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3298A - 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3298A
TW202223298A TW109142764A TW109142764A TW202223298A TW 202223298 A TW202223298 A TW 202223298A TW 109142764 A TW109142764 A TW 109142764A TW 109142764 A TW109142764 A TW 109142764A TW 202223298 A TW202223298 A TW 2022232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gas
cooling
adsorption
h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2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石治
扶亞民
劉邦錦
Original Assignee
華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上海華懋環保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上海華懋環保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2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223298A/zh
Priority to CN202110106789.9A priority patent/CN114588747A/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3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329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6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oving adsorbents, e.g. rotating b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6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70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602
    • B01D2257/708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83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 B01D2259/40088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 B01D2259/4009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using hot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2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using two b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主要係用於有機廢氣處理系統,且設有一焚化設備,一熱交換器、一第一吸附轉輪、一第二吸附轉輪及一煙囪,並透過與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另一端所連接的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來將熱氣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之脫附區進行脫附,再透過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的另一端來將脫附濃縮氣體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一側內,另透過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係分支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連接,再透過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來將部份的熱氣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另一側內,藉此,能提升有機廢氣處理之效率,並具有節省能源及降低排放之效能。

Description

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尤指一種能提升有機廢氣處理之效率,並具有節省能源及降低排放之效能,而適用於半導體產業、光電產業或化學相關產業的有機廢氣處理系統或類似設備。
按,目前在半導體產業或光電產業的製造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具有揮發性有機氣體(VOC),因此,在各廠區都會安裝處理揮發性有機氣體(VOC)的處理設備,以避免揮發性有機氣體(VOC)直接排入空氣中而造成空氣污染。而目前經由該處理設備所脫附的濃縮氣體大都是輸送到該焚燒爐來進行燃燒,再將燃燒後的氣體來輸送到煙囪來進行排放。
但是近年來,不管是中央政府或是各地方政府都對空氣汙染非常重視,也因此在煙囪的排放標準上訂定了有關大氣品質標準,同時將依國際管制趨勢發展,逐期檢討。
因此,本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期能提出一種具有提升有機廢氣處理效率的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令使用者可輕易操作組裝,乃潛心研思、設計組製,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為本發明人所欲研發之發明動機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主要係用於有機廢氣處理系統,且設有一焚化設備,一熱交換器、一第一吸附轉輪、一第二吸附轉輪及一煙囪,並透過與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另一端所連接的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來將熱氣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之脫附區進行脫附,再透過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的另一端來將脫附濃縮氣體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一側內,另透過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係分支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連接,再透過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來將部份的熱氣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另一側內,藉此,能提升有機廢氣處理之效率,並具有節省能源及降低排放之效能,進而增加整體之實用性。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透過在該廢氣進氣管路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之間係設有一廢氣旁通管路,讓在廢氣進氣管路的來源氣體能分支經由該廢氣旁通管路來輸送至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以具有調節由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所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脫附濃縮氣體之溫度,讓進入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氣體溫度能降低,使具有達到冷卻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效能,進而增加整體之操作性。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透過在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之間係設有一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且在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及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上分別設有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及一第一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並透過該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及該第一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 來形成比例風門,另也可以在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及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上分別設有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及一第一熱氣輸送控制閥門,並透過該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及該第一熱氣輸送控制閥門來形成比例風門,藉此,以調整由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輸送到該第一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熱氣之溫度,使具有提昇控制溫度的效能,進而增加整體之使用性。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透過在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之間係設有一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且在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及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上分別設有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及一第二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並透過該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及該第二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來形成比例風門,另也可以在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及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上分別設有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及一第二熱氣輸送控制閥門,並透過該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及該第二熱氣輸送控制閥門來形成比例風門,藉此,以調整由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熱氣之溫度,使具有提昇控制溫度的效能,進而增加整體之控制性。
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特點和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惟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10:焚化設備
101:入口
102:出口
11:燃燒室
20:熱交換器
201:冷側道
202:熱側道
21:熱側輸送管路
22:熱側排出管路
30:第一吸附轉輪
301:吸附區
302:冷卻區
303:脫附區
31:廢氣進氣管路
311:風機
32:第一淨氣排放管路
33: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
331:第一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
34:第一熱氣輸送管路
341:第一廢氣輸送控制閥門
35: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
351:風機
40: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
401: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
50:第二吸附轉輪
501:吸附區
502:冷卻區
503:脫附區
51:第二淨氣排放管路
511:風機
52: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
53: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
531:第二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
54:第二熱氣輸送管路
541:第二熱氣輸送控制閥門
55: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
551:風機
60: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
601: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
70:煙囪
80:第一淨氣旁通管路
801:第一淨氣旁通控制閥門
90:廢氣旁通管路
901:廢氣旁通控制閥門
S100:輸入待吸附之氣體
S110:第一吸附轉輪吸附
S120:第二吸附轉輪吸附
S130:輸入第二冷卻氣體
S140:輸送第二熱氣脫附
S150:輸送第一冷卻氣體
S160:輸送第一熱氣脫附
S170:脫附濃縮氣體輸送
S180:焚化設備氣體輸送
第1圖係為本發明主要實施的步驟流程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主要實施的系統架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主要實施具有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及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的系統架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主要實施具有第一淨氣旁通管路的系統架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主要實施具有廢氣旁通管路的系統架構示意圖。
請參閱第1~5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示意圖,而本發明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的最佳實施方式係運用於半導體產業、光電產業或化學相關產業的有機廢氣處理系統或類似設備,主要是能提升有機廢氣處理之效率,並具有節省能源及降低排放之效能。
而本發明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主要係包括有一焚化設備10、一熱交換器20、一第一吸附轉輪30、一第二吸附轉輪50及一煙囪70的組合設計(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其中該熱交換器20係具有冷側道201及熱側道202,而該熱交換器20係設有一熱側輸送管路21及一熱側排出管路22,該熱側輸送管路21的一端係與該焚化設備10連接,且該熱側輸送管路21的另一端係與熱側道202的一端連接,另該熱側排出管路22的一端係與熱側道202的另一端連接,而該熱側排出管路22的另一端係與該煙囪70連接(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再者,該焚化設備10係設有入口101及出口102,該焚化設備10之出口102係與該煙囪70連接,而該焚化設備10係設有一燃燒室11,該燃燒室11係與該熱側輸送管路21的一端連通(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且該焚化設備10係為直燃式焚燒爐(TO)、觸媒式 焚燒爐或蓄熱式焚燒爐(RTO)之其中任一。
另本發明之第一吸附轉輪30係設有吸附區301、冷卻區302及脫附區303,該第一吸附轉輪30係連接有一廢氣進氣管路31、一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一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一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及一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35(如第2圖所示),而該第二吸附轉輪50係設有吸附區501、冷卻區502及脫附區,該第二吸附轉輪50係連接有一第二淨氣排放管路51、一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52、一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一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及一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如第2圖所示)。其中該第一吸附轉輪30與該第二吸附轉輪50係分別為沸石濃縮轉輪或是其他材質之濃縮轉輪。
其中該廢氣進氣管路31的一端係連接至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吸附區301的一側,使該廢氣進氣管路31能將有機廢氣輸送到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吸附區301內,而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的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吸附區301的另一側連接,且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的一端係連接至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吸附區501的一側,以讓該有機廢氣能經由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吸附區301進行吸附有機物後再由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來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吸附區501內。另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吸附區501的另一側係連接該設第二淨氣排放管路51,以透過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51的另一端來與該煙囪70連接(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且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51係設有一風機51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使能透過該風機511來將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51內的經過吸附後之氣體推拉到該煙囪70內以 進行排放。
另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另一側係連接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的一端,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20之冷側道201的一端連接,以將進入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後之氣體輸送到該熱交換器20內進行熱交換(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再者,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脫附區303的另一側係連接該第一熱氣輸送管34路的一端,以能將熱氣透過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來輸送到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脫附區303來進行脫附使用,另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脫附區303的一側係連接該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35的一端,而該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35的另一端係與該焚化設備10之入口101連接(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以能將經過高溫所脫附下來的脫附濃縮氣體能透過該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35來輸送到該焚化設備10之入口101內,使能讓該焚化設備10的燃燒室11來進行高溫裂解,以能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且該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35係設有一風機35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能將脫附濃縮氣體來推拉進入該焚化設備10之入口101內。
而上述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之間係設有一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之一端係與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連接,而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連接,使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能分支經由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來輸送部份冷卻後之氣體到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內,以具有提升該第一 熱氣輸送管路34的熱氣之溫度,另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係設有一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40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的風量。再者,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係設有一第一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331,以控制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的風量(如第4圖所示),並透過該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401及該第一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331來形成比例風門,另外,也可以在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上設有一第一熱氣輸送控制閥門341(如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的風量,並透過該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401及該第一熱氣輸送控制閥門341來形成比例風門,藉此,以調整由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輸送到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脫附區303的熱氣之溫度,使具有提昇控制溫度的效能。
另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52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的一側連接,以供氣體進入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來進行冷卻使用,而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的另一側係連接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的一端,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的另一端則與該熱交換器20之冷側道201的一端連接,以將進入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後之氣體輸送到該熱交換器20內進行熱交換(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再者,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脫附區503的另一側係連接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的一端,且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20之冷側道201的另一端連接,以能將由該熱交換器20進行熱交換後的高溫熱氣透過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來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脫附區503內進行脫附使用,其 中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係分支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的另一端連接(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使該熱交換器20進行熱交換後的高溫熱氣能經由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來分支送到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脫附區303內進行脫附使用。
而上述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係設有兩種實施方式,其中第一種實施方式為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的一側所連接的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52的一端乃是供新鮮空氣或外氣進入(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透過該新鮮空氣或外氣來提供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降溫用。另第二種實施方式係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係設有一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如第4圖及至第5圖所示),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連接,而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52的一端連接,以能透過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來將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內的氣體分支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以進行降溫使用,另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係設有一第一淨氣旁通控制閥門80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的風量。
其中上述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之間係設有一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之一端係與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連接,而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連接,使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能分支經由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來輸送部份冷卻後之氣體到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內,以具有提升該第二 熱氣輸送管路54的熱氣之溫度,另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係設有一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60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的風量。再者,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係設有一第二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531(如第4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的風量,並透過該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601及該第二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531來形成比例風門,另外,也可以在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上設有一第二熱氣輸送控制閥門541(如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的風量,並透過該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601及該第二熱氣輸送控制閥門541來形成比例風門,藉此,以調整由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脫附區503的熱氣之溫度,使具有提昇控制溫度的效能。
再者,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脫附區503的一側係連接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的另一端,而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的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一側連接(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以能將經過高溫所脫附下來的脫附濃縮氣體能透過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來輸送到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內,當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降溫用,且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係設有一風機55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能將脫附濃縮氣體來推拉進入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內。
而上述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與該廢氣進氣管路31之間係設有一廢氣旁通管路90(如第3圖及第5圖所示),該廢氣旁通管路90之一端係與該廢氣進氣管路31連接,而該廢氣旁通管路 90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連接,讓在廢氣進氣管路90的來源氣體(有機廢氣)能分支經由該廢氣旁通管路90來輸送至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以具有調節由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所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脫附濃縮氣體之溫度,讓進入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氣體溫度能降低,使具有達到冷卻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效能,另該廢氣旁通管路90係設有一廢氣旁通控制閥門901(如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廢氣旁通管路90的風量。再者,該廢氣進氣管路31係設有一風機31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將廢氣進氣管路31內的來源氣體(有機廢氣)推送至第一吸附轉輪30之吸附區301內或是經由該廢氣旁通管路90來進入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內。
另本發明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主要係用於有機廢氣處理系統,且包括有一焚化設備10、一熱交換器20、一第一吸附轉輪30、一第二吸附轉輪50及一煙囪70的組合設計(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其中該熱交換器20係具有冷側道201及熱側道202,而該熱交換器20係設有一熱側輸送管路21及一熱側排出管路22,該熱側輸送管路21的一端係與該焚化設備10連接,且該熱側輸送管路21的另一端係與熱側道202的一端連接,另該熱側排出管路22的一端係與熱側道202的另一端連接,而該熱側排出管路22的另一端係與該煙囪70連接(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再者,該焚化設備10係設有入口101及出口102,該焚化設備10之出口102係與該煙囪70連接,而該焚化設備10係設有一燃燒室11,該燃燒室11係與該 熱側輸送管路21的一端連通(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且該焚化設備10係為直燃式焚燒爐(TO)、觸媒式焚燒爐或蓄熱式焚燒爐(RTO)之其中任一。
另本發明之第一吸附轉輪30係設有吸附區301、冷卻區302及脫附區303,該第一吸附轉輪30係連接有一廢氣進氣管路31、一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一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一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及一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35(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而該第二吸附轉輪50係設有吸附區501、冷卻區502及脫附區503,該第二吸附轉輪50係連接有一第二淨氣排放管路51、一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52、一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一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及一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其中該第一吸附轉輪30與該第二吸附轉輪50係分別為沸石濃縮轉輪或是其他材質之濃縮轉輪。
而該處理方法的主要步驟(如第1圖所示)係包括:步驟S100輸入待吸附之氣體:將廢氣透過該廢氣進氣管路31的另一端來送入該第一吸附轉輪3之吸附區301的一側。而完成上述步驟S10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10。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10第一吸附轉輪吸附:透過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吸附區301進行吸附後,由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吸附區301的另一側將吸附後之氣體透過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的另一端來輸出至第二吸附轉輪50之吸附區501。而完成上述步驟S11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20。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20第二吸附轉輪吸附:將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內的吸附後之氣體輸送到第二吸附轉輪50之吸附區501的一側進行吸附,再將第二次吸附後之氣體透過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51來輸送至煙囪70排放。而完成上述步驟S12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30。
其中上述之步驟S120中的第二吸附轉輪50之吸附區501的另一側所連接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51係設有一風機51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使能透過該風機511來將該第二淨氣排管路51內的經過吸附後之氣體推拉到該煙囪70內以進行排放。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30輸入第二冷卻氣體:透過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52的另一端來輸送冷卻氣至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進行冷卻,再透過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的另一端來將經過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的冷卻氣輸送到該熱交換器20之冷側道201的一端。而完成上述步驟S13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40。
其中上述之步驟S130中的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係設有兩種實施方式,其中第一種實施方式為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的一側所連接的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52的一端乃是供新鮮空氣或外氣進入(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透過該新鮮空氣或外氣來提供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降溫用。另第二種實施方式係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係設有一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如第4圖及至第5圖所示),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連 接,而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52的一端連接,以能透過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來將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32內的氣體分支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冷卻區502以進行降溫使用,另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係設有一第一淨氣旁通控制閥門80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80的風量。
另上述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之間係設有一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之一端係與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連接,而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連接,使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能分支經由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來輸送部份冷卻後之氣體到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內,以具有提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的熱氣之溫度,另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係設有一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60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60的風量。再者,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係設有一第二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531(如第4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53的風量,並透過該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601及該第二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531來形成比例風門,另外,也可以在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上設有一第二熱氣輸送控制閥門541(如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的風量,並透過該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601及該第二熱氣輸送控制閥門541來形成比例風門,藉此,以調整由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脫附區503的熱氣之溫度,使具有提昇控制溫度的效能。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40輸送第二熱氣脫附:透過與該熱交換器20之冷側道201的另一端所連接的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來將熱氣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50之脫附區503進行脫附,再透過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的另一端來將脫附濃縮氣體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一側內。而完成上述步驟S14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50。
其中上述之步驟S140中的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係設有一風機55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能將脫附濃縮氣體來推拉進入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一側內來當冷卻氣使用。
另上述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與該廢氣進氣管路31之間係設有一廢氣旁通管路90(如第3圖及第5圖所示),該廢氣旁通管路90之一端係與該廢氣進氣管路31連接,而該廢氣旁通管路90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連接,讓在廢氣進氣管路90的來源氣體(有機廢氣)能分支經由該廢氣旁通管路90來輸送至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以具有調節由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55所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脫附濃縮氣體之溫度,讓進入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氣體溫度能降低,使具有達到冷卻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效能,另該廢氣旁通管路90係設有一廢氣旁通控制閥門901(如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廢氣旁通管路90的風量。再者,該廢氣進氣管路31係設有一風機31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將廢氣進氣管路31內的來源氣體(有機廢氣)推送至第一吸附轉輪30之吸附區301內或是經由該廢氣旁通管路9 0來進入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內。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50輸送第一冷卻氣體:透過與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冷卻區302的另一側所連接的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來將冷卻氣輸送到該熱交換器20之冷側道201的一端。而完成上述步驟S15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60。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60輸送第一熱氣脫附:透過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54係分支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的另一端連接,再透過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的一端來將部份的熱氣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30之脫附區303的另一側內。而完成上述步驟S16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70。
其中上述之步驟S160中的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之間係設有一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之一端係與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連接,而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連接,使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能分支經由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來輸送部份冷卻後之氣體到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內,以具有提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的熱氣之溫度,另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係設有一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40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40的風量。再者,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係設有一第一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331,以控制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33的風量(如第4圖所示),並透過該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401及該第一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331來形成比例風門,另外,也 可以在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上設有一第一熱氣輸送控制閥門341(如第5圖所示),以控制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的風量,並透過該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401及該第一熱氣輸送控制閥門341來形成比例風門,藉此,以調整由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34輸送到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脫附區303的熱氣之溫度,使具有提昇控制溫度的效能。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70脫附濃縮氣體輸送:透過與該第一吸附轉輪30之脫附區303的一側所連接的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35來將輸出的脫附濃縮氣體輸送到該焚化設備10之入口101。而完成上述步驟S17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80。
其中上述之步驟S170中的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35係設有一風機351(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以能將脫附濃縮氣體來推拉進入該焚化設備10之入口101內。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80焚化設備氣體輸送:將該焚化設備10中的高溫氣體經由熱側輸送管路21來輸送到該熱交換器20之熱側道202的一端內進行熱交換,再經由該熱交換器20之熱側道201的另一端所連接的熱側排出管路22來輸送至煙囪70。
由以上詳細說明,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發明的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提出發明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S100:輸入待吸附之氣體
S110:第一吸附轉輪吸附
S120:第二吸附轉輪吸附
S130:輸入第二冷卻氣體
S140:輸送第二熱氣脫附
S150:輸送第一冷卻氣體
S160:輸送第一熱氣脫附
S170:脫附濃縮氣體輸送
S180:焚化設備氣體輸送

Claims (33)

  1. 一種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係包括:
    一煙囪;
    一焚化設備,該焚化設備係設有入口及出口,該焚化設備之出口係與該煙囪連接;
    一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係具有冷側道及熱側道,該熱交換器係設有一熱側輸送管路及一熱側排出管路,該熱側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焚化設備連接,該熱側輸送管路的另一端係與熱側道的一端連接,該熱側排出管路的一端係與熱側道的另一端連接,該熱側排出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煙囪連接;
    一第一吸附轉輪,該第一吸附轉輪係設有吸附區、冷卻區及脫附區,該第一吸附轉輪係連接有一廢氣進氣管路、一第一淨氣排放管路、一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一第一熱氣輸送管路及一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該廢氣進氣管路的一端係連接至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吸附區的一側,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吸附區的另一側連接,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另一側連接,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一端連接,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另一側連接,該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一側連接,該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焚化設備之入口連接;以及
    一第二吸附轉輪,該第二吸附轉輪係設有吸附區、冷卻區及脫附區,該 第二吸附轉輪係連接有一第二淨氣排放管路、一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一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一第二熱氣輸送管路及一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的另一端係連接至該第二吸附轉輪之吸附區的一側,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二吸附轉輪之吸附區的另一側連接,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煙囪連接,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一側連接,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二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另一側連接,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一端連接,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二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另一側連接,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另一端連接,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係分支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連接,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一側連接,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一側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焚化設備係進一步設有一燃燒室,該燃燒室係與該熱側輸送管路的一端連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焚化設備係進一步為直燃式焚燒爐(TO)、觸媒式焚燒爐或蓄熱式焚燒爐(RTO)之其中任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的一端係進一步為供新鮮空氣或是外氣來進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淨氣旁通管路,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連接,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的一端連接,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淨氣旁通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的風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之間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之一端係與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連接,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連接,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的風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的風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熱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風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之間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之一端係與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連接,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連接,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 以控制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的風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二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的風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二熱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的風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廢氣進氣管路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之間係進一步設有一廢氣旁通管路,該廢氣旁通管路之一端係與該廢氣進氣管路連接,該廢氣旁通管路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連接,該廢氣旁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廢氣旁通控制閥門,以控制該廢氣旁通管路的風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其中該廢氣進氣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17. 一種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主要係用於有機廢氣處理系統,且設有一焚化設備,一熱交換器、一第一吸附轉輪、一第二吸附轉 輪及一煙囪,該焚化設備係設有一入口及一出口,該熱交換器係具有冷側道及熱側道,該熱交換器係設有一熱側輸送管路及一熱側排出管路,該第一吸附轉輪係設有吸附區、冷卻區及脫附區,該第一吸附轉輪係連接有一廢氣進氣管路、一第一淨氣排放管路、一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一第一熱氣輸送管路及一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該第二吸附轉輪係設有吸附區、冷卻區及脫附區,該第二吸附轉輪係連接有一第二淨氣排放管路、一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一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一第二熱氣輸送管路及一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而該處理方法的主要步驟係包括:輸入待吸附之氣體:將廢氣透過該廢氣進氣管路的另一端來送入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吸附區的一側;
    第一吸附轉輪吸附:透過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吸附區進行吸附後,由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吸附區的另一側將吸附後之氣體透過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的另一端來輸出至第二吸附轉輪之吸附區;
    第二吸附轉輪吸附:將第一淨氣排放管路內的吸附後之氣體輸送到第二吸附轉輪之吸附區的一側進行吸附,再將第二次吸附後之氣體透過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來輸送至煙囪排放;
    輸入第二冷卻氣體:透過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的另一端來輸送冷卻氣至該第二吸附轉輪之冷卻區進行冷卻,再透過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來將經過該第二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冷卻氣輸送到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一端;
    輸送第二熱氣脫附:透過與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另一端所連接的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來將熱氣輸送到該第二吸附轉輪之脫附區進行脫附,再透 過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的另一端來將脫附濃縮氣體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一側內;
    輸送第一冷卻氣體:透過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的另一側所連接的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來將冷卻氣輸送到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一端;
    輸送第一熱氣脫附:透過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係分支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連接,再透過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來將部份的熱氣輸送到第一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另一側內;
    脫附濃縮氣體輸送:透過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脫附區的一側所連接的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來將輸出的脫附濃縮氣體輸送到該焚化設備之入口;以及
    焚化設備氣體輸送:將該焚化設備中的高溫氣體經由熱側輸送管路來輸送到該熱交換器之熱側道的一端內進行熱交換,再經由該熱交換器之熱側道的另一端所連接的熱側排出管路來輸送至煙囪。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焚化設備之出口係進一步連接至該煙囪。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焚化設備係進一步設有一燃燒室,該燃燒室係與該熱側輸送管路的一端連通。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焚化設備係進一步為直燃式焚燒爐(TO)、觸媒式焚燒爐或蓄熱式焚燒爐(RTO)之其中任一。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 法,其中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的一端係進一步為供新鮮空氣或是外氣來進入。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淨氣旁通管路,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淨氣排放管路連接,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冷卻氣進氣管路的一端連接,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淨氣旁通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一淨氣旁通管路的風量。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之間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之一端係與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連接,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連接,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係設進一步有一第一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一冷卻氣旁通管路的風量。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一冷卻氣輸送管路的風量。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熱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一熱氣輸送管路的風量。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之間係進一步設 有一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之一端係與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連接,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連接,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二冷卻氣旁通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二冷卻氣旁通管路的風量。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二冷卻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二冷卻氣輸送管路的風量。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二熱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該第二熱氣輸送管路的風量。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廢氣進氣管路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之間係進一步設有一廢氣旁通管路,該廢氣旁通管路之一端係與該廢氣進氣管路連接,該廢氣旁通管路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一吸附轉輪之冷卻區連接,該廢氣旁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廢氣旁通控制閥門,以控制該廢氣旁通管路的風量。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一脫附濃縮氣體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二脫附濃縮氣體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第二淨氣排放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方法,其中該廢氣進氣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TW109142764A 2020-12-04 2020-12-04 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TW2022232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764A TW202223298A (zh) 2020-12-04 2020-12-04 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CN202110106789.9A CN114588747A (zh) 2020-12-04 2021-01-26 双转轮高效率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764A TW202223298A (zh) 2020-12-04 2020-12-04 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3298A true TW202223298A (zh) 2022-06-16

Family

ID=81803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764A TW202223298A (zh) 2020-12-04 2020-12-04 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8747A (zh)
TW (1) TW20222329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8747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9377U (zh) 具雙轉輪之揮發性有機廢氣處理系統改良
TWM604865U (zh) 節能型雙轉輪冷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
TWM598381U (zh) 廢氣高效濃縮焚燒處理系統
TWM609215U (zh) 雙轉輪高濃度有機廢氣處理系統
TWI756748B (zh) 節能型雙轉輪冷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202217195A (zh) 節能型單轉輪熱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I823017B (zh) 節能型雙轉輪高濃度冷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202223298A (zh) 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TW202015790A (zh) 具高溫脫附之轉輪系統及其方法
TWI826752B (zh) 雙轉輪高濃度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TWM604867U (zh) 節能型雙轉輪高濃度冷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
TWM608059U (zh) 節能型單轉輪熱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
TWM608052U (zh) 節能型雙轉輪高濃度熱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
TWM606289U (zh) 節能型雙轉輪熱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
TWM619759U (zh) 節能型單轉輪高濃度熱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
TWM612104U (zh) 雙轉輪高效率有機廢氣處理系統
TWI738444B (zh) 節能型單轉輪高濃度冷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I826736B (zh) 節能型單轉輪高濃度熱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I811690B (zh) 具熱媒油之轉輪系統及其方法
TWI745007B (zh) 節能型單轉輪冷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M576072U (zh) Energy-saving high concentration multiple processing system
TWM609440U (zh) 節能型單轉輪高濃度熱旁通過溫控制系統
TWI788715B (zh) 節能型雙轉輪高濃度熱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CN213019680U (zh) 具有双转轮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TWM606376U (zh) 節能型單轉輪高濃度冷側旁通過溫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