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9379A - 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9379A
TW202129379A TW109141424A TW109141424A TW202129379A TW 202129379 A TW202129379 A TW 202129379A TW 109141424 A TW109141424 A TW 109141424A TW 109141424 A TW109141424 A TW 109141424A TW 202129379 A TW202129379 A TW 2021293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r
optical laminate
light
layer
lamin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1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口麻未
松田祥一
沼田雄大
新地真規子
眞田加紗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9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937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積層體及具備該光學積層體的影像顯示裝置,前述光學積層體具有偏光特性,且利用SCI方式的反射光之度量彩度為2以上,大於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1.36倍。

Description

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光學積層體及具備該光學積層體的影像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電化製品或車內設備中發展高機能化,操作畫面、監視器畫面等顯示畫面的搭載面積有增加之傾向。該顯示畫面在非顯示時通常可觀察到呈現黑色,因此無法與框體等周邊部分的設計融和,有整體設計性惡化之情形。
對此,專利文獻1~3中提出的方法是使上述顯示畫面之外觀與周邊部分的設計之差異不易辨識,藉此提升整體設計性。然而,習知技術中,欲實現以下顯示畫面是困難的:在非顯示時呈現出已與周邊部分的設計調和之外觀,在顯示時則可鮮明地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影像。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12858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9-120833號公報 專利文獻3:WO2015/141350 A1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是為解決上述習知課題而完成,其主要目的在實現以下顯示畫面:在非顯示時呈現出已與周邊部分的設計調和之外觀,在顯示時則可鮮明地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影像。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可提供一種光學積層體,該光學積層體具有偏光特性,且利用SCI方式的反射光之度量彩度為2以上,大於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1.36倍。 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反射光之度量彩度與上述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差在5以上。 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光學積層體依序具有含第1二色性物質的第1偏光件、光透射性反射板及含第2二色性物質的第2偏光件,且該第2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在40%以上,偏光度在97.0%以上,並且,上述光學積層體係配置成該第1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與該第2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實質上呈平行。 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光透射性反射板之單體透射率為10%~70%。 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光透射性反射板包含反射型偏光件。 一實施形態中,係配置成上述反射型偏光件之反射軸方向與上述第1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實質上呈平行,且上述反射型偏光件之反射軸方向與上述第2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實質上呈平行。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可提供一種影像顯示裝置,該影像顯示裝置具備上述光學積層體。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實現以下顯示畫面:在非顯示時呈現出已與周邊部分的設計調和之外觀,在顯示時則可鮮明地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影像。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惟本發明並不限於該等實施形態。
A.用語之定義 (1)「實質上呈正交」之表述,包括2個方向所構成的角度為90°±10°之情形,較佳為90°±7°,更佳為90°±5°。再者,本說明書中僅稱作「正交」時,可包含實質上呈正交的狀態。 (2)「實質上呈平行」之表述,包括2個方向所構成的角度為0°±10°之情形,較佳為0°±7°,更佳為0°±5°。再者,本說明書中僅稱作「平行」時,可包含實質上呈平行的狀態。 (3)「層」、「板」、「片」及「薄膜」之用語,只是基於稱呼上的差異,並非相互區別。舉例言之,「層」之用語,其概念包含能被稱作「板」、「片」、「薄膜」的構件。
B.光學積層體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可提供一種光學積層體,該光學積層體具有偏光特性,且利用SCI方式的反射光之度量彩度為2以上,大於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1.36倍。如上述,依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光學積層體從其中一主面側觀察時利用SCI方式的反射光之度量彩度為2以上,且大於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1.36倍。該光學積層體代表上來說是應用在具備液晶單元的液晶顯示裝置、具備有機電致發光(EL)單元的有機EL顯示裝置等具備光學單元的影像顯示裝置。此時,藉由配置成從視辨側觀察時利用SCI方式的反射光之度量彩度為2以上,且大於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1.36倍,該光學積層體可發揮偏光特性,同時可作為能賦予顯示畫面所期望之設計(色彩、圖案、文字等)的偏光板(設計性偏光板)來發揮機能。另,度量彩度是使用L*a*b*表色系統中的a*值及b*值而利用下式求得之值,表示自色空間之中央軸(無彩色軸)起算之距離。 度量彩度(C*)=√(a*2 +b*2 )
如上述,光學積層體之反射光之度量彩度(以下,有時會將反射光之度量彩度標示為「RC*」)為2以上。若RC*為2以上,經光學積層體反射的光可視辨成具有一定以上色彩的光。RC*宜為5以上,較佳為10以上,更佳為20以上。另,RC*之最大值例如可為80。
光學積層體之反射光之度量彩度(RC*)大於透射光之度量彩度(以下,有時會將透射光之度量彩度標示為「TC*」)的1.36倍,且宜為1.5倍以上,較佳為2.0倍以上,更佳為3.0倍以上,再更佳為5.0倍以上。若藉由RC*與TC*滿足此種關係的光學積層體已配置於光學單元之視辨側的影像顯示裝置,當電源關閉(OFF)時,顯示畫面中可良好地視辨來自光學積層體的設計,當電源開啟(ON)時,則可抑制來自光學積層體的設計之影響,良好地視辨影像顯示裝置之顯示。另,RC*例如可為TC*的27.7倍以下。
光學積層體之反射光之度量彩度與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差(RC*-TC*)宜為0以上,較佳為3以上,更佳為5以上,再更佳為8以上,再更佳為10以上,再更佳為20以上。當RC*與TC*滿足此種關係時,已透射光學積層體的光其無彩色性會比經光學積層體反射的光高一定以上。因此,舉例言之,若藉由該光學積層體已配置於光學單元之視辨側的影像顯示裝置,當電源關閉(OFF)時,可良好地視辨來自光學積層體的設計,當電源開啟(ON)時,則可抑制來自光學積層體的設計之影響,良好地視辨影像顯示裝置之顯示。另,RC*-TC*例如可為47.7以下。
光學積層體之透射光之度量彩度(TC*)可考慮與上述RC*之關係(RC*/TC*及RC*-TC*)等適當地設定。TC*例如為20以下,且宜為15以下,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8以下,再更佳為5以下。若TC*為此種值,在視辨已透射光學積層體的光時,來自光學積層體的色彩之影響會減小,可提升光透射性。另,TC*之最小值例如可為1。
光學積層體之單體透射率例如為15%以上,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25%以上。又,該單體透射率例如可為50%以下,又例如為45%以下。又,光學積層體之偏光度例如為97.0%以上,較佳為99.0%以上,更佳為99.9%以上。藉由具有此種透射率及偏光度,電源開啟(ON)時可鮮明地顯示影像顯示裝置之影像。
B-1.光學積層體之整體構造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光學積層體之示意截面圖。光學積層體100依序具有含第1二色性物質的第1偏光件10、光透射性反射板20及含第2二色性物質的第2偏光件30,且配置成第1偏光件10之吸收軸方向與第2偏光件30之吸收軸方向實質上呈平行。在此,第2偏光件30之單體透射率宜為40%以上,偏光度宜為97.0%以上。代表上來說,從第1偏光件10側觀察時,光學積層體100利用SCI方式的反射光之度量彩度為2以上,且大於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1.36倍。如上述,光學積層體100代表上來說是應用在具備液晶單元的液晶顯示裝置、具備有機EL單元的有機EL顯示裝置等具備光學單元的影像顯示裝置,此時,係以使光透射性反射板20比第2偏光件30更靠近視辨側之方式,配置於光學單元之視辨側。依據此種構造,當影像顯示裝置之電源關閉(OFF)時,可利用經光透射性反射板20反射的外在光(反射光),良好地視辨因含第1二色性物質的第1偏光件10所產生之設計。依此,藉由依照所期望之設計來選擇第1二色性物質,可令電源關閉(OFF)時的畫面為所期望之設計。另一方面,在影像顯示裝置之電源開啟(ON)且光從光學單元側入射的狀態下,已透射第2偏光件的直線偏光會透射光透射性反射板20而入射至第1偏光件。此時,由於設為第1偏光件之吸收軸與第2偏光件之吸收軸相互呈平行(換言之,兩者之透射軸相互呈平行),因此,已透射第2偏光件的直線偏光不會受到第1二色性物質所致色相之變化而可透射第1偏光件。其結果,可鮮明地顯示已抑制源自第1二色性物質之上色之影像。
圖示例中,在第1偏光件10的光透射性反射板20之相反側及光透射性反射板20側,分別配置有第1保護層42及第2保護層44,在第2偏光件30的光透射性反射板20側及其相反側,分別配置有第3保護層46及第4保護層48。第1保護層~第4保護層可分別依照目的而加以省略。又,只要能獲得本發明之效果,在第1偏光件與光透射性反射板間,及/或光透射性反射板與第2偏光件間,可配置有任何適當的光學構件或空氣層。
構成光學積層體100的各構件可透過任何適當的接著層抑或不透過接著層而積層於鄰接構件上。接著層可列舉黏著劑層或接著劑層。又,於第4保護層48之與配置有第2偏光件30側相反之一側上,視需要亦可設有用以將光學積層體100貼合於鄰接構件的黏著劑層等。
一實施形態中,光學積層體可具有以下構造:依序包含第1偏光件、光透射性反射板及第2偏光件,從第1偏光件到第2偏光件業已一體化。各構件之一體化例如可透過接著層來進行。依據該實施形態的光學積層體100例如可具有以下構造:包含第1偏光件10與任意之第1保護層42及/或第2保護層44的偏光板(以下,有時稱作第1偏光板)、光透射性反射板20及包含第2偏光件30與任意之第3保護層46及/或第4保護層48的偏光板(以下,有時稱作第2偏光板)已透過接著層依序一體化。
另一實施形態中,光學積層體可具有以下構造:依序包含第1偏光件、光透射性反射板及第2偏光件,且第1偏光件與光透射性反射板、及/或光透射性反射板與第2偏光件配置成可分離(未透過接著層而一體化的構造)。該實施形態中的光學積層體100例如可具有以下構造:未透過接著層而依序配置有第1偏光板、光透射性反射板20及第2偏光板。又例如,該實施形態中的光學積層體100可具有以下構造:第1偏光板與光透射性反射板20已透過接著層而一體化,該一體化的積層體未透過接著層而配置於第2偏光板之單側(視辨側)。又例如,該實施形態中的光學積層體100可具有以下構造:光透射性反射板20與第2偏光板已透過接著層而一體化,第1偏光板未透過接著層而配置於該一體化的積層體之光透射性反射板20側。
B-2.第1偏光件 第1偏光件為含第1二色性物質的吸收型偏光件。第1二色性物質可依照對光學積層體所期望之設計色彩或圖案等適當地選擇。第1二色性物質可單獨使用一種二色性物質,亦可組合使用二種以上的二色性物質。第1二色性物質可使用碘或碘以外的二色性染料。
作為碘以外的二色性染料之具體例,可舉例如:由雙偶氮化合物構成的二色性直接染料、由參偶氮、肆偶氮化合物等構成的二色性直接染料、液晶性偶氮色素、多環染料、具磺酸基之(偶氮)染料。二色性染料之具體例可列舉:C.I.直接黃12、C.I.直接黃28、C.I.直接黃44、C.I.直接黃142;C.I.直接橙26、C.I.直接橙39、C.I.直接橙71、C.I.直接橙107;C.I.直接紅2、C.I.直接紅31、C.I.直接紅39、C.I.直接紅79、C.I.直接紅81、C.I.直接紅117、C.I.直接紅247;C.I.直接綠80、C.I.直接綠59;C.I.直接藍1、C.I.直接藍71、C.I.直接藍78、C.I.直接藍168、C.I.直接藍202;C.I.直接紫9、C.I.直接紫51;C.I.直接棕106、C.I.直接棕223。又,依照目的,亦可使用如WO2009/057676、WO2007/145210、WO2006/057214及日本特開2004-251963號公報中所揭示之為用於偏光薄膜而開發之染料。該等色素(染料)係以游離酸或鹼金屬鹽(例如Na鹽、K鹽、Li鹽)、銨鹽、胺類的鹽來使用。
一實施形態中,第1偏光件代表上來說是由樹脂薄膜、尤其是聚乙烯醇(PVA)系樹脂薄膜構成。樹脂薄膜可採用任何適當的構造。舉例言之,形成偏光件的樹脂薄膜可為單層樹脂薄膜,亦可為二層以上的積層體。
由單層樹脂薄膜構成的偏光件之具體例可舉如:已對聚乙烯醇(PVA)系樹脂薄膜、局部縮甲醛化PVA系樹脂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局部皂化薄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薄膜施以利用二色性染料的染色處理及延伸處理者。
上述利用二色性染料的染色例如可藉由將PVA系樹脂薄膜浸漬於二色性染料之水溶液中來進行。水溶液中二色性染料之含量,每100重量份的水例如為1×10-4 重量份~10重量份,較佳為1×10-3 重量份~1重量份,更佳為1×10-2 重量份~1重量份。該水溶液亦可含有硫酸鈉等無機鹽作為染色助劑。當使用二色性染料時,用於染色的染料水溶液之溫度通常為20℃~80℃,於水溶液中的浸漬時間(染色時間)通常為10秒~1800秒。
又例如,上述利用二色性染料的染色可利用塗佈或印刷來進行。藉由利用塗佈或印刷來染色,可適當地賦予第1偏光件精細之設計(圖案、文字等)。只要能獲得本發明之效果,塗佈方法及印刷方法並無特殊限制,宜使用噴墨印刷法及網版印刷法等。
上述延伸處理之延伸倍率宜為3~7倍。延伸可於染色處理後進行,亦可一邊染色一邊進行。又,亦可進行延伸後再進行染色。視需要,對PVA系樹脂薄膜施以膨潤處理、交聯處理、洗淨處理、乾燥處理等。舉例言之,藉由在染色前將PVA系樹脂薄膜浸漬於水中以進行水洗,可洗淨PVA系樹脂薄膜表面的髒污或抗結塊劑,不僅如此,還能使PVA系樹脂薄膜膨潤而防止染色不均等。
使用積層體所製得的偏光件之具體例,可列舉使用以下積層體所製得的偏光件:樹脂基材與積層於該樹脂基材上的PVA系樹脂層(PVA系樹脂薄膜)之積層體;抑或樹脂基材與塗佈形成於該樹脂基材上的PVA系樹脂層之積層體。使用樹脂基材與塗佈形成於該樹脂基材上的PVA系樹脂層之積層體所製得的偏光件,例如可依下述來製作:將PVA系樹脂溶液塗佈於樹脂基材上,使其乾燥後於樹脂基材上形成PVA系樹脂層,而製得樹脂基材與PVA系樹脂層之積層體;將該積層體進行延伸及染色,以將PVA系樹脂層作成偏光件。本實施形態中,代表上來說,延伸包含令積層體浸漬於硼酸水溶液中來進行延伸。再者,視需要,延伸更可包含在硼酸水溶液中延伸前將積層體於高溫(例如95℃以上)下進行空中延伸。所製得的樹脂基材/偏光件之積層體,可在未將樹脂基材剝離下直接使用(結果,樹脂基材具有作為保護層之機能),亦可積層於保護薄膜上,接著將樹脂基材剝離,藉此作成第1偏光件/保護層之形態。又,染色方法可使用與由單層樹脂薄膜構成的偏光件之染色方法相同的方法,例如浸漬、塗佈、印刷等。
對樹脂薄膜施以利用二色性染料的染色處理及延伸處理所製得的偏光件之製造方法之詳情,例如記載於日本特公平06-066001號公報、日本特開2012-73580號公報、日本特開2018-22125號公報中。該公報其整體記載援用於本說明書中作為參考。
另一實施形態中,第1偏光件亦可為由液晶性化合物形成的液晶塗佈型偏光件。液晶塗佈型偏光件例如可藉由於基材上塗佈含液晶性化合物的液晶組成物來製造。在塗佈液晶組成物前,亦可於基材上形成定向膜。定向膜例如可依下述來形成:利用摩擦、偏光照射等,對已將定向膜形成組成物塗佈於基材上而形成的塗佈膜賦予定向性。
上述液晶組成物可為含有液晶性化合物及第1二色性物質者,亦可為含有具二色性之液晶性化合物者(在後者時,液晶性化合物兼作第1二色性物質)。液晶組成物更可含有引發劑、溶劑、分散劑、調平劑、穩定劑、界面活性劑、交聯劑、矽烷耦合劑等。液晶組成物中所含有的任何化合物亦可具有聚合性官能基。
上述具二色性之液晶性化合物宜使用顯示溶致液晶性的偶氮色素。顯示溶致液晶性的偶氮色素之具體例及使用該偶氮色素的液晶塗佈型偏光件之製造方法,記載於日本特開2019-079040號公報、日本特開2019-079041號公報、日本特開2019-079042號公報及日本特開2019-086766號公報等中,該等公報其整體記載援用於本說明書中作為參考。又,使用具有向列液晶性及層列液晶性,其中尤其是層列B相液晶性的液晶組成物並具有優異二色比的光吸收各向異性膜之製造方法及液晶材料之具體例,記載於日本專利4937252號公報、日本專利5364304號公報等中,該等公報其整體記載援用於本說明書中作為參考。
由樹脂薄膜構成之情形時第1偏光件之厚度宜為40μm以下,較佳為30μm以下,更佳為10μm以下。又,該厚度之下限例如可為2μm。
液晶塗佈型偏光件之情形時第1偏光件之厚度宜為5μm以下,較佳為1μm以下,更佳為500nm以下。一實施形態中,該厚度之下限為10nm。
第1偏光件宜於波長380nm~780nm中任何波長下顯示吸收二色性。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例如為10%~90%,較佳為10%~80%,更佳為20%~70%。第1偏光件之偏光度例如為15%以上,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80%以上,再更佳為90%以上。另,該單體透射率及/或偏光度於面內可大略均勻,亦可不同。舉例言之,當第1偏光件之設計包含顏色之濃淡或花紋時,面內的單體透射率及/或偏光度可依照該設計而不同。
另,本說明書中言及的單體透射率(Ts)及偏光度可使用分光光度計來測定。具體而言,偏光度可使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偏光件之平行透射率Tp及正交透射率Tc,並且從式:偏光度(%)={(Tp-Tc)/(Tp+Tc)}1/2 ×100中求得。另,該等Ts、Tp及Tc是利用JIS Z8701之2度視野(C光源)進行測定後已進行視感度補正的Y值。
B-3.光透射性反射板 光透射性反射板具有反射入射光之一部分並透射剩餘光的透射特性及反射特性。光透射性反射板之單體透射率宜為10%~70%,較佳為15%~65%,更佳為20%~60%。光透射性反射板之反射率宜為30%以上,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45%以上。光透射性反射板例如可使用半反射鏡、反射型偏光件、格柵薄膜(louver film)等。
半反射鏡例如可使用積層有2種以上折射率不同的介電膜之多層積層體。此種半反射鏡宜具有金屬樣光澤。
上述介電膜之形成材料可列舉:金屬氧化物、金屬氮化物、金屬氟化物、熱塑性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介電膜之多層積層體會利用已積層的介電膜之折射率差,使入射光之一部分於界面反射。利用介電膜之厚度,改變入射光與反射光之相位,並調整二種光干涉之程度,藉此可調整反射率。由介電膜之多層積層體構成的半反射鏡之厚度例如可為50μm~200μm。此種半反射鏡例如可使用東麗(TORAY)公司製造的商品名「PICASUS」等市售品。
又,半反射鏡例如可使用於PET等樹脂薄膜上蒸鍍有鋁(Al)、銦(In)、鋅(Zn)、鉛(Pb)、銅(Cu)、銀(Ag)或該等之合金等金屬的金屬蒸鍍薄膜。該金屬蒸鍍薄膜從蒸鍍膜側觀察時,會藉由反射而具有金屬樣光澤,但可透射來自樹脂薄膜側的光,藉由改變蒸鍍膜厚,可控制光透射率。蒸鍍膜厚宜為1nm~50nm,較佳為10nm~30nm。又,樹脂薄膜之膜厚宜為1μm~1000μm,較佳為20μm~100μm。
反射型偏光件具有以下機能:透射特定偏光狀態(偏光方向)的偏光,並反射其餘偏光狀態的光。反射型偏光件可為直線偏光分離型或圓偏光分離型,宜為直線偏光分離型。直線偏光分離型的反射型偏光件會配置成其反射軸方向與吸收型偏光件(具體而言為第1偏光件及第2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實質上呈平行。以下,以一例說明直線偏光分離型的反射型偏光件。另,圓偏光分離型的反射型偏光件可舉例如:已將膽固醇液晶固定化的薄膜與λ/4板之積層體。
圖2為反射型偏光件之一例之示意立體圖。反射型偏光件是交互地積層有具雙折射性之層A與實質上不具雙折射性之層B的多層積層體。舉例言之,此種多層積層體之層總數可為50~1000。圖示例中,A層之x軸方向之折射率nx會大於y軸方向之折射率ny,B層之x軸方向之折射率nx與y軸方向之折射率ny則實質上相同。因此,A層與B層之折射率差在x軸方向上較大,在y軸方向上則實質上為零。其結果,x軸方向會成為反射軸,y軸方向則成為透射軸。A層與B層之x軸方向之折射率差宜為0.2~0.3。另,x軸方向對應於後述製造方法中反射型偏光件之延伸方向。
上述A層宜由可利用延伸顯現雙折射性的材料構成。此種材料之代表例可列舉:萘二甲酸聚酯(例如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及丙烯酸系樹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較為理想的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上述B層宜由即便進行延伸實質上亦不會顯現雙折射性的材料構成。此種材料之代表例可舉如:萘二甲酸與對苯二甲酸之共聚酯。
反射型偏光件是在A層與B層之界面,透射具有第1偏光方向的光(例如p波),並反射具有與第1偏光方向呈正交的第2偏光方向的光(例如s波)。經反射的光在A層與B層之界面中,一部分作為具有第1偏光方向的光而透射,一部分則作為具有第2偏光方向的光而反射。在反射型偏光件之內部,藉由反覆多數次此種反射及透射,可提高光利用效率。
一實施形態中,如圖2所示,反射型偏光件亦可包含反射層R作為與視辨側為相反側的最外層。藉由設置反射層R,可將最後未被利用而回到反射型偏光件最外部的光進一步地利用,因此可進一步地提高光利用效率。反射層R代表上來說是藉由聚酯樹脂層的多層結構而顯現反射機能。
反射型偏光件之整體厚度可依照目的、反射型偏光件中所含層體之合計數等適當地設定。反射型偏光件之整體厚度宜為10μm~150μm。
反射型偏光件代表上來說可組合共擠製與橫向延伸來製作。共擠製可利用任何適當的方式來進行。舉例言之,可為供料塊方式,亦可為多歧管方式。例如,於供料塊中將構成A層的材料與構成B層的材料擠出,接著,使用倍增器以多層化。另,此種多層化裝置,對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屬於公知。接著,代表上來說,朝與搬送方向呈正交的方向(TD)將所製得之長條狀多層積層體進行延伸。構成A層的材料(例如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利用該橫向延伸,只有在延伸方向上折射率會增大,結果,可顯現雙折射性。構成B層的材料(例如萘二甲酸與對苯二甲酸之共聚酯)即便利用該橫向延伸,在任何方向上折射率亦不會增大。結果,可製得在延伸方向(TD)具有反射軸、在搬送方向(MD)具有透射軸的反射型偏光件(TD對應於圖2之x軸方向,MD則對應於y軸方向)。另,延伸操作可使用任何適當的裝置來進行。
反射型偏光件例如可使用日本特表平9-507308號公報中記載的反射型偏光件。又,反射型偏光件亦可直接使用市售品,也可以將市售品進行2次加工(例如延伸)後再使用。市售品可舉例如:日東電工公司製造的商品名「APCF」、3M公司製造的商品名「DBEF」、3M公司製造的商品名「APF」。
B-4.第2偏光件 第2偏光件為含第2二色性物質的吸收型偏光件。第2二色性物質可例示與第1二色性物質相同之物,其中又宜使用碘。
一實施形態中,第2偏光件是由含第2二色性物質(例如碘)的樹脂薄膜構成。形成偏光件的樹脂薄膜可為單層樹脂薄膜,亦可為二層以上的積層體。形成樹脂薄膜的樹脂宜使用PVA系樹脂。由含碘之樹脂薄膜構成的第2偏光件之製造方法,可例示包含下述步驟之方法:將單層或二層以上積層體的樹脂薄膜進行延伸及染色,以將該樹薄脂膜作成偏光件;且染色宜藉由將樹脂薄膜浸漬於含碘之水溶液中來進行。第2偏光件之製造方法例如宜使用日本特開2012-73580號公報、日本專利第6470455號等中記載的方法。
第2偏光件之厚度宜為40μm以下,更佳為30μm以下。又,該厚度之下限例如可為2μm,又例如為3μm。
第2偏光件宜於波長380nm~780nm中任何波長下顯示吸收二色性。第2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例如為40%~46.0%,較佳為42%~46.0%。第2偏光件之偏光度宜為97.0%以上,較佳為99.0%以上,更佳為99.9%以上。
B-5.保護層 第1~第4保護層可由能作為偏光件保護層使用的任何適當的薄膜來形成。構成該薄膜之主成分的材料具體例可列舉:三乙酸纖維素(TAC)等纖維素系樹脂;抑或聚酯系、聚乙烯醇系、聚碳酸酯系、聚醯胺系、聚醯亞胺系、聚醚碸系、聚碸系、聚苯乙烯系、聚降莰烯系、聚烯烴系、(甲基)丙烯酸系、乙酸酯系等透明樹脂等。又,亦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系、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胺甲酸酯系、環氧系、聚矽氧系等熱硬化型樹脂或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等。除此之外,例如亦可列舉矽氧烷系聚合物等玻璃質系聚合物。又,亦可使用日本特開2001-343529號公報(WO01/37007)中記載的聚合物薄膜。該薄膜之材料例如可使用樹脂組成物,該樹脂組成物含有:側鏈具有取代或非取代醯亞胺基的熱塑性樹脂;以及側鏈具有取代或非取代苯基及腈基的熱塑性樹脂;可舉例如:具有由異丁烯與N-甲基馬來醯亞胺構成的交替共聚物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樹脂組成物。該聚合物薄膜例如可為上述樹脂組成物之擠製成形物。
一實施形態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可使用:主鏈中具有內酯環或戊二醯亞胺環等環狀結構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具有戊二醯亞胺環的(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以下亦稱作戊二醯亞胺樹脂)例如記載於日本特開2006-309033號公報、日本特開2006-317560號公報、日本特開2006-328329號公報、日本特開2006-328334號公報、日本特開2006-337491號公報、日本特開2006-337492號公報、日本特開2006-337493號公報、日本特開2006-337569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009182號公報、日本特開2009-161744號公報、日本特開2010-284840號公報中。該等記載援用於本說明書中作為參考。
將光學積層體100應用在影像顯示裝置時配置於比第1偏光件更靠近視辨側的第1保護層(外側保護層)之厚度,代表上來說在300μm以下,宜為100μm以下,較佳為5μm~80μm,更佳為10μm~60μm。另,當施以表面處理時,外側保護層之厚度是包含表面處理層厚度的厚度。表面處理層可列舉光擴散層、硬塗層等。當外側保護層具有光擴散層時,可實現影像顯示裝置在非顯示時呈現出金屬調不透明光澤的顯示畫面。
將光學積層體100應用在影像顯示裝置時配置於比第1偏光件更靠近光學單元側的第2、第3及第4保護層之厚度,宜為5μm~200μm,較佳為10μm~100μm,更佳為10μm~60μm。一實施形態中,第4保護層是具有任何適當相位差值的相位差層。在此情形下,相位差層的面內相位差Re(550)例如為110nm~150nm。「Re(550)」是在23℃下利用波長550nm的光測得之面內相位差,並利用式:Re=(nx-ny)×d來求得。在此,「nx」為面內之折射率達到的方向(亦即慢軸方向)之折射率,「ny」則為在面內與慢軸呈正交的方向(亦即快軸方向)之折射率,「nz」為厚度方向之折射率,「d」為層(薄膜)之厚度(nm)。
C.影像顯示裝置 上述B項中記載的光學積層體可應用在影像顯示裝置。因此,本發明包括具備上述光學積層體的影像顯示裝置。影像顯示裝置之代表例可列舉:具備液晶單元的液晶顯示裝置、具備有機電致發光(EL)單元的有機EL顯示裝置等。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光學積層體是以使光透射性反射板比第2偏光件更靠近視辨側之方式,配置於液晶單元、有機EL單元等光學單元之視辨側。液晶單元及有機EL單元並非本發明的特徵部分,而且可採用業界周知之構造,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液晶顯示裝置之示意截面圖。液晶顯示裝置200具備液晶面板160及背光單元180,且前述液晶面板160從視辨側起依序具有光學積層體100、液晶單元120及第3偏光件140。光學積層體100為B項中記載的光學積層體,並以使光透射性反射板20比第2偏光件30更靠近視辨側且第2偏光件30之吸收軸與第3偏光件140之吸收軸實質上呈正交之方式配置。第3偏光件可使用與第2偏光件相同的偏光件。
另,作為圖3中例示的液晶顯示裝置之變形例,可使用具有第2偏光件30、液晶單元120及第3偏光件140的液晶面板,以取代具有光學積層體100、液晶單元120及第3偏光件140的液晶面板160。在此情形下,於該液晶面板之視辨側(第2偏光件側),光透射性反射板20與第1偏光件10會朝視辨側依序配置。視需要,亦可透過接著層來貼合鄰接的構件彼此。以這樣的方式製得的液晶顯示裝置並且也包含於具備A項中記載的光學積層體之影像顯示裝置中。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並非受限於該等實施例。各特性之測定方法如下。另,只要未特別載明,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份」及「%」是以重量為基準。
(1)厚度 使用數位量規(尾崎製作所(股)製造,製品名「PEACOCK」)來測定。 (2)光學積層體之反射色相及度量彩度 針對光學積層體,從使用分光測色計(柯尼卡美能達(Konica Minolta)公司製造,製品名「CM-2600d」)測得之反射色相a*、b*中,利用下述式來求得度量彩度。另,測定時,將光學積層體之與第2偏光件為相反側之面(實施例之光學積層體中為第1偏光件側之面)設為測定面。 度量彩度(C*)=√(a*2 +b*2 ) (3)光學積層體之透射色相 從使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公司製造 V-7100)測得之光學積層體之單體光譜,算出L*a*b*表色系統之色相,並利用與上述(2)相同的算式,求得度量彩度。此時,測定從光學積層體之第2偏光件側朝其相反側(實施例之光學積層體中,係從第2偏光件側朝第1偏光件側)的透射光譜。 (4)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偏光度 針對碘系偏光件,將製造例1中製得的偏光板A(碘系偏光件/保護層)使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公司製造 V-7100)測得之單體透射率Ts、平行透射率Tp、正交透射率Tc,分別設為偏光件之Ts、Tp及Tc。該等Ts、Tp及Tc是利用JIS Z8701之2度視野(C光源)進行測定後已進行視感度補正的Y值。從所獲得之Tp及Tc中,利用下述式來求得偏光度。 偏光度(%)={(Tp-Tc)/(Tp+Tc)}1/2 ×100 針對製造例2~5中製得的染色偏光件,亦利用相同的方法進行測定。 (5)光學積層體或著色黏著劑片之單體透射率 將已將光學積層體或著色黏著劑片使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公司製造 V-7100)進行測定時波長380nm~780nm之透射率Ts,設為單體透射率Ts。該Ts是利用JIS Z8701之2度視野(C光源)進行測定後已進行視感度補正的Y值。 (6)光透射性反射板之單體透射率 將已將光透射性反射板使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日立先端科技(Hitachi High-Tech Science)公司製造 U-4100或UH-4150)進行測定時波長380nm~780nm之單體透射率Ts,設為光透射性反射板之單體透射率Ts。該Ts是利用JIS Z8701之2度視野(C光源)進行測定後已進行視感度補正的Y值。
<製造例1 含有碘系偏光件的偏光板之製作> 熱塑性樹脂基材是使用長條狀、Tg約75℃的非晶質異酞酸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厚度:100μm),且於樹脂基材之單面上施以電暈處理。 將已於PVA系樹脂100重量份中添加有碘化鉀13重量份之物質溶解於水中,調製出PVA水溶液(塗佈液),而前述PVA系樹脂是以9:1混合聚乙烯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莫耳%)及乙醯乙醯基改質PVA(日本合成化學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Gohsefimer」)而成者。 將上述PVA水溶液塗佈於樹脂基材之電暈處理面上,並於60℃下進行乾燥,藉此形成厚度13μm之PVA系樹脂層,製作出積層體。 將所製得之積層體於130℃之烘箱內朝縱向(長向)單軸延伸成2.4倍(空中輔助延伸處理)。 接著,令積層體浸漬於液溫40℃之不溶解化浴(相對於水100重量份摻合硼酸4重量份而製得的硼酸水溶液)中30秒鐘(不溶解化處理)。 其次,於液溫30℃之染色浴(相對於水100重量份以1:7之重量比摻合碘與碘化鉀而製得的碘水溶液)中,一邊調整濃度一邊浸漬60秒鐘,以使最後所製得的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Ts)成為期望值(染色處理)。 接著,浸漬於液溫40℃之交聯浴(相對於水100重量份摻合碘化鉀3重量份且摻合硼酸5重量份而製得的硼酸水溶液)中30秒鐘(交聯處理)。 然後,令積層體一邊浸漬於液溫70℃之硼酸水溶液(硼酸濃度4重量%、碘化鉀濃度5重量%)中,一邊於不同周速的輥間朝縱向(長向)進行單軸延伸,使總延伸倍率成為5.5倍(水中延伸處理)。 其後,令積層體浸漬於液溫20℃之洗淨浴(相對於水100重量份摻合碘化鉀4重量份而製得的水溶液)中(洗淨處理)。 然後,一邊於維持在約90℃的烘箱中乾燥,一邊與表面溫度維持在約75℃的SUS製加熱輥接觸(乾燥收縮處理)。 以這樣的方式於樹脂基材上形成厚度約5μm之偏光件,而製得具有樹脂基材/碘系偏光件之構造的積層體。 於上述製得的偏光件之表面(與樹脂基材為相反側之面),透過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貼合具有內酯環結構的丙烯酸系樹脂薄膜(厚度:40μm)作為保護層。接著,將樹脂基材剝離,製得具有碘系偏光件/保護層之構造的偏光板A。該偏光板A(實質上為碘系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為42.4%,偏光度為99.999%。
<製造例2 紅色偏光件之製作> 相對於水100重量份,於染色浴中添加Direct Red 81(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造)4份以取代碘作為二色性色素,除此之外,設為與製造例1相同,製得紅色偏光件。該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為44.4%,偏光度為58.6%。
<製造例3 藍色偏光件之製作> 除了使用Direct Blue 1(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造)4份作為二色性色素外,設為與製造例2相同,製得藍色偏光件。該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為42.1%,偏光度為68.9%。
<製造例4 黃色偏光件之製作> 除了使用Direct Yellow 4(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造)4份作為二色性色素外,設為與製造例2相同,製得黃色偏光件。該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為79.9%,偏光度為17.9%。
<製造例5 綠色偏光件之製作> 除了使用Direct Blue 1(東京化成公司製造)2份與Direct Yellow 4(東京化成公司製造)2份作為二色性色素外,設為與製造例2相同,製得綠色偏光件。該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為60.3%,偏光度為42.9%。
<製造例6 紅色黏著劑片之製作> 《黏著劑組成物之調製》 將以78/18/4之重量比含有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NVP、丙烯酸羥乙酯(HEA)的單體混合物100份,與作為光聚合引發劑的商品名:IRGACURE651(汽巴精化(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造)0.035份及商品名:IRGACURE184(汽巴精化(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造)0.035份一同投入四口燒瓶中,於氮環境氣體下照射紫外線以進行光聚合,直到黏度(BH黏度計,No.5轉子,10rpm,測定溫度30℃)成為約15Pa.s為止,藉此,調製出含有上述單體混合物之局部聚合物的單體漿。 於該單體漿100份中,摻合丙烯酸羥乙酯(HEA)17.6份、丙烯酸系低聚物5.9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088份、作為矽烷耦合劑的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矽烷(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0.35份及作為分散劑的味之素精密技術(Ajinomoto Fine-Techno)公司製造AJISPER PB821、作為顏料的2,9-二甲基喹啉并[2,3-b]吖啶-7,14(5H,12H)-二酮(2,9-Dimethylquinolino[2,3-b]acridine-7,14(5H,12H)-dione)(畢路得醫藥科技(BLD Pharmatech Ltd.)公司製造)0.05質量份,調製出紅色黏著劑組成物。
另,上述丙烯酸系低聚物是使用已利用以下方法合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 《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合成》 於四口燒瓶中投入甲苯100份、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DCPMA)(商品名:FA-513M,日立化成工業公司製造)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40份及作為鏈轉移劑的α-硫甘油3.5份。又,於70℃下在氮環境氣體下攪拌1小時後,投入作為熱聚合引發劑的AlBN0.2份,並於70℃下反應2小時,接著,於80℃下反應2小時。然後,於130℃之溫度環境氣體下投入反應液,並且乾燥除去甲苯、鏈轉移劑及未反應單體,藉此製得固體形狀之丙烯酸系低聚物。該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為144℃,Mw為4300。
《黏著劑片之製作》 將上述中製得的紅色黏著劑組成物塗佈於聚酯薄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的厚度38μm之剝離薄膜R1(三菱樹脂公司製造,MRF#38)上,並且蓋上聚酯薄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的厚度38μm之剝離薄膜R2(三菱樹脂公司製造,MRE#38)以阻斷空氣,照射紫外線使其硬化,藉此形成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19.3%、偏光度0%的紅色黏著劑片(紅色黏著劑層)。
<製造例7 藍色黏著劑片之製作> 除了使用藍色顏料(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造,製品名「Pigment Blue 15」)0.05份以取代紅色顏料0.05份外,設為與製造例6相同,製得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24.2%、偏光度0%的藍色黏著劑片。
<製造例8 黃色黏著劑片之製作> 除了使用黃色顏料(奧克伍德產品(Oakwood Products, Inc.)公司製造,製品名「Dalamar Yellow」)0.05份以取代紅色顏料0.05份外,設為與製造例6相同,製得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57.9%、偏光度0%的黃色黏著劑片。
<製造例9 綠色黏著劑片之製作> 除了混合使用藍色顏料(東京化成工業公司製造,製品名「Pigment Blue 15」)0.03份與黃色顏料(奧克伍德產品(Oakwood Products, Inc.)公司製造,製品名「Dalamar Yellow」)0.03份以取代紅色顏料0.05份外,設為與製造例6相同,製得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43.3%、偏光度0%的綠色黏著劑片。
<製造例10 具有光擴散層的保護薄膜之製作> 於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單體(紫外線硬化型樹脂,折射率1.52)100重量份中,加入二苯基酮系聚合引發劑3重量份、平均粒徑4μm的二氧化矽粉末14重量份、氟烷基矽烷添加劑3.33重量份,並利用甲苯稀釋成固體成分32重量份,作成塗覆溶液,利用均質機,攪拌上述塗覆溶液,使二氧化矽粉末完全分散,藉此調製出光擴散層形成用塗覆液。將該光擴散層形成用塗覆液塗佈於TAC薄膜(富士軟片(FUJIFILM)公司製造,製品名「TG60UL」,厚度:60μm)上,進行紫外線照射使塗膜硬化,藉此,於TAC薄膜上形成厚度5μm之光擴散層。具有光擴散層的保護薄膜之霧度值為41%。
[實施例1] 透過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厚度:23μm),於製造例1中製得的偏光板A之碘系偏光件表面貼合反射型偏光件(日東電工公司製造,製品名「APCF」,單體透射率:47%),製得具有保護層/碘系偏光件/反射型偏光件之構造的積層體。此時,以反射型偏光件之反射軸與碘系偏光件之吸收軸呈平行之方式積層。透過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厚度:23μm),將製造例2中製得的紅色偏光件以使碘系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與紅色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相互呈平行之方式,貼合於所得積層體之反射型偏光件表面。接著,透過丙烯酸系黏著劑(厚度:23μm),於紅色偏光件表面貼合三乙酸纖維素(TAC)薄膜(富士軟片(FUJIFILM)公司製造,製品名「TG60UL」,厚度:60μm)作為保護層,而製得具有[紅色偏光件(第1偏光件)/反射型偏光件(光透射性反射板)/碘系偏光件(第2偏光件)]之構造的光學積層體1。
[實施例2] 除了將製造例10中製得的附光擴散層之TAC薄膜貼合於紅色偏光件表面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2。
[實施例3] 除了使用製造例3中製得的藍色偏光件以取代紅色偏光件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3。
[實施例4] 除了使用製造例4中製得的黃色偏光件以取代紅色偏光件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4。
[實施例5] 除了使用製造例5中製得的綠色偏光件以取代紅色偏光件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5。
[實施例6] 除了使用半反射鏡(東麗(TORAY)公司製造,製品名「PICASUS」,厚度100μm,單體透射率:30%)以取代反射型偏光件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6。
[實施例7] 除了使用半反射鏡(東麗(TORAY)公司製造,製品名「PICASUS」,厚度100μm,單體透射率:50%)以取代反射型偏光件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7。
[實施例8] 除了使用半反射鏡(東麗(TORAY)公司製造,製品名「PICASUS」,厚度100μm,單體透射率:80%)以取代反射型偏光件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8。
[實施例9] 除了使用半反射鏡(於厚度50μm之PET薄膜表面形成有厚度13nm之鋁蒸鍍膜的金屬蒸鍍薄膜,單體透射率:11%)以取代反射型偏光件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9。
[比較例1] 透過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厚度:23μm),於製造例1中製得的偏光板A之碘系偏光件表面貼合反射型偏光件(日東電工公司製造,製品名「APCF」,單體透射率:47%),製得具有保護層/碘系偏光件/反射型偏光件之構造的積層體。此時,係以反射型偏光件之反射軸與碘系偏光件之吸收軸呈平行之方式積層。透過製造例6中製得的紅色黏著劑片(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19.3%),於所得積層體之反射型偏光件表面貼合TAC薄膜(富士軟片(FUJIFILM)公司製造,製品名「TG60UL」,厚度:60μm)作為保護層,而製得具有[紅色黏著劑層/反射型偏光件(光透射性反射板)/碘系偏光件(第2偏光件)]之構造的光學積層體C1。
[比較例2] 除了使用製造例7中製得的藍色黏著劑片(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24.2%)以取代紅色黏著劑片外,以與比較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2。
[比較例3] 除了使用製造例8中製得的黃色黏著劑片(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57.9%)以取代紅色黏著劑片外,以與比較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3。
[比較例4] 除了使用製造例9中製得的綠色黏著劑片(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43.3%)以取代紅色黏著劑片外,以與比較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4。
[比較例5] 除了於紅色黏著劑片之表面貼合附光擴散層之TAC薄膜外,以與比較例1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5。
[比較例6] 除了於藍色黏著劑片之表面貼合附光擴散層之TAC薄膜外,以與比較例2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6。
[比較例7] 除了於黃色黏著劑片之表面貼合附光擴散層之TAC薄膜外,以與比較例3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7。
[比較例8] 除了於綠色黏著劑片之表面貼合附光擴散層之TAC薄膜外,以與比較例4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8。
[比較例9] 透過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厚度:23μm),於製造例1中製得的偏光板之碘系偏光件表面貼合反射型偏光件(日東電工公司製造,製品名「APCF」,單體透射率:47%),製得具有保護層/碘系偏光件/反射型偏光件之構造的積層體。此時,係以反射型偏光件之反射軸與碘系偏光件之吸收軸呈平行之方式積層。透過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厚度:23μm),將製造例1中製得的偏光板以使保護層在反射型偏光件側之方式,貼合於所得積層體之反射型偏光件表面。此時,係以反射型偏光件之反射軸與碘系偏光件之吸收軸呈平行之方式積層。透過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厚度:23μm),於所得積層體之碘系偏光件表面貼合TAC薄膜(富士軟片(FUJIFILM)公司製造,製品名「TG60UL」,厚度:60μm)作為保護層,而製得光學積層體C9。
[比較例10] 透過製造例2中製得的紅色黏著劑片(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19.3%),於製造例1中製得的偏光板之碘系偏光件表面貼合TAC薄膜(富士軟片(FUJIFILM)公司製造,製品名「TG60UL」,厚度:60μm)作為保護層,而製得光學積層體C10。
[比較例11] 除了使用製造例3中製得的藍色黏著劑片(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24.2%)以取代紅色黏著劑片外,以與比較例10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11。
[比較例12] 除了使用製造例4中製得的黃色黏著劑片(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57.9%)以取代紅色黏著劑片外,以與比較例10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12。
[比較例13] 除了使用製造例5中製得的綠色黏著劑片(厚度:50μm,單體透射率:43.3%)以取代紅色黏著劑片外,以與比較例10相同方式,製得光學積層體C13。
於表1顯示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得的光學積層體之構造及光學特性。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如表1所示,實施例之光學積層體其反射光之度量彩度為2以上,且大於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1.36倍。若藉由使用此種光學積層體的影像顯示裝置,在非顯示時可利用反射光而呈現出具有所期望設計之外觀,在顯示時則可顯示出已抑制上色之影像。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例如可適當地使用作為電鍋、冰箱、微波爐等電化製品的顯示部,抑或是車內空間中汽車導航或計器類的顯示部。
10:第1偏光件 20:光透射性反射板 30:第2偏光件 42:第1保護層 44:第2保護層 46:第3保護層 48:第4保護層 100:光學積層體 120:液晶單元 140:第3偏光件 160:液晶面板 180:背光單元 200:液晶顯示裝置 A,B:層 R:反射層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光學積層體之示意截面圖。 圖2為可用於本發明的反射型偏光件之一例之示意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影像顯示裝置之示意截面圖。
10:第1偏光件
20:光透射性反射板
30:第2偏光件
42:第1保護層
44:第2保護層
46:第3保護層
48:第4保護層
100:光學積層體

Claims (7)

  1. 一種光學積層體,具有偏光特性,且利用SCI方式的反射光之度量彩度為2以上,大於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1.36倍。
  2. 如請求項1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前述反射光之度量彩度與前述透射光之度量彩度的差在5以上。
  3. 如請求項1或2之光學積層體,其依序具有含第1二色性物質的第1偏光件、光透射性反射板及含第2二色性物質的第2偏光件,且該第2偏光件之單體透射率在40%以上,偏光度在97.0%以上,並且,前述光學積層體係配置成該第1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與該第2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實質上呈平行。
  4. 如請求項3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前述光透射性反射板之單體透射率為10%~70%。
  5. 如請求項3或4之光學積層體,其中前述光透射性反射板包含反射型偏光件。
  6. 如請求項5之光學積層體,其係配置成前述反射型偏光件之反射軸方向與前述第1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實質上呈平行,且前述反射型偏光件之反射軸方向與前述第2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實質上呈平行。
  7.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具備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光學積層體。
TW109141424A 2019-11-28 2020-11-25 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TW2021293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5331 2019-11-28
JP2019-215331 2019-11-28
JP2020-042722 2020-03-12
JP2020042722 2020-03-12
JP2020189342A JP2021144207A (ja) 2019-11-28 2020-11-13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0-189342 2020-11-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9379A true TW202129379A (zh) 2021-08-01

Family

ID=77766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1424A TW202129379A (zh) 2019-11-28 2020-11-25 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44207A (zh)
TW (1) TW20212937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44207A (ja)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294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593725B (zh) 偏光板组及前板一体型液晶显示面板
JP6274446B2 (ja) 長尺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長尺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ロール及びips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221405A1 (ja) 長尺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長尺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ロール及びips液晶表示装置
TW200825480A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593724B (zh) 偏光板组及前板一体型液晶显示面板
JP736400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7173672A (ja)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WO2021106743A1 (ja)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2039078A1 (ja) 意匠性フィルムおよび意匠性成形体
JP6840235B2 (ja) 加飾シート、光学デバイス、画像表示装置
JP716012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
TWI226943B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JP2008164984A (ja) 積層位相差フィルム
WO2022071060A1 (ja) 加飾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デバイス
TW202130511A (zh) 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KR20220105633A (ko) 광학 적층체, 광학 디바이스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202129379A (zh) 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WO2018008523A1 (ja) 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013774A (ja) 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1226159B (zh) 抬头显示器装置
TW202141088A (zh) 偏光件、光學積層體及影像顯示裝置
TW202129378A (zh) 光學積層體、光學器件及影像顯示裝置
WO2021095411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9202987A1 (ja) 窓用ギラツキ防止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