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8422A - 用於篩濾人之篩濾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篩濾人之篩濾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8422A
TW202228422A TW110136097A TW110136097A TW202228422A TW 202228422 A TW202228422 A TW 202228422A TW 110136097 A TW110136097 A TW 110136097A TW 110136097 A TW110136097 A TW 110136097A TW 202228422 A TW202228422 A TW 2022284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ing
person
luggage
hand luggage
car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6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麥可 金 譚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斯卡拉比系統科技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斯卡拉比系統科技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斯卡拉比系統科技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8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842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87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detection of concealed objects, e.g. contraband or weap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3/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 A43B3/34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with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arrangements
    • A43B3/44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with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arrangements with sensors, e.g. for detecting contact or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3/00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 A43B3/34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with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arrangements
    • A43B3/48Footw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the use with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arrangements with transmitting devices, e.g. GSM or Wi-Fi®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6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with non-radar systems, e.g. sonar, direction finder
    • G01S13/867Combination of radar systems with camer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4Display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4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n 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2Active interrogation, i.e. by irradiating objects or goods using external radiation sources, e.g. using gamma rays or cosmic r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005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operating with millimetre waves, e.g. measuring the black losey radi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7Processing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s; using data integration or data reduction, e.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r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or self-organising maps [SOM];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V10/778Active pattern-learning, e.g. online learning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1/00Shiel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aterials
    • G21F1/02Selection of uniform shielding materials
    • G21F1/08Metals; Alloys; Cermets, i.e. sintered mixtures of ceramics and metals
    • G21F1/085Heavy metals or allo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篩濾一人之篩濾裝置,該篩濾裝置包括:一艙室,其包括至少部分圍封一內部空間之一壁;一感測器,其在該壁面向該內部空間之表面之至少部分上,該感測器經組態以感測存在於該內部空間中之該人。該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投影機,其將一影像投影至該內部空間中以藉由該人觀看;及一控制裝置,其連接至該感測器及該投影機,且經組態以操作該感測器以感測位於該內部空間中之該人,且驅動該投影機以向該人投影與該感測器之操作相關聯之指示。 該篩濾系統可進一步包括一種手提行李篩濾設備。

Description

用於篩濾人之篩濾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篩濾人之篩濾裝置及篩濾方法。
可出於安全原因執行篩濾人。對人之篩濾可例如檢查一人是否隨身攜帶可能引起危險之任何物品,諸如刀、剪刀或其他金屬物件、武器(諸如火器(fire arm))、炸藥等。
可在多種位置處(例如在一建築物、劇院之一入口處,在火車站、機場處等)執行篩濾人。
篩濾可涉及待篩濾之複數個人。一方面可避免延遲及等待問題,同時另一方面可需要最小化可用資源(篩濾保全人員、篩濾設備、建築佔地面積(building floor space)之平方米等)。此外,應最小化錯誤篩濾結果之風險。
傳統上,在篩濾人時,已使用金屬偵測入口。更新近發展採用無線電波掃描器(諸如毫米波掃描器或太赫茲(terahertz)掃描器)來針對可與安全風險相關聯之物件掃描人。
運用此等類型之掃描器,需要人進入至少部分由壁包圍之一艙室。艙室可例如藉由一門或滑動件(slide)關閉以便防止旅客在被准許之前走過。假使掃描程序識別一風險(例如,由人攜帶之一物品或掃描之部分之一故障),則產生需要解析之一警報且可發生延遲。
本發明旨在避免或減少對人之篩濾中之延遲。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篩濾一人之篩濾裝置,該篩濾裝置包括: -一艙室,其包括至少部分圍封一內部空間之一壁, -一感測器,其在該壁面向該內部空間之表面之至少部分上,該感測器經組態以感測存在於該內部空間中之該人, -一投影機,其將一影像投影至該內部空間中以藉由該人觀看,及 -一控制裝置,其連接至該感測器及該投影機,且經組態以: 操作該感測器以感測位於(residing in)該內部空間中之該人; 驅動投影機以向該人投影與該感測器之操作相關聯之指示。
圍封內部空間之壁可形成將在其中篩濾人之一艙室。艙室可具備供人進入及/或離開艙室之一個或兩個開口,例如,一入口側處之一入口開口及一出口側處之一出口開口,該等開口可藉由一各自門、滑動件等關閉。在壁面向內部空間之一表面之至少部分上的感測器可為任何類型之感測器,例如,一無線電波掃描器,諸如毫米波掃描器、太赫茲掃描器等。感測器可相對於壁固定或可在壁之表面上移動,例如,可圍繞人旋轉以從周圍角度掃描人。
投影機可將一影像投影至內部空間中,投影機可例如配置於艙室之一天花板中或處,例如,在人將在其中呈現他或她自己以供篩濾之艙室中的空間上方,且其可為任何類型之投影機。例如,投影機可將一影像投影至艙室之壁上。作為另一實例,投影機可例如以一全像方式將一影像投影至空間中。例如,投影機可包括3D雷射投影機或其他3D投影機以將影像投影至空間中。
控制裝置可包括具備適合程式指令以執行所描述步驟之任何適合控制器,諸如一微控制器、微處理器、PLC (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等。
控制裝置驅動感測器以感測位於內部空間中之人。由感測器提供之感測器資料可在本地進行處理或可發送至一(例如,本地或遠端)感測器資料處理裝置。例如,可處理由無線電波信號形成之感測器資料且自其導出一影像。可例如將影像發送至一評估資料處理裝置,該評估資料處理裝置可評估影像以識別任何風險,諸如由人攜帶之物品(刀、武器等)。評估資料處理裝置可為例如自我學習的,例如,包括確定是否可在影像中識別可能引起風險之任何物品的一神經網路或其他智慧程式架構。自我學習評估資料處理裝置可例如從包括其中已藉由一人類操作者識別潛在風險完整物品之影像的訓練資料進行學習。感測器資料處理裝置、評估資料處理裝置可包括於控制裝置中或可形成單獨(例如,遠端)裝置。
為規定人遵守篩濾,控制裝置驅動投影機以向人投影與感測器之操作相關聯之指示。
藉此,向人提供做什麼的指示,以便規定人遵守篩濾程序。例如,可要求人清空他或她的口袋以將物品(諸如手提行李、鑰匙、錢包、外套、背心等)放入一托盤中。作為另一實例,可要求人站在艙室中之一預定位置中及/或遵守一預定姿勢,例如,向上伸展他或她的手臂。作為另一實例,可通知人已完成掃描且可指示其離開艙室。
因此,可防止諸如可在先前技術解決方案中引起之延遲。在先前技術解決方案中,一操作者可親自出現在艙室處,可藉由操作者提示人走出艙室或向人提供如何繼續之指示。此可導致延遲,因為人可首先被要求走出艙室,被提供指示,或被要求例如從其等口袋移除物品等,且接著被指示重新進入艙室以進行一重複篩濾。與傳統偵測入口相比,此延遲甚至可能更大:出於安全原因,可避免一操作者進入待篩濾人所在之艙室之封閉空間,因此需要人(其可在精神上專注於跟進艙室中之書面指示,可能感到壓力等)注意到艙室外之一操作者,可要求打開圍封艙室之門或滑動件,且可要求指示人走出艙室等。
此外,由於將影像投影至艙室中(即,投影至艙室之內部空間中),故可省略在艙室中放置一顯示面板。因此,可避免諸如顯示面板對感測器之干擾。可避免各種干擾原因。一方面,形成一實體結構之顯示面板本身可能阻礙由感測器發射之無線電波,因此阻礙對人的掃描。另一方面,諸如一LCD面板或LED面板之顯示面板本身可發射例如由於面板中與顯示器之像素之驅動相關聯之驅動信號所致的射頻信號。顯示面板中之此數位資料處理及資料通信可導致射頻信號之一發射,其可能干擾對人之感測,特定言之在採用無線電波用於感測人之情況下。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裝置進一步經組態以 -從感測器資料導出人身上之一物件之一位置,及 -控制投影機以顯示人身上之物件之位置。
控制裝置可在於掃描及相關聯處理中偵測到一物件時導出該物件之一位置。接著,控制裝置可驅動投影機以顯示物件之位置。接著,可指示人移除物件,例如,將物件放入一箱子或托盤中,因此向人顯示物件之位置以向人闡明期望其做什麼。物件可為任何安全相關物件,諸如一金屬物件、武器、炸藥、液體等。此外,物件可為人可能已忘記移除之任何物件,諸如錢包、鑰匙、智慧型電話等,且該物件可能例如干擾掃描。當向人指示物件之位置時,人可能夠按照指示移除物件而無需任何進一步現場操作者介入。
為在視覺上向人指示一物件已定位於何處,可產生顯示人、包含物件之一鏡像的一人工實境鏡像。另外,感測器進一步包括指向內部空間中之人之一所要位置的一相機,該相機連接至控制裝置以將相機影像資料傳輸至控制裝置,且其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從相機影像資料產生人之一鏡像,藉由將經導出位置處之物件融合至人之鏡像中而產生人之一融合影像,且控制投影機以顯示人之融合影像。因此,可將人之一鏡像呈現給人,其中已融合物件位置。物件可例如藉由顯示如所偵測到之一類物件之一圖示(例如,鑰匙、錢包、電話等之一圖示)指示,或可藉由對應於如藉由感測器感測之物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指示。
在一實施例中,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相機,其經組態以產生影像資料;一姿態感測器,其感測人之一姿態且經組態以產生姿態資料;及一運動感測器,其記錄人之一移動且經組態以產生運動資料,其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根據感測器資料、相機影像資料、姿態資料及運動資料之一組合執行一風險評估,且基於風險評估產生一警告訊息。
因此,可自動偵測及評估人之一行為,例如,共同行為之偏差。
控制裝置可經組態以使用一自我學習系統來執行風險評估,已使用額外地包括回應於感測器資料、相機影像資料、姿態資料及運動資料之操作者評估的一訓練資料集來訓練該自我學習系統。藉此,一經驗豐富的操作者可訓練自我學習系統。
在一實施例中,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在艙室之一地板之表面之至少部分上的一鞋類感測器,該鞋類感測器經組態以感測存在於內部空間中之人之鞋類。鞋類感測器可經組態以感測鞋類之一位置,金屬、液體或任何潛在風險引起物品或物質之存在。控制裝置可進一步經組態以操作鞋類感測器以感測人之鞋類,且驅動投影機以向人投影與鞋類感測器之操作相關聯之指示。可例如藉由在內部空間中之一地板中或上之具備一天線的毫米波掃描器之一測微計形成鞋類感測器。鞋類感測器可例如採用四極共振。四極共振(亦被識別為核四極共振波譜或NQR)可被理解為與核磁共振(NMR)有關之一化學分析技術。不同於NMR,可在缺少一磁場之情況下偵測核之NQR躍遷,且出於此原因,NQR波譜被稱為「零場NMR」。藉由電場梯度(EFG)與核電荷分佈之四極矩之相互作用介導NQR共振。不同於NMR,NQR僅適用於固體而不適用於液體,此係因為在液體中,四極矩達到平均。因為一給定物質中之一核之位置處之EFG主要藉由參與與其他附近核之特定鍵結之價電子判定,所以發生躍遷之NQR頻率對於一給定物質係獨有的。化合物或晶體中之一特定NQR頻率與核四極矩、核之一性質及核附近之EFG的乘積成比例。此乘積被稱為一材料中之一給定同位素之核四極耦合常數且可在已知NQR躍遷表中找到。在NMR中,一類似但不相同現象係耦合常數,其亦為分析物中之核之間之核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鞋類感測器可實現在人穿著他或她的鞋類(例如,鞋子、涼鞋)不脫時篩濾人。由鞋類感測器獲得之量測資料可例如藉由鞋類感測器本身(例如,藉由其之一處理器或影像處理器)抑或藉由控制裝置進行處理。假使藉由鞋類感測器對鞋類之掃描及量測資料之相關聯處理導致偵測到可能與一風險相關聯之一物件,則控制裝置可驅動投影機向人投影指示,以例如移除他/她的鞋子且呈現鞋子以例如藉由篩濾裝置之一手提行李掃描設備進行掃描。因此,在藉由鞋類感測器進行之量測及量測資料之相關聯處理指示一潛在風險的情況下,可指示人移除鞋類。在篩濾裝置配備有一手提行李掃描設備的情況下,可指示人將鞋類呈現給手提行李掃描設備,例如,在其之一手提行李饋送托盤處。因此,篩濾程序可繼續進行至下一步驟,即,藉由例如手提行李掃描設備篩濾鞋類,而無需一操作者之一立即介入或動作。
為了向人提供操作者輔助,在一實施例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 -建立至一操作者主控台之一連接, -向在操作者主控台處之一操作者輸出一指示以傳達給人,及 -控制投影機以顯示在操作者主控台處之操作者之一影像(例如,操作者之一視訊影像)。
在經由顯示器提供操作者輔助時,可藉由操作者向艙室中之人提供(例如,視聽)指示。人可使用包括於安全裝置中(即,艙室中)之一相機及麥克風與操作者通信,因此能夠在不需要人離開艙室之情況下與操作者通信。一方面,可較快地獲得輔助,此係因為操作者不需要步行至艙室,且另一方面,操作者可從操作者主控台提供輔助及/或監督複數個安全裝置,因此潛在地提高效率。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 -從感測器資料導出人身上之一物件之一位置, -將人身上之物件之位置傳輸至操作者主控台,及 -將請求操作者向人解釋物件之位置的指示傳輸至操作者主控台。
因此,可輔助操作者在遠端評估違規之原因,例如,由人攜帶之一物件。將物件之位置發送至操作者主控台且顯示在操作者主控台處。接著,操作者可向人解釋已在掃描中在哪裡發現一物件,及人必須做什麼。為輔助遠端操作者,控制裝置可將展示從進入艙室直至觸發呼叫遠端操作者以輔助人之事件之整個程序的一視訊串流傳輸至操作者主控台。
為了提供可在各種情況下請求操作者輔助,在一實施例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在滿足一準則之情況下向操作者輸出指示,該準則包括以下之至少一者: -人起始一操作者聯繫請求(例如,人不知道做什麼、感到困惑、面臨一錯誤訊息、驚慌失措等) -控制裝置確定已經過一預設篩濾時間(例如,已失敗地實行數次嘗試) -控制裝置確定已確定一物件之存在。
在一實施例中,感測器包括包含一無線電波天線陣列之一無線電波掃描器,該無線電波天線陣列覆蓋投影影像後面之壁之表面之至少部分。由於投影影像可未阻礙來自天線陣列之無線電波傳輸,故可避免阻擋或衰減來自投影影像後面之天線之無線電波,藉此實現利用全部天線來掃描人且潛在地避免人之掃描中之盲點,此係因為可避免藉由插入於天線之一或多者與人之間之一顯示面板的「陰影」效應。
在一實施例中,投影機經組態以將二維影像投影於艙室之壁上或將三維影像投影於內部空間中。
在一實施例中,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物件存放托盤且其中指示包括將物件存放在物件存放托盤中之指示。托盤可為固定的以容許人在掃描之後收回經存放物件,或可藉由一傳送帶傳送至例如一手提行李篩濾系統,如下文更詳細描述。在使用需要對人進行屏蔽之手提行李檢測技術(諸如X射線檢測)的情況下,可將手提行李傳送遠離艙室之內部。另外可將紅外線、視訊等檢測技術應用於手提行李上。
在一實施例中,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及將手提行李從艙室傳送至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一傳送帶,控制裝置經組態以驅動傳送帶以將存放在物件存放托盤中之手提行李傳送至手提行李篩濾設備,驅動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以篩濾手提行李,且驅動傳送帶以將手提行李傳送回至艙室中。
在一實施例中,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識別裝置,控制裝置經組態以使用來自識別裝置之識別資料來識別人,且使存放托盤與經識別人相關聯。因此,在裝有物件之托盤藉由傳送帶傳送走之情況下,使托盤與人相關聯可實現將托盤傳送至對應人已識別他/她自己之一收回站。識別裝置可包括一相機、一護照掃描器、一登機證掃描器等。可使用例如生物特徵資料(諸如人之人臉或虹膜之一影像)來執行識別。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驅動顯示裝置以向人提供指示以遵守一預定篩濾序列。藉此,甚至對於尚不熟悉程序之人,仍可執行一高效篩濾。篩濾程序可例如包括以下步驟:人在一識別站處識別他或她自己;人移除一外套或夾克;人將外套、夾克放置於一托盤中;人清空他/她的口袋且將物品存放在托盤中;人佔據一預定位置(例如,標記於地板上或藉由投影機顯示);人將他/她的手臂向上伸出;藉由感測器掃描人;(例如,藉由用投影機顯示之一訊息)通知人掃描已成功;提示人離開艙室等。
感測器可進一步包括一相機,控制裝置經組態以處理來自相機之一影像以自其導出對人之篩濾之一進度,比較篩濾之經導出進度與預定篩濾序列,且從經導出進度與預定篩濾序列之比較導出提供給人之指示。可採用影像處理及一自我學習系統來評估進度。最初可使用影像(諸如視訊或靜態影像)及相關聯操作者輸入來訓練自我學習系統。
在一實施例中,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其經組態以掃描由人存放之手提行李,其中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包括一主掃描器及一X射線繞射掃描器,及 其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操作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以 -藉由主掃描器掃描手提行李以產生與手提行李之掃描相關聯之主掃描器輸出資料, -從主掃描器輸出資料判定手提行李之一關注區域, -操作X射線繞射掃描器以掃描手提行李之關注區域,以產生與藉由X射線繞射掃描器掃描手提行李相關聯之X射線繞射輸出資料, -處理主掃描器輸出資料及X射線繞射輸出資料以判定是否應產生一警報信號,及 -若產生警報信號則輸出該警報信號。
主掃描器可例如包括一X射線掃描器,例如,一CT (電腦斷層)掃描器。主掃描器可例如識別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測之潛在相關物件(諸如液體)。假使在主掃描器之輸出資料(影像資料)中識別一潛在相關物件,則可在手提行李之一影像中標記一關注區域,該關注區域覆蓋潛在相關物件或與其重合。因此,關注區域可與手提行李之一部分或手提行李本身有關。因此,可操作X射線繞射掃描器以掃描關注區域。使用X射線繞射掃描,可基於輻射至關注區域上之X射線之繞射圖案來判定潛在相關物件之一材料。在潛在危險材料之情況下,控制裝置可產生一警報信號且將其輸出至例如一操作者主控台以使一操作者能夠採取適當動作。
在一實施例中,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識別站,其經組態以要求一人呈現一符記, 一手提行李存放站,其經組態以收集由人存放之手提行李,第一識別站與手提行李存放站相關聯, 一手提行李篩濾系統,其經組態以篩濾手提行李, 一手提行李收回站,其在手提行李篩濾系統之下游,其經組態以收回由人存放之手提行李, 一第二識別站,其與手提行李收回站相關聯, 篩濾裝置形成從手提行李存放站至手提行李收回站之人之一通路,及 一手提行李傳送系統,其經組態以經由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將手提行李從手提行李存放站傳送至手提行李收回站, 控制裝置,其進一步經組態以: 讀取由人在第一識別站處呈現之符記; 使經呈現符記與由人存放在手提行李存放站處之手提行李相關聯; 在已藉由篩濾裝置篩濾人之後,讀取由人在收回站處之第二識別站處呈現之符記, 控制手提行李傳送系統以將與符記相關聯之手提行李傳送至手提行李收回站。
第一識別站可請求任何適合符記,諸如護照、駕照或其他識別文件、登機證、機票等。在一實施例中,符記包括生物特徵資料,諸如人臉辨識或虹膜掃描。
手提行李存放站收集由人存放之手提行李,第一識別站與手提行李存放站相關聯以使如所存放之手提行李與人相關聯。手提行李可例如存放在具備一識別(諸如一RF識別或射頻識別)之一托盤中以使承載手提行李之托盤與人相關聯。
接著,可將手提行李傳送至手提行李篩濾系統以篩濾手提行李。
接著,人前進至如本文件中揭示之篩濾裝置。
在手提行李篩濾系統之下游提供一手提行李回收站,以使人能夠收回由人存放之手提行李。
為了識別哪一手提行李(即,哪一托盤)返回至人,提供一第二識別站且使其與手提行李收回站相關聯。
由於篩濾裝置形成從手提行李存放站至手提行李收回站之人之通路,故人僅在已藉由篩濾裝置篩濾後才可到達收回站。
手提行李傳送系統經由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將手提行李從手提行李存放站傳送至手提行李收回站,且在已藉由篩濾裝置篩濾人之後,人可識別為第二識別站而引起手提行李傳送系統將與符記相關聯之手提行李傳送至手提行李收回站以藉由人收回。
第一及第二識別裝置、手提行李存放站、手提行李篩濾系統、手提行李傳送系統及手提行李收回站可配置於篩濾裝置之艙室外部。
在一實施例中,篩濾裝置包括 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及 其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將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之一者指定給符記,控制手提行李傳送系統以將與符記相關聯之手提行李傳送至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之一指定者,且向已通過篩濾裝置且呈現符記之人輸出指示以在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之該指定者處收集與符記相關聯之手提行李。
篩濾裝置可進一步包括複數個手提行李存放站及相關聯第一識別站以進一步提高處理量。因此,人可被引導至一可用免費存放站及相關聯第一識別站,接著前進以藉由篩濾裝置進行篩濾,在此之後人可在收回站之一者處再收集手提行李。在一實施例中,人他/她自己主動前進至一免費收回站並進行識別,在此之後將對應手提行李傳送至收回站。替代地,可例如在一顯示器上指示人前進至收回站之哪一者。當使用複數個收回站及視需要複數個存放站時,可以一最佳效率使用(若干)人篩濾裝置之艙室及(若干)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使能夠分別達到每篩濾裝置之艙室及每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人及手提行李之一最大流量。
在一實施例中,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物件存放托盤,且其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控制手提行李傳送系統以將存放在物件存放托盤中之物件傳送至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之指定者。因此,篩濾裝置可進一步包括用以掃描符記之一識別裝置。接著,可使存放托盤與經識別人相關聯。因此,在裝有物件之托盤藉由傳送帶傳送走之情況下,使托盤與人相關聯可實現將托盤傳送至對應人已識別他/她自己之一收回站。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篩濾裝置,其包括:一手提行李存放站;一手提行李收回站;一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一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及手提行李傳送系統,其將手提行李從手提行李存放站傳送至第一及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任一者且從第一及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任一者傳送至手提行李收回站,其中傳送系統包括延伸在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與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間之一經屏蔽手提行李傳送路徑,其中手提行李存放站經由具有垂直於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與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間之一裝載傳送方向之一傳送方向的一裝載埠裝載至經屏蔽手提行李傳送路徑中,其中經屏蔽手提行李傳送路徑經由具有垂直於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與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間之一傳送方向之一卸料傳送方向的一卸料埠卸料至手提行李收回站,且其中經組態以屏蔽由第一及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產生之輻射的輻射屏蔽件配置於裝載埠及卸料埠處。
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可使用X射線輻射來檢測行李。為了安全起見,X射線輻射應對人進行屏蔽。在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一入口及一出口兩者處使用屏蔽擋板。為了提供屏蔽,甚至在將下一托盤傳送至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中,或者將前一托盤傳送出手提行李篩濾設備時,使用複數個屏蔽擋板(例如,各開口處之3個擋板)。由於承載手提行李之托盤將經過屏蔽擋板,故手提行李之物品可能藉由擋板刮出托盤。此外,擋板可能引起一托盤被擋住,例如,在托盤裝載有低重量手提行李或托盤中之大件物品被擋板擋住之情況下。
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間之經屏蔽傳送路徑可能夠省略手提行李篩濾設備處之屏蔽擋板,因此可藉此減輕與先前技術擋板相關聯之問題。為了防止裝載埠或卸料埠處之任何剩餘輻射洩漏,可在埠處提供輻射屏蔽件(諸如鉛幕)。
根據本態樣之篩濾裝置可包括於如上文描述之篩濾裝置中,然而亦可如此提供。
輻射屏蔽件可為鉛幕且可省略第一及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處之屏蔽擋板。
為了在裝載及卸料埠處提供進一步屏蔽,裝載埠包括沿著裝載方向延伸之一裝載埠屏蔽件,且其中卸料埠包括沿著卸料方向延伸之一卸料埠屏蔽件。
為了提供篩濾裝置之負載平衡,即,為了以一平衡方式將托盤分佈於第一及第二篩濾設備上方,第一及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可為雙向的且經屏蔽手提行李傳送路徑可為雙向的,使得可將手提行李提供至篩濾裝置之任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態樣,提供一種根據本發明之操作包括篩濾裝置之一篩濾系統之方法, 其中篩濾裝置進一步經組態以按至少兩種不同偵測率進行操作, 該方法包括: -定義一篩濾系統偵測率,該篩濾系統偵測率定義篩濾系統之一所需偵測率; -選擇篩濾裝置之偵測率之一者以符合篩濾系統偵測率;及 -將指令發送至篩濾裝置之控制裝置以按選定偵測率操作以便符合篩濾系統偵測率。
篩濾系統偵測率定義將偵測安全風險之一比率。該比率可例如定義為配備有預定義危險材料之人之一預定義(測試)群體的一總體偵測率。替代地,該比率可被定義為每一危險類型之一比率,例如,爆炸物之一比率、武器之一比率等。
篩濾系統可包括藉由其他篩濾設備及/或程序補充之篩濾裝置。例如,篩濾系統可進一步包括其他偵測裝置,諸如相機、雷達等,及/或用於指派每人之一風險概況之一風險剖析電腦裝置。風險剖析電腦裝置可例如利用人工智慧且具備與人有關之多種資料,例如,同一個人之年齡、職業、相機影像資料、過去安全篩濾結果等。
可將篩濾裝置設定為不同偵測率。一方面,一較高偵測率可提供一較高偵測危險率。另一方面,較高偵測率可提供一較高誤報率或導致例如藉由安全人員進行額外篩濾,此降低篩濾裝置之一處理量,例如,每時間單位之人數。鑑於效率及成本,期望平衡偵測率及效率,以便滿足系統之一所需總體偵測率,同時將效率保持在一最高可能位準。
因此,可將篩濾裝置設定為不同偵測率。此外,控制裝置可調適例如設定一警報臨限值之一偵測臨限值,或可調適定義何時應執行二次篩濾之一臨限值或定義應從一人之一口袋移除什麼物件大小/類型之一臨限值等。此臨限值可與一偵測率有關,此係因為臨限值可判定在什麼情況下進行至一進一步檢查、警報等。因此可藉由不同偵測臨限值等實施篩濾裝置之不同偵測率。可選擇篩濾裝置之偵測率之一者。篩濾裝置之偵測率與篩濾系統中之進一步設備及程序之偵測率組合導致篩濾裝置包括於其中之篩濾系統的一總體偵測率。
篩濾裝置之偵測率定義待在人、手提行李及/或人之鞋類處偵測之一安全隱患的一偵測率。例如,可修正一警報臨限值及/或二次偵測臨限值。
應注意,在本文件中,術語掃描、篩濾、感測可指代相同且因此可互換。類似地,術語人及旅客兩者在人係旅客之情況下可皆指代一人且因此可互換。同樣地,術語物件、物品等可指代相同且因此可互換。
應注意,在圖各處,可採用相同或類似元件符號來指代相同或類似特徵。
背景 自助服務已成為吾人日常生活中之愈來愈多的活動之一正常特徵,而自助服務之趨勢在旅行中最為明顯。現今,旅行者研究並計劃其等自己的假期,預訂其等自己的航班、酒店、交通工具、餐廳及活動。當其等到達機場時,其等可標記其等自己的經檢查行李且打印出登機證。
同樣地,機場安全篩濾可更以旅客為中心以容許旅行者透過檢查點管理其等旅程。亦存在驅使自助服務解決方案之使用且將自助服務擴展至政府、機場及航空運輸利害關係人之安全篩濾以驅動生產力的一強大商業案例。從旅客風險細分及基於風險之動態篩濾達成之資本投資之此等效率及減少用人需求提高機場之檢查點設計選項之靈活性、偵測及警報解決能力之自動化及新且先進技術之整合。
因此,當前發展旨在一自助服務旅客安全環境之一高效設計滿足嚴格篩濾要求;確保安全成果,同時為大量多樣化、多語種及多元文化之旅行者遞送一積極的、以旅客為中心的體驗。
圖1描繪篩濾裝置SD (亦被表示為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之一透視圖。篩濾裝置包括由形成一內部空間INT之一壁WA圍封之一艙室CA,一人PER已透過一門(在當前情況中,一滑動門SD)進入內部空間INT中。
技術概念 所提出之概念可組合直觀人機介面、旅客資料及先進技術實體篩濾以創建可適用於全部旅客類型及威脅等級之一概念。
將在下文中描述一篩濾程序:
1.旅客到達: 旅客隨身攜帶行李到達檢查點。互動式標誌將旅客引導至一可用旅客自我篩濾裝置SD。旅客向一讀取器呈現識別憑證(例如,一符記,諸如護照、登機證、人臉影像或其他生物特徵資訊) (識別)。讀取器確認旅客之身份且根據安全飛行資料及其他相關源指派旅客風險分數。一旦鑑認身份及飛行資訊,讀取器/使用者介面便向旅客指示其等已通過篩濾且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之艙室之入口門打開。
旅客自我篩濾裝置設計及存取控制 •單點旅客自助服務篩濾裝置, •可併入至旅客自我篩濾裝置群組中之模組化設計 •佔用最小空間 •標準組件艙中之硬體篩濾系統 •高處理量
旅客介面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在一簡單清晰旅客GUI及篩濾工作流程「精靈(Wizard)」中實現可存取財物及個人自我篩濾。 •顯示自行撤除由一X射線或個人篩濾(OPS)自動目標辨識(ATR)演算法及再掃描識別之威脅物件之旅客程序「精靈」指示從而最小化ATR誤報的(若干)螢幕。 •用於程序監測及警報解決之多模態TSO觸控螢幕(或非接觸式介面)工作站。
旅客資料風險處理及未來生物特徵介面 •以一穩健API閘道器與經建立服務為特徵之經完全啟用且整合之多雲端架構 •透過與人臉匹配軟體整合以進行生物特徵鑑認之數位身份及身份保證應用程式進行的即時KTN驗證服務
2.旅客自我篩濾準備: 旅客移動至旅客自助服務篩濾裝置SD之艙室CAB中,艙室CAB被設計為舒適的、寬敞的且最小化焦慮或幽閉恐懼症。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併入視訊(藉由一視訊攝影機)及相關聯分析以監測旅客,傳達旅客自我篩濾裝置已在使用中且識別異常行為。自我篩濾裝置中之一互動式螢幕將篩濾及撤除程序傳達給旅客。具有音訊指示及標誌之視訊將提供指示。為此,例如在艙室之一天花板中提供一投影機,該投影機將一視訊影像PRO投影至艙室之一壁上,如圖2中描繪。圖2進一步示意性地描繪形成一感測器之部分之用於掃描人之毫米波掃描系統的天線ANT。
視訊系統 •基於IP相機之系統,其包含用於多個視點之多個相機以覆蓋旅客自我篩濾裝置內之全部旅客活動。
3.人篩濾: 在進入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之後,個人篩濾開始。最初藉由視訊分析系統判定旅客撤除要求(例如,外套、外衣)且旅客介面螢幕傳達撤除指示。傳達額外撤除指示以引導旅客將其連同通常從人撤除之任何其他物品(電話、鑰匙等)一起移除並放入財物篩濾系統中。可藉由控制裝置打開一抽屜DRW以形成可將手提行李(包含電話、鑰匙等)存放至其中之一手提行李托盤。接著,藉由視訊系統暗示旅客採用掃描姿勢。亦傳達地板FLR上之最佳旅客腳部位置以確保鞋類篩濾系統FWS可有效地操作。旅客自我篩濾裝置與旅客通信而指示撤除及掃描何時完成。接著,旅客自我篩濾裝置指示旅客將所有物裝載至一手提行李抽屜中。
體素雷達:運動中毫米波人體成像 •在旅客自我篩濾裝置內之整個程序期間篩濾旅客 •彙總掃描資料以利用最佳化照明且避免盲點
圖4A及圖4B中展示顯示感測器天線ANT之可能位置之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之內部的一概念。
圖4A及圖4B:展示人員篩濾系統之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之內部。
控制裝置可經組態以操作鞋類感測器以感測人之鞋類,且驅動投影機以向人投影與鞋類感測器之操作相關聯之指示。
控制裝置可控制鞋類感測器以一旦人已進入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之艙室(即,內部空間)便開始人之鞋類之掃描。例如,若藉由鞋類感測器進行之一量測(例如,一NQR量測)耗費比例如藉由毫米波量測進行之對人之掃描更長之時間,則控制裝置可控制鞋類感測器以在旅客仍準備掃描(例如,將其等所有物放入托盤中及/或閱讀經由投影機提供之指示)時開始感測。
4.個人警報解決: 為了支援個人警報之旅客自行解決,系統之旅客介面向旅客指示警報之位置且指示旅客PER移除警報物品或鞋子且將其等放入手提行李(財物)篩濾器中。投影機將一人工實境鏡投影於艙室之壁上。在所顯示之人工實境鏡PRO中指示警報物品OBJ,如圖5A及圖5B中描繪。一旦警報物品或鞋子已被放入財物篩濾器中,便起始對人及所有物兩者之另一掃描。若掃描清白則完成個人篩濾。視訊系統監測旅客動作以確保遵守撤除要求且偵測異常行為。
5.財物篩濾: 藉由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介面引導財物篩濾程序。引導旅客將全部可存取財物與其他撤除物品一起放入財物篩濾器中。旅客自我篩濾裝置財物篩濾器由一主篩濾系統感測器及一自動化警報解決功能組成。其等兩者在財物篩濾器之門已關閉時起始且將在篩濾期間鎖定。視訊系統監測全部物品已被放入財物篩濾系統中。旅客介面通知旅客財物掃描進度及狀態。若可存取財物系統及自動威脅辨識(ATR)未偵測到威脅、違禁物品或爆炸物,則旅客可收集所有物。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介面向旅客指示其等已被准許前往登機口且旅客自我篩濾裝置門自動打開。
靜態CT初級可存取財物篩濾系統。
圖7A至圖7C描繪可能組態之3個實例,藉此艙室形成在用於待篩濾旅客之入口側與用於經篩濾旅客之出口側之間的一通路。可藉由滑動門SD1關閉艙室之入口側,藉由滑動門SD2關閉出口側。一旦一旅客已識別他自己且進入,滑動門SD1便關閉。滑動門SD2保持關閉直至已完成篩濾且未產生警報。在圖7A中,在入口側處提供一手提行李存放站HLDS,同時旅客可在已經篩濾之後收回手提行李且在出口門SD2處離開艙室,以在手提行李收回站HLRS處收回手提行李。一手提行李掃描設備HLSA提供在存放站與收回站之間,例如,鄰近於艙室以在於艙室中篩濾旅客時掃描手提行李。
圖7B描繪一類似配置,藉此旅客將手提行李帶入艙室中以存放至抽屜DRW中。手提行李篩濾設備HLSA鄰近於艙室配置,且藉由一傳送帶從抽屜饋送手提行李。一旦經篩濾,手提行李便被傳送回至抽屜以藉由旅客在經由滑動門SD2處之出口離開艙室之前再收集。圖7C描繪圖7B之實施例之一變體,藉此旅客將手提行李帶入艙室中以存放至抽屜DRW中。手提行李篩濾設備HLSA鄰近於艙室配置,且藉由一傳送帶從抽屜饋送手提行李。一旦經篩濾,手提行李便被傳送至出口側處之艙室外部的一收回站(例如,抽屜)以藉由乘客在經由滑動門SD2處之出口離開艙室之後再收集。因此,一旦已完成篩濾,便要求旅客離開艙室,因此使下一人能夠經由SD1處之入口進入以開始掃描下一旅客,同時剛才已離開艙室之旅客可輕鬆地再收集手提行李。
6.財物警報解決: 為了解決旅客之所有物中之警報,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介面向旅客識別物品且指示其等移除(若干)物品。物品被放置於掃描器中之包袋附近且重複掃描。一旦包袋及物品被解除嫌疑,便指示旅客從財物篩濾取回全部物品且前往登機口。
若包袋及/或物品無法解除嫌疑,則系統自動警示一操作者,該操作者被立即派遣至旅客自我篩濾裝置以進行進一步警報解決程序。
篩濾裝置可包括: -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其經組態以掃描由人存放之手提行李,其中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包括一主掃描器及一X射線繞射掃描器,及 其中控制裝置經組態以操作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以 -藉由主掃描器掃描手提行李以產生與手提行李之掃描相關聯之主掃描器輸出資料, -從主掃描器輸出資料判定手提行李之一關注區域, -操作X射線繞射掃描器以掃描手提行李之關注區域以產生與藉由X射線繞射掃描器掃描手提行李相關聯之X射線繞射輸出資料, -處理主掃描器輸出資料及X射線繞射輸出資料以判定是否應產生一警報信號,及 -若產生警報信號則輸出警報信號。
7.旅客啟程: 旅客啟程前往其等旅程;旅客自我篩濾裝置空閒以篩濾下一旅客。
在一前視圖圖8A及後視圖圖8B中描繪諸如關於圖7A至圖7C描繪及描述之複數個篩濾裝置之配置。篩濾裝置彼此連接以形成一鏈,藉此艙室之出口門卸料至一出口側EXT中而艙室之入口門全部連接至入口側ENT。如圖8A及圖8B中描繪,篩濾裝置鏈蜿蜒曲折,以減少一總所需佔地面積。
圖6A描繪一篩濾裝置SD之一艙室及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HLSA。艙室及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在艙室之入口側處具備複數個手提行李托運站HLDS且在艙室之出口側處具備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HLRS。一傳送帶將手提行李從存放站傳送至收回站。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可為雙向的,即,手提行李可從左饋送至右或反之亦然(在圖式之平面中所見)。傳送帶將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入口/出口連接至存放站及收回站以增加傳送容量。歸因於雙向性質,在(例如,根據操作者指示)重複對一托盤之篩濾之情況下,雙向傳送帶可將托盤傳送回至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中。由於手提行李存放及手提行李收回可各自分別耗費比手提行李之篩濾及人之篩濾更多之時間,故可因此更高效地使用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一容量及篩濾裝置SD之篩濾艙室CA之一容量,同時使人能夠輕鬆地存放手提行李及收回手提行李。代替單一篩濾裝置(即,艙室CA),可採用一篩濾裝置鏈,如圖8A及圖8B中描繪及關於圖8A及圖8B描述。旅客可藉此從用於托運手提行李之手提行李托運站前進至篩濾裝置鏈之入口側,且在已藉由篩濾裝置之一者進行篩濾之後,旅客可從篩濾裝置鏈之出口側前進至用於收回手提行李之手提行李收回站。
圖6B描繪具備複數個手提行李托運站HLDS及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HLRS之複數個手提行李篩濾設備HLSA。類似於圖6A,一傳送帶將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各自者之入口/出口連接至存放站及收回站。由於傳送帶沿著手提行李托運站之各自者且沿著手提行李收回站之各自者延伸,故在手提行李托運站處托運之手提行李可藉由傳送帶傳送至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任一者,例如,在此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具有足夠可用篩濾容量之情況下傳送至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一最近者。因此,可藉由複數個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任一者掃描手提行李,使能夠增加一整體有效容量,此係因為在最靠近手提行李篩濾裝置之一者處托運之多餘手提行李可被傳送至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另一者。類似地,手提行李在已藉由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一者掃描之後可被傳送至手提行李收回站之任一者。
圖9描繪雙重手提行李篩濾設備HLSA1、HLSA2,藉此在其等中間之一傳送帶CON具備一屏蔽件SHD以屏蔽X射線輻射。可省略可能干擾手提行李傳送之習知鉛擋板。具有垂直於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間之方向之傳送方向LPCON之裝載埠LP及出口埠DP連接至存放HLDS及收回站且可具備鉛幕及裝載埠螢幕。
可提供一種包括篩濾裝置之篩濾系統,其中篩濾裝置進一步經組態以按至少兩種不同偵測率操作。 可定義一篩濾系統偵測率,該篩濾系統偵測率定義篩濾系統之一所需偵測率; 可選擇篩濾裝置之偵測率之一者以符合篩濾系統偵測率;及 可將指令發送至篩濾裝置之控制裝置以按選定偵測率操作以便符合篩濾系統偵測率。
篩濾裝置之偵測率可定義待在人、手提行李及/或人之鞋類處偵測之一安全隱患的一偵測率。
ANT:天線 CA:艙室 CAB:艙室 CON:傳送帶 DP:出口埠 DRW:抽屜 ENT:入口側 EXT:出口側 FWS:鞋類篩濾系統 HLDS:手提行李存放站/手提行李托運站 HLRS:手提行李收回站 HLSA:手提行李掃描設備/手提行李篩濾設備 HLSA1:雙重手提行李篩濾設備 HLSA2:雙重手提行李篩濾設備 INT:內部空間 LP:裝載埠 LPCON:傳送方向 OBJ:警報物品 PER:人/旅客 PRO:視訊影像 SD:篩濾裝置/滑動門 SD1:滑動門 SD2:滑動門/出口門 SHD:屏蔽件 WA:壁
可從展示一非限制性實施例之隨附圖式及對應描述清楚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優點及效應,其中: 圖1描繪一篩濾裝置之一透視圖; 圖2描繪篩濾裝置之另一視圖; 圖3描繪篩濾裝置之一手提行李托盤之一詳細視圖; 圖4A及圖4B描繪篩濾裝置之一內部之透視圖; 圖5A及圖5B描繪在篩濾一人時篩濾裝置之內部之一透視圖; 圖6A及圖6B描繪一旅客及手提行李篩濾系統之一高度示意性俯視圖; 圖7A至圖7C描繪篩濾裝置之俯視圖; 圖8A及圖8B描繪篩濾裝置之配置之透視圖;及 圖9描繪一手提行李篩濾系統之一側視圖。
CAB:艙室
INT:內部空間
PER:人/旅客
SD:篩濾裝置/滑動門
WA:壁

Claims (28)

  1. 一種用於篩濾一人之篩濾裝置,該篩濾裝置包括: 一艙室,其包括至少部分圍封一內部空間之一壁, 一感測器,其在該壁面向該內部空間之表面之至少部分上,該感測器經組態以感測存在於該內部空間中之該人, 一投影機,其將一影像投影至該內部空間中以藉由該人觀看,及 一控制裝置,其連接至該感測器及該投影機,且經組態以: 操作該感測器以感測位於該內部空間中之該人; 驅動該投影機以向該人投影與該感測器之操作相關聯之指示。
  2. 如請求項1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進一步經組態以 從由該感測器產生之感測器資料導出該人身上之一物件之一位置,及 控制該投影機以顯示該人身上之該物件之該位置。
  3. 如請求項2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感測器進一步包括指向該內部空間中之該人之一所要位置的一相機,該相機經連接至該控制裝置以將影像資料傳輸至該控制裝置,且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從該影像資料產生該人之一鏡像,藉由將該經導出位置處之該物件融合至該人之該鏡像中而產生該人之一融合影像,且控制該投影機以顯示該人之該融合影像。
  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中該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該相機,其經組態以產生影像資料;一姿態感測器,其感測該人之一姿態且經組態以產生姿態資料;及一運動感測器,其記錄該人之一移動且經組態以產生運動資料,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根據該感測器資料、該相機影像資料、該姿態資料及該運動資料之一組合執行一風險評估,且基於該風險評估產生一警告訊息。
  5. 如請求項4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使用一自我學習系統來執行該風險評估,較佳地已使用額外地包括回應於該感測器資料、相機影像資料、姿態資料及運動資料之操作者評估的一訓練資料集來訓練該自我學習系統。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進一步包括在該艙室之一地板之表面之至少部分上的一鞋類感測器,該鞋類感測器經組態以感測存在於該內部空間中之該人之鞋類。
  7. 如請求項6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進一步經組態以操作該鞋類感測器以感測該人之該鞋類,且驅動該投影機以向該人投影與該鞋類感測器之操作相關聯之指示。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 建立至一操作者主控台之一連接, 向在該操作者主控台處之一操作者輸出一指示以傳達給該人,及 控制該投影機以顯示在該操作者主控台處之該操作者之一影像。
  9. 如請求項8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 從該感測器資料導出該人身上之一物件之一位置, 將該人身上之該物件之該位置傳輸至該操作者主控台,及 將請求該操作者向該人解釋該物件之該位置之指示傳輸至該操作者主控台。
  10. 如請求項8或9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在滿足一準則之情況下向該操作者輸出指示,該準則包括以下之至少一者: 該人起始一操作者聯繫請求, 該控制裝置確定已經過一預設篩濾時間, 該控制裝置確定已確定一物件之一存在。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感測器包括包含一無線電波天線陣列之一無線電波掃描器,該無線電波天線陣列覆蓋該投影影像後面之該壁之該表面之至少部分。
  1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投影機經組態以將一個二維影像投影於該艙室之該壁上或將一個三維影像投影於該內部空間中。
  1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物件存放托盤且其中該等指示包括將一物件存放在該物件存放托盤中之指示。
  14. 如請求項13之篩濾裝置,其進一步包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及將一手提行李從該艙室傳送至該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一傳送帶,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驅動該傳送帶以將存放在該物件存放托盤中之該手提行李傳送至該手提行李篩濾設備,驅動該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以篩濾該手提行李,且驅動該傳送帶以將該手提行李傳送回至該艙室中。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篩濾裝置,其中該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一識別裝置,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使用來自該識別裝置之識別資料來識別該人,且使該存放托盤與該經識別人相關聯。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驅動一顯示裝置以向該人提供指示以遵守一預定篩濾序列。
  17. 如請求項16之篩濾裝置,其中該感測器進一步包括該相機,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處理來自該相機之一影像以自其導出對該人之該篩濾之一進度,比較該篩濾之該經導出進度與該預定篩濾序列,且從該經導出進度與該預定篩濾序列之該比較導出向該人提供之該等指示。
  1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其經組態以掃描由該人存放之該手提行李,其中該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包括一主掃描器及一X射線繞射掃描器,及 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操作該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以 藉由該主掃描器掃描該手提行李以產生與該手提行李之該掃描相關聯之主掃描器輸出資料, 從該主掃描器輸出資料判定該手提行李之一關注區域, 操作該X射線繞射掃描器以掃描該手提行李之該關注區域以產生與藉由該X射線繞射掃描器對該手提行李之該掃描相關聯的X射線繞射輸出資料, 處理該主掃描器輸出資料及該X射線繞射輸出資料以判定是否應產生一警報信號,及 若產生該警報信號則輸出該警報信號。
  1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識別站,其經組態以要求一人呈現一符記, 一手提行李存放站,其經組態以收集由該人存放之手提行李,該第一識別站與該手提行李存放站相關聯, 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其經組態以篩濾該手提行李,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一篩濾裝置, 一手提行李收回站,其在該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下游,其經組態以收回由該人存放之該手提行李, 一第二識別站,其與該手提行李收回站相關聯, 該篩濾裝置形成從該手提行李存放站至該手提行李收回站之該人之一通路,及 一手提行李傳送系統,其經組態以經由該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將該手提行李從該手提行李存放站傳送至該手提行李收回站, 該控制裝置進一步經組態以: 讀取由該人在該第一識別站處呈現之該符記; 使該經呈現符記與由該人存放在該手提行李存放站處之該手提行李相關聯; 在已藉由該篩濾裝置篩濾該人之後,讀取由該人在該收回站處之該第二識別站處呈現之該符記, 控制該手提行李傳送系統將與該符記相關聯之該手提行李傳送至該手提行李收回站。
  20. 如請求項19之篩濾裝置,其包括 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及 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將該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之一者指定給該符記,控制該手提行李傳送系統以將與該符記相關聯之該手提行李傳送至該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之該指定者,且向已通過該篩濾裝置且呈現該符記之該人輸出指示以在該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之該指定者處收集與該符記相關聯之該手提行李。
  21. 如請求項19或20之篩濾裝置,其中該篩濾裝置進一步包括該物件存放托盤,且其中該控制裝置經組態以控制該手提行李傳送系統以將存放在該物件存放托盤中之該物件傳送至該複數個手提行李收回站之該指定者。
  22. 較佳地如請求項19至21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包括:一手提行李存放站;一手提行李收回站;一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一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及該手提行李傳送系統,其將該手提行李從該手提行李存放站傳送至該第一及該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任一者且從該第一及該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任一者傳送至該手提行李收回站,其中該傳送系統包括延伸在該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與該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間之一經屏蔽手提行李傳送路徑,其中該手提行李存放站經由具有垂直於該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與該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間之一裝載傳送方向之一傳送方向的一裝載埠裝載至該經屏蔽手提行李傳送路徑中,其中該經屏蔽手提行李傳送路徑經由具有垂直於該第一手提行李篩濾設備與該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之間之一傳送方向之一卸料傳送方向的一卸料埠卸料至該手提行李收回站,且其中經組態以屏蔽由該等第一及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產生之輻射的輻射屏蔽件配置於該裝載埠及該卸料埠處。
  23. 如請求項22之篩濾裝置,其中該等輻射屏蔽件係鉛幕。
  24. 如請求項22或23之篩濾裝置,其中省略該等第一及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處之屏蔽擋板。
  25. 如請求項22至24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中該裝載埠包括沿著該裝載方向延伸之一裝載埠屏蔽件,且其中該卸料埠包括沿著該卸料方向延伸之一卸料埠屏蔽件。
  26. 如請求項22至25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手提行李篩濾設備係雙向的且其中該經屏蔽手提行李傳送路徑係雙向的。
  27. 一種操作包括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篩濾裝置之一篩濾系統的方法, 其中該篩濾裝置進一步經組態以按至少兩種不同偵測率操作, 該方法包括: 定義一篩濾系統偵測率,該篩濾系統偵測率定義該篩濾系統之一所需偵測率; 選擇該篩濾裝置之該等偵測率之一者以符合該篩濾系統偵測率;及 將指令發送至該篩濾裝置之該控制裝置以按該選定偵測率操作以便符合該篩濾系統偵測率。
  2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篩濾裝置之該等偵測率定義待在該人、該手提行李及/或該人之該鞋類處偵測之一安全隱患的一偵測率。
TW110136097A 2020-09-28 2021-09-28 用於篩濾人之篩濾裝置及方法 TW2022284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L2026564A NL2026564B1 (en) 2020-09-28 2020-09-28 screening device for screening a person
NL2026564 2020-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8422A true TW202228422A (zh) 2022-07-16

Family

ID=73643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6097A TW202228422A (zh) 2020-09-28 2021-09-28 用於篩濾人之篩濾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5695A1 (zh)
EP (1) EP4217760A2 (zh)
JP (1) JP2023543945A (zh)
KR (1) KR20230074255A (zh)
CN (2) CN116490801A (zh)
AU (1) AU2021347610A1 (zh)
CA (1) CA3193988A1 (zh)
IL (1) IL301736A (zh)
MX (1) MX2023003570A (zh)
NL (1) NL2026564B1 (zh)
TW (1) TW202228422A (zh)
WO (1) WO2022064047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768B (zh) * 2023-07-10 2023-09-22 厦门中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安检场景活体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66268A1 (de) * 2022-04-18 2023-10-25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Schleuse; system, umfassend eine schleuse;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personenflusses und/oder zur personenkontrolle;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4554A (en) * 1990-02-20 1992-06-23 Rolls-Royce And Associates Limited Explosives detector
US7405692B2 (en) * 2001-03-16 2008-07-29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Detecting concealed objects at a checkpoint
US20080267350A1 (en) * 2005-01-10 2008-10-30 Gray Stephen J Integrated carry-on baggage cart and passenger screening station
US7415094B2 (en) * 2005-12-09 2008-08-19 Ge Security, Inc. Security scanner with bin return device
US9316732B1 (en) * 2012-04-05 2016-04-19 Farrokh Mohamadi Standoff screen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concealed weapons
WO2015077167A1 (en) * 2013-11-19 2015-05-28 Apstec Systems Usa Llc Smart screening barrier
DE102014210227A1 (de) * 2014-01-23 2015-07-23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ffizienten Abtastung von Gegenstände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768B (zh) * 2023-07-10 2023-09-22 厦门中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安检场景活体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93988A1 (en) 2022-03-31
CN117555037A (zh) 2024-02-13
NL2026564B1 (en) 2022-05-30
MX2023003570A (es) 2023-06-16
AU2021347610A1 (en) 2023-09-07
US20230375695A1 (en) 2023-11-23
CN116490801A (zh) 2023-07-25
WO2022064047A3 (en) 2022-05-27
EP4217760A2 (en) 2023-08-02
IL301736A (en) 2023-05-01
KR20230074255A (ko) 2023-05-26
JP2023543945A (ja) 2023-10-18
WO2022064047A2 (en)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4515B2 (en) Fully-automated self-divesting scree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952163B2 (en) Combined systems user interface for centralized monitoring of a screening checkpoint for passengers and baggage
US10347062B2 (e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for multi-stage inspections of persons
US7317390B2 (en) Screening checkpoint for passengers and baggage
TW202228422A (zh) 用於篩濾人之篩濾裝置及方法
US1004207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ewing images on a portable image viewing device related to image screening
US11373387B2 (en) Fully-automated self-divesting scree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660388B2 (en) Integrated carry-on baggage cart and passenger screening station
US6484650B1 (en) Automated security chambers for queues
USH2110H1 (en) Automated security scanning process
CN101189534B (zh) 检查手提行李和其它随身携带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EP2390845A1 (en) Check-point apparatus to manage the access to restricted-acces areas
CN111694065A (zh) 移动体
KR20180099648A (ko) 통합형 승객 및 수하물 통제 시스템
JP2017091498A (ja) ゲート装置
KR20180038671A (ko) 공항 로봇 및 공항 로봇의 동작 방법을 수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12947402A (zh)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程序
JP2019011981A (ja) 荷物検査装置及び荷物検査システム
JP2004069575A (ja) X線検査装置付き保安ゲート
WO2010140943A1 (en) Concurrent multi-person security screening system
CN113671589A (zh) 一种安全检测赛博物理系统
CN115704249A (zh) 闸;包括闸的系统;用于控制人流量和/或用于安全检查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
JP2023038806A (ja) 手荷物検査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