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4068U - 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4068U
TWM614068U TW110202968U TW110202968U TWM614068U TW M614068 U TWM614068 U TW M614068U TW 110202968 U TW110202968 U TW 110202968U TW 110202968 U TW110202968 U TW 110202968U TW M614068 U TWM614068 U TW M61406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ouch
signal
coordinat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2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文熙
Original Assignee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2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4068U/zh
Publication of TWM614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406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揭露一種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包括一主機模組。主機模組包括一機殼單元、一第一觸控單元、一第二觸控單元以及一控制單元。機殼單元具有一顯示元件以及一觸壓元件。第一觸控單元設置在機殼單元上,並對應於顯示元件,第一觸控單元經配置以接收一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一座標。第二觸控單元設置在機殼單元上,並對應於觸壓元件,第二觸控單元經配置以接收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二座標。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於第一觸控單元以及第二觸控單元。當經過一第一時間後,第二觸控單元接收一第二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三座標,且第二觸控單元根據第二座標及第三座標計算一第一位移資訊。控制單元經配置以根據第一座標或第一位移資訊而控制顯示元件所顯示的一游標。藉此,本創作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可達到提供觸控筆兩種觸控模式的功效。

Description

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本創作關於一種觸控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可提供觸控筆兩種觸控模式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於電子產品的高效能、高規格視覺享受的追求越來越高,以豐富更棒的產品使用體驗。例如,在具備觸碰螢幕功能的筆記型電腦,配置有一手寫觸控筆,方便使用者除鍵盤輸入外,還可以透過手寫觸控筆接觸螢幕而以筆書寫方式輸入。
然而,目前筆記型電腦的觸控板仍停留在僅能用手指操作的階段。
故,如何通過結構設計的改良,來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為本領域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創作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創作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包括一主機模組,主機模組包括一機殼單元、一第一觸控單元、一第二觸控單元以及一控制單元。機殼單元具有一顯示元件以及一觸壓元件。第一觸控單元設置在該機殼單元上,並對應於該顯示元件,該第一觸控單元經配置以接收一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一座標。第二觸控單元設置在該機殼單元上,並對應於該觸壓元件,該第二觸控單元經配置以接收該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二座標。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於該第一觸控單元以及該第二觸控單元。其中,當經過一第一時間後,該第二觸控單元接收一第二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三座標,且該第二觸控單元根據該第二座標及該第三座標計算一第一位移資訊。其中,該控制單元經配置以根據該第一座標或該第一位移資訊而控制該顯示元件所顯示的一游標。
本創作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能通過“機殼單元具有一顯示元件以及一觸壓元件。第一觸控單元設置在該機殼單元上,並對應於該顯示元件,該第一觸控單元經配置以接收一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一座標。第二觸控單元設置在該機殼單元上,並對應於該觸壓元件,該第二觸控單元經配置以接收該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二座標。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於該第一觸控單元以及該第二觸控單元。其中,當經過一第一時間後,該第二觸控單元接收一第二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三座標,且該第二觸控單元根據該第二座標及該第三座標計算一第一位移資訊。其中,該控制單元經配置以根據該第一座標或該第一位移資訊而控制該顯示元件所顯示的一游標”的技術方案,以達到提供觸控筆兩種觸控模式的功效。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創作所公開有關“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創作的優點與效果。本創作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創作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創作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訊號,但這些元件或者訊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訊號與另一訊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7,分別為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的主機模組的結構示意圖、第一觸控單元與第二觸控單元的結構示意圖、觸控筆模組的結構示意圖、第一操作方式的使用狀態示意圖、第二操作方式的第一使用狀態示意圖、第二操作方式的第二使用狀態示意圖以及功能方塊圖。如圖所示,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Z,其包括一主機模組1,主機模組1包括一機殼單元10、一第一觸控單元11、一第二觸控單元12以及一控制單元13。
首先,配合圖1所示,本創作的主機模組1的外觀大致可為一般筆記型電腦。機殼單元10可具有一顯示元件100以及一觸壓元件101,機殼單元10可為主機模組1的殼體結構。進一步來說,機殼單元10可包括一第一殼體元件102以及一第二殼體元件103,第一殼體元件102可具有顯示元件100,第二殼體元件103能活動地連接於第一殼體元件102,且第二殼體元件103可具有觸壓元件101。舉例來說,第一殼體元件102可為上蓋殼體結構,第二殼體元件103可為下基座殼體結構,但不以此為限。第一殼體元件102上可設置有顯示元件100;其中,顯示元件100可為顯示器。第二殼體元件103能活動地連接於第一殼體元件102,第二殼體元件103上可設置有觸壓元件101;其中,觸壓元件101可為觸控板。
接著,配合圖1、圖2及圖7所示,第一觸控單元11設置在機殼單元10上,並對應於顯示元件100。舉例來說,第一觸控單元11可設置在機殼單元10的第一殼體元件102上;其中,第一觸控單元11較佳與顯示元件100配置在一起,且第一觸控單元11與顯示元件100形成一觸控顯示器。進一步來說,第一觸控單元11可包括多個第一感測元件110以及一第一運算元件111,第一運算元件111電性連接於多個第一感測元件110。其中,第一感測元件110可為金屬線,第一運算元件111可為處理器,但不以此為限。多個第一感測元件110可定義出一第一感測區域S1,且第一感測區域S1對應於顯示元件100(即第一感測區域S1可與顯示元件100的顯示區相等)。
接下來,配合圖1、圖2及圖7所示,第二觸控單元12設置在機殼單元10上,並對應於觸壓元件101。舉例來說,第二觸控單元12可設置於機殼單元10的第二殼體元件103上,且第二觸控單元12較佳與觸壓元件101配置在一起;即,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可配置在觸壓元件101中。進一步來說,第二觸控單元12可包括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以及一第二運算元件121,第二運算元件121電性連接於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其中,第二感測元件120可為金屬線,第二運算元件121可為處理器,但不以此為限。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可定義出一第二感測區域S2,且第二感測區域S2對應於觸壓元件101(即第二感測區域S2可與觸壓元件101的觸壓區相等)。
接著,配合圖1、圖2及圖7所示,控制單元13電性連接於第一觸控單元11以及第二觸控單元12。其中,控制單元13可為具有處理、控制功能的電路板或處理器,但不以此為限。控制單元13可電性連接於顯示元件100、第一運算元件111以及第二運算元件121,且控制單元13可設置於第一殼體元件102或第二殼體元件103。
進一步地,配合圖1至圖3、及圖7所示,本創作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Z能配合觸控筆模組2一併使用,或者本創作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Z還可進一步包括一觸控筆模組2。其中,觸控筆模組2可為一般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但不以此為限,本創作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Z也可與其他類型的電容觸控筆配合使用。觸控筆模組2可包括一筆體單元20、一收發單元21以及一處理單元22。筆體單元20具有一接觸部200。收發單元21連接於接觸部200。處理單元22連接於收發單元21,處理單元22經配置以控制收發單元21發出第一訊號或第二訊號。
舉例來說,配合圖3及圖7所示,本創作的觸控筆模組2可包括一筆體單元20、一收發單元21以及處理單元。筆體單元20可具有一接觸部200;其中,筆體單元20可為觸控筆的本體結構,接觸部200可為觸控筆的筆尖(或稱書寫端),且接觸部200可為導電材質。收發單元21以物理方式或電性方式連接於接觸部200;其中,收發單元21可為具有接收與發射功能的訊號發射模組、或其他類型的感測模組,但不以此為限。並且,第二處理單元22電性連接於收發單元21;其中,處理單元22可為具有處理、控制功能的電路板,但不以此為限。其中,觸控筆模組2還可包括具有重複充放電功能的電池(於圖中未繪示)。
因此,第一觸控單元11經配置以接收一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一座標。並且,控制單元13經配置以根據第一座標而控制顯示元件100所顯示的一游標C。舉例來說,配合圖1至圖4、及圖7所示,在使用者藉由觸控筆模組2的接觸部200趨近或觸壓於顯示元件100時,處理單元22可控制收發單元21朝向第一感測區域S1發出第一訊號。接著,通過位於第一感測區域S1中的多個第一感測元件110接收第一訊號並產生一第一訊號組;即,多個第一感測元件110中的一部分第一感測元件110會接收第一訊號,並產生第一訊號組。接下來,響應於所產生的第一訊號組,第一運算元件111會根據第一訊號組計算獲得一第一座標;其中,第一座標可為一絕對座標的資訊。接著,控制單元13在接收到第一運算元件111所傳送的第一座標後,控制單元13可根據第一座標所包含的資訊而驅使顯示元件100所顯示的游標C移動到觸控筆模組2的接觸部200趨近或觸壓於顯示元件100上的位置。
在另外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二觸控單元12經配置以接收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二座標。並且,當經過一第一時間後,第二觸控單元12接收一第二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三座標,且第二觸控單元12根據第二座標及第三座標計算一第一位移資訊。而且,控制單元13經配置以根據第一位移資訊而控制顯示元件100所顯示的一游標C。
舉例來說,配合圖1至圖3、及圖5至圖7所示,當使用者藉由觸控筆模組2的接觸部200趨近或觸壓於觸壓元件101時,處理單元22可控制收發單元21朝向第二感測區域S2發出第一訊號。接著,通過位於第二感測區域S2中的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以接收第一訊號並產生一第二訊號組;即,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中的一部分第二感測元件120會接收第一訊號,並產生第二訊號組。接下來,響應於所產生的第二訊號組,第二運算元件121可根據第二訊號組計算獲得一第二座標;其中,第二座標可為一絕對座標的資訊。
接著,經過第一時間後,通過觸控筆模組2朝向第二感測區域S2發出第二訊號;例如,在觸控筆模組2持續趨近或接觸於觸壓元件101時,處理單元22可控制收發單元21朝向第二感測區域S2發出第二訊號。其中,第二感測元件120接收到第二訊號的時間點與接收到第一訊號的時間點之間可間隔了第一時間;其中,第一時間可為幾毫秒,但不以此限。接下來,通過位於第二感測區域S2中的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接收第二訊號並產生一第三訊號組;即,第二感測區域S2中的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中的一部分第二感測元件120可接收到收發單元21所發出的第二訊號,並產生第三訊號組。接著,第二運算元件121在接收到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所輸出的第三訊號組,並對應產生第三座標;其中,第三座標可為一絕對座標的資訊。緊接著,第二運算元件121可根據第二座標及第三座標計算出第一位移資訊;即,第二運算元件121可計算第三座標與第二座標之間的差值,而對應產生第一位移資訊。其中,第一位移資訊可包含一第一軸向的位移量以及一第二軸向的位移量,第一軸向可為X軸,第二軸向可為Y軸,但不以此為限。最後,控制單元13在接收到第二運算元件121所傳送的第一位移資訊後,可根據第一位移資訊包含的位移量相關資訊而驅使顯示元件100所顯示的游標C停留或進行位移。
進一步來說,配合圖1至圖3、及圖5至圖7所示,在觸控筆模組2持續趨近或接觸於觸壓元件101,且處理單元22控制收發單元21朝向第二感測區域S2發出多個訊號時,第二感測區域S2中的多個第二感測元件120可接收所述多個訊號,並對應產生多個訊號組。接著,第二運算元件121可依序接收多個訊號組,並依序對應產生多個座標。接下來,第二運算元件121可根據多個座標而計算出多個位移資訊(即接觸部200在觸壓元件101上位移的軌跡),並輸出給控制單元13,以使控制單元13驅使顯示元件100所顯示的游標C相對於接觸部200的位移軌跡而進行相對的位移(如圖6所示)。
藉此,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Z藉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提供觸控筆模組2以兩種觸控模式操作主機模組1,其中一種是在顯示元件100上以絕對座標的方式操作主機模組1(如圖4所示),另外一種是在觸壓元件101上以相對座標的方式操作主機模組1(如圖5及圖6所示)。
進一步地,當該第一時間小於或等於一預設時間時,該第二運算元件根據該第二座標及該第三座標計算該第一位移資訊;其中,當該第一時間大於該預設時間時,該第二運算元件不計算該第一位移資訊。舉例來說,配合圖1至圖3、及圖5至圖7所示,當觸控筆模組2持續趨近或接觸於觸壓元件101時,第二感測元件120接收到第二訊號的時間點與接收到第一訊號的時間點之間所間隔的第一時間會符合或在一預設時間(例如幾毫秒,但不以此為限)內。而當觸控筆模組2遠離觸壓元件101之後又再次趨近或接觸於觸壓元件101時(即使用者將觸控筆模組2拿離開又再次將觸控筆模組2趨近或接觸於觸壓元件101),第二感測元件120接收到第二訊號的時間點與接收到第一訊號的時間點之間所間隔的第一時間則會大於預設時間;此時,第二運算元件121不計算第一位移資訊,即第二運算元件121不會計算第三座標與第二座標之間的差值。
更進一步地,本創作的主機模組1還可包括一輸入單元14、一儲存單元15以及一電源單元16。輸入單元14設置於機殼單元10,輸入單元14鄰近於第二觸控單元12,且輸入單元14連接控制單元13。儲存單元15位於機殼單元10中,儲存單元15連接控制單元13。電源單元16位於機殼單元10中,電源單元16連接控制單元13。
舉例來說,配合圖1及圖7所示,輸入單元14可設置於機殼單元10的第二殼體元件103上;其中,輸入單元14可為鍵盤組件。儲存單元15可位於機殼單元10的第二殼體元件103中;其中,儲存單元15可為硬碟或記憶體,但不以此為限。電源單元16可位於機殼單元10的第二殼體元件103中,電源單元16可為具有重複充放電功能的電池。
此外,第一運算元件111經配置以驅使一部分第一感測元件110中的至少一個第一感測元件110發出一第一感應訊號,處理單元22經配置以響應於收發單元21接收到第一感應訊號時,處理單元22控制收發單元21發出第一訊號,且另外一部分第一感測元件110中的至少一個第一感測元件110接收第一訊號。其中,第二運算元件121經配置以驅使其中一部分第二感測元件120中的至少一個第二感測元件120發出一第二感應訊號,處理單元22經配置以響應於收發單元21接收到第二感應訊號時,處理單元22控制收發單元21發出第一訊號,且另外一部分第二感測元件120中的至少一個第二感測元件120接收第一訊號。
舉例來說,配合圖1至圖3、及圖5至圖7所示,本創作的第一觸控單元11與第二觸控單元12也可以配置成下述運作模式。第一運算元件111可藉由提供第一感應訊號給位於第一感測區域S1中的一部分第一感測元件110中的至少一個第一感測元件110,以使觸控筆模組2的收發單元21可接收到第一感應訊號。接著,觸控筆模組2可根據第一感應訊號而驅使收發單元21朝第一感測區域S1發出第一訊號,而使得另外一部分第一感測元件110中的至少一第一感測元件110接收到第一訊號。或者,第二運算元件121可藉由提供第二感應訊號給位於第二感測區域S2中的一部分第二感測元件120中的至少一第二感測元件120,以使觸控筆模組2的收發單元21可接收到第二感應訊號。接著,觸控筆模組2可根據第二感應訊號而驅使收發單元21朝第二感測區域S2發出第一訊號,而使得另外一部分第二感測元件120中的至少一第二感測元件120接收到第一訊號。
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創作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創作所提供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Z,其能通過“機殼單元10具有一顯示元件100以及一觸壓元件101。第一觸控單元11設置在機殼單元10上,並對應於顯示元件100,第一觸控單元11經配置以接收一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一座標。第二觸控單元12設置在機殼單元10上,並對應於觸壓元件101,第二觸控單元12經配置以接收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二座標。控制單元13電性連接於第一觸控單元11以及第二觸控單元12。其中,當經過一第一時間後,第二觸控單元12接收一第二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三座標,且第二觸控單元12根據第二座標及第三座標計算一第一位移資訊。其中,控制單元13經配置以根據第一座標或第一位移資訊而控制顯示元件100所顯示的一游標C”的技術方案,以達到提供觸控筆兩種觸控模式的功效。
更進一步來說,本創作所提供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Z藉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提供觸控筆模組2以兩種觸控模式操作主機模組1,其中一種是在顯示元件100上以絕對座標的方式操作主機模組1(如圖2所示),另外一種是在觸壓元件101上以相對座標的方式操作主機模組1(如圖3及圖4所示)。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創作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Z:觸控裝置 1:主機模組 10:機殼單元 100:顯示元件 101:觸壓元件 102:第一殼體元件 103:第二殼體元件 11:第一觸控單元 110:第一感測元件 111:第一運算元件 12:第二觸控單元 120:第二感測元件 121:第二運算元件 13:控制單元 14:輸入單元 15:儲存單元 16:電源單元 2:觸控筆模組 20:筆體單元 200:接觸部 21:收發單元 22:處理單元 C:游標 S1:第一感測區域 S2:第二感測區域
圖1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的主機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的第一觸控單元與第二觸控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的觸控筆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的第一操作方式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的第二操作方式的第一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的第二操作方式的第二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Z:觸控裝置
1:主機模組
10:機殼單元
100:顯示元件
101:觸壓元件
102:第一殼體元件
103:第二殼體元件
14:輸入單元
2:觸控筆模組
20:筆體單元
200:接觸部
C:游標
S1:第一感測區域
S2:第二感測區域

Claims (11)

  1. 一種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包括: 一主機模組,其包括: 一機殼單元,其具有一顯示元件以及一觸壓元件; 一第一觸控單元,其設置在該機殼單元上,並對應於該顯示元件,該第一觸控單元經配置以接收一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一座標; 一第二觸控單元,其設置在該機殼單元上,並對應於該觸壓元件,該第二觸控單元經配置以接收該第一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二座標;以及 一控制單元,其電性連接於該第一觸控單元以及該第二觸控單元; 其中,當經過一第一時間後,該第二觸控單元接收一第二訊號,並對應產生一第三座標,且該第二觸控單元根據該第二座標及該第三座標計算一第一位移資訊; 其中,該控制單元經配置以根據該第一座標或該第一位移資訊而控制該顯示元件所顯示的一游標。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中,該機殼單元包括一第一殼體元件以及一第二殼體元件,該第一殼體元件具有該顯示元件,該第二殼體元件能活動地連接於該第一殼體元件,且該第二殼體元件具有該觸壓元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觸控單元包括: 多個第一感測元件,其經配置以接收該第一訊號,並產生一第一訊號組;以及 一第一運算元件,其電性連接於多個該第一感測元件,且該第一運算元件經配置以根據該第一訊號組計算獲得該第一座標。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二觸控單元包括: 多個第二感測元件,其經配置以接收該第一訊號,並產生一第二訊號組,且多個該第二感測元件經配置以接收該第二訊號,並產生一第三訊號組;以及 一第二運算元件,其電性連接於多個該第二感測元件,該第二運算元件經配置以根據該第二訊號組計算獲得該第二座標,該第二運算元件經配置以根據該第三訊號組計算獲得該第三座標,且該第二運算元件根據該第二座標及該第三座標計算該第一位移資訊。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時間小於或等於一預設時間時,該第二運算元件根據該第二座標及該第三座標計算該第一位移資訊;其中,當該第一時間大於該預設時間時,該第二運算元件不計算該第一位移資訊。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還包括一觸控筆模組,其包括: 一筆體單元,其具有一接觸部; 一收發單元,其連接於該接觸部;以及 一處理單元,其連接於該收發單元,該處理單元經配置以控制該收發單元發出該第一訊號或該第二訊號。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運算元件經配置以驅使一部分該第一感測元件中的至少一該第一感測元件發出一第一感應訊號,該處理單元經配置以響應於該收發單元接收到該第一感應訊號時,該處理單元控制該收發單元發出該第一訊號,且另外一部分該第一感測元件中的至少一該第一感測元件接收該第一訊號。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二運算元件經配置以驅使其中一部分該第二感測元件中的至少一該第二感測元件發出一第二感應訊號,該處理單元經配置以響應於該收發單元接收到該第二感應訊號時,該處理單元控制該收發單元發出該第一訊號,且另外一部分該第二感測元件中的至少一該第二感測元件接收該第一訊號。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該主機模組還包括一輸入單元,其設置於該機殼單元,該輸入單元鄰近於該第二觸控單元,且該輸入單元連接該控制單元。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該主機模組還包括一儲存單元,其位於該機殼單元中,該儲存單元連接該控制單元。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該主機模組還包括一電源單元,其位於該機殼單元中,該電源單元連接該控制單元。
TW110202968U 2021-03-19 2021-03-19 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TWM614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2968U TWM614068U (zh) 2021-03-19 2021-03-19 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2968U TWM614068U (zh) 2021-03-19 2021-03-19 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4068U true TWM614068U (zh) 2021-07-01

Family

ID=7791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2968U TWM614068U (zh) 2021-03-19 2021-03-19 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4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9224B2 (en) Selective rejection of touch contacts in an edge region of a touch surface
US10452174B2 (en) Selective input signal rejection and modification
US20190272060A1 (en) Touch-sensitive button with two levels
CN203405773U (zh) 压敏键、键盘和计算系统
US7910843B2 (en) Compact input device
US8686959B2 (en) Touch screen multi-control emulator
KR20070120651A (ko) 입력 장치
TWI515632B (zh) 隨觸即用輸入裝置以及操作方法
TW202213041A (zh) 觸控筆結構及觸發模組
TWM614068U (zh) 具有雙模式的觸控裝置
TWI478017B (zh)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方法
AU2013100574A4 (en) Interpreting touch contacts on a touch surface
TW202238334A (zh) 用於操作使用者介面的觸控系統以及操作使用者介面的方法
TW202238341A (zh) 雙模式觸控裝置以及雙模式觸控方法
JP3234590U (ja) スタイラスモジュール
TW202213042A (zh) 觸控筆結構以及觸發模組
AU2015271962B2 (en) Interpreting touch contacts on a touch surface
TWM614780U (zh) 具觸控功能的電子裝置
TWM458611U (zh) 省電型觸控板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