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3041A - 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 Google Patents

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3041A
TW202213041A TW109132811A TW109132811A TW202213041A TW 202213041 A TW202213041 A TW 202213041A TW 109132811 A TW109132811 A TW 109132811A TW 109132811 A TW109132811 A TW 109132811A TW 202213041 A TW202213041 A TW 2022130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ensing
touch
pen
fix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2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逸智
Original Assignee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32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213041A/zh
Priority to CN202011158226.6A priority patent/CN11425340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3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304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觸控筆結構包括一書寫模組以及一觸發模組。書寫模組包括一筆殼單元、一觸控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觸發模組包括一固定單元、一感測單元以及一彈性單元。固定單元位於筆殼單元的一容置空間,固定單元具有一開口與一容置腔。感測單元設置於筆殼單元的一開口,感測單元電性連接處理單元。彈性單元位於容置腔,彈性單元頂抵固定單元與感測單元。當感測單元被彈性單元推抵時,感測單元接觸筆殼單元的一固定部,以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在觸控單元受到一外力的推抵而推抵感測單元時,感測單元推抵彈性單元且接觸固定部,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第一接觸壓力大於第二接觸壓力。藉此,本發明的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可藉由上述的結構設計而提高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的使用壽命。

Description

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本發明關於一種觸控筆結構以及觸發模組,特別是關於一種藉由預先觸壓的結構設計而提高使用壽命的觸控筆結構以及觸發模組。
近年來,由於觸控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電子產品的顯示螢幕逐漸由傳統的非觸控式螢幕更換為觸控式螢幕,因此,人們可以不需要透過鍵盤或滑鼠就能直接在觸控螢幕上操作電子產品。而為了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大部份的觸控螢幕可以透過觸控筆進行操作,例如點擊、輸入訊息、或是在觸控面板上進行繪圖等輸入動作。
一般使用者在透過觸控筆操作操作電子產品時,藉由觸控筆的筆尖觸壓觸控螢幕,使得筆尖反饋而觸壓觸控筆內部的感應元件,進而產生觸控訊號,而使電子產品能根據觸控訊號而產生相應的操作。然而,由於感應元件屬於較為脆弱的電子元件,以及礙於目前觸控筆的設計,當觸控筆的筆尖受到撞擊時,例如觸控筆掉落到地面時,筆尖先觸及地面;此時,筆尖所產生的反饋力會導致感應元件受損,進而造成觸控筆損壞。
故,如何通過結構設計的改良,來克服上述的缺陷,以提升觸控筆結構的使用壽命,已成為本領域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觸控筆結構,其包括一書寫模組以及一觸發模組。書寫模組包括一筆殼單元、一觸控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筆殼單元具有一固定部、一容置空間以及一通孔,該固定部位於該容置空間。觸控單元穿設於該通孔。處理單元位於該容置空間中。觸發模組包括一固定單元、一感測單元以及一彈性單元。固定單元位於該容置空間,該固定單元具有一開口與一容置腔。感測單元設置於該開口,該感測單元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彈性單元位於該容置腔,該彈性單元頂抵該固定單元與該感測單元。其中,當該感測單元被該彈性單元推抵時,該感測單元接觸該固定部,以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其中,在該觸控單元受到一外力的推抵而推抵該感測單元時,該感測單元推抵該彈性單元且接觸該固定部,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該第一接觸壓力大於該第二接觸壓力。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觸發模組,其適用於一觸控筆結構,該觸控筆結構包括一筆殼單元、一觸控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該觸發模組包括一固定單元、一感測單元以及一彈性單元。固定單元位於該筆殼單元的一容置空間,該固定單元具有一開口與一容置腔。感測單元設置於該開口,該感測單元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彈性單元位於該容置腔,該彈性單元頂抵該固定單元與該感測單元。其中,該感測單元被該彈性單元推抵,以接觸該筆殼單元的一固定部,並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其中,在該感測單元被該觸控單元推抵時,該感測單元推抵該彈性單元且接觸該固定部,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該第一接觸壓力大於該第二接觸壓力。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觸控筆結構,其能通過“觸控筆結構包括一書寫模組以及一觸發模組。書寫模組包括一筆殼單元、一觸控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筆殼單元具有一固定部、一容置空間以及一通孔,該固定部位於該容置空間。觸控單元穿設於該通孔。處理單元位於該容置空間中。觸發模組包括一固定單元、一感測單元以及一彈性單元。固定單元位於該容置空間,該固定單元具有一開口與一容置腔。感測單元設置於該開口,該感測單元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彈性單元位於該容置腔,該彈性單元頂抵該固定單元與該感測單元。其中,當該感測單元被該彈性單元推抵時,該感測單元接觸該固定部,以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其中,在該觸控單元受到一外力的推抵而推抵該感測單元時,該感測單元推抵該彈性單元且接觸該固定部,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該第一接觸壓力大於該第二接觸壓力”的技術方案,以提高觸控筆結構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觸發模組,其能通過“適用於一觸控筆結構,該觸控筆結構包括一筆殼單元、一觸控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該觸發模組包括一固定單元、一感測單元以及一彈性單元。固定單元位於該筆殼單元的一容置空間,該固定單元具有一開口與一容置腔。感測單元設置於該開口,該感測單元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彈性單元位於該容置腔,該彈性單元頂抵該固定單元與該感測單元。其中,當該感測單元被該彈性單元推抵時,該感測單元接觸該筆殼單元的一固定部,以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其中,在該感測單元被該觸控單元推抵時,該感測單元推抵該彈性單元且接觸該固定部,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該第一接觸壓力大於該第二接觸壓力”的技術方案,以提高觸發模組的使用壽命。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13,其分別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觸控筆結構的部份分解示意圖、觸控筆結構的部份組合示意圖、觸發模組的分解示意圖、筆套元件的立體示意圖、觸控筆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6的VII部份的第一放大示意圖、圖6的VII部份的第二放大示意圖、觸控筆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9的X部份的第一放大示意圖、圖9的X部份的第一放大示意圖、觸控筆結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以及觸控筆結構的功能方塊圖。如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筆結構Z,其包括一書寫模組1以及一觸發模組D。書寫模組1包括一筆殼單元10、一觸控單元11以及一處理單元12。
首先,配合圖1至圖3所示,筆殼單元10可具有一固定部100、一容置空間101以及一通孔102,固定部100位於容置空間101。舉例來說,筆體單元10可包括一外殼元件103、一上蓋元件104以及一下蓋元件105。外殼元件103可為管狀結構,外殼元件103的一端具有通孔102,且外殼元件103的內部可容置上蓋元件104與下蓋元件105。上蓋元件104與下蓋元件105能拆卸地相互結合,上蓋元件104與下蓋元件105之間可界定出容置空間101,容置空間101可用於容置觸控單元11、處理單元12以及觸發模組D(將於下述內容進行說明)。其中,下蓋元件105對應於容置空間101的一面可具有固定部100。
接著,配合圖1至圖3及圖5所示,觸控單元11可穿設於通孔102。舉例來說,觸控單元11可包括一筆芯元件110以及一筆套元件111,筆芯元件110的一端可用於接觸外部電子裝置E(例如智慧型手機、觸控顯示器、平板電腦等,但不以此為限),筆芯元件110的另一端能拆卸地連接於筆套元件111的一端。而筆套元件111的另一端可具有至少一個頂抵面1110以及一凹陷部1111,凹陷部1111連接於至少一個頂抵面1110且用於容置固定部100;其中,在本實施例中,頂抵面1110是以兩個作為示例,但不以此為限。此外,頂抵面1110可呈U形或半圓形,但不以此為限。
並且,配合圖1至圖3所示,處理單元12位於容置空間101中,處理單元12可為具有處理器的一電路板,但不以此為限。
接下來,配合圖2至圖6、圖9所示,觸發模組D可包括一固定單元D1、一感測單元D2以及一彈性單元D3。
配合圖2至圖4及圖6、圖9所示,固定單元D1位於容置空間101,固定單元D1具有一開口D10與一容置腔D11。舉例來說,固定單元D1可位於觸控單元11與處理單元12之間。固定單元D1可為殼體結構,並具有容置腔D11以及與容置腔D11相通的開口D10。容置腔D11可用於容置彈性單元D3。此外,固定單元D1的兩側可分別向外突出形成一卡合部D12,下蓋元件105可具有對應於多個卡合部D12的多個凹陷部1050。固定單元D1藉由每一個卡合部D12能拆卸地卡合於所對應的凹陷部1050,以固定於下蓋元件105。
並且,配合圖2至圖4及圖6、圖9所示,感測單元D2設置於開口D10,感測單元D2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2。舉例來說,感測單元D2可包括一活動元件D20以及一感應元件D21。活動元件D20能活動地設置於開口D10。感應元件D21設置於活動元件D20的一端且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2;其中,感測單元D2可藉由一連接線(於圖中未標號,例如軟排線,但不以此為限)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2,並且,感測單元D2可為壓力感測器,但不以此為限。進一步來說,活動元件D20的兩側可分別向外突出形成一接合部D200,並且,固定單元D1的兩側可分別挖空形成與容置腔D11連通的一扣合部D13,活動元件D20藉由每一個接合部D200能活動地連接於所對應的扣合部D13,以與固定單元D1連接。而且,活動元件D20的一端可具有一凹槽D202,感應元件D21可拆卸地設置於凹槽D202中,感應元件D21背對活動元件D20的一面具有一感測面D210,並且,活動元件D20的一端具有圍繞感測面D210的一受壓面D201,且筆套元件111的至少一個頂抵面1110對應於受壓面D201。
接著,配合圖2至圖4及圖6、圖9所示,彈性單元D3位於容置腔D11,彈性單元D3頂抵固定單元D1與感測單元D2。舉例來說,彈性單元D3的一端抵觸於固定單元D1的內壁,彈性單元D3的一端抵觸於活動元件D20的另一端。其中,彈性單元D3可為彈簧,但不以此為限。
因此,感測單元D2被彈性單元D3推抵,以接觸固定部100,並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舉例來說,配合圖2至圖4及圖6、圖7、圖9、圖10所示,觸控筆結構Z在未使用的狀態下,藉由彈性單元13自身的伸展力推抵活動元件D20,以使活動元件D20驅使、帶動感應元件D21接觸固定部100,進而使感應元件D21獲得第一接觸壓力。接著,感測單元D2可根據第一接觸壓力而對應產生一第一壓力訊號。接下來,處理單元12可根據第一壓力訊號而判斷出觸控筆結構Z目前處於未使用的狀態,因此,處理單元12會處於一不作動狀態、或處於不發送任何觸控訊號到外部的狀態;也就是說,處理單元12的處理器會處於一不作動狀態、或處於不發送任何觸控訊號到外部的狀態。
相反地,在觸控單元11受到一外力的推抵而推抵感測單元D2時,感測單元D2推抵彈性單元D3且接觸固定部100,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第一接觸壓力大於第二接觸壓力。舉例來說,配合圖2至圖4及圖6、圖8、圖9、圖11所示,在使用者操作本發明的觸控筆結構Z時,當觸控筆結構Z受到使用者的驅使而以筆芯元件110的筆尖觸壓一外部電子裝置E(例如智慧型手機、觸控顯示器、平板電腦等,但不以此為限)的觸控螢幕E1時,筆芯元件110會產生一反饋力而驅使筆套元件111朝處理單元12趨近。接著,筆套元件111藉由多個頂抵面1110推抵活動元件D20的受壓面D201,以使活動元件D20推抵、壓縮彈性單元13;此時,由於活動元件D20帶動感測單元D2朝遠離固定部100的方向移動,使得感測面D210所受到的壓力變小,即固定部100仍觸壓著感測面D210,並對感測面D210產生第二接觸壓力,但第二接觸壓力小於第一接觸壓力。接下來,感測單元D2可根據第二接觸壓力而對應產生一第二壓力訊號,並且,處理單元12可根據第二壓力訊號而產生一觸控訊號。而後,與觸控筆結構Z通訊連結的至少一個外部電子裝置E可接收觸控訊號且根據觸控訊號而執行相對應的處理,例如,觸控訊號包含書寫數字“1”的數據,外部電子裝置E可藉由觸控螢幕E1顯示出數字“1”。
其中,處理單元12可包括一通訊元件(於圖中未繪示,通訊元件例如為藍芽通訊元件),且處理單元12藉由通訊元件而與外部電子裝置E通訊連結。此外,配合圖10及圖11所示,固定部100上還可設置有一接觸件1051,接觸件1051可為金屬材質的塊狀結構,接觸件1051可供感測單元D2的感測面D210接觸。
據此,本發明藉由上述的技術方案而提供一種預壓式的觸控筆結構Z,在觸控筆結構Z未使用的狀態時,感測單元D2被彈性單元D3推抵而接觸固定部100,以獲得接觸壓力。並且,在觸控筆結構Z的筆芯元件110不慎受到撞擊、敲擊時,筆芯元件110瞬間產生的強烈反饋力會間接傳遞到彈性單元13,並被彈性單元13吸收,且強烈反饋力不會直接、間接傳遞到感測單元D2的感測面D210,進而避免、降低感測單元D2受損的機會,而提高了感測單元D2與觸控筆結構Z的使用壽命。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本發明的感測單元D2有別於現有觸控筆的設置方式,是以反向的方式設置,因此,本發明的觸控筆結構Z可提供另一種反饋方式。舉例來說,在使用者藉由觸控筆結構Z操作外部電子裝置E時,當使用者以輕觸的方式以觸控筆結構Z在觸控螢幕E1上進行書寫時,由於使用者僅施予微小的力道,使得感測面D210與固定部100相互拉開且產生細微的間距,而讓感測面D210接觸固定部100的接觸壓力(在此先簡稱第一書寫壓力)小於前述的第一接觸壓力,因此,觸控筆結構Z會在觸控螢幕E1上書寫出線徑較細的線條(在此先簡稱第一線條);而在使用者加重觸控筆結構Z觸壓觸控螢幕E1的力道時,會使得感測面D210與固定部100之間的間距拉長,而讓感測面D210接觸固定部100的接觸壓力小於上述第一書寫壓力,因此,觸控筆結構Z在觸控螢幕E1上所書寫出的線條的線徑相較於上述第一線條會來的粗。換句話說,觸控筆結構Z在觸控螢幕E1上所書寫出的線條的粗細度可根據固定部100與感測面D210接觸的接觸壓力大小而改變,在固定部100接觸感測面D210的接觸壓力由大逐漸變小時,觸控筆結構Z所書寫出的線條的粗細度則會由細逐漸變粗;相反地,當感測面D210接觸固定部100的接觸壓力由小逐漸變大時,觸控筆結構Z所書寫出的線條的粗細度則會由粗逐漸變細。
此外,處理單元12可內建一壓力對照表,處理單元12根據所接收的壓力訊號且與壓力對照表比對,以產生相應的觸控訊號。也就是說,本發明的固定部100與感測面D210接觸所產生的接觸壓力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的內容,在使用者利用觸控筆結構Z操作電子產品的過程中,觸發模組D可根據使用者所施加的力道,而使感測面D210接觸固定部100能產生不同或相同的接觸壓力,且感測單元D2也能相應的產生多個相同、部份相同或不同的壓力訊號;相對地,處理單元12也能產生多個相同、部份相同或不同的壓力訊號。
根據上述內容,本發明再提供一種觸發模組D,其適用於一觸控筆結構Z,觸控筆結構Z包括一筆殼單元10、一觸控單元11以及一處理單元12,觸發模組D包括一固定單元D1、一感測單元D2以及一彈性單元D3。固定單元D1位於筆殼單元10的一容置空間101,固定單元D1具有一開口D10與一容置腔D11。感測單元D2設置於開口D10,感測單元D2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2。彈性單元D3位於容置腔D11,彈性單元D3頂抵固定單元D1與感測單元D2。其中,感測單元D2被彈性單元D3推抵,以接觸筆殼單元10的一固定部100,並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其中,在感測單元D2被觸控單元11推抵時,感測單元D2推抵彈性單元D3且接觸固定部100,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第一接觸壓力大於第二接觸壓力。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觸控筆結構,其能通過“觸控筆結構Z包括一書寫模組1以及一觸發模組D。書寫模組1包括一筆殼單元10、一觸控單元11以及一處理單元12。筆殼單元10具有一固定部100、一容置空間101以及一通孔102,固定部100位於容置空間101。觸控單元11穿設於通孔102。處理單元12位於容置空間101中。觸發模組D包括一固定單元D1、一感測單元D2以及一彈性單元D3。固定單元D1位於容置空間101,固定單元D1具有一開口D10與一容置腔D11。感測單元D2設置於開口D10,感測單元D2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2。彈性單元D3位於容置腔D11,彈性單元D3頂抵固定單元D1與感測單元D2。其中,當感測單元D2被彈性單元D3推抵時,感測單元D2接觸固定部100,以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其中,在觸控單元11受到一外力的推抵而推抵感測單元D2時,感測單元D2推抵彈性單元D3且接觸固定部100,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第一接觸壓力大於第二接觸壓力”的技術方案,以提高觸控筆結構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觸發模組,其能通過“適用於一觸控筆結構Z,觸控筆結構Z包括一筆殼單元10、一觸控單元11以及一處理單元12,觸發模組D包括一固定單元D1、一感測單元D2以及一彈性單元D3。固定單元D1位於筆殼單元10的一容置空間101,固定單元D1具有一開口D10與一容置腔D11。感測單元D2設置於開口D10,感測單元D2電性連接處理單元12。彈性單元D3位於容置腔D11,彈性單元D3頂抵固定單元D1與感測單元D2。其中,當感測單元D2被彈性單元D3推抵時,感測單元D2接觸筆殼單元10的一固定部100,以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其中,在感測單元D2被觸控單元11推抵時,感測單元D2推抵彈性單元D3且接觸固定部100,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第一接觸壓力大於第二接觸壓力”的技術方案,以提高觸發模組的使用壽命。
更進一步來說,本發明所提供的預壓式觸控筆結構Z及觸發模組D可藉由上述的技術方案,使得觸控筆結構Z的觸控單元11的筆芯元件110在不慎受到撞擊、敲擊時,筆芯元件110瞬間產生的強烈反饋力會間接被彈性單元13吸收,且強烈反饋力不會直接、間接傳遞到感應元件D21的感測面D210,進而避免、降低感應元件D21受損的機會,而提高了感應元件D21與觸控筆結構Z的使用壽命。並且,本發明可藉由筆殼單元10與觸控單元11設置方式,使得筆芯元件110在接觸觸控螢幕時,不會發生搖晃的情況,而讓使用者在操作上能更加順暢。而且,本發明的觸控筆結構Z還可提供另一種反饋方式,即感測面D210與固定部100接觸所產生的接觸壓力大小與觸控螢幕上所顯示出的線條的粗細度呈反比。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Z:觸控筆結構 1:書寫模組 10:筆殼單元 100:固定部 101:容置空間 102:通孔 103:外殼元件 104:上蓋元件 105:下蓋元件 1050:凹陷部 1051:接觸件 11:觸控單元 110:筆芯元件 111:筆套元件 1110:頂抵面 1111:凹陷部 12:處理單元 D:觸發模組 D1:固定單元 D10:開口 D11:容置腔 D12:卡合部 D13:扣合部 D2:感測單元 D20:活動元件 D200:接合部 D201:受壓面 D202:凹槽 D21:感應元件 D210:感測面 D3:彈性單元 E:外部電子裝置 E1:觸控螢幕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部份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部份組合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發模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筆套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7為圖6的VII部份的第一放大示意圖。
圖8為圖6的VII部份的第二放大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X部份的第一放大示意圖。
圖11為圖9的X部份的第二放大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筆結構的功能方塊圖。
Z:觸控筆結構
100:固定部
101:容置空間
102:通孔
103:外殼元件
104:上蓋元件
105:下蓋元件
1050:凹陷部
11:觸控單元
110:筆芯元件
111:筆套元件
12:處理單元
D:觸發模組
D12:卡合部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筆結構,其包括: 一書寫模組,其包括: 一筆殼單元,其具有一固定部、一容置空間以及一通孔,該固定部位於該容置空間; 一觸控單元,其穿設於該通孔;以及 一處理單元,其位於該容置空間中;以及 一觸發模組,其包括: 一固定單元,其位於該容置空間,該固定單元具有一開口與一容置腔; 一感測單元,其設置於該開口,該感測單元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以及 一彈性單元,其位於該容置腔,該彈性單元頂抵該固定單元與該感測單元; 其中,當該感測單元被該彈性單元推抵時,該感測單元接觸該固定部,以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其中,在該觸控單元受到一外力的推抵而推抵該感測單元時,該感測單元推抵該彈性單元且接觸該固定部,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該第一接觸壓力大於該第二接觸壓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筆結構,其中,該固定單元位於該觸控單元與該處理單元之間;其中,該感測單元包括一活動元件以及一感應元件,該活動元件能活動地設置於該開口,該感應元件設置於該活動元件的一端且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且該彈性單元頂抵該固定單元與該活動元件的另一端;其中,該活動元件被該彈性單元推抵,以帶動該感應元件接觸該固定部,進而使該感應元件獲得該第一接觸壓力。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筆結構,其中,該固定單元的兩側分別具有與該容置腔連接的一卡合部,該活動元件的兩側分別具有一接合部,該活動元件藉由每一該接合部能活動地接合於所對應的該卡合部,以與該固定單元連接。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筆結構,其中,該觸控單元包括一筆芯元件以及一筆套元件,該筆芯元件穿設於該通孔,該筆套元件的一端能拆卸地連接於該筆芯元件,該筆套元件的另一端具有至少一頂抵面以及一凹陷部,該凹陷部連接於至少一該頂抵面且用於容置該固定部;其中,在該筆芯元件受到該外力的推抵時,該筆芯元件驅使該筆套元件藉由該至少一該頂抵面推抵該活動元件。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觸控筆結構,其中,該感應元件具有一感測面,該活動元件的該一端具有圍繞該感測面的一受壓面,且該筆套元件的至少一該頂抵面對應於該受壓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筆結構,其中,該感測單元根據該第一接觸壓力以產生一第一壓力訊號,該處理單元根據該第一壓力訊號而處於一不作動狀態;其中,該感測單元根據該第二接觸壓力以產生一第二壓力訊號;其中,根據該第二壓力訊號,該處理單元產生一觸控訊號,並發送該觸控訊號到至少一外部電子裝置。
  7. 一種觸發模組,其適用於一觸控筆結構,該觸控筆結構包括一筆殼單元、一觸控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該觸發模組包括: 一固定單元,其位於該筆殼單元的一容置空間,該固定單元具有一開口與一容置腔; 一感測單元,其設置於該開口,該感測單元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以及 一彈性單元,其位於該容置腔,該彈性單元頂抵該固定單元與該感測單元; 其中,當該感測單元被該彈性單元推抵時,該感測單元接觸該筆殼單元的一固定部,以獲得一第一接觸壓力;其中,在該感測單元被該觸控單元推抵時,該感測單元推抵該彈性單元且接觸該固定部,並獲得一第二接觸壓力;其中,該第一接觸壓力大於該第二接觸壓力。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觸發模組,其中,該固定單元位於該觸控單元與該處理單元之間;其中,該感測單元包括一活動元件以及一感應元件,該活動元件能活動地設置於該開口,該感應元件設置於該活動元件的一端且電性連接該處理單元,且該彈性單元頂抵該固定單元與該活動元件的另一端;其中,該活動元件被該彈性單元推抵,以帶動該感應元件接觸該固定部,進而使該感應元件獲得該第一接觸壓力。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觸發模組,其中,該固定單元的兩側分別具有與該容置腔連接的一卡合部,該活動元件的兩側分別具有一接合部,該活動元件藉由每一該接合部能活動地接合於所對應的該卡合部,以與該固定單元連接。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觸發模組,其中,該感應元件具有一感測面,該活動元件的該一端具有圍繞該感測面的一受壓面,且該受壓面對應於該筆套元件的至少一頂抵面。
TW109132811A 2020-09-23 2020-09-23 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TW202213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2811A TW202213041A (zh) 2020-09-23 2020-09-23 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CN202011158226.6A CN114253407B (zh) 2020-09-23 2020-10-26 触控笔结构及触发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2811A TW202213041A (zh) 2020-09-23 2020-09-23 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3041A true TW202213041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789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2811A TW202213041A (zh) 2020-09-23 2020-09-23 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3407B (zh)
TW (1) TW2022130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7369B (zh) * 2022-11-16 2023-12-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裝置及其壓力感測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17858U (zh) * 2015-09-16 2016-02-21 Waltop Int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小型化充電式電容觸控筆
JP6694347B2 (ja) * 2016-07-25 2020-05-13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
WO2018083872A1 (ja) * 2016-11-04 2018-05-11 株式会社ワコム スタイラス、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CN206833382U (zh) * 2017-04-21 2018-01-02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后阻尼减震抗跌落笔头结构及主动笔
CN210091125U (zh) * 2019-12-30 2020-02-18 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7369B (zh) * 2022-11-16 2023-12-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裝置及其壓力感測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3407B (zh) 2024-03-22
CN114253407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0519B1 (en) Force concentrator
US8686959B2 (en) Touch screen multi-control emulator
US20140198062A1 (en) Input Element for Operating a Touch-Screen
WO2003056422A1 (en) A touch control display screen with a built-in electromagnet induction layer of septum array grids
JP2006004453A (ja) タッチ操作型コンピュータ
CN106354202A (zh) 输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TW202213041A (zh) 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CN104049788A (zh) 触控输入装置
US20070146329A1 (en) Touch keyboard
TW202213042A (zh) 觸控筆結構以及觸發模組
TWM294676U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327010A1 (en) Pointing device
JP2008033843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キーボード及びキーボード用キーの構造
TWI711946B (zh) 觸控筆結構
TWI514203B (zh) 觸控筆與電子裝置
TWI712923B (zh) 觸控筆結構
TWM463393U (zh) 觸控感應裝置
TWI711945B (zh) 觸發式觸控筆結構
TWM455913U (zh) 觸控滑鼠結構
TWI769744B (zh) 雙模式觸控裝置以及雙模式觸控方法
TWI755103B (zh) 外接式鍵盤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614068U (zh) 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TWI437945B (zh) 電子裝置及其具有按鍵電路之殼體結構
TWI666573B (zh) 具觸控輸入功能的保護結構
TW202219703A (zh) 按鍵式電容觸控人機介面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