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9372A - 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 - Google Patents

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9372A
TW202119372A TW108140811A TW108140811A TW202119372A TW 202119372 A TW202119372 A TW 202119372A TW 108140811 A TW108140811 A TW 108140811A TW 108140811 A TW108140811 A TW 108140811A TW 202119372 A TW202119372 A TW 2021193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ntenna array
collision avoidance
item
antenna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4535B (zh
Inventor
林俊奇
陳昌昇
黃國書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8140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4535B/zh
Priority to CN202010002545.1A priority patent/CN112787088B/zh
Priority to US16/796,421 priority patent/US1108180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4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453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9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937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0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 H01Q1/3233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93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3/931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3Details of HF sub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common to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4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using horn or slot a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種天線陣列,其可包含連接部及複數個天線單元。該些天線單元可分別設置於連接部的二側。其中,各個天線單元之固定端可與連接部連接,而該些天線單元中之一或以上之自由端可接地,各個天線單元之長度可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2波長。

Description

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天線陣列,特別是一種能有效提升視野角度範圍的天線陣列。本發明還涉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
毫米波雷達具有體積小、質量輕與解析度高等優點,且不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另外,相較於光達,毫米波雷達具有價格優勢,故應用上更為廣泛。
毫米波雷達能藉由辨識車輛周圍物體的位置,以提供距離、角度與速度等不同的資訊,並提供這些資訊給駕駛者以輔助駕駛者做及時的路況判斷。毫米波雷達可應用於汽車防撞雷達及各種輔助系統,如前方碰撞預警(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FCW)系統、盲點偵測(Blind Spot Detection,BSD)系統、變道輔助(Lane Change Assistance,LCA)系統、開門警示(Door Opening Warning,DOW)系統以及後方車側警示(Rear Cross Traffic Alert,RCTA)系統等等。
汽車防撞雷達通常安裝於車輛的保險桿內側以偵測車輛側方及後方的物體;然而,由於現有的毫米波雷達的視野角度範圍(Field of View,FoV)僅約為-70°~+70°之間,並無法有效偵測對於不在上述視野角度範圍內的物體;因此,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具有較大的偵測盲區,故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在性能上仍有待改善。
部份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可具有多個雷達感測器以補足其性能上的不足。然而,這些雷達感測器也會大幅增加這些汽車防撞雷達的成本,無法符合實際應用的需求。
部份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能利用軟體演算法降低其訊號雜訊比(SNR)的臨界值以進行補償。然而,軟體演算法僅能微幅改進這些汽車防撞雷達的性能;上述問題的原因在於這些汽車防撞雷達的天線增益過低,故這些汽車防撞雷達仍無法超越原本的物理極限。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以解決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的各種限制。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提出一種天線陣列,其可包含連接部及複數個天線單元。該些天線單元可分別設置於連接部的二側。其中,各個天線單元之固定端可與連接部連接,而該些天線單元中之一或以上之自由端可接地,各個天線單元之長度可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且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2波長。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再提出一種汽車防撞雷達,其可包含複數個天線陣列,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各個天線陣列可包含連接部及複數個天線單元。該些天線單元可分別設置於連接部的二側。其中,各個天線單元之固定端可與連接部連接,而該些天線單元中之一或以上之自由端接地,各個天線單元之長度可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且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2波長。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其可具有下述優點:
(1)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汽車防撞雷達包含多個天線陣列,各個天線陣列之天線單元部份或全部接地,且天線單元之長度及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之間距分別小於或等於此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及1/2波長,使汽車防撞雷達在大視角範圍(大於+70°及小於-70°)的天線增益能有效提升,故能大幅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視野角度範圍以減少偵測盲區,有效地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側方偵測能力及後方偵測能力。
(2)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汽車防撞雷達包含多個天線陣列,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使汽車防撞雷達在大視角範圍(大於+70°及小於-70°)的天線增益能進一步提升,故能進一步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視野角度範圍以減少偵測盲區,有效地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側方偵測能力及後方偵測能力。
(3)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汽車防撞雷達的視野角度範圍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更可透過波束合成技術控制汽車防撞雷達之該些天線陣列的輻射能量的大小與相位,使該些天線陣列的輻射能量的輻射能量集中於特定方向以增加汽車防撞雷達的偵測距離,故能進一步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側方偵測能力及後方偵測能力。
(4)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汽車防撞雷達的該些天線陣列能達到極佳的效能,故單一天線陣列的雷達感測器即可以達到所欲達到的功效,使汽車防撞雷達的成本能明顯降低,因此能有效地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市場競爭力。
(5)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汽車防撞雷達包含多個天線陣列,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故可使汽車防撞雷達的尺寸能夠縮小,使用上更具彈性。
(6)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汽車防撞雷達包含多個天線陣列,且各個天線陣列的該些天線單元具有不同的線寬,以降低天線陣列之旁波瓣的強度,故可明顯增加汽車防撞雷達的訊號雜訊比,使汽車防撞雷達的性能能夠進一步提升。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之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之實施例,為了清楚與方便圖式說明之故,圖式中的各部件在尺寸與比例上可能會被誇大或縮小地呈現。在以下描述及/或申請專利範圍中,當提及元件「連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其可直接連接或耦合至該另一元件或可存在介入元件;而當提及元件「直接連接」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介入元件,用於描述元件或層之間之關係之其他字詞應以相同方式解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汽車防撞雷達1包含複數個天線陣列11。各個天線陣列11包含連接部111及複數個天線單元112,而該些天線單元112的數量可為奇數或偶數。
該些天線單元112分別交替設置於連接部111的二側,使天線陣列11呈梳形結構,且該些天線單元112之線寬不完全相等。在另一實施例中,該些天線單元112也可以具有相同的線寬。在本實施例中,該連接部111可為線形,該些天線單元112可為線形,但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連接部111及該些天線單元112也可為其它形狀。
各個天線單元112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該些天線單元112之固定端與連接部111連接,而該些天線單元112之自由端則連接至接地鍵G。在另一實施例中,該些天線單元112可以單一接地或部份的天線單元112接地。
此外,各個天線單元112之長度L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11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在另一實施例中,各個天線單元112之長度L可為天線陣列11的操作頻率的1/8波長~3/8波長。
另外,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112之間距H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11的操作頻率的1/2波長。在另一實施例中,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112之間距H可為天線陣列11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3/4波長。
由上述可知,在本實施例中,天線單元112之長度L明顯的縮短使其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11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而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112之間距H也明顯的縮短使其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11的操作頻率的1/2波長,且該些天線單元112之自由端短路;上述的設計能使汽車防撞雷達1在大視角範圍(大於+70°及小於-70°)的天線增益能有效提升。
在另一方面,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11之間距D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11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在另一實施例中,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11之間距D可為該些天線陣列11的操作頻率的0.3波長~0.5波長。在又一實施例中,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11之間距D可為該些天線陣列11的操作頻率的0.35波長~0.4波長。
由上述可知,在本實施例中,天線單元112之長度L明顯的縮短,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11之間距D也可明顯的縮短使其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11的操作頻率的3/4波長,如此可使改變該些天線陣列11的等效陣列孔徑,進而使該些天線陣列11的主波瓣變寬,故能使汽車防撞雷達1在大視角範圍的天線增益能進一步提升。因此,汽車防撞雷達1的視野角度範圍(Field of View,FoV)能增加,以減少汽車防撞雷達1之偵測盲區。同時,上述的設計也可使各個天線陣列11的體積縮小,進而使汽車防撞雷達1的體積縮小,故使用上更具彈性。
此外,上述天線陣列11的設計不但可應用於汽車防撞雷達,更可應用於各種不同的輔助系統,如前方碰撞預警(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FCW)系統、盲點偵測(Blind Spot Detection,BSD)系統、變道輔助(Lane Change Assistance,LCA)系統、開門警示(Door Opening Warning,DOW)系統以及後方車側警示(Rear Cross Traffic Alert,RCTA)系統等等。
請參閱第2圖及第3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第一示意圖及相位差-入射角曲線圖。如第2圖所示,發射端的天線陣列11發送訊號S至一物體O,而接收端的天線陣列11接收由物體O反射回來之訊號RS;透過接收端的該些天線陣列11接收到的訊號RS之間的相位差即可得到物體O在相對於一參考點的角度資訊,如下式(1)所示:
Figure 02_image001
………………………………………………………………………..(1)
其中,
Figure 02_image003
表示入射角度;
Figure 02_image005
表示接收端的天線陣列11之中心與另一個接收端的天線陣列11之中心的距離;
Figure 02_image007
表示波長;
Figure 02_image009
表示相位差。
Figure 02_image005
小於天線陣列11之操作頻率的1/2波長時可得到曲線C1,而
Figure 02_image005
約等於天線陣列11之操作頻率的1/2波長時可得到曲線C2。如第3圖所示,與曲線C2相較,曲線C1的斜率明顯較為平緩,故當
Figure 02_image005
小於天線陣列11之操作頻率的1/2波長時,汽車防撞雷達1的視野角度範圍能明顯增加。
請參閱第4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第二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汽車防撞雷達1的視野角度範圍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更可透過波束合成技術控制該些天線陣列11的輻射能量的輻射能量集中於特定方向以增加汽車防撞雷達1的偵測距離。因此,當汽車防撞雷達1安裝於車輛V上時,能有效地偵測在車輛V側方或後方的物體O。
請參閱第5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另一結構圖。如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1之該些天線陣列11的該些天線單元112也可以具有相同的線寬。
當然,上述為舉例說明,本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1之各元件之結構及其協同關係均可依實際需求變化,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現有的毫米波雷達的視野角度範圍(Field of View,FoV)僅約為-70°~+70°之間,並無法有效偵測對於不在上述視野角度範圍內的物體;因此,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具有較大的偵測盲區,故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在性能上仍有待改善。另外,部份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能利用軟體演算法降低其訊號雜訊比(SNR)的臨界值以進行補償。然而,軟體演算法僅能微幅改進這些汽車防撞雷達的性能;上述問題的原因在於這些汽車防撞雷達的天線增益過低,故這些汽車防撞雷達仍無法超越原本的物理極限。相反的,根據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1包含多個天線陣列11,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11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11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使汽車防撞雷達1在大視角範圍(大於+70°及小於-70°)的天線增益能進一步提升,故能進一步提升汽車防撞雷達1的視野角度範圍以減少偵測盲區,有效地提升汽車防撞雷達1的側方偵測能力及後方偵測能力。
又,根據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1包含多個天線陣列11,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11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11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使汽車防撞雷達1在大視角範圍(大於+70°及小於-70°)的天線增益能進一步提升,故能進一步提升汽車防撞雷達1的視野角度範圍以減少偵測盲區,有效地提升汽車防撞雷達1的側方偵測能力及後方偵測能力。
另外,根據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1的視野角度範圍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更可透過波束合成技術控制汽車防撞雷達1之該些天線陣列11的輻射能量的大小與相位,使該些天線陣列11的輻射能量的輻射能量集中於特定方向以增加汽車防撞雷達1的偵測距離,故能進一步提升汽車防撞雷達1的側方偵測能力及後方偵測能力。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1包含多個天線陣列11,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11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11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故可使汽車防撞雷達1的尺寸能夠縮小,使用上更具彈性。
再者,部份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可具有多個雷達感測器以補足其性能上的不足。然而,這些雷達感測器也會大幅增加這些汽車防撞雷達的成本,無法符合實際應用的需求。相反的,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1的該些天線陣列11能達到極佳的效能,故單一天線陣列11的雷達感測器即可以達到所欲達到的功效,使汽車防撞雷達1的成本能明顯降低,因此能有效地提升汽車防撞雷達1的市場競爭力。由上述可知,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1確實能達到無法預期之功效。
請參閱第6A圖、第6B圖及第6C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如第6A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2包含複數個天線陣列21。各個天線陣列21包含連接部211及奇數個天線單元;本實施例以五個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來舉例說明。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分別交替設置於連接部211的二側,使天線陣列21呈梳形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該連接部211可為線形,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可為線形,但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連接部211及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也可為其它形狀。
天線單元212c設置於天線陣列21的中央,而其它的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以天線陣列21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的線寬由天線陣列21之中心向二端遞減。另外,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或212b、212b’設置於連接部211之同一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由圖中可看出,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相互對稱且均設置於連接部211的右側,並具有相同的線寬W3 ;該些天線單元212b、212b’相互對稱且均設置於連接部211的左側,並具有相同的線寬W2 ;天線單元212c設置於連接部211的右側且具有線寬W1 ,而W1 >W2 >W3
本實施例採用道爾夫-切比雪夫法(Dolph-Chebyshev Method)計算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的線寬,使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之線寬能達到特定的比值;如此,天線陣列21之旁波瓣的強度能降低,使天線陣列21的主波瓣的強度與旁波瓣的強度有足夠的差異(例如20dB、40dB…….….)。這種結構可以有效地減少來自汽車防撞雷達2上方及下方的雜訊,使汽車防撞雷達2的訊號雜訊比能夠明顯增加,因此汽車防撞雷達2的性能能夠進一步提升。道爾夫-切比雪夫法應為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故不在此多加贅述。
同樣的,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之長度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21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而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之間距小於或等於天線陣列21的操作頻率的1/2波長,且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之自由端連接至接地鍵G;上述的設計能使汽車防撞雷達2在大視角範圍(大於+70°及小於-70°)的天線增益能夠明顯地提升,使其視野角度範圍能增加,藉此減少偵測盲區。
另外,在一實施例中,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也可以不是全部接地。如第6B圖所示,位於首端的天線單元212a及位於尾端的天線單元212a’之自由端並沒有連接至接地鍵G,而位於天線單元212a及天線單元212a’之間的天線單元212b、212b’、212c之自由端則連接至接地鍵G。
如第6C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2之該些天線陣列21之該些天線單元212a、212a’、212b、212b’、212c也可以具有相同的線寬(W1 =W2 =W3 )。
當然,上述為舉例說明,本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2之各元件之結構及其協同關係均可依實際需求變化,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7A圖、第7B圖及第7C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如第7A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3包含複數個天線陣列31。各個天線陣列31包含連接部311及偶數個天線單元312a、312a’、312b、312b’、312c、312c’ ;本實施例以六個天線單元312a、312a’、312b、312b’、312c、312c’來舉例說明。該些天線單元312a、312a’、312b、312b’、312c、312c’分別設置於連接部311的二側。
該些天線單元312c、313c’設置於天線陣列31的中央,而其它的該些天線單元312a、312a’、312b、312b’以天線陣列31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該些天線單元312a、312a’、312b、312b’、312c、312c’的線寬由天線陣列31之中心向二端遞減。另外,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312a、312a’、 312c、312c’或312b、312b’設置於連接部311之同一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在本實施例中,該連接部311可為線形,該些天線單元312a、312a’、312b、312b’、312c、312c’可為線形,但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連接部311及該些天線單元312a、312a’、312b、312b’、312c、312c’也可為其它形狀。由圖中可看出,該些天線單元312a、312a’相互對稱且均設置於連接部311的右側,並具有相同的線寬W3 ;該些天線單元312b、312b’相互對稱且均設置於連接部311的左側,並具有相同的線寬W2 ;該些天線單元312c、312c’相互對稱且均設置於連接部311的右側,並具有線寬W1 ,而W1 >W2 >W3 。汽車防撞雷達3的其它技術特徵與前述實施例相似,故不在此多加贅述。
同樣的,該些天線單元312a、312a’、312b、312b’、312c、312c’也可以不是全部都接地。如第7B圖所示,位於首端的天線單元612a以及位於尾端的天線單元612a’之自由端並沒有連接至接地鍵G,而位於天線單元612a及天線單元612a’之間的天線單元312b、312b’、312c、312c’之自由端則連接至接地鍵G。
如第7C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3之該些天線陣列31之該些天線單元312a、312a’、312b、312b’、312c、312c’也可以具有相同的線寬(W1 =W2 =W3 )。
當然,上述為舉例說明,本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3之各元件之結構及其協同關係均可依實際需求變化,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8A圖、第8B圖及第8C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如第8A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4包含複數個天線陣列41。各個天線陣列41包含連接部411以及偶數個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412c、412c’ ;本實施例以六個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412c、412c’來舉例說明。該些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412c、412c’分別交替設置於連接部411的二側。
該些天線單元412c、413c’設置於天線陣列41的中央,而其它的該些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以天線陣列41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該些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412c、412c’的線寬由天線陣列41之中心向二端遞減。另外,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412c、412c’設置於連接部411之不同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在本實施例中,該連接部411可為線形,該些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412c、412c’可為線形,但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連接部411及該些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412c、412c’也可為其它形狀。由圖中可看出,該些天線單元412a、412a’相互對稱且分別設置於連接部411的右側及左側,並具有相同的線寬W3 ;該些天線單元412b、412b’相互對稱且分別設置於連接部411的左側及右側,並具有相同的線寬W2 ;該些天線單元412c、412c’相互對稱且分別設置於連接部411的右側及左側,並具有線寬W1 ,而W1 >W2 >W3 。汽車防撞雷達4的其它技術特徵與前述實施例相似,故不在此多加贅述。
同樣的,該些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412c、412c’也可以不是全部都接地。如第8B圖所示,位於首端的天線單元412a以及位於尾端的天線單元412a’之自由端並沒有連接至接地鍵G,而位於天線單元412a及天線單元412a’之間的天線單元412b、412b’、412c、412c’之自由端則連接至接地鍵G。
如第8C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3之該些天線陣列41之該些天線單元412a、412a’、412b、412b’、412c、412c’也可以具有相同的線寬(W1 =W2 =W3 )。
當然,上述為舉例說明,本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4之各元件之結構及其協同關係均可依實際需求變化,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9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如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5包含複數個天線陣列51。各個天線陣列51包含連接部511以及三個天線單元512a、512a’、512b。該些天線單元512a、512a’、512b分別交替設置於連接部511的二側。由本實施例可知,當汽車防撞雷達5的天線陣列51的數量為奇數時,各個天線陣列51的天線單元的數量最少可以是三個。
當然,上述為舉例說明,本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5之各元件之結構及其協同關係均可依實際需求變化,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10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如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6包含複數個天線陣列61。各個天線陣列61包含連接部611以及四個天線單元612a、612a’、612b、612b’。該些天線單元612a、612a’、612b、612b’分別設置於連接部611的二側。在本實施例中,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612a、612a’或612b、612b’設置於連接部611之同一側;該些天線單元612a、612a’相互對稱且均設置於連接部311的左側;該些天線單元612b、612b’相互對稱且均設置於連接部611的右側。在另一實施例中,該些天線單元612a、612a’、612b、612b’也可分別交替設置於連接部611的二側;該些天線單元612a、612a’相互對稱且分別設置於連接部611的左側及右側;該些天線單元612b、612b’相互對稱且分別設置於連接部611的右側及左側。
汽車防撞雷達6的其它技術特徵與前述實施例相似,故不在此多加贅述。由本實施例可知,當汽車防撞雷達6的天線陣列61的數量為偶數時,各個天線陣列61的天線單元612a、612a’、612b、612b’的數量最少可以是四個。
當然,上述為舉例說明,本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6之各元件之結構及其協同關係均可依實際需求變化,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11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如圖所示,汽車防撞雷達7包含複數個天線陣列71。各個天線陣列71包含連接部711以及四個天線單元712a、712a’、712b、712b’。 該些天線單元712b、713b’設置於天線陣列41的中央,而其它的該些天線單元712a、712a’以天線陣列41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該些天線單元712a、712a’、712b、712b’的線寬由天線陣列71之中心向二端遞減。另外,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712a、712a’、712b、712b’設置於連接部411之不同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
汽車防撞雷達7的其它技術特徵與前述實施例相似,故不在此多加贅述。將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比較可知,當汽車防撞雷達7的天線陣列71的數量為偶數時,各個天線陣列71的天線單元712a、712a’、712b、712b’的數量最少可以是四個,且也可以利用另一種結構實現。
當然,上述為舉例說明,本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7之各元件之結構及其協同關係均可依實際需求變化,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12圖,其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天線增益之模擬結果圖。如圖所示,曲線C3表示現有的汽車防撞雷達RA1(其相鄰的天線陣列之間距為1.8mm/0.5波長)在不同角度下的天線增益;曲線C4表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RA2(其相鄰的天線陣列之間距為1.6mm/0.4波長)在不同角度下的天線增益;曲線C5表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RA3(其相鄰的天線陣列之間距為1.4mm/0.35波長)在不同角度下的天線增益;曲線C6表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RA4(其相鄰的天線陣列之間距為1.2mm/0.3波長)在不同角度下的天線增益。
由圖中可明顯看出,汽車防撞雷達RA2、RA3、RA4在+60°~+130°及-60°~-130°均可達到比汽車防撞雷達RA1更高的天線增益,特別是汽車防撞雷達RA2、RA3(0.35波長及0.4波長)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RA2、RA3、RA4確實可以達到較佳的性能。
請參閱第13圖,其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與現有的貼片天線陣列模組之比較之模擬結果圖。如圖所示,曲線C7表示現有的貼片天線陣列模組PA(其相鄰的天線陣列之間距為1.8mm/0.5波長)在不同角度下的天線增益;曲線C8表示汽車防撞雷達RA5(其相鄰的天線陣列之間距為1.8mm/0.5波長且各天線陣列之該些天線單元未連接至短路鍵)在不同角度下的天線增益;曲線C9表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RA6(其相鄰的天線陣列之間距為1.6mm/0.4波長)在不同角度下的天線增益。因此,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RA6確實可以達到較佳的性能。
綜上所述,根據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包含多個天線陣列,各個天線陣列之天線單元部份或全部接地,且天線單元之長度及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之間距分別小於或等於此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及1/2波長,使汽車防撞雷達在大視角範圍(大於+70°及小於-70°)的天線增益能有效提升,故能大幅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視野角度範圍以減少偵測盲區,有效地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側方偵測能力及後方偵測能力。
根據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包含多個天線陣列,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使汽車防撞雷達在大視角範圍(大於+70°及小於-70°)的天線增益能進一步提升,故能進一步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視野角度範圍以減少偵測盲區,有效地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側方偵測能力及後方偵測能力。
又,根據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的視野角度範圍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更可透過波束合成技術控制汽車防撞雷達之該些天線陣列的輻射能量的大小與相位,使該些天線陣列的輻射能量的輻射能量集中於特定方向以增加汽車防撞雷達的偵測距離,故能進一步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側方偵測能力及後方偵測能力。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的該些天線陣列能達到極佳的效能,故單一天線陣列的雷達感測器即可以達到所欲達到的功效,使汽車防撞雷達的成本能明顯降低,因此能有效地提升汽車防撞雷達的市場競爭力。
另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包含多個天線陣列,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之間距可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故可使汽車防撞雷達的尺寸能夠縮小,使用上更具彈性。
再者,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汽車防撞雷達包含多個天線陣列,且各個天線陣列的該些天線單元具有不同的線寬,以降低天線陣列之旁波瓣的強度,故可明顯增加汽車防撞雷達的訊號雜訊比,使汽車防撞雷達的性能能夠進一步提升。
可見本發明在突破先前之技術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其所具之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以上所述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其它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該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2、3、4、5、6、7、RA1~RA6:汽車防撞雷達 11、21、31、41、51、61、71:天線陣列 111、211、311、411、511、611、711:連接部 112、212a/a’/b/b’/c、312a/a’/b/b’/c/c’、412a/a’/b/b’/c/c’、512a/a’/b、612a/a’/b/b’、712a/a’/b/b’:天線單元 G:接地鍵 H:相鄰天線單元之間距 D:相鄰天線陣列之間距 L:長度 S、RS:訊號 O:物體 θ:入射角度 V:車輛 PA:現有的貼片天線陣列模組 W1 ~W3 :寬度 C1~C9:曲線
第1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 第2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第一示意圖。 第3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相位差-入射角曲線圖。 第4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第二示意圖。 第5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另一結構圖。 第6A圖~第6C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 第7A圖~第7C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 第8A圖~第8C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 第9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 第10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 第11圖 係為本發明之第七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結構圖。 第12圖 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之天線增益之模擬結果圖。 第13圖 係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汽車防撞雷達與現有的貼片天線陣列模組之比較之模擬結果圖。
1:汽車防撞雷達
11:天線陣列
111:連接部
112:天線單元
G:接地鍵
H:相鄰天線單元之間距
D:相鄰天線陣列之間距
L:長度

Claims (26)

  1. 一種天線陣列,係包含: 一連接部;以及 複數個天線單元,係分別設置於該連接部的二側; 其中,各個該天線單元之固定端與該連接部連接,該些天線單元中之一或以上之自由端接地,各個該天線單元之長度小於或等於該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之間距小於或等於該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2波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各個該天線單元之長度為該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8波長~3/8波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之間距為該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3/4波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所有該些天線單元之自由端均接地。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該些天線單元之線寬不完全相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該些天線單元交替設置於該連接部的二側以形成一梳形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該些天線單元的數量為奇數,且該些天線單元的線寬由該天線陣列之中心向二端遞減。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該些天線單元中之一設置於該天線陣列的中心,而其它的該些天線單元以該天線陣列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任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設置於該連接部之同一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該些天線單元的數量為偶數,且該些天線單元的線寬由該天線陣列之中心向二端遞減。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該些天線單元以該天線陣列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任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設置於該連接部之不同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該些天線單元的數量為偶數,且該些天線單元的線寬由該天線陣列之中心向二端遞減。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天線陣列,其中該些天線單元中之二個位於該天線陣列的中央且設置於該連接部之同一側,而其它的該些天線單元以該天線陣列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且任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設置於該連接部之不同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
  13. 一種汽車防撞雷達,係包含: 複數個天線陣列,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之間距小於或等於該些天線陣列之操作頻率的3/4波長,各個該天線陣列包含: 一連接部;以及 複數個天線單元,係分別設置於該連接部的二側; 其中,各個該天線單元之固定端與該連接部連接,該些天線單元中之一或以上之自由端接地,各個該天線單元之長度小於或等於該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且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之間距小於或等於該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2波長。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之間距為該些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0.3波長~0.5波長。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陣列之間距為該些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0.35波長~0.4波長。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各個該天線單元之長度為該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8波長~3/8波長。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任二個相鄰的該些天線單元之間距為該天線陣列的操作頻率的1/4波長~3/4波長。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所有該些天線單元之自由端均接地。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該些天線單元之線寬不完全相等。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該些天線單元交替設置於該連接部的二側以形成一梳形結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該些天線單元的數量為奇數,且該些天線單元的線寬由該天線陣列之中心向二端遞減。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其中一個該天線單元設置於該天線陣列的中心,而其它的該些天線單元以該天線陣列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任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設置於該連接部之同一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該些天線單元的數量為偶數且該些天線單元的線寬由該天線陣列之中心向二端遞減。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該些天線單元以該天線陣列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任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設置於該連接部之不同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該些天線單元的數量為偶數且該些天線單元的線寬由該天線陣列之中心向二端遞減。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汽車防撞雷達,其中該天線陣列之該些天線單元中之二個位於該天線陣列的中央且設置於該連接部之同一側,而其它的該些天線單元以該天線陣列之中心為基準點呈對稱設置,且任二個相互對稱的該些天線單元設置於該連接部之不同側且具有相同的線寬。
TW108140811A 2019-11-11 2019-11-11 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 TWI704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811A TWI704535B (zh) 2019-11-11 2019-11-11 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
CN202010002545.1A CN112787088B (zh) 2019-11-11 2020-01-02 天线阵列及包含此天线阵列的汽车防撞雷达
US16/796,421 US11081805B2 (en) 2019-11-11 2020-02-20 Antenna array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radar hav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811A TWI704535B (zh) 2019-11-11 2019-11-11 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4535B TWI704535B (zh) 2020-09-11
TW202119372A true TW202119372A (zh) 2021-05-16

Family

ID=7364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811A TWI704535B (zh) 2019-11-11 2019-11-11 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1805B2 (zh)
CN (1) CN112787088B (zh)
TW (1) TWI7045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6241B (zh) * 2021-11-16 2023-06-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0819B (zh) * 2023-09-27 2023-12-15 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 一种防撞雷达起动检测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5377B2 (ja) * 1976-08-03 1985-10-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衝突防止装置
WO2001009975A2 (de) * 1999-07-30 2001-02-0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Radarsensor und radarantenne für ein überwachen der umgeb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6452534B1 (en) 2000-08-04 2002-09-1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Radar field-of-view enhanc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tching field-of-view to desired detection zone
DE102004044120A1 (de) * 2004-09-13 2006-03-16 Robert Bosch Gmbh Antennenstruktur für seriengespeiste planare Antennenelemente
US7009551B1 (en) 2004-10-27 2006-03-0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orizontally polarized wide-angle radar object detection
TWI345338B (en) * 2007-07-13 2011-07-11 Delta Networks Inc Phased-array smart antenna apply to wlan ap/router
JP5091044B2 (ja) * 2008-07-31 2012-12-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レーアンテナ
CN102160236B (zh) * 2008-10-29 2014-08-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高频波导及使用该高频波导的移相器和使用该移相器的电子设备
KR101277894B1 (ko) * 2011-05-23 2013-06-21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레이더 배열 안테나
JP5762162B2 (ja) * 2011-06-16 2015-08-12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及び該アンテナを使用したアレーアンテナ
JP5708475B2 (ja) * 2011-12-26 2015-04-30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機器
JP5697052B2 (ja) 2012-11-23 2015-04-0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
KR20150017976A (ko) 2013-08-08 2015-02-23 주식회사 만도 차량용 레이더 및 그 운용 방법
KR101673200B1 (ko) 2015-01-06 2016-11-08 블루웨이브텔(주) 중장비 차량용 근거리 패치배열 레이더 안테나
TWI583055B (zh) 2015-12-15 2017-05-1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陣列天線與天線系統
TWI610492B (zh) 2016-03-31 2018-01-01 為昇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雙槽孔基板導波天線單元及其陣列模組
US11835645B2 (en) 2016-06-14 2023-12-05 Mediatek Inc. Reconfigurable RF front end and antenna arrays for radar mode switching
JP2017225023A (ja) * 2016-06-16 2017-1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
US9917355B1 (en) 2016-10-06 2018-03-1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Wide field of view volumetric scan automotive radar with end-fire antenna
US10401491B2 (en) * 2016-11-15 2019-09-0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ompact multi range automotive radar assembly with end-fire antennas on both sides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EP3627623B1 (en) * 2017-05-17 2023-06-28 Yokowo Co., Ltd. On-board antenna device
CN109428152A (zh) * 2017-08-21 2019-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部件、车载雷达和汽车
CN109428176A (zh) 2017-08-21 2019-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部件、车载雷达和汽车
CN109428162A (zh) 2017-08-21 2019-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部件、车载雷达和汽车
CN109428166A (zh) * 2017-08-21 2019-03-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部件、车载雷达和汽车
JP7033376B2 (ja) * 2018-04-04 2022-03-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アンテナ装置
US10978810B2 (en) * 2018-10-29 2021-04-13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Millimeter-wave detect or reflect array
CN109462042B (zh) 2018-11-14 2020-12-08 广州合智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碰撞雷达阵列天线及设有该阵列天线的电路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6241B (zh) * 2021-11-16 2023-06-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7088A (zh) 2021-05-11
US11081805B2 (en) 2021-08-03
TWI704535B (zh) 2020-09-11
CN112787088B (zh) 2023-05-02
US20210143556A1 (en) 2021-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3362B2 (en) Array antenna device
US8432309B2 (en) Automotive rada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TWI704535B (zh) 天線陣列及包含此天線陣列的汽車防撞雷達
US20110285573A1 (en) Integrated radar system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JPWO2005055366A1 (ja) 車載用レーダ
US20060290564A1 (en) On-vehicle radar
US20220059937A1 (en) Antenna for suppressing the gain of side lobes
CN107515399B (zh) 车用雷达系统
US20160047907A1 (en) Modular Planar Multi-Sector 90 Degrees FOV Radar Antenna Architecture
CN208570944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侧后方探测雷达的微带阵列天线
TWI582451B (zh) 車用雷達系統
CN210778965U (zh) 一种用于77GHz毫米波车载雷达的波束形成天线
US11977146B2 (en) Radar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target position of radar device
JP2008111750A (ja) 移動体用レーダ及びレーダ用アンテナ
KR102620679B1 (ko) 기성품 차량 레이더, 모션센서 레이더의 방사파 성능을 향상시키는 메타표면 커버, 메타표면 커버를 사용한 레이더 안테나 및 레이더 안테나 구조체
CN215579056U (zh) 天线、雷达及车辆
KR101833038B1 (ko) 차량 추돌 방지를 위한 차량용 레이더 안테나시스템
WO2022120701A1 (zh) 一种毫米波天线的抗干扰结构
CN214589267U (zh) 一种毫米波天线的辐射能量均布结构
WO2022120702A1 (zh) 一种毫米波天线的辐射能量均布结构
CN110988882B (zh) 一种77GHz稀疏阵汽车防撞雷达接收天线
JP7348390B2 (ja) 自動車用のレーダセンサ
CN214589266U (zh) 一种毫米波天线的抗干扰结构
CN216597993U (zh) 一种宽带车载毫米波角雷达波束赋形天线
WO2022229386A1 (en) Mimo radar using a frequency scanning ante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