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8022A - 新穎的類胡蘿蔔素之飼料添加劑 - Google Patents

新穎的類胡蘿蔔素之飼料添加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8022A
TW202128022A TW109135231A TW109135231A TW202128022A TW 202128022 A TW202128022 A TW 202128022A TW 109135231 A TW109135231 A TW 109135231A TW 109135231 A TW109135231 A TW 109135231A TW 202128022 A TW202128022 A TW 2021280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nge
weight
feed additive
amount
fe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5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賽巴斯汀 瑞德
克里斯汀 夏佛
羅蘭德 夏克斯
薇薇安尼 維爾亥克
湯瑪斯 茲維克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帝斯曼知識產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帝斯曼知識產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帝斯曼知識產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8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802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05Aliphatic or ali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23K20/13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one nitrogen as hetero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63Sugars; 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79Colouring agents, e.g. pigmenting or dyeing age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ird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至少包含類胡蘿蔔素之飼料添加劑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之其他目標為包含此類飼料添加劑之飼料,以及用於色素沉著之方法及此類飼料添加劑及飼料之相應用途。

Description

新穎的類胡蘿蔔素之飼料添加劑
本發明係有關於新穎的類胡蘿蔔素之飼料添加劑。
發明背景
類胡蘿蔔素為顏色範圍介於黃色至紅色之有機色素,其由某些生物體,包括光合生物體(例如植物、藻類、細菌,諸如藍細菌)及某些真菌天然產生。類胡蘿蔔素擔負胡蘿蔔之橙色,以及紅鶴及鮭魚之粉紅色及龍蝦及蝦之紅色。然而,動物無法產生類胡蘿蔔素且必須經由其膳食來接收類胡蘿蔔素。
類胡蘿蔔素色素(例如β-胡蘿蔔素及還原蝦紅素(astaxanthin))在工業上用作食品及飼料之成分,發揮營養功能且增強消費者可接受性。舉例而言,還原蝦紅素廣泛用於鮭魚水產養殖中以提供其野生型對應物之粉紅色/紅色色素沉著特徵。一些類胡蘿蔔素提供潛在的健康益處,例如作為維生素A前驅物或抗氧化劑。諸如β-胡蘿蔔素、番茄紅素、還原蝦紅素、玉米黃素及葉黃素之一些類胡蘿蔔素目前作為營養補充劑出售。
還原蝦紅素為紅色至淡紅-橙色色素且天然產生於淡水微藻雨生紅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及酵母真菌紅發夫酵母(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 ) (亦稱為法夫酵母)中。當藻類因缺乏營養物質、增加之鹽度或過度光照而受脅迫時,其產生還原蝦紅素。以藻類為食之動物,諸如真鯛、紅鶴及甲殼動物(亦即蝦、磷蝦、蟹、龍蝦及小龍蝦)及食用較小甲殼動物之食肉魚,隨之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紅至淡紅-橙色還原蝦紅素色素沉著。本發明之目標
需要提供一種包含至少一類胡蘿蔔素之飼料添加劑或包含此類飼料添加劑之飼料,該飼料添加劑或該飼料導致其所投與之動物之所需肌肉保留率水準。
尤其需要提供包含還原蝦紅素或其任何衍生物之飼料添加劑,其導致在如下文所定義之水生動物中至少7%還原蝦紅素之肌肉保留率;亦即,已由水生動物攝取之還原蝦紅素量之7%保留於肌肉中。
此外,需要提供一種包含至少一種類胡蘿蔔素之穩定飼料添加劑,其可用於動物、尤其水生動物之色素沉著。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水生動物涵蓋甲殼動物及魚類,較佳為養殖的甲殼動物,諸如蝦及養殖魚類之食肉物種,諸如鮭魚、虹鱒、褐鱒(brown trout/Salmo trutta )及金頭鯛。
另外需要提供一種包含還原蝦紅素或其任何衍生物之飼料添加劑,其導致鮭魚中至少7%還原蝦紅素之肌肉保留率;亦即由鮭魚攝取之還原蝦紅素量之7%保留於肌肉中。
此外,需要提供包含還原蝦紅素或其任何衍生物之飼料添加劑,其在鮭魚中產生7 mg/kg之所需還原蝦紅素含量,向該鮭魚所投與之飼料包含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
亦需要提供一種包含還原蝦紅素或其任何衍生物之飼料添加劑,其導致虹鱒之還原蝦紅素之至少13%、較佳至少14%之肌肉保留率;亦即由虹鱒所攝取之還原蝦紅素量之至少13%、較佳至少14%保留於肌肉中。
此外,需要提供一種包含還原蝦紅素或其任何衍生物之飼料添加劑,其產生蝦所需之還原蝦紅素含量,向該蝦所投與之飼料包含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
另外,需要提供一種飼料添加劑,其為「無動物的」,意謂其不包含任何來自動物來源之成分。
發明概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飼料添加劑,其包含 a)至少一類胡蘿蔔素,其呈在0.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之量; b)至少一木質磺酸鹽,其呈在35重量%至60重量%範圍內之量;以及 c)至少一選自以下之化合物:己醣-二聚體、經改質之己醣-二聚體、己醣-寡聚物、經改質之己醣-寡聚物、己醣-聚合物、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及其任何混合物,其呈在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之量,其中進一步任擇地可存在至少一種己醣; d)至少一抗氧化劑,其呈在0至20重量%範圍內之量; e)至少一吸收劑,其呈在1重量%至20重量%範圍內之量;以及 殘餘水分,其呈在0至10重量%範圍內之量; 其中木質磺酸鹽b)及化合物c)形成基質,類胡蘿蔔素囊封於該基質中; 其中飼料添加劑中之乙氧喹(=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喹啉)之量≤0.5重量%; 其中飼料添加劑中之丁基化羥基甲苯之量≤0.5重量%; 其中所有量總和為100重量%且係以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製造此類飼料添加劑之方法。本發明之其他目標為包含此類飼料添加劑之飼料,以及用於色素沉著之方法及此類飼料添加劑及飼料之相應用途。
當將根據本發明之此類飼料添加劑或包含此類飼料添加劑之飼料投與動物時,其投與導致該動物之所需肌肉保留率水準。保留於肌肉中之所需類胡蘿蔔素水準導致類似於野生型對應物之合意的吸引消費者的肉色。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滿足此需求,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飼料添加劑,其包含 a)至少一類胡蘿蔔素,其呈在0.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之量; b)至少一木質磺酸鹽,其呈在35重量%至60重量%範圍內之量;以及 c)至少一選自以下之化合物:己醣-二聚體、經改質之己醣-二聚體、己醣-寡聚物、經改質之己醣-寡聚物、己醣-聚合物、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及其任何混合物,其呈在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之量,其中進一步任擇地可存在至少一種己醣; d)至少一抗氧化劑,其呈在0至20重量%範圍內之量; e)至少一吸收劑,其呈在1重量%至20重量%範圍內之量;以及 殘餘水分,其呈在0至10重量%範圍內之量; 其中木質磺酸鹽b)及化合物c)形成基質,類胡蘿蔔素囊封於該基質中; 其中飼料添加劑中之乙氧喹(=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喹啉)之量≤0.5重量%;並且 其中飼料添加劑中之丁基化羥基甲苯之量≤0.5重量%; 其中所有量總和為100重量%且係以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
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在動物中產生所需肌肉保留率水準,向該動物以包含根據本發明之此類飼料添加劑的飼料形式投與該飼料。
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尤其在鮭魚中產生7 mg/kg之所需還原蝦紅素含量,向該鮭魚投與的飼料包含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
此外,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展示由所進行之應力測試及自身穩定性測試(結果展示於 7 、8 及10-12 中)所證實之必需穩定性。此意謂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尤其含有還原蝦紅素或其衍生物之彼等飼料添加劑,在40℃及75%相對濕度下穩定至少1個月、較佳至少2個月、更佳至少3個月、最佳至少6個月。「穩定」意謂基於初始濃度,類胡蘿蔔素因降解等所致之損失小於7重量%,較佳小於5重量%。
此外,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展示低過濾殘餘物(參見 6 及13 )。過濾殘餘物用於藉由將約1 g飼料添加劑再分散於水中,經由濾紙(孔隙大小4-12 µm)及助濾劑過濾該飼料添加劑,並且用水洗滌過濾器來評估飼料添加劑之品質。回收過濾器中之剩餘部分且藉由分光光度法測定(K. Schiedt及S. Liaaen-Jensen, Isolation and Analysis. 於: G. Britton, S. Liaaen-Jensen, H. Pfander (編). Carotenoids, 第1A卷: Isolation and Analysis中;1995 Birkhäuser Verlag Basel, Switzerland)。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製造此類飼料添加劑之方法。本發明之其他目標為包含此類飼料添加劑之飼料,以及用於色素沉著之方法及此類飼料添加劑及飼料之相應用途。
有利地,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不包含因為增加殺蟲劑殘餘物含量而在論述中之蜂蠟。
較佳地,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及化合物c)作為具有不同分子大小且具有不同官能基之化合物的混合物形成緻密的及玻璃狀基質。
「囊封」意謂將類胡蘿蔔素包埋於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b)及化合物c)之基質中且從而防止氧化及降解。飼料添加劑之前驅物,亦即在已進行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製造方法之步驟iv)之後所獲得的分散液,形成水包油分散液,從而類胡蘿蔔素為位於內相中之油,且木質磺酸鹽充當乳化劑。化合物c)為基質中之填充劑及額外乳化劑,促成其穩定性。在分散液之「粉末捕獲」之後,包含類胡蘿蔔素之基質經吸收劑塗佈。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塗佈」意謂吸收劑包圍基質。
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單一化合物及其量可如下測定: 化合物a):一或多種類胡蘿蔔素
類胡蘿蔔素可例如藉由高效液相層析二極體陣列偵測(HPLC-DAD)或高效液相層析-螢光偵測(HPLC-FL)根據以下所公佈之方法提取且分析: W. Schüp, J. Schierle, Carotenoids, 第1A卷: Isolation and Analysis; Editors: G. Britton, S. Liaaen-Jensen, H. Pfander; Birkhäuser Verlag Basel (CH), 1995。 化合物b):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
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可在調配物中以分光光度法測定,例如根據由G. Jayne及E. Pohl於Das Papier, 1967, 21, 第10A卷, 第645-653頁 (「Nachweis der Ligninsulfonsäure in grosser Verdünnung (Abwässer von Sulfitzellstoff-Fabriken)」)所揭露之程序。 化合物c)
諸如OSA澱粉之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可使用濕式化學法來定性鑑別,該等濕式化學法諸如描述於專論「Modified Starches」(FAO JECFA專論16)中。OSA澱粉之定量可藉由旋光測定法進行(參見例如Gorden A. Mitchel, Methods of Starch Analysis, 1990, 42, 第131-134頁)。
己醣、己醣-二聚體、己醣-寡聚物及/或己醣-聚合物之混合物;亦即例如澱粉水解產物可藉由尺寸排阻層析分析;參見例如White DR Jr, Hudson P, Adamson JT於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3, 997(1-2), 第79-85頁(「Dextrin characterization by high-performance an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ion and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multi-angle light scattering--refractive index detection.」)。
己醣及己醣-二聚體;亦即例如諸如蔗糖之糖可藉由高效液相層析(HPLC)與折射率(RI)-偵測或脈動電流偵測分析;參見例如Diana Duarte-Delgado, Carlos-Eduardo Narváez-Cuenca, Luz-Patricia Restrepo-Sánchez, Ajjamada Kushalappa, Teresa Mosquera-Vásquez,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15, 第975卷, 第18-23頁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to quantify sucrose, glucose, and fructose in tubers of Solanum tuberosum Group Phureja」)。 化合物d):一或多種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可藉由高效液相層析-二極體陣列偵測/螢光偵測(HPLC-DAD/FL)分析,如例如由Paula Becker Pertuzatti, Marla Sganzerla, Andressa Carolina Jacques, Milene Teixeira Barcia, Rui Carlos Zambiazi, 於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第64卷, 第1期, 第259-263頁(「Carotenoids, tocopherols and ascorbic acid content in yellow passion fruit (Passiflora edulis) grown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systems」)中所揭露。 化合物e):一或多種吸收劑
具有吸收劑之塗層可使用耦接有用於鑑別澱粉之諸如傅里葉變換紅外(FTIR)之光譜技術及用於二氧化矽之X射線螢光的顯微鏡技術來定性表徵;參見例如P.V. Kowsik, N. Mazumder, Microsc. Res. Tech. 2018, 81, 第1533-1540頁(「Structur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rice and potato starch granules using microscopy and spectroscopy.」)及M. Mutsuga, K. Sato, Y. Hirahara, Y. Kawamura, Food Addit. Contam. Part A Chem. Anal. Control Expo. Risk Assess. 2011, 28(4), 第423-427頁(「Analytical methods for SiO2 and other inorganic oxides in titanium dioxide or certain silicates for food additive specifications」)。對於其他吸收劑的測定,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相應的分析方法。
下文給出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之單一化合物及其量之詳述。化合物 a) :類胡蘿蔔素
在本發明中,類胡蘿蔔素之實例包括藉由自天然來源(諸如植物物質)提取所獲得之天然存在之類胡蘿蔔素以及藉由習知方法(諸如化學合成或醱酵)所獲得之合成類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之實例包括烴(類胡蘿蔔素)及其氧化醇衍生物(葉黃素)。
類胡蘿蔔素之實例包括海葵紅素(actinioerythrol)、還原蝦紅素、臙脂樹紅色素(bixin)、斑螯黃質(canthaxanthin)、辣椒紅素(capsanthin)、辣椒玉紅素(capsorbin)、β-8'-阿撲胡蘿蔔醛(β-8’-apo-carotenal)(阿撲胡蘿蔔醛(apocarotenal))、β-12'-阿撲胡蘿蔔醛(β-12’-apo-carotenal)、β-4'-阿撲胡蘿蔔醛(β-4’-apo-carotenal)、乙基-8'-阿撲β-胡蘿蔔-8'-酸酯(ethyl-8’-apo-β-caroten-8’-oate)、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γ-胡蘿蔔素、α-隱黃素、β-隱黃素、葉黃素、番茄紅素、紫羅蘭紅素(violerythrin)、玉米黃素、檸檬黃素(citranaxanthin)、八氫番茄紅素(phytoene)、六氫番茄紅素(phytofluene)、藏花素、藏花酸、玉紅黃素、堇菜黃質、紫松果黃素及其任何混合物,以及諸如選自上述各者之含羥基或含羧基化合物之酯(例如,脂肪酸酯)的衍生物。
較佳地,已用於飼料中之所有類胡蘿蔔素均可用於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此等類胡蘿蔔素可用於色素沉著,尤其用於家禽之皮膚及脂肪著色,用於卵黃色素沉著或用於諸如魚及甲殼動物之水生動物之色素沉著。此類類胡蘿蔔素之較佳實例為:還原蝦紅素及其衍生物(諸如其脂肪酸酯)、斑螯黃質、乙基-8'-阿撲-β-胡蘿蔔-8'-酸酯(「阿撲酯」)、β-胡蘿蔔素、葉黃素及其衍生物(諸如其脂肪酸酯),以及其任何混合物。
因此,較佳地,將以下類胡蘿蔔素用於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還原蝦紅素、斑螯黃質、乙基-8'-阿撲-β-胡蘿蔔-8'-酸酯(=乙基-2,6,11,15-四甲基-17-(2,6,6-三甲基-1-環己烯-1-基)-2,4,6,8,10,12,14,16-十七胡蘿蔔酸酯)、β-胡蘿蔔素、葉黃素,以及還原蝦紅素衍生物、葉黃素衍生物及其任何混合物。更佳使用單一類胡蘿蔔素,其中還原蝦紅素、還原蝦紅素衍生物及斑螯黃質為尤其較佳的。最佳為還原蝦紅素及其衍生物。
「衍生物」為藉由化學反應衍生自類似化合物之化合物的結構類似物。術語「衍生物」尤其涵蓋酯,較佳脂肪酸酯。此等酯中之脂肪酸較佳為具有8至22個碳原子之飽和或不飽和直鏈或分支鏈脂肪酸。還原蝦紅素及其衍生物
尤其較佳用於本發明中之類胡蘿蔔素包括還原蝦紅素及/或其衍生物之游離形式,諸如還原蝦紅素之酯(下文中,此等一般稱為「還原蝦紅素」)。
如WO 2003/066583中所揭露之還原蝦紅素二酯亦可用於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亦即下式(I)之化合物,其中R及R*彼此獨立地為-NH-CH(R1 )-COOR2 或OR3 或-(Y)n -Z,其中R1 表示氫或形成蛋白質之胺基酸之殘基,R2 表示C1-6 烷基或C3-8 環烷基,R3 表示C1-12 烷基或C3-8 環烷基,Y表示C1-7 伸烷基或C2-7 伸烯基、n表示0或1,並且當n=0時,Z表示-C3-8 環烷基、-CH(C6 H5 )OR4 (其中R4 為H或乙醯基)、-COR5 (其中R5 為氫或C1-6 烷基)或-CH2 N+ (CH3 )3 X- (其中X- 為鹵素離子),或當n=1時,Z表示胺基、-O(CO)R6 (其中R6 為C1-6 烷基、芳基或雜芳基)、-OR7 (其中R7 為氫、C1-6 烷基或乙醯基)或-SR8 (其中R8 為C1-6 烷基);或不管n為0或1,Z可替代地表示芳基、雜芳基、-COOR5 (其中R5 為氫或C1-6 烷基)或基團-CH(CH3 )OR4 (其中R4 為H或乙醯基)。較佳地,R及R*為相同的基團。
Figure 02_image001
在式(I)之還原蝦紅素衍生物之上述定義中,含有三個或更多個碳原子之任何烷基或烯基可為直鏈或分支鏈的。此亦適用於由Y表示之C1-7 伸烷基或C2-7 伸烯基(二價);因此伸烷基可為例如亞甲基或二亞甲基、三亞甲基、四亞甲基、五亞甲基、六亞甲基或七亞甲基,或分別為亞乙基、1-亞丙基(乙基亞甲基)、經1-甲基或2-甲基取代之伸乙基以及含有總共至多七個碳原子之其他單分支鏈或多分支鏈伸烷基。另外,對於直鏈或分支鏈C2-7 伸烯基,此應理解為涵蓋具有一或(自C4 起)多個雙鍵之伸烯基;此類伸烯基之實例為式-CH=CH-、-CH=CH-CH2 -、-CH=CH-(CH2 )3 -及-(CH=CH)2 -之彼等伸烯基。
任何芳基(表示為Z,或當n為1時,表示為由Z表示之基團-O-COR6 中之R6 )可為未經取代之苯基、萘基或另一多環芳族烴基,或具有一或多個取代基之此類基團,尤其係選自C1-4 烷基、C1-4 烷氧基、鹵素及苯甲氧基之彼等取代基。鹵素指示氟、氯、溴或碘。經取代之苯基之實例為對甲苯基、3-甲氧苯基、4-甲氧苯基、2,5-二甲氧苯基、3,4-二甲氧苯基及4-苯甲氧基苯基。
亦表示為Z或-O-(CO)R6 中之R6 之表述「雜芳基」意謂具有芳族特徵之雜環基,其特徵在於將選自氧、硫及氮之一或多個雜原子作為環成員。此類雜芳基之實例為2-呋喃基或3-呋喃基、2-噻吩基或3-噻吩基及4-吡啶基。如在芳基之情況下,雜芳基可未經取代或經一或多個如上文針對經取代之芳基所指示之取代基取代。
關於表述「形成蛋白質之胺基酸之殘基」(當不表示氫時,表示為R1 ),此意謂基團-NH-CH(R1 )-COOR2 (其中R1 具有此意義)衍生自任何胺基酸H2 N-CH(R1 )-COOH,R1 表示胺基酸分子之可變部分。在胺基酸為例如甘胺酸之情況下,該基團表示-NH-CH2 -COOR2 ,R1 為氫且R2 為任何C1-6 烷基或C3-8 環烷基。在苯丙胺酸及甲硫胺酸之情況下,基團分別表示-NH-CH(C6 H5 )-COOR2 及苯基(C6 H5 ),以及-NH-CH(CH2 CH2 SCH3 )-COOR2 及2-甲硫基乙基(CH2 CH2 SCH3 )。
最後,鹵素離子X- 可為氟離子、氯離子、溴離子或碘離子,較佳為氯離子Cl- 。 式(I)之還原蝦紅素衍生物可呈任何可能的異構形式或呈異構體之混合物形式,例如外消旋體混合物。式(I)之特定還原蝦紅素衍生物之實例(具有適當的R意義)為:還原蝦紅素-二乙基二碳酸酯(R為乙氧基)、還原蝦紅素-二乙基二草酸酯(R為乙氧羰基)、還原蝦紅素-二(N-乙醯基甘胺酸酯) (R為乙醯胺基甲基)、還原蝦紅素-二順丁烯二酸酯(R為-CH=CH-COOH)、還原蝦紅素-二丁二酸酯(R為-CH2 -CH2 -COOH)、還原蝦紅素-二甲基二丁二酸酯(R為-CH2 -CH2 -COOCH3 )、還原蝦紅素-二乙基二丁二酸酯(R為-CH2 -CH2 -COOC2 H5 )、還原蝦紅素-二乙基二甘胺酸二胺基甲酸酯(R為-NH-CH2 -COOC2 H5 )、還原蝦紅素-二菸鹼酸酯(R為3-吡啶基)、還原蝦紅素-二甲硫胺酸二胺基甲酸酯(R為-NHCH(CH2 CH2 SCH3 )COOC2 H5 )、還原蝦紅素-二乙醯基二羥乙酸酯(R為乙醯氧基甲基)、還原蝦紅素-二苯基丙胺酸二胺基甲酸酯(R為-NHCH(CH2 C6 H5 )COOC2 H5 )、還原蝦紅素-二乙基二反丁烯二酸酯(R為-CH=CH-COOC2 H5 )、還原蝦紅素二(2-糠酸酯) (R為2-呋喃基)、還原蝦紅素-二甲基二丙二酸酯(R為-CH2 -COOCH3 )、還原蝦紅素-二(3-甲硫基丙酸酯) (R為3-甲硫基乙基)、還原蝦紅素-二甲氧基乙酸酯(R為甲氧基甲基)、還原蝦紅素-二-[(2-噻吩基)乙酸酯] [R為(2-噻吩基)甲基]、還原蝦紅素-二乳酸酯(R為1-羥乙基)、還原蝦紅素-二(乙醯基杏仁酸酯) (R為α-乙醯基氧基苯甲基)及還原蝦紅素二甜菜酯[R為-CH2 N+ (CH3 )3 Cl- ]。以上提及的還原蝦紅素衍生物中之每一者較佳呈(全-E)-3,3'-外消旋異構形式。六種還原蝦紅素衍生物,亦即還原蝦紅素-二乙基二碳酸酯、-二甲基二-丁二酸酯、-二乙基二丁二酸酯、-二菸鹼酸酯、-二甲氧基乙酸酯及-二-[(2-噻吩基)-乙酸酯]為尤其較佳的衍生物。
可用於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之其他還原蝦紅素二酯揭露於WO 2010/100229中。此等為如上文所給出之式(I)之還原蝦紅素酯,其中R及R*彼此獨立地為-A-(CO)ORx ,其中A為-CH2 -CH2 -或CH=CH-且Rx 為C1-4 烷基,其中R及R*較佳為相同的基團。
具有如上文所給出之基團之還原蝦紅素單酯亦由表述「還原蝦紅素衍生物」涵蓋。
還原蝦紅素之游離形式之化學名稱為3,3'-二羥基-β,β-胡蘿蔔素-4,4'-二酮。還原蝦紅素具有三種異構體:3S,3S'-形式、3S,3R'-形式(內消旋形式)及3R,3R'-形式,其視存在於分子兩端之環結構之3(3')-位置處之羥基的立體組態而定。相對於分子中心處之多烯鏈之共軛雙鍵系統,還原蝦紅素亦具有順式及反式幾何異構體。實例包括9-順式異構體、13-順式異構體、15-順式異構體及全-E異構體。此亦適用於還原蝦紅素衍生物。
3(3')-位置處之羥基可與脂肪酸形成酯。舉例而言,自磷蝦獲得之還原蝦紅素含有相對較大量之二酯,其具有二個與其鍵結之脂肪酸。自雨生紅球藻獲得之還原蝦紅素,其中還原蝦紅素呈3S,3S'-形式,含有相對較大量之單酯,該單酯具有一個與其鍵結之脂肪酸。
自紅發夫酵母獲得之還原蝦紅素為3R,3R'-形式,其具有與一般發現於自然界中之3S,3S'-形式相反的結構。此亦以非酯形式存在而不與脂肪酸形成任何酯,換言之呈游離形式。
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可含有含還原蝦紅素之油,其自含還原蝦紅素之天然產物分離或提取。此類含還原蝦紅素之油之實例包括自紅色酵母、發夫酵母、綠色藻類紅球藻、海洋細菌或其他生物體之培養物所獲得之提取物;以及來自南極磷蝦或其類似者之提取物。可用於本發明中之還原蝦紅素可為上文所提及之提取物、視需要藉由提取物之適當純化所獲得之產物或化學合成產物。可購自DSM Nutritional Products股份公司(CH)之化學合成的還原蝦紅素為尤其較佳的。
關於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之還原蝦紅素的量,直接計算還原蝦紅素之游離形式之量,但還原蝦紅素之脂肪酸酯之量係依據還原蝦紅素之游離形式來計算。
以此方式選擇類胡蘿蔔素之量以使得以飼料添加劑之乾物質總重量計,其於飼料添加劑中之最終量較佳在0.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更佳在2.0重量%至20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甚至更佳在5.0重量%至20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最佳在8重量%至16重量%範圍內。此等偏好亦適用於如上文所給出之較佳類胡蘿蔔素。化合物 b) 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
存在於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之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尤其為工業上生產之產品,其含有具有最廣泛多種陽離子之木質磺酸鹽。木質磺酸鈉、木質磺酸鈣、木質磺酸鎂及木質磺酸銨為尤其較佳的。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可含有單一木質磺酸鹽或若干種木質磺酸鹽之混合物作為成分b)。此外,存在於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之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可為工業上生產之產品的一部分,該產品除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外亦含有其他組分。
如所已知,生物聚合物木質素與纖維素一起存在於植物中,尤其木材中。取決於木材類型,木材含有約16重量%至37重量%之木質素。化學上考慮的是,木質素由具有估計為至少20 kD之分子量的甲氧基化苯基丙烷單體(對香豆醇、松柏醇、芥子醇等)之不規則聚合物組成。在纖維素生產中之第一步驟中,分解木材,其在大多數情況下藉由在125℃-180℃下用亞硫酸鹽鹼液處理來達成。由此,釋放纖維素且木質素轉化成水溶性衍生物,亦即木質磺酸鹽(亦稱為「亞硫酸鹽木質素」)。在較小規模上,亦藉由用氫氧化鈉及四硫化二鈉處理木材來達成木材之分解(「牛皮紙方法」)。在此方法中所獲得之木質素稱為「牛皮紙木質素」或「硫酸鹽木質素」且在中性pH值下為水不可溶的。用於生產纖維素之最新方法使用有機溶劑(例如醇,亦與水混合)來分解木材,且如此所產生之木質素稱為「有機溶劑木質素」。木質素之此形式同樣為水不可溶的。目前,主要木質磺酸鹽及牛皮紙木質素為市售的。
通常,在木材分解之後,纖維素經分離且所得含木質磺酸鹽之溶液濃縮至約50%固體含量且以此形式出售大多數生產者亦提供粉狀產品,其已藉由對溶液進行噴霧乾燥而獲得,且此等固體形式除木質素外亦含有大量的各種醣類。一些生產者藉由酶移除醣類且必要時藉由純化(例如藉由超速離心)自初級(粗)木質磺酸鹽製造具有相對較高含量之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的木質磺酸鹽。亦提供之牛皮紙木質素可為磺化的以便實現水溶性,且磺化產物適合作為用於根據本發明之製備物中之木質磺酸鹽。市售木質磺酸鹽產品通常由約40%-90%木質磺酸鹽及較少量之各種醣、灰分、碳水化合物、乙酸鹽、甲酸鹽、樹脂等組成,其中組成取決於所使用之木材之品質。
此類水溶性木質磺酸鹽產品亦適合用於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一般而言,不僅具有相對較高含量之醣類及額外副產物之粗產物,且前述一或多種經純化之木質磺酸鹽亦可用於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其限制條件為一或多種此類木質磺酸鹽為水溶性的或至少水分散性的。
一或多種非常適合的木質磺酸鹽之較佳實例為:木質磺酸鈉、木質磺酸銨、木質磺酸鎂及木質磺酸鈣。木質磺酸鈉及木質磺酸鈣為尤其較佳的。最佳為木質磺酸鈣。
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之供應商為:Borregaard Industries有限公司, Norway;Burgo Group、Rayonier Advanced Materials、Wuhan Xinyingda Chemicals、Shenyang Xingzhenghe Chemical、Abelin Polymers、GREENAGROCHEM、Harbin Fecino Chemical、Karjala Pulp、Nippon Paper Industries、Pacific Dust Control、Sappi、The Dallas Group of America、Venki Chem及Xinyi Feihuang Chemical。
尤其適合的脫糖木質磺酸鈣以商標名Borrebright CY22P、Borresperse Na220及Borrement CA120購自Borregaard Industries有限公司, Norway,其中Borrebright CY22P為尤其較佳的。此藉由將雲杉木材剪切成碎片且將其與蒸煮亞硫酸氫鈣溶液一起進料至蒸煮器中來製造。在高溫(130℃-140℃)下之蒸煮期間,木材中之木質素解聚合且磺化,從而產生水溶性木質磺酸鹽。在蒸煮結束時,亞硫酸鹽液體含有木質磺酸鈣及糖。藉由過濾將亞硫酸鹽液體(木質磺酸鈣及糖)與纖維素漿分離。在蒸發設備中將亞硫酸鹽鹼液濃縮至約53%。將濃縮液體進料至噴霧乾燥器中以產生木質磺酸鹽粉末(入口溫度在200℃至250℃範圍內)。
以此方式選擇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之量以使得以飼料添加劑中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其於飼料添加劑中之最終量較佳在35重量%至60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更佳在37重量%至57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甚至更佳在40重量%至55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最佳在40重量%至54重量%範圍內。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b)與一或多種類胡蘿蔔素a)之重量比在1:1至15:1範圍內、較佳在1:1至10:1範圍內、更佳在2:1至7:1範圍內、甚至更佳在3:1至6:1範圍內、最佳在3.5:1至5.2:1範圍內。
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一或多種化合物c)與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b)之重量比在2:1至1:10範圍內、較佳在1:1至1:7範圍內、更佳在1:1.5至1:6範圍內、最佳在1:2至1:5.5範圍內。化合物 c)
化合物c)選自己醣-二聚體、經改質之己醣-二聚體、己醣寡聚物、經改質之己醣寡聚物、己醣-聚合物、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及其任何混合物。亦可存在己醣。其意謂亦涵蓋己醣與己醣-二聚體之混合物。己醣與己醣-二聚體之混合物之實例為轉化糖(葡萄糖+果糖+蔗糖)。
己醣為具有六個碳原子之單醣。己醣藉由官能基分類,其中醛己醣在位置1處具有醛,且酮己醣在位置2處具有酮。
較佳地,化合物c)係選自醛己醣-酮己醣-二聚體、醛己醣-寡聚物或經改質之醛己醣聚合物或其任何混合物。
己醣-二聚體中之己醣可為一種單一己醣或二種彼此不同的己醣。己醛-二聚體之實例為蔗糖(葡萄糖-果糖-二聚體)、乳糖(葡萄糖-半乳糖-二聚體)、麥芽糖(具有α-(1-4)-鍵之葡萄糖-二聚體)、異麥芽糖(具有α-(1-6)-鍵之葡萄糖-二聚體)、海藻糖(具有具有α-(1-1)-鍵之葡萄糖-二聚體)及黑麯黴糖(具有α-(1-3)-鍵之葡萄糖-二聚體),以及其任何混合物。在二種己醣為彼此不同的情況下,己醣-二聚體之一個較佳實例為蔗糖、葡萄糖-果糖-二聚體。
己醣-寡聚物中之己醣可為一種單一己醣或若干種彼此不同的己醣。己醣較佳為葡萄糖。己醣-寡聚物之更佳實例為水解澱粉產物,諸如葡萄糖漿、無水葡萄糖漿(dried glucose syrups)或糊精。此類葡萄糖漿、無水葡萄糖漿及糊精根據其「右旋糖當量」分類且可進一步含有己醣、己醣-二聚體及己醣聚合物。
「右旋糖」為「葡萄糖」之同義詞。術語「右旋糖當量」(dextrose equivalent;DE)表示水解度且係基於乾重以D-葡萄糖計算之還原糖之量的量度;標度係基於DE接近於0之天然澱粉及DE為100之葡萄糖。
麥芽糊精為DE在3至20範圍內之糊精;具有DE>20之水解澱粉產物稱為「葡萄糖漿」或「無水葡萄糖漿」-取決於其含水量。「葡萄糖漿」或「無水葡萄糖漿」可以粉末、微顆粒或顆粒形式使用。葡萄糖漿一般由葡萄糖、麥芽糖以及寡醣及多醣之混合物組成,其中此等成分之量不同。
亦含有己醣及己醣-二聚體之市售己醣-寡聚物例如可以商標名Glucidex 21 (來自Roquette)、Glucidex IT 47 (來自Roquette)、Dextrose Monohydrate ST (來自Roquette)、Sirodex 331 (來自Tate & Lyle)、Glucamyl F 452 (來自Tate & Lyle)及Raftisweet I 50/75/35 (來自Lebbe Sugar Specialties)購得,其中Glucidex 21及Glucidex 47為尤其較佳的。
己醣-聚合物及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中之己醣可為一種單一己醣或許多種己醣之混合物。較佳地,一種己醣或二種彼此不同的己醣存在於本發明之己醣-聚合物或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中。更佳地,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為經改質之食物澱粉,諸如經辛烯基丁二酸改質之澱粉(所謂的「OSA-澱粉」),其實際上為葡萄糖、葡萄糖-二聚體、葡萄糖-寡聚物、葡萄糖-聚合物(=澱粉)及經OSA改質之葡萄糖-二聚體、葡萄糖-寡聚物及葡萄糖-聚合物(=經OSA改質之澱粉)之混合物。
最佳化合物c)為DE在10至50範圍內、更佳DE在15至40範圍內、甚至更佳DE在15至30範圍內、最佳DE在15至25範圍內之澱粉水解產物,諸如無水葡萄糖漿及糊精。
此類澱粉水解產物之市售實例為無水葡萄糖漿(如例如Glucidex 21及Glucidex IT47)及糊精(諸如黃糊精)。最佳實例亦為其與經改質之食物澱粉之混合物,其中糊精與經改質之食物澱粉之重量比為1:1為尤其較佳的。下文給出更多細節。
Glucidex 21為DE在20至23範圍內之無水葡萄糖漿,其呈精細粉末形式,其中至少50%粒子大於40 μm且最多10%粒子大於250 μm。Glucidex21含有3%葡萄糖、7%麥芽糖以及90%寡醣及多醣。
Glucidex IT 47為DE在43至47範圍內之無水葡萄糖漿,其呈微顆粒形式,其中至少95%粒子大於40 μm且最多5%粒子大於500 μm。Glucidex IT 47含有5%葡萄糖、50%麥芽糖以及45%寡醣及多醣。
其他較佳化合物c)為以澱粉水解產物之總重量計具有最大量為10重量%之還原糖的澱粉水解產物。
以此方式選擇化合物c)之量以使得以飼料添加劑中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其於飼料添加劑中之最終量為至少5重量%、其最終量較佳在5重量%至30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更佳在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甚至更佳在8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最佳在10重量%至22重量%範圍內。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化合物c)為至少5重量%己醣寡聚物(諸如糊精)與至少5重量%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諸如經改質之食物澱粉)之混合物,兩者之量均以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 糊精
糊精為藉由水解澱粉或肝醣而產生之一組低分子量碳水化合物。糊精為由α-(1→4)或α-(1→6)糖苷鍵連接之D-葡萄糖單元之聚合物的混合物。
糊精可例如使用如澱粉酶之酶由澱粉產生或藉由在酸性條件下施加乾燥加熱(「高溫分解」或「焙烤」)產生。藉由熱產生之糊精亦稱為「焦糊精」。澱粉在酸性條件下在焙烤期間水解,且短鏈澱粉部分用α-(1,6)鍵部分再分支成經降解之澱粉分子。其具有低黏度。
較佳地,來自Roquette之市售黃糊精用於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 「經改質之食物澱粉」
經改質之食物澱粉為已藉由已知方法化學改質成具有為其提供親水性及親脂性部分之化學結構的食物澱粉。經改質之食物澱粉較佳具有較長烴鏈作為其結構之一部分(較佳為C5-C18)。
至少一種經改質之食物澱粉較佳用於製備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但有可能在一種飼料添加劑中使用二種或更多種不同的經改質之食物澱粉之混合物。 澱粉為親水性的,且因此並不具有乳化力。然而,經改質之食物澱粉係由藉由已知化學方法經疏水性部分取代之澱粉製得。舉例而言,澱粉可用經烴鏈取代之環狀二羧酸酐(諸如丁二酸酐)處理。尤其較佳之經改質之食物澱粉具有下式(I)
Figure 02_image003
其中St為澱粉,R為伸烷基且R'為疏水性基團。R較佳為諸如二亞甲基或三亞甲基之低碳數伸烷基。R'可為烷基或烯基,較佳具有5至18個碳原子。較佳的式(I)化合物為「OSA-澱粉」(辛烯基丁二酸澱粉鈉)。取代度,亦即,酯化羥基之數目比游離非酯化羥基之數目通常在0.1%至10%範圍內、較佳在0.5%至4%範圍內、更佳在2%至3%範圍內變化。
術語「OSA-澱粉」指示來自任何天然來源之任何澱粉,該澱粉經辛烯基丁二酸酐(OSA)處理。取代度,亦即,經OSA酯化之羥基之數目比游離非酯化羥基之數目通常在0.1%至10%範圍內、較佳在0.5%至4%範圍內、更佳在2%至3%範圍內變化。「經改質之食物澱粉」為通常用於OSA-澱粉之同義詞。
澱粉之天然來源可為玉米、蠟質玉米、小麥、木薯、豌豆及馬鈴薯或合成的。
術語「OSA-澱粉」亦涵蓋例如以商標名HiCap 100、Capsul (辛烯基丁二酸酯澱粉糊精)、Capsul HS、Purity Gum 2000、Cleargum COA1、Cleargum CO03、UNI-PURE、HYLON VII購自Ingredion;分別購自Ingredion及Roquette;以商標C*EmCap購自Cargill或購自Tate & Lyle的此類澱粉。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使用市售經改質之食物澱粉,諸如分別來自Ingredion之Capsul及Capsul HS或來自Roquette之Cleargum COA1。
術語「經改質之澱粉」及「OSA-澱粉」亦進一步涵蓋部分酶水解(例如藉由醣苷酶(EC 3.2;參見http://www.chem.qmul.ac.uk/iubmb/enzyme/EC3.2/)水解)的經改質之澱粉/OSA-澱粉,以及藉由已知方法(所謂的酸降解)部分化學水解之經改質之澱粉/OSA澱粉。
酶水解習知地係在約5℃至約<100℃之溫度下,較佳在約5℃至約70℃之溫度下,更佳在約20℃至約55℃之溫度下進行。
醣苷酶可來自水果、動物來源、細菌或真菌。醣酶可具有內活性及/或外活性。因此,可使用內醣苷酶及外醣苷酶或其混合物中之任一者之酶製備物。較佳地,醣苷酶具有果膠分解活性及/或半纖維素分解活性。通常,醣苷酶亦展示未知的副作用,但其對於製造所需產物而言並非關鍵的。
醣苷酶之實例為來自供應商Novozymes、Genencor、AB-Enzymes、DSM Food Specialities、Amano等之市售酶製備物。
添加醣苷酶以提供以經改質之澱粉/OSA-澱粉之乾重計約0.01重量%至約10重量%、較佳約0.1重量%至約1重量%之濃度。在本發明方法之一較佳實施例中,一次性添加酶。酶水解亦可逐步進行。舉例而言,將醣苷酶或醣苷酶之混合物以例如1%之量添加至培育批料中,之後例如在5至10分鐘之後(在35℃之溫度下)添加另一醣苷酶或醣苷酶之混合物,其可藉由與首先添加之醣苷酶或醣苷酶之混合物相同或不同的量來添加,例如以2%之量添加,之後培育批料在35℃下水解10分鐘。使用此程序,可使用水解度大約為零之起始經改質之澱粉/OSA-澱粉。
水解之持續時間可在約幾秒與約300分鐘之間變化。酶處理之確切持續時間可以經驗方式相對於經改質之澱粉/OSA-澱粉之所需特性測定,諸如乳化穩定性、乳化力、乳液之液滴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酶活性或受質組成之參數。可替代地,其可藉由量測重量莫耳滲透濃度來測定(W. Dzwokak及S. Ziajka,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99, 64 (3) 393-395)。
醣苷酶之失活宜藉由熱變性,例如藉由將培育批料加熱至約80至85℃持續5至30分鐘,尤其持續5至10分鐘來達成。化合物 d) 抗氧化劑
歐盟暫停管制批准將乙氧喹用於飼料中。因此,有利的是,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基本上不含乙氧喹。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基本上不含」意謂以飼料添加劑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乙氧喹之量≤0.5重量%、較佳≤0.2重量%、更佳≤0.1重量%。最佳地,在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製造期間不添加乙氧喹。因此,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最佳不存在乙氧喹。
有利地,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亦基本上不含丁基化羥基甲苯,諸如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IUPAC名稱=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基本上不含」意謂以飼料添加劑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丁基化羥基甲苯之量≤0.5重量%、較佳≤0.2重量%、更佳≤0.1重量%。最佳地,在製造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期間不添加丁基化羥基甲苯。因此,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最佳不存在丁基化羥基甲苯。
在本發明之一最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既不存在乙氧喹亦不存在丁基化羥基甲苯。
飼料添加劑可包含抗氧化劑或抗氧化劑之混合物。較佳使用脂溶性抗氧化劑與水溶性抗氧化劑之混合物。
若抗氧化劑或抗氧化劑之混合物存在,則以此方式選擇該抗氧化劑/該等抗氧化劑之混合物總量,以使得該抗氧化劑/該等抗氧化劑之混合物在飼料添加劑中之最終量以飼料添加劑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較佳在1重量%至20重量%範圍內,更佳其最終量在2重量%至15重量%且尤其2重量%至12重量%範圍內,甚至更佳其最終量在3重量%至10重量%範圍內,最佳其最終量在3重量%至8重量%範圍內。 脂溶性抗氧化劑
適合的脂溶性抗氧化劑之實例為生育酚及其類似物,諸如式(II)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5
其中R1a 及R2a 彼此獨立地為H或C1-11 烷基或(CH2 )n -OH,其中n為1至4之整數,或R1a 及R2a 共同表示酮基, A為CHR3a 或C(=O),以及 其中R3a 、R4a 及R6a 彼此獨立地為H或C1-4 烷基,並且 其中R5a 為H或OH或C1-4 烷基或C1-4 烷氧基,如WO 2019/185894中所揭露。
其他適合的脂溶性抗氧化劑為式(II)化合物,其中二個取代基R1a 及R2a 中之一者為C12-21 烷基且二個取代基R1a 及R2a 中之另一者為氫或C1-5 烷基或(CH2 )n -OH,其中n為1至5之整數,並且其中A為CH(R3a ),且其中R3a 、R4a 及R6a 彼此獨立地為H或C1-4 烷基,且其中R5a 為H或OH或C1-4 烷基或C1-4 烷氧基,如WO 2019/185938中所揭露。
式(II)化合物,其中A為CH2 ,R1a 為C1-5 烷基,R2a 為H或C1-2 烷基,R5a 為H或C1-4 烷氧基或C1-4 烷基,且R4a 及R6a 彼此獨立地為H或C1-4 烷基,其中如WO 2019/185900中所揭露之偏好亦為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之適合的抗氧化劑。
如WO 2019/185894中所揭露之式(II)之抗氧化劑之較佳實例為以下式(1)-(11)化合物,其中「Me」為甲基:
Figure 02_image007
Figure 02_image009
Figure 02_image011
Figure 02_image013
Figure 02_image015
Figure 02_image017
Figure 02_image019
Figure 02_image021
Figure 02_image023
Figure 02_image025
Figure 02_image027
可用於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之適合的抗氧化劑之其他實例為式(III)及(IV)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29
其中R1b 及R2b 彼此獨立地為H或C1-11 烷基或(CH2 )n -OH,其中n為1至6之整數,或R1b 及R2b 共同表示酮基,且其中R3b 、R4b 、R5b 及R6b 彼此獨立地為H或C1-6 烷基或C1-6 烷氧基,並且R7b 為H或C1-6 烷基,如WO 2019/185898中所揭露。
由此,「烷基」及「烷氧基」分別涵蓋直鏈烷基及分支鏈烷基,以及直鏈烷氧基及分支鏈烷氧基。
式(III)及(IV)化合物之較佳實例為以下化合物(12)-(19):
Figure 02_image031
Figure 02_image033
Figure 02_image035
Figure 02_image037
Figure 02_image039
Figure 02_image041
Figure 02_image043
其他適合的抗氧化劑為式(V)化合物,其中R1 、R2 及R3 彼此獨立地為H或直鏈C1-6 烷基或分支鏈C3-8 烷基,其中R1 較佳為H或甲基或乙基或正丙基或異丙基或第三丁基,且R2 及R3 彼此獨立地為H或甲基或乙基,以及如WO 2019/185940中所揭露之其他偏好。
Figure 02_image045
此外,如WO 2019/185904中所揭露之式(VI)化合物可用作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之抗氧化劑,其中n為1或2,R1b 及R3b 彼此獨立地為H或C1-5 烷基,且R2b 為H或C1-5 烷基或C1-5 烷氧基,較佳地限制條件為R1b 、R2b 及R3b 中之至少一者為H。
Figure 02_image047
由此,以下式(VI-1)及(VI-2)之化合物為尤其較佳的:
Figure 02_image049
Figure 02_image051
星號*標記每個手性/立體對稱中心,亦即在該等中心具有任何組態之所有可能的異構體分別由術語「式(VI-1)化合物」及「式(VI-2)化合物」涵蓋。
其他適合的抗氧化劑為:五倍子酸衍生物,諸如揭露於WO 2008/080152中之彼等;羥基肉桂酸,諸如阿魏酸(=3-(4-羥基-3-甲氧基苯酚)丙-2-烯酸);羥基香豆素;羥基苯甲酸,諸如五倍子酸(=3,4,5-三羥基苯甲酸)及丁香酸(=4-羥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五倍子酸丙酯;迷迭香酸;以及鼠尾草酸。
適合的脂溶性抗氧化劑亦分別為如WO 2019/185942及WO 2019/185888中所公佈之下式(VII)及(VIII)化合物,其中R1c 、R2c 及R3c 彼此獨立地為H或C1-4 烷基。其較佳實例為如下文所示之式(20)至(27)之參雙鍵生育酚及生育酚。
Figure 02_image053
Figure 02_image055
星號*標記每個手性/立體對稱中心。術語「式(VII)/(VIII)化合物」涵蓋在該等中心處具有任何組態之所有可能的異構體。
式(VII)化合物之尤其較佳實例為以下式(20) (=α-參雙鍵生育酚)、(21) (=β-參雙鍵生育酚)、(22) (=γ-參雙鍵生育酚)及(23) (=δ-參雙鍵生育酚)化合物,其中包括所有可能的非對映異構體及對映異構體。
Figure 02_image057
Figure 02_image059
Figure 02_image061
Figure 02_image063
式(VIII)化合物之尤佳實例為以下式(20) (=α-生育酚)、(21) (=β-生育酚)、(22) (=γ-生育酚)及(23) (=δ-生育酚)化合物,其中包括所有可能的非對映異構體及對映異構體。
Figure 02_image065
Figure 02_image067
Figure 02_image069
Figure 02_image071
星號*標記每個手性/立體對稱中心。術語「式(20)/(21)/(22)/(23)/(24)/(25)/(26)/(27)化合物」涵蓋在該等中心處具有任何組態之所有可能的異構體。
最佳的脂溶性抗氧化劑為α-生育酚,尤其DL-α-生育酚。 水溶性抗氧化劑
一般而言,可使用飼料中所允許且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水溶性抗氧化劑。
水溶性抗氧化劑之較佳實例為抗壞血酸及其鹽,諸如抗壞血酸之鹼金屬鹽及鹼土金屬鹽以及抗壞血基-2-磷酸鹽,如EP-A 972 777中所揭露。
尤其較佳為抗壞血酸之鹼金屬鹽及鹼土金屬鹽。最佳水溶性抗氧化劑為抗壞血酸鈉。 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中之最佳抗氧化劑
最佳為α-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混合物,其中α-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重量比在5:1至1:5範圍內為尤其較佳的,α-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重量比在3:1至1:3範圍內為更佳的,α-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重量比在2.5:1至1:1範圍內為甚至更佳的,α-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重量比為在2:1至1:1範圍內為尤其更佳的,並且2:1之α-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重量比為最佳的。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
飼料添加劑可呈液體(=分散液)或固體形式。
此類飼料添加劑之組成展示於下 1 中,其中給出成分及其量。量以重量%形式給出且係以包含吸收劑之飼料成分之總重量計。所有成分之量總和為總重量之100%。
應理解,一種成分之各單一較佳量可與任何另一成分之各較佳單一量組合。
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一或多種化合物c)與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b)之重量比在2:1至1:10範圍內、較佳在1:1至1:7範圍內、更佳在1:1.5至1:6範圍內、最佳在1:2至1:5.5範圍內。
較佳飼料添加劑為一種其中以不含吸收劑重量之飼料添加劑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化合物a)至d)之總量為至少90重量%、較佳至少95重量%、較佳至少97重量%之飼料添加劑。
表1 :根據本發明之固體飼料添加劑之組成,其中飼料添加劑包含吸收劑。所有量均以該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
成分 [ 重量 %] 較佳量 [ 重量 %] 更佳量 [ 重量 %] 最佳量 [ 重量 %]
具有如上文所給出之偏好之類胡蘿蔔素 ( 化合物 a)) 0.5-25 2-20 5-20 8-16
一或多種具有如上文所給出之偏好之木質磺酸鹽 ( 化合物 b)) 35-60 37-58 40-56 40-54
具有如上文所給出之偏好之化合物 c) ≥ 5 5-30 8-25 10-22
具有如上文所給出之偏好之抗氧化劑 ( 化合物 d)) 0-20 1-20 2-15 2-12
具有如下文所給出之偏好之吸收劑 1-20 5-20 10-20 10-20
殘餘水分 0-10 0.5-8 1-5 3-5
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較佳實施例
有利地,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不包含因為增加殺蟲劑殘餘物含量而在論述中之蜂蠟。
包含吸收劑之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固體飼料添加劑之組成列於下 2-5 中。所有成分之總量均以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且總計為100重量%。應理解,一種成分之各單一較佳量可與任何另一成分之各較佳單一量組合。根據 4 之飼料添加劑為尤其較佳的。表2
成分 [ 重量 %] 較佳量 [ 重量 %] 更佳量 [ 重量 %] 最佳量 [ 重量 %]
類胡蘿蔔素 ( 化合物 a)) 較佳為還原蝦紅素及其衍生物 0.5-25 2-20 5-20 8-16
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 ( 化合物 b)) 較佳為木質磺酸鈣 35-60 37-58 40-56 40-54
無水葡萄糖漿 ≥ 5 5-30 8-25 10-22
抗氧化劑 ( 化合物 d)) 較佳為 α - 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混合物 0-15 1-12 2-10 3-8
殘餘水分及吸收劑,較佳為澱粉或二氧化矽 1-30 5.5-28 11-25 13-25
亦可使用葡萄糖漿代替無水葡萄糖漿。隨後相應地計算該量。
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無水葡萄糖漿與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b)之重量比在2:1至1:10範圍內、較佳在1:1至1:7範圍內、更佳在1:1.5至1:6範圍內、最佳在1:2至1:5.5範圍內。表3
成分 [ 重量 %] 較佳量 [ 重量 %] 更佳量 [ 重量 %] 最佳量 [ 重量 %]
類胡蘿蔔素 ( 化合物 a)) 較佳為還原蝦紅素及其衍生物 0.5-25 2-20 5-20 8-16
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 ( 化合物 b)) 較佳為木質磺酸鈣 35-60 37-58 40-56 40-54
糊精,較佳為黃糊精 ≥ 5 5-30 8-25 10-22
抗氧化劑 ( 化合物 d)) 較佳為 α - 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混合物 0-15 1-12 2-10 3-8
殘餘水分及吸收劑,較佳為澱粉或二氧化矽 1-30 5.5-28 11-25 13-25
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糊精與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b)之重量比在2:1至1:10範圍內、較佳在1:1至1:7範圍內、更佳在1:1.5至1:6範圍內、最佳在1:2至1:5.5範圍內。表4
成分 [ 重量 %] 較佳量 [ 重量 %] 更佳量 [ 重量 %] 最佳量 [ 重量 %]
類胡蘿蔔素 ( 化合物 a)) 較佳為還原蝦紅素及其衍生物 0.5-25 2-20 5-20 8-16
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 ( 化合物 b)) 較佳為木質磺酸鈣 35-60 37-57 40-55 40-50
糊精 + OSA- 澱粉 ≥ 5 10-30 15-28 15-22
抗氧化劑 ( 化合物 d)) 較佳為 α - 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混合物 0-15 1-12 2-10 3-8
殘餘水分及吸收劑,較佳為澱粉或二氧化矽 1-30 5.5-28 11-25 13-25
亦可使用葡萄糖漿或無水葡萄糖漿與OSA-澱粉之混合物代替糊精與OSA-澱粉之混合物。
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糊精及OSA澱粉與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b)之重量比在2:1至1:10範圍內、較佳在1:1至1:7範圍內、更佳在1:1.5至1:6範圍內、最佳在1:2至1:5.5範圍內。表5
成分 [ 重量 %] 較佳量 [ 重量 %] 更佳量 [ 重量 %] 最佳量 [ 重量 %]
類胡蘿蔔素 ( 化合物 a)) 較佳為還原蝦紅素及其衍生物 0.5-25 2-20 5-20 8-16
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 ( 化合物 b)) 較佳為木質磺酸鈣 35-60 37-58 40-56 40-54
己醣 - 二聚體,諸如蔗糖 ≥ 5 5-30 8-25 10-22
抗氧化劑 ( 化合物 d)) 較佳為 α - 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混合物 0-15 1-12 2-10 3-8
吸收劑 較佳為澱粉或二氧化矽 以及殘餘水分 1-30 5.5-28 11-25 13-25
在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實施例中,己醣-二聚體與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b)之重量比在2:1至1:10範圍內、較佳在1:1至1:7範圍內、更佳在1:1.5至1:6範圍內、最佳在1:2至1:5.5範圍內。
根據 2-5 之其他較佳飼料添加劑為其中化合物a)至d)之總量以不包括吸收劑之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為至少90重量%、較佳至少95重量%、較佳至少97重量%之飼料添加劑。
若飼料添加劑為液體,則必須相應地調整其成分a)至d)之量以獲得具有相同相對量之飼料添加劑之單一成分a)至d)的飼料添加劑(亦參見 1-5 )。以液體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該等液體飼料添加劑中之水之量較佳在30重量%至60重量%範圍內、更佳在35重量%至55重量%範圍內、甚至更佳在40重量%至50重量%範圍內、最佳在45重量%至50重量%範圍內。本發明之方法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用於製造具有如上文所引用之所有偏好的飼料添加劑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藉由使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及化合物c)以及任擇地水溶性抗氧化劑溶解於水中而提供基質; ii)藉由使類胡蘿蔔素及任擇地脂溶性抗氧化劑溶解於有機溶劑中而提供活性相; iii)將步驟i)中所獲得之基質與步驟ii)中所獲得之活性相混合以獲得乳液; iv)將活性相之小液滴溶化(comminuting)於步驟iii)中所獲得之乳液中且移除有機溶劑以獲得分散液; v)在吸收劑存在下乾燥步驟iv)中所獲得之該分散液以獲得固體飼料添加劑。
飼料添加劑可以液體或固體形式使用。在步驟iv)之後獲得液體形式(=分散液),步驟v)之後獲得固體形式。較佳地,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以固體形式使用。
製造飼料添加劑及其前驅物(亦即在已執行步驟iv)之後獲得之分散液)之方法之單個步驟更詳細地揭露於下文中。 步驟i)
選擇一或多種木質磺酸鹽b)、化合物c)及水溶性抗氧化劑d) (若存在)之量以使得在進行步驟i)至iv)以及i)至v)之後,所得液體或固體飼料添加劑中之此等化合物之最終量分別如上文所描述。
較佳地,此步驟在25℃至70℃範圍內之溫度下、更佳在30℃至65℃範圍內之溫度下、甚至更佳在40℃至62℃範圍內之溫度下、最佳在50℃至60℃範圍內之溫度下進行。 步驟ii)
選擇類胡蘿蔔素a)及脂溶性抗氧化劑d) (若存在)之量以使得在進行步驟i)至iv)以及i)至v)之後,所得液體或固體飼料添加劑中之此等化合物之最終量分別如上文所描述。
選擇有機溶劑之量及溶解溫度以便完全溶解類胡蘿蔔素a)及脂溶性抗氧化劑d) (若存在)。通常必需加熱混合此步驟中存在之所有化合物時所獲得之懸浮液以獲得溶液。
適合的有機溶劑之實例為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1-甲氧基-2-丁醇、1-丙氧基-2-丙醇、四氫呋喃、丙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伸丙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異丙酯及甲基第三丁基醚。
懸浮液加熱至的溫度例如在40℃至90℃範圍內,更佳溫度在50℃至80℃範圍內。 步驟iii)
較佳地,此步驟在30℃至70℃範圍內之混合溫度下、更佳在35℃至65℃範圍內之混合溫度下、甚至更佳在40℃至60℃範圍內之混合溫度下進行以獲得乳液。 步驟iv)
溶化(comminution)可藉由使用轉子定子裝置或高壓均質機或兩者來達成。亦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其他裝置。
若使用轉子定子裝置及/或高壓均質機,則較佳施加在70巴至1000巴範圍內、更佳在100巴至300巴範圍內之壓降。
有機溶劑可例如藉由使用旋轉式蒸發器或薄膜蒸發器級聯來移除。亦可應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其他方法。 步驟v)
較佳進行乾燥步驟。由此,液體形式轉化成固體形式。
轉化成固體形式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方法達成,其中使用吸收劑,較佳藉由粉末捕獲技術,其中經噴灑之分散小液滴由吸收劑(所謂的「捕獲介質」),諸如澱粉捕獲,且乾燥。
適合的吸收劑包括玉米澱粉以及來自其他植物來源之澱粉、二氧化矽、經改質之二氧化矽、磷酸三鈣、碳酸鈣、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鎂、氧化鈣、氧化鎂、二磷酸二鈣、矽酸鈣、矽酸鎂、三矽酸鎂、矽鋁酸鈉、滑石、高嶺土、硬脂酸鈣、硬脂酸鎂、纖維素或其混合物。尤其較佳為澱粉(亦即玉米澱粉以及來自其他植物來源之澱粉)、二氧化矽、磷酸三鈣及疏水性經改質之二氧化矽,其中尤其較佳為玉米澱粉或來自其他植物來源(諸如蠟質玉米、小麥、木薯、豌豆及馬鈴薯)之澱粉。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轉化成固體形式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方法達成,其中不使用吸收劑,例如藉由噴霧乾燥、噴霧乾燥與流體化床造粒之組合。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特徵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內相,亦即在步驟iv)之後之液體飼料添加劑之內相或在步驟v)之後之固體飼料添加劑之內相,當再分散於去離子水中時,尤其使用粒子分析儀Delsa™ Nano S (Beckmann Coulter,New Castle,DE,USA)經由動態光散射量測,具有在100 nm至300 nm範圍內、較佳在120 nm至250 nm範圍內、更佳在130 nm至230 nm範圍內之粒度;亦即根據歸一化強度分佈,該等粒子之平均直徑在如上文所給出之範圍內。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粒度分佈為狹窄的,意謂在步驟v)之後之固體飼料添加劑之內相,當再分散於去離子水中時,尤其使用粒子分析儀Delsa™ Nano S (Beckmann Coulter,New Castle,DE,USA)根據歸一化強度分佈經由動態光散射量測,具有在60 nm至190 nm範圍內、較佳在70 nm至180 nm範圍內、更佳在80 nm至170 nm範圍內、甚至更佳在90 nm至160 nm範圍內、最佳在100 nm至150 nm範圍內之D (10%) ,及/或在130 nm至270 nm範圍內、較佳在140 nm至260 nm範圍內、更佳在150 nm至250 nm範圍內、甚至更佳在160 nm至240 nm範圍內、最佳在170 nm至230 nm範圍內之D (50%) ,及/或在200 nm至500 nm範圍內、較佳在230 nm至390 nm範圍內、更佳在240 nm至380 nm範圍內、甚至更佳在250 nm至370 nm範圍內、尤其更佳在260 nm至360 nm範圍內、最佳在270 nm至350 nm範圍內之D (90%)
在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一更佳實施例中,D (10%) D (50%)以及 D (90%)如上文所給出,其中涵蓋D (10%)、D (50%)及D (90%)之值及範圍之所有可能組合。
尤其較佳飼料添加劑例如具有60 nm至190 nm範圍內之Dv (10)及130 nm至270 nm範圍內之Dv (50)以及200 nm至500 nm範圍內之Dv (90)。最佳飼料添加劑具有90 nm至160 nm範圍內之Dv (10)及170 nm至230 nm範圍內之Dv (50)以及270 nm至350 nm範圍內之Dv (90)。根據本發明之分散液
本發明亦關於如在進行步驟iv)之後所獲得之分散液以及包含以下之分散液: - 至少一類胡蘿蔔素,其呈在0.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之量; - 至少一木質磺酸鹽,其呈在35重量%至80重量%範圍內之量; - 至少一選自以下之化合物:己醣-二聚體、經改質之己醣-二聚體、己醣-寡聚物、經改質之己醣-寡聚物、己醣-聚合物、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及其任何混合物,其呈在5重量%至30重量%範圍內之量,其中進一步任擇地可存在至少一種己醣; - 至少一抗氧化劑,其呈在0至20重量%範圍內之量; 其中該分散液中之乙氧喹之量≤0.5重量%;且其中該分散液中之丁基化羥基甲苯之量≤0.5重量%; 所有量均以該分散液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
以此方式選擇分散液中之水之量以使得以分散液之總重量計,其於分散液中之最終量較佳在30重量%至60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更佳在35重量%至55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最佳在40重量%至50重量%範圍內。
以此方式選擇分散液中之類胡蘿蔔素之量以使得以分散液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其於分散液中之最終量較佳在1.0重量%至20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更佳在2.0重量%至20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最佳在9重量%至16重量%範圍內。
以此方式選擇木質素衍生物之量以使得以分散液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其於分散液中之最終量較佳在35重量%至80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更佳在40重量%至75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甚至更佳在42重量%至68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最佳在44重量%至66重量%範圍內。
以此方式選擇化合物c)之量以使得以分散液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其於分散液中之最終量較佳在10重量%至30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更佳在12重量%至28重量%範圍內。
以此方式選擇抗氧化劑之總量以使得以分散液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其於分散液中之最終量較佳在1.0重量%至12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更佳在2.0重量%至11重量%範圍內、其最終量最佳在5重量%至11重量%範圍內。
分散液之粒度與上文針對固體/無水飼料添加劑給出之粒度相同。根據本發明之飼料
本發明亦關於包含具有如上文給出之偏好的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的飼料。飼料(feed)(或『飼料(feedingstuff)』)意謂意欲用於向動物口服餵飼之任何物質或產品,包括添加劑,無論經處理、經部分處理或未經處理。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在類胡蘿蔔素為還原蝦紅素或其衍生物之情況下,飼料尤其為水生動物飼料。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水生動物涵蓋甲殼動物及魚類,較佳為養殖的甲殼動物,諸如蝦及養殖魚類之食肉物種,諸如鮭魚、虹鱒、褐鱒(brown trout/Salmo trutta)及金頭鯛。因此,飼料較佳用於甲殼動物及養殖魚類,更佳用於類鮭魚,最佳用於鮭魚。
用於魚飼料之典型組成例如展示於 14 中。
飼料添加劑可根據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方法添加至飼料中。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可例如以0.01重量%至0.1重量%範圍內之量,尤其以使得達至如下文給出之飼料中之類胡蘿蔔素之量的量與其他微量成分一起在擠製前添加至飼料中。
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亦可在擠製後添加至飼料中。在此情況下,將飼料添加劑添加至油中,該油在擠製出飼料丸粒之後塗佈至該等飼料丸粒上。
為了使水生動物色素沉著,飼料包含補充類胡蘿蔔素,尤其還原蝦紅素或其衍生物,以1 kg飼料計,其量較佳在5 mg至250 mg範圍內,其量更佳在20 mg至200 mg範圍內。
若水生動物為類鮭魚,諸如鮭魚或虹鱒或鮭鱒魚,則飼料包含補充類胡蘿蔔素,尤其還原蝦紅素或其衍生物,以1 kg飼料計,其量較佳在5 mg至150 mg範圍內、其量更佳在20 mg至100 mg範圍內、其量甚至更佳在30 mg至80 mg範圍內、其量最佳在50 mg至70 mg範圍內。
若水生動物為蝦,則飼料包含補充類胡蘿蔔素,尤其還原蝦紅素或其衍生物,以1 kg飼料計,其量較佳在50 mg至250 mg範圍內、其量更佳在100 mg至230 mg範圍內、其量甚至更佳在130 mg至220 mg範圍內,其量最佳在150 mg至200 mg範圍內,其中依據還原蝦紅素來計算還原蝦紅素衍生物之量。
當將根據本發明之此類飼料添加劑或包含此類飼料添加劑之飼料投與動物時,其投與導致該動物之所需肌肉保留率水準。保留在肌肉中之所需類胡蘿蔔素水準導致類似於該動物之野生型對應物之合意的吸引消費者的肉色。
包含還原蝦紅素或其任何衍生物之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尤其在大西洋鮭中產生至少7%還原蝦紅素之肌肉保留率或在虹鱒中產生至少13%還原蝦紅素之肌肉保留率;亦即分別已由大西洋鮭攝取的還原蝦紅素量之7%及已由虹鱒攝取的還原蝦紅素量之13%保留於肌肉中。
此外,如 7 、8 、10-12 及15 中所示,包含至少一種類胡蘿蔔素之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本身穩定且在飼料中穩定,該至少一種類胡蘿蔔素可用於動物,尤其水生動物之色素沉著。 通常,將魚飼料儲存最多4-6週。如 15 中所示,在12週之後類胡蘿蔔素之最大損失為初始濃度之10%,其滿足市場要求: 根據本發明之用途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或飼料用於除人類以外之動物之色素沉著之用途。尤其在類胡蘿蔔素為還原蝦紅素或其衍生物之情況下,欲色素沉著之動物為水生動物。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水生動物涵蓋甲殼動物及魚類,較佳為養殖的甲殼動物,諸如蝦及養殖魚類之食肉物種,諸如大西洋鮭魚及太平洋鮭魚(尤其大西洋鮭(Salmo salar )及銀鮭(Oncorhynchus kisutch ))、虹鱒(rainbow trout/Oncorhynchus mykiss )、褐鱒(brown trout/Salmo trutta )及金頭鯛(gilthead seabream/Sparus aurata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或飼料較佳用於甲殼動物及養殖魚類之色素沉著,更佳用於類鮭魚之色素沉著,最佳用於大西洋鮭及虹鱒之色素沉著。
為達成所需水準之色素沉著,飼料添加劑必須由動物食用持續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時間段。在水生動物欲色素沉著之情況下,水生動物需要在屠宰之前食用飼料添加劑至少3個月。
在水生動物為鮭魚或鮭鱒魚或虹鱒之情況下,水生動物需要在屠宰之前食用飼料添加劑至少3個月。 色素沉著之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一種藉由向該動物投與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或飼料來使除人類以外之動物色素沉著的方法。尤其在類胡蘿蔔素為還原蝦紅素或其衍生物之情況下,該動物為水生動物。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水生動物涵蓋甲殼動物及魚類,較佳為養殖的甲殼動物,諸如蝦及養殖魚類之食肉物種,諸如大西洋鮭魚及太平洋鮭魚(尤其大西洋鮭及銀鮭)、虹鱒(rainbow trout/Oncorhynchus mykiss )、褐鱒(brown trout/Salmo trutta )及金頭鯛(gilthead seabream/Sparus aurata )。
因此,本發明較佳係關於一種使甲殼動物或養殖魚類色素沉著之方法,更佳係關於一種使類鮭魚色素沉著之方法,最佳係關於一種使大西洋鮭魚及太平洋鮭魚色素沉著之方法。由此以1 kg飼料計,還原蝦紅素或還原蝦紅素衍生物較佳以5 mg至150 mg範圍內之量、更佳以20 mg至100 mg範圍內之量、甚至更佳以30 mg至80 mg範圍內之量、最佳以50 mg至70 mg範圍內之量使用,其中依據還原蝦紅素來計算還原蝦紅素衍生物之量。
若水生動物為蝦,則以1 kg飼料計,補充還原蝦紅素或還原蝦紅素衍生物較佳以50 mg至250 mg範圍內之量、更佳以100 mg至230 mg範圍內之量、甚至更佳以130 mg至220 mg範圍內之量,最佳以150 mg至200 mg範圍內之量使用,其中依據還原蝦紅素來計算還原蝦紅素衍生物之量。
現在以下非限制性實例中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例 實例1-7 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製備 實例1 、2 、4 及6 :方法A
所用成分及其量在 6 中給出。作為化合物c),使用蔗糖;無水葡萄糖漿,諸如Glucidex 21 (如可購自Roquette)或Glucidex IT 47 (如可購自Roquette);糊精,諸如黃糊精(如可購自Roquette);及經改質之食物澱粉,諸如Capsul及Capsul HS (如可購自Ingredion)。
將木質磺酸鹽、化合物c)及水溶性抗氧化劑溶解於去離子水1) 中以獲得所謂的「基質」。1) 方法A),a)其中pH不改變;
方法A,b)包括使用氫氧化鈉水溶液(32%重量/ 重量 )調節至pH 7.0。
將800-900 g等分試樣轉移至反應器容器且在36℃下攪拌。
將還原蝦紅素、脂溶性抗氧化劑(D/L-α-生育酚)及有機溶劑加熱至高於該溶劑之沸點直至還原蝦紅素及脂溶性抗氧化劑(所謂的「活性相」)完全溶解為止。
隨後,使用轉子/定子以5000 rpm (「轉數/分鐘」)將活性相預乳化成基質。隨後,藉由在36℃下使用高壓均質化經二遍進一步均質化預乳液。在真空下蒸發有機溶劑。獲得根據本發明之液體飼料添加劑。
隨後,將乳液噴灑至流體化玉米澱粉中。所獲得之微囊(根據本發明之固體飼料添加劑)保持在玉米澱粉中45分鐘至60分鐘。篩分無水微囊且使用粒度在160 μm至630 μm範圍內之部分。
為了測定粒度,將無水微囊分散於去離子水中且經由動態光散射使用粒子分析儀Delsa™ Nano S (Beckmann Coulter,New Castle,DE,USA)來量測。所量測之粒度在 6 中給出。實例3 及5 :方法B
所用成分及其量在 6 中給出。作為化合物c),使用蔗糖;無水葡萄糖漿,諸如Glucidex 21 (如可購自Roquette)或Glucidex IT 47 (如可購自Roquette);糊精,諸如黃糊精(如可購自Roquette);及經改質之食物澱粉,諸如Capsul及Capsul HS (如可購自Ingredion)。
將木質磺酸鹽、化合物c)及水溶性抗氧化劑溶解於去離子水中,包括使用氫氧化鈉水溶液(20%重量/ 重量 )調節至pH 7.2 (所謂的「基質」)。將341 g等分試樣轉移至反應器容器中且使用轉子/定子裝置在52℃及1500 rpm下攪拌20分鐘。
將還原蝦紅素、脂溶性抗氧化劑(D/L-α-生育酚)及有機溶劑在該溶劑之沸點下加熱直至還原蝦紅素及脂溶性抗氧化劑完全溶解為止(所謂的「活性相」)。
隨後,在53℃及10 000 rpm下將活性相乳化成基質持續30分鐘。隨後,在150巴下均質化預乳液。蒸發有機溶劑。獲得根據本發明之液體飼料添加劑。
隨後,將乳液(任擇地包括經由添加水之黏度調節)噴灑至流體化玉米澱粉中。所獲得之微囊(根據本發明之固體飼料添加劑)保持在玉米澱粉中45分鐘至60分鐘。篩分(160-630 μm)無水微囊。
為了測定粒度,將無水微囊分散於去離子水中且經由動態光散射使用粒子分析儀Delsa™ Nano S (Beckmann Coulter,New Castle,DE,USA)來量測。所量測之粒度在 6 中給出。表6 以固體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所有量均以重量%形式給出.
成分 實例 1 ( 方法 A) 實例 2a ( 方法 A a)) 實例 2b ( 方法 A b)) 實例 3 ( 方法 B) 實例 4a ( 方法 A a)) 實例 4b ( 方法 A b)) 實例 5 ( 方法 B) 實例 6 ( 方法 A) 實例 7 ( 方法 B) 實例 8a-c ( 方法 A)
還原蝦紅素 10.5 10.5 10.5 11.0 10.5 10.5 11.0 10.5 11.0 10.0
D/L-α-生育酚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木質磺酸鈣 50.0 50.0 50.0 51.5 50.0 50.0 41.5 40.0 54.0 40.0
抗壞血酸鈉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蔗糖 10
Glucidex 21,DE 20-23  10
Glucidex IT47,DE 43-47 10 10
黃糊精 10 10 10 10 10 10.0
Capsul OSA-澱粉 10 10 10.0
玉米澱粉+殘餘水分 22 22 22 20 20 20 20 20 20 22.5
粒度 144 140 140 153 147 143 182 151 153 參見 9
過濾殘餘物 0.4 0.2 0.4 0.5 0.5 0.5 0.4 0.6 未測定 參見 13
在應力測試期間將原型暴露於在25℃/60%相對濕度及40℃/75%相對濕度下之周圍環境之還原蝦紅素穩定性(根據實例1-7之飼料添加劑)
將120 mg等分試樣稱取至穿孔加蓋之塑膠管中。因此,在儲存期間,樣品分別暴露於在25℃/60%相對濕度(r. h.)及40℃/75%相對濕度下之氣候室中之環境4週及8週。在各別儲存時間時藉由高效液相層析(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測定總還原蝦紅素濃度。簡言之,將120 mg之前述等分試樣轉移至含有200 mg BHT (丁基化羥基酪醇)之燒瓶中。在分析程序期間,BHT防止還原蝦紅素之進一步降解。隨後,在50℃下將樣品再分散於10 mL去離子水中。在添加100 mL乙醇及80 ml二氯甲烷之後,將混合物保持在室溫下30分鐘。隨後,用二氯甲烷將樣品補充至200 mL,且在4000 rpm下離心10 mL等分試樣5分鐘。將經離心之儲備溶液之上清液裝入琥珀色玻璃小瓶中以用於HPLC分析。基於初始濃度計算還原蝦紅素保留率。各測試進行二次。結果之平均值展示於 7 中。準確度為±5%。起始值為100%。結果展示還原蝦紅素在兩種條件下物理上穩定至少8週。
表7 準確度為±5%. 起始值為100%.
根據以下實例之飼料添加劑 應力測試 (25 /60% 相對濕度 ) 4 週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應力測試 (25 /60% 相對濕度 ) 8 週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應力測試 (40 /75% 相對濕度 ) 4 週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應力測試 (40 /75% 相對濕度 ) 8 週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實例 1 104 102 103 99
實例 2a 98 101 98 97
實例 2b 104 103 106 99
實例 3 101 104 99 100
實例 4a 100 100 102 94
實例 4b 103 105 100 102
實例 5 101 98 102 98
實例 6 102 104 102 96
實例 7 99 98 98 99
在自身穩定性測試期間,藉由在25℃/60%相對濕度及40℃/75%相對濕度下將原型儲存在密封鋁袋中之還原蝦紅素穩定性(根據實例1-7之飼料添加劑)
將1.5 g等分試樣稱取至鋁袋中且密封。將樣品儲存於25℃/60%相對濕度以及40℃/75%相對濕度下之氣候室中4週及8週。在各別儲存時間時藉由HPLC測定總還原蝦紅素濃度。簡言之,將200 mg BHT及120 mg樣品之等分試樣稱取至量瓶(200 ml)中且在50℃下再分散於10 mL去離子水中。在分析程序期間,BHT防止還原蝦紅素之進一步降解。在添加100 mL乙醇及80 ml二氯甲烷之後,將混合物保持在室溫下30分鐘。隨後,用二氯甲烷將樣品補充至200 mL,且在4000 rpm下離心10 mL等分試樣5分鐘。將經離心之儲備溶液之上清液裝入琥珀色小瓶中以用於HPLC分析。基於初始濃度計算還原蝦紅素保留率。各測試進行二次。結果之平均值展示於 8 中。準確度為±5%。起始值為100%。結果展示還原蝦紅素在兩種條件下物理上穩定至少8週。
表8 準確度為±5%。 起始值為100%。
根據以下實例之飼料添加劑 自身穩定性測試 (25 /60% 相對濕度 ) 4 週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自身穩定性測試 (25 /60% 相對濕度 ) 8 週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自身穩定性測試 (40 /75% 相對濕度 ) 4 週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自身穩定性測試 (40 /75% 相對濕度 ) 8 週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實例 1 102 102 102 102
實例 2a 99 100 99 98
實例 2b 106 102 104 102
實例 3 102 104 98 101
實例 4a 102 102 103 101
實例 4b 101 101 104 100
實例 5 102 103 101 97
實例 6 104 104 101 100
實例 7 99 105 102 101
實例 8a-c
已大規模進行實例8三次。組成在 6 中給出。經由動態光散射,尤其使用粒子分析儀Delsa™ Nano S (Beckmann Coulter,New Castle,DE,USA)所量測,所得固體飼料添加劑之粒度分佈如下:表9
實例 Dv (10) Dv (50) Dv (90)
8a 134 198 294
8b 124 202 332
8c 133 204 308
此外,已在15℃下、在30℃及75%之相對濕度下以及在40℃及75%之相對濕度下評估此等飼料添加劑之穩定性。結果以及過濾殘餘物展示於下 10-13 中:表10
根據以下實例之飼料添加劑 自身穩定性測試 (15 ) 1 個月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自身穩定性測試 (15 ) 3 個月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自身穩定性測試 (15 ) 6 個月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實例 8a 99.0 98.8 99.2
實例 8b 99.8 102.0 100.0
實例 8c 100.5 100.9 99.4
平均值 ± 標準差 99.8 ± 0.7 100.6 ± 1.6 99.5 ± 0.4
表11
根據以下實例之飼料添加劑 自身穩定性測試 (30 /75% 相對濕度 ) 1 個月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自身穩定性測試 (30 /75% 相對濕度 ) 3 個月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自身穩定性測試 (30 /75% 相對濕度 ) 6 個月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實例 8a 99.1 97.7 98.8
實例 8b 99.7 98.1 97.5
實例 8c 100.3 96.6 99.0
平均值 ± 標準差 99.7 ± 0.6 97.5 ± .8 98.4 ± 0.8
表12
根據以下實例之飼料添加劑 自身穩定性測試 (40 /75% 相對濕度 ) 1 個月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自身穩定性測試 (40 /75% 相對濕度 ) 3 個月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自身穩定性測試 (40 /75% 相對濕度 ) 6 個月之後之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實例 8a 100.0 98.2 96.6
實例 8b 93.7 91.2 92.4
實例 8c 100.8 95.9 95.4
平均值 ± 標準差 98.2 ± 3.9 95.1 ± 3.6 94.8 ± 2.1
表13 :過濾殘餘物
根據以下實例之飼料添加劑 過濾殘餘物
實例 8a 0.5%
實例 8b 0.4%
實例 8c 0.5%
實例 9 :使用根據實例 6 之飼料添加劑之魚試驗 a)飼料之生產
具有7 mm及9 mm之粒度之丸粒用以下組成生產:表14
丸粒大小mm 7 9
成分 [ 重量 %] [ 重量 %]
魚粉 15.00 15.00
大豆蛋白濃縮物(「SPC」) 15.00 15.00
小麥麩質 14.00 14.00
玉米麩質 5.00 5.00
小麥 13.10 13.10
魚油 10.30 10.30
菜籽油 18.10 18.10
氯化膽鹼 0.50 0.50
菜籽卵磷脂 1.00 1.00
微量成分(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功能性添加劑) 6.95 6.94
根據實例6之飼料添加劑 0.05 0.06
成分之總量 [ 重量 %] 100.00 100.00
飼料中之蛋白質之計算量 [ 重量 %] 38 36
飼料中之脂質之計算量 [ 重量 %] 32 35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與其他微量成分一起在擠製前添加。
將7 mm丸粒餵飼重量在0.6-1.2 kg範圍內之魚,將9 mm丸粒餵飼重量在1.2-3.0 kg範圍內之魚。 亦已測定根據實施例6之飼料添加劑在9 mm丸粒中之儲存穩定性。在23℃下儲存2週、4週、8週及12週後,量測還原蝦紅素(「AXN」)含量。通常,將魚飼料儲存最多4-6週。如 15 中所示,12週之後之最大損失為10%,其滿足市場要求:表15
  開始 2 4 8 12
9 mm 丸粒中 AXN 之含量 [mg ANX/kg 丸粒 ] 53 52 51 48 48
b)魚試驗
關於魚,使用鮭魚。將345條魚隨機分配至3個籠子(5×5 m鋼籠)中,其中每個籠子115條魚。將所有魚個別地稱重且計入試驗中。在試驗開始時之平均體重為805 g (最小體重:709 g;最大體重:880 g;變異係數(「CV」)=0.53%)。
藉由敲擊頭部,使所取樣之魚安樂死。對所取樣之魚進行放血,取出內臟,包括移除腎臟,且稱重以用於流失計算。Photofish用於評估挪威品質切片(所謂的「NQC 」;參見 1 )中之脂肪含量及顏色。
試驗在2019年10月17日開始。魚藉由自10月開始至第31天之每日二次膳食及自11月第1天至2月第28天之每日一次膳食及自3月第1天每日二次膳食餵飼至飽腹。每日比率係基於人工使用獨特膳食之飽腹餵飼。根據籠中魚之餵飼反應來調節餵飼速率。
在12月6日,對魚進行散裝稱重,並且將丸粒大小自7 mm變化為9 mm。此時之平均重量為1438 g。最終取樣在第27週(2020年6月30日-7月1日)進行,最終魚重量為約3.5 kg。
NQC之顏色評估藉由Photofish進行(參見 2 )。AKVAGROUP之Photofish (https://www.akvagroup.com/software-/photofish)係基於魚樣品之自動照片分析。樣品自NQC切片上切下且置放於準備用於攝影之測試盤上,並且量測板穿過Photofish盒且拍照。實際量測方法係自動化的且受軟體控制。軟體計算顏色以SaloFan得分及還原蝦紅素之濃度[mg/kg]以及脂肪[%]形式給出。
CIE 1976 L*a*b*色空間(亦稱作CIELAB)為用於量測物件顏色之最流行色空間之一。其由CIE在1976年定義用於顏色通信且現今在許多工業中廣泛地用於顏色控制及管理。在L*a*b*色空間中,L*指示亮度且a*及b*為色度座標。a*及b*為顏色方向:+a*為紅色軸,-a'為綠色軸,+b*為黃色軸,且-b*為藍色軸。L*及+a*以及+b*藉由在 3 中所指示之位置上之手持式Minolta (型號)量測。
肌肉保留率如下計算:
Figure 02_image073
其中「0.6」表示鮭魚中之白色肌肉占整個身體之60%的假設(Wathne等人, Aquaculture 1998, 159, 第217-231頁: 「Pigmentation of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fed astaxanthin in all meals or in alternating meals.」;Einen等人, Aquaculture 1999, 178, 第149-169頁;「BW」=體重且「Ax」=還原蝦紅素濃度,以mg/kg為單位)。 c)   結果
如藉由photofish所量測,NQC中之還原蝦紅素含量為5.7 mg/kg (標準差:0.2)。亮度L*為37.7 (標準差:1.6),紅度a*為10.3 (標準差:0.9)且黃度為13.2 (標準差:1.3)。肌肉保留率為7.8% (標準差:0.2)。
表明用包含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飼料餵飼的鮭魚展示所需肌肉保留率。此外,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展示良好的穩定性。實例10-12 分別使用根據實例2b 、4b 及6 之飼料添加劑之魚試驗 a)飼料之生產
所有膳食經調配以含有55 mg/kg之還原蝦紅素。還原蝦紅素包涵物之含量通常如鮭魚工業中所使用的(50-60 mg/kg)。將還原蝦紅素添加至糊狀預擠製中。膳食之成分及基礎組成呈現於 16 中。表16
成分 [ 重量 %]
魚粉 15.0
大豆粕 5.0
大豆蛋白濃縮物 25.0
菜籽粕 5.0
小麥 11.2
小麥麩質 11.5
磷酸一鈣(MCP) 1.5
大豆卵磷脂 0.5
氯化膽鹼60% 0.4
維生素與礦物質預混物 0.5
L-離胺酸 0.4
DL-甲硫胺酸 0.2
魚油 12.0
菜籽油 11.8
能量及營養物之計算含量  
粗蛋白質 40.3
粗脂質 27.0
將乾燥成分(除油以外之所有)混合成糊狀物且使用Bühler雙螺桿擠壓機擠製以產生丸粒(直徑4 mm)。擠製之後,丸粒使用Forberg真空塗佈機用加熱至45℃之魚油及菜籽油混合物一起真空塗佈。在4℃下儲存實驗膳食持續餵飼試驗之持續時間。 b)魚試驗
虹鱒用作魚。每一處理,將75條魚隨機分配至3個槽中,其中每個槽25條魚。試驗開始時之平均體重為123.3±3.8 g。將處理隨機分配至各槽且將魚餵飼實驗膳食86天。
在試驗結束時,將魚麻醉,單獨稱重,且移除兩塊魚片以確定魚片色素沉著。
自最接近各複製槽之平均重量的10條魚獲取魚片。在安樂死1-2小時內在3個複製位置中,使用Minolta色度計來分析魚片顏色。獲取大致由 4 中之各數字鑑別之挪威品質切片(NQC)區域之顏色讀數。獲取平均紅度、黃度、亮度、色調及色度之讀數(參見 17 )。
為分析肌肉還原蝦紅素,自10塊所選魚片獲取大約50 g NQC樣品。NQC包括完整背部至腹部部分,如 4 中所示。 c)   結果
藉由1)藉由色度計所量測之魚片色空間之評估及2)肌肉還原蝦紅素及還原蝦紅素保留率之量測來確定色素沉著效果。
在所有處理中,還原蝦紅素在魚片中充分積聚以超過7 mg/kg魚片還原蝦紅素之工業目標最小值。
表17 第0天至第86天之魚之魚片顏色特徵、魚片還原蝦紅素及還原蝦紅素保留率之平均值±標準差(「SD」)。
參數 根據實例 2b 之飼料添加劑 根據實例 4b 之飼料添加劑 根據實例 6 之飼料添加劑
紅度 (a*) 15.97 ± 0.61 16.09 ± 0.40 16.55 ± 1.03
黃度 (b*) 19.69 ± 0.69 19.92 ± 0.73 20.47 ± 1.45
亮度 (L*) 44.16 ± 0.31 44.72 ± 1.13 45.35 ± 1.02
色調 (h*ab) 50.93 ± 0.21 51.08 ± 0.38 51.08 ± 0.30
色度 (C*ab) 25.36 ± 0.92 25.61 ± 0.81 26.33 ± 1.78
肌肉還原蝦紅素 (mg/kg) 7.63 ± 0.04 7.83 ± 0.14 7.78 ± 0.55
12 週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14.82 ± 0.12 15.25 ± 0.18 14.87 ± 0.99
因此,表明用包含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飼料餵飼的虹鱒展示所需肌肉保留率。實例 13-14 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製備
所用成分及其量在 18 中給出。該製備物係如上文根據方法A b)之實例1-7所描述。
為了測定粒度,將無水微囊分散於去離子水中且經由動態光散射使用粒子分析儀Delsa™ Nano S (Beckmann Coulter,New Castle,DE,USA)來量測。所量測之粒度在 18 中給出。
表18 以固體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所有量均以重量%形式給出。
  實例 13 實例 14
還原蝦紅素之量[重量%] 10.5 10.5
D/L-α-生育酚之量[重量%] 5.3 5.3
抗壞血酸鈉之量[重量%] 2.8 2.7
木質磺酸鈣之量[重量%] 55.0 53.5
黃糊精之量[重量%] 11.2 10.9
玉米澱粉之量[重量%] 11.0 13.0
殘餘水分之量[重量%] 4.0 4.0
粒度 186 nm 141 nm
過濾殘餘物[%] 0.3% 0.5%
實例 15-16 :分別使用根據實例 13 14 之飼料添加劑之魚試驗 a)飼料之生產
飼料如上文針對實例10-12所描述來生產。 b)魚試驗
如上文針對實例10-12所描述進行魚試驗。試驗開始時之平均體重為121.0±0.1 g。 c)   結果
藉由1)藉由色度計所量測之魚片色空間之評估及2)肌肉還原蝦紅素及還原蝦紅素保留率之量測來確定色素沉著效果。
在所有處理中,還原蝦紅素在魚片中充分積聚以超過7 mg/kg魚片還原蝦紅素之工業目標最小值。
表19 第0天至第86天之魚之魚片顏色特徵、魚片還原蝦紅素及還原蝦紅素保留率之平均值±標準差(「SD」)。
參數 根據實例 13 之飼料添加劑 根據實例 15 之飼料添加劑
紅度 (a*) 15.97 ± 0.51 15.47 ± 0.23
黃度 (b*) 18.87 ± 0.76 18.15 ± 0.67
亮度 (L*) 43.02 ± 0.58 39.86 ± 0.88
色調 (h*ab) 25.15 ± 0.99 24.21  ± 0.54
色度 (C*ab) 50.55 ± 0.54 50.25 ± 0.57
肌肉還原蝦紅素 (mg/kg) 9.81 ± 0.27 9.81 ± 0.61
12 週還原蝦紅素保留率 (%) 19.18 ± 0.27 18.58 ± 1.41
因此,表明用包含根據本發明之飼料添加劑之飼料餵飼的虹鱒展示所需肌肉保留率。
圖1顯示挪威品質切片(所謂的「NQC」)。
圖2顯示藉由Photofish進行NQC之顏色評估。
圖3顯示藉由在圖3中所指示之位置上之手持式Minolta (型號)量測L*及+a*以及+b* (L*指示亮度且a*及b*為色度座標;a*及b*為顏色方向:+a*為紅色軸,-a'為綠色軸,+b*為黃色軸,且-b*為藍色軸)。
圖4顯示使用Minolta色度計來分析魚片顏色以獲取大致由圖4中之各數字鑑別之挪威品質切片(NQC)區域之顏色讀數,且NQC包括完整背部至腹部部分。
(無)

Claims (19)

  1. 一種飼料添加劑,其包含 a)至少一類胡蘿蔔素,其量在0.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 b)至少一木質磺酸鹽,其量在35重量%至60重量%範圍內; c)至少一選自以下之化合物:己醣-二聚體、經改質之己醣-二聚體、己醣-寡聚物、經改質之己醣-寡聚物、己醣-聚合物、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及其任何混合物,其量在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其中進一步任擇地可以存在至少一種己醣; d)至少一抗氧化劑,其量在0至20重量%範圍內; e)至少一吸收劑,其量在1重量%至20重量%範圍內;以及 殘餘水分,其量在0至10重量%範圍內; 其中該木質磺酸鹽b)及該化合物c)形成一基質,該類胡蘿蔔素囊封於該基質中; 其中該飼料添加劑中之乙氧喹之量≤0.5重量%;並且 其中該飼料添加劑中之丁基化羥基甲苯之量≤0.5重量%; 其中所有量總和為100重量%且係以該飼料添加劑之總重量計。
  2. 如請求項1之飼料添加劑,其中該類胡蘿蔔素為還原蝦紅素(astaxanthin)或其一衍生物或斑螯黃質(canthaxanthin)或其一衍生物,較佳其中該類胡蘿蔔素為還原蝦紅素或其一衍生物,更佳其中該類胡蘿蔔素為還原蝦紅素或還原蝦紅素丁二酸二甲酯,最佳其中該類胡蘿蔔素為還原蝦紅素。
  3. 如請求項1及/或2之飼料添加劑,其中該木質磺酸鹽b)為木質磺酸鈉或木質磺酸鈣或其任何混合物。
  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其中經由動態光散射量測,該飼料添加劑之內相具有在100 nm至300 nm範圍內、較佳在120 nm至250 nm範圍內、更佳在130 nm至230 nm範圍內之粒子平均直徑。
  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其經由動態光散射量測具有在200 nm至500 nm範圍內、較佳在230 nm至390 nm範圍內、更佳在240 nm至380 nm範圍內、甚至更佳在250 nm至370 nm範圍內、尤其更佳在260 nm至360 nm範圍內、最佳在270 nm至350 nm範圍內之D (90%)。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其中該(等)木質磺酸鹽b)與該(等)類胡蘿蔔素a)之重量比在1:1至15:1範圍內、較佳在1:1至10:1範圍內、更佳在2:1至7:1範圍內、甚至更佳在3:1至6:1範圍內、最佳在3.5:1至5.2:1範圍內。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其中該(等)化合物c)與該(等)木質磺酸鹽b)之重量比在2:1至1:10範圍內、較佳在1:1至1:7範圍內、更佳在1:1.5至1:6範圍內、最佳在1:2至1:5.5範圍內。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其中化合物c)選自DE在10至50範圍內、更佳DE在15至40範圍內、甚至更佳DE在15至30範圍內、最佳DE在15至25範圍內之無水葡萄糖漿(dried glucose syrups),及其與經改質之食物澱粉之混合物,其中無水葡萄糖漿與經改質之食物澱粉之1:1之重量比係尤其較佳的。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其中化合物c)選自澱粉水解產物及其與經改質之食物澱粉之混合物,以該澱粉水解產物之總重量計,該等澱粉水解產物具有最大量為10重量%之還原糖。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其中該抗氧化劑為生育酚,較佳為α-生育酚、更佳為DL-α-生育酚、甚至更佳為DL-α-生育酚與抗壞血酸鈉之一混合物。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其中該吸收劑為澱粉。
  12. 一種用於製造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i)藉由使該木質磺酸鹽及該化合物c)以及任擇地一水溶性抗氧化劑溶解於水中而提供一基質; ii)藉由使該類胡蘿蔔素及任擇地脂溶性抗氧化劑溶解於一有機溶劑中而提供一活性相; iii)將步驟i)中所獲得之該基質與步驟ii)中所獲得之該活性相混合以獲得一乳液; iv)將該活性相之小液滴溶化(comminuting)於步驟iii)中所獲得之該乳液中且移除該有機溶劑以獲得一分散液; v)在一吸收劑存在下乾燥步驟iv)中所獲得之該分散液以獲得該飼料添加劑。
  13. 一種分散液,其如在已執行如請求項12之方法之步驟iv)之後獲得。
  14. 一種分散液,其包含 - 至少一類胡蘿蔔素,其量在0.5重量%至25重量%範圍內; - 至少一木質磺酸鹽,其量在35重量%至80重量%範圍內; - 至少一選自以下之化合物:己醣-二聚體、經改質之己醣-二聚體、己醣-寡聚物、經改質之己醣-寡聚物、己醣-聚合物、經改質之己醣-聚合物及其任何混合物,其量在5重量%至30重量%範圍內,其中進一步任擇地可以存在至少一種己醣; - 至少一抗氧化劑,其量在0至20重量%範圍內; 其中該分散液中之乙氧喹之量≤0.5重量%;並且 其中該分散液中之丁基化羥基甲苯之量≤0.5重量%; 所有量均以該分散液之乾物質之總重量計。
  15. 一種飼料,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
  16. 如請求項15之飼料,其中該飼料較佳用於水生動物、更佳用於甲殼動物及養殖魚類、甚至更佳用於類鮭魚、最佳用於鮭魚。
  17. 一種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或如請求項15至16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之用途,其用於除人類以外之一動物之色素沉著。
  18. 一種使除人類以外之一動物色素沉著之方法,其藉由向該動物投與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添加劑或如請求項15至16中任一項或多項之飼料來實現。
  19. 如請求項17之用途或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動物為一水生動物,較佳其中該動物為甲殼動物或養殖魚類,更佳其中該動物為類鮭魚,最佳其中該動物為鮭魚。
TW109135231A 2019-10-11 2020-10-12 新穎的類胡蘿蔔素之飼料添加劑 TW2021280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202641 2019-10-11
EP19202641.7 2019-10-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8022A true TW202128022A (zh) 2021-08-01

Family

ID=68280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5231A TW202128022A (zh) 2019-10-11 2020-10-12 新穎的類胡蘿蔔素之飼料添加劑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2) EP4040981A1 (zh)
CN (2) CN114513963A (zh)
AU (2) AU2020364020A1 (zh)
CL (2) CL2022000885A1 (zh)
TW (1) TW202128022A (zh)
WO (2) WO20210697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8866B (zh) * 2021-06-04 2024-04-19 亿盛(阳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IT202200005453A1 (it) * 2022-03-21 2023-09-21 Green Innovation Gmbh Vitamins’vegetal booster / potenziatore vegetale di vitam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5989B1 (de) * 1992-04-14 1997-06-25 F. Hoffmann-La Roche Ag Präparate von fettlöslichen Substanzen
KR101398747B1 (ko) * 2004-08-19 2014-05-26 디에스엠 아이피 어셋츠 비.브이. 지용성 물질의 신규한 조성물
DE102004046026A1 (de) * 2004-09-21 2006-03-23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rockenpulvern eines oder mehrerer Carotinoide
DE102005030952A1 (de) * 2005-06-30 2007-01-1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ssrigen Suspension und einer pulverförmigen Zubereitung eines oder mehrerer Carotinoide
WO2007009601A1 (en) * 2005-07-20 2007-01-25 Dsm Ip Assets B.V. Novel stabilized carotenoid compositions
AU2016232096A1 (en) * 2015-03-19 2017-10-05 Basf Se Astaxanthin compositions (I)
AU2016232099B2 (en) * 2015-03-19 2020-01-16 Basf Se Astaxanthin compositions (IV)
US20190090529A1 (en) * 2016-03-02 2019-03-28 Basf Se Vibration droplet 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0980A1 (en) 2022-08-17
EP4040981A1 (en) 2022-08-17
WO2021069733A1 (en) 2021-04-15
WO2021069753A1 (en) 2021-04-15
AU2020365042A1 (en) 2022-04-07
CL2022000886A1 (es) 2022-11-18
CN114513963A (zh) 2022-05-17
CL2022000885A1 (es) 2022-11-18
AU2020364020A1 (en) 2022-04-07
CN114502009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ahidi et al. Carotenoid pigments in seafoods and aquaculture
US9072311B2 (en) Absorption of fat-soluble nutrients
Bjerkeng et al. Bioavailability of all-E-astaxanthin and Z-isomers of astaxanthin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Breithaupt Modern application of xanthophylls in animal feeding–a review
LIÑÁN‐CABELLO et al. Bioactive roles of carotenoids and retinoids in crustaceans
US5523494A (en) Process for the isomerization of lutein
Marusich et al. Oxycarotenoids in poultry feeds
Yamada et al. Pigmentation of prawn (Penaeus japonicus) with carotenoids: I. Effect of dietary astaxanthin, β-carotene and canthaxanthin on pigmentation
US7070812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dry powders of one or more carotenoids
TW202128022A (zh) 新穎的類胡蘿蔔素之飼料添加劑
KR20080059230A (ko) 높은 생체이용률을 갖는 지용성 활성 성분의 신규 배합물
EP1418822B1 (en) Novel stabilized carotenoid compositions
Breitenbach et al. Engineered maize as a source of astaxanthi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as fish feed
Pan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alga Haematococcus pluvialis (Flotow), synthetic astaxanthin and β‐carotene on survival, growth, and pigment distribution of red devil, Cichlasoma citrinellum (Günther)
Akiba et al. Pigmentation of egg yolk with yeast Phaffia rhodozyma 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ion of astaxanthin in laying hens fed on a low-carotenoid diet
RU2460339C2 (ru) Диспергируемая в воде композиция каротиноидов
Kojima et al. Effect of dietary carotenoid on egg yolk color and singlet oxygen quenching activity of laying hens
Raila et al. Selective absorption of carotenoids in the common green iguana (Iguana iguana)
EP1186245B1 (en) Carotenoid esters
JP2012531201A (ja) 色素保持率改善のための飼料添加物
WO2022078924A1 (en) New feed additives of fat-soluble vitamins
Yuangsoi et al. Utilization of carotenoids in fancy carp (Cyprinus carpio): astaxanthin, lutein and carotene
JPH06276956A (ja) 栄養組成物
CN114513961A (zh) 新型脂溶性维生素饲料添加剂
Pailan et al. Role of Carotenoids in Ornamental Fish Nutrition: A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