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6039A - 用於自身免疫性病症之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於自身免疫性病症之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6039A
TW202146039A TW110107294A TW110107294A TW202146039A TW 202146039 A TW202146039 A TW 202146039A TW 110107294 A TW110107294 A TW 110107294A TW 110107294 A TW110107294 A TW 110107294A TW 202146039 A TW202146039 A TW 2021460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unsubstituted
hydrogen
compound according
alk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7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蘇薩 何塞 瑪麗亞 費爾南德斯
岡薩雷斯 亞歷杭德羅 落撒達
Original Assignee
西班牙商瑪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西班牙商瑪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西班牙商瑪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6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603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1/00Depsipeptides having up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1/02Depsipeptides having up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cyclic, e.g. valinomycins ;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04Peptides having up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5Depsipept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2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for joint disorders, e.g. arthritis, arth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6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influenza or rhino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6Immunosuppressants, e.g. drugs for graft reje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系關於化合物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特別系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時之用途。

Description

用於自身免疫性病症之化合物
本發明系關於對自身免疫性病症之治療。
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特徵在於慢性炎症,其關於Toll樣受體(TLR)途徑之激活。於這一途徑中,損傷、感染、應激、缺氧或細胞死亡所觸發之有害刺激都會引起組織損害,並且造成內源性TLR配體或“自身抗原”之釋放。關於如何於自身免疫期間生成這種內源性TLR配體以產生炎症存在多種假設,並且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期間可能發生許多或所有這些過程。
一種假設如下:通常系細胞內的並且因此對於免疫系統不可見之抗原可能由於高細胞凋亡水準而積聚於細胞膜上,從而變得對於免疫系統可見並且充當TLR配體。另一假設如下:可以生成能夠誘導包括充當TLR配體於內之免疫應答之新表位。新表位可以藉由酶切割、翻譯後修飾或其他結構修飾對習知分子進行修飾而生成。這些改變可以由環境因子或體內改變(例如,酶活性之失調,諸如由於細胞凋亡而增加顆粒酶B活性)觸發。
這些配體(亦被稱為DAMP(損害相關分子模式))與Toll樣受體(人類中有10種亞型,其被稱為TLR1-10)結合,導致訊號傳導級聯之激活,這些訊號傳導級聯最終導致炎性應答。已經鑒定了至少TLR 2、3、4、5、7、8、9和11之內源性TLR配體,並且這些內源性TLR配體與複數個自身免疫性病症相關。另外,於患有自身免疫性病症之患者中還發現了作為已知TLR配體之微生物產物,並且除了內源性TLR配體之外,還可以驅動TLR訊號傳導級聯。
一個這種訊號級聯導致典範NF-κB途徑之激活,該典範NF-κB途徑系炎症之關鍵調節劑和促炎性基因誘導之中心介體,因此系自身免疫病理學之關鍵驅動因素。
於NF-κB途徑中,內源性配體與TLR之結合觸發受體二聚化。於下游,TLR能夠與介導不同訊號傳導途徑之一系列銜接子蛋白相互作用。髓樣分化初級應答蛋白88(MyD88)系最廣泛使用之TLR銜接子蛋白並且介導藉由所有TLR之訊號傳導。MyD88與蘇氨酸-絲氨酸激酶白細胞介素(IL)-1受體相關激酶4(IRAK4)相互作用,其於激活時使IRAK1磷酸化。隨後,IRAK募集泛素連接酶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因子6(TRAF-6),其使TAK1激酶多泛素化並且激活該TAK1激酶。TAK1激酶激活IKK複合物,該複合物觸發抑制劑κB(I-κB)(核因子κB抑制劑(NF-κB))之蛋白水解降解,其揭開了NF-κB之核定位訊號,使該轉錄複合物從細胞質轉移到細胞核並且激活廣泛多種NF-κB應答基因,這些NF-κB應答基因包括對促炎性細胞因子進行編碼之基因以及激活適應性免疫應答所需之共刺激分子。
如此,激活NF-κB轉導負責不同類型免疫細胞中促炎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其他炎性介體之轉錄誘導。這些炎性介體既可以直接參與炎症之誘導,又可以藉由促進炎性T細胞之分化間接起作用。這樣,TLR訊號傳導之激活或失調造成慢性炎症,其系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發病機制之核心。
因此,需要開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新療法,該自身免疫性病症目前於大多數受影響之患者中無法治癒。特別地,需要開發一種能夠停止TLR激活或預防由TLR激活引起之病理(諸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療法。本發明解決了這些需求。
一方面,本發明系關於通式I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Figure 02_image001
I ) 其中X選自O和NH; Y選自CO和–COCH(CH3 )CO-; n和p各自獨立地選自0和1,q選自0、1和2; R1 、R3 、R5 、R9 、R11 、以及R15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烯基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炔基; R2 選自氫、CORa 、COORa 、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烯基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炔基; R4 、R8 、R10 、R12 和R16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 R7 和R13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取代之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取代之或未取代之C2 -C6 烯基和取代之或未取代之C2 -C6 炔基;R6 和R14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之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或者R6 和R7 和/或R13 和R14 與它們所連接之相應N原子和C原子一起可形成取代之或未取代之雜環基; R17 選自氫、CORa 、COORa 、CONHRb 、COSRc 、(C=NRb )ORa 、(C=NRb )NHRb 、(C=NRb )SRc 、(C=S)ORa 、(C=S)NHRb 、(C=S)SRc 、SO2 Rc 、SO3 Rc 、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12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12 烯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12 炔基、取代或未取代之芳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之雜環基,前提系當n、p、以及q系為0時,R17 不系氫;且 Ra 、Rb 和Rc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12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12 烯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12 炔基、取代或未取代之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之雜環基; 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
於一個具體方面中,通式I之化合物系PLD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於另一方面中,本發明系關於膜海鞘素B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於另一方面中,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於本發明之用途之包括如本文中所定義之化合物和藥學上可接受之載體之藥物組合物。
於另一方面中,本發明系關於如本文中所定義之化合物於製備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藥物中之用途。
於另一方面中,本發明系關於一種用於治療任何哺乳動物(較佳地,人)之自身免疫性病症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給予有需要之個體治療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定義之化合物。
於各實施例中,自身免疫性病症選自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濕性關節炎(RA)、多發性硬化(MS)、硬皮病、肖葛籣綜合征、自身免疫性心肌炎、1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於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自身免疫性病症系RA。
於本發明之又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種試劑盒以及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說明書,該試劑盒包含如本文中所定義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以下實施例適用於本發明之所有方面。
自身免疫性病症可以藉由激活一個或複數Toll樣受體(TLR)引起。
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特徵可以在於增加藉由至少一個或複數Toll樣受體(TLR)之訊號傳導。
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特徵可以在於增加至少一個促炎性細胞因子之水準。
自身免疫性病症可以選自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濕性關節炎(RA)、多發性硬化症(MS)、硬皮病、肖葛籣綜合征、自身免疫性心肌炎、1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於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自身免疫性病症系RA。
R3 和R4 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R3 可以系異丙基,R4 可以系氫。R3 和R4 可以系甲基(該化合物亦稱為通式II 之化合物)。
R11 可以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R11 可以系甲基或異丁基。R11 可以系甲基並且n=1(該化合物亦稱為通式III 之化合物)。
R1 、R5 、R9 和R15 可以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R1 可以選自仲丁基和異丙基,R5 可以系異丁基,R9 可以系對甲氧基苄基,R15 可以選自甲基和苄基。
R8 、R10 、R12 和R16 可以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R8 、R10 和R12 可以系甲基,R16 可以系氫。
R6 和R14 可以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R6 可以選自氫和甲基,並且R14 可以系氫。
R7 和R13 可以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R7 可以系甲基,R13 可以選自氫、甲基、異丙基、異丁基和3-氨基-3-氧丙基。
R6 和R7 和/或R13 和R14 與它們所連接之相應N原子和C原子一起可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之吡咯烷基團。
R2 可以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和CORa ,其中Ra 可以系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R2 可以系氫。
R17 可以選自氫、CORa 、COORa 、CONHRb 、(C=S)NHRb 、以及SO2 Rc ,並且其中Ra 、Rb 和Rc 可以獨立地選自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烯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炔基、取代或未取代之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之雜環基。R17 可選自氫、COO苄基、CO苯並[b]噻吩-2-基、SO2 (對甲基苯基)、COCOCH3 和COOC-(CH33
X可以系NH。X可以系O。Y可以系CO。Y可以系–COCH(CH3 )CO-。
該化合物可以系PLD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該化合物可以系PLD。
該化合物可以系膜海鞘素B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該化合物可以系膜海鞘素B。
以下實施例適用於本發明之所有方面。
現在將進一步描述本發明。於下面之段落中,更詳細地限定本發明之不同方面。如此限定之每個方面可與任何其它一個或複數方面或一個或複數實施例組合,除非明確指示不要這樣組合。特別地,指示系為較佳或有利之任一特徵可以與指示系為較佳或有利之任何其它一個或複數特徵組合。
於本申請中,使用了複數通用術語和短語,其應當被解釋如下。
除非另有說明,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治療”系指反轉、減弱、減輕或抑制該術語所適用之疾病或病症、或該疾病或病症之一個或複數症狀之進展。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治療還可以包括預防性治療,即,被設計為防止自身免疫性病症發生或使該自身免疫性病症發生之可能性最小之治療。
“患者”包括人類、非人類哺乳動物(例如,狗、貓、兔、牛、馬、綿羊、山羊、豬、鹿等)和非哺乳動物(例如,鳥等)。
普立肽(PLD)系一種環酯肽,其最初從海洋海鞘白色念珠菌(marine tunicate Aplidium albicans)中分離得到。PLD亦被稱為Aplidin。PLD類似物系如本文中所定義之那些類似物。於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系關於PLD之用途。
我們發現PLD: (i)    抑制藉由激活Toll樣受體誘導之NF-κB反式激活 (ii)   體內和體外抑制諸如IL-1、IL-6、IL-8和TNF-α之類之促炎性細胞因子之分泌;以及 (iii)  抑制巨噬細胞之激活。
這些特性意味著PLD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方面具有特別之功效。本文中提及之PLD可以被認為可適用於本發明之化合物(其他PLD類似物)。如示例所示,我們發現PLD可以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之分泌,從而降低炎症水準,這系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發病機制之主要貢獻者。特別地,我們發現PLD可以藉由Toll樣受體(TLR)抑制NF-kB之反式激活,隨後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之分泌。例如,我們表明PLD可以藉由激活TLR3、TLR4、TL7和TLR8來抑制NF-kB之反式激活,所有這些已經表明藉由內源性配體激活。
如本文中所解釋的,於自身免疫性病症中,Toll樣受體回應於從受損組織釋放之複數個內源配體而被激活。TLR配體(即,刺激)與Toll樣受體TLR之結合觸發下游訊號傳導級聯,該下游訊號傳導級聯最終激活了轉錄因子核因子-κB(NF-kB),從而控制促炎性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之誘導。我們發現PLD顯著阻斷這種級聯,從而減少了促炎性細胞因子之釋放。結果,於一個示例中,PLD可以用於激活Toll樣受體後預防自身免疫性病症。
我們還發現PLD顯著降低巨噬細胞激活和/或巨噬細胞募集之水準。經激活之巨噬細胞系炎症之關鍵介體,抑制巨噬細胞激活系治療炎症之核心,因此系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病理學。
因而,本文中所定義之化合物(包括PLD和膜海鞘素B)(特別系PLD)可以用於激活Toll樣受體後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
本發明可以用於以下自身免疫性病症: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RA)系一種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病症,其特點系為關節進行性和不可逆之破壞。RA系最常見之自身免疫性病症,影響約1%之人群。目前,還沒有治癒方法,高達40%之人口對習知療法沒有反應。RA之特點系為由增殖滑膜組織成纖維細胞、以及T細胞和B細胞、運輸到關節中之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驅動之持續性炎症。多種內源性TLR配體包括纖維蛋白原、HSP60、70、EDA纖連蛋白、HMGB1、透明質酸和HSP22,已被證明存在於患有RA之患者之發炎關節內,並且已被證明導致TLR之激活:TLR2、TLR4、TLR5和TLR7。這些TLR之激活都與系為RA關節中觀察到之促炎性細胞因子和經激活之巨噬細胞之持續表達之原因有關,其中不同TLR族成員與RA疾病之不同階段有關。與TLR於RA之發病機制中之激活一致,於疾病之早期和晚期,經激活之NF-kB已經於人類滑膜組織中被檢測到,並且被認為系RA中慢性炎症之起始和永存之原因。特別地,這些配體中之許多配體被認為由細胞損傷、細胞外基質降解和經激活之巨噬細胞活性誘導,該細胞損傷、細胞外基質降解和經激活之巨噬細胞活性都系RA之特徵。因此,RA微環境可以藉由進一步釋放這些配體而促進疾病之持續和惡化。有趣的是,壞死細胞所釋放之雙鏈病毒RNA片段系一種有效TLR配體,並且於RA患者之滑液中發現,從而支援微生物感染可以於RA中觸發或維持TLR應答,從而導致疾病形成和暴發之假設。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或狼瘡系一種嚴重之復發緩解性自身免疫性病症,其於受影響之患者中引起複數種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關節疼痛、皮疹和疲倦。於一些情況下,這種疾病亦會影響腎臟以及其他器官。已發現患者血清含有TLR之配體,特別系TLR7、TLR8和TLR9。外周樹突細胞被認為系RA病理學之關鍵驅動因素,這些細胞表達TLR7和TLR9兩者,意味著它們可以被這些配體激活,以引起疾病相關訊號傳導。特別地,於患有SLE之患者中,自身反應性細胞產生針對自身核抗原之大量自身抗體,從而與血清中之自身核酸形成免疫複合物。這些複合物充當TLR配體,特別系用於TLR7和TLR9之TLR配體,從而激活TLR途徑並引起慢性炎症。
與RA類似,單鏈病毒RNA亦於狼瘡患者以及患有諸如硬皮病和肖葛籣綜合征之類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之患者中被檢測到,系用於TLR7和8之有效配體。細菌或HSV DNA亦已於狼瘡患者中發現,並且系TLR9之有效配體。許多實驗系統現在已經證明微生物TLR配體能夠於關節炎、多發性硬化、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EAE)、自身免疫性心肌炎、1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之實驗模型中引起疾病。再者,這廣泛支持了微生物參與驅動自身免疫性病症之TLR激活。多發性硬化( MS
多發性硬化(MS)系一種自身免疫性病症,其中CNS病變由與髓鞘、少突膠質細胞和神經元之損害相關聯之血管周圍免疫細胞浸潤引起。臨床上,症狀包括麻木、虛弱、肌肉協調性喪失以及視力、語言和膀胱控制之問題。MS病理包括兩個主要階段:首先系觸發自身免疫性應答之初始免疫激活,其次系免疫細胞募集到CNS中,於該CNS中發生組織破壞和脫髓鞘。研究表明TLR於調節MS以及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EAE)(MS之動物模型)中起重要作用。有趣的是,與募集之免疫細胞一樣,發現CNS中之駐留小膠質細胞亦表達一系列TLR,並且這些TLR之表達響應於炎性介體而增加。已經表明這些細胞對於於MS期間於CNS中建立和惡化炎性斑塊至關重要,並且它們可能藉由這些受體之逐步激活而傳播疾病。硬皮病
硬皮病或系統性硬化症系一種慢性結締組織疾病,其通常分類系為自身免疫性風濕性疾病。硬皮病由免疫系統攻擊皮膚下、內臟和血管周圍之結締組織而引起。這使得這些區域之組織結疤並增厚。一些類型之硬皮病相對溫和,最終可能會自行改善,而另一些則可能導致目前還無法治癒之嚴重之危及生命之問題。TLR於硬皮病之發病機制中被鑒定為關鍵,其中來自受損細胞之產物(即,內源性TLR配體)觸發TLR訊號傳導,該TLR訊號傳導驅動炎性和纖維化活性。特別地,認為TLR訊號傳導可以驅動TIMP之釋放以引起硬皮病中之纖維化。肖葛籣綜合征
肖葛籣 綜合征系一種自身免疫性紊亂,其通常與RA和/或狼瘡共存,主要影響唾液和淚腺。這些腺體幫助身體於眼睛和口腔中產生形式系為唾液和眼淚之水分。因此,於患有肖葛籣綜合征之人員中,身體無法產生足夠之水分。認為TLR可能成為這種紊亂之基礎,其中於患有肖葛籣綜合征之患者或該疾病之小鼠模型中發現了複數個推測之內源性TLR配體,這些推測之內源性TLR配體包括雙糖鏈蛋白多糖(bigylcan)、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多能蛋白聚糖(versican)和纖連蛋白(fibronectin)。研究還發現,TLR之表達上調,並對患有肖葛籣綜合征之患者之外周血細胞之連接反應做出過激反應。自身免疫學心肌炎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系一種影響心臟之自身免疫性病症。這種病症之特點系心肌發炎,並不影響任何其他器官。再者,表明TLR訊號傳導系心肌炎病理之重要潛在機制。例如,於誘導之心肌炎模型中保護MyD88之敲除小鼠(其為促進下游TLR訊號傳導之標準銜接子分子)免受疾病之侵襲。假定人類心肌肌球蛋白可以充當內源性TLR配體,以便藉由TLR2和TLR8觸發下游促炎性應答。1 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系一種自身免疫性病症,其使得破壞胰腺中產生胰島素之β細胞。這導致患者只能產生非常少量之胰島素,或根本不能產生任何胰島素,胰島素系有效控制血糖所需之激素。已經表明病毒感染可以藉由TLR9誘導之免疫激活引起這種細胞破壞,並且TLR之上調可能增加疾病外顯率。這證明了TLR訊號傳導於1型糖尿病之發病機制中之重要作用。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系指脂肪、膽固醇和其他物質於動脈壁(斑塊)內和上之積聚會約束血液流動。這些斑塊可能會破裂,從而引發血凝塊,並導致諸如中風或心肌梗死之類之相關病症,特別系驅動心血管疾病(CVD)。動脈粥樣硬化現在被認為系一種炎性自身免疫性病症,特別系認為TLR系疾病過程之關鍵協調因素。疾病模型中存在支援這點之過多證據,包括MyD88、TLR2和TLR4之敲除都能夠減少或預防小鼠模型中之動脈粥樣硬化。認為TLR2和TLR4於疾病期間系活躍的,並且可以被一系列脂肽激活(Falck-Hansen等人,2013年)。
鑒於上文,應當清楚TLR訊號傳導系自身免疫之潛在驅動因素,無論這系回應於內源性TLR配體、微生物TLR配體還系兩者之組合,並且於許多情況下,疾病微環境可以促進正回饋環路維持TLR訊號傳導。
因而,本發明之化合物(包括PLD)可以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
於這些化合物中,基團可以根據以下指南進行選擇: 烷基可以系支化的或未支化的,並且較佳為具有1至約12個碳原子。一類更佳之烷基具有1至約6個碳原子。甚至更佳為具有1、2、3或4個碳原子之烷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和丁基(包括正丁基、叔丁基、仲丁基和異丁基)系本發明化合物中特別較佳之烷基。除非另有說明,本文所用之術語烷基系指環狀和非環狀基團,儘管環狀基團將包括至少三個碳環成員。
本發明化合物中較佳之烯基和炔基可以系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一個或複數不飽和鍵和2至約12個碳原子。更佳之一類烯基和炔基具有2至約6個碳原子。甚至更佳為具有2、3或4個碳原子之烯基和炔基。除非另有說明,本文所用之術語烯基和炔基系指環狀和非環狀基團,儘管環狀基團將包括至少三個碳環成員。
本發明化合物中合適之芳基包括單環和多環化合物,包括含有分開的和/或稠合的芳基的多環化合物。典型之芳基含有1至3個分開的或稠合的環和6至約18個碳環原子。較佳為芳基含有6至約10個碳環原子。特別較佳之芳基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萘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聯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菲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蒽基。
合適之雜環基包括含有1至3個分開的和/或稠合的環和5至約18個環原子之雜芳族和雜脂環基團。較佳為雜芳族和雜脂環族基團含有5至約10個環原子,最佳為5、6或7個環原子。本發明化合物中合適之雜芳族基團包含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N、O或S原子之雜芳族原子,包括例如香豆素基(包括8-香豆素基)、喹啉基(包括8-喹啉基)、異喹啉基、吡啶基、吡嗪基、吡唑基(包括吡唑-3基、吡唑-4基和吡唑-5基)、嘧啶基、呋喃基(包括呋喃-2-基、呋喃-3-基、呋喃-4-基和呋喃-5-基)、吡咯基、噻吩基、噻唑基(包括噻唑-2-基、噻唑-4-基和噻唑-5-基)、異噻唑基、噻二唑基(包括噻二唑-4-基和噻二唑-5-基)、三唑基、四唑基、異惡唑基(包括異惡唑-3-基、異惡唑-4-基和異惡唑-5-基)、惡唑基、咪唑基、吲哚基、異吲哚基、吲唑基、吲哚嗪基、酞嗪基、蝶啶基、嘌呤基、惡二唑基、噻二唑基、呋咱基、噠嗪基、三嗪基、噌啉基、苯並咪唑基、苯並呋喃基、苯並呋咱基、苯並噻吩基(包括苯並[b]噻吩-2-基和苯並[b]噻吩-3-基)、苯並噻唑基、苯並惡唑基、咪唑並[1,2-a]吡啶基(包括咪唑並[1,2-a]吡啶-2-基和咪唑並[1,2-a]吡啶-3-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萘啶基和呋喃吡啶基。本發明化合物中合適之雜脂環族基團包含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N、O或S原子之雜原子,包括例如吡咯烷基、四氫呋喃基、二氫呋喃基、四氫噻吩基、四氫噻喃基、呱啶基(包括呱啶-3-基、呱啶-4-基和呱啶基-5-基)、嗎啉基、硫代嗎啉基、噻噁烷基(thioxanyl)、呱嗪基、氮雜環丁烷基(azetidinyl)、氧雜環丁烷基(oxetanyl)、硫雜環丁烷基(thietanyl)、高呱啶基(homopiperidyl)、氧雜環庚烷基(oxepanyl)、硫雜環庚烷基(thiepanyl)、氧氮雜基(oxazepinyl)、二氮雜基(diazepinyl)、硫氮雜基(thiazepinyl)、1,2,3,6-四氫吡啶基、2-吡咯啉基、3-吡咯啉基、二氫吡咯基、吲哚啉基、2H-吡喃基、4H-吡喃基、二惡烷基、1、3-二氧戊環基、吡唑啉基、二噻吩基、二硫雜環戊基(dithiolanyl)、二氫吡喃基、二氫噻吩基、二氫呋喃基、吡唑烷基、咪唑啉基、咪唑烷基(imidazolidinyl)、3-氮雜雙環[4.1.0]庚基、3H-吲哚基和喹啉嗪基。
在上述基團中,一個或複數氫原子可以被一個或複數合適之基團經取代,例如OR’,=O,SR’,SOR’,SO2 R’,NO2 ,NHR’,NR’R’,=N-R’,NHCOR’,N(COR’)2 ,NHSO2 R’,NR’C(=NR’)NR’R’,CN,鹵素,COR’,COOR’,OCOR’,OCONHR’,OCONR’R’,CONHR’,CONR’R’,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炔基,未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其中每個R’基團獨立地選自氫、OH、NO2 、NH2 、SH、CN、鹵素、COH、CO烷基、CO2 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當這些基團本身被取代時,取代基可選自上述列表。當取代基以雙鍵(例如=O和=N-R′)終止時,它取代相同碳原子中的2個氫原子。
本發明化合物中合適之鹵素取代基包括F、Cl、Br和I。
術語“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系指給予患者後能夠(直接或間接)提供本文所述化合物之任何鹽。應理解,非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亦落入本發明之範圍內,因為這些鹽可用於製備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鹽之製備可以藉由本領域已知之方法進行。例如,本文提供之化合物之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系由包含鹼性或酸性部分之母體化合物藉由常規化學方法合成的。通常,這樣的鹽例如藉由使這些化合物之游離酸或堿形式與化學計量量之合適之堿或酸於水中或於有機溶劑中或於兩者之混合物中反應來製備。通常,較佳為非水介質如醚、乙酸乙酯、乙醇、異丙醇或乙腈。酸加成鹽之示例包括無機酸加成鹽(如鹽酸鹽、氫溴酸鹽、氫碘酸鹽、硫酸鹽、硝酸鹽、磷酸鹽)和有機酸加成鹽(如乙酸鹽、三氟乙酸鹽、馬來酸鹽、富馬酸鹽、檸檬酸鹽、草酸鹽、琥珀酸鹽、酒石酸鹽、蘋果酸鹽、扁桃酸鹽、甲磺酸鹽和對甲苯磺酸鹽)。堿加成鹽之示例包括無機鹽(如鈉鹽、鉀鹽、鈣鹽和銨鹽),以及有機堿鹽(如乙二胺、乙醇胺、N,N-二烷基乙醇胺(N,N-dialkylenethanolamine)、三乙醇胺和鹼性氨基酸鹽)。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系作為游離化合物或溶劑合物(例如水合物、醇化物,特別系甲醇合物)之結晶形式,這兩種形式都在本發明之範圍內。溶劑化方法通常系本領域已知的。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具有不同的多晶型形式,並且本發明意欲包括所有這些形式。
本文所提及之任何化合物旨在代表這樣的特定化合物以及某些變體或形式。特別地,本文提及之化合物可具有不對稱中心,因此以不同之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異構體形式存在。因此,本文提及的任何給定的化合物旨在代表外消旋物、一或多種對映異構體形式、一或多種非對映異構體形式及其混合物中之任何一種。同樣,關於雙鍵之立體異構或幾何異構亦系可能的,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分子可以(E)-異構體或(Z)-異構體(反式和順式異構體)存在。如果分子含有幾個雙鍵,每個雙鍵都會有自己的立體異構體,這可能與分子中其他雙鍵之立體異構體相同或不同。此外,本文提及的化合物可作為阻轉異構體存在。本文所提及的化合物之所有立體異構體(包括對映體、非對映體、幾何異構體和阻轉異構體)及其混合物都被認為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在通式III 之化合物中,特別較佳之R1 、R5 、R9 、R11 和R15 獨立地選自氫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6 烷基。更佳為R1 、R5 、R9 、R11 和R15 獨立地選自氫、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甲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乙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正丙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異丙基和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丁基(包括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正丁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叔丁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異丁基、和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仲丁基)。該基團之較佳取代基系OR’、=O、SR’、SOR’、SO2 R’、NO2 、NHR’、NR’R’、=N-R’、NHCOR’、N(COR’)2 、NHSO2 R’、NR’C(=NR’)NR’R’、CN、鹵素、COR’、COOR’、OCOR’、OCONHR’、OCONR’R’、CONHR、CONR’R’、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其中每個R’基團獨立地選自氫、OH、NO2 、NH2 、SH、CN、鹵素、COH、CO烷基、CO2 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當這些基團本身被取代時,取代基可以選自前述列表。氫、甲基、正丙基、異丙基、異丁基、仲丁基、4-氨基丁基、3-氨基-3-氧丙基、苄基、對甲氧基苄基、對羥基苄基和環己基甲基系最佳之R1 、R5 、R9 、R11 、以及R15 基團。具體地,特別較佳之R1 選自仲丁基和異丙基,最佳為仲丁基。特別較佳之R5 選自異丁基和4-氨基丁基,最佳為異丁基。特別較佳之R11 系甲基和異丁基。特別較佳之R9 選自對甲氧基苄基、對羥基苄基和環己基甲基,最佳為對甲氧基苄基。特別較佳之R15 選自甲基、正丙基和苄基,最佳為甲基和苄基。
在通式III 之化合物中,特別較佳之R1 、R5 、R9 和R15 獨立地選自氫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6 烷基。更佳為R1 、R5 、R9 和R15 獨立地選自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乙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正丙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異丙基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丁基(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正丁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叔丁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異丁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仲丁基)。該基團之較佳取代基系OR’、=O、SR’、SOR’、SO2 R’、NO2 、NHR’、NR’R’、=N-R’、NHCOR’、N(COR’)2 、NHSO2 R’、NR’C(=NR’)NR’R’、CN、鹵素、COR’、COOR’、OCOR’、OCONHR’、OCONR’R’、CONHR’、CONR’R’、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其中每個R'基團獨立地選自以下組:氫、OH、NO2 、NH2 、SH、CN、鹵素、COH、CO烷基、CO2 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當這些基團本身被取代時,取代基可以選自前述列表。氫、甲基、正丙基、異丙基、異丁基、仲丁基、4-氨基丁基、3-氨基-3-氧丙基、苄基、對甲氧基苄基、對羥基苄基和環己基甲基系最佳之R1 、R5 、R9 和R15 基團。具體地,特別較佳之R1 選自仲丁基和異丙基,最佳為仲丁基。特別較佳之R5 選自異丁基和4-氨基丁基,最佳為異丁基。特別較佳之R9 選自對甲氧基苄基,對羥基苄基和環己基甲基,最佳為對甲氧基苄基。特別較佳之R15 選自甲基,正丙基和苄基,最佳為甲基和苄基。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中,特別較佳之R8 、R10 、R12 和R16 獨立地選自氫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6 烷基。更佳為R8 、R10 、R12 和R16 獨立地選自氫、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和丁基(包括正丁基、叔丁基、異丁基和仲丁基),甚至更佳為它們獨立地選自氫和甲基。具體地,特別較佳之R8 、R10 以及R12 系甲基,特別較佳之R16 系氫。
在通式IIII 之化合物中,特別較佳之R3 和R4 獨立地選自氫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6 烷基。更佳為R3 和R4 獨立地選自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甲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乙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正丙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異丙基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丁基(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正丁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叔丁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異丁基和經取代之仲丁基)。該基團之較佳取代基系OR’、=O、SR’、SOR’、SO2 R’、NO2 、NHR’、NR’R’、=N-R’、NHCOR’、N(COR’)2 、NHSO2 R’、NR’C(=NR’)NR’R’、CN、鹵素、COR’、COOR’、OCOR’、OCONHR’、OCONR’R’、CONHR’、CONR’R’、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其中每個R'基團獨立地選自:氫、OH、NO2 、NH2 、SH、CN、鹵素、COH、CO烷基、CO2 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當這些基團本身被取代時,取代基可以選自前述列表。氫、甲基、異丙基和仲丁基系最佳之R3 和R4 基團。具體而言,特別較佳之R3 選自甲基和異丙基,特別較佳之R4 系為甲基或氫。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之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之R6 和R7 獨立地選自氫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6 烷基。更佳為R7 選自氫、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甲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乙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正丙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異丙基和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丁基(包括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正丁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叔丁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異丁基和經取代之仲丁基)。該基團之較佳取代基系OR’、=O、SR’、SOR’、SO2 R’、NO2 、NHR’、NR’R’、=N-R’、NHCOR’、N(COR’)2 、NHSO2 R’、NR’C(=NR’)NR’R’、CN、鹵素、COR’、COOR’、OCOR’、OCONHR’、OCONR’R’、CONHR’、CONR’R’、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其中每個R'基團獨立地選自氫、OH、NO2 、NH2 、SH、CN、鹵素、COH、CO烷基、CO2 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當這些基團本身被取代時,取代基可以選自前述列表。更佳為R6 選自氫、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和丁基(包括正丁基、叔丁基、異丁基和仲丁基)。最佳之R6 選自氫和甲基,最佳之R7 系甲基。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之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R6 和R7 與它們所連接之相應N原子和C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在這方面,較佳之雜環基系含有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N、O或S原子之雜原子,最佳為一個N原子,並具有5至約10個環原子,最佳為5、6或7個環原子之雜脂環基團(heteroalicyclic group)。吡咯烷基團系最佳的。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之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之R13 和R14 獨立地選自氫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6 烷基。更佳為R13 選自氫、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甲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乙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正丙基、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異丙基和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丁基(包括正丁基、叔丁基、異丁基和仲丁基)。該基團之較佳取代基系OR’、=O、SR’、SOR’、SO2 R’、NO2 、NHR’、NR’R’、=N-R’、NHCOR’、N(COR’)2 、NHSO2 R’、NR’C(=NR’)NR’R’、CN、鹵素、COR’、COOR’、OCOR’、OCONHR’、OCONR’R’、CONHR’、CONR’R’、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其中每個R'基團獨立地選自以下組:氫、OH、NO2 、NH2 、SH、CN、鹵素、COH、CO烷基、CO2 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當這些基團本身被取代時,取代基可以選自前述列表。更佳為R14 選自氫、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和丁基(包括正丁基、叔丁基、異丁基和仲丁基)。最佳之R13 選自氫、甲基、異丙基、異丁基和3-氨基-3-氧丙基,最佳之R14 系為氫。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之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R13 和R14 與它們所連接之相應N原子和C原子一起形成經取代之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在這方面,較佳之雜環基系含有一個、兩個或三個選自N、O或S原子之雜原子,最佳為一個N原子,並具有5至約10個環原子,最佳為5、6或7個環原子之雜脂環基團。吡咯烷基團系最佳的。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中,特別較佳為R2 選自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6 烷基和CORa ,其中Ra 系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6 烷基,甚至更佳為Ra 系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和丁基(包括正丁基、叔丁基、仲丁基和異丁基)。更佳地,R2 系氫。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中,特別較佳為R17 選自氫、CORa 、COORa 、CONHRb 、(C=S)NHRb 和SO2 Rc ,其中每個Ra 、Rb 和Rc 較佳為且獨立地選自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6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6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6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和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該基團之較佳取代基系OR’、=O、SR’、SOR’、SO2 R’、NO2 、NHR’、NR’R’、=N-R’、NHCOR’、N(COR’)2 、NHSO2 R’、NR’C(=NR’)NR’R’、CN、鹵素、COR’、COOR’、OCOR’、OCONHR’、OCONR’R’、CONHR’、CONR’R’、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其中每個R'基團獨立地選自氫、OH、NO2 、NH2 、SH、CN、鹵素、COH、CO烷基、CO2 H、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 -C12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 -C12 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以及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當這些基團本身被取代時,取代基可以選自前述列表。氫、CORa 、COORa 和SO2 Rc 系最佳之R17 基團,並且甚至最佳為氫、COO苄基、CO苯並[b]噻吩-2-基、SO2 (對甲基苯基)、COCOCH3 和COOC-(CH33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之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Y系CO。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Y系-COCH(CH3 )CO-。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之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X系O。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X系NH。
在通式III 之化合物之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n、p和q系為0。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n系為1,p和q系為0。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n和p系為1,q系為0。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n、p和q系為1。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n和p系為1,q系為2。
在通式III 化合物之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p和q系為0。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p系為1和q系為0。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p和q系為1。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特別較佳為p系1和q系2。
在另外之較佳實施例中,組合了上述對於不同取代基之較佳項。本發明還系關於上述式IIIIII 之較佳取代基之組合。
在本發明之描述和定義中,當在本發明之化合物中存在幾個基團Ra 、Rb 和Rc 時,除非明確指出,應理解它們在給定的定義內可以各自獨立地不同,即,Ra 在本發明之給定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同時代表相同之基團。
在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中,當q之值系為2時,化合物中有兩個基團R15 和兩個基團R16 。借此闡明,給定的化合物中之每個R15 和每個R16 基團可以獨立地選自上文針對這些基團描述之不同可能性。
通式I 之化合物之特別較佳之立體化學系
Figure 02_image003
其中X、Y、n、p、q和R1 -R17 如上所定義,並且當Y系-COCH(CH3 )CO-時,其具有以下立體化學:
Figure 02_image005
.. 通式II 之化合物之特別較佳之立體化學系
Figure 02_image007
其中X、Y、n、p、q、R1 、R2 和R5 -R17 如上所定義,並且當Y系-COCH(CH3 )CO-時,其具有以下立體化學:
Figure 02_image009
.. 通式III 之化合物之特別較佳之立體化學系
Figure 02_image011
其中X、Y、p、q、R1 -R10 和R12 -R17 如上所定義,並且當Y系-COCH(CH3 )CO-時,其具有以下立體化學:
Figure 02_image013
.. 本發明特別較佳之化合物如下:
Figure 02_image015
Figure 02_image017
Figure 02_image019
Figure 02_image021
Figure 02_image023
Figure 02_image025
Figure 02_image027
Figure 02_image029
,以及
Figure 02_image031
,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通式IIIIII 之化合物可以按照Vera等人. Med. Res. Rev. 2002, 22(2), 102-145, WO 2011/020913 (見示例 1-5), WO 02/02596, WO 01/76616, 以及WO 2004/084812(它們引入此作為參考)揭露之任何合成方法製備。
較佳之化合物系PLD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最佳為PLD。
普立肽之化學名稱為(-)-(3S,6R,7S,10R,11S,15S,17S,20S,25aS)-11-羥基-3-(4-甲氧基苄基)-2,6,17-三甲基-15-(1-甲基乙基)-7-[[[(2R)-4-甲基-2-[甲基[[(2S)-1-(2-氧代丙醯基)吡咯烷-2-基]羰基]氨基]戊醯基]氨基]-10-[(1S)-1-甲基丙基]-20-(2-甲基丙基)十四氫-15H-吡咯並[2,1-f]-[1,15,4,7,10,20]二氧雜環戊環三環烷-1,4,8,13,16,18,21(17H)-庚酮((-)-(3S,6R,7S,10R,11S,15S,17S,20S,25aS)-11-hydroxy-3-(4-methoxybenzyl)-2,6,17-trimethyl-15-(1-methylethyl)-7-[[(2R)-4-methyl-2-[methyl[[(2S)-1-(2-oxopropanoyl)pyrrolidin-2-yl]carbonyl]amino]pentanoyl]amino]-10-[(1S)-1-methylpropyl]-20-(2-methylpropyl)tetradecahydro-15H-pyrrolo[2,1-f]-[1,15,4,7,10,20]dioxatetrazacyclotricosine-1,4,8,13,16,18,21(17H)-heptone),對應分子式C57 H87 N7 O15 。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系為1110.34g/mol,結構如下:
Figure 02_image033
參考通式I、II和III包括參考PLD和膜海鞘素B。於較佳實施例中,化合物系PLD或膜海鞘素B。最佳系PLD。
本發明提供本文中所定義之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中之用途。
於本發明之一個方面中,提供了一種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本發明之化合物。於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中,提供了本發明之化合物於製備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藥物中之用途。於本發明之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種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給藥治療有效量之本發明化合物。
於一個實施例中,自身免疫性病症藉由激活一個或複數Toll樣受體(TLR)引起和/或特徵在於增加藉由至少一個TLR之訊號傳導。增加藉由TLR之訊號傳導可以藉由增加至少一個TLR中之表達引起。於又一實施例中,自身免疫性病症由TLR誘導之細胞因子表達引起或貢獻。於一個實施例中,TLR系TLR-3、TLR4、TLR7或TLR8。用於測量響應於已知或可能之TLR激動劑之TLR訊號傳導之激活之方法可能系技術人員公知的,但於一個示例中,NF-κB反式激活之水準可以用作TLR激活之指標。如本文中所描述的,NF-κB反式激活可以使用如示例所描述之螢光素酶標記之NF-κB反式激活來測量。於另一示例中,TLR激活可以藉由測量以下各項中之任一項來確定:IRAK1(IL-受體相關激酶)、IRAK4磷酸化、以及TAK1激活(轉化生長因子-β-激活激酶-1)。TLR激活之其他指標可能於本領域中亦系已知的(例如,參見Kawai&Akira,2007,其描述了TLR途徑)。
於另一實施例中,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特徵在於提高至少一種促炎性細胞因子之水準,較佳地,提高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項之水準:IL-1、IL-6、IL-8、IL-10、IL-12和CCL-2,更佳地,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項之水準:IL-1、IL-6、IL-8。
於又一實施例中,自身免疫性病症選自類風濕性關節炎(RA)、多發性硬化(MS)、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硬皮病、肖葛籣綜合征、自身免疫性心肌炎、1型糖尿病或動脈粥樣硬化。於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該自身免疫性病症系RA。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以用於具有治療上文所提及之病症之生物/藥理學活性之藥物組合物中。這些藥物組合物包括本發明之化合物以及藥學上可接受之載體。術語“載體”系指與活性成分一起給藥之稀釋劑、佐劑、賦形劑或載體。E. W. Martin於1995年於“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中描述了合適藥物載體。藥物組合物之示例包括用於口服、局部或胃腸外給藥之任何固體(片劑、丸劑、膠囊劑、顆粒劑等)組合物或液體(溶液、混懸劑、乳劑等)組合物。含有本發明之化合物之藥物組合物可以藉由脂質體或納米球包封以緩釋製劑或藉由其他標準遞送方式遞送。
一種示例性組合物系用於注射之溶液之粉末形式。例如,WO9942125中描述之組合物。例如,包括水溶性材料之本發明化合物之凍幹製劑,其次系混合溶劑之重構溶液。具體示例系PLD和甘露醇之凍幹製劑以及混合溶劑之重構溶液,例如,PEG-35蓖麻油、乙醇和注射用水。每個小瓶例如可以容納2mg PLD。重構後,每mL重構溶液可以容納0.5mg PLD、158mg PEG-35蓖麻油、以及0.15mL/mL之乙醇。
任何特定患者之特定劑量和治療方案可以發生變化,並且取決於多種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所採用之特定化合物之活性、所使用之特定製劑、給藥模式、年齡、體重、一般健康、性別、飲食、給藥時間、排泄率、藥物組合、反應敏感性、以及所治療之特定疾病或病症之嚴重性。
根據其他實施例,可以基於臨床參數和/或患者特點來選擇使用本發明之化合物治療之患者。合適之參數可以系本申請中所揭露之測量。
為了提供更簡潔之描述,本文中所給出之定量表達中之一些定量表達不限定於術語“約”。應當理解,無論系否明確使用術語“約”,本文中所給出之每個量均意味著系指實際給定值,並且它還意味著系指可能基於所屬領域之技術人員合理地推斷之對這種給定值之近似,其包括歸因於這種給定值之實驗和/或測量條件之等同和近似。
雖然上述揭露提供了對涵蓋於本發明範圍內之主題(包括製造並使用本發明之方法及其最佳模式)之一般描述,但系提供以下示例以進一步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踐本發明並提供完整之書面描述。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領會,這些示例之細節不應理解系為對本發明之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當根據附於本揭露之請求項及其等同物理解。鑒於本揭露,本發明之各種其他方面和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系顯而易見的。示例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根據文獻中所述方法獲得,例如:Vera等人. Med. Res. Rev. 2002, 22(2), 102-145, WO 2011/020913 (具體見示例 1-5), WO 02/02596, WO 01/76616, 以及WO 2004/084812,這些內容藉由引用結合於此。
本發明之具體化合物系:
化合物 結構
PLD
Figure 02_image025
膜海鞘素B (化合物 240)
Figure 02_image035
化合物3
Figure 02_image037
化合物8
Figure 02_image039
化合物9
Figure 02_image041
化合物10
Figure 02_image043
化合物11
Figure 02_image045
按照WO02/02596和說明書中描述之方法,以及於前面之實施例中進一步揭露的,可得到下列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47
化合物 X Y R
12 O CO
Figure 02_image049
13 NH CO
14 O -COCH(CH3 )CO-
15 NH -COCH(CH3 )CO-
16 O CO
Figure 02_image051
17 NH CO
18 O -COCH(CH3 )CO-
19 NH -COCH(CH3 )CO-
20 O CO
Figure 02_image053
21 NH CO
22 O -COCH(CH3 )CO-
23 NH -COCH(CH3 )CO-
24 O CO
Figure 02_image055
25 NH CO
26 O -COCH(CH3 )CO-
27 NH -COCH(CH3 )CO-
28 O CO
Figure 02_image057
29 NH CO
30 O -COCH(CH3 )CO-
31 NH -COCH(CH3 )CO-
32 O CO
Figure 02_image059
33 NH CO
34 O -COCH(CH3 )CO-
35 NH -COCH(CH3 )CO-
36 O CO
Figure 02_image061
37 NH CO
38 O -COCH(CH3 )CO-
39 NH -COCH(CH3 )CO-
40 O CO
Figure 02_image063
41 NH CO
42 O -COCH(CH3 )CO-
43 NH -COCH(CH3 )CO-
44 O CO
Figure 02_image065
45 NH CO
46 O -COCH(CH3 )CO-
47 NH -COCH(CH3 )CO-
48 O CO
Figure 02_image067
49 NH CO
50 O -COCH(CH3 )CO-
51 NH -COCH(CH3 )CO-
52 O CO
Figure 02_image069
53 NH CO
54 O -COCH(CH3 )CO-
55 NH -COCH(CH3 )CO-
56 O CO
Figure 02_image071
57 NH CO
58 O -COCH(CH3 )CO-
59 NH -COCH(CH3 )CO-
60 O CO
Figure 02_image073
61 NH CO
62 O -COCH(CH3 )CO-
63 NH -COCH(CH3 )CO-
64 O CO
Figure 02_image075
65 NH CO
66 O -COCH(CH3 )CO-
67 NH -COCH(CH3 )CO-
化合物 X Y R
68 O CO
Figure 02_image077
69 NH CO
70 O -COCH(CH3 )CO-
71 NH -COCH(CH3 )CO-
72 O CO
Figure 02_image079
73 NH CO
74 O -COCH(CH3 )CO-
75 NH -COCH(CH3 )CO-
76 O CO
Figure 02_image081
77 NH CO
78 O -COCH(CH3 )CO-
79 NH -COCH(CH3 )CO-
80 O CO
Figure 02_image083
81 NH CO
82 O -COCH(CH3 )CO-
83 NH -COCH(CH3 )CO-
84 O CO
Figure 02_image085
85 NH CO
86 O -COCH(CH3 )CO-
87 NH -COCH(CH3 )CO-
88 O CO
Figure 02_image087
89 NH CO
90 O -COCH(CH3 )CO-
91 NH -COCH(CH3 )CO-
92 O CO
Figure 02_image089
93 NH CO
94 O -COCH(CH3 )CO-
95 NH -COCH(CH3 )CO-
96 O CO
Figure 02_image091
97 NH CO
98 O -COCH(CH3 )CO-
99 NH -COCH(CH3 )CO-
100 O CO
Figure 02_image093
101 NH CO
102 O -COCH(CH3 )CO-
103 NH -COCH(CH3 )CO-
104 O CO
Figure 02_image095
105 NH CO
106 O -COCH(CH3 )CO-
107 NH -COCH(CH3 )CO-
化合物 X Y R
108 O CO
Figure 02_image097
109 NH CO
110 O -COCH(CH3 )CO-
111 NH -COCH(CH3 )CO-
112 O CO
Figure 02_image099
113 NH CO
114 O -COCH(CH3 )CO-
115 NH -COCH(CH3 )CO-
116 O CO
Figure 02_image101
117 NH CO
118 O -COCH(CH3 )CO-
119 NH -COCH(CH3 )CO-
120 O CO
Figure 02_image103
121 NH CO
122 O -COCH(CH3 )CO-
123 NH -COCH(CH3 )CO-
124 O CO
Figure 02_image105
125 NH CO
126 O -COCH(CH3 )CO-
127 NH -COCH(CH3 )CO-
128 O CO
Figure 02_image107
129 NH CO
130 O -COCH(CH3 )CO-
131 NH -COCH(CH3 )CO-
按照WO 02/02596和說明書中描述之方法,以及於前面之實施例中進一步揭露的,可得到下列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09
化合物 X Y R
132 O CO
Figure 02_image111
133 NH CO
134 O -COCH(CH3 )CO-
135 NH -COCH(CH3 )CO-
136 O CO
Figure 02_image113
137 NH CO
138 O -COCH(CH3 )CO-
139 NH -COCH(CH3 )CO-
140 O CO
Figure 02_image115
141 NH CO
142 O -COCH(CH3 )CO-
143 NH -COCH(CH3 )CO-
144 O CO
Figure 02_image117
145 NH CO
146 O -COCH(CH3 )CO-
147 NH -COCH(CH3 )CO-
148 O CO
Figure 02_image119
149 NH CO
150 O -COCH(CH3 )CO-
151 NH -COCH(CH3 )CO-
152 O CO
Figure 02_image121
153 NH CO
154 O -COCH(CH3 )CO-
155 NH -COCH(CH3 )CO-
156 O CO
Figure 02_image123
157 NH CO
158 O -COCH(CH3 )CO-
159 NH -COCH(CH3 )CO-
化合物 X Y R
160 O CO
Figure 02_image125
161 NH CO
162 O -COCH(CH3 )CO-
163 NH -COCH(CH3 )CO-
164 O CO
Figure 02_image127
165 NH CO
166 O -COCH(CH3 )CO-
167 NH -COCH(CH3 )CO-
168 O CO
Figure 02_image129
169 NH CO
170 O -COCH(CH3 )CO-
171 NH -COCH(CH3 )CO-
化合物 X Y R
172 O CO
Figure 02_image131
173 NH CO
174 O -COCH(CH3 )CO-
175 NH -COCH(CH3 )CO-
176 O CO -SO2 Me
177 NH CO
178 O -COCH(CH3 )CO-
179 NH -COCH(CH3 )CO-
180 O CO
Figure 02_image133
181 NH CO
182 O -COCH(CH3 )CO-
183 NH -COCH(CH3 )CO-
184 O CO
Figure 02_image135
185 NH CO
186 O -COCH(CH3 )CO-
187 NH -COCH(CH3 )CO-
188 O CO
Figure 02_image137
189 NH CO
190 O -COCH(CH3 )CO-
191 NH -COCH(CH3 )CO-
192 O CO
Figure 02_image139
193 NH CO
194 O -COCH(CH3 )CO-
195 NH -COCH(CH3 )CO-
196 O CO
Figure 02_image141
197 NH CO
198 O -COCH(CH3 )CO-
199 NH -COCH(CH3 )CO-
化合物 X Y R
200 O CO
Figure 02_image143
201 NH CO
202 O -COCH(CH3 )CO-
203 NH -COCH(CH3 )CO-
204 O CO
Figure 02_image145
205 NH CO
206 O -COCH(CH3 )CO-
207 NH -COCH(CH3 )CO-
208 O CO
Figure 02_image147
209 NH CO
210 O -COCH(CH3 )CO-
211 NH -COCH(CH3 )CO-
化合物 X Y R
212 O CO
Figure 02_image149
213 NH CO
214 O -COCH(CH3 )CO-
215 NH -COCH(CH3 )CO-
216 O CO
Figure 02_image151
217 NH CO
218 O -COCH(CH3 )CO-
219 NH -COCH(CH3 )CO-
220 O CO
Figure 02_image153
221 NH CO
222 O -COCH(CH3 )CO-
223 NH -COCH(CH3 )CO-
224 O CO
Figure 02_image155
225 NH CO
226 O -COCH(CH3 )CO-
227 NH -COCH(CH3 )CO-
228 O CO
Figure 02_image157
229 NH CO
230 O -COCH(CH3 )CO-
231 NH -COCH(CH3 )CO-
232 O CO
Figure 02_image159
233 NH CO
234 O -COCH(CH3 )CO-
235 NH -COCH(CH3 )CO-
236 O CO
Figure 02_image161
237 NH CO
238 O -COCH(CH3 )CO-
239 NH -COCH(CH3 )CO-
另一種化合物系化合物240,稱為膜海鞘素B,其結構如下所示:
Figure 02_image035
示例 1
如圖1所示,PLD於體外抑制NF-κB之反式激活。
我們檢查了普立肽系否調節NFκB之轉錄活性。為此,我們利用了施用NFκB螢光素酶報告基因質粒穩定轉染之THP-1細胞。我們使用100μg/mL之NF-κB激活劑TNFα、500μg/mL之Poly I:C(TLR3配體)、10μg/mL之LPS-B5(TLR4配體)或10μg/mL之雷西莫特(TLR-7/8配體)處理細胞。化合物單獨(1A灰色條)使用或與100nM之普立肽組合(1A黑色條)使用6小時,並且定量每個條件下之螢光素酶活性。於存在TLR配體中之每個TLR配體時,普立肽明顯抑制了螢光素酶之產生,這表明於存在藥物時抑制NF-κB之反式激活。使用MTT測試(1B灰色條(激活劑)和紅色條(激活劑與100nM之普立肽組合))分析存活。未檢測到細胞毒性效應。
如圖2所示,PLD還於體外抑制人類單核細胞中之促炎性細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之分泌。
為了調查普立肽系否抑制TLR觸發之細胞因子分泌,我們使用100μg/mL之TNFα(NF-κB激活劑)、500μg/mL之Poly I:C(TLR3配體)、10μg/mL之LPS-B5(TLR4配體)或10μg/mL之雷西莫特(TLR-7/8配體)處理THP-1細胞。該化合物單獨(灰色條)使用或與100nM之普立肽組合(紅色條)使用6小時。我們藉由ELISA測試比較不同處理之間細胞培養物上清液中細胞因子分泌之變化。如圖2所示,Poly I:C、LPS和雷西莫特誘導IL-1、IL-6、IL-8和TNFα之分泌。更進一步地,普立肽明顯抑制IL-1、IL-6、IL-8和TNFα之產生。TNFα不能提高IL-1和IL-6之分泌。THP-1細胞可能需要其他TNFα暴露時間才能分泌這些細胞因子。
於存在TLR配體中之每個TLR配體時,普立肽清楚地抑制了促炎性細胞因子IL-1、IL-6、IL-8之分泌。
於其他體外實驗中,研究了普立肽(APL)預處理對THP-1細胞之影響。使用THP-1 NFκB luc系,於使用2.5µg/mL或5µg/mL之雷西莫特(RQ)刺激前8小時添加1nM、10nM或50nM之APL或DMSO(0.2%)。RQ系TLR7/8激動劑,並且模擬ssRNA。於24小時,測量細胞因子或細胞活力之水準。如圖9所示,PLD預處理抑制了促炎性細胞因子之分泌:RQ誘導之IL-6、IL-8、IL-1β和TNF-α。示例 2
如圖3所示,於與BAL分離之小鼠中,PLD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IL-6、IL-8和TNF-α之離體分泌。
我們檢查了普立肽系否抑制肺泡巨噬細胞中LPS觸發之細胞因子分泌。為此,小鼠靜脈內注射普立肽(1mg/kg)或載體,並且於給藥後12小時收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接種細胞並且使用15μg/mL之LPS-B5對這些細胞進行離體或不離體處理3小時或6小時,並且測量所分泌之細胞因子。可以看出,LPS誘導IL-6、IL-10和TNF-α之分泌(灰色條)。更進一步地,於使用普立肽治療之動物中,該藥物明顯抑制了由LPS(紅色條)誘導之IL-6和TNF-α之產生,並且導致總體抗炎作用。
這於圖10中進一步再次示出。於使用普立肽治療之動物中,普立肽能夠顯著減少LPS-B5於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分離之CD45+ 細胞中於3小時和6小時誘導之IL-6、IL-10和TNFα之分泌。這種效應與細胞活力無關,如圖10(a、b)所示。
我們進一步檢查了普立肽系否抑制BALF中雷西莫特(RQ)觸發之細胞因子分泌。於使用雷西莫特鼻內接種50µg/小鼠之前1小時,小鼠靜脈內注射普立肽(1mg/kg)或載體。於鼻內給藥RQ後1小時或3小時收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接種細胞並且測量所分泌之細胞因子。如圖11所示,RQ於給藥後1小時和3小時都誘導TNFα之分泌。體內 給藥PLD防止TNFα產生之增加。
我們還檢查了普立肽對肺泡巨噬細胞募集之影響。所激活之單核細胞衍生之巨噬細胞藉由釋放大量之促炎性細胞因子促成COVID-19細胞因子風暴。藉由流式細胞術對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胞進行染色和分析。普立肽降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細胞之百分比,而沒有細胞毒性作用。示例 3
如圖4所示,於為小鼠單次靜脈內給藥後,PLD減少了BAL中巨噬細胞之數目。
為了調查普立肽系否降低患有急性炎症之動物之肺泡巨噬細胞之百分比,我們使用普立肽(1mg/kg,靜脈內)、使用生理鹽水中之LPS(20μg/kg,腹腔內)或使用普立肽(1mg/kg,靜脈內)與LPS(20μg/kg,腹腔內)組合處理小鼠。三小時後,收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藉由離心獲得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胞,並且藉由流式細胞術對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胞進行分析(圖4b)。上組顯示了對樣品中存在之巨噬細胞群體進行分析之策略。右下組顯示了以細胞百分比表示相同結果。左下組顯示了CD45+ (白細胞標記物)活細胞之百分比。可以看出,LPS誘導肺泡巨噬細胞之募集。使用普立肽治療降低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細胞之百分比,而沒有細胞毒性作用。示例 4
如圖12所示,PLD於非臨床物種中分佈到肺。另外,於小鼠(其系為用於藥理學模型之非臨床物種)和患者中亦實現了類似血漿暴露。
於任何取樣時間,肺中之普立肽濃度始終高於血漿中之濃度,其中小鼠、大鼠和倉鼠之肺與血漿比(其被計算系為lung AUC0-∞ /plasma AUC0-∞ )分別系為133、460和909,因此證實了普立肽於肺中之分佈。
1
物種 (性別) 應變 劑量 mg/kg Cmax (ng/mL) AUC0-∞ ng·h/mL t1/2 (h) Cl (L/h/kg) Vdss (L7kg)
小鼠(F) C57BL6/J 1.0a 50.7 225.3 18.2 4.4 101.8
人(M/F) - 0.135b 29.1 256.0 20-80 0.7-0.9 29-33
   - 0.02c 8.5d 174.0d - - -
F,女;M,男。 方案: -  非臨床物種:單次靜脈推注。 -  患者:靜脈輸液3小時。a 最大耐受劑量。b 根據推薦劑量5 mg/m2、3小時注射或9.5 mg/患者計算。c 相當於1.5mg/患者,這系APLICOV中使用之劑量(於第1、2和3天注射1小時)。d 根據普立肽之群體PK模型(CPR/2016/01)評估,每天3次1.5 mg/患者劑量。 人體表面積,1.9。 人體重量,60公斤
材料與方法 反式激活螢光素酶測試
按照製造商之說明書,使用Bright-Glo™螢光素酶測試系統測試NF-κB反式激活。使用NF-κB-Luc質粒(含有4個NF-κB結合位點、1個最小啟動子和1個螢光素酶基因)穩定轉染之人類單核細胞NF-κB報告基因(Luc)-THP-1暴露於100μg/mL之TNFα(陽性對照)、500μg/mL之Poly(I:C)(聚胞苷酸)、10μg/mL之LPS-B5(來自大腸桿菌055:B5額之脂多糖)或10μg/mL之雷西莫特。化合物單獨使用或與100nM之普立肽結合使用6小時。於Perkin-Elmer EnVision讀取器中測量發光。同時執行MTT(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溴)細胞增殖測試以控制化合物之細胞毒性。細胞存活以對照細胞生長之百分比表示。所呈現之資料系一式三份執行之三個獨立實驗之平均值。 所分泌之細胞因子之 ELISA 測試
如上文所描述的,對THP1-NFκB-LUC細胞培養物進行處理,並且於處理後6小時取樣培養基以藉由ELISA測試所分泌之細胞因子。於4℃下儲存介質樣品。使用高度特異性之靈敏ELISA試劑盒定量分泌到培養基中之IL-8、IL-1、IL-6和TNFα蛋白。人類IL-1b、人類IL-6、人類IL-8和人類TNF OptEIA™ ELISA試劑盒獲自BD Biosciences,並且按製造商該執行。所呈現之資料系一式三份執行之三個獨立實驗之平均值。 MTT 測試
將細胞接種於96孔微量滴定板中,並且於上述處理之前,於37℃和5% CO2 下放置24小時。於連續處理6小時後,藉由將MTT轉化為其有色反應產物MTT甲臢來評估細胞活力,將該MTT甲臢溶解以測量其於540nm之吸光度。本文中所呈現之資料系一式三份執行之一系列三個獨立實驗之代表。 體內 離體 治療。
將小鼠隨機分成接受治療之五隻動物之組。為小鼠靜脈內注射(i.v.)普立肽(1mg/kg),給藥後12小時安樂死。對照組接受使用生理鹽水(氫化蓖麻油/乙醇/水)稀釋之普立肽載體。收集每組之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離心得到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胞。細胞經歷紅細胞裂解(Roche),接種這些細胞,並且使用15μg/mL之LPS-B5對這些細胞進行離體或不進行離體處理3小時或6小時。所分泌之細胞因子使用高度特異性之靈敏ELISA試劑盒測量。小鼠IL-6、小鼠IL-10和小鼠TNF DuoSet ELISA試劑盒獲自R&D Systems,並且按製造商該執行。本文中所提供之資料系來自一系列三個獨立實驗之代表。 動物炎症模型。
將小鼠隨機分成接受治療之兩隻動物之組。使用普立肽(1mg/kg,靜脈內(i.v.))、使用生理鹽水中之LPS(20μg/kg,腹腔內(i.p.))或使用普立肽(1mg/kg,i.p.)與LPS(20μg/kg,i.p.)組合攻擊小鼠。對照組接受使用鹽水稀釋之普立肽載體(氫化蓖麻油/乙醇/水)。三小時後,對動物實施安樂死,並且收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總計1.2ml,PBS)。藉由離心獲得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胞,並且藉由流式細胞術進行分析。本文中所提供之資料系來自一系列三個獨立實驗之代表。
於另一炎症模型中,將小鼠隨機分成接受治療之兩隻動物之組。使用普立肽(1mg/kg,靜脈內(i.v.))攻擊小鼠,然後於1小時後使用雷西莫特(50μg/小鼠,鼻內)攻擊小鼠。對照組接受使用鹽水稀釋之普立肽載體(氫化蓖麻油/乙醇/水)。1小時和3小時後,對動物實施安樂死,並且收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總計1.2ml,PBS),然後藉由ELISA試劑盒定量TNFα。本文中所提供之資料系來自一系列三個獨立實驗之代表。 藉由流式細胞術分析巨噬細胞。
使用抗F4/80-BV510、CD45-APC700、CD11b-BV650、CD11c-APC-Fire、CD24-PC7和Ly6C-BV605單克隆抗體(Biolegend)和用於488nm激發之LIVE/DEAD™可固定死亡細胞染色試劑盒(ThermoFisher)對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胞進行染色。將巨噬細胞(F4/80+ )門控於活免疫細胞(CD45+ LIVE/DEAD染料- )上,同時將肺泡巨噬細胞(F4/80+ CD24- )特異性地門控於來自活免疫細胞之CD11c+ CD11b- 群體上。同種型對照和補償珠用於設置補償和門控策略。示例 5
進行了一項多中心、隨機、平行和概念驗證研究,以評估普立肽於需要住院治療之患有COVID-19之患者體內之安全概況。研究細節可藉由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NCT04382066獲得。
研究中包括之患者以1:1:1:1之比例隨機接受: -       以1.5小時注射系為手臂A)給藥1.5mg普立肽,每天一次,連續3天(總劑量系為4.5mg)。 -       以1.5小時注射系為手臂B)給藥2.0mg普立肽,每天一次,連續3天(總劑量系為6.0mg)。 -       以1.5小時注射系為手臂C)給藥2.5mg普立肽,每天一次,連續3天(總劑量系為7.5mg)。
所有患者於注射普立肽前20分鐘至30分鐘接受以下預防性藥物治療: -       靜脈內注射25mg鹽酸苯海拉明或同等藥物。 -       靜脈內注射50mg雷尼替丁或同等藥物。 -       靜脈內注射6.6mg地塞米松。 -       靜脈內注射8mg昂丹司瓊(緩慢注射15分鐘)或同等藥物。
包括於本研究中之患者將接受為期3天之治療。
供應濃度為2mg/小瓶之作為注射溶液之濃縮粉末之普立肽。於使用前,使用4ml之重構溶液重構小瓶以獲得無色至微黃色之溶液,該溶液含有0.5mg/ml之普立肽、25mg/ml之甘露醇、0.15ml/ml之聚氧乙烯醚蓖麻油(macrogolglycerol ricinoleate oil)、0.15ml/ml之乙醇和0.70ml/ml之注射用水。於注射前,應當於任何合適之靜脈溶液中進行附加稀釋。
於I型透明玻璃瓶中供應2mg普立肽裝,其中溴化丁基橡膠塞使用鋁密封覆蓋。每瓶含有2mg普立肽。
於I型無色玻璃小瓶中供應用於重構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乙二醇35蓖麻油)/無水乙醇/注射用水(15%/15%/70%(v/v/v))之溶劑。安瓶之容積系為4ml。
普立肽使用研究方案代碼、批號、內容物、有效期、儲存條件、研究人員和發起人之名稱進行標記。研究藥物按照《歐洲藥品生產品質管制規範》之附件13進行標記。應當於介於2℃與8℃之間之溫度下儲存普立肽,小瓶應當保存在外部紙箱中,以保護它們免受光照。該藥物於這些條件下穩定60個月。
於使用4ml用於重構聚氧乙烯醚蓖麻油/乙醇/水之溶液重構2mg 普立肽小瓶後,應當稀釋所重構之溶液並且於製備之後立即使用。如果不立即使用,則使用者應當負責儲存時間和使用前之條件。已經表明藥品產品之所重構之濃縮溶液於冷藏條件下(5℃±3℃)下物理、化學和微生物穩定24小時,並且當於室溫下於室內光照下儲存在原小瓶中時穩定6小時。如果於給藥前需要儲存,則溶液應當冷藏儲存,避光,並且應當於重構後24小時內使用。中期結果
患者 1 :50歲男性,雙側肺炎。接受1.5mg PLD三天。PCR COVID 19化驗:基線陽性,第4天轉為陰性(無病毒載量)。急性臨床好轉。第7天出院。PLD獲得急性臨床好轉,該急性臨床好轉包括消除所有血液中所含之病毒數量以及治療雙側肺炎,以便於第7天出院。
患者 2 40歲男性,雙側肺炎。接受1.5mg PLD三天。第六天,不見好轉,並且過渡到瑞德西韋(Remdesivir)+TOL+皮質酮+阿片類藥物。第15天PCR轉為陰性,第19天出院。
患者 3 53歲男性,雙側肺炎。接受1.5mg PLD三天。PLD防止了臨床惡化。第10天出院,第31天PCR轉為陰性。
患者 4 42歲男性,雙側肺炎。接受1.5mg PLD三天。需要皮質激素類療法。PCR COVID 19化驗:基線陽性,第7天仍系為陽性。第15天,患者PCR陰性。患者於第10天充分康復出院。
患者 5 33歲女性,雙側肺炎。接受1.5mg PLD三天。PCR COVID 19化驗:基線陽性,第4天轉為陰性(無病毒載量)。雙側肺炎於第6天消失(正常Rx肺)。臨床有重大好轉。第8天出院。X線片顯示肺炎消退,如圖5a-c所示。雙側肺炎於圖5a中很明顯。於使用PLD治療後,第6天觀察到好轉。層流肺不張於圖5b中很明顯。第15天之後續x光片顯示恢復正常,如圖5c所示。接受1.5mg PLD三天於第4天消除了病毒載量。PLD取得了重大臨床好轉,該重大臨床好轉包括消除所有血液中所含之病毒數量以及治療雙側肺炎,以便於第8天出院。
患者 6 69歲女性,高症狀性COPD。登記時有單側肺炎。接受1.5mg PLD三天。PCR COVID 19化驗:基線陽性,第7天轉為陰性(無病毒載量),如圖所示。可見臨床有重大好轉。患者於第8天出院。X線片顯示肺炎進展,如圖6a-c所示。單側肺炎於圖6a中很明顯,於圖6b中進展系為雙側肺炎。於圖6c中,可見好轉。PLD取得了重大臨床好轉,該重大臨床好轉包括消除所有血液中所含之病毒數量以及治療雙側肺炎,如圖6d所示,以便於第8天出院。
患者 7 39歲女性,肺部浸潤。接受1.5mg PLD三天。PCR COVID 19化驗:基線陽性,第7天轉為陰性(無病毒載量)。使用PLD治療後,臨床有重大好轉。第8天出院。
患者 8 32歲男性。接受1.5mg PLD三天。無法評估療效,第4天出院。
患者 9 34歲男性。接受2.0mg PLD三天。PCR COVID 19化驗:基線陽性,第7天仍系為陽性。然而,第8天臨床好轉並出院。C- 反應蛋白測試
PLD對患者5、7和9之炎性細胞因子之影響亦進行了測量,C反應蛋白測試之結果如圖7所示。對於患者5(圖7a),於給藥PLD後,第2天可見急性下降。對於患者7(圖7b)和9(圖7c),於給藥PLD後,第3天可見急性下降。這些資料證明了PLD之抗炎特性。
總之,於研究完成後,將45名因COVID 19而住院之患者隨機分成使用每天劑量為1.5mg、2.0mg和2.5mg普立肽治療3天。治療於所有3個劑量組中都得到很好耐受。藉由出院率評估之治療結果由基線時之疾病嚴重程度和病毒載量驅動。於整個劑量組中,100%(9/9)之輕度疾病患者、82%(23/28)之中度疾病患者和57%(4/7)之重度疾病患者於第15天出院。 示例 6
本文中之目的系於體內評估普立肽於治療由小鼠適應性A/H1N1流感病毒感染(A/Puerto Rico/8/34)引起之重症肺炎時之效果。
實驗裝置:為了實現該目的,我們採用了基於給藥高劑量PR8流感病毒(2×105 pfu)之病毒發病機制之體內模型,其於肺中生成嚴重感染。然後,我們評估了普立肽對小鼠中之嚴重流感病毒感染之治療效果。9周齡之雌性小鼠藉由腹腔內注射氯胺酮-賽拉嗪溶液來麻醉,並且藉由將病毒溶液PBS鼻內給藥到每鼻孔20ul中來執行感染。
接受治療之小鼠皮下注射0.3mg/kg或0.15mg/kg之普立肽。隨後,接種後監測存活和體重減輕,直到第3天。於治療時間期間尚未記錄到死亡小鼠或體重減輕超過起始體重30%之小鼠。
對呼吸道流感感染之控制藉由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之增強來介導。圖8示出了使用或不用普立肽處理之受感染之小鼠之BALF中之炎性概況。於主要之促炎性細胞因子中,普立肽大大降低了IL-6(圖8a)、CCL2(圖8b)、IL-1α(圖8c)、IFN-γ(圖8d)和TNF-α(圖8e)之水準。只接受一半劑量藥物之小鼠受保護較少,並且表現出中間表型。
BALF細胞組合物被定義為肺免疫應答病毒感染之標記物。於流感感染之小鼠中評估與炎性細胞因子水準相關之浸潤細胞之定量測量。使用普立肽治療沒有減少BALF之總細胞組成(CD45+ ×106 )。
總之,這些結果證實了於流感感染之小鼠中連續三次給藥(總劑量系為0.9mg/kg)普立肽肯定會減少炎症,如藉由治療減少早期促炎性細胞因子所顯示的。參考資料 Racke MK, Drew PD. Toll-like receptors in multiple sclerosis.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 2009;336:155-168. doi:10.1007/978-3-642-00549-7_9 Elshabrawy HA, Essani AE, Szekanecz Z, Fox DA, Shahrara S. TLRs, future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RA.Autoimmun Rev . 2017;16(2):103-113. doi:10.1016/j.autrev.2016.12.003 Mohammad Hosseini A, Majidi J, Baradaran B, Yousefi M. Toll-Like Recep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e Diseases.Adv Pharm Bull . 2015;5(Suppl 1):605-614. doi:10.15171/apb.2015.082 Huang QQ, Pope RM. The 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Curr Rheumatol Rep . 2009;11(5):357-364. doi:10.1007/s11926-009-0051-z Marshak-Rothstein A. Toll-like receptors in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Nat Rev Immunol. 2006;6(11):823835. doi:10.1038/nri1957 Prinz M, Garbe F, Schmidt H, Mildner A, Gutcher I, Wolter K, Piesche M, Schroers R, Weiss E, Kirschning C, Rochford C, Bruck W, Becher B. Innate immunity mediated by TLR9 modulates pathogenicity in an animal model of multiple sclerosis.J Clin Invest. 2006;116(2):456-464. doi:10.1172/JCI26078 O’Reilly S. Toll Like Receptors in systemic sclerosis: An emerging target.Immunology Letters . 2018;195:2-8. doi:10.1016/j.imlet.2017.09.001 Kiripolsky J, Kramer J. Current and Emerging Evidence for Toll-Like Receptor Activation in Sjögren’s Syndrome.J Immunol Res. 2018; 1246818. doi:10.1155/2018/1246818 Feng Y, Chao W. Toll-Like Receptors and Myocardial Inflammation.Int J Inflam . 2011; 170352. doi:10.4061/2011/170352 Zipris D. Toll-like receptors and type 1 diabetes.Adv Exp Med Biol. 2010;654:585-610. doi:10.1007/978-90-481-3271-3_25 Falck-Hansen M, Kassiteridi C, Monaco C. Toll-Like Receptors in Atherosclerosis.Int J Mol Sci. 2013;14(7):14008-14023. doi:10.3390/ijms140714008
於以下非限制性附圖中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描述:
[ 1] 示出了藉由PLD抑制對Toll樣受體之激活之應答之NF-κB反式激活。使用NF-kB-Luc質粒穩定轉染人單核細胞(THP-1),並且(A)於存在和不存在PLD時測量NF-kB反式激活之水準。(B)藉由MTT細胞增殖試驗測試化合物誘導細胞毒性。培養物暴露於100nM之PLD中6小時。10µg/mL之RQ-雷西莫特。10µg/mL之LPS-B5(來自大腸桿菌055:B5(LPS-B5)之脂多糖)。500µg/mL之聚胞苷酸(Poly-C–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以TNF-α為陽性對照。***p<0.001;**p<0.01。
[ 2] 示出了對Toll樣受體之激活之應答之NF-κB反式激活造成促炎性細胞因子分泌之增加:IL-1、IL-6、IL-8和TNF-α。培養物暴露於100nM之PLD或DMSO中6小時。於治療後6小時,藉由ELISA分析分泌之細胞因子。以TNF-α為陽性對照。***p<0.001;**p<0.01。
[ 3] 示出了藉由PLD對細胞因子IL-6、IL-10和TNF-α進行之離體下調。
[ 4] 示出了LPS攻擊之小鼠中經典激活之巨噬細胞之減小。
[ 5] 示出了x射線,其示出了PLD給藥對患有雙側肺炎之患者之影響。
[ 6] 示出了PLD給藥對患有單側肺炎之患者之影響。
[ 7] 示出了使用PLD治療患者之C反應蛋白測試。
[ 8] 示出了使用(PR8)或不用(PC)使用PLD治療之感染有流感病毒之小鼠之BALF中之炎症概況。
[ 9] 示出了1nM、10nM和50nM之脂質素(APL)預處理對促炎性細胞因子IL6(a)、IL8(b)、IL1β(c)和TNF-α(d)分泌之影響。(e)示出了1nM、10nM和50nM之PLD治療對細胞活力之影響(作為對照百分比)。於0時間,使用1nM、10nM或50nM之APL或DMSO(0.2%)對THP-1細胞進行治療,然後於8小時使用2.5或5µg/mL之雷西莫特刺激。於24小時,測量細胞因子或細胞活力。
[ 10] 示出了普立肽治療對藉由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離之CD45+ 細胞中之LPS-B5介導之促炎性細胞因子IL-6(c)、IL-10(d)和TNF-α(e)之產生之影響。(a)示出了對照(LPS-B5)中CD45+ 活細胞之百分比以及LPS-B5和PLD處理之細胞。(b)示出了作為對照百分比之LPS-B5中之細胞存活以及LPS-B5和PLD處理之細胞。
[ 11] 示出了普立肽治療對藉由雷西莫特(Resiquimod)介導之促炎性細胞因子TNF-α之產生之影響。
[ 12] 示出了普立肽對LPS治療之小鼠之肺泡巨噬細胞募集之影響 小鼠(a)、大鼠(b)和倉鼠(c)分別於單次靜脈注射1.0mg/kg、0.2mg/kg和0.2mg/kg後血漿和肺中普立肽之濃度-時間曲線(均值±SD)。

Claims (30)

  1. 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通式I 之化合物
    Figure 03_image001
    I ) 其中X選自O和NH; Y選自CO和–COCH(CH3 )CO-; n和p各自獨立地選自0和1,q選自0、1和2; R1 、R3 、R5 、R9 、R11 、以及R15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烯基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炔基; R2 選自氫、CORa 、COORa 、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烯基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炔基; R4 、R8 、R10 、R12 和R16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 R7 和R13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取代之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取代之或未取代之C2 -C6 烯基和取代之或未取代之C2 -C6 炔基;R6 和R14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之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或者R6 和R7 和/或R13 和R14 與它們所連接之相應N原子和C原子一起可形成取代之或未取代之雜環基; R17 選自氫、CORa 、COORa 、CONHRb 、COSRc 、(C=NRb )ORa 、(C=NRb )NHRb 、(C=NRb )SRc 、(C=S)ORa 、(C=S)NHRb 、(C=S)SRc 、SO2 Rc 、SO3 Rc 、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12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12 烯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12 炔基、取代或未取代之芳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之雜環基,前提系當n、p、以及q系為0時,R17 不系氫;且 Ra 、Rb 和Rc 各自獨立地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12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12 烯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12 炔基、取代或未取代之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之雜環基;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自身免疫性病症藉由激活一個或複數Toll樣受體(TLR)引起。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特徵在於增加藉由至少一個或複數Toll樣受體(TLR)之訊號傳導。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自身免疫性病症之特徵在於增加至少一種促炎性細胞因子之水準。
  5. 根據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自身免疫性病症選自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濕性關節炎(RA)、多發性硬化(MS)、硬皮病、肖葛籣綜合征(Sjögren's syndrome)、自身免疫性心肌炎、1型糖尿病、以及動脈粥樣硬化。
  6. 根據請求項5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自身免疫性病症系為RA。
  7. 根據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R3 和R4 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其中R3 系為異丙基,R4 系為氫。
  8. 根據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通式II之化合物,其中R3 和R4 系為甲基。
  9. 根據任何前述請求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R11 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較佳地,其中R11 系為甲基或異丁基。
  10. 根據任何前述請求項之通式III之化合物,其中R11 系甲基,並且n=1。
  11. 根據任何前述請求項之化合物,其中R1 、R5 、R9 和R15 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較佳地,其中R1 選自仲丁基和異丙基,R5 系異丁基,R9 系對甲氧基苄基,並且R15 選自甲基和苄基。
  12. 根據前述任何請求項之化合物,其中R8 、R10 、R12 和R16 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較佳地,其中R8 、R10 和R12 系甲基,並且R16 系氫。
  13. 根據前述任何請求項之化合物,其中R6 和R14 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較佳地,其中R6 選自氫和甲基,並且R14 系氫。
  14. 根據前述任何請求項之化合物,其中R7 和R13 獨立地選自氫和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較佳地,其中R7 系甲基,R13 選自氫、甲基、異丙基、異丁基和3-氨基-3-氧丙基。
  15. 根據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R6 和R7 和/或R13 和R14 與它們所連接之相應N原子和C原子一起形成取代或未取代之吡咯烷基團。
  16. 根據上述任何請求項之化合物,其中R2 選自氫、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和CORa ,並且其中Ra 系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較佳地,其中R2 系氫。
  17. 根據任何前述請求項之化合物,其中R17 選自氫、CORa 、COORa 、CONHRb 、(C=S)NHRb 、以及SO2 Rc,並且其中Ra 、Rb 和Rc 各自獨立地選自取代或未取代之C1 -C6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烯基、取代或未取代之C2 -C6 炔基、取代或未取代之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之雜環基;較佳地,其中R17 選自氫、COO苄基、CO苯並[b]噻吩-2-基、SO2 (對甲基苯基)、COCOCH3 和COOC(CH3 )3
  18. 根據任何前述請求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X系NH。
  19. 根據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X系O。
  20. 根據任何前述請求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Y系為CO。
  21. 根據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Y系-COCH(CH3 )CO-。
  22. 根據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具有以下結構:
    Figure 03_image015
    Figure 03_image017
    Figure 03_image019
    Figure 03_image021
    Figure 03_image023
    Figure 03_image025
    Figure 03_image027
    Figure 03_image029
    ,以及
    Figure 03_image031
    ,或
    Figure 03_image173
    , 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23. 根據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系PLD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24. 根據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系膜海鞘素B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25. 根據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系PLD。
  26. 根據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系膜海鞘素B。
  27. 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根據請求項1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以及藥學上可接受之載體,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
  28. 根據請求項1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於製備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藥物中之用途。
  29. 一種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給藥治療有效量之根據請求項1至26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立體異構體。
  30. 一種試劑盒,包括根據請求項1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以及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病症之說明書。
TW110107294A 2020-03-02 2021-03-02 用於自身免疫性病症之化合物 TW2021460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382152 2020-03-02
EP20382152.5 2020-03-02
EP20382192.1 2020-03-13
EP20382192 2020-03-13
EP20382266.3 2020-04-02
EP20382266 2020-04-02
EP20382339.8 2020-04-27
EP20382339 2020-04-27
EP20382815 2020-09-16
EP20382815.7 2020-09-16
EP20382814.0 2020-09-16
EP20382814 2020-09-16
EP21382059.0 2021-01-25
EP21382059 2021-0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6039A true TW202146039A (zh) 2021-12-16

Family

ID=7473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7294A TW202146039A (zh) 2020-03-02 2021-03-02 用於自身免疫性病症之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8104A1 (zh)
EP (1) EP4114432A1 (zh)
JP (1) JP2023517537A (zh)
KR (1) KR20220148896A (zh)
CN (1) CN115867286A (zh)
AU (1) AU2021229592A1 (zh)
BR (1) BR112022017129A2 (zh)
CA (1) CA3169557A1 (zh)
CL (1) CL2022002397A1 (zh)
CO (1) CO2022014023A2 (zh)
IL (1) IL296070A (zh)
MX (1) MX2022010925A (zh)
PE (1) PE20231101A1 (zh)
TW (1) TW202146039A (zh)
UY (1) UY39111A (zh)
WO (1) WO202117582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22026D0 (en) * 1989-09-29 1989-11-15 Pharma Mar Sa Novel anti-viral and cytotoxic agent
US6156724A (en) * 1996-06-07 2000-12-05 Rinehart; Kenneth L. Uses of didemnins as immunomodulating agents
GB9803448D0 (en) 1998-02-18 1998-04-15 Pharma Mar Sa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DK1276491T3 (da) 2000-04-07 2007-02-05 Univ Pennsylvania Tamandarin- og didemnin-analoger og fremgangsmåder til fremstilling og anvendelse af dem
UA76718C2 (uk) 2000-06-30 2006-09-15 Фарма Мар, С.А. Протипухлинні похідні аплідину
EP1613338A4 (en) 2003-03-21 2009-06-24 Madeleine M Joullie TAMANDARIN ANALOGUES, FRAGMENTS THEREOF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WO2011020913A2 (en) 2009-08-21 2011-02-24 Pharma Mar, S.A. Cyclodepsipeptide antiviral compoun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2017129A2 (pt) 2022-10-11
KR20220148896A (ko) 2022-11-07
CO2022014023A2 (es) 2022-11-18
JP2023517537A (ja) 2023-04-26
US20230158104A1 (en) 2023-05-25
CN115867286A (zh) 2023-03-28
CA3169557A1 (en) 2021-09-10
CL2022002397A1 (es) 2023-06-30
AU2021229592A1 (en) 2022-09-29
UY39111A (es) 2021-09-30
MX2022010925A (es) 2022-09-29
IL296070A (en) 2022-11-01
WO2021175829A1 (en) 2021-09-10
EP4114432A1 (en) 2023-01-11
PE20231101A1 (es)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77863A1 (en) Cenicriviroc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fibrosis
US20220015338A1 (en) Animal models, screening methods, and treatment methods for intraocular diseases or disorders
US11207343B2 (en) Compositions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US20230123654A1 (en) Compositions and therapeutic uses of cannabidiol
JP6778681B2 (ja) Hmgb1媒介性炎症の治療
EP2018179A1 (en) Use of antagonists of cxcl13 or cxcr5 for treating wounds or fibrotic diseases
CN107531753A (zh) 吡咯烷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0586428C (zh) 用于预防和治疗炎性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的组成物及其制药用途
MX2010012358A (es) Tratamientos para el mieloma multiple.
US8906357B2 (en)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with masitinib
TW202146039A (zh) 用於自身免疫性病症之化合物
JP2023126760A (ja) 抗炎症剤
US20230159594A1 (en) Compounds for use in viral infections
US20230114408A1 (en) Methods of modulating t-cell activation using estrogen receptor beta (erb) agonists
JP2017109987A (ja) ErbB4+炎症性マクロファージによって媒介される疾患の治療方法
RU2721282C2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рассеянного склероза (варианты)
US20160296574A1 (en) Ephedra alata extract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TW202144380A (zh) 用於治療冠狀病毒感染之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