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2631A - 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 Google Patents

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2631A
TW202222631A TW109141986A TW109141986A TW202222631A TW 202222631 A TW202222631 A TW 202222631A TW 109141986 A TW109141986 A TW 109141986A TW 109141986 A TW109141986 A TW 109141986A TW 202222631 A TW202222631 A TW 2022226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ratchet member
clutch unit
way clutch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1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嶋潤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1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222631A/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2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263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為了提供可適切地使用之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係具備:支承構件、具有第1棘輪齒及第1棘輪構件孔之第1棘輪構件、具有第2棘輪齒及第2棘輪構件孔之第2棘輪構件、具有接受構件孔之接受構件、用於將接受構件彈壓之彈壓構件、潤滑劑、以及抑制潤滑劑的移動之抑制構造;第1棘輪構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接受構件孔內,支承構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1棘輪構件孔內,潤滑劑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和支承構件的外周部之間之第1部分,抑制構造係抑制潤滑劑從第1部分往設置在接受構件孔和第1棘輪構件之間的第2部分移動。

Description

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本發明是關於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例如,在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專利文獻1的單向離合器單元,藉由使複數個滑動部適切地滑動而能適切地使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美國專利第9707801號說明書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提供可適切地使用之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第1態樣之單向離合器單元,係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係具備:支承構件、第1棘輪構件、第2棘輪構件、接受構件、彈壓構件、潤滑劑、及抑制構造,前述支承構件,係具有朝關於前述單向離合器單元之旋轉中心軸心的軸方向延伸之支承構件孔,前述第1棘輪構件,係具有第1棘輪齒及朝前述軸方向延伸之第1棘輪構件孔,前述第2棘輪構件,係具有與前述第1棘輪齒嚙合之第2棘輪齒、及朝前述軸方向延伸之第2棘輪構件孔,前述軸方向包含:從前述第2棘輪構件朝向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第1軸方向、及從前述第1棘輪構件朝向前述第2棘輪構件之第2軸方向,前述接受構件,係具有朝前述軸方向延伸之接受構件孔,前述彈壓構件,係將前述接受構件朝前述第2軸方向彈壓,前述抑制構造係抑制前述潤滑劑的移動,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前述接受構件孔內,前述支承構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內,前述潤滑劑之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和前述支承構件的外周部之間之第1部分,前述抑制構造,係抑制前述潤滑劑從前述第1部分往設置在前述接受構件孔和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間的第2部分移動。 依據上述第1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配置在第1部分的潤滑劑往第2部分的移動是藉由抑制構造抑制住。因此,藉由抑制潤滑劑往第2部分移動,在讓接受構件和第1棘輪構件滑動的情況之摩擦不容易受到潤滑劑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接受構件和棘輪構件之相對移動維持於適切的狀態。因此,可適切地使用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
在根據前述第1態樣之第2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支承構件,係在前述外周部包含至少1個第1螺旋栓槽,前述第1棘輪構件,係在前述內周部包含與前述至少1個第1螺旋栓槽卡合之至少1個第2螺旋栓槽。 依據上述第2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藉由至少1個第1螺旋栓槽及至少1個第2螺旋栓槽,可讓支承構件和第1棘輪構件在軸方向適切地相對移動。
在根據前述第1或第2態樣之第3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接受構件係將前述第1棘輪構件朝前述第2軸方向彈壓。 依據上述第3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藉由接受構件能使第1棘輪構件朝向第2棘輪構件移動,因此能使第1棘輪構件與第2棘輪構件適切地卡合。
在根據前述第1~第3態樣之任一者之第4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抑制構造,係具備朝與前述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之凸部,前述凸部包含第1凸部及第2凸部之至少1者,前述第1凸部係從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朝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的徑方向內側延伸,前述第2凸部係從前述支承構件的外周部朝前述徑方向外側延伸。 依據上述第4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藉由凸部,可抑制配置於第1部分之潤滑劑越過凸部而移動。
在根據前述第4態樣之第5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凸部,係設置在前述第1軸方向上之比前述第1部分更下游側。 依據上述第5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藉由凸部,可抑制配置於第1部分之潤滑劑越過凸部而移動到比第1部分更下游側。
在據前述第4或第5態樣之第6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凸部係與前述第1棘輪構件及前述支承構件形成為不同個體。 依據上述第6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因為凸部是與第1棘輪構件及支承構件形成為不同個體,可抑制第1棘輪構件及支承構件的構造之複雜化。
在根據前述第6態樣之第7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凸部係包含C形環(C-ring)及墊圈(washer)之至少1者。 依據上述第7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利用C形環及墊圈可將凸部簡便地構成。
在根據前述第6或第7態樣之第8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及前述支承構件的外周部之至少1者,係具備用於配置前述凸部之溝槽。 依據上述第8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藉由在溝槽配置凸部,使凸部不容易相對於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及支承構件的外周部之至少1者移動。
在根據前述第4至第8態樣之任一者之第9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凸部,係在前述支承構件的外周部或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之至少一方,設置成遍及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的周方向之全周的80%以上。 依據上述第9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凸部是在支承構件的外周部或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之至少一方,設置成遍及旋轉中心軸心的周方向的全周之80%以上,因此可適切地抑制配置於第1部分之潤滑劑的移動。
在根據前述第4至第8態樣之任一者之第10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凸部,係在前述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設置成在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之周方向以具有間隙的方式延伸,前述間隙之前述周方向上的長度為0.1mm~3mm。 依據上述第10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藉由具有周方向上的長度為0.1mm~3mm的間隙之凸部,可抑制配置在第1部分之潤滑劑的移動。
在根據前述第1至第10態樣之任一者之第11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抑制構造係包含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之小徑部,前述小徑部,係在前述第1部分之前述第1軸方向下游側,形成在前述支承構件及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至少一方。 依據上述第11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藉由小徑部可將配置在第1部分之潤滑劑往與第2部分不同的方向誘導。
在根據前述第11態樣之第12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小徑部係包含傾斜面或段差面之至少1者,前述傾斜面,係從前述第1軸方向的上游側朝向第1軸方向的下游側而往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的徑方向內側傾斜。 依據上述第12態樣之單向離合器單元,藉由傾斜面或段差面可將配置在第1部分之潤滑劑往與第2部分不同的方向誘導。
在根據前述第1至第12態樣之任一者之第13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支承構件之前述第1軸方向之下游側的端部,相對於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前述第1軸方向之下游側的端部,係配置在前述第1軸方向的上游側。 依據上述第13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支承構件之第1軸方向之下游側的端部,相對於第1棘輪構件之第1軸方向之下游側的端部,是配置在第1軸方向的上游側,因此可抑制配置在第1部分之潤滑劑往第2部分的移動。
在根據前述第1至第13態樣之任一者之第14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第1棘輪構件的外周部,係具有朝與前述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之第1接觸面,前述接受構件係具有可與前述第1接觸面接觸之第2接觸面,前述第2部分係進一步包含前述第1接觸面和前述第2接觸面之間的部分。 依據上述第14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可抑制配置在第1部分的潤滑劑往第1接觸面和第2接觸面之間的部分移動。
在根據前述第1至第14態樣之任一者之第15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前述第1棘輪構件係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作為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的構成構件之前述支承構件,前述第2棘輪構件係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作為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的構成構件之輪轂殼。 依據上述第15態樣的單向離合器單元,可適切地使用具備第2棘輪構件及作為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的構成構件之支承構件之單向離合器單元,該第2棘輪構件係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作為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的構成構件之輪轂殼。
根據本發明的第16態樣之輪轂組件,係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其係具備前述第1至第15態樣之任一者記載的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 依據上述第15態樣的輪轂組件,可適切地使用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的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可適切地使用。
<實施形態>
參照圖1~圖10來說明實施形態的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10及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30。人力驅動車係具有至少1個車輪且至少可藉由人力驅動力進行驅動之交通工具。人力驅動車例如包含:登山車、公路車、城市通勤車、載貨自行車、手搖車(handbike)、斜躺車等的各個種類的自行車。人力驅動車所具有的車輪之數量沒有限定。人力驅動車也包含:例如具有1個輪車及3輪以上的車輪之交通工具。人力驅動車並不限定於僅可藉由人力驅動力進行驅動之交通工具。人力驅動車包含:不僅人力驅動力還能利用電動馬達的驅動力進行推進之電動自行車(E-bike)。電動自行車包含:藉由電動馬達來輔助推進之電動輔助自行車。以下,在實施形態中,對人力驅動車以自行車的形式做說明。
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10係具備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30。在本實施形態,輪轂組件10是例如設置在人力驅動車之後輪的車軸。輪轂組件10包含:支承構件32、輪轂殼12及輪轂軸14。支承構件32的一部分構成單向離合器單元30。輪轂軸14是藉由人力驅動車的車架支承。
≪輪轂殼12≫ 輪轂殼12是相對於輪轂軸14可旋轉地安裝於輪轂軸14。在輪轂殼12的外周部具備:用於安裝車輪的輻條之安裝部12A。輸入到支承構件32之鏈輪的旋轉,是透過單向離合器單元30傳遞給輪轂殼12。
≪單向離合器單元30≫ 如圖2及圖3所示般,單向離合器單元30係具備:支承構件32、第1棘輪構件34、第2棘輪構件36、接受構件38、彈壓構件40。第1棘輪構件34是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作為輪轂組件10的構成構件之支承構件32。第2棘輪構件36是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作為輪轂組件10的構成構件之輪轂殼12。
≪支承構件32≫ 支承構件32是相對於輪轂軸14可旋轉地安裝於輪轂軸14。支承構件32是保持人力驅動車的後鏈輪。支承構件32具有:供人力驅動車之後鏈輪的旋轉輸入之輸入部16。輸入部16是例如設置在支承構件32的外周部之栓槽。設置在支承構件32的外周部之栓槽是與設置在後鏈輪的內周部之栓槽卡合。支承構件32構成為可與後鏈輪一體地旋轉。
支承構件32具有:朝關於單向離合器單元30之旋轉中心軸心C的軸方向X延伸之支承構件孔46。軸方向X包含:從第2棘輪構件36朝向第1棘輪構件34之第1軸方向X1、及從第1棘輪構件34朝向第2棘輪構件36之第2軸方向X2。在支承構件32的外周部32A包含至少1個第1螺旋栓槽48。第1螺旋栓槽48是單向離合器單元30的構成要素。第1螺旋栓槽48設置在支承構件32的外周部32A。第1螺旋栓槽48形成在支承構件32之第1軸方向X1側的端部。第1螺旋栓槽48是相對於旋轉中心軸心C呈螺旋狀地朝軸方向X延伸。
≪第1棘輪構件34≫ 第1棘輪構件34,如上述般是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支承構件32。第1棘輪構件34具有與第2棘輪構件36卡合之第1棘輪齒50。第1棘輪構件34構成為,藉由與第2棘輪構件36卡合而能將第1棘輪構件34的旋轉傳遞給第2棘輪構件36。藉由使第1棘輪構件34與第2棘輪構件36的卡合解除,而容許第1棘輪構件34和第2棘輪構件36的相對旋轉。
第1棘輪構件34形成為環狀形狀。第1棘輪構件34具有凸部34E及筒部34F。凸部34E形成於筒部34F之第2軸方向X2的端部。凸部34E是從筒部34F朝向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之徑方向外側延伸。第1接觸面34D設置在凸部34E之第1軸方向X1側的面。第1棘輪齒50設置在凸部34E之第2軸方向X2側的面。第1棘輪構件34具有:第1棘輪齒50及朝軸方向X延伸之第1棘輪構件孔52。第1棘輪構件34的內周部34A形成於第1棘輪構件孔52。在第1棘輪構件34之內周部34A包含:與至少1個第1螺旋栓槽48卡合之至少1個第2螺旋栓槽54。藉由第1螺旋栓槽48與第2螺旋栓槽54之卡合,使第1棘輪構件34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支承構件32。支承構件32之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1棘輪構件孔52內。在本實施形態,第1螺旋栓槽48配置在第1棘輪構件孔52內。
≪第2棘輪構件36≫ 第2棘輪構件36形成為環狀形狀。第2棘輪構件36具有:與第1棘輪齒50嚙合之第2棘輪齒56、及朝軸方向X延伸之第2棘輪構件孔58。第2棘輪構件36具有:形成於外周部之栓槽59。栓槽59是與形成於輪轂殼12的內周部之栓槽卡合。藉由第2棘輪構件36的栓槽59與輪轂殼12的栓槽之卡合,使第2棘輪構件36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輪轂殼12。
≪接受構件38≫ 如圖2所示般,單向離合器單元30之接受構件38,是在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之周方向被分割。在本實施形態,接受構件38是在周方向被分割成3份。在接受構件38安裝於第1棘輪構件34的狀態下,接受構件38是形成為環狀形狀。又在變形例中,後述的接受構件138是在周方向未被分割而形成為一體的環狀形狀。接受構件38具有筒部38C。
在接受構件38安裝於第1棘輪構件34的狀態下,接受構件38具有朝軸方向X延伸之接受構件孔60。亦即,在本實施形態,藉由將被分割的接受構件38組合而形成接受構件孔60。第1棘輪構件3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接受構件孔60內。第1棘輪構件34設置成可相對於接受構件38旋轉。接受構件38配置在關於第1棘輪構件34之筒部34F的旋轉中心軸心C之半徑方向外側。接受構件孔60的內周部38A是與第1棘輪構件34的外周部34C相接。接受構件孔60的內周部38A是與筒部34F的外周部34C相接。
接受構件38是將第1棘輪構件34朝第2軸方向X2彈壓。如上述般,第1棘輪構件34的外周部34C具有:朝徑方向外側突出之凸部34E。接受構件38之第1軸方向X1之上游側的端部構成為可與凸部34E接觸。在本實施形態,接受構件38之第2接觸面62與第1棘輪構件34的第1接觸面34D接觸。由彈壓構件40將接受構件38朝第2軸方向X2彈壓,藉此由接受構件38將第1棘輪構件34朝第2軸方向X2彈壓。如圖2所示般,接受構件38具有:從筒部38C朝軸方向X突出之卡合凸部38D。卡合凸部38D是從接受構件38之第1軸方向X1上的端部朝第1軸方向X1延伸。卡合凸部38D分別形成於被分割之接受構件38各個。卡合凸部38D是與形成於輪轂殼12之對應的卡合凹部卡合。藉此,相對於輪轂軸14使接受構件38和輪轂殼12一體地旋轉。
≪彈壓構件40≫ 彈壓構件40是將接受構件38朝第2軸方向X2彈壓。彈壓構件40是例如彈性構件。彈壓構件40是例如包含螺旋彈簧。彈壓構件40亦可為碟形彈簧(disc spring)。彈壓構件40配置在:接受構件38之第1軸方向X1上之上游側的端部38F、和比接受構件38更靠第1軸方向X1上的下游側之輪轂殼12的段差部12B之間。在本實施形態,端部38F為凸部38B。亦即,彈壓構件40的一端是與輪轂殼12相接。而且,彈壓構件40的另一端是與接受構件38相接。彈壓構件40的另一端是與接受構件38的凸部38B相接。藉此,彈壓構件40是相對於輪轂殼12將接受構件38朝第2軸方向X2彈壓。而且,彈壓構件40是相對於輪轂殼12將第1棘輪構件34朝第2軸方向X2彈壓。彈壓構件40是相對於輪轂殼12將第1棘輪構件34朝第2棘輪構件36側彈壓。
≪輔助彈壓構件41≫ 較佳為,單向離合器單元30進一步具備輔助彈壓構件41。輔助彈壓構件41是將接受構件38朝向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之徑方向內側彈壓。輔助彈壓構件41是例如配置在接受構件38的外周部38E。輔助彈壓構件41是例如彈性構件。在本實施形態,輔助彈壓構件41具有環狀形狀。輔助彈壓構件41具有第1圓周端41A及第2圓周端41B。第2圓周端41B構成為,在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之圓周方向上從第1圓周端41A離開。輔助彈壓構件41可朝半徑方向彈性變形。在本實施形態,輔助彈壓構件41呈C字形狀。輔助彈壓構件41亦可為例如螺旋彈簧。
≪棘輪的動作≫ 在人力驅動車之驅動時,藉由踩踏板(pedaling),以使人力驅動車前進的方式從後鏈輪將旋轉輸入支承構件32。在人力驅動車之驅動時,利用第1螺旋栓槽48及第2螺旋栓槽54,支承構件32讓第1棘輪構件34旋轉。而且,在軸方向X上,第1棘輪構件34會靠近第2棘輪構件36。使第1棘輪齒50與第2棘輪齒56卡合。第1棘輪構件34與第2棘輪構件36卡合,而將第1棘輪構件34的旋轉傳遞給第2棘輪構件36。而且,第2棘輪構件36的旋轉傳遞給輪轂殼12。
例如,當人力驅動車在下坡走進的情況等,後鏈輪不旋轉且車輪旋轉。這就是滑行(coasting)。在滑行時,後鏈輪及支承構件32不旋轉。另一方面,第1棘輪構件34藉由與第2棘輪構件36卡合以及與接受構件38間的摩擦而朝與輪轂殼12相同的方向旋轉。亦即,相對於支承構件32,第1棘輪構件34是朝與人力驅動車驅動時相反的方向旋轉。而且,藉由第1螺旋栓槽48及第2螺旋栓槽54,使第1棘輪構件34朝離開第2棘輪構件36的方向(第1軸方向X1)移動。藉由第2螺旋栓槽54及第1螺旋栓槽48,使第2棘輪構件36反抗彈壓構件40的彈壓力而朝第1軸方向X1移動。第1棘輪齒50和第2棘輪齒56之卡合被解除,第1棘輪構件34的旋轉無法傳遞到第2棘輪構件36。在第1棘輪構件34和第2棘輪構件36之嚙合被解除的狀態下,第1棘輪構件34藉由與接受構件38間的摩擦而朝與輪轂殼12相同的方向旋轉。接受構件38朝與輪轂殼12相同的方向旋轉。例如,接受構件38是與輪轂殼12一體地旋轉。然後,第2螺旋栓槽54到達其對於第1螺旋栓槽48之可動範圍的端部。而且,相對於第1螺旋栓槽48之第2螺旋栓槽54的旋轉停止。亦即,相對於支承構件32之第1棘輪構件34的旋轉停止。這時,在第1棘輪構件34和接受構件38之間發生滑移(slip)。
單向離合器單元30可實現第1棘輪構件34和第2棘輪構件36之軸方向X的相對移動。單向離合器單元30可切換成:使第1棘輪構件34和第2棘輪構件36卡合的狀態、第1棘輪構件34和第2棘輪構件36的卡合被解除的狀態。在滑行時,因為第1棘輪構件34和第2棘輪構件36之卡合被解除,而抑制滑行時之異音產生。
如以上般,在第1棘輪構件34和第2棘輪構件36之嚙合被解除的狀態下,第1棘輪構件34藉由與接受構件38間的摩擦而進行旋轉。因此,必須抑制第1棘輪構件34和接受構件38間之摩擦係數的變動。亦即,抑制構造44制止第1部分30A的潤滑劑42流入第2部分30B。藉此,抑制第1棘輪構件34和接受構件38間之摩擦係數的變動。
≪潤滑劑42、第1部分30A、第2部分30B≫ 較佳為,為了使第1螺旋栓槽48和第2螺旋栓槽54的相對移動順利地進行而使用潤滑劑42。潤滑劑4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1棘輪構件孔52的內周部34A和支承構件32的外周部32A間之第1部分30A。在本實施形態,第1部分30A是第1螺旋栓槽48和第2螺旋栓槽54之間的部分。抑制構造44抑制潤滑劑42的移動。抑制構造44抑制潤滑劑42從第1部分30A往第2部分30B的移動。
第2部分30B設置在接受構件孔60和第1棘輪構件34之間。第2部分30B設置在接受構件38的內周部38A和第1棘輪構件34的外周部34C之間。第1棘輪構件34的外周部34C具有:朝與軸方向X交叉的方向延伸之第1接觸面34D。接受構件38具有能與第1接觸面34D接觸之第2接觸面62。第2部分30B進一步包含:第1接觸面34D和第2接觸面62間的部分。第1接觸面34D設置於凸部34E。第1接觸面34D是凸部34E之面向第1軸方向X1側的面。第2接觸面62設置在接受構件38之第1軸方向X1上之上游側的端部。第1棘輪齒50是例如形成在軸方向X上之凸部34E的第1接觸面34D之背面側。第1棘輪齒50形成在凸部34E之面向第2軸方向X2側的面。
較佳為,支承構件32之第1軸方向X1之下游側的端部32B,相對於第1棘輪構件34之第1軸方向X1之下游側的端部34G,是配置在第1軸方向X1的上游側。較佳為,接受構件38之第1軸方向X1之下游側的端部,相對於第1棘輪構件34之第1軸方向X1之下游側的端部34G,是配置在第1軸方向X1的上游側。當接受構件38位於比第1棘輪構件34更靠下側(地面側)的情況,潤滑劑42難以到達接受構件38的內周部38A。
≪抑制構造44≫ 較佳為,抑制構造44具備:朝與軸方向X交叉的方向突出之凸部64。凸部64包含第1凸部及第2凸部之至少1者,第1凸部是從第1棘輪構件孔52的內周部34A朝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之徑方向內側延伸,第2凸部是從支承構件32的外周部朝徑方向外側延伸。在本實施形態,凸部64具備第1凸部。當凸部64設置在第1棘輪構件孔52之內周部34A的情況,可更適切地抑制潤滑劑42往位於第1棘輪構件34的外周部34C之第2部分30B的移動。
較佳為,凸部64設置在第1軸方向X1上之比第1部分30A更下游側。凸部64是例如設置在第1棘輪構件孔52的內周部34A之第1軸方向X1之下游側的端部附近。凸部64設置在第1軸方向X1上之比第2螺旋栓槽54更下游側。在第1棘輪齒50和第2棘輪齒56卡合的狀態下,凸部64設置在第1軸方向X1上之比第1螺旋栓槽48更下游側。
較佳為,凸部64是與第1棘輪構件34及支承構件32形成為不同個體。凸部64包含C形環66及墊圈之至少1者。在本實施形態,凸部64包含C形環66。凸部64亦可為與第1棘輪構件34及支承構件32之至少1者形成為一體。
較佳為,凸部64設置成,在支承構件32的外周部32A、或第1棘輪構件孔52的內周部34A之至少一方遍及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之周方向的全周之80%以上。
較佳為,凸部64是設置成,在第1棘輪構件孔52的內周部34A,在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的周方向以具有間隙64A的方式延伸。間隙64A之周方向上的長度為0.1mm~3mm。當凸部64包含C形環66的情況,間隙64A是構成C形環66之不連續部分。
較佳為,第1棘輪構件孔52的內周部34A及支承構件32的外周部32A之至少1者是具備:用於配置凸部64之溝槽34B。在本實施形態,第1棘輪構件孔52的內周部34A具備溝槽34B。較佳為,溝槽34B是形成在第1棘輪構件孔52的全周。溝槽34B的深度是例如C形環66之徑方向的寬度之1/4~2/3。
較佳為,抑制構造44包含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之小徑部68,小徑部68是在第1部分30A之第1軸方向X1下游側形成在支承構件32及第1棘輪構件34之至少一方。在本實施形態,小徑部68形成在支承構件32。
較佳為,小徑部68包含傾斜面70或段差面之至少1者,傾斜面70是從第1軸方向X1的上游側朝向第1軸方向X1的下游側而往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之徑方向內側傾斜。小徑部68形成在與第1棘輪構件34的內周部34A相對向之支承構件32的面。傾斜面70是例如設置在第1螺旋栓槽48之第1軸方向X1之下游側的端部。傾斜面70是例如從第1螺旋栓槽48之栓槽齒之朝向徑方向外側突出的頂部朝向徑方向內側傾斜。傾斜面70是例如形成在第1螺旋栓槽48之栓槽齒之第1軸方向X1的端部。小徑部68之第1軸方向X1下游側,是比小徑部68之第1軸方向X1上游側更遠離第1棘輪構件34的內周部34A。從第1軸方向X1的上游側朝向第1軸方向X1的下游側流動之潤滑劑42,貯留在由小徑部68和內周部34A所形成的空間。
當小徑部68形成在第1棘輪構件34的情況,小徑部68是形成在內周部34A。形成在第1棘輪構件34的小徑部68,是用於阻擋潤滑劑42的流動之凸部。
<變形例> 關於實施形態的說明,係依據本發明之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可採取的形態之例示,並沒有限制其形態的意圖。依據本發明的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可採取例如以下所示之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以及不互相矛盾之至少2個變形例所組合成的形態。以下的變形例中,關於與實施形態的形態共同的部分,是賦予與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將其說明省略。
也能在圖11~圖13所示的單向離合器單元130運用抑制構造44。單向離合器單元130係具備:支承構件32、第1棘輪構件34、第2棘輪構件36、接受構件138、彈壓構件40。單向離合器單元130與單向離合器單元30之差異點在於,接受構件138在周方向未被分割,接受構件138不具備卡合凸部38D,以及不具備輔助彈壓構件41。單向離合器單元130的第1棘輪構件34,是在凸部34E之第1軸方向X1側具有凹部134A。凹部134A是朝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的周方向延伸。凹部134A形成為以旋轉中心軸心C為中心軸之環狀形狀。單向離合器單元130的第1棘輪構件34具有:用於配置接受構件138之第1軸方向X1之上游側的端部之凹部134A。亦即,至少接受構件138的一部分配置在凹部134A內。接受構件138的凸部38B配置在凹部134A內。第1接觸面34D設置在凹部134A的底面。在此,底面是在軸方向X上之凹部134A最裡頭的面。在單向離合器單元130,底面是與旋轉中心軸心C垂直的面。較佳為,接受構件138全體配置在凹部134A的內部。較佳為,接受構件138之第1軸方向X1之下游側的端部,相對於第1棘輪構件34之第1軸方向X1之下游側的端部34G,配置在第1軸方向X1的上游側。如上述般,接受構件138不具備卡合凸部38D。亦即,接受構件138未與輪轂殼12直接卡合。彈壓構件40的一端與輪轂殼12卡合。彈壓構件40之另一端與接受構件138卡合。亦即,接受構件138是透過彈壓構件40來與輪轂殼12卡合。藉此,相對於輪轂軸14,使接受構件138與輪轂殼12一體地旋轉。
在圖14所示的單向離合器單元30可設置其他構造的抑制構造44。如圖14所示般,抑制構造44可包含第1凹部44A及第2凹部44B之至少1者,第1凹部44A是從第1棘輪構件孔52的內周部34A朝關於旋轉中心軸心C的徑方向外側延伸,第2凹部44B是從支承構件32的外周部32A朝徑方向內側延伸。藉由將潤滑劑42貯留在第1凹部44A及第2凹部44B,可抑制潤滑劑42流入第2部分30B。
單向離合器單元30也能運用於輪轂組件10以外。例如,單向離合器單元30可設置在人力驅動車的曲柄軸和前鏈輪之間。又單向離合器單元30亦可設置在:對人力驅動車賦予推進力之馬達、和構成人力驅動力的傳遞路徑的構件之間。
本說明書所使用之「至少1者」的用語,是指所期望的選項之「1個以上」。作為一例,本說明書所使用之「至少1者」的用語,如果選項有2個,是指「僅1個選項」或「2個選項雙方」。作為其他例,本說明書所使用之「至少1者」的用語,如果選項有3個以上,是指「僅1個選項」或「2個以上之任意選項的組合」。
10:輪轂組件 12:輪轂殼 12A:安裝部 14:輪轂軸 16:輸入部 30,130:單向離合器單元 30A:第1部分 30B:第2部分 32:支承構件 32A:外周部 32B:端部 34:第1棘輪構件 34A:內周部 34B:溝槽 34C:外周部 34D:第1接觸面 34E:凸部 34F:筒部 34G:端部 134A:凹部 36:第2棘輪構件 38,138:接受構件 38A:內周部 38B:凸部 38C:筒部 38D:卡合凸部 38E:外周部 38F:端部 40:彈壓構件 41:輔助彈壓構件 41A:第1圓周端 41B:第2圓周端 42:潤滑劑 44:抑制構造 46:支承構件孔 48:第1螺旋栓槽 50:第1棘輪齒 52:第1棘輪構件孔 54:第2螺旋栓槽 56:第2棘輪齒 58:第2棘輪構件孔 59:栓槽 60:接受構件孔 62:第2接觸面 64:凸部 64A:間隙 66:C形環 68:小徑部 70:傾斜面 C:旋轉中心軸心 X:軸方向 X1:第1軸方向 X2:第2軸方向
[圖1]係實施形態的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之立體圖。 [圖2]係圖1的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之一部分及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圖3]係沿著圖2的D3-D3線之剖面圖。 [圖4]係將圖3的一部分放大顯示之剖面圖。 [圖5]係顯示圖3的支承構件、第1棘輪構件及抑制構造之立體圖。 [圖6]係顯示圖3的支承構件之立體圖。 [圖7]係顯示圖3的支承構件之側視圖。 [圖8]係顯示圖3的第1棘輪構件及凸部之立體圖。 [圖9]係圖3的第1棘輪構件及凸部之俯視圖。 [圖10]係沿著圖9的D10-D10線之剖面圖。 [圖11]係第1變形例的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之一部分及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的局部剖面圖。 [圖12]係顯示圖11的支承構件、第1棘輪構件及抑制構造之立體圖。 [圖13]係顯示圖11的第1棘輪構件及凸部之立體圖。 [圖14]係顯示第2變形例之單向離合器單元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30A:第1部分
30B:第2部分
32:支承構件
32A:外周部
32B:端部
34:第1棘輪構件
34A:內周部
34B:溝槽
34D:第1接觸面
34E:凸部
34F:筒部
34G:端部
38:接受構件
38A:內周部
38B:凸部
38C:筒部
38E:外周部
38F:端部
40:彈壓構件
41:輔助彈壓構件
42:潤滑劑
44:抑制構造
50:第1棘輪齒
52:第1棘輪構件孔
56:第2棘輪齒
58:第2棘輪構件孔
62:第2接觸面
64:凸部
66:C形環
68:小徑部
70:傾斜面
X:軸方向
X1:第1軸方向
X2:第2軸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單向離合器單元,係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係具備:支承構件、第1棘輪構件、第2棘輪構件、接受構件、彈壓構件、 潤滑劑、及抑制構造, 前述支承構件,係具有朝關於前述單向離合器單元之旋轉中心軸心的軸方向延伸之支承構件孔, 前述第1棘輪構件,係具有第1棘輪齒及朝前述軸方向延伸之第1棘輪構件孔, 前述第2棘輪構件,係具有與前述第1棘輪齒嚙合之第2棘輪齒、及朝前述軸方向延伸之第2棘輪構件孔, 前述軸方向包含:從前述第2棘輪構件朝向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第1軸方向、及從前述第1棘輪構件朝向前述第2棘輪構件之第2軸方向, 前述接受構件,係具有朝前述軸方向延伸之接受構件孔, 前述彈壓構件,係將前述接受構件朝前述第2軸方向彈壓, 前述抑制構造係抑制前述潤滑劑的移動, 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前述接受構件孔內, 前述支承構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內, 前述潤滑劑之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和前述支承構件的外周部之間之第1部分, 前述抑制構造,係抑制前述潤滑劑從前述第1部分往設置在前述接受構件孔和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間的第2部分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支承構件,係在前述外周部包含至少1個第1螺旋栓槽, 前述第1棘輪構件,係在前述內周部包含:與前述至少1個第1螺旋栓槽卡合之至少1個第2螺旋栓槽。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接受構件係將前述第1棘輪構件朝前述第2軸方向彈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抑制構造,係具備朝與前述軸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之凸部, 前述凸部包含第1凸部及第2凸部之至少1者,前述第1凸部係從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朝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的徑方向內側延伸,前述第2凸部係從前述支承構件的外周部朝前述徑方向外側延伸。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凸部係設置在前述第1軸方向上之比前述第1部分更下游側。
  6. 如請求項4或5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凸部係與前述第1棘輪構件及前述支承構件形成為不同個體。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凸部係包含C形環及墊圈之至少1者。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及前述支承構件的外周部之至少1者,係具備用於配置前述凸部之溝槽。
  9. 如請求項4或5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凸部,係在前述支承構件的外周部或前述第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之至少一方,設置成遍及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之周方向的全周之80%以上。
  10. 如請求項4或5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凸部,係在前述1棘輪構件孔的內周部,設置成在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之周方向以具有間隙的方式延伸, 前述間隙之前述周方向上的長度為0.1mm~3mm。
  11. 如請求項1或4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抑制構造係包含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之小徑部, 前述小徑部,係在前述第1部分之前述第1軸方向下游側,形成在前述支承構件及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至少一方。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小徑部係包含傾斜面或段差面之至少1者, 前述傾斜面,係從前述第1軸方向的上游側朝向第1軸方向的下游側而往關於前述旋轉中心軸心的徑方向內側傾斜。
  13. 如請求項1或4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支承構件之前述第1軸方向之下游側的端部,相對於前述第1棘輪構件之前述第1軸方向之下游側的端部,係配置在前述第1軸方向的上游側。
  14. 如請求項1或4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第1棘輪構件的外周部,係具有朝與前述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之第1接觸面, 前述接受構件係具有可與前述第1接觸面接觸之第2接觸面, 前述第2部分係進一步包含前述第1接觸面和前述第2接觸面之間的部分。
  15. 如請求項1或4所述之單向離合器單元,其中, 前述第1棘輪構件係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作為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的構成構件之前述支承構件, 前述第2棘輪構件係可傳遞轉矩地卡合於作為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的構成構件之輪轂殼。
  16. 一種輪轂組件,係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其係具備如請求項1至15之任一項所述之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
TW109141986A 2020-11-30 2020-11-30 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TW202222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1986A TW202222631A (zh) 2020-11-30 2020-11-30 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1986A TW202222631A (zh) 2020-11-30 2020-11-30 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2631A true TW202222631A (zh) 2022-06-16

Family

ID=83062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1986A TW202222631A (zh) 2020-11-30 2020-11-30 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2226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4997B (zh) 自行車驅動單元
TWI779370B (zh) 自行車輪轂總成
JP4036776B2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
US8646561B2 (en)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wheel and hub of electric bicycle
TW201808676A (zh) 特別是用於自行車的輪轂
US11603166B2 (en)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lock device
WO2014087653A1 (ja) 電動用ハブ装置および電動自転車
US11858588B2 (en)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lock device
TW202222631A (zh) 人力驅動車用單向離合器單元及人力驅動車用輪轂組件
US11767080B1 (en) Rear sprocket assembly
JP6179703B2 (ja) 電動用ハブ装置および電動自転車
JP2004270877A (ja) 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US20180244348A1 (en) Bicycle transmission for use between a chain wheel carrier and a wheel hub of a bicycle, as well as rear axle and rear wheel provided with such a transmission
US10780737B2 (en) Bicycle hub
JP6105322B2 (ja) 鞍乗り型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JPS60125420A (ja) フリ−ホイ−ル
EP2689997A1 (en) Electric hub unit
TWM428893U (en) Bicycle wheel hub with built-in motor
TW202237467A (zh) 自行車用後輪轂
US11628685B2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wheel unit and human-powered vehicle wheel assembly
TWI841547B (zh) 自行車輪轂
US8905214B2 (en) Electric hub unit
TWM638898U (zh) 自行車花鼓系統之組合結構
JP6179704B2 (ja) 電動用ハブ装置および電動自転車
CN118062155A (zh) 自行车的马达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