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9052A - 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 Google Patents

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9052A
TW202209052A TW109129503A TW109129503A TW202209052A TW 202209052 A TW202209052 A TW 202209052A TW 109129503 A TW109129503 A TW 109129503A TW 109129503 A TW109129503 A TW 109129503A TW 202209052 A TW202209052 A TW 2022090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identifier
port
platform
brid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9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7230B (zh
Inventor
盧賀隆
林秀炫
張原榮
Original Assignee
寶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寶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寶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29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7230B/zh
Priority to US17/036,607 priority patent/US11874703B2/en
Priority to JP2020187194A priority patent/JP7018110B1/ja
Priority to CN202011277425.9A priority patent/CN1141165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9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9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7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723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7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bus b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3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game device, e.g. specific interfaces between game controller and conso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 G06F13/12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performs an I/O function other than control of data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係用以電性耦接於具有第一辨識符及應用程式的行動裝置,且其包含控制單元、記憶單元以及輸入輸出模組。記憶單元電性耦接於控制單元且儲存有至少一第二辨識符及至少一組態檔案。輸入輸出模組包含輸入輸出單元、行動埠及輸入輸出埠,且行動埠係用以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當行動裝置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時,控制單元自行動裝置接收第一辨識符並啟動對應於第一辨識符之組態檔案,並將對應於第一辨識符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且行動裝置接收第二辨識符並啟動應用程式。

Description

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行動裝置橋接平台,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是有關一種用以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現有技術中用於行動裝置之擴充設備及轉接設備可以提供對行動裝置充電、數據傳輸、資訊儲存及/或連接其它裝置(例如磁碟)以提供擴充功能等功效。然而,現有技術中的擴充設備及轉接設備仍欠缺整合多個不同種類之設備,並依據使用者個人化之需求自動化且智慧化操作各設備的功能。事實上,對於使用者而言,在通過擴充設備整合多個不同種類之裝置時,需要對各個裝置各自之軟體、週邊與系統相關資訊都有深入及完整的了解,方能有效達到整合各裝置的效果。除此之外,每次通過擴充設備與其它裝置連接時,皆需要重新進行安裝與設定的步驟。
除此之外,當如前所述,欲以不同使用者之行動裝置與擴充設備建立連接時,現有技術中的擴充設備尚無法智慧化地判斷行動裝置之使用者的身分並提供客製化的對應服務。換句話說,有需要提供一種能夠依據所連接之行動裝置的使用者的身分而進行獨特處理及操作的擴充設備或是轉接設備。
在現有技術中,俗稱為KVM切換器(KVM switch,Keyboard, Video, Mouse switch)之設備是能夠將多個裝置(如鍵盤、螢幕、滑鼠、音效裝置、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等)串接以進行切換與控制,或是進一步與集線器(HUB)配合使用。然而,現有技術之KVM切換器僅涉及訊號的轉傳。
另外,雖然現有的一些擴充設備提供的數據傳輸功能是得以將行動裝置所顯示之畫面傳輸至行動裝置外之顯示器,例如,將遊戲主機或是手機的畫面傳送至家用顯示器(如電視螢幕)上,以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惟上述擴充設備事實上僅是將行動裝置的畫面完整轉送至另一顯示器,而不具有使得使用者能通過擴充裝置去執行或變更行動裝置內之軟硬體的功能。因此,在此情形中,現有技術的擴充設備僅是類似於轉接站而僅提供轉接訊號的功能,而不具有對與其連接之行動裝置及/或顯示器的控制權。
舉例而言,任天堂公司(NINTENDO CO.)已提出一種支架(cradle)(美國專利US 10,010,789B2),當使用者將遊戲機的主機放置於支架時,遊戲機主機本身之顯示器可自動關閉,而支架將遊戲機主機之顯示器原先顯示之畫面(該畫面可部分由遊戲機主機附屬之控制器提供)投放到同樣連接於支架的外接顯示器上。索尼(SONY)公司同樣也提供類似功能之支架。然而,上述支架僅提供偵測連接狀態與將訊號轉送至其他顯示器之作用,而支架本身並無提供使用者操作、控制、存取遊戲機主機之內容的功能。
除了上述現有裝置之外,蘋果公司於台灣專利第I404279號揭示一種用於鏈接配件的智慧性銜接站。然而,該智慧性銜接站仍然僅提供在電子裝置與配件之間進行訊號之轉遞。詳細而言,該智慧性銜接站是在同一時間內有多組配件可進行通信時,依據所接收之來自配件的一組優先選項來進行資訊轉遞。
台灣專利第I570529號揭示一種智慧電器控制系統,其能夠接收並傳送控制訊號,供使用者使用智慧型動裝置操控多個電器。然而,對於智慧電器控制系統而言,其僅是接收及傳遞控制訊號,而其事實上並不具有對於智慧行動裝置與電器的完整控制權限(即,智慧行動裝置僅作為遙控器而其中完整內容無法經智慧電器控制系統存取),且其亦非設計供不同使用者的行動裝置進行連接與控制。
另外,中國專利公開號第102143336A提供一種智能控制網路中用作控制器的電視機及其控制方法,該電視機可以對被控設備發出控制訊號以與被控設備通信。該電視機同樣只是具有部分的遙控功能,而無法擴充、使用被控設備之完整功能。換句話說,現有技術之裝置皆僅是作為橋接站,提供橋接各個硬體設備的功能,而並無提供完整的整合、擴充與智慧學習等功能。
有鑑於此,有需要提供一種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除了能夠提供對行動裝置充電、數據傳輸、資訊儲存及/或連接其它裝置的功能外,還可以依據所連接之行動裝置的使用者的身分等個人化資訊,而更即時且有效地整合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之行動裝置,甚至是其他外接裝置本身的功能,使得使用者能通過行動裝置橋接平台而更便利地使用行動裝置與其他外接裝置的功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得以通過與其電性耦接之行動裝置之第一辨識符,及其中記憶單元所儲存的第二辨識符及組態檔案,使得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得以啟動組態檔案並啟動行動裝置之應用程式而達成控制行動裝置的功效。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用以電性耦接於一行動裝置,其中該行動裝置具有一第一辨識符及一應用程式,該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包含一控制單元、電性耦接於該控制單元的記憶單元以及一輸入輸出模組。該記憶單元儲存有至少一第二辨識符及至少一組態檔案,輸入輸出模組包含一輸入輸出單元、一行動埠及一輸入輸出埠,其中,該輸入輸出單元電性耦接於該控制單元、該行動埠及該輸入輸出埠,且該行動埠係用以電性耦接於該行動裝置。當該行動裝置是電性耦接於該行動裝置橋接平台時,該控制單元自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一辨識符並啟動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之該組態檔案,並將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的該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該行動裝置,且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二辨識符並啟動該應用程式。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行動裝置橋接平台還進一步包括一電源單元,該電源單元是電性耦接於該控制單元及該行動埠,用以對行動裝置橋接平台或是該行動裝置供電。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行動裝置還進一步具有一橋接應用程式(bridging App),該橋接應用程式係用以將該第一辨識符傳送至該控制單元,且該橋接應用程式在接收該第二辨識符後啟動該應用程式。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記憶單元儲存有多個第二辨識符及多個組態檔案,各個該等第二辨識符對應於不同的該行動裝置,且各個該等組態檔案對應於不同的該行動裝置。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輸入輸出模組還進一步包含與該輸入輸出單元電性耦接之一顯示埠,該顯示埠係用以與一顯示裝置電性耦接。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顯示埠為VGA(Video Graphics Array)埠、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埠、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埠或是DP(DisplayPort)埠。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輸入輸出模組還進一步包含與該輸入輸出單元電性耦接之一通訊埠,該通訊埠係用以與一外接模組電性耦接。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當該行動裝置及該外接模組皆電性耦接於該行動裝置橋接平台時,該控制單元自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一辨識符並啟動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之該組態檔案,並將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的該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該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二辨識符並啟動該應用程式,且該外接模組被啟動以執行一外接功能。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外接模組包括鍵盤、滑鼠、觸控板、遊樂器、耳機、搖桿、播放器及攝影機的至少一者。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記憶單元還進一步儲存有一智慧組態,該智慧組態係通過智慧學習而建立該組態檔案。
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手段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是通過「該行動裝置是電性耦接於該行動裝置橋接平台時,該控制單元自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一辨識符並啟動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之該組態檔案,並將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的該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該行動裝置,且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二辨識符並啟動該應用程式」之技術特徵,使得行動裝置使用者得以在使行動裝置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後,通過行動裝置橋接平台而便利地操作行動裝置,甚至是同樣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其他外接模組,達到有效控制行動裝置、整合多個行動裝置及外接模組的效果。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揭露有關「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實施方式,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功效。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圖式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描繪,先予敘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揭示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技術範疇。
首先,請參閱圖1。圖1為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方塊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係用以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M。只要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與行動裝置M連接的方式能夠使得其等之間進行電訊號的傳遞,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上述連接的方式不加以限制。舉例而言,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可以通過有線(實體)或無線方式與行動裝置M電性耦接。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與行動裝置M的連接是通過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中的組件達成,此部分將於稍後詳細敘述。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行動裝置M可為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器(PDA)等便於使用者隨身攜帶的電子裝置。除此之外,行動裝置M可以具有如各種應用程式(app)之軟體及如攝影機、觸控螢幕及充電埠等之硬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行動裝置M可以具有第一辨識符及至少一應用程式。詳細而言,行動裝置M的第一辨識符可以是國際行動裝置辨識碼(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或是其他任何能夠使得其他使用者或裝置能夠辨識行動裝置M的辨識符,如MEID(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ESN(Electronic Serial Number)或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等。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第一辨識符還可以提供供應商識別碼(Vendor Identification,VID)、產品識別碼(Product Identification,PID)、產品名稱(Product String)或產品種類等資訊。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制於此。行動裝置M的應用程式(或稱應用軟體)可以是任何種類(原生型、混合型或網頁型等)的應用程式。
請同樣參閱圖1,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包含控制單元1、記憶單元2以及輸入輸出模組3。如圖1所示,記憶單元2是電性耦接於控制單元1。輸入輸出模組3包含輸入輸出單元31、輸入輸出埠32及行動埠33,而輸入輸出單元31電性耦接於控制單元1、輸入輸出埠32及行動埠33。
首先,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可以是如微處理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的運算器,其可以將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及各種輸入輸出介面等周邊記憶與運送功能組件加以整合。然而,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控制單元1。控制單元1也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而為了使得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能執行其功能,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可在中央處理單元外另外使用輸入輸出控制器等其他組件。
接著,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記憶單元2儲存有至少一個第二辨識符及至少一個組態檔案。記憶單元2可以將第二辨識符及組態檔案儲存於非揮發性記憶體中(本機(in-device)儲存),或者是除了將第二辨識符及組態檔案儲存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中之外,還進一步將其等儲存在如雲端之外部儲存空間(通過網路(in-network)儲存)作為備份,如此至少可達成例如在沒有網路連線時仍能有效運作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記憶單元2可以儲存有一個或多個第二辨識符。第二辨識符可以是例如產品識別碼(PID),用以在經傳送至行動裝置M時,行動裝置M能夠通過第二辨識符而辨識對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連接狀態,進而進行相應的作動。當記憶單元儲存有多個第二辨識符時,各第二辨識符例如可以是彼此不同的,並對應至不同行動裝置M的第一辨識符。換句話說,記憶單元2儲存有多個第二辨識符及多個組態檔案,各個第二辨識符對應於不同的行動裝置M,且各個等組態檔案對應於不同的該行動裝置M。事實上,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可以用以分別與不同的行動裝置M連接,而這些行動裝置M都各自具有獨特的第一辨識符,而記憶單元2是儲存有分別對應至該些獨特的第一辨識符的多個第二辨識符。
承上所述,儲存在記憶單元2中的第二辨識符可以在被傳送給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外的裝置或設備時,使得該裝置(如行動裝置M)或設備能夠執行特定的操作。舉例而言,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將第二辨識符傳送至一特定裝置後,該特定裝置可以依據所接收之第二辨識符而執行其中指定的應用程式。因此,第二辨識符的種類與形式在本發明中並不加以限制。
承上所述,組態檔案(configuration file,又稱設定檔)係指一種電腦檔案,其含有機器可讀取的作業規格,且可包含有硬體、軟體、其它檔案的資訊或一些特定的使用者資訊(如登入識別)或其等之組合。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記憶單元2所儲存的組態檔案是與特定的第二辨識符相互對應。如前所述,由於各第二辨識符是分別與不同行動裝置M的第一辨識符相互對應,記憶單元2所儲存的組態檔案也是間接與第一辨識符相互對應。第一識別符、第二識別符與組態檔案之間之關聯的細節將於稍後敘述。
請同樣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的輸入輸出模組3包含輸入輸出單31、輸入輸出埠32及行動埠33。如前所述,輸入輸出單元31電性耦接於控制單元1、輸入輸出埠32及行動埠33。事實上,輸入輸出單元31可以是一個訊號轉換器(converter),其將協定(protocol)轉換成各個連接埠(如輸入輸出埠32、行動埠33)能夠接收之訊號,並將訊號傳送給各個連接埠。
請同樣參閱圖1,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 輸入輸出模組3還可以進一步包括與輸入輸出單元31電性耦接的顯示埠34,而顯示埠34用以與顯示裝置A電性耦接。顯示埠可以是VGA(Video Graphics Array)埠、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埠、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埠或是DP(DisplayPort)埠。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顯示埠的種類並不加以限制。另外,本發明實施例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輸入輸出模組3也可以進一步包括其他連接埠。
請同樣參閱圖1,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還可以進一步包括電源單元4。電源單元4可以是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內的電池,也可以是外接電源。電源單元4電性耦接於控制單元1及行動埠33,其可以用以對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本身或是對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行動裝置M供電。據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具有對外部裝置(如行動裝置M)充電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當行動裝置M是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時,例如,行動裝置M是通過行動埠33而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時,控制單元1自行動裝置M接收第一辨識符,並啟動對應於第一辨識符的組態檔案。接著,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控制單元1再將對應於所接收的第一辨識符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行動裝置M接收第二辨識符並啟動行動裝置M中的應用程式。
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行動裝置M還進一步具有橋接應用程式(bridging App),該橋接應用程式係用以將該第一辨識符傳送至控制單元1,且橋接應用程式在接收第二辨識符後啟動應用程式。換句話說,行動裝置M中可以預先安裝具有對行動裝置M的存取權的橋接應用程式,如此一來,橋接應用程式可以將能夠用以辨識行動裝置M的第一辨識符傳送至控制單元1。再者,橋接應用程式也能夠在控制單元1啟動對應於第一辨識符的組態檔案並將對應於第一辨識符及組態檔案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時,依據第二辨識符啟動相應的一或多個應用程式。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橋接應用程式是安裝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中。
請同時參閱圖3所示,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一種操作方式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在步驟S301中,控制單元1是自行動裝置M接收專屬於該行動裝置M的第一辨識符。換句話說,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是通過控制單元1而自行動裝置M接收可供辨識行動裝置M的資訊。舉例而言,通過自行動裝置M接收的第一辨識符,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可以得知行動裝置M所屬的使用者以及其他專屬於行動裝置M的資訊。
接著,在步驟S302中,控制單元1依據所接收的第一辨識符,啟動對應於第一辨識符的組態檔案。如前所述,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記憶單元2是儲存有至少一個第二辨識符及至少一個組態檔案,而在步驟S302中,控制單元1是依據第一辨識符而啟動一或多個組態檔案中對應於第一辨識符者。
接下來,在步驟S304中,控制單元1將對應於第一辨識符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在此步驟中,控制單元1依據第一辨識符而將與第一辨識符對應的組態檔案相關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因此,在步驟S302及S304中,辨識符與組態檔案之間是具有特定的連結關係,即,第二辨識符與組態檔案都是與所接收的行動裝置M的第一辨識符相互對應。
最後,在步驟S306中,行動裝置M接收由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所傳送的第二辨識符,而第二辨識符使得行動裝置M中的應用程式被啟動。如此一來,通過本發明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在行動裝置M與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電性耦接時,即可以依據行動裝置M的資訊(由第一辨識符所提供者)而自動地啟用行動裝置M相應的應用程式。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根據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中的組態檔案與第二辨識符,可以執行行動裝置M的一或多個軟體及硬體。舉例而言,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可以讓使用者同時執行行動裝置M內的兩個以上的應用程式,且兩個以上的應用程式可以以特定順序被執行。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啟用或是執行行動裝置M的軟體及/或硬體後,對該軟體及/或硬體進行特定的操作。稍後將以具體實施例例示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實際運作方式。
請再次參閱圖1。如前所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輸入輸出模組3還可以進一步包括顯示埠34,而顯示埠34用以連接顯示裝置A。在此實施例中,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是同時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M與顯示裝置A,因此,當控制單元1利用第一辨識符、第二辨識符及組態檔案而啟動行動裝置M的應用程式時,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還可以將行動裝置M所顯示的介面傳送至顯示裝置A。舉例而言,當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控制單元1通過第二辨識符而啟動行動裝置M中的一個線上影音串流平台應用程式,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還可以將行動裝置M的相關顯示介面,如影音畫面傳送至顯示裝置A,使得使用者可以透過顯示裝置A觀賞影音畫面。
或者是,在另一實施例中,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在自行動裝置M接收第一辨識符,啟動相對應的組態檔案後,還可以將相對應的一個使用者操作介面顯示於行動裝置M的顯示器上,供使用者通過顯示器以及其他周邊(如行動裝置M的輸入模組或外接於行動裝置M的輸入模組)而選擇或是設定操作方式或操作規則,而控制單元1可以再依據使用者的操作將對應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以啟動行動裝置M的應用程式。
在上述實施例中,顯示裝置A具有顯示功能,其可為如家用電視、具監視器之保全系統或智慧型家電等具備顯示器的電子裝置。舉例而言,顯示裝置A的顯示功能可以由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顯示器、主動矩陣式OLED(Active-Matrix OLED,AM-OLED)、電漿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及其他各種顯示器達成。在本發明中,顯示裝置A的種類不加以限制。
另外,供使用者進行操作與控制的輸入模組可以為鍵盤、滑鼠、觸控面板及麥克風等得以供使用者輸入操作指令的設備或模組。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顯示裝置A的顯示器可與例如輸入模組的觸控面板組合形成觸控螢幕。因此,在上述實施例中,使用者能夠通過顯示裝置A的顯示器輸入如操作指令等資訊,該些資訊並由與顯示裝置A電性耦接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接收。
請參閱圖2。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方塊圖。具體而言,圖2與圖1的主要差異在於,圖2所顯示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輸入輸出模組3還進一步包括通訊埠35。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通訊埠35可以為有線或無線的連接埠,且可包括選自無線相容性(Wireless Fidelity,Wi-Fi)晶片、藍芽晶片、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晶片及無線通訊晶片中的至少一者。詳細而言,無線相容性晶片及藍芽晶片可分別利用Wi-Fi技術及藍牙技術進行通訊,且包括Wi-Fi晶片或藍芽晶片的通訊埠35可以先傳送或接收連接資訊,例如,服務設定辨識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或對話鍵(session key),並利用連接資訊建立通訊連接之後,再進行資訊的傳送或接收。另外,NFC晶片則為利用NFC技術進行通訊的晶片,而無線通訊晶片是根據,例如,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ZigBee(註冊商標)、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及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等各種通訊標準進行通訊的晶片。
請同樣參閱圖2,外接模組P可以通過輸入輸出埠32或是通訊埠35等連接埠而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舉例而言,當外接模組P是以有線方式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其可通過輸入輸出埠32進行連接,而當外接模組P是以無線方式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其可通過通訊埠35進行連接。外接模組P可以是,例如,鍵盤、滑鼠、觸控板、遊樂器、耳機、搖桿、播放器及攝影機的至少一者。本發明針對外接模組P的種類並不加以限制。如此一來,使用者得以通過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同時整合行動裝置M以及一或多個通過通訊埠35而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外接模組P,並對這些裝置、設備或模組進行操作。舉例而言,當外接模組P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時,可以通過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之組態檔案對外接模組P等外部的裝置進行設定。
請一併參閱圖4。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另一種操作方式的流程圖。圖4所示的操作方式包括下列步驟:S400,控制單元1自行動裝置M接收第一辨識符;S402,控制單元1啟動對應於第一辨識符之組態檔案;S404,控制單元1將對應於第一辨識符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S406,行動裝置M接收第二辨識符並啟動應用程式;以及S408,外接模組P被啟動以執行外接功能。
作為本發明的再另一實施例,請參閱圖5,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再另一種操作方式的流程圖。圖5與圖4的主要差異在於,在圖5所示的方法中,在控制單元1將對應於第一辨識符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後,是包括:於步驟S506中,行動裝置M接收第二辨識符並啟動行動裝置M內的橋接應用程式(bridging APP);於步驟S508中,使用者啟動橋接應用程式外的應用程式;於步驟S510中,橋接應用程式傳送指示訊號至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以及於步驟S512中,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啟動另一組態檔案以啟動外接模組P。
詳細而言,當行動裝置M及外接模組P都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時,控制單元1自行動裝置M接收第一辨識符並啟動對應於第一辨識符之組態檔案,並將對應於第一辨識符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而行動裝置M接收第二辨識符並啟動應用程式,且外接模組P被啟動以執行外接功能。
舉例而言,當外接模組P為補光燈,而行動裝置M中欲被啟動的應用程式為攝影軟體時,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控制單元1可以通過與第一辨識符相對應的組態檔案及第二辨識符,同時啟動行動裝置M中的攝影軟體以及作為外接模組P的補光燈,以達到整合多個裝置與設備的功能。
除此之外,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記憶單元2還可以進一步儲存有智慧組態,而智慧組態通過智慧學習而建立組態檔案。事實上,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對應於獨特的第一辨識符的組態檔案的相關內容可以由使用者建立。舉例而言,使用者可依據實際使用需求而建立包括多個操作內容的組態檔案。或者是,在本發明的另外一些實施例中,組態檔案是由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藉由智慧組態、通過智慧學習而建立的。
接下來,將通過具體實施例例示本發明所提供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操作方式。 [第一具體實施例]
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者係使用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整合行動裝置M與其它外接裝置P之軟體及硬體,以進行網路直播。首先,使用者啟用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中,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還可以連接於顯示裝置A,如家用電視。接著,使用者將如智慧型手機之行動裝置M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可以具有支架,且支架配備有適合連接於智慧型手機的連接埠(例如,行動埠33)。與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電性耦接的行動裝置M將其獨特且專屬的第一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控制單元1依據所接收的第一辨識符,啟動與第一辨識符相對應的組態檔案,並將相對應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
值得注意的是,當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M)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時,行動裝置M的連接狀態可以由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偵測,此時,行動裝置M與顯示裝置A兩者的畫面例如可為鏡像顯示(mirror display),使得使用者能夠依據實際需求從裝置端觀看顯示畫面,例如方便讓作為直播主的使用者自行動裝置M的顯示畫面觀看訊息。或者是,行動裝置M的顯示器例如可以自動關閉,而行動裝置M原先的顯示畫面可由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轉送至同樣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顯示裝置A的畫面上。
在行動裝置M接收由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控制單元1所傳送的第二辨識符後,行動裝置M(智慧型手機)內的直播應用程式及攝影應用程式同時被開啟,且該些應用程式之畫面可以被顯示於顯示裝置A的顯示器。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中,與第一辨識符相對應的組態檔案之資訊是由使用者事先輸入至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由使用者進行設定)並由記憶單元2所儲存。在接收到第一辨識符後,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會依據事先設定的組態檔案而對行動裝置M自動執行相對應的操作,避免使用者須手動地分別開啟行動裝置M(智慧型手機)中的各應用程式。
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中,除了行動裝置M及顯示裝置A,如攝影機之外接模組P可進一步被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如此一來,使用者可以僅通過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而整合行動裝置M、顯示裝置A及外接模組P的功能,進而利用行動裝置M的應用程式(如直播應用程式)、顯示裝置A的顯示器及揚聲器以及外接模組P的攝影功能進行直播工作。 [第二具體實施例]
在第二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者係使用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整合一或多個行動裝置M及/或其它外接裝置之軟體及硬體,以進行線上會議。如第一具體實施例所述,首先,使用者可以啟用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以及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顯示裝置A,如家用電視。接著,使用者將如智慧型手機之行動裝置M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與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電性耦接的行動裝置M將其獨特且專屬的第一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控制單元1依據所接收的第一辨識符,啟動與第一辨識符相對應的組態檔案,並將相對應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
同時,使用者可進一步將其他外接模組P連接至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舉例而言,使用者可進一步將平板(例如iPad(註冊商標)等)連接至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使得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能夠存取平板之資訊。
隨後,在行動裝置M接收由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控制單元1所傳送的第二辨識符後,行動裝置M(智慧型手機)內的遠端會議應用程式及攝影應用程式被啟動,且平板(外接模組P)中的簡報應用程式及/或試算表應用程式等也被啟動,且行動裝置M及外接模組P之應用程式的畫面被投放在顯示裝置A的顯示器上。如此一來,使用者可以僅通過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而達到自動整合行動裝置M、顯示裝置A及外接模組P的功能,進而利用行動裝置M的應用程式(如遠端會議應用程式)、顯示裝置A的顯示器及揚聲器以及外接模組P的應用程式進行線上會議。
在第二具體實施例中,儲存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中的記憶單元2的組態檔案是由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之記憶單元2所儲存之智慧組態,依據使用者對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及/或行動裝置M的操作紀錄及歷程所建立。經建立的組態檔案由記憶單元2儲存(可儲存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中或是儲存於遠端服務),使得使用者能夠通過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控制連接至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各個外接裝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主要技術手段在於,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及其操作方法,是通過「行動裝置M是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時,控制單元1自行動裝置M接收第一辨識符並啟動對應於第一辨識符之組態檔案,並將對應於第一辨識符的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行動裝置M,且行動裝置M接收第二辨識符並啟動應用程式」之技術特徵,使得行動裝置使用者得以在使行動裝置M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後,通過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而便利地操作行動裝置M,甚至是同樣電性耦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的其他外接模組P,達到有效控制行動裝置M、整合多個行動裝置M及外接模組P的效果。
詳細而言,有別於現有技術之擴充裝置僅是對行動裝置的資訊進行轉送,如,將行動裝置的完整內容投放到外接之顯示器等,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本身則是通過行動裝置M的獨特的第一辨識符,進而依據與第一辨識符相對應的第二辨識符及組態檔案而能自動化地對行動裝置M進行個人化操作,因此,使用者能夠通過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以串聯不同外接裝置(行動裝置M、顯示裝置A、外接模組P等)的平台與介面,使得使用者可以更便利地以一站式(One-stop)的方式操控該些外接裝置。
更甚者,本發明所提供的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還可以具有智慧組態,用以依據使用者的設定或者是經由智慧學習而針對不同工作程序建立對應的組態檔案,使得使用者可通過下達單一、簡單的操作指令而同時執行多個外接裝置(行動裝置M、顯示裝置A、外接模組P等)之功能,或者是在該些外接裝置連接至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時,由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依據行動裝置M的第一辨識符而自動執行操作規則。由於本發明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能夠事先將不同外接裝置之組態、機型等資料予以儲存及記錄,該些外接裝置於再次連接至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時,也不需要進行繁複或重複地設定流程,而能夠直接由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所整合。如此一來,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能夠更為簡便、智慧化、高效率地達成同時執行不同裝置內之不同軟體、硬體的效果。
如此一來,在實際應用上,舉例而言,對於包括多個家庭成員的家庭而言,不同成員在分別將其行動裝置M(如智慧型手機)連接於行動裝置橋接平台D時,行動裝置橋接平台能夠智慧化地辨識行動裝置M所屬的使用者,進而依據特定使用者提供儲存有特定的操作方式(如應用程式種類、執行順序或參數設定等)的組態檔案並加以執行,並以第二辨識符對行動裝置M進行操作。
雖然本發明之實施例係以上述較為詳細的方式揭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了解本發明之各種修飾得以在不背離界定於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本發明的範圍之下進行。因此,本發明之實例的進一步修飾將不會偏離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D: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M:行動裝置 A:顯示裝置 P:外接模組 1:控制單元 2:記憶單元 3:輸入輸出模組 31:輸入輸出單元 32:輸入輸出埠 33:行動埠 34:顯示埠 35:通訊埠 4:電源單元
圖1為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方塊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一種操作方式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另一種操作方式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的再另一種操作方式的流程圖。
D: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M:行動裝置
A:顯示裝置
1:控制單元
2:記憶單元
3:輸入輸出模組
31:輸入輸出單元
32:輸入輸出埠
33:行動埠
34:顯示埠
4:電源單元

Claims (10)

  1. 一種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係用以電性耦接於一行動裝置,其中該行動裝置具有一第一辨識符及一應用程式,該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包含: 一控制單元; 一記憶單元,該記憶單元電性耦接於該控制單元,其中該記憶單元儲存有至少一第二辨識符及至少一組態檔案;以及 一輸入輸出模組,其包含一輸入輸出單元、一行動埠及一輸入輸出埠,其中,該輸入輸出單元電性耦接於該控制單元、該行動埠及該輸入輸出埠,且該行動埠係用以電性耦接於該行動裝置; 其中,當該行動裝置是電性耦接於該行動裝置橋接平台時,該控制單元自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一辨識符並啟動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之該組態檔案,並將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的該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該行動裝置,且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二辨識符並啟動該應用程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還進一步包括一電源單元,該電源單元是電性耦接於該控制單元及該行動埠,用以對行動裝置橋接平台或是該行動裝置供電。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中,該行動裝置還進一步具有一橋接應用程式(bridging APP),該橋接應用程式係用以將該第一辨識符傳送至該控制單元,且該橋接應用程式在接收該第二辨識符後啟動該應用程式。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中,該記憶單元儲存有多個第二辨識符及多個組態檔案,各個該等第二辨識符對應於不同的該行動裝置,且各個該等組態檔案對應於不同的該行動裝置。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中,該輸入輸出模組還進一步包含與該輸入輸出單元電性耦接之一顯示埠,該顯示埠係用以與一顯示裝置電性耦接。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中,該顯示埠為VGA(Video Graphics Array)埠、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埠、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埠或是DP(DisplayPort)埠。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中,該輸入輸出模組還進一步包含與該輸入輸出單元電性耦接之一通訊埠,該通訊埠係用以與一外接模組電性耦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中,當該行動裝置及該外接模組皆電性耦接於該行動裝置橋接平台時,該控制單元自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一辨識符並啟動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之該組態檔案,並將對應於該第一辨識符的該第二辨識符傳送至該行動裝置,該行動裝置接收該第二辨識符並啟動該應用程式,且該外接模組被啟動以執行一外接功能。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中,該外接模組包括鍵盤、滑鼠、觸控板、遊樂器、耳機、搖桿、播放器及攝影機的至少一者。
  10.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行動裝置橋接平台,其中,該記憶單元還進一步儲存有一智慧組態,該智慧組態係通過智慧學習而建立該組態檔案。
TW109129503A 2020-08-28 2020-08-28 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TWI777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9503A TWI777230B (zh) 2020-08-28 2020-08-28 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US17/036,607 US11874703B2 (en) 2020-08-28 2020-09-29 Mobile dock
JP2020187194A JP7018110B1 (ja) 2020-08-28 2020-11-10 モバイル機器ドック
CN202011277425.9A CN114116571B (zh) 2020-08-28 2020-11-16 行动装置桥接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9503A TWI777230B (zh) 2020-08-28 2020-08-28 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9052A true TW202209052A (zh) 2022-03-01
TWI777230B TWI777230B (zh) 2022-09-11

Family

ID=80356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503A TWI777230B (zh) 2020-08-28 2020-08-28 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4703B2 (zh)
JP (1) JP7018110B1 (zh)
CN (1) CN114116571B (zh)
TW (1) TWI7772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41897A1 (en) * 2022-04-25 2023-10-26 National Products, Inc. Docks for mobile devices with simultaneous data transfer and charging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the docks
CN116303186A (zh) * 2022-09-08 2023-06-23 深圳市湘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两个设备的切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0051B2 (ja) 2003-01-10 2010-01-20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環境を簡便に切り替え可能とする基本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321976A (ja) 2004-05-07 2005-11-17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ける電力制御機構
JP2007087420A (ja) 2006-11-30 2007-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EP2185992B1 (en) 2007-09-04 2013-07-17 Apple Inc. Smart dock for chaining accessories
US8359372B2 (en) 2008-06-29 2013-01-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through physical docking of devices
TW201005535A (en) * 2008-07-17 2010-02-01 Ind Tech Res Inst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plugged device
JP2010113519A (ja) 2008-11-06 2010-05-20 Ntt Docomo Inc 携帯端末
US9258523B2 (en) * 2009-11-12 2016-02-09 Arun Sobti & Associat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computing devices
CN201741393U (zh) * 2009-12-10 2011-02-09 达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影音多媒体传输编辑装置
US8943229B2 (en) * 2010-12-30 2015-01-27 Google Inc. Peripheral device detection with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US20130132347A1 (en) 2011-11-22 2013-05-23 I O Interconnect, Ltd. Backup method for portable device
CN102143336A (zh) 2011-03-25 2011-08-03 上海理滋芯片设计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网络中用作控制器的电视机及其控制方法
US9189024B2 (en) * 2011-09-03 2015-11-17 Vieira Systems Inc. Dock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9164544B2 (en) * 2011-12-09 2015-10-20 Z124 Unified desktop: laptop dock, hardware configuration
US9126119B2 (en) 2012-06-12 2015-09-08 Wikipad, Inc. Combination computing device and game controller with flexible bridge section
US20140075075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Google Inc. Context-Dependent Home Automation Controller and Docking Station
CN103442147A (zh) * 2013-09-18 2013-12-11 新疆协领汇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手机通用型功能扩展支持底座装置
CN104793726A (zh) * 2014-01-21 2015-07-22 浩一科技有限公司 人机输入信号的桥接系统与方法
US10198272B2 (en) 2015-03-02 2019-02-05 Insyde Software Corp. Firmware display of paired bluetooth status information during boot
JP6121034B2 (ja) 2015-06-12 2017-04-26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TWI570529B (zh) 2015-09-25 2017-02-11 友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電器控制系統
US9837042B2 (en) * 2015-11-19 2017-12-05 Viewsonic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rojection system with auto-project portable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s automatically
CN106250096B (zh) * 2016-08-16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设备自动播放音乐的方法及装置
US10194390B2 (en) 2016-12-12 2019-01-29 Whp Workflow Solutions, Inc. Energy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for data asset transfers
WO2019206426A1 (en) 2018-04-27 2019-10-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lectrical charger, wireless-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887092B2 (en) * 2020-08-11 2024-01-30 Paypal, Inc. Versatile point-of-sale systems an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6571A (zh) 2022-03-01
US11874703B2 (en) 2024-01-16
TWI777230B (zh) 2022-09-11
US20220066505A1 (en) 2022-03-03
JP2022039887A (ja) 2022-03-10
CN114116571B (zh) 2023-08-18
JP7018110B1 (ja) 2022-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377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user interface through sub device that is connectable with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21514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on a sink device
US918935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operating system of host device in portable terminal
EP3127294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71841B1 (en) Intelligent mini projector multi-sourc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US20180197501A1 (en) Display connection switching
TWI777230B (zh) 行動裝置橋接平台
KR20150017848A (ko)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59202A (ko) 단말 장치 및 그의 usb 기기 제어 방법
US2013017207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sharing and playing device thereof
US20130073617A1 (en) Information appliance data connection system, authentication device, client appliance, information appliance data connec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90132398A1 (en) Networked User Interface Back Channel Discovery Via Wired Video Connection
KR20110016789A (ko) 영상처리방법 및 영상처리시스템
KR10262616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5812899B (zh) 电子装置群连接系统及方法
CN110232934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669561B1 (ko) 모바일 단말을 이용한 대상 단말 제어 방법
CN111026497A (zh) 一种用于提供多屏幕的设备和动态配置多屏幕的方法
US1154408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470968B (zh) 影音監控系統及其網路連線設定方法
US20160196154A1 (en) Microminiature personal comput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reof
WO2011150882A2 (zh) 一种数据输出系统、方法及适配设备
EP41309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pplication program,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012167A (zh) 投影服务、请求方法及装置
TW202043989A (zh) 顯示裝置、連結於顯示裝置的硬體插件及顯示裝置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