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7121A - 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 - Google Patents

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7121A
TW202127121A TW109101062A TW109101062A TW202127121A TW 202127121 A TW202127121 A TW 202127121A TW 109101062 A TW109101062 A TW 109101062A TW 109101062 A TW109101062 A TW 109101062A TW 202127121 A TW202127121 A TW 2021271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electrode
electrode layer
ring
shaped switching
switching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1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際遠
Original Assignee
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1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127121A/zh
Priority to CN202010067278.6A priority patent/CN113189825A/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7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12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ometr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所述光圈模組包含有一液晶層、彼此間隔地位於所述液晶層一側的一第一透明電極層與一第二透明電極層、位於所述液晶層另一側的一第三透明電極層、及一控制單元。其中,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而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二環狀切換區域。其中,所述控制單元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

Description

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訊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
現有行動通訊設備(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攝像裝置並未包含有光圈結構,因而使得現有行動通訊設備的攝像裝置拍照性能難以被進一步地提升。再者,由於現有行動通訊設備具有厚度上的要求,所以現有照相機中的光圈結構因其構造較為複雜,而難以被應用在現有行動通訊設備的攝像裝置。
於是,本發明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其能有效地改善現有行動通訊設備所可能產生的缺陷。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行動通訊設備,包括:一顯示器;一影像感測器,電性耦接於所述顯示器;一透鏡模組,位置對應於所述影像感測器設置,並且所述透鏡模組定義有一光軸;以及一光圈模組,設置於所述透鏡模組的所述光軸上;其中,所述透鏡模組與所述光圈模組用以供一光線穿過而投射至所述影像感測器,以使所述影像感測器傳送對應於所述光線的一信號至所述顯示器;其中,所述光圈模組包含有:一液晶層;一第一透明電極層與一第二透明電極層,彼此間隔地位於所述液晶層的一側;一第三透明電極層,位於所述液晶層遠離兩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的另一側;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而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二環狀切換區域;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的內徑相異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內徑,並且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的一中心軸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一中心軸皆重疊於所述光軸;及一控制單元,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以能分別控制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各於一透光模式與一遮光模式之間切換;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其中任一個處在所述遮光模式時的一透光率小於處在所述透光模式時的透光率;其中,所述光圈模組能通過所述控制單元來選擇性地使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至少其中之一處於所述遮光模式。
本發明實施例也公開一種光圈模組,包括:一液晶層; 一第一透明電極層與一第二透明電極層,彼此間隔地位於所述液晶層的一側;一第三透明電極層,位於所述液晶層遠離兩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的另一側,並且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而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二環狀切換區域;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的內徑相異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內徑,並且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的一中心軸重疊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一中心軸;以及一控制單元,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以能分別控制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各於一透光模式與一遮光模式之間切換;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其中任一個處在所述遮光模式時的一透光率小於處在所述透光模式時的透光率;其中,所述光圈模組能通過所述控制單元來選擇性地使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至少其中之一處於所述遮光模式。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其通過單個液晶層搭配多個透明電極以達到調整進光量的效果,使得所述光圈模組結構輕薄且適於搭配行動通訊設備的透鏡模組,據以有效地提升行動通訊設備的攝像性能。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地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理解,雖然本文中可能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至圖5,其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一,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一種行動通訊設備1000(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其包括有一顯示器200、一影像感測器300、一透鏡模組400、及一光圈模組100。
所述影像感測器300電性耦接於所述顯示器200,所述透鏡模組400的位置對應於所述影像感測器300設置,並且所述透鏡模組400定義有一光軸C。所述光圈模組100設置於所述透鏡模組400的所述光軸C上,其中,所述透鏡模組400與所述光圈模組100用以供一光線L穿過而投射至所述影像感測器300,以使所述影像感測器300能夠傳送對應於所述光線L的一信號至所述顯示器200。
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所述顯示器200具備有觸控功能,據以能夠通過其觸控功能來控制所述光圈模組100的運作;所述透鏡模組400的位置能夠利於所述影像感測器300接收穿過所述透鏡模組400的所述光線L。此外,所述行動通訊設備1000於本實施例中僅說明相關於所述光圈模組100的構件,所述行動通訊設備1000的其他元件則不在此加以贅述。
所述透鏡模組400於本實施例中包含有多個透鏡401,其可以是各種透鏡(如:凸透鏡、凹透鏡、及平透鏡)的任意組合,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其中,所述多個透鏡401的中心線於本實施例中皆是位於所述光軸C上,也就是說,所述多個透鏡401具有相同的光軸。
所述光圈模組100於本實施例中是位於遠離所述影像感測器300的所述透鏡模組400一側(如:圖1中所述透鏡模組400的左側),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光圈模組100也可以是位於所述影像感測器300與所述透鏡模組400之間。以下將接著說明本實施例的光圈模組100的具體結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所述光圈模組100於本實施例中包含有一液晶層5、一第一透明電極層1、一第二透明電極層2、一第三透明電極層3、一透明載板4、及一控制單元6。其中,所述透明載板4的數量可為單個或多個,所述多個透明載板4於本實施例是以三個來說明,而為了便於說明,所述多個透明載板4定義為一第一透明載板41、一第二透明載板42、及一第三透明載板43,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其中,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的面積不小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的面積、也不小於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面積,並且所述控制單元6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
然而,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光圈模組100可以直接電性耦接於一電子裝置(圖未示),進而省略上述控制單元6;也就是說,所述光圈模組100也可以單獨地被運用或搭配其他裝置。
換個角度來說,如圖1所示,所述光圈模組100沿著朝向所述影像感測器300的方向(如圖1由左至右的方向)依序包含有所述第一透明載板41、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所述第二透明載板42、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所述液晶層5、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及所述第三透明載板43。
進一步地說,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彼此間隔地位於所述液晶層5的一側(如:圖2中的液晶層5左側),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位於所述液晶層5遠離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另一側(如:圖2中的液晶層5右側)。
再者,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設置於所述第二透明載板42的遠離所述液晶層5的表面上,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夾持於所述第二透明載板42與所述液晶層5之間,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設置於所述第三透明載板43的接近所述液晶層5的表面上(或是說,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夾持於所述第三透明載板43與所述液晶層5之間),所述第二透明載板42夾持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之間。
以上為本實施例所述光圈模組100的各個元件排列關係,下述接著介紹所述光圈模組100的各個元件細部構造與連接關係。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第一透明載板41、所述第二透明載板42、及所述第三透明載板43於本實施例中可以是呈方形(如:長方形或正方形)的一玻璃載板或是一透明塑膠載板,並且每個所述透明載板41、42、43的外形可以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調整變化,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於本實施例中可以由透明導電材料,例如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銦鋅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或銦鎵鋅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所製成,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再者,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於本實施例中各呈環狀,並且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的內緣包圍形成有一第一開孔11,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內緣包圍形成有一第二開孔21,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沒有開孔。所述第一開孔11以及所述第二開孔21於本實施例中是呈圓孔狀,且所述第一開孔11的內徑大於所述第二開孔21的內徑,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所述第一開孔11以及所述第二開孔21的中心軸皆位於所述光軸C上,而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以及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分別於其所述第一開孔11以及所述第二開孔21處未設有任何電極。
如圖3至圖5所示,所述液晶層5可被區分為一第一透光區域5a、及圍繞於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的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並且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的透光率不小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的透光率。所述液晶層5也可被區分為一第二透光區域5b、及圍繞於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的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的透光率不小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的透光率。
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的至少部分重疊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且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的內徑相異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的內徑,而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的一中心軸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的一中心軸皆重疊於所述光軸C。
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形狀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再者,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的位置對應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的所述第一開孔11,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的位置對應於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所述第二開孔21。
較佳地,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的外形等同於所述第一開孔11的外形,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的外形等同於所述第二開孔21的外形,並且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的邊緣沿平行所述光軸C的方向切齊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的內緣,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的邊緣沿平行所述光軸C的方向切齊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內緣,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的尺寸也可以略小或略大於所述第一開孔11的外形。
換個角度來說,所述液晶層5的各個區域於本時實施例中可以是由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所定義。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形狀。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以及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的位置個別對應於所述第一開孔11以及所述第二開孔21,並且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以及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的外形等同於所述第一開孔11以及所述第二開孔21。
更詳細地說,於本實施例中,所述液晶層5依序包含有一第一配向層51、一液態晶體54、及一第二配向層52,並且所述液晶層5包含連接於兩個所述配向層51、52內表面的一外膠圈53,其中所述外膠圈53通過連接於所述第一配向層51以及所述第二配向層52而共同包圍形成有一封閉空間S1,並且所述液態晶體54充填於所述封閉空間S1內。
需說明的是,所述液態晶體54於本實施例中包含有多個液晶分子,並且所述第一配向層51以及所述第二配向層52的主要功能為使上述液態晶體54中的多個液晶分子能夠依據設計需求而加以排列,進而使上述液態晶體54中的多個液晶分子得以達成預定的偏轉效果。
再者,以所述液晶層5為中心來看,遠離所述液態晶體54的所述第一配向層51外表面設置有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遠離所述液晶層5的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一側間隔設置有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遠離所述液態晶體54的所述第二配向層52外表面設置有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
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遠離所述液晶層5的一側(如:圖4中的第一透明電極層1左側)設置所述第一透明載板41,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夾持所述第二透明載板42,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遠離所述液晶層5的一側(如:圖4中的第三透明電極層3右側)設置所述第三透明載板43。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能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5的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而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能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5的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
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液晶層5是通過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之間的電場,來改變位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偏轉,進而使得所述液晶層5的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能夠供所述光線L穿過或是阻擋所述光線L。再者,所述液晶層5也可以通過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之間的電場,來改變位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偏轉,進而使得所述液晶層5的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能夠供所述光線L穿過或是阻擋所述光線L。
換個角度來說,當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之間的電場改變時,位於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不會受到所述兩個透明電極層1、3之間的電場影響,所以能保持供所述光線L穿過的狀態;再者,當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之間的電場改變時,位於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不會受到所述兩個透明電極層2、3之間的電場影響,所以同樣能保持供所述光線L穿過的狀態。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控制單元6於本實施例中可以是一控制器或是一控制電路,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其中,當所述控制單元6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時,能控制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與各於一透光模式與一遮光模式之間切換。當所述控制單元6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時,能控制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各於一透光模式與一遮光模式之間切換。
進一步地說,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的其中任一個處在所述遮光模式時的一透光率小於處在所述透光模式時的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的其中任一個處在所述遮光模式時的所述透光率於本實施例中是低於50%(較佳是低於20%),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再者,由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的邊緣部位鄰近於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之間所形成的電場,所以當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處在所述遮光模式時,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的所述透光率自鄰近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朝遠離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的方向逐漸地增加。
相對地,由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的邊緣部位鄰近於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之間所形成的電場,所以當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處在所述遮光模式時,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的所述透光率自鄰近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朝遠離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的方向逐漸地增加。
進一步地說,所述控制單元6能夠獨立地施加電壓於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以使兩個所述透明電極層1、3之間形成預定的電場,據以令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偏轉。再者,所述控制單元6也能夠獨立地施加電壓於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以使兩個所述透明電極層2、3之間形成預定的電場,據以令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偏轉。
依上所述,如圖1至圖5所示,所述光圈模組100能通過所述控制單元6來選擇性使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的至少其中之一處於所述遮光模式,以形成對應於所述第一開孔11或對應於所述第二開孔21的一進光量。據此,所述光圈模組100的結構適於搭配行動通訊設備1000的透鏡模組400,並能調整其進光量,據以有效地提升行動通訊設備1000的攝像性能。
舉例來說,如圖2和圖4所示,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處於所述遮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處於所述透光模式,所以上述光圈模組100是以所述第一開孔11作為其光圈。再者,如圖2和圖5所示,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處於所述透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處於所述遮光模式,所以上述光圈模組100是以所述第二開孔21作為其光圈。此外,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當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皆處於所述遮光模式時,所述光圈模組100也是以所述第二開孔21作為其光圈。
[實施例二]
請參閱圖6至圖10所示,其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二。本實施例類似於上述實施例一,所以兩個實施例的相同處則不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相較於實施例一的差異大致說明如下:
於本實施例中,如圖6至圖8所示,所述光圈模組100省略實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一透明載板41。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設置於所述第一配向層51的一外表面上(夾持於所述第二透明載板42與所述第一配向層51之間),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設置於所述第二配向層52的一外表面上(夾持所述第三透明載板43與所述第二配向層52之間)。
而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位於相同的一截面上,但彼此不為同一個透明電極層。所述截面可為方形或圓形,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形成有所述第一開孔11,而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位於所述第一開孔11內。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相隔有一間隙5e,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形成有所述第二開孔21。
所述第一開孔11的一中心點以及所述第二開孔21的一中心點皆坐落於所述光軸C,較佳地,所述第一開孔11的外形等同於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的外形,所述第二開孔21的外形等同於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的外形。其中,所述第一開孔11的內徑大於所述第二開孔21的內徑。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形狀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並且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未重疊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
其中,所述液晶層5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之間定義有位置對應於所述間隙5e的一連動區域;當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皆處於所述遮光模式時,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之間的電場同時影響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並使之偏轉,上述電場因範圍涵蓋到所述間隙5e的所述連動區域,因此對應於所述連動區域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也有所偏轉,導致所述連動區域也處於所述遮光模式。
由上述描述內容可知,所述截面由外至中心依序包含有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所述第一開孔11、所述間隙5e、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及所述第二開孔21。
其中,如圖8所示,當所述控制單元6驅動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時,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受電場影響而偏轉,進而使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處在所述遮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未受電場影響,因此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仍處在所述透光模式。也就是說,圖8的所述光圈模組100是以所述第一開孔11作為其光圈,光線可穿透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
其中,如圖9所示,當所述控制單元6同時驅動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及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時,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以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受電場影響而偏轉,進而使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以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皆處在所述遮光模式,而所述連動區域因範圍電場影響也處於所述遮光模式。也就是說,圖9的所述光圈模組100是以所述第二開孔21作為其光圈,光線可穿透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
其中,如圖10所示,當所述控制單元6未驅動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及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時,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以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未受電場影響而偏轉,進而使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以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皆處在所述透光模式,而所述連動區域因未被電場影響也處於所述透光模式。也就是說,圖10的所述光圈模組100是以所述第一開孔11以及所述第二開孔21的內徑總合作為其光圈,光線可同時穿透所述第一透光區域5a以及所述第二透光區域5b。
[實施例三]
請參閱圖11和圖12所示,其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三。本實施例類似於上述實施例一,所以兩個實施例的相同處則不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相較於實施例一的差異大致說明如下: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光圈模組100省略實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一透明載板41,因此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裸露於外。
所述光圈模組100的各項組件的排列位置與實施例一相同,其差別在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的內緣包圍形成所述第一開孔11,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內緣包圍形成所述第二開孔21。其中,所述第一開孔11的內徑小於所述第二開孔21的內徑,但所述第一開孔11以及所述第二開孔21的中心軸彼此重疊,而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以及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分別於其所述第一開孔11以及所述第二開孔21處同樣未設有任何電極。
[實施例四]
請參閱圖13和圖14所示,其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四。本實施例類似於上述實施例一,所以兩個實施例的相同處則不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相較於實施例一的差異大致說明如下: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光圈模組100省略實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一透明載板41,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新增為兩個,並且上述兩個第三透明電極層3分別設置於所述第二透明載板42及所述第三透明載板43彼此遠離的表面上。
所述光圈模組100沿著朝向所述影像感測器300的方向(如圖13由左至右的方向)依序包含有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所述第二透明載板42、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所述液晶層5、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所述第三透明載板43、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
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各形成有一開孔11、21,並且每個所述開孔11、21的中心軸彼此重疊,且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形狀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
其中,形成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的所述開孔11定義為所述第一開孔11,形成於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的所述開孔21定義為所述第二開孔21,且所述第一開孔11的內徑大於所述第二開孔21的內徑。
於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能與其遠離的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如:圖13中的右側第三透明電極層3)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5的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而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能與其遠離的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如:圖13中的左側第三透明電極層3)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5的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
進一步說明,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液晶層5是通過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1及其相對應的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之間的電場,來改變位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並使之偏轉,進而使得所述液晶層5的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5c能夠供所述光線L穿過或是阻擋所述光線L。
如圖14所示,所述液晶層5是通過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2及其相對應的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之間的電場,來改變位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內的所述液態晶體54中的液晶分子並使之偏轉,進而使得所述液晶層5的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5d能夠供所述光線L穿過或是阻擋所述光線L。
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兩個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3彼此遠離的外表面也可以各設置有透明載板,以達到保護的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其通過單個液晶層搭配多個透明電極以達到調整進光量的效果,使得所述光圈模組結構輕薄且適於搭配行動通訊設備的透鏡模組,據以有效地提升行動通訊設備的攝像性能。
再者,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光圈模組,不同於現有技術,將兩個光圈結構整合並應用於單一液晶層,據以有效地降低整體的厚度進而更能夠適用於薄型化的行動通訊設備。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內。
1000:行動通訊設備 100:光圈模組 1:第一透明電極層 11:第一開孔 2:第二透明電極層 21:第二開孔 3:第三透明電極層 4 :透明載板 41:第一透明載板 42:第二透明載板 43:第三透明載板 5:液晶層 5a:第一透光區域 5b:第二透光區域 5c:第一環狀切換區域 5d:第二環狀切換區域 5e : 間隙 51:第一配向層 52:第二配向層 53:外膠圈 54:液態晶體 6:控制單元 200:顯示器 300:影像感測器 400:透鏡模組 401:透鏡 C:光軸 S1:封閉空間 L:光線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行動通訊設備的功能方塊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光圈模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2沿剖線IV-IV的剖視示意圖(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遮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透光模式)。
圖5為圖2的另一剖視示意圖(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透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遮光模式)。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光圈模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圖6中的光圈模組的分解示意圖。
圖8為圖6沿剖線VIII -VIII的剖視示意圖(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遮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透光模式)。
圖9為圖6沿剖線VIII-VIII的另一剖視示意圖(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遮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遮光模式)。
圖10為圖6沿剖線VIII-VIII的另一剖視示意圖(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透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透光模式)。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光圈模組的剖視示意圖(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遮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透光模式)。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光圈模組的另一剖視示意圖(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遮光模式)。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光圈模組的剖視示意圖(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遮光模式,而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透光模式)。
圖14本發明實施例四的光圈模組的另一剖視示意圖(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處於遮光模式)。
1:第一透明電極層
11:第一開孔
2:第二透明電極層
21:第二開孔
3:第三透明電極層
4:透明載板
41:第一透明載板
42:第二透明載板
43:第三透明載板
5:液晶層
51:第一配向層
52:第二配向層
53:外膠圈
54:液態晶體
C:光軸

Claims (10)

  1. 一種行動通訊設備,包括: 一顯示器; 一影像感測器,電性耦接於所述顯示器; 一透鏡模組,位置對應於所述影像感測器設置,並且所述透鏡模組定義有一光軸;以及 一光圈模組,設置於所述透鏡模組的所述光軸上;其中,所述透鏡模組與所述光圈模組用以供一光線穿過而投射至所述影像感測器,以使所述影像感測器傳送對應於所述光線的一信號至所述顯示器;其中,所述光圈模組包含有: 一液晶層; 一第一透明電極層與一第二透明電極層,彼此間隔地位於所述液晶層的一側; 一第三透明電極層,位於所述液晶層遠離兩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的另一側;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而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二環狀切換區域;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的內徑相異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內徑,並且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的一中心軸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一中心軸皆重疊於所述光軸;及 一控制單元,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以能分別控制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各於一透光模式與一遮光模式之間切換;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其中任一個處在所述遮光模式時的一透光率小於處在所述透光模式時的透光率; 其中,所述光圈模組能通過所述控制單元來選擇性地使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至少其中之一處於所述遮光模式。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行動通訊設備,其中,所述光圈模組進一步包含有一透明載板,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分別設置於所述透明載板與所述液晶層彼此遠離的兩個表面上,並且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夾持於所述透明載板與所述液晶層之間;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的至少部分重疊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行動通訊設備,其中,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的面積不小於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的面積。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行動通訊設備,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各形成有一開孔,並且每個所述開孔的一中心點坐落於所述光軸,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的形狀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行動通訊設備,其中,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各形成有一開孔,並且每個所述開孔的一中心點坐落於所述光軸,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的形狀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行動通訊設備,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位於相同的一截面上,並且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形成有一第一開孔,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位於所述第一開孔內;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的形狀分別對應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並且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未重疊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行動通訊設備,其中,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相隔有一間隙,所述液晶層於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之間定義有位置對應於所述間隙的一連動區域;當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皆處於所述遮光模式時,所述連動區域也處於一遮光模式。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行動通訊設備,其中,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形成有一第二開孔,並且所述第一開孔的一中心點以及所述第二開孔的一中心點皆坐落於所述光軸。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行動通訊設備,其中,所述液晶層包含有: 一第一配向層及一第二配向層; 一外膠圈,連接於所述第一配向層及所述第二配向層的內表面,以使所述外膠圈與所述第一配向層及所述第二配向層包圍形成有一封閉空間;及 一液態晶體,充填於所述封閉空間內;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設置於所述第一配向層的一外表面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設置於所述第二配向層的一外表面上。
  10. 一種光圈模組,包括: 一液晶層; 一第一透明電極層與一第二透明電極層,彼此間隔地位於所述液晶層的一側; 一第三透明電極層,位於所述液晶層遠離兩個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的另一側,並且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而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能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共同作用於所述液晶層的一第二環狀切換區域;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的內徑相異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內徑,並且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的一中心軸重疊於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一中心軸;以及 一控制單元,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一透明電極層、所述第二透明電極層、及所述第三透明電極層,以能分別控制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各於一透光模式與一遮光模式之間切換;其中,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與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其中任一個處在所述遮光模式時的一透光率小於處在所述透光模式時的透光率; 其中,所述光圈模組能通過所述控制單元來選擇性地使所述第一環狀切換區域及所述第二環狀切換區域的至少其中之一處於所述遮光模式。
TW109101062A 2020-01-13 2020-01-13 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 TW2021271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1062A TW202127121A (zh) 2020-01-13 2020-01-13 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
CN202010067278.6A CN113189825A (zh) 2020-01-13 2020-01-20 移动通信设备及光圈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1062A TW202127121A (zh) 2020-01-13 2020-01-13 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121A true TW202127121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972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1062A TW202127121A (zh) 2020-01-13 2020-01-13 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9825A (zh)
TW (1) TW20212712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29014C2 (de) * 1973-06-07 1983-04-28 Agfa-Gevaert Ag, 5090 Leverkusen Blendenanordnung mit mindestens einem Flüssigkristallelement
JPS6055927A (ja) * 1983-09-03 1985-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撮影装置
JPH05273514A (ja) * 1992-03-25 1993-10-22 Sony Corp カメラ用光学フィルター装置
JPH0720445A (ja) * 1993-07-02 1995-01-24 Seiko Instr Inc 多色液晶表示素子
TW582565U (en) * 2003-04-18 2004-04-01 Altek Corp Diaphragm shutter apparatus of camera
US20080084498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Motorola, Inc. Camera iris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215770B2 (en) * 2007-02-23 2012-07-10 E-A Ophthalmics Ophthalmic dynamic aperture
CN101382720A (zh) * 2007-09-05 2009-03-11 鸿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圈快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使用该光圈快门装置的相机
CN101672990B (zh) * 2008-09-10 2012-04-25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焦液晶透镜
JP2014211573A (ja) * 2013-04-19 2014-1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装置
TWM478831U (zh) * 2013-12-06 2014-05-21 Silicon Touch Tech Inc 液晶透鏡結構
CN104243782B (zh) * 2014-09-29 2019-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光学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0161769B (zh) * 2019-05-20 2022-05-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圈结构、摄像头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9825A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5480B (zh) 可切换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视角切换方法
CN106501981B (zh) 复合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0627664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WO2021036157A1 (zh)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110320B2 (en) Display with bent inactive edge regions
US10504933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7457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641031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30286314A1 (en) Display element
EP3859441B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26792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237439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142831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1042068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KR20150061939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TW202127121A (zh) 行動通訊設備及光圈模組
TWI701501B (zh) 行動通訊設備、光學組件及其光圈模組
US1022266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4624906A (zh) 宽窄视角区域可调的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KR20160140294A (ko) 전자 제어 가능한 조리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 장치
CN109917597B (zh)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US20240177658A1 (en) Light path contro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20240231170A9 (en) Light path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355653B (zh)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控制方法
WO2023065105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