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3518A - 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3518A
TW202143518A TW109114918A TW109114918A TW202143518A TW 202143518 A TW202143518 A TW 202143518A TW 109114918 A TW109114918 A TW 109114918A TW 109114918 A TW109114918 A TW 109114918A TW 202143518 A TW202143518 A TW 2021435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oustic wave
layer
substrate
acoustic
fil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4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8524B (zh
Inventor
葉威村
徐大正
陳緯守
鍾崇仁
Original Assignee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4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852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91149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838524B/zh
Priority to US17/308,146 priority patent/US20210351761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143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3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8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852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1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consist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 H03H9/1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consist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having a single resonator
    • H03H9/17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sonators consisting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material having a single resonator implemented with thin-film techniques, i.e. of the 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 [FBAR] type
    • H03H9/172Means for mounting on a substrate, i.e. means constituting the material interface confining the waves to a volume
    • H03H9/175Acoustic mirr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3/00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 H03H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resonators 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007Details of bulk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2086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 H03H9/02125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of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3/00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 H03H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resonators or networks
    • H03H2003/02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impedance networks, resonating circuits, resonator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or network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resonators or networks the resonators or networks comprising an acoustic mirr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形成聲波感應部件及聲波反射部件。形成聲波感應部件的步驟包括:沉積聲波感應層於第一基板上;形成底部電極於聲波感應層之一側;以及沉積第一填充材料於聲波感應層之上以形成填充層。形成聲波反射部件的步驟包括:執行掀離製程以形成聲波反射元件於第二基板之上,其中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分離;以及沉積第二填充材料於第二基板之上以形成聲波反射層,其中聲波反射元件位於聲波反射層內。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更包括:接合填充層及聲波反射層,使聲波感應部件與聲波反射部件對組;移除第一基板以暴露聲波感應層;以及形成頂部電極於聲波感應層之上。

Description

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是關於一種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具有多層結構的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無線頻率通訊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為了能夠在各種無線電頻率與頻段正常運行,需要仰賴聲波濾波器濾除鄰近頻段的信號。為了滿足日益複雜的通訊裝置之要求,有必要針對不同的通信通道以及通訊裝置而使用具有不同型態與組成的聲波元件之濾波器,以在不同頻寬範圍進行調諧。
隨著通訊裝置不斷朝輕、薄、短小及時尚化方向發展,且頻率資源越來越擁擠,具有高性能聲波元件的濾波器顯得更為重要。儘管現有的聲波元件及其形成方法已大致符合濾波器及各種通訊裝置之需求,但他們在各方面仍尚未皆令人滿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形成聲波感應部件及聲波反射部件,其中形成聲波感應部件的步驟包括:沉積聲波感應層於第一基板上;形成一或多個底部電極於聲波感應層之一側;以及沉積第一填充材料於聲波感應層之上以形成填充層;且其中形成聲波反射部件的步驟包括:執行掀離製程以形成一或多個聲波反射元件於第二基板之上,其中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分離;以及沉積第二填充材料於第二基板之上以形成聲波反射層,其中聲波反射元件位於聲波反射層內。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更包括:接合填充層及聲波反射層,以致使聲波感應部件與聲波反射部件對組;移除第一基板以暴露聲波感應層;以及形成一或多個頂部電極於聲波感應層之另一側,且頂部電極及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對應設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形成聲波部件與基底部件,其中形成聲波部件的步驟包括:沉積聲波感應層於第一基板上;形成一或多個底部電極於聲波感應層的一側;沉積第一填充材料於底部電極之上以形成第一填充層;執行掀離製程以形成一或多個聲波反射元件於第一填充層之上,其中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分離;以及沉積第二填充材料於第一填充層之上以形成聲波反射層,其中聲波反射元件位於聲波反射層內;且其中形成基底部件的步驟包括:沉積第三填充材料於第二基板之上以形成第二填充層。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更包括:接合聲波反射層及第二填充層,以致使聲波部件與基底部件對組;移除第一基板以暴露聲波感應層;以及形成一或多個頂部電極於聲波感應層之另一側,其中頂部電極、底部電極及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對應設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執行掀離製程以形成一或多個聲波反射元件於基板之上,其中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分離;沉積填充材料於基板之上以形成聲波反射層,其中聲波反射元件位於聲波反射層內;形成多個底部電極於聲波反射層上,其中底部電極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的上方,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沉積聲波感應層於聲波反射層上;以及形成一或多個頂部電極於聲波感應層之上,其中頂部電極對應於底部電極設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聲波裝置,包括:基板;一或多個聲波反射元件,設置於基板的上方,其中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分離;一或多個底部電極,其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的上方,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聲波感應層,設置於底部電極之上;以及一或多個頂部電極,其設置於聲波感應層之上,並對應至底部電極,其中各聲波反射元件包含多層聲波反射材料層,各聲波反射材料層包含中間部分以及周圍部分,且中間部分的厚度大於周圍部分的厚度。
以下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之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然而,應能理解本發明實施例提供許多合適的發明概念而可實施於廣泛的各種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實施例僅用於說明以特定方法製作及使用本發明,而並非用以侷限本發明的範圍。再者,在本發明實施例之圖式及說明內容中係使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第1A至1D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感應部件100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參照第1A圖,提供第一基板101,且於第一基板101上沉積聲波感應層10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1的材料可包括單晶材料,例如矽、鍺、藍寶石、或化合物半導體如碳化矽、氮化鎵、氮化鋁鎵等、或前述之組合等或前述之組合。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1的材料包括玻璃、金屬、塑膠、陶瓷或其他合適的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感應層103可由壓電(piezoelectric)材料所形成,壓電材料可包括半導體材料如氮化鋁、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鋅或壓電陶瓷材料如鋯鈦酸鉛(PZT)。根據一些實施例,聲波感應層103可為單晶層(monocrystalline layer)。根據其他的實施例,聲波感應層103可為多晶層(polycrystalline layer)。在聲波感應層103為單晶層的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磊晶製程如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etal organic CVD, MOCVD)、分子束磊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液相磊晶(liquid phase epitaxy, LPE)、氣相磊晶(vapor phase epitaxy, VPE)或前述之組合形成聲波感應層103。在聲波感應層103為多晶層的一些實施例中,也可利用脈衝雷射沉積(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濺射沉積(sputtering deposition)或前述之組合形成聲波感應層103。
此外,在聲波感應層103為單晶層的實施例中,可先於第一基板101上形成緩衝層(未繪示),再於緩衝層上形成聲波感應層103。此外,當第一基板101的材料為藍寶石時,還可額外形成雷射掀離(laser lift-off, LLO)層(未繪示)於第一基板101上,接著再形成緩衝層於雷射掀離層上。
參照第1B圖,於聲波感應層103一側的一部份上形成底部電極105a與105b。具體而言,根據一些實施例,可先於聲波感應層103一側上形成底部電極的材料,並接著可利用光學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圖案化底部電極的材料,以形成如第1B圖中所示的底部電極105a與105b。在一些實施例中,底部電極105a與105b可包括鈦、鎢、鋁、銣、銀、銅、金、鉬、鉑、或其合金、或前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底部電極105a與105b包含鈦鎢合金。
參照第1C與1D圖,於聲波感應層103上沉積第一填充材料,其包覆底部電極105a與105b的側邊部分與頂部部分而形成填充層107。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填充材料可為低聲學阻抗材料。低聲學阻抗材料可包括金屬或非金屬。例如,金屬包含鋁、鈦、或其組合,非金屬包含半導體材料例如矽、或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SiO2 )、氮化矽(Si3 N4 )、氮氧化矽(SiON)、氧化鈦(TiO2 )、氮化鎂(MgN)、或前述之組合。接著,如第1D圖中所示,在填充層107之上表面不平坦的情況下,可視需要地進行平坦化製程移除部分的填充層107,以形成平坦的第一接合面107S。在一些實施例中,平坦化製程可包括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 polishing, CMP)製程、機械研磨製程、研磨(grinding)製程、蝕刻製程或前述之組合。
第1E至1J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反射部件200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其中第1E至1H圖係繪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的製程流程,以掀離(lift-off)製程在第二基板201上形成聲波反射元件20a。雖然第1E至1H圖僅繪示出單一聲波反射元件20a形成於第二基板201上,但可於第二基板201上形成任何數量的聲波反射元件,將於後續圖式中描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基板201的材料可包括單晶材料例如矽、鍺、藍寶石、或化合物半導體例如碳化矽、氮化鎵、氮化鋁鎵等、或前述之組合。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基板201的材料包括玻璃、金屬、塑膠、陶瓷或其他合適的材料。
根據一些實施例,掀離製程包括於第二基板201上形成至少一光阻劑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光阻劑層可包括第一光阻劑層203與第二光阻劑層205,第一光阻劑層203與第二光阻劑層205具有不同的蝕刻選擇性。具體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先於第二基板201上形成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203與第二光阻劑層205),並圖案化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203與第二光阻劑層205),以露出第二基板201的一部份,如第1F圖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下方的第一光阻劑層203之蝕刻速率大於上方的第二光阻劑層205之蝕刻速率,而使圖案化的第一光阻劑層203相對於圖案化的第二光阻劑層205內縮而形成底切(undercut)結構,如第1F圖中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旋轉塗佈製程、印刷製程、任何其他適當的方法或前述之組合形成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203與第二光阻劑層205)。此外,可使用光學微影製程圖案化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203與第二光阻劑層205)。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微影製程可包括軟烘烤(soft baking)、硬烘烤(hard baking)、遮罩對準(mask aligning)、曝光(exposure)、曝光後烘烤、顯影(developing)光阻、潤洗(rinsing)、乾燥(drying)或其他合適的製程。
接著,參照第1G圖,形成圖案化的光阻後,更包括於露出的第二基板201之一部份上交替沉積低聲波反射材料層與高聲波反射材料層。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材料層207a與207b可包括低聲學阻抗材料,且聲波反射材料層208a與208b可包括高聲學阻抗材料,其中高聲學阻抗材料相對於低聲學阻抗材料具有較高的聲學阻抗。雖然第1G圖與後續圖式中僅繪示出交替沉積的四層高聲學阻抗材料與低聲學阻抗材料,但也可交替沉積任何合適數量之聲波反射材料層的高聲學阻抗材料與低聲學阻抗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高聲學阻抗材料可包括金屬,例如鉬、鎢、鎳、鉑、金、或其合金、或前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低聲學阻抗材料可包括金屬或非金屬。例如,金屬包含鋁、鈦、或其組合;非金屬包含半導體材料例如矽、或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SiO2 )、氮化矽(Si3 N4 ) 、氮氧化矽(SiON) 、氧化鈦(TiO2 )、氮化鎂(MgN)、或前述之組合。
接著,參照第1H圖,掀離製程更包括移除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203與第二光阻劑層205),以露出聲波反射元件20a。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20a具有朝遠離第二基板201方向漸縮的錐形結構。根據一些實施例,聲波反射元件20a可包括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DBR)結構,此結構包括如第1H圖中所示的聲波反射材料層207a、207b、208a與208b。在其他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20a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可包括任何合適數量的聲波反射材料層,其是由交替沉積的低聲學阻抗材料(例如, 207a與207b)與高聲學阻抗材料(例如,208a與208b)所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20a中的其中一上層聲波反射材料可延伸至至少一下層聲波反射材料的至少一側邊。具體而言,如第1H圖中所示,聲波反射材料層208b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207b的側邊,聲波反射材料層207b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207a與208a的側邊,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聲波反射材料層208b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207b的側邊,聲波反射材料層207b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208a的側邊,且聲波反射材料層208a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207a的側邊。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1H圖中所示,每一聲波反射材料層207a、207b、208a、208b具有一中間部分206a以及一周圍部分206b,且中間部分206a的厚度大於周圍部分206b的厚度。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聲波反射材料層的周圍部分覆蓋其下方至少一層的聲波反射材料層的側面,且其厚度沿著遠離中間部分之方向逐漸減小。例如,聲波反射材料層208b的周圍部分206b覆蓋聲波反射材料層207b的側面,且朝向遠離中間部分206a之方向,聲波反射材料層208b的周圍部分206b的厚度逐漸減小;聲波反射材料層207b的周圍部分206b覆蓋聲波反射材料層208a及/或207a的側面,且朝向遠離中間部分206a之方向,聲波反射材料層207b的周圍部分206b的厚度逐漸減小。其他聲波反射材料層可依此類推。
參照第1I圖,聲波反射部件200更包括聲波反射元件20b與20c,形成聲波反射元件20b與20c的材料與製程可與聲波反射元件20a相似,且可在同一製程中同時形成聲波反射元件20a、20b與20c。此外,聲波反射部件200中的聲波反射元件20a、20b與20c彼此分離。接著,於第二基板201上沉積第二填充材料,其包覆聲波反射元件20a、20b與20c的側邊部分與頂部部分而形成聲波反射層209。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填充材料可為低聲學阻抗材料。例如,低聲學阻抗材料可包括金屬或非金屬。例如,金屬包含鋁、鈦、或其組合,非金屬包含半導體材料例如矽、或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SiO2 )、氮化矽(Si3 N4 )、氮氧化矽(SiON) 、氧化鈦(TiO2 )、氮化鎂(MgN)、或前述之組合。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形成填充層107的第一填充材料也可為低聲學阻抗材料。根據一些實施例,第一填充材料與第二填充材料可為相似或相同的材料。
接著,如第1J圖所示,形成聲波反射層209之後,在聲波反射層209上表面不平坦的情況下,可視需要地進行平坦化製程移除部分的聲波反射層209,以形成平坦的第二接合面209S。在一些實施例中,平坦化製程可包括化學機械研磨製程、機械研磨製程、研磨(grinding)製程、蝕刻製程或前述之組合。
第1K至1N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裝置1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參照第1K或1L圖,接合聲波感應部件100的填充層107與聲波反射部件200的聲波反射層209,使得聲波感應部件100與聲波反射部件200彼此對組。詳細而論,接合填充層107與聲波反射層209的步驟包括接合填充層107的第一接合面107S與聲波反射層209的第二接合面209S,使得聲波感應部件100與聲波反射部件200彼此對組,以形成如第1L圖中所示的結構,且可利用如氧化物-氧化物接合(oxide-oxide bonding)的接合方法接合第一接合面107S與第二接合面209S。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接合面107S與第二接合面209S之間的介面可稱為接合結構210,且聲波感應部件100與聲波反射部件200是透過接合結構210彼此對組。如第1L圖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底部電極105a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20a與20b之上,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20a與20b,且底部電極105b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20c之上,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20c,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單一底部電極也可分別設置於單一聲波反射元件之上,並分別對應至單一聲波反射元件。
參照第1M圖,可利用任何合適的方法移除第一基板101以暴露聲波感應層103。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雷射掀離製程移除第一基板101。參照第1N圖,於聲波感應層103的一部份上形成頂部電極109a與109b。具體而言,根據一些實施例,可先於聲波感應層103上形成頂部電極的材料,並接著可利用光學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圖案化頂部電極的材料,以形成如第1N圖中所示的頂部電極109a與109b。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109a與109b可包括鈦、鎢、鋁、銣、銀、銅、金、鉬、鉑、或其合金、或前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109a與109b可包括鈦鎢合金。
如第1N圖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109a設置於底部電極105a之上,並對應至底部電極105a,且頂部電極109b設置於底部電極105a與105b之上,並對應至底部電極105a與105b,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單一頂部電極也可分別設置於單一底部電極之上,並分別對應至單一底部電極。
利用上述實施例所製得的聲波裝置具有彼此分離的聲波反射元件設置於其中。由於現有的聲波裝置具有連續結構的聲波反射元件,在電極與下方的聲波反射材料層之間容易產生寄生電容。相較之下,上述實施例所製得的聲波裝置具有彼此分離的聲波反射元件,可減少潛在的寄生電容,進而改善聲波裝置整體的性能。
第2A至2I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部件300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第2A至2I圖中所示的實施例與第1A至1N圖中所示實施例之差異在於聲波反射元件先形成於第一基板之上,接著再將具有聲波反射元件的聲波部件與第二基板相互接合。
參照第2A圖,提供第一基板301,且於第一基板301上沉積聲波感應層303。形成第一基板301的材料與製程可與第1A至1N圖中所示的第一基板101相似,且形成聲波感應層303的材料與製程可與第1A至1N圖中所示的聲波感應層103相似,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此外,在聲波感應層303為單晶層的實施例中,可先於第一基板301上形成緩衝層(未繪示),再於緩衝層上形成聲波感應層303。此外,當第一基板301的材料為藍寶石時,還可額外形成雷射掀離層(未繪示)於第一基板301上,接著再形成緩衝層於雷射掀離層上。
參照第2B圖,於聲波感應層303的一部份上沉積底部電極305a。雖然第2B圖中僅繪示出單一底部電極305a形成於聲波感應層303的一部份上,但也可於聲波感應層303的一部份上形成多個底部電極,將於後續圖式中描述。底部電極305a的形成方法與材料可與第1A至1N圖中所示的底部電極105a與105b相似,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參照第2C圖,於聲波感應層303上沉積第一填充材料,其包覆底部電極305a的側邊部分與頂部部分而形成第一填充層307。此述的第一填充材料可與前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填充材料相似,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第一填充層307的第一填充材料可為低聲學阻抗材料。接著,參照第2D至2G圖,在一些實施例中,以掀離製程在第一填充層307上形成聲波反射元件30a。雖然第2D至2G圖僅繪示出單一聲波反射元件30a形成於第一填充層307上,但可於第一填充層307上形成任何數量的聲波反射元件,將於後續圖式中描述。
根據一些實施例,掀離製程包括於第一填充層307上形成至少一光阻劑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光阻劑層可包括第一光阻劑層309與第二光阻劑層311,第一光阻劑層309與第二光阻劑層311具有不同的蝕刻選擇性。具體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先於第一填充層307上形成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309與第二光阻劑層311),並圖案化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309與第二光阻劑層311),以露出第一填充層307的一部份,如第2E圖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下方的第一光阻劑層309之蝕刻速率大於上方的第二光阻劑層311之蝕刻速率,而使圖案化的第一光阻劑層309相對於圖案化的第二光阻劑層311內縮而形成底切結構,如第2E圖中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旋轉塗佈製程、印刷製程、任何其他適當的方法或前述之組合形成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309與第二光阻劑層311)。此外,可使用光學微影製程圖案化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309與第二光阻劑層311)。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微影製程可包括軟烘烤、硬烘烤、遮罩對準、曝光、曝光後烘烤、顯影光阻、潤洗、乾燥或其他合適的製程。
接著,參照第2F圖,形成圖案化的光阻後,更包括於露出的第一填充層307之一部份上交替沉積低聲波反射材料層與高聲波反射材料層。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材料層314a可包括低聲學阻抗材料,且聲波反射材料層313a與313b可包括高聲學阻抗材料,其中高聲學阻抗材料相對於低聲學阻抗材料具有較高的聲學阻抗。雖然第2F圖與後續圖式中僅繪示出交替沉積的三層高聲學阻抗材料與低聲學阻抗材料,但也可交替沉積任何合適數量之聲波反射材料層的高聲學阻抗材料與低聲學阻抗材料。此述的高聲學阻抗材料可與上述的高聲學阻抗材料相似,且此述的低聲學阻抗材料可與上述的低聲學阻抗材料相似,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接著,參照第2G圖,掀離製程更包括移除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309與第二光阻劑層311),以露出聲波反射元件30a。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30a具有朝遠離第一填充層307方向漸縮的錐形結構。根據一些實施例,聲波反射元件30a可包括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此結構包括如第2G圖中所示的聲波反射材料層313a、314a與313b。在其他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30a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可包括任何合適數量的聲波反射材料層,其是由交替沉積的低聲學阻抗材料(例如,314a)與高聲學阻抗材料(例如,313a與313b)所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30a中的其中一上層聲波反射材料可延伸至至少一下層聲波反射材料的至少一側邊。具體而言,如第2G圖中所示,聲波反射材料層313b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314a的側邊,且聲波反射材料層314a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313a的側邊。然而,在後續製程中會將聲波部件整體的結構倒置,使得聲波部件中的聲波反射元件之其中一下層聲波反射材料延伸至至少一上層聲波反射材料的至少一側邊。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2G圖中所示,每一聲波反射材料層313b、314a、313a具有一中間部分306a以及一周圍部分306b,且中間部分306a的厚度大於周圍部分306b的厚度。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聲波反射材料層的周圍部分覆蓋其下方至少一層的聲波反射材料層的側面,且其厚度沿著遠離中間部分之方向逐漸減小。例如,聲波反射材料層313b的周圍部分306b覆蓋聲波反射材料層314a的側面,且沿著遠離中間部分306a之方向,聲波反射材料層313b的周圍部分306b的厚度逐漸減小;聲波反射材料層314a的周圍部分306b覆蓋聲波反射材料層313a的側面,且沿著遠離中間部分306a之方向,聲波反射材料層314a的周圍部分306b的厚度逐漸減小。其他聲波反射材料層可依此類推。
參照第2H圖,聲波反射部件300更包括聲波反射元件30b與30c。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部件300中的聲波反射元件30a、30b與30c彼此分離。形成聲波反射元件30b與30c的材料與製程可與聲波反射元件30a相似,且可在同一製程中同時形成聲波反射元件30a、30b與30c。聲波反射元件30b與30c各具有與聲波反射元件30a相同之朝遠離第一填充層307方向漸縮的錐形結構。聲波反射元件30b與30c各包括上述聲波反射元件30a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此結構之詳細描述已於以上說明,於此不再重複。再者,聲波反射部件300更包括底部電極305b,形成底部電極305b的材料與製程可與底部電極305a相似,且可在同一製程中同時形成底部電極305a與305b。如第2H圖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底部電極305a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30a之下,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30a,且底部電極305b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30b與30c之下,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30b與30c。然而,在後續製程中會將聲波部件整體的結構倒置,使得第2H圖中所示的底部電極305a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30a之上,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30a,且底部電極305b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30b與30c之上,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30b與30c,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單一底部電極也可分別設置於單一聲波反射元件之上,並分別對應至單一聲波反射元件。
再次參照第2H圖,於第一填充材料層307上沉積第二填充材料,其包覆聲波反射元件30a、30b與30c的側邊部分與頂部部分而形成聲波反射層315。此述的第二填充材料可與前述實施例中的第二填充材料相似。
接著,如第2I圖所示,在聲波反射層315上表面不平坦的情況下,可視需要地進行平坦化製程移除部分的聲波反射層315,以形成平坦的第一接合面315S。在一些實施例中,平坦化製程可包括化學機械研磨製程、機械研磨製程、研磨(grinding)製程、蝕刻製程或前述之組合。
第2J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基底部件400的剖面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部件400包括第二基板401與形成於第二基板401上的第二填充層403。第二基板401的材料可與第1E至1N圖的實施例中的第二基板201相似。第二填充層403係透過於第二基板401上沉積第三填充材料所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填充材料可為低聲學阻抗材料。例如,低聲學阻抗材料可包括金屬或非金屬。例如,金屬包含鋁、鈦、或其組合,非金屬包含矽、或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SiO2 )、氮化矽(Si3 N4 )、氮氧化矽(SiON)、氧化鈦(TiO2 )、氮化鎂(MgN)、或前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填充材料可為低聲學阻抗材料,且可與形成聲波反射層315的第二填充材料相似或相同。
第2K至2N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裝置2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參照第2K至2L圖,接合聲波部件300的聲波反射層315與基底部件400的第二填充層403,使得聲波部件300與基底部件400彼此對組。詳細而論,接合聲波反射層315與第二填充層403的步驟包括接合聲波反射層315的第一接合面315S與第二填充層403表面所形成的第二接合面403S,使得聲波部件300與基底部件400彼此對組,以形成如第3L圖中所示的結構,且可利用如氧化物-氧化物接合的接合方法接合第一接合面315S與第二接合面403S。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接合面315S與第二接合面403S之間的介面可稱為接合結構404,且聲波部件300與基底部件400是透過接合結構404彼此對組。
接著,參照第2M圖,可利用任何合適的方法移除第一基板301以暴露聲波感應層303。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雷射掀離製程移除第一基板301。參照第2N圖,於聲波感應層303的一部份上形成頂部電極317a與317b。具體而言,根據一些實施例,可先於聲波感應層303的上形成頂部電極的材料,並接著可利用光學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圖案化頂部電極的材料,以形成如第2N圖中所示的頂部電極317a與317b。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317a與317b可包括鈦、鎢、鋁、銣、銀、銅、金、鉬、鉑或其合金、或前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317a與317b包含鈦鎢合金。
如第2N圖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317a設置於底部電極305a與305b之上,並對應至底部電極305a與305b,且頂部電極317b設置於底部電極305b之上,並對應至底部電極305b,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單一頂部電極也可分別設置於單一底部電極之上,並分別對應至單一底部電極。
利用上述實施例所製得的聲波裝置具有彼此分離的聲波反射元件設置於其中。由於現有的聲波裝置具有連續結構的聲波反射元件,在電極與下方的聲波反射材料層之間容易產生寄生電容。相較之下,上述實施例所製得的聲波裝置具有彼此分離的聲波反射元件,可減少潛在的寄生電容,進而改善聲波裝置整體的性能。
第3A至3I圖是根據本發明的又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裝置3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第3A至3I圖中所示的實施例與第1A至1N圖中所示實施例之差異在於不需要進行接合步驟,且底部電極經過蝕刻而具有錐形結構。
參照第3A圖,利用掀離製程於基板501上形成聲波反射元件50a。雖然第3A至3D圖僅繪示出單一聲波反射元件50a形成於基板501上,但可於基板501上形成任何數量的聲波反射元件,將於後續圖式中描述。形成基板501的材料與製程可與第1A至1N圖中所示的第一基板101相似,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根據一些實施例,掀離製程包括於基板501上形成至少一光阻劑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光阻劑層可包括第一光阻劑層503與第二光阻劑層505,第一光阻劑層503與第二光阻劑層505具有不同的蝕刻選擇性。具體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先於基板501上形成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503與第二光阻劑層505),並圖案化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503與第二光阻劑層505),以露出基板501的一部份。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下方的第一光阻劑層503之蝕刻速率大於上方的第二光阻劑層505之蝕刻速率,而使圖案化的第一光阻劑層503相對於圖案化的第二光阻劑層505內縮而形成底切結構,如第3B圖中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旋轉塗佈製程、印刷製程、任何其他適當的方法或前述之組合形成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503與第二光阻劑層505)。此外,可使用光學微影製程圖案化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503與第二光阻劑層505)。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微影製程可包括軟烘烤、硬烘烤、遮罩對準、曝光、曝光後烘烤、顯影光阻、潤洗、乾燥或其他合適的製程。
接著,參照第3C圖,形成圖案化的光阻後,更包括於露出的基板501之一部份上交替沉積低聲波反射材料層與高聲波反射材料層。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材料層507a與507b可包括低聲學阻抗材料,且聲波反射材料層508a與508b可包括高聲學阻抗材料,其中高聲學阻抗材料相對於低聲學阻抗材料具有較高的聲學阻抗。雖然第3C圖與後續圖式中僅繪示出交替沉積的四層高聲學阻抗材料與低聲學阻抗材料,但也可交替沉積任何合適數量之聲波反射材料層的高聲學阻抗材料與低聲學阻抗材料。此述的高聲學阻抗材料可與上述的高聲學阻抗材料相似,且此述的低聲學阻抗材料可與上述的低聲學阻抗材料相似,於此不再重複說明。
接著,參照第3D圖,掀離製程更包括移除光阻劑層(例如,第一光阻劑層503與第二光阻劑層505),以露出聲波反射元件50a。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50a具有朝遠離基板501方向漸縮的錐形結構。根據一些實施例,聲波反射元件50a可包括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此結構包括如第3D圖中所示的聲波反射材料層507a、508a、507b與508b。在其他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50a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可包括任何合適數量的聲波反射材料層,其是由交替沉積的低聲學阻抗材料(例如,507a與507b)與高聲學阻抗材料(例如,508a與508b)所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50a中的其中一上層聲波反射材料可延伸至至少一下層聲波反射材料的至少一側邊。具體而言,如第3D圖中所示,聲波反射材料層508b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507b的側邊,且聲波反射材料層507b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508a的側邊,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聲波反射材料層508b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507b的側邊,聲波反射材料層507b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508a的側邊,且聲波反射材料層508a延伸至聲波反射材料層507a的側邊。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3D圖中所示,每一聲波反射材料層507a、507b、508a、508b具有一中間部分506a以及一周圍部分506b,且中間部分506a的厚度大於周圍部分506b的厚度。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聲波反射材料層的周圍部分覆蓋其下至少一層的聲波反射材料層的側面,且其厚度沿著遠離中間部分之方向逐漸減小。例如,聲波反射材料層508b的周圍部分506b覆蓋聲波反射材料層507a的側面,且沿著遠離中間部分506a之方向,聲波反射材料層508b的周圍部分506b的厚度逐漸減小;聲波反射材料層507b的周圍部分506b覆蓋聲波反射材料層508a的側面,且沿著遠離中間部分506a之方向,聲波反射材料層507b的周圍部分506b的厚度逐漸減小。其他聲波反射材料層可依此類推。
參照第3E圖,除了聲波反射元件50a,第3E圖更繪示出聲波反射元件50b與50c設置於其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聲波反射元件50a、50b與50c彼此分離。聲波反射元件50b與50c各具有與聲波反射元件50a相同之朝遠離基板501方向漸縮的錐形結構。聲波反射元件50b與50c各包括上述聲波反射元件50a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此結構之詳細描述已於以上說明,於此不再重複。形成聲波反射元件50b與50c的材料與製程可與聲波反射元件50a相似,且可在同一製程中同時形成聲波反射元件50a、50b與50c。接著,再次參照第3E圖,於基板501上沉積填充材料,其包覆聲波反射元件50a、50b與50c的側邊部分與頂部部分而形成聲波反射層507。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聲波反射層507的填充材料可為低聲學阻抗材料。例如,低聲學阻抗材料可包括金屬或非金屬。例如,金屬包含鋁、鈦、或其組合,非金屬包含矽、或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SiO2 )、氮化矽(Si3 N4 ) 、氮氧化矽(SiON)、氧化鈦(TiO2 )、氮化鎂(MgN)、或前述之組合。
接著,如第3F圖所示,在聲波反射層507上表面不平坦的情況下,可視需要地進行平坦化製程移除部分的聲波反射層507,以形成平坦的頂表面507S。在一些實施例中,平坦化製程可包括化學機械研磨製程、機械研磨製程、研磨(grinding)製程、蝕刻製程或前述之組合。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形成聲波反射層507之後,可不對聲波反射層507進行平坦化製程。
接著,參照第3G圖,於聲波反射層507的一部分上形成底部電極509a與509b。底部電極509a與509b的形成方法與材料可與第1A至1N圖中所示的底部電極105a與105b,於此不再重複說明。在一些實施例中,底部電極509a與509b的形成方法可更包括利用任何合適的乾式蝕刻製程移除部分的底部電極509a與509b,使其具有朝遠離基板501方向漸縮的錐形結構,如第3G圖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合適的乾式蝕刻製程可包括反應離子蝕刻製程、電漿蝕刻製程或前述之組合。此述實施例中底部電極509a與509b的錐形結構可使得後續沉積的聲波感應層在聲波感應層與底部電極間的介面不會產生破裂,而形成較為完整之結構。
如第3G圖中所示,底部電極509a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50a與50b之上,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50a與50b,且底部電極509b設置於聲波反射元件50c之上,並對應至聲波反射元件50c,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單一底部電極也可分別設置於單一聲波反射元件之上,並分別對應至單一聲波反射元件。
接著,參照第3H圖,於聲波反射層507上沉積聲波感應層51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脈衝雷射沉積、濺射沉積或前述之組合形成聲波感應層511。聲波感應層511的材料可與前述實施例中聲波感應層103的材料相似,於此不再重複說明。於本實施例中,可以不進行平坦化製程,保留聲波反射層的上表面為不平坦面。
參照第3I圖,於聲波感應層511的一部分上形成頂部電極513a與513b。具體而言,根據一些實施例,可先於聲波感應層511上形成頂部電極的材料,並接著可利用光學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圖案化頂部電極的材料,以形成如第3I圖中所示的頂部電極513a與513b。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513a與513b可包括鈦、鎢、鋁、銣、銀、銅、金、鉬、鉑或前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513a與513b可包括鈦鎢合金。
如第3I圖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513a設置於底部電極509a之上,並對應至底部電極509a,且頂部電極513b設置於底部電極509a與509b之上,並對應至底部電極509a與509b,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單一頂部電極也可分別設置於單一底部電極之上,並分別對應至單一底部電極。
利用上述實施例所製得的聲波裝置具有多個彼此分離的聲波反射元件設置於其中。由於現有的聲波裝置具有連續結構的聲波反射元件,在電路中較容易產生寄生電容。相較之下,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聲波裝置具有彼此分離的聲波反射元件,可減少潛在的寄生電容,進而改善聲波裝置整體的性能。此外,所製得的聲波裝置之底部電極具有錐形結構,使得後續沉積的聲波感應層在聲波感應層與底部電極間的介面不會產生破裂,而形成較為完整之結構。
以上概述數個實施例之部件,以便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更易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觀點。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他們能以本發明實施例為基礎,設計或修改其他製程和結構,以達到與在此介紹的實施例相同之目的及/或優勢。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也應理解到,此類等效的製程和結構並無悖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圍,且他們能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下,做各式各樣的改變、取代和替換。
1,2,3:聲波裝置 100:聲波感應部件 101,301:第一基板 103,303,511:聲波感應層 105a,105b,305a,305b,509a,509b:底部電極 107:填充層 107S,315S:第一接合面 109a,109b,317a,317b,513a,513b:頂部電極 20a,20b,20c,30a,30b,30c,50a,50b,50c:聲波反射元件 200:聲波反射部件 201,401:第二基板 203,309,503:第一光阻劑層 205,311,505:第二光阻劑層 206a,306a,506a:中間部分 206b,306b,506b:周圍部分 207a,207b,208a,208b,313a,314a,314b,507a,507b,508a,508b:聲波反射材料層 209,315,507:聲波反射層 209S,403S:第二接合面 210,404:接合結構 300:聲波部件 307:第一填充層 400:基底部件 403:第二填充層 501:基板 507:頂表面
以下將配合所附圖式詳述本發明實施例。應注意的是,依據在業界的標準做法,各種特徵並未按照比例繪製且僅用以說明例示。事實上,可任意地放大或縮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現出本發明實施例的特徵。 第1A至1D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感應部件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 第1E至1J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反射部件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 第1K至1N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裝置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 第2A至2I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部件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 第2J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基底部件的剖面圖。 第2K至2N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裝置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 第3A至3I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繪示出聲波裝置的製造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剖面圖。
103:聲波感應層
105a,105b:底部電極
107:填充層
109a,109b:頂部電極
20a,20b,20c:聲波反射元件
201:第二基板
209:聲波反射層
210:接合結構

Claims (35)

  1. 一種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 形成一聲波感應部件及一聲波反射部件,其中該形成該聲波感應部件的步驟包括: 沉積一聲波感應層於一第一基板上; 形成一或多個底部電極於該聲波感應層之一側;以及 沉積一第一填充材料於該聲波感應層之上以形成一填充層;且其中該形成該聲波反射部件的步驟包括: 執行一掀離(lift-off)製程以形成一或多個聲波反射元件於一第二基板之上,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分離;以及 沉積一第二填充材料於該第二基板之上以形成一聲波反射層,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位於該聲波反射層內; 接合該填充層及該聲波反射層,以致使該聲波感應部件與該聲波反射部件對組; 移除該第一基板以暴露該聲波感應層;以及 形成一或多個頂部電極於該聲波感應層之另一側,其中該或該些底部電極、該或該些頂部電極及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對應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接合該填充層及該聲波反射層的步驟之前,更包含執行一第一平坦化製程移除部分的該填充層,以在該填充層表面形成一第一接合面,以及執行一第二平坦化製程移除部分的該聲波反射層,以在該聲波反射層的頂表面形成一第二接合面,且其中該接合該填充層及該聲波反射層的步驟包括接合該第一接合面及該第二接合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基板是一藍寶石基板,該沉積該聲波感應層的步驟包括執行一磊晶製程以形成該聲波感應層於該第一基板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掀離製程包括: 形成至少一光阻劑層於該第二基板之上; 圖案化該至少一光阻劑層,以露出該第二基板的一或多個部份; 沉積多層聲波反射材料層於該第二基板的該或該些部份上;以及 除去該至少一光阻劑層以形成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掀離製程包括: 形成一第一光阻劑層於該第二基板之上; 形成一第二光阻劑層於該第一光阻劑層之上; 圖案化該第一光阻劑層及該第二光阻劑層,以露出該第二基板的一或多個部份,其中圖案化的該第一光阻劑層相對於該第二光阻劑層內縮,形成一底切(undercut)結構; 沉積多層聲波反射材料層於該第二基板的該或該些部份上;以及 除去該第一光阻劑層及該第二光阻劑層以形成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
  6. 如請求項4或5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各具有朝遠離該第二基板方向漸縮的一錐形結構。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各包括一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結構。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包括該些聲波反射材料層,其中一該聲波反射材料層延伸至下方的至少一該聲波反射材料層的至少一側邊。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分別包括一低聲學阻抗材料及一高聲學阻抗材料,該高聲學阻抗材料的聲學阻抗大於該低聲學阻抗材料的聲學阻抗,該第一填充材料及/或該第二填充材料包括該低聲學阻抗材料。
  10. 一種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 形成一聲波部件及一基底部件,其中該形成該聲波部件的步驟包括: 沉積一聲波感應層於一第一基板上; 形成一或多個底部電極於該聲波感應層的一側; 沉積一第一填充材料於該或該些底部電極之上以形成一第一填充層; 執行一掀離(lift-off)製程以形成一或多個聲波反射元件於該第一填充層之上,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分離;以及 沉積一第二填充材料於該第一填充層之上以形成一聲波反射層,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位於該聲波反射層內;且其中該形成該基底部件的步驟包括: 沉積一第三填充材料於一第二基板之上以形成一第二填充層; 接合該聲波反射層及該第二填充層,以致使該聲波部件與該基底部件對組,; 移除該第一基板以暴露該聲波感應層;以及 形成一或多個頂部電極於該聲波感應層之另一側,其中該或該些頂部電極、該或該些底部電極及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對應設置。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接合該聲波反射層及該第二填充層的步驟之前,執行一平坦化製程移除部分的該聲波反射層,以在該聲波反射層表面形成一第一接合面,且其中該接合該聲波反射層及該第二填充層的步驟包括接合該第一接合面及由該第二填充層的頂表面所形成之一第二接合面。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基板是一藍寶石基板,該沉積該聲波感應層的步驟包括執行一磊晶製程以形成該聲波感應層於該第一基板上。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掀離製程包括: 形成至少一光阻劑層於該第一填充層之上; 圖案化該至少一光阻劑層,以露出該第一填充層的一或多個部份; 沉積多層聲波反射材料層於該第一填充層的該或該些部份上;以及 除去該至少一光阻劑層以形成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掀離製程包括: 形成一第一光阻劑層於該第一填充層之上; 形成一第二光阻劑層於該第一光阻劑層之上; 圖案化該第一光阻劑層及該第二光阻劑層,以露出該第一填充層的一或多個部份,其中圖案化的該第一光阻劑層相對於該第二光阻劑層內縮,形成一底切(undercut)結構; 沉積多層聲波反射材料層於該第一填充層的該或該些部份上;以及 除去該第一光阻劑層及該第二光阻劑層以形成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
  15. 如請求項13或14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各具有朝遠離該第一填充層方向漸縮的一錐形結構。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包括一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結構。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包括該些聲波反射材料層,其中一該聲波反射材料層延伸至下方的至少一該聲波反射材料層的至少一側邊。
  18.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分別包括一低聲學阻抗材料及一高聲學阻抗材料,該高聲學阻抗材料的聲學阻抗大於該低聲學阻抗材料,該第一填充材料、該第二填充材料及/或該第三填充材料包括該低聲學阻抗材料。
  19. 一種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 執行一掀離(lift-off)製程以形成一或多個聲波反射元件於一基板之上,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分離; 沉積一填充材料於該基板之上以形成一聲波反射層,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位於該聲波反射層內; 形成一或多個底部電極於該聲波反射層上,其中該或該些底部電極設置於該些聲波反射元件的上方,並對應至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 沉積一聲波感應層於該聲波反射層上;以及 形成一或多個頂部電極於該聲波感應層之上,其中該或該些頂部電極對應於該或該些底部電極設置。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形成該或該些底部電極於該聲波反射層上的步驟之前,更包含執行一平坦化製程,以移除部分的該聲波反射層。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形成該或該些底部電極於該聲波反射層上的步驟更包括執行一蝕刻製程移除部分的該或該些底部電極,以在該或該些底部電極形成朝遠離該基板方向漸縮的一錐形結構。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掀離製程包括: 形成至少一光阻劑層於該基板之上; 圖案化該至少一光阻劑層,以露出該基板的一或多個部份; 沉積多層聲波反射材料層於該基板的該或該些部分上;以及 除去該至少一光阻劑層以形成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
  23.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掀離製程包括: 形成一第一光阻劑層於該基板之上; 形成一第二光阻劑層於該第一光阻劑層之上; 圖案化該第一光阻劑層及該第二光阻劑層,以露出該基板的一或多個部份,其中圖案化的該第一光阻劑層相對於該第二光阻劑層內縮,形成一底切(undercut)結構; 沉積多層聲波反射材料層於該基板的該或該些部份上;以及 除去該第一光阻劑層及該第二光阻劑層以形成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
  24. 如請求項22或23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各具有朝遠離該基板方向漸縮的一錐形結構。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各包括一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結構。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結構包括該些聲波反射材料層,其中每一聲波反射材料層包含一中間部分以及一周圍部分,且該中間部分的厚度大於該周圍部分的厚度;每一該聲波反射材料層的周圍部分覆蓋其下方的至少一該聲波反射材料層的側面,且其厚度沿著朝向遠離該中間部分之方向逐漸減小。
  27.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聲波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各包括一低聲學阻抗材料及一高聲學阻抗材料,該高聲學阻抗材料的聲學阻抗大於該低聲學阻抗材料,該填充材料包括該低聲學阻抗材料。
  28. 一種聲波裝置,包括: 一基板; 一或多個聲波反射元件,設置於該基板的上方,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彼此分離; 一或多個底部電極,該或該些底部電極設置於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的上方,並對應至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 一聲波感應層,設置於該或該些底部電極之上;以及 一或多個頂部電極,該些頂部電極設置於該聲波感應層之上,並對應至該些底部電極, 其中各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包含多層聲波反射材料層,該些聲波反射材料層分別包含一中間部分以及一周圍部分,且該中間部分的厚度大於該周圍部分的厚度。
  29. 如請求項28所述之聲波裝置,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各具有朝向遠離或接近該基板的方向漸縮的一錐形結構。
  30. 如請求項29所述之聲波裝置,其中,在每一該聲波反射元件中,該些聲波反射材料層的周圍部分分別覆蓋其下方的至少一該聲波反射材料層的一側面,且該周圍部分的厚度朝向遠離該中間部分之方向逐漸減小
  31. 如請求項28所述之聲波裝置,還包括一聲波反射層,其中該聲波反射層位於該基板與該或該些底部電極之間,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位於該聲波反射層內,該些聲波反射材料層包括一低聲學阻抗材料及一高聲學阻抗材料,該高聲學阻抗材料的聲學阻抗大於該低聲學阻抗材料,該聲波反射層包括一填充材料,該填充材料包括該低聲學阻抗材料。
  32. 如請求項30所述之聲波裝置,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各包括一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結構由該些聲波反射材料層所組成,且該些聲波反射材料層為交替堆疊的該低聲學阻抗材料及該高聲學阻抗材料。
  33. 如請求項28所述之聲波裝置,其中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與該或該些底部電極之間具有一接合結構。
  34. 如請求項28所述之聲波裝置,其中該基板與該或該些聲波反射元件之間具有一接合結構。
  35. 如請求項28所述之聲波裝置,其中該或該些底部電極具有朝遠離該基板方向漸縮的一錐形結構。
TW109114918A 2020-05-05 2020-05-05 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838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4918A TWI838524B (zh) 2020-05-05 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7/308,146 US20210351761A1 (en) 2020-05-05 2021-05-05 Acoustic wave device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4918A TWI838524B (zh) 2020-05-05 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3518A true TW202143518A (zh) 2021-11-16
TWI838524B TWI838524B (zh) 2024-04-1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51761A1 (en) 2021-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7751B2 (en) 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thereof
CN108365829A (zh) 单晶压电射频谐振器和滤波器的制备方法
KR102418744B1 (ko) 에어갭형 fbar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9680439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coustic resonator with planarization layer
CN112039461B (zh) 体声波谐振器的制造方法
CN107094002A (zh) 声波谐振器及其制造方法
JP4395892B2 (ja) 圧電薄膜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039485A (zh) 一种薄膜压电声波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72446A (zh) 用于体声波谐振器制作的方法、体声波谐振器、滤波器
CN112039490A (zh) 一种薄膜压电声波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210281237A1 (en) Acoustic wav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037366B2 (ja) 薄膜技術における位相が最適化された共振器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10739391A (zh) 表面声波滤波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572444A (zh) 用于体声波谐振器制作的方法
CN117277985A (zh) 体声波谐振器和制造体声波谐振器的方法
US11616489B2 (en) Bulk acoustic wave filter having release hol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WO2023173900A1 (zh) 一种体声波谐振器、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1699987B2 (en) Bulk acoustic wave resona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11757427B2 (en) Bulk acoustic wave filter having release hol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1194939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838524B (zh) 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2143518A (zh) 聲波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20040084478A (ko) 고주파용 박막 체적 탄성파 공진기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22170683A1 (zh) 声波谐振器制作方法及声波谐振器
JP7111406B2 (ja) 薄膜バルク音響波共振器の作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