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6824A - 電子裝置的探針頭的接觸探針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的探針頭的接觸探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6824A
TW202206824A TW110127562A TW110127562A TW202206824A TW 202206824 A TW202206824 A TW 202206824A TW 110127562 A TW110127562 A TW 110127562A TW 110127562 A TW110127562 A TW 110127562A TW 202206824 A TW202206824 A TW 2022068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robe
section
point
p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7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裡卡爾多 韋托裡
Original Assignee
義大利商探針科技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大利商探針科技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大利商探針科技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6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682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11Probe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Bump" contacts; Replaceable probe pins
    • G01R1/06733Geometry aspects
    • G01R1/06738Geometry aspects related to tip por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11Probe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Bump" contacts; Replaceable probe pins
    • G01R1/06733Geometry asp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11Probe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Bump" contacts; Replaceable probe pins
    • G01R1/06716Elast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6Measuring leads; Measuring probes
    • G01R1/067Measuring probes
    • G01R1/073Multiple probes
    • G01R1/07307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 G01R1/07357Multiple probes with individual probe elements, e.g. needles, cantilever beams or bump contacts, fixed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e.g. bed of nails fixture or probe card with flexible bodies, e.g. buckling bea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此描述一種接觸探針(20),具有一第一端部(20A)適合於抵接於一待測裝置的一接觸墊,及一第二端部(20B)適合於抵接於一測試設備的一PCB板的一接觸墊,及棒狀探針本體(20C)在該些端部(20A、20B)之間沿著一縱向發展方向(z)延伸,並具備至少一開口(22)沿著該縱向發展方向(z)延伸並於該探針本體(20C)定義至少一對臂部(21a、21b)。適合地,該至少一對臂部的各臂部(21a、21b)具有一非常數橫向截面,其垂直於該縱向發展方向(z),沿著該探針本體(20C)於不同點(A、B、C)具有不同面積,以在藉由接觸探針(20)所執行的待測裝置的測試操作期間,確保沿著探針本體(20C)在其彎曲期間的應力分布。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的探針頭的接觸探針
本發明就其較廣義觀點是關於一種用於多個電子裝置的一探針頭的接觸探針,而下述說明參考本應用領域而作成,唯一目的是簡化其揭露。
眾所皆知,一探針頭主要是一裝置適合於電性連接一微結構(特別是整合於一晶圓的一電子裝置)的多個接觸墊,而具有一測試設備的多個對應通道,以執行其功能測試,特別是電性或一般測試。
執行於電子積體裝置的測試特別是有用於盡早在生產階段偵測及隔離瑕疵裝置。通常,多個探針頭因此用於電性測試整合於一晶圓的多個電子裝置,是在將其等切割並組裝於一晶片包裝內之前為之。
一探針頭通常包括許多接觸元件或接觸探針,由具有良好電性及機械性特性的特殊合金的線所形成,並具備至少一接觸部分,供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之一。
這種探針頭一般稱為「垂直探針頭」,包括多個接觸探針,通常由至少一對板或導件所固持,其等實質上為板狀,並彼此平行。該些導件具備適合的多個孔,並設置成彼此相距某一距離,以保留一自由空間或空氣間隙,供該些接觸探針移動及可能的變形。該對導件特別是包括一上導件,放置成靠近包括探針頭的測試設備,及一下導件,放置成靠近包括該些待測裝置的一晶圓,該對導件皆具備各自的導孔,該些接觸探針在其等內軸向滑動。
確保在探針頭的該些接觸探針與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之間的良好連接是透過將探針頭按壓於裝置本身,在形成於上及下導件的該些導孔內可移動的多個接觸探針在該按壓接觸期間會在該二導件之間的空氣間隙內發生彎曲及在該些對應導孔內發生滑動。
此外,透過該些探針或其該些導件適合的組態,如示意性繪示於圖1,可協助該些接觸探針在空氣間隙中彎曲,其中,為了簡化說明,只繪示通常包括於一探針頭的該些探針的一接觸探針,探針頭是繪示成所謂具備多個位移板的探針頭的種類。
特別是,圖1示意性繪示一探針頭10,包括至少一上板或模具2及一下板或模具3,具有各自的多個上導孔2A及下導孔3A,至少一接觸探針1在其等中滑動,其具有一探針本體1C主要在根據圖式所標示的HH軸的一縱向發展方向上延伸。多個接觸探針1通常放置於探針頭10之內,而該縱向發展方向設置成垂直於待測裝置及該些導件,亦即,實質上垂直沿著圖式的局部參考系的x軸。
接觸探針1具有至少一端或接觸尖端1A。端或尖端等詞在此及下文中是指一端部,而不必然尖銳。特別是,接觸尖端1A抵接於一待測裝置4的一接觸墊4A,以在該待測裝置與該探針頭10形成其一終端元件的一測試設備(未繪示)之間執行機械性及電性接觸。
在某些例子中,該些接觸探針是固定於探針頭,例如,位於上導件:這種探針頭稱為「閉鎖式探針頭」。
或者,探針頭使用非固定接觸探針,但保持介接於測試設備的一PCB板:這種探針頭稱為「非閉鎖式探針頭」。通常,在此例中,探針頭亦包括所謂的一「空間轉換器」,插入在探針頭與測試設備之間,可相對於在待測裝置上的該些接觸墊在空間上重新分布實現於其上的該些接觸墊,特別是緩解該些墊本身的該些中心之間的距離限制,亦即,就多個相鄰墊的該些中心之間的距離(通常稱為間距)作出空間轉換。
在此例中,如繪示於圖1,接觸探針1具有一額外接觸端1B,通常稱為接觸頭,面向該空間轉換器5的多個接觸墊5A。確保在多個探針與空間轉換器5之間的正確電性連接是類似於待測裝置4的接觸,是透過該些接觸探針1的該些接觸頭1B按壓於空間轉換器5的該些接觸墊5A。更廣義而言,該些探針的該些接觸頭1B所抵接的該些接觸墊可直接製造於用於連接至探針頭10測試設備的一PCB板上,上述考量亦適用於該PCB板。
如前所述,上模具2及下模具3是適合地由一空氣間隙6間隔開來,以允許該些接觸探針1在探針頭10的操作期間變形,並確保該些接觸探針1的尖端1A及接觸頭1B分別接觸於待測裝置4及空間轉換器5或PCB板的該些接觸墊4A及5A。顯然,該些上導孔2A及該些下導孔3A必須縮放成允許接觸探針1在藉由探針頭10所執行的測試操作期間在其等中滑動。更重要的是確保該些探針的變形都類似地發生於探針頭10所含的該些探針的各探針,以避免可能的不想要的干擾及相鄰探針的接觸。
該些探針所經歷的變形的形狀及生成此變形所需的力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製造該些探針的材質(可能是成分)的物理特徵,及在上導件的多個對應導孔及下導件的多個對應導孔之間的偏移的數值。
一探針頭的正確操作基本上是相關於二參數:該些接觸探針的垂直移動(或越程),及該些接觸探針的該些接觸尖端的水平移動(或刮擦),該刮擦允許該些接觸尖端表面地刮過該些接觸墊,因而移除可能累積在其上的雜質,例如,形狀為一薄層或氧化層,因而改善該接觸頭藉由該些接觸探針執行的接觸。
在探針頭的製造步驟中應該評估與校正所有這些特徵,因為應該隨時確保多個探針與待測裝置之間(特別是該些探針的多個接觸尖端與待測裝置的多個接觸墊之間)的正確電性接觸。
同樣重要的是確保該些探針的該些接觸尖端在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上的按壓接觸不可太高而造成探針或墊本身的破損。
此問題在所謂短探針(亦即,具有棒狀本體,長度有限,特別是其總體尺寸小於5000 µm的探針)的例子中特別嚴重。這種探針例如用於高頻應用,探針的縮減長度限制了相關自感現象,相當不利於高頻應用,此詞是指涉及探針所傳輸的信號為頻率大於1000 MHz的應用。
然而,在此例中,該些探針本體的縮減長度大幅增加探針整體的剛性,意味著各接觸尖端施加於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的力增加,而可能導致該些墊的破損,連帶待測裝置無法修復的毀壞,這是顯然必須避免的情形。更危險的是,接觸探針因其本體長度縮減而剛性增加亦增加了該些探針本身破損的風險。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已知將多個探針製造成具有一或多個開口沿著該些相關棒狀本體延伸,可降低該些探針的剛性,從而降低該些探針施加於該些接觸墊的壓力,同時確保該些探針本體的足夠彈性,該些開口在該些探針本體中定義多個臂部,實質上彼此平行。
在此例中,參考圖2A及圖2B,一接觸探針1包括一開口12或多個開口12a、12b,製造於其本體1C,並適合於定義多個臂部11a、11b、11c。這種探針例如描述於Feinmetall GmbH於2010年12月14日獲准的美國專利第7,850,460號。
有賴於開口及臂部的存在,如此製造的該些探針具有增加的彈性,因而不易遭受破損,而確保訊號具有足夠高的電流值供相關應用進行。
然而,在操作期間,該些探針進行變形組態,並在同樣容易破損的特定區域中呈現壓應力的累積。
本發明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接觸探針,具有多個功能性及結構性特徵,以允許其使用於任何情況,特別是高頻應用,其中,多個探針具有長度少於5000 μm,具有足夠彈性,並避免應力累積,因而降低破損的風險,甚至在測試操作期間的變形組態亦是如此,因而克服仍然影響根據先前技術所製造的該些接觸探針及探針頭的限制與缺點。
本發明所內含的方案思想是提供該些接觸探針至少一開口,沿著該些對應棒狀本體延伸,該開口適合地製造成定義多個臂部,具有沿著探針本身的縱向發展軸的一非常數截面,特別是沿著探針本體於不同點具有不同面積,是基於在一測試操作期間該探針本體在其變形期間所產生的應力而決定。
基於此方案思想,解決技術問題是透過一種接觸探針,具有一第一端部適合於抵接於一待測裝置的一接觸墊,及一第二端部適合於抵接於一測試設備的一PCB板的一接觸墊,及一探針本體在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沿著一縱向發展方向延伸,並具備至少一開口沿著該縱向發展方向延伸並於該探針本體定義至少一對臂部,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對臂部的各該對臂部具有一橫向截面,其垂直於於該縱向發展方向,沿著該探針本體於不同點並非常數且具有不同面積。
更特別是,本發明包括下述多個額外及可選特徵,若需要,可單獨或結合採用。
根據本發明的一觀點,探針本體可具有一預變形形狀在當接觸探針並未按壓接觸於一待測裝置的一接觸墊時的靜置狀態下的具有一曲線配置。
適合地,預變形形狀可包括至少一彎曲部及一曲率變化點,且該對臂部可具有橫向截面於曲率變化點為最大值。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觀點,接觸探針可更包括至少一停止件,較佳是由一水滴狀開口所形成,並可定義該探針的二部分,適合於若遭受橫向壓縮力,則靠近與遠離,在此,停止件為一彈性停止件。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觀點,接觸探針的預變形形狀可更包括至少一對彎曲部,設置有曲率,相反於縱向發展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此觀點,接觸探針可包括一第一彎曲頸部形成於探針本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彎曲頸部形成於探針本體的一第二端,是藉由多個縮減截面部分而來。特別是,該第一及第二彎曲部頸部可具有多個凹部,設置成對稱且較佳是各相反於與其相鄰的該些彎曲部之一者的一凹陷。
此外,接觸探針可包括至少一強化部,定位於開口的一端。
接觸探針於接觸頭部亦可包括一放大部,比起探針本體的一截面具有一較大截面,以定義接觸頭部的一底切牆。
適合地,接觸探針可具有一總體縱向延伸部,在靜置狀態下,亦即,當該接觸探針未按壓於一待測裝置的一接觸墊時是介於2 mm與5 mm之間,較佳是介於3.8 mm與4.6 mm之間,更佳是等於2.1 mm。
解決技術問題是透過一探針頭,包括至少一上導件,具備多個上導孔,及一下導件,具備多個下導孔,以容置如上述說明所製造的多個接觸探針。
在下文中,參考附圖,將作為示範性而非限制性的例子給出實施例,本發明的接觸探針的特徵及優點將更清楚。
參考這些圖式,特別是圖3及圖3A至3C,在此描述根據本發明所製造的一接觸探針,通篇標示成元件符號20。
應該注意,該些圖式代表示意圖,並未按照比例繪製,反而,它們是繪製成強調本發明的該些重要特徵。此外,在該些圖式中,不同區塊為示意性繪製,因為其等形狀可根據所需應用來變化。此外,繪示於一實施例相關的一張圖的多個特別特徵亦可用於繪示於其他圖的一或多個實施例。
最後,在不同實施例中,繪示並描述於各種圖式的相同結構與功能的元件是標示成相同元件符號。
接觸探針20於一接觸尖部20A包括至少一接觸端,適合於抵接於一待測裝置的一接觸墊;在繪示於圖式的實施例中,該接觸探針20為非閉鎖型,並於一接觸頭部20B包括至少一額外接觸端,適合於抵接於一測試設備(未繪示)的一PCB板的一接觸墊。接觸探針20更包括一棒狀探針本體20C在接觸頭部20B與接觸尖部20A之間,根據探針的一縱向發展方向(特別是圖式的局部參考系的z方向)延伸。
適合地,接觸探針20更包括一開口22,沿著探針本體20C延伸,從而形成至少一第一臂部21a及一第二臂部21b,實質上彼此平行,由該開口22分開。
有利地根據本發明,該第一臂部21a及第二臂部21b具有不同橫向截面,亦即,根據垂直於縱向發展方向z的多個平面,而位於探針本體20C沿著該z方向的不同點。
更特別是,如圖式所標示,一第一橫向平面定位於沿著探針本體20C而決定的一第一點A,一第二橫向平面定位於沿著探針本體20C的一第二點B,而一第三橫向平面定位於沿著探針本體20C的一第三點C,「橫向平面」一詞是指垂直於縱向發展方向z的一平面,該些點彼此區別,且是基於在測試期間於探針本體20C中產生的應力而決定,將在下文中說明。
在一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點A、第二點B、及第三點C是起自開口22(及該對臂部21a、21b)的該二端,定位成彼此相等間隔。
適合地,第一臂部21a的該些對應橫向截面,標示成Sez Aa、Sez Ba、及Sez Ca,較佳是連同第二臂部21b的該些橫向截面,標示成Sez Ab、Sez Bb、及Sez Cb,彼此沿著探針本體20C具有不同尺寸,如示意性繪示於圖3A至圖3C。換言之,接觸探針20包括多個臂部,其等將其探針本體20C實現成具有多個橫向截面,沿著該探針本體20C及(接觸探針20)的縱向發展方向z具有一非常數面積。
可立即驗證該對臂部的橫向截面沿著縱向發展方向z的面積變化可分布接觸探針20在按壓接觸於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的期間所遭受的應力,因而避免可能造成其毀壞甚或破損的應力累積。
顯然可實現多個接觸探針,具有一探針本體20C,由一個以上的開口22所貫穿,因而具備二個以上的縱向臂部,適合地具有多個橫向截面,其等面積沿著探針本體20C(及接觸探針20)的縱向發展方向z為變數。
更特別是,在顯示於圖3的實施例中,接觸探針20及其該對臂部21a及21b具有一矩形截面,其具有基部L及高度H,及其面積仍標示成Sez。為了簡化說明,在繪示於圖式的實施例中,第一臂部21a及第二臂部21b沿著定位於縱向發展方向z的若干點的該些平面具有相同組態及相同面積的橫向截面。換言之,例如,在定位於第一點A的第一橫向平面上,第一臂部21a具有一橫向截面Sez Aa,其基部Laa及高度Haa分別等於亦在定位於第一點A的第一橫向平面上的第二臂部21b的截面Sez Ab的基部Lab及高度Hab;同理亦套用於基部及高度各自的尺寸,及該第一臂部21a及第二臂部21b沿著探針本體20C取自定位於第二點B的第二橫向平面及定位於第三點C的第三橫向平面的各自的截面Sez Ba、Sez Bb、及Sez Ca、Sez Cb。
顯然,透過各臂部在截面上並非常數,亦可考慮第一臂部21a與第二臂部21b沿著探針本體20C的形狀及截面趨勢不同的例子。
適合地,根據本發明,探針本體20C具有一預變形形狀,在圖3所繪示的例子中是單一彎曲形狀,亦即,於第二點B具有曲率變化點的弧狀。該第二點B亦可視為探針本體20C及其臂部21a、21b的最大曲率點,實質上在接觸探針20中是預變形彎曲的弧部的頂點。因此,即使是在探針的非操作狀態下,亦即,在它在測試期間彎曲並變形前,接觸探針20(特別是其探針本體20C)的單一彎曲形狀亦存在。
如此,可避免使用如在習知方案中所發現的雙重導件以實現該些探針的偏移,單一彎曲預變形確保該些接觸探針20彎曲於相同所需方向。如此,克服了在習知方案中該些導件所造成的偏移的相關問題,特別是若存在大量接觸探針,偏移會在待測裝置上施壓一橫向力而造成其不想要的移位。
特別是,開口22在探針本體20C中形成一第一臂部21a及一第二臂部21b,於沿著該探針本體20C的一應力累積點具有最大截面(亦即,具有最大面積)。更特別是,在圖3的例子中,沿著探針本體20C的應力累積點是決定於點B,其具有接觸探針20(特別是探針本體20C及其多個臂部21a、21b)的最大曲率,亦即,具有實現於預變形探針本體20C的彎曲部曲率變化。
換言之,沿著探針本體20C,考慮於點A、點B、及點C的該些截面,如標示於圖3、圖3A至圖3C者,成立下列關係:
對於第一臂部21a:Sez Aa < Sez Ba,且Sez Ba > Sez Ca;且
對於第二臂部21b:Sez Ab < Sez Bb,且Sez Bb > Sez Cb。
廣義而言,無論對於任何數目的臂部,對於各臂部,總是成立下列關係:
Sez A < Sez B;Sez B > Sez C     (1)
亦即,位於應力累積點B(對應於預變形探針本體20C的最大曲率點)的截面在該對臂部沿著接觸探針20的探針本體20C取自不同點的該些橫向截面之中為最大者。在圖式的例子中,截面(亦即,面積)變化是藉由基部L的數值變化而獲得,而該些截面維持相同高度H,但顯然亦可更提供高度變化或面積及基部同時變化以使截面(亦即,面積)獲得上述趨勢。廣義而言,探針本體20C的總體截面,意即該對臂部21a、21b的截面與開口22的組合,在圖3A中標示成Sez 20C,較佳是沿著整個探針本體20C為常數。
更特別是,在圖3及圖3A至圖3C所繪示的例子中,對於一矩形截面接觸探針20,該對臂部21a、21b的該些截面Sez的基部L的數值範圍介於0.010 mm與0.020 mm之間,而該些截面Sez的高度H的數值為常數,並選自介於0.040 mm與0.080 mm之間的範圍,較佳是等於0.041 mm;類似地,探針本體20C的截面Sez 20C具有一基部數值選自介於0.060 mm與0.120 mm之間的範圍,較佳是等於0.070 mm,而一高度數值同樣選自介於0.040 mm與0.080 mm之間的範圍,較佳是等於0.041 mm。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二點B是定位於探針本體20C的中心,並於其中定義一第一上升段20C1,是在接觸頭部20B的方向上,及一第二下降段20C2,是在接觸尖部20A的方向上。適合地,第一點A及第三點C是分別定位於第一上升段20C1及第二下降段20C2;有利地根據本發明,第一點A及第三點C是分別位於探針本體20C的該些段的起點及終點(亦即,該對臂部21a、21b),具有該些壁部的截面變化,較佳是分別定位於上升段20C1與下降段20C2的中央。
在圖3所繪示的較佳實施例中,對於一接觸探針20,預變形是位於一彎曲部,該對臂部21a、21b具有一截面,其沿著探針本體20C的第一上升段20C1而起自該第一上升段20C1位於接觸頭部20B的起點直至第一點A為常數,一連續增加截面起自第一點A直至具有最大截面的第二點B,及一連續縮減截面起自第二點B直至第三點C,然後回到一常數截面直至第二下降段20C2位於接觸尖部20A的終點。
在一實施例中,對於一矩形截面接觸探針20,該些變數截面是有賴於其等基部L的不同數值而獲得,特別是接觸探針20的探針本體20C具有一截面,其基部自接觸頭部20B至第一點A等於0.014 mm,增加至第二點B其基部達到0.016 mm的數值,而再次縮減至第三點C其基部回到0.014 mm的數值,並維持至接觸尖部20A。
可驗證本發明的接觸探針20的特別組態,具有多個臂部21a、21b,沿著探針本體20C具有一變數截面,特別是具有一截面,其自A至B遞增,而自B至C遞減,在藉由該接觸探針20執行的測試操作期間,當其接觸尖部20A接觸於一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時,允許接觸探針20所遭受的應力沿著該探針本體20C均勻分布。
接觸探針20較佳是更包括一薄化配置,位於接觸尖部20A,其包括一基部23A,具有一截面等於或相當於探針本體20C的截面,並與其相鄰,「相當」一詞意指該二截面之間的差值為± 20%,及一端部24A,相鄰於基部23A,其實現接觸探針20的實際接觸尖端,該接觸尖端總是標示成24A,並適合於當接觸探針20用於一探針頭供測試多個積體裝置時,抵接於一待測裝置的多個接觸墊。適合地,接觸尖端24A比起接觸尖部20A的基部23A薄化,亦即,接觸尖端24A具有一截面,其數值等於基部23A(及探針本體20C)的截面的20-60%,較佳是等於探針本體20C的50%。
如此,接觸探針20適合於測試一待測裝置,其具有多個接觸墊是縮減面積者,如最新整合技術所發現者。接觸尖端24A可更將長度沿著縱向發展方向z縮放,以確保探針即使在若干測試操作後仍可正確操作,習知是需要對應清潔操作,經常藉由接觸於一研磨布而進行,並涉及逐漸縮短該接觸尖端24A。
接觸探針20亦包括一薄化配置,位於接觸頭部20B,其包括一基部23B,具有截面等於或相當於探針本體20C的截面,並與其相鄰,及一端部24B,其實現接觸探針20的實際接觸頭,亦標示成24B,比起基部23B薄化,亦即,具有一截面,其數值等於基部23B的截面的20-60%,較佳是等於50%。適合地,接觸頭部20B亦包括一放大部25,位在基部23B與接觸頭24B之間,並具有一截面大於基部23B(及探針本體20C),以定義該接觸頭部20B的一底切牆,適合於抵接於包括接觸探針20的一探針頭的一導件,將在下文中說明。更特別是,放大部25具有一截面比起基部23B(及探針本體20C)的截面大20-40%,較佳是比起探針本體20C的截面大30%。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接觸探針20具有一矩形截面,而其不同部分的截面變化是藉由其基部L的數值變化來製造。
根據繪示於圖4的一替代實施例,接觸探針20更包括至少一彎曲頸部26,位於探針本體20C的該些端之一,較佳是如在圖4的例子中,位於探針本體20C位於接觸尖部20A的終點。更特別是,該彎曲頸部26是由一縮減截面部分所製造,較佳是具有一截面比起探針本體20C的截面Sez 20C縮減30-60%,更佳是等於探針本體20C的截面的50%,如示意性繪示於圖4D,其顯示接觸探針20取自一第四點D的截面,而一橫向平面通過彎曲頸部26的中心,亦即,其最小截面點。甚而在此例中,如示意性繪示於圖4A至圖4C,該對臂部21a、21b的該些截面遵守上述關係(1)。
在圖4所繪示的實施例中,彎曲頸部26較佳是設置於接觸探針20的中心,同心於接觸尖部20A的基部23A,而沿著縱向發展方向z,且是透過對稱地自接觸探針20(特別是其接觸尖部20A)的至少二相反側移除材料而獲得。
可立即驗證彎曲頸部26的存在,特別是位於該對臂部21a、21b(及開口22)的一端(眾所皆知是極容易破損的一區域),可減少該對臂部21a、21b所遭受的應力,特別是在測試期間,亦即,當接觸探針20因其抵接至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而彎曲並變形時如此。
此外,有賴於其中心定位,該彎曲頸部26不會負面影響接觸探針20的彎曲機制及其接觸尖端24A的刮擦。
根據一更替代實施例,示意性繪示於圖5,接觸探針20包括一停止件27,有利地是彈性的。更特別是,如示意性顯示於圖5A的放大圖,該停止件27是製造於接觸探針20的接觸頭部20B,較佳是於基部23B,作為一水滴狀開口27A,亦即,沿著接觸頭部20B的基部23B朝向探針本體20C具有增加尺寸。如此,停止件27具有一針孔的形狀,水滴狀開口27A的存在於基部23B定義二相反部分,其等若遭受橫向壓縮力則可靠近與遠離。
更特別是,水滴狀開口27A是縮放成將接觸頭部20B的基部23B放大成大於製造於一探針頭容置接觸探針20的一板的一導孔的尺寸,以防止或至少妨礙接觸探針20一旦插入探針頭後向上移動,亦即,根據考慮圖式的局部參考系的z方向,將在下文中詳細說明。
適合地,停止件27具有一對稱形狀,以針對接觸探針20相對於容置其的一導孔的移動,施加一對比動作,是獨立於其預變形形狀的曲率方向,而不需要如在習知方案中所發現的實現其等的偏移的一對導件。
須強調的是,停止件27的彈性允許接觸探針20在組合操作期間通過一對應導孔,並透過一操作器將其在可能的維護操作期間抽離,以因應例如移除及更換接觸探針20本體所需,是透過即使當容置其的探針頭並未按壓接觸於待測裝置時仍確保正確固持,該停止件27可有效抵銷接觸探針20例如在通常藉由噴氣來執行的清潔操作期間因重力或其他橫向力的移動。
即使圖5所繪示的實施例顯示一接觸探針20同時具備彎曲頸部26及停止件27,亦可將其製造成僅包括彎曲頸部26,如繪示於圖4,或僅停止件27。
顯示於圖3、圖4、及圖5的具有一彎曲部的接觸探針20是適合於高頻應用,並可製造成具有一總體縱向延伸部,在圖3中標示成Ls,範圍介於3 mm與5 mm之間,較佳是介於3.8 mm與4.6 mm之間。該些數值是接觸探針20在靜置或非操作狀態下(亦即,當其並未抵接於一待測裝置的一接觸墊時)的平均值。
接觸探針20的總體延伸部的該些尺寸範圍確保其用於高頻應用並在測試期間維持彈性行為,亦即,其在按壓接觸於一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的期間彎曲並壓縮,而沒有塑性變形,亦即,非永久性,故其可重複使用;無論如何,探針具有該些尺寸範圍的長度可能不足以應付某種應用。特別是,最新測試技術可能需要多個探針小於3 mm,特別是甚至小於2.5 mm。
為了符合此種要求,可使用示意性繪示於圖6的接觸探針20的一替代實施例。
同樣在此例中,接觸探針20包括至少一接觸尖部20A及一接觸頭部20B,及設置在其間的一探針本體20C。如前所述,探針本體20C由一開口22所貫穿,在其中定義至少一對臂部21a、21b。
適合地,在此例中,探針本體20C具有一預變形形狀,具有一雙重彎曲趨勢,該二彎曲部相對於縱向發展方向z設置有相反曲率,一第一彎曲部於一第一點A'具有一曲率變化,且於一第二點B'加入一第二彎曲部,該第二彎曲部則於一第三點C'具有一曲率變化。
可立即驗證圖6的接觸探針20的雙重彎曲預變形形狀,其基於該些彎曲的該二不同曲率,將二不同模式的變形引進至探針本體20C,可將應力分布至該二彎曲,因而減少其集中。
如前所述,有利地根據本發明,該對臂部21a、21b具有不同橫向截面,亦即,根據垂直於接觸探針20的縱向發展方向z的多個平面,其等沿著該方向z位於探針本體20C的不同點。同樣在此例中作為舉例,接觸探針20及其該對臂部21a及21b具有矩形截面,其具有基部L及高度H,及其面積仍標示成Sez,如繪示於圖6A至圖6C,其中特別標示出該對臂部21a、21b的該些截面Sez A'a、Sez B'a及Sez C'a、及第二臂部21b分別位於多個點A'、B'、及C'的截面Sez A'b、Sez B'b、及Sez C'b。
有賴於雙重彎曲預變形形狀及該對變數截面臂部的存在,沿著探針本體20C獲得出色的應力分布,可更縮減接觸探針20的總長度Ls。
根據一第一實施例,該對臂部21a、21b的截面自探針本體20C於接觸頭部20B的起點至第一彎曲部或上彎曲部(考慮圖式的局部參考系)的一第一曲率變化點A'具有一增加值,縮減至第二雙重彎曲加入點B',同樣增加至第二彎曲部的第三曲率變化點C'或下彎曲部,並同樣縮減至探針本體20C位於接觸尖部20A的終點。較佳是,該對臂部21a、21b位於探針本體20C的起點及終點的截面等於位於第二點B'的截面,而位於第一點A'及第三點C'的該些截面彼此相等,且皆大於位於第二點B'的截面。
因此,發現到,有賴於該對變數截面臂部21a、21b的存在,接觸探針20在測試操作期間所遭受的應力可沿著其探針本體20C(及其臂部21a、21b)均勻分布,因而減少接觸探針20本身的變形或破損的風險。此外,截面變化的對稱趨勢允許當其彎曲並壓縮因抵接於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時,維持接觸探針20的運動行為不變,同樣不影響其刮擦。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如示意性繪示於圖6A至圖6C,接觸探針20具有多個臂部21a、21b沿著整個探針本體20C具有一遞增橫向截面,起自位於接觸頭部20B的起點,經過第一點A'、第二點B'、及第三點C',直至位於接觸尖部20A的終點。對於各該對臂部21a、21b的下列關係因此驗證為:
sez A' < sez B' < sez C'    (2)
如此,可驗證可製造接觸探針20具有一總長度Ls小於3 mm,較佳是小於2.5 mm,更佳是等於2.1 mm,不會在測試操作期間經歷塑性變形,具有一遞增截面的該對臂部21a、21b的存在可確保應力沿著探針本體20C正確分布,當接觸探針20按壓接觸於一待測裝置的該些接觸墊,同時避免該對臂部21a、21b本身的毀壞甚或破損。
顯然甚至可製造圖6的雙重彎曲接觸探針20具有總長度Ls大於3 mm,特別是具有長度類似於單一彎曲的實施例,基於探針本身的應用需要。
在圖6的例子中,接觸探針20具有一矩形截面,而截面變化(亦即,面積變化)藉由基部L的數值變化來獲得,而該些截面維持相同高度H,而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基部L的數值於第一點A'等於0.014 mm,於第二點B'等於0.016 mm,而於第三點C'等於0.018 mm。
亦可考慮製造接觸探針20具有多個臂部21a、21b,具有一遞增截面,僅於探針本體20C的一段,而非沿著其整個延伸部,例如,於定義在圖6所標示的第一點A'與第三點C'之間的段。在此例中,該對臂部21a、21b是製造成具有一常數截面,其等於第一點A'的截面,起自探針本體20C位於接觸頭部20B的起點,直至第一點A',接著是一增加截面,起自第一點A'至第二點B'再自第二點B'至第三點C',及一同樣常數截面,其等於第三點C'的截面,自其至探針本體20C位於接觸尖部20A的終點。同樣在此例中,各該對臂部21a、21b遵守上述關係(2)。
如前所述,可考慮一接觸探針20具有一探針本體20C,由若干開口22所貫穿,因而具備二個以上的臂部,而該些臂部具有不同組態,特別是於相同橫向平面具有彼此不同的多個截面,各該對臂部21a、21b遵守上述關係(2)。
再一替代實施例是示意性繪示於圖7。接觸探針20具有雙重彎曲預變形探針本體20C,並包括至少一彎曲頸部,較佳是一第一彎曲頸部26A形成於探針本體20C(及其該對臂部21a、21b)位於接觸尖部20A的終點,及一第二彎曲頸部26B形成於探針本體20C(及其該對臂部21a、21b)位於接觸頭部20B的起點。
更特別是,該些彎曲頸部26A、26B是由多個縮減截面部分所製造,例如,具有一截面比起探針本體20C的截面Sez 20C縮減30-60%,更佳是等於探針本體20C的截面的30%,如示意性繪示於圖7D及圖7E,其等顯示接觸探針20取自一第四點D'的截面Sez D'而一橫向平面通過第一彎曲頸部26A的中心,及接觸探針20取自一第五點E'的截面Sez E',而一橫向平面通過第二彎曲頸部26B的中心。同樣在此例中,如示意性繪示於圖7A至圖7C,該對臂部21a、21b的該些截面遵守上述關係(2)。
更特別是,該些彎曲頸部26A及26B是製造成具有多個凹部,設置成對稱且特別是相反於其相鄰的該些彎曲部的該些凹陷。
如此,該些彎曲頸部26A及26B的存在可不僅減少該對臂部21a、21b所遭受的應力,特別是在測試操作期間,亦即,當接觸探針20因其抵接至待測裝置的該些墊而彎曲並變形時如此,但亦可使接觸探針20本身的彎曲一致於其探針本體20C的雙重彎曲形狀。
根據另一替代實施例,示意性繪示於圖8,接觸探針20包括一強化部28,位於開口22(及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端,較佳是位於接觸頭部20B。
更特別是,如示意性繪示於圖8A的放大圖,於該強化部28,該對臂部21a、21b的至少一者,較佳是位置處於相反於第一彎曲頸部26A的凹陷的第一臂部21a具有至少一部分28A具有一較大截面,是比起第一臂部21a的第一段的剩餘部分而言,介於探針本體20C(亦即,第一臂部21a本身)的起點及第一彎曲部的凹陷變化第一點A。較佳是,考慮一矩形截面接觸探針20,該較大截面部分28A包括一基部L28,其數值增大30-60%,較佳是等於第一臂部21a的第一段的截面的基部的50%。
同樣在此例中,即使圖8所繪示的實施例顯示一接觸探針20同時具備該些彎曲頸部26A、26B及強化部28,亦可將其製造成包括僅一彎曲頸部26A或26B,該些彎曲頸部26A及26B兩者(如繪示於圖7),或僅一彎曲頸部26A及/或26B及強化部28,抑或僅強化部28。
本發明亦關於一垂直探針型探針頭,包括至少一對導件具備多個容置孔,供如上述說明所製造的多個接觸探針。
更特別是,參考圖9,在此描述一探針頭30,包括多個探針,是根據圖5所繪示的實施例所製造,亦即,多個單一彎曲預變形接觸探針。為了簡化說明,圖9僅顯示一接觸探針20。
探針頭30包括至少一第一板狀導件或上導件31,通常稱為上模具,具備適合的多個上導孔31A,以容置該些接觸探針20,及一第二板狀導件或下導件32,通常稱為下模具,亦具備適合的多個下導孔32A,以容置該些接觸探針20。如相關習知技術所見,上模具31及下模具3彼此間隔,以在其間定義一空氣間隙,其中,該些接觸探針20可在其等多個接觸尖端20A按壓接觸於一待測裝置35的一墊35A的期間自由彎曲。
適合地,探針頭30亦包括一上框架33,關聯於上導件31並具備各自的開口33A適合於容置該些接觸探針20,及一下框架34,關聯於下導件32並同樣具備多個開口34A以容置該些接觸探針20。
更特別是,上框架33是固定連接至上導件31,有賴於使用多個連接元件,例如,螺絲、針腳、或彈性膜,而下框架34相似地固定連接至下導件32,亦藉由多個連接元件,例如,螺絲、針腳、或彈性膜。上框架33及下框架34分別扮演上導件31及下導件32的結構強化元件,並扮演該些接觸探針20在探針頭30的組合步驟期間的對齊工具。
如圖9所示,接觸探針20是容置或整合於探針頭30,使其接觸頭部20B的基部23B插入上導件31的一導孔31A,而放大部25以其底切牆而抵接於該上導件31的一上表面FA,亦即,上導件31面向上框架33的面,如此,作用成接觸探針20的一固持元件,以防止其在圖9所標示的z軸相反方向上向下移動。
特別是,上導件31的導孔31A是縮放成容置接觸探針20的接觸頭部20B的基部23B而尚有餘隙,但防止放大部25通過,而上框架33的開口33A具有適合的尺寸,以同時容置放大部25與接觸探針20的接觸頭24B。
此外,有利地根據本發明,接觸探針20容置於探針頭30,使其停止件27位於上導件31的上導孔31A之下,以防止或至少妨礙接觸探針20在圖9所標示的z軸方向上向上移動。
接觸探針20更具有接觸尖部20A的基部23A,容置於下導件32的下導孔32A。同樣在此例中,該下導孔32A是縮放成容置接觸探針20的接觸尖部20A的基部23A而尚有餘隙,而接觸尖端24A突出至下導件32之下而朝向待測裝置35,以抵接於它的一接觸墊35A。適合地,接觸探針20亦包括一彎曲頸部26,定位於探針本體20C位於接觸尖部20A的基部23A的終點,並容置於製造於下框架34的開口34A。
亦可製造探針頭30,根據圖8的實施例所製造的多個接觸探針20容置在其中,亦即,多個雙重彎曲預變形接觸探針,如示意性顯示於圖10,其中,為了簡化說明,僅顯示一接觸探針20。
同樣在此例中,探針頭30包括一上導件31,其具備多個上導件孔31A並關聯於一上框架33,其具備各自的開口33A,上導件31是間隔於一下導件32,其具備多個下導件孔32A並進而關聯於一下框架34,其具備各自的開口34A。
接觸探針20是容置在探針頭30中,使接觸探針20的基部23B容置於上導件31的一上導孔31A而尚有餘隙,其放大部25連同接觸頭24B容置於上框架33的對應開口33A,以其底切牆抵接於該上導件31的上表面FA。類似地,接觸尖部20A的基部23A容置於下導件32的一對應下導孔32A而尚有餘隙,接觸尖端24A自該下導件32在待測裝置35的方向上突出,以抵接於它的一接觸墊35A。
適合地根據本發明,接觸探針20容置於探針頭30,使其第二彎曲頸部26B位於上導件31之上。
此外,下導件32是適合地縮放成在測試操作期間當該些探針抵接於待測裝置35時協助該些接觸探針20加速移動。
在此例中,適合地根據本發明,接觸探針20的第一彎曲頸部26A位於下導件32的下導孔32A之內。
更特別是,下導件32具有沿著縱向發展方向z的一厚度Hlw,大於上導件31的厚度Hup,較佳是等於1.8-2倍上導件31的厚度Hup。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導件31具有一厚度Hup自0.100 mm至0.150 mm變化,較佳是等於0.125 mm,而下導件32具有一厚度Hlw自0.150 mm至0.300 mm變化,較佳是等於0.254 mm。
適合地根據繪示於圖10的實施例,上框架33具有一厚度Hfup相當於,較佳是等於下導件32的厚度Hlw,而下框架34具有一厚度Hflw相當於,較佳是等於上導件31的厚度Hup,「相當」一詞意指該二厚度之間的差值為± 20%。
如此,上導件31與上框架33的組合具有一厚度相當於,較佳是等於下導件32與下框架34的組合,以確保接觸探針20與探針頭30整體的動態及彈性行為的對稱性。
結論是,接觸探針具備至少一開口,沿著其探針本體延伸,並適合於定義至少一對臂部,沿著探針本體具有非常數橫向截面,在該探針按壓接觸於一待測裝置的多個對應墊的期間,沿著該探針本體具有較佳應力分布,因而大幅降低探針(特別是其探針本體的該對臂部)破損的機會,除了將該些探針正確固持於一對應探針頭內之外,並同時確保該本體的正確彎曲。如此,可製造多個探針具有特別短的總長度,因而適合於最近技術的應用,例如,極高頻應用,而不必冒險以塑性或永久性方式來修改這些探針。
本發明的接觸探針可克服在習知方案中使用雙重導件以製造該些探針的偏移的相關缺點,特別是若存在大量接觸探針,偏移會在待測裝置上施壓一橫向力而造成不想要的移動。
此外,一雙重彎曲預變形形狀的存在,可將具有二不同曲率的變形引進至探針本體,可將應力分布至該二彎曲,因而減少其集中,而結合使用多個變數截面臂部,可沿著探針本體達到應力的最佳分布,而可更縮減探針本身的總長度至習知技術所無法獲得的數值。
適合地,製造於該探針本體的多個端部的多個彎曲頸部的存在有助於探針本身在一預定方向上彎曲,且更減少其該對臂部在測試操作期間不想要的塑性變形的可能性。
類似地,在多個易破損區域中的一強化部的存在增加了如此製造的該些探針的堅固性。
最後,該些探針除了多個放大頭部之外,可具備多個正確彈性停止件,以確保正確固持於探針頭。
如上所述,停止件的彈性允許接觸探針在組合操作期間通過一對應導孔,並透過一操作器將其在可能的維護操作期間抽離,是透過確保正確固持在探針頭內,因而有效抵銷其因重力的移動。
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為了符合臨時及特定需求,可對於上述接觸探針及探針頭作出許多修飾及變化,皆包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如下列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者。
特別是,即使並未繪示於圖式,可考慮任何數目的縱向開口以在探針本體中形成任何數目的臂部;再者,可將探針製造成具有不同數目的彎曲部。
最後,除了其他幾何組態尖端及頭的接觸部分之外,本發明的接觸探針可提供成具有額外元件,例如,凸出自探針本體的停止件。
1:接觸探針 1A:接觸尖端 1B:額外接觸端 1C:探針本體 10:探針頭 11a、11b、11c:臂部 12a:開口 12b:開口 2:上模具 2A:上導孔 3:下模具 3A:下導孔 4:待測裝置 4A:接觸墊 5:空間轉換器 5A:接觸墊 6:空氣間隙 HH:軸 20:接觸探針 20A:接觸尖部 20B:接觸頭部 20C:探針本體 20C1:第一上升段 20C2:第二下降段 21a:第一臂部 21b:第二臂部 22:開口 23A:基部 23B:基部 24A:端部(接觸尖端) 24B:端部(接觸頭) 25:放大部 26、26A、26B:彎曲頸部 27:停止件 27A:水滴狀開口 28:強化部 30:探針頭 31:上導件 31A:上導孔 32:下導件 32A:下導孔 33:上框架 33A:開口 34:下框架 34A:開口 35:待測裝置 35A:接觸墊 A、A':第一點 B、B':第二點 C、C':第三點 D、D':第四點 E':第五點 FA:上表面 H、Haa、Hab、:高度 Hfup、Hlw、Hup:厚度 L、Laa、Lab、L28:基部 Ls:總長度 Sez:面積 Sez 20C:截面 Sez Aa、Sez Ab、Sez A'a、Sez A'b:橫向截面 Sez Ba、Sez Bb、Sez B'a、Sez B'b:橫向截面 Sez Ca、Sez Cb、Sez C'a、Sez C'b:橫向截面 Sez D、Sez D':橫向截面 Sez E':橫向截面 z:縱向發展方向
在這些圖式中: 圖1示意性顯示根據先前技術所製造的一探針頭的前視圖; 圖2A及圖2B分別顯示根據先前技術所製造的多個接觸探針的前視圖; 圖3及圖3A至圖3C分別示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接觸探針的一實施例的前視圖及剖面圖; 圖4及圖4A至圖4D、圖5及圖5A、圖6及圖6A至圖6C、圖7及圖7A至圖7E、圖8及圖8A分別示意性顯示本發明的一接觸探針的多個替代實施例的前視圖及剖面圖; 圖9示意性顯示一探針頭,包括多個圖5的一替代實施例的接觸探針;及 圖10示意性顯示一探針頭,包括多個圖8的替代實施例的接觸探針。
Haa、Hab:高度
Laa、Lab:基部
Sez Aa、Sez Ab:橫向截面
Sez 20C:截面

Claims (20)

  1. 一種接觸探針(20),具有一第一端部(20A)適合於抵接於一待測裝置的一接觸墊,及一第二端部(20B)適合於抵接於一測試設備的一PCB板的一接觸墊,及一探針本體(20C)在該第一端部(20A)與該第二端部(20B)之間沿著一縱向發展方向(z)延伸,並具備至少一開口(22)沿著該縱向發展方向(z)延伸並於該探針本體(20C)定義至少一對臂部(21a、21b),其特徵在於,該至少一對臂部的各該對臂部(21a、21b)具有一橫向截面,其垂直於該縱向發展方向(z),沿著該探針本體(20C)於不同點(A、B、C)並非常數且具有不同面積。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探針本體(20C)具有一預變形形狀,在當該接觸探針(20)並未按壓接觸於一待測裝置的一接觸墊時的靜置狀態下具有一曲線配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預變形形狀包括至少一彎曲部及一曲率變化點(B),且該對臂部(21a、21b)具有橫向截面於該曲率變化點(B)為最大值。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對臂部(21a、21b)具有一橫向截面,自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一端至該曲率變化點(B)遞增,並自該曲率變化點(B)起至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二端遞減。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對臂部(21a、21b)具有一橫向截面,僅於該探針本體(20C)定義在一第一中間點(A)與第二中間點(C)之間的一部分為變數,並包括該曲率變化點(B),該橫向截面自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一端至該第一中間點(A)為常數,自該第一中間點(A)至該曲率變化點(B)遞增,自該曲率變化點(B)至該第二中間點(C)遞減,且自該第二中間點(C)至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二端為常數。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接觸探針(20),更包括至少一彎曲頸部(26、26A、26B),製造於該探針本體(20C)的一端,是藉由一部分具有一縮減截面而來,較佳是具有一截面比起該探針本體(20C)的一截面(Sez 20C)縮減30-60%,更佳是等於該探針本體(20C)的該截面的50%。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接觸探針(20),更包括至少一停止件(27),由製造於該接觸頭部(20B)的一開口(27A)所形成,該開口(27A)較佳是水滴狀並於該接觸頭部(20B)定義二相反部分,若遭受橫向壓縮力則可靠近與遠離,該停止件(27)為一彈性停止件。
  8. 如請求項2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預變形形狀包括至少一對彎曲部,設置有曲率,相反於該縱向發展方向(z),一第一彎曲部於一第一點(A')具有一曲率變化,且於一第二點(B')加入一第二彎曲部,該第二彎曲部則於一第三點(C')具有一曲率變化。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對臂部(21a、21b)具有一橫向截面,自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一端至該第一曲率變化點(A')遞增,並自該第一點(A')至該第二點(B')遞減,該橫向截面再次遞增至該第三點(C'),並再次遞減至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二端。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對臂部(21a、21b)沿著該探針本體(20C)具有一遞增橫向截面,包括該第一彎曲部及該第二彎曲部,該遞增橫向截面起自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一端,沿著該第一點(A')、該第二點(B')、及該第三點(C')直至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二端。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對臂部(21a、21b)具有一橫向截面,僅沿著該探針本體(20C)定義在該第一點(A')與該第三點(C')之間的一部分為變數,並包括該第二點(B'),該橫向截面自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一端至該第一點(A')為常數,自該第一點(A')至該第二點(B')且自該第二點(B')至該第三點(C')遞增,且自該第三點(C')至該對臂部(21a、21b)的一第二端為常數。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接觸探針(20),包括一第一彎曲頸部(26A)形成於探針本體(20C)位於該接觸尖部(20A)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彎曲頸部(26B)形成於該探針本體(20C)位於該接觸頭部(20B)的一第二端,是藉由多個部分具有一縮減截面而來,較佳是具有一截面比起該探針本體(20C)的一截面縮減30-60%,更佳是等於該探針本體(20C)的該截面的30%。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第一彎曲頸部(26A)及該第二彎曲頸部(26B)具有多個凹部,設置成對稱且較佳是各相反於與其相鄰的該些彎曲部之一者的一凹陷。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接觸探針(20),包括至少一強化部(28),位於該開口(22)的一端,並包括該對臂部(21a、21b)的至少一者,其於該開口(22)的該端的一部分(28A)具有一較大截面,是比起該臂的一部分而言,較佳是比起位於相鄰於該強化部(28)的該彎曲頸部(26A)一凹陷的一相反位置的一臂(21a)而言。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其具有多個矩形橫向截面,且該些變數橫向截面是藉由變化該些矩形橫向截面的基部的尺寸而得。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接觸探針(20),包括一接觸尖部(20A),具有一薄化配置,並包括一基部(23A),其具有一截面等於或相當於該探針本體(20C)的一截面,「相當」意指該二截面之間的差值為± 20%,及一尖端(24A)具有縮減截面,較佳是等於該探針本體(20C)的該截面的20-60%,更佳是等於該探針本體(20C)的該截面的50%。
  1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接觸探針(20),包括一接觸頭部(20B),具有一薄化配置,並包括一基部(23B),其具有一截面等於或相當於該探針本體(20C)的一截面,「相當」意指該二截面之間的差值為± 20%,及一尖端(24B)具有縮減截面,較佳是等於該探針本體(20C)的該截面的20-60%,更佳是等於該探針本體(20C)的該截面的50%。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該接觸頭部(20B)包括一放大部(25),具有一截面大於該探針本體(20C)的該截面,以定義該接觸頭部(20B)的一底切牆。
  1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接觸探針(20),其中,具有一總體縱向延伸部(Ls)範圍介於2 mm與5 mm之間,較佳是介於3.8 mm與4.6 mm之間,更佳是在靜置狀態下等於2.1 mm,亦即,當該接觸探針(20)並未抵接於一待測裝置的一接觸墊。
  20. 一種探針頭(30),用於測試一待測裝置的功能,包括至少一上導件(31),具備多個上導件孔(31A),及一下導件(32),具備多個下導件孔(32A),以容置多個接觸探針,其特徵在於,其等為如前述請求項任一項所述製造的接觸探針(20)。
TW110127562A 2020-08-04 2021-07-27 電子裝置的探針頭的接觸探針 TW2022068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20000019126 2020-08-04
IT202000019126 2020-08-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6824A true TW202206824A (zh) 2022-02-16

Family

ID=7288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7562A TW202206824A (zh) 2020-08-04 2021-07-27 電子裝置的探針頭的接觸探針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14476A1 (zh)
EP (1) EP4193157A1 (zh)
JP (1) JP2023540443A (zh)
KR (1) KR20230041821A (zh)
CN (1) CN116134323A (zh)
TW (1) TW202206824A (zh)
WO (1) WO20220291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3392B2 (ja) * 2007-01-22 2013-01-09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プローブ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的接続装置
DE102008023761B9 (de) 2008-05-09 2012-11-08 Feinmetall Gmbh Elektrisches Kontaktelement zum Berührungskontaktieren von elektrischen Prüflingen sowie entsprechende Kontaktieranordnung
CN108333394B (zh) * 2012-12-04 2020-06-09 日本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接触探针
DE102013011968A1 (de) * 2013-07-18 2015-02-19 Feinmetall Gmbh Elektrische Prüfeinricht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Berührungskontaktierung eines elektrischen Prüflings
JP2018503805A (ja) * 2014-12-04 2018-02-08 テクノプローベ エス.ピー.エー. 垂直プローブを含むテストヘッド
JP2018513389A (ja) * 2015-03-13 2018-05-24 テクノプローベ エス.ピー.エー. 様々な動作状態での試験ヘッドでのプローブ保持を適正化し、各々のガイドホールでのスライドを改善するバーチカルプローブをもつ試験ヘッド
TWI704352B (zh) * 2015-03-13 2020-09-11 義大利商探針科技公司 測試頭之接觸探針
CN107430150B (zh) * 2015-03-13 2020-08-21 泰克诺探头公司 特别用于高频应用的具有竖向探针的测试头
DE102017209441A1 (de) * 2017-06-02 2018-12-06 Feinmetall Gmbh Elektrische Kontaktieranordnung zur Berührungskontaktierung
KR101958353B1 (ko) * 2017-08-04 2019-03-15 리노공업주식회사 검사장치
TWI640782B (zh) * 2017-08-25 2018-11-11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垂直式探針卡之探針裝置
IT201800001170A1 (it) * 2018-01-17 2019-07-17 Technoprobe Spa Testa di misura di tipo cantilever e relativa sonda di contatto
CN108593980A (zh) * 2018-04-18 2018-09-28 强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探针、测试头及接触探针的制造方法
TWI688774B (zh) * 2019-01-23 2020-03-21 中華精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探針卡裝置及其矩形探針
IT201900024946A1 (it) * 2019-12-20 2021-06-20 Technoprobe Spa Testa di misura con un contatto migliorato tra sonde di contatto e fori guida
IT202000030194A1 (it) * 2020-12-09 2022-06-09 Technoprobe Spa Sonda di contatto per teste di misura di dispositivi elettronici e relativa testa di misur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93157A1 (en) 2023-06-14
KR20230041821A (ko) 2023-03-24
JP2023540443A (ja) 2023-09-25
WO2022029126A1 (en) 2022-02-10
US20230314476A1 (en) 2023-10-05
CN116134323A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33484B1 (ko) 특히 고주파 응용을 위한, 수직형 접촉 프로브 및 수직형 접촉 프로브를 구비한 대응하는 테스트 헤드
TWI693408B (zh) 用於高頻應用的具有垂直探針的測試頭
US10551433B2 (en) Testing head comprising vertical probes
JP5357075B2 (ja) 微小電気機械システム接続ピン及び該接続ピンを形成する方法
KR100690235B1 (ko) 화학적으로 에칭된 포토-디파인된 마이크로-전기 접점
TW201636620A (zh) 用於高頻應用的垂直接觸探針及具有垂直接觸探針的對應測試頭
TW202124972A (zh) 供減小間距應用的探針頭
TW202223407A (zh) 用於電子裝置的探針頭的接觸探針及對應探針頭
TW202206824A (zh) 電子裝置的探針頭的接觸探針
KR101423376B1 (ko) 정열편이 형성된 프로브핀을 포함하는 프로브헤드.
JP4649248B2 (ja) プローブユニット
JP7511325B2 (ja) 垂直プローブと垂直プローブ用治具
TWI837207B (zh) 對於待測裝置具有增進的接觸性質的垂直探針頭及其探針卡
JP2013079826A (ja) Mems構造のカンチレバー型プロー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44104B (zh) 探針、探針頭及探針頭的製造方法
TW202405443A (zh) 電子裝置的探針頭所用的接觸探針及對應的探針頭
WO2024057613A1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JP2023550524A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プローブヘッド用のコンタクトプローブ
JP2007192719A (ja) プローブカード
JP2001284419A (ja) 電子部品検査用コンタクトプローブカード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