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0457A - 振動裝置以及包含其的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振動裝置以及包含其的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0457A
TW202220457A TW110138865A TW110138865A TW202220457A TW 202220457 A TW202220457 A TW 202220457A TW 110138865 A TW110138865 A TW 110138865A TW 110138865 A TW110138865 A TW 110138865A TW 202220457 A TW202220457 A TW 2022204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vibrating
layer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8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韓重燮
金勇俊
咸性秀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0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045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0Transduc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groups H04R9/00 - H04R21/0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04R17/005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using a piezoelectric polym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0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a piezoelectric bender, e.g. bimorp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8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with foil-type piezoelectric elements, e.g. PVD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5Multimedia displays, e.g. with integrated or attached speakers, cameras, microphon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 G10K9/12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means
    • G10K9/125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means with a plurality of a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04R17/10Resonant transducers, i.e. adapted to produce maximum output at a predetermined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6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 H04R7/10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comprising superposed layers in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26Damping by means acting directly on free portion of diaphragm or c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025Diaphragms comprising polymeric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40/00Bending wa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40/05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ositioning and way or means of mounting of exciters to resonant bending wave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一種裝置包括用以顯示影像的顯示面板、含有多個振動結構且設置於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以使顯示面板振動的振動裝置,以及設置於振動裝置的外側或內側的墊塊件。

Description

振動裝置以及包含其的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振動裝置以及包含其的一裝置。
一般來說,在顯示裝置中,顯示面板顯示影像,並且應該安裝獨立的揚聲器以提供聲音。當揚聲器在顯示裝置中時,揚聲器佔用空間;因此,顯示裝置的設計和空間佈置受到限制。
應用於顯示裝置的揚聲器可以例如為包括磁鐵和線圈的致動器。然而,當致動器應用於顯示裝置時,其厚度很大。能夠實現薄型化的壓電元件備受關注。
由於壓電元件較為脆弱,故壓電元件容易受到外部衝擊而損壞,從而導致聲音再現的可靠性低。此外,當將例如為壓電元件的揚聲器應用於撓性顯示裝置時,有因脆弱特性而發生損壞的問題。
有鑑於上述的問題,已進行各種試驗以實現用於提升聲音品質和聲壓位準(sound pressure level)特性的振動裝置。因此,透過各種試驗,本發明提供具有新穎結構的一種裝置,其包含用以提升聲音品質和聲壓位準特性的振動裝置。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係關於一種裝置,其排除因相關技術的限制和缺點而導致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本發明的一面向係提供一種振動裝置以及包含其的裝置,其使一振動件(或振動體)振動以產生聲音並已加強聲壓位準特性。
其他的特徵和面向將部分地在隨後的描述中闡述,並且部分地將從描述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可以透過在此提供的本發明概念的實踐而獲悉。本發明構思的其他特徵和面向可以透過在書面描述中特別指出的結構或可從其得出的結構、其申請專利範圍以及圖式來實現和獲得。
為了實現本發明構思的這些和其他面向,如本文所體現和廣泛描述的,一種裝置包括用以顯示影像的一顯示面板、含有多個振動模組且設置於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以使顯示面板振動的一振動裝置以及設置於振動裝置的外側或內側的一墊塊件。
在本發明的另一面向中,一種裝置包含一振動部分以及一墊塊件,其中振動部分包含多個振動模組,且墊塊件位於振動部分的外側或內側。
在本發明的另一面向中,一種裝置包含一振動件以及設置於振動件的一振動裝置,其中振動裝置包含一振動部分以及一墊塊件,振動部分包含多個振動模組,且墊塊件位於振動部分的外側或內側。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裝置,可包含一振動裝置,且振動裝置使一振動件(或振動體)振動,從而可產生聲音以使裝置的聲音的行進方向係朝向顯示面板或振動件(或振動體)前方的前方區域的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於振動裝置的外側或內側可設有一墊塊件,從而提供具有加強的聲音輸出特性的裝置。
透過參照以下圖式和詳細描述,其他系統、方法、特徵和優點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將是或將會變得顯而易見。旨在將所有這樣的附加系統、方法、特徵和優點包括在本說明書中,在本發明的範圍內,並且受到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本節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視為對這些聲明的限制。以下結合本發明的實施例討論進一步的面向和優點。
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前述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詳細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且旨在提供對所要求保護的發明構思的進一步解釋。
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及其實現方法將透過以下結合圖式描述的實施例來闡明。然而,本發明可以不同的形式體現並且不應被解釋為限於在此闡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使本發明詳盡和完整,並將本發明的範圍充分傳達給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此外,本發明僅由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
在用於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圖式中揭露的形狀、尺寸、比例、角度和數量僅僅是示例,因此,本發明不限於所繪示出的細節。相同的元件符號始終指代相同的元件。在以下描述中,當相關習知功能或配置的詳細描述被認定為不必要地模糊本發明的要旨時,將省略詳細描述。當使用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包含」、「具有」和「包括」時,除非使用「僅」,否則可以附加另一部分。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單數形式的術語可包括複數形式。
在解釋元件時,雖然沒有明確描述這樣的誤差或公差範圍,元件被解釋為包括誤差或公差範圍。
在描述位置關係時,例如當兩個元件之間的位置關係被描述為例如「上」、「之上」、「下」和「旁」時,可以在兩個元件之間設置一個或多個其他元件,除非使用了更具限制性的術語,例如「僅」或「直接」之類的術語。
在描述時間關係時,例如當時間順序被描述為例如「之後」、「隨後」、「下一個」和「之前」時,可以包括不連續的情況,除非使用了更具限制性的術語,例如「僅」、「立即」或「直接」之類的術語。
應當理解的是,儘管於此可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是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區分一種元件與另一種元件。舉例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並且類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稱為第一元件。
在描述本發明的元件時,可以使用術語「第一」、「第二」、「A」、「B」、「(a)」、「(b)」等。這些術語旨在從其他元件中識別出相應的元件,並且相應元件的基礎、順序或數量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對於一個元件「連接」、「耦合」或「附接」到另一個元件或層的描述,除非另有說明,所述元件或層不僅可以直接連接或附接到另一個元件或層,所述元件或層還可以在所述元件或層以及另一個元件或層之間「設置」或「插入」其他一或多個中間元件或層而間接連接或附接到另一個元件或層。
術語「至少一個」應理解為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所列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舉例來說,「第一項、第二項和第三項中的至少一個」的含義表示從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項中的兩個或多個提出的所有項的組合以及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項。
在本發明中,顯示裝置的示例可以包含如具有顯示面板和用以驅動顯示面板的驅動器的有機發光顯示(OLED)模組或液晶模組(LCM)等的狹義顯示裝置。此外,顯示裝置的示例可以包括如筆記型電腦、電視、計算機顯示器、包括汽車裝置的設備裝置或用於車輛之其他類型的裝置的一組合裝置或一組合電子裝置,或如智能型手機或電子平板電腦的行動電子裝置,其為包含液晶模組或有機發光顯示模組的一個完整的產品(或最終產品)。
因此,在本發明中,顯示裝置的示例可以包括如液晶模組或有機發光顯示模組的狹義顯示裝置本身,以及作為包括液晶模組或有機發光顯示模組的最終消費者裝置或應用產品的一組合裝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顯示面板和驅動器的液晶模組或有機發光顯示模組可被稱為狹義顯示裝置,且作為包括液晶模組或有機發光顯示模組的最終產品的電子裝置可被稱為 一組合裝置。舉例來說,狹義顯示裝置可以包括例如為LCD或OLED的顯示面板,以及作為用於驅動顯示面板的控制器的來源印刷電路板(PCB)。組合裝置還可包括一組合印刷電路板,組合印刷電路板為電性連接來源印刷電路板以整體控制組合裝置的一組合控制器。
應用於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可以使用諸如液晶顯示面板、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面板、電致發光顯示面板等所有類型的顯示面板,但其不限於特定的顯示面板,其被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振動裝置振動以輸出聲音。此外,應用於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的形狀或尺寸不受限制。
舉例來說,當顯示面板為液晶顯示面板時,顯示面板可包括多條閘極線、多條資料線和分別設置於閘極線與資料線的交點所界定的多個像素區域內的多個像素。此外,顯示面板可以包括陣列基板、上基板及液晶層,其中陣列基板包括薄膜電晶體(TFT),薄膜電晶體作為用於調節各像素中的透光率的開關元件,上基板包括濾色器及/或黑矩陣,且液晶層位於陣列基板和上基板之間。
此外,當顯示面板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時,顯示面板可包括多條閘極線、多條資料線和分別設置於閘極線與資料線的交點所界定的多個像素區域內的多個像素。此外,顯示面板可以包括陣列基板,所述陣列基板包括薄膜電晶體,薄膜電晶體作為用於選擇性地向各個像素、陣列基板上的有機發光裝置層以及設置在陣列基板上以覆蓋有機發光裝置層的封裝基板施加電壓的元件。封裝基板可保護薄膜電晶體和有機發光裝置層免受外部衝擊並且可防止水或氧氣滲入有機發光裝置層。此外,設置在陣列基板上的層體(Layer)可包括無機發光層(如奈米尺寸的材料層、量子點等)。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設置在陣列基板上的層體可以包括微型發光二極體。
顯示面板還可包括附接在顯示面板上的背襯(Backing),背襯諸如金屬板。然而,本發明的實施例不以所述金屬板為限,且顯示面板可包括其他結構。
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能夠充分理解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的特徵可以部分地或整體地彼此耦合或組合,並且可以彼此不同地互相操作且在技術上被驅動。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相互獨立地實現,也可以相互依存地一起實現。
在下文中,將參照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為了描述方便,圖式中所繪示的每個元件的比例與實際比例不同,因此不限於圖式中所繪示的比例。
在顯示裝置中設有揚聲器以在顯示裝置中實現產生聲音的情況中,揚聲器可採用薄膜型(film-type),從而顯示裝置可有較薄的厚度。薄膜型振動裝置可被製造成具有大面積且可應用於具有大面積的顯示裝置。然而,由於薄膜型振動裝置具有低壓電特性(piezoelectric characteristic),故因低振動難以將薄膜型振動裝置應用於具有大面積的顯示裝置。當使用陶瓷來增強壓電特性時,薄膜型振動裝置的耐用性恐較差,且陶瓷的尺寸恐受限。當具有包含壓電陶瓷的壓電複合材料的振動裝置應用於顯示裝置時,由於壓電複合材料相對於左右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例如相對於顯示裝置的左右方向在水平方向上)振動,故其恐不足以使顯示裝置在垂直方向上(例如前後方向)振動。因此,恐難以將所述振動裝置應用於顯示裝置,且其恐無法對顯示裝置的前方的一前方區域輸出期望的聲音。在裝置應用了薄膜型壓電元件的示例中,可能有聲壓位準特性低於例如為致動器的揚聲器。在裝置應用了多個薄膜型壓電元件疊設為多層的堆疊型壓電元件的情況中,能耗可能會增加,且裝置的厚度也可能變大。並且,當在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例如在行動裝置的後表面)設置有一振動裝置時,可有單聲道輸出,然其難以輸出立體聲。因此,在顯示面板的周緣可進一步設置有一振動裝置以實現立體聲,然而恐有難以在其顯示面板設有彎曲部的撓性裝置中放置激發器(exciter)的問題,且當提供有包含壓電陶瓷的揚聲器時,壓電陶瓷為易碎的。
因此,各種試驗已被進行以實現振動裝置,其可實現立體聲特性,可應用於撓性裝置,並且可相對於顯示面板的寬度方向在垂直方向上振動。透過所述各種試驗,本發明提供包含具有新穎結構之振動裝置的一種裝置,其可實現立體聲特性且可應用於可撓裝置。以下將對此詳細說明。
圖1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且圖2為沿圖1中I-I’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1和圖2,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包含一顯示面板100以及一振動裝置200,其中顯示面板100用以顯示影像,且振動裝置200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或背側表面)。
需要說明的是,方向性的指示(如後表面或前表面)是對於位在裝置前方觀看影像的使用者而給定。也就是說,顯示面板(或振動件或振動體)的前表面可為具有顯示區的表面,亦即在其上可顯示有影像的表面。類似地,顯示面板(或振動件或振動體)的後表面可為相對於前表面的表面,亦即背對使用者。並且,厚度方向可指垂直於前表面及/或後表面的方向。進一步地,「在平行於顯示面板的前/後表面的平面中分隔」可指在兩元件之間提供有平行於顯示面板(或振動件或振動體)的前/後表面的距離。此外,「平面地」可指在平面中及/或平行於顯示面板的前/後表面。
顯示面板100可顯示電子影像或數位影像。舉例來說,顯示面板100可輸出光線以顯示影像。顯示面板100可為曲面顯示面板,或者可例如為液晶顯示面板、有機發光顯示面板、量子點發光顯示面板、微型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及電泳顯示面板等的任何類型的顯示面板。顯示面板100可為撓性顯示面板。舉例來說,顯示面板100可為撓性發光顯示面板、撓性電泳顯示面板、撓性電潤濕顯示面板、撓性微型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或撓性量子點發光顯示面板,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面板100,其可包含根據像素的驅動以顯示影像的一顯示區AA(或主動區)。顯示面板100可包含圍繞顯示區AA的一非顯示區IA(或非主動區),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面板100可用以依據包含陽極、陰極和發光裝置的像素陣列層的結構,以例如為頂部發射型、底部發射型和雙重發射型(dual emission type)等型態顯示影像。在頂部發射型中,可透過將由像素陣列層產生的可見光輸出至基板的前方區域來顯示影像。在底部發射型中,可透過將由像素陣列層產生的可見光輸出至基板的後方區域來顯示影像。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面板100可包含設置於像素區域的像素陣列部,其中所述像素區域係由多個閘極線及/或多個資料線所構成。像素陣列部可包含基於經由訊號線提供的訊號以顯示影像的多個像素。訊號線可包含閘極線、資料線、像素驅動電源線及/或其他類似物,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各像素可包含像素電路層,其中像素電路層包含設置於像素區域的驅動薄膜電晶體、電性連接驅動薄膜電晶體的陽極、形成於陽極上的發光裝置以及電性連接發光裝置的陰極。
驅動薄膜電晶體可配置於設置在基板的各像素區域的一電晶體區。驅動薄膜電晶體可包含閘極、閘極絕緣層、半導體層、源極以及汲極。驅動薄膜電晶體的半導體層可包含例如為非晶矽(amorphous silicon,a-Si)、多晶矽(polysilicon,poly-Si)或低溫多晶矽等的矽,或可包含例如為氧化銦鎵鋅(indium-gallium-zinc-oxide,IGZO)等的氧化物,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陽極可配置在設於各像素區域的開口區且可電性連接於驅動薄膜電晶體。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之發光裝置可包含形成於陽極上的有機發光裝置層。有機發光裝置層可實現為對各像素發射出相同顏色的光(例如白光),或可實現為對各像素發射出不同顏色的光(例如紅光、綠光或藍光)。陰極(或共用電極)可連接共同設於各像素區域中的有機發光裝置層。舉例來說,有機發光裝置層可具有堆疊結構,其中所述堆疊結構包含對於各像素包含相同顏色的單一結構或兩個或多個結構。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有機發光裝置層可具有堆疊結構,所述堆疊結構包含對於各像素包含一或多種不同顏色的兩個或多個結構。所述包含一或多種不同顏色的兩個或多個結構可配置有藍色、紅色、黃綠色和綠色中的一個或多個或上述的組合,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所述組合的一示例可包含藍色和紅色、紅色和黃綠色、紅色和綠色、紅色/黃綠色/綠色或其類似物,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並且,無論其堆疊序順,皆可應用本發明。包含具有相同顏色或一種或多種不同顏色的兩個或多個結構的堆疊結構可進一步包含位於所述兩個或多個結構之間的電荷產生層(charge generating layer)。電荷產生層可具有PN接面結構且可包含N型電荷產生層以及P型電荷產生層。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發光裝置可包含電性連接於各陽極和陰極的微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微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可為由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或芯片型式實現的發光二極體。微型發光二極體裝置可包含電性連接於陽極的第一端子以及電性連接於陰極的第二端子。陰極可連接共同設於各像素區域中的微型發光二極體裝置的第二端子。
在基板上可形成有封裝部以圍繞像素陣列部,從而防止氧氣或水滲入像素陣列部的發光裝置。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封裝部,其可形成為多層結構,且有機材料層和無機材料層在多層結構中為交替疊設,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無機材料層可防止氧氣或水滲入像素陣列部的發光裝置。有機材料層可形成為具有較無機材料層更厚的厚度以覆蓋在製造過程中出現的顆粒。舉例來說,封裝部可包含第一無機層、在第一無機層之上的有機層,以及在有機層之上的第二無機層。有機層可為顆粒覆蓋層,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可在封裝部上設有觸控面板,或可在像素陣列部的後表面設有觸控面板。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面板100,其可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層。第一基板可為上基板或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舉例來說,第一基板可包含像素陣列(或顯示部或顯示區),其中所述像素陣列包含分別設置於多個像素區域的多個像素,而所述像素區域係由多個閘極線及/或多個資料線之間的交點所界定。各像素可包含連接於閘極線及/或資料線的薄膜電晶體、連接於薄膜電晶體的像素電極,以及相鄰於像素電極且提供有共用電壓的共用電極。
第一基板可進一步包含設於第一周緣(或第一非顯示部)的墊部以及設於第二周緣(或第二非顯示部)的閘極驅動電路。
墊部可將自外部提供的訊號提供給像素陣列及/或閘極驅動電路。舉例來說,墊部可包含透過多個資料連結線連接於多個資料線的多個資料墊及/或透過閘極控制訊號線連接於閘極驅動電路的多個閘極輸入墊。舉例來說,第一基板的尺寸可大於第二基板的尺寸,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閘極驅動電路可嵌設於(或整合於)第一基板的第二周緣以連接於閘極線。舉例來說,閘極驅動電路可以用包含電晶體的移位暫存器(shift register)來實現,其透過與設於像素區域的薄膜電晶體相同的程序而形成。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閘極驅動電路可實現為積體電路且可在未嵌設第一基板的情況下設於面板驅動電路。
第二基板可為下基板或色彩過濾陣列基板。舉例來說,第二基板可包含像素以及色彩過濾層,其中所述像素包含重疊於形成在第一基板中的像素區域的開口區域,且色彩過濾層形成於開口區域。第二基板的尺寸小於第一基板的尺寸,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二基板可重疊於上基板的非第一周緣的剩餘部分。第二基板可用密封劑附接於第一基板的非第一周緣的剩餘部分,且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具有一液晶層。
液晶層可設置於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液晶層可包括含有多個液晶分子的液晶,其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基於透過對各像素施加到像素電極的資料電壓和共用電壓產生的電場而改變。
第二偏振件可附接於第二基板的下表面且可將從背光入射且傳播至液晶層的光進行偏振。第一偏振件可附接於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且可將通過第一基板且向外部輸出的光進行偏振。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面板100可基於由施加到每個像素的資料電壓和共用電壓在每個像素中產生的電場而驅動液晶層,從而可基於通過液晶層的光而顯示影像。
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面板100中,第一基板可實現為色彩過濾陣列基板,且第二基板可實現為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面板100,其可具有顯示面板100的上部和下部於其之間顛倒的類型。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面板100的墊部可被單獨的機構或結構覆蓋。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面板100,其可包含一彎折部,其中彎折部可被彎折或彎曲以具有彎曲的形狀或具有特定的曲率半徑。
顯示面板100的彎折部可位於顯示面板100的彼此平行的一周緣和另一周緣中的至少一者之中。實現彎折部的顯示面板100的所述一周緣及/或另一周緣可僅包含非顯示區IA,或可包含非顯示區IA和顯示區AA的一周緣。包含透過對非顯示區IA彎折以實現彎折部的顯示面板100可具有單側邊框(one-side bezel)彎折結構或雙側邊框(both-side bezel)彎折結構。並且,包含透過對非顯示區IA和顯示區AA的周緣彎折以實現彎折部的顯示面板100可具有單側主動(one-side active)彎折結構或雙側主動(both-side active)彎折結構。
振動裝置200可使顯示面板100振動。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可實施在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以直接地使顯示面板100振動。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可在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振動顯示面板100,從而基於顯示面板100的振動提供聲音及/或觸覺反饋予使用者(或觀看者)。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可為振動產生裝置、位移裝置、聲音裝置或聲音產生裝置,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振動裝置200可根據與顯示面板100所顯示的影像同步的聲音訊號而振動以使顯示面板100振動。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振動裝置200可根據與使用者施加於設置在顯示面板100或嵌設在顯示面板100中的觸控面板(或觸覺感測層)的觸碰同步的觸覺反饋訊號而振動,並可使顯示面板100振動。因此,顯示面板100可基於振動裝置200的振動而振動以提供至少一種或多種聲音和觸覺反饋予使用者(或觀看者)。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實現為具有對應於顯示面板100的顯示區AA的尺寸。振動裝置200的尺寸可為顯示區AA的尺寸的0.9至1.1倍,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的尺寸可例如等於或小於顯示區AA的尺寸。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的尺寸可為等於或大約等於顯示面板100的顯示區AA,因此振動裝置200可覆蓋顯示面板100的大部分區域且由振動裝置200產生的振動可使顯示面板100的整體振動,從而可有高的聲音定位度,且可改善使用者滿意度。並且,可增加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的接觸面積(或面板覆蓋範圍),因此可增加顯示面板100的振動區域,從而改善基於顯示面板100的振動而產生的中低頻音帶(middle-low-pitched sound band)的聲音。並且,應用於大尺寸顯示裝置的振動裝置200可使具有大尺寸(或大面積)的整個顯示面板100振動,因此,可進一步加強基於顯示面板100的振動的聲音定位度,從而實現更好的音效。因此,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位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以在垂直(或前後)方向上充分振動顯示面板100,從而將期望的聲音輸出至裝置或顯示裝置前方的前方區域。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以在相對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方向(X)的垂直(或前後)方向上充分振動顯示面板100,從而將期望的聲音輸出至裝置或顯示裝置前方的前方區域。
振動裝置200可包含設置於或連接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或背側表面)一的振動產生器210。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為薄膜型。由於振動裝置200可為薄膜型,故其厚度可比顯示面板100薄,從而顯示裝置的厚度可不因振動裝置200的配置而增加。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可指使用顯示面板100作為振動板件的聲音產生模組、聲音產生裝置、薄膜致動器、薄膜型壓電複合致動器、薄膜揚聲器、薄膜型壓電揚聲器、薄膜型壓電複合揚聲器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振動裝置20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並可應用於非顯示面板,而不是應用於顯示面板。舉例來說,非顯示面板可為木頭、塑膠、玻璃、布料、紙、車輛內裝材料、建築室內天花板和飛機內裝材料等中的一者或多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在此情況下,非顯示面板可用作振動板件,且振動裝置200可使非顯示面板振動以輸出聲音。
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包含振動件(或振動體)以及設置於振動件的振動裝置200。舉例來說,振動件可包括含有用以顯示影像的像素的顯示面板,或可包含非顯示面板。舉例來說,振動件可包括含有用以顯示影像的像素的顯示面板,或可包含木頭、塑膠、玻璃、布料、紙、車輛內裝材料、車輛玻璃窗、建築室內天花板、建築玻璃窗、建築室內材料、飛機內裝材料和飛機玻璃窗之中的一者或多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振動件可包括含有用以顯示影像的像素的顯示面板、在其上具有從顯示裝置投射的影像的螢幕平板、發光平板、招牌平板、車輛內裝材料、車輛玻璃窗、車輛外裝材料、建築天花板材料、建築室內材料、建築玻璃窗、飛機內裝材料、飛機玻璃窗和一鏡子之中的一者或多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非顯示面板可為發光二極體發光面板(或裝置)、有機發光面板(或裝置)和無機發光面板(或裝置)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振動件可包括含有用以顯示影像的像素的顯示面板,或可包含發光二極體發光面板(或裝置)、有機發光面板(或裝置)、無機發光面板(或裝置)之中的一者或多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振動件可包含一板件,且板件可包含一金屬材料,或可包含一或多個單一非金屬材料或木頭、塑膠、玻璃、布料、紙和皮革的複合非金屬材料。然而,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振動件可包含木頭、塑膠、玻璃、布料、紙和皮革之中的一者或多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紙可為揚聲器的錐體(或錐體紙)。舉例來說,錐體可由紙漿或泡棉塑膠製成,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振動件可為振動體、振動板件或前方物件,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振動產生器21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以重疊於顯示面板100的顯示區。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可與顯示面板100的顯示區的一半或更多重疊。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振動產生器210可與顯示面板100的顯示區的全部重疊。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可基於在施加有交流電壓時的逆壓電效應而交替地和重覆地收縮和擴張以振動,從而透過其振動直接地使顯示面板100振動。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可根據與顯示面板100所顯示的影像同步的聲音訊號而振動以使顯示面板100振動。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振動產生器210可根據與使用者施加於設置在顯示面板100上或嵌設在顯示面板100中的觸控面板(或觸覺感測層)的觸碰同步的觸覺反饋訊號而振動,並可使顯示面板100振動。因此,顯示面板100可基於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而振動以提供至少一種或多種聲音和觸覺反饋予使用者(或觀看者)。
因此,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將由顯示面板100的振動所產生的聲音朝顯示面板前方的前方區域輸出,其中顯示面板100的振動係基於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並且,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中,顯示面板100的大部分區域可透過薄膜型的振動產生器210而被振動,從而更加強基於顯示面板100的振動的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和聲音定位度。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進一步包含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的一連接件(或第一連接件)150。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連接件15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且可將振動裝置200連接或耦合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可透過連接件150而連接或耦合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從而可被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支撐或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可透過連接件150而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連接件150可包括含有黏合層的材料,其中黏合層對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和振動裝置200的每一個皆具有良好的附著力或接合力。舉例來說,連接件150可包含泡棉墊、雙面膠帶或黏著劑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連接件150的黏合層可包含環氧樹脂(epoxy)、丙烯酸(acrylic)、矽樹脂(silicone)或氨酯(urethane),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連接件150的黏合層可包含丙烯酸基材料,其中在丙烯酸和氨酯之中,丙烯酸具有較好的黏著力和硬度。因此,振動裝置200的振動可良好地傳遞到顯示面板100。
連接件150的黏合層可進一步包含例如為增黏劑(tackifier)或接合強化劑(adhesion enhancing agent)、蠟元件或抗氧化劑等的添加劑。所述添加劑可防止或降低連接件150因振動裝置200的振動而從顯示面板100上分離(剝落)。舉例來說,增黏劑可為松香衍生物等,且蠟元件可為石蠟等。舉例來說,抗氧化劑可為例如是硫酯(thioester)的酚類抗氧化劑,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連接件150可進一步包含在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的空心部分。連接件150的空心部分可在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提供空氣間隙。由於空氣間隙,基於振動裝置200的振動的聲波(或聲壓)可能不會被連接件150分散,且可集中於顯示面板100上。因此,可最小化連接件150造成的振動的損失,從而增加基於顯示面板100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及/或聲音特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進一步包含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的一支撐件300。
支撐件300可覆蓋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舉例來說,支撐件300可覆蓋顯示面板100的整個後表面並具有位於其間的一間隙空間GS。舉例來說,支撐件300可包含玻璃材料、金屬材料及塑膠材料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舉例來說,支撐件300可為後表面結構、支撐結構、支撐蓋、背面元件、殼體、外殼或集合結構,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支撐件300可指例如為底蓋、板底、後蓋、基架、金屬框、金屬殼、底盤或m-底盤(m-chassis)等其他術語。舉例來說,支撐件300可為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的任意類型的框架或板狀結構。
支撐件300的周緣或尖角可透過倒角處理(chamfer process)或圓角處理(corner rounding process)而具有傾斜形狀或彎曲形狀。舉例來說,玻璃材料的支撐件300可為藍寶石玻璃。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金屬材料的支撐件300可包含鋁(Al)、鋁合金、鎂(Mg)、鎂合金和鐵(Fe)-鎳(Ni)合金之中的一者或多者。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支撐件300,其可包含一第一支撐件310以及一第二支撐件330。
第一支撐件310可覆蓋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舉例來說,第一支撐件310可覆蓋第一支撐件310的整體後表面。舉例來說,第一支撐件310可為覆蓋第一支撐件310的整體後表面的元件。舉例來說,第一支撐件310可包含玻璃材料、金屬材料和塑膠材料中的一個材料或多個材料。舉例來說,第一支撐件310可為第一背面結構、第一支撐結構、第一支撐蓋、第一後蓋、第一背面元件、內側板件或內部板件,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一支撐件310可與顯示面板100的最後表面分隔而有位於其間的一間隙空間GS。舉例來說,間隙空間GS可為空氣間隙、振動空間或共振箱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二支撐件330可設置於第一支撐件310的後表面。第二支撐件330可為覆蓋第一支撐件310的整個後表面的板狀元件。舉例來說,第二支撐件330可包含玻璃材料、金屬材料和塑膠材料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舉例來說,第二支撐件330可為第二背面結構、第二支撐結構、第二支撐蓋、第二後蓋、第二背面元件、外側板件、外部板件、後板件、背板件或背蓋,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支撐件300,其可進一步包含一連接件(或第二連接件)350。
連接件350可設置於第一支撐件310和第二支撐件330之間。舉例來說,第一支撐件310和第二支撐件330可透過連接件350彼此耦合或連接。舉例來說,連接件350可為黏合樹脂、雙面膠帶或雙面黏著劑泡棉墊,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連接件350可具有彈性以吸收衝擊,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連接件350可設置於第一支撐件310和第二支撐件330之間的整個區域。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連接件350可為包含位於第一支撐件310和第二支撐件330之間的空氣間隙的網狀結構。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進一步包含一中間框架400。中間框架40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背側周緣和支撐件300的前側周緣之間。中間框架400可支撐顯示面板100的背側周緣和支撐件300的前側周緣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中間框架400可圍繞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的每一個中的一或多個側表面。中間框架400可在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提供一間隙空間GS。中間框架400可指為連接件、框架、框架件、中間件、側蓋件、中間殼、中間蓋或中間機殼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中間框架400,其可包含一第一支撐部410以及一第二支撐部430。舉例來說,第一支撐部410可為支撐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二支撐部430可為側壁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一支撐部41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背側周緣和支撐件300的前側周緣之間,從而可在 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提供一間隙空間GS。第一支撐部410的前表面可透過第一框架連接件401耦合或連接於顯示面板100的背側周緣。第一支撐部410的後表面可透過第二框架連接件403耦合或連接於支撐件300的前側周緣。舉例來說,第一支撐部410可具有正方形的單一框架結構或為多個分隔條形狀的框架結構,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二支撐部430可平行於裝置的厚度方向Z。舉例來說,第二支撐部430可在平行於裝置的厚度方向Z上垂直地耦合於第一支撐部410的外表面。第二支撐部430可圍繞顯示面板100的外表面和支撐件300的外表面之中的一者或多者,從而保護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中每一個的外表面。第一支撐部410可從第二支撐部430的內側表面朝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的間隙空間GS突出。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包含一面板連接件而不是中間框架400。
面板連接件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背側周緣和支撐件300的前側周緣之間,且可在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提供一間隙空間GS。面板連接件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背側周緣和支撐件300的前側周緣之間以將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黏合。舉例來說,面板連接件可為雙面膠帶、單面膠帶或雙面黏著劑泡棉墊,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面板連接件可包含環氧樹脂、丙烯酸、矽樹脂或氨酯,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為了最小化顯示面板100的振動被傳遞至支撐件300,面板連接件的黏合層可包含氨酯基材料,其中在丙烯酸和氨酯之中,氨酯基材料相較於丙烯酸更具有延展性。因此,傳遞到支撐件300的顯示面板100的振動可被最小化。
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中,當裝置係包含面板連接件而不是中間框架400時,支撐件300可包含一彎曲側壁,其中彎曲側壁係由第二支撐件330的一端(或一端部)被彎折且圍繞第一支撐件310、面板連接件和顯示面板100中每一個的外表面(或外側壁)中的一者或多者。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彎曲側壁,其可具有單一側壁結構或摺邊結構。摺邊結構可為任意元件的端部被彎折為彎曲狀且彼此重疊或彼此平行地分隔開的結構。舉例來說,為了加強設計的美感,彎曲側壁可包含從第二支撐件330的一側彎折的第一彎曲側壁以及從第一彎曲側壁朝第一彎曲側壁和顯示面板100的外表面之間的區域彎折的第二彎曲側壁。第二彎曲側壁可與第一彎曲側壁的內側表面分隔。因此,第二彎曲側壁可防止顯示面板100的外表面接觸第一彎曲側壁的內側表面或可防止側向的外部衝擊被傳遞至顯示面板100的外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可省略中間框架400。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包含面板連接件或黏合件而不是中間框架400。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包含隔板而不是中間框架400。
圖3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圖4為沿圖3中II-II’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2至圖4,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其可包含一振動產生器210。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其可包含在第一方向X(或寬度方向)以及與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或長度方向)上彼此電性分離且彼此分隔的多個振動結構210A~210D。各振動結構210A~210D可基於壓電效應(或壓電特性)交替地及/或重覆地收縮和擴張而振動。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可基於逆壓電效應(或壓電特性)交替地及/或重覆地收縮和擴張而在厚度方向Z上振動,從而直接地使顯示面板100振動。振動產生器210可包含以一特定間隔設置或拼接的振動結構210A~210D。舉例來說,各振動結構210A~210D可為振動陣列、振動產生陣列、分頻振動(division vibration)陣列、部分振動陣列、分頻振動結構、部分振動結構、獨立振動結構、振動模組、振動模組陣列部、振動陣列結構、振動薄膜、位移產生器、振動層、位移結構、聲音產生結構、聲音產生器、拼接振動陣列、拼接振動陣列模組或拼接振動薄膜,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振動產生器210可指為振動薄膜、位移產生器、位移薄膜、位移結構、聲音產生結構、聲音產生器、拼接振動陣列、拼接振動陣列模組或拼接振動薄膜,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可為四邊形或正方形。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可各自為具有寬度為5公分或更多的四邊形。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可各自為尺寸為5公分乘5公分或更大的正方形。
振動結構210A~210D能以i×j的形式設置或拼接在相同平面上,從而基於具有較小尺寸的振動結構210A~210D的拼接,振動產生器210可具有加大的面積。舉例來說,i可為配置於第一方向X上的振動結構的數量或可為2以上的自然數,且j可為配置於第二方向Y上的振動結構的數量或可為1以上的自然數,其中j與i相同或相異。
振動結構210A~210D能以一特定間隔(或距離)設置或拼接,從而可實現為以一個完整的單體被驅動而非個別被驅動的一振動裝置(或單一振動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對於第一方向X,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的一第一分隔距離D1可為0.1公釐以上且3公分以下,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並且,對於第二方向Y,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的第二分隔距離D2可為0.1公釐以上且3公分以下,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分隔距離D1與第二分隔距離D2可相同。舉例來說,於加工誤差範圍內,第一分隔距離D1與第二分隔距離D2可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振動結構210A~210D可設置或拼接為具有0.1公釐以上且小於3公分的分隔距離(或間隔)D1、D2,從而可為一個振動裝置被驅動。從而,可增加基於振動結構210A~210D的單一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和再現頻帶(reproduction band)。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能以0.1公釐以上且小於5公釐的間隔配置,以增加基於振動結構210A~210D的單一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再現頻帶並增加低頻音帶(如500赫茲(Hz)以下的聲壓位準特性)的聲音。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在振動結構210A~210D以小於0.1公釐的間隔D1、D2配置或沒有間隔D1、D2地配置的情況下,振動產生器210或振動結構210A~210D的可靠性可能因在各振動結構210A~210D振動時發生於其間的實體接觸導致的損壞或裂縫而降低。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在振動結構210A~210D以3公分以上的間隔D1、D2配置的情況下,振動結構210A~210D可能因為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獨立振動而無法作為一個振動裝置被驅動。因此,基於振動結構210A~210D的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和再現頻帶可能降低。舉例來說,在振動結構210A~210D以3公分以上的間隔D1、D2配置的情況下,低頻音帶(如500赫茲以下)的聲壓位準特性和聲音特性(如500赫茲以下)可能分別被降低。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在振動結構210A~210D以5公釐的間隔D1、D2配置的情況下,各振動結構210A~210D可能無法作為一個振動裝置被完全地驅動,從而低頻音帶(如200赫茲以下)的聲壓位準特性和聲音特性可能分別被降低。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振動結構210A~210D以1公釐的間隔D1、D2配置的情況下,各振動結構210A~210D可為一個振動裝置被驅動,從而可增加聲音的再現頻帶且可增加低頻音帶(如500赫茲或以下的聲壓位準特性)的聲音。舉例來說,在振動結構210A~210D以1公釐的間隔D1、D2配置的情況下,振動產生器210可實現為基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的分隔距離的最佳化而加大的大面積振動器。因此,振動產生器210可基於振動結構210A~210D的單一振動而作為大面積振動器被驅動,從而聲音特性和聲壓位準特性可基於振動產生器210的大面積振動所產生的聲音的再現頻帶和低頻音帶中被提高。
因此,為了實現振動結構210A~210D的單一振動(或一個振動裝置),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的分隔距離可調整為0.1公釐以上且小於3公分。並且,為了實現振動結構210A~210D的單一振動(或一個振動裝置)並提高低頻音帶的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的分隔距離可調整為0.1公釐以上且小於5公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其可包含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皆彼此電性分離且彼此分隔的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舉例來說,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可配置或拼接為2×2的形式。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一和第二振動結構210A、210B在第一方向X上可彼此分隔。第三和第四振動結構210C、210D可在第一方向X上彼此分隔,且可與第一和第二振動結構210A、210B在第二方向Y上分隔。第一和第三振動結構210A、210C可在第二方向Y上彼此分隔以彼此面對。第二和第四振動結構210B、210D可在第二方向Y上彼此分隔以彼此面對。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可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皆設置(或拼接)為具有0.1公釐以上且小於3公分的間隔D1、D2或具有0.1公釐以上且小於5公釐的間隔,使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能作為一個振動裝置被驅動,或對於振動裝置200的大面積振動器的振動或單個振動被驅動。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可各包含一振動部分211、一第一電極層E1以及一第二電極層E2。
振動部分211可包含壓電材料、複合壓電材料或電活性材料,且壓電材料、複合壓電材料和電活性材料可具有一壓電效應。振動部分211可包含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舉例來說,振動部分211可包含配置為壓電材料的多個無機材料部以及配置為撓性材料的至少一有機材料部。舉例來說,振動部分211可指壓電振動部分、壓電振動層、壓電位移部、壓電位移層、聲波產生部、聲波產生層、壓電複合層、壓電複合物或壓電陶瓷複合物,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振動部分211可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壓電材料製成,且振動部分211可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部分211,其可包含能實現較大振動的陶瓷基材料。舉例來說,振動部分211可包含1-3複合結構或2-2複合結構。舉例來說,振動部分211在厚度方向Z上的壓電變形係數“d 33”可具有1,000 pC/N以上,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一電極層E1可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或上表面)且可電性連接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1可具有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整個第一表面的單體電極型(或共用電極型)。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電極層E1可包含一透明導電材料、半透明導電材料或不透明導電材料。舉例來說,透明導電材料或半透明導電材料的示例可包含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或銦鋅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不透明導電材料可包含鋁(Al)、銅(Cu)、金(Au)、銀(Ag)、鉬(Mo)或鎂(Mg)等及其任何合金,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二電極層E2可位於相對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或後表面),且可電性連接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二表面。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E2可具有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整個第二表面的單體電極型(或共用電極型)。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電極層E2,其可包含一透明導電材料、半透明導電材料或不透明導電材料。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E2可包含與第一電極層E1相同的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二電極層E2可包含與第一電極層E1不同的材料。
振動部分211可透過在一特定溫度環境或可從高溫變為室溫的溫度環境下施加於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的一特定電壓而被極化,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其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215。
第一防護件213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表面。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可覆蓋於設置在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的第一電極層E1,從而可共同地連接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或可共同地支撐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因此,第一防護件213可保護第一電極層E1或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
第一防護件213可透過第一黏合層212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可透過使用第一黏合層212的薄膜貼合處理(film laminating process)直接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因此,振動結構210A~210D可與第一防護件213整合(或設置)或拼接以具有特定間隔D1、D2。
第二防護件215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表面。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215可覆蓋於設置在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的第二電極層E2,從而可共同地連接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或可共同地支撐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因此,第二防護件215可保護第二電極層E2或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
第二防護件215可透過第二黏合層214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215可透過使用第二黏合層214的薄膜貼合處理直接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因此,振動結構210A~210D可與第二防護件215整合(或設置)或拼接以具有特定間隔D1、D2。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其各自可包含一塑膠膜。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各自可為聚醯亞胺(polyimide,PI)薄膜或聚乙烯對苯二甲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薄膜,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一黏合層212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之間以及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黏合層212可形成於第一防護件213的後表面(或內側表面),其中第一防護件213的後表面面對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表面、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且填充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
第二黏合層214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之間以及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舉例來說,第二黏合層214可形成於第二防護件215的前表面(或內側表面),其中第二防護件215的前表面面對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表面、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且填充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
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彼此連接。因此,各振動結構210A~210D可被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圍繞。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完全地圍繞整個振動結構210A~210D。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可嵌設於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稱為覆蓋件,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當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為覆蓋件時,第一防護件213可設置於覆蓋件的第一表面,且第二防護件215可設置於覆蓋件的第二表面。舉例來說,為了便於描述,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係描述為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可作為一個黏合層。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各包含一電絕緣材料,所述電絕緣材料具有黏性且可包含可壓縮和解壓的材料。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各包含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矽樹脂或氨酯樹脂,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或振動產生器210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供電線PL1、一第二供電線PL2以及一墊部201。
第一供電線PL1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舉例來說,第一供電線PL1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面對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表面的後表面。第一供電線PL1可電性連接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舉例來說,第一供電線PL1可直接且電性連接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舉例來說,第一供電線PL1可透過異向性導電膜電性連接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供電線PL1可透過包含於第一黏合層212中的導電材料(或顆粒)電性連接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供電線PL1可包含設置於第二方向Y上的第一和第二上電源線213a、213b。舉例來說,第一上電源線213a可電性連接於在振動結構210A~210D中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一和第三振動結構210A、210C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或第一群組)。第二上電源線213b可電性連接於在振動結構210A~210D中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和第四振動結構210B、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或第二群組)。
第二供電線PL2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215。舉例來說,第二供電線PL2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215面對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表面的前表面。第二供電線PL2可電性連接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舉例來說,第二供電線PL2可直接且電性連接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舉例來說,第二供電線PL2可透過異向性導電膜而電性連接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二供電線PL2可透過包含於第二黏合層214中的導電材料(或顆粒)電性連接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供電線PL2可包含設置於第二方向Y上的第一和第二下電源線215a、215b。舉例來說,第一下電源線215a可電性連接於在振動結構210A~210D中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一和第三振動結構210A、210C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或第一群組)。第二下電源線215b可電性連接於在振動結構210A~210D中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和第四振動結構210B、210D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 (或第二群組)。
墊部201可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以及第二供電線PL2。墊部201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中以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和第二供電線PL2各自的一部分(或一端或一側)。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墊部201可包含一第一墊電極以及一第二墊電極。第一墊電極可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的一部分。第二墊電極可電性連接於第二供電線PL2的一部分。
第一墊電極可共同地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的第一和第二上電源線213a、213b各自的一部分。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上電源線213a、213b各自的一部分可分支於第一墊電極。
第二墊電極可共同地連接於第二供電線PL2的第一和第二下電源線215a、215b各自的一部分。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下電源線215a、215b各自的一部分可分支於第二墊電極。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或振動產生器210可進一步包含一撓性纜線220。
撓性纜線220可電性連接於設置在振動產生器210中的墊部201,且可將由聲音處理電路提供的振動驅動訊號(或聲音訊號)提供給振動產生器210。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撓性纜線220可包含一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可電性連接於墊部201的第一墊電極。第二端子可電性連接於墊部201的第二墊電極。舉例來說,撓性纜線220可為撓性印刷電路纜線或撓性扁平纜線(軟排線),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聲音處理電路可基於一音源產生包含第一振動驅動訊號以及第二振動驅動訊號的交流電振動驅動訊號。第一振動驅動訊號可為正(+)振動驅動訊號和負(-)振動驅動訊號中的任意一者,且第二振動驅動訊號可為正(+)振動驅動訊號和負(-)振動驅動訊號中的任意一者。舉例來說,第一振動驅動訊號可透過撓性纜線220的第一端子、 墊部201的第一墊電極和第一供電線PL1被提供給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第二振動驅動訊號可透過撓性纜線220的第二端子、墊部201的第二墊電極和第二供電線PL2被提供給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可進一步包含一板件216。
板件216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或第二防護件215。舉例來說,板件216可與第一防護件213(或第二防護件215)具有相同的形狀。板件216可具有大於或等於第一防護件213(或第二防護件215)的尺寸。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板件216可包含金屬材料,且可例如包含鋁(Al)、鎂(Mg)、鎂合金、鎂鋰(Mg-Li)合金以及鋁合金之中的一個或多個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板件216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或第二防護件215)且可增加振動產生器210的質量以基於質量的增加而降低振動產生器210的共振頻率,從而可增加基於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而產生的低頻音帶的聲壓位準特性和聲音特性且可提升聲壓位準特性的平坦度(flatness)。舉例來說,聲壓位準特性的平坦度可為最高聲壓位準和最低聲壓位準之間的偏差大小。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板件216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的前表面(或第一表面)。板件216可透過連接件150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防護件213的前表面。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板件216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振動產生器210之間。舉例來說,板件216可透過連接件150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板件216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215的後表面(或第二表面)。板件216可透過連接件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防護件215的後表面。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板件216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和支撐件300之間。
因此,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括含有以一特定間隔配置(或拼接)以實現為單一振動器而非個別被驅動的振動結構210A~210D的振動產生器210,從而可作為基於振動結構210A~210D的單次振動的大面積振動器被驅動。因此,振動裝置200可使顯示面板100的整個區域振動,從而可增加或加強基於顯示面板100的大面積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再現頻帶以及在低頻音帶中的聲壓位準特性和聲音特性。
並且,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進一步包含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中的板件216,從而振動產生器210的共振頻率可透過板件216降低。因此,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基於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來增加根據顯示面板100的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的平坦度、低頻音帶的聲壓位準特性以及聲音特性。
圖5A至圖5F繪示圖4中的振動結構。
參照圖3、圖4和圖5A,配置(或拼接)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中的振動結構210A~210D可各包含一振動部分211。振動部分211可包含多個第一部分211a以及多個第二部分211b。舉例來說第一部分211a和第二部分211b可交替地且重覆地沿第二方向Y配置。各第一部分211a可設置於相鄰兩第二部分211b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部分211a可各具有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一寬度W1以及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長度。第二部分211b可平行第二方向Y設置。舉例來說,第二部分211b可各具有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長度和第二寬度W2。第二部分211b可皆具有相同的尺寸,例如相同的寬度、面積或體積。舉例來說,於製造過程發生的加工誤差範圍(或容許誤差)內,第二部分211b可皆具有相同的尺寸(例如相同的寬度、面積或體積)。第一寬度W1可與第二寬度W2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第一寬度W1可大於第二寬度W2。舉例來說,第一部分211a與第二部分211b可包含具有相同或相異尺寸的線形或條形。因此,繪示於圖5A中的振動部分211可包含一2-2複合結構且從而可具有20kHz以下的共振頻率,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振動部分211的共振頻率可基於振動部分的形狀、長度和厚度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而改變。
參照圖3、圖4和圖5B,配置(或拼接)於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結構210A~210D可各包含交替地且重覆地沿第一方向X配置的多個第一部分211a以及多個第二部分211b。各第一部分211a可設置於相鄰兩第二部分211b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部分211a可各具有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三寬度W3以及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長度。第二部分211b可各具有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四寬度W4以及可具有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長度。第三寬度W3可與第四寬度W4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第三寬度W3可大於第四寬度W4。舉例來說,第一部分211a和第二部分211b可包含具有相同或相異尺寸的線形或條形。因此,繪示於圖5B中的振動部分211可包含一2-2複合結構從而可具有一20 kHz以下的共振頻率,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振動部分211的共振頻率可基於振動部分的形狀、長度和厚度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而改變。
在繪示於圖5A和圖5B中的振動部分211中,各第一部分211a和各第二部分211b可在相同平面上平行設置(或配置)。各第二部分211b可用以填充相鄰兩第一部分211a之間的空隙。各第二部分211b可連接或附接於相鄰的第一部分211a。因此,振動部分211可基於第一部分211a和第二部分211b之間的側耦合(或側連接)被加大以具有期望的尺寸或長度。
在繪示於圖5A和圖5B中的振動部分211中,各第二部分211b的寬度(或尺寸)W2、W4可在從振動部分211或振動裝置的中間部朝兩周緣(或兩側或兩端)的方向逐漸地減小。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這些第二部分211b之中具有最大寬度(W2、W4)的第二部分211b可位於當振動部分211或振動裝置在垂直(或上和下)方向Z(或厚度方向)上振動時可有最大應力集中的部分。在這些第二部分211b之中具有最小寬度(W2、W4)的第二部分211b可位於當振動部分211或振動裝置在垂直方向Z上振動時可有相對較小應力發生的部分。舉例來說,在這些第二部分211b之中具有最大寬度(W2、W4)的第二部分211b可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中間部分,且在這些第二部分211b之中具有最小寬度(W2、W4)的第二部分211b可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兩周緣。因此,當振動部分211或振動裝置在垂直方向Z上振動時,發生在最大應力所集中的部分中的聲波的干擾或共振頻率的重疊可被減少或最小化。因此,可減少發生在低頻音帶中聲壓位準的低谷現象(dipping phenomenon),從而改善低頻音帶中聲音特性的平坦度。舉例來說,聲音特性的平坦度可為最高聲壓和最低聲壓之間的偏差程度。
在繪示於圖5A和圖5B的振動部分211中,各第一部分211a可有不同的尺寸(或寬度)。舉例來說,各第一部分211a的尺寸(或寬度)可在從振動部分211或振動裝置的中間部朝兩周緣(或兩側或兩端)的方向逐漸地減小或增加。舉例來說,在振動部分211中,基於依不同尺寸的各第一部分211a的振動的不同的自然振動頻率,可加強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且可增加聲音再現頻帶。
參照圖3、圖4和圖5C,配置(或拼接)於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中的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振動部分211可包含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二方向Y上彼此分隔的多個第一部分211a以及設置於第一部分211a之間的一第二部分211b。第一部分211a可配置為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二方向Y上彼此分隔。舉例來說,各第一部分211a可具有相同尺寸的六面體形狀且可設置成格狀。第二部分211b可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二方向Y上設置於第一部分211a之間。第二部分211b可用以填充相鄰兩第一部分211a之間的間隙或空間或圍繞各第一部分211a。因此,第二部分211b可連接或附接於相鄰的第一部分211a。舉例來說,設置於在第一方向X上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部分211a之間的第二部分211b的寬度可與第一部分211a相同或相異,且設置於在第二方向Y上彼此相鄰的兩個第一部分211a之間的第二部分211b的寬度可與第一部分211a相同或相異。因此,根據一1-3複合結構,繪示於圖5C中的振動部分211可具有30 MHz以下的共振頻率,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振動部分211的共振頻率可基於振動部分的形狀、長度和厚度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而改變。
參照圖3、圖4和圖5D,配置(或拼接)於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中的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振動部分211可包含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二方向Y上彼此分隔的多個第一部分211a以及圍繞各第一部分211a的一第二部分211b。第一部分211a可各具有圓形的平坦結構。舉例來說,第一部分211a可各具有圓板形狀,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可具有包含橢圓形、多邊形或甜甜圈形狀的點狀。第二部分211b可配置成圍繞各第一部分211a。因此,第二部分211b可連接或附接於各第一部分211a的側表面上。第一部分211a和第二部分211b可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層)上平行設置(或配置)。因此,繪示於圖5D中的振動部分211可包含一1-3複合結構且可實現為一圓形振動源(或振動器),從而可加強其振動特性或聲音輸出特性且可具有30 MHz以下的共振頻率,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振動部分211的共振頻率可基於振動部分的形狀、長度和厚度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而改變。
參照圖3、圖4和圖5E,配置(或拼接)於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中的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振動部分211可包含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二方向Y上彼此分隔的多個第一部分211a以及圍繞各第一部分211a的一第二部分211b。第一部分211a可各具有三角形的平坦結構。舉例來說,第一部分211a可各具有三角形板形狀。
舉例來說,在這些第一部分211a之中的四個相鄰的第一部分211a可彼此相鄰以形成一四邊形(或方形)。形成一四邊形的四個相鄰的第一部分211a的頂點可在四邊形的中心部(或中間部)彼此相鄰。第二部分211b可配置為圍繞各第一部分211a。因此,第二部分211b可連接或附接於各第一部分211a的側表面。第一部分211a和第二部分211b可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層)上平行設置(或配置)。因此,繪示於圖5E中的振動部分211可根據一1-3複合結構而具有30 MHz以下的共振頻率,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振動部分211的共振頻率可基於振動部分的形狀、長度和厚度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而改變。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如圖5F所示,在這些第一部分211a之中的六個相鄰的第一部分211a可彼此相鄰以形成一六邊形(或正六邊形)。形成一六邊形的六個相鄰的第一部分211a的頂點可在六邊形的中心部(或中間部)彼此相鄰。第二部分211b可配置為圍繞各第一部分211a。因此,第二部分211b可連接或附接於各第一部分211a的側表面。第一部分211a和第二部分211b可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層)上平行設置(或配置)。因此,繪示於圖5F中的振動部分211可包含一1-3複合結構且可實現為一圓形振動源(或振動器),從而可加強其振動特性或聲音輸出特性且可具有30 MHz以下的共振頻率,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振動部分211的共振頻率可基於振動部分的形狀、長度和厚度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而改變。
參照圖5E和圖5F,具有三角形形狀的這些第一部分211a中的2N個(其中N是大於或等於2的自然數)相鄰的第一部分211a可以彼此相鄰設置以形成2N-角形。
在圖5A至圖5F中,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部分211a,其可各作為無機材料部。無機材料部可包含壓電材料或電活性材料。壓電材料或電活性材料可具有以下特性:當外力對晶體結構施加壓力或扭曲(或彎折)時,產生了因正、負離子的相對位置變化而導致的介電極化的電位差,產生了由基於施加到其上的反向電壓的電場的振動。如上參照圖4所述,各第一部分211a的第一表面可電性連接於第一電極層E1,且各第一部分211a的第二表面可電性連接於第二電極層E2。
在圖5A至圖5F中,包含於各第一部分211a的無機材料部可包含用以產生較大振動的陶瓷基材料,或可包含具有鈣鈦礦(perovskite)基晶體結構的壓電陶瓷。鈣鈦礦晶體結構可具有壓電效應以及逆壓電效應,且可為具有方向性的一板狀結構。鈣鈦礦晶體結構可以化學式「ABO 3」表示。在此化學式中,「A」可包含二價金屬元素,且「B」可包含四價金屬元素。舉例來說,在化學式「ABO 3」中,「A」和「B」可以是陽離子,且「O」可以是陰離子。舉例來說,化學式「ABO 3」可包含鈦酸鉛(II)(PbTiO 3)、鋯酸鉛(PbZrO 3)、鋯鈦酸鉛(PbZrTiO 3)、鈦酸鋇(BaTiO 3)和鈦酸鍶(SrTiO 3)中的一種,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當鈣鈦礦晶體結構包含中心離子(如鈦酸鉛(II))時,鈦(Ti)離子的位置可能會因外部應力或磁場而改變,且因此極化可能改變,從而產生壓電效應。舉例來說,在鈣鈦礦晶體結構中,對稱結構的立方體形狀可以變為不對稱結構的四邊形、斜方體或菱面體結構,從而可以產生壓電效應。在非對稱結構的四方(或四邊形)、正交或菱形結構中,同向相界的極化可能較高,並且極化的重新排列可能容易,從而鈣鈦礦晶體結構可能具有高壓電特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包含於各第一部分211a的無機材料部可包含鉛(Pb)、鋯(Zr)、鈦(Ti)、鋅(Zn)、鎳(Ni)和鈮(Nb)中的一種或多種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包含於各第一部分211a的無機材料部可包括含有鉛(Pb)、鋯(Zr)和鈦(Ti)的鋯鈦酸鉛(PZT)基材料;或可包括含有鉛(Pb)、鋯(Zr)、鎳(Ni)和鈮(Nb)的鋯酸鎳鈮酸鉛(lead zirconate nickel niobate,PZNN)基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並且,無機材料部可包含均不含有鉛(Pb)的鈦酸鈣(CaTiO 3)、BaTiO 3和SrTiO 3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包含於各第一部分211a的無機材料部在厚度方向Z上可具有1,000 pC/N以上的壓電變形係數「d 33」。振動裝置可應用於具有較大尺寸的顯示面板且可需要具有較大的壓電變形係數「d 33」以具有足夠的振動特性或壓電特性。舉例來說,為了具有大的壓電變形係數「d 33」,無機材料部可包含鋯鈦酸鉛基材料(PbZrTiO 3)作為主成分,並可包含摻雜到A位(Pb)的軟化劑摻雜材料和摻雜到B位(ZrTi)的鐵電弛緩(relaxor ferroelectric)材料。
軟化劑摻雜材料可加強無機材料部的壓電特性和介電特性,例如提高無機材料部的壓電變形係數「d 33」。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軟化劑摻雜材料可包含二價元素「+2」至三價元素「+3」。可透過向鋯鈦酸鉛基材料(PbZrTiO 3)添加軟化劑摻雜材料來實現形態相界(Morphotropic phase boundary,MPB),從而可加強壓電特性和介電特性。舉例來說,軟化劑摻雜材料可包含鍶(Sr)、鋇(Ba)、鑭(La)、釹(Nd)、鈣(Ca)、釔(Y)、鉺(Er)或鐿(Yb)。舉例來說,摻雜到鋯鈦酸鉛基材料(PbZrTiO 3)中的軟化劑摻雜材料的離子(Sr 2+、Ba 2+、La 2+、Nd 3+、Ca 2+、Y 3+、Er 3+、Yb 3+)可以替代鋯鈦酸鉛基材料(PbZrTiO 3)中的一部分鉛(Pb),且其替代率可為約2 mol%至約20 mol%。舉例來說,當替代率小於2 mol%或大於20 mol%時,鈣鈦礦晶體結構可能被破壞,從而機電耦合係數「kP」和壓電變形係數「d 33」可能降低。當軟化劑摻雜材料被替代時,可形成形態相界(MPB),且在形態相界中可有高的壓電特性和介電特性,從而實現具有高壓電特性和高介電特性的振動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摻雜入鋯鈦酸鉛基材料(PbZrTiO 3)的鐵電弛緩材料可加強無機材料部的電變形特性(electric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鐵電弛緩材料,其可包含鈮酸鎂鉛(lead magnesium niobate,PMN)基材料或鈮酸鎳鉛(lead nickel niobate,PNN)基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鈮酸鎂鉛基材料可包含鉛(Pb)、(鎂)Mg和鈮(Nb),例如可包含Pb(Ni, Nb)O 3。舉例來說,摻雜入鋯鈦酸鉛基材料(PbZrTiO 3)的鐵電弛緩材料可替代鋯鈦酸鉛基材料(PbZrTiO 3)中的一部分鋯(Zr)和一部分鈦(Ti),且其替代率可為5 mol%至約25 mol%。舉例來說,當替代率小於5 mol%或大於25 mol%時,鈣鈦礦晶體結構可能被破壞,從而機電耦合係數「kP」和壓電變形係數「d 33」可能降低。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於各第一部分211a中的無機材料部可進一步包含摻雜到鋯鈦酸鉛基材料(PbZrTiO 3)的B位(ZrTi)的施體材料(donor material),以進一步提高壓電係數。舉例來說,摻雜到B位(ZrTi)的施體材料可包含四價元素「+4」或六價元素「+6」。舉例來說,摻雜到B位(ZrTi)的施體材料可包含碲(Te)、鍺(Ge)、鈾(U)、鉍(Bi)、鈮(Nb)、鉭(Ta)、銻(Sb)或鎢(W)。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於各第一部分211a中的無機材料部可在厚度方向Z上具有1,000 pC/N以上的壓電變形係數「d 33」,從而實現具有加強振動特性的振動裝置。舉例來說,具有加強振動特性的振動裝置可實現為大面積裝置。
在圖5A至圖5F,第二部分211b可設置於第一部分211a之間,或設置為圍繞各第一部分211a。因此,在振動裝置200或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11中,可透過相應的第二部分211b增加基於每個第一部分211a的單位晶格中的鏈接的振動能量。因此,可增加振動,且可確保壓電特性和撓性。舉例來說,第二部分211b可包含環氧基聚合物、丙烯酸基聚合物和矽基聚合物中的一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部分211b可作為有機材料部。舉例來說,有機材料部可設置於無機材料部之間且可吸收施加於無機材料部(或第一部分)的衝擊,可釋放集中於無機材料部的應力以加強振動裝置或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11的總耐久性,且可提供撓性給振動裝置或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11。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部分211b,其模數(modulus)和黏彈性(viscoelasticity)可小於各第一部分211a的模數和黏彈性。因此,第二部分211b可加強因脆弱特性而容易受到衝擊的各第一部分211a的可靠性。舉例來說,第二部分211b可包含具有約0.01至約1.0的損失係數以及約0.1 GPa至約10 Gpa的模數的材料。
包含於第二部分211b的有機材料部可包含相較於第一部分211a的無機材料部具有可撓特性的有機非壓電材料、有機壓電材料、有機聚合物和有機材料之中的一者或多者。舉例來說,第二部分211b可指彈性部、彈力部、連接部、有機部、有機材料部、黏合部、拉伸部、彎折部、阻尼部或撓性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因此,第一部分211a和第二部分211b可設置於(或連接於)相同的平面,從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11可具有單層薄膜型。舉例來說,振動部分211可透過具有振動特性的第一部分211a在垂直(或上、下)方向(或厚度方向)上振動且可透過具有撓性的第二部分211b被彎折成彎曲狀。並且,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11中,第一部分211a的尺寸和第二部分211b的尺寸可基於振動部分211需要的壓電特性和撓性而調整。舉例來說,在振動部分211相較於撓性更需要壓電特性的情況下,第一部分211a的尺寸可調整為大於第二部分211b。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振動部分211相較於壓電特性更需要撓性的情況下,第二部分211b的尺寸可調整為大於第一部分211a。因此,振動部分211的尺寸可基於所需的特性而調整,從而振動部分211可易於設計。
繪示於圖5A至圖5F中的一個或多個振動部分211可為繪示於圖3中的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的一個或多個振動部分211。舉例來說,各振動結構210A~210D可根據基於振動裝置200的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期望的特性,以上述參照圖5A至圖5F描述的一個或多個振動部分211來實現。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振動結構210A~210D各可包含上述參照圖5A至圖5F描述的一個或多個振動部分211,或可包含不同的振動部分211。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的一些和其他振動產生部可包含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述的振動部分211之中不同的振動部分211。舉例來說,在繪示於圖3中的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中,第一和第二振動結構210A、210B可各包含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述的振動部分211之中的一個或多個,且第三和第四振動結構210C、210D可各包含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述的振動部分211之中不同於第一和第二振動結構210A、210B之振動部分211的振動部分211。舉例來說,在繪示於圖3中的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中,設置於第一對角線方向的第一和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可包含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述的振動部分211中的一個或多個,且設置於第二對角線方向的第二和第三振動結構210B、210C可包含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述的振動部分211之中不同於設置於第一對角線方向的第一和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之振動部分211的振動部分211。
圖6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圖6繪示沿圖1中I-I’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含有一個振動產生器的振動裝置可能具有無法輸出足夠的聲音的問題。舉例來說,當含有一個振動產生器的振動裝置應用於例如為電視等裝置時,可能會有難以確保足夠的聲音的問題。因此,當具有兩個振動產生器的振動裝置應用於裝置時,可加大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的附接面積。隨著附接面積的加大,當振動裝置附接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時,難以在將振動裝置附接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時不會有氣泡。舉例來說,當顯示面板100可為發光顯示面板時,可能會有難以在將振動裝置附接於封裝基板時不會有氣泡的問題。並且,在具有兩個平行配置的振動產生器的振動裝置中,因為相鄰振動產生器的振動不同,故可能會有出現不同振動的分頻振動的問題。於此,可能會有難以輸出具有增強的聲音平坦度的聲音的問題。可能會有分頻振動隨著振動裝置的附接面積的加大而增加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含彼此重疊(或堆疊)的多個振動產生器210、230。振動裝置200可包含重疊或堆疊以在相同方向上位移的振動產生器210、230。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可包含彼此堆疊且用以在相同方向上振動的振動產生器210、230。舉例來說,部分的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在垂直於顯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方向上重疊。舉例來說,在振動產生器中或(當裝置或振動裝置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時)在各振動產生器中,振動結構可彼此平面地排列。舉例來說,在振動產生器中或(當裝置或振動裝置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時)在各振動產生器中,振動結構可配置為在同一方向上移位。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可包含重疊或堆疊以具有相同驅動方向的振動產生器210、230。舉例來說,各振動產生器210、230可為振動薄膜、移位薄膜(displacement film)或聲音產生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振動產生器210、230可重疊或堆疊以在相同的方向上移位(或被驅動或振動)。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基於在振動產生器210、230重疊或堆疊的狀態下的振動驅動訊號在相同的驅動方向(或位移方向)上收縮和擴張,從而顯示面板100的位移量(或彎折力或彎曲力)或振幅位移可增加或最大化。因此,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增加(或最大化)顯示面板100的位移量(或彎折力或彎曲力)或振幅位移,從而加強基於顯示面板100的振動而產生的中低頻音帶的聲音特性和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230可重疊或堆疊以具有相同的驅動方向,且因此,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驅動力可增加或最大化,從而加強顯示面板100基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動而產生的中低頻音帶的聲音特性和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實施為使振動產生器210、230堆疊以具有相同的振動方向,從而可增加或最大化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動。舉例來說,中低頻音帶可為200Hz至1kHz,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各包括含有具壓電特性的壓電陶瓷的振動結構(或壓電結構、振動部分或壓電振動部分),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各包含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壓電陶瓷,從而可振動(或機械位移)以回應從外側施加的電訊號。舉例來說,當施加振動驅動訊號(或聲音訊號)時,各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基於振動結構(或壓電結構、振動部分或壓電振動部分)的逆壓電效應交替地且重覆地收縮和擴張,因此,可基於彎折方向交替變化的彎折現象在相同的方向上位移(或振動或驅動),從而增加或最大化振動裝置200及/或顯示面板100的振幅位移或位移量(或彎折力或彎曲力)。
在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可為一主要振動產生器。舉例來說,在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剩餘的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可為堆疊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至少一輔助振動產生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可具有與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相同的結構,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進一步包含黏合件250(或第三連接件),且黏合件250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之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黏合件250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之間。舉例來說,黏合件250可包括含有黏合層的材料,且所述黏合層對於各振動產生器210、230中的每一個具有良好的黏合力或附著力。舉例來說,黏合件250可包含泡棉墊、雙面膠帶或黏著劑,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黏合件250的黏合層可包含環氧樹脂、丙烯酸、矽樹脂或氨酯,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黏合件250的黏合層可包含氨酯基材料,其中在丙烯酸和氨酯之中,氨酯基材料相較於丙烯酸更具有延展性。因此,可最小化因振動產生器210、230之間的位移干擾造成的振動裝置200的振動損失,或各振動產生器210、230可自由地移位。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黏合件250可包含熱固化黏合劑、光固化黏合劑和熱接合黏合劑之中的一者或多者。舉例來說,黏合件250可包含熱接合黏合劑。熱接合黏合劑可為熱活性或熱固化性型。舉例來說,包含熱接合黏合劑的黏合件250可透過熱和壓力以附接或耦合相鄰兩振動產生器210、230。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230,其可透過使用黏合件250的貼合處理整合為單個結構(或一元件)。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產生器210、230,其可透過使用黏合件250的貼合處理整合為單個結構(或一元件或一組件)。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230可透過使用滾動元件的貼合處理整合為單個結構。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進一步包含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的連接件150(或第一連接件)。
連接件15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從而可將振動裝置200連接或耦合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舉例來說,振動裝置200可透過連接件150連接或耦合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從而可被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支撐或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連接件150可包括含有黏合層的材料,且所述黏合層對於振動裝置200和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中的每一個具有良好的黏合力或附著力。舉例來說,連接件150可包含泡棉墊、雙面膠帶或黏著劑,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連接件150的黏合層可包含環氧樹脂、丙烯酸、矽樹脂或氨酯,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連接件150的黏合層可相異於黏合件250的黏合層。舉例來說,連接件150的黏合層可包含丙烯酸基材料,其中在丙烯酸和氨酯之中,丙烯酸基材料具有較好的黏著力和硬度,使得振動裝置200的振動可良好地傳遞至顯示面板100。因此,振動裝置200的振動可良好地傳送至顯示面板100。
連接件150的黏合層可進一步包含例如為增黏劑或接合強化劑、蠟元件或抗氧化劑等的添加劑。所述添加劑可防止或降低連接件150因振動裝置200的振動而從顯示面板100上分離(剝落)。舉例來說,增黏劑可為松香衍生物等,且蠟元件可為石蠟等。舉例來說,抗氧化劑可為例如是硫酯的酚類抗氧化劑,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另一示例所述之連接件150可進一步包含在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的空心部分。連接件150的空心部分可在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提供空氣間隙。由於空氣間隙,基於振動裝置200的振動的聲波(或聲壓)可能不會被連接件150分散,且可集中於顯示面板100上。因此,可最小化連接件150造成的振動的損失,從而增加基於顯示面板100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進一步包含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的中間框架400以及支撐件300。對支撐件300和中間框架400的描述實質上可與如上參照圖1和圖2的說明相同,故將省略其重覆的描述。
圖7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圖8為沿圖7中III-III’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6至圖8,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210、230以及一黏合件250。
振動產生器210、230可重疊或堆疊以在相同的方向上移位(或被驅動或振動),藉以最大化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及/或顯示面板100的振幅位移。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230實質上可具有相同的尺寸,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製造過程的誤差範圍內,振動產生器210、230實質上可具有相同的尺寸,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因此,振動產生器210、230可最大化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及/或顯示面板100的振幅位移。振動產生器210、230的一側(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230a可在延伸於顯示面板100的厚度方向Z的虛擬延長線VL上對齊,或可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舉例來說,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一側(或端部、端、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230a可在垂直於顯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方向上對齊。
舉例來說,在至少一振動產生器210、230中,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幅位移和位移方向可能不匹配,從而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可能不被最大化。舉例來說,當至少一振動產生器210、230偏離製造過程的誤差範圍而具有不同的尺寸時,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幅位移和位移方向可能不匹配,從而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可能不被最大化。並且,當至少一振動產生器210、230在不同的方向上移位時,振動產生器210、230的位移方向可能不匹配,從而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可能不被最大化。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含堆疊以在相同的方向上移位(或被驅動或振動)的兩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在以下的描述中,將說明振動裝置200包含有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示例。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可透過連接件150(或第一連接件)連接或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可設置或可透過黏合件250(或第三連接件)設置或附接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各包含可各包含一振動部分221、一第一防護件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215。
振動部分221可包含具有壓電特性(或壓電效應)的壓電材料(或壓電元件)。舉例來說,壓電材料可具有以下特性,其中透過外力對晶體結構施加壓力或扭曲,因正、負離子的相對位置變化而導致的介電極化產生了勢能差(potential difference),透過基於施加到其上的電壓的電場產生了振動。舉例來說,振動部分221可為振動產生結構、聲音產生結構、振動產生部、聲音產生部、壓電結構或移位結構,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部分221,可包括含有壓電材料的一振動層221a、設置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的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設置於第二表面的第二電極層221c,其中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相對於第二表面。
振動層221a可包含壓電材料。振動層221a可指為振動部分、壓電層、壓電材料層、電活性層、壓電振動部分、壓電振動層、壓電複合材料、移位部、壓電移位部、壓電移位層、聲波產生部、壓電材料部、電活性部、有機/無機材料層、無機材料層、有機/無機材料部或無機材料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振動層221a可由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壓電材料製造,且可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振動層221a實質上可與如上參照圖5A至圖6所述的振動部分211相同,從而省略其重覆的描述。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層221a可為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一電極層221b可設置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或上表面)。第二電極層221c可設置於相對或不同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或後表面)。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實質上可與如上參照圖3和圖4所述的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相同,從而將省略或簡述其重覆的描述。
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221b實質上可與振動層221a有相同的形狀,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221c實質上可與振動層221a有相同的形狀,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在各個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中,第一電極層221b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包含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動裝置200中,各個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第一電極層221b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
振動層221a可透過在一特定溫度環境或可從高溫變為室溫的溫度環境下施加於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的一特定電壓而被極化,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振動層221a可基於根據從外部施加於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的振動驅動訊號(或聲音訊號或聲音訊號)的逆壓電效應交替地且重覆地收縮和擴張,從而可移位或振動。
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可與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具有相同的尺寸。為了最大化或增加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或位移量,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與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實質上可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與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在製造過程的誤差範圍內實質上可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與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可為具有相同尺寸且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的堆疊結構,從而可最大化或增加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或位移量。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與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可為具有相同尺寸且準確地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的堆疊結構,從而可最大化或增加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或位移量。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可在虛擬延長線VL上對齊,或可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可在虛擬延長線VL上準確地對齊,或可準確地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30a可在虛擬延長線VL對齊,或可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舉例來說,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30a可在虛擬延長線VL上準確地對齊,或可準確地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210a可對齊或重疊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分。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210a可與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230a準確地對齊或重疊。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210a可對應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230a。因此,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中,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第一振動部分)且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振動部分221(或第二振動部分)可在相同的方向上移位,從而可最大化或增加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或位移量。因此,可增加(或最大化)顯示面板100的振幅位移或位移量(或彎折力或彎曲力)。
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第一防護件213可設置於第一電極層221b上。第一防護件213可保護第一電極層221b。第二防護件215可設置於第二電極層221c上。第二防護件215可保護第二電極層221c。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由塑膠材料、纖維材料或木材製成,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第一防護件213可由與第二防護件215相同或相異的材料製成。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之中的一者或多者可透過連接件(或第二連接件)150連接或耦合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防護件213可透過連接件(或第二連接件)150連接或耦合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
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第一防護件213可設置於第一電極層221b上。第一防護件213可保護第一電極層221b。第二防護件215可設置於第二電極層221c上。第二防護件215可保護第二電極層221c。舉例來說,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由塑膠材料、纖維材料或木材製成,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第一防護件213可由與第二防護件215相同或相異的材料製成。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之中的一者或多者可透過黏合件(或第三連接件)250連接或耦合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後表面。舉例來說,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防護件213可透過黏合件250連接或耦合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防護件215。
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每一者中,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皆可由塑膠材料製成。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皆可為聚醯亞胺(PI)薄膜或聚對苯二甲酸(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之中的一者或多者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黏合層212以及一第二黏合層214。
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第一黏合層212可設置於振動部分221和第一防護件213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黏合層212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和振動部分221的第一電極層221b之間。第一防護件213可透過第一黏合層212設置於振動部分221的第一表面(或第一電極層221b)上。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可透過使用第一黏合層212的薄膜貼合處理耦合或連接於振動部分221的第一表面(或第一電極層221b)。
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第二黏合層214可設置於振動部分221和第二防護件215之間。舉例來說,第二黏合層214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215和振動部分221的第二電極層221c之間。第二防護件215可透過第二黏合層214設置於振動部分221的第二表面(或第二電極層221c)上。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215可透過使用第二黏合層214的薄膜貼合處理耦合或連接於振動部分221的第二表面(或第二電極層221c)。
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在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之間彼此連接或耦合。舉例來說,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在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之間的周緣部彼此連接或耦合。因此,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振動部分221可被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圍繞。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完全圍繞整個振動部分221。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指為覆蓋件,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當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為覆蓋件時,第一防護件213可設置於覆蓋件的第一表面,且第二防護件215可設置於覆蓋件的第二表面。舉例來說,為了便於描述,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係描述為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可作為一個黏合層。
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第一黏合層212可設置於振動部分221和第一防護件213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黏合層212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和振動部分221的第一電極層221b之間。第一防護件213可透過第一黏合層212設置於振動部分221的第一表面(或第一電極層221b)上。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可透過使用第一黏合層212的薄膜貼合處理耦合或連接於振動部分221的第一表面(或第一電極層221b)。
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第二黏合層214可設置於振動部分221和第二防護件215之間。舉例來說,第二黏合層214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215和振動部分221的第二電極層221c之間。第二防護件215可透過第二黏合層214設置於振動部分221的第二表面(或第二電極層221c)上。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215可透過使用第二黏合層214的薄膜貼合處理耦合或連接於振動部分221的第二表面(或第二電極層221c)。
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在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之間彼此連接或耦合。舉例來說,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在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之間的周緣部彼此連接或耦合。因此,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振動部分221可被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圍繞。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完全圍繞整個振動部分221。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指為覆蓋件,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當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為覆蓋件時,第一防護件213可設置於覆蓋件的第一表面,且第二防護件215可設置於覆蓋件的第二表面。舉例來說,為了便於描述,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係描述為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可作為一個黏合層。
在各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中,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可各包含一電絕緣材料。舉例來說,電絕緣材料具有黏性且可包含可壓縮和解壓的材料。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黏合層212、214中之一者或多者可包含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矽樹脂或氨酯樹脂,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中之一者或多者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供電線PL1、一第二供電線PL2以及一墊部217。
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中之一者或多者的第一供電線PL1可在第二方向Y上較長地延伸。第一供電線PL1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一電極層221b。舉例來說,第一供電線PL1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面對第一電極層221b的後表面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一電極層221b。舉例來說,第一供電線PL1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直接面對第一電極層221b的後表面且可直接且電性連接第一電極層221b。舉例來說,第一供電線PL1可透過使用異向性導電膜電性連接於第一電極層221b。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供電線PL1可透過包含於第一黏合層212中的導電材料(或顆粒)電性連接於第一電極層221b。
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中之一者或多者的第一供電線PL1可包含沿著與第二方向Y交叉的第一方向X突出的至少一或多個第一電源線。第一電源線可沿著第一方向X從第一供電線PL1的一表面和另一表面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較長地延伸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一電極層221b。因此,第一電源線可提高施加於第一電極層221b的振動驅動訊號的均勻性。
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中之一者或多者的第二供電線PL2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215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二電極層221c。舉例來說,第二供電線PL2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215面對第二電極層221c的後表面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二電極層221c。舉例來說,第二供電線PL2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215直接面對第二電極層221c的後表面且可直接且電性連接第二電極層221c。舉例來說,第二供電線PL2可透過使用異向性導電膜電性連接於第二電極層221c。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二供電線PL2可透過包含於第二黏合層214中的導電材料(或顆粒)電性連接於第二電極層221c。
舉例來說,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中之一者或多者的第二供電線PL2可包含沿著第一方向X突出的至少一或多個第二電源線。第二電源線可沿著第一方向X從第二供電線PL2的一表面和另一表面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較長地延伸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二電極層221c。第二電源線可與第一電源線重疊或堆疊。因此,第二電源線可提高施加於第二電極層221c的振動驅動訊號的均勻性。
墊部217可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和第二供電線PL2之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第一部分(或一側、一端)。舉例來說,墊部217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之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第一周緣部。墊部217可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和第二供電線PL2之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第一部分(或一側、一端)。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墊部217,其可包含一第一墊電極以及一第二墊電極,其中第一墊電極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的第一部分(或一側、一端),且第二墊電極電性連接於第二供電線PL2的第一部分(或一側、一端)。舉例來說,第一墊電極及第二墊電極中之一者或多者可在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之中的一者或多者的第一周緣部被顯露。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中之一者或多者可進一步包含一撓性纜線219。
撓性纜線219可電性連接於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墊部217。因此,撓性纜線219可將由振動驅動電路提供的振動驅動訊號(或聲音訊號)提供給相應的振動部分221。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撓性纜線219可包含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可電性連接於墊部217的第一墊電極。第二端子可電性連接於墊部217的第二墊電極。舉例來說,撓性纜線219可為撓性印刷電路纜線或撓性扁平纜線,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振動驅動電路(或聲音處理電路)可產生包含基於聲音源的第一振動驅動訊號和第二振動驅動訊號的交流電振動驅動訊號。第一振動驅動訊號可為正(+)振動驅動訊號和負(-)振動驅動訊號中的任意一者,且第二振動驅動訊號可為正(+)振動驅動訊號和負(-)振動驅動訊號中的任意一者。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一振動驅動訊號可經由撓性纜線219的第一端子、墊部217的第一墊電極和第一供電線PL1被提供至振動部分221的第一電極層221b。第二振動驅動訊號可經由撓性纜線219的第二端子、墊部217的第二墊電極和第二供電線PL2被提供至振動部分221的第二電極層221c。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振動驅動訊號可經由撓性纜線219的第一端子、墊部217的第二墊電極和第二供電線PL2被提供至振動部分221的第二電極層221c。第二振動驅動訊號可經由撓性纜線219的第二端子、墊部217的第一墊電極和第一供電線PL1被提供至振動部分211的第一電極層221b。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黏合件250可設置於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之間。舉例來說,黏合件250可設置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防護件215之間。舉例來說,黏合件250可包括含有黏合層的材料,且所述黏合層對於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具有良好的黏合力或附著力。舉例來說,黏合件250可包含泡棉墊、雙面膠帶或黏著劑,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黏合件250的黏合層可包含環氧樹脂、丙烯酸、矽樹脂或氨酯,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在圖7和圖8以及其對應的描述中,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係描述為包含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以及設置於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之間的黏合件250,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其基於聲音的輸出特性和聲壓位準特性可包含多個(如三個以上)振動產生器210、230以及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之間的黏合件250,其中所述聲音係基於根據顯示面板100的尺寸和重量等的顯示面板100的移位而產生。在此情況下,為了最大化或增加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和位移量,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可彼此重疊或堆疊。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230中之一者或多者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和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230a可實質上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舉例來說,振動產生器210、230中之一者或多者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和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230a在製造過程的誤差範圍內可實質上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舉例來說,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和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230a可在虛擬延長線VL上對齊,或可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舉例來說,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和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230a可在虛擬延長線VL上準確地對齊,或可準確地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
圖9為沿圖3中II-II’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9,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中,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可各包含至少一或多個振動結構210A~210D或多個振動結構210A~210D。圖9繪示包含有四個振動結構的示例,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可各包含兩個以上的振動結構。
振動結構210A~210D可在沿著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彼此分隔的同時電性隔離設置。
各振動結構210A~210D可基於壓電效應交替地及/或重覆地收縮和擴張而振動。各振動結構210A~210D可以一特定間隔設置或拼接。因此,在其中拼接有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可指為振動薄膜、移位產生器、移位薄膜、移位結構、聲音產生結構、聲音產生器、拼接振動陣列、拼接振動陣列模組或拼接振動薄膜,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對於多個振動結構210A~210D的描述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3的說明相同,故將省略或簡述其重覆的描述。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可各包含一振動層221a、一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一第二電極層221c。對於振動層221a、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的描述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3、圖4、圖7和圖8的說明相同,故將省略或簡述其重覆的描述。
振動層221a可包含能實現較大振動的陶瓷基材料。舉例來說,振動層221a可包含具有1-3振動模式的壓電特性的一1-3複合結構或具有2-2振動模式的壓電特性的一2-2複合結構。舉例來說,振動層221a可與如上參照圖3所述的振動部分211相同,或可包含與如上參照圖5所述的振動層221a相似的第一部分211a以及第二部分211b。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可各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1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1215。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防護件1213可透過第一黏合層1212共同地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上。第二防護件1215可共同地設置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各自的第二表面上。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3、圖4、圖7和圖8所述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相同,從而省略其描述。
第一黏合層1212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且位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黏合層1212形成於第一防護件1213面對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各自的第一表面的後表面(或內側表面)。舉例來說,第一黏合層1212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一表面,且填充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
第二黏合層1214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且位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舉例來說,第二黏合層1214可形成於第二防護件1215面對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各自的第二表面的前表面(或內側表面)。舉例來說,第二黏合層1214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各自的第二表面,且填充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供電線PL1、一第二供電線PL2以及一墊部1217。
第一供電線PL1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1213。舉例來說,第一供電線PL1可設置於第一防護件1213面對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各自的第一表面的後表面。第一供電線PL1可電性連接於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一電極層221b。舉例來說,第一供電線PL1可直接且電性連接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一電極層221b。舉例來說,第一供電線PL1可透過異向性導電膜電性連接於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一電極層221b。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供電線PL1可透過包含於的第一黏合層1212的導電材料(或顆粒)電性連接於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一電極層221b。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供電線PL1可包含沿第二方向Y設置的第1-1上電源線PL11和第1-2上電源線PL12。舉例來說,第1-1上電源線PL11可電性連接於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的各第一和第三振動結構210A、210C(或第一群組)的第一電極層221b。舉例來說,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第一和第三振動結構210A、210C可設置於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一行上。第1-2上電源線PL12可電性連接於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的各第二和第四振動結構210B、210D(或第二群組)的第一電極層221b。舉例來說,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第二和第四振動結構210B、210D可設置於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行上。
第二供電線PL2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1215。舉例來說,第二供電線PL2可設置於第二防護件1215面對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各自的第二表面的第一表面。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1215的第一表面可為第二防護件1215的後表面(或下表面)。第二供電線PL2可電性連接於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二電極層221c。舉例來說,第二供電線PL2可直接且電性連接於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二電極層221c。舉例來說,第二供電線PL2可透過異向性導電膜電性連接於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二電極層221c。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二供電線PL2可透過包含於第二黏合層1214中的導電材料(或顆粒)電性連接於各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二電極層221c。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供電線PL2,其可包含沿第二方向Y設置的第2-1下電源線PL21和第2-2下電源線PL22。舉例來說,第2-1下電源線PL21可電性連接於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的各第一和第三振動結構210A、210C(或第一群組)的第二電極層221c。舉例來說,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第一和第三振動結構210A、210C可設置於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一行上。第2-2下電源線PL22可電性連接於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的各第二和第四振動結構210B、210D(或第二群組)的第二電極層221c。舉例來說,在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的第二和第四振動結構210B、210D可設置於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行上。
墊部1217可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和第二供電線PL2。舉例來說,墊部1217可設置於各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以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和第二供電線PL2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的一部分(或一端)。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墊部1217可包含第一墊電極以及第二墊電極,其中第一墊電極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的一部分,且第二墊電極電性連接於第二供電線PL2的一部分。
第一墊電極可共同地連接於第一供電線PL1的第1-1上電源線PL11和第1-2上電源線PL12各自的一部分(或一端)。舉例來說,第1-1上電源線PL11和第1-2上電源線PL12各自的一部分(或一端)可分支於第一墊電極。
第二墊電極可共同地連接於第二供電線PL2的第2-1下電源線PL21和第2-2下電源線PL22各自的一部分(或一端)。舉例來說,第2-1下電源線PL21和第2-2下電源線PL22各自的一部分(或一端)可分支於 第二墊電極。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一供電線PL1、第二供電線PL2和墊部1217之中的一者或多者可為透明導電材料、半透明導電材料或不透明導電材料而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進一步包含一撓性纜線1219。
撓性纜線1219可電性連接於設置於各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墊部1217,且可將由振動驅動電路提供的一或多個振動驅動訊號(或聲音訊號)提供給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撓性纜線1219可包含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可電性連接於墊部1217的第一墊電極。第二端子可電性連接於墊部1217的第二墊電極。舉例來說,撓性纜線1219可為撓性印刷電路纜線或撓性扁平纜線,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因此,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其可包括以一特定間隔D1、D2配置(或拼接)以實現為單一振動器而非個別被驅動的振動結構210A~210D,從而可作為基於振動結構210A~210D的單次振動的大面積振動器被驅動。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含振動結構210A~210D,從而可作為基於振動結構210A~210D的單體振動的大面積振動器被驅動。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可為以一特定間隔D1和D2配置(或拼接)的單一振動器。因此,振動裝置200可大面積振動顯示面板或自行大面積振動,從而增加或提升從顯示面板輸出的聲音的再現頻帶和低頻音帶中的聲壓位準特性及聲音特性。
圖10繪示圖7中振動產生器的振動層。
參照圖10,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動部分221中,振動層221a可包含多個第一部分221a1以及多個第二部分221a2。舉例來說,第一部分221a1和第二部分221a2可在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上交替地且重覆地配置。舉例來說,第一方向X可為振動部分221a的寬度方向,且第二方向Y可為振動部分221a的長度方向,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方向X可為振動部分221a的長度方向,且第二方向Y可為振動部分221a的寬度方向。
各第一部分221a1可為無機材料部。無機材料部可包含前述的壓電材料。舉例來說,第一部分221a1可各包含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述的振動部分211相同的壓電材料,故省略其重覆的說明。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各第一部分221a1可設置於第二部分221a2之間。第一部分221a1和第二部分221a2可各包含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述的第一部分221a1和第二部分221a2相同的壓電材料,故省略其重覆的說明。
為了最大化或增加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或位移量,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與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振動部分221可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可彼此重疊(或堆疊)。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可實質上與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30a對齊或重疊而不交錯。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在製造過程的誤差範圍內可實質上與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30a對齊或重疊而不交錯。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10a可在第一虛擬延長線VL1上對齊,或可設置於第一虛擬延長線VL1。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30a可準確地在第一虛擬延長線VL1上對齊,或可準確地設置於第一虛擬延長線VL1。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30a可在第一虛擬延長線VL1上對齊,或可設置於第一虛擬延長線VL1。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振動部分221(或振動層221a)的第二部(或端部、外表面、各角隅部)230a可準確地在第一虛擬延長線VL1上對齊,或可準確地設置於第一虛擬延長線VL1。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部分221a1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可彼此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可實質上彼此重疊或堆疊。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部分221a1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可彼此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可實質上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包含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第一部分221a1的第一部分可實質上與包含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第一部分221a1的第一部分重疊或堆疊。舉例來說,包含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第一部分221a1的第一部分可實質上與包含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第一部分221a1的第一部分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舉例來說,包含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第一部分221a1的第一部分與包含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第一部分221a1的第一部分可在第二虛擬延長線VL2上對齊或設置於第二虛擬延長線VL2。舉例來說,包含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第一部分221a1的第一部分與包含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第一部分221a1的第一部分可準確地在第二虛擬延長線VL2上對齊或準確地設置於第二虛擬延長線VL2而不交錯。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部分221a2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部分221a2可彼此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可實質上彼此重疊或堆疊。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部分221a2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部分221a2可彼此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可實質上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包含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第二部分221a2的第一部(或端部)210a可實質上與包含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第二部分221a2的第二部(或端部)230a重疊或堆疊。舉例來說,包含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第二部分221a2的第一部(或端部)210a可實質上與包含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第二部分221a2的第二部(或端部)230a重疊或堆疊於而不交錯。舉例來說,包含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第二部分221a2的第一部(或端部)210a和包含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第二部分221a2的第二部(或端部)230a可在第二虛擬延長線VL2上對齊或設置於第二虛擬延長線VL2。舉例來說,包含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各第二部分221a2的第一部分(或端部)210a和包含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各第二部分221a2的第一部分(或端部)230a可準確地在第二虛擬延長線VL2上對齊或準確地設置於第二虛擬延長線VL2而不交錯。因此,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中,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振動層221a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振動層221a可在相同的方向上移位,故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或位移量可最大化或增加,從而增加(或最大化)顯示面板100的位移量(或彎折力或彎曲力)或振幅位移。
在圖10及其對應的說明中,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係描述為包含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其可包含多個(例如三個以上)振動產生器210、230。在此情況下,為了最大化或增加振動裝置200的振幅位移和位移量,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可彼此重疊或堆疊。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上層(或頂層)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部分221a1以及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下層(或底層)的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實質上可彼此重疊或堆疊。舉例來說,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上層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部分221a1與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下層的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實質上可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舉例來說,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上層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部分221a1與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下層的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可在虛擬延長線VL上對齊或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舉例來說,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上層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部分221a1與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下層的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可準確地在虛擬延長線VL上對齊或準確地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舉例來說,設置在較接近顯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部分221a1重疊於設置在較不接近顯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另一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並且,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上層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部分221a2與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下層的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部分221a2可實質上彼此重疊或堆疊。舉例來說,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上層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部分221a2與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下層的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部分221a2可實質上重疊或堆疊而不交錯。舉例來說,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上層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部分221a2與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下層的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部分221a2可在虛擬延長線VL上對齊或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舉例來說,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上層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部分221a2與設置於三個以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之中的下層的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部分221a2可準確地在虛擬延長線VL上對齊或準確地設置於虛擬延長線VL。舉例來說,設置在較接近顯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部分221a2重疊於設置在較不接近顯示面板100的前表面的另一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部分221a2。
圖11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圖12為沿圖11中IV-IV’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11和圖12,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中,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或背面)可包含一第一區域(或第一後方區域)A1以及一第二區域(或第二後方區域)A2。舉例來說,在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中,第一區域A1可為左後區域,且第二區域A2可為右後區域。第一和第二區域A1、A2可在第一方向X上相對於顯示面板100的中心線CL為左右對稱,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各第一和第二區域A1、A2可與顯示面板100的顯示區重疊。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其可包含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的一第一振動裝置210-1以及一第二振動裝置210-2。
第一振動裝置210-1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可相對於第一方向X靠近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內的中心或周緣設置。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裝置210-1可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振動,從而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產生第一振動聲音PVS1或第一觸覺反饋。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裝置210-1可直接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振動,從而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產生第一振動聲音PVS1或第一觸覺反饋。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聲音PVS1可為左聲道。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裝置210-1,其尺寸可基於裝置所需的第一振動聲音PVS1的特性或聲音特性而具有對應於第一區域A1的一半以下或第一區域A1的一半以上的尺寸。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尺寸可具有對應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的尺寸。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尺寸可具有與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相同的尺寸或可具有小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的尺寸。
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相對於第一方向X靠近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內的中心或周緣設置。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振動,從而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產生第二振動聲音PVS2或第二觸覺反饋。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直接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振動,從而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產生第二振動聲音PVS2或第二觸覺反饋。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聲音PVS2可為右聲道。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振動裝置210-2,其尺寸可基於裝置所需的第二振動聲音PVS2的特性或聲音特性而具有對應於第二區域A2的一半以下或第二區域A2的一半以上的尺寸。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尺寸可具有對應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的尺寸。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尺寸可具有與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相同的尺寸或可具有小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的尺寸。因此,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基於左、右聲道的聲音特性及/或裝置的聲音特性而具有彼此相同或相異的尺寸。並且,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設置為相對於顯示面板100的中心線CL為左右對稱的結構或左右非對稱的結構。
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各包含在如上參照圖2至圖5所描述的振動裝置200之中的一者或多者,故省略其重覆的說明。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連接件150可設置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之每一者與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之間。舉例來說,各個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透過連接件150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連接件150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2所描述之連接件150相同,故省略其重覆的說明。
因此,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經由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輸出左聲音PVS1和右聲音PVS2至顯示面板100的前方的前方區域以對使用者提供聲音。
圖13為沿圖11中IV-I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且繪示了於圖12中的裝置更配置有板件的實施例。因此,以下將省略或簡述除了板件之外的元件和與其相關的元件的重覆描述。
參照圖13,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包含一顯示面板100以及一振動裝置200,且可進一步包含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的一板件170。
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2至圖5所描述的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相同,故將省略或簡述其重覆的描述。
板件170可設置於振動裝置200的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之每一者與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之間。
板件170可消散從顯示面板100所產生的熱或可增加設置於或掛設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的振動裝置200的質量。板件170可與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具有相同的形狀和尺寸,或可與振動裝置200具有相同的形狀和尺寸。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板件170可具有不同於顯示面板100的尺寸。舉例來說,板件170可具有小於顯示面板100的尺寸。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板件170可具有不同於振動裝置200的尺寸。舉例來說,板件170可具有大於或小於振動裝置200的尺寸。振動裝置200可與顯示面板100的尺寸相同或可小於顯示面板100的尺寸。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板件170可包含金屬材料。舉例來說,板件170可包含不鏽鋼、鋁(Al)、鎂(Mg)、鎂合金、鎂鋰(Mg-Li)合金或鋁合金中的一或多個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板件170可包含多個開口部。開口部可具有預設的尺寸以及預設的間隔。舉例來說,開口部可沿著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具有預設的尺寸以及預設的間隔。由於這些開口部,基於振動裝置200的振動的聲波(或聲壓)可能不會被板件170分散,且可集中於顯示面板100上。因此,可最小化板件170造成的振動的損失,從而增加基於顯示面板100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舉例來說,包含多個開口的板件170可為網狀。舉例來說,包含多個開口的板件170可為網狀板件。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板件170可連接或耦合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舉例來說,當顯示面板100為發光顯示面板時,板件170可設置於發光顯示面板的封裝部的後表面。板件170可配置成設置於或接合於封裝部的後表面的結構。板件170可消散產生於顯示面板100中的熱。舉例來說,板件170可指為散熱件、散熱板件或散熱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當板件170係配置成設置於或接合於封裝部的後表面的結構時,可省略第一支撐件310。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板件170可增加設置於或掛設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的振動裝置200的質量。因此,板件170可因振動裝置200質量的增加而降低振動裝置200的共振頻率。因此,板件170可提升基於振動裝置200的振動產生的低頻音帶的聲壓位準特性和聲音特性且可加強聲壓位準特性的平坦度。舉例來說,聲壓位準特性的平坦度可為最高聲壓位準和最低聲壓位準之間的偏差大小。舉例來說,板件170可指為重量件、質量件或聲音平坦化件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基於板件170的剛性,設有板件170的顯示面板100的位移量(或彎折力或彎曲力)或振幅位移(或振動寬度)可隨著板件170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可增加或加強基於顯示面板100的移位(或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低頻音帶特性和聲壓位準特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板件170,其可透過板件連接件(或第四連接件)190耦合或連接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板件連接件190可包括含有黏合層的材料,且所述黏合層對於振動裝置200和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分別具有良好的黏合力或附著力。舉例來說,板件連接件190可包含泡棉墊、雙面膠帶或黏著劑,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板件連接件190的黏合層可包含環氧樹脂、丙烯酸、矽樹脂或氨酯,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板件連接件190的黏合層可與連接件150的黏合層相同,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板件連接件190的黏合層可包含丙烯酸基材料,其中在丙烯酸和氨酯之中,丙烯酸基材料具有較好的黏著力和硬度,使得振動裝置200的振動可良好地被傳遞到顯示面板100。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板件連接件190的黏合層可相異於連接件150的黏合層。
振動裝置200可透過前述的連接件150連接或耦合於板件170的後表面,從而可被板件170的後表面支撐或掛設於板件170的後表面。振動裝置200的各個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透過前述的連接件150連接或耦合於板件170的後表面,從而可被板件170的後表面支撐或掛設於板件170的後表面。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板件170可整合於振動裝置200,或可為振動裝置200的一元件。舉例來說,板件170和振動裝置200可配置為單一結構或一個組件(或模組),其為一個單體。因此,當板件170設置於振動裝置200和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之間時,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的組裝工序可基於板件17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組件整合(component integration)(或模組化)而可容易地執行。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板件170和振動裝置200係配置為單一結構或一個組件(或模組)而為一個單體的情況下,一非顯示面板可配置為振動板件。板件170和振動裝置200可設置於非顯示面板。板件170和振動裝置200可透過連接件連接或耦合於非顯示面板。舉例來說,非顯示面板可為木頭、塑膠、玻璃、布料、車輛內裝材料、建築室內天花板和飛機內裝材料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因此,可透過振動非顯示面板輸出聲音。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板件170和振動裝置200係配置為單一結構或一個組件(或模組)而為一個單體的情況下,板件170可為一振動板件。舉例來說,板件170可包含不鏽鋼、鋁(Al)、鎂(Mg)、鎂合金、鎂鋰(Mg-Li)合金和鋁合金之中的一或多個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振動裝置200和板件170的模組(或結構)中,板件170可包含在木頭、塑膠、玻璃、布料和皮革之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單一非金屬材料或複合非金屬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因此,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經由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將左聲音PVS1和右聲音PVS2輸出到顯示面板100的前方的前方區域以對使用者提供聲音。並且,在所述裝置中,振動裝置200的共振頻率可透過板件170降低,且顯示面板100產生的熱可透過板件170消散。
圖14為沿圖11中IV-I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圖15為沿圖11中IV-I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圖15繪示了圖14中的裝置進一步設有板件的一實施例。
參照圖14和圖15,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含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的一第一振動裝置210-1以及一第二振動裝置210-2。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各包含如上參照圖6至圖10所描述的振動裝置200之中的一者或多者。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6至圖10所描述的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相同,故將省略或簡述其重覆的說明。對板件170的描述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13的說明相同,故將省略或簡述其重覆的描述。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含具有相同尺寸且彼此重疊或堆疊的多個振動產生器210、230,從而最小化由板件170的厚度引起的顯示面板100位移量的減小。並且,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其可包含具有相同尺寸且重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因此,可增加或最大化顯示面板100的位移量,從而增加或提升基於顯示面板100的移位所產生的聲音的低頻音帶特性和聲壓位準特性。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中,振動裝置200可基於彼此重疊或堆疊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堆疊結構增加或最大化於其中設有板件170的顯示面板100的位移量。板件170可具有能使顯示面板100的熱可順利消散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板件170,其可透過前述的連接件150連接或耦合於振動裝置200的前表面。舉例來說,板件170可透過連接件150連接或耦合於振動裝置200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最上面的振動產生器。舉例來說,當振動裝置200包含第一和第二振動產生器210、230時,板件170可透過連接件150連接或耦合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表面或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表面。
因此,如上參照圖6至圖10所描述,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中,基於顯示面板100的移位產生的聲音的低頻音帶特性和聲壓位準特性可基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堆疊結構而增加或提升。並且,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中,振動裝置200的共振頻率可透過板件170而降低,且顯示面板100的熱可經由板件170被消散。
圖16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且繪示了於圖11至圖13中的裝置更配置有隔板的實施例。因此,以下將省略或簡述除了隔板之外的元件和與其相關的元件的重覆描述。
參照圖11至圖13和圖16,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以分隔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和第二區域A1、A2的一隔板600。
隔板600可為一空氣間隙或一空間,其中當顯示面板100被第一和第二振動裝置210-1、210-2振動時,聲音PVS1、PVS2在所述空氣間隙或空間產生。舉例來說,隔板600可分隔聲音PVS1、PVS2或通道且可防止或減少因聲音PVS1、PVS2的干擾而造成的聲音特性的降低。隔板600可指為聲音遮擋件、聲音分隔件、空間分隔件、殼或擋板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隔板600可包含設置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之間的一第一隔板件610以及一第二隔板件620。
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舉例來說,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對應於顯示面板100的中間區域的支撐件300之間。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可分隔由第一振動裝置210-1產生的第一振動聲音PVS1以及由第二振動裝置210-2產生的第二振動聲音PVS2。舉例來說,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可阻擋由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的第一振動裝置210-1產生的振動傳遞至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或可阻擋由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的第二振動裝置210-2產生的振動傳遞至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因此,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可減弱或吸收顯示面板100其中心的振動,從而第一和第二隔板件610、620可阻擋第一區域A1的聲音傳遞至第二區域A2,或可阻擋第二區域A2的聲音傳遞至第一區域A1。因此,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可分隔左聲音和右聲音以進一步提升裝置的聲音輸出特性。因此,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根據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透過分隔左、右聲道輸出具有雙聲道的聲音至顯示面板100的前方的前方區域。
舉例來說,隔板600可包含具有允許一定程度壓縮的彈性的材料。舉例來說,隔板600可為聚氨酯(polyurethane)或聚烯烴(polyurethane)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隔板600可為單面膠帶、單面泡棉墊、雙面膠帶或雙面泡棉膠帶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舉例來說,可省略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中的任意一者。舉例來說,即使當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中的任意一者是位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之間時,左聲音和右聲音可彼此分隔。舉例來說,當省略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二隔板件620中的第二隔板件620時,第一隔板件61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以對應於顯示面板100的後中心線CL。
因此,第一隔板件610或第二隔板件620可分隔左聲音和右聲音以進一步提升裝置的聲音輸出特性。包含第一隔板件610或第二隔板件620的裝置可透過第一隔板件610或第二隔板件620分隔左、右聲道以輸出具有雙聲道的聲音至顯示面板100的前方的前方區域。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隔板600,其可進一步包含位於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的一第三隔板件630。
第三隔板件630可圍繞整個第一和第二振動裝置210-1、210-2。第三隔板件63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背側周緣和支撐件300的前側周緣之間。第三隔板件630可指為邊緣隔板、聲音遮擋件、邊緣外殼或邊緣擋板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三隔板件630可相鄰於或接觸於繪示於圖11中的第一框架連接件401,且可被第一框架連接件401圍繞。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三隔板件630可與第一框架連接件401整合為一單體。
第三隔板件630可與第一和第二隔板件610、620在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提供第一至第三空氣間隙AG1~AG3。舉例來說,各個第一至第三空氣間隙AG1~AG3可指為振動空間、聲壓空間、聲音箱、聲音部、共振箱或共振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一空氣間隙AG1可位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舉例來說,第一空氣間隙AG1可位於被設置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的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三隔板件630圍繞的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
第二空氣間隙AG2可位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舉例來說,第二空氣間隙AG2可位於被設置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的第二隔板件620和第三隔板件630圍繞的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
第三空氣間隙AG3可位於顯示面板100的背側中間區域中。舉例來說,第三空氣間隙AG3可位於被第一和第二隔板件610、620和第三隔板件630圍繞的顯示面板100的背側中間區域中。舉例來說,第三空氣間隙AG3可位於第二空氣間隙AG2和第一空氣間隙AG1之間,包含顯示面板100的後中心線CL。第三空氣間隙AG3可指為聲音分隔空間、聲音阻擋空間或防聲音干擾空間等,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第三空氣間隙AG3可將第一空氣間隙AG1與第二空氣間隙AG2分隔,從而第三空氣間隙AG3可減少或防止在第一空氣間隙AG1和第二空氣間隙AG2中產生的一特定頻段的共振現象或干擾現象。
第一振動裝置210-1可被提供第一空氣間隙AG1的第一隔板件610和第三隔板件630圍繞。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被提供第二空氣間隙AG2的第二隔板件620和第三隔板件630圍繞。
當省略第一和第二隔板件610、620之其中一者時,可省略第三空氣間隙AG3。
因此,第三隔板件630可圍繞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的區域,且可與第一和第二隔板件610、620一起單獨地圍繞各個第一和第二振動裝置210-1、210-2,以確保各第一和第二振動裝置210-1、210-2的振動空間。因此,第三隔板件630可提升左、右聲道的聲壓位準特性。進一步地,第三隔板件630可防止聲音或聲壓位準經由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的側表面被洩露到外部,從而進一步提升裝置的聲音輸出特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隔板600可進一步包含一第四隔板件640以及一第五隔板件650。第四隔板件(或第一外殼)640可圍繞第一振動裝置210-1。第五隔板件(或第二外殼)650可圍繞第二振動裝置210-2。
第四隔板件64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以對應於第一空氣間隙AG1。舉例來說,第四隔板件640可單獨地(或獨立地)圍繞第一振動裝置210-1。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四隔板件640可為矩形且圍繞第一振動裝置210-1,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四隔板件640可具有與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整個形狀相同或相異的形狀。舉例來說,當第一振動裝置210-1為正方形時,第四隔板件640可為具有尺寸大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正方形、圓形或橢圓形。
第四隔板件640可基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限制(或定義)顯示面板100的振動區(或振動面積)。舉例來說,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隨著第四隔板件640尺寸的增加,第一區域A1的振動區可加大。因此,可提升左聲音的低頻音帶特性。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隨著第四隔板件640尺寸的減小,第一區域A1的振動區可減小。因此,可提升左聲音的高頻音帶特性。因此,基於因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振動引起的顯示面板100的振動,可基於所預期的聲音頻帶的特性調整第四隔板件640的尺寸。
第五隔板件650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和支撐件300之間以對應於第二空氣間隙AG2。第五隔板件650可單獨地(或獨立地)圍繞第二振動裝置210-2。為使左聲音與右聲音對稱,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五隔板件650可與第四隔板件640具有相同的形狀且可相對於顯示面板100的後中心線CL與第四隔板件640具有對稱結構。
第五隔板件650可基於第二振動裝置210-2限制(或定義)顯示面板100的振動區(或振動面積)。舉例來說,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隨著第五隔板件650尺寸的增加,第二區域A2的振動區可加大。因此,可提升左聲音的低頻音帶特性。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隨著第五隔板件650尺寸的減小,第二區域A2的振動區可減小。因此,可提升左聲音的高頻音帶特性。因此,基於因振動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振動引起的顯示面板100的振動,可基於所預期的聲音頻帶的特性調整第五隔板件650的尺寸。
第四和第五隔板件640、650可限制各個第一和第二振動裝置210-1、210-2的振動區(或振動面積)。因此,第四和第五隔板件640、650可提升基於顯示面板100的振動而產生的左聲音和右聲音的橫向對稱性,且可最佳化左、右聲道各自的聲音再現頻帶和聲壓位準特性。舉例來說,當設有第四和第五隔板件640、650時,可省略第三隔板件630。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當設有第四和第五隔板件640、650時,可省略第一至第三隔板件610~630中的一者或多者。
因此,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包含隔板600,從而可最佳化左、右聲道各自的聲音再現頻帶和聲音再現頻帶。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包含第一和第二隔板件610、620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包含第一和第二隔板件610、620之中的至少一者或多者以及第三隔板件630。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包含第三隔板件630、第四隔板件640和第五隔板件650。舉例來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包含第一至第五隔板件610~650之全部。
因此,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經由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輸出左聲音PVS1和右聲音PVS2至顯示面板100的前方的前方區域以對使用者提供聲音。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透過根據隔板600以分隔左、右聲道PVS1、PVS2來輸出具有雙聲道的聲音至顯示面板100的前方的前方區域。並且,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中,聲壓位準特性的平坦度可因由在第一和第二振動裝置210-1、210-2中設置一板件所造成的共振頻率的降低而改善。
圖17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圖18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剖面示意圖。圖17繪示修改了於圖16中的裝置的墊塊件的實施例。因此,在以下的描述中,將省略或簡述墊塊件之外的元件和與其相關的元件的重覆描述。
參照圖17和圖18,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可包含一第一振動裝置210-1以及一第二振動裝置210-2。在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包含多個振動結構的示例中,聲壓位準能以特定頻率降低。舉例來說,中聲帶的聲壓位準可能降低。在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可能發生共振或逆共振(inverse resonance),從而可降低聲壓位準。舉例來說,在振動結構之間的中間部可能發生共振或逆共振,從而可能降低聲壓位準。因此,為了減少因共振或逆共振造成的聲壓位準的降低,可減小振動結構之間的間隔。然而,由於放置振動結構的困難,可能難以減小振動結構之間的間隔。為了減少聲壓位準的降低,墊塊件可設置於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含設置於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的墊塊件,以改善發生在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區域中的聲音品質的低谷現象或劣化。舉例來說,墊塊件可防止或減少在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區域中的共振頻率。墊塊件可用以減少發生在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中的聲壓位準的降低問題。
參照圖17和圖18,在第一振動裝置210-1中的多個振動結構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一墊塊件701。舉例來說,在第一振動裝置210-1中的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第一墊塊件701重疊。在第二振動裝置210-2中的多個振動結構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二墊塊件702。舉例來說,在第二振動裝置210-2中的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第二墊塊件702重疊。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可為共振控制墊、外部共振墊、間隙墊或共振控制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一墊塊件701可設置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支撐件300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具有「+」的形狀,其與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重疊。第二墊塊件702可設置於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支撐件300之間。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702可具有「+」的形狀,其與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重疊。
參照圖18,在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一墊塊件701。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設置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支撐件300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設置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後表面和支撐件300的上表面之間。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各自的尺寸可與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在對於第一方向(X方向)上,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各自的寬度可與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相同或相異。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一振動部分211、一第一電極層E1以及一第二電極層E2,其中第一電極層E1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且第二電極層E2設置於不同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振動結構可各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215,其中第一防護件213在第一電極層E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215在不同於第一電極層E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振動部分211、第一防護件213以及第二防護件215。第一防護件213在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215在不同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振動結構可各進一步包含位於振動部分211和第一防護件213之間的第一電極層E1以及位於振動部分211和第二防護件215之間的第二電極層E2。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共同覆蓋振動結構。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圍繞振動結構。
在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中,第一電極層E1可較第二電極層E2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1可為負極,且第二電極層E2可為正極。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並且第一電極層E1可為正極且第二電極層E2可為負極。
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可為吸收或調整振動的材料。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可為不同於隔板600的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可為矽基聚合物、石蠟和丙烯酸聚合物其中的一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可各包含氨酯基材料,其中在丙烯酸和氨酯之中,氨酯基材料相較於丙烯酸更具有延展性,以最小化振動裝置200的振動被傳遞至支撐件300。
第一墊塊件701可減少由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振動造成的熱。第二墊塊件702可減少由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振動造成的熱。因此,由於在振動結構之間設置有墊塊件,故在振動結構之間發生的特定頻率的聲壓位準的降低的問題可以減少,且減少振動結構的振動造成的熱的散熱效果可提升。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200之間可進一步設置有散熱件。舉例來說,散熱件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
圖19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17和圖19,在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振動結構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一墊塊件801。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中的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第一墊塊件801重疊。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振動結構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二墊塊件。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裝置210-2中的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第二墊塊件重疊。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可為共振控制元件、外部共振元件、共振控制墊、外部共振墊、間隙墊或共振控制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參照圖19,第一墊塊件801可設置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和支撐件300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設置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後表面和支撐件300的上表面之間。
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各自的尺寸可與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對於第一方向(或X方向),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各自的寬度可與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相同或相異。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一振動部分211、一第一電極層E1以及一第二電極層E2,其中第一電極層E1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且第二電極層E2設置於不同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舉例來說,如上參照圖3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或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描述的振動層221a,振動部分211可包含一第一部分211a以及一第二部分211b。舉例來說,如圖5A至圖5F或圖10所示,第二部分211b或221a2可較第一部分211a或221a1更靠外設置,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振動結構可各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215,其中第一防護件213位於第一電極層E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215位於不同於第一電極層E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振動部分211、第一防護件213以及第二防護件215,其中第一防護件213在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215在不同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振動結構可各進一步包含在振動部分211和第一防護件213之間的第一電極層E1以及在振動部分211和第二防護件215之間的第二電極層E2。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共同覆蓋振動結構。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圍繞振動結構。
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之一者或多者可相等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舉例來說,在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之一者或多者為相等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示例中,可調節施加於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的訊號的程度,從而可輕易調節振動裝置的共振。
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包含一振動層311、一第一電極層E31以及一第二電極層E32。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包含振動層311、第一電極層E31以及第二電極層E32,其中第一電極層E31設置於振動層31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E32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3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舉例來說,如上參照圖3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或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振動層311可包含一第一部分211a以及一第二部分211b。第一防護件313可設置於第一電極層E31之下。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313可保護第一電極層E31。第二防護件315可設置於第二電極層E32上。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315可保護第二電極層E32。第一防護件313和第二防護件315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3、圖4和圖7至圖9所描述的第一防護件213或1213和第二防護件215或1215相同,故省略其描述。
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可較第二電極層E2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1可為負極,且第二電極層E2可為正極。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並且第一電極層E1可為正極且第二電極層E2可為負極。第一墊塊件801的第二電極層E32可較第一電極層E31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31可為負極,且第二電極層E32可為正極。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並且第一電極層E31可為正極且第二電極層E32可為負極。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的極性可與第一墊塊件801的第一電極層E31和第二電極層E32的極性相反。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各振動結構的第一電極層E1的極性可相異於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E32。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可為負極和正極,且第一墊塊件801的第二電極層E32和第一電極層E31可為正極和負極。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對於顯示面板100,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可為正極和負極,且第一墊塊件801的第二電極層E32和第一電極層E31可為負極和正極。因此,由於第一墊塊件801的電極層是具有極性與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極性相反的電極層,故多個振動結構之間的共振造成的低谷現象可基於第一墊塊件801造成的逆共振被抵消。因此,由於在多個振動結構之間設置有一墊塊件,故可減少在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中發生的聲壓位準的降低問題。
圖20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17和圖20,在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振動結構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一墊塊件901。舉例來說,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第一墊塊件901重疊。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可嵌設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中的振動結構之間。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振動結構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二墊塊件。舉例來說,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第二墊塊件902重疊。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可嵌設於第二振動裝置210-2中的振動結構之間。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可為共振控制元件、內共振元件、共振控制墊、內共振墊、間隙墊或共振控制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參照圖20,第一墊塊件901可設置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之間。舉例來說,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第一墊塊件901重疊。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可嵌設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中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各自的尺寸可與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相對第一方向(或X方向),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各自的寬度可與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相同或相異。
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可相等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舉例來說,在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相等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示例中,可調節施加於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的訊號的程度,從而可輕易調節振動裝置的共振。舉例來說,由於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係設置於振動結構之間,所以因配置有墊塊件導致裝置厚度的增加問題可被減少,且可省略對墊塊件進行的附接加工處理。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一振動部分211、一第一電極層E1以及一第二電極層E2,其中第一電極層E1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E2設置於不同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舉例來說,如上參照圖3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或參照圖5A至圖5F所描述的振動層221a,振動部分211可包含一第一部分211a以及一第二部分211b。舉例來說,如圖5A至圖5F或圖10所示,第二部分211b或221a2可較第一部分211a或221a1更靠外設置,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各振動結構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215,其中第一防護件213位於第一電極層E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215位於不同於第一電極層E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振動部分211、第一防護件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215,其中第一防護件213位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215位於不同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各振動結構可進一步包含第一電極層E1以及第二電極層E2,其中第一電極層E1位於振動部分211和第一防護件213之間,且第二電極層E2位於振動部分211和第二防護件215之間。
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可包含一振動層511、一第一電極層E51以及一第二電極層E52。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可包含振動層511、第一電極層E51以及第二電極層E52,其中第一電極層E51設置於振動層51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E52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5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舉例來說,如上參照圖3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或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振動層511可包含一第一部分211a以及一第二部分211b。第一墊塊件901的振動層511可配置為與各振動結構的振動部分211相同。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的振動層5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可與各振動結構的振動部分2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相同。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且第一墊塊件901的振動層5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可與各振動結構的振動部分2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相異。
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一防護件213可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一防護件213可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從而可不設有用以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的一另一第一防護件。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二防護件215可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二防護件215可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從而可不設有用以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的一另一第二防護件。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共同覆蓋多個振動結構。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圍繞振動結構。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由一墊塊件共享。
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可較第二電極層E2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1可為負極,且第二電極層E2可為正極。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並且第一電極層E1可為正極且第二電極層E2可為負極。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可較第一電極層E51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51可為負極,且第二電極層E52可為正極。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並且第一電極層E51可為正極且第二電極層E52可為負極。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的極性可與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和第二電極層E52的極性相反。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各振動結構的第一電極層E1的極性可相異於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E52。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可為負極和正極,且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和第一電極層E51可為正極和負極。因此,由於第一墊塊件901的電極層是具有極性與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極性相反的電極層,故多個振動結構之間的共振造成的低谷現象可基於第一墊塊件901造成的逆共振被抵消。因此,由於在多個振動結構之間設置有一墊塊件,故可減少在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中發生的聲壓位準的降低問題。並且,由於墊塊件係嵌設於振動結構之間,故可減小裝置的厚度,且可簡化流程。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圖18至圖20的墊塊件可共同配置。舉例來說,圖18的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可與圖20的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一起配置於振動裝置210-1、210-2中。舉例來說,圖19的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可與圖20的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一起配置於振動裝置210-1、210-2中。
圖21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21至圖23,在圖7至圖10的振動裝置200的各振動產生器210、230中可設置有一墊塊件。因此,將省略或簡述振動裝置的說明。
參照圖17和圖21,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210、230。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包含多個振動結構。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一振動層221a、一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一第二電極層221c,其中第一電極層221b設置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221c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各振動結構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1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1215,其中第一防護件1213位於第一電極層221b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1215位於不同於第一電極層221b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振動層221a、第一防護件1213以及第二防護件1215,其中第一防護件1213位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1215位於不同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各振動結構可進一步包含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第二電極層221c,其中第一電極層221b位於振動層221a和第一防護件1213之間,且第二電極層221c位於振動層221a和第二防護件1215之間。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共同覆蓋振動結構。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圍繞振動結構。
振動裝置200的振動產生器210、230可設置有一第一墊塊件701。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設置於振動裝置200的各個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後表面。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之下。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設置於振動裝置200和支撐件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和支撐件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設置於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後表面和支撐件的上表面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後表面和支撐件的上表面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的一端部可對應於第一部分221a1。第一墊塊件701的端部可不與第二部分221a2重疊且可與第一部分221a1重疊。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的端部可設置於或對齊於第一部分221a1和第二部分221a2之間的邊界。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可用以對應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及/或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多個第一部分221a1的兩側。
振動裝置200的振動產生器210、230可設置有一第二墊塊件702。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702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之下。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702可設置於振動裝置200和支撐件之間。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702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和支撐件之間。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702可設置於各個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後表面和支撐件的上表面之間。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702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後表面和支撐件的上表面之間。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702的一端部可對應於第一部分221a1。第二墊塊件702的端部可不與第二部分221a2重疊且可與第一部分221a1重疊。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702的端部可設置於或對齊於第一部分221a1和第二部分221a2之間的邊界。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702的端部可用以對應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及/或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的兩側。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可為共振控制墊、外部共振墊、間隙墊或共振控制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墊塊件包含多個墊塊件701、702,且各振動結構210A~210D具有一對應墊塊件701、702。舉例來說,墊塊件701、702與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動結構210A~210D平行設置。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和墊塊件701、702堆疊排列設置。
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各自的尺寸可相同或相異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各振動結構。
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221b可為負極。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正極。在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221b可為負極。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正極。在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之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
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可為不同於隔板600的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702可為矽基聚合物、石蠟和丙烯酸聚合物其中的一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第一墊塊件701可減少由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以及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的振動造成的熱。第二墊塊件702可減少由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四振動結構210D以及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四振動結構210D的振動造成的熱。因此,由於在振動裝置中設置有墊塊件,故在振動結構之間發生的特定頻率的聲壓位準的降低問題可以減少,且減少振動結構的振動造成的熱的散熱效果可提升。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顯示面板100和振動裝置之間可進一步設置有散熱件。舉例來說,散熱件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
圖22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17和圖22,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其可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210、230。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包含多個振動結構。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一振動層221a、一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一第二電極層221c,其中第一電極層221b設置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221c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各振動結構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1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1215,其中第一防護件1213位於第一電極層221b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1215位於不同於第一電極層221b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振動層221a、一第一防護件1213以及第二防護件1215,其中第一防護件1213位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1215位於不同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各振動結構可進一步包含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第二電極層221c,其中第一電極層221b位於振動層221a和第一防護件1213之間,且第二電極層221c位於振動層221a和第二防護件1215之間。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共同覆蓋振動結構。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圍繞振動結構。
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可包含一振動層311、一第一電極層E31以及一第二電極層E32。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可包含振動層311、第一電極層E31以及第二電極層E32,其中第一電極層E31設置於振動層31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E32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3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舉例來說,如上參照圖3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或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各自的振動層311可包含一第一部分211a以及一第二部分211b。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各自的振動層311可配置為與各振動結構的振動層221a相同。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各自的振動層3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可與各振動結構的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相同。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各自的振動層3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可用以相異於各振動結構的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
第一防護件313可設置於第一電極層E31之下。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313可保護第一電極層E31。第二防護件315可設置於第二電極層E32之下。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315可保護第二電極層E32。第一防護件313和第二防護件315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3、圖4和圖7至圖9所描述的第一防護件213或1213以及第二防護件215或1215相同,故省略其描述。
振動裝置200的振動產生器210、230可設置有一第一墊塊件801。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之下。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設置於振動裝置200和支撐件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和支撐件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設置於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後表面和支撐件的上表面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後表面和支撐件的上表面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的一端部可對應於第一部分221a1。第一墊塊件801的端部可不與第二部分221a2重疊且可與第一部分221a1重疊。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的端部可設置於或對齊於第一部分221a1和第二部分221a2之間的區域。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對應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及/或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的兩側。
振動裝置200的振動產生器210、230可設置有一第二墊塊件802。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802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之下。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802可設置於振動裝置200和支撐件之間。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802可設置於各振動產生器210、230的後表面和支撐件的上表面之間。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802可設置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後表面和支撐件的上表面之間。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802的一端部可對應於第一部分221a1。第二墊塊件802的端部可不與第二部分221a2重疊且可與第一部分221a1重疊。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802的端部可設置於或對齊於第一部分221a1和第二部分221a2之間的區域。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802可對應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及/或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部分221a1的兩側。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可為共振控制墊、外部共振墊、間隙墊或共振控制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墊塊件包含多個墊塊件801、802,且各振動結構210A~210D具有一對應墊塊件801、802。舉例來說,墊塊件801、802與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動結構210A~210D平行設置。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和墊塊件801、802堆疊排列設置。
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各自的尺寸可等於或不同於各振動結構。
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之一者或多者可相同於振動產生器210、230。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之一者或多者可相同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動結構210A~210D。舉例來說,在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之一者或多者係相同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示例中,可調節施加於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802的訊號的程度,從而可輕易調節振動裝置的共振。
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801可包含振動層311、第一電極層E31以及第二電極層E32。舉例來說,如上參照圖3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或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振動層311可包含一第一部分211a以及一第二部分211b。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如上參照圖7至圖10所描述的振動層221a,振動層311可包含一第一部分211a1以及一第二部分 211a2。
第一防護件313可設置於第一電極層E31之下。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313可保護第一電極層E31。第二防護件315可設置於第二電極層E32上。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315可保護第二電極層E32。第一防護件313和第二防護件315可實質上與如上參照圖3、圖4和圖7至圖9所描述的第一防護件213或1213和第二防護件215或1215相同,故省略其描述。
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221b可為負極。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正極。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221b可為負極。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正極。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之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
第一墊塊件801的第二電極層E32可較第一電極層E31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31可為負極。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E32可為正極。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的極性可與第一墊塊件801的第一電極層E31和第二電極層E32的極性相反。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各振動結構的第一電極層E1的極性可相異於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E32。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負極和正極,且第一墊塊件801的第二電極層E32和第一電極層E31可為正極和負極。第二墊塊件802的第二電極層E32可較第一電極層E31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31可為負極。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E32可為正極。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的極性可與第二墊塊件802的第一電極層E31和第二電極層E32的極性相反。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負極和正極,且第二墊塊件802的第二電極層E32和第一電極層E31可為正極和負極。因此,由於第一墊塊件801的電極層及/或第二墊塊件802的電極層是具有極性與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及/或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極性相反的電極層,故多個振動結構之間的共振造成的低谷現象可基於第一墊塊件801及/或第二墊塊件802的電極層造成的逆共振被抵消。因此,由於在多個振動結構之間設置有一墊塊件,故可減少在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中發生的聲壓位準的降低的問題。
圖23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參照圖17和圖23,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200可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210、230。振動產生器210、230可包含多個振動結構。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一振動層221a、一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一第二電極層221c,其中第一電極層221b設置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221c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各振動結構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1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1215,其中第一防護件1213位於第一電極層221b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1215位於不同於第一電極層221b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舉例來說,振動結構可各包含振動層221a、一第一防護件1213以及一第二防護件1215,其中第一防護件1213位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1215位於不同於振動層221a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各振動結構可進一步包含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第二電極層221c,其中第一電極層221b位於振動層221a和第一防護件1213之間,且第二電極層221c位於振動層221a和第二防護件1215之間。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共同覆蓋振動結構。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圍繞振動結構。
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的振動結構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一墊塊件901。舉例來說,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第一墊塊件901重疊。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可嵌設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中的多個振動結構之間。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的振動結構可設置有一第二墊塊件902。舉例來說,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第二墊塊件902重疊。舉例來說,第二墊塊件902可嵌設於第二振動產生器230中的多個振動結構。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可為共振控制元件、內共振元件、共振控制墊、內共振墊、間隙墊或共振控制器,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墊塊件901、902與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動結構210A~210D平行設置。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和墊塊件901、902堆疊排列設置。舉例來說,墊塊件901、902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亦即直接位於其間)。
參照圖23,第一墊塊件901可設置於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之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可嵌設於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之間。
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其中一者或多者的尺寸可與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中之一者或多者的尺寸可與振動結構之間的間隔D3相同或相異。
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中之一者或多者可相同於振動產生器210、230。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中之一者或多者相同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振動結構210A~210D。舉例來說,在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中之一者或多者係相同於振動產生器210、230的示例中,可調節施加於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的訊號的程度,從而可輕易調節振動裝置的共振。舉例來說,由於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係設置於振動結構之間,所以因配置有墊塊件導致裝置厚度的增加可被減少,且可省略對墊塊件進行的附接加工處理。
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可包含一振動層511、一第一電極層E51以及一第二電極層E52。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可包含振動層511、第一電極層E51以及第二電極層E52,其中第一電極層E51設置於振動層511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E52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511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舉例來說,如上參照圖3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或如上參照圖5A至圖5F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振動層511可包含一第一部分211a以及一第二部分211b。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如上參照圖7至圖10所描述的振動層221a,振動層311可包含一第一部分221a1以及一第二部分221a2。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各自的振動層511可配置為與各振動結構的振動層221a相同。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各自的振動層5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可與各振動結構的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相同。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各自的振動層511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可不同於各振動結構的振動層221a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配置。
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防護件1213可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防護件1213可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從而可不設有用以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的一另一第一防護件。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防護件1215可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舉例來說,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二防護件1215可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從而可不設有用以保護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的一另一第二防護件。
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防護件1213可保護第二墊塊件902的第二電極層E52。舉例來說,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防護件1213可保護第二墊塊件902的第二電極層E52,從而可不設有用以保護第二墊塊件902的第二電極層E52的一另一第一防護件。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防護件1215可保護第二墊塊件902的第一電極層E51。舉例來說,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二防護件1215可保護第二墊塊件902的第一電極層E51,從而可不設有用以保護第二墊塊件902的第一電極層E51的一另一第二防護件。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共同覆蓋多個振動結構。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圍繞振動結構。舉例來說,振動裝置的第一防護件1213和第二防護件1215可由一墊塊件共享。
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221b可為負極。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正極。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221b可為負極。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正極。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以及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三振動結構210C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221b中之一者或多者可較第二電極層221c更靠近顯示面板100。
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可較第一電極層E51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51可為負極,且第二電極層E52可為正極。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的極性可與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和第二電極層E52的極性相反。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各振動結構的第一電極層E1的極性可相異於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E32。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第一振動產生器210的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負極和正極,且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和第一電極層E51可為正極和負極。第二墊塊件902的第二電極層E52可較第一電極層E51更靠近顯示面板100。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51可為負極,且第二電極層E52可為正極。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的極性可與第二墊塊件902的第一電極層E51和第二電極層E52的極性相反。舉例來說,對於顯示面板100,第二振動產生器230的第一電極層221b和第二電極層221c可為負極和正極,且第二墊塊件902的第二電極層E52和第一電極層E51可為正極和負極。因此,由於第一墊塊件901的電極層及/或第二墊塊件902的電極層是具有極性與第一振動產生器210及/或第二振動產生器230各自的極性相反的電極層,故多個振動結構之間的共振造成的低谷現象可基於第一墊塊件901造成的逆共振被抵消。因此,由於在多個振動結構之間設置有一墊塊件,故可減少在振動結構之間的邊界中發生的聲壓位準的降低。並且,由於墊塊件係設置於振動結構之間,故可減小裝置的厚度,且可簡化流程。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圖21至圖23的墊塊件可共同配置。舉例來說,圖21的第一墊塊件701和第二墊塊件可與圖23的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一起配置於振動裝置210-1、210-2中。舉例來說,圖22的第一墊塊件801和第二墊塊件可與圖23的第一墊塊件901和第二墊塊件902一起配置於振動裝置210-1、210-2中。
圖24A和圖24B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的前視和後視示意圖。
圖24A和圖24B係繪示圖20的振動裝置前視和後視圖。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圖24A和圖24B的說明可適用於圖17、18和圖21至圖23。
參照圖24A和圖24B,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可包含多個振動結構210A~210D。舉例來說,振動裝置可包含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參照圖24A,多個振動結構210A~210D可各包含一振動部分211以及一第二電極層E2。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二電極層E2可彼此連接。舉例來說,第二電極層E2可包含一第一線路L21以及一第二線路L22。第一線路L21和第二線路L22可為第二供電線。
第一線路L21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一側(或左側)且可電性(或共同地)連接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舉例來說,第一線路L21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一側(其為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的一側),並且可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舉例來說,第一線路L21可在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一側(或下側)電性連接於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舉例來說,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一側(或左側)的第一線路L21可延伸至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三側的中間部的一墊部201。舉例來說,第一線路L21的一側(或一端)可為設置於墊部201且顯露於外的第一墊電極。舉例來說,第一線路L21可具有手指的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
第二線路L22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二側(或右側)且可電性(或共同地)連接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舉例來說,第二線路L22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二側(其為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的另一側),並且可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舉例來說,第二線路L22可在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一側(或下側)電性連接於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二電極層E2。舉例來說,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二側的第二線路L22可延伸至墊部201。舉例來說,第二線路L22的一側(或一端)可為設置於墊部201且顯露於外的第二墊電極。舉例來說,第二線路L22可具有手指的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
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一墊塊件901。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的振動層511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可包含一第五線路L51。
第五線路L51可為第一供電線或第三供電線。第五線路L51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三側,並且可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舉例來說,第五線路L51的一側(或一端)可為設置於墊部201且顯露於外的第五墊電極。舉例來說,第五線路L51可具有直線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墊部201可電性連接於與振動裝置的驅動電路或音訊放大器連接的訊號纜線或訊號線。舉例來說,墊部201可透過焊接處理電性連接於與振動裝置的驅動電路或音訊放大器連接的訊號纜線或訊號線。
振動裝置的前表面可設置有一第二防護件215。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215可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二表面。舉例來說,第二防護件215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和第一墊塊件901上。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和第一墊塊件901可共享第二防護件215。第二防護件215可覆蓋第二線路L22、第一線路L21和振動部分211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從而可保護第二電極層E2及/或振動部分211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E51。
參照圖24B,多個振動結構210A~210D可各包含一振動部分211以及一第一電極層E1。振動結構210A~210D的第一電極層E1可彼此連接。舉例來說,第一電極層E1可包含一第三線路L11以及一第四線路L12。第三線路L11和第四線路L12可為第一供電線。舉例來說,第三線路L11和第一線路L21可在振動部分211上彼此交錯或不重疊。第四線路L12和第二線路L22可在振動部分211上彼此交錯或不重疊。
第三線路L11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一側(或左側)且可電性(或共同地)連接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舉例來說,第三線路L11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一側,並且可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舉例來說,第三線路L11可在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另一側(或上側)電性連接於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舉例來說,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一側的第三線路L11可延伸至墊部201。舉例來說,第三線路L11的一側或一端可為設置於墊部201且顯露於外的第三墊電極。舉例來說,第三線路L11可具有手指的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
第四線路L12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二側且可電性(或共同地)連接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舉例來說,第四線路L12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二側,並且可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舉例來說,第四線路L12可在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的另一側(或上側)電性連接於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E1。舉例來說,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二側的第四線路L12可延伸至墊部201。舉例來說,第四線路L12的一側(或一端)可為設置於墊部201且顯露於外的第四墊電極。舉例來說,第四線路L12可具有手指的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
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可設置有一第一墊塊件901。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及/或第二墊塊件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亦即直接位於其間)。舉例來說,第一墊塊件901的振動層511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之間。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可包含一第六線路L52。
第六線路L52可為第二供電線或第四供電線。第六線路L52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第三側,並且可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且可電性連接於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舉例來說,第六線路L52的一側(或一端)可為設置於墊部201且顯露於外的第六墊電極。舉例來說,第六線路L52和第五線路L51可在第一墊塊件901上彼此交錯或不重疊。舉例來說,第六線路L52可具有直線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
振動裝置的後表面可設置有一第一防護件213。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可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可設置於振動結構210A~210D和第一墊塊件901上。舉例來說,振動結構210A~210D和第一墊塊件901可共享第一防護件213。第一防護件213可覆蓋第四線路L12、第三線路L11和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從而可保護第一電極層E1及/或振動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E52。
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各包含塑膠膜。舉例來說,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各包含聚醯亞胺薄膜或聚對苯二甲酸薄膜,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各包括含有金屬材料的金屬板件或金屬薄膜。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各透過多個黏合層連接振動部分211。含有金屬材料的各個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補充(或提高)振動部分211的質量以減少基於質量增加的振動部分211的共振頻率,從而提升振動部分211的低頻音帶的聲壓位準特性。舉例來說,含有金屬材料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可各包含在不鏽鋼、鋁(Al)、鎂(Mg)、鎂(Mg)合金、鎂鋰(Mg-Li)合金和鋁(Al)合金之中的一種或多種金屬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之一者可包含金屬材料,而另一者可包含塑膠材料或塑膠膜。A mass of 振動部分211的質量可藉由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中之一者的金屬材料而增加,從而提升振動部分211的低頻音帶的聲壓位準。
因此,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可透過用於提供給振動結構210A~210D的訊號的線路之間的彼此連接來驅動,從而可簡化線路的連接結構。
圖25A和圖25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
圖25A和圖25B繪示圖20的振動裝置的前視和後視示意圖。圖25A和圖25B繪示連接於圖24A和圖24B中的撓性纜線的電極層,且將省略或簡述其他元件的描述。圖25A和圖25B的描述可適應於圖17、圖18和圖21至圖23。
參照圖25A和圖25B,撓性纜線2210可包含一基座件2211、多個纜線線路CL1~CL6、一保護層2212以及多個電源線L11、L12、L21、L22、L51和L52。
基座件2211可包含撓性材料,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可包含非撓性材料。
纜線線路CL1~CL6可彼此電性分離且可設置於基座件2211。舉例來說,纜線線路CL1~CL6可在第一方向X上且在基座件2211彼此分隔。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撓性纜線2210可包含第一至第六纜線線路CL1~CL6。
保護層2212可覆蓋第一至第六纜線線路CL1~CL6。保護層2212可電性地、物理性地或化學性地保護第一至第六纜線線路CL1~CL6。除了各第一至第六纜線線路CL1~CL6的一外緣,保護層2212可用以覆蓋基座件2211的整個上表面。舉例來說,保護層2212可包含電絕緣材料。
各第一至第六纜線線路CL1~CL6的一周緣(或下周緣)可不被保護層2212覆蓋而可顯露於外。舉例來說,各第一至第六纜線線路CL1~CL6的一周緣可實現為撓性纜線2210的端子部2213。撓性纜線2210的端子部2213可電性連接於振動裝置的驅動電路且可接收來自振動裝置的驅動電路的訊號。
各電源線L11、L12、L21、L22、L51和L52可從各第一至第六纜線線路CL1~CL6的另一端(或上端)延伸(或增大)或突出至振動裝置且可電性連接於在第一至第四振動結構210A~210D之中的對應的振動結構的電極層。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撓性纜線2210可包含第一至第六電源線L11、L12、L21、L22、L51和L52。
第一電源線L21可電性(或共同地)連接於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第二電極層。舉例來說,第一電源線L21可具有手指的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第二電源線L22可電性(或共同地)連接於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二電極層。舉例來說,第二電源線L22可具有手指的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第三電源線L11可電性(或共同地)連接於第一振動結構210A和第三振動結構210C各自的第一電極層。舉例來說,第三電源線L11可具有手指的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第四電源線L12可電性(或共同地)連接於第二振動結構210B和第四振動結構210D各自的第一電極層。舉例來說,第四電源線L12可具有手指的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第五電源線L51可電性連接於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一電極層。舉例來說,第五電源線L51可具有直線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第六電源線L52可電性連接於第一墊塊件901的第二電極層。舉例來說,第六電源線L52可具有直線形狀,或可具有「│」的形狀。
除了各第一至第六電源線L11、L12、L21、L22、L51和L52從各第一至第六纜線線路CL1~CL6的另一側(或一端)突出以具有相應的形狀之外,第一至第六電源線L11、L12、L21、L22、L51和L52實質上可與圖24A和圖24B中所示的第一至第六線路L11、L12、L21、L22、L51和L52相同,故相同的參考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且其重覆的描述可能被省略。
因此,撓性纜線2210可透過第一電源線L21、第二電源線L22、第三電源線L11和第四電源線L12將驅動電力傳遞至振動裝置的振動部分211。因此,可減少因表面阻抗特性造成之設置於振動裝置的振動部分211的各個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的電壓下降(voltage drop),各個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的電性特性可互補,且可增加應用於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的導電材料的選擇自由度。
撓性纜線2210可在振動裝置的振動部分211的一側電性連接於振動部分211的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從而可整合於振動部分211。舉例來說,撓性纜線2210可在振動部分211的一側直接且電性連接振動部分211的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從而可整合於振動部分211。舉例來說,撓性纜線2210的一側部可插入或容置於振動裝置中。舉例來說,插入(或容置)於振動裝置中的撓性纜線2210的一側部可被振動裝置的黏合層圍繞。因此,振動裝置和撓性纜線2210可實現為單一結構或單一模組(或電子元件),從而可簡化振動裝置和撓性纜線2210之間的電源線的連接結構。
舉例來說,四個振動結構210A~210D可同時被透過設置於撓性纜線2210的第一電源線L21、第二電源線L22、第三電源線L11和第四電源線L12提供的驅動電力被驅動。因此,可簡化用以驅動四個振動結構210A~210D之撓性纜線2210和振動部分211之間的電性連接結構。並且,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中,設置於用以驅動四個振動結構210A~210D的一個撓性纜線2210的端子的數量可減少。
因此,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中,基於振動部分211和撓性纜線2210之間的整合結構,可不需要在各個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中圖案化線路和墊部的加工處理以及進行於振動部分211和撓性纜線2210之間的焊接處理,從而可簡化線路結構以及製造過程。並且,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中,由於線路和墊部並未設置於各個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所以在各個第一防護件213和第二防護件215與振動部分211之間可不設有導電片(或導電膜),從而因導電片的省略而可實現具有薄厚度的振動裝置。並且,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中,可直接透過撓性纜線2210將驅動電力提供至振動部分211。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中,驅動電力可透過撓性纜線2210提供至振動部分211和墊塊件,從而設置於振動部分211的各個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的電性特性及/或設置於墊塊件的各第一電極層E1和第二電極層E2的電性特性可互補。
圖26A和圖26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
參照圖26A和圖26B,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可包含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後表面的一第一振動裝置210-1、一第二振動裝置210-2、一第三振動裝置210-3以及一第四振動裝置210-4。圖26A和圖26B的說明可適用於圖18至圖23。
參照圖26A,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可設置有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舉例來說,各個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沿對角線方向設置或交錯設置。因此,可增加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的振動面積。舉例來說,對角線方向可為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之間的方向。
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被隔板600圍繞。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被第四隔板件640(或第一外殼)圍繞。
各個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振動,從而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產生第一振動聲音(或左聲音)或可產生第一觸覺反饋。舉例來說,基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平行排列結構,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的振動面積可加大,從而提升包含左聲音的低頻音帶的聲音特性。舉例來說,除了第一振動裝置210-1,第三振動裝置210-3還可進一步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從而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聲音或第一觸覺反饋可較如上參照圖16所描述的第一振動聲音或第一觸覺反饋更加強。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一振動裝置210-1可鄰近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的周緣。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與顯示面板100的周緣相鄰的左上區域。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靠近顯示面板100的中心線CL。舉例來說,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與顯示面板100的中心線CL相鄰的右下區域。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相對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交錯設置,從而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與第一振動裝置210-1不重疊。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對角線排列結構可具有兩個振動裝置210-1、210-3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配置成2×2結構的效果,從而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振動的振動裝置的數量可減少一半。
各個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舉例來說,各個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沿對角線方向設置或交錯設置。因此,可增加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的振動面積。舉例來說,對角線方向可為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之間的方向。
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被隔板600圍繞。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被第五隔板件650(或第二外殼)圍繞。
各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振動,從而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產生第二振動聲音(或右聲音)或可產生第二觸覺反饋。舉例來說,基於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對角線排列結構,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的振動面積可加大,從而提升包含右聲音的低頻音帶的聲音特性。舉例來說,除了第二振動裝置210-2,第四振動裝置210-4還可進一步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從而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振動聲音或第二觸覺反饋可較如上參照圖16所描述的第二振動聲音或第二觸覺反饋更加強。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鄰近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的周緣。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與顯示面板100的周緣相鄰的右上區域。並且,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相對於顯示面板100的中心線CL為左右對稱。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靠近顯示面板100的中心線CL。舉例來說,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與顯示面板100的中心線CL相鄰的左下區域。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相對於第二振動裝置210-2交錯設置,從而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可與第二振動裝置210-2不重疊。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對角線排列結構可具有兩個振動裝置210-2、210-4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配置成2×2結構的效果,從而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振動的振動裝置的數量可減少一半。
包含於第一至第四振動裝置210-1~210-4中的多個振動結構的多個振動層可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基於裝置所需的聲音特性,包含於各個第一至第四振動裝置210-1~210-4中的各個振動結構的振動層可包含與如上參照圖3至圖5F和圖7至圖10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221之中的一者或多者相同或相異的振動部分211、221。當包含於各個第一至第四振動裝置210-1~210-4的各個振動結構的振動部分211、221的振動層包含如上參照圖3至圖5F和圖7至圖10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之中不同的振動部分211、221時,振動裝置200可具有不同的共振頻率,從而基於振動裝置200的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再現頻帶和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可顯著地增加。
第一至第四振動裝置210-1~210-4的排列結構不以繪示於圖26A中的排列結構為限。舉例來說,在顯示面板100的各第一區域A1和第二區域A2中,當左上區域和右下區域之間的方向為第一對角線方向且右上區域和左下區域為第二對角線方向時,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設置在第一對角線方向或第二對角線方向上,且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設置在與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對角線排列方向上相同或相異的第一對角線方向或第二對角線方向。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相對於顯示面板100的中心線CL設置為左右對稱結構或左右非對稱結構。並且,第三振動裝置210-3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相對於顯示面板100的中心線CL設置為左右對稱結構或左右非對稱結構。
因此,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對使用者提供聲音,輸出具有雙聲道以上的聲音至顯示面板100的前方的前方區域,降低振動裝置200的共振頻率,並對於顯示面板100進行散熱。並且,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中,基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對角線排列結構以及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對角線排列結構,各個第一區域A1和第二區域A2的振動面積可增加,從而可進一步提升低頻音帶的聲壓位準特性。
參照圖26B,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可設置有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於第一方向X(或寬度方向)上平行設置。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中沿第二方向Y(或長度方向)設置為一排。
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被隔板600圍繞。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被第四隔板件640(或第一外殼)圍繞。
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振動,從而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產生第一振動聲音(或左聲音)或可產生第一觸覺反饋。舉例來說,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的振動面積可基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平行排列結構而增加,從而提升包含左聲音的低頻音帶的聲音特性。舉例來說,除了第一振動裝置210-1,第三振動裝置210-3還可進一步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從而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一振動聲音或第一觸覺反饋可較如上參照圖16所描述的第一振動聲音或第一觸覺反饋更加提升。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相對於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的中心線,第一振動裝置210-1可設置於中心線之上,且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設置於中心線之下。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相對於中心線為對稱(或垂直地對稱)。顯示面板100的第一區域A1的振動面積可基於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平行排列結構而增加,從而可提升包含左聲音的低頻音帶特性的聲音特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相對於第二方向Y,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之間的間隔(或分隔距離)可為0.1公釐以上且小於3公分,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因此,可防止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之間的物理接觸引起的裂紋或損壞的發生。
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可設置有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舉例來說,各個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沿第一方向X(或寬度方向)平行設置。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中沿第二方向Y(或長度方向)設置成一列。
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被隔板600圍繞。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被第五隔板件650(或第二外殼)圍繞。
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使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振動,從而可在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產生第二振動聲音(或右聲音)或可產生第二觸覺反饋。舉例來說,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的振動面積可基於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對角線排列結構而增加,從而提升包含右聲音的低頻音帶的聲音特性。舉例來說,除了第二振動裝置210-2,第四振動裝置210-4還可進一步設置於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從而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第二振動聲音或第二觸覺反饋可較如上參照圖16所描述的第二振動聲音或第二觸覺反饋更加提升。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相對於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的中心線,第二振動裝置210-2可設置於中心線之上,且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設置於中心線之下。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相對於中心線為對稱(或垂直地對稱)。顯示面板100的第二區域A2的振動面積可基於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平行排列結構而增加,從而可提升包含右聲音的低頻音帶特性的聲音特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相對於第二方向Y,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之間的間隔(或分隔距離)可為0.1公釐以上且小於3公分,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因此,可防止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之間的物理接觸引起的裂紋或損壞的發生。
包含於第一至第四振動裝置210-1~210-4中的多個振動結構的多個振動層可相同或相異。舉例來說,基於裝置所需的聲音特性,包含於各個第一至第四振動裝置210-1~210-4中的各個振動結構的振動層可包含與如上參照圖3至圖5F和圖7至圖10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221之中的一者或多者相同或相異的振動部分211、221。當包含於各個第一至第四振動裝置210-1~210-4的各個振動結構的振動部分211、221的振動層包含如上參照圖3至圖5F和圖7至圖10所描述的振動部分211之中不同的振動部分211、221時,振動裝置200可具有不同的共振頻率,從而基於振動裝置200的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再現頻帶和聲音的聲壓位準特性可顯著地增加。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在圖26B中,描述了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沿第二方向Y(或長度方向)設置成一排,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三振動裝置210-3可設置成平行排列結構,其沿第一方向X(或寬度方向)設置成一排,且即使在此情況下,可實現如圖26相同的效果。並且,第二振動裝置210-2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可設置成平行排列結構,其沿第一方向X(或寬度方向)設置成一排,且即使在此情況下,可實現如圖26相同的效果。
參照圖26A和圖26B,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多個振動結構可設置有多個第一墊塊件701、801、901。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多個振動結構可設置有多個第一墊塊件701、801、901。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多個振動結構可設置有多個第二墊塊件702、802、902。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多個振動結構可設置有多個第二墊塊件702、802、902。對墊塊件的描述實質上可與如上參照圖18至圖23的說明相同,故將省略其描述。
包含於各個第一振動裝置210-1、第二振動裝置210-2、第三振動裝置210-3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各個振動結構可包含振動部分(或振動層)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參照圖26A,振動部分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與振動部分的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相同,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與顯示面板100的長度方向相同。舉例來說,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與顯示面板100的第二方向Y相同。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調整成與顯示面板100的長度方向相同,且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調整成與顯示面板100的寬度方向相同,但本發明可實施為與此相反。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調整成與顯示面板100的長度方向相同,且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調整成與顯示面板100的寬度方向相同,但本發明可實施為與此相反。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振動部分中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調整成與顯示面板100的長度方向相同,且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調整成與顯示面板100的寬度方向相同,但本發明可實施為與此相反。舉例來說,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調整成與顯示面板100的長度方向相同,且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調整成與顯示面板100的寬度方向相同,但本發明可實施為與此相反。
舉例來說,包含於各個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中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與包含於各個第三振動裝置210-3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中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對稱。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包含於各第一振動裝置210-1和第二振動裝置210-2中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與包含於各第三振動裝置210-3和第四振動裝置210-4中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非對稱。舉例來說,第一振動裝置210-1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相異於第三振動裝置210-3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舉例來說,第二振動裝置210-2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相異於第四振動裝置210-4的振動部分中的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
參照圖26A和圖26B,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隔板600。舉例來說,隔板600可包含一第一隔板件610、一第二隔板件620、一第三隔板件630、一第四隔板件640以及一第五隔板件650。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且隔板600可包含第一隔板件610、第三隔板件630、第四隔板件640和第五隔板件650。其描述可與如上參照圖16和圖17的描述相同,且因此省略其重覆的描述。
圖27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的聲音輸出特性。
聲音輸出特性可透過聲音分析裝置測量。聲音輸出特性已透過B&K聲音測量裝置進行測量。聲音分析裝置可包含向或自控制個人電腦傳遞或接收聲音的聲音卡、將聲音卡產生的訊號增幅並將增幅的訊號傳遞至振動裝置的增幅器,以及收集顯示面板中的振動裝置所產生的聲音的麥克風。舉例來說,麥克風可設置於振動裝置的中心,且顯示面板和麥克風之間的距離可為50公分。聲音可在麥克風垂直於振動裝置的條件下被測量。透過麥克風收集的聲音可透過聲音卡輸入至控制個人電腦,且一控制程序可檢查輸入的聲音以分析振動裝置的聲音。舉例來說,可透過使用脈衝程序(pulse program)測量對應於20 Hz至20 kHz頻率範圍的頻率響應特性。
圖27示出了透過相對於墊塊件的厚度測量聲音輸出特性取得的結果。圖27示出了透過測量圖18或圖21的裝置的聲音輸出特性取得的結果。虛線代表墊塊件的厚度為0.3公釐,且單劃線(one-dashed line) 代表墊塊件的厚度為0.6公釐。實線代表墊塊件的厚度為0.9公釐,且粗實線代表墊塊件的厚度為1.2公釐。在圖27中,橫坐標軸為頻率(Hz),且縱坐標軸為聲壓位準(SPL)(dB)。
參照圖27,當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墊塊件的厚度增加時,可見聲壓位準在約900 Hz至約1.1 kHz中增加。
因此,由於振動結構中設置有墊塊件,故可提供具有提升的聲壓位準的裝置。
圖28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的聲音輸出特性。
聲音輸出特性的測量與如上參照圖27所描述的相同,故省略重覆的說明。
圖28的虛線代表應用了圖19或圖22的墊塊件的示例,且圖28的實線代表應用了圖20或圖23的墊塊件的示例。
相較於虛線,在實線中,可見聲壓位準在約400 Hz至約1 kHz的頻率中提升。舉例來說,當墊塊件設置在對應虛線的振動結構外側時,可見聲壓位準在約400 Hz的頻率中是約為81分貝,且當墊塊件設置在對應實線的振動結構中時,聲壓位準在約400 Hz的頻率中是約83分貝。相較於實線,在虛線中,可見聲壓位準在約500 Hz至約900 Hz的頻率中增加。舉例來說,當墊塊件設置在對應虛線的振動結構外側時,可見聲壓位準在約400 Hz的頻率中是約為81分貝,且當墊塊件設置在對應實線的振動結構中時,聲壓位準在約400 Hz的頻率中是約83分貝。因此,當在振動結構中設置有墊塊件時,可見聲壓位準在中頻音帶的頻率中增加。當振動結構中設置有墊塊件時,可見聲壓位準在低頻音帶的頻率中增加。因此,可在振動結構中設置有墊塊件,從而提供具有在低頻至中頻音帶中增強的聲壓位準的裝置。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其可應用於設置在一裝置的振動裝置。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其可應用於行動裝置、視訊電話、智能型手錶、手錶電話、可穿戴裝置、可折疊裝置、可捲曲裝置、可彎折裝置、可撓性裝置、彎曲裝置、電子管理器、電子書、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PMP)、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MP3播放器、行動醫療裝置、桌上型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筆記型電腦、工作站、導航裝置、汽車導航裝置、汽車顯示裝置、汽車裝置、劇院裝置、劇院顯示裝置、電視、牆紙顯示裝置(wall paper display apparatus)、標牌裝置(signage apparatus)、遊戲機、筆記本電腦、監視器、照相機、攝像機、家用電器等。並且,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其可應用於有機發光裝置或無機發光裝置。當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振動裝置應用於發光裝置時,振動裝置可作為發光裝置以及揚聲器。並且,當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振動裝置應用於行動裝置時,振動裝置可作為揚聲器、接收器或觸覺供應器中的一者或多者,但本發明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將於以下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和包含其的裝置。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可包含用以顯示影像的顯示面板、設置於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使顯示面板振動且包含多個振動結構的振動裝置,以及設置於振動裝置的外側或內側的墊塊件。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設置於振動結構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的數量可為多個,且各墊塊件相等於各振動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包含與振動結構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顯示面板的後表面的支撐件,且墊塊件可設置於支撐件和振動裝置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支撐件可與顯示面板的後表面相分隔並具有位於其間的一間隙空間。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隔板,其中隔板設置於顯示面板及支撐件之間,且隔板用以將振動結構彼此分隔。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結構之間的區域可與墊塊件重疊。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包含數量為兩個以上的振動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結構在顯示面板的寬度方向或與寬度方向相交的長度方向上可彼此分隔。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對於寬度方向,振動結構之間的分隔距離可為0.1公釐以上且小於3公分。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支撐件以及一隔板。支撐件設置於顯示面板的後表面。隔板設置於顯示面板及支撐件之間,且隔板可用以將振動結構彼此分隔。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結構可各包含一第一部分以及位於相鄰第一部分之間的一第二部分。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可與顯示面板的寬度方向、顯示面板的長度方向或前述之組合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第一部分可包含無機材料,且第二部分包含有機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對應於第一部分設置。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可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且振動產生器包含振動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各振動產生器被堆疊以在相同的方向上移位。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可包含一振動部分、一第一防護件以及一第二防護件,其中第一防護件設置於振動部分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設置於不同於振動部分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電極層以及一第二電極層,其中第一電極層位於振動部分和第一防護件之間,且第二電極層位於振動部分和第二防護件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可包含一振動部分、一第一電極層以及一第二電極層。第一電極層設置於振動部分的第一表面,且第二電極層設置於振動部分的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不同於第一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以及一第二防護件。第一防護件設置於第一電極層上,且第二防護件設置於第二電極層之下。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黏合層以及一第二黏合層。第一黏合層設置於第一電極層與第一防護件之間且於振動結構之間,且第二黏合層設置於第二電極層與第二防護件之間且於振動結構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供電線、一第二供電線以及一墊部。第一供電線設置於第一防護件,第二供電線設置於第二防護件,且墊部電性連接於第一供電線以及第二供電線。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包含一振動層、一第一電極層以及一第二電極層,其中第一電極層設置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對於顯示面板,各振動結構的第一電極層的極性可相異於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的極性。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各振動結構的第一電極層可較第二電極層更靠近顯示面板,且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可較第一電極層更靠近顯示面板。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各振動結構的第一防護件和第二防護件可共享墊塊件。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位於顯示面板振動裝置之間的一板件。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其可包含包含多個振動結構的一振動部分以及位於振動部分的外側或內側的墊塊件。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包含與振動結構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設置於振動結構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的數量可為多個,且各振動結構具有一對應墊塊件。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與振動產生器的振動結構平行設置。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可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且各振動產生器包含振動結構。振動產生器和墊塊件可堆疊排列設置。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部分包含一振動層、一第一電極層以及一第二電極層,其中第一電極層設置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防護件以及一第二防護件,其中第一防護件設置於第一電極層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防護件設置於不同於第一電極層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部分的第一防護件和第二防護件可共享墊塊件。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包含一振動層、一第一電極層以及一第二電極層,其中第一電極層設置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設置不同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部分的第一電極層的極性可相異於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的極性。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設置於振動結構之間的分隔區中,振動結構的第一電極層可對應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且振動結構的第二電極層可對應墊塊件的第一電極層,且振動結構的第一電極層的極性可異於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的極性。
根據本發明部分實施例的裝置,其可包含一振動件以及設置於振動件的振動裝置。振動裝置可包含包含多個振動結構的一振動部分以及位於振動部分的外側或內側的墊塊件。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體可包含一板件,且板件可包含金屬材料或可包含在木頭、塑膠、玻璃、布料和皮革中的一種或多種的單一非金屬材料或複合非金屬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體可包括含有用以顯示影像的多個像素的一顯示面板,或可在發光二極體照明面板、有機發光照明面板和無機發光照明面板之中的一非顯示面板。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件可包括含有用以顯示影像的多個像素的一顯示面板,或包含在車輛內裝材料、車輛玻璃窗、建築天花板、建築玻璃窗、建築室內材料、飛機內裝材料和飛機玻璃窗之中的一種或多種。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部分可包含振動層、一第一電極層以及一第二電極層,其中第一電極層設置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層可包含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含無機材料,且第二部分位於相鄰第一部分之間,且第二部分包含有機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包含與振動層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第一電極層可較第二電極層更靠近振動體。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可包含一振動層、一第一電極層以及一第二電極層,其中第一電極層設置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上,且第二電極層設置於不同於振動層的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可較第一電極層更靠近振動體。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部分的第一電極層的極性可相異於墊塊件的第二電極層的極性。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振動部分可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且各振動產生器可包含振動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墊塊件的數量可為多個,且各墊塊件相等於各振動結構。
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或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本發明的裝置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化。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旨在覆蓋本發明的修改和變化,只要它們落入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的範圍內。
100:顯示面板 110:顯示面板 150:連接件,第一連接件 170:板件 190:板件連接件,第四連接件 200:振動裝置 201:墊部 210:第一振動產生器,振動產生器 210-1:第一振動裝置 210-2:第二振動裝置 210-3:第三振動裝置 210-4:第四振動裝置 210a,230a:振動產生器的一側 210a:第一部 230a:第二部 210A~210D:振動結構 210A:第一振動結構 210B:第二振動結構 210C:第三振動結構 210D:第四振動結構 211:振動部分 211a:第一部分 211b:第二部分 211c:第二電極部 212:第一黏合層 213:第一防護件 213a:第一上電源線 213b:第二上電源線 214:第二黏合層 215:第二防護件 215a:第一下電源線 215b:第二下電源線 216:板件 217:墊部 219,220:撓性纜線 221:振動部分 221a:振動層 221a1:第一部分 221a2:第二部分 221b:第一電極層 221c:第二電極層 230:振動產生器,第二振動產生器 250:黏合件 300:支撐件 310:第一支撐件 311:振動層 313:第一防護件 315:第二防護件 330:第二支撐件 350:連接件,第二連接件 400:中間框架 401:第一框架連接件 403:第二框架連接件 410:第一支撐部 430:第二支撐部 511:振動層 600:隔板 610:第一隔板件 620:第二隔板件 630:第三隔板件 640:第四隔板件 650:第五隔板件 701:第一墊塊件 702:第二墊塊件 710:第一支撐部 801:第一墊塊件 802:第二墊塊件 901:第一墊塊件 902:第二墊塊件 1212:第一黏合層 1213:第一防護件 1214:第二黏合層 1215:第二防護件 1217:墊部 1219:撓性纜線 2210:撓性纜線 2211:基座件 2212:保護層 2213:端子部 AA:顯示區 IA:非顯示區 GS:間隙空間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厚度方向 D1:第一分隔距離,間隔 D2:第二分隔距離,間隔 D3:間隔 E1:第一電極層 E31:第一電極層 E51:第一電極層 E2:第二電極層 E32:第二電極層 E52:第二電極層 PL1:第一供電線 PL2:第二供電線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三寬度 W4:第四寬度 VL:虛擬延長線 VL1:第一虛擬延長線 VL2:第二虛擬延長線 PL11:第1-1上電源線 PL12:第1-2上電源線 PL21:第2-1下電源線 PL22:第2-2下電源線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CL:中心線,後中心線 CL1~CL6:第一至第六纜線線路 PVS1:第一振動聲音 PVS1:左聲音 PVS2:第二振動聲音 PVS2:右聲音 AG1:第一空氣間隙 AG2:第二空氣間隙 AG3:第三空氣間隙 L21:第一線路 L22:第二線路 L11:第三線路 L12:第四線路 L51:第五線路 L52:第六線路 L11,L12,L21,L22,L51,L52:電源線 L11,L12,L21,L22,L51,L52:第一至第六電源線
所圖式式係用以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被併入並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圖式繪示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且與以下描述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圖1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 圖2為沿圖1中I-I’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圖3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 圖4為沿圖3中II-II’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圖5A至圖5F繪示圖4中的振動結構。 圖6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 圖7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 圖8為沿圖7中III-III’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沿圖3中II-II’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10繪示圖7中振動產生器的振動層。 圖11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 圖12為沿圖11中IV-IV’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圖13為沿圖11中IV-I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14為沿圖11中IV-I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15為沿圖11中IV-I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16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 圖17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 圖18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圖19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20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21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22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23為沿圖17中V-V’線段的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24A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的前視示意圖。 圖24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的後視示意圖。 圖25A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的前視示意圖。 圖25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振動裝置的後視示意圖。 圖26A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 圖26B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 圖27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的聲音輸出特性。 圖28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裝置的聲音輸出特性。 在整個圖式和詳細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相同的圖式符號應當被理解為指代相同的元件、特徵和結構。為了明確、說明和方便,這些元件的相對大小和描述可能被誇大。
100:元件
200:振動裝置
400:中間框架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厚度方向

Claims (51)

  1. 一種裝置,包含: 一顯示面板,用以顯示一影像; 一振動裝置,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一後表面以使該顯示面板振動,且該振動裝置包含多個振動結構;以及 至少一墊塊件,設置於該振動裝置的外側或內側。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設置於該些振動結構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的數量為多個,且各該墊塊件相等於各該振動結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包含與該些振動結構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更包含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後表面的一支撐件; 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設置於該支撐件與該振動裝置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支撐件與該顯示面板的該後表面相分隔並具有位於其間的一間隙空間。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裝置,更包含一隔板,其中該隔板設置於該顯示面板及該支撐件之間,且該隔板用以將該些振動結構彼此分隔。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些振動結構之間的一區域與該至少一墊塊件重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裝置的該些振動結構的數量為兩個或多個。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些振動結構在該顯示面板的一寬度方向或與該寬度方向相交的一長度方向上彼此分隔。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更包含: 一支撐件,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後表面;以及 一隔板,設置於該顯示面板及該支撐件之間, 其中,該隔板用以將該些振動結構彼此分隔。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各該振動結構包含一第一部分以及位於相鄰第一部分之間的一第二部分。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裝置,其中在各該振動結構中,該第一部分的排列方向與該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向皆與該顯示面板的寬度方向、該顯示面板的長度方向或前述之組合相同。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裝置,其中在各該振動結構中,該第一部分包含一無機材料,且該第二部分包含一有機材料。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裝置,其中在各該振動結構中,該至少一墊塊件對應於該第一部分設置。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裝置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且該些振動產生器包含該些振動結構。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裝置,其中各該振動產生器被堆疊以在相同的方向上移位。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裝置包含: 一振動部分; 一第一防護件,設置於該振動部分的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防護件,設置於該振動部分的一第二表面,且該振動部分的該第二表面不同於該振動部分的該第一表面。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裝置更包含: 一第一電極層,位於該振動部分與該第一防護件之間;以及 一第二電極層,位於該振動部分與該第二防護件之間。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裝置更包含: 一第一黏合層,設置於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一防護件之間且於該些振動結構之間;以及 一第二黏合層,設置於該第二電極層與該第二防護件之間且於該些振動結構之間。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裝置更包含: 一第一供電線,設置於該第一防護件; 一第二供電線,設置於該第二防護件;以及 一墊部,電性連接於該第一供電線以及該第二供電線。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包含: 一振動層; 一第一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二表面,且該振動層的該第二表面不同於該振動層的該第一表面。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裝置,其中,對於該顯示面板,各該振動結構的該第一電極層的極性異於該至少一墊塊件的該第二電極層的極性。
  24. 如請求項22所述之裝置,其中: 各該振動結構的該第一電極層比該第二電極層更靠近該顯示面板;以及 該至少一墊塊件的該第二電極層比該第一電極層更靠近該顯示面板。
  25. 如請求項18所述之裝置,其中各該振動結構的該第一防護件與該第二防護件共享該至少一墊塊件。
  2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更包含位於該顯示面板與該振動裝置之間的一板件。
  27. 一種振動裝置,包含: 一振動部分,包含多個振動結構;以及 至少一墊塊件,位於該振動部分的外側或內側。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包含與該些振動結構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29.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設置於該些振動結構之間。
  30.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的數量為多個,且各該振動結構具有一對應墊塊件。
  31.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與該些振動結構平行設置。
  32.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該振動裝置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且各該振動產生器包含該些振動結構,且 其中,該些振動產生器和該至少一墊塊件堆疊排列設置。
  33. 如請求項27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該振動部分包含: 一振動層; 一第一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二表面,且該振動層的該第二表面不同於該振動層的該第一表面。
  34.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振動裝置,更包含: 一第一防護件,設置於該第一電極層的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防護件,設置於該第一電極層的一第二表面,且該第一電極層的該第二表面不同於該第一電極層的該第一表面。
  35. 如請求項34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該振動部分的該第一防護件與該第二防護件共享該至少一墊塊件。
  36.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包含: 一振動層; 一第一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二表面,且該振動層的該第二表面不同於該振動層的該第一表面。
  37. 如請求項36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該振動部分的該第一電極層的極性異於該至少一墊塊件的該第二電極層的極性。
  38. 如請求項36所述之振動裝置,其中: 該至少一墊塊件設置於該些振動結構之間的分隔區中, 該振動部分的該第一電極層對應該至少一墊塊件的該第二電極層,且該振動部分的該第二電極層對應該至少一墊塊件的該第一電極層,且 該振動部分的該第一電極層的極性異於該至少一墊塊件的該第二電極層的極性。
  39. 一種裝置,包含: 一振動件;以及 一振動裝置,設置於該振動件; 其中,該振動裝置包含: 一振動部分,包含多個振動結構;以及 一墊塊件,位於該振動部分的外側或內側。
  40. 如請求項39所述之裝置,其中: 該振動件包含一板件,且 該板件包含一金屬材料,或包含在木頭、塑膠、玻璃、布料和皮革中的一種或多種的一單一非金屬材料或一複合非金屬材料。
  41. 如請求項3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件包括含有用以顯示一影像的多個像素的一顯示面板,或包含一發光二極體照明面板、一有機發光照明面板和一無機發光照明面板之中的一非顯示面板。
  42. 如請求項3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件包括含有用以顯示一影像的多個像素的一顯示面板,或包含一車輛內裝材料、一車輛玻璃窗、一建築天花板、一建築玻璃窗、一建築室內材料、一飛機內裝材料和一飛機玻璃窗之中的一種或多種。
  43. 如請求項3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部分包含: 一振動層; 一第一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二表面,且該振動層的該第二表面不同於該振動層的該第一表面。
  44. 如請求項43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層包含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包含一無機材料,該第二部分位於相鄰第一部分之間,且該第二部分包含一有機材料。
  45. 如請求項43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墊塊件包含與該振動層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46. 如請求項43所述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極層比該第二電極層更靠近該振動件。
  47. 如請求項43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墊塊件包含: 一振動層; 一第一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一表面;以及 一第二電極層,設置於該振動層的一第二表面,且該振動層的該第二表面不同於該振動層的該第一表面。
  48. 如請求項47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墊塊件的該第二電極層比該第一電極層更靠近該振動件。
  49. 如請求項47所述之裝置,其中該振動部分的該第一電極層的極性相異於該墊塊件的該第二電極層的極性。
  50. 如請求項39所述之裝置,其中: 該振動部分包含多個振動產生器;以及 各該振動產生器包含該些振動結構。
  51. 如請求項39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墊塊件的數量為多個,且各該墊塊件相等於各該振動結構。
TW110138865A 2020-10-21 2021-10-20 振動裝置以及包含其的裝置 TW2022204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37041A KR20220052748A (ko) 2020-10-21 2020-10-21 진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
KR10-2020-0137041 2020-10-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0457A true TW202220457A (zh) 2022-05-16

Family

ID=78649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8865A TW202220457A (zh) 2020-10-21 2021-10-20 振動裝置以及包含其的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24439A1 (zh)
EP (1) EP3989603A1 (zh)
JP (1) JP7470090B2 (zh)
KR (1) KR20220052748A (zh)
CN (1) CN114390412A (zh)
TW (1) TW20222045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103734A (ko) * 2021-12-31 2023-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장치
EP4369735A1 (en) * 2022-11-08 2024-05-15 LG Display Co., Ltd. Vibration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9484B1 (en) * 1994-01-27 2005-11-01 Cymer, Inc. System for vibration control
KR102073400B1 (ko) 2007-08-08 2020-02-05 유니버셜 디스플레이 코포레이션 인광성 발광 다이오드의 단일 트리페닐렌 발색단
US9357312B2 (en) * 2012-11-21 2016-05-31 Novasentis, Inc. System of audio speakers implemented using EMP actuators
KR102143352B1 (ko) * 2013-12-13 2020-08-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햅틱 일체형 터치스크린,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EP3041059B1 (en) * 2014-12-31 2019-09-11 LG Display Co., Ltd. Multilayer actuator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6193131A1 (en) * 2015-06-03 2016-12-0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ctuator device based on an electroactive polymer
KR101877503B1 (ko) * 2015-12-24 2018-07-11 주식회사 모다이노칩 복합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KR102320360B1 (ko) * 2017-07-18 2021-11-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34276B1 (ko) * 2017-12-08 2022-08-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2019136630A (ja) * 2018-02-07 2019-08-2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ハプティクス機器
US10721086B2 (en) * 2018-08-14 2020-07-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alanced conformity in chat conversations
EP3613514A1 (en) * 2018-08-20 2020-02-2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flexible vibration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lexible vibration module
KR102663292B1 (ko) * 2018-11-23 2024-05-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차량용 장치
KR20200068341A (ko) * 2018-12-05 2020-06-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10951992B2 (en) * 2018-12-31 2021-03-16 Lg Display Co., Ltd.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662671B1 (ko) * 2019-03-29 2024-04-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0412A (zh) 2022-04-22
US20220124439A1 (en) 2022-04-21
KR20220052748A (ko) 2022-04-28
JP7470090B2 (ja) 2024-04-17
JP2022068122A (ja) 2022-05-09
EP3989603A1 (en) 2022-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1984B (zh) 振動設備與包含其之電子設備
JP7470090B2 (ja) 振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装置
US2023039380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182744A1 (en) Apparatus
KR20220081879A (ko) 장치
US20220181403A1 (en) Apparatus
CN113467634B (zh) 振动设备和包括该振动设备的显示装置
US20230179926A1 (en) Apparatus
US20230138723A1 (en) Apparatus
US20230269542A1 (en) Vibration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TW202418841A (zh) 產生聲音的裝置
KR20220081733A (ko)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202226626A (zh) 振動裝置以及包含其的設備
KR20210142887A (ko) 표시 장치
JP2024075663A (ja) 振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装置
KR20220029415A (ko) 진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
CN113467634A (zh) 振动设备和包括该振动设备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