化接觸,並且可以調整吸收器(7)中的條件,使得僅特定成分如反應物被吸收,即,溶解在新鮮液體流(C)的新鮮液體中。透過使揮發性成分與新鮮液體之間的接觸最大化,可以更容易地達成這種調整。
因此,在較佳實施例2a和2b中,第二入口(9)的位置在吸收器(7)下方和第三入口(10)上方。然而,在根據圖2c的本發明的另一較佳替代性實施例中,第二入口(9)位於吸收器(7)處,甚至更佳地位於第一入口(8)下方。因此,在這樣的較佳實施例中,與新鮮液體流(c)的新鮮液體的接觸完全發生在吸收器內。分別在頂部和底部離開吸收器的氣體流和液體流,分別由包含在吸收器(7)中的氣體分配器和液體分配器再次精細分配。
應當理解,較佳地從聚合製程的再循環區段排出再循環液體流,更佳地從進料流被進料到其中的聚合製程的再循環區段排出再循環液體流。溶液聚合製程的這種再循環區段通常由一個或多個驟沸分離器組成,驟沸分離器將從反應器中排出的混合物分離成一個或多個富聚合物液體流以及一個或多個貧聚合物蒸氣流,貧聚合物蒸氣流通常包含未反應的反應物、溶劑、惰性氣體和揮發性雜質。該蒸氣流較佳地被再次分離成至少一種液體流和至少一種蒸氣流。因此,再循環區段提供至少一個再循環液體流和再循環蒸氣流,其中,該再循環液體流被引入到如上揭露的本發明的進料裝置中。然而,該料流仍可能含有可以被再循環到聚合製程中的未反應的反應物。
因此,本發明的進料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引入再循環蒸氣流(e)的第三入口(10),位於第二入口(9)下方和進料出口(4)上方。以此方式,再循環蒸氣流(e)的揮發性成分向上流動到頂部區(2),從而通過新鮮液體流(c)和再循環液體流(d)的液體成分並與其接觸。這允許了選擇性地溶解來自再循環蒸氣流(e)中的反應物,並將其重新引入進料流(a)。
在根據圖4a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三入口(10)位於底部區(3),並且包括延伸到進料容器(1)的底部區(3)中的配量管(13)。最佳地,這樣的配量管(dosing pipe)可以是具有孔的分配管,其較佳地具有與進料容器(1)的直徑相同的長度。應當理解,底部區(3)配置為容納進料流(a)的液相。這在圖中由波浪線表示。因此,在圖4a的較佳實施例中,配量管配置為在進料流(a)的液相內延伸。因此,通過配量管的再循環蒸氣流(e)不僅被精細地分散和擾動,而且還被迫穿過底部區的液體。其效果在於,由於液體/氣體表面積顯著增加,使得最容易溶解在液體中的揮發性成分,例如反應物,最先溶解在進料流液體中。此外,此實施例的優點在於,再循環蒸氣流(e)被擾動,因此,與再循環液體流(d)的接觸也得到改進。使再循環蒸氣流(e)與再循環液體流(d)接觸後的優點在於,再循環蒸氣流(e)中的反應物可能已經溶解在再循環液體流(d)中。由於再循環蒸氣流(e)的蒸氣與從再循環液體流(d)蒸發的揮發性成分沿相同的通道流動,它們也被引入吸收器(7)中或吸收器(7)的頂部。因此,將再循環蒸氣流(e)引入進料容器(1)的普遍優點,類似於將再循環液體流(d)中蒸發的揮發性成分引導通過提供有新鮮液體流(c)的吸收器(7)的優點:由於再循環蒸氣流(e)和新鮮液體流(c)之間的接觸在吸收器(7)內最大化,可以調整吸收器(7)中的條件,使得僅特定成分如反應物被吸收,即,溶解在新鮮液體流(c)的新鮮溶劑中。此外,另一個普遍的優點是,這樣的設置能夠使反應物從再循環液體流(d)中再循環,以及從再循環蒸氣流(e)中再循環。
在根據圖4b的本發明的進料裝置的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進料容器(1)包括第三分配器(14),位於第三入口(10)上方和第二入口(9)下方。這種措施確保了再循環蒸氣流(e)被擾動,並且再循環蒸氣流(e)與來自新鮮液體流(c)及再循環液體流(d)的液體的接觸得到改進。
較佳地,本發明的進料裝置還包括儲存容器,用於儲存位於進料出口(4)下游的進料流(a)。儲存容器的優點是,其可以確保進料流(a)不會空轉,並且持續且可靠地向聚合反應器補充進料流。
較佳地,本發明的進料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製備進料流(a)的裝置(means)。一般來說,除了再循環方面,進料流(a)可能必須富含特定反應物,並且必要時也可能必須富含氫氣。此外,在進入聚合反應器之前可能必須調整料流的條件。因此,如圖6所示,本發明的進料裝置較佳地還包括幫浦(15),相對於進料流(a)的流動方向,幫浦(15)位於進料容器(1)的進料出口(4)的下游。這樣的幫浦確保了可以將進料流的壓力調整至聚合反應器(16)(不是進料裝置的一部分)的操作壓力。
此外,本發明的進料裝置較佳地還包括至少一第四入口(17),用於將至少一種共聚單體流(f)引入進料流(a)中,其中,相對於進料流(a)的流動方向,該至少一第四入口(17)位於進料出口(4)的下游,較佳地位於幫浦(15)的下游。已經發現,共聚單體也可以作為新鮮液體流(c)的一部分加入。如果共聚單體的沸點等於或高於所用溶劑的沸點,則這是特佳的。
較佳地,本發明的進料裝置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第三熱交換器(18),相對於進料流(a)的流動方向位於進料出口(4)的下游。較佳地,相對於進料流(a)的流動方向,幫浦(15)位於該至少一第三熱交換器(18)的上游。
還較佳地,本發明的進料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將單體流(g)引入進料流(a)中的至少一第五入口(19),相對於進料流(a)的流動方向位於進料出口(4)的下游,其中,該單體較佳地為乙烯或丙烯。較佳地,相對於進料流(a)的流動方向,第五入口(19)位於幫浦(15)的下游和該至少一第三熱交換器(18)的上游。
還較佳地,本發明的進料裝置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第六入口(20),用於將氫氣流(h)引入進料流(a)中,其中,相對於進料流(a)的流動方向,該第六入口(20)較佳地位於該至少第三熱交換器(18)的下游。 本發明的一般方法
一般來說,本發明的進料過程與溶液聚合製程相連。首先,進料過程為溶液聚合製程提供進料流。其次,較佳地,進料過程用於將從溶液聚合製程中排出的料流(液體流和還有蒸氣流)再循環。甚至更佳地,這兩種溶液聚合製程(即,進料流被進料到其中的製程和再循環料流從中排出的製程)是同一溶液聚合製程。因此,溶液聚合製程應如下描述。 溶液聚合製程
較佳地,本發明適用於超臨界、溶液和先進溶液聚合製程。更佳地是連續式超臨界、溶液和先進溶液聚合製程。最佳地,生產製程包括連續式溶液聚合製程。
本發明中生產的聚合物可以是生產中使用揮發性化合物的任何聚合物。較佳地,本發明製造的聚合物是烯烴均聚物或共聚物。更佳地,這種聚合物的單體選自碳原子數為2至4的α-烯烴,較佳地為乙烯、丙烯、1-丁烯,最佳地選自乙烯。最佳地,該聚合物是聚乙烯共聚物或均聚物。
如果該聚合物是共聚物,則共聚單體較佳地不同於該α-烯烴單體,並且選自由具有2至12個碳原子的直鏈烯烴和環狀烯烴以及α-烯烴及其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更佳地,該共聚單體是不同於該烯烴單體的α-烯烴,並且選自由具有2至12個碳原子的直鏈烯烴及其混合物所組成的群組,該直鏈烯烴較佳地具有4至10個碳原子,最佳地為1-丁烯和1-辛烯。
在一最佳實施例中,該聚合物在如下揭露的溶液聚合製程中生產。
聚合通常在烯烴聚合催化劑的存在下進行。烯烴聚合催化劑可以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能夠聚合單體和可選的共聚單體的任何催化劑。因此,聚合催化劑可以是如EP-A-280352、EP-A-280353和EP-A-286148中揭露的齊格勒-納塔催化劑,或者可以是如WO-A-1993025590、US-A-5001205、WO-A-1987003604和US-A-5001244中揭露的茂金屬催化劑,或者可以是他們的組合。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適的催化劑,例如後過渡金屬催化劑。
在溶液聚合製程中還存在有溶劑。溶劑在聚合條件下呈液態或超臨界狀態。溶劑通常且較佳地為烴溶劑。所用的液態烴溶劑較佳地為C 5-12烴,例如戊烷、甲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和氫化石腦油,其中,該C 5-12烴可以未被取代或被C 1-4烷基取代。更佳地使用未被取代的C 6-10烴溶劑,最佳地使用未被取代的C 5-7烴溶劑。
還可以將其他成分加入反應器中。已知將氫進料到反應器中以控制在聚合期間形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不同的防結垢化合物的使用也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此外,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活性增強劑(activity booster)或活性阻滯劑(activity retarder)來控制催化劑的活性。
通常,從聚合反應器排出的料流包含溶劑、聚合物、以及未反應的單體和可選的共聚單體,該料流中的聚合物的含量為10至35wt%,較佳地為12.5至30wt%,更佳地為15至25wt%。
同樣通常地,從反應器中排出的料流被進一步再循環,即,進料到下游的分離區段,被再循環的料流達到從反應器中排出的總料流的大於20%,較佳地大於40%,最佳地大於60%。
所述料流被進料到分離區段。在這樣的區段中,在一個或多個驟沸分離器的幫助下,含聚合物的料流通常被分成富聚合物冷凝相和貧聚合物蒸氣相。包含揮發性反應物、惰性氣體、氫氣和揮發性雜質的蒸氣相,隨後被分離成再循環液體流和再循環蒸氣流。此再循環液體流以及再循環蒸氣流被進料到如下所述的根據本發明的進料過程。 進料過程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方法,該進料流包括至少一種溶劑、至少一種反應物、以及可選的氫氣、惰性氣體和/或雜質,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     提供包含至少一種溶劑和可選的至少一種反應物的至少一新鮮液體流(c); (ii)    提供包含至少一種溶劑和至少一種反應物的至少一再循環液體流(d); (iii)   提供包含至少一種反應物的至少一再循環蒸氣流(e); (iv)   使該至少一再循環蒸氣流(e)與該至少一再循環液體流(d)接觸,以產生接觸後的再循環液體流(d1)及接觸後的再循環蒸氣流(e1); (v)    使該接觸後的再循環蒸氣流(e1)與該至少一新鮮液體流(c)接觸,以產生接觸後的新鮮液體流(c1)和廢蒸氣流(b); (vi)   將該接觸後的新鮮液體流(c1)與該接觸後的再循環液體流(d1)合併,以產生該進料流(a); (vii)  排出該廢蒸氣流(b);以及 (viii) 排出該進料流(a)。
如前對進料裝置所述,從由前述聚合製程的分離區段提供的再循環液體流(d)中釋放揮發性成分並且與具有此蒸發的成分的新鮮液體流(c)接觸後的步驟具有驚訝的效果:再循環液體流(d)中不需要的揮發性成分,例如惰性氣體、氫氣或揮發性雜質,可以從所述料流中去除並排出;同時,再循環液體流(d)中需要的揮發性成分如反應物可以被再次合併到進料流(a)中,從而能夠將此類需要的成分回收到聚合製程中,不具有不能控制製程中的惰性氣體、氫氣和/或揮發性雜質的量的缺點。
為了確保揮發性成分從再循環液體流中最佳地蒸發,本發明的方法較佳地還包括對該再循環液體流(d)進行分配的步驟。如針對進料裝置之說明,這可以較佳地使用分配器(12)或噴霧器裝置來實現。
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提供再循環蒸氣流(e)的步驟。此再循環蒸氣流(e)與新鮮液體流(c)及再循環液體流(d)逆向流動。再循環蒸氣流與新鮮液體流(c)及再循環液體流(d)的這種接觸具有驚訝的效果:再循環蒸氣流(e)中不需要的揮發性組分,例如惰性氣體、氫氣或揮發性雜質,可以額外從所述料流中去除並排出;同時,再循環蒸氣流(e)中需要的揮發性成分如反應物可以被再次合併到進料流(a)中,從而能夠將此類需要的成分回收到聚合製程中,不具有不能控制製程中的惰性氣體、氫氣和/或揮發性雜質的量的缺點。
甚至更佳地,再循環蒸氣流(e)在與新鮮液體流(c)和/或再循環液體流(d)接觸之前被進一步分配,較佳地是使用配量管或氣體分配器進行分配。最佳地,使再循環蒸氣流(e)與底部區中的液體接觸。這較佳地由稍早說明的延伸到進料裝置的底部區的液體中的配量管(13)實現。如已在有關進料裝置的部分中之說明,這樣的分配具有以下優點:還可以使來自再循環蒸氣流(e)的更需要的揮發性成分,如未反應的反應物,與新鮮液體流(c)接觸;從而允許選擇性地吸收,即,溶解所需的揮發性成分如未反應的反應物,並將其再循環到進料流(a)中。
在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立刻將進料流(a)儲存在儲存容器中的步驟。這樣的配置確保對進料流進行了緩衝,並且持續且可靠地向聚合反應器補充進料流。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較佳地還包括使用第一熱交換器(6)至少部分地冷凝廢蒸氣流(b),以產生冷凝蒸氣流並將該冷凝蒸氣流重新引入頂部區的步驟。這種配置進一步增強了該方法從再循環的料流中選擇性地去除不需要的揮發性成分,並選擇性地將未反應的反應物再循環到聚合反應器的能力。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入口(8)前使用第二熱交換器至少部分地冷卻該新鮮液體流的步驟。冷卻可影響進料過程和進料裝置中的溫度。因此,其影響了數個成分的吸收的驅動力(driving forces of absorption)。
在本發明的方法中,較佳地在將進料流(a)進料到聚合反應器之前還對其進行處理。因此,較佳地,進料流在進入聚合反應器之前被壓縮到50至300 barg的範圍內的壓力。此外,還較佳地,進料流在進入聚合反應器之前被冷卻到-50至+50℃的範圍內的溫度。
最後,在較佳實施例中,可以透過將至少一種單體引入進料流(a)中、將至少一種共聚單體引入進料流(a)、和/或將氫氣引入進料流(a)中來進一步改良進料流。
較佳地,該方法在3至8 barg的壓力範圍內進行。
1:進料容器 2:頂部區 3:底部區 4:進料出口 5:廢料出口 6:第一熱交換器 7:吸收器 8:第一入口、入口 9:第二入口 10:第三入口 11:第一分配器 12:第二分配器、分配器 13:配量管 14:第三分配器 15:幫浦 16:聚合反應器 17:第四入口 18:第三熱交換器 19:第五入口 20:第六入口 a:進料流 b:廢蒸氣流 b1:冷凝的廢蒸氣流 c:新鮮液體流 c1:接觸後的新鮮液體流 d:再循環液體流 d1:接觸後的再循環液體流 e:再循環蒸氣流 e1:接觸後的再循環蒸氣流 f:共聚單體流 g:單體流 h:氫氣流 iv:步驟 v:步驟 vi:步驟
圖1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進料裝置的最一般實施例的示意圖。應當理解,示意圖並不反映進料裝置的實際尺寸,其餘圖式也是如此; 圖2a至圖2c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進料裝置的示意圖,分別顯示將再循環液體流引入進料容器中的較佳實施例。因此,圖2a的實施例(2a)涉及適合用於噴霧的入口;圖2b的實施例(2b)涉及氣體分配器和液體分配器;以及圖2c的實施例(2c)是將第二入口設置在吸收器處; 圖3顯示根據圖2a的實施例(2a)和圖2b的實施例(2b)之組合的本發明的進料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a和圖4b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進料裝置的示意圖,其顯示將再循環蒸氣流引入進料容器中的較佳實施例。因此,圖4a涉及配量管的實施例(4a),圖4b涉及氣體分配器的另一實施例(4b); 圖5顯示根據本發明的進料裝置的最佳實施例的示意圖,其結合圖3和圖4a所示的實施例的特徵; 圖6顯示包含本發明的進料裝置的聚合反應器的示意圖,用於表示進料容器在整個反應器進料系統中的位置;以及 圖7顯示使用根據圖1的進料裝置的本發明的方法的最一般實施例的示意圖,在括號內以斜體字標示的標記符號是指所述方法提供的步驟。
1:進料容器
2:頂部區
3:底部區
4:進料出口
5:廢料出口
6:第一熱交換器
7:吸收器
8:第一入口、入口
9:第二入口
10:第三入口
a:進料流
b:廢蒸氣流
c:新鮮液體流
d:再循環液體流
e:再循環蒸氣流

Claims (15)

  1. 一種進料裝置,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a),該進料裝置包括一進料容器(1),該進料容器(1)包含:  一頂部區(2)和一底部區(3); 一進料出口(4),用於排出該進料流(a),其中,該進料出口(4)位於該底部區(3); 一廢料出口(5),用於排出廢蒸氣流(b),其中,該廢料出口(5)位於該頂部區(2); 一第一熱交換器(6),位於該頂部區(2)下方; 一吸收器(7),位於該第一熱交換器(6)下方; 一第一入口(8),用於將新鮮液體流(c)引入該吸收器(7)中或該吸收器(7)的頂部,其中,該第一入口(8)位於該吸收器(7)處; 一第二入口(9),用於引入再循環液體流(d),其中,該第二入口(9)位於該第一入口(8)下方;以及 一第三入口(10),用於引入再循環蒸氣流(e),其中,該第三入口(10)位於該第二入口(9)下方和該進料出口(4)上方。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進料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儲存容器,用於儲存位於該進料出口(4)下游的該進料流(a)。
  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進料裝置,其中,該第二入口(9)進一步包括一噴霧器裝置,該噴霧器裝置配置為將該再循環液體流(d)噴霧到該進料容器(1)中。
  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進料裝置,其中,該進料容器(1)進一步包括:位於該第二入口(9)上方的一第一分配器(11);以及位於該第二入口(9)下方的一第二分配器(12)。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進料裝置,其中,該第二入口(9)位於該吸收器(7)處。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進料裝置,其中,該第三入口(10)位於該底部區(3)中,並且其中,該第三入口(10)進一步包括延伸到該底部區(3)中的一配量管(13)。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進料裝置,其中,該進料容器(1)進一步包括位於該第三入口(10)上方的一第三分配器(14)。
  8. 一種溶液聚合反應器組件,包括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進料裝置。
  9. 一種在一進料容器(1)中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a)的方法,該進料流(a)包含至少一種溶劑、至少一種反應物、以及可選的氫氣,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     提供包含該至少一種溶劑和可選的該至少一種反應物的至少一新鮮液體流(c); (ii)    提供包含該至少一種溶劑和該至少一種反應物的至少一再循環液體流(d); (iii)   提供包含該至少一種反應物的至少一再循環蒸氣流(e); (iv)   使該至少一再循環蒸氣流(e)與該至少一再循環液體流(d)接觸,以產生接觸後的再循環液體流(d1)及接觸後的再循環蒸氣流(e1); (v)    使該接觸後的再循環蒸氣流(e1)與該至少一新鮮液體流(c)接觸,以產生接觸後的新鮮液體流(c1)和廢蒸氣流(b); (vi)   將該接觸後的新鮮液體流(c1)與該接觸後的再循環液體流(d1)合併,以產生該進料流(a); (vii)  通過位於該進料容器(1)的一頂部區(2)的一廢料出口(5)排出該廢蒸氣流(b);以及 (viii) 通過位於該進料容器(1)的一底部區(3)的一進料出口(4)排出該進料流(a),其中, 在步驟(i)中,由一第一入口(8)將該至少一新鮮液體流(c)提供到一吸收器(7)中或該吸收器(7)的頂部,其中,該第一入口(8)位於該吸收器(7)處; 在步驟(ii)中,由一第二入口(9)提供該至少一再循環液體流(d),其中,該第二入口(9)位於該第一入口(8)下方; 在步驟(iii)中,由一第三入口(10)提供該至少一再循環蒸氣流(e),其中,該第三入口(10)位於該第二入口(9)下方和該進料出口(4)上方。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在步驟(v)內進行步驟(vi),使得該接觸後的新鮮液體流(c1)也與該再循環蒸氣流(e)接觸。
  11. 如請求項9或10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ix)   在步驟(iv)之前對該再循環液體流(d)進行分配。
  12.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x)    在步驟(iv)之前對該再循環蒸氣流(e)進行分配。
  13. 如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xi)   在步驟(vii)之後立刻將該進料流(a)儲存在一儲存容器中。
  14. 如請求項9至13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xii)  使用一第一熱交換器(6)至少部分地冷凝該廢蒸氣流(b),以產生冷凝的廢蒸氣流(b1),並將該冷凝的廢蒸氣流(b1)重新引入步驟(v)中。
  15. 如請求項9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xiii) 在步驟(i)之前使用第二熱交換器至少部分地冷卻該新鮮液體流(c)。
TW110139053A 2020-11-20 2021-10-21 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裝置和方法 TW2022313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08837.3A EP4000723A1 (en) 2020-11-20 2020-11-20 Devic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feed stream for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EP20208837.3 2020-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1347A true TW202231347A (zh) 2022-08-16

Family

ID=73598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9053A TW202231347A (zh) 2020-11-20 2021-10-21 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裝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15113A1 (zh)
EP (1) EP4000723A1 (zh)
KR (1) KR20230078757A (zh)
CN (1) CN116472104A (zh)
CA (1) CA3202381A1 (zh)
TW (1) TW202231347A (zh)
WO (1) WO202210628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80888A (en) 1985-12-12 1991-12-12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NL8700321A (nl) 1987-02-11 1988-09-01 Stamicarbon Katalysatorsysteem voor hoge temperatuur (co)polymerisatie van etheen.
NL8700322A (nl) 1987-02-11 1988-09-01 Stamicarbon Katalysatorsysteem voor (co)polymerisatie van etheen in solutie.
NL8700558A (nl) 1987-03-09 1988-10-03 Stamicarbon Katalysatorsysteem voor hoge temperatuur (co)polymerisatie van etheen.
US5001205A (en) 1988-06-16 1991-03-19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 high molecular weight ethylene α-olefin elastomer with a metallocene alumoxane catalyst
US5001244A (en) 1988-06-22 1991-03-19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Metallocene, hydrocarbylaluminum and hydrocarbylboroxine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WO1993025590A1 (en) 1992-06-15 1993-12-23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using ionic catalysts to produce polyolefins
US5681908A (en) * 1995-03-03 1997-10-28 Advanced Extraction Technologies, Inc. Absorption process for rejection of reactor byproducts and recovery of monomers from waste gas streams in olef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DE10037774A1 (de) * 2000-08-03 2002-02-14 Bay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Gewinnung organischer Substanzen aus einem diese Substanzen enthaltenden Gasgemisch
EP2219756B1 (en) * 2007-11-27 2017-03-15 Univation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using an integrated hydrocarbons feed stripper
WO2011011427A1 (en) * 2009-07-23 2011-01-27 Univation Technologies, Llc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system
US8410329B2 (en) * 2010-10-15 2013-04-02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 Ethylene separation
EP2848635A1 (en) * 2013-09-16 2015-03-18 Ineos Europe AG Polymerization process
EP3074433B1 (en) * 2013-11-29 2018-05-23 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continuous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 monomers in a reactor
WO2017025330A1 (en) * 2015-08-07 2017-02-1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roces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EP3390462B1 (en) * 2015-12-15 2022-11-16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Olefi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SG11202007631PA (en) * 2018-02-22 2020-09-29 Borealis Ag Proc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6284A1 (en) 2022-05-27
KR20230078757A (ko) 2023-06-02
EP4000723A1 (en) 2022-05-25
US20230415113A1 (en) 2023-12-28
CN116472104A (zh) 2023-07-21
CA3202381A1 (en)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7472B2 (en) In-line blending process
JP4799737B2 (ja) 流動床重合
KR102259577B1 (ko) 반응기에서 올레핀 단량체의 연속 중합 방법
US10829610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in-line blending of polymers
KR102259574B1 (ko) 반응기에서 올레핀 단량체의 연속 중합 방법
JP2002535455A (ja) 重合方法
CN111699202B (zh) 一种回收溶液聚合过程中的烯烃的方法
TW202231347A (zh) 用於製備用於溶液聚合的進料流的裝置和方法
US20240009590A1 (en) Screening Assembly and Process for Screening Polymer from an Effluent Stream at Reduced Levels of Polymer Entrainment
CN111295397B (zh) 一种在溶液聚合过程中回收烯烃的方法
KR20010095305A (ko) 직접 냉각을 이용한 기상 중합법
KR102638559B1 (ko) 중합 방법
TW202222845A (zh) 聚合製程及設備
US4068053A (en) Method of removing water from liquid olefin in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US20230272126A1 (en) Screening assembly and process for screening polymer from an effluent stream at reduced levels of polymer entr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