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5929A - 電漿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電漿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5929A
TW202135929A TW109108820A TW109108820A TW202135929A TW 202135929 A TW202135929 A TW 202135929A TW 109108820 A TW109108820 A TW 109108820A TW 109108820 A TW109108820 A TW 109108820A TW 202135929 A TW202135929 A TW 2021359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sma
water mist
opening
working gas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8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4245B (zh
Inventor
吳宗信
鄭雲謙
林宗融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交通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交通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交通大學
Priority to TW109108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4245B/zh
Priority to US16/919,116 priority patent/US1152959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35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5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24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10Mixing gases with gases
    • B01F23/12Mixing gases with gases with vaporisation of a liqu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H01J37/32816Pressure
    • H01J37/32825Working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or hig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10Mixing by creating a vortex flow, e.g. by tangential introduction of flow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4Gas supply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漿系統包含低溫常壓電漿源以及水霧供應源。低溫常壓電漿源具有噴嘴,噴嘴配置以噴出電漿。水霧供應源配置以向從噴嘴噴出的電漿輸送水霧。

Description

電漿系統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電漿系統。
目前所知,常壓冷電漿束的用途非常廣泛。實際上,常壓冷電漿束可用於醫療、美容、殺菌和工業等領域。就以醫療應用為例,常壓冷電漿束更可用於快速止血醫療設備、急性傷口感染治療醫療設備、慢性傷口感染治療醫療設備、癌症治療設備、殺菌設備以及表面清潔改質設備等等。
從技術上而言,其中一個影響常壓冷電漿束的使用效果的因素,為常壓冷電漿束內氫氧自由基的含量。一般而言,常壓冷電漿束內氫氧自由基的含量越高,常壓冷電漿束的使用效果會越佳。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常壓冷電漿束內氫氧自由基的含量,無疑是業界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電漿系統,其能提升水霧與電漿的混合效果,以使與水霧混合後的電漿包含更多的氫氧自由基。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一種電漿系統包含低溫常壓電漿源以及水霧供應源。低溫常壓電漿源具有噴嘴,噴嘴配置以噴出電漿。水霧供應源配置以向從噴嘴噴出的電漿輸送水霧。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電漿系統更包含混合器。此混合器至少部分沿直線方向連接低溫常壓電漿源,混合器具有腔室,腔室連通噴嘴,噴嘴配置以沿直線方向噴出電漿,水霧供應源連接混合器,並配置以向腔室輸送水霧。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混合器包含頂板、底板、側壁以及至少一連接管。頂板具有第一開口,噴嘴至少部分穿越第一開口。底板具有第二開口,沿直線方向對齊第一開口,腔室連通於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之間。側壁連接於頂板與底板之間,側壁之內壁面圍繞而定義腔室並沿直線方向的投射上至少部分呈圓形,側壁具有至少一第三開口,第三開口在沿直線方向的投射上具有延伸方向,延伸方向與內壁面沿直線方向的投射上所圍繞之圓心錯開。連接管設置於側壁外並對應第三開口,連接管沿延伸方向延伸,並配置以連接水霧供應源。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混合器包含板體、至少一連接管以及中空錐體。板體具有第四開口以 及至少一第五開口,噴嘴至少部分穿越第四開口,第五開口具有延伸方向,延伸方向在沿直線方向的投射上與第四開口錯開。連接管設置於板體並對應第五開口,連接管沿延伸方向延伸,並配置以連接水霧供應源。中空錐體連接板體遠離連接管之一側,中空錐體之內壁面定義腔室並沿直線方向的投射上至少部分呈圓形,中空錐體遠離連接管之一端定義第六開口,第六開口沿直線方向對齊第四開口,內壁面沿直線方向的投射上所圍繞之圓心位於第四開口與第六開口之間,腔室朝向第六開口漸縮。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延伸方向傾斜於板體。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電漿系統更包含第一工作氣體供應源。此第一工作氣體供應源連接低溫常壓電漿源,並配置以向低溫常壓電漿源提供第一工作氣體,以讓低溫常壓電漿源產生電漿。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工作氣體為氬氣、氦氣、氮氣、氧氣、氫氣或空氣。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工作氣體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標準升與每分鐘30標準升之間。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電漿系統更包含第二工作氣體供應源。此第二工作氣體供應源連接水霧供應源,並配置以提供第二工作氣體以推動水霧。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工作氣體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0標準升與每分鐘30標準升之間。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水霧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毫升與每分鐘300毫升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一種混合電漿與水霧的方法包含:以低溫常壓電漿源把第一工作氣體轉化成電漿並朝向低溫常壓電漿源之射出區域射出電漿;以及以水霧於射出區域混合射出之電漿。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水霧混合電漿的步驟包含:向腔室注入水霧;沿直線方向朝向腔室射出電漿;以及使電漿與水霧於腔室混合後沿直線方向射出而離開腔室。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注入水霧的步驟包含:至少部分沿直線方向的投射上向偏移腔室之中心的方向注入水霧至腔室內。上述之向腔室射出電漿的步驟包含:向腔室之中心射出電漿。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水霧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毫升與每分鐘300毫升之間。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注入水霧的步驟包含:以第二工作氣體推動水霧注入腔室。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二工作氣體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0標準升與每分鐘30標準升之間。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工作氣體為氬氣、氦氣、氮氣、氧氣、氫氣或空氣。
在本發明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上述之第一工作氣體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標準升與每分鐘30標準升之間。
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由於連接管與第三開口的延伸方向與內壁面所圍繞之圓心錯開,因此,當水霧通過連接管及第三開口而進入混合器的腔室時,水霧會於混合器的腔室內形成旋渦,以利與電漿的混合。
(2)電漿能夠經過水霧所形成的旋渦中央,並與水霧進行更有效的混合,從而讓混合後的電漿包含更多的氫氧自由基。
(3)在水霧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毫升與每分鐘300毫升之間的情況下,水霧不會使電漿的強度減弱甚至熄滅,而且,水霧中的水滴亦達到適當的大小。具體而言,水霧中的水滴不容易因為粒徑過小而被電漿蒸發而消失,也不會因為粒徑過大而使水霧的整體表面面積增加而影響與電漿的有效混合。
(4)以相同於第一工作氣體的第二工作氣體推動水霧,以讓水霧與電漿在混合器的腔室內進行混合,能夠有效增加電漿中產生的氫氧自由基。
100:電漿系統
110:低溫常壓電漿源
111:噴嘴
120:混合器
121:頂板
122:底板
123:側壁
124:連接管
125:內壁面
126:板體
127:連接管
128:中空錐體
129:內壁面
130:水霧供應源
140:第一工作氣體供應源
150:第二工作氣體供應源
500:方法
510,520,530:步驟
A-A,B-B,M-M,N-N:線段
C:腔室
D:直線方向
E:延伸方向
G1:第一工作氣體
G2:第二工作氣體
O1:第一開口
O2:第二開口
O3:第三開口
O4:第四開口
O5:第五開口
O6:第六開口
P:電漿
W:水霧
X:圓心
Z:射出區域
第1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漿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混合器的示意圖。
第3圖為繪示第2圖沿線段A-A的剖面圖。
第4圖為繪示第2圖沿線段B-B的剖面圖。
第5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混合電漿與水霧的方法的流程圖。
第6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混合器的示意圖。
第7圖為繪示第6圖沿線段M-M的剖面圖。
第8圖為繪示第6圖沿線段N-N的剖面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而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標號將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若實施上為可能,不同實施例的特徵係可以交互應用。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詞彙(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係能夠被熟悉此領域者所理解。更進一步的說,上述之詞彙在普遍常用之字典中之定義,在本說明書的內容中應被解讀為與本發明相關領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別明確定義,這些詞彙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於正式的意涵。
請參照第1圖。第1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漿系統100的示意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1圖所示,一種電漿系統100包含低溫常壓電漿源110、混合器120以及水霧供應源130。低溫常壓電漿源110具有噴嘴111,低溫常壓電漿源110的噴嘴111配置以沿直線方向D噴出電漿P,而噴嘴111外的範圍定義射出區域Z。在本實施方式中,電漿P為常壓冷電漿,而電漿P的溫度範圍為攝氏20間至攝氏60度之間,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混合器120至少部分沿直線方向D連接低溫常壓電漿源110,混合器120具有腔室C,混合器120的腔室C連通低溫常壓電漿源110的噴嘴111,亦即噴嘴111朝向混合器120的腔室C噴出電漿P,且射出區域Z為於混合器120的腔室C內。水霧供應源130連接混合器120,並配置以向混合器120的腔室C輸送水霧W。具體而言,水霧W為具有充足小水滴的霧體。為簡化圖式,在第1圖中,混合器120僅以簡化的形式繪示,而混合器120在實務中的具體結構,請參照第2~7圖。然而,應了解到,混合器120為非必要元件。根據實際狀況,使用者可以在移除混合器120的情況下操作電漿系統10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實務的應用中,電漿系統100更包含第一工作氣體供應源140。第一工作氣體供應源140連接低溫常壓電漿源110,並配置以向低溫常壓電漿源110提供第一工作氣體G1,以讓低溫常壓電漿源110產生電漿P,而電 漿P繼而從噴嘴111向混合器120的腔室C噴出。舉例而言,第一工作氣體G1可為氬氣、氦氣、氮氣、氧氣、氫氣或空氣等,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再者,電漿系統100更包含第二工作氣體供應源150。第二工作氣體供應源150連接水霧供應源130,並配置以提供第二工作氣體G2以推動水霧W注入混合器120的腔室C,以使水霧W與從噴嘴111噴出的電漿P於射出區域Z混合。與水霧W於射出區域Z混合後的電漿P,會沿直線方向D射出而離開混合器120。
請參照第2~4圖。第2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混合器120的示意圖。第3圖為繪示第2圖沿線段A-A的剖面圖。第4圖為繪示第2圖沿線段B-B的剖面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2~4圖所示,混合器120包含頂板121、底板122、側壁123以及至少一連接管124。頂板121具有第一開口O1,低溫常壓電漿源110的噴嘴111(請見第1圖)至少部分穿越頂板121的第一開口O1,以使射出區域Z(請見第1圖)位於混合器120內。底板122具有第二開口O2,底板122的第二開口O2沿直線方向D對齊頂板121的第一開口O1,腔室C連通於頂板121的第一開口O1與底板122的第二開口O2之間。側壁123連接於頂板121與底板122之間,側壁123之內壁面125圍繞而定義腔室C並於沿直線方向D的投射上至少部分呈圓形,如第4圖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側壁123具有至少一第三開口O3。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2、4圖所示,側壁123具有兩個第三開口O3。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側壁123可具有更多的第三開口O3,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側壁123的第三開口O3在沿直線方向D的投射上具有延伸方向E,第三開口O3的延伸方向E與側壁123的內壁面125沿直線方向D的投射上所圍繞之圓心X錯開。連接管124設置於側壁123外並對應第三開口O3,連接管124沿延伸方向E延伸,並配置以連接水霧供應源130,以讓水霧W通過而進入混合器120的腔室C。如上所述,由於連接管124與第三開口O3的延伸方向E與內壁面125所圍繞之圓心X錯開,因此,當水霧W通過連接管124及第三開口O3而進入混合器120的腔室C時,水霧W會於混合器120的腔室C內形成旋渦,以利與電漿P的混合。
具體而言,如第1圖所示,當電漿系統100操作時,第一工作氣體供應源140向低溫常壓電漿源110提供第一工作氣體G1,以讓低溫常壓電漿源110產生電漿P,而電漿P從低溫常壓電漿源110的噴嘴111沿直線方向D通過混合器120的第一開口O1而噴射向位於腔室C內的射出區域Z。在實務的應用中,向低溫常壓電漿源110提供的第一工作氣體G1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標準升(1slm)與每分鐘30標準升(30slm)之間,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如第1圖所示,當電漿系統100操作時,第二工作氣體供應源150提供第二工作氣體G2,以推動水霧W從水霧供應源130注入混合器120的腔室C。當水霧W注入混合器120的腔室C後,如上所述,水霧W會於腔室C內形成旋渦,因而有利於水霧W與電漿P於腔室C內的混合。於混合器120的腔室C與水霧W混合後的電漿P,會從底板122的第二開口O2沿直線方向D射出而離開混合器120。由於水霧W包含水份,因此,與水霧W混合後的電漿P將包含氫氧自由基。包含足夠氫氧自由基的電漿P,可應用但不限於醫療、美容、殺菌或工業等領域。舉例而言,包含足夠氫氧自由基的電漿P可在不傷害生物體的情況下進行殺菌、促進傷口癒合、癌症治療或表面改質等應用,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實務的應用中,向水霧供應源130提供的第二工作氣體G2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0標準升(0slm)與每分鐘30標準升(30slm)之間,而向混合器120的腔室C注入的水霧W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毫升(1mg/min)與每分鐘300毫升(30mg/min)之間,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水霧W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毫升與每分鐘300毫升之間的情況下,水霧W不會使電漿P的強度減弱甚至熄滅,而且,水霧W中的水滴亦達到適當的大小。具體而言,水霧W中的水滴不容易因為粒徑過小而被電漿P蒸發而消失,也不會因為粒徑過大而使水霧W的整體表面面積增加而影響與電漿P的有效混合。
進一步而言,第二工作氣體G2可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工作氣體G1,亦即第二工作氣體G2可為氬氣、氦氣、氮氣、氧氣、氫氣或空氣等,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值得注意的是,以相同於第一工作氣體G1的第二工作氣體G2推動水霧W,以讓水霧W與電漿P在混合器120的腔室C內進行混合,能夠有效增加電漿P中產生的氫氧自由基。
另外,請參照第5圖。第5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混合電漿P與水霧W的方法500的流程圖。除了上述的電漿系統100之外,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在於提供一種混合電漿P與水霧W的方法500,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5圖所示,方法500包含下列步驟(應了解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步驟,除特別敘明其順序者外,均可依實際需要調整其前後順序,甚至可同時或部分同時執行):
(1)向混合器120的腔室C注入水霧W(步驟510)。
(2)以低溫常壓電漿源110把第一工作氣體G1轉化成電漿P,並沿直線方向D朝向位於腔室C內的射出區域Z射出電漿P(步驟520)。
(3)使電漿P與水霧W於腔室C內的射出區域Z混合後沿直線方向D射出而離開混合器120的腔室C(步驟530)。
應了解到,如上所述,混合器120為非必要元件。根據實際狀況,使用者可以在移除混合器120的情況下採取方法50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具體而言,在步驟510中,水霧W係藉由第二工作氣體G2的推動而注入混合器120的腔室C中,並且,水霧W注入至混合器120的腔室C的方向至少部分在沿直線方向D的投射上偏移腔室C之中心,即上述的圓心X。如此一來,水霧W能夠在腔室C內形成旋渦的效果。對應地,在步驟520中,轉化而成的電漿P係向腔室C之中心,即上述的圓心X射出。如此一來,電漿P能夠經過水霧W所形成的旋渦中央,並與水霧W進行更有效的混合,從而讓混合後的電漿P包含更多的氫氧自由基。
另外,請參照第6~8圖。第6圖為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混合器120的示意圖。第7圖為繪示第6圖沿線段M-M的剖面圖。第8圖為繪示第6圖沿線段N-N的剖面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6~8圖所示,混合器120包含板體126、至少一連接管127以及中空錐體128。板體126具有第四開口O4以及至少一第五開口O5。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6~7圖所示,板體126具有兩個第五開口O5。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板體126可具有更多的第五開口O5,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低溫常壓電漿源110的噴嘴111(請見第1圖)至少部分穿越板體126的第四開口O4,以使射出區域Z(請見第1圖)位於混合器120內,而板體126的第五開口O5具有延伸方向E,第 五開口O5的延伸方向E在沿直線方向D的投射上與板體126的第四開口O4錯開。連接管127設置於板體126並對應第五開口O5,連接管127沿延伸方向E延伸,並配置以連接水霧供應源130(請見第1圖),以讓水霧W通過而進入混合器120的腔室C。中空錐體128連接板體126遠離連接管127之一側,中空錐體128之內壁面129定義腔室C並沿直線方向D的投射上至少部分呈圓形,如第8圖所示。再者,中空錐體128遠離連接管127之一端定義第六開口O6,中空錐體128的第六開口O6沿直線方向D對齊板體126的第四開口O4,中空錐體128的內壁面129沿直線方向D的投射上所圍繞之圓心X位於板體126的第四開口O4與中空錐體128的第六開口O6之間,腔室C朝向中空錐體128的第六開口O6漸縮。
如上所述,由於連接管127與第五開口O5的延伸方向E與第四開口O4錯開,亦即與圓心X在沿直線方向D的投射上錯開,因此,當水霧W通過連接管127及第五開口O5而進入混合器120的腔室C時,水霧W會於混合器120的腔室C內形成旋渦,以利與電漿P的混合。於混合器120的腔室C內與水霧W混合後的電漿P,會從中空錐體128的第六開口O6射出而離開混合器120。
再者,在本實施方式中,如第6~7圖所示,延伸方向E傾斜於板體126,亦即連接管127傾斜於板體126。如此一來,當水霧W通過連接管127及第五開口O5而進 入混合器120的腔室C時,水霧W更可於混合器120的腔室C內形成三維的旋渦,以利與電漿P的混合。
綜上所述,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所揭露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由於連接管與第三開口的延伸方向與內壁面所圍繞之圓心錯開,因此,當水霧通過連接管及第三開口而進入混合器的腔室時,水霧會於混合器的腔室內形成旋渦,以利與電漿的混合。
(2)電漿能夠經過水霧所形成的旋渦中央,並與水霧進行更有效的混合,從而讓混合後的電漿包含更多的氫氧自由基。
(3)在水霧之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毫升與每分鐘300毫升之間的情況下,水霧不會使電漿的強度減弱甚至熄滅,而且,水霧中的水滴亦達到適當的大小。具體而言,水霧中的水滴不容易因為粒徑過小而被電漿蒸發而消失,也不會因為粒徑過大而使水霧的整體表面面積增加而影響與電漿的有效混合。
(4)以相同於第一工作氣體的第二工作氣體推動水霧,以讓水霧與電漿在混合器的腔室內進行混合,能夠有效增加電漿中產生的氫氧自由基。
100:電漿系統
110:低溫常壓電漿源
111:噴嘴
120:混合器
130:水霧供應源
140:第一工作氣體供應源
150:第二工作氣體供應源
C:腔室
D:直線方向
G1:第一工作氣體
G2:第二工作氣體
P:電漿
W:水霧
Z:射出區域

Claims (19)

  1. 一種電漿系統,包含:
    一低溫常壓電漿源,具有一噴嘴,配置以噴出一電漿;以及
    一水霧供應源,配置以向從該噴嘴噴出的該電漿輸送一水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漿系統,更包含:
    一混合器,至少部分沿一直線方向連接該低溫常壓電漿源,該混合器具有一腔室,該腔室連通該噴嘴,該噴嘴配置以沿該直線方向噴出該電漿,該水霧供應源連接該混合器,並配置以向該腔室輸送該水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漿系統,其中該混合器包含:
    一頂板,具有一第一開口,該噴嘴至少部分穿越該第一開口;
    一底板,具有一第二開口,沿該直線方向對齊該第一開口,該腔室連通於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之間;
    一側壁,連接於該頂板與該底板之間,該側壁之一內壁面圍繞而定義該腔室並沿該直線方向的投射上至少部分呈圓形,該側壁具有至少一第三開口,該第三開口在沿該直線方向的投射上具有一延伸方向,該延伸方向與該內壁面沿該直線方向的投射上所圍繞之一圓心錯開; 以及
    至少一連接管,設置於該側壁外並對應該第三開口,該連接管沿該延伸方向延伸,並配置以連接該水霧供應源。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漿系統,其中該混合器包含:
    一板體,具有一第四開口以及至少一第五開口,該噴嘴至少部分穿越該第四開口,該第五開口具有一延伸方向,該延伸方向在沿該直線方向的投射上與該第四開口錯開;
    至少一連接管,設置於該板體並對應該第五開口,該連接管沿該延伸方向延伸,並配置以連接該水霧供應源;以及
    一中空錐體,連接該板體遠離該連接管之一側,該中空錐體之一內壁面定義該腔室並沿該直線方向的投射上至少部分呈圓形,該中空錐體遠離該連接管之一端定義一第六開口,該第六開口沿該直線方向對齊該第四開口,該內壁面沿該直線方向的投射上所圍繞之一圓心位於該第四開口與該第六開口之間,該腔室朝向該第六開口漸縮。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漿系統,其中該延伸方向傾斜於該板體。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漿系統,更包含:
    一第一工作氣體供應源,連接該低溫常壓電漿源,並配置以向該低溫常壓電漿源提供一第一工作氣體,以讓該低溫常壓電漿源產生該電漿。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漿系統,其中該第一工作氣體為氬氣、氦氣、氮氣、氧氣、氫氣或空氣。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漿系統,其中該第一工作氣體之一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標準升與每分鐘30標準升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漿系統,更包含:
    一第二工作氣體供應源,連接該水霧供應源,並配置以提供一第二工作氣體以推動該水霧。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漿系統,其中該第二工作氣體之一流速範圍為每分鐘0標準升與每分鐘30標準升之間。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漿系統,其中該水霧之一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毫升與每分鐘300毫升之間。
  12. 一種混合電漿與水霧的方法,包含:
    以一低溫常壓電漿源把一第一工作氣體轉化成一電漿並朝向該低溫常壓電漿源之一射出區域射出該電漿;以及
    以一水霧於該射出區域混合射出之該電漿。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以該水霧混合該電漿包含:
    向一腔室注入該水霧;
    沿一直線方向朝向該腔室射出該電漿;以及
    使該電漿與該水霧於該腔室混合後沿該直線方向射出而離開該腔室。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方法,其中注入該水霧包含:
    至少部分沿該直線方向的投射上向偏移該腔室之一中心的一方向注入該水霧至該腔室內;以及
    向該腔室射出該電漿包含:
    向該腔室之該中心射出該電漿。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水霧之一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毫升與每分鐘300毫升之間。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方法,其中注入該水霧 包含:
    以一第二工作氣體推動該水霧注入該腔室。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工作氣體之一流速範圍為每分鐘0標準升與每分鐘30標準升之間。
  18.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工作氣體為氬氣、氦氣、氮氣、氧氣、氫氣或空氣。
  19.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工作氣體之一流速範圍為每分鐘1標準升與每分鐘30標準升之間。
TW109108820A 2020-03-17 2020-03-17 電漿系統及混合電漿與水霧的方法 TWI754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8820A TWI754245B (zh) 2020-03-17 2020-03-17 電漿系統及混合電漿與水霧的方法
US16/919,116 US11529591B2 (en) 2020-03-17 2020-07-02 Plasma system and method of mixing plasma and water mis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8820A TWI754245B (zh) 2020-03-17 2020-03-17 電漿系統及混合電漿與水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929A true TW202135929A (zh) 2021-10-01
TWI754245B TWI754245B (zh) 2022-02-01

Family

ID=7774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8820A TWI754245B (zh) 2020-03-17 2020-03-17 電漿系統及混合電漿與水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9591B2 (zh)
TW (1) TWI754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2828B (zh) * 2022-05-30 2024-0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气液两相流的等离子体活化水雾喷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286310B6 (cs) 1998-05-12 2000-03-15 Přírodovědecká Fakulta Masarykovy Univerzity Způsob vytváření fyzikálně a chemicky aktivního prostředí plazmovou tryskou a plazmová tryska
LU93221B1 (en) * 2016-09-15 2018-04-11 Luxembourg Inst Science & Tech List Device for perform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t low temperature
KR102646623B1 (ko) * 2017-01-23 2024-03-11 에드워드 코리아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발생 장치 및 가스 처리 장치
CN109327954A (zh) * 2017-08-01 2019-02-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雾化冷等离子体射流发生装置
EP3700584A4 (en) * 2017-10-25 2021-08-11 Sterifre Medical,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ERILIZATION, DISINFECTION, ANTISEPTIC CLEANING AND DECONTAMINATION
TWI648465B (zh) 2018-04-20 2019-01-21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水霧輔助進氣電離助燃裝置
CN112972723B (zh) * 2021-02-24 2021-11-30 西安交通大学 氮氧化物模式与臭氧模式相结合的放电等离子体消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29591B2 (en) 2022-12-20
TWI754245B (zh) 2022-02-01
US20210291123A1 (en)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9387A (en) Air assisted spray system
JP5971532B2 (ja) 液体霧化装置
TW201325733A (zh) 加壓空氣輔助噴灑噴嘴組合
JP4971708B2 (ja) 二流体ノズル
JP3498988B2 (ja) 噴霧装置および噴霧方法
PT1365824E (pt) Seringa sem agulha
CN106492383B (zh) 细水雾喷头组件
WO2013094522A1 (ja) 液体霧化装置
KR20110131032A (ko) 내부 혼합식 분무 노즐
TW202135929A (zh) 電漿系統
JP2005288390A (ja) 二流体ノズル及び噴霧方法
CN113731664A (zh) 一种气助式两组分两级混合雾化喷头
KR20160115298A (ko) 휴대용 미스트용 노즐 구조
JPWO2011077523A1 (ja) 噴射ノズル
US20130334342A1 (en) Liquid atomizing device and liquid atomizing method
US20080203196A1 (en) Nozzle Arrangements
JP2022014192A (ja) 噴霧ノズル
WO2023228634A1 (ja) 噴霧装置
JP2022014191A (ja) 噴霧ノズル
WO2022131249A1 (ja) 生体用薬液注入用具
JP2022014190A (ja) 噴霧ノズル
TWI527628B (zh) Ultrasonic nozzle of two-fluid atomizing device
KR101464221B1 (ko) 액체 분무장치
CN219702312U (zh) 气动雾化喷射机构和雾化器
TWM461445U (zh) 噴嘴結構改良之滅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