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1353A - 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 - Google Patents

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1353A
TW202121353A TW108142290A TW108142290A TW202121353A TW 202121353 A TW202121353 A TW 202121353A TW 108142290 A TW108142290 A TW 108142290A TW 108142290 A TW108142290 A TW 108142290A TW 202121353 A TW202121353 A TW 2021213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section
warning
traffic vehicle
mentioned
veh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仲加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22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121353A/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1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35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警示方法,包括:藉由與電子控制單元連線的行動裝置接收一地圖,其中電子控制單元可控制交通載具的鏡頭組,且地圖包括道路資訊;藉由行動裝置接收交通載具的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當前速度;藉由行動裝置判斷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當行動裝置判斷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為警示路口時,判斷交通載具是否已滿足一觸發條件;以及當行動裝置判斷交通載具已滿足上述觸發條件時,經由交通載具的電子控制單元開啟鏡頭組,並在行動裝置上顯示鏡頭組所獲得的影像。

Description

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
本揭露係有關於一種警示方法,特別係有關於用於交通載具穿越路口時的警示方法。
在近幾十年來,隨著工業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個人財富的累積,私家車輛不再是富人的專利,而是逐漸普及到普羅大眾的生活中。因此,各式車輛的數量大幅上升,使得道路上每輛車所能分配到的空間逐漸縮小,更甚者,早期規劃得道路系統已無力負荷大量增長的車輛數量,這使得道路的空間顯得更加侷促。此外,具備大空間與多功能的運動型休旅車(SUV)及多功能休旅車(MPV)在近年來廣受歡迎,這種大型車輛所佔用的空間使得道路空間狹小的問題更加嚴重。
大量的車輛會增加道路上碰撞的風險,而大型的車輛會增加視野上的死角,這些問題在狹窄的巷弄中尤為嚴重,特別是在狹窄的巷弄型路口/十字路口。大型車輛在巷弄型路口/十字路口中,不論是穿越或是轉彎,皆容易因為過長的車頭而使駕駛視線不良,並因此無法發現來自左右方巷弄的車輛或行人,而使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上升。面對這種問題,雖然有些廠商使用環繞全車身的攝影鏡頭來為駕駛人提供全方位的影像,但長時間持續性地顯示影像會使駕駛人的警戒心降低,進而減少了警示的效果。此外,具備完整環繞鏡頭的車型價位昂貴,並非所有駕駛人均能負擔。除此之外,車載系統在更新、升級、換代、維護方面的進度相當緩慢,使得車載系統的性能及功能性受到嚴重的限制,難以應付駕駛人的實際需求。綜上所述,需要一種相對廉價且簡單,並能輕易地提供給絕大多數駕駛人的警示方法,以在行車時提供車輛死角及穿越巷弄的影像警示,以增大眾的進行車安全。
本揭露實施例提供用於交通載具的一種警示方法。上述警示方法包括:藉由與交通載具之電子控制單元連線的行動裝置接收一地圖,其中電子控制單元可控制交通載具的鏡頭組,且上述地圖包括道路資訊;藉由行動裝置接收交通載具的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當前速度;藉由行動裝置根據道路資訊、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當前速度,判斷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當行動裝置判斷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為警示路口時,根據道路資訊、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當前速度,判斷交通載具是否已滿足一觸發條件;以及當行動裝置判斷交通載具已滿足上述觸發條件時,經由交通載具的電子控制單元開啟鏡頭組,並在行動裝置上顯示鏡頭組所獲得的影像。
本揭露實施例提供用於交通載具的一種警示系統。上述警示系統包括:一行動裝置,以無線的方式耦接至交通載具的鏡頭組及電子控制單元,其中鏡頭組被配置以獲取交通載具前方的大角度影像,而電子控制單元被配置以控制鏡頭組,上述行動裝置包括顯示器及處理裝置。上述處理裝置執行下列操作:自導航程式接收包括道路資訊的地圖;自導航程式接收交通載具的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當前速度;根據道路資訊、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當前速度,判斷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當判斷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為警示路口時,根據道路資訊、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當前速度,判斷交通載具是否已滿足一觸發條件;以及當判斷交通載具已滿足觸發條件時,控制電子控制單元以開啟鏡頭組,並在行動裝置的顯示器上顯示鏡頭組所獲得的影像。
以下之揭露提供許多不同實施例或範例,用以實施本揭露之不同特徵。本揭露之各部件及排列方式,其特定範例敘述於下以簡化說明。理所當然的,這些範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舉例來說,若敘述中有著第一特徵成形於第二特徵之上或上方,其可能包含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以直接接觸成形之實施例,亦可能包含有附加特徵形成於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而使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間並非直接接觸之實施例。此外,本揭露可在多種範例中重複參考數字及/或字母。該重複之目的係為簡化及清晰易懂,且本身並不規定所討論之多種實施例及/或配置間之關係。
進一步來說,本揭露可能會使用空間相對術語,例如「在…下方」、「下方」、「低於」、「在…上方」、「高於」及類似詞彙,以便於敘述圖式中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其他元件或特徵間之關係。除了圖式所描繪之方位外,空間相對術語亦欲涵蓋使用中或操作中之裝置其不同方位。設備可能會被轉向不同方位(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而此處所使用之空間相對術語則可相應地進行解讀。
再進一步來說,除非特定否認,單數詞包含複數詞,反之亦然。而當一數字或一數字範圍以「大約」、「大概」或類似之用語描述,該用語旨在涵蓋包括所述數字在內之合理數字,例如所述數字之+/-10%或於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之其他數值。
為了增進行車安全,本揭露提供一種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以在車輛轉彎或穿越路口時及早提供警示。本揭露將諸如手機或平板電腦之行動裝置與車載系統之攝影鏡頭結合,藉由現代人普遍持有的行動裝置相對於車載系統的高性能及多樣化應用程式,將運算需求自效能低落的車載系統轉移至高性能的行動裝置上,以即時為駕駛人提供影像上的警示。
第1圖係根據本揭露實施例所示之警示系統100的示意圖。警示系統100包括行動裝置110A及車載系統110B,其中行動裝置110A包括顯示器120、處理裝置130、以及通訊裝置140,而車載系統110B包括鏡頭組150、電子控制單元160、以及通訊裝置170。此外,第1圖亦顯示鏡頭組150裝設於交通載具180上的示意圖。鏡頭組150可僅具有鏡頭151,此時的鏡頭151為足以涵蓋交通載具180前方180度視野的廣角鏡。鏡頭組150亦可包括複數鏡頭,例如鏡頭151、鏡頭152、以及鏡頭153,這些鏡頭在組合後可涵蓋交通載具180前方至少180度的視野。第1圖所示之鏡頭組150的裝設位置及數量僅為示意,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行動裝置110A與車載系統110B可藉由通訊裝置140及通訊裝置170彼此以無線的方式通訊連接,使得行動裝置110A與車載系統110B可進行資料交換。舉例來說,行動裝置110A可要求車載系統110B的電子控制單元160開啟鏡頭組150,並將鏡頭組150所獲得的影像傳送給行動裝置110A。在一些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10A與車載系統110B藉由藍芽互相通訊,但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10A與車載系統110B並非以無線的方式連接,而是以有線的方式連接。
在行動裝置110A與車載系統110B連接後,處理裝置130可執行一導航程式190。導航程式190可為google map應用程式、其他導航程式或與其他研發導航技術之公司合作所開發的應用程式及/或軟體。處理裝置130可自導航程式190接收一地圖,該地圖具有以交通載具180為中心之週邊區域的道路資訊,其中道路資訊包括每條街道及每條街道的寬度。
第2圖係根據本揭露實施例所示,處理裝置130自導航程式190所接收的地圖200的示意圖。在第2圖中,交通載具180自位置210沿著路徑230移動到位置220,沿途經過道路240-1與道路240-2所形成的路口250A、道路240-2與道路240-3所形成的路口250B、道路240-2與道路240-4所形成的路口250C、道路240-2與道路240-5所形成的路口250D、道路240-5與道路240-6所形成的路口250E、以及道路240-6與道路240-4所形成的路口250F。
處理裝置130會判斷交通載具180經過的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舉例來說,在第2圖的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30會判斷路口250A至路口250F是否為警示路口。在一些實施例中,警示路口可被定義為交通載具180經過的所有路口、交通載具180將要轉彎的路口、交通載具180所經過的路口中,相交之道路寬度小於一特定寬度的路口(為使說明清晰易懂,下文將把「相交之道路寬度小於一特定寬度的路口」簡稱為「小於一特定寬度的路口」)、或其組合。特定寬度可定義為當地法規所規定之機車專用道、自行車專用道、單向混合車道、服務道路、雙向混合車道、或雙向各具一汽車道及一慢車道之道路的寬度,但不限於此。舉例來說,特定寬度可為單一機車道之1.5公尺至雙向各具一汽車道及一慢車道的至少10公尺。應注意的是,特定寬度可由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於製造時及/或駕駛人於使用時依照需求自行設定。其中在第2圖中,道路240-3及道路240-5被假設為寬度小於特定寬度的道路,其他道路則被假設為寬度大於特定寬度的道路,因此路口250B及路口250D為小於一特定寬度的路口。
處理裝置130會自導航程式(例如:導航程式190)、車載系統(例如:車載系統110B)、及/或其他具有類似功能的應用程式接收交通載具(例如:交通載具180)的當前位置、當前速度、以及當前行進方向,以判斷將要行經的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其中,當交通載具180將要進入警示路口時,處理裝置130會指示電子控制單元160以開啟鏡頭組150來獲取影像,並將鏡頭組150所獲取的影像傳送至行動裝置110A以讓顯示器120顯示。藉由這種方式,可提醒駕駛人前方為警示路口,並為駕駛人提供車頭前方之警示路口的影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航程式190的規劃路線功能會被啟用,以根據出發地及目的地規劃行車的預設路徑,且處理裝置130可根據預設路徑判斷沿途經過的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在設定有預設路徑的實施例中,才可將警示路口設定為交通載具180將要轉彎的路口。在其他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30只會根據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道路資訊判斷將要經過的下一個路口或下數個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
在設定有預設路徑的實施例中,可將警示路口的條件之一設定為交通載具180將要轉彎的路口。舉例來說,假設出發地為位置120而目的地為位置220,且導航程式190所給出的預設路徑與第2圖之路徑230相同,則路口250A、路口250D、路口250E、及路口250F將被判斷為警示路口。此外,亦可同時將小於一特定寬度的路口設定為警示路口的條件。如此一來,除了路口250A、路口250D、路口250E、及路口250F外,路口250B亦會被判斷為警示路口。
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30會先判斷整個預設路徑上的所有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並隨著交通載具180開始移動後預設路徑的變化,重新判斷整個預設路徑上的所有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舉例來說,在取得預設路徑(假設與路徑230相同)後,因為要轉彎,因此先將路口250A、路口250D、路口250E、及路口250F判斷為警示路口,且因為小於一特定寬度,因此路口250B亦先被判斷為警示路口。
但在其他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30只會判斷將要經過的下一個路口或下數個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舉例來說,當位於位置210時,因為在路口250A將要右轉,因此將路口250A判斷為警示路口;在位置210A時,因為道路240-3的寬度小於特定寬度,因此將路口250B判斷為警示路口;而在位置210B時,因為道路240-4的寬度大於特定寬度,因此不將路口250C判斷為警示路口。此外,設定有預設路徑的實施例,亦可不將要轉彎的路口設定為警示路口,而是只將小於一特定寬度的路口設定為警示路口。
在並未設定預設路徑的實施例中,無法將將要轉彎的路口設定為警示路口,且因為沒有預設路徑,因此處理裝置130只能根據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道路資訊判斷將要經過的下一個路口或下數個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舉例來說,當位於位置210時,前進方向為北方且將要經過的下一個路口為路口250A,因為道路240-1的寬度大於特定寬度,因此判斷路口250A不是警示路口;而當位於位置210A時,前進方向為東方且將要經過的下一個路口為路口250B,因為道路240-3的寬度小於特定寬度,因此判斷路口250B為警示路口。當位於位置210B時,下一個路口為路口250C,因為道路240-4的寬度大於特定寬度,因此判斷路口250C不是警示路口;當位於位置210C時,下一個路口為路口250D,因為道路240-5的寬度小於特定寬度,因此判斷路口250D為警示路口。當位於位置210D時,下一個路口為路口250E,因為道路240-6的寬度大於特定寬度,因此判斷路口250E不是警示路口;當位於位置210E時,下一個路口為路口250F,因為道路240-4的寬度大於特定寬度,因此判斷路口250F不是警示路口。
交通載具180經過的所有路口皆被設定為警示路口的實施例,可被分為設定有預設路徑的實施例以及未設定預設路徑的實施例。在設定有預設路徑的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30會將預設路徑上的所有路口都設定為警示路口。而在未設定預設路徑的實施例中,處理裝置130會將將要經過的下一個路口或下數個路口判斷為警示路口。
無論是一次判斷整個預設路徑上的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或是只判斷將要經過的下一個路口或下數個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當確定將要經過的下一個路口是警示路口後,處理裝置130會根據接收到的道路資訊、當前位置、以及當前速度,判斷交通載具180是否已滿足一觸發條件。當交通載具180滿足觸發條件時,代表交通載具180將要進入警示路口,此時處理裝置130會指示電子控制單元160以開啟鏡頭組150來獲取影像,並將鏡頭組150所獲取的影像傳送至行動裝置110A以讓顯示器120顯示,並在交通載具180通過警示路口後關閉且停止顯示影像。藉由這種方式,可提醒駕駛人前方為警示路口,並為駕駛人提供車頭前方之警示路口的影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發條件為一觸發時間。當處理裝置130根據道路資訊、當前位置、以及當前速度判斷交通載具180到達下一個警示路口的預估時間小於或等於該觸發時間時,即滿足觸發條件。此時處理裝置130會指示電子控制單元160以開啟鏡頭組150來獲取影像,並將鏡頭組150所獲取的影像傳送至行動裝置110A以讓顯示器120顯示。舉例來說,觸發時間可處於約3秒至10秒的範圍內,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發條件為一觸發距離。當處理裝置130根據道路資訊以及當前位置,判斷交通載具180與即將到達的警示路口的距離小於或等於該觸發距離時,即滿足觸發條件。此時處理裝置130會指示電子控制單元160以開啟鏡頭組150來獲取影像,並以顯示器120顯示。舉例來說,觸發距離可處於約10公尺至30公尺的範圍內,但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發條件同時包括觸發時間及觸發距離,且只要達到觸發時間及觸發距離中的一者,即滿足觸發條件。此時鏡頭組150會被開啟以獲取影像並由顯示器120顯示。在其他實施例中,要同時達到觸發時間及觸發距離才會滿足觸發條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顯示器120顯示鏡頭組150所獲取的影像時,行動裝置110A會發出一提示音以提醒駕駛人。藉由發出提示音可喚起駕駛人之警戒心,避免注意力的渙散以安全地行經路口。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相連的兩個警示路口距離太近,則鏡頭組150不會關閉,而是會持續開啟且顯示器120會持續顯示影像。舉例來說,假設路口250A及路口250B皆為警示路口,當交通載具180通過路口250A後,若處理裝置130判斷到達路口250B的距離及/或時間已滿足觸發條件(與路口250B的距離小於或等於觸發距離及/或到達路口250B的時間小於或等於觸發時間),則將不會關閉鏡頭組150。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雖然到達路口250B距離及/或時間未滿足觸發條件,但距離及/或時間分別小於一容許距離及/或一容許時間,則處理裝置130仍不會關閉鏡頭組150。舉例來說,容許距離可為30公尺至50公尺,而容許時間可為10秒至30秒,但不限於此。在某些實施例中,當處理裝置130判斷不用關閉鏡頭組150時,行動裝置110A仍舊會發出提示音。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鏡頭組150開啟時,處理裝置130會根據鏡頭組150所獲取的影像,判斷是否有朝交通載具180移動的物體,並在判斷有物體朝交通載具180移動時,發出一警示音以提醒駕駛人。舉例來說,當交通載具180進入路口250B時,處理裝置130會根據鏡頭組150的影像判斷是否有移動物體自道路240-3朝交通載具180移動,若有,則讓行動裝置110A發出一警示音。
第3圖係根據本揭露實施例所示之方法300的流程圖,方法300為用於交通載具之警示方法。在操作S302中,行動裝置與車載系統連線。舉例來說,行動裝置110A與車載系統110B可藉由通訊裝置140及通訊裝置170彼此以無線的方式通訊連接,使得行動裝置110A可要求車載系統110B的電子控制單元160開啟鏡頭組150,並將鏡頭組150所獲得的影像傳送給行動裝置110A。
在操作S304中,方法300接收包括道路資訊的地圖。舉例來說,在行動裝置110A與車載系統110B連接後,處理裝置130可執行一導航程式190並自導航程式190接收一地圖,該地圖具有以交通載具180為中心之週邊區域的道路資訊,其中道路資訊包括每條街道及每條街道的寬度。
在操作S306中,方法300接收交通載具的當前位置、當前速度、以及當前行進方向。舉例來說,處理裝置130可自導航程式190、車載系統110B、及/或其他具有類似功能的應用程式接收交通載具180的當前位置、當前速度、以及當前行進方向,以供後續操作使用。
在操作S308中,方法300會根據道路資訊以及交通載具的當前位置、當前速度、以及當前行進方向,判斷交通載具將要經過的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舉例來說,處理裝置130可判斷交通載具180將要經過的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其中警示路口可被定義為交通載具180經過的所有路口、交通載具180所經過的路口中,相交之道路寬度小於一特定寬度的路口、或其組合。當判斷將要經過的路口為警示路口時,方法300進入操作S310,而當判斷將要經過的路口並非警示路口時,方法300回到操作S306,繼續判斷下一個路口是否為警示路口。
其中特定寬度可定義為寬度較窄的道路,例如當地法規所規定之機車專用道、自行車專用道、單向混合車道、服務道路、雙向混合車道、或雙向各具一汽車道及一慢車道之道路的寬度,但不限於此。舉例來說,特定寬度可為單一機車道之1.5公尺至雙向各具一汽車道及一慢車道的至少10公尺。應注意的是,特定寬度可由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於製造時及/或駕駛人於使用時依照需求自行設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方法300更包括一規劃操作,可根據道路資訊、出發地、以及目的地規劃行車的預設路徑。在這些實施例中,可將預設路徑中將要轉彎的路口也設定為警示路口,但亦可不設定為警示路口。
在操作S310中,方法300會根據道路資訊以及交通載具的當前位置、當前速度、以及當前行進方向,判斷交通載具是否已滿足觸發條件,其中當交通載具滿足觸發條件時,代表交通載具將要進入警示路口。舉例來說,觸發條件可為觸發時間及觸發距離,可設定為只要達到觸發時間及觸發距離中的一者即滿足觸發條件,或是要同時達到兩者才滿足觸發條件。當處理裝置130根據道路資訊、當前位置、當前行進方向、以及當前速度,判斷交通載具180到達下一個警示路口的預估時間小於或等於觸發時間時,及/或判斷交通載具180與即將到達的警示路口的距離小於或等於觸發距離時,即滿足觸發條件。
在操作S312中,當觸發條件被滿足時,方法300會開啟鏡頭組並由顯示裝置顯示鏡頭組所獲得的影像。舉例來說,當交通載具180滿足觸發條件時,代表交通載具180將要進入警示路口,此時處理裝置130會指示電子控制單元160以開啟鏡頭組150來獲取影像,並將鏡頭組150所獲取的影像傳送至行動裝置110A以讓顯示器120顯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方法300會在開啟鏡頭組並顯示影像時,同時發出一提示音以提醒駕駛人即將到達警示路口。
在一些實施例中,方法300更包括操作S314。在操作S314中,會根據鏡頭組所獲得的影像,判斷是否有接近交通載具的移動物體。當鏡頭組150開啟時,處理裝置130會根據鏡頭組150所獲取的影像,判斷是否有自與交通載具180交錯之道路上朝交通載具180移動的物體,並在判斷有物體朝交通載具180移動時,發出一警示音以提醒駕駛人有物體接近。
應注意的是,為使說明清晰易懂,本揭露並未在警示系統100之行動裝置110A及車載系統110B上繪示諸如處理裝置、電源、記憶體等裝置。然而,於本揭露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理解這些裝置的功能,並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範圍及精神的情況下,將這些裝置裝設至警示系統100中並達成與本文所述相同之功能。此外,附加操作可被提供於方法300之前、之中、或之後,且所述的一些操作可被替換、消除或移動,以用於方法之其他實施例。
本揭露實施例提供一種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以在車輛轉彎或穿越路口時及早提供警示。本揭露實施例將行動裝置與車載系統之攝影鏡頭結合,將運算需求自效能低落的車載系統轉移至高性能的行動裝置上,以及時為駕駛人提供影像上的警示,特別是來自路口左右方向之移動的行人或車輛的警示。藉由現代行動裝置高頻率的升級及換代、進步快速的處理效能、以及高彈性及可迅速更新的應用程式,可簡單快速且低成本地將本揭露之方法應用於交通載具上。
前述內文概述多項實施例或範例之特徵,如此可使於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更佳地瞭解本揭露。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他們可輕易地以本揭露為基礎設計或修改其他製程及結構,以完成相同之目的及/或達到與本文介紹之實施例或範例相同之優點。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需理解,這些等效結構並未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圍,且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圍之情況下,可對本揭露進行各種改變、置換以及變更。
100:警示系統 110A:行動裝置 110B:車載系統 120:顯示器 130:處理裝置 140:通訊裝置 150:鏡頭組 151-153:鏡頭 160:電子控制單元 170:通訊裝置 180:交通載具 190:導航程式 200:地圖 210、220:位置 210A-210E:位置 230:路徑 240-1:240-6:道路 250A-250F:路口 300:方法 S302-S314:操作
本揭露從後續實施方式及附圖可更佳理解。須強調的是,依據產業之標準作法,各種特徵並未按比例繪製,並僅用於說明之目的。事實上,各種特徵之尺寸可能任意增加或減少以清楚論述。亦須強調的是,所附之附圖僅出示本發明之典型實施例,不應認為是對範圍之限制,因為本發明亦可適用於其他實施例。 第1圖係根據本揭露實施例所示之警示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係根據本揭露實施例所示,處理裝置自導航程式所接收的地圖的示意圖。 第3圖係根據本揭露實施例所示,用於交通載具之警示方法的流程圖。
100:警示系統
110A:行動裝置
110B:車載系統
120:顯示器
130:處理裝置
140:通訊裝置
150:鏡頭組
151-153:鏡頭
160:電子控制單元
170:通訊裝置
180:交通載具
190:導航程式

Claims (11)

  1. 一種警示方法,用於一交通載具,上述警示方法包括: 藉由與上述交通載具之一電子控制單元連線的一行動裝置接收一地圖,其中上述電子控制單元可控制上述交通載具的一鏡頭組,且上述地圖包括一道路資訊; 藉由上述行動裝置接收上述交通載具的一當前位置、一當前行進方向、以及一當前速度; 藉由上述行動裝置根據上述道路資訊、上述當前位置、上述當前行進方向、以及上述當前速度,判斷上述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是否為一警示路口; 當上述行動裝置判斷上述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為上述警示路口時,根據上述道路資訊、上述當前位置、上述當前行進方向、以及上述當前速度,判斷上述交通載具是否已滿足一觸發條件;以及 當上述行動裝置判斷上述交通載具已滿足上述觸發條件時,經由上述交通載具的上述電子控制單元開啟上述鏡頭組,並在上述行動裝置上顯示上述鏡頭組所獲得的影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警示方法,更包括當在上述行動裝置上顯示上述鏡頭組所獲得的影像時,發出一提示音。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警示方法,更包括: 根據上述鏡頭組的影像,判斷是否存在朝上述交通載具移動的一移動物體;以及 當判斷存在朝上述交通載具移動的上述移動物體時,發出一警示音。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警示方法,其中上述觸發條件包括一觸發時間及/或一觸發距離,其中當上述交通載具到達上述警示路口的一預估時間小於或等於上述觸發時間時,及/或上述交通載具與上述警示路口的一距離小於或等於上述觸發距離時,即滿足上述觸發條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警示方法,更包括根據上述道路資訊、一目的地、以及一出發地規劃一預設行車路經,其中上述警示路口包括上述預設行車路徑中所有需要轉彎的路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警示方法,其中上述警示路口為上述道路資訊中的任何路口,或為相交之道路的寬度小於一特定寬度的路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警示方法,其中上述特定寬度為1.5公尺至10公尺。
  8. 一種警示系統,用於一交通載具,上述警示系統包括: 一行動裝置,以無線的方式耦接至上述交通載具的一鏡頭組及一電子控制單元,其中上述鏡頭組被配置以獲取上述交通載具前方的大角度影像,而上述電子控制單元被配置以控制上述鏡頭組,上述行動裝置包括一顯示器及一處理裝置,上述處理裝置執行下列操作: 自一導航程式接收一地圖,上述地圖包括一道路資訊; 自上述導航程式接收上述交通載具的一當前位置、一當前行進方向、以及一當前速度; 根據上述道路資訊、上述當前位置、上述當前行進方向、以及上述當前速度,判斷上述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是否為一警示路口; 當判斷上述交通載具將要通過的下一個路口為上述警示路口時,根據上述道路資訊、上述當前位置、上述當前行進方向、以及上述當前速度,判斷上述交通載具是否已滿足一觸發條件;以及 當判斷上述交通載具已滿足上述觸發條件時,控制上述電子控制單元以開啟上述鏡頭組,並在上述行動裝置的上述顯示器上顯示上述鏡頭組所獲得的影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警示系統,其中上述處理裝置更執行下列操作: 根據上述鏡頭組的影像,判斷是否存在朝上述交通載具移動的一移動物體;以及 當判斷存在朝上述交通載具移動的上述移動物體時,發出一警示音。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警示系統,其中上述觸發條件包括一觸發時間及/或一觸發距離,其中當上述交通載具到達上述警示路口的一預估時間小於或等於上述觸發時間時,及/或上述交通載具與上述警示路口的一距離小於或等於上述觸發距離時,即滿足上述觸發條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警示系統,其中上述警示路口為上述導航程式所規劃的一預設路徑中需要轉彎的路口、上述道路資訊中的任何路口、以及相交之道路的寬度小於一特定寬度的路口中的一或多者。
TW108142290A 2019-11-21 2019-11-21 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 TW202121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2290A TW202121353A (zh) 2019-11-21 2019-11-21 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2290A TW202121353A (zh) 2019-11-21 2019-11-21 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353A true TW202121353A (zh) 2021-06-01

Family

ID=7751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2290A TW202121353A (zh) 2019-11-21 2019-11-21 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213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9998B2 (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autonomous vehicle and external observers
JP6414221B2 (ja) 車両の走行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EP3275716A1 (en) Vehicle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US20210237739A1 (en) Vehicle Travel Control Method and Travel Control Device
TWI647673B (zh) 用於緊急車輛之號誌控制系統
US2021026906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vehicles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for vehicle
WO2017068693A1 (ja) 車両の報知装置
US20200211379A1 (en) Roundabout assist
US11151871B2 (en)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apparatus
US20210309242A1 (en) Vehicle Travel Control Method and Travel Control Device
CN111583697A (zh) 驾驶支持系统和服务器装置
US20210197863A1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10171064A1 (en)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apparatus
JP7157780B2 (ja) 自動運転車用情報提示装置
JP4661793B2 (ja) 警告システム、車載装置、送信装置及び警告方法
TW202121353A (zh) 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統
US20210171060A1 (en)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apparatus
US20210094467A1 (en) Automated driving enabled vehicle
CN113022447A (zh) 警示方法及警示系统
WO2022162909A1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214939471U (zh) 行车道切换设备
WO2023037893A1 (ja) 車両用データ生成サーバ、車両制御装置
JP5797293B2 (ja) 運転支援装置
US20230089396A1 (en) Augmented reality traffic advisor system and method
WO2020162455A1 (ja) 街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