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5864A - 包含針對人dlk1的抗體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包含針對人dlk1的抗體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5864A
TW202135864A TW109119190A TW109119190A TW202135864A TW 202135864 A TW202135864 A TW 202135864A TW 109119190 A TW109119190 A TW 109119190A TW 109119190 A TW109119190 A TW 109119190A TW 202135864 A TW202135864 A TW 2021358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group
solvate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acceptable sa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9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昌植
崔敏智
張太翼
朴允姬
宋昊永
白周烈
金星民
李炫政
李柱泳
金炯來
李建重
金容柱
李昌宣
蔡濟旭
李相弼
申智英
尹善河
崔允瑄
朴哉垠
李智秀
朴范灿
朴榮佑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樂高化學生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南韓商Y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273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50314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樂高化學生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南韓商Y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樂高化學生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5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586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靶向DLK1的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這些ADC的活性代謝物、這些ADC的製備方法、用於治療和/或預防疾病的這些ADC的用途、以及生產用於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更詳細地,如癌症疾病等過增殖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劑的這些ADC的用途,更具體地,涉及包含與DLK1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包含其的藥學組合物。

Description

包含針對人DLK1的抗體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其用途
本發明涉及靶向DLK1的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這些ADC的活性代謝物、這些ADC的製備方法、用於治療和/或預防疾病的這些ADC的用途、以及生產用於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更詳細地,如癌症疾病等過增殖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劑的這些ADC的用途,更具體地,涉及包含與DLK1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包含其的藥學組合物。
癌(cancer)是指由因身體組織的自主性過度增長而異常長出的塊引起的疾病,是在各種組織中未調節的細胞生長的結果。初期階段的腫瘤可通過手術及放射治療等措施被消除掉,已轉移的腫瘤通常是利用化療劑對其進行緩解治療。
以非口服方式給藥的多數化療劑是以全身給藥的方式施用,因此可誘發不願接受的副作用,甚至是毒性等嚴重的效果,因此,致力於開發通過在腫瘤細胞或與此相鄰的組織中的這些化療劑的得到改善的作用和選擇性的作用同時實現增強藥效及最小化毒性/副作用的新型化療劑。
利用抗體藥物偶聯物(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的技術是在與抗原結合的抗體結合毒素或藥物後在細胞內部釋放毒性物質的同時使癌細胞等凋亡的靶向新技術。這種技術由於在最小限度地影響健康的細胞的同時將藥物準確地傳遞至靶癌細胞並僅在特定條件下釋放,因此,比抗體治療劑本身的功效優秀且比以往的抗癌劑可大大降低副作用的危險性。
這種抗體藥物偶聯物的基本結構由“抗體-連接子-低分子藥物(毒素)”組成。其中,連接子不僅起到簡單地連接抗體與藥物的功能性作用,而且還在體內迴圈時穩定地到達靶細胞後,使抗體藥物偶聯物進入細胞中並通過抗體-藥物之間的解離現象(例如,由通過酶的水解產生的結果)使藥物很好地落在靶癌細胞上來對靶癌細胞產生藥效。即,在抗體藥物偶聯物的功效及全身毒性(systemic toxicity)等安全性方面,連接子隨著連接子的穩定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Discovery Medicine 2010,10(53):329-39)。
本發明的發明人開發了包含在血漿中更穩定且在體內迴圈時穩定並使藥物在癌細胞中容易地釋放來能夠產生藥效的有效的自我犧牲基(self-immolative group)的連接子,並對此申請了專利(韓國授權專利第1628872號等)。另一方面,在使用用於治療癌症的單克隆抗體的方面上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單克隆抗體適用於腫瘤組織及腫瘤細胞的靶向定址(addressing)中。這些抗體藥物偶聯物為了治療淋巴瘤和實體癌而成為強有力且新型的治療選項,最近,多種免疫調節抗體在臨床上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這些治療抗體的開發是以對於癌血清學、蛋白質工程技術及其作用、抵抗性的多種機制及免疫系統和癌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深層理解為基礎。
在人的癌細胞的表面表達的抗原的定義是指比正常組織過度表達或突變及選擇性表達的廣泛的靶標。核心問題是對於基於抗體的治療法鑒定合適的抗原。這些治療劑通過介導在抗原或受體功能(即,用作刺激劑或拮抗劑的功能)的變化、借助Fc和T細胞活性來調節免疫系統、與以特定的抗原為目的的抗體結合的特定的藥物傳遞來發揮其功效。抗體藥代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作用功能、大小及可改變免疫刺激性的分子技術在基於新型抗體的治療法的開發中成為核心因素。從以癌症患者為物件的治療抗體的臨床試驗中獲得的證據強調著包括靶抗原和抗體的親和性及結合性、抗體結構的選擇、治療性接近法(信號傳遞遮罩或免疫作用功能)的用於選擇最佳抗體的接近法的重要性。
對此,將DLK1作為抗原的對抗體的研究正在進行當中。來源於人的DLK1(delta-like 1 homolog(Drosophila))為由全長383個氨基酸組成的一次性穿膜型膜蛋白質,上述蛋白質在細胞外結構域具有6個表皮生長因數樣重複(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repeat)結構域。
通常,DLK1由於與作為細胞分化抑制因數的作為缺刻(Notch)受體的配體的德爾塔(Delta)之間的氨基酸排列的同源性而被稱為所謂DLK1的基因,此外,還被稱為Pref-1、pG2、SCP-1及ZOG。DLK1雖為膜蛋白質,但其也被公知為由於細胞外結構域通過腫瘤壞死因數α轉化酶(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convertingenzyme,TACE)從細胞膜使落(shedding)而具有單獨的功能的蛋白質。
DLK1在因未分化而具有高增殖性的胎兒細胞中產生高表達。尤其,在胎兒的肝臟、腎臟、骨骼肌、腦等中產生高表達,但是在出生後,在大部 分的組織中未確認到表達,而僅在前脂肪細胞(preadipocyte)、胰島細胞(pancreatic islet cell)、胸腺基質細胞(thymic stromal cell)、腎上腺細胞(adrenal gland cell)等特定細胞中產生表達。
對於DLK1的功能的研究多數為對於公知為抑制脂肪細胞分化的前脂肪細胞因數-1(preadipocyte factor-1,Pref-1)的研究。DLK1不僅抑制脂肪細胞分化,而且還抑制骨髓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的分化,且與調節淋巴祖細胞(lymphoid progenitor cell)的分化的作用及治癒傷口(wound healing)有關。
並且,據報導,DLK1在多種癌或腫瘤中產生高頻率的表達。到目前為止,確認到這種表達的癌的種類中,作為實體癌有神經內分泌腫瘤、成神經細胞瘤、神經膠質瘤、1型神經纖維瘤、小細胞肺癌、肝癌、腎癌、卵巢癌、大腸癌、乳腺癌及胰腺癌,作為血癌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對於DLK1與癌之間的關聯性的研究中報導過,在腦膠質瘤(glioma)中產生DLK1的過表達,並且,若使DLK1的cDNA在腦膠質瘤中產生過表達,則腦膠質瘤的增殖(proliferation)增加而導致轉移(migration)增加,相比於正常的肝細胞,在肝癌中的DLK1的表達增加,當通過siRNA實驗減少DLK1的表達時,腫瘤的大小減少。
在這種技術的背景下,本發明的發明人致力於開發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結果,開發了對DLK1產生優秀的結合力的抗-DLK1抗體,並且,經確認,為了更加增強抗體的效果,將包含在血漿中更穩定且在體內迴圈時穩定並使藥物在癌細胞中容易地釋放來能夠產生藥效的有效的自我犧牲基(self-immolative group)的連接子適用於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癌治療用抗體,來提 供對於過增殖和/或轉移癌疾病的治療和/或預防有效的靶向DLK1的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靶向DLK1的新型抗體-連接子藥物偶聯物或其鹽、溶劑化物。
本發明提供包含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及其結合的藥物的抗體藥物偶聯物以及包含其的藥學組合物。
本發明提供包括向物件給藥藥學有效劑量的包含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及與其結合的藥物的抗體藥物偶聯物的步驟的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預防或治療方法。
本發明提供用作用於預防或治療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學組合物的包含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及與其結合的藥物的抗體藥物偶聯物的用途。
本發明還提供如下的抗體-連接子-藥物(毒素)系統,即,結合包含在血漿中更穩定且在體內迴圈時穩定並使藥物在癌細胞中容易地釋放來能夠極大化藥效的自我犧牲基的連接子技術,以使藥物和/或毒素穩定地到達靶細胞來有效地發揮藥效並能夠大大降低毒性。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提供具有下述通式I的結構的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溶劑化物:
通式I:Ab-(X)y,其中,
Ab為抗-DLK1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上述X獨立地為包含一個以上活性劑及連接子的化學殘基,以及
上述連接子連接抗體與活性劑,
上述y為1至20的整數。
上述抗-DLK1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即,與DLK1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上述重鏈可變區包含:選自由序列2、序列16、序列30、序列44、序列58、序列72及序列86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CDR1;選自由序列4、序列18、序列32、序列46、序列60、序列74及序列88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CDR2;以及選自由序列6、序列20、序列34、序列48、序列62、序列76及序列90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CDR3,
上述輕鏈可變區包含:選自由序列9、序列23、序列37、序列51、序列65、序列79、序列93、序列115及序列121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CDR1;選自由序列11、序列25、序列39、序列53、序列67、序列81及序列95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CDR2;以及選自由序列13、序列27、序列41、序列55、序列69、序列83、序列97、序列116及序列125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CDR3。
例如,本發明的抗體可與人DLK1的細胞外結構域特異性結合。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抗體(antibody)”是指DLK1,尤其,是指與人DLK1蛋白的細胞外結構域特異性結合的抗-DLK1抗體。本發明的範圍 不僅包括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完全抗體形態,而且還包括上述抗體分子的抗原結合片段。
完全抗體為具有兩個全長的輕鏈及兩個全長的重鏈的結構,每個輕鏈通過二硫鍵與重鏈連接。重鏈不變區具有伽瑪(γ)型、米歐(μ)型、阿爾法(α)型、德爾塔(δ)型及伊普西隆(ε)型,作為子類,具有伽瑪1(γ1)、伽瑪2(γ2)、伽瑪3(γ3)、伽瑪4(γ4)、阿爾法1(α1)及阿爾法2(α2)。輕鏈的不變區具有卡帕(κ)型及蘭姆達(λ)型。
抗體的抗原結合片段或抗體片段是指具有抗原結合功能的片段,包括Fab、F(ab’)、F(ab’)2及Fv等。抗體片段中的Fab為具有輕鏈及重鏈的可變區和輕鏈的不變區及重鏈的第一個不變區(CH1)的結構,具有一個抗原結合部位。Fab’具有在重鏈CH1結構域的C-末端包含一個以上半胱氨酸殘基的鉸鏈區(hinge region),這與Fab具有差異。F(ab’)2抗體在Fab’的鉸鏈區的半胱氨酸殘基形成二硫鍵的過程中生成。Fv利用僅具有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的最小抗體碎片生成Fv片段的重組技術公開在PCT國際公開專利申請WO88/10649、WO88/106630、WO88/07085、WO88/07086及WO88/09344中。在雙鏈Fv(two-chain Fv)中,重鏈可變區與輕鏈可變區通過形成非共價鍵來連接,在單鏈Fv(single-chain Fv,scFv)中,重鏈的可變區與輕鏈的可變區通常借助肽連接子形成共價鍵來連接,或者直接連接在C-末端,因此,可與雙鏈Fv形成如二聚體的結構。這種抗體片段可利用蛋白質水解酶來獲得(例如,若利用木瓜蛋白酶切斷整個抗體,則可獲得Fab,若利用胃蛋白酶切斷,則可獲得F(ab’)2片段),還可以通過基因重組技術來製作。
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抗體為Fv形態(例如,scFv)或完全抗體形態。並且,重鏈不變區可選自伽瑪(γ)、米歐(μ)、阿爾法(α)、德爾塔(δ)或伊普西隆(ε)中的一種異型中。例如,不變區為伽瑪1(IgG1)、伽瑪3(IgG3)或伽瑪4(IgG4)。輕鏈不變區可以為卡帕型或蘭姆達型。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重鏈”是指包含用於向抗原賦予特異性的具有足夠的可變區序列的氨基酸序列的可變區結構域VH及包含三個不變區結構域CH1、CH2及CH3的全長重鏈及其片段。並且,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輕鏈”是指包含用於向抗原賦予特異性的具有足夠的可變區序列的氨基酸序列的可變區結構域VL及不變區結構域CL的全長輕鏈及其片段。
本發明的抗體包括單克隆抗體、多特異性抗體、人抗體、人源化抗體、嵌合抗體、單鏈Fvs(scFV)、單鏈抗體、Fab片段、F(ab’)片段、二硫鍵Fvs(sdFV)及抗-獨特型(抗-Id)抗體或上述抗體的表位鍵片段等,但並不限定於此。
上述單克隆抗體是指從同質性抗體群獲得的抗體,即,除了佔用群的每個抗體能夠以微量存在的自然產生的突變之外的相同的抗體。單克隆抗體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因此以對抗單抗原部位的方式被誘導。相比於包含指向與典型的不同的決定因數(表位)的不同的抗體的常規(多克隆)抗體製劑,每個單克隆抗體指向抗原上的單決定因數。例如,本發明中,有用的單克隆抗體可通過雜交瘤方法製備而成,或者可在細菌、真核動物或植物細胞中使用重組DNA方法製備而成(參照美國專利4816567)。並且,單克隆抗體可從噬菌體抗體庫游離。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通過噬菌體展示方法平移天然人scFv庫(native human single chain Fv library)來製備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七種單克隆人抗體。
“噬菌體展示”為將變體多肽在如纖維狀噬菌體的噬菌體粒子的表面上利用與外皮蛋白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融合蛋白來展示的技術。噬菌體展示的有用性是指以隨機蛋白變體的大抗體庫為物件快速且有效地分類出與靶抗原高親和性結合的序列。將肽及蛋白質庫展示在噬菌體上的技術用於為了確認具有特異性結合特性的多肽而篩選數百萬個多肽。
噬菌體展示技術提供用於生成及篩選與特定配體(例如,抗原)結合的新型蛋白質的強有力的工具。使用噬菌體展示技術來生成蛋白質變體的大抗體庫,並可快速分類出與靶抗原高親和性結合的序列。將編碼變體多肽的核酸與編碼如基因III蛋白或基因VIII蛋白等病毒性外皮蛋白的核酸序列融合。開發了將編碼蛋白質或多肽的核酸序列與編碼基因III蛋白的一部分的核酸序列融合而成一價噬菌體展示系統。一價噬菌體展示系統中,基因融合物以低水準表達,野生型基因III蛋白也通過表達來維持粒子感染性。
證明纖維狀噬菌體表面上的肽的表達和E.coli的周圍細胞質中的功能性抗體片段的表達在開發抗體噬菌體展示庫中是具有重要性的。抗體或抗原結合性多肽的庫通過如插入隨機DNA序列來變更單基因的方法或克隆相關基因系列的方法等多種方式來製備。以庫為物件,可對伴隨著目標特徵的抗體或抗原結合性蛋白的表達進行篩選。
噬菌體展示技術相比於用於製備具有目標特徵的抗體的常規雜交瘤及重組方法具有幾個優點。這種技術即使不使用動物也可以在短時間內生 成具有多種序列的大抗體庫。雜交瘤的製備或人源化抗體的製備可需要數個月的製備時間。並且,完全不需要免疫,因此,噬菌體抗體庫還可以對毒性或抗原性低的抗原生成抗體。而且,使用噬菌體抗體庫來生成及確認新型治療性抗體。
可利用從使用噬菌體展示庫來免疫或非免疫的人、生殖細胞系統序列或未接觸抗原的B細胞Ig組成成分(repertory)生成人抗體的技術。可使用各種淋巴系統組織來製備未接觸抗原的或非免疫抗原結合性庫。
可從噬菌體展示庫確認及分離高親和性抗體的技術對治療用新型抗體的分離重要。從庫分離高親和性抗體可取決於庫的大小、細菌性細胞中的生產效率及庫的多樣性。庫的大小隨著由抗體或抗原的結合性蛋白的不適當的折疊和終止密碼子的存在導致的非效率性生產而減少。細菌性細胞中的表達可在抗體或抗原結合性結構域不適當折疊的情況下被抑制。可通過使可變/不變介面的表面或所篩選的CDR殘基中的殘基交替地突變來改善表達。骨骼區域的序列為在細菌性細胞中生成抗體噬菌體庫的情況下為了提供適當的折疊的一種因素。
在高親和性抗體分離中,生成抗體或抗原結合性蛋白的多種庫是具有重要性的。CDR3區常常參與抗原結合。重鏈上的CDR3區在大小、序列及結構性立體形態方面上具有多樣性,因此,可利用其來製備多種庫。
並且,在每個位置使用20個的全部氨基酸來使可變重鏈及輕鏈的CDR區隨機化,從而可實現多樣性。若使用20個的全部氨基酸,則生成多樣性大的變體抗體序列,且可增加確認新型抗體的機會。
“表位”是指抗體能夠特異性結合的蛋白質決定部位(determinant)。通常,表位元由具有化學活性的如氨基酸或糖支鏈等表面分子團組成,一般情況 下,不僅具有三維結構特徵,而且還具有特定的電荷特性。立體性表位與非立體性表位的區別在於,在改性溶劑的存在下,對立體性表位的結合會消失,但對非立體性表位的結合不會消失。
上述“人源化”形態的非人類(例如,鼠類)抗體為包含來源於非人類免疫球蛋白的最小序列的嵌合抗體。在大多數情況下,人源化抗體為通過以具有目標特異性、親和性及能力的來源於如小鼠、大鼠、兔或非人類靈長類等非人類種類(供體抗體)的超變區的殘基代替來源於受體的超變區的殘基來獲得的人免疫球蛋白(受體抗體)。
上述“人抗體”為來源於人免疫球蛋白的分子,是指組成包含互補決定區、結構域的抗體的所有氨基酸序列組成為人的免疫球蛋白。
重鏈和/或輕鏈的一部分來源於特別的種類或者與屬於特別的抗體種類或亞類的抗體中的所對應的序列相同或者與此具有同源性,與此相反,剩餘的(多個)鏈不僅包含來源於其他種類或與屬於其他抗體種類或亞類的抗體中的所對應的序列相同或者與此具有同源性的“嵌合”抗體(免疫球蛋白),而且還包含產生目標生物活性的上述抗體的片段。
本文中所使用的“抗體可變結構域”是指包含互補決定區(CDR;即,CDR1、CDR2及CDR3)及框架區(FR)的氨基酸序列的抗體分子的輕鏈及重鏈部分。VH是指重鏈的可變結構域。VL是指輕鏈的可變結構域。
“互補決定區”(CDR;即,CDR1、CDR2及CDR3)是指為了抗原結合而需要存在的抗體可變結構域的氨基酸殘基。每個可變結構域具有確認為CDR1、CDR2及CDR3的三個典型的CDR區。
本發明中,與上述DLK1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具體包含如下列表1所示的CDR序列。其中,兩種(18A5、27F7)和另兩種18A5變異抗體(18A5_LS_1A10、18A5_AM_1A12)的抗-DLK1抗體可與DLK1過表達的細胞結合,在韓國申請號第10-2018-0107639號中確認了可開發可通過靶向在癌細胞表面表達的DLK1來凋亡癌細胞的抗-DLK1抗體-藥物偶聯物。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13-2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14-3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15-4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16-5
“框架區”(FR)為除了CDR殘基之外的可變結構域殘基。每個可變結構域具有確認為FR1、FR2、FR3及FR4的四個典型的FR。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可包含:選自由序列1、序列15、序列29、序列43、序列57、序列71、序列85及序列119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FR1;選自由序列3、序列17、序列31、序列45、序列59、序列73及序列87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FR2;選自由序列5、序列19、序列33、序列47、序列61、序列75及序列89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FR3;選自由序列7、序列21、序列35、序列49、序列63、序列77及序列91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FR4;選自由序列8、序列22、序列36、序列50、序列64、序列78、序列92、序列117及序列120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FR1;選自由序列10、序列24、序列38、序列52、序列66、序列80、序列94及序列122組成的組中的 一個以上輕鏈FR2;選自由序列12、序列26、序列40、序列54、序列68、序列82、序列96、序列118及序列123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FR3;或者選自由序列14、序列28、序列42、序列56、序列70、序列84、序列98及序列125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FR4。
“Fv”片段為包含完全抗體識別及結合部位的抗體片段。例如,這種區域中,由一個重鏈可變結構域與一個輕鏈可變結構域通過scFv堅固地且事實上共價聚合的二聚體組成。
“Fab”片段包含輕鏈的可變及不變結構域、重鏈的可變及第一不變結構域(CH1)。F(ab’)2抗體片段通常包含在它們之間通過鉸鏈半胱氨酸在它們的羧基末端附近以共價形式連接的一對Fab片段。
“單鏈Fv”或“scFv”抗體片段包含抗體的VH及VL結構域,它們的結構域存在於單一多肽鏈內。Fv多肽可在可使scFv為了抗原結合形成目標結構的VH結構域與VL結構域之間還包含多肽連接子。
本發明的抗體為一價或二價,包含單鏈或雙鏈。
功能性地,與抗體的DLK1的細胞外結構域的結合親和度在10-5M至10-12M範圍內。例如,結合親和度為10-6M至10-12M、10-7M至10-12M、10-8M至10-12M、10-9M至10-12M、10-5M至10-11M、10-6M至10-11M、10-7M至10-11M、10-8M至10-11M、10-9M至10-11M、10-10M至10-11M、10-5M至10-10M、10-6M至10-10M、10-7M至10-10M、10-8M至10-10M、10-9M至10-10M、10-5M至10-9M、10-6M至10-9M、10-7M至10-9M、10-8M至10-9M、10-5M至10-8M、10-6M至10-8M、10-7M至10-8M、10-5M至10-7M、10-6M至10-7M或10-5M至10-6M。
並且,本發明的抗體為對抗原的親和度(affinity)增加的抗體。術語“親和度”為特異性識別並結合抗原的特定部位的能力,對抗體的抗原的特異性和高度的親和度在免疫反應中為重要的因素。可使用如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及ELISA等本領域公知的任意的多種分析來決定親和度,能夠以多種定量值來表示。對抗體的抗原的親和度通常可通過特定抗體-抗原相互所用的解離常數(dissociation constant,Kd)來表示。Kd值越低,對抗體的抗原的親和力越高。例如,本發明中,18A5抗體的Kd值為0.52,27F7抗體的Kd值為0.22,由此可知,本發明的抗體為與人DLK1特異性結合的高親和度抗體。
與上述DLK1的細胞外結構域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包含重鏈可變區,上述重鏈可變區包含與選自由序列99、序列101、序列103、序列105、序列107、序列109、序列111及序列127組成的組中的序列具有90%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序列。與上述DLK1的細胞外結構域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包含選自由序列99、序列101、序列103、序列105、序列107、序列109、序列111及序列127組成的組中的重鏈可變區。
並且,與上述DLK1的細胞外結構域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包含輕鏈可變區,上述輕鏈可變區包含與選自由序列100、序列102、序列104、序列106、序列108、序列110、序列112、序列126及序列128組成的組中的序列具有90%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序列。與上述DLK1的細胞外結構域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包含選自由序列100、序列102、序列104、序列106、序列108、序列110、序列112、序列126及序列128組成的組中的輕鏈可變區。
在能夠特異性識別DLK1的細胞外結構域的範圍內,本發明的抗體或抗體片段不僅包含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本發明的抗-DLK1抗體的序列,而且還可包含其生物學等同物。例如,為了更加改善抗體的結合親和度和/或其他生物學特性,可以進一步改變抗體的氨基酸序列。例如,這種變形包含抗體的氨基酸序列殘基的缺失、插入和/或取代。這種氨基酸變異基於氨基酸側鏈取代基的相對類似性形成,例如,基於疏水性、親水性、電荷、大小等形成。通過分析氨基酸側鏈取代基的大小、形狀及種類可知,精氨酸、賴氨酸和組氨酸均為帶正電荷的殘基;丙氨酸、甘氨酸和絲氨酸的大小相似;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形狀相似。因此,基於這些考慮的事項,可將精氨酸、賴氨酸和組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絲氨酸;以及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稱為生物學功能等同物。
若考慮具有上述的生物學等同活性的變異,則解釋為,本發明的抗體或編碼其的核酸分子還包含與記載於序列中的序列具有實質性同一性(substantial identity)的序列。上述實質性同一性是指,以儘量使上述本發明的序列與任意的其他序列對應的方式進行整列,在利用在本領域中通常使用的演算法進行整列的序列進行分析的情況下,具有最小90%的同源性、最優選地,具有最小95%的同源性,具有96%以上、97%以上、98%以上、99%以上同源性。
用於序列比對的整列方法是本領域中已公知的方法。基於局部比對演算法的搜索工具(NCBI 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可在NBCI等訪問,可與在網路上如blastp、blasm、blastx、tblastn及tblastx等序列分析程式聯合使用。BLSAT可在www.ncbi.nlm.nih.gov/BLAST/訪問。利用該程式的序列同源性比較方法可在www.ncbi.nlm.nih.gov/BLAST/blast_help.html確認。
在此基礎上,本發明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與所明書中記載的序列或整個序列具有90%、91%、92%、93%、94%、95%、96%、97%、98%、99%或以上的同源性。這種同源性可取決於基於本領域中公知的方法的序列比對和/或整列。例如,可利用序列比對演算法(即,BLAST或BLAST 2.0)、手動整列、肉眼檢查來決定本發明的核酸或蛋白質的百分比序列同源性。
本發明的再一觀點涉及用於編碼上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核酸。
可通過分離用於編碼本發明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核酸來重組性地生產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分離核酸並插入可複製其的載體中來進一步克隆(DNA的擴增)或進一步表達。在此基礎上,本發明的另一觀點涉及包含上述核酸的載體。
“核酸”是指包括所有DNA(gDNA及cDNA)及RNA,在核酸中作為基本組成單位的核苷酸不僅包含天然的核苷酸,而且還包含糖或堿基部位變形的類似物(analogue)。用於編碼本發明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的核酸的序列可變形。上述變形包括核苷酸的添加、缺失或非保守置換或保守置換。
通過常規的過程(例如,使用可與用於編碼抗體的重鏈和輕鏈的DNA特異性結合的寡核苷酸探針)容易地分離或合成用於編碼上述抗體的DNA。可獲得很多的載體。載體成分通常包含信號序列、複製起點、一個以上標記基因、增強因數組成成分、啟動子及轉錄終止序列中的一種以上,但並不限定於此。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載體”作為用於在宿主細胞表達靶基因的手段,包含如質粒載體、黏粒載體、噬菌體載體、腺病毒載體、逆轉錄病毒載 體及腺相關病毒載體等病毒載體。上述載體中用於編碼抗體的核酸與啟動子可操作性連接。
“可操作性連接”是指核酸表達調節序列(例如,啟動子、信號序列或轉錄調節因數結合位置陣列)與其他核酸序列之間的功能性結合,由此,上述調節序列調節上述其他核酸序列的轉錄和/或解讀。
在將原核細胞作為宿主的情況下,通常包含可進行轉錄的強大的啟動子(例如,tac啟動子、lac啟動子、lacUV5啟動子、lpp啟動子、pLλ啟動子、pRλ啟動子、rac5啟動子、amp啟動子、recA啟動子、SP6啟動子、trp啟動子及T7啟動子等)、用於開始解讀的核糖體結合位置及轉錄/解讀終止序列。並且,例如,在將真核細胞作為宿主的情況下,可使用來源於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組的啟動子(例如,金屬硫蛋白啟動子、β-肌動蛋白啟動子、人血紅蛋白啟動子及人肌酸啟動子)或來源於哺乳動物病毒的啟動子(例如,腺病毒後期啟動子,牛痘病毒7.5K啟動子,SV40啟動子,巨細胞病毒(CMV)啟動子、HSV的tk啟動子、小鼠乳腺腫瘤病毒(MMTV)啟動子、HIV的LTR啟動子、莫洛尼病毒的啟動子、EB病毒(EBV)的啟動子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啟動子),作為轉錄終止序列,通常使用多腺苷酸化序列。
根據情況,載體為了容易地純化從其表達的抗體而能夠與其他序列融合。作為可融合的序列有谷胱甘肽s-轉移酶(Pharmacia,USA)、麥芽糖結合蛋白(NEB,USA)、FLAG(IBI,USA)及6x His(hexahistidine;Quiagen,USA)等。
上述載體包含作為選擇標誌物的本領域中通常使用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例如,對氨苄西林、艮他黴素、羧苄青黴素、氯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遺傳黴素、新黴素及四環素具有抗性的基因。
本發明的還有一觀點涉及利用所提及的上述載體轉化的細胞。為了生成本發明的抗體所使用的細胞可以為原核生物、酵母或高等真核生物細胞,但並不限定於此。
可利用如大腸埃希氏桿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桿菌及蘇雲金芽孢桿菌等芽孢桿菌屬菌株、如鏈黴菌(Streptomyces)、綠膿桿菌(Pseudomonas)(例如,惡臭假單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奇異變形桿菌(Proteus mirabilis)及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例如,肉葡萄球菌(Staphylocus carnosus))等原核宿主細胞。
但是,對動物細胞的關注度最大,作為有用的宿主細胞株,可舉例COS-7、BHK、CHO、CHOK1、DXB-11、DG-44、CHO/-DHFR、CV1、COS-7、HEK293、BHK、TM4、VERO、HELA、MDCK、BRL 3A、W138、Hep G2、SK-Hep、MMT、TRI、MRC 5、FS4、3T3、RIN、A549、PC12、K562、PER.C6、SP2/0、NS-0、U20S或HT1080,但並不限定於此。
本發明的又一觀點涉及上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製備方法,包括:(a)培養上述細胞的步驟;以及(b)從所培養的上述細胞中回收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步驟。
可在各種培養基中培養上述細胞。可不受限制地使用市售用培養基作為培養基。可包含適當濃度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其他所有必須補充物。已經使用如溫度、pH等培養條件和為了表達篩選出的宿主細胞,而這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
上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回收中,例如,通過離心分離或超濾來去除雜質,例如,可利用親和色譜法等純化其結果物。還可以使用如負離子 或正離子交換色譜法、疏水性相互所用色譜法、羥基磷灰石色譜法等其他純化技術。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抗體與活性劑之間的連接子可被切斷。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連接子具有下述化學式IIa的結構: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23-6
在上述式中,
G為糖(sugar)、糖酸(sugar acid)或糖衍生物(sugar derivatives),
W為-C(O)-、-C(O)NR’-、-C(O)O-、-S(O)2NR’-、-P(O)R”NR’-、-S(O)NR’-或-PO2 NR’-,
在C(O)、S或P直接與苯環(phenyl ring)連接的情況下,R’及R”各自獨立地為氫、(C1-C8)烷基、(C3-C8)環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基硫基、單-(C1-C8)烷基氨基或二-(C1-C8)烷基氨基、(C3-C20)雜芳基或(C6-C20)芳基,
Z各自獨立地為氫、(C1-C8)烷基、鹵素、氰基或硝基,
n為0至3的整數,
m為0或1,
L不存在,或者包含至少一個分支單元(branching unit,BR)及至少一個連接單元(connection unit),
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氫、(C1-C8)烷基或(C3-C8)環烷基,或者
R1及R2與附著有它們的碳原子一起形成(C3-C8)環烷基環,
在上述式中,連接子號“~”表示與抗體連接的部位,
*符號表示與藥物或毒素連接的部位。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糖或糖酸為單糖。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G為葡萄糖醛酸部分(glucuronic acid moiety)或下述化學式(IIIa)結構的化合物: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24-7
其中,
R3為氫或羧基保護基,
每個R4各自獨立地為氫或羥基保護基。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R3為氫,每個R4為氫。
並且,上述R1及R2各自為氫。
並且,上述Z各自獨立地為(C1-C8)烷基、鹵素、氰基或硝基。
並且,上述W為-C(O)-、-C(O)NR’-或-C(O)O-,更具體地,上述W為-C(O)NR’-,其中,C(O)與苯環連接,NR’與L結合。
並且,上述n為0、1、2或3,更具體地,上述n為0、1或2,更加具體地,上述n為0。
更具體地,上述G為下述化學式(IIIa)結構的化合物: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25-8
其中,
R3為氫或羧基保護基,
每個R4各自獨立地為氫或羥基保護基,
W為-C(O)NR’-,其中,C(O)與苯環連接,NR’與L結合,每個Z為(C1-C8)烷基、鹵素、氰基或硝基,n為0,m為1,R1及R2各自為氫。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分支單元為具有1個至100個碳原子的亞烷基,其中,亞烷基的碳原子可被選自由N、O及S組成的組中的一個或一個以上雜原子取代,亞烷基可以進一步被具有1個至20個碳原子的一個以上烷基取代。
具體地,至少一個分支單元為C1-C50亞烷基或1-50原子雜亞烷基,並可滿足下述條件中的一個以上:
(i)包含一個以上不飽和鍵;
(ii)分支單元內的2個原子被二價取代基取代,從而形成雜亞芳基(heteroarylene);
(iii)分支單元為1至50原子雜亞烷基;
(iv)上述亞烷基被一個以上C1-20烷基取代。
並且,上述至少一個分支單元為含氮1-50原子雜亞烷基,連接子包含親水性氨基酸的兩個以上原子,上述氮可與親水性氨基酸的羰基形成肽鍵。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分支單元為親水性氨基酸(hydrophilic amino acid)。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親水性氨基酸可以為精氨酸、天冬氨酸、天門冬醯胺、谷氨酸鹽、穀氨醯胺、組氨酸、蓖麻毒素、鳥氨酸、脯氨酸、絲氨酸或蘇氨酸。
並且,上述親水性氨基酸可使連接子的肟(oxime)與連接子的聚乙二醇單元形成共價鍵。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親水性氨基酸可以為包括具有在水溶液中的中性pH中帶電荷的殘基的支鏈的氨基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親水性氨基酸為天冬氨酸或谷氨酸鹽。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親水性氨基酸為鳥氨酸或蓖麻毒素。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親水性氨基酸為精氨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分支單元為-C(O)-、-C(O)NR’-、-C(O)O-、-S(O)2NR’-、-P(O)R”NR’-、-S(O)NR’-或-PO2NR’-,R’及R”各自獨立地為氫、(C1-C8)烷基、(C3-C8)環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基硫基、單-(C1-C8)烷基氨基或二-(C1-C8)烷基氨基、(C3-C20)雜芳基或(C6-C20)芳基。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分支單元為-C(O)NR’-,R’為氫。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連接單元由通式VIII或通式IX表示:
通式VIII:-(CH2)r(V(CH2)p)q-
通式IX:-(CH2CH2X)w-;
上述V為單鍵、-O-、-S-、-NR21-、-C(O)NR22-、-NR23C(O)-、-NR24SO2-或-SO2NR25-;
X為-O-、C1-C8亞烷基或-NR21-;
R21至R25各自獨立地為氫、C1-C6烷基、C1-C6烷基C6-C20芳基或C1-C6烷基C3-C20雜芳基;
r為0至10的整數;
p為0至10的整數;
q為1至20的整數;以及
w為1至20的整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q可以為4至20,更具體地,q可以6至20。並且,q可以為2至12,更具體地,q可以為2、5或11。並且,r可以為2。並且,p可以為2。並且,V可以為-O-。
更具體地,r可以為2,p可以為2,q可以為2、5或11,V可以為-O-。
並且,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X可以為-O-。並且,w可以為6至20的整數。
更具體地,X可以為-O-,w可以為6至20。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連接單元為至少一個聚乙二醇單元,具有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27-9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27-10
的結構,其中,n為1至12。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連接單元為1至12-OCH2CH2-單元或3至12-OCH2CH2-單元或5至12-OCH2CH2-單元或6至12-OCH2CH2-單元或3-OCH2CH2-單元。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連接單元為-(CH2CH2X)w-,
其中,X為單鍵、-O-、(C1-C8)亞烷基或-NR21-;
R21為氫、(C1-C6)烷基、(C1-C6)烷基(C6-C20)芳基或(C1-C6)烷基(C3-C20)雜芳基,
w為1至20的整數,具體地,w為1、3、6或12。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X為-O-,w為6至20的整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連接子還包含通過1,3-偶極子環加成反應(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s)、雜-狄爾斯反應(hetero-Diels-Alder reactions)、親核取代(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反應、非羥醛型羰基反應(non-aldol type carbonyl reactions)、碳碳重鍵的加成反應(addition to carbon-carbon multiple bond)、氧化反應(oxidation reactions)或點擊反應(click reactions)形成的結合單元。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結合單元通過乙炔與疊氮化物之間的反應或者醛或酮基與肼或烷氧基胺之間的反應形成。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結合單元為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28-12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28-11
其中,
L1為單鍵或具有1個至30個碳原子的亞烷基,
R11為氫或具有1個至10個碳原子的烷基,具體地,R11為甲基。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L1為單鍵或具有11個碳原子的亞烷基或12個碳原子的亞烷基。
並且,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結合單元包含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29-13
上述V為單鍵、-O-、-S-、-NR21-、-C(O)NR22-、-NR23C(O)-、-NR24SO2-或-SO2NR25-;
R21至R25獨立地為氫、C1-6烷基、C1-6烷基C6-20芳基或C1-6烷基C3-20雜芳基;
r為1至10的整數;
p為0至10的整數;
q為1至20的整數;以及
L1為單鍵。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r可以為2或3。並且,p可以為1或2。並且,q可以為1至6。
更具體地,在上述結合單元中,r可以為2或3;p可以為1或2;q可以為1至6。
並且,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結合單元可以為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29-14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0-15
其中,Ab為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B為活性劑,n為0至20的整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分支單元為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0-17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0-16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連接子可包括包含肟的3至50雜亞烷基,
上述肟的氧原子可位於與W連接的L的側面,肟的碳原子可位於與Ab連接的L的側面;或者
上述肟的碳原子可位於與W連接的L的側面,肟的氧原子可位於與Ab連接的L的側面。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連接子還可以包含具有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1-18
的結構的一個以上異戊烯基單元,其中,n至少為2以上。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異戊烯基單元為類異戊二烯轉移酶的基質或類異戊二烯轉移酶的生成物。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連接子的異戊烯基單元通過硫醚鍵與抗體形成共價鍵,硫醚鍵包含抗體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並且,異戊烯基單元可使包含在連接子中的肟與抗體形成共價鍵。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抗體包含由類異戊二烯轉移酶識別的氨基酸基序,硫醚鍵包含氨基酸基序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與DLK1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由類異戊二烯轉移酶識別的氨基酸基序,硫醚鍵包含氨基酸基序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為選自由CXX、CXC、XCXC、XXCC及CYYX組成的組中的序列,其中,C表示半胱氨酸;Y各自獨立地表示脂肪族氨基酸;X各自獨立地表示穀氨醯胺、谷氨酸鹽、絲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丙氨酸或亮氨酸;硫醚鍵包含氨基酸基序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為CYYX序列,Y各自獨立地為丙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或纈氨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為CVIM或CVLL序列。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之前的1個至10個氨基酸中的一個以上可各自獨立地選自甘氨酸、精氨酸、天門冬氨酸及絲氨酸中。例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之前的7個氨基酸中的至少一個為甘氨酸。或者,氨基酸基序之前的7個氨基酸中的3個以上各自獨立地選自甘氨酸、精氨酸、天門冬氨酸及絲氨酸。或者,氨基酸基序之前的1個至10個氨基酸為甘氨酸,具體地,氨基酸基序之前的至少1個、2個、3個、4個、5個、6個、7個、8個、9個或10個氨基酸為甘氨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抗體可包含GGGGGGGCVIM的氨基酸序列。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L包含與Ab形成共價鍵的一個以上分支型連接子,其中,
i)每個分支型連接子包含通過主連接子(PL)與Ab形成共價鍵的分支單元(BR);
ii)每個分支型連接子使第一活性劑與分支單元結合,並包括包含第二連接子(SL)及切斷基(CG)的第一分支(B1);以及
iii)每個分支型連接子包括:a)第二活性劑通過第二連接子(SL)及切斷基(CG)與分支單元形成共價鍵的第二分支(B2);或者b)聚乙二醇部分(moiety)與分支單元形成共價鍵的第二分支,
上述每個切斷基可為了從抗體偶聯物釋放活性劑而被水解。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分支型連接子為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3-21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3-22
上述L2、L3、L4各自獨立地為直接鍵或-CNH2n-,上述n為1至30的整數,
上述G1、G2、G3獨立地為直接鍵、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3-23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3-24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3-19
上述R30為氫或C1-30烷基。
更具體地,分支型連接子包含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3-20
上述B及B’表示能夠相同或不同的活性劑;
n各自獨立地表示0至30的整數;
f各自獨立地表示0至30的整數;以及
L表示與Ab之間的鍵。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n為1至20的整數,更具體地,上述n為1至10的整數或4至20的整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L包含肟,至少一個聚乙二醇單元使肟與活性劑形成共價鍵。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切斷基能夠在靶細胞中被切斷,並可釋放一種以上活性劑。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包含與Ab形成共價鍵的一個以上分支型連接子;以及包含與分支型連接子形成共價鍵的兩個以上活性劑。
具體地,一個分支型連接子可與Ab結合。
並且,兩個以上分支型連接子與Ab結合,每個分支型連接子可與兩個以上活性劑結合。更具體地,三個分支型連接子可與Ab結合。或者,四個分支型連接子可與Ab結合。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每個分支型連接子與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的活性劑結合。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每個活性劑通過可被切斷的鍵與分支型連接子結合。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每個分支型連接子包含分支型單元,每個活性劑通過第二連接子與分支型單元結合,並通過上述分支型單元第一連接子與抗體結合。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分支型單元可以為氮原子。或者,上述分支型單元為胺,第一連接子或第二連接子可包含胺的羰基。或者,上述分支型單元可以為賴氨酸單元。
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中,連接子可包含:
(a)一個以上分支單元;(b)一個以上連接單元;(c)一個以上結合單元(binding unit,BU);以及(d)一個以上觸發單元(trigger unit,TU)。
其中,連接單元連接觸發單元與結合單元、觸發單元與分支單元或分支單元與結合單元,
其中,一個以上觸發單元可釋放一種以上藥物或毒素,
其中,分支單元連接連接單元與觸發單元或者連接連接單元與另一個連接單元。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觸發單元具有下述化學式(IIb)的結構: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5-25
在上述式中,
G為糖(sugar)、糖酸(sugar acid)或糖衍生物(sugar derivatives),
W為-C(O)-、-C(O)NR’-、-C(O)O-、-S(O)2NR’-、-P(O)R”NR’-、-S(O)NR’-或-PO2NR’-,
在C(O)、S或P直接與苯環連接的情況下,R’及R”各自獨立地為氫、(C1-C8)烷基、(C3-C8)環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基硫基、單-(C1-C8)烷基氨基 或二-(C1-C8)烷基氨基、(C3-C20)雜芳基或(C6-C20)芳基,W與連接單元或分支單元連接,
每個Z各自獨立地為氫、(C1-C8)烷基、鹵素、氰基或硝基,
n為1至3的整數,
m為0或1,
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氫、(C1-C8)烷基或(C3-C8)環烷基,或者
R1及R2與附著有它們的碳原子一起形成(C3-C8)環烷基環。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糖或糖酸為單糖。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G為下述化學式(IIIa)結構的化合物: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6-26
其中,
R3為氫或羧基保護基,
每個R4各自獨立地為氫或羥基保護基。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R3為氫,每個R4為氫。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W為-C(O)NR’-,其中,C(O)與苯環連接,NR’與連接單元連接。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Z為氫。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R1及R2各自為氫。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連接單元由-(CH2)r(V(CH2)p)q-、-((CH2)pV)q-、-(CH2)r(V(CH2)p)qY-、-((CH2)pV)q(CH2)r-、-Y((CH2)pV)q-或-(CH2)r(V(CH2)p)qYCH2-表示,
其中,
r為0至10的整數;
p為1至10的整數;
q為1至20的整數,
V及Y各自獨立地為單鍵、-O-、-S-、-NR21-、-C(O)NR22-、-NR23C(O)-、-NR24SO2-或-SO2NR25-,
R21至R25各自獨立地為氫、(C1-C6)烷基、(C1-C6)烷基(C6-C20)芳基或(C1-C6)烷基(C3-C20)雜芳基。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r為2。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p為2。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q為6至20的整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q為2、5或11。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V及Y各自獨立地為-O-。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8-27
其中,
L1、L2及L3各自獨立地為直接鍵(direct bond)或-CNH2n-,
其中,n為1至30的整數,其中,
G1、G2、G3各自獨立地為直接鍵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8-29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8-30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8-28
其中,R3為氫或C1-C30烷基,
其中,R4為氫或-L4-COOR5,其中,L4為直接鍵或-CnH2n-,其中,n為1至10的整數,R5為氫或C1-C30烷基。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分支單元為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9-33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9-31
其中,L1為直接鍵或具有1至30個碳原子的亞烷基,
R11為氫或具有1個至10個碳原子的烷基,具體地,R11為甲基,
L2為具有1至30個碳原子的亞烷基,
其中,分支單元連接連接單元與抗體。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L1為具有12個碳原子的亞烷基。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R11為甲基。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L2為具有11個碳原子的亞烷基。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分支單元為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9-34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39-32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結合單元通過硫醚鍵與抗體形成共價鍵,硫醚鍵包含抗體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抗體包含由類異戊二烯轉移酶識別的氨基酸基序,硫醚鍵包含氨基酸基序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為選自由CXX、CXC、XCXC、XXCC及CYYX組成的組中的序列,其中,C表示半胱氨酸;Y各自獨立地表示脂肪族氨基酸;X各自獨立地表示穀氨醯胺、谷氨酸鹽、絲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丙氨酸或亮氨酸;硫醚鍵包含氨基酸基序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為CYYX序列,Y各自獨立地為丙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或纈氨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為CVIM或CVLL序列。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之前的7個氨基酸中的至少一個為甘氨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之前的7個氨基酸中的三個以上可各自獨立地選自甘氨酸、精氨酸、天門冬氨酸及絲氨酸中。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氨基酸基序之前的1個至10個氨基酸為甘氨酸,具體地,氨基酸基序之前的至少1個、2個、3個、4個、5個、6個、7個、8個、9個或10個氨基酸為甘氨酸。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抗體可包含GGGGGGGCVIM的氨基酸序列。
並且,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活性劑可以為化療劑或毒素。
並且,活性劑可以為免疫調節化合物、抗癌劑、抗病毒劑、抗菌劑、抗真菌劑、抗寄生蟲劑或它們的組合,可選擇性地使用下述列舉的活性劑:
(a)埃羅替尼(erlotinib)、硼替佐米(bortezomib)、氟維司群(fulvestrant)、索坦(sutent)、來曲唑(letrozole)、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 mesylate)、PTK787/ZK 222584、奧沙利鉑(oxaliplatin)、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醛氫葉酸(leucovorin)、 雷帕黴素(rapamycin)、拉帕替尼(lapatinib)、洛那法尼(lonafarnib)、索拉非尼(sorafenib)、吉非替尼(gefitinib)、AG1478、AG1571、塞替派(thiotepa)、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白消安(busulfan)、英丙舒凡(improsulfan)、呱泊舒凡(piposulfan)、苯並多巴(benzodopa)、卡波醌(carboquone)、美妥替呱(meturedopa)、烏多巴(uredopa)、乙撐亞胺(ethylenimine)、六甲蜜胺(altretamine)、三乙撐蜜胺(triethylenemelamine)、三乙撐磷醯胺(trietylenephosphoramide)、三乙烯硫代磷酸胺(triethiylenethiophosphoramide)、三羥甲基蜜胺(trimethylolomelamine)、泡番荔枝辛(bullatacin)、布拉他辛酮(bullatacinone)、喜樹堿(camptothecin)、拓撲替康(topotecan)、苔蘚蟲素(bryostatin)、凱利他汀(callystatin)、CC-1065、阿多來新(adozelesin)、卡折來新(carzelesin)、比折來新(bizelesin)、念珠藻素1(cryptophycin 1)、念珠藻素8(cryptophycin 8)、海兔毒素(dolastatin)、杜卡黴素(duocarmycin)、KW-2189、CB1-TM1、軟珊瑚醇(eleutherobin)、水鬼蕉堿(pancratistatin)、sarcodictyin、海綿抑制素(spongistatin)、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萘氮芥(chlornaphazine)、膽磷醯胺(cholophosphamide)、雌莫司汀(estramustine)、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氮芥(mechlorethamine)、米爾法蘭(melphalan)、新氮芥(novembichin)、苯芥膽甾醇(phenesterine)、潑尼莫司汀(prednimustine)、曲磷胺(trofosfamide)、尿嘧啶氮芥(uracil mustard)、卡莫司汀(carmustine)、氯脲黴素(chlorozotocin)、福莫司汀(fotemustine)、洛莫司汀(lomustine)、尼莫司汀(nimustine)、雷莫司汀(ranimnustine)、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卡奇黴素γ1(calicheamicin gamma 1)、卡奇黴素Ω1(calicheamicin omega 1)、達內黴素(dynemicin)、達內黴素A(dynemicin A)、氯膦酸鹽(clodronate)、埃斯培拉黴素(esperamicin)、新制癌菌素髮色團(neocarzinostatin chromophore)、阿克拉黴素 (aclacinomysins)、放線菌素(actinomycin)、antrmycin、氮絲氨酸(azaserine)、博來黴素(bleomycins)、放線菌素C(cactinomycin)、卡拉比星(carabicin)、洋紅黴素(carninomycin)、嗜癌素(carzinophilin)、色黴素(chromomycins)、放線菌素D(dactinomycin)、柔紅黴素(daunorubicin)、地托比星(detorubucin)、6-重氮-5-氧代-L-正亮氨酸(6-diazo-5-oxo-L-norleucine)、多柔比星(doxorubicin)、嗎啉代-多柔比星(morpholino-doxorubicin)、氰基嗎啉代-多柔比星(cyanomorpholino-doxorubicin)、2-吡咯啉-多柔比星(2-pyrrolino-doxorubucin)、脂質體多柔比星(liposomal doxorubicin)、去氧多柔比星(deoxydoxorubicin)、表柔比星(epirubicin)、依索比星(esorubicin)、麻西羅黴素(marcellomycin)、絲裂黴素C(mitomycin C)、黴酚酸(mycophenolic acid)、諾加黴素(nogalamycin)、橄欖黴素(olivomycins)、培洛黴素(peplomycin)、紫菜黴素(potfiromycin)、嘌呤黴素(puromycin)、三鐵阿黴素(quelamycin)、羅多比星(rodorubicin)、streptomigrin、鏈脲黴素(streptozocin)、殺結核菌素(tubercidin)、烏苯美司(ubenimex)、淨司他丁(zinostatin)、佐柔比星(zorubicin)、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二甲葉酸(denopterin)、甲氨蝶呤(methotrexate)、蝶羅呤(pteropterin)、三甲曲沙(trimetrexate)、氟達拉濱(fludarabine)、6-巰基嘌呤(6-mercaptopurine)、硫咪嘌呤(thiamiprine)、硫鳥嘌呤(thiguanine)、安西他濱(ancitabine)、阿紮胞苷(azacitidine)、6-氮雜尿苷(6-azauridine)、卡莫氟(carmofur)、阿糖胞苷(cytarabine)、二去氧尿苷(dideoxyuridine)、去氧氟尿苷(doxifluridine)、依諾他濱(enocitabine)、氟尿苷(floxuridine)、卡魯睾酮(calusterone)、屈他雄酮(dromostanolone)、丙酸鹽(propionate)、環硫雄醇(epitiostanol)、美雄烷(mepitiostane)、睾內酯(testolactone)、氨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米托坦(mitotane)、曲洛斯坦(trilostane)、葉酸(folinic acid)、 醋葡醛內酯(aceglatone)、醒磷醯胺糖苷(aldophosphamide glycoside)、氨基酮戊酸(aminolevulinic acid)、恩尿嘧啶(eniluracil)、安吖啶(amsacrine)、bestrabucil、比生群(bisantrene)、依達曲沙(edatraxate)、地磷醯胺(defofamine)、秋水仙胺(demecolcine)、地吖醌(diaziquone)、依氟鳥氨酸(elfornithine)、依利醋銨(elliptinium acetate)、依託格魯(etoglucid)、硝酸鎵(gallium nitrate)、羥基脲(hydroxyurea)、香菇多糖(lentinan)、lonidainine、美登素(maytansine)、安絲菌素(ansamitocins)、米托胍腙(mitoguazone)、米托葸醌(mitoxantrone)、mopidanmol、硝胺(nitraerine)、噴司他丁(pentostatin)、蛋氨氮芥(phenamet)、吡柔比星(pirarubicin)、洛索蒽醌(losoxantrone)、2-乙基肼(2-ethylhydrazide)、甲基苄肼(procarbazine)、雲芝多糖-K(polysaccharide-k)、雷佐生(razoxane)、根瘤菌素(rhizoxin)、西索菲蘭(sizofiran)、螺旋鍺(spirogermanium)、細交鏈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三亞胺醌(triaziquone),2,2’,2”-三氯三乙胺(2,2’,2”-trichlorotriethylamine)、T-2毒素、維拉庫林A(verracurin A)、杆孢菌素A(roridin A)、蛇形菌素(anguidine)、尿烷(urethane)、長春地辛(vindesine)、達卡巴嗪(dacarbazine)、甘露醇氮芥(mannomustine)、二溴甘露醇(mitobronitol)、二溴衛矛醇(mitolactol)、呱泊溴烷(pipobroman)、加胞嘧啶(gacytosine)、阿拉伯糖苷(arabinoside)、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塞替派(thiotepa)、紫杉醇(paclitaxel)、紫杉醇、紫杉醇的白蛋白-工程化納米粒子(albumin-engineered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 of paclitaxel)、多西他賽、苯丁酸氮芥、吉西他濱、6-硫代鳥嘌呤、巰嘌呤、順鉑、卡鉑(carboplatin)、長春堿(vinblastine)、白金(platinum)、依託泊苷(etoposide)、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米托葸醌(mitoxantrone)、長春新堿、長春瑞濱(vinorelbine)、諾安托(novantrone)、鬼臼噻吩甙(teniposide)、乙基去氮氨蝶呤(edatrexate)、道諾黴素(daunomycin)、氨基喋呤 (aminopterin)、希羅達(xeloda)、伊班膦酸鹽(ibandronate)、CPT-11、拓撲異構酶抑制劑RFS 2000、二氟甲基鳥氨酸(difluoromethylornithine)、維甲酸(retinoic acid)、卡培他濱(capecitabine)、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化物或酸;
(b)單核因數(monokine)、淋巴因數(lympokine)、多肽激素(traditional polypeptide hormone)、甲狀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甲狀腺素(thyroxine)、鬆弛素(relaxin)、前原鬆弛素(prorelaxin)、糖蛋白激素(glycoprotein hormone)、促卵胞成熟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黃體化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肝細胞生長因數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hepatic growth factor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促乳素(prolactin)、胎盤催乳素(placental lactogen)、腫瘤壞死因數-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腫瘤壞死因數-β、穆勒氏抑制物(mullerian-inhibiting substance)、小鼠促性腺激素相關肽(mouse gonadotropin-associated peptide)、抑制素(inhibin)、啟動素(activin)、血管內皮生長因數(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紅細胞生成素(eryuhropoietin)、骨誘導因數(osteoinductive factor)、干擾素、干擾素-α、干擾素-β、干擾素-γ、集落刺激因數(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巨噬細胞-CSF、粒細胞-巨噬細胞-CSF(granulocyte-macrophage-CSF)、粒細胞-CSF、白細胞介素(IL)、IL-1、IL-1α、IL-2、IL-3、IL-4、IL-5、IL-6、IL-7、IL-8、IL-9、IL-10、IL-11、IL-12、腫瘤壞死因數(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TNF-β、多肽因數、LIF、試劑盒配體(kit ligand)或它們的配合物;
(c)白喉毒素、肉毒毒素、破傷風毒素、痢疾毒素、霍亂毒素、鵝膏毒環肽、α-鵝膏毒環肽、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衍生物、河魨毒素、裸藻毒素(brevetoxin)、雪卡毒素(ciguatoxin)、蓖麻毒素(ricin)、AM毒素、澳瑞他 汀(auristatin)、微管素(tubulysin)、格爾德黴素(geldanamycin)、美登素(maytansinoid)、刺孢黴素(calicheamycin)、道諾黴素(daunomycin)、多柔比星(doxorubicin)、甲氨蝶呤(methotrexate)、長春地辛(vindesine)、SG2285、海兔毒素(dolastatin)、海兔毒素類似物(dolastatin analog)、澳瑞他汀(auristatin)、念珠藻素(cryptophycin)、喜樹堿(camptothecin)、根瘤菌素(rhizoxin)、根瘤菌素衍生物(rhizoxin derivatives)、CC-1065、CC-1065、類似物或衍生物、杜卡黴素(duocarmycin)、烯二炔類抗生素(enediyne antibiotic)、埃斯培拉黴素(esperamicin)、埃博黴素(epothilone)、類毒素(toxoid)或它們的配合物;
(d)親和配體(affinity ligand),其中,親和配體為基質,抑制劑,活性劑,神經遞質,放射性同位素,或它們的配合物;
(e)放射性標記物(radioactive label)、32P、35S、螢光染料、電子緻密反應劑(electron dense reagent)、酶、生物素、鏈黴親和素(streptavidin)、地高辛(dioxigenin)、半抗原(hapten)、免疫源性蛋白(immunogenic protein)、具有與靶標互補的序列的核酸分子(nucleic acid molecule with a sequence complementary to a target)或它們的配合物;
(f)免疫調節化合物(immunomodulatory compound)、抗癌劑(anti-cancer agent)、抗病毒劑(anti-viral agent)、抗細菌劑(anti-bacterial agent)、抗真菌劑(anti-fungal agent)及抗寄生蟲劑(anti-parasitic agent)、或它們的配合物;
(g)他莫昔芬(tamoxifen)、雷諾昔芬(raloxifene)、屈洛昔芬(droloxifene)、4-羥基他莫昔芬(4-hydroxytamoxifen)、曲沃昔芬(trioxifene)、鹽酸雷洛昔芬(keoxifene)、LY117018、奧那斯酮(onapristone)或托瑞米芬(toremifene);
(h)4(5)-咪唑、氨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依西美坦(exemestane)、來曲唑(letrozole)、阿那曲唑(anastrozole);
(i)氟他胺(flutamide)、尼魯米特(nilutamide)、比卡魯胺(bicalutamide)、亮丙瑞林(leuprolide)、戈舍瑞林(goserelin)或曲沙他濱(troxacitabine);
(j)芳香化酶抑制劑;
(k)蛋白激酶抑制劑;
(l)脂類激酶抑制劑;
(m)反義寡核苷酸;
(n)核酶;
(o)疫苗;以及
(p)抗血管生成劑(anti-angiogenic agent)
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中,提供抗體藥物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溶劑化物在製備用於預防或治療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劑中的用途。
本發明還有一實施方式中,提供向物件給藥包含抗體藥物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溶劑化物作為有效成分的用於預防或治療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學組合物來預防或治療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方法,此時,還提供將一種以上抗-過增殖、細胞抑制性或細胞毒性物質配合來給藥的方法。
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中,提供下述通式Ia的抗體藥物偶聯物:
通式Ia:Ab-(Linker-D)n
在上述式中,
Ab為抗-DLK1抗體,
Linker為連接子,
D為作為活性劑的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
連接子與抗體通過上述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的N10或N10’位置連接。
在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的N10及N’10位置附著有各自獨立地選自由-C(O)O*、-S(O)O*、-C(O)*、-C(O)NR*、-S(O)2NR*、-P(O)R’NR*、-S(O)NR*及-PO2NR*基組成的組中的一個,
其中,*為附著有連接子的部分,
其中,R及R’各自獨立地為H、OH、N3、CN、NO2、SH、NH2、ONH2、NHNH2、鹵代、取代或未取代的C1-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8環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8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8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20雜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20芳基或單-C1-8烷基氨基或二-C1-8烷基氨基,
其中,在C1-8烷基、C3-8環烷基、C1-8烷氧基、C1-8烷基硫基、C3-20雜芳基、C5-20芳基被取代的情況下,被選自由H、OH、N3、CN、NO2、SH、NH2、ONH2、NNH2、鹵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及C6-12芳基組成的組中的取代基取代,
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前體(pyrrolobenzodiazepine dimer prodrug)、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溶劑化物可用作活性劑。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提供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前體。在以本發明的前體形態給藥的情況下,當暴露在血液中時,需要通過附加反應轉化為有效的藥物,因此,可預先防止在連接子分解時會發生的預想不到的副作用的 發生可能性,且對正常細胞所產生的毒性降低,藥物更加穩定,因此,相比於以往的PBD藥物具有優點。
並且,當製備抗體藥物偶聯物時,以以往的方法製備的抗體藥物偶聯物的雜質含量高,所暴露的亞胺基受親核體(nucleophile)的攻擊而導致不希望的結構的藥物生成,與此相反,通過本發明的方法製備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具有純度高、易於分離的優點,且物性比以往的PBD或PBD二聚體更優秀。
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提供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前體,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溶劑化物,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前體的特徵在於,具有述通式X或通式XI的結構: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48-35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48-36
在上述式中,
上述虛線表示在C1與C2之間、C2與C3之間、C’1與C’2之間或C’2與C’3之間選擇性地存在雙鍵;
RX1及RX1’獨立地選自H、OH、=O、=CH2、CN、Rm、ORm、=CH-Rm’=C(Rm’)2、O-SO2-Rm、CO2Rm、CORm、鹵代及二鹵代中;
Rm’選自Rm、CO2Rm、CORm、CHO、CO2H及鹵代中,
每個Rm獨立地選自由C1-12烷基、C2-12烯基、C2-12炔基、C5-20芳基、C5-20雜芳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及5-7元雜芳基組成的組中;
RX2、RX2’RX3、RX3’、RX5及RX5’獨立地選自H、Rm、OH、ORm、SH、SRm、NH2、NHRm、NRm 2、NO2、Me3Sn及鹵代中;
RX4及RX4’獨立地選自H、Rm、OH、ORm、SH、SRm、NH2、NHRm、NRm 2、NO2、Me3Sn、鹵代、C1-6烷基C1-6烷氧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2芳基、5-7元雜芳基、-CN、-NCO、-ORn、-OC(O)Rn、-OC(O)NRnRn’、-OS(O)Rn、-OS(O)2Rn、-SRn、-S(O)Rn、-S(O)2Rn、-S(O)NRnRn’、-S(O)2NRnRn’、-OS(O)NRnRn’、-OS(O)2NRnRn’、-NRnRn’、-NRnC(O)Ro、-NRnC(O)ORo、-NRnC(O)NRoRo’、-NRnS(O)Ro、-NRnS(O)2Ro、-NRnS(O)NRoRo’、-NRnS(O)2NRoRo’、-C(O)Rn、-C(O)ORn及-C(O)NRnRn’中;
RX及RX’獨立地選自H、OH、N3、CN、NO2、SH、NH2、ONH2、NHNH2、鹵代、C1-8烷基、C3-8環烷基、C1-8烷氧基、C1-8烷硫基、C3-20雜芳基、C5-20芳基或單-C1-8烷基氨基或二(di)-C1-8烷基氨基中;
Y及Y’獨立地選自O、S及N(H)中;
RX6獨立地選自C3-12亞烷基、C3-12亞烯基或C3-12雜亞烷基中;
RX7及RX7’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6-10芳基、5-7元雜芳基、-ORr、-OC(O)Rr、-OC(O)NRrRr’、-OS(O)Rr、-OS(O)2Rr、-SRr、-S(O)Rr、-S(O)2Rr、-S(O)NRrRr’、-S(O)2NRrRr’、-OS(O)NRrRr’、-OS(O)2NRrRr’、-NRrRr’、-NRrC(O)Rs、-NRrC(O)ORs、-NRrC(O)NRsRs’、-NRrS(O)Rs、-NRrS(O)2Rs、-NRrS(O)NRsRs’、-NRrS(O)2NRsRs、-C(O)Rr、-C(O)ORs或-C(O)NRrRr’中;
每個Rr、Rr’、Rs及Rs’獨立地選自H、C1-7烷基、C2-7烯基、C2-7炔基、C3-13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及5-7元雜芳基中;
每個RX8及RX8’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雜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5-7元雜芳基、-S(O)Rm、-S(O)2Rm、-S(O)NRmRm’、-S(O)2NRmRm’、-NRmRm’、-NRmC(O)Rm、-NRmC(O)ORn、-NRmC(O)NRnRn’、-NRmS(O)Rn、-NRmS(O)2Rn、-NRmS(O)NRnRn’、-NRmS(O)2NRnRn’、-C(O)Rm、-C(O)ORm及-C(O)NRmRm’中;
Za選自ORX12a、NRX12aRX12a或SRX12a中;
Zb選自ORX13a、NRX13aRX13a或SRX13a中;
Za’選自ORX12a、NRX12aRX12a或r SRX12a中;
Zb’選自ORX13a’、NRX13’RX13a’或SRX13a’中;
每個RX12a、RX12a’、RX13a’及RX13a’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5-7元雜芳基、-C(O)RX15a、-C(O)ORX15a及-C(O)NRX15aRX15a’中;以及
每個RX15a及RX15a’獨立地選自C1-12烷基、C2-12烯基、C2-12炔基、C5-20芳基、C5-20雜芳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及5-7元雜芳基中;
上述RX13a及RX14a與附著有它們的原子一起任意地結合來形成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或3-7元雜芳基,RX13a’及RX14a’與附著有它們的原子一起任意地結合來形成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或3-7元雜芳基;以及
上述每個Rn、Rn’、Ro、Ro’、Rp及Rp’獨立地選自H、C1-7烷基、C2-7烯基、C2-7炔基、C3-13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及5-7元雜芳基中。
並且,上述Rm獨立地選自由C1-12烷基、C2-12烯基、C2-12炔基、C5-20芳基、C5-20雜芳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及5-7元雜芳基組成的組中,
上述Rm進一步被C1-12烷基、C2-12烯基、C2-12炔基、C5-20芳基、C5-20雜芳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或5-7元雜芳基取代。
並且,上述RX4及RX4’獨立地選自H、Rm、OH、ORm、SH、SRm、NH2、NHRm、NRm Rm’、NO2、Me3Sn、鹵代、C1-6烷基C1-6烷氧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2芳基、5-7元雜芳基、-CN、-NCO、-ORn、-OC(O)Rn、-OC(O)NRnRn’、-OS(O)Rn、-OS(O)2Rn、-SRn、-S(O)Rn、-S(O)2Rn、-S(O)NRnRn’、-S(O)2NRnRn’、-OS(O)NRnRn’、-OS(O)2NRnRn’、-NRnRn’、-NRnC(O)Ro、-NRnC(O)ORo、-NRnC(O)NRoRo’、-NRnS(O)Ro、-NRnS(O)2Ro、-NRnS(O)NRoRo’、-NRnS(O)2NRoRo’、-C(O)Rn、-C(O)ORn及-C(O)NRnRn’中,
上述RX4或RX4’為C1-6烷基C1-6烷氧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2芳基或5-7元雜芳基,並且,進一步被一個以上C1-6烷基、C1-6烷氧基、C2-6烯基、C2-6炔基、C3-C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5-7元雜芳基、-ORp、-OC(O)Rp、-OC(O)NRpRp’、-OS(O)Rp、-OS(O)2Rp、-SRp、-S(O)Rp、-S(O)2Rp、-S(O)NRpRp’、-S(O)2NRpRp’、-OS(O)NRpRp’、-OS(O)2NRpRp’、-NRpRp’、-NRpC(O)Rq、-NRpC(O)ORq、-NRpC(O)NRqRq’、-NRpS(O)Rq、-NRpS(O)2Rq、-NRpS(O)NRqRq’、-NRpS(O)2NRqRq’、-C(O)Rp、-C(O)ORp或-C(O)NRpRp取代。
並且,上述RX7及RX7’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6-10芳基、5-7元雜芳基、-ORr、-OC(O)Rr、 -OC(O)NRrRr’、-OS(O)Rr、-OS(O)2Rr、-SRr、-S(O)Rr、-S(O)2Rr、-S(O)NRrRr’、-S(O)2NRrRr’、-OS(O)NRrRr’、-OS(O)2NRrRr’、-NRrRr’、-NRrC(O)Rs、-NRrC(O)ORs、-NRrC(O)NRsRs’、-NRrS(O)Rs、-NRrS(O)2Rs、-NRrS(O)NRsRs’、-NRrS(O)2NRsRs、-C(O)Rr、-C(O)ORs或-C(O)NRrRr’中,
上述RX7或RX7’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6-10芳基、5-7元雜芳基,並且,進一步被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6-10芳基、5-7元雜芳基、-ORt、-OC(O)Rt、-OC(O)NRtRt’、-OS(O)Rt、-OS(O)2 Rt、-SRt、-S(O)Rt、-S(O)2Rt、-S(O)NRtRt’、-S(O)2NRtRt’、-OS(O)NRtRt’、-OS(O)2NRtRt’、-NRtRt’、-NRtC(O)Ru、-NRtC(O)ORu、-NRtC(O)NRuRu’、-NRtS(O)Ru、-NRtS(O)2Ru、-NRtS(O)NRuRu’、-NRtS(O)2NRuRu’、-C(O)Rt、-C(O)ORt或-C(O)NRtRt’取代,
上述Rr、Rr’、Rs、Rs’、Rt、Rt’、Ru及Ru’獨立地選自H、C1-7烷基、C2-7烯基、C2-7炔基、C3-13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及5-7元雜芳基中。
並且,上述RX1及RX1’獨立地選自Rm中;以及
Rm選自C1-6烷基、C2-6烯基、C5-7芳基及C3-6雜芳基中。
並且,上述RX2、RX2’、RX3、RX3’、RX5及RX5’獨立地選自H或OH中。
並且,RX4及RX4’獨立地選自Rm中;以及
Rm為C1-6烷氧基。
並且,上述RX4及RX4獨立地為選自由甲氧基、乙氧基及丁氧基組成的組中的一種。
並且,上述Y及Y’為O。
並且,上述RX6為C3-12亞烷基、C3-12亞烯基或C3-12雜亞烷基,上述RX6被-NH2、-NHRm、-NHC(O)Rm、-NHC(O)CH2-[OCH2CH2]n-RXX或-[CH2CH2O]n-RXX取代;
上述RXX為H、OH、N3、CN、NO2、SH、NH2、ONH2、NHNH2、鹵代、C1-8烷基、C3-8環烷基、C1-8烷氧基、C1-8烷基硫基、C3-20雜芳基、C5-20芳基或單-C1-8烷基氨基或二-C1-8烷基氨基;以及
n為1至6的整數。
並且,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活性劑為由通式XII或通式XIII表示的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3-37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3-38
上述Xa及Xa’獨立地選自鍵或C1-6亞烷基中;
ZX’及ZX獨立地選自氫、C1-8烷基、鹵素、氰基、硝基、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4-40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4-41
或-(CH2)m-OCH3中;
每個R80、R90及R100選自氫、C1-8烷基、C2-6烯基及C1-6烷氧基中;以及
m為0至12的整數。
上述ZX’及ZX獨立地為選自由氫、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4-42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4-43
及-(CH2)m-OCH3組成的組中的一種,
上述每個R80、R90及R100為選自由氫、C1-3烷基及C1-3烷氧基組成的組中的一種,
m為1至6的整數,
上述活性劑為由下述結構組成的組中的一種: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4-39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5-44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6-45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7-46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8-47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59-48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60-49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61-51
;以及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61-53
本說明書中,“偶聯物(conjugates)”是指與細胞毒性化合物的一個以上分子形成共價鍵的細胞結合劑。其中,“細胞結合劑”為對生物學靶標具有親和度的如配體、蛋白質、抗體等分子,具體地,可以為單克隆抗體、蛋白質或抗體片段、肽、寡核苷酸、寡糖,結合劑具有將生物學活性化合物誘導為生物學靶標的功能。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能夠以通過細胞表面抗原來靶向腫瘤細胞的方式設計偶聯物。抗原可以為在異常細胞類型中過表達或表達細胞表面抗原。具體地,靶抗原僅可在增殖性細胞(例如,腫瘤細胞)中表達。可基於常規的增殖性組織與正常組織之間的不同表達來選擇靶抗原。本發明中,配體與連接子結合。
本說明書中,“抗體”為可通過位於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可變區的至少一個抗原識別部位與如碳水化物、多核苷酸、脂質、多肽等靶標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抗體”不僅包括無損傷多克隆或單克隆抗體,而且還包括具有與規定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的能力的無損傷抗體的任意 抗原結合部分(例如,“抗原-結合片段”)或其單鏈、包含抗體的融合蛋白及包含抗原識別部位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任意其他變形的排列,例如,非限制性地,包括Fab;Fab’;F(ab’)2Fd片段;Fv片段;單一結構域抗體(dAb)片段;游離的互補決定區(CDR);單鏈(scFv)及單一結構域抗體(例如,鯊魚及駱駝類抗體)、最大抗體、微型抗體、胞內抗體、雙鏈抗體、三鏈抗體、四鏈抗體、v-NAR及雙-scFv(例如,參照文獻[Hollinger and Hudson,2005,Nature Biotechnology 23(9):1126-1136])。
抗體包括任意種類的抗體,例如,IgG、IgA或IgM(或其下位種類),抗體無需為任意特定的種類。可根據抗體的重鏈的不變區的氨基酸序列,將免疫球蛋白分類為不同的種類。存在五種主要種類的免疫球蛋白:IgA、IgD、IgE、IgG及IgM,其中的幾種還可分為如IgG1、IgG2、IgG3、IgG4、IgA1及IgA2等下位種類(異類)。分別將不同種類的免疫球蛋白所對應的重鏈(HC)不變結構域稱為阿爾法、德爾塔、伊普西隆、伽瑪及米歐。不同種類的免疫球蛋白的子單元結構及三維配位元是公知的。可利用如重組技術、噬菌體展示技術、合成技術或上述技術的組合等相關技術領域中是公知的技術或者相關技術領域中容易公知的其他技術來製備本發明的抗體。
本說明書中,“游離的抗體”是指實質上不包含具有不同抗體特異性的其他抗體的抗體,可實質上不包含其他細胞物質和/或化學物質。
本說明書中,“生物學靶標”是指位於腫瘤、癌細胞、細胞外間質(extracellular matrix)表面的抗原。
本說明書中,“連接子”是指使細胞毒性化合物與配體形成共價鍵的化合物。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可使用PCT/US2016/063564號及PCT/US2016/063595號中公開的連接子作為連接子。
本說明書中,“治療劑”對增殖性疾病,例如,癌細胞或啟動的免疫細胞產生細胞毒性、細胞增殖抑制和/或免疫調節效果的作用劑。作為治療劑的例,包括細胞毒性劑、化療劑、細胞增殖抑制劑及免疫調節劑。
本說明書中,“化療劑”為癌的治療中有用的化學化合物。
本說明書中,“物件”是指人及非人類動物,尤其,包括哺乳動物。作為物件,可舉例人類物件,例如,包括患有本說明書中記載的障礙的物件,更具體地,患有癌的人類患者或正常物件。“非人類動物”包括如非哺乳動物(例如,雞、兩栖類、爬蟲類)及哺乳動物等所有脊椎動物,例如,非人類靈長類、家畜和/或在農業上有用的動物(例如,羊、狗、貓、牛、豬等)及齧齒類(例如,小鼠、大鼠、倉鼠、豚鼠等)。特定實例中,物件為人類患者。
本說明書中,“治療”或“醫治”是指治療性處置及預防學或預防性措施。需要治療的物件包括已經患有疾病的物件及容易患病的物件或需要預防疾病的物件。因此,在適用於含有疾病或需要治療的物件的情況下,相比於未處理物件,上述術語包括疾病進展的阻止或遲緩、症狀的預防、疾病和/或症狀嚴重度的降低或疾病期間的減少,但並不限定於此。
本說明書中,“給藥”或“施用”是指為了達到所需的效果而通過適當的途徑提供或接觸或傳遞化合物或多個化合物。給藥可包括通過口服、舌下、非口服(例如,靜脈內、皮下、皮內、肌肉內、關節內、動脈內、滑膜內、胸骨內、脊髓腔內、病變內或頭蓋內注射)、經皮、局部、頰側、直腸、陰道、鼻腔、眼部、吸入及移植物的給藥,但並不限定於此。
本說明書中,“未取代或取代的”是指使可未取代或取代的母基(parent group),“取代的”是指具有一個以上取代基的母基(parent grouo),取代基是指與母基(parent group)形成共價鍵或者與母基(parent group)融合的化學部分。
本說明書中,“鹵代”是指氟、氯、溴、碘等。
本說明書中,“烷基”為通過從脂肪族或脂環族、飽和或不飽和(不飽和、完全不飽和)烴化合物的碳原子去除氫原子來獲得的一價部分,作為飽和烷基,可舉例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等,作為飽和直鏈型烷基,可舉例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等,作為飽和支鏈型烷基,可舉例異丙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異戊基、新戊基等。
本說明書中,“烷氧基”是指-OR(其中,R為烷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異丁氧基、叔丁氧基等。
本說明書中,“芳基”是指通過從具有環原子的芳香族化合物的芳香族環原子去除氫原子來獲得的一價部分。
本說明書中,“烯基”為具有一個以上碳-碳雙鍵的烷基,作為不飽和烯基,可舉例乙烯基(ethenyl)(乙烯基(vinyl)、-CH=CH2)、1-丙烯基(-CH=CH-CH3)、2-丙烯基、異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等。
本說明書中,“炔基”為具有一個以上碳-碳三鍵的烷基,作為不飽和炔基,可舉例乙炔基及2-丙炔基等。
本說明書中,“羧基”是指-C(=O)OH。
本說明書中,“甲醯基”是指-C(=O)H。
本說明書中,“芳基”涉及通過從芳香族化合物的芳香族環原子去除氫原子來獲得的一價部分。例如,“C5-7芳基”為部分具有5個至7個環原子, 是指通過從芳香族化合物的芳香族環原子去除氫原子來獲得的一價部分,“C5-10芳基”為部分具有5個至10個環原子,是指通過從芳香族化合物的芳香族環原子去除氫原子來獲得的一價部分。其中,首碼(C5-7、C5-10等)是指環原子數或環原子數的範圍,而其與碳原子或雜原子與否無關。例如,“C5-6芳基”涉及具有5個或6個環原子的芳基。其中,環原子可像在“羰基芳基”中一樣均為碳原子。作為羰基芳基的例,包括從苯、萘、薁、蒽、菲、並四苯及芘誘導的羰基芳基,但並不限定於此。作為包含至少一個為芳香族環的稠環的芳基基的例,包括從茚滿、茚、異茚、四氫化萘、苊、芴、亞苯基、醋菲烯及醋蒽烯衍生的基團,但並不限定於此。或者,環原子可像在“雜芳基”中一樣包括一個以上雜原子。
本說明書中,“雜芳基”為包含一個以上雜原子的芳基,例如,具有從吡啶、嘧啶、苯並噻吩、呋喃基、二氧戊烷基、吡咯基、惡唑基、吡啶基、噠嗪基、嘧啶基等、更具體地、苯並呋喃、異苯並呋喃、吲哚、異吲哚、吲哚嗪、吲哚啉、異吲哚啉、嘌呤(腺嘌呤或烏嘌呤)、苯並咪唑、吲唑、苯並惡唑、苯異惡唑、苯並二惡唑、苯並呋喃、苯並三唑、苯硫基呋喃、苯並噻唑、苯並噻二唑衍生的兩個稠環的C9;具有從苯並吡喃、異苯並吡喃、苯並二氫吡喃、異苯並二氫吡喃、苯並二惡烷、喹啉、異喹啉、喹諾嗪、苯並噁嗪、苯並二嗪、吡啶並吡啶、喹喔啉、喹唑啉、噌啉、酚嗪、萘啶、蝶啶衍生的兩個稠環的C10;具有從苯二氮卓類衍生的兩個稠環的C11;具有從咔唑、二苯並呋喃、二苯並噻吩、咔啉、呸啶、吡啶並吲哚衍生的三個稠環的C13;具有從吖啶、氧雜蒽、硫雜蒽類、二苯並對二噁英、苯氧茶鹼、吩嗪、吩噁嗪、吩噻嗪、噻蒽、菲啶、菲咯啉、酚嗪衍生的三個稠環的C14
本說明書中,“環烷基”為作為環基的烷基,涉及通過從環(cyclic)烴化合物的脂環族環原子去除氫原子來獲得的一價部分。作為環烷基的例,包括如下的化合物衍生的物質,但並不限定於此:
飽和單環烴化合物;環丙烷、環丁烷、環戊烷、環己烷、環庚烷、甲基環丙烷、二甲基環丙烷、甲基環丁烷、二甲基環丁烷、甲基環戊烷、二甲基環戊烷及甲基環己烷;
不飽和單環烴化合物:環丙烯、環丁烯、環戊烯、環己烯、甲基環丙烯、二甲基環丙烯、甲基環丁烯、二甲基環丁烯、甲基環戊烯、二甲基環戊烯及甲基環己烯;以及
飽和雜環烴化合物:降蒈烷、降蒎烷、降莰烷。
本說明書中,“雜環基”涉及通過從雜環化合物的環原子去除氫原子來獲得的一價部分。
本說明書中,首碼(例如,C1-12、C3-8等)是指環原子數或環原子數的範圍,而其與碳原子或雜原子與否無關。例如,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C3-6雜環基”涉及具有3個至6個環原子的雜環基。
作為單環雜環基的例,包括如下的物質衍生的物質,但並不限定於此:
N1:氮丙啶、氮雜環丁烷、吡咯烷、吡咯啉、2H-或3H-吡咯、呱啶、二氫吡啶、四氫吡啶、氮雜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66-110
N2:咪唑烷、吡唑烷、咪唑啉、吡唑啉、呱嗪;
O1:環氧乙烷、氧雜環丁烷、氧雜環戊烷、氧化酚、噁烷、二氫吡喃、吡喃、氧雜環己烷;
O2:二氧雜環戊烷、二惡烷及二氧雜環庚烷;
O3:三惡烷;
N1O1:四氫惡唑、二氫惡唑、四氫異惡唑、二氫異惡唑、嗎啉、四氫惡嗪、二氫惡嗪、惡嗪;
S1:環硫乙烷、硫雜環丁烷、四氫噻吩、噻烷、硫雜環庚烷;
N1S1:噻唑啉、噻唑烷、硫嗎啉;
N2O1:惡二嗪;
O1S1:氧雜硫醇、噻惡烷;以及
N1O1S1:氧雜噻嗪。
本說明書中,“前體(prodrug)”是指在生理學條件下(例如,酶氧化(enzymatic oxidation)、還原(reduction)和/或水解等),可通過酶、胃酸的作用直接或間接地轉化為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藥物的化合物。
本說明書中,作為“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可使用通過藥學上可接受的游離酸(free acid)形成的酸加成鹽,作為上述游離酸,可使用有機酸或無機酸。
上述有機酸包括檸檬酸、乙酸、乳酸、酒石酸、馬來酸、富馬酸、甲酸、丙酸、草酸、三氟乙酸、苯甲酸、葡萄糖酸、偏磺酸、乙醇酸、琥珀酸、4-甲苯磺酸、谷氨酸及天門冬氨酸,但並不限定於此。並且,上述無機酸包括鹽酸、溴酸、硫酸及磷酸,但並不限定於此。
例如,在化合物為陰離子或具有可以為陰離子的官能團的情況下(例如,-COOH可以為-COO-),可利用適當的陽離子形成鹽。作為適當的無機陽離子的例,包括如Na+及K+等鹼金屬離子;如Ca2+及Mg2+等鹼土金屬陽離子; 以及如Al3+等其他陽離子,但並不限定於此。作為適當的有機陽離子的例,包括銨離子(即,NH4 +)及取代的銨離子(例如,NH3R+、NH2R2 +、NHR3 +、NR4 +),但並不限定於此。
作為部分適當的取代的銨離子的例,包括不僅從乙胺、二乙胺、二環己胺、三乙胺、丁胺、乙二胺、乙醇胺、二乙醇胺、呱嗪、苄胺、苯苄胺、膽鹼、葡甲胺及三甲胺衍生的銨離子,而且還包括如蓖麻毒素及精氨酸等氨基酸。常規的季銨離子為N(CH3)4 +
在化合物為陽離子或具有可以為陽離子的官能團的情況下(例如,-NH2可以為-NH3 +),可利用適當的陰離子形成鹽。作為適當的無機陰離子的例,包括從如鹽酸、氫溴酸、氫碘酸、硫酸、亞硫酸、硝酸、亞硝酸、磷酸及亞磷酸等無機酸衍生的酸,但並不限定於此。
作為適當的有機陰離子例,包括從如2-乙醯氧基苯甲酸、乙酸、抗壞血酸、天門冬氨酸、苯甲酸、樟腦磺酸、肉桂酸、檸檬酸、乙二酸、乙二磺酸、乙磺酸、富馬酸、葡庚糖酸、葡萄糖酸、谷氨酸、乙醇酸、羥基馬來酸、羥基萘羧酸、異乙酸、乳酸、乳糖酸、月桂酸、馬來酸、蘋果酸、甲磺酸、粘液酸、油酸、草酸、棕櫚酸、撲酸、泛酸、苯乙酸、苯磺酸、丙酸、丙酮酸、水楊酸、硬脂酸、琥珀酸、磺胺酸、酒石酸、甲苯磺酸及戊酸等有機酸衍生的酸,但並不限定於此。作為適當的聚合物有機陰離子的例,包括從如丹寧酸、羧基甲基纖維素等聚合物酸衍生的酸,但並不限定於此。
本說明書中,“溶劑化物(solvate)”是指本發明的化合物與溶劑分子(solvent molecules)之間的分子複合物(molecular complex),作為溶劑化物的的例, 包括與水、異丙醇、乙醇、甲醇、二甲亞碸(dimethylsulfoxide)、乙酸乙酯、乙酸、乙醇胺或其混合溶劑結合的本發明的化合物,但並不限定於此。
製備、純化和/或使用相當於活性化合物的溶劑化物為便利或優選。術語“溶劑化物”在本說明書中為了指稱溶質(例如,活性化合物、活性化合物的鹽)及溶劑的複合物而用作常規的意思。在溶劑為水的情況下,可將溶劑化物稱為如一水合物、二水合物、三水合物等水合物。
上述本發明的藥學組合物可包含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可通常包括如蛋白質、多糖類、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合物性氨基酸、氨基酸共聚物、脂質凝聚物等緩慢代謝的巨型分子,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適當選擇這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來使用。
包含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的上述組合物可以為口服或非口服的多種劑型。當進行製劑化時,利用通常使用的填充劑、增量劑、結合劑、濕潤劑、崩解劑、表面活性劑等稀釋劑或賦形劑來製備。
用於口服給藥的固體製劑包括片劑、丸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等,這種固體製劑通過在一種以上化合物混合如澱粉、碳酸鈣、蔗糖或乳糖、明膠等一種以上賦形劑來製備。並且,除了簡單的賦形劑之外,還可以使用硬脂酸鎂、滑石粉等潤滑劑。
用於口服給藥的液體製劑為懸浮劑、耐溶液劑、乳劑、糖漿劑等,常用的為除了作為簡單的稀釋劑的水、液體石蠟之外,還可包括如濕潤劑、甜味劑、芳香劑、保存劑等多種賦形劑。
用於非口服給藥的製劑包括滅菌的水溶液、非水性溶劑、懸浮劑、乳劑、凍幹製劑、栓劑等。作為非水性溶劑、懸浮劑,可使用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聚乙二醇、如橄欖油等食物油、如油酸乙酯等可注射的酯等。作為栓劑的基劑,可使用合成脂肪酸酯(witepsol)、聚乙二醇、吐溫(tween)61、可哥脂、三月桂酸甘油酯、甘油明膠等。
上述藥學組合物可製備成選自由注射劑、片劑、丸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懸浮劑、耐溶液劑、乳劑、糖漿劑、滅菌的水溶液、非水性溶劑、懸浮劑、乳劑、凍幹製劑及栓劑組成的組中的一種劑型。
為了進行靜脈內、皮膚或皮下注射等,活性成分可以為無熱原(pyrogen-free)、具有適當的pH、等張性及穩定性的非口服給藥用的可接受的水溶液的形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使用如氯化鈉水溶液、輸液、乳酸鹽輸液等等張性工具來製備適當的溶液,必要時,可包含保存劑、穩定劑、緩衝劑、抗氧化劑或其他添加劑。適合注射的固體形態還可製備成乳劑或封裝在脂質體的多肽的形態。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語句“有效劑量”或“治療劑量”是指到達目標治療結果(給藥量及給藥期間及手段)所需的量。有效劑量為至少賦予給物件治療利益所需的活性劑的最少量,小於毒性量。例如,給每個患者給藥約100ng至約100mg/kg的範圍的給藥量,更優選地,給藥約1μg/kg至約10mg/kg範圍的給藥量。在活性化合物為鹽、酯、胺、前體藥物(prodrug)的情況下,以某化合物為基準計算給藥量,因此,所使用的實際重量成比例地增長。本發明的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化合物可製劑化為使每單位劑型(dosage form)包含0.1mg至3000mg、1mg至2000mg、10mg至1000mg的活性成分,可給藥活性成分以獲得約0.05μM至100μM、1μM至50μM、5μM至30μM的活性化合物的峰值等離子體濃度。例如,在任意的食鹽水中通過0.1w/v%至5w/v%溶液的靜脈注射來給藥活性成分。
藥學組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的濃度可由藥物的吸收、非活性及釋放率及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公知的其他因數決定。給藥量可隨著症狀/疾病的嚴重度而不同。並且,某些特定患者的給藥量及給藥療法可綜合考慮患者的症狀/疾病的程度、必要性、年齡、對藥物的反應性等並根據給藥監督者的職業判斷來調整,本發明中揭示濃度範圍僅為一例,請求保護的組合物實施方式並不限定於此。並且,可一次性給藥活性成分,或者能夠以更少的給藥量分幾次來給藥。
本發明的前體化合物或前體-連接子化合物、前體-連接子-配體偶聯物化合物可為了治療增殖性疾病,尤其,癌疾病而使用。術語“增殖性疾病”是指如在試管內或生物體內新生或過形成性生長等不優選的過度或異常的細胞的不希望或未調節的細胞增殖。例如,增殖性疾病包括新生物、腫瘤、癌、白血病、銀屑病、骨疾病、纖維增殖性障礙、動脈粥樣硬化症等,可包括陽性、前惡性或惡性細胞增殖,但並不限定於此。上述癌可以為肺癌、小細胞肺癌、胃腸道癌、大腸癌、腸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肝癌、腎癌、膀胱癌、胰腺癌、腦癌、肉瘤、骨肉瘤、卡波濟肉瘤或黑色素瘤,但並不限定於此。
本發明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具有提供藥物-連接子-配體系統的效果,即,包含與DLK1表達細胞特異性結合來向細胞內化的抗-DLK1抗體,從而可有效、特異性及選擇性地傳遞藥物,藥物通過與抗體穩定地結合來在維持生物體內的穩定性的同時可產生細胞毒性,尤其,結合在血漿中更穩定且在體內迴圈時穩定並使藥物在癌細胞中容易地釋放來能夠極大化藥效的有效的自我犧牲 基的連接子,以使藥物和/或毒素穩定地到達靶細胞來有效地發揮藥效並能夠大大降低毒性。
圖1為在來源於患者的腫瘤動物模型中確認本發明的ADC的功效的圖。
以下,通過實施例及實驗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下述實施例及實驗例為了解釋本發明,而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限定於此。
實施例1.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的製備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2-54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2-55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3-56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3-57
通過國際公開專利WO2017-089895中記載的方法來製備上述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
上述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及化合物4中,MMAE的結構如下所示: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3-58
實施例2.化合物5、化合物6、化合物7及化合物8的製備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4-59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4-60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4-61
通過韓國公開專利第10-2018-0110645號中記載的方法來製備上述化合物5、化合物6及化合物7。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4-62
通過韓國申請號第10-2019-0000514號中記載的方法來製備上述化合物8。
實施例3.ADC的製備
通過如下的兩個步驟來製備ADC,通過韓國公開專利第10-2014-0035393中記載的方法來製備共同使用的LCB14-0511及LCB14-0606。LCB14-0511及LCB14-0606結構式如下所示: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5-63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5-64
步驟1:異戊二烯化抗體(prenylated antibody)的製備
製備通過韓國專利號第10-2018-0107639中記載的方法製備的抗體(18A5)的異戊二烯化反應混合物來在30℃的溫度下反應16小時。反應混合物由24μM的抗體(18A5)、200nM的FTase(Calbiochem#344145)及包含0.144mM的LCB14-0511或LCB14-0606的緩衝溶液(50mM的Tris-HCl(pH 7.4)、5mM的MgCl2、10μM的ZnCl2、0.144mM的DTT)組成。反應結束後,利用PBS緩衝溶液並通過平衡化的G25瓊脂糖(G25 Sepharose)柱(AKTA purifier,GE healthcare)來對異戊二烯化的抗體進行制鹽。
步驟2:藥物-偶聯(drug-conjugation)方法
肟結合反應(conjugation by oxime bond formation)
通過混合100mM的Na-醋酸鹽緩衝溶液(pH5.2)、10%的DMSO、20μM的抗體和200μM的連接子-藥物(in house,實施例1、實施例2的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7及化合物8)來製備異戊二烯化的抗體與連接子-藥物之間的肟結合生成反應混合物,在30℃的溫度下輕輕地攪拌。經過6小時或24小時的反應後,經過FPLC(AKTA purifier,GE healthcare)過程去除所使用的過量的低分子化合物,並回收蛋白質分餾物來進行濃縮。
通過點擊反應的偶聯(conjugation by click reaction)
通過混合10%的DMSO、20μM的抗體和200μM的連接子-藥物(in house,實施例2的化合物6)、1mM的五水合硫酸銅、2mM的(BimC4A)3(Sigma-Aldrich 696854)、10mM的抗壞血酸鈉(sodium ascorbate)及10mM的氨基胍鹽酸鹽來製備異戊二烯化的抗體與連接子-藥物之間的肟結合生成反應混合物,在25℃的溫度下反應後,處理2.0mM的EDTA來反應30分鐘。反應結束後,經過FPLC(AKTA purifier,GE healthcare)過程去除所使用的低分子化合物,並回收蛋白質分餾物來進行濃縮。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6-65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7-66
實驗例1.生物體外(In vitro)細胞毒性評價
對下表3中記載的藥物及在上述實施例3中製備的ADC對癌細胞株的細胞增殖抑制活性進行測定。使用市售的人胰腺癌細胞株MIA-PaCa2(DLK1陰性或正常)及MIA-PaCa2-DLK1過表達細胞株作為癌細胞株。使用MMAF-OMe作為藥物,並使用表2的ADC作為ADC。在96-孔板中培養每個癌細胞株,即,在每孔(well)中接種4000~5000個72小時處理組、在每孔中接種2000~3000個96小時處理組、在每孔中接種800~1000個168小時處理組來培養24小時後,處理0.0015~10.0nM(3倍連續稀釋)濃度的藥物和ADC。使用磺醯羅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染料對經過72小時、96小時、168小時後存活的細胞數進行定量。
Figure 109119190-A0202-12-0077-67
經確認,相比於DLK1未表達的胰腺癌細胞株,DLK1過表達的胰腺癌細胞株中的大部分抗體-藥物複合物的細胞毒性非常突出。經確認,在DLK1過表達的胰腺癌細胞株中的反應相同時間的細胞毒性實驗中,相比有澳瑞他汀類抗體-藥物複合物(ADC1、ADC2、ADC3、ADC4),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類抗體-藥物複合物(ADC5、ADC7、ADC8)的細胞毒性更強。並且經確認,相比有澳瑞他汀類抗體-藥物複合物,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類抗體-藥物複合物的反應時間越長,其細胞毒性越強。
實驗例2.生物體內(In vivo)功效評價
在來源於患者的腫瘤動物模型中評價在上述實施例3中製備的ADC的功效。具體地,由冠軍腫瘤(Champions Oncology)公司提供在來源於患者的小細胞肺癌小鼠模型(PDX模型)。分別以6mpk/Q4D*4、6mpk/QW*4、9mpk/QW*4等三種條件對上述PDX模型的尾巴實施靜脈給藥作為對照組的PBS、作為實驗組的ADC4後,測量腫瘤的大小。
其結果,如圖1所示,在6mpk/Q4D*4組和9mpk/QW*4組中,8個實驗動物物件的腫瘤都被消退(完全緩解(complete remission,CR)),在6mpk/QW*4組中,8個實驗動物物件中的6個物件的腫瘤都被消退。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涉及靶向DKL1的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及包含其的藥學組合物,本發明的ADC可在用於治療和/或預防如癌疾病等過增殖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劑的生產中利用。

Claims (62)

  1. 一種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抗體偶聯物由通式I表示:
    通式I:Ab-(X)y
    在上述式中,
    Ab為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的與DLK1(delta-like 1 homolog(果蠅(Drosophila)))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上述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
    上述重鏈可變區包含:
    選自由序列2、序列16、序列30、序列44、序列58、序列72及序列86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互補決定區1(CDR1);
    選自由序列4、序列18、序列32、序列46、序列60、序列74及序列88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互補決定區2(CDR2);以及
    選自由序列6、序列20、序列34、序列48、序列62、序列76及序列90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互補決定區3(CDR3),
    上述輕鏈可變區包含:
    選自由序列9、序列23、序列37、序列51、序列65、序列79、序列93、序列115及序列121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互補決定區1(CDR1);
    選自由序列11、序列25、序列39、序列53、序列67、序列81及序列95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互補決定區2(CDR2);以及
    選自由序列13、序列27、序列41、序列55、序列69、序列83、序列97、序列116及序列125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互補決定區3(CDR3),
    上述X獨立地為包含一個以上活性劑及連接子的化學殘基,以及
    上述連接子連接抗體與活性劑,上述y為1至20的整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
    選自由序列1、序列15、序列29、序列43、序列57、序列71、序列85及序列119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框架區1(FR1);
    選自由序列3、序列17、序列31、序列45、序列59、序列73及序列87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框架區2(FR2);
    選自由序列5、序列19、序列33、序列47、序列61、序列75及序列89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框架區3(FR3);
    選自由序列7、序列21、序列35、序列49、序列63、序列77及序列91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重鏈框架區4(FR4);
    選自由序列8、序列22、序列36、序列50、序列64、序列78、序列92、序列117及序列120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框架區1(FR1);
    選自由序列10、序列24、序列38、序列52、序列66、序列80、序列94及序列122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框架區2(FR2);
    選自由序列12、序列26、序列40、序列54、序列68、序列82、序列96、序列118及序列123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框架區3(FR3);或者
    選自由序列14、序列28、序列42、序列56、序列70、序列84、序列98及序列125組成的組中的一個以上輕鏈框架區4(FR4)。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區,上述重鏈可變區包含與選自由序列99、序列101、序列103、序列105、序列107、序列109、序列111及序列127組成的組中的序列具有90%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序列。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輕鏈可變區,上述輕鏈可變區包含與選自由序列100、序列102、序列104、序列106、序列108、序列110、序列112、序列126及序列128組成的組中的序列具有90%以上的序列同源性的序列。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連接子具有通式Ⅱ的結構: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03-68
    在上述式中,
    G為葡萄糖醛酸部分(glucuronic acid moiety)或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03-70
    上述R3為氫或羧基保護基,上述每個R4獨立地為氫或羥基保護基;
    Ab為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B為活性劑;
    R1及R2各自獨立地為氫、C1-C8烷基或C3-C8環烷基;
    W為-C(O)-、-C(O)NR’-、-C(O)O-、-SO2NR’-、-P(O)R”NR’-、-SONR’-或-PO2NR’-,上述C、S或P直接與苯環(phenyl ring)結合,上述NR’與L結合,上述R’及R”各自獨立地為氫、C1-C8烷基、C3-C8環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硫基、單-C1-C8烷基氨基或二-C1-C8烷基氨基、C3-C20雜芳基或C6-C20芳基;
    Z獨立地為C1-C8烷基、鹵素、氰基或硝基;
    n為0至3的整數;
    L為下述A)及B)中的一種:
    A)C1-C50亞烷基或1-50原子雜亞烷基,且滿足下述條件中的一個以上:
    (i)L包含一個以上不飽和鍵;
    (ii)L中的2個原子被二價取代基取代,從而形成雜亞芳基(heteroarylene);
    (iii)L為1至50原子雜亞烷基;
    (iv)上述亞烷基被一個以上C1-20烷基取代,
    B)包含一個以上能夠由類異戊二烯轉移酶識別的下述通式Ⅲ的異戊烯基衍生物單元: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04-71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為含氮1-50原子雜亞烷基,上述連接子包含親水性氨基酸的兩個以上原子,上述氮與選自由精氨酸、天冬氨酸、天門冬醯胺、谷氨酸鹽、 穀氨醯胺、組氨酸、賴氨酸、鳥氨酸、脯氨酸、絲氨酸及蘇氨酸組成的組中的親水性氨基酸的羰基形成肽鍵。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W為-C(O)NR’-,上述W的氮為選自由精氨酸、天冬氨酸、天門冬醯胺、谷氨酸鹽、穀氨醯胺、組氨酸、賴氨酸、鳥氨酸、脯氨酸、絲氨酸及蘇氨酸組成的組中的親水性氨基酸的氮原子。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氨基酸使連接子的肟(oxime)與連接子的聚乙二醇單元形成共價鍵。
  9.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親水性氨基酸為包括具有在水溶液中的中性pH中帶電荷的部分(moiety)的支鏈的親水性氨基酸,上述親水性氨基酸選自由天冬氨酸、谷氨酸鹽、鳥氨酸、賴氨酸及精氨酸組成的組中。
  10.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連接子包含肽,上述肽包含2個至20個氨基酸,並包含選自由丙氨酸、天冬氨酸、天門冬醯胺、谷氨酸鹽、穀氨醯胺、甘氨酸、賴氨酸、鳥氨酸、脯氨酸、絲氨酸及蘇氨酸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親水性氨基酸,包含包括具有在水溶液中的中性pH中帶電荷的部分(moiety)的支鏈的選自由天冬氨酸、谷氨酸鹽、鳥氨酸、賴氨酸及精氨酸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親水性氨基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W為-C(O)NR’-,上述W的氮為上述肽的N-末端氨基酸的氮原子。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肽使連接子的肟(oxime)與連接子的聚乙二醇單元形成共價鍵。
  13.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通過硫醚鍵與抗體形成共價鍵,上述硫醚鍵包含抗體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抗體在能夠由類異戊二烯轉移酶識別的抗體的C-末端包含氨基酸基序,上述硫醚鍵包含上述氨基酸基序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氨基酸基序為CYYX序列,C為半胱氨酸,
    Y為選自由丙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蛋氨酸及纈氨酸組成的組中的脂肪族氨基酸,
    X為選自由穀氨醯胺、谷氨酸鹽、絲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丙氨酸及亮氨酸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及
    上述硫醚鍵包含上述氨基酸基序的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氨基酸基序為CVIM序列或CVLL序列。
  17. 如請求項14至16中任一項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氨基酸基序之前的1個至10個氨基酸中的一個以上為選自由甘氨酸、脯氨酸、天門冬氨酸、精氨酸及絲氨酸組成的組中。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氨基酸基序之前的1個至10個氨基酸分別為甘氨酸。
  19.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在C-末端包含氨基酸序列GGGGGGGCVIM。
  20.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包含一個以上能夠由類異戊二烯轉移酶識別的下述通式Ⅲ的異戊烯基衍生物單元: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07-72
  21.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為包含肟的3至50雜亞烷基,上述肟的氧原子位於與W連接的L的側面,肟的碳原子位於與Ab連接的L的側面;或者
    上述肟的碳原子位於與W連接的L的側面,肟的氧原子位於與Ab連接的L的側面。
  22. 如請求項20或21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包含肟,一個以上異戊二烯單元使肟與Ab形成共價鍵。
  23.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包含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08-74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08-73
  24.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L還包含由通式VIII或通式IX表示的連接單元:
    通式VIII:-(CH2)r(V(CH2)p)q-;
    通式IX:-(CH2CH2X)w-;
    上述V為單鍵、-O-、-S-、-NR21-、-C(O)NR22-、-NR23C(O)-、-NR24SO2-或-SO2NR25
    X為-O-、C1-C8亞烷基或-NR21-;
    R21至R25各自獨立地為氫、C1-C6烷基、C1-C6烷基C6-C20芳基或C1-C6烷基C3-C20雜芳基;
    r為0至10的整數;
    p為0至10的整數;
    q為1至20的整數;以及
    w為1至20的整數。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包含由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09-76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09-77
    表示的1至20的聚乙二醇單元。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包含1至12的-OCH2CH2-單元。
  27.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L包含肟,1至20的聚乙二醇單元使肟與活性劑形成共價鍵。
  28.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還包含通過1,3-偶極子環加成反應(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s)、雜-狄爾斯反應(hetero-diels reactions)、親核取代反應(nucloe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非羥醛型羰基反應(non-aldol type carbonyl reactions)、碳碳重鍵的加成反應(additions to carbon-carbon multiple bonds)、氧化反應(oxidation reactions)或點擊反應(click reactions)形成的結合單元。
  29. 如請求項28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結合單元通過乙炔與疊氮化物之間的反應或者醛或酮基與肼或羥胺之間的反應形成。
  30.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L還包含由下述通式Ⅳ、通式V、通式Ⅵ或通式Ⅶ表示的結合單元: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09-75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0-78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0-79
    ;以及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0-80
    在上述式中,
    上述L1為單鍵或C1-C30的亞烷基;
    R11為氫或C1-C10的烷基。
  31.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L1為單鍵或者C11或C12的亞烷基。
  32.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L包含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0-82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0-81
    上述V為單鍵、-O-、-S-、-NR21-、-C(O)NR22-、-NR23C(O)-、-NR24SO2-、or-SO2NR25-;
    R21至R25獨立地為氫、C1-6烷基、C1-6烷基C6-20芳基或C1-6烷基C3-20雜芳基;
    r為1至10的整數;
    p為0至10的整數;
    q為1至20的整數;以及
    L1為單鍵。
  33. 如請求項32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L包含選自由下述結構組成的組中的一種: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1-83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1-84
    以及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1-85
    上述Ab為與DLK1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B為活性劑;
    n為0至20的整數。
  34.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類異戊二烯轉移酶為法尼基轉移酶(FTase)或二牛龍牛兒基轉移酶(GGTase)。
  35.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L包含與Ab形成共價鍵的一個以上分支型連接子,
    其中,
    i)每個分支型連接子包含通過主連接子(PL)與Ab形成共價鍵的分支單元(BR);
    ii)每個分支型連接子使第一活性劑與分支單元結合,並包括包含第二連接子(SL)及切斷基(CG)的第一分支(B1);以及
    iii)每個分支型連接子包括:
    a)第二活性劑通過第二連接子(SL)及切斷基(CG)與分支單元形成共價鍵的第二分支(B2);或者
    b)聚乙二醇部分(moiety)與分支單元形成共價鍵的第二分支,
    上述每個切斷基為了從抗體偶聯物釋放活性劑而被水解。
  36. 如請求項3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分支型連接子為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3-88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3-89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3-90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3-111
    上述L2、L3、L4各自獨立地為直接鍵或-CnH2n-,上述n為1至30的整數,
    上述G1、G2、G3獨立地為直接鍵、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3-93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3-94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3-86
    上述R30氫或C1-30烷基。
  37. 如請求項36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包含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13-92
    上述B及B’表示能夠相同或不同的活性劑;
    n各自獨立地表示0至30的整數;
    f各自獨立地表示0至30的整數;以及
    L表示與Ab之間的鍵。
  38. 如請求項37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L包含肟,1至20的聚乙二醇單元使肟與活性劑形成共價鍵。
  39. 如請求項3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切斷基能夠在靶細胞中被切斷。
  40.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L包含:
    1個至6個分支型連接子;以及
    與上述分支型連接子形成共價鍵的2個至6個相同或不同的活性劑。
  41. 如請求項4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每個活性劑通過能夠被切斷的鍵與分支型連接子結合。
  42. 如請求項4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每個分支型連接子包含分支型單元,每個活性劑通過第二連接子與分支型單元結合,通過上述分支型單元第一連接子與Ab結合。
  43. 如請求項42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分支型單元為氮原子或賴氨酸單元。
  44. 如請求項42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上述分支型單元為胺,第一連接子或第二連接子包含胺的羰基。
  45.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活性劑為化療劑或毒素。
  4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活性劑為免疫調節化合物、抗癌劑、抗病毒劑、抗菌劑、抗真菌劑、抗寄生蟲劑或它們的組合。
  47. 如請求項5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活性劑為選自如下物質中的一種:
    (a)埃羅替尼(erlotinib)、硼替佐米(bortezomib)、氟維司群(fulvestrant)、索坦(sutent)、來曲唑(letrozole)、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 mesylate)、PTK787/ZK 222584、奧沙利鉑(oxaliplatin)、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醛氫葉酸(leucovorin)、雷帕黴素(rapamycin)、拉帕替尼(lapatinib)、洛那法尼(lonafamib)、索拉非尼(sorafenib)、吉非替尼(gefitinib)、AG1478、AG1571、塞替派(thiotepa)、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白消安(busulfan)、英丙舒凡(improsulfan)、呱泊舒凡(piposulfan)、苯並多巴(benzodopa)、卡波醌(carboquone)、美妥替呱(meturedopa)、烏多巴(uredopa)、乙撐亞胺(ethylenimine)、六甲蜜胺(altretamine)、三乙撐蜜胺(triethylenemelamine)、三乙撐磷醯胺(trietylenephosphoramide)、三乙烯硫代磷酸胺(triethiylenethiophosphoramide)、三羥甲基蜜胺(trimethylolomelamine)、泡番荔枝辛(bullatacin)、布拉他辛酮(bullatacinone)、喜樹堿(camptothecin)、拓撲替康(topotecan)、苔蘚蟲素(bryostatin)、凱利他汀(callystatin)、CC-1065、阿多來新(adozelesin)、卡折來新(carzelesin)、比折來新(bizelesin)、念珠藻素1(cryptophycin 1)、念珠藻素8(cryptophycin 8)、海兔毒素(dolastatin)、杜卡黴素(duocarmycin)、KW-2189、CB1-TM1、軟珊瑚醇(eleutherobin)、水鬼蕉堿(pancratistatin)、sarcodictyin、 海綿抑制素(spongistatin)、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萘氮芥(chlornaphazine)、膽磷醯胺(cholophosphamide)、雌莫司汀(estramustine)、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氮芥(mechlorethamine)、米爾法蘭(melphalan)、新氮芥(novembichin)、苯芥膽甾醇(phenesterine)、潑尼莫司汀(prednimustine)、曲磷胺(trofosfamide)、尿嘧啶氮芥(uracil mustard)、卡莫司汀(carmustine)、氯脲黴素(chlorozotocin)、福莫司汀(fotemustine)、洛莫司汀(lomustine)、尼莫司汀(nimustine)、雷莫司汀(ranimnustine)、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卡奇黴素γ1(calicheamicin gamma 1)、卡奇黴素Ω1(calicheamicin omega 1)、達內黴素(dynemicin)、達內黴素A(dynemicin A)、氯膦酸鹽(clodronate)、埃斯培拉黴素(esperamicin)、新制癌菌素髮色團(neocarzinostatin chromophore)、阿克拉黴素(aclacinomysins)、放線菌素(actinomycin)、antrmycin、氮絲氨酸(azaserine)、博來黴素(bleomycins)、放線菌素C(cactinomycin)、卡拉比星(carabicin)、洋紅黴素(caminomycin)、嗜癌素(carzinophilin)、色黴素(chromomycins)、放線菌素D(dactinomycin)、柔紅黴素(daunorubicin)、地托比星(detorubucin)、6-重氮-5-氧代-L-正亮氨酸(6-diazo-5-oxo-L-norleucine)、多柔比星(doxorubicin)、嗎啉代-多柔比星(morpholino-doxorubicin)、氰基嗎啉代-多柔比星(cyanomorpholino-doxorubicin)、2-吡咯啉-多柔比星(2-pyrrolino-doxorubucin)、脂質體多柔比星(liposomal doxorubicin)、去氧多柔比星(deoxydoxorubicin)、表柔比星(epirubicin)、依索比星(esorubicin)、麻西羅黴素(marcellomycin)、絲裂黴素C(mitomycin C)、黴酚酸(mycophenolic acid)、諾加黴素(nogalamycin)、橄欖黴素(olivomycins)、培洛黴素(peplomycin)、紫菜黴素(potfiromycin)、嘌呤黴素(puromycin)、三鐵阿黴素(quelamycin)、羅多比星(rodorubicin)、streptomigrin、鏈脲黴素(streptozocin)、殺結核菌素(tubercidin)、烏 苯美司(ubenimex)、淨司他丁(zinostatin)、佐柔比星(zorubicin)、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二甲葉酸(denopterin)、甲氨蝶呤(methotrexate)、蝶羅呤(pteropterin)、三甲曲沙(trimetrexate)、氟達拉濱(fludarabine)、6-巰基嘌呤(6-mercaptopurine)、硫咪嘌呤(thiamiprine)、硫鳥嘌呤(thiguanine)、安西他濱(ancitabine)、阿紮胞苷(azacitidine)、6-氮雜尿苷(6-azauridine)、卡莫氟(carmofur)、阿糖胞苷(cytarabine)、二去氧尿苷(dideoxyuridine)、去氧氟尿苷(doxifluridine)、依諾他濱(enocitabine)、氟尿苷(floxuridine)、卡魯睾酮(calusterone)、屈他雄酮(dromostanolone)、丙酸鹽(propionate)、環硫雄醇(epitiostanol)、美雄烷(mepitiostane)、睾內酯(testolactone)、氨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米托坦(mitotane)、曲洛斯坦(trilostane)、葉酸(folinicacid)、醋葡醛內酯(aceglatone)、醒磷醯胺糖苷(aldophosphamide glycoside)、氨基酮戊酸(aminolevulinic acid)、恩尿嘧啶(eniluracil)、安吖啶(amsacrine)、bestrabucil、比生群(bisantrene)、依達曲沙(edatraxate)、地磷醯胺(defofamine)、秋水仙胺(demecolcine)、地吖醌(diaziquone)、依氟鳥氨酸(elfornithine)、依利醋銨(elliptinium acetate)、依託格魯(etoglucid)、硝酸鎵(gallium nitrate)、羥基脲(hydroxyurea)、香菇多糖(lentinan)、lonidainine、美登素(maytansine)、安絲菌素(ansamitocins)、米托胍腙(mitoguazone)、米托葸醌(mitoxantrone)、mopidanmol、硝胺(nitraerine)、噴司他丁(pentostatin)、蛋氨氮芥(phenamet)、吡柔比星(pirarubicin)、洛索蒽醌(losoxantrone)、2-乙基肼(2-ethylhydrazide)、甲基苄肼(procarbazine)、雲芝多糖-K(polysaccharide-k)、雷佐生(razoxane)、根瘤菌素(rhizoxin)、西索菲蘭(sizofiran)、螺旋鍺(spirogermanium)、細交鏈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三亞胺醌(triaziquone)、2,2’,2”-三氯三乙胺(2,2’,2”-trichlorotriethylamine)、T-2毒素、維拉庫林A(verracurin A)、杆孢菌素A(roridin A)、蛇形菌素(anguidine)、尿烷(urethane)、 長春地辛(vindesine)、達卡巴嗪(dacarbazine)、甘露醇氮芥(mannomustine)、二溴甘露醇(mitobronitol)、二溴衛矛醇(mitolactol)、呱泊溴烷(pipobroman)、加胞嘧啶(gacytosine)、阿拉伯糖苷(arabinoside)、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塞替派(thiotepa)、紫杉醇(paclitaxel)、紫杉醇、紫杉醇的白蛋白-工程化納米粒子(albumin-engineered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 of paclitaxel)、多西他賽、苯丁酸氮芥、吉西他濱、6-硫代鳥嘌呤、巰嘌呤、順鉑、卡鉑(carboplatin)、長春堿(vinblastine)、白金(platinum)、依託泊苷(etoposide)、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米托葸醌(mitoxantrone)、長春新堿、長春瑞濱(vinorelbine)、諾安托(novantrone)、鬼臼噻吩甙(teniposide)、乙基去氮氨蝶呤(edatrexate)、道諾黴素(daunomycin)、氨基喋呤(aminopterin)、希羅達(xeloda)、伊班膦酸鹽(ibandronate)、CPT-11、拓撲異構酶抑制劑RFS 2000、二氟甲基鳥氨酸(difluoromethylornithine)、維甲酸(retinoic acid)、卡培他濱(capecitabine)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化物或酸;
    (b)單核因數(monokine)、淋巴因數(lympokine)、多肽激素(traditional polypeptide hormone)、甲狀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甲狀腺素(thyroxine)、鬆弛素(relaxin)、前原鬆弛素(prorelaxin)、糖蛋白激素(glycoprotein hormone)、促卵胞成熟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促甲狀腺激素(tu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黃體化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肝細胞生長因數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hepatic growth factor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促乳素(prolactin)、胎盤催乳素(placental lactogen)、腫瘤壞死因數-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腫瘤壞死因數-β、穆勒氏抑制物(mullerian-inhibiting substance)、小鼠促性腺激素相關肽(mouse gonadotropin-associated peptide)、抑制素(inhibin)、啟動素(activin)、血管內皮生長因數(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紅細胞 生成素(erythropoietin)、骨誘導因數(osteoinductive factor)、干擾素、干擾素-α、干擾素-β、干擾素-γ、集落刺激因數(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巨噬細胞-CSF、粒細胞-巨噬細胞-CSF(granulocyte-macrophage-CSF)、粒細胞-CSF、白細胞介素(IL)、IL-1、IL-1α、IL-2、IL-3、IL-4、IL-5、IL-6、IL-7、IL-8、IL-9、IL-10、IL-11、IL-12、腫瘤壞死因數(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TNF-β、多肽因數、LIF、試劑盒配體(kit ligand)或它們的配合物;
    (c)白喉毒素、肉毒毒素、破傷風毒素、痢疾毒素、霍亂毒素、鵝膏毒環肽、α-鵝膏毒環肽、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衍生物、河魨毒素、裸藻毒素(brevetoxin)、雪卡毒素(ciguatoxin)、蓖麻毒素(ricin)、AM毒素、澳瑞他汀(auristatin)、微管素(tubulysin)、格爾德黴素(geldanamycin)、美登素(maytansinoid)、刺孢黴素(calicheamycin)、道諾黴素(daunomycin)、多柔比星(doxorubicin)、甲氨蝶呤(methotrexate)、長春地辛(vindesine)、SG2285、海兔毒素(dolastatin)、海兔毒素類似物(dolastatin analog)、澳瑞他汀(auristatin)、念珠藻素(cryptophycin)、喜樹堿(camptothecin)、根瘤菌素(rhizoxin)、根瘤菌素衍生物(rhizoxin derivatives)、CC-1065、CC-1065、類似物或衍生物、杜卡黴素(duocarmycin)、烯二炔類抗生素(enediyne antibiotic)、埃斯培拉黴素(esperamicin)、埃博黴素(epothilone)、類毒素(toxoid)或它們的配合物;
    (d)親和配體(affinity ligand),其中,親和配體為基質、抑制劑、活性劑、神經遞質、放射性同位素或它們的配合物;
    (e)放射性標記物(radioactive label)、32P、35S、螢光染料、電子緻密反應劑(electron dense reagent)、酶、生物素、鏈黴親和素(streptavidin)、地高辛(dioxigenin)、半抗原(hapten)、免疫源性蛋白(immunogenic protein)、具有與靶標互補的序列的 核酸分子(nucleic acid molecule with a sequence complementary to a target)或它們的配合物;
    (f)免疫調節化合物(immunomodulatory compound)、抗癌劑(anti-cancer agent)、抗病毒劑(anti-viral agent)、抗細菌劑(anti-bacterial agent)、抗真菌劑(anti-fungal agent)及抗寄生蟲劑(anti-parasitic agent)或它們的配合物;
    (g)他莫昔芬(tamoxifen)、雷諾昔芬(raloxifene)、屈洛昔芬(droloxifene)、4-羥基他莫昔芬(4-hydroxytamoxifen)、曲沃昔芬(trioxifene)、鹽酸雷洛昔芬(keoxifene)、LY117018、奧那斯酮(onapristone)或托瑞米芬(toremifene);
    (h)4(5)-咪唑、氨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依西美坦(exemestane)、來曲唑(letrozole)Ehsms、阿那曲唑(anastrozole);
    (i)氟他胺(flutamide)、尼魯米特(nilutamide)、比卡魯胺(bicalutamide)、亮丙瑞林(leuprolide)、戈舍瑞林(goserelin)或曲沙他濱(troxacitabine);
    (j)芳香化酶抑制劑;
    (k)蛋白激酶抑制劑;
    (l)脂類激酶抑制劑;
    (m)反義寡核苷酸;
    (n)核酶;
    (o)疫苗;以及
    (p)抗血管生成劑(anti-angiogenic agent)。
  4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活性劑為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pyrrolobenzodiazepine)二聚體;
    上述連接子將Ab與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的N10或N’10連接。
  49. 如請求項48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活性劑為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
    上述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的N10位置被X取代或者N’10位置被X取代,X或X’將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與連接子連接;
    X及X’各自獨立地為-C(O)O-*、-S(O)O-*、-C(O)-*、-C(O)NRX-*、-S(O)2NRX-*、-(P(O)R’)NRX-*、-S(O)NRX-*或PO2NRX-*
    RX為H、C1-8烷基、C3-8環烷基、C3-20雜芳基或C5-20芳基;
    RX’為OH、N3、CN、SH、C1-8烷基、C3-8環烷基、C1-8烷氧基、C1-8烷基硫基、C3-20雜芳基、C5-20芳基或氨基;以及
    *為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與連接子之間的結合點。
  50. 如請求項49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由下述通式X或通式XI表示: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21-95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21-96
    在上述式中,
    上述虛線表示在C1與C2之間、C2與C3之間、C’1與C’2之間或C’2與C’3之間選擇性地存在雙鍵;
    RX1及RX1’獨立地選自H、OH、=O、=CH2、CN、Rm、ORm、=CH-Rm’=C(Rm’)2、O-SO2-Rm、CO2Rm、CORm、鹵代及二鹵代中;
    Rm’選自Rm、CO2Rm、CORm、CHO、CO2H及鹵代中,
    每個Rm獨立地選自由C1-12烷基、C2-12烯基、C2-12炔基、C5-20芳基、C5-20雜芳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及5-7元雜芳基組成的組中;
    RX2、RX2’、RX3、RX3’、RX5及RX5’獨立地選自H、Rm、OH、ORm、SH、SRm、NH2、NHRm、NRm 2、NO2、Me3Sn及鹵代中;
    RX4及RX4’獨立地選自H、Rm、OH、ORm、SH、SRm、NH2、NHRm、NRm 2、NO2、Me3Sn、鹵代、C1-6烷基C1-6烷氧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2芳基、5-7元雜芳基、-CN、-NCO、-ORn、-OC(O)Rn、-OC(O)NRnRn’、-OS(O)Rn、-OS(O)2Rn、-SRn、-S(O)Rn、-S(O)2Rn、-S(O)NRnRn’、-S(O)2NRnRn’、-OS(O)NRnRn’、-OS(O)2NRnRn’、-NRnRn’、-NRnC(O)Ro、-NRnC(O)ORo、-NRnC(O)NRoRo’、-NRnS(O)Ro、-NRnS(O)2Ro、-NRnS(O)NRoRo’、-NRnS(O)2NRoRo’、-C(O)Rn、-C(O)ORn及-C(O)NRnRn’中;
    RX及RX’獨立地選自H、OH、N3、CN、NO2、SH、NH2、ONH2、NHNH2、鹵代、C1-8烷基、C3-8環烷基、C1-8烷氧基、C1-8烷硫基、C3-20雜芳基、C5-20芳基或單-C1-8烷基氨基或二(di)-C1-8烷基氨基中;
    Y及Y’獨立地選自O、S及N(H)中;
    RX6獨立地選自C3-12亞烷基、C3-12亞烯基或C3-12雜亞烷基中;
    RX7及RX7’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6-10芳基、5-7元雜芳基、-ORr、-OC(O)Rr、-OC(O)NRrRr’、-OS(O)Rr、-OS(O)2Rr、-SRr、-S(O)Rr、-S(O)2Rr、-S(O)NRrRr’、-S(O)2NRrRr’、-OS(O)NRrRr’、-OS(O)2NRrRr’、-NRrRr’、-NRrC(O)Rs、-NRrC(O)ORs、-NRrC(O)NRsRs’、-NRrS(O)Rs、-NRrS(O)2Rs、-NRrS(O)NRsRs’、-NRrS(O)2NRsRs、-C(O)Rr、-C(O)ORs或-C(O)NRrRr’中;
    每個Rr、Rr’、Rs及Rs’獨立地選自H、C1-7烷基、C2-7烯基、C2-7炔基、C3-13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及5-7元雜芳基中;
    每個RX8及RX8’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雜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5-7元雜芳基、-S(O)Rm、-S(O)2Rm、-S(O)NRmRm’、-S(O)2NRmRm’、-NRmRm’、-NRmC(O)Rm、-NRmC(O)ORn、-NRmC(O)NRnRn’、-NRmS(O)Rn、-NRmS(O)2Rn、-NRmS(O)NRnRn’、-NRmS(O)2NRnRn’、-C(O)Rm、-C(O)ORm及-C(O)NRmRm’中;
    Za選自ORX12a、NRX12aRX12a或SRX12a中;
    Zb選自ORX13a、NRX13aRX13a或SRX13a中;
    Za’選自ORX12a、NRX12aRX12a或rSRX12a中;
    Zb’選自ORX13a’、NRX13’RX13a’或SRX13a’中;
    每個RX12a、RX12a’、RX13a’及RX13a’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5-7元雜芳基、-C(O)RX15a、-C(O)ORX15a及-C(O)NRX15aRX15a’中;以及
    每個RX15a及RX15a’獨立地選自C1-12烷基、C2-12烯基、C2-12炔基、C5-20芳基、C5-20雜芳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及5-7元雜芳基中;
    上述RX13a及RX14a與附著有它們的原子一起任意地結合來形成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或3-7元雜芳基,RX13a’及RX14a’與附著有它們的原子一起任意地結合來形成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或3-7元雜芳基;以及
    上述每個Rn、Rn’、Ro、Ro’、Rp及Rp’獨立地選自H、C1-7烷基、C2-7烯基、C2-7炔基、C3-13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及5-7元雜芳基中。
  51. 如請求項5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Rm獨立地選自由C1-12烷基、C2-12烯基、C2-12炔基、C5-20芳基、C5-20雜芳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及5-7元雜芳基組成的組中,
    上述Rm進一步被C1-12烷基、C2-12烯基、C2-12炔基、C5-20芳基、C5-20雜芳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基、3-7元雜環烷基或5-7元雜芳基取代。
  52. 如請求項5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RX4及RX4’獨立地選自H、Rm、OH、ORm、SH、SRm、NH2、NHRm、NRmRm’、NO2、Me3Sn、鹵代、C1-6烷基C1-6烷氧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2芳基、5-7元雜芳基、-CN、-NCO、-ORn、-OC(O)Rn、-OC(O)NRnRn’、-OS(O)Rn、-OS(O)2Rn、-SRn、-S(O)Rn、-S(O)2Rn、-S(O)NRnRn’、-S(O)2NRnRn’、-OS(O)NRnRn’、-OS(O)2NRnRn’、-NRnRn’、-NRnC(O)Ro、-NRnC(O)ORo、-NRoC(O)NRoRo’、-NRnS(O)Ro、-NRnS(O)2Ro、-NRnS(O)NRoRo’、-NRnS(O)2NRoRo’、-C(O)Rn、-C(O)ORn及-C(O)NRnRn’中,
    上述RX4或RX4’為C1-6烷基C1-6烷氧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2芳基或5-7元雜芳基,並且,進一步被一個以上C1-6烷 基、C1-6烷氧基、C2-6烯基、C2-6炔基、C3-C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5-7元雜芳基、-ORp、-OC(O)Rp、-OC(O)NRpRp’、-OS(O)Rp、-OS(O)2Rp、-SRp、-S(O)Rp、-S(O)2Rp、-S(O)NRpRp’、-S(O)2NRpRp’、-OS(O)NRpRp’、-OS(O)2NRpRp’、-NRpRp’、-NRpC(O)Rq、-NRpC(O)ORq、-NRpC(O)NRqRq’、-NRpS(O)Rq、-NRpS(O)2Rq、-NRpS(O)NRqRq’、-NRpS(O)2NRqRq’、-C(O)Rp、-C(O)ORp或-C(O)NRpRp取代。
  53. 如請求項5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RX7及RX7’獨立地選自H、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6-10芳基、5-7元雜芳基、-ORr、-OC(O)Rr、-OC(O)NRrRr’、-OS(O)Rr、-OS(O)2Rr、-SRr、-S(O)Rr、-S(O)2Rr、-S(O)NRrRr’、-S(O)2NRrRr’、-OS(O)NRrRr’、-OS(O)2NRrRr’、-NRrRr’、-NRrC(O)Rs、-NRrC(O)ORs、-NRrC(O)NRsRs’、-NRrS(O)Rs、-NRrS(O)2Rs、-NRrS(O)NRsRs’、-NRrS(O)2NRsRs、-C(O)Rr、-C(O)ORs或-C(O)NRrRr’中,
    上述RX7或RX7’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6-10芳基、5-7元雜芳基,並且,進一步被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6-10芳基、5-7元雜芳基、-ORt、-OC(O)Rt、-OC(O)NRtRt’、-OS(O)Rt、-OS(O)2Rt、-SRt、-S(O)Rt、-S(O)2Rt、-S(O)NRtRt’、-S(O)2NRtRt’、-OS(O)NRtRt’、-OS(O)2NRtRt’、-NRtRt’、-NRtC(O)Ru、-NRtC(O)ORu、-NRtC(O)NRuRu’、-NRtS(O)Ru、-NRtS(O)2Ru、-NRtS(O)NRuRu’、-NRtS(O)2NRuRu’、-C(O)Rt、-C(O)ORt或-C(O)NRtRt’取代,
    上述Rr、Rr’、Rs、Rs’、Rt、Rt’、Ru及Ru’獨立地選自H、C1-7烷基、C2-7烯基、C2-7炔基、C3-13環烷基、3-7元雜環烷基、C5-10芳基及5-7元雜芳基中。
  54. 如請求項5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RX6為C3-12亞烷基、C3-12亞烯基或C3-12雜亞烷基,上述RX6被-NH2、-NHRm、-NHC(O)Rm、-NHC(O)CH2-[OCH2CH2]n-RXX或-[CH2CH2O]n-RXX取代;
    上述RXX為H、OH、N3、CN、NO2、SH、NH2、ONH2、NHNH2、鹵代、C1-8烷基、C3-8環烷基、C1-8烷氧基、C1-8烷基硫基、C3-20雜芳基、C5-20芳基或單-C1-8烷基氨基或二-C1-8烷基氨基;以及
    n為1至6的整數。
  55. 如請求項50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活性劑為由通式XII或通式XIII表示的吡咯開苯並吖庚三烯二聚體: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26-97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27-98
    上述Xa及Xa’獨立地選自鍵或C1-6亞烷基中;
    ZX’及ZX獨立地選自氫、C1-8烷基、鹵素、氰基、硝基、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27-101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27-100
    或-(CH2)m-OCH3中;
    每個R80、R90及R100選自氫、C1-8烷基、C2-6烯基及C1-6烷氧基中;以及
    m為0至12的整數。
  5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抗體偶聯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其溶劑化物,其中,
    上述活性劑為由下述結構組成的組中的一種: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27-99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28-102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29-103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30-104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31-105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32-106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33-107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34-108
    ;以及
    Figure 109119190-A0202-13-0034-109
  57. 一種用於預防或治療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學組合物,其中,包含請求項1所述之抗體偶聯物。
  58. 如請求項57所述之用於預防或治療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學組合物,其中,還包含藥學有效劑量的化學治療劑(chemotherapeutic agent)。
  59. 如請求項57所述之用於預防或治療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學組合物,其中,上述癌為選自由肺癌、小細胞肺癌、胃腸道癌、大腸癌、腸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肝癌、腎癌、膀胱癌、胰腺癌、腦癌、肉瘤、骨肉瘤、卡波濟肉瘤及黑色素瘤組成的組中的一種。
  60. 一種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預防方法,其中,包括向物件給藥藥學有效劑量的請求項1所述之偶聯物的步驟。
  61. 一種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治療方法,其中,包括向物件給藥藥學有效劑量的請求項1所述之偶聯物的步驟。
  62. 一種用作用於預防或治療過增殖、癌或血管新生疾病的藥學組合物的請求項1所述之偶聯物的用途。
TW109119190A 2020-03-04 2020-06-08 包含針對人dlk1的抗體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其用途 TW2021358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27373A KR102503143B1 (ko) 2019-03-06 2020-03-04 인간 dlk1에 대한 항체를 포함하는 항체 약물 접합체 및 이의 용도
KR10-2020-0027373 2020-03-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5864A true TW202135864A (zh) 2021-10-01

Family

ID=79601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9190A TW202135864A (zh) 2020-03-04 2020-06-08 包含針對人dlk1的抗體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358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36150A1 (en)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including antibody against human dlk1, and use thereof
TWI822055B (zh) 共軛生物分子、醫藥組成物及方法
CA2835576C (en) Protein-active agent conjugate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KR102503143B1 (ko) 인간 dlk1에 대한 항체를 포함하는 항체 약물 접합체 및 이의 용도
JP6671555B2 (ja) ピロロベンゾジアゼピン抗体複合体
US11707533B2 (en) Antibody-drug conjugate comprising antibody against human ROR1 and use for the same
AU2023216777B2 (en) Compounds comprising cleavable linker and uses thereof
KR20190018400A (ko) EGFRvIII에 대한 항체를 포함하는 항체 약물 접합체
EP3906063A2 (en) Compounds comprising cleavable linker and uses thereof
JP2022530482A (ja) トリス構造を有するリンカーを含むリガンド―薬物複合体
JP2022515884A (ja) 切断可能なリンカーを含む化合物及びその使用
EP4321180A1 (en)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cluding antibody against human cldn18.2, and use thereof
TW202135864A (zh) 包含針對人dlk1的抗體的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其用途
EP4257606A1 (en) Preparation and use of anti-fshr antibody an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thereof
RU2801630C2 (ru) Коньюгаты антитело-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включающие антитело против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dlk1,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WO2023194800A1 (en) Antibody-drug conjugate comprising antibody against human trop2 and use thereof
TW202313122A (zh) 與ror1和b7-h3結合抗體-藥物偶聯物及其用途
KR20210028556A (ko) 인간 ror1에 대한 항체를 포함하는 항체 약물 접합체 및 이의 용도
KR20210063070A (ko) 항-b7-h3 항체를 포함하는 항체-약물 접합체 및 이의 용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