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6934A - 鐘擺閥 - Google Patents

鐘擺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6934A
TW202126934A TW109101274A TW109101274A TW202126934A TW 202126934 A TW202126934 A TW 202126934A TW 109101274 A TW109101274 A TW 109101274A TW 109101274 A TW109101274 A TW 109101274A TW 202126934 A TW202126934 A TW 2021269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rotating shaft
pneumatic cylinder
cylinder
valve 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1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1781B (zh
Inventor
林賜民
許俊樹
陳冠華
Original Assignee
日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1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178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1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17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6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693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種鐘擺閥至少包含閥體、閘板、轉動軸、第一驅動機構以及第二驅動機構。閥體為中空且至少具有第一閥口。閘板可動式設於閥體中。轉動軸連接閘板。第一驅動機構經由驅動轉動軸轉動以轉動閘板,藉以使得閘板之位置對應於第一閥口或遠離第一閥口。第二驅動機構則係經由驅動轉動軸升降以升降閘板,藉以使得閘板抵接或遠離第一閥口而關閉或開啟第一閥口。

Description

鐘擺閥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閥,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鐘擺閥。
閥(valve)類裝置常使用於流體管路間,其主要作為管路中流體之流量、壓力控制、調節、轉向、止回、啟動或停止流動等等。閥的種類相當多,亦會因使用於水管、油壓或氣壓等流體種類不同或預設產生的功能不同,而各有其適用的閥門種類。以目前常用之真空閥門的構造而言,主要分為直進式開閉動作之閘閥(gate valve)、轉動式開閉動作之蝶閥(butterfly valve)以及搖臂式開閉動作之鐘擺閥(pendulum valve)等。
然而,大型鐘擺閥因為閘板重量較重,經多次轉動閘板後,容易因傾斜造成封合效果不佳,影響氣密效果。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創作之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鐘擺閥,以解決閘板因傾斜造成封合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達前述目的,本創作提出一種鐘擺閥至少包含閥體、閘板、轉動軸、第一驅動機構以及第二驅動機構。閥體為中空且至少具有第一閥口。閘板可動式設於閥體中。轉動軸連接閘板。第一驅動機構經由驅動轉動軸轉動以轉動閘板,藉以使得閘板之位置對應於第一閥口或遠離第一閥口。第二驅動機構則係經由驅動轉動軸升降以升降閘板,藉以使得閘板抵接或遠離第一閥口而關閉或開啟第一閥口。
其中,第一驅動機構及/或第二驅動機構係氣壓缸。
其中,第二驅動機構至少包含第一氣壓缸設於閥體上,第一氣壓缸之第一活塞板係用以抵頂轉動軸以驅使轉動軸及閘板朝著遠離第一閥口之方向縱向位移。
其中,轉動軸與第一活塞板之間更設有波浪彈簧,且第一氣壓缸之第一活塞板係經由波浪彈簧推移該轉動軸。
其中,鐘擺閥更包含至少止推軸承,其中當轉動軸連動閘板縱向位移以開啟第一閥口以及橫向位移以遠離第一閥口時,止推軸承係承受轉動軸之至少一撐抵部之推頂。
其中,第一氣壓缸具有第一缸體,轉動軸係作為第一缸體之第一活塞桿,當第一缸體中充氣時,第一氣壓缸之第一活塞板係受氣體壓力推頂以驅使轉動軸及閘板朝著遠離第一閥口之方向縱向位移。
其中,第一氣壓缸具有第一缸體及第二缸體,轉動軸係同時作為第一缸體及第二缸體之第一活塞桿,當第一缸體及第二缸體充氣時,第一缸體中之第一活塞板及第二缸體中之轉動軸之撐抵部係受氣體壓力推頂令轉動軸之撐抵部及第一氣壓缸之第一活塞板縱向位移。
其中,第二驅動機構包含第二氣壓缸設於閥體上,第二氣壓缸之第二活塞桿係選擇性推頂閘板或離開閘板之移動路徑。
其中,第二氣壓缸更包含復位彈簧,當第二氣壓缸洩氣時,復位彈簧係令第二氣壓缸之第二活塞桿向外突伸以推頂閘板,當第二氣壓缸充氣時,第二氣壓缸之第二活塞桿係縮回以離開閘板之移動路徑。
其中,閘板具有密封件,且復位彈簧係經由密封件推頂閘板。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鐘擺閥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
(1) 本創作之鐘擺閥透過兩段式驅動閘板作動,來開啟或關閉閥口。欲關閉閥口時,先水平式轉動閘板來讓閘板的位置對應於閥口,再垂直式升降閘板的高度,以氣密式關閉閥口。
(2) 透過單一的轉動軸來轉動閘板及升降閘板,成本低且能有效利用閥體之容置槽空間。
(3) 藉由充氣/放氣來移動氣壓缸的活塞桿,可以帶動轉動軸及閘板升降。而且,復位彈簧可以在閘板遠離閥口時累積彈簧壓縮力,使得當第二氣壓缸充氣時,復位彈簧會提供復位力(所累積的壓縮力),以令閘板更能緊密地關閉閥口。
(4) 適用於大型鐘擺閥。
茲為使鈞審對本創作的技術特徵及所能達到的技術功效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配合詳細的說明如後。
為利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圖式,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此外,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的相同元件係以相同的符號標示來說明。且圖式所示的組件的尺寸比例僅為便於解釋各元件及其結構,並非用以限定。
另外,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的用詞,除有特別註明外,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的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某些用以描述本創作的用詞將於下或在此說明書的別處討論,以提供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有關本創作的描述上額外的引導。
關於本文中如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並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其僅僅是為了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組件或操作而已。
其次,在本文中如使用用詞“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其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於。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8,圖1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上視示意圖;圖3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上視示意圖,其中外蓋已移除;圖4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剖面示意圖,其中閘板的位置對應於第一閥口且抵接第一閥口(鐘擺閥關閉);圖5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剖面示意圖,其中閘板的位置對應於第一閥口,但未抵接第一閥口(鐘擺閥開啟);圖6本創作之鐘擺閥之剖面示意圖,其中閘板的位置未對應於第一閥口;圖7為圖4之局部放大圖;圖8為圖5之局部放大圖。其中,圖4至圖8係沿圖2中剖面線L-L’所得之剖面示意圖。
本創作之鐘擺閥至少包含閥體10、閘板20、轉動軸50、第一驅動機構30及第二驅動機構。閥體10為中空且具有容置槽13、第一閥口11及第二閥口12,其中第一閥口11及第二閥口12連通容置槽13之相對兩側。而且,閥體10可例如為單一結構或組合式結構。舉例而言,閥體10例如為由第一半部15及第二半部17氣密式組合而成,第一閥口11及第二閥口12例如位於第二半部17上。閘板20係可動式設於閥體10的容置槽13中。本創作之閘板20係可於閥體10的容置槽13中縱向位移,藉由升降高度及橫向位移以移動位置。本創作之一項特色為閘板20係設於轉動軸50之一端且經由轉動軸50之轉動及轉動軸50之縱向(垂直)升降,而達成開啟或封閉第一閥口11之目的。亦即,閘板20與轉動軸50之相對位置不會變動,但閘板20與轉動軸50相對於閥體20之第一閥口11之相對位置則會變動。
本創作之轉動軸50係藉由第一驅動機構30之驅動而轉動,藉以連帶使得閘板20同步轉動,亦即使得閘板20橫向位移而移動位置。所以,第一驅動機構30可用以使得閘板20之位置對應於第一閥口11或非對應於第一閥口11。
此外,轉動軸50係藉由第二驅動機構之驅動而縱向位移,藉以使得閘板20同步縱向位移。亦即,當轉動軸50朝向靠近第一閥口11之方向位移時,閘板20將可密封式抵接第一閥口11,用以關閉第一閥口11。當轉動軸50朝向遠離第一閥口11之方向位移時,將使得閘板20遠離第一閥口11,用以開啟第一閥口11。
本創作之鐘擺閥之第二驅動機構包含第一氣壓缸41及第二氣壓缸42,且第二驅動機構係用以經由轉動軸50驅動閘板20升降式移動,即經由驅動轉動軸50縱向位移以驅動閘板20沿另一平面(例如YZ平面)升降。換言之,欲關閉鐘擺閥之第一閥口11時,則第一驅動機構30先經由轉動軸50驅動閘板20轉動,且使得閘板20之位置對應於第一閥口11,然後第二驅動機構再經由轉動軸50驅動閘板20垂直移動,藉以使得閘板20密封式抵接第一閥口11處之閥體10。反之,欲開啟鐘擺閥之第一閥口11時,則第二驅動機構先經由轉動軸50驅動閘板20垂直移動,藉以使得閘板20相距第一閥口11處之閥體10一段距離,然後第一驅動機構30再經由轉動軸50驅動閘板20轉動,使得閘板20之位置不對應於第一閥口11,且例如使得閘板20由第二半部17移至第一半部15。
在本創作中,第一驅動機構30係驅動閘板20轉動式移動(透過轉動來移動閘板20的位置),即驅動閘板20於一平面(例如XY平面)轉動。在轉動的過程中,閘板20恆位於第一閥口11及第二閥口12之間,彼此保持一段距離,即閘板20不與第一閥口11及第二閥口12接觸,避免摩擦損耗。轉動軸50及閘板20轉動之方向實質垂直於轉動軸50及閘板20升降之方向。舉例來說,如前所述,轉動軸50及閘板20可於XY平面轉動而於YZ平面升降。前述轉動及升降的平面僅為舉例,本創作並不限定於此。
其中,第一驅動機構30及/或第二驅動機構可例如為氣壓缸,但不限定於此。第一驅動機構30及/或第二驅動機構也可例如為液壓缸或其他適當驅動方式的驅動機構。本創作之第一驅動機構30係穩固地設於閥體10上,且本創作之第一驅動機構30係例如以活塞桿呈直線運動之氣壓缸為例。本創作之第一驅動機構30之活塞桿係樞接一連接元件80,且第一驅動機構30係經由此連接元件80滑動式夾持轉動軸50之軸體,因此呈直線運動之活塞桿可轉動轉動軸50。而且,連接元件80滑動式夾持轉動軸50之軸體,因此轉動軸50可獨自升降。
本創作之另一項特色在於轉動軸50可藉由第二驅動機構之驅動,而使得轉動軸50獨立於連接元件80進行縱向位移。亦即,當轉動軸50進行縱向位移時,轉動軸50與連接元件80之相對位置會隨著轉動軸50之縱向位移程度而改變。但是,如同前述,當轉動軸50進行轉動時,轉動軸50與連接元件80之相對位置則是固定不變。
本創作係透過轉動軸50來轉動閘板20,其中閘板20係以轉動軸50之軸心為轉動軸心,藉以進行轉動(橫向位移)。其中,閘板20之形狀及尺寸係依據閥體10及其第一閥口11之形狀與尺寸而定,故本創作之閘板20之並不侷限於特定形狀及尺寸。在本創作之鐘擺閥中,轉動軸50的設置位置較佳為距離第一閥口11一段距離,且轉動軸50較佳為經由閥體10之穿孔19連接閘板20。此外,閘板20可以直接或間接連接轉動軸50。舉例來說,轉動軸50可例如經由螺接、鎖接、卡接或套接等方式可拆卸式連接延伸板70,藉以經由延伸板70而連接閘板20。或者,閘板20也可例如經由一體成形或焊接等方式而固接有延伸板70,藉以經由延伸板70而連接閘板20。其中,延伸板70之長度值例如,但不限於,相同於轉動軸50與第一閥口11之間的距離值。
本創作之另一特色係透過轉動軸50來升降式移動閘板20,且第二驅動機構可以經由驅動轉動軸50升降高度,藉以帶動閘板20於閥體10的容置槽13中抵接或遠離第一閥口11。雖然本文中以關閉或開啟第一閥口11為例,應能理解的是,閘板20也可以設計用來關閉或開啟第二閥口12。此外,轉動軸50之外側或一側可選擇性設置固定不動之指示件53,例如為設於第一驅動機構30之外殼上,且設在轉動軸50之周圍,轉動軸50之表面可例如具有標示部(如箭頭),藉由轉動軸50之轉動即可顯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第一閥口11為開啟(open)或關閉(close)狀態。
詳細來說,如圖所示,本創作之轉動軸50之軸體係貫穿閥體10之穿孔19且由外部延伸至閥體10的容置槽13中,藉以連接閘板20。本創作之連接元件80可例如包含弧形桿86及夾持件88。連接元件80之夾持件88之一端係滑動式夾持轉動軸50之限位滑槽52。夾持件88之另一端係樞接於弧形桿86之一端,且弧形桿86之另一端係樞接於第一驅動機構30之活塞桿,因此透過第一驅動機構30之活塞桿之直線運動可驅使轉動軸50進行轉動,藉以連動閘板20進行轉動(橫向位移)。
本創作之第二驅動機構包含第一氣壓缸41設於閥體10上。第一氣壓缸41可例如為具有第一缸體410及第一活塞板411。轉動軸50係作為第一氣壓缸41之第一活塞桿。第一氣壓缸41之第一缸體中具有可活動位移之第一活塞板411,且轉動軸50係例如貫穿第一氣壓缸41之第一活塞板411。第一氣壓缸41之第一活塞板411係抵頂轉動軸50,藉以縱向位移轉動軸50。舉例而言,當第一氣壓缸41之氣室413充氣時,即氣體被供應至第一氣壓缸41之第一活塞板411的下方時,則第一活塞板411會被氣體壓力往上推移,藉以推動轉動軸50往上移動。本創作之又一特色在於轉動軸50與第一活塞板411之間更選擇性設有波浪彈簧412。因此,第一氣壓缸41之第一活塞板411可經由波浪彈簧412縱向推移轉動軸50。藉由波浪彈簧412輔助,不僅可確保轉動軸50能夠垂直升降,且可避免閘板20受力不均而變形。
本創作之又一特色在於更選擇性具有至少一止推軸承415,止推軸承415設於閘體10之穿孔19外部之周圍上且位於閘體10與轉動軸50之撐抵部51之間。因此,當轉動軸50縱向移動一段距離後,止推軸承415可承受轉動軸50之至少一撐抵部51之推頂,藉以連動閘板20縱向移動以開啟第一閥口11且使得閘板20可保持在此高度。而且,當轉動軸50連動閘板20進行橫向位移,藉以遠離第一閥口11時,止推軸承415同樣係承受轉動軸50之撐抵部51之推頂,藉以使得閘板20可保持在此高度。
本創作之第二驅動機構之第一氣壓缸41還可選擇性包含一第三缸體430,其中轉動軸50係同時作為第一缸體410及第三缸體430之活塞桿。即,轉動軸50係同時貫穿第一缸體410及第三缸體430。撐抵部51係突出於轉動軸50之表面,且撐抵部51係位於第三缸體430中,以作為第三缸體430之活塞板。因此,當氣體被供應至第三缸體430之氣室433中時,轉動軸50之撐抵部51會被氣體壓力往上推移直至抵頂止推軸承415。由於,本創作之閘板20會被轉動軸50推移而開啟第一閥口11,且閘板20還會隨著轉動軸50之轉動而移動位置,因此藉由上述的止推軸承415就可使得轉動軸50在保持抵頂的狀態下同時進行轉動。
在本創作中,由於第一氣壓缸41的位置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均不會移動,連接元件80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不會移動,而同時貫穿第一缸體410及第三缸體430之轉動軸50則會縱向位移及轉動。因此,本創作之另一特色在於轉動軸50具有至少一限位滑槽52,且轉動軸50於此限位滑槽52具有至少一平面,用以供連接元件80之夾持件88滑動式夾持,藉以轉動轉動軸50,故轉動軸50不僅可以被第一驅動機構30以連接元件80轉動,也可以被第二驅動機構驅動而相對於此連接元件80進行縱向位移。
如圖所示,本創作還可具有墊圈或O型環等密封件位於轉動軸50與第一氣壓缸41之間,以及位於轉動軸50與閥體10之穿孔19之間。舉例而言,轉動軸50於限位滑槽52之該平面以外的區域較佳為圓柱體,第一氣壓缸41較佳為環狀且較佳為環設於轉動軸50之周圍,又閥體10之穿孔19較佳為圓形,因此,藉由上述之密封件,本創作之鐘擺閥在轉動軸50轉動及升降的過程中,仍可保持氣密效果。
另外,本創作之第二驅動機構進一步包含有第二氣壓缸42設於閥體10上。第二氣壓缸42具有第二缸體420、第二活塞桿421及復位彈簧62。第二活塞桿421例如為L字形或T字形。第二氣壓缸42較佳為環狀,且較佳為環設於閥體10之第二閥口12之周圍。當第二氣壓缸42中的氣體被排出時,第二氣壓缸42中的第二活塞桿421將會藉由復位彈簧62的回復力而向外突出,藉由抵頂閘板20上的O型環或墊片等密封件,進而使得閘板20密封式抵接第一閥口11以關閉第一閥口11。此外,本創作還可具有墊圈或O型環等密封件位於第二氣壓缸42之第二活塞桿421與第二缸體420之間。
此外,當第二氣壓缸42充氣時(將氣體充至第二氣壓缸42之氣室423),此時第二活塞桿421會內縮而離開閘板20之移動路徑,且使得復位彈簧62可累積彈簧壓縮力。惟,氣室423之設置位置及復位彈簧62之形式可視彈簧的復位運作而決定,本創作不限定於上述舉例。此外,第一氣壓缸41之氣室413及第二氣壓缸42之氣室423之充氣與排氣可例如藉由氣閥、氣體通道及氣體供應源而完成,惟為簡化圖示,故未繪示。惟,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明瞭如何設置上述結構,故不再贅述。
本創作係令轉動軸50朝著遠離第一閥口1之方向移動位置,使得閘板20保持相距第一閥口11一段距離,藉以開啟第一閥口11。詳言之,轉動軸50及第二氣壓缸42之第二活塞桿421係朝同一方向位移,使得閘板20遠離第一閥口11而開啟第一閥口11。其中,轉動軸50與第二活塞桿412可例如是同步或不同步地上升或下降。舉例來說,在欲開啟第一閥口11時,可以先對第二氣壓缸42的氣室423充氣使得第二活塞桿421朝遠離第一閥口11的方向位移,再對第一氣壓缸41的氣室413充氣使得轉動軸50朝向第一閥口11移動位置,藉以帶動閘板20上升而可以開啟第一閥口11。隨後,再藉由第一驅動機構30來驅使轉動軸50轉動,以帶動閘板20轉動而使其位置遠離第一閥口11。
或者,也可以同步對第一氣壓缸41的氣室413以及第二氣壓缸42的氣室423充氣,使得轉動軸50及第二活塞桿421同步上升,以帶動閘板20上升而遠離第一閥口11。其中,在轉動軸50轉動式移動閘板20時,閘板20較佳為相距第二氣壓缸42之第二活塞桿421一段間隙,藉以避免磨耗。其中,不管是同步或非同步充氣,第二活塞桿421之移動距離均略大於轉動軸50之移動距離,藉以使得閘板20可懸空式位於第二活塞桿421與第一閥口11之間,且保持一段距離。
在本創作中,第一驅動機構30及第一氣壓缸41之數量可例如為一,而第二氣壓缸42則可例如為一或複數個,但不限定於此。舉例來說,以單一的第二氣壓缸42為例,其可例如具有多個復位彈簧62平均分佈於第一閥口11周圍,藉此能夠以均等的力道來升降閘板20。
本創作之鐘擺閥之運作方式可例如下所述:欲關閉第一閥口11時,先藉由第一驅動機構30驅使連接元件80帶動轉動軸50轉動,以水平式轉動閘板20,使得閘板20由第一閥口11的外側移動至對應於第一閥口11的位置,即使得閘板20對應於第一閥口11。為了避免妨礙閘板20之移動,因此欲轉動閘板20時,第二氣壓缸42之氣室423較佳為呈充氣狀態,藉以先將第二活塞桿421往內縮,再使閘板20轉動,使得第二活塞桿421避開閘板20之移動路徑,即第二活塞桿421未接觸閘板20。接著,使第二驅動機構中的第一氣壓缸41之氣室413及第二氣壓缸42之氣室423排氣,以藉由復位彈簧62之回復力令閘板20縱向移動直至抵接第一閥口11。
隨後,若欲開啟第一閥口11,則可令第一氣壓缸41充氣(氣室413充氣),藉由朝向第一閥口11之方向推動第一活塞板及其上之轉動軸50,可藉以連動閘板20朝著遠離第一閥口11之方向位移。此外,同時令第二氣壓缸42充氣(氣室423充氣),使得復位彈簧62向內縮(累積回復力),且使得第二活塞桿421向內位移而離開閘板20之移動路徑。而且,閘板20可相距閥體10及第二活塞桿421一段距離,即未相互接觸,所以轉動軸50只要再次轉動即可令閘板20轉動式移動位置。
另外,如前所述,由於復位彈簧62所累積的彈簧壓縮力,在閘板20朝向第一閥口11之方向位移時可以提供復位力,因此閘板20可以更緊密地密封第一閥口11。
在本創作中,閘板20、轉動軸50及第二活塞桿421上皆可選擇性設置有O型環或墊圈等氣密元件,以達良好的氣密效果。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鐘擺閥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1) 本創作之鐘擺閥透過兩段式驅動閘板作動,來開啟或關閉閥口。欲關閉閥口時,先水平式轉動閘板來讓閘板的位置對應於閥口,再垂直式升降閘板的高度,以氣密式關閉閥口。(2) 透過單一的轉動軸來轉動閘板及升降閘板,成本低且能有效利用閥體之容置槽空間。(3) 藉由充氣/放氣來移動氣壓缸的活塞桿,可以帶動轉動軸及閘板升降。而且,復位彈簧可以在閘板遠離閥口時累積彈簧壓縮力,使得當第二氣壓缸充氣時,復位彈簧會提供復位力(所累積的壓縮力),以令閘板更能緊密地關閉閥口。(4) 適用於大型鐘擺閥。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閥體 11:第一閥口 12:第二閥口 13:容置槽 15:第一半部 17:第二半部 19:穿孔 20:閘板 30:第一驅動機構 41:第一氣壓缸 410:第一缸體 411:第一活塞板 412:波浪彈簧 413:止推軸承 413、423、433:氣室 415:止推軸承 42:第二氣壓缸 420:第二缸體 421:第二活塞桿 430:第三缸體 50:轉動軸 51:撐抵部 52:限位滑槽 53:指示件 62:復位彈簧 70:延伸板 80:連接元件 86:弧形桿 88:夾持件 L-L’:剖面線 91:外蓋
圖1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上視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上視示意圖,其中外蓋已移除。
圖4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剖面示意圖,其中閘板的位置對應於第一閥口且抵接第一閥口(鐘擺閥關閉)。
圖5為本創作之鐘擺閥之剖面示意圖,其中閘板的位置對應於第一閥口,但未抵接第一閥口(鐘擺閥開啟)。
圖6本創作之鐘擺閥之剖面示意圖,其中閘板的位置未對應於第一閥口。
圖7為圖4之局部放大圖。
圖8為圖5之局部放大圖。
10:閥體
11:第一閥口
12:第二閥口
13:容置槽
19:穿孔
20:閘板
30:第一驅動機構
41:第一氣壓缸
411:第一活塞板
412:波浪彈簧
413、423、433:氣室
415:止推軸承
42:第二氣壓缸
420:第二缸體
421:第二活塞桿
430:第三缸體
50:轉動軸
51:撐抵部
53:指示件
62:復位彈簧
70:延伸板
88:夾持件
91:外蓋

Claims (10)

  1. 一種鐘擺閥,至少包含: 一閥體,該閥體為中空且至少具有一第一閥口; 一閘板,可動式設於該閥體中; 一轉動軸,該轉動軸連接該閘板; 一第一驅動機構,經由驅動該轉動軸轉動以轉動該閘板,藉以使得該閘板之位置對應於該第一閥口或遠離該第一閥口;以及 一第二驅動機構,經由驅動該轉動軸升降以升降該閘板,藉以使得該閘板抵接或遠離該第一閥口而關閉或開啟該第一閥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鐘擺閥,其中該第一驅動機構及/或該第二驅動機構係氣壓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鐘擺閥,其中該第二驅動機構至少包含一第一氣壓缸設於該閥體上,該第一氣壓缸之一第一活塞板係用以抵頂該轉動軸以驅使該轉動軸及該閘板朝著遠離該第一閥口之方向縱向位移。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鐘擺閥,其中該轉動軸與該第一活塞板之間更設有一波浪彈簧,且該第一氣壓缸之該第一活塞板係經由該波浪彈簧推移該轉動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鐘擺閥,更包含至少一止推軸承,其中當該轉動軸連動該閘板縱向位移以開啟該第一閥口時以及橫向位移以遠離該第一閥口時,該止推軸承係承受該轉動軸之至少一撐抵部之推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鐘擺閥,其中該第一氣壓缸具有一第一缸體,該轉動軸係作為該第一缸體之一第一活塞桿,當該第一缸體中充氣時,該第一氣壓缸之該第一活塞板係受氣體壓力推頂以驅使該轉動軸及該閘板朝著遠離該第一閥口之方向縱向位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鐘擺閥,其中該第一氣壓缸具有一第一缸體及一第二缸體,該轉動軸係同時作為該第一缸體及該第二缸體之一第一活塞桿,當該第一缸體及該第二缸體充氣時,該第一缸體中之該第一活塞板及該第二缸體中之該轉動軸之該撐抵部係受氣體壓力推頂令該轉動軸之該撐抵部及該第一氣壓缸之該第一活塞板縱向位移。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鐘擺閥,其中該第二驅動機構包含一第二氣壓缸設於該閥體上,該第二氣壓缸之一第二活塞桿係選擇性推頂該閘板或離開該閘板之移動路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鐘擺閥,其中該第二氣壓缸更包含一復位彈簧,當該第二氣壓缸洩氣時,該復位彈簧係令該第二氣壓缸之該第二活塞桿向外突伸以推頂該閘板,當該第二氣壓缸充氣時,該第二氣壓缸之該第二活塞桿係縮回以離開該閘板之移動路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鐘擺閥,其中該閘板具有一密封件,且該復位彈簧係經由該密封件推頂該閘板。
TW109101274A 2020-01-14 2020-01-14 鐘擺閥 TWI711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1274A TWI711781B (zh) 2020-01-14 2020-01-14 鐘擺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1274A TWI711781B (zh) 2020-01-14 2020-01-14 鐘擺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1781B TWI711781B (zh) 2020-12-01
TW202126934A true TW202126934A (zh) 2021-07-16

Family

ID=74669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1274A TWI711781B (zh) 2020-01-14 2020-01-14 鐘擺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17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3893B (zh) * 2022-03-29 2022-11-11 日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閥門及其閘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2882B2 (en) * 2003-09-29 2006-04-25 Mks Instruments, Inc. Valve assembly having novel flow characteristics
US7278444B2 (en) * 2005-02-22 2007-10-09 Mks Instruments, Inc. Valve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pump-down performance
TWI388754B (zh) * 2006-06-16 2013-03-11 Vat Holding Ag 真空閥
EP3211281A1 (de) * 2016-02-24 2017-08-30 VAT Holding AG Vakuumventil zum schliessen eines fliesswegs mit zweiteiligem ventilteller
TWM524899U (zh) * 2016-03-28 2016-07-01 Highlight Tech Corp 鐘擺閥結構改良
TWM539585U (zh) * 2016-11-25 2017-04-11 Highlight Tech Corp 氣壓缸邏輯驅動機構
JP6587233B1 (ja) * 2018-03-30 2019-10-09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仕切弁
CN210218736U (zh) * 2019-05-15 2020-03-31 牧雅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摆动阀
TWM596296U (zh) * 2020-01-14 2020-06-01 日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鐘擺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3893B (zh) * 2022-03-29 2022-11-11 日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閥門及其閘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1781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90449B1 (en) Gate valve
WO2018066554A1 (ja) 仕切弁
CN110657245B (zh) 一种增强密封性能的蝶阀
US3244399A (en) Gate valve
US3931953A (en) Ultra high vacuum valve
US20040149950A1 (en) Control valve trim and bore seal
US10072682B2 (en) Multi-chamber diaphragm actuator with synchronized supply system
JP2001173805A (ja) ゲートバルブ
TWM596296U (zh) 鐘擺閥
TWI711781B (zh) 鐘擺閥
US9353741B2 (en) Compressor throttling valve assembly
KR100954212B1 (ko) 진공 게이트밸브
US10190693B2 (en) Door seal for vacuum chamber
CN111237532B (zh) 一种撑开式金属密封阀门及其驱动装置
JP6261593B2 (ja) 高圧用自動ダイヤフラムバルブ
JP5613087B2 (ja) 仕切弁
CN113309869B (zh) 一种真空板阀
CN205689820U (zh) 一种外置独立式换向开关
JP2002106729A (ja) ゲート弁
CN113251162A (zh) 一种提高封堵能力的无隙闸阀
CN208651688U (zh) 带推力锁紧密封结构的半球阀
KR102401833B1 (ko) 게이트 밸브
CN204387477U (zh) 波纹管球阀
TWI657211B (zh) 翻板輸送閥
US8161999B2 (en) Swing val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