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4869A - 扭力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扭力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4869A
TW202224869A TW109144829A TW109144829A TW202224869A TW 202224869 A TW202224869 A TW 202224869A TW 109144829 A TW109144829 A TW 109144829A TW 109144829 A TW109144829 A TW 109144829A TW 202224869 A TW202224869 A TW 2022248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ead
accommodating
shape
accommoda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4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8804B (zh
Inventor
陳清標
Original Assignee
陳清標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清標 filed Critical 陳清標
Priority to TW109144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880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8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88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4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486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組;一第二本體組,該第二本體組係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該第二本體組係包括一第二本體、一驅動頭、一頂抵組、複數第一珠體及一套環;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一第三容槽及複數容珠槽;該驅動頭係與該第二本體相樞設;該頂抵組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頂抵組係包括一第一頂抵件;該複數第一珠體係容設於該容珠槽處,該第一珠體一端係抵於第一頂抵件處;該套環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上,該套環內係設有一第四容槽,每一第一珠體另端係抵於第四容槽處,即每一第一珠體係抵於該頂抵件及該第四容槽之間。

Description

扭力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扭力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扭力結構中,該套環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上,該套環相對該第二本體具有更大內直徑,該第一珠體係隱於該套環內,該第一珠體設於該頂抵組與該套環之間時,該第一珠體即可為較大外徑狀,該頂抵組於該第三容槽內位移時即可更具有滾動摩擦功效。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扭力結構,如美國專利案號:5503043,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扭力扳手10,該扭力扳手10係包括一握把20及一作用端10,該握把20係為一圓桿體狀以供握持旋動之,該作用端10係具扭力跳脫功效,該作用端10係與該握把20相樞設,該作用端10係部份容設於該握把20內,該作用端10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部12,該驅動部12係凸露於該握把20外,該作用端10內係設有一第一容槽17,該第一容槽17係呈圓槽狀;
一彈性元件24,該彈性元件24係穿設於該握把20與該第一容槽17內,該彈性元件24一端係彈抵於該握把20內,該握把20係可相對該作用端10轉動及位移,以調整該彈性元件24之壓縮程度以調整該扭力扳手10之扭力值;
一跳脫元件25,該跳脫元件25係容設於該第一容槽17內,該 彈性元件24係彈抵於該握把20與該跳脫元件25間,該跳脫元件25係可於該第一容槽17內位移,使該作用端10具扭力跳脫功效,該跳脫元件25二側係各設有一容孔,該容孔係與該第一容槽17之內周面相對正,該容孔係呈凹槽狀;
二珠體30,該珠體30係容設於該跳脫元件25之該容孔處,該珠體30係略凸露於該容孔外,該珠體30一端係抵於該第一容槽17之內周面上,使該跳脫元件25於該第一容槽17內位移時相對該作用端10係具滾動摩擦功效。
但此習用扭力結構之缺失係在於:
1、請輔以公報之圖1及圖2所示,該珠體30係容設於該跳脫元件25之該容孔處,該珠體30一端係抵於該第一容槽17之內周面上,受限於該第一容槽17之內直徑以及該跳脫元件25之外徑,該珠體30即不可能太大,該珠體30才能容置於該跳脫元件25及該第一容槽17之間,該珠體30滾動摩擦效果較差。
2、該珠體30之數量係僅為二個,每一珠體30與該第一容槽17間係為點接觸結構。
3、該珠體30應係為和跳脫元件25相組合後再容設於該第一容槽17內,且如圖1所示該珠體30和跳脫元件25組設於該第一容槽17內係要滑移一段距離,但滑移時有時該珠體30會和該跳脫元件25相脫開,該珠體30即掉入該第一容槽17內,該珠體30和跳脫元件25即要取出再重新置入組合時即較麻煩。
有鑑於上述習用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 之製造、生產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扭力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扭力結構中,受限於該第一容槽之內直徑以及該跳脫元件之外徑,該珠體即不可能太大,該珠體才能容置於該跳脫元件及該第一容槽之間,該珠體滾動摩擦效果較差。該套環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上,該套環相對該第二本體具有更大內直徑,該第一珠體係隱於該套環內,該第一珠體設於該頂抵組與該套環之間時,該第一珠體即可為較大外徑狀,該頂抵組於該第三容槽內位移時即可更具有滾動摩擦功效。
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組;一第二本體組,該第二本體組係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該第二本體組係包括一第二本體、一驅動頭、一頂抵組、複數第一珠體及一套環;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一第三容槽及複數容珠槽;該驅動頭係與該第二本體相樞設;該頂抵組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頂抵組係包括一第一頂抵件;該複數第一珠體係容設於該容珠槽處,該第一珠體一端係抵於第一頂抵件處;該套環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上,該套環內係設有一第四容槽,每一第一珠體另端係抵於第四容槽處,即每一第一珠體係抵於該頂抵件及該第四容槽之間。
該套環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上,該套環相對該第二本體具有更大內直徑,該第一珠體係可凸露於該容珠槽外而 隱於該套環內,該第一珠體設於該頂抵組與該套環之間時,該第一珠體即可為較大外徑狀,該頂抵組於該第三容槽內位移時即可更具有滾動摩擦功效。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第一本體組
11:第一本體
111:第一容槽
112:第一螺合部
113:第二螺合部
12:組設件
121:第三螺合部
122:第二容槽
123:第一抵部
20:第二本體組
21:第二本體
211:第三容槽
212:第四螺合部
213:第一限制槽
214:第一環槽
215:容珠槽
216:第二環槽
22:驅動頭
23:頂抵組
231:第一頂抵件
2311:第一溝槽
2312:第一容置槽
2313:第二容置槽
232:第二頂抵件
233:第三頂抵件
24:限制件
25:第一環體
26:第一珠體
27:彈簧
28:套環
281:第四容槽
282:第二溝槽
29:第二環體
30:彈性件組
31:第一頂件
311:第一頭部
312:第一套合部
313:第一抵緣
314:第二抵緣
315:第二套合部
32:第二頂件
321:第二頭部
322:第三套合部
323:第三抵緣
324:第四套合部
325:第四抵緣
326:第一端部
33:第一彈性件
331:第一彈抵部
332:第二彈抵部
333:第一直徑
34:第二彈性件
341:第三彈抵部
342:第四彈抵部
343:第二直徑
40:鎖定組
41:第一鎖定件
411:第一螺紋部
412:第一鎖定部
413:第二限制槽
42:第二鎖定件
421:第五螺合部
422:第二鎖定部
423:第一容室
43:第三鎖定件
431:第三鎖定部
432:第一穿槽
44:第三彈性件
45:第四鎖定件
451:第一容置部
452:第二穿槽
453:第二螺紋部
454:轉動部
455:第二容室
456:第二抵部
46:螺紋件
461:第三螺紋部
462:第四螺紋部
463:第二容置部
47:第三本體
50:結合件
圖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圖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本體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本體組之立體組合圖。
圖4、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本體組之側視圖。
圖5、係本發明圖4之A-A處之剖視圖。
圖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彈性件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彈性件組之立體組合圖。
圖8、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彈性件組之前視圖。
圖9、係本發明圖8之B-B處之剖視圖。
圖10、係本發明圖8之B-B處另一操作狀態之剖視圖。
圖1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鎖定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1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圖1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上視圖。
圖14、係本發明圖13之C-C處之剖視圖。
圖15、係本發明圖14之D處之放大圖。
圖16、係本發明圖14之D處第二操作狀態之放大圖。
圖1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三操作狀態之上視圖。
圖18、係本發明圖17之C-C處之剖視圖。
圖19、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頂抵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20、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第二本體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21、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第二本體組之立體分解圖。
首先請參閱圖1至圖11及圖19所示,圖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分解圖,圖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本體組20之立體分解圖,圖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本體組20之立體組合圖,圖4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本體組20之側視圖,圖5係本發明圖4之A-A處之剖視圖,圖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彈性件組30之立體分解圖,圖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彈性件組30之立體組合圖,圖8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彈性件組30之前視圖,圖9係本發明圖8之B-B處之剖視圖,圖10係本發明圖8之B-B處另一操作狀態之剖視圖,圖1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鎖定組40之立體分解圖,圖19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頂抵組23之立體分解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
一第一本體組10,該第一本體組10係包括一第一本體11及一 組設件12;
該第一本體11係為一圓桿體狀以供手握持旋動,該第一本體11內係設有一第一容槽111,該第一容槽111係呈圓槽狀,該第一容槽111係貫穿該第一本體11,該第一容槽111一端係設有一第一螺合部112,該第一螺合部112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一容槽111另端係設有一第二螺合部113,該第二螺合部113係與該第一螺合部112相遠離,該第二螺合部113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二螺合部13之內直徑係大於該第一螺合部12之內直徑,該第一本體11外部係可設有壓花紋以供手握持,或該第一本體11外部係套設有一握把;
該組設件12係與該第一本體11相組設且係為一圓筒體狀,該組設件12一端之外周面係設有一第三螺合部121,該第三螺合部121係與該第二螺合部113相螺合,使該組設件12與該第一本體11相螺合結合,該組設件12係與該第一本體11呈一體轉動,該第三螺合部121係呈外螺紋狀,該組設件12內係設有一第二容槽122,該第二容槽122係與該第一容槽111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122係貫穿該組設件12,該第二容槽122係呈圓槽狀,該第三螺合部121之端部處係設有一第一抵部123,該第一抵部123係隱於該第一容槽111內,該第一抵部123係對向該第一螺合部112,該第一抵部123係呈平面狀;
一第二本體組20,請輔以圖2至圖5所示,該第二本體組20係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該第二本體組20係與該第一本體組10相組設、相樞設或相固設,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係會位移或不位移,該第二本體組20係包括一第二本體21、一驅動頭22、一頂抵組23、一限制 件24、一第一環體25、複數第一珠體26、複數彈簧27、一套環28及一第二環體29;
該第二本體21係與該第一本體組10相樞設,該第二本體21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一容槽111內,該第二本體21係穿設於該第二容槽122內,該第二本體21內係設有一第三容槽211,該第三容槽211係與該第一容槽111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211係呈貫穿之圓槽狀,該第二本體21一端係設有一第四螺合部212,該第四螺合部212係與該第一螺合部112相螺合,該第一螺合部112係可於該第四螺合部212上轉動位移,使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21轉動及位移,該第四螺合部212係呈外螺紋狀,該第四螺合部212係設於該第三容槽211一端開口處之外周面,該第三容槽211一端近開口處係設有一第一限制槽213,該第一限制槽213與該第三容槽211係呈相通狀,該第一限制槽213係設於該第四螺合部212之內周面範圍處,該第一限制槽213係呈半圓弧槽狀,該第二本體21係設有一第一環槽214,該第一環槽214係隱於該第一容槽111內,該第一環槽214係設於該第四螺合部212一端,該第一環槽214係呈凹圓環槽狀,該第二本體21上係設有複數容珠槽215,每一容珠槽215係與該第三容槽211呈相通狀,每一容珠槽215係呈長孔槽狀,該複數容珠槽215係以該第二本體21之軸心呈間隔排列狀,該第一環槽214係設於該第四螺合部212與該容珠槽215之間,該第二本體21係設有二第二環槽216,該複數容珠槽215係設於該二第二環槽216間,其一第二環槽216係設於該第一環槽214與該複數容珠槽215間,該第二環槽216係呈凹圓環槽狀;
該驅動頭22係與該第二本體21相樞設,該驅動頭22係樞設於 該第三容槽211之另端開口處,該驅動頭22係凸露於該第二本體21外,該驅動頭22係與該第一本體組10相遠離,該驅動頭22係為具四角頭之棘輪扳手結構、槽狀之棘輪扳手結構、梅花扳手結構、開口扳手結構或任一旋動結構;
該頂抵組23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請輔以圖19所示,該頂抵組23係包括一第一頂抵件231、一第二頂抵件232及一第三頂抵件233;
該第一頂抵件231係設有複數第一溝槽2311,每一第一溝槽2311係與每一容珠槽215相對正,該第一溝槽2311之數量係與該容珠槽215之數量相配合,該複數第一溝槽2311係以該第一頂抵件231之軸心呈間隔環狀排列狀,每一第一溝槽2311係呈凹長弧形槽狀,該第一頂抵件231一端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2312,該第一容置槽2312之開口方向係對向該驅動頭22,該第一容置槽2312係呈長方形凹槽狀,該第一頂抵件231上係設有一第二容置槽2313,該第二容置槽2313係設於該複數第一溝槽2311間,該複數第一溝槽2311相對該第二容置槽2313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容置槽2313之二端係與該第一容置槽2312呈相通狀,該第二容置槽2313係呈ㄇ字形之凹槽狀;
該第二頂抵件232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2312處,該第二頂抵件232係可於該第一容置槽2312處擺動位移,使該第二本體21具有扭力跳脫功效;
該第三頂抵件233係容設於該第二容置槽2313處,該第三頂抵件233之二端係分別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2312之頂部處及底部處,使該第 二頂抵件232受限於該第三頂抵件233而無法上下位移或僅能位移一小距離,該第三頂抵件233之形狀係配合該第二容置槽2313之形狀或係呈ㄇ形體狀;
該限制件24係容設於該第一限制槽213內,該限制件24係半凸露於該第三容槽211處,該限制件24係配合該第一限制槽213之形狀為一珠體狀;
該第一環體25係套設於該第一環槽214處,該第一環體25係略凸露於該第一環槽214外,該第一環體25係與該第一抵部123相對正,當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及位移時,該第一本體組10係受限於該第一抵部123及該第一環體25而無法與該第二本體組20相脫開,該第一抵部123越接近該第一環體25時,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係越為接近最小值;
該複數第一珠體26係容設於該容珠槽215處,每一容珠槽215處係容設至少一第一珠體26,每一容珠槽215處係容設二個該第一珠體26,該第一珠體26一端係抵於第一溝槽2311處,該第一珠體26另端係略凸露於該第二本體21外;
請輔以圖5所示,該容珠槽215接近該第三容槽211處係呈錐槽狀,使該第一珠體26組設於該容珠槽215處時避免該第一珠體26掉入該第三容槽211內;
每一彈簧27係容設於每一容珠槽215處,該彈簧27係彈抵於該容珠槽215與該第一珠體26之間,使該第一珠體26於該容珠槽215處具有位移空間;
該套環28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21上,該套環28內係設有一第四容槽281,該第四容槽281係供該第二本體21相穿設,該複數容珠槽215係隱於該第四容槽281內,該第四容槽281係貫穿該套環28,該第四容槽281係呈圓槽狀,該第四容槽281之內面上係設有複數第二溝槽282,每一第二溝槽282係與每一容珠槽215相對正,每一第一珠體26另端係抵於每一第二溝槽282處,即每一第一珠體26係抵於每一第一溝槽2311及每一第二溝槽282間,該複數第一珠體26與每一第一溝槽2311及每一第二溝槽282間係為線接觸結構,該第二溝槽282之數量係與該容珠槽215之數量相配合,該第二溝槽282係呈凹長弧形槽狀,該複數第二溝槽282係以該套環28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
該第二環體29係套設於該第二環槽216處,該第二環體29係略凸露於該第二環槽216外,該第二環體29係抵於該套環28之端部處,使該套環28係受限於該二第二環體29而無法自該第二本體21上脫開,該第二環體29係呈圓環體狀;
請輔以圖3至圖5所示,該第二本體組20相組合後即如圖3所示,該驅動頭22係樞設於該第二本體21一端,該頂抵組23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該限制件24係容設於該第一限制槽213內,該第一環體25係套設於該第一環槽214處,該第一珠體26係容設於該容珠槽215處,該第一珠體26一端係抵於該第一溝槽2311處,該彈簧27係容設於該容珠槽215處,該彈簧27係彈抵於該容珠槽215與該第一珠體26間,該套環28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21上,該複數容珠槽215係隱於該第四容槽281內,該第一珠體26另端係抵於該第二溝槽282處,即每一第一珠體26係抵於每一第一溝槽2311及每 一第二溝槽282之間,即如圖5所示,該第二環體29係套設於該第二環槽216處;
一彈性件組30,請輔以圖6所示,該彈性件組30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該彈性件組30係與該頂抵組23直接或間接相頂抵,使該第二本體組20具扭力跳脫功效,該彈性件組30係包括一第一頂件31、一第二頂件32、一第一彈性件33及一第二彈性件34;
該第一頂件31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該第一頂件31一端係設有一第一頭部311,該第一頭部311係直接或間接頂抵於該頂抵組23端部,該第一頭部311係呈圓體狀,該第一頂件31另端係設有一第一套合部312,該第一套合部312係呈圓體狀,該第一套合部312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頭部311,該第一頭部311與該第一套合部312間係形成一第一抵緣313,該第一套合部312之端部係設有一第二抵緣314,該第一套合部312係設於該第一抵緣313與該第二抵緣314間,該第一頂件31內係設有一第二套合部315,該第二套合部315係貫穿或不貫穿該第一頂件31,該第二套合部315係呈圓槽狀;
該第二頂件32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該第二頂件32係與該第一頂件31相對正,該第二頂件32一端係設有一第二頭部321,該第二頭部321係呈圓體狀,該第二頭部321一端係設有一第三套合部322,該第三套合部322係呈圓體狀,該第三套合部322之外徑係略同於該第一套合部312之外徑,該第三套合部322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二頭部321之直徑,該第二頭部321與該第三套合部322之間係形成一第三抵緣323,該第三套合部322一端係設有一第四套合部324,該第三套合部322係設於該第二頭部321及該第 四套合部324之間,該第四套合部324係呈圓桿體狀,該第四套合部324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三套合部322,該第三套合部322與該第四套合部324間係形成一第四抵緣325,該第四套合部324之端部係為第一端部326,該第一頭部311與該第二頭部321於相距最大距離時,該第一端部326係隱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
該第一彈性件33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該第一彈性件33係彈抵於該第一頂件31與該第二頂件32間,該第一彈性件33係套合於該第一套合部312、該第三套合部322及該第四套合部324上,該第一彈性件33之內周面之最小直徑與該第一套合部312之外周面之外直徑及該第三套合部322之外周面之外徑之間係可具有一間隙或不具有間隙而呈緊配合狀,該第一彈性件33一端係設有一第一彈抵部331,該第一彈抵部331係彈抵於該第一抵緣313上,該第一彈性件33另端係設有一第二彈抵部332,該第二彈抵部332係彈抵於該第三抵緣323上,該第一彈性件33之彈簧線之直徑係為一第一直徑333,該第一直徑333即為該第一彈性件33之最大直徑及最小直徑之差值;
該第二彈性件34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該第二彈性件34係彈抵於該第一頂件31與該第二頂件32間,該第二彈性件34係容設於該第一彈性件33內,該第二彈性件34之最大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彈性件33之最小直徑,該第二彈性件34係套合於該第四套合部324上,該第二彈性件34之內周面之最小直徑與該第四套合部324之外周面之外直徑之間係可具有一間隙或不具有間隙而呈緊配合狀,該第二彈性件34一端係設有一第三彈抵部341,該第三彈抵部341係彈抵於該第二抵緣314上,該第二彈性件34另端 係設有一第四彈抵部342,該第四彈抵部342係彈抵於該第四抵緣325上,該第二彈性件34之彈簧線之直徑係為一第二直徑343,該第二直徑343即為該第二彈性件34之最大直徑及最小直徑之差值,該第二直徑343係小於該第一直徑333;
該第二頂件32受控制而移位時,該第二頂件32係相對該第一頂件31移位,該第二頭部321與該第一頭部311之間相靠近或相遠離,該第四套合部324即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位移,該第一頂件31及該第二頂件32係以調整該第一彈性件33及該第二彈性件34之長度而調整扭力,該第二套合部315之長度係提供該第二頂件32位移之最大距離,亦即該第一端部326位移後係不會凸出該第一頂件31外,該第一端部326均隱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
請輔以圖7至圖9所示,該彈性件組30相組合後即如圖7所示,該彈性件組30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該第一頭部311係直接或間接抵於該頂抵組23之端部,該第二頂件32係與該第一頂件31相套合組設,該第四套合部324係套合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且可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位移,該第一彈性件33係套合於該第一套合部312與該第四套合部324上,該第二彈性件34係套合於該第四套合部324上,該第二彈性件34係彈抵於該第一頂件31與該第二頂件32間,該第二彈性件34係容設於該第一彈性件33內;
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且位移時,該第一本體組10係直接或間接帶動該第二頂件32位移,使該第四套合部324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位移,該第三抵緣323及該第四抵緣325係以調整該第一彈性 件33及該第二彈性件34之長度而調整扭力,調整長度後之狀態即如圖10所示;
一鎖定組40,該鎖定組40係與該第一本體組10及該第二本體組20相組設,該鎖定組40係可作動為鎖定狀態或非鎖定狀態以控制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呈樞設狀或不呈樞設狀,該鎖定組40一端係直接或間接抵於該彈性件組30上,當該鎖定組40為非鎖定狀態時,該第一本體組10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及位移,該第一本體組10係同時帶動該鎖定組40位移,使該鎖定組40位移時係直接或間接調整該彈性件組30之壓縮程度以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該鎖定組40係包括一第一鎖定件41、一第二鎖定件42、一第三鎖定件43、一第三彈性件44、一第四鎖定件45、一螺紋件46及一第三本體47;
該第一鎖定件41係容設於該第一容槽111及該第三容槽211內,該第一鎖定件41一端係設有一第一螺紋部411,該第一螺紋部411係對向該彈性件組30,該第一螺紋部411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一鎖定件41另端係設有一第一鎖定部412,該第一鎖定部412係呈非圓槽狀或多角槽狀,該第一鎖定部412與該第一螺紋部411係呈相通狀,該第一鎖定部412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一螺紋部411,該第一鎖定件41之外部係設有一第二限制槽413,該第二限制槽413係與該第一限制槽213相對正,該限制件24係容設於該第一限制槽213與該第二限制槽413內,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位移時,受限於該限制件24,該第一鎖定件41係僅能直線位移,該第二限制槽413之長度方向係沿該第一鎖定件41之長度方向,該第二限制槽413係呈凹弧形槽狀;
該第二鎖定件42係與該第一本體11相結合,該第二鎖定件42係抵於該第一鎖定件41一端,該第二鎖定件42之外周面係設有一第五螺合部421,該第五螺合部421係螺合結合於該第一螺合部112處,當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及位移時,該第二鎖定件42係與該第一本體組10一體轉動及位移,使該第二鎖定件42與該第二本體組20相靠近或相遠離,該第五螺合部421係呈外螺紋狀,該第五螺合部421係部份凸露於該第一本體11外,該第二鎖定件42一端係設有一第二鎖定部422,該第二鎖定部422係與該第一鎖定部412相對正,該第二鎖定部422之形狀係配合該第一鎖定部412之形狀,該第二鎖定部422係呈非圓狀或多角槽狀,該第二鎖定件42另端係設有一第一容室423,該第一容室423係與該第二鎖定部422呈相通狀,該第一容室423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二鎖定部422,該第一容室423係呈圓槽狀;
該第三鎖定件43係穿設於該第一鎖定件41及該第二鎖定件42內且可於其內位移一距離,該第三鎖定件43之外周面係設有一第三鎖定部431,該第三鎖定部431係與該第一鎖定部412及該第二鎖定部422相套合鎖定,該第三鎖定部431係呈多角體狀,該第三鎖定件43內係設有一第一穿槽432,該第一穿槽432係直向貫穿該第三鎖定件43,該第一穿槽432係呈圓槽狀;
該第三彈性件44係容設於該第一鎖定部412內,該第三彈性件44係彈抵於該第一鎖定部412之底部與該第三鎖定件43間,該第三彈性件44係為彈簧結構;
該第四鎖定件45係與該第二鎖定件42相組設,該第四鎖定件 45一端係設有一第一容置部451,該第一容置部451係容置於該第一容室423處,該第一容置部451之端部係抵於該第三鎖定件43上,該第四鎖定件45於該第一容室423處位移或轉動位移時,該第一容置部451係推抵該第三鎖定件43,使該第三鎖定件43於該第一鎖定部412及該第二鎖定部422處位移,該第一容置部451係呈圓柱體狀,該第一容置部451內係設有一第二穿槽452,該第二穿槽452係與該第一穿槽432相對正,該第二穿槽452係呈圓穿槽狀,該第二穿槽452內係設有一第二螺紋部453,該第三螺紋部453係呈內螺紋狀,該第四鎖定件45另端係設有一轉動部454,該轉動部454係凸露於該第一本體11外,該轉動部454係與該第一容置部451相遠離,該轉動部454內係設有一第二容室455,該第二容室455係與該第二穿槽452呈相通狀,該第二螺紋部453係設於該第二穿槽452與該第二容室455間,該第二容室455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二穿槽452,該第二容室455之底部處係設有一第二抵部456;
該螺紋件46一端係設有一第三螺紋部461及一第四螺紋部462,該第三螺紋部461係螺合結合於該第一螺紋部411處,使該螺紋件46係與該第一鎖定件41相固設,該第四螺紋部462係穿設於該第一穿槽432及該第二穿槽452處並與該第二螺紋部453相螺合,轉動該轉動部454,該第二螺紋部453係於該第四螺紋部462上轉動位移,使該第四鎖定件45於該第一容室423處轉動位移,該第三螺紋部461與該第四螺紋部462係呈相連接狀,該第三螺紋部461與該第四螺紋部462係皆呈外螺紋狀,該螺紋件46另端係設有一第二容置部463,該第二容置部463係容置於該第二容室455處,該第四鎖定件45於該第一容室423處轉動位移時,使該第二抵部456與該第二容置 部463相靠抵或相脫開,該第四螺紋部462係設於該第三螺紋部461與該第二容置部463間,該第二容置部463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三螺紋部461及該第四螺紋部462,該第二容置部463係呈圓體狀,該第四鎖定件45轉動位移時,該第四鎖定件45受限於該第二容置部463,該第四鎖定件45係避免脫出該第二鎖定件42外;
該第三本體47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該第三本體47係抵於該彈性件組30與該第一鎖定件41間,當該第一鎖定件41位移時,該第一鎖定件41係推抵該第三本體47,使該第三本體47壓抵該彈性件組30以調整扭力;
該第一鎖定件41係僅能直線位移,該第二鎖定件42係能轉動及位移;
作動該轉動部454,使該第四鎖定件45於該第一容室423處轉動位移,該第四鎖定件45往該驅動頭22之方向位移或轉動位移時,該第一容置部451係推抵該第三鎖定件43,該第三鎖定件43係壓抵該第三彈性件44,使該第三鎖定部431與該第二鎖定部422相脫開,該第二鎖定件42即不受限於該第一鎖定件41,該鎖定組40即為非鎖定狀態,該第一本體組10與該第二本體組20間係為樞設狀,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位移即帶動該第一鎖定件41位移,使該第一鎖定件41推抵該第三本體47位移以壓抵該彈性件組30以調整扭力,該第四鎖定件45往該驅動頭22之反方向轉動位移時,該第三彈性件44係彈性復位而向後彈抵該第三鎖定件43,使該第三鎖定部431與該第一鎖定部412及該第二鎖定部422同時相囓合,該第二鎖定件42即受限於該第三鎖定件43及該第一鎖定件41而無法轉動,該 鎖定組40即為鎖定狀態,該第一本體組10與該第二本體組20間係為非樞設狀;
該鎖定組40為鎖定狀態時,該第二抵部456係抵於該第二容置部463上,該鎖定組40為非鎖定狀態時,該第二抵部456係與該第二容置部463相脫開;
一結合件50,該結合件50係與該第五螺合部421相結合並抵於該第一本體11之端部處,使該鎖定組40係受限於該結合件50而無法自該第一容槽111內脫出。
請參閱圖12至圖15所示,圖1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組合圖,圖1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上視圖,圖14係本發明圖13之C-C處之剖視圖,圖15係本發明圖14之D處之放大圖,該第二本體組20係與該第一本體組10相樞設,該彈性件組30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該鎖定組40係與該第一本體組10及該第二本體組20相組設,該鎖定組40係可作動為鎖定狀態或非鎖定狀態,以控制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呈樞設狀或不呈樞設狀。
轉動該轉動部454,該第二螺紋部453係於該第四螺紋部462上轉動位移,使該第四鎖定件45於該第一容室423處轉動位移,該第一容置部451係推抵該第三鎖定件43,使該第三鎖定部431係與該第二鎖定部422相囓合鎖定或相脫開,該第四鎖定件45往該驅動頭22之反方向轉動位移時,該第三彈性件44係彈抵於該第一鎖定件41與該第三鎖定件43間,使該第三鎖定部431與該第一鎖定部412及該第二鎖定部422同時相囓合,該第二鎖定件42受限於該第一鎖定件41及該第三鎖定件43而無法轉動,該鎖定組40即 為鎖定狀態,即如圖15所示,該第一本體組10即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
請參閱圖16至圖18所示,圖16係本發明圖14之D處第二操作狀態之放大圖,圖1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三操作狀態之上視圖,圖18係本發明圖17之C-C處之剖視圖,該第四鎖定件45往該驅動頭22之方向轉動位移時,該第一容置部451係推抵該第三鎖定件43,該第三鎖定件43係壓抵該第三彈性件44,使該第三鎖定部431與該第二鎖定部422相脫開,該第二鎖定件42即不受限該第一鎖定件41及該第三鎖定件43,該鎖定組40即為非鎖定狀態,即如圖16所示,該第一本體組10與該第二本體組20間係為樞設狀,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位移即帶動該鎖定組40位移,該鎖定組40係壓抵該彈性件組30以調整扭力,調整後之狀態即如圖17及圖18所示。
請參閱圖20所示,圖20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第二本體組20之立體分解圖,該容珠槽215係呈二個狀,該二個容珠槽215係設於該第二本體20二側,該第一溝槽2311及該第二溝槽282之數量係與該容珠槽215相配合。
請參閱圖21所示,圖21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第二本體組20之立體分解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實施例係無設有該彈簧27,每一容珠槽215處係容設二個該第一珠體26,該二第一珠體26係抵於該容珠槽215二端。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第一頂抵件231係可不設有該第一溝槽2311,該第一珠體26係直接抵於該第一頂抵件231外周面處,同理該套環 28係不設有該第二溝槽282,該第一珠體26係直接抵於該第四容槽281內周面處。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第二套合部315係可呈非圓孔狀或六角槽狀,該第四套合部324係呈配合之形狀,該第四套合部324係呈非圓狀或六角體狀。
本發明扭力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該套環28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21上,該套環28相對該第二本體21具有更大內直徑,該第一珠體26係可凸露於該容珠槽215外而隱於該套環28內,該第一珠體26設於該頂抵組23與該套環28之間時,該第一珠體26即可為較大外徑狀,該頂抵組23於該第三容槽211內位移時即可更具有滾動摩擦功效。
2、該套環28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21上,該第二本體21大都沒有經過熱處理,該第二本體21長度較長若再經熱處理後會有更大成本,該套環28可為較具有強度,該套環28即可增加該第二本體21之支撐力以支撐該第二本體21。
3、請輔以圖5所示,該第一珠體26係設於該頂抵組23與該套環28之間,該第一珠體26係容設於該容珠槽215內,該第二本體21、該頂抵組23、該第一珠體26及該套環28四者之間即更接近該軸承裝置,該第一珠體26滾動效果更佳。
4、該頂抵組23容設於該第三容槽211內後,該第一珠體26再容設於該容珠槽215內,該套環28再設於該第二本體21上,組設該第一珠體26係較為方便。
5、請輔以圖2及圖5所示,每一第一珠體26係抵於每一第一溝槽2311及每一第二溝槽282間,該複數第一珠體26與每一第一溝槽2311及每一第二溝槽282之間係為線接觸結構,該複數第一珠體26與該頂抵組23及該套環28之間即具較大之接觸面積,該頂抵組23於該第三容槽211內位移時滾動摩擦功效更佳。
6、該套環28相對該第二本體21具有更大內直徑,該第一溝槽2311即可具較淺深度,該第一溝槽2311以及該容珠槽25係可具有如圖2所示之四個,該第一珠體26即可為八個,更多之該第一珠體26即可使該滾動摩擦功效更佳。
7、請輔以圖9所示,該第二頂件32與該第一頂件31係相套合組設,該第一彈性件33係彈抵於該第一抵緣313及該第三抵緣323間,該第二彈性件34係容設於該第一彈性件33內,該第二彈性件34係彈抵於該第二抵緣314及該第四抵緣325間,該第一頂件31及該第二頂件32係以支撐該第一彈性件33及該第二彈性件34,該第一彈性件33及該第二彈性件34較不易發生彎曲之情形。
8、具有二種不同最大直徑之該第一彈性件33及該第二彈性件34,使該彈性件組30之彈性扭力變化係更具有漸變性而更易於廠內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
9、該第一直徑333及該第二直徑343係不同,使該彈性件組30之彈性扭力變化係更具有漸變性,該彈性件組30而更易於廠內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
10、該第四套合部324係套合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該第一彈性件33 係套合於該第一套合部312及該第三套合部322上,亦即該第一頂件31與該第二頂件32間具有套合結構,該第一頂件31與該第一彈性件33間具有套合結構,該第二頂件32與該第一彈性件33間具有套合結構,每二者間均具有套合結構,該第一頂件31、該第二頂件32及該第一彈性件33間之組設結構係更確實。
11、該第四套合部324係會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位移,該第二頂件32位移時即會順著該第二套合部315而位移,該第二頂件32位移之路徑係相當確實。
12、該第二頂件32受控制位移,使該第四套合部324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位移,該第三抵緣323及該第四抵緣325係分別壓抵該第二彈抵部332及該第四彈抵部342,以調整該第一彈性件33及該第二彈性件34之長度而調整扭力。
13、該第二頂件32係與該第一頂件31相套合組設,該第四套合部324係套合於該第二套合部315內,該第一彈性件33係套合於該第一套合部312、該第三套合部322及該第四套合部324上,該第二彈性件34係套合於該第四套合部324上並容設於該第一彈性件33內,該第一頂件31、該第二頂件32及該第一彈性件33三者間均有相互組設關係,該第一頂件31、該第二頂件32、該第一彈性件33及該第二彈性件34四者之每二者間均有組設關係具有更佳之組設結構。
14、該鎖定組40係可作動為鎖定狀態或非鎖定狀態,該鎖定組40以控制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呈樞設狀或不呈樞設狀,該鎖定組40一端係直接或間接抵於該彈性件組30上,該鎖定組40為非鎖定狀態時, 該第一本體組10係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及位移,該第一本體組10係同時帶動該鎖定組40位移,使該鎖定組40調整該彈性件組30之長度而調整扭力。
15、該第二鎖定件42係與該第一本體11相結合,該第三鎖定件43係穿設於該第一鎖定件41及該第二鎖定件42間,該第三鎖定部431係與該第一鎖定部412相囓合,該第三鎖定部431係可與該第二鎖定部422相囓合或相脫開,該第三鎖定部431與該第二鎖定部422相囓合時,該第二鎖定件42係受限於該第一鎖定件41及該第三鎖定件43而無法轉動,該第三鎖定部431與該第二鎖定部422相脫開時,該第一鎖定件41即可轉動,該第一本體組10即可轉動及位移。
16、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呈非樞設狀時係由該鎖定組40承受非樞設狀態,該第三鎖定部431與該第一鎖定部412及該第二鎖定部422相囓合時係呈全面性,該第三鎖定部431係整個外部均套合而具有較佳之承受力。
17、作動該第四鎖定件45轉動位移,該第四鎖定件45即可帶動該第三鎖定件43位移,而控制該鎖定組40呈鎖定狀態或非鎖定狀態,動作即相當確實。
18、轉動該轉動部454,該第二螺紋部453係於該第四螺紋部462上轉動位移,使該第四鎖定件45於該第一容室423處轉動位移,該第一容置部451係推抵該第三鎖定件43,使該第三鎖定部431係與該第二鎖定部422相囓合鎖定或相脫開。
19、當該第四鎖定件45往該驅動頭22之反方向轉動位移時,該第三彈 性件44係彈抵於該第一鎖定件41與該第三鎖定件43間,使該第三鎖定部431與該第一鎖定部412及該第二鎖定部422同時相囓合,該第二鎖定件42即受限於該第一鎖定件41及該第三鎖定件43而無法轉動,該鎖定組40即為鎖定狀態,即如圖15所示,該第一本體組10與該第二本體組20間係為非樞設狀,該第一本體組10即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亦即係為無法調整扭力之狀態。
20、該第四鎖定件45往該驅動頭22之方向轉動位移時,該第一容置部451係推抵該第三鎖定件43,該第三鎖定件43係壓抵該第三彈性件44,使該第三鎖定部431與該第二鎖定部422相脫開,該第二鎖定件42即不受限於該第一鎖定件41,該鎖定組40即為非鎖定狀態,即如圖16所示,該第一本體組10與該第二本體組20間係為樞設狀,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位移即帶動該鎖定組40位移,該第一鎖定件41於該第一容槽111及該第三容槽211內位移,並推抵該第三本體47位移而壓抵該彈性件組30以調整扭力,受限於該第二螺紋部453及該第四螺紋部462相螺合,該第四鎖定件45即可確定在鎖定位置,轉動該第一本體組10時,手不需握持該第四鎖定件45。
21、該第一環體25係套設於該第一環槽214處,該第一環體25係與該第一抵部123相對正,當該第一本體組10相對該第二本體組20轉動及位移時,該第一本體組10係受限於該第一抵部123及該第一環體25而無法與該第二本體組20完全相脫開,當該第一本體組10轉動位移至該第一環體25抵於該第一抵部123處時,該扭力結構之扭力係為最小值之狀態,該第一本體組10係無法再繼續往該驅動頭22之反方向轉動位移,如此即具有防完全脫開之 安全功效。
22、該第四鎖定件45轉動位移時,該第四鎖定件45受限於該第二容置部463,該第四鎖定件45係避免脫出該第二鎖定件42外,而具有安全防脫開之功效。
因此本發明之扭力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第一本體組
11:第一本體
111:第一容槽
112:第一螺合部
113:第二螺合部
12:組設件
121:第三螺合部
122:第二容槽
123:第一抵部
20:第二本體組
30:彈性件組
40:鎖定組
50:結合件

Claims (14)

  1. 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
    一第一本體組;
    一第二本體組,該第二本體組係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該第二本體組係與該第一本體組相組設、相樞設或相固設,該第一本體組相對該第二本體組係會位移或不位移,該第二本體組係包括一第二本體、一驅動頭、一頂抵組、複數第一珠體及一套環;
    該第二本體係與該第一本體組相組設、相樞設或相固設,該第二本體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一本體組內,該第二本體內係設有一第三容槽,該第二本體上係設有複數容珠槽,每一容珠槽係與該第三容槽呈相通狀;
    該驅動頭係與該第二本體相樞設,該驅動頭係樞設於該第三容槽之另端開口處,該驅動頭係凸露於該第二本體外,該驅動頭係與該第一本體組相遠離;
    該頂抵組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頂抵組係包括一第一頂抵件;
    該複數第一珠體係容設於該容珠槽處,每一容珠槽處係容設至少一第一珠體,該第一珠體一端係抵於第一頂抵件處;
    該套環係套設於該第二本體上,該套環內係設有一第四容槽,該第四容槽係供該第二本體相穿設,該複數容珠槽係隱於該第四容槽內,該第四容槽係貫穿該套環,該第四容槽係呈圓槽狀,每一第一珠體另端係抵於第四容槽處,即每一第一珠體係抵於該頂抵件及該第四容槽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組係包括一第一本體及一組設件;該第一本體係為一圓桿體狀以供手握持旋動,該 第一本體內係設有一第一容槽,該第一容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一容槽係貫穿該第一本體,該第一容槽一端係設有一第一螺合部,該第一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一容槽另端係設有一第二螺合部,該第二螺合部係與該第一螺合部相遠離,該第二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二螺合部之內直徑係大於該第一螺合部之內直徑,該第一本體外部係可設有壓花紋以供手握持,或該第一本體外部係套設有一握把;該組設件係與該第一本體相組設且係為一圓筒體狀,該組設件一端之外周面係設有一第三螺合部,該第三螺合部係與該第二螺合部相螺合,使該組設件與該第一本體相螺合結合,該組設件係與該第一本體呈一體轉動,該第三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該組設件內係設有一第二容槽,該第二容槽係與該第一容槽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係貫穿該組設件,該第二容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三螺合部之端部處係設有一第一抵部,該第一抵部係隱於該第一容槽內,該第一抵部係對向該第一螺合部,該第一抵部係呈平面狀。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一容槽內,該第二本體係穿設於該第二容槽內,該第三容槽係與該第一容槽呈相通狀,該第三容槽係呈貫穿之圓槽狀,該第二本體一端係設有一第四螺合部,該第四螺合部係與該第一螺合部相螺合,該第一螺合部係可於該第四螺合部上轉動位移,使該第一本體組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及位移,該第四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該第四螺合部係設於該第三容槽一端開口處之外周面,該第三容槽一端近開口處係設有一第一限制槽,該第一限制槽與該第三容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一限 制槽係設於該第四螺合部之內周面範圍處,該第一限制槽係呈半圓弧槽狀,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一第一環槽,該第一環槽係隱於該第一容槽內,該第一環槽係設於該第四螺合部一端,該第一環槽係呈凹圓環槽狀,每一容珠槽係呈長孔槽狀,該複數容珠槽係以該第二本體之軸心呈間隔排列狀,該第一環槽係設於該第四螺合部與該容珠槽之間;該第二本體組係設有一限制件,該限制件係容設於該第一限制槽內,該限制件係半凸露於該第三容槽處,該限制件係配合該第一限制槽之形狀為一珠體狀;該第二本體組係設有一第一環體,該第一環體係套設於該第一環槽處,該第一環體係略凸露於該第一環槽外,該第一環體係與該第一抵部相對正,當該第一本體組相對該第二本體組轉動及位移時,該第一本體組係受限於該第一抵部及該第一環體而無法與該第二本體組相脫開,該第一抵部越接近該第一環體時,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係越為接近最小值。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係設有二第二環槽,該複數容珠槽係設於該二第二環槽間,該第二環槽係呈凹圓環槽狀;該第二本體組係設有複數第二環體,該第二環體係套設於該第二環槽處,該第二環體係略凸露於該第二環槽外,該第二環體係抵於該套環之端部處,使該套環係受限於該二第二環體而無法自該第二本體上脫開,該第二環體係呈圓環體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驅動頭係為具四角頭之棘輪扳手結構、槽狀之棘輪扳手結構、梅花扳手結構或開口扳手結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頂抵件係設有複數 第一溝槽,每一第一溝槽係與每一容珠槽相對正,該第一溝槽之數量係與該容珠槽之數量相配合,該複數第一溝槽係以該第一頂抵件之軸心呈間隔環狀排列狀,每一第一溝槽係呈凹長弧形槽狀;該第一珠體一端係抵於第一溝槽處,該第一珠體另端係略凸露於該第二本體外。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頂抵件一端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該第一容置槽之開口方向係對向該驅動頭,該第一容置槽係呈長方形凹槽狀,該第一頂抵件上係設有一第二容置槽,該第二容置槽係設於該複數第一溝槽間,該複數第一溝槽相對該第二容置槽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容置槽之二端係與該第一容置槽呈相通狀,該第二容置槽係呈ㄇ字形之凹槽狀;該頂抵組係設有一第二頂抵件,該第二頂抵件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處,該第二頂抵件係可於該第一容置槽處擺動位移,使該第二本體具有扭力跳脫功效;該頂抵組係設有一第三頂抵件,該第三頂抵件係容設於該第二容置槽處,該第三頂抵件之二端係分別凸露於該第一容置槽之頂部處及底部處,使該第二頂抵件受限於該第三頂抵件而無法上下位移或僅能位移一小距離,該第三頂抵件之形狀係配合該第二容置槽之形狀或係呈ㄇ形體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每一容珠槽處係容設二個該第一珠體。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容珠槽接近該第三容槽處係呈錐槽狀,使該第一珠體組設於該容珠槽處時避免該第一珠體掉入該第三容槽內。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組係設有複數 彈簧,每一彈簧係容設於每一容珠槽處,該彈簧係彈抵於該容珠槽與該第一珠體之間,使該第一珠體於該容珠槽處具有位移空間。
  11. 如請求項6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四容槽之內面上係設有複數第二溝槽,每一第二溝槽係與每一容珠槽相對正,每一第一珠體另端係抵於每一第二溝槽處,即每一第一珠體係抵於每一第一溝槽及每一第二溝槽間,該複數第一珠體與每一第一溝槽及每一第二溝槽間係為線接觸結構,該第二溝槽之數量係與該容珠槽之數量相配合,該第二溝槽係呈凹長弧形槽狀,該複數第二溝槽係以該套環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設有一彈性件組,該彈性件組係容設於該第三容槽內,該彈性件組係與該頂抵組直接或間接相頂抵,使該第二本體組具扭力跳脫功效。
  1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設有一結合件,該結合件係與該第五螺合部相結合並抵於該第一本體之端部處。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容珠槽係呈二個狀,該二個容珠槽係設於該第二本體二側,該第一溝槽及該第二溝槽之數量係與該容珠槽相配合。
TW109144829A 2020-12-18 2020-12-18 扭力結構 TWI748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4829A TWI748804B (zh) 2020-12-18 2020-12-18 扭力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4829A TWI748804B (zh) 2020-12-18 2020-12-18 扭力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8804B TWI748804B (zh) 2021-12-01
TW202224869A true TW202224869A (zh) 2022-07-01

Family

ID=8068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4829A TWI748804B (zh) 2020-12-18 2020-12-18 扭力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880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9602A (en) * 1987-01-16 1987-12-01 Consolidated Devices, Inc. Hand grip drive for torque wrenches
CN87211681U (zh) * 1987-08-05 1988-01-27 浙江省嵊县工具厂 可换头管式扭力扳手
CN2574844Y (zh) * 2002-11-08 2003-09-24 国营东方仪器厂 扭矩扳手
TWM266533U (en) * 2004-11-16 2005-06-01 Mu-Tu Li Electric device with variable air-gap effect
CN201439186U (zh) * 2009-07-28 2010-04-21 冠亿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可调式棘轮扳手
TWI517939B (zh) * 2012-09-10 2016-01-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組合扭力扳手及其操作方法
US20140069242A1 (en) * 2012-09-10 2014-03-13 Torque-Tech Precision Co., Ltd. Adjusting structure of a torque wrench
TWI590923B (zh) * 2016-06-15 2017-07-11 yi-qun Hong Torque connector structure
CN112154045B (zh) * 2018-05-25 2024-05-03 艾沛克斯品牌公司 具有改进的手柄和/或调节器的扭矩扳手
TWM569675U (zh) * 2018-07-03 2018-11-1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Telescopic torque wren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8804B (zh)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76762A1 (en) Torqu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WI683730B (zh) 扭力結構
US4619437A (en) Adjustable torque limiting valve handle
WO2012028870A1 (en) Wrench ratchet mechanisms and wrenches
TW202216371A (zh) 扭力結構
TWM597707U (zh) 扭力結構
TWI702120B (zh) 扭力結構
TWI659807B (zh) 扭力接頭結構
TW202146180A (zh) 扭力結構
TW202134017A (zh) 扭力結構
TW202224869A (zh) 扭力結構
TWI746265B (zh) 扭力結構
TW202144134A (zh) 扭力結構
TWI739200B (zh) 扭力結構
TWI526283B (zh) Wrench structure
TW202126437A (zh) 扭力結構
US7562607B2 (en) Torque-limiting tool
TW202220802A (zh) 扭力結構
TWI686272B (zh) 扭力結構
TWI697386B (zh) 扭力結構
TWI680034B (zh) 扭力扳手結構
TWI693987B (zh) 傳動工具結構
CN112207759B (zh) 扭力扳手结构
TW202216373A (zh) 扭力結構
TWI753738B (zh) 扭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