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9949A - 吸嚐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吸嚐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9949A
TW202119949A TW109108973A TW109108973A TW202119949A TW 202119949 A TW202119949 A TW 202119949A TW 109108973 A TW109108973 A TW 109108973A TW 109108973 A TW109108973 A TW 109108973A TW 202119949 A TW202119949 A TW 2021199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nhalation device
aforementioned
use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8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芹田和俊
菅野有香
千住雅俊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煙草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9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994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65Devices with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means, e.g. Wi-Fi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3Monitoring, e.g. fault de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60Devices with integrated user inte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30Devices using two or more structurally separated inhalable precursors, e.g. using two liquid precursors in two cart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85Maintenance, e.g. cleaning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提升吸嚐裝置之實用性的結構。本發明之吸嚐裝置係具備:無線通信部,係以無線通信授受資訊;通知部,係對使用者通知資訊;及控制部,係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無線通信部以對前述其他裝置傳送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而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前述其他裝置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通知部以對使用者通知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

Description

吸嚐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嚐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程式。
電子煙及霧化器(nebulizer)等產生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的吸嚐裝置已廣為普及。例如,吸嚐裝置係使用包含用以產生氣溶膠(aerosol,有稱為氣霧或霧氣的情形)的氣溶膠源、及用以將香味成分賦予至所產生之氣溶膠的香味源等的基材,而產生賦予有香味成分的氣溶膠。使用者可藉由吸嚐(以下亦稱抽吸(puff))吸嚐裝置所產生之賦予有香味成分的氣溶膠以享受香味。
產生氣溶膠時,會有基材變得脆弱,基材的一部分殘留於吸嚐裝置的內部而堆積的情形。因此,適當地清理吸嚐裝置較佳。然而,使用者為了要自行判斷進行清理的必要性,要費神打開吸嚐裝置的罩蓋以確認殘留於內部之堆積物的量等。因此,就削減如此的勞力時間之技術的一例而言,下列專利文獻1中已揭示一種技術,依據吸嚐裝置的使用次數而於吸嚐裝置顯示建議要進行清理的資訊,當未進行清理時,則使吸嚐裝置成為無法使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1998/023171號
吸嚐裝置由於要提升攜帶性等的理由而受到各種限制。資訊的表現能力亦為受到限制的功能之一。例如,吸嚐裝置中,有時只有搭載發光裝置等簡易的輸出裝置作為用以對使用者通知資訊的裝置。若考量到要通知使用者的資訊廣泛,例如包含關於清理的資訊,則對於資訊的表現力的限制係成為實用性提升的瓶頸。
對此,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問題而研創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升吸嚐裝置之實用性的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依據本發明之一型態,提供一種吸嚐裝置,該吸嚐裝置係具備:無線通信部,係以無線通信授受資訊;通知部,係對使用者通知資訊;及控制部,係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無線通信部以對前述其他裝置傳送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而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前述其他裝置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通知部以對使用者通知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
前述控制部亦可取得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且根據所取得之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來判定是否對使用者通知前述通知資訊。
前述控制部亦可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前述其他裝置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不進行由前述通知部所進行之前述通知資訊的通知。
前述控制部判定是否對使用者通知前述通知資訊的時機亦可晚於判定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是否處於無線連接的時機。
前述控制部判定是否對使用者通知前述通知資訊的時機亦可早於判定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是否處於無線連接的時機。
前述通知資訊亦可包含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亦可包含為了可供使用者使用前述吸嚐裝置進行吸嚐而藉由前述吸嚐裝置所執行之預備加熱的次數;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到達第一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一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亦可在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操作時初始化。
前述控制部亦可在判定為對於被加熱時有助於產生要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之基材進行了前述預備加熱的情形下,計數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
前述吸嚐裝置亦可更具備記憶部,前述記憶部係記憶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
前述控制部亦可在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達到較前述第一臨限值更低的第二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二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亦可包含前述吸嚐裝置執行了為了可供使用者使用前述吸嚐裝置進行吸嚐的預備加熱時,至加熱對象的溫度或進行前述預備加熱之加熱部的溫度成為預定溫度所耗費的時間;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加熱對象的溫度或前述加熱部的溫度成為前述預定溫度所耗費的時間達到第三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一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前述控制部亦可根據前述吸嚐裝置之周圍之溫度的環境溫度來設定前述第三臨限值。
前述控制部亦可在前述加熱對象的溫度或前述加熱部的溫度成為前述預定溫度所耗費的時間達到較前述第三臨限值更低的第四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二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亦可包含前述吸嚐裝置執行了為了可供使用者使用前述吸嚐裝置進行吸嚐的預備加熱時,至加熱對象的溫度或進行前述預備加熱之加熱部的溫度成為預定溫度所耗費的電力;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加熱對象的溫度或前述加熱部的溫度成為前述預定溫度所耗費的電力達到第五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一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前述控制部亦可根據前述吸嚐裝置之周圍之溫度的環境溫度來設定前述第五臨限值。
前述控制部亦可在前述加熱對象的溫度或前述加熱部的溫度成為前述預定溫度所耗費的電力達到較前述第五臨限值更低的第六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二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前述通知資訊亦可包含顯示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方法的資訊。
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亦可包含關於清理前述吸嚐裝置的時機的資訊。
前述通知資訊亦可包含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該基材係藉由消耗內容物而有助於供前述使用者吸嚐之物質的產生,並使用於為了使前述吸嚐裝置產生供前述使用者吸嚐之物質者。
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亦可包含使用者使用前述吸嚐裝置而進行之吸嚐次數,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吸嚐次數到達第七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三資訊作為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
前述吸嚐次數亦可在更換前述基材時初始化。
前述吸嚐裝置亦可更具備有記憶部,前述記憶部記憶前述吸嚐次數。
前述控制部亦可在前述吸嚐次數達到較前述第七臨限值更低的第八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四資訊作為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
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亦可包含加熱前述基材之加熱部的電阻值的變化率,前述控制部係根據前述加熱部的電阻值的變化率來判定是否通知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
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亦可包含關於更換前述基材之時機的資訊。
前述通知資訊亦可包含顯示前述吸嚐裝置處於異常狀態的資訊。
前述通知部亦可包含顯示裝置、發光裝置、振動裝置、及聲音輸出裝置中的至少任一者。
此外,為解決上述課題,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型態,係提供一種資訊處理方法,係藉由吸嚐裝置來執行,該資訊處理方法係包含: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無線地對前述其他裝置傳送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而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前述其他裝置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由前述吸嚐裝置對使用者通知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
此外,為解決上述課題,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型態,係提供一種程式,係使控制吸嚐裝置的電腦作為下列各部而發揮功能:無線通信部,係以無線通信授受資訊;通知部,係對使用者通知資訊;及控制部,係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無線通信部以對 前述其他裝置傳送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而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前述其他裝置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通知部以對使用者通知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提升吸嚐裝置之實用性的結構。
1:系統
100:吸嚐裝置
100A、100B、100D、100E、100F:吸嚐裝置
100G、100H、100I、100J、100K:吸嚐裝置
110:電源單元
111:電源部
111A、111B、111D、111E、111F:電源部
111G、111H、111I、111J、111K:電源部
112:感測器部
112A、112B、112D、112E、112F:感測器部
112G、112H、112I、112J、112K:感測器部
113:通知部
113A、113B、113D、113E、113F:通知部
113G、113H、113I、113J、113K:通知部
114:記憶部
114A、114B、114D、114E、114F:記憶部
114G、114H、114I、114J、114K:記憶部
115:通信部
115A、115B、115D、115E、115F:通信部
115G、115H、115I、115J、115K:通信部
116:控制部
116A、116B、116D、116E、116F:控制部
116G、116H、116I、116J、116K:控制部
120、120A、120B、120D:筒匣
121:加熱部
121A、121B、121D、121E、121F:加熱部
121G-1、121G-2、121H-1、121H-2、121K-1、121K-2:加熱部
122:液引導部
122A、122B、122D:液引導部
122I、122K:液引導部
123:液貯藏部
123A、123B、123D、123I、123K:液貯藏部
124A、124B、124D、124I:抽吸嘴
127:振動部
130:香味賦予筒匣
131:香味源
140:保持部
140E、140F、140G、140H、140J、140K:保持部
141、141E、141H、141J、141K:內部空間
142E:開口
143E、143G、143K:底部
144G、144F:隔熱部
144H-1、144H-2、144K:隔熱部
145:第一殼體
146:第二殼體
147:開閉機構
150:棒型基材
150E、150F、150G、150H、150J、150K:棒型基材
151、151E、151J:基材部
161I、161J:承感器
162I、162J、162K:電磁感應源
180:空氣流路
180A、180B、180D、180I、180K:空氣流路
181A、181B、181D、181K:空氣流入孔
182:空氣排出孔
182A、182B、182D、182K:空氣流出孔
190A、190B、190D、190K、191、193:箭頭符號
200:端末裝置
210:感測器部
220:通知部
230:通信部
240:記憶部
250:控制部
第1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一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2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二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3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三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4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四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5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五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6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六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7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七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8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八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9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九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10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十構成例的示意圖。
第1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之系統的構成之一例的方塊圖。
第12圖係顯示藉由本實施型態之系統所執行之資訊通知處理之流程之一例的序列圖。
以下參照所附圖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型態。另外,本說明書及圖式中,對於實質上具有相同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係賦予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
<<1、吸嚐裝置的構成例>>
吸嚐裝置係產生要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的裝置。以下,以要藉由吸嚐裝置產生的物質為氣溶膠的型態進行說明。此外,要藉由吸嚐裝置產生的物質,亦可為氣體。以下,亦將使用者吸嚐經由吸嚐裝置所產生之物質,簡稱為「吸嚐」或「抽吸」。
以下說明的複數個構成例之間,對於具有對應之功能構成的複數個要素,會有賦予包含相同數字的符號以明示出對應關係,並且在數字之後附上對應構成例之字母而區別各個要素的情形。例如,將複數個構成例之吸嚐裝置的各者稱為第一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A、第二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B、及第三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D,藉此明示出對應關係,同時區別各者。另一方面,當無須特別區別複數個構成例之間具有對應之功能構成之複數個要素的各者時,會有僅記載相同之包含數字之符號的情形。例如,當無須特別區別第一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第二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B、及第三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D時,將此等亦簡稱為吸嚐裝置100。
此外,對於複數個構成例之間,具有對應之功能構成的複數個要素,會有在先行提及的構成例中詳細說明之後,參照此說明而省略後 續提及的構成例中的說明的情形。此時,對於所省略的說明,將先行提及之構成例中所提及之說明中,對於各要素之符號附上的字母,適當地改為後續提及之構成例所對應的字母即可。例如,當針對第一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詳細說明,而省略第二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B的說明時,關於所省略的說明,將第一構成例中提及的說明中之100A改為100B等即可。
以下,參照第1圖至第10圖來說明吸嚐裝置的各構成例。
<1.1、基材一體型的吸嚐裝置>
基材一體型的吸嚐裝置係將包含氣溶膠源之基材一體化於吸嚐裝置。以下說明的第一至第三構成例係基材一體型之吸嚐裝置的構成例。
(1)第一構成例
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係藉由加熱液體的氣溶膠源而產生氣溶膠。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係包括電源單元及筒匣(cartridge,又稱煙彈)的二個零件。以下參照第1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1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一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係包含電源單元110A及筒匣120A。電源單元110A及筒匣120A係構成為可彼此拆裝。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筒匣120A安裝於電源單元110A的狀態下進行。
如第1圖所示,電源單元110A係包含電源部111A、感測器部112A、通知部113A、記憶部114A、通信部115A、及控制部116A。此外,筒匣120A係包含加熱部121A、液引導部122A、液貯藏部123A、及抽吸嘴124A。筒匣120A中形成有空氣流路180A。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部111A係蓄積電力。並且,電源部111A係將電力供給至吸嚐裝置100A的各構成要素。電源部111A例如可藉由鋰離子二次電池等充電式電池而構成。電源部111A亦可藉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線等而連接於外部電源,藉此進行充電。此外,電源部111A亦可藉由無線電力傳送技術,在非連接於供電側之裝置的狀態下進行充電。此外,可僅將電源部111A從吸嚐裝置100A拆下,亦可更換為新的電源部111A。
感測器部112A係檢測關於吸嚐裝置100A的各種資訊。再者,感測器部112A係將所檢測出的資訊輸出至控制部116A。就一例而言,感測器部112A係藉由麥克風電容器等壓力感測器而構成。再者,感測器部112A係在檢測出伴隨著使用者進行之吸嚐的負壓時,將顯示使用者已進行了吸嚐的資訊輸出至控制部116A。就另一例而言,感測器部112A係藉由按鍵或開關等接受來自使用者之資訊之輸入的輸入裝置而構成。尤其是感測器部112A可包含指示氣溶膠之產生開始/停止的按鍵。並且,感測器部112A係將使用者所輸入的資訊輸出至控制部116A。
通知部113A係對使用者通知資訊。就一例而言,通知部113A係藉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等發光裝置而構成。此時,電源部111A的狀態為需要充電時、電源部111A為充電中時、及吸嚐裝置100A產生了異常時等,通知部113A係分別以不同的發光態樣發光。在此之發光態樣係包含顏色、及點亮/熄滅的時機等的概念。通知部113A係可連同發光裝置或取而代之地,藉由顯示圖像的顯示裝置、輸出聲音的聲音輸出裝置、及進行振動的振動裝置等而構成。
記憶部114A係記憶吸嚐裝置100A之動作之用的各種資訊。記憶部114A係例如藉由快閃記憶體等非揮發性的記憶媒體而構成。記憶於記憶部114A中之資訊的一例,係藉由控制部116A控制各種構成要素之內容等之關於吸嚐裝置100A之OS(Operating System,作業系統)的資訊。記憶於記憶部114A中之資訊的另一例,係吸嚐次數、吸嚐時刻、吸嚐時間累計等之關於使用者進行之吸嚐的資訊。
通信部115A係用以在吸嚐裝置100A與其他裝置之間授受資訊的通信介面。通信部115A係進行按照有線或無線之任意通信規格的通信。就此通信規格而言,例如可採用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有線LAN、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相容性,註冊商標)、或Bluetooth(藍牙,註冊商標)等。就一例而言,通信部115A為了使關於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之資訊顯示於智慧型手機,將關於使用者進行之吸嚐的資訊傳送至智慧型手機。就另一例而言,通信部115A為了更新記憶於記憶部114A中之OS的資訊,從伺服器接收新的OS的資訊。
控制部116A係作為演算處理裝置及控制裝置而發揮功能,依據各種程式而控制吸嚐裝置100A內的整個動作。控制部116A係例如藉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及微處理器(micro processor)等電子電路而實現。此外,控制部116A亦可包含記憶所使用之程式及演算參數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以及暫時記憶要適當改變之參數等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吸嚐裝置100A係根據控制部116A所進行的控制而執行各種處理。從電源部111A對於其他各構成要素的供電、電源部111A的充電、感測器 部112A所進行之資訊的檢測、通知部113A所進行之資訊的通知、記憶部114A所進行之資訊的記憶及讀取、以及通信部115A所進行之資訊的授受,係藉由控制部116A進行控制之處理的一例。對於各構成要素輸入資訊、及根據從各構成要素輸出資訊的處理等、藉由吸嚐裝置100A所執行的其他處理,亦藉由控制部116A來控制。
液貯藏部123A係貯藏氣溶膠源。氣溶膠源係藉由加熱而霧化,以產生氣溶膠。氣溶膠源係例如為甘油及丙二醇等多元醇、以及水等液體。氣溶膠源亦可更包含藉由加熱而釋出香味成分之煙草原料或源自於煙草原料的萃取物。吸嚐裝置100A為霧化器等醫療用吸入器時,氣溶膠源亦可包含供患者吸入的藥劑。
液引導部122A係從液貯藏部123A引導被貯藏於液貯藏部123A中之液體的氣溶膠源且予以保持。液引導部122A係例如將玻璃纖維等纖維素材或多孔質狀之陶瓷等多孔質狀素材絞捻而形成的吸液芯。液引導部122A係與液貯藏部123A液體連通。因此,貯藏於液貯藏部123A中的氣溶膠源係藉由吸液芯的毛細效應而遍及液引導部122A整體。
加熱部121A係藉由加熱氣溶膠源以霧化氣溶膠源而產生氣溶膠。加熱部121A係藉由金屬或聚醯亞胺等任意的素材而構成為線圈狀、薄膜狀或片狀等任意的形狀。加熱部121A係配置成為接近液引導部122A。第1圖所示之例中,加熱部121A係藉由金屬製的線圈而構成,且捲繞於液引導部122A。因此,加熱部121A發熱時,保持於液引導部122A的氣溶膠源即被加熱而霧化而產生氣溶膠。加熱部121A係受到來自電源部111A的供電即發熱。就一例而言,可在感測器部112A檢測出使用者已進 行了吸嚐的期間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就另一例而言,亦可在感測器部112A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之使用者輸入(例如指示氣溶膠之產生開始/停止之按鍵的按下)時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之後,亦可在感測器部112A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之使用者輸入(例如指示氣溶膠之產生開始/停止之按鍵之再度的按下)時停止供電。
空氣流路180A係供使用者吸嚐之空氣的流路。空氣流路180A係具有兩端為空氣流入孔181A及空氣流出孔182A的管狀構造。空氣流入孔181A係使空氣進入空氣流路180A內之入口。空氣流出孔182A係使空氣從空氣流路180A流出之出口。伴隨著使用者進行之吸嚐,空氣係從空氣流入孔181A流入空氣流路180A內,且從空氣流出孔182A流出至空氣流路180A外。就一例而言,在筒匣120A安裝於電源單元110A的狀態下,空氣流入孔181A亦可為電源單元110A與筒匣120A之間所形成的間隙。空氣流出孔182A係配置於抽吸嘴124A。
液引導部122A係配置在空氣流路180A的途中。藉由加熱部121A所產生的氣溶膠係與從空氣流入孔181A流入的空氣混合。再者,伴隨著使用者進行之吸嚐,氣溶膠與空氣的混合流體係如箭頭符號190A所示,向空氣流出孔182A輸送。
抽吸嘴124A係吸嚐時供使用者銜住的構件。空氣流路180A的空氣流出孔182A係配置於抽吸嘴124A中。使用者係銜住抽吸嘴124A進行吸嚐而可將經由空氣流路180A輸送之氣溶膠與空氣的混合流體引入口腔內。
(2)第二構成例
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係藉由將液體的氣溶膠源加熱而產生氣溶膠。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係包括電源單元、筒匣、及香味賦予筒匣之三個零件。以下參照第2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2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二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B係包含電源單元110B、筒匣120B、及香味賦予筒匣130。電源單元110B及筒匣120B係構成為可彼此拆裝。此外,筒匣120B及香味賦予筒匣130係構成為可彼此拆裝。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筒匣120B、香味賦予筒匣130、及電源單元110B彼此安裝的狀態下進行。
如第2圖所示,電源單元110B係包含電源部111B、感測器部112B、通知部113B、記憶部114B、通信部115B、及控制部116B。筒匣120B係包含加熱部121B、液引導部122B、及液貯藏部123B。香味賦予筒匣130係包含香味源131、及抽吸嘴124B。筒匣120B及香味賦予筒匣130中形成有空氣流路180B。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單元110B的各構成要素係與第一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加熱部121B、液引導部122B、液貯藏部123B、及抽吸嘴124B的各者,亦與第一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
香味源131係用以將香味成分賦予至氣溶膠的構成要素。香味源131可為將煙絲或煙草原料成形為粒狀、片狀、或粉末狀而成之加工物等源自於煙草者。此外,香味源131亦可包含由煙草以外之植物(例如薄 荷及香草等)所作成之源自於非煙草者。就一例而言,香味源131亦可包含薄荷醇等香味成分。另外,香味源131亦可配置於膠囊等容器的內部。
空氣流路180B係具有與第一構成例之空氣流路180A相同的構成。惟,空氣流路180B的途中,除了液引導部122B外,還在液引導部122B的下游側(接近空氣流出孔182B之側)配置香味源131。藉由加熱部121B所產生的氣溶膠係與從空氣流入孔181B流入的空氣混合。接著,伴隨著使用者進行之吸嚐,氣溶膠與空氣的混合流體係如箭頭符號190B所示,通過香味源131而向空氣流出孔182B輸送。再者,在氣溶膠與空氣的混合流體通過香味源131時,香味源131中所含的香味成分係賦予至氣溶膠。
(3)第三構成例
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係藉由對於液體之氣溶膠源施加振動而產生氣溶膠。以下參照第3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3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三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D係包含電源單元110D及筒匣120D。電源單元110D及筒匣120D係構成為可彼此拆裝。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筒匣120D安裝於電源單元110D的狀態下進行。
如第3圖所示,電源單元110D係包含電源部111D、感測器部112D、通知部113D、記憶部114D、通信部115D、及控制部116D。筒匣120D係包含加熱部121D、液引導部122D、液貯藏部123D、振動部127、及抽吸嘴124D。此外,筒匣120D中形成有空氣流路180D。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單元110D的各構成要素係與第一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液貯藏部123D及抽吸嘴124D亦與第一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
液引導部122D係將貯藏於液貯藏部123D中之液體的氣溶膠源從液貯藏部123D引導至振動部127且予以保持。液引導部122D的一例係將玻璃纖維等纖維素材或多孔質狀之陶瓷等多孔質狀素材絞捻而形成的吸液芯。液引導部122D之另一例係可吸收液體之氣溶膠源並引導至振動部127的板件。液引導部122D係與液貯藏部123D液體連通。因此,貯藏於液貯藏部123D中的氣溶膠源係如箭頭符號191所示,藉由液引導部122D而引導至振動部127的表面。
振動部127係對於氣溶膠源施加振動,藉此將氣溶膠源霧化而產生氣溶膠。例如,振動部127係藉由包含作為超音波振動器而發揮功能之壓電陶瓷的板狀構件所構成。再者,振動部127振動時,藉由液引導部122D引導至振動部127之表面的氣溶膠源係伴隨著振動部127之振動而產生的超音波霧化而產生氣溶膠。振動部127係受到來自電源部111D的供電即振動。就一例而言,可在感測器部112D檢測出使用者已進行了吸嚐的期間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就另一例而言,亦可在感測器部112D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之後,可在感測器部112D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停止供電。
空氣流路180D係具有與第一構成例之空氣流路180A相同的構成。惟,空氣流路180D的途中係配置有液引導部122D。藉由振動部127所產生的氣溶膠係與從空氣流入孔181D流入的空氣混合。再者,伴隨 著使用者進行之吸嚐,氣溶膠與空氣的混合流體係如箭頭符號190D所示,向空氣流出孔182D輸送。
另外,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D中,亦可與第二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B同樣地,在筒匣120D的下游側配置香味賦予筒匣130。換言之,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D亦可由電源單元110D、筒匣120D、及香味賦予筒匣130之三個零件構成。
<1.2、基材外接型的吸嚐裝置>
基材外接型的吸嚐裝置係外接包含氣溶膠源之基材。以下說明的第四至第七構成例係基材外接型之吸嚐裝置的構成例。
(1)第四構成例
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係將包含氣溶膠源的基材從基材內部加熱而產生氣溶膠。以下參照第4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4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四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E係包含電源部111E、感測器部112E、通知部113E、記憶部114E、通信部115E、控制部116E、加熱部121E、及保持部140E。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棒型基材150E保持於保持部140E的狀態下進行。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部111E、感測器部112E、記憶部114E、通信部115E、及控制部116E的各者係與第一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
保持部140E係具有內部空間141E,將棒型基材150E的一部分收容於內部空間141E而保持棒型基材150E。保持部140E係具有連 通內部空間141E與外部的開口142E,且保持從開口142E插入內部空間141E的棒型基材150E。例如,保持部140E係以開口142E及底部143E為底面的筒狀體區隔出柱狀的內部空間141E。保持部140E係可構成為筒狀體之高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內徑小於棒型基材150E之外徑,以可從外周壓迫插入內部空間141E之棒型基材150E而保持棒型基材150E。保持部140E亦具有區隔出要供給至棒型基材150E之空氣之流路的功能。作為空氣進入此流路內之入口的空氣流入口係例如配置於底部143E。另一方面,作為空氣從此流路流出之出口的空氣流出孔係開口142E。
棒型基材150E係棒型構件。棒型基材150E係包含基材部151E及吸口部152E。基材部151E係包含氣溶膠源。氣溶膠源係如上述第一構成例中所說明者。另外,本構成例中,氣溶膠源不限於液體,亦可為固體。基材部151E的至少一部分係在棒型基材150E保持於保持部140E的狀態下,收容於保持部140E的內部空間141E。吸口部152E係在吸嚐時供使用者銜住的構件。吸口部152E的至少一部分係在棒型基材150E保持於保持部140E的狀態下,從開口142E突出。再者,使用者銜住從開口142E突出的吸口部152E而吸嚐時,空氣係從未圖示的空氣流入孔流入至保持部140E的內部。所流入的空氣係通過保持部140E的內部空間141E,而與產生自基材部151E的氣溶膠一同到達使用者的口內。
加熱部121E係藉由加熱氣溶膠源以霧化氣溶膠源而產生氣溶膠。加熱部121E係藉由金屬或聚醯亞胺等任意的素材構成。例如,加熱部121E係構成為片狀,且配置成從保持部140E之底部143E突出於保持部140E之內部空間141E。因此,棒型基材150E插入保持部140E時,片 狀的加熱部121E係刺入棒型基材150E之基材部151E而插入於棒型基材150E的內部。並且,加熱部121E發熱時,棒型基材150E中所含之氣溶膠源係從棒型基材150E的內部加熱霧化而產生氣溶膠。加熱部121E係受到來自電源部111E的供電即發熱。就一例而言,可在感測器部112E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藉由加熱部121E加熱的棒型基材150E之溫度達到預定溫度時,即可供使用者進行吸嚐。之後,可在感測器部112E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停止供電。就另一例而言,亦可在感測器部112E檢測出使用者已進行了吸嚐的期間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
通知部113E係具有與第一構成例之通知部113A相同的功能。再者,通知部113E係通知顯示已可供使用者進行吸嚐的資訊。顯示已可供使用者進行吸嚐的資訊係在藉由加熱部121E加熱之棒型基材150E的溫度達到預定溫度時進行通知。
(2)第五構成例
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係將包含氣溶膠源的基材從基材外部加熱而產生氣溶膠。以下參照第5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5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五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F係包含電源部111F、感測器部112F、通知部113F、記憶部114F、通信部115F、控制部116F、加熱部121F、保持部140F、及隔熱部144F。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棒型基材150F保持於保持部140F的狀態下進行。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部111F、感測器部112F、通知部113F、記憶部114F、通信部115F、控制部116F、及保持部140F的各者係與第四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E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此外,棒型基材150F係與第四構成例之棒型基材150E實質相同。
加熱部121F係藉由加熱氣溶膠源以霧化氣溶膠源而產生氣溶膠。加熱部121F係藉由金屬或聚醯亞胺等任意的素材構成。例如,加熱部121F係構成為薄膜狀,且配置成包覆保持部140F之外周。並且,加熱部121F發熱時,棒型基材150F中所含的氣溶膠源係從棒型基材150F的外周加熱霧化而產生氣溶膠。加熱部121F係受到來自電源部111F的供電即發熱。就一例而言,可在感測器部112F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進行供電。藉由加熱部121F加熱的棒型基材150E之溫度達到預定溫度時,即可供使用者進行吸嚐。之後,可在感測器部112F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停止供電。就另一例而言,亦可在感測器部112F檢測出使用者已進行了吸嚐的期間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
隔熱部144F係防止從加熱部121F對於吸嚐裝置100F之其他構成要素的傳熱。隔熱部144F係配置成抵接於加熱部121F而且至少包覆加熱部121F之外周。例如,隔熱部144F係藉由真空隔熱材及氣凝膠隔熱材等而構成。另外,所謂真空隔熱材係以樹脂製的薄膜包覆玻璃棉及二氧化矽(矽的粉體)等而構成為高真空狀態,藉此使氣體的導熱盡量地接近零的隔熱材。
(3)第六構成例
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係將包含氣溶膠源的基材從基材內部及基材外部加熱而產生氣溶膠。以下參照第6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6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六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G係包含電源部111G、感測器部112G、通知部113G、記憶部114G、通信部115G、控制部116G、加熱部121G-1、加熱部121G-2、保持部140G、及隔熱部144G。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棒型基材150G保持於保持部140G的狀態下進行。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部111G、感測器部112G、通知部113G、記憶部114G、通信部115G、控制部116G、保持部140G、及隔熱部144G的各者,係與第五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F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此外,棒型基材150G係與第四構成例之棒型基材150G實質相同。
加熱部121G-1係與第四構成例之加熱部121E實質相同。加熱部121G-2係與第五構成例之加熱部121F實質相同。惟,典型地,控制為加熱部121G-2的溫度低於加熱部121G-1的溫度。此係因為相較於從加熱部121G-1所發出的熱,從加熱部121G-2所發出的熱更容易傳遞至吸嚐裝置100G的其他構成要素。
另外,第6圖係顯示了加熱部121G-2配置於保持部140G之外周之例,但本構成例不限於此。例如,加熱部121G-2亦可配置成包覆保持部140G的底部143G。
(4)第七構成例
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係具有挾持包含氣溶膠源之基材的機構。以下參照第7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7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七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H係包含電源部111H、感測器部112H、通知部113H、記憶部114H、通信部115H、控制部116H、加熱部121H-1、加熱部121H-2、保持部140H、隔熱部144H-1、隔熱部144H-2、及開閉機構147。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棒型基材150H保持於保持部140H的狀態下進行。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部111H、感測器部112H、通知部113H、記憶部114H、通信部115H、及控制部116H的各者係與第四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E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地相同。此外,棒型基材150H係與第四構成例之棒型基材150E實質地相同。
保持部140H係具有與第四構成例之保持部140E相同的構成。惟,保持部140H所具有之內部空間141H係由第一殼體145與第二殼體146所包夾的空間而實現。保持部140H更包含作為使第一殼體145與第二殼體146沿箭頭符號193所示之方向開閉之機構的開閉機構147。開閉機構147的一例係鉸鏈,使第一殼體145朝箭頭符號193所示的方向旋轉。保持部140H係藉由開閉機構147使第一殼體145與第二殼體146開閉,而藉由第一殼體145與第二殼體146挾持棒型基材150H,藉此保持棒型基材150H。
加熱部121H-1及加熱部121H-2係與第五構成例之加熱部121F實質相同。惟,加熱部121H-1係配置於第一殼體145,加熱部121H-2係配置於第二殼體146。
隔熱部144H-1及隔熱部144H-2係與第五構成例之隔熱部144F實質相同。然而,隔熱部144H-1係配置於第一殼體145,隔熱部144H-2係配置於第二殼體146。
<1.3、感應加熱型的吸嚐裝置>
感應加熱(IH(Induction Heating))型的吸嚐裝置係藉由感應加熱而產生氣溶膠。以下說明的第八至第九構成例係感應加熱型之吸嚐裝置的構成例。
(1)第八構成例
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係藉由感應加熱而產生氣溶膠之基材一體型的吸嚐裝置。以下參照第8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八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八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I係包含電源單元110I、及筒匣120I。電源單元110I及筒匣120I係構成為可彼此拆裝。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筒匣120I安裝於電源單元110I的狀態下進行。
如第8圖所示,電源單元110I係包含電源部111I、感測器部112I、通知部113I、記憶部114I、通信部115I、及控制部116I。此外,筒匣120I係包含承感器(susceptor)161I、電磁感應源162I、液引導部122I、液貯藏部123I、及抽吸嘴124I。此外,筒匣120I中形成有空氣流路180I。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單元110I的各構成要素、液引導部122I、液貯藏部123I、空氣流路180I、及抽吸嘴124I的各者,係與第一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
承感器161I係藉由電磁感應而發熱。承感器161I係藉由金屬等導電性的素材而構成。承感器161I係配置成接近液引導部122I。第8圖之例中,承感器161I係藉由金屬製的導線而構成,且捲繞於液引導部122I。
電磁感應源162I係藉由電磁感應而使承感器161I發熱。電磁感應源162I係例如藉由線圈狀的導線而構成。電磁感應源162I係受到來自電源部111I供給的交流電流即產生磁場。電磁感應源162I係配置在所產生之磁場與承感器161I重疊的位置。因此,磁場產生時,承感器161I係產生渦電流而產生焦耳熱。並且,藉由此焦耳熱將保持於液引導部122I的氣溶膠源加熱霧化而產生氣溶膠。就一例而言,可在感測器部112I檢測出使用者已進行了吸嚐時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就另一例而言,亦可在感測器部112I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之後,在感測器部112I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停止供電。就另一例而言,亦可在感測器部112I檢測出使用者已進行了吸嚐的期間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
另外,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I中,亦可與第二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B同樣地,在筒匣120I的下游側配置香味賦予筒匣130。換言之,本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I亦可由電源單元110I、筒匣120I、及香味賦予筒匣130之三個零件構成。
(2)第九構成例
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係藉由感應加熱而產生氣溶膠之基材外接型的吸嚐裝置。以下參照第9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9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九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J係包含電源部111J、感測器部112J、通知部113J、記憶部114J、通信部115J、控制部116J、承感器161J、電磁感應源162J、及保持部140J。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棒型基材150J保持於保持部140J的狀態下進行。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部111J、感測器部112J、通知部113J、記憶部114J、通信部115J、控制部116J、及保持部140J的各者,係與第四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E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
棒型基材150J係具有與第四構成例之棒型基材150E相同的構成。再者,棒型基材150J係包含承感器161J。
承感器161J係藉由電磁感應而發熱。承感器161J係藉由金屬等導電性的素材而構成。就一例而言,承感器161J係金屬片。承感器161J係配置成接近氣溶膠源。第9圖所示之例中,承感器161J係包含於棒型基材150J的基材部151J。
電磁感應源162J係藉由電磁感應而使承感器161J發熱。電磁感應源162J係例如藉由線圈狀的導線而構成,且配置成捲繞於保持部140J之外周。電磁感應源162J係受到來自電源部111J供給的交流電流即產生磁場。電磁感應源162J係配置在所產生之磁場與保持部140J之內部空間141J重疊的位置。因此,當棒型基材150J保持於保持部140J的狀態 下產生磁場時,承感器161J係產生渦電流而產生焦耳熱。並且,藉由此焦耳熱將棒型基材150J中所含的氣溶膠源加熱霧化而產生氣溶膠。就一例而言,可在感測器部112J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藉由承感器161J及電磁感應源162J感應加熱的棒型基材150J之溫度達到預定溫度時,即可供使用者進行吸嚐。之後,可在感測器部112J檢測出已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輸入時進行停止供電。就另一例而言,亦可在感測器部112J檢測出使用者已進行了吸嚐的期間進行供電而產生氣溶膠。
<1.4、混合型的吸嚐裝置>
混合型的吸嚐裝置係兼具基材一體型之吸嚐裝置與基材外接型之吸嚐裝置之雙方之特徵的吸嚐裝置。以下說明的第十構成例係混合型之吸嚐裝置的構成例。以下參照第10圖來說明本構成例。
第10圖係示意顯示吸嚐裝置之第十構成例的示意圖。如第10圖所示,本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0K係包含電源部111K、感測器部112K、通知部113K、記憶部114K、通信部115K、控制部116K、液引導部122K、液貯藏部123K、加熱部121K-1、加熱部121K-2、保持部140K、及隔熱部144K。此外,吸嚐裝置100K中形成有空氣流路180K。使用者進行之吸嚐係在棒型基材150K保持於保持部140K的狀態下進行。以下依序說明各構成要素。
電源部111K、感測器部112K、記憶部114K、通信部115K、控制部116K、加熱部121K-1、液引導部122K、及液貯藏部123K的各者,係與第一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A中所含之對應的構成要素實質相同。 加熱部121K-2係與第四構成例之加熱部121E實質相同。棒型基材150K係與第四構成例之棒型基材150E實質相同。
保持部140K係具有與第四構成例之保持部140E相同的構成。再者,保持部140K的底部143K中配置有空氣流路180的空氣流出孔182K。保持部140K的內部空間141K與空氣流路180K係經由空氣排出孔182而連通。
空氣流路180K係供使用者所吸嚐之空氣的流路。空氣流路180K係具有兩端為空氣流入孔181K及空氣流出孔182K的管狀構造。空氣流入孔181K係使空氣進入空氣流路180K內之入口。空氣流出孔182K係使空氣從空氣流路180K流出之出口。伴隨著使用者進行之吸嚐,空氣係從空氣流入孔181K流入空氣流路180K內,且從空氣流出孔182K流出至保持部140K的內部空間141K。就一例而言,空氣流入孔181K係配置於吸嚐裝置100K之任意的位置。另一方面,空氣流出孔182K係配置於保持部140K的底部143K。液引導部122K係配置在空氣流路180K的途中。藉由加熱部121K-1所產生的氣溶膠係與從空氣流入孔181K流入的空氣混合。接著,伴隨著使用者進行之吸嚐,氣溶膠與空氣的混合流體係如箭頭符號190K所示,經由空氣流出孔182K而向保持部140的內部空間141K輸送。再者,輸送至保持部140的內部空間141K之氣溶膠與空氣的混合流體,係與藉由加熱部121K-2產生的氣溶膠一同到達使用者的口內。
另外,本構成例中,亦可藉由第三構成例之振動部127所進行的振動、或第八構成例之承感器161I及電磁感應源162I所進行的感應加熱來進行氣溶膠的產生,以取代藉由加熱部121K-1進行的加熱。此外, 亦可藉由第九構成例之承感器161J及電磁感應源162K所進行的感應加熱來進行氣溶膠的產生,以取代加熱部121K-2進行的加熱。
<<2、一實施型態>>
<2.1、構成例>
第1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之系統1的構成之一例的方塊圖。如第11圖所示,系統1係包含吸嚐裝置100及端末裝置200。
(1)吸嚐裝置
吸嚐裝置100係產生要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的裝置。本實施型態中,吸嚐裝置100可採用上述說明之第一構成例至第十構成例中任意之構成例。亦即,本實施型態之吸嚐裝置100係具有與吸嚐裝置100A至吸嚐裝置100K中任一個吸嚐裝置相同的構成。
以下,主要針對本實施型態之吸嚐裝置100之構成中,相對於上述各構成例中所說明的吸嚐裝置100A至吸嚐裝置100K的構成,說明補充要點或強調點。
本實施型態之通知部113係對使用者通知資訊。通知部113係包含顯示資訊的顯示裝置、進行發光的發光裝置、進行振動的振動裝置、或輸出聲音的聲音輸出裝置的至少任一者。顯示裝置之一例係顯示器。發光裝置的一例係LED。振動裝置的一例係偏心馬達。聲音輸出裝置的一例係揚聲器。通知部113係藉由輸出從控制部116輸入的資訊而將資訊通知使用者。例如,通知部113係進行顯示要通知使用者的資訊、以對應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發光態樣來發光、以對應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振動態 樣來振動、以聲音輸出要通知使用者的資訊等等。在此之振動態樣係包含振幅、頻率、及進行振動的時序變化等的概念。
本實施型態之通信部115係以無線通信授受資訊之無線通信部的一例。通信部115與端末裝置200之間係以無線通信授受資訊。
本實施型態之感測器部112係包含用以檢測出為了判斷是否通知後述之清理必要性資訊所使用之資訊的構成。例如,感測器部112係包含:第一溫度感測器、第二溫度感測器、電力測量感測器、圖像感測器、及光感測器。第一溫度感測器係檢測吸嚐裝置100之周圍之溫度的環境溫度。第一溫度感測器可根據導線的電阻值來檢測出環境溫度。第二溫度感測器係檢測加熱部121的溫度。第二溫度感測器亦可根據加熱部121之導電途徑的電阻值來檢測加熱部121的溫度。第二溫度感測器亦可檢測出保持部140所保持之棒型基材150的溫度作為加熱部121的溫度。加熱部121的溫度可根據加熱部121的電阻值而檢測出。電力測量感測器係測量從電源部111輸入其他構成要素的電力。圖像感測器係拍攝圖像的感測器。圖像感測器係例如拍攝保持部140的內部空間141的圖像。光感測器係檢測光的感測器。光感測器係例如檢測保持部140的內部空間141的光量。
本實施型態之感測器部112係包含用以檢測為了判斷是否通知後述之要更換必要性資訊所使用之資訊的構成。例如,感測器部112係包含:壓力感測器及電阻檢測電路。壓力感測器係藉由檢測出伴隨使用者進行之吸嚐的負壓,而檢測出使用者已進行了吸嚐。電阻檢測電路係例 如根據已知的電流流經加熱部121等之量測對象時於量測對象兩端所產生的電壓,而測定出量測對象的電阻值。
本實施型態之感測器部112係包含用來檢測為了判斷是否通知後述之顯示吸嚐裝置100為異常狀態之資訊所使用之資訊的構成。就一例而言,感測器部112亦可構成為偵測電源部111的SOC(State of Charge(例如,充電狀態))、電流積算值、電壓、溫度、輸出值等。就另一例而言,感測器部112亦可構成為檢測出裝設於電源單元110之筒匣120及香味賦予筒匣130等之基材的識別資訊。此種識別資訊例如可藉由讀取貼附在基材的二維條碼的影像感測器來檢出。
本實施型態之控制部116係控制要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的處理。關於此點,於之後詳細地說明。
(2)端末裝置
端末裝置200係供使用者操作的資訊處理裝置。端末裝置200係與吸嚐裝置100之間授受資訊,且對於使用者輸出根據此通信的資訊。例如,端末裝置200係藉由智慧型手機、平板端末或穿戴式裝置等而構成。
如第11圖所示,端末裝置200係包含感測器部210、通知部220、通信部230、記憶部240、及控制部250。
感測器部210係檢測關於端末裝置200的各種資訊。再者,感測器部210係將所檢測出的資訊輸出至控制部250。感測器部210係包含接受來自使用者之資訊之輸入的輸入部。輸入部係例如包含按鍵、鍵盤、觸控面板、或麥克風的至少任一者。
通知部220係對使用者通知資訊。通知部220係包含顯示資訊的顯示裝置、進行發光的發光裝置、進行振動的振動裝置、或輸出聲音的聲音輸出裝置的至少任一者。顯示裝置的一例係顯示器。發光裝置的一例係LED。振動裝置的一例係偏心馬達。聲音輸出裝置的一例係揚聲器。通知部220係藉由輸出從控制部250所輸入的資訊而將資訊通知使用者。例如,通知部220係進行顯示要通知使用者的資訊、以對應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發光態樣發光、以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振動態樣振動、以聲音輸出要通知使用者的資訊等等。
在此,智慧型手機等端末裝置200係持續趨向高性能化發展,搭載有大型的顯示器、搭載有環繞揚聲器。換言之,通知部220係包含通知部113所未具備或較通知部113更大的顯示器等,而具有比通知部113更高的表現能力。
通信部230係用以在端末裝置200與其他裝置之間進行資訊之授受的通信介面。通信部230係進行按照有線或無線之任意通信規格的通信。就此通信規格而言,例如可採用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有線LAN、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相容性,註冊商標)、或Bluetooth(藍牙,註冊商標)等。通信部230係以無線通信授受資訊之無線通信部的一例。通信部230與吸嚐裝置100之間係以無線通信授受資訊。
記憶部240係記憶端末裝置200之動作之用的各種資訊。記憶部240係例如藉由快閃記憶體等非揮發性的記憶媒體而構成。
控制部250係作為演算處理裝置及控制裝置而發揮功能,且依據各種程式而控制端末裝置200內的整個動作。控制部250係例如藉由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及微處理器等電子電路而實現。此外,控制部250亦可包含記憶所使用之程式及演算參數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以及暫時記憶要適當改變之參數等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端末裝置200係根據控制部250所進行的控制而執行各種處理。藉由感測器部210所檢測出之資訊的處理、藉由通知部220所進行之資訊的通知、藉由通信部230所進行之資訊的授受、以及藉由記憶部240所進行之資訊的記憶及讀取,係藉由控制部250控制之處理的一例。對於各構成要素輸入資訊、及根據從各構成要素輸出資訊的處理等、藉由端末裝置200所執行之其他處理,亦藉由控制部250來控制。
<2.2、技術性特徵>
<2.2.1、通知手段的切換>
吸嚐裝置100係對應於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是否無線連接而切換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手段。要對使用者通知的資訊,以下亦稱通知資訊。
當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處於無線連接狀態下,吸嚐裝置100係藉由通信部115將通知資訊傳送至端末裝置200。端末裝置200係將從吸嚐裝置100接收到的通知資訊藉由通知部220通知使用者。藉由這樣的構成,吸嚐裝置100可經由端末裝置200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此外,端末裝置200係搭載吸嚐裝置100所未具備或較吸嚐裝置100更大的顯示器等,而具有比吸嚐裝置100更高的表現能力。因此,利用端 末裝置200所表現之較高的表現力來通知資訊,可藉此提升實用性。以下,將經由端末裝置200對使用者通知資訊的手段亦稱為間接性的通知手段。
另一方面,當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未以無線連接時,吸嚐裝置100係藉由通知部113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藉由這樣的構成,吸嚐裝置100可不經由端末裝置200而直接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此外,雖然與端末裝置200通知的情形相比較表現力較差,但至少可不延遲地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以下,將吸嚐裝置100以本身對使用者通知資訊的手段亦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
在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處於無線連接狀態下,吸嚐裝置100亦可不以通知部113進行通知資訊的通知。亦即,在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處於線連接狀態下,吸嚐裝置100亦可僅採用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來取代直接性的通知手段。藉此,可抑制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所耗費的電力消耗。
當然,在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處於無線連接狀態下,吸嚐裝置100亦可由通知部113進行通知資訊的通知。亦即,在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處於無線連接狀態下,吸嚐裝置100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及間接性的通知手段的兩種手段,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此時,與採用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的任一方的情形相比較,可更確實地對使用者通知資訊。
吸嚐裝置100係取得吸嚐裝置資訊,且根據所取得的吸嚐裝置資訊判定是否要將通知資訊進行通知。並且,吸嚐裝置100係在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處於無線連接狀態下,利用間接性的通知手段,對 使用者通知經判定為要進行通知的通知資訊,而在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下,利用間接性的通知手段,對使用者通知經判定為要進行通知的通知資訊。藉由這樣的構成,可利用適當的通知手段來通知根據吸嚐裝置資訊判定為要進行通知的通知資訊。另外,所謂吸嚐裝置資訊係指關於吸嚐裝置100的資訊。關於吸嚐裝置資訊、及根據吸嚐裝置資訊而判定通知與否的通知資訊的組合,容後詳細說明。
吸嚐裝置100判定是否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的時機,亦可晚於判定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是否處於無線連接的時機。此時,吸嚐裝置100係事先判定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是否處於無線連接,而在要通知使用者的通知資訊發生時,以因應事先的判定結果的通知手段,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因此,每當發生要通知使用者的通知資訊時,不必判定是否處於無線連接,而可減輕處理負載。
吸嚐裝置100判定是否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的時機,亦可早於判定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是否處於無線連接的時機。此時,吸嚐裝置100係在要通知使用者的通知資訊發生時,判定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是否處於無線連接,且以因應判定結果的通知手段,將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因此,可在要通知使用者的通知資訊發生的時機,判定是否處於無線連接,例如,即使處於無線連接頻繁地中斷之不穩定的通信環境,亦可適當地切換通知手段。
<2.2.2、關於清理之資訊的通知>
本節係針對通知資訊為關於吸嚐裝置100之清理的資訊的情形加以說明。
(1)清理必要性資訊的通知
通知資訊亦可包含清理必要性資訊,該清理必要性資訊為顯示要清理吸嚐裝置100之必要性的資訊。在此所謂清理主要指以具有保持部140之第四構成例至第七構成例、第九構成例及第十構成例的吸嚐裝置10所具有的保持部140的內部空間141為清理對象。為了產生氣溶膠而加熱棒型基材150時,會有棒型基材150尤其是基材部151變得脆弱,基材部151的內容物的一部分殘留堆積在保持部140的內部空間的情形。因此,吸嚐裝置100要適當地清理較佳。然而,使用者為了要自行判斷是否有進行清理的必要性,要費神打開吸嚐裝置100的罩蓋以確認殘留於內部空間141之堆積物的量等的勞力時間。關於此點,吸嚐裝置100係對使用者通知清理必要性資訊,藉此可減少前述般使用者的勞力時間,提升關於清理的實用性。
清理必要性資訊亦可為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相當於第一資訊)。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係顯示清理吸嚐裝置100之必要性極高的資訊。換言之,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係建議要清理吸嚐裝置100的資訊。藉由通知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使用者可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清理。
清理必要性資訊亦可為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相當於第二資訊)。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係顯示清理吸嚐裝置100之必要性日益增加的資訊。換言之,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係建議近期內要清理吸嚐裝置100的資訊。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亦可為建議要進行清理的準備的資訊。所謂清理的準備,係例如購入、攜帶清理吸嚐裝置100時所要使用之清理用品。藉由通知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使用者可事先進行清理的準備。
清理必要性資訊亦可包含關於清理吸嚐裝置100的時機的資訊。例如,清理必要性資訊可包含顯示應清理吸嚐裝置100之日期時間的資訊、或顯示若再吸嚐幾次就需進行清理的資訊等。此外,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例如亦可包含顯示已到了應清理吸嚐裝置100的時機的資訊。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例如亦可包含顯示應清理吸嚐裝置100的時機將於近期來到的資訊。藉由此構成,使用者即可易於理解應進行清理的時機。
以下,依序說明關於判定是否通知清理必要性資訊之處理的細節。
根據預備加熱之次數的控制
吸嚐裝置資訊可包含為了可供使用者使用吸嚐裝置100進行吸嚐而由吸嚐裝置100執行之預備加熱的次數。如上述第四構成例中的說明,經由加熱部121所加熱之棒型基材150的溫度(更正確而言係加熱部121進行加熱之對象之基材部151的溫度)或進行預備加熱之加熱部121的溫度達到(例如超過)預定溫度(以下亦稱可供吸嚐溫度)時,可供使用者進行吸嚐。如此執行的棒型基材150的溫度或加熱部121之溫度到達預定溫度的加熱即為預備加熱。另外,棒型基材150之可供吸嚐溫度與加熱部121之可供吸嚐溫度可為相同,亦可不同。
吸嚐裝置100係於預備加熱的次數到達(例如超過)第一臨限值時,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作為清理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任一者,將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預備加熱係在每次將棒型基材150插入保持部140時執行,之後進行使用者進行之吸嚐。預備加熱之後,在使用者進行之吸嚐期間,持續地繼續加熱棒型基材150。以下將預備加熱之後所進行的加熱,亦稱為正式加熱。藉由預備加熱及正式加熱,從棒型基材150產生氣溶膠,隨之,棒型基材150將變得脆弱。因此,在使用者進行過吸嚐之後,從保持部140拔出棒型基材150時,棒型基材150之剩餘的內容物(以下亦稱灰渣)會散落而堆積於保持部140。尤其是第四及第六構成例中,棒型基材150中之片狀加熱部121刺入的部分易變得脆弱,使得灰渣容易散落。預備加熱的次數可視為與使用者進行之吸嚐的次數以及棒型基材150插拔於保持部140的次數相同,因此可謂預備加熱的次數愈多,堆積於保持部140之灰渣的量就愈多。
對此,將推測堆積了許多灰渣而達必須清理程度之預備加熱的次數,設定為第一臨限值。藉此,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另外,第一臨限值可為固定值,亦可依據吸嚐裝置100的種類、及預備加熱之棒型基材150的種類等而變動。
吸嚐裝置100亦可在預備加熱的次數達到(例如超過)較第一臨限值更低的第二臨限值時,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作為清理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一者,將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將推測已堆積了許多灰渣而達近期內必須清理程度之預備加熱的次數,設定為第二臨限值。藉此,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另外,第二臨限值可為固定值,亦可依據吸嚐裝置100的種類、及預備加熱之棒型基材150的種類等而變動。此外,第二臨限值能夠以第一臨限值為基準作設定,例如設定為第一臨限值的70%等。
預備加熱的次數亦可在預定的使用者操作(以下亦稱重設操作)進行時初始化。重設操作可對於吸嚐裝置100進行,亦可對於端末裝置200進行。重設操作係按鍵的長按等,將預定的資訊輸入至感測器部112或感測器部210的操作。所謂預備加熱的次數初始化,係指使所計數之預備加熱的次數歸零。重設操作係在例如吸嚐裝置100已清理之後進行。藉由此構成,由於可確保所計數之預備加熱的次數與堆積於保持部140之灰渣之量的相關關係,而可在適當的時機執行根據預備加熱之次數之清理必要性資訊的通知。
吸嚐裝置100亦可在判定為以加熱時有助於產生要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之基材為對象,進行了預備加熱的情形下,計數預備加熱的次數。所謂基材係例如包含氣溶膠源的構件,棒型基材150即屬之。吸嚐裝置100係在棒型基材150保持於保持部140的狀態下進行預備加熱時,計數預備加熱的次數。藉由此構成,例如,在棒型基材150未保持於保持部140的狀態下加熱之所謂的空燒情況等灰渣未堆積於保持部140的情形下,可不計數預備加熱的次數。藉此,由於可確保所計數之預備加熱的次 數與堆積於保持部140之灰渣之量的相關關係,而可在適當的時機執行根據預備加熱之次數之清理必要性資訊的通知。
另外,是否在棒型基材150保持於保持部140的狀態下進行了預備加熱,可根據感測器部112中所含之圖像感測器所拍攝到之預備加熱中之保持部140的內部空間141之圖像的圖像辨識結果而判斷。
此外,是否在棒型基材150保持於保持部140的狀態下進行了預備加熱,可藉由感測器部112中所含之光感測器所檢測出之預備加熱中之保持部140的內部空間141之光量與臨限值比較來判斷。光感測器亦可檢測加熱部121發熱時所發出的光。此外,亦可隔著保持部140的內部空間141而設置相對向的發光部與光感測器,以光感測器檢測發光部所發出的光。棒型基材150保持於保持部140時,加熱部121或發光部所發出的光係受到棒型基材150遮蔽,光感測器所檢測出的光量係低於臨限值。另一方面,棒型基材150未保持於保持部140時,由於加熱部121或發光部所發出的光直接到達光感測器,因此光感測器所檢測出的光量係高於臨限值。
吸嚐裝置100(例如記憶部114)係記憶預備加熱的次數。再者,吸嚐裝置100係在每次進行預備加熱時就增加所記憶之預備加熱的次數並更新記憶。藉此,即使例如前次預備加熱起至此次預備加熱的期間,電源經ON(接通)/OFF(斷開)等,亦可持續地計數預備加熱的次數。
根據預備加熱之所需時間的控制
吸嚐裝置資訊可包含吸嚐裝置100執行了可供使用者使用吸嚐裝置100進行吸嚐之預備加熱時,加熱對象之溫度或進行預備加熱之加熱部121 之溫度達到預定溫度所花費的時間。此預定溫度係上述之可供吸嚐溫度。以下,將達到可供吸嚐溫度所花費的時間,亦稱為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加熱對象係棒型基材150(更正確而言係棒型基材150的基材部151)。換言之,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係從開始預備加熱起,至棒型基材150之溫度或加熱部121之溫度到達可供吸嚐溫度所花費的時間。加熱部121的溫度係例如藉由感測器部112中所含之第二溫度感測器檢測。另一方面,棒型基材150的溫度係例如根據感測器部112中所含之第二溫度感測器所檢測出之加熱部121的溫度來推測。
吸嚐裝置100係在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到達(例如超過)第三臨限值時,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作為清理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一者,將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堆積於保持部140之灰渣的量愈多,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就愈長。此係因為從加熱部121產生的熱,不僅傳遞至被保持於保持部140的棒型基材150,還傳遞至堆積於保持部140的灰渣之故。
對此,將推測已堆積了許多灰渣而達必須清理程度之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設定為第三臨限值。藉此,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另外,第三臨限值可為固定值,亦可依據吸嚐裝置100的種類、及預備加熱之棒型基材150的種類等而變動。再者,吸嚐裝置100亦可根據環境溫度來設定第三臨限值。就一例而言,吸嚐裝置100係環境溫度愈高就將第三臨限值設為愈短。這是因為環境溫度愈高,棒型基材150 的溫度及加熱部121的溫度愈容易上升,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愈短之故。就另一例而言,吸嚐裝置100係環境愈低就將第三臨限值設為愈長。這是因為環境溫度愈低,棒型基材150的溫度及加熱部121的溫度愈不易上升,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愈長之故。藉由此構成,可在相符於環境溫度之適當的時機,將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另外,環境溫度係例如藉由感測器部112中所含的第一溫度感測器檢測出。
吸嚐裝置100係在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達到(例如超過)較第三臨限值更低的第四臨限值時,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作為清理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一者,將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將推測已堆積了許多灰渣而達近期內必須清理程度之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設定為第四臨限值。藉此,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另外,第四臨限值可為固定值,亦可依據吸嚐裝置100的種類、及預備加熱之棒型基材150的種類等而變動。此外,第四臨限值能夠以第三臨限值為基準作設定,例如設定為第三臨限值的70%等。再者,基於與上述針對第三臨限值所說明之理由相同的理由,吸嚐裝置100亦可根據環境溫度來設定第四臨限值。
根據預備加熱之所需電力的控制
吸嚐裝置資訊可包含吸嚐裝置100執行了可供使用者使用吸嚐裝置100進行吸嚐之預備加熱時,加熱對象之溫度或進行預備加熱之加熱部121之溫度達到預定溫度所花費的電力。此預定溫度係上述之可供吸嚐溫度。 以下,將達到可供吸嚐溫度所花費的電力,亦稱為預備加熱的所需電力。加熱對象係棒型基材150(更正確而言係棒型基材150的基材部151)。換言之,預備加熱的所需電力係從開始預備加熱起,至棒型基材150之溫度或加熱部121之溫度到達可供吸嚐溫度,輸入於加熱部121之電力的總量。被輸入於加熱部121的電力,係例如藉由感測器部112中所含之電力測量感測器來測量。
吸嚐裝置100係在預備加熱的所需電力到達(例如超過)第五臨限值時,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作為清理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任一者,將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堆積於保持部140之灰渣的量愈多,預備加熱的所需電力就愈長。此係因為從加熱部121產生的熱不僅傳遞至被保持於保持部140的棒型基材150,還傳遞至堆積於保持部140的灰渣之故。
對此,將推測已堆積了許多灰渣達必須清理程度之預備加熱的所需電力,設定為第五臨限值。藉此,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一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另外,第五臨限值可為固定值,亦可依據吸嚐裝置100的種類、及預備加熱之棒型基材150的種類等而變動。再者,吸嚐裝置100亦可根據環境溫度來設定第五臨限值。就一例而言,吸嚐裝置100係環境溫度愈高就將第五臨限值設為愈低。這是因為環境溫度愈高,棒型基材150的溫度及加熱部121的溫度愈容易上升,預備加熱的所需電力愈低之故。就另一例而言,吸嚐裝置100係環境愈低就將第五臨限值設為愈高。這是 因為環境溫度愈低,棒型基材150的溫度及加熱部121的溫度愈不易上升,預備加熱的所需電力愈高之故。藉由此構成,可在相符於環境溫度之適當的時機,將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吸嚐裝置100亦可在預備加熱的所需電力達到(例如超過)較第五臨限值更低的第六臨限值時,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作為清理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任一者,將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將推測為已堆積了許多灰渣而達近期內必須清理程度之預備加熱的所需電力,設定為第六臨限值。藉此,即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二清理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另外,第六臨限值可為固定值,亦可依據吸嚐裝置100的種類、及預備加熱之棒型基材150的種類等而變動。此外,第六臨限值能夠以第五臨限值為基準作設定,例如設定為第五臨限值的70%等。再者,基於與上述針對第五臨限值所說明之理由相同的理由,吸嚐裝置100亦可根據環境溫度而設定第六臨限值。
(2)清理方法資訊的通知
通知資訊亦可包含顯示用以清理吸嚐裝置100之方法的資訊。以下,將此資訊亦稱為清理方法資訊。清理方法資訊可包含例如為了清理吸嚐裝置100所使用之清理用品的使用方法、及吸嚐裝置100的分解方法等。例如,吸嚐裝置100係以間接性的通知手段或直接性的通知手段將清理必要性資訊連同清理方法資訊通知使用者。藉由此構成,使用者可在應清理吸嚐裝置100的時機容易知悉方法。
<2.2.3、顯示要更換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的通知>
通知資訊可包含更換必要性資訊,該更換必要性資訊係顯示要更換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該基材係藉由消耗內容物而有助於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的產生,並使用於為了使吸嚐裝置100產生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者。在此的基材係指第一構成例至第三構成例、第八構成例、及第十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所具有的筒匣120、以及第二構成例之吸嚐裝置100所具有的香味賦予筒匣130。此外,所謂內容物係指氣溶膠源及香味源131。亦即,更換必要性資訊係顯示將裝設於電源單元110的筒匣120及/或香味賦予筒匣130更換成新的筒匣120及/或香味賦予筒匣130之必要性的資訊。
使用者每次進行吸嚐時,亦即每次產生氣溶膠時,會消耗保持於液貯藏部123的氣溶膠源。若在保持於液貯藏部123的氣溶膠源耗盡的狀態下進行吸嚐時,加熱部121會在液引導部122乾涸的狀態下過度加熱,發生所謂的乾燒。因此,筒匣120以在氣溶膠源耗盡的時機或氣溶膠源耗盡之前的時機進行更換較佳。
同樣地,使用者每次進行吸嚐時,亦即每次產生氣溶膠時,會消耗香味源131。若在香味源131耗盡的狀態下進行吸嚐時,使用者會吸嚐到未付賦予香味成分的氣溶膠,而使吸嚐體驗的品質變差。因此,香味賦予筒匣130亦以在香味源131尚未耗盡的時機或香味源131耗盡之前的時機進行更換較佳。
關於此點,吸嚐裝置100係藉由對使用者通知更換必要性資訊,來避免錯過更換時機的情形所產生的此等缺失,而可提升關於基材更換的實用性。
更換必要性資訊可為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相當於第三資訊)。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係顯示更換基材之必要性高的資訊。換言之,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係建議更換基材的資訊。藉由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的通知,使用者可在適當的時機更換基材。
更換必要性資訊亦可為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相當於第四資訊)。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係顯示更換基材之必要性日益增加的資訊。換言之,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係建議近期內要更換基材的資訊。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亦可為建議要進行更換基材的準備的資訊。所謂更換基材的準備係例如購入更換用的新基材、隨身攜帶更換用的新基材等事項。藉由通知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使用者可事先進行更換基材的準備。
更換必要性資訊亦可包含關於更換基材的時機的資訊。例如,必要性資訊可包含顯示應更換基材之日期時間的資訊、或顯示再吸嚐幾次就會發生更換基材之必要的資訊等。此外,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例如亦可包含顯示已到了應更換基材的時機的資訊。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例如亦可包含顯示應更換基材的時機將於近期來到的資訊。藉由此構成,使用者即可易於理解應更換基材的時機。
以下,說明判定是否通知更換必要性資訊之處理的細節。
根據吸嚐次數的控制
吸嚐裝置資訊可包含使用者使用吸嚐裝置100進行吸嚐的次數(以下,亦稱吸嚐次數)。使用者使用吸嚐裝置100進行吸嚐係例如,藉由感測器部112中所含的壓力感測器檢測出。當吸嚐裝置100檢測出使用者使用吸嚐裝置100進行吸嚐時,將會計數吸嚐次數。
吸嚐裝置100係於吸嚐次數到達(例如超過)第七臨限值時,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作為更換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任一者,將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在此,將假定為內容物會耗盡的吸嚐次數設為第七臨限值。藉此,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又,第七臨限值可為固定值,亦可依據吸嚐裝置100的種類及所使用的基材的種類等而變動。
吸嚐裝置100亦可在吸嚐次數達到(例如超過)較第七臨限值更低的第八臨限值時,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作為更換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一者,將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在此,將假定為內容物將於近期內耗盡的吸嚐次數設為第八臨限值。藉此,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另外,第八臨限值可為固定值,亦可依據吸嚐裝置100的種類及所使用的基材的種類等而變動。此外,第八臨限值能夠以第七臨限值為基準來設定,例如設定為第七臨限值的70%等。
吸嚐次數亦可在更換基材時初始化。基材是否已進行更換,可由使用者來輸入,亦可由感測器部112來檢測。所謂吸嚐次數的初始化,係指使所計數之吸嚐次數歸零。藉由此構成,由於可確保吸嚐次數與基材之內容物的消耗量的相關關係,而可在適當的時機執行根據吸嚐次數之更換必要性資訊的通知。
吸嚐裝置100(例如,記憶部114)係記憶吸嚐次數。並且,吸嚐裝置100係在每次進行吸嚐時增加所記憶之吸嚐次數並更新記憶。藉此,即使例如前次吸嚐之後至此次吸嚐為止的期間,電源經ON(接通)/OFF(斷開)等,亦可持續地計數吸嚐次數。
根據加熱部的電阻值的控制
吸嚐裝置資訊可包含用以加熱基材的加熱部121之電阻值的變化率。加熱部121之電阻值的變化率,例如藉由感測器部112中所含之電阻檢測電路來檢測出。一般而言,金屬的電阻值係隨著溫度上升而上升。亦即,電阻值的變化率係與溫度的變化率相關。
若在保持於液貯藏部123的氣溶膠源耗盡的狀態下進行吸嚐時,加熱部121會在液引導部122乾涸的狀態下過度加熱,而發生所謂的乾燒。在發生乾燒的狀態下,溫度變化率係異常地變高。換言之,在乾燒發生的狀態下,加熱部121之電阻值的變化率係異常地變高。
因此,吸嚐裝置100係根據加熱部121之電阻值的變化率來判定是否通知更換必要性資訊。藉此,可在乾燒狀態發生中的時機或會在近期發生的時機,將更換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詳言之,吸嚐裝置100於加熱部121之電阻值的變化率到達(例如超過)第九臨限值時,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作為更換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任一者,將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在此,將假定為內容物耗盡之電阻值的變化率設為第九臨限值。藉此,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一更換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另一方面,吸嚐裝置100亦可在加熱部121之電阻值的變化率達到(例如超過)較第九臨限值更低的第十臨限值時,判為要定對使用者通知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作為更換必要性資訊。藉由此構成,可藉由直接性的通知手段或間接性的通知手段中之至少一個通知手段,將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在此,將假定為內容物將於近期內耗盡之電阻值的變化率設為第十臨限值。藉此,可在適當的時機將第二更換必要性資訊通知使用者。
<2.2.4、顯示吸嚐裝置為異常狀態之資訊的通知>
通知資訊可包含顯示吸嚐裝置100為異常狀態的資訊。
異常狀態的一例,如蓄積於電源部111的電力下降。吸嚐裝置100係取得顯示蓄積於電源部111的電力剩餘量的資訊作為吸嚐裝置資訊。顯示蓄積於電源部111之電力剩餘量的資訊係例如藉由感測器部112來檢測出。並且,吸嚐裝置100係在蓄積於電源部111的電力剩餘量低於預定的臨限值時,判定為要通知顯示異常狀態的資訊。就此種預定的臨限值而言,例如可設定用於一次吸嚐所需的電力,亦可設定用於用盡一個筒匣120所需的電力,亦可設定用於用盡一個香味賦予筒匣130所需的電力。藉此,可事先避免因電力剩餘量低而致無法吸嚐的事態。
異常狀態的另外一例,如使用非正規的筒匣120或非正規的香味賦予筒匣130。吸嚐裝置100係取得裝設於電源單元110的筒匣120及香味賦予筒匣130各者的識別資訊作為吸嚐裝置資訊。筒匣120及香味賦予筒匣130各者的識別資訊,例如由感測器部112所檢測出。並且,吸嚐裝置100係於筒匣120及香味賦予筒匣130的識別資訊與正規的筒匣 120及香味賦予筒匣130的識別資訊不同時,判定為要通知顯示處於異常狀態的資訊。若使用非正規的筒匣120或非正規的香味賦予筒匣130時,可能會產生電源單元110發生故障等事態,藉由這樣的構成,可事先避免如此事態的發生。
異常狀態的另外一例,如硬體異常發生的狀態。硬體異常的一例,如吸嚐裝置100所含之各種硬體(例如,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間的通信異常。硬體異常的另外一例,如來自電源部111的輸出異常。硬體異常的另外一例,如電源部111的充電時或對加熱部121的供電時之電源部111的溫度異常。硬體異常的另外一例,如電源部111的劣化。電源部111的劣化例如可根據充電時的壓降、達到充滿電為止的充電時間、或充電次數的至少任一者來檢測出。顯示此等硬體異常的發生有無的資訊,例如藉由感測器部112來檢測出。吸嚐裝置100係取得顯示此等硬體異常的發生有無的資訊作為吸嚐裝置資訊,且根據所取得的資訊,判定是否通知顯示處於異常狀態的資訊。藉由這樣的構成,可將硬體異常的發生通知使用者,以提醒修理或購買替換。
<2.3、處理的流程>
第12圖係顯示藉由本實施型態之系統1所執行之資訊通知處理之流程之一例的序列圖。如第12圖所示,本序列圖係有吸嚐裝置100及端末裝置200參與。
如第12圖所示,首先,吸嚐裝置100係取得吸嚐裝置資訊(步驟S102)。
接著,吸嚐裝置100係根據吸嚐裝置資訊,判定是否對使用者通知資訊(步驟S104)。例如,吸嚐裝置100係根據預備加熱的次數、預備加熱的所需時間、或預備加熱之所需電力的至少任一者,判定是否通知清理必要性資訊。此外,吸嚐裝置100係根據吸嚐次數、或加熱部121之電阻值的變化率的至少一者,判定是否通知更換必要性資訊。此外,吸嚐裝置100係根據顯示蓄積於電源部111之電力剩餘量的資訊、裝設於電源單元110的筒匣120及香味賦予筒匣130各者的識別資訊、或顯示硬體異常的發生有無的資訊的至少一者,判定是否通知顯示吸嚐裝置100處於異常狀態的資訊。
判定為不要對使用者通知資訊時(步驟S104/否),處理再度返回步驟S102。另一方面,判定為要對使用者通知資訊時(步驟S104/是),吸嚐裝置100係判定與端末裝置200是否為無線連接狀態(步驟S106)。
判定為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步驟S106/是),吸嚐裝置100係將步驟S104中判定為要通知的通知資訊傳送至端末裝置200(步驟S108)。端末裝置200係在接收通知資訊時,藉由通知部220將所接收的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步驟S110)。
判定為吸嚐裝置100與端末裝置200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步驟S106/否),吸嚐裝置100係藉由通知部113將步驟S104中判定為要通知的通知資訊通知使用者(步驟S112)。
<<3、補充>>
以上已參照圖式詳細說明了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型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若為本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中之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在申請 專利範圍所記載的技術思想範圍內,可思及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針對此點,當然亦理解為屬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此外,本說明書中使用流程圖及序列圖所說明的處理係無須必定按照圖示的順序執行。亦可並聯地執行數個處理步驟。此外,亦可採用追加的處理步驟,亦可省略一部分的處理步驟。
另外,本說明書中所說明之各裝置所進行之一連串的處理,可使用軟體、硬體、及軟體與硬體的組合之任一者來實現。構成軟體的程式係例如預先儲存於設在各裝置之內部或外部之記憶媒體(非暫時性的媒體:non-transitory media)。再者,各程式係例如於藉由電腦執行時讀入於RAM中,且藉由CPU等處理器來執行。上述記憶媒體係例如為磁碟、光碟、光磁碟、快閃記憶體等。此外,上述電腦程式亦可不使用記憶媒體而例如經由網路來發送。
1:系統
100:吸嚐裝置
200:端末裝置
210:感測器部
220:通知部
230:通信部
240:記憶部
250:控制部

Claims (30)

  1. 一種吸嚐裝置,係具備:
    無線通信部,係以無線通信授受資訊;
    通知部,係對使用者通知資訊;及
    控制部,係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無線通信部以對前述其他裝置傳送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而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前述其他裝置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通知部以對使用者通知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取得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且根據所取得之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來判定是否對使用者通知前述通知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前述其他裝置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不進行由前述通知部所進行之前述通知資訊的通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判定是否對使用者通知前述通知資訊的時機係晚於判定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是否處於無線連接的時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判定是否對使用者通知前述通知資訊的時機係早於判定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是否處於無線連接的時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通知資訊係包含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係包含為了可供使用者使用前述吸嚐裝置進行吸嚐而藉由前述吸嚐裝置所執行之預備加熱的次數;
    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到達第一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一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係在進行了預定的使用者操作時初始化。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判定為對於被加熱時有助於產生要供使用者吸嚐之物質之基材進行了前述預備加熱的情形下,計數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吸嚐裝置更具備記憶部;
    前述記憶部係記憶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預備加熱的次數達到較前述第一臨限值更低的第二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二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1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係包含前述吸嚐裝置執行了為了可供使用者使用前述吸嚐裝置進行吸嚐的預備加熱時,至加熱對象的溫度或進行前述預備加熱之加熱部的溫度成為預定溫度所耗費的時間;
    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加熱對象的溫度或前述加熱部的溫度成為前述預定溫度所耗費的時間達到第三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一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根據前述吸嚐裝置之周圍之溫度的環境溫度來設定前述第三臨限值。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加熱對象的溫度或前述加熱部的溫度成為前述預定溫度所耗費的時間達到較前述第三臨限值更低的第四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二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係包含前述吸嚐裝置執行了為了可供使用者使用前述吸嚐裝置進行吸嚐的預備加熱時,至加熱對象的溫度或進行前述預備加熱之加熱部的溫度成為預定溫度所耗費的電力;
    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加熱對象的溫度或前述加熱部的溫度成為前述預定溫度所耗費的電力達到第五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一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根據前述吸嚐裝置之周圍之溫度的環境溫度來設定前述第五臨限值。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6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加熱對象的溫度或前述加熱部的溫度成為前述預定溫度所耗費的電力達到較前述第五臨限值更低的第六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二資訊作為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通知資訊係包含顯示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方法的資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顯示要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必要性的資訊係包含關於清理前述吸嚐裝置之時機的資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1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通知資訊係包含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該基材係藉由消耗內容物而有助於供前述使用者吸嚐之物質的產生,並使用於為了使前述吸嚐裝置產生供前述使用者吸嚐之物質者。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係包含使用者使用前述吸嚐裝置而進行之吸嚐次數,
    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吸嚐次數到達第七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三資訊作為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吸嚐次數係在更換前述基材時初始化。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或22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吸嚐裝置更具備有記憶部,
    前述記憶部係記憶前述吸嚐次數。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吸嚐次數達到較前述第七臨限值更低的第八臨限值時,判定對前述使用者通知第四資訊作為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至2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關於前述吸嚐裝置的資訊係包含加熱前述基材之加熱部的電阻值的變化率,
    前述控制部係根據前述加熱部的電阻值的變化率來判定是否通知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至2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顯示要更換前述基材之必要性的資訊係包含關於更換前述基材之時機的資訊。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通知資訊係包含顯示前述吸嚐裝置處於異常狀態的資訊。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吸嚐裝置,其中,前述通知部係包含顯示裝置、發光裝置、振動裝置、及聲音輸出裝置中的至少任一者。
  29.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係藉由吸嚐裝置來執行,該資訊處理方法係包含:
    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無線地對前述其他裝置傳送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而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前述其他裝置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由前述吸嚐裝置對使用者通知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
  30. 一種程式,係使控制吸嚐裝置的電腦作為下列各部而發揮功能:
    無線通信部,係以無線通信授受資訊;
    通知部,係對使用者通知資訊;及
    控制部,係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其他裝置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無線通信部以對前述其他裝置傳送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而在前述吸嚐裝置與前述其他裝置未處於無線連接狀態時,控制前述通知部以對使用者通知屬於要通知使用者之資訊的通知資訊。
TW109108973A 2019-11-29 2020-03-18 吸嚐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程式 TW2021199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9/046816 2019-11-29
PCT/JP2019/046816 WO2021106200A1 (ja) 2019-11-29 2019-11-29 吸引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9949A true TW202119949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129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8973A TW202119949A (zh) 2019-11-29 2020-03-18 吸嚐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995007A4 (zh)
JP (1) JP7206017B2 (zh)
TW (1) TW202119949A (zh)
WO (1) WO20211062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2202656D0 (en) * 2022-02-25 2022-04-13 Nicoventures Trading Ltd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WO2024033510A1 (en) * 2022-08-11 2024-02-15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hav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 susceptor is supplied with a liquid aerosol-forming substrate
WO2024033104A1 (en) * 2022-08-11 2024-02-15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overheating in a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O2024033511A1 (en) * 2022-08-11 2024-02-15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detection of liquid aerosol-forming substrate supply to a susceptor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4289A (en) * 1996-10-22 1999-08-10 Philip Morris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smoking system
US5878752A (en) 1996-11-25 1999-03-09 Philip Morri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leaning, and maintaining electrical heat sources and lighters useful in smoking systems and other apparatuses
US9888725B2 (en) * 2015-07-28 2018-02-13 Lunatech, Llc Inhalation puff counter gauge and display system
GB201517086D0 (en) * 2015-09-28 2015-11-11 Nicoventures Holdings Ltd Electronic vapour provision system
DE212017000292U1 (de) 2017-01-24 2019-09-17 Japan Tobacco Inc. lnhalationsvorrichtung
WO2018190589A2 (ko) * 2017-04-11 2018-10-18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에서 흡연 제한 기능을 제공하는 방법
JP6553799B1 (ja) * 2018-12-19 2019-07-31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これ用の制御装置、これ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これ用の制御装置の動作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6200A1 (ja) 2021-06-03
JP7206017B2 (ja) 2023-01-17
EP3995007A4 (en) 2023-05-10
EP3995007A1 (en) 2022-05-11
JPWO2021106200A1 (zh)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19949A (zh) 吸嚐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程式
US11666098B2 (en) Charging accessory device for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and related system,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interactive services for aerosol delivery devices
RU2702025C2 (ru) Беспроводная передача данных на основании запускающих событий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 доставки аэрозоля
EP4101321A1 (en) Inhal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7158557B2 (ja) 香味成分生成制御装置、香味成分生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69294B2 (ja)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2112256A (zh) 電池單元、資訊處理方法及程式
JP7359957B2 (ja) 吸引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TW202119948A (zh) 吸嚐裝置、端末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程式
TWI830878B (zh) 電池單元、霧氣產生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無線通信控制程式
WO2021260897A1 (ja)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373482B (zh) 临床研究产品分配装置
JP7311631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208835A1 (ja) 制御装置、端末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WO2022130563A1 (ja) 吸引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88102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064560A1 (ja) 吸引装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EP4285973A1 (en)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240081408A1 (en) Aerosol generation system
WO2023079603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通知制御装置、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通知制御方法、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3162196A1 (ja) 吸引装置、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
JP7355845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12339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及び情報表示装置
TWI788632B (zh) 電池單元、霧氣生成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程式
WO2024038530A1 (ja)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