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8228A -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8228A
TW202138228A TW109111526A TW109111526A TW202138228A TW 202138228 A TW202138228 A TW 202138228A TW 109111526 A TW109111526 A TW 109111526A TW 109111526 A TW109111526 A TW 109111526A TW 202138228 A TW202138228 A TW 2021382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aliper
port
fluid
pist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1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5703B (zh
Inventor
查理斯 鄧拉普三世
布萊恩 喬丹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1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57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8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8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5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570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本文中係說明用於在自行車上提供傾角控制之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本文所述之一示範後剎車卡鉗包括用來耦接至該自行車之一卡鉗殼體。該卡鉗殼體包括與流體耦接至一前剎車致動器之一第一流體線路流體耦接之一第一埠,及與流體耦接至一前剎車卡鉗之一第二流體線路流體耦接之一第二埠。該後剎車卡鉗亦包括在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之間的一閥。該閥可操作以影響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之間的流體流動。

Description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發明領域
本發明大致有關於自行車剎車系統,且更特別是有關於用於提供自行車控制之剎車系統及裝置。
發明背景
自行車及其他二輪載具經常包括一前剎車及一後剎車。該前剎車可被致動以減緩該前輪,且該後剎車可被致動以減緩該後輪。該等前與後剎車係透過個別的槓桿或致動器獨立地致動。騎乘者(漏譯)在自行車上具有一相對高的重心。若騎乘者致動該前剎車以提供一高減速率,則該自行車之後輪可能上升而離開地面。這導致對自行車進行較少控制。此外,在極端情形下,該後輪之上升會使一騎乘者傾覆過自行車之前方,而這可能造成該騎乘者受傷。
發明概要
在本文中係揭示一種用於自行車之示範性後剎車卡鉗。該後剎車卡鉗包括用來耦接至該自行車之一卡鉗殼體。該卡鉗殼體包括一第一埠及一第二埠,該第一埠用以流體耦接至與一前剎車致動器流體耦接之一第一流體線路,及該第二埠用以流體耦接至與一前剎車卡鉗流體耦接之一第二流體線路。該後剎車卡鉗亦包括在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之間的一閥。該閥可操作以影響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之間的流體流動。
在本文中係揭示一種用於自行車之示範性剎車系統。該剎車系統包括一前剎車致動器、一前剎車卡鉗、一後剎車致動器、一後剎車卡鉗、耦接在該前剎車致動器與該後剎車卡鉗之間的一第一流體線路、耦接在該後剎車卡鉗與該前剎車卡鉗之間的一第二流體線路、及耦接在該後剎車致動器與該後剎車卡鉗之間的一第三流體線路。該前剎車致動器之致動使第一剎車流體通過該第一流體線路、該後剎車卡鉗、及該第二流體線路供應至該前剎車卡鉗以致動該前剎車卡鉗來施加剎車壓力至該自行車之一前輪。該後剎車致動器之致動將第二剎車流體供應至該後剎車卡鉗來施加剎車壓力至該自行車之一後輪上而不致動該前剎車卡鉗。
在本文所揭示的另一種用於自行車之示範性剎車卡鉗包括一卡鉗殼體,該卡鉗殼體擬耦接至自行車於自行車之後輪附近。該卡鉗殼體包括一第一埠,其擬流體耦接至與第一主活塞腔室流體耦接之一第一流體線路,一第二埠,其擬流體耦接至與一前剎車卡鉗流體耦接之一第二流體線路,一第三埠,其擬流體耦接至與第二主活塞腔室流體耦接之一第三流體線路,及一主要從屬活塞腔室。該第三埠流體耦接於該主要從屬活塞腔室,使得該第二主活塞腔室中的剎車流體之加壓會增加該主要從屬活塞腔室中之壓力以致動該後剎車卡鉗。該卡鉗殼體亦包括與該主要從屬活塞腔室隔離之次要從屬活塞腔室。該第一埠流體耦接至該次要從屬活塞腔室,使得在該第一主流體腔室中的剎車流體之加壓會增加於該次要從屬活塞腔室中的壓力以致動該後剎車卡鉗。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在現代自行車上之剎車已演化成使用來自如液壓碟煞之汽車剎車系統的技術。液壓碟煞具有比過去所使用之傳統輪緣及纜線拉引煞車大的停止力量及減速控制。典型地,使用液壓碟煞之自行車具有一個前剎車及一個後剎車以使停止距離最小化。事實上,這個雙重碟煞組態甚至在某些國家中為必要條件。自行車及其騎乘者,以及類似的兩輪載具,具有相對高之重心及短的輪距長度。現代自行車之較大停止力量及高重心在緊急或侵略性剎車事件期間將騎乘者置於前輪傾覆之風險。具體而言,當經歷過量前剎車時,後輪可能從地面抬起。這減少了自行車之控制。此外,在極端的情形中,騎乘者可傾覆過自行車之把手,其可對騎乘者及/或騎乘者周遭的他人造成嚴重傷害。
一些已知的抗前傾剎車系統係存在供纜線拉引輪緣煞車之用。在此等已知系統中,一個剎車桿用來直接施加後剎車。當該等後剎車產生剎車力在該輪緣時,一滑動剎車墊片之移動使該力透過一纜線傳送至一前剎車卡鉗,藉此施加該前剎車。因而,兩個剎車經施加來最小化停止距離。若該後輪在一可能傾覆事件中離開地面,則在該輪緣之該後剎車力變成零,該等滑動剎車墊片縮回,且該前剎車力降至零。該後輪接著返回該地面,消除傾覆事件之可能性。但是,這些已知系統只是適用於纜線拉引輪緣煞車。此外,此等已知系統僅提供同時致動兩個剎車的一個剎車桿。
其他已知的抗前傾剎車系統利用前剎車之電子控制。此等已知電子系統需要機載電池電力及複雜感測系統來偵測傾覆事件。當該電子系統感測一傾覆事件時,將提供該前剎車力之加壓流體轉移以減少該前剎車力,且減輕該傾覆事件。此已知電子系統之一缺點在於在每單一杠桿拉動的每次連續流體轉移下,該剎車桿移動更靠近該把手握把。若剎車桿充分移動接近握把,則電子控制系統停止此轉移過程,其消除任何傾覆控制。其他的缺點包括增加至自行車的額外重量及複雜性、對充電電池的依賴、以及昂貴的電子組件。
在本文中係揭示用於在自行車上提供傾覆控制之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其解決上述已知系統的眾多缺點。本文所揭示之範例可與液壓碟煞一起實行。在本文中所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偵測一自行車之一後輪何時已自地面抬起且對前輪減少剎車壓力,藉此減少或防止傾覆的可能性。此外,在本文中所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使該後剎車可獨立於該前剎車而控制。例如,一前剎車致動器可用於致動該前剎車,且一後剎車致動器可用於致動該後剎車而不致動該前剎車。因此,該後剎車致動器可用來獨立於該前剎車而操作該後剎車。
本文所揭示之一示範剎車系統包括一前剎車致動器、一後剎車致動器、包括一前剎車盤及一前剎車卡鉗的一前剎車,及包括一後剎車卡鉗及一後剎車卡鉗的一後剎車。該前剎車致動器透過該後剎車卡鉗與該前剎車卡鉗流體地耦接。特別地,該剎車系統包括流體地耦接該前剎車致動器及該後剎車卡鉗之一第一流體線路(例如,一液壓軟管)。此外,該剎車系統包括流體地耦接該後剎車卡鉗及該前剎車卡鉗之一第二流體線路。該後剎車卡鉗包括一卡鉗殼體,其具有流體耦接至該第一流體線路之一第一埠,及流體耦接至該第二流體線路之一第二埠。該後剎車卡鉗包括在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之間(因而在該第一流體線路與該第二流體線路之間)的一閥。該閥可操作以影響該第一埠及該第二埠之間的流體流動或流體連通,藉此影響對該前輪的剎車壓力之施加。例如,該閥可在一開啟狀態(例如,一第一狀態)與一關閉狀態(例如,一第二狀態)之間操作。在該開啟狀態中,該第一流體線路與該第二流體線路流體線路流體地耦接,且因此,該前剎車致動器可被致動以便由供應剎車流體至該前剎車卡鉗或由該前剎車卡鉗解除剎車流體。因此,該前剎車致動器可被用來施加剎車壓力至該前剎車卡鉗或解除在該前剎車卡鉗上的剎車壓力。
在某些範例中,當該後輪自該地面抬起及/或在其他方面已降低牽引力時,該閥可切換至該關閉狀態。於該關閉狀態,該閥流體隔離或斷開該第一埠及該第二埠(以及,因此,流體隔離該第一流動線路及該第二流體線路)。因此,該前剎車致動器之進一步致動未增加對該前輪之剎車壓力。相反地,因為來自該前剎車致動器之剎車壓力係藉由關閉該閥而切斷,所以該前剎車卡鉗及該第二流體線路中之剎車流體朝相反方向(朝向該閥)反彈或流回去並在壓力上減小,藉此減少在該前輪之剎車力。在前輪處具有較小剎車力之情況下,前輪能夠稍微更快地旋轉。因此,後輪經下降回到地面。
如上所述,該閥開關可依據該後輪是否與該地面接觸而在該等開啟與關閉狀態間作切換。在某些範例中,該閥之狀態係至少部份地依據卡鉗殼體之位置及/或移動來控制。舉例而言,卡鉗殼體可耦接至自行車之車架(例如,經由托架),使得後剎車卡鉗殼體可在兩個位置(諸如,向前位置及向後位置)之間樞轉或搖動。當致動該前剎車器時,剎車流體係供應至致動該後剎車卡鉗之一或多個次要從屬活塞。該等次要從屬活塞迫使一或多個後剎車墊片與該旋轉後剎車盤接合。當該後輪旋轉時,諸如當該後輪與該地面接觸時,該(等)後剎車墊片與該旋轉後剎車盤之間的摩擦接合使該卡鉗殼體朝一向前方向(諸如,該後輪之向前旋轉方向)偏壓至該向前位置。在此位置中,卡鉗殼體在閥之流動控制構件上產生後剎車力,該閥將該流動控制構件維持在開啟位置中。因此,只要該後輪與該地面接觸及旋轉,由該摩擦接合產生之後剎車力係將該閥維持在該開啟狀態中。
但是,若該後輪自該地面(例如,過量前剎車之結果)抬起及/或在其他方面有減少牽引力(例如,當該後輪開始抬起且具有與地面之極小接觸或牽引時),則該(等)後剎車墊片與該後剎車盤間之摩擦會導致該後剎車盤(及因此,該車輪)停止旋轉。當該後輪不再旋轉時,先前施加至該閥之該後剎車力被消除。該後剎車力之這消除使該流動控制構件可移動至一關閉位置以將該閥切換至該關閉狀態。在一些範例中,該流動控制構件至該關閉位置之移動係在與該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後方向將該卡鉗殼體推向向後位置。在一些範例中,該閥經實行為具有一可移動梭子的線軸閥。在一些這樣的範例中,該剎車流體在該閥中的壓力造成該梭子(該流動控制構件)移動到該關閉位置,此將該卡鉗殼體於該向後方向推動。當該梭子處於該關閉位置時,該閥流體隔離該前剎車致動器及該前剎車卡鉗,藉此減少在該前輪之剎車壓力且使該後輪能夠返回地面。
若後輪返回至地面,則後輪開始再次旋轉。在該(等)後剎車墊片與該後剎車之間的摩擦使該卡鉗殼體返回該向前位置且重新開啟該閥(例如,藉由移動該梭子至該開啟位置)。因而,在該前剎車致動器與該前剎車卡鉗之間重新建立流體連通。因此,該卡鉗殼體的移動會造成該閥的狀態之改變及/或在其他方面影響該閥的流動特性。隨著該後輪移動遠離地面或移動至地面時,該閥可在該等開啟與關閉狀態之間快速交替或振盪以控制對該前輪之剎車力量。在本文中係揭示該閥被組配為一正常開啟閥或一正常關閉閥之各種不同範例。本文所揭示之某些範例利用一或更多彈簧偏壓該閥至該正常開啟狀態或正常關閉狀態。因此,該等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可檢測後輪抬起(在一騎乘者可能能夠感測到該後輪抬起之前)並停用該前剎車,藉此使該後輪能夠返回地面。
此外,在本文中所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可包括流體地耦接該後剎車致動器及該後剎車卡鉗之一第三流體線。該後剎車致動器可被致動以透過該第三流體線而供應剎車流體至該後剎車卡鉗以致動該後剎車卡鉗。用於該後剎車致動器之剎車流體及該前剎車致動器之剎車流體互相隔離。因而,本文中所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能夠進行獨立的後剎車。具體而言,該後剎車致動器可用於致動該後剎車卡鉗而不致動該前剎車卡鉗。因此,與同步前與後剎車之已知系統不同,在本文中所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能夠讓一騎乘者獨立地控制該等前與後剎車。
此外,不同於已知電子抗前傾系統,本文中所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不需要任何電子裝置(例如,感測器、螺線管等)。因而,該等示範系統將對自行車加了較少重量且不需要機載電池。此外,該示範剎車系統可無限次操作,而已知電子抗前傾系統則需要規律充電或更換電池。
現參閱圖式,圖1例示一人力載具之範例,而本文中所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可於其上實行。在這個範例中,該載具係一種可能類型之自行車100,如一登山自行車。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自行車100包括一車架102及可旋轉地耦接在該車架102上之一前輪104及一後輪106。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前輪104係透過一前叉108與車架102之前端耦接。在某些範例中,前叉108包括用以吸收衝擊或振動之一或多個懸吊組件(例如,一吸震器)。後輪106與車架102耦接以支持車架102之後端。在某些範例中,一或多個懸吊組件可耦接在該輪106與車架102之間以吸收衝擊或振動。自行車100之一前及/或向前騎乘方向或定向係由圖1中之箭號A的方向表示。因此,自行車100之一向前移動方向係由箭號A之方向表示。自行車100經顯示在騎乘表面110上騎行。騎乘表面110可為任何騎乘表面,諸如地面(例如,土徑、走道、街道等)、在地面上方的人造結構(例如,木頭坡道)、及/或任何其他表面。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自行車100包括一座椅112,其透過一座桿114與車架102耦接(例如,靠近該車架102相對於該向前方向A之後端)。自行車100亦包括與車架102及前叉108耦接(例如,靠近車架102相對於該向前方向A之一向前端)以便操縱自行車100之把手116。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自行車100具有包括一曲柄總成120之一傳動系118。曲柄總成120係經由一鏈條122而操作性地耦接至一鏈輪總成。該鏈輪總成係安裝在一後輪轂124上的一總成的部份,該後輪轂124提供後輪106之一旋轉軸。曲柄總成120包括至少一個,通常是兩個的曲柄臂126及踏板128,以及至少一前鏈輪或鏈環130。示範自行車100可包括一後齒輪變換裝置(例如,變速器)及/或一前齒輪變換裝置以透過不同鏈輪移動鏈條122。
圖1之示範自行車100包括根據本發明之教示建構的示範剎車系統140。該示範剎車系統140可用於減少自行車100之速度。該示範剎車系統140包括用於減緩前輪104之旋轉的一前剎車142及用於減緩後輪106之旋轉的一後剎車144。在此範例中,前剎車142及後剎車器144經實行為液壓碟煞。前剎車142包括一前剎車盤146及一前剎車器卡鉗148。前剎車盤146係耦接至前輪轂150上之前輪104並與其一起旋轉。前剎車卡鉗148與前叉108耦接且與前剎車盤146相鄰。當致動前剎車卡鉗148時,前剎車卡鉗148使一或多個剎車墊片與前剎車盤146接合以減緩前剎車盤146,並因此減緩前輪104之旋轉。如在此使用地,前剎車卡鉗148之致動意謂一或多個剎車墊片移動成與前剎車盤146接合。類似地,後剎車144包括一後剎車盤152及一後剎車卡鉗154。後剎車盤152透過後輪轂124與後輪106耦接且與其一起旋轉。當致動後剎車卡鉗154時,該後剎車卡鉗154移動一或多個剎車墊片成與該後剎車盤152接合以減緩該後剎車盤152,並因此減緩後輪106之旋轉。如在此使用地,後剎車卡鉗154之致動意謂一或多個剎車墊片移動成與後剎車152盤接合。
雖然圖1所繪示之示範自行車100係一登山自行車種類,但在本文中所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可在其他種類之自行車上實行。例如,所揭示之剎車系統及設備可使用在公路自行車及具有機械(例如,纜線、液壓、氣壓等)及非機械(例如,有線、無線)驅動系統之自行車上。所揭示之剎車系統及設備亦可在其他種類之兩、三及四輪人力載具上實行。此外,可在其他類型之載具上使用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諸如在電動載具(例如,機車、汽車、卡車等)上。
圖2係如在自行車100上採用之示範剎車系統140的放大圖。如圖2所示,剎車系統140包括用以致動前剎車卡鉗148的前剎車致動器200。剎車系統140亦包括用以致動後剎車卡鉗154之後剎車致動器202。在所例示範例中,該等前與後剎車致動器200、202與該等把手116耦接。在這範例中,該前剎車致動器200包括一前剎車桿204且該後剎車致動器202包括一後剎車桿206。但是,在其他範例中,該等前與後剎車致動器200、202可包括其他種類之硬體。在這範例中,前剎車致動器200係藉由使該前剎車桿204朝向該等把手116上之握把移動而致動。如本文所進一步詳細揭示,此致動使剎車流體透過一或多個流體線路被推入該前剎車卡鉗148。相反地,前剎車致動器200藉由釋放或移動前剎車桿204遠離該握把來被解除致動,其緩解或減少對前剎車卡鉗148之剎車壓力。後剎車致動器202及後剎車桿206關於後剎車器卡鉗154類似地操作。
通常,液壓碟煞提供相對高的減速率。因此,比起其他類型之剎車,騎乘者經常偏好碟煞。然而,此相對快速地停止或減緩之能力亦可能不安全。請再參閱圖1,圖1顯示使自行車100減速所需之牽引力。圖1亦顯示騎乘者及自行車100之重心(COG)的典型位置。COG和剎車引發的減速期間之牽引力對抗。重心實質上高於輪104上的牽引力,且與相對短的車輪基底組合,可在侵略性剎車期間導致傾覆事件。具體而言,在傳統剎車系統中,若騎乘者對該前剎車施加太多剎車力,則後輪106會從騎乘表面110抬起。這造成自行車100失去控制。此外,在某些情況下,該騎乘者可傾覆過該等把手116且從自行車100摔落,這會對騎乘者導致嚴重傷害。
在本文所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防止或減少後輪106從騎乘表面110抬起之可能且協助該騎乘者維持控制。如在本文所進一步詳細揭示,本文中揭示之示範剎車系統及設備在後輪106被檢測到從騎乘表面110抬起時,調變或減少對前輪104之剎車壓力。因此,前輪104處之牽引力減小,從而讓後輪106返回至騎乘表面110。
為了將該前剎車致動器200流體耦接至前剎車卡鉗148,圖1與圖2之剎車系統140包括流體地耦接在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後剎車卡鉗154之間之一第一流體線路160(例如,軟管、管件等),及流體地耦接在後剎車卡鉗154與前剎車卡鉗148之間之一第二流體線路162。因此,用於致動前剎車卡鉗148之剎車流體係受引導通過後剎車卡鉗154及至前剎車卡鉗148。因此,在這範例中,前剎車致動器200未與前剎車卡鉗148直接流體地耦接。相反地,前剎車致動器200係透過後剎車卡鉗154與前剎車卡鉗148流體地耦接。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所述,後剎車卡鉗154經組配來在後輪106從騎乘表面110抬起時防止對前剎車卡鉗148之過量剎車壓力。剎車系統140亦包括流體耦接於後剎車致動器202與後剎車卡鉗154之間的第三流體線路164。
如圖2所示,前剎車致動器200包括具有一第一主活塞210之一第一主活塞腔室208。第一主活塞腔室208含有剎車流體(第一剎車流體)。當例如藉由使前剎車桿204朝向該等把手116移動來致動該第一剎車致動器200時,第一主活塞210移動(例如,到圖2中之右)以便在第一主活塞腔室208中加壓及位移該剎車流體。因此,剎車流體被推動穿過該第一流體線路160至該下游源。相反地,當第一剎車致動器200被釋放或解除致動時,例如藉由移動前剎車桿204遠離該等把手116,在第一主活塞腔室208中的壓力減小,其將該剎車流體抽回至第一主活塞腔室208中且減小在該下游源處的壓力。在一些範例中,前剎車桿204可在騎乘者釋放前剎車桿204之後自動地移動回至初始位置。如本文所使用的,前剎車致動器200及/或前剎車桿204的致動意謂著增加第一主活塞腔室208中的壓力以使剎車流體朝向該下游源移動及/或增加在該(等)下游源處的壓力。類似地,如本文使用,前剎車致動器200及/或該前剎車桿204之釋放意謂著減小在第一主活塞腔室208中的壓力以移動剎車流體遠離該(等)下游來源及/或減小在該(等)下游源處的壓力。
在這範例中,第一流體線路160流體地耦接第一主活塞腔室208及後剎車卡鉗154。因此,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時,將剎車流體推穿過第一流體線路160至後剎車卡鉗154。在某些情形中,如在本文中進一步詳細揭示者,該剎車流體及/或該剎車流體之增加壓力透過後剎車卡鉗154傳送至第二流體線路162且因此,傳送至前剎車卡鉗148。如此供應剎車流體或增加剎車流體之壓力會致動前剎車卡鉗148,藉此施加剎車壓力至前輪104。換言之,在某些範例中,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時,前剎車致動器200透過第一流體線路160、後剎車卡鉗154及第二流體線路162供應剎車流體至前剎車卡鉗148以致動前剎車卡鉗148來施加剎車壓力至前輪104。當釋放前剎車致動器200時,第一流體線路160中(及/或第二流體線路162中)之剎車流體及/或剎車流體之壓力被釋放或向前剎車致動器200移動回去,藉此減少在前輪104處由前剎車卡鉗148所造成之剎車壓力。
後剎車致動器202類似地包括具有一第二主活塞214之一第二主活塞腔室212。第二主活塞腔室208含有剎車流體(第二剎車流體)。當致動後剎車致動器202時,例如藉使後剎車桿206朝向該等把手116移動,第二主活塞214移動(例如,到圖2中之右)以便在第二主活塞腔室212中加壓及位移該剎車流體。因此,剎車流體被推動穿過第三流體線路164至該下游源。相反地,當後剎車致動器202被釋放或被解除致動時,例如藉由移動後剎車桿206遠離該等把手116,在第二主活塞腔室212中的壓力減小,其將該剎車流體抽回到第二主活塞腔室212且減小在該等下游源的壓力。在一些範例中,後剎車桿206可在騎乘者釋放後剎車桿206之後自動地移回至初始位置。如本文所使用的,後剎車致動器202及/或後剎車桿206的致動意謂著增加第二主活塞腔室212中之壓力以使剎車流體朝向該(等)下游來源移動及/或增加在該(等)下游源處的壓力。類似地,如在本文中索使用的,後剎車致動器202及/或後剎車桿206之釋放意謂著減小在第二主活塞腔室212中的壓力以移動剎車流體遠離該(等)下游源及/或減小在該(等)下游源處的壓力。
在這範例中,該第三流體線路164流體地耦接第二主活塞腔室212及後剎車卡鉗154。因此,當致動後剎車致動器202時,將剎車流體推穿過第三流體線路164至後剎車卡鉗154。當第三流體線路164中之剎車流體被供應至後剎車卡鉗154時,後剎車卡鉗154被致動,藉此施加剎車壓力至後輪106。當釋放後剎車致動器202時,該剎車流體及/或在第三流體線路164中之該剎車流體的壓力被緩解及/或朝後剎車致動器202移動回去,藉此減少在後輪106處由後剎車卡鉗154造成之剎車壓力。第三流體線路164中之剎車流體與該等第一與第二流體線路160、162中之剎車流體隔離或分開。因而,後剎車致動器202之致動不影響對前輪104之剎車壓力。換言之,後剎車致動器202可用於對後輪104施加剎車壓力,而不致動前剎車卡鉗148。
圖3A是由剎車系統140實行之一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的示意圖。圖3A例示當前剎車致動器200或後剎車致動器202都未被致動時之剎車系統140的狀態。此可例如在自行車100 (圖1)處於運動或靜止時發生。
如圖3A所示,前剎車致動器200經由第一流體線路160與後剎車卡鉗154流體地耦接,前剎車卡鉗148經由第二流體線路162與後剎車卡鉗154流體地耦接,且後剎車致動器202經由第三流體線路164與後剎車卡鉗154流體地耦接。後剎車鉗154包括用於致動後剎車卡鉗154之一或多個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後剎車卡鉗154也包括一或多個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以致動後剎車卡鉗154,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揭示者。
在所例示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包括一第一埠304。第一流體線路160(其流體地耦接於第一主活塞腔室208 (圖2))係流體耦接於第一埠304。因此,剎車流體可在第一主活塞腔室208與第一埠304之間自由地流動。第一埠304可由一或多個通路(例如,開口、內孔、通道等)或流體線路形成。後剎車鉗154亦包括一第二埠306。第二流體線路162係流體地耦接至第二埠306。因而,剎車流體可在前剎車卡鉗148與第二埠306之間自由地流動。第二埠306可由一或多個通路或流體線路形成。
如在圖3A中所示,後剎車卡鉗154包括一第三埠308。第三流體線路164(其流體耦接於第二主活塞腔室212 (圖2))係流體耦接於第三埠308。第三埠308係流體耦接於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且因此流體耦接第三流體線路164與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因此,剎車流體可在第二主活塞腔室212與該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之間自由地流動。第三埠308可由一或多個通路或流體線路形成。當致動後剎車致動器202時,在第二主活塞腔室212中之該剎車流體的加壓會增加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中之壓力以致動後剎車卡鉗154且對後輪106施加剎車壓力(圖1)。
為控制該等第一與第二埠304、306之間(及,因此,在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之間)之剎車流體流動,示範後剎車卡鉗154包括設置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埠304、306之間的一閥310。閥310可操作以影響第一埠304與第二埠306之間的流體流動,藉此影響將剎車壓力施加至前輪104 (圖1)之能力。一或多個事件可觸發閥310以影響第一埠304與第二埠306之間的流體流動,如本文中所進一步詳述者。於此範例中,閥310可於一開啟狀態(一第一狀態)與一關閉狀態(一第二狀態)之間操作。在該開啟狀態中,第一埠304係流體耦接於該第二埠306,使得剎車流體可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埠304、306之間流動,且因此在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之間流動。因此,當閥310在該開啟狀態時,前剎車致動器200可被用來經由前剎車卡鉗148施加剎車壓力或由前剎車卡鉗148緩解剎車壓力。在關閉狀態中,閥310阻擋或隔離第一埠304與第二埠306。因此,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流體地隔離,這防止壓力施加至前剎車卡鉗148。
於此範例中,閥310是實行為一線軸閥,在此稱線軸閥310。然而,在其他範例中,可實行其他類型的閥或流動控制裝置。該線軸閥310具有界定一腔室314的一閥殼體312 (例如,一主體)及一梭子316(其可稱為一流動控制構件),梭子316可移動地設置於腔室314中。腔室314與梭子316界定一第一空腔318,在此稱為中性空腔318,及一第二空腔320,在此稱為偏壓空腔320。第一埠304係流體耦接於中性空腔318以及第二埠306係流體耦接於偏壓空腔320。梭子316可移動以容許或阻擋中性空腔318與偏壓空腔320間之流體流動。尤其,梭子316可在一開啟位置(一第一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以分別在該開啟狀態與該關閉狀態之間改變線軸閥310。在圖3A中,梭子316處於開啟位置且因此,線軸閥310處於開啟狀態。
在例示之範例中,梭子316包括用幹部326連接的第一線軸322及第二線軸324。該等第一與第二線軸322、324亦可稱為軸環或密封件。在這範例中,該線軸閥310包括一座部328。在處於開啟位置時,如圖3A所示,第二線軸324與座部328分開。因此,一傳送路徑330係界定於第二線軸324與該座部328之間,其使流體能夠在中性空腔318與偏壓空腔320之間流動,並因此在第一埠304與第二埠306之間流動。在其他範例中,傳送路徑330可實行為連接至腔室314中兩個不同位置的一獨立通路。在此一範例中,當梭子316處於該開啟位置時,該通路連接中性空腔318及偏壓空腔320。不過,當梭子316移到關閉位置時,該通路的兩端都處於偏壓空腔320中,從而,中性空腔318及偏壓空腔320彼此流體隔離。
在這範例中,該線軸閥310係組配為一正常開啟閥。在其他範例中,線軸閥310可組配為一正常關閉閥,其範例配合圖20A至20D進一步詳細地揭露。在一正常開啟組態中,梭子316被偏壓至該開啟位置。於此範例中,線軸閥310包括一偏壓構件,例如一彈簧332。彈簧332將梭子316偏壓至開啟位置(圖3A中的左邊)使得第二線軸324與座部328分開。彈簧332可設置在線軸閥310內側或可設置在該線軸閥310外側(其範例配合圖17A進一步與詳細揭露)。在例示之範例中,彈簧332為壓縮彈簧。不過,在其他範例中,例如,當彈簧332位在梭子316的另一側時,彈簧332可被實行為一延伸彈簧。
圖3B顯示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且後輪106 (圖1)旋轉且保持與騎乘表面110 (圖1)接觸時的圖3A之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如箭頭所示,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時,前剎車致動器200推動剎車流體通過第一流體線路160並進入第一埠304。第一埠304流體耦接至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時,該剎車流體由該第一主活塞腔室208之移動(圖2)增加該(等)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中之壓力,其造成一或多個後剎車墊片(例如,圖12與13中所示之後剎車墊片1100、1202)接合後剎車盤152 (圖1)且因此致動後剎車卡鉗154。因此,一偏壓力藉由該(等)後剎車墊片與後剎車盤152間之摩擦接合而產生於後剎車卡鉗154上。這偏壓力係處於與後剎車盤152及後輪106之向前旋轉方向相同之方向上。當這偏壓力存在時,一後剎車力(如箭頭所示)係在開啟位置之方向(在圖3B中的左邊)被施加至線軸閥310之梭子316,藉此將梭子316偏壓至該開啟位置。在這範例中,該後剎車力與來自彈簧332之力的結合偏壓梭子316至該開啟位置。在一些範例中,一擋止件與梭子316接合,使得當後剎車卡鉗154在向前方向(後剎車盤152之向前旋轉方向)偏壓時,該止擋件在開啟方向受推動進入梭子316。此擋止件之一範例係進一步詳細揭示於本文中。
當梭子316在該開啟位置時,該剎車流體被推動穿過中性空腔318、穿過傳送路徑330、穿過偏壓空腔320、穿過第二埠306、且穿過第二流體線路162到前剎車卡鉗148,從而致動前剎車卡鉗148。因而,向前輪104 (圖1)施加剎車壓力。由於該後剎車力,梭子316保持在該開啟位置。詳而言之,來自彈簧332及後剎車力之組合力係大於由該剎車流體在梭子316上以相反方向致動之壓力造成的力。因而,只要後輪106 (圖1)旋轉(表示與騎乘表面110 (圖1)接觸),該(等)後剎車墊片與後剎車盤152之間的摩擦接合(圖1)產生足夠力以將線軸閥310維持在該開啟狀態中。這使剎車流體可依需要在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之間來回流動。因此,一騎乘者可使用前剎車致動器200來對前輪104施加剎車壓力或緩解來自前輪104之剎車壓力。在沒有該後剎車力之情形下,梭子316可對抗來自彈簧332之力而移動至該關閉位置,如本文所進一步揭示者。
圖3C顯示當前剎車致動器200被致動時,,同時後輪106 (圖1)從騎乘表面110 (圖1)抬起及/或在其他方面已經降低牽引力的情況下的圖3A與3B之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如上所述,若太多剎車壓力施加於前輪104 (圖1),則後輪106從騎乘表面110抬起。當後輪106從騎乘表面110抬起時,則會降低及/或消除該牽引力。因此,在該(等)後剎車墊片與後剎車盤152(圖1)之間之摩擦(經由該(等)從屬活塞腔室302中之壓力施加者)使後輪106停止旋轉。此可相對快速地發生,因為沒有來自騎乘表面110之摩擦力來旋轉後輪106。
一旦後輪106已停止旋轉,施加至梭子316之後剎車力(圖3B)停止。在沒有該後剎車力的情況下,來自作用在梭子316上之中性空腔318中的該剎車流體壓力的該力會克服來自作用在梭子316上之彈簧332的力,使梭子316移動至該關閉位置(圖3C中之右邊)。當梭子316移動到圖3C中右方時,第二線軸324密封地接合座部328且關閉傳送路徑330 (圖3A),如圖3C中的梭子316的位置所示。在這位置中,第一埠304與第二埠306隔離或流體斷開,並因此,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斷開。因此,前剎車致動器200無法施加壓力至前剎車卡鉗148。若進一步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則該剎車流體被停止在線軸閥310之中性空腔318中。第二埠306、第二流體線路162及前剎車卡鉗148中之剎車流體自第一埠304中之流體切斷。
一旦梭子316處於該關閉位置,第二埠306、第二流體線路162、及前剎車卡鉗148中的剎車流體降低壓力且朝線軸閥310流回。這是由於偏壓空腔320之膨脹及與第一埠304之斷開(先前供應剎車流體之流動)所造成。壓力的降低係降低或緩解由前剎車卡鉗148施加之剎車壓力。因此,前輪104 (圖1)可更快地移動,此降低前傾動量且讓後輪106 (圖1)能夠向後移動回至騎乘表面110 (圖1)。一旦後輪106再度接觸騎乘表面110且開始旋轉,後剎車力再度施加至梭子316 (如圖3B中所示),如此使梭子316移動返回該開啟位置(到圖3C的左邊)。一旦該梭子316處於該開啟位置,在第一埠304中的該剎車流體之壓力係再度透過線軸閥310施加至第二埠306及至前剎車卡鉗148。因此,隨著後輪106由騎乘表面110抬起和下降時,線軸閥310可在該等開啟與關閉狀態間振盪或交替。
圖3D顯示當前剎車致動器200被釋放時,例如當一騎乘者意圖減少對前輪104 (圖1)之剎車壓力時,圖3A至3C之閥及流體通路組態。當釋放前剎車致動器200時,在第一埠304及第一流體線路160中之剎車流體朝向前剎車致動器200移動回去。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中的壓力降低,這在後輪106 (圖1)處釋放剎車壓力。進一步地,可降低線軸閥310之中性空腔318中的壓力。若梭子316先前處於開啟位置中(諸如在圖3B中),則此壓力降低會緩解前剎車卡鉗148處之剎車壓力。若梭子先前處於關閉位置中(諸如在圖3C中),且降低中性空腔318中之壓力及後剎車壓力(例如,至零或實質上零),則來自彈簧332之力將梭子316推動至開啟位置(圖3D中之左),藉此重新開啟線軸閥310。因此,傳送路徑330被重新開啟,且在前剎車卡鉗148的壓力會降低。該剎車流體由前剎車卡鉗148移動通過線軸閥310並朝向前剎車致動器200,如箭頭所示。
後剎車致動器202可用來獨立於前剎車卡鉗148來致動後剎車卡鉗154。當致動後剎車致動器202時,後剎車致動器202供應剎車流體通過第三埠308且進入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中,以使該(等)後剎車墊片接合後剎車盤152 (圖1)以施加剎車壓力至後輪106 (圖1)。相反地,當後剎車致動器202朝相反方向釋放或移動時,該剎車流體朝後剎車致動器202移動回去,藉此緩解在後剎車卡鉗154處之剎車壓力。卡鉗154將第三埠308與第一及第二埠304、306隔離。因此,該後剎車致動器可被用來獨立於前剎車卡鉗148來致動後剎車卡鉗154。這使一騎乘者可具有獨立於該前剎車壓力而對該後剎車壓力之控制。在一些範例中,該(等)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係大於(例如,具有更大直徑)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因此,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的致動對後剎車盤152施加較少的剎車壓力至。
雖然在這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包括用於獨立地致動後剎車卡鉗154之一或多個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但在其他範例中,可省略該(等)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相反地,後剎車卡鉗154之唯一致動可來自前剎車致動器200。此外,雖然在所例示範例中,該等流體線路160、162、164係用於傳送流體壓力,但在其他範例中,可使用纜線而非流體線路用以傳送力。
在某些範例中,當線軸閥310在該關閉狀態時,可使用一旁通通路及止回閥來在釋放前剎車致動器200時,更快速地緩解前剎車卡鉗148中之壓力。例如,如以上所揭露的,當梭子316處於該關閉位置(圖3C中所示的位置)且前剎車致動器200被釋放以降低剎車壓力時,線軸閥310中的壓力降低且梭子316移回到該開啟位置(圖3D中所示的位置)。然而,此移動可花費少量時間,在此期間壓力仍施加在前剎車卡鉗148處。因此,在某些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可包括一旁通通路及止回閥以更快速地緩解壓力。
舉例而言,圖4顯示具有示範旁通通路400的圖3A至圖3D之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旁通通路400流體地耦接第一埠304與第二埠306(及/或中性空腔318與偏壓空腔320),藉此旁通線軸閥310之傳送路徑330。如圖4所示者,一止回閥402係設置在旁通通路400中。在第二埠306中的壓力高於第一埠304中之壓力時,止回閥402能讓該剎車流體從第二埠306流至第一埠304,但防止剎車流體自第一埠304流至第二埠306。因此,當前剎車致動器200被釋放且梭子316初始在該關閉位置時,在前剎車卡鉗148中的剎車流體流過止回閥402到第一埠304以更快速地緩解剎車壓力,同時梭子316移到該開啟位置(在圖4中的左邊)。
圖5至20顯示了具有在圖3A 至4之示意圖中所示之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的後剎車卡鉗154之示範性實體實施方式。在其他範例中,可在剎車系統140中實行其他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其他的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係關於圖20A至20D及21A至21D進一步詳細揭示示範。
圖5顯示出耦接至自行車100之車架102的後剎車卡鉗154。在所例示的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包括卡鉗殼體500及鉸接機構501。卡鉗殼體500經由鉸接機構501耦接至自行車100之車架102。鉸接機構501使卡鉗殼體500相對該自行車100之車架102及後剎車盤152移動(例如,鉸接、樞轉、搖動等)。在這範例中,鉸接機構501包括一托架502 (例如,一安裝件)。如圖5中所示,托架502耦接至車架102,且卡鉗殼體500耦接至托架502。因此,卡鉗殼體500經由托架502耦接至自行車100。在所例示範例中,托架502經由二緊固件504、506(例如,螺栓)於後輪106附近與車架102固定地耦接。在其他範例中,托架502可只經由一個緊固件或兩個以上緊固件與車架102耦接。在另外之範例中,托架502可經由一或多個其他機械或化學緊固技術(例如,焊接、夾扣等)與車架102耦接。在另外其他範例中,該托架可一體地形成為該車架之一結構。在一些範例中,鉸接機構501包括一或多個搖臂(例如,關於圖6及圖7進一步詳細揭示之前搖臂604及後搖臂614),該一或多個搖臂使卡鉗殼體500相對於托架502移動且因此相對於車架102及後剎車盤152移動。在其他範例中,卡鉗殼體500可反而不用托架502直接耦接至自行車100之車架102 (例如,經由該等一或多個搖臂)。因此,雖然本文中所揭示之許多範例係關於使卡鉗殼體500相對於托架502移動來描述,但應理解,卡鉗殼體500可不用托架502而類似可移動地直接耦接至自行車100之車架102。卡鉗殼體500之移動影響閥310(圖3A)之狀態及/或流動特性,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揭示者。卡鉗殼體500接收後剎車盤152。當被致動時,後剎車卡鉗154推動一或多個後剎車墊片與後剎車盤152接合以後剎車盤152,且因此減緩後輪106。
圖6及圖7為後剎車卡鉗154之透視圖。如上文所揭示,卡鉗殼體500可相對於托架502移動(例如,經由搖動或樞轉運動)。如圖6中所示,卡鉗殼體500之一前端600經由一前搖臂604耦接至托架502之一前端602。詳言之,在所例示的範例中,卡鉗殼體500之前端600經由一第一銷606耦接至前搖臂604,且托架502之前端602經由一第二銷608耦接至前搖臂604。因而,卡鉗500之前端600可相對於托架502之前端602鉸接(例如,樞轉、搖動等)。
類似地,如圖6及圖7中所示,卡鉗殼體500之後端610經由後搖臂614耦接至托架502之後端612。在所例示範例中,卡鉗殼體500之後端610經由一第一銷616耦接至後搖臂614,且托架502之後端612經由一第二銷618耦接至後搖臂614。因而,卡鉗殼體500之後端610可相對於托架502之後端612旋轉(例如,樞轉、搖動等)。卡鉗殼體500可相對於托架502在向前位置與向後位置之間移動,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揭示者。
如在圖6及圖7中所示,後剎車卡鉗154亦包括一彈簧622。彈簧622對應於彈簧332(圖3A至4),其使梭子316朝向該開啟位置偏壓。在此範例中,彈簧622在線軸閥310外部。但是,在其他範例中,該彈簧622可在該止回閥310內部。在所例示的範例中,彈簧622為耦接於卡鉗殼體500與托架502之間的延伸彈簧。彈簧622以一向前方向(其對應於該線軸閥310之開啟狀態)偏壓卡鉗殼體500。在其他範例中,除了彈簧622之外或作為該彈簧之替代方案,可使用一壓縮彈簧來偏壓卡鉗殼體500。舉例而言,可於後搖臂614與托架502之間設置一壓縮彈簧。在其他範例中,彈簧622 (及/或壓縮彈簧)可耦接在卡鉗殼體500之其他組件、托架502及/或自行車100 (圖1)之車架102 (圖1)之間。同樣在圖6及7中所示的是線軸閥310的閥殼體312。閥殼體312與卡鉗殼體500耦接。在所例示的範例中,剎車鉗殼體500及閥殼體312為兩個分開的部件或組件。不過,在其他範例中,卡鉗殼體500及閥殼體312可構造成一單一的單元殼體或本體。
如在圖7中所示,第一、第二與第三流體線路160、162、164係流體耦接至後剎車卡鉗154。在此範例中,第一流體線路160、第二流體線路162及第三流體線路164係經由個別空心螺栓及接頭耦接至後剎車鉗154。舉例而言,第一流體線路160經由第一空心螺栓700及第一接頭702流體地耦接至卡鉗殼體500,第二流體線路162經由第二空心螺栓704及第二接頭706流體地耦接至閥殼體312,且第三流體線路164經由第三空心螺栓708及第三接頭710流體地耦接至卡鉗殼體500。這容許在第一、第二與第三流體線路160、162、164之間之流體連通且其等的個別埠在後剎車卡鉗154上。在其他範例中,可採用其他類型的附接機構(例如擴口接頭)。
圖8及圖9為後剎車卡鉗154之側視圖。在所例示的範例中,卡鉗殼體500處於向前狀態或位置中。卡鉗殼體500可沿相對方向移動(如,搖動)至一後狀態或位置,其關於圖18A進一步詳細顯示。如所示,彈簧622經配置以在向前方向(在圖8中向左且在圖9中向右)偏壓卡鉗殼體500,該向前旋轉方向對應於後輪106 (圖1)及後剎車盤152 (圖1)之向前旋轉方向。在所示範例中,第一擋止或緩衝器800耦接至托架502。在向前位置中,卡鉗殼體500與第一緩衝器800嚙合。第一緩衝器800之尺寸及/或緩衝器800之位置可改變以更改卡鉗殼體500在向前位置中之位置。
為了將該後剎車力(若有的話)傳送至梭子316 (在閥殼體312內側),後剎車卡鉗154包括一擋止802,如圖8所示。在所例示的範例中,擋止802耦接至前搖臂604且自前搖臂604延伸。擋止802與線軸閥310之梭子316接合及/或以其他方式提供偏壓力,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揭示。當卡鉗殼體500處於向前位置時,如圖8中的位置所示,擋止802定位成接近於線軸閥310或位於線軸閥310內。然而,當卡鉗殼體500移至向後位置(圖8中向右)時,卡鉗殼體500之前端600移動遠離托架502之前端602,使得擋止802移動遠離或離開線軸閥310。在一些範例中,此移動係藉由梭子316從開啟位置移到關閉位置來造成。
圖10係沿圖6之線A - A所截取的後剎車卡鉗154的橫截面圖。如圖10所示,卡鉗殼體500包括第一主要活塞腔室300a,其對應於圖3A 至圖4中之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中的一個。一第一主要活塞1000係設置在該第一主要活塞腔室300a中並可在主要活塞腔室300a中移動。如本文所揭示者,第三流體線路164係流體耦接至第一主要活塞腔室300a。因此,當致動後剎車致動器202 (圖2)時,會移動第一主要活塞1000 (離開圖10中之頁面)。
如圖10所示,卡鉗殼體500亦包括第一次要活塞腔室302a,其對應於圖3A至圖4中之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中的一個一。第一次要活塞1002設置在第一次要活塞腔室302a中且可在第一次要活塞腔室302a中移動。在某些範例中,該第一流體線路160係流體耦接至第一次要活塞腔室302a。因此,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 (圖2)時,會移動第一次要活塞1002(離開圖10中之頁面)。第一主要活塞腔室300a與第一次要活塞腔室302a流體隔離。
圖11係沿圖6之線B - B所截取的後剎車卡鉗154的橫截面圖。該橫截面大體圍繞卡鉗殼體500的中心而取得。如圖11所示,後剎車卡鉗154具有一第一後剎車墊片1100。第一後剎車墊片1100與卡鉗殼體500可移動地耦接。在此範例中,第一後剎車墊片1100可沿自卡鉗殼體500延伸的一銷1102滑動。第一主要活塞1000 (圖10)及第一次要活塞1002 (圖10)與第一後煞車墊片1100之一背側耦接。因此,當致動第一主活塞1000或第一次要活塞1002或同時致動兩者時,會移動後剎車墊片1100 (離開圖11中之頁面)並與後剎車盤152接合(圖1)。後剎車卡鉗154亦可具有在後剎車盤152之相對側上的一第二後剎車墊片,該第二後剎車墊片類似地組配成移動而與該後剎車盤之另一側接合,如關於圖12所示者。如圖10所示,第一次要活塞腔室302a的直徑比第一主要活塞腔室300a小。因而,經由第一次要活塞腔室302a致動後剎車卡鉗154造成比經由第一主要活塞腔室300a致動後剎車卡鉗154小的剎車力。
如圖11所示,線軸閥310包括設置於閥殼體312中的梭子316。梭子316可移動以改變線軸閥310之狀態。在例示之範例中,擋止802與梭子316接合。梭子316可在該開啟位置與該關閉位置之間移動以使線軸閥310在該開啟狀態與該關閉狀態之間移動。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 (圖1)時且後輪106 (圖1)與騎乘表面110 (圖1)接觸且旋轉時,擋止802 (經由來自該後剎車力之一偏壓力)使梭子316保持在該開啟位置。但是,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且後輪106自騎乘表面110抬起而停止旋轉時,則梭子316移動至該關閉位置,藉此關閉線軸閥310。此等位置及狀態之範例係關於圖17A至圖18B進一步詳細揭示。
圖12係沿圖7之線C - C所截取的後剎車卡鉗154的橫截面圖。圖12顯示第一主要活塞腔室300a、及形成於卡鉗殼體500之相對側中的第二主要活塞腔室300b。一第二主要活塞1200可移動地設置在該第二主要活塞腔室300b中。一第二後剎車墊片1202與卡鉗殼體500可移動地耦接。第二主活塞1200與第二後剎車墊片1202耦接。後剎車盤152 (圖1)擬設置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後煞車墊片1100、1202之間。
如本文所揭示者,後剎車卡鉗154包括第三埠308,其將第三流體線路164 (圖1)流體耦接至主要從屬活塞腔室300 (例如,諸如該等第一與第二主要活塞腔室300a、300b)。第三埠308可由一或多個流體通路形成。例如,如圖12中所示,卡鉗殼體500包括第三內孔1204 (下文進一步詳細揭示第一內孔及第二內孔)。第三空心螺栓708經螺紋插入至第三內孔1204中。第三空心螺栓708具有一內部通道1206。第三流體線路164經由第三接頭710且經由第三空心螺栓708中之一開口流體耦接至第三空心螺栓708之內部通道1206(其之一範例係關於圖16中之第二空心螺栓704顯示)流體耦接。第三空心螺栓708包括一或多個開口1208,該一或多個開口將內部通道1206連接至第三空心螺栓708之外側且因此連接至第三內孔1204。在所示範例中,卡鉗殼體500包括流體耦接第三內孔1204與第一主要活塞腔室300a之第一通路1210及流體耦接第三內孔1204與第二主要活塞腔室300b之一第二通路1212。因而,剎車流體可在第三流體線路164 (圖1)與第一及第二主要活塞腔室300a、300b之間自由地流動。在此範例中,第三內孔1204及第一通路1210及第二通路1212形成第三埠308。在其他範例中,第三埠308可由更多或更少個通路形成,及/或該(等)通路可設置成其他組態。
當致動後剎車致動器202 (圖2)時,例如,剎車流體被推動通過第三埠308且進入該等第一與第二主要活塞腔室300a、300b以移動該等第一與第二主要活塞1000、1200向內(朝向彼此),藉此移動該等第一與第二後剎車墊片1100、1202而與後剎車盤152接合(圖1)。相反地,當釋放後剎車致動器202時,會使該剎車流體移動離開該等第一與第二主要活塞腔室300a、300b,藉此回縮該等第一與第二主要活塞1000、1200且使該等第一與第二後剎車墊片1100、1202移動遠離後剎車盤152以緩解在後剎車盤152上之剎車壓力。
圖13係沿圖7之線D - D所截取的後剎車卡鉗154的橫截面圖。圖13顯示形成在剎車殼體500的相對側中之第一次要活塞腔室302a及第二次要活塞腔室302b。一第二次要活塞1300可移動地設置在第二次要活塞腔室302b中。第二次要活塞1300與第二後剎車墊片1202耦接。
如在本文中所揭示,後剎車卡鉗154包括第一埠304,其將第一流體線路160流體耦接至該(等)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例如第一與第二次要活塞腔室302a、302b,及線軸閥310 (圖3)。第一埠304可由一或多個流體通路形成。例如,如圖13所示,卡鉗殼體500包括一第一內孔1302。第一內孔1302與第一流體線路160流體耦接。類似於上述之第三空心螺栓708,第一空心螺栓700經螺合插入至第一內孔1302中且包括內部通道1304。第一流體線路160經由第一接頭702且經由第一空心螺栓700中之開口(其之一範例係關於圖16中之第二空心螺栓704顯示)流體耦接至第一空心螺栓700之內部通道1304。第一空心螺栓702包括一或多個開口1306,該一或多個開口將內部通道1304連接至第一空心螺栓700之外側且因此連接至第一內孔1302。在所例示範例中,第一通路1308流體耦接第一內孔1302及第一次要活塞腔室302a,且第二通路1310流體耦接第一內孔1302及第二次要活塞腔室302b。因此,於此範例中,第一內孔1302及該第一與第二通路1308、1310形成第一埠304。在其他範例中,第一埠304可由更多或更少之通路形成,及/或可配置成其他組態。
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 (圖2)時,例如,剎車流體被推動通過第一埠304且進入該等第一與第二次要活塞腔室302a、302b以使該等第一與第二次要活塞1002、1300向內移動,藉此使該等第一與第二後剎車墊片1100、1202移動而與後剎車盤152接合(圖1)。相反地,當釋放前剎車致動器200時,使該剎車流體移動離開該等第一與第二次要活塞腔室302a、302b,藉此回縮該等第一與第二次要活塞1002、1300且使該等第一與第二後剎車墊片1100、1202移動遠離後剎車盤152以緩解剎車壓力。
圖14A係沿圖6之線E - E所截取的後剎車卡鉗154之橫截面圖。如圖14A所示,卡鉗殼體500及閥殼體312包括一第三通路1400,其流體耦接該第一內孔1302及線軸閥310。第三通路1400亦形成第一埠304 (圖3及圖13)之部分。圖14B係圖14A中之標註1402的放大視圖。如圖14B所示,梭子316設置在閥殼體312的腔室314中。腔室314及梭子316界定中性空腔318及偏壓空腔320。第三通路1400流體耦接第一內孔1302及中性空腔318。一開口1404 (例如,一入口/出口)顯示於圖14B中之偏壓空腔320中,其可用作一放流口以便於組裝期間填充具有剎車流體之系統。
圖15係沿圖6之線F - F所截取的後剎車卡鉗154的橫截面圖。如本文所揭示,後剎車卡鉗154包括第二埠306,其將該第二流體線路162流體耦接至線軸閥310。第二埠306可由一或多個流體通路界定。例如,如圖15所示,閥殼體312包括一第二內孔1500。類似於上述之第一空心螺栓700及第三空心螺栓708,第二空心螺栓704經螺紋插入至第二內孔1500中且包括一內部通道1502。第二流體線路162經由第二接頭706且經由第二空心螺栓704中之開口(其之一範例示於圖16中範例)流體地耦接至第二空心螺栓704之內部通道1502。內部通道1502延伸至第二空心螺栓704之一端。因此,第二流體線路162與第二內孔1500流體耦接。第二內孔1500導致在線軸閥310之偏壓空腔320中的開口1504 (入口/出口)。因此,於此例中,第二內孔1500形成第二埠306。在其他範例中,第二埠306可由更多或更少之通路形成,及/或該(等)通路可配置成其他組態來。
圖16係沿圖7之線G - G所截取的後剎車卡鉗154的橫截面圖。圖16顯示第二內孔1500 (其形成第二埠306),其通到線軸閥310的偏壓空腔320。圖16亦顯示第二接頭706與第二空心螺栓704之內部通道1502之間的連接。具體而言,第二空心螺栓704包括開口1600,該開口穿過第二空心螺栓704延伸至內部通道1502中。開口1600與第二接頭706對準。因此,在第二流體線路162中(及在該第二接頭706中)之剎車流體透過開口1600而與內部通道1502連通,且反之亦然。上述之第一及第三空心螺栓 700、708及其等的各別接頭702、710可具有類似構造。
圖17A係沿圖7之線H - H所截取的後剎車卡鉗154的橫截面圖。圖17A顯示後剎車卡鉗154之狀態,在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圖2)且後輪106(圖1)旋轉時,例如當後輪106與騎乘表面110接觸時(圖1)。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時,剎車流體被推動通過第一埠304 (例如,經由第一內孔1302及該等第一與第二通路1308、1310 (圖13))且進入該等第一與第二次要活塞腔室302a、302b (圖13)。這使該等第一與第二後剎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接合後剎車盤152 (圖1)。即使該等第一與第二次要主活塞腔室302a、302b比該等第一與第二主要活塞腔室300a、300b小,該等第一與第二主要活塞腔室302a、302b也會產生足夠壓力來推動該等第一與第二後剎車墊片1100、1202以與後剎車盤152接合且對後輪106提供一些剎車。在該等第一及第二後剎車墊片1100、1202與後剎車盤152之間之摩擦接合使卡鉗殼體500於向前方向偏壓,如圖17A中之箭號所示。向前方向為後剎車盤152及後輪106之向前旋轉方向。因此,卡鉗殼體500受偏壓至圖17A中示出的向前位置。在該向前位置中,卡鉗殼體500之前端600向下定位,如圖17A中之位置中所示。因而,擋止802被迫靠抵梭子316,藉此將梭子316偏壓至開啟定位(圖17A中之左邊)。擋止802提供後剎車力(圖3B)以將梭子316維持在開啟位置中。換言之,擋止802被偏壓抵著梭子316以維持梭子316於開啟位置。此外,彈簧622會偏壓卡鉗殼體500至該向前位置,且因此,在該開啟方向上偏壓擋止802抵住梭子316。不過,彈簧622單獨不提供足夠力以將梭子316維持在開啟位置。
圖17B係圖17A中之標註1700的放大視圖,其顯示閥310。如圖17B所示,梭子316係可滑動地設於閥殼體312的腔室314內。第一線軸322具有與腔室314實質上相同之直徑且可沿著腔室314之內壁1702滑動。在所示範例中,一密封總成1704設置在形成在第一線軸322中之一壓蓋1706 (例如,一溝槽)中。密封總成1704在第一線軸322與內壁1702之間產生一密封以防止洩漏。在這範例中,密封總成1704包括一第一O形環1708及一第一扣件1710。在其他範例中,密封總成1704可包括更多或更少密封及/或其他種類之密封。圖17B中亦顯示有座部328。在所示範例中,座部328設置在形成在內壁1702中之一壓蓋1712中。在此範例中,座部328包括一第二O形環1714與第二扣件1716。在其他範例中,座328可包括更多或更少密封及/或其他種類之密封。在圖17B中,梭子316處於開啟位置中。在該開啟位置中,第二線軸324與座部328的第二O形環1714間隔開,使傳送路徑330形成(以讓流體能夠在中性空腔318與偏壓空腔320之間流動)。
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圖2)且梭子316在該開啟位置時,來自前剎車致動器200的該剎車流體係經由第一埠304 (圖13與14A)供應至中性空腔318(例如,經由第三通路1400 (圖14))。該剎車流體由中性空腔318、通過傳送路徑330流動進入偏壓空腔320。由偏壓空腔320,該剎車流體流過第二埠306(圖15與16)至第二流體線路162 (圖16),且因此,流至前剎車卡鉗148以在該前輪104施加剎車壓力。當線軸閥310處於開啟狀態時,前剎車致動器200流體耦接至前剎車卡鉗148且可用來施加或減少至前剎車卡鉗148之剎車壓力。
如圖17B中所示,擋止802與第一線軸322嚙合。擋止802在開啟位置方向上(向圖17B左邊)在梭子316上提供一力。這力係彈簧622(圖17A)與來自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與後剎車盤152 (圖1)之間之接合的摩擦力之組合的結果。作用於第一線軸322上(圖17B中的第一線軸322之左側上)的中性空腔318中之該剎車流體之壓力的力係小於由擋止822在第一線軸322上(在圖17B中的第一線軸322之右側上)提供之力。因此,只要後輪106旋轉且摩擦力在向前方向上偏壓卡鉗殼體500 (圖17A),線軸閥310保持於開啟狀態。當線軸閥310在該開啟狀態中,剎車流體可在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之間自由地流動。因此,前剎車致動器200可用於施加或減少在前剎車卡鉗148處之剎車壓力。
在這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包括該旁通通路400及該止回閥402。如本文所揭示,旁通通路400及止回閥402可用以在前剎車致動器200 (圖2)被釋放時更快速地緩解來自前剎車卡鉗148 (圖1)之壓力。在此範例中,旁通通路400及止回閥402整合於梭子316。特別是,在此範例中,旁通通路400延伸於梭子316中與中性空腔318流體連通之一第一開口1718、與梭子316中與偏壓空腔320流體連通之一第二開口1720之間。於所例示之範例中,止回閥402包括一球1722 (例如,一流動控制構件)及一彈簧1724。彈簧1724將球1722偏壓到設置於旁通通路400中的密封1726中。當偏壓空腔320中之壓力大於中性空腔318及彈簧1724之組合壓力時,球1722移動遠離密封1726以讓流體能夠由偏壓空腔320流至中性空腔320(藉此旁通座部328)。但是,止回閥402防止流體通過旁通通路400從中心空腔318流至偏壓空腔320。
在例示範例中,梭子318由兩個部件或組件,一第一組件1728及一第二組件1730構成。在有些情形下,這讓梭子316中的止回閥402可更容易地組裝。在所例示之範例中,第一組件1728及第二組件1730經螺紋耦接。不過,在其他範例中,梭子316可由單一的單元部件或組件構成。此外,儘管在此範例中,旁通通路400及該止回閥402整合至梭子316中,但在其他範例中,旁通通路400及止回閥可與梭子316分開。例如,旁通通路400可為形成在閥殼體312中及/或卡鉗殼體500中的在中性空腔318與旁通該座部328之偏壓空腔320之間之一分開通道。又在其他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可不包括止回閥402。在此一範例中,梭子316可由單一的單元部件或組件構成。
圖18A顯示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 (圖2)且後輪106 (圖1)由騎乘表面110 (圖1)抬起時後剎車卡鉗154之狀態,且圖18B係圖18A中顯示閥310之標註1800的放大視圖。如上所述,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時,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被推入與後剎車盤152(圖1)接合。但是,沒有了騎乘表面110與後輪106間之摩擦力來使後輪106旋轉,在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與後剎車盤152間之摩擦會導致後輪106停止旋轉,其可能相當快速地發生(例如,0.5秒)。一旦後輪106停止旋轉,在卡鉗殼體500上之該偏壓力(經由該等煞車墊片1100、1202及煞車盤152提供)中止。在此情況下,在梭子316上沒有由擋止802提供的後剎車力。反之,在梭子316上由止擋802提供之唯一力係來自彈簧622。因此,來自作用於第一線軸322上(圖18B中之第一線軸322之左側上)的中性空腔318中之壓力的力大於在第一線軸322由擋止802 (圖18B中之第一線軸322之右側上)提供之力。由於此力差距時,梭子316移到圖18A及圖18B所示的關閉位置。當梭子316移動至關閉位置時,梭子316向外推動擋止802(圖18A及圖18B中之右邊)。此動作使前搖臂604在向後方向上樞轉卡鉗殼體500。該向後方向相反於或對抗後輪106 (圖1)及後剎車盤152 (圖1)之向前旋轉方向。換言之,當梭子316移動至關閉位置時,梭子316移動擋止802且使卡鉗殼體500朝向向後位置移動。如圖18A所示,卡鉗殼體500已移動到向後位置(向上且向左)遠離第一緩衝器800。因此,梭子316自開啟位置至關閉位置的移動造成卡鉗殼體500沿該向後方向移動。
如圖18A中所示,在該向後位置中,後搖臂614具有與托架802接合且防止於向後方向進一步移動的第二擋止或緩衝器1802。擋止件802、第一緩衝器800及第二緩衝器1802之大小及/或位置,以及範例的後剎車卡鉗154之其他特徵(例如,彈簧622之大小),可經改變以影響卡鉗殼體500在向前位置與向後位置之間的移動範圍。這些特徵的尺寸和位置可針對所欲的性能和傾覆控制靈敏度而改變。
如圖18B中所示,第二線軸324與座部328之第二O形環1714密封地接合,藉此隔離中性空腔318及偏壓空腔320。這防止進一步壓力施加至前輪104 (圖1)。任何進一步的壓力被停止在中性空腔318中。隨著梭子316移動至該關閉位置,該剎車流體在前剎車卡鉗148 (圖1) (其流體耦接至該偏壓空腔320)中的壓力降低。這壓力的降低導致產較小之剎車力,其讓前輪104能夠稍快地旋轉,而使得後輪106 (圖1)向下落回到騎乘表面110 (圖1),且因此,防止傾覆事件。
線軸閥310保持在該關閉狀態直到後輪106 (圖1)再度與騎乘表面110(圖1)接觸或騎乘者釋放前剎車致動器200 (圖1)為止。例如,若後輪106下降且再次接觸騎乘表面110,則後輪106開始旋轉。若前剎車致動器200仍是致動的,則該後剎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與後剎車盤152(圖1)之間的摩擦力會再度產生該偏壓力,該偏壓力將卡鉗殼體500朝該向前方向移動至該向前位置(如圖17A所示)。因此,擋止802將梭子316推回至開啟位置(圖18A及圖18B中之左邊),藉此再次流體耦接前剎車致動器200及前剎車卡鉗148 (圖1)。因此,卡鉗殼體500的移動導致止回閥310之狀態或流動特性的改變(例如,造成該止回閥310開啟)。隨著後輪106在與騎乘表面110接觸及在自騎乘表面110抬起之間交替,梭子316可在該開啟與關閉位置間交替或振盪。這使騎乘者可在一快速減速事件期間安全地控制自行車100。
若騎乘者在梭子316處於關閉位置時(圖18A及圖18B所示的位置)釋放前剎車致動器200,則中性空腔318中之壓力減少。因此,止回閥402開啟並使該剎車流體能夠從偏壓空腔320流至中性空腔318 (且因此,由第一埠304流至第二埠306),其會緩解在前剎車卡鉗148之壓力。此外,在梭子316上由擋止802 (經由彈簧622)提供的後剎車力最終克服來自作用於梭子316上的中性空腔318的壓力且梭子316移動至開啟位置(圖18A及圖18B中之左方)。當梭子316移動至該開啟位置時,第二線軸324移動遠離座部328,且前剎車致動器200及前剎車卡鉗148再次流體耦接。隨著該剎車流體朝前剎車致動器200流回去,在前剎車卡鉗148中之壓力也降低。
如在圖17A與圖18A之間所見,卡鉗殼體500在向前位置與向後位置之間的鉸接係大致在沿著旋轉的後剎車盤152 (圖1)的一圓形路徑中,該圓形路徑係繞著後輪106之軸線定心。然而,在其他範例中,卡鉗殼體500可經組配來在一不是繞著該後輪軸線定心之路徑中鉸接。相反地,卡鉗殼體500可於一些其他預定圓形、非圓形、線性或非線性路徑上鉸接(例如,經由鉸接機構501 (圖5))。舉例而言,卡鉗殼體500可在一線性滑塊上在一直線路徑中鉸接。又,雖然在所示範例中的後剎車卡鉗154係設置於後剎車盤152上方或覆蓋後剎車盤152的位置中,但在其他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可設置於後剎車盤152周圍的任何其他位置中。例如,後剎車卡鉗154可設置於後剎車盤152下方或底下,設置於後剎車盤152前方(朝向自行車100之向前方向),設置於後剎車盤152後面等。另外或替代地,可消除前及後搖臂604、614。取而代之,卡鉗殼體500及/或托架502可以可賦予鉸接的其他組態(例如,圓形鉸接、線性鉸接等)耦接至車架102及/或後輪轂124。
在圖5至圖18B之所例示範例中,彈簧622在線軸閥310外部。但是,在其他範例中,一彈簧可設置在線軸閥310內。例如,圖19例示一範例,其中一彈簧1900設置在線軸閥310之腔室314中。於此例中,彈簧1900為一拉伸彈簧。彈簧1900偏壓梭子316至該開啟位置(圖19的左邊)。在一些範例中,彈簧1900可用來與彈簧622組合以提供組合力。在其他範例中,可只採用一個彈簧。
在另外其他範例中,可不採用偏壓或復位彈簧。在此範例中,梭子316可在該關閉位置中保持靜止(當前剎車致動器200未被致動時)。然而,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時,該後剎車力(若存在的話)會移動梭子316至該開啟位置,以使流體能夠在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之間流動。
在上述關於圖3A至圖19的範例中,線軸閥310係組配為一正常開啟閥。但是,在其他範例中,線軸閥310可組配為一正常關閉閥。圖20A至圖20D係一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的示意圖,其中係關於剎車系統140實行一正常關閉閥組態。這閥組態可關於圖5至圖19所示的後剎車卡鉗154以類似方式實行。
圖20A顯示當前剎車致動器200及後剎車致動器202均未被致動時之剎車系統140的狀態。此可例如在自行車100 (圖1)處於靜止或自由滾動狀態時發生。如圖20A所示,梭子316處於關閉位置。梭子316經由彈簧2000偏壓至關閉位置(圖20A中之右邊)。因此,在這範例中,線軸閥310係組配為一正常關閉閥。在所示範例中,彈簧2000係設置在閥殼體312中之一壓縮彈簧。在其他範例中,可使用其他類型的彈簧及/或該(等)彈簧可配置在其他位置中以偏壓梭子316至關閉位置。
圖20B顯示當前剎車致動器200被致動且後輪106 (圖1)旋轉並保持與騎乘表面110(圖1)接觸時圖20A之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如該等箭頭所示,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時,前剎車致動器200會推動剎車流體通過第一埠304並進入該(等)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及線軸閥310。在該(等)從屬活塞腔室302中之增加壓力使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接合後剎車盤152 (圖1)。若後輪106正在旋轉(例如,當後輪106與騎乘表面110接觸時),在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與後剎車盤152間之摩擦力於向前方向上偏壓卡鉗殼體500 (圖5)。因此,一後剎車力被施加至梭子316以使梭子316移動至開啟位置,如箭頭所示。例如,如圖17A及圖17B中所示,當施加後剎車力時,擋止802將梭子316偏壓至開啟位置(在圖17A及圖17B中的左邊)。在這範例中,該後剎車力大於彈簧2000與中性空腔318中作用在第一線軸322上之剎車流體的壓力之組合力。因而,梭子316被移動至開啟位置。當梭子316在該開啟位置時,該剎車流體被推動穿過中性空腔318、穿過傳送路徑330、穿過偏壓空腔320、穿過第二埠306且穿過第二流體線路162到前剎車卡鉗148。以此方式,剎車壓力施加至前輪104 (圖1)。因此,只要後輪106旋轉(表示與騎乘表面110接觸),摩擦接合提供足夠力以將線軸閥310保持在該開啟狀態。這使剎車流體可所欲地在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之間來回流動。因此,一騎乘者可使用前剎車致動器200來對前輪104施加剎車壓力或緩解來自前輪104之剎車壓力。
圖20C顯示當致動該前剎車致動器200時同時後輪106 (圖1)從騎乘表面110抬起時(圖1)的圖20A與20B之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如本文中所揭示,當後輪106從騎乘表面110抬起時,來自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之壓力停止後剎車盤152及後輪106。此可相對快速地發生,因為沒有來自騎乘表面110之摩擦力正在旋轉後輪106。一旦後輪106停止旋轉,施加至梭子316的後剎車力(圖20B)亦中止。來自彈簧2000與該中性空腔318中之剎車流體的壓力之組合力使梭子316移動至該關閉位置(在圖20C中之右邊)。
當梭子316處於該關閉位置時,第一埠304與第二埠306隔離或流體斷開,且因此,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斷開。因此,前剎車致動器200無法施加更多壓力至前剎車卡鉗148。在第二埠306、第二流體線路162及前剎車卡鉗148中的剎車流體係以相反方向(朝線軸閥310回去)流動且降低壓力。這是歸因於偏壓空腔320之擴張及來自第一埠304(其先前供應剎車流體流動)之斷開。壓力的降低係降低或緩解在前剎車卡鉗148之剎車壓力。因此,前輪104 (圖1)可更快地移動,此降低前傾動量且讓後輪106能夠向下移動回至騎乘表面110。一旦後輪106接觸騎乘表面110且再度開始旋轉,後剎車力再度施加至梭子316 (見圖20B),其使梭子316移動回到該開啟位置(圖20C的左邊)。與關於圖3A至圖3D所揭示之閥組態類似,隨著後輪106自騎乘表面110抬上及抬下,此組態中之線軸閥310可在該等開啟與關閉狀態間振盪或交替。
如圖20D所示,當前剎車致動器200被釋放以緩解剎車壓力時,第一埠304及第一流體線路160中之剎車流體朝向前剎車致動器200流動回去。因此,該等後煞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與後剎車盤152 (圖1)間之摩擦接合係降低及/或中止。此外,線軸閥310之中性空腔318中的壓力減少。一旦中性空腔318中的壓力減少了足夠的量,來自彈簧2000之力將梭子316推動至該關閉位置,如圖20D所示。
在圖20A至20D之所示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包括旁通通路400及止回閥402 (參照圖20D),其讓剎車流體能夠由第二埠306流至第一埠304以便更快速地緩解或降低剎車壓力。因此,當釋放前剎車致動器200時,該剎車流體由前剎車卡鉗148朝向前剎車致動器200移動,如箭頭所示。然而,在其他範例中,可不包括旁通通路400及止回閥402。與上述範例類似地,後剎車致動器202可用來獨立地致動後剎車卡鉗154。
在圖3A至圖4(正常開啟)及圖20A至圖20D(正常關閉)所示之示範組態中,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係流體耦接至第一埠304(例如,從線軸閥310上游)。因此,前剎車致動器200之致動或釋放直接影響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中之壓力,而與線軸閥310是否為開啟或關閉無關。在其他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可組配成使得該(等)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與第二埠306流體耦接(例如,從線軸閥310下游)。圖21A至21D係關於剎車系統140而實行的一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的示意圖,其中該(等)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與第二埠306流體耦接實施。這閥組態可關於圖5至圖19所示的後剎車卡鉗154以類似方式實行。
圖21A例示當前剎車致動器200及後剎車致動器202皆未被致動時之剎車系統140的狀態。在這範例中,線軸閥310係組配為一正常開啟閥。因此,線軸閥310實質上如同上述關於圖3A至圖3D而操作。在圖21A中,梭子316處於開啟位置。第一埠304將第一流體線路160流體性耦接至線軸閥310的中性空腔318。在此例中,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流體耦接至第二埠306。
圖21B顯示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且後輪106 (圖1)正在旋轉且保持與騎乘表面110接觸時圖20A之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圖1)。如該等箭頭所示,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時,前剎車致動器200會推動剎車流體通過第一埠304並進入線軸閥310。該剎車流體係受推動通過中性空腔318、通過傳送路徑330、通過偏壓空腔320、通過第二埠306且通過第二流體線路162到前剎車卡鉗142。該剎車流體亦由第二埠306流入該(等)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其造成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接合後剎車盤152 (圖1)。若後輪106正在旋轉(例如,當後輪106與騎乘表面110接觸時),在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與該後剎車盤152間之摩擦力於向前方向上偏壓卡鉗殼體500 (圖5)。因此,一後剎車力被施加至梭子316以使梭子316移動至開啟位置,如箭頭所示。例如,如圖17A及圖17B中所示,當施加後剎車力時,擋止802將梭子316偏壓至開啟位置(在圖17A及圖17B中的左邊)。在這範例中,作用在梭子316上的該後剎車力及彈簧332之組合力係大於來自中性空腔318中之剎車流體的壓力之力。因而,梭子316保持在開啟位置中。因此,只要後輪106旋轉(其表示與騎乘表面110接觸),該摩擦接合提供足夠力以使該線軸閥310保持在該開啟狀態。這讓剎車流體可所欲地在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之間來回流動。
圖21C顯示當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0同時後輪106 (圖1)從騎乘表面110 (圖1)抬起時圖21A及21B之示範 閥及流體通路組態。如本文所揭示,當後輪106從騎乘表面110抬起時,來自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之壓力停止後剎車盤152及後輪106。一旦後輪106停止旋轉,施加至梭子316之後剎車力(圖21B)中止。來自中性空腔318中之壓力的力克服來自該彈簧332之力且使梭子移動至該關閉位置(至圖21C中之右邊)。
當梭子316處於該關閉位置時,第一埠304與第二埠306隔離或流體斷開,且因此,前剎車致動器200與前剎車卡鉗148斷開。因此,前剎車致動器200無法施加更多壓力至前剎車卡鉗148。在第二埠306、第二流體線路162及前剎車卡鉗148中的剎車流體係以相反方向(朝線軸閥310回去)流動且降低壓力。這會降低或緩解在前剎車卡鉗148處之剎車壓力。因此,前輪104 (圖1)可更快地移動,其降低前傾動量且讓後輪106能夠向下移動回至騎乘表面110。此外,該(等)此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中之該剎車流體的壓力稍稍降低。但是,仍維持足夠壓力使得該等後剎車墊片1100、1202 (圖12與13)仍與後剎車盤152接合(圖1)。
若後輪106再度接觸騎乘表面110且開始旋轉,則再度向梭子316施加後剎車力(如圖21B所示),其致使梭子316移動至開啟位置(到圖21C的左邊)。與關於圖3A至圖3D及圖20A至圖20D所揭示之閥組態類似,隨著後輪106從騎乘表面110抬上及抬下,在這組態中之線軸閥310可在該等開啟與關閉狀態之間振盪或交替。
如圖21D所示,當釋放前剎車致動器200以緩解剎車壓力時,在第一埠304及第一流體線路160中的剎車流體朝前剎車致動器200移動回去,如圖20D所示。在所例示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包括旁通通路400及止回閥402,其讓剎車流體能夠由第二埠306流至第一埠304以緩解或降低剎車壓力。因此,第二埠306中之剎車流體朝第一埠304流回去,藉此釋放施加在前輪104及後輪106上之剎車壓力。在其他範例中,可不包括旁通通路400及止回閥402。一旦中性空腔318中之壓力降低一足夠量,則來自彈簧332之力將梭子316推至圖21D所示之開啟位置。一旦梭子316開啟,剎車流體亦可流過傳送路徑330而回至第一埠304。類似於以上所揭示之範例,後剎車致動器202可用以獨立地致動後剎車卡鉗154。
如上所述,以此示範組態,當線軸閥310關閉時,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中之壓力被些微地降低。因此,當後輪106落回到騎乘表面110時,對後輪106施加更少剎車壓力,其使得當後輪106與騎乘表面110接觸時產生較小的突然衝擊。換言之,後輪106比起致動前剎車致動器202時在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中保持較高剎車壓力的其他組態而言將再度開始更較快地旋轉。
圖22A、22B、23A及23B例示剎車系統140之一示範性實體實行方案,該剎車系統140有圖21A至圖21D之示意圖中所例示之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圖22A為沿著圖15中所示的F-F之一類似線截取的示範性後剎車卡鉗154的橫截面圖。圖22B為圖22A中之標註2200的放大視圖。在此範例中,第一埠及第二埠304、306相較於圖5至圖19中之實體實行方案已經被交換過。例如,第一埠304是由一第一內孔2202形成,該第一內孔2202形成於閥殼體312中且流體耦接於線軸閥310的中性空腔318。第一空心螺栓700經螺紋插入至第一內孔2202中,使得第一流體線路160流體耦接至該線軸閥之中性空腔318。在此範例中,梭子316的第二線軸324大於(例如,較寬及/或較長)其他範例中的線軸閥316。在一些範例中,較長的梭子316比較短的梭子316更容易安裝。此外,在這範例中,顯示後剎車卡鉗154並沒有旁通通路400及止回閥402。然而,在其他範例中,後剎車卡鉗154可併有一止回閥,類似圖17B與圖18B所示之示範實行方案。
圖23A係沿圖14A中所示的E-E之一類似線截取的後剎車卡鉗154的橫截面圖。圖23B為圖23A中之標註2300的放大視圖。於此例中,第二埠306是由一第二內孔2302及一自第二內孔2302延伸至線軸閥310的偏壓空腔320之通路2304所形成,該第二內孔2302形成於卡鉗殼體500中。第二空心螺栓704係經螺紋插入至第二內孔2302中。此外,類似於圖13中所示之第一通路1308及第二通路1310,額外的通路將第二內孔2302流體耦接至第一及第二次要活塞腔室302a、302b。因此,於此例中,該(等)次要從屬活塞腔室302流體耦接至第二埠306(例如,線軸閥310的下游)。
由前述可瞭解的是,上述剎車系統及裝置降低了自行車前輪上因過多剎車而導致的傾覆事件的可能性或防止傾覆事件。因此,該等示範剎車系統及裝置賦予較佳地控制自行車且改善對騎乘者之安全性。該等示範剎車系統及方法在沒有如已知的抗前傾系統中所見到的電子組件之情形下達成這此結果。此外,該等示範剎車系統及方法仍賦予前剎車及後剎車之獨立控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實施例之例示旨在提供各種實施例的結構之概括理解。該等例示不旨在用作利用本文描述之結構或方法之設備及系統的所有元件及特徵之完整描述。在審閱本發名後,許多其他實施例可對熟習此項技術者為清楚的。可利用其他實施例且可自本發明中得出其他實施例,使得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之情況下進行結構及邏輯替換及改變。此外,該等例示只是有代表性且可能未依比例繪製。該等例示中的某些比例可能被誇大,而其它的比例可能被減小。因此,本發明及圖式被視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
雖然這份說明書含有許多細節,這些細節不應被解讀為對本發明或可請求之範疇的限制,而是對於本發明特定實施例之特徵的具體說明。在本說明書中在分開實施例之上下文中所描述的某些特徵亦可經組合地於一單一實施例中實行。相反地,在單個實施例之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種特徵亦可單獨地或以任何適合的子組合實行於多個實施例中。此外,儘管特徵可如上述作用在某些組合中且甚至如最初所請求的,但來自所請求的組合的一個或多個特徵是可以在一些情況下從該組合中刪除,並且所請求的組合可以指子組合或子組合的變化。
雖然特定實施例已於此處例示及說明,然而應理解的是設計用來達成相同或類似目的之任何隨後配置均可取代所示之特定實施例。本發明旨在涵蓋各種實施例之任何及全部後續的調適或變化。在審閱說明書之後,以上實施例的組合以及那些沒有特別描述於本文中的其他實施例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為清楚的。
發明摘要經提供來符合37 C . F . R . § 1.72 (b)且係在理解其將不用來解釋或限制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或意義的情況下提交。另外,在先前的詳細說明中,為了使本揭露內容精簡之用,各種特徵可組在一起或在單個實施例中描述。本發明將不解釋為反映所請求實施例需要比每一請求項中明確敘述的更多特徵之意圖。相反地,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反映,發明標的可以指少於所揭示實施例中之任何實施例之全部特徵。因此,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併入詳細說明中,其中每一請求項自己本身用作於單獨地界定所請求的標的物。
前述詳細說明係用來視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且應瞭解到包括全部等效物的隨後之申請專利範圍旨在界定發明的範疇。申請專利範圍不應視為限於所描述的次序或元件,除非針對該效應進行陳述的。因此,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及精神內的所有實施例及其等效物都是本發明的主張。
100:自行車 102:車架 104:前輪 106:後輪 108:前叉 110:騎乘表面 112:座椅 114:座桿 116:把手 118:傳動系 120:曲柄總成 122:鏈條 124:後輪轂 126:曲柄臂 128:踏板 130:前鏈輪或鏈環 140:剎車系統 142:前剎車 144:後剎車 146:前剎車盤 148:前剎車器卡鉗 150:前輪轂 152:後剎車盤 154:後剎車卡鉗 160:第一流體線路 162:第二流體線路 164:第三流體線路 200:前剎車致動器 202:後剎車致動器 204:前剎車桿 206:後剎車桿 208:第一主活塞腔室 210:第一主活塞 212:第二主活塞腔室 214:第二主活塞 300:主要從屬活塞腔室 300a:第一主要活塞腔室 300b:第二主要活塞腔室 302:次要從屬活塞腔室 302a:第一次要活塞腔室 302b:第二次要活塞腔室 304:第一埠 306:第二埠 308:第三埠 310:閥 312:閥殼體 314:腔室 316:梭子 318:第一空腔或中性空腔 320:第二空腔或偏壓空腔 322:第一線軸 324:第二線軸 326:幹部 328:座部 330:傳送路徑 332、622:彈簧 400:旁通通路 402:止回閥 500:卡鉗殼體 501:鉸接機構 502:托架 504、506:緊固件 600、602:前端 604:前搖臂 606、616:第一銷 608、618:第二銷 610、612:後端 614:後搖臂 700:第一空心螺栓 702:第一接頭 704:第二空心螺栓 706:第二接頭 708:第三空心螺栓 710:第三接頭 800:第一擋止或緩衝器 802:擋止 1000:第一主要活塞 1002:第一次要活塞 1100:剎車墊片 1102:銷 1200:第二主要活塞 1202:第二後剎車墊片 1204:第三內孔 1206、1304、1502:內部通道 1208、1306、1404、1504、1600:開口 1210、1308:第一通路 1212、1310:第二通路 1300:第二次要活塞 1302、2202:第一內孔 1400:第三通路 1402、1700、1800、2200、2300:標註 1500、2302:第二內孔 1702:內壁 1704:密封總成 1706、1712:壓蓋 1708:第一O形環 1710:第一扣件 1714:第二O形環 1716:第二扣件 1718:第一開口 1720:第二開口 1722:球 1724、1900、2000:彈簧 1726:密封 1728:第一組件 1730:第二組件 1802:第二擋止或緩衝器 2304:通路 A:向前移動方向 COG:重心
圖1係一示範自行車之側視圖,該自行車可採用依據本發明之教示構成的一示範剎車系統。
圖2係在示範自行車上實行的圖1之示範剎車系統之示範組件的放大圖。
圖3A係可為可在圖1與圖2之示範剎車系統中實行的一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之示意圖。圖3A顯示在剎車致動器沒有受致動之狀態的期間之示範剎車系統。
圖3B顯示圖3A中當致動一前剎車致動器且該示範自行車之一後輪與一騎乘表面接觸時之示意圖。
圖3C顯示圖3A與3B中當致動該前剎車致動器且該自行車之後輪未與該騎乘表面接觸時之示意圖。
圖3D顯示圖3A至3C中當該前剎車致動器被釋放時之示意圖。
圖4顯示圖3A至3D中有可關於該示範剎車系統實行之示範旁通通路及止回閥之示意圖。
圖5係圖2之示範剎車系統以圖3A至圖4之示意圖中所示之示範組態實行之一示範後剎車卡鉗的側視圖。
圖6及圖7係圖5之示範後剎車卡鉗之透視圖。
圖8及圖9係圖5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的側視圖。
圖10係沿著圖6的線A - A所採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的橫截面圖。
圖11係沿著圖6的線B - B所採之該示範後剎車卡鉗之橫截面圖。
圖12係沿著圖7之線C - C所採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的橫截面圖。
圖13係沿著圖7的線D - D所採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的橫截面圖。
圖14A係沿著圖6之線E - E所採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的橫截面圖。
圖14B係圖14A中之標註的放大視圖。
圖15係沿著圖6的線F - F所採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的橫截面圖。
圖16係沿著圖7的線G - G所採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的橫截面圖。
圖17A係沿著圖6之線H - H所採之示範剎車卡鉗之橫截面圖。圖17A顯示該後剎車卡鉗之一例,當該示範剎車系統之一前剎車致動器被致動且該示範自行車之一後輪與一騎乘表面接觸時。
圖17B係圖17A中之標註的放大視圖,其顯示處於開啟位置的示範閥。
圖18A顯示圖17A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當該前剎車致動器被致動且該後輪未與該騎乘表面接觸時。
圖18B係圖18B中之標註的放大視圖,其顯示處於關閉位置的示範閥。
圖19例示具有額外或替代彈簧組態的圖17A之後剎車致動器的一例。
圖20A係可在圖1與圖2之示範剎車系統中實行的另一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的示意圖。圖20A顯示在該剎車致動器沒有致動之狀態期間的示範剎車系統。
圖20B顯示圖20A中當致動一前剎車致動器且該示範自行車之一後輪與一騎乘表面接觸時之示意圖。
圖20C顯示圖20A與20B中當致動該前剎車致動器且該示範自行車之後輪未與該騎乘表面接觸時之示意圖。
圖20D顯示圖20A至20C中當該前剎車致動器釋放時之示意圖。
圖21A係可在圖1及圖2之示範剎車系統中實行的另一示範閥及流體通路組態的示意圖。圖21A顯示在該剎車致動器沒有致動之狀態期間的示範剎車系統。
圖21B顯示圖21A中當致動一前剎車致動器且該示範自行車之一後輪與一騎乘表面接觸之示意圖。
圖21C顯示圖21A與圖21B中當致動該前剎車致動器且該示範自行車之後輪未與該騎乘表面接觸之示意圖。
圖21D顯示圖21A至21C中當該前剎車致動器被釋放時的示意圖。
圖22A係圖1及2之示範剎車系統以圖21A至21D之示意圖中所示之示範組態實行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的橫截面圖。
圖22B係圖22A中之標註的放大視圖。
圖23A為圖22A之示範後剎車卡鉗的另一橫截面圖,以圖21A至21D之示意圖中所示之示範組態實行者。
圖23B係圖22A中之標註的放大視圖。
該等圖式不按比例繪製。反而,該等層或區域之厚度會在該等圖中放大。大體上,在該(等)圖及附帶文字說明中使用相同符號來表示相同或類似部件。
在識別可分別指代的多個元件或組件時,本文中係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詞。除非在基於其等使用的上下文上而另有指定或理解,否則此等描述詞不意欲在時間上具有任何優先或排序意義,而僅意欲作為用於分別指代多個元件或組件的標記,以易於所揭示範例的理解。在一些範例中,描述詞「第一」可用來指詳細說明中之一元件,而相同元件可在一請求項中以不同描述詞如「第二」或「第三」來指代。在這種情況下,應理解此等描述詞僅供易於多個元件或組件的參照用。
116:把手
140:剎車系統
148:前剎車器卡鉗
154:後剎車卡鉗
160:第一流體線路
162:第二流體線路
164:第三流體線路
200:前剎車致動器
202:後剎車致動器
204:前剎車桿
206:後剎車桿
208:第一主活塞腔室
210:第一主活塞
212:第二主活塞腔室
214:第二主活塞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一自行車之後剎車卡鉗,該後剎車卡鉗包含: 一卡鉗殼體,用以耦接至該自行車,該卡鉗殼體包括: 一第一埠,其用以流體耦接至一第一流體線路,該第一流體線路流體耦接至一前剎車致動器;及 一第二埠,其用以流體耦接至一第二流體線路,該第二流體線路流體耦接至一前剎車卡鉗;以及 一位於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之間之閥,該閥可操作以影響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之間的流體流動。
  2. 如請求項1之後剎車鉗,其進一步包括一鉸接機構,該卡鉗殼體用以經由該鉸接機構耦接至該自行車。
  3. 如請求項2之後剎車卡鉗,其中該鉸接機構包括一托架,且其中該卡鉗殼體可相對於該托架在一向前位置與一向後位置之間移動。
  4. 如請求項3之後剎車卡鉗,其進一步包括:一與該閥之一流動控制構件接合的擋止,該流動控制構件可在一開啟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移動,在該開啟位置中,該第一埠流體耦接至該第二埠,而在該關閉位置中,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隔離。
  5. 如請求項4之後剎車卡鉗,其進一步包括一後剎車墊片,其中,當該前剎車致動器經致動且該自行車之一後輪與一騎乘表面接觸時,該卡鉗殼體經由該後剎車墊片與一後剎車盤之間的摩擦接合而被偏壓朝向該向前位置,其偏壓該擋止抵靠該流動控制構件以將該流動控制構件維持在該開啟位置中。
  6. 如請求項5之後剎車卡鉗,其中,當該前剎車致動器經致動且該後輪不與該騎乘表面接觸時,該流動控制構件移動至該關閉位置,其移動該擋止且使該卡鉗殼體朝向該向後位置移動。
  7. 如請求項3之後剎車卡鉗,其進一步包括耦接於該托架與該卡鉗殼體之間的一彈簧,該彈簧用以偏壓該卡鉗殼體朝向該向前位置。
  8. 如請求項3之後剎車卡鉗,其中該卡鉗殼體相對於該托架之移動引起該閥之一狀態之改變。
  9. 如請求項1之後剎車卡鉗,更包括一後剎車墊片,其中該卡鉗殼體包括具有一次要活塞之一次要活塞腔室,該次要活塞與該後剎車墊片耦接,該第二埠與該次要活塞腔室流體耦接,使得當該前剎車致動器經致動時剎車流體被供應到該次要活塞腔室以移動該後剎車墊片成與一後剎車盤接合。
  10. 如請求項9之後剎車卡鉗,其中該卡鉗殼體包括: 一主要活塞腔室,其具有耦接至該後剎車墊片之一主要活塞,該主要活塞腔室與該次要活塞腔室隔離;及 一第三埠,其用以流體耦接至一第三流體線路,該第三流體線路流體耦接至一後剎車致動器,該第三埠流體耦接至該主要活塞腔室,使得該後剎車致動器的致動供應剎車流體至該主要活塞腔室,以移動該後剎車墊片成與該後剎車盤接合。
  11. 如請求項1之後剎車卡鉗,其進一步包括:一旁通通路,其流體耦接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以及一止回閥,其用以防止流體自該第一埠流動通過該旁通通路至該第二埠。
  12. 一種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該剎車系統包含: 一前剎車致動器; 一前剎車卡鉗; 一後剎車致動器; 一後剎車卡鉗; 一第一流體線路,其耦接在該前剎車致動器與該後剎車卡鉗之間; 一第二流體線路,其耦接在該後剎車卡鉗與該前剎車卡鉗之間;及 一第三流體線路,其耦接於該後剎車致動器與該後剎車卡鉗之間,其中該前剎車致動器之致動供應第一剎車流體通過該第一流體線路、該後剎車卡鉗、及該第二流體線路而至該前剎車卡鉗,以致動該前剎車卡鉗來施加剎車壓力至該自行車之一前輪,以及其中該後剎車致動器之致動供應第二剎車流體至該後剎車卡鉗以施加剎車壓力至該自行車之一後輪而不致動該前剎車卡鉗。
  13. 如請求項12之剎車系統,其中該後剎車卡鉗包括: 一卡鉗殼體,該卡鉗殼體包括: 一第一埠,該第一流體線路流體耦接至該第一埠;以及 一第二埠,該第二流體線路流體耦接至該第二埠;以及 一閥,其在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之間,該閥可在一開啟狀態與一關閉狀態之間操作,在該開啟狀態係可容許該第一剎車流體於該前剎車卡鉗與該前剎車致動器之間移動通過該閥,及在該關閉狀態係可將該前剎車卡鉗與該前剎車致動器流體地斷開。
  14. 如請求項13之剎車系統,其中該卡鉗殼體包括一次要活塞腔室,該第一埠流體耦接至該次要活塞腔室,使得該前剎車致動器之致動將該第一剎車流體供應至該次要活塞腔室以致動該後剎車卡鉗來對該後輪施加剎車壓力。
  15. 如請求項14之剎車系統,其中,若該後輪與一騎乘表面接觸,則該閥維持在該開啟狀態下以讓該第一剎車流體能夠由該前剎車致動器供應至該前剎車卡鉗來將剎車壓力施加至該自行車之該前輪,及,若該後輪未與該騎乘表面接觸,則該閥移動至該關閉狀態以緩解來自該前剎車卡鉗之壓力。
  16. 如請求項14之剎車系統,其中該卡鉗殼體包括: 一主要活塞腔室,其與該次要活塞腔室隔離;及 一第三埠,該第三埠流體耦接於該第三流體線路與該主要活塞腔室之間,使得該後剎車致動器的致動供應該第二剎車流體至該主要活塞腔室,以致動該後剎車卡鉗來施加剎車壓力至該後輪。
  17. 如請求項16之剎車系統,其中該主要活塞腔室具有比該次要活塞腔室大之一直徑。
  18. 如請求項16之剎車系統,其中該卡鉗殼體將該第三埠與該等第一及第二埠隔離。
  19. 一種用於一自行車之後剎車卡鉗,該後剎車卡鉗包含: 一卡鉗殼體,其用以耦接至該自行車並靠近該自行車之一後輪,該卡鉗殼體包括: 一第一埠,用以流體耦接至一第一流體線路,該第一流體線路流體耦接至一第一主活塞腔室; 一第二埠,用以流體耦接至一第二流體線路,該第二流體線路流體耦接至一前剎車卡鉗; 一第三埠,用以流體地耦接至一第三流體線路,該第三流體線路流體耦接至一第二主活塞腔室; 一主要從屬活塞腔室,該第三埠流體耦接至該主要從屬活塞腔室,使得該第二主活塞腔室中的剎車流體之加壓增加該主要從屬活塞腔室中之壓力以致動該後剎車卡鉗;以及 一次要從屬活塞腔室,其與該主要從屬活塞腔室隔離,該第一埠流體耦接至該次要從屬活塞腔室,使得於該第一主活塞腔室中之剎車流體的加壓增加該次要從屬活塞腔室中之壓力以致動該後剎車卡鉗。
  20. 如請求項19之後剎車卡鉗,其進一步包括一在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之間的閥,該閥可在一開啟狀態與一關閉狀態之間操作,在該開啟狀態中,該第一埠流體耦接至該第二埠,而在該關閉狀態中,該第一埠與該第二埠隔離。
TW109111526A 2020-04-06 2020-04-06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TWI755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1526A TWI755703B (zh) 2020-04-06 2020-04-06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1526A TWI755703B (zh) 2020-04-06 2020-04-06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8228A true TW202138228A (zh) 2021-10-16
TWI755703B TWI755703B (zh) 2022-02-21

Family

ID=79601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1526A TWI755703B (zh) 2020-04-06 2020-04-06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570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0824A1 (de) * 2013-01-18 2014-07-24 Gustav Magenwirth Gmbh & Co. Kg Geberarmatur für eine hydraulische Scheibenbremse
US10293878B2 (en) * 2015-06-19 2019-05-21 Blubrake S.R.L. Brake assist system for a cyclist on a bicycle by a haptic feedback
TWI597203B (zh) * 2016-07-22 2017-09-01 張瑞龍 油壓式時差煞車裝置(二)
TWI582004B (zh) * 2016-09-14 2017-05-11 Dong Her Wu Bicycle brakes aids
DE102016223735A1 (de) * 2016-11-30 2018-05-30 Robert Bosch Gmbh Trenneinrichtung, hydraulische Bremsanlage,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remsanlage
CN206841410U (zh) * 2017-06-21 2018-01-05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车及其刹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5703B (zh) 2022-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0354B2 (en) Braking system for a bicycle
US11866124B2 (en) Hydraulic brake system and apparatus
JP405999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装置
TWI267462B (en) Interlocking brake system for a vehicle
TW200530057A (en) Anti-rolling device for vehicles
US9057395B2 (en) One piece hydraulic disc brake caliper with one way plumbing
TWI582321B (zh)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US8479897B2 (en) Bolt for hydraulic disc brake caliper
US20140131131A1 (en) Vehicle foot board and pedal assembly
US9873479B2 (en) Hydraulic disc brake caliper with one way plumbing
WO2008106830A1 (fr) Véhicule hors route plus particulièrement conçu pour rouler dans le sable
TWI665123B (zh) 具有集成油液壓控制器的自行車手把元件
TW201720688A (zh) 剎車液壓控制單元與用於機車的剎車系統
US11453459B2 (en) Braking system with parking brake device
US6986410B2 (en) Multiple feed brake caliper
TW202138228A (zh)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TWI837571B (zh)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TW202216509A (zh) 用於自行車之剎車系統
TWI798441B (zh) 驅動裝置及驅動系統
JP2002160691A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4318780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制動装置
US11390355B1 (en) Hydraulic brake system and apparatus
TWI715820B (zh) 自行車液壓裝置
US20080196402A1 (en) Hydraulic Master Cylinder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418316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後車輪制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