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0531A - 磷吸附材及磷吸附管柱 - Google Patents

磷吸附材及磷吸附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0531A
TW202110531A TW109117513A TW109117513A TW202110531A TW 202110531 A TW202110531 A TW 202110531A TW 109117513 A TW109117513 A TW 109117513A TW 109117513 A TW109117513 A TW 109117513A TW 202110531 A TW202110531 A TW 2021105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osphorus
weight
polymer
adsorbent
polyvalent me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村泰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長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長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長瀨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0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53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1Sorb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parative, analytical or investigative chromat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1Sorb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parative, analytical or investigative chromatography
    • B01J20/282Porous sorbents
    • B01J20/285Porous sorbents based on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30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備含有(A)基材、(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以及(C)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磷吸附材,其磷吸附能高,於磷吸附後抑制不必要成分從吸附材中的溶出,可保持所吸附之磷。此磷吸附材較佳為多孔質。(A)基材可為水不溶性聚合物,(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可為水溶性聚合物。複合體可藉由使包含(A)基材及(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與包含(C)多價金屬離子的鹽之水性溶液接觸而得到,(A)基材的用量相對於(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1重量份較佳為1至50重量份。

Description

磷吸附材及磷吸附管柱
本發明係關於磷吸附材、使用此磷吸附材之磷吸附管柱、以及使用此磷吸附材之磷吸附方法。
磷在人體中為構成骨、細胞膜、核酸等之不可欠缺的成分,亦參與能量代謝。此外,無機磷酸為主要的細胞內陰離子,亦存在於血液中。由於磷在生體內發揮重要的功能,所以血液中的磷濃度必須保持在適切的範圍。在起因於腎功能衰竭等使磷從腎臟之排泄降低時,會陷入血液中磷濃度異常地上升之高磷血症。尤其於慢性腎衰竭患者的維持透析患者中,由於在現狀的透析條件下無法充分地排出磷,所以容易形成高磷血症。
高磷血症會使骨頭脆,此外引起軟部組織的石灰化。於軟部組織中,尤其是血管的石灰化,成為中風、心肌梗塞方式之嚴重疾患的原因。此外,於具有持續性慢性腎臟病之患者及透析患者中,高磷血症會引起二次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或腎性骨營養不良症。
作為高磷血症的治療法,係採行磷攝取限制,惟磷攝取量與蛋白質攝取量相關聯,蛋白質攝取量降低時,死亡風險上升,所以藉由磷攝取限制之血液中磷濃度管理有其侷限。
此外,藉由經口磷吸附劑的服用之療法亦被廣為採行。作為經口磷吸附劑係廣泛地採用沉降碳酸鈣、碳酸鑭水合物、檸檬酸鐵水合物、非吸收性聚合物等。由於沉降碳酸鈣、碳酸鑭水合物、檸檬酸鐵水合物在胃酸般的強酸下容易使鈣或金屬游離,所以有高鈣血症或因金屬的組織沉積造成之毒性顯現之疑慮。此外,由於非吸收性聚合物在消化道內吸收水分而膨潤,所以強烈地顯現便秘等腹部不適感,甚至有提出如腸阻塞般之嚴重的副作用之報告。
因此,係有人提出於透析中,藉由併用血液透析器與磷吸附管柱,降低血液中的磷濃度。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提出使用纖維內部經載持有磷吸附劑之多孔質纖維之血中磷的吸附去除。作為磷吸附劑,記載有Sc、Y、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般之稀土類元素的碳酸鹽等。由於專利文獻1之磷吸附劑載持纖維是將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高分子材料之紡絲原液與磷吸附劑混合而紡絲,所以磷吸附劑係與多孔質纖維物理地混合而附著於纖維內部。因此於增加磷吸附劑的載持量時,於存在有纖維的強度降低或磷吸附劑本身流出之疑慮等理由下,磷吸附劑的載持量有其侷限,所以磷吸附能力的提升亦有侷限。此外,伴隨著磷與稀土類元素之結合使碳酸原子等相對離子游離,因而有伴隨著磷吸附使血液中多餘的成分增加之問題。
此外,於專利文獻2中提出有將包含2價或3價的鐵離子與具有羧酸基或硫官能基的天然多糖類於溶液中混合所得之水不溶性反應物的磷酸吸附劑,使用作為水處理、食品或化學品的前處理、醫藥品等。作為具有羧酸基或硫官能基之天然多醣類,係記載:海藻酸、果膠、鹿角菜膠、玻尿酸、硫酸角質素、硫酸軟骨素、褐藻醣膠等。專利文獻2之磷酸吸附劑在磷與鐵離子鍵結時,所生成之磷酸鐵從天然多醣類脫離,無法維持羧酸基或硫官能基之鐵離子所成之交聯,有磷酸吸附劑本身溶解的可能性。此外,若使用作為經口投藥用醫藥品,則不溶於水之磷酸鐵無法被吸收而被排泄,雖不足成問題,但僅僅是磷酸離子成為磷酸鐵,難以用作為磷去除劑。尤其在將磷吸附劑使用在血液體外循環用途之情形,由於處理後的血液直接被送回患者體內,所以專利文獻2之磷酸吸附劑無法使用在血液體外循環用途。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104852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03/053565號
本發明之主要課題在於提供一種磷吸附能力高,於磷吸附後抑制不必要成分從吸附材中的溶出,並且可保持所吸附之磷之磷吸附材。
本發明者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精心研究,發現到包含(A)基材、(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以及(C)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由於多數個酸性基載持多數個多價金屬離子,所以磷吸附能力高。此外,多價金屬離子藉由與含磷的離子之鍵結,使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酸性基之鍵結數減少,而成為從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容易脫離之狀態,惟實際上卻發現到磷的多價金屬鹽難以從該複合體中脫離。
本發明係根據上述發現而完成,並提供下列[1]至[15]。
[1]一種磷吸附材,其係具備:包含(A)基材、(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以及(C)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
[2]如[1]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複合體為多孔質。
[3]如[1]或[2]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A)基材為水不溶性聚合物。
[4]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為水溶性聚合物。
[5]如[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多價金屬濃度相對於複合體之乾燥重量計的全量為1至30重量%。
[6]一種磷吸附材,其係具備藉由包含如下步驟之方法所得到之複合體,該步驟係使包含(A)基材及(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與包含(C)多價金屬離子的鹽之水性溶液接觸。
[7]如[6]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包含(A)基材及(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中之(A)基材的含量,以乾燥重量計,相對於(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1重量份為1至50重量份。
[8]一種磷吸附用管柱,其係填充有如[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磷吸附材。
[9]一種磷吸附材的製造方法,其係包含:使包含(A)基材及(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與包含(C)多價金屬離子的鹽之水性溶液接觸之步驟。
[10]一種磷經去除或減少之試樣或材料的製造方法,其係包含:使如[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磷吸附材,與含有磷之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接觸之步驟。
[11]如[10]所述之方法,其中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為血液。
[12]一種複合體之作為磷吸附材之使用,該複合體係包含(A)基材、(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以及(C)多價金屬離子。
[13]一種用於磷吸附材的製造之複合體的使用,該複合體係包含(A)基材、(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以及(C)多價金屬離子。
[14]一種複合體之作為磷吸附材之使用,該複合體係藉由包含如下步驟之方法所得到,該步驟係使包含(A)基材及(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與包含(C)多價金屬離子的鹽之水性溶液接觸。
[15]一種用於磷吸附材的製造之複合體的使用,該複合體係藉由包含如下步驟之方法所得到,該步驟係使包含(A)基材及(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與包含(C)多價金屬離子的鹽之水性溶液接觸。
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係具備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由於此酸性基靜電性地載持多價金屬離子,所以可藉由提高此聚合物的含有比率以增加多價金屬離子的載持量,藉此可提高磷吸附能。
此外,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中的多價金屬離子係藉由與磷酸離子方式的含有磷的離子之鍵結,減少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酸性基之鍵結數,成為從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容易游離之狀態,但實際上磷的多價金屬鹽難以從該複合體脫離。雖不受限於該理論,惟可考量由於金屬離子為多價離子,所以與磷酸離子產生鍵結,同時殘餘一部分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酸性基之鍵結,或是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複合體,包絡或埋設從酸性基所游離之磷的多價金屬鹽,而抑制從複合體的脫離之故。如此,由於磷的多價金屬鹽被保持在複合體,所以於磷吸附後抑制不必要成分從吸附材中的溶出,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亦可適用在磷的多價金屬鹽最好不殘存之磷吸附對象試樣(以下有時亦稱為「試樣」)的處理或成為磷去除對象之材料的精製。尤其如對血液透析迴路之連接的方式,在以將患者血液送回相同患者為前提之藉由血液體外循環所進行之磷吸附去除中,並無法進行去除磷的多價金屬鹽之操作,但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亦可較佳地適用在此情形。
此外,於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中,於磷吸附後由於磷的多價金屬鹽難以從複合體中脫離,即使使用在醫藥品、食品、化粧品、血液等之磷吸附對象試樣的處理,亦不會有由金屬的組織沉積所造成之毒性顯現的疑慮,可較佳地使用在此等試樣的處理。
如前述般,由於專利文獻1之磷吸附劑載持纖維伴隨著磷與稀土類元素之鍵結使碳酸離子等的相對離子游離,所以有於磷吸附對象試樣中多餘的成分增加之問題。相對於此,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即使伴隨著含有磷的離子與多價金屬之鍵結使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酸性基呈游離,亦可考量到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基材堅固地交纏而形成複合體,所以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不從複合體中脫離。因此於磷吸附對象試樣中不使多餘的成分增加。尤其在醫藥品或血液體外循環,應避免使多餘的成分進入於處理後的磷吸附對象試樣中,而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並不會伴隨著磷吸附而使多餘的成分進入於處理後的磷吸附對象試樣中,所以可較佳地使用在醫藥品的磷去除或是由血液體外循環所進行之磷去除。
以下係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之磷吸附材為具備複合體之磷吸附材,該複合體包含(A)基材、(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以及(C)多價金屬離子。
(1)複合體
(A)基材
基材可使用聚合物。基材只要是在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及多價金屬離子一同形成複合體之狀態成為水不溶性者即可。具體而言,在適合於使用目的之溫度範圍,使複合體成為水不溶性即可,較佳係在25至45℃的溫度下成為水不溶性即可。於體溫附近的溫度之25至45℃的溫度下使複合體成為水不溶性者,可較佳地使用作為血液體外循環中的磷吸附材。
當中從使複合體容易成為水不溶性之點來看,基材本身較佳為水不溶性聚合物。於本發明中,水不溶性聚合物亦包含藉由溫度、pH、離子強度、溶劑等條件的調整而成為水不溶性之聚合物。例如,澱粉藉由水中的加熱與之後的冷卻來形成含水之水凝膠而成為水不溶性,如此方式的聚合物亦包含於本發明之水不溶性聚合物。此外,於本發明中,水難溶性聚合物亦包含於水不溶性聚合物。
於合成聚合物中,基材可列舉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聚丙烯酸四氫呋喃甲酯等);聚甲基乙烯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腈(PAN)、聚乙烯醇(P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苯乙烯、聚乙烯方式之乙烯基系聚合物;聚碸、聚醚碸、聚芳醚碸方式之含有磺醯基的聚合物;聚碳酸酯;聚丙烯;乙酸纖維素方式之纖維素衍生物;聚乳酸交酯(PLA);聚乙交酯(PGA);聚己內酯(PCL);聚環氧乙烷-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聚乙二醇等。
此外,於天然聚合物中,包含葡聚糖(澱粉、纖維素、卡特蘭多醣、聚三葡萄糖、肝糖等)、聚葡萄胺糖、幾丁質、瓊脂糖或洋菜、明膠、膠原蛋白、木質素等。澱粉包含直鏈狀的直鏈澱粉與分枝鏈狀的支鏈澱粉。
此等為具有生物體適合性或生物體適合性高之水不溶性聚合物。
為了提升與磷吸附對象試樣之親和性,聚碸方式之疏水性強的聚合物較佳係與聚乙烯吡咯啶酮(PVP)等親水化劑混合以提高親水性。
當中從聚合物組成的均一性之點來看,較佳為合成聚合物,當中尤佳為具有使用在血液體外循環用途的臨床實績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碸、聚醚碸。
基材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
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係於複合體中靜電地載持多價金屬離子。
酸性基的位置及數目並無特別限制。此外,可為單一單體的聚合物或是複數種單體的共聚物。若是多量地含有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作為其構成成分之聚合物,則於分子全體具有多數個酸性基。
此外,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可為水溶性聚合物或水不溶性聚合物中任一種,惟從與水之親和性高且於水性試樣中容易吸附磷之點來看,較佳為水溶性聚合物。
酸性基可列舉出羧基、磺酸基、磷酸基等。
具有羧基之聚合物可列舉聚丙烯酸(PAA)等丙烯酸系聚合物、羧甲基纖維素(CMC)、羧乙基纖維素等纖維素系聚合物、羧甲基葡聚糖、羧乙烯基聚合物方式之合成聚合物;果膠、海藻酸、玻尿酸方式之天然聚合物。
具有磺酸基之聚合物可列舉聚乙烯磺酸(聚乙烯基磺酸)、聚苯乙烯磺酸、聚甲基丙烯基磺酸、聚(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烷-磺酸)、聚(3-(甲基)烯丙基氧基-2-羥基丙烷磺酸)、聚(2-甲基-1,3-丁二烯-1-磺酸)、聚(2-羥基-3-丙烯醯胺丙烷磺酸)、葡聚糖磺酸方式之合成聚合物;鹿角菜膠、硫酸角質素、硫酸軟骨素、褐藻醣膠、硫酸乙醯肝素方式之天然聚合物。
此外,亦可使用將羧基、磺酸基及/或磷酸基等導入於丙烯酸系聚合物等泛用聚合物之衍生物等。
除此之外,亦可使用市售的陽離子交換樹脂。
當中從聚合物組成的均一性之點來看,較佳為合成聚合物,當中從成本、原材料的穩定供給之點來看,尤佳為聚丙烯酸。
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質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以上,當中為2000以上,當中較佳為5000以上,且為5000000以下,當中為2000000以下,當中較佳為1000000以下。分子量極端地低時,與基材之分子的交纏程度變小,有溶出的情況,另一方面,分子量極端地高時,使用在複合體成形之包含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的黏度增高,有成形困難的情況,若位於上述範圍,則不產生此等問題。於本發明,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質量平均分子量為將測定對象的物質溶解於所溶解的溶劑,並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分析所測定之值。
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質量平均分子量例如可列舉1000至5000000、1000至2000000、1000至1000000、2000至5000000、2000至2000000、2000至1000000、5000至5000000、5000至2000000、5000至1000000。
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組合,於製造複合體時成為原液之含有此等兩成分之溶液內可相溶之聚合物彼此的組合,由於可使複合體內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分子彼此的交纏程度增高,故較佳。
例如可列舉由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葡聚糖以及含磺醯基聚合物所組成之群組選擇的至少1種基材,與由具有羧基之聚合物(當中為具有羧基之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具有羧基之纖維素系聚合物、及具有羧基之天然聚合物)所組成之群組選擇的至少1種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組合等。
較佳可列舉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與具有羧基之聚合物(當中為具有羧基之丙烯酸酯系聚合物)之組合、葡聚糖與具有羧基之聚合物(當中為具有羧基之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纖維素系聚合物或天然聚合物)之組合、含有磺醯基之聚合物與具有羧基之聚合物(當中為具有羧基之丙烯酸酯系聚合物)之組合。
特佳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與聚丙烯酸(PAA)之組合、澱粉與聚丙烯酸(PAA)之組合、澱粉與羧甲基纖維素(CMC)之組合、澱粉與海藻酸之組合、聚醚碸(PES)與聚丙烯酸(PAA)之組合、聚碸(PSU)與聚丙烯酸(PAA)之組合。
(C)多價金屬離子
多價金屬離子可列舉鹼土族金屬離子(鈣離子(Ca2+)、鍶離子(Sr2+)、鋇離子(Ba2+))、鐵族元素離子(鐵離子(Fe2+、Fe3+)、鈷離子(Co2+)、鎳離子(Ni2+))、鎂族元素離子(鎂離子(Mg2+)、鋅離子(Zn2+)、鈹離子(Be2+))、錫族元素離子(鈦離子(Ti4+)、鋯離子(Zr3+、Zr4+)、錫離子(Sn2+、Sn4+、Sn6+)、鉿離子(Hf4+))、鋁族元素離子(鋁離子(Al3+)、鎵離子(Ga3+)、銦離子(In3+))、稀土族元素離子(釔離子(Y3+)、鑭離子(La3+)、鈰離子(Ce3+、Ce4+)、鐠離子(Pr3+)、釹離子(Nd3+)、釤離子(Sm3+)、銪離子(Eu3+))、銅族元素離子(銅離子(Cu2+)、金離子(Au2+))、鉑族元素離子(鉑離子(Pt2+、Pt4+))、錳族元素離子(錳離子(Mn2+)、錸離子(Re4+、Re7+))、土酸元素離子(鈮離子(Ni2+、Ni3+、Ni4+、Ni5+)、鉭離子(Ta2+、Ta3+、Ta4+、Ta5+))、鉻族元素離子(鉬離子(Mo4+))、鑭族元素離子(釷離子(Th4+))等。
當中從有利於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形成交聯且與磷酸離子之鍵結力高之點來看,為3價以上(例如3至6價),當中較佳為3價的多價金屬離子,當中尤佳為Fe3+、Al3+、La3+,當中更佳為於血液內多量地存在且毒性低之Fe3+。於多價金屬離子為Fe3+之情形下,係成為亦可較佳地使用在血液體外循環用途之磷吸附材。即使是Fe3+之外,只要是毒性低的多價金屬離子,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亦可使用在血液體外循環用途。此外,於2價的多價金屬離子中,從得到高磷吸附能之點來看較佳為Ca2+
多價金屬離子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對於得到本發明之效果而言,基材及/或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組合非特別重要,例如,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組合可列舉由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葡聚糖以及含磺醯基聚合物所組成之群組選擇的至少1種基材,與由具有羧基之聚合物(當中為具有羧基之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具有羧基之纖維素系聚合物、及具有羧基之天然聚合物)所組成之群組選擇的至少1種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由鹼土族金屬離子、鐵族元素離子及稀土類元素離子所組成之群組選擇的至少1種多價金屬離子之組合。
當中可列舉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與具有羧基之聚合物(當中為具有羧基之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與鐵族元素離子(當中為鐵離子)之組合、葡聚糖與具有羧基之聚合物(當中為具有羧基之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纖維素系聚合物或天然聚合物)與鹼土族金屬離子(當中為鈣離子)、鐵族元素離子(當中為鐵離子)或稀土類元素離子(當中為鑭離子)之組合、含磺醯基聚合物與具有羧基 之聚合物(當中為具有羧基之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與鐵族元素離子(當中為鐵離子)之組合等。
當中可列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與聚丙烯酸(PAA)與鐵離子之組合、澱粉與聚丙烯酸(PAA)與鐵離子之組合、澱粉與羧甲基纖維素(CMC)與鐵離子之組合、澱粉與海藻酸與鈣離子、鐵離子或鑭離子之組合、澱粉與羧甲基纖維素(CMC)與鈣離子、鐵離子或鑭離子之組合、聚醚碸(PES)與聚丙烯酸(PAA)與鐵離子之組合、聚碸(PSU)與聚丙烯酸(PAA)與鐵離子之組合等。
複合體的製造方法
係藉由使包含基材及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以下有時稱為「吸附材原液」)與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當中為水溶液)接觸,於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酸性基中,在相對離子與多價金屬離子之間引起陽離子交換反應,同時使靜電地鍵結多價金屬離子之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基材複合化,可形成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
多價金屬鹽只要是水溶性鹽即可,例如可列鹵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硫酸鹽、硝酸鹽、過氯酸鹽、乙酸鹽、硫化物、氫氧化物、硼化物等。
具體而言,可列舉氟化鈣、氯化鈣、溴化鈣、碘化鈣、硝酸鈣、氯酸鈣、過氯酸鈣、過錳酸鈣;硝酸鍶、氯化鍶、溴化鍶;乙酸鋇、氯化鋇、溴化鋇、氯酸鋇、過氯酸鋇、氰化鋇;氯化鐵(氯化亞鐵、氯化三價鐵)、溴化鐵(溴化亞鐵、溴化三價鐵)、硝酸鐵(硝酸亞鐵、硝酸三價鐵)、硫酸鐵(硫酸亞鐵、硫酸三價鐵)、硫化鐵(硫化三價鐵)、過氯酸鐵(過氯酸三價鐵);氯化 鈷、溴化鈷、硝酸鈷、硫酸鈷、氯酸鈷、過氯酸鈷;氯化鎳、溴化鎳、氯酸鎳、過氯酸鎳;乙酸鎂、硫代硫酸鎂、氟化鎂、氯化鎂、溴化鎂、碘化鎂、氫化鎂、二硼化鎂、硫酸鎂、硝酸鎂、磷酸鎂、氯酸鎂、過氯酸鎂;氯化鋅、硫化鋅、硫酸鋅、氯酸鋅;氯化鈹、過氯酸鈹、硫酸鈹;氯化鈦;硫酸鋯、氯化鋯;硫化錫、氟化錫、氯化錫、溴化錫;氟化鉿、氯化鉿;氯化鋁、硫酸鋁、硝酸鋁、過氯酸鋁;溴化銦;氯化鎵、硫酸鎵、硝酸鎵;氯化釔、溴化釔、硝酸釔、正釩酸釔、二氧化硫化釔;氯化鑭、乙酸鑭、硝酸鑭、溴酸鑭、硝酸鑭、硒酸鑭、溴酸鑭;氫氧化鈰、氟化鈰、氯化鈰、溴化鈰、碘化鈰、硫酸鈰、硝酸鈰、過氯酸鈰、硫化鈰、草酸鈰、乙酸鈰;氯化鐠、硝酸鐠、硫酸鐠、溴酸鐠;硝酸釹、氫氧化釹、硫酸釹、氟化釹、氯化釹、溴化釹、碘化釹、溴酸釹、硼化釹、乙酸釹;氯化釤、硫化釤;氯化銪、硫化銪、氧基氯化銪、硫酸銪、硝酸銪、乙酸銪;硫化銅、硝酸銅、氯化銅、溴化銅、硫酸銅、氯酸銅;氟化金、氯化金、溴化金、碘化金、氫氧化金、四氯金酸;氯化鉑;氯化錳、溴化錳、硫酸錳、硝酸錳;過錸酸、過錸酸銨、硫化錸;氟化鈮、氯化鈮、溴化鈮、碘化鈮、硫化鈮;硫化組、氟化鉭、氯化鉭、溴化鉭、碘化鉭;硫化鉬;硝酸釷等。
多價金屬鹽水性溶液中之多價金屬鹽的濃度,相對於此水性溶液的全量,較佳為1重量%以上,尤佳為5重量%以上,更佳為10重量%以上。若位於此範圍,則可使多價金屬離子充分地鍵結於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酸性基。
此外,多價金屬鹽水性溶液中之多價金屬鹽的濃度,相對於此水性溶液的全量,較佳為50重量%以下,尤佳為20重量%以下,更佳為15重量 %以下。多價金屬鹽水性溶液中之多價金屬鹽的濃度極端地高時,吸附材原液於多價金屬鹽水性溶液中不沉積,有無法形成預期形狀之複合體的情況,或者是有無法使多價金屬離子充分地含浸於複合體內部的情況,若於此範圍,則可使多價金屬離子充分地含浸於複合體內部。
多價金屬鹽水性溶液中之多價金屬鹽的濃度,例如可列舉1重量%至50重量%、1重量%至20重量%、1重量%至15重量%、5重量%至50重量%、5重量%至20重量%、5重量%至15重量%、10重量%至50重量%、10重量%至20重量%、10重量%至15重量%。
水性溶液具代表性者為水溶液,可為水與親水性溶劑或極性溶劑之混合物。
親水性溶劑或極性溶劑可列舉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方式之低級醇;乙二醇、丙二醇方式之二醇類;丙酮、丁酮方式之酮類;二乙醚、四氫呋喃、二甲氧基乙烷方式之烷醚類;二甲基亞碸;二甲基乙醯胺;二甲基甲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乙腈;二噁烷等。
親水性溶劑或極性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於水與親水性溶劑或極性溶劑之混合物之情況,水的含量較佳為80容量%以上。
使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溶解或懸浮之溶劑,只要是可使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溶解或懸浮者即可,可列舉水、親水性溶劑或極性溶劑、疏水性溶劑。從成形性之點來看,較佳為可同時溶解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劑。此外,亦可為即使於常溫下無法溶解,藉由加熱而溶解之溶劑。
親水性溶劑或極性溶劑可列舉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方式之低級醇;乙二醇、丙二醇方式之二醇類;丙酮、丁酮方式之酮類;二乙醚、四氫呋喃、二甲氧基乙烷方式之烷醚類;二甲基亞碸;二甲基乙醯胺;二甲基甲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乙腈;二噁烷等。
疏水性溶劑可列舉苯、甲苯、二甲苯方式之芳香族化合物;己烷、環己烷方式之脂肪族烴化合物;乙酸甲酯、乙酸乙酯方式之乙酸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方式之鹵化烴化合物等。
當中從在後續洗淨步驟容易藉由水來去除之點來看,較佳為水、親水性溶劑及/或極性溶劑,當中從使用在透析用中空絲膜的原液溶劑等,具有已被使用在血液體外循環用途所使用之既有材料的製造之實績之點來看,較佳為水、低級醇、二甲基亞碸、二甲基乙醯胺等。此外,於基材或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為天然聚合物之情況,溶劑較佳為水。
溶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使用比率以乾燥重量計,相對於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1重量份,基材較佳為1重量份以上(尤其超過1重量份),亦可為2重量份以上、5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上或30重量份以上。若於此範圍,則可將複合體成形為粒子狀或絲狀等一定的形狀,此外,於磷吸附材的使用中,複合體不崩壞而能夠維持形狀。此外,於磷吸附材的使用中,可抑制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從複合體脫離而混入於磷吸附對象試樣中。
此外,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使用比率以乾燥重量計,相對於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1重量份,基材較佳為50重量份以下,當中為40重 量份以下,當中為30重量份以下,當中較佳為20重量份以下。此外,亦可為10重量份以下。若於此範圍,則多價金屬離子的載持量充足,可得到實用上為充分之磷吸附能。
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使用比率,相對於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1重量份,例如可列舉基材為1重量份至50重量份(尤其是超過1重量份且為50重量份以下)、1重量份至40重量份(尤其是超過1重量份且為40重量份以下)、1重量份至30重量份(尤其是超過1重量份且為30重量份以下)、1重量份至20重量份(尤其是超過1重量份且為20重量份以下)、1重量份至10重量份(尤其是超過1重量份且為10重量份以下)、2重量份至50重量份、2重量份至40重量份、2重量份至30重量份、2重量份至20重量份、2重量份至10重量份、5重量份至50重量份、5重量份至40重量份、5重量份至30重量份、5重量份至20重量份、5重量份至10重量份、10重量份至50重量份、10重量份至40重量份、10重量份至30重量份、10重量份至20重量份、30重量份至50重量份、30重量份至40重量份。
吸附材原液中的基材濃度相對於吸附材原液的全量,較佳為2.5重量%以上,再佳為3重量%以上,更佳為5重量%以上,此外,較佳為50重量%以下,再佳為30重量%以下,更佳為20重量%以下。若於此範圍,則可藉由吸附材原液與多價金屬鹽水性溶液之接觸而將複合體成形為粒子狀或絲狀等適合於磷吸附材之形狀。此外,有時亦因基材種類的不同而得到凝膠狀的複合體,若於上述濃度範圍,則可於多價金屬鹽水性溶液中形成凝膠塊。
相對於吸附材原液的全量之基材濃度,例如可列舉2.5重量%至50重量%、2.5重量%至30重量%、2.5重量%至20重量%、3重量%至50重量%、3重量%至30重量%、3重量%至20重量%、5重量%至50重量%、5重量%至30重量%、5重量%至20重量%。
吸附材原液中之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濃度相對於吸附材原液的全量,較佳為0.3重量%以上,再佳為0.5重量%以上,再佳為1重量%以上,更佳為2重量%以上,此外,較佳為15重量%以下,再佳為10重量%以下,更佳為5重量%以下。若於此範圍,則可藉由吸附材原液與多價金屬鹽水性溶液之接觸而將複合體成形為粒子狀或絲狀等適合於磷吸附材之形狀。此外,亦有因基材種類的不同而得到凝膠狀的複合體的情況,若於上述濃度範圍,則可於多價金屬鹽水性溶液中形成凝膠塊。
相對於吸附材原液的全量之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濃度,例如可列舉0.3重量%至15重量%、0.3重量%至10重量%、0.3重量%至5重量%、0.5重量%至15重量%、0.5重量%至10重量%、0.5重量%至5重量%、1重量%至15重量%、1重量%至10重量%、1重量%至5重量%、2重量%至15重量%、2重量%至10重量%、2重量%至5重量%。
藉由以液滴狀將吸附材原液吐出於基材的不良溶劑,吸附材原液與此不良溶劑接觸並凝固,而得到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複合體。藉由將此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複合體浸漬在多價金屬離子鹽的水性溶液中,而得到包含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粒子。或者是,藉由以液滴狀將吸附材原液吐出於包含多價金屬離子鹽之基材的不良溶劑,例如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可同時進行凝 固與多價金屬離子的賦予,而有效率地得到包含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粒子。
此外,亦可一面將藉由加熱使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溶解或熔解於溶劑之聚合物液滴入一面冷卻,而得到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複合體。在此情況,藉由將此複合體浸漬在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或是以液滴狀將吸附材原液吐出於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而得到包含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粒子。為了以液滴狀將吸附材原液吐出於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例如可在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以液滴狀滴入吸附材原液,或是使容納有吸附材原液且具有孔之噴嘴於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旋轉,以液滴狀使吸附材原液飛散。
吸附材原液可視需要加溫至約50℃至80℃來調製。藉由調節吸附材原液的吐出口徑或吸附材原液之聚合物的濃度、溫度、黏度等,可調控所生成之粒子的粒徑。
此外,若調節吸附材原液的黏度並以絲狀將吸附材原液吐出於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則可得到包含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絲。或者是,在以絲狀將調節黏度後之吸附材原液吐出於基材的不良溶劑溶液並凝固後,浸漬在多價金屬離子鹽的水性溶液中,亦可得到包含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絲。例如可使吸附材原液流入於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或是使容納有吸附材原液且具有孔之噴嘴於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旋轉,藉由以連續地吐出吸附材原液,可得到絲狀的複合體。若使用具有環狀吐出口之孔口,則可得到中空絲。
在此情況,藉由調節吸附材原液的聚合物濃度、溫度、黏度等或是間歇地吐出吸附材原液並切斷絲,亦可構成纖維狀的複合體。
亦可將絲狀或纖維狀的複合體加工為膜狀、柱狀(柱塊狀)等任意形態而使用。成形例如可藉由造紙製程來進行。
不論為何種形狀,皆可水洗所得到之複合體以去除殘存於複合體之溶劑等不必要成分。此外,複合體可在濕潤狀態下或是進行乾燥而使用。
根據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種類,所得到之複合體有成為凝膠狀的情況。例如在使用澱粉、瓊脂糖或洋菜、明膠、膠原蛋白等天然聚合物作為基材之情形下,藉由將吸附材原液加熱至約80至100℃後,冷卻至約0至30℃,使吸附材原液凝膠化。若將此凝膠浸漬在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則多價金屬離子含浸於凝膠,而得到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凝膠狀複合體。
可水洗包含複合體之凝膠以去除殘存於複合體之溶劑等不必要成分。此外,複合體可在濕潤狀態下或是進行乾燥而使用。
複合體的特性
在複合體為粒狀之情況,可作成為球狀、長球狀(長橢圓體)、柱狀、非定形等各種形狀。粒子的大小較佳是平均粒徑為100μm以上,當中為500μm以上,當中為1mm以上。若於此範圍,由於較血球(直徑:2μm至20μm)充分地大,亦可使用在從血液之磷去除。亦即,在使血液通液於經填充包含複合體之磷吸附材之管柱等情況,為了阻止磷吸附材從管柱流出而設置有小於磷吸附材的粒徑之網目的濾器,但若複合體粒子較血球充分地 大,則可使用較血球大之網目的濾器,血球可不阻塞濾器通過,並且可阻止磷吸附材從管柱之流出。
此外,粒子的大小較佳是平均粒徑為1cm以下,當中為5mm以下,當中為3mm以下。若於此範圍,則與磷吸附對象試樣之接觸面積變大,磷吸附效率佳。
於複合體為粒狀之情況的平均粒徑,例如可列舉100μm至1cm、100μm至5mm、100μm至3mm、500μm至1cm、500μm至5mm、500μm至3mm、1mm至1cm、1mm至5mm、1mm至3mm。
於本發明中,平均粒徑為藉由篩分法所測定之值。
在複合體為纖維狀之情況,平均纖維徑較佳為50μm以上,當中為100μm以上,當中為200μm以上,並且較佳為1mm以下,當中為500μm以下,當中為300μm以下。若於此範圍,由於較血球的直徑充分地大,亦可使用在從血液中之磷去除。此外,與磷吸附對象試樣之接觸面積變得充足,磷吸附效率佳。
於複合體為纖維狀之情況的平均纖維徑,可列舉50μm至1mm、50至500μm、50μm至300μm、100μm至1mm、100μm至500μm、100μm至300μm、200μm至1mm、200μm至500μm、200μm至300μm。
此外,平均纖維長度可為500μm至10cm。若於此範圍,則容易進行對管柱之填充或進一步的成形加工。平均長徑比可為10至10000。所謂「平均長徑比」,意指平均纖維長度相對於平均纖維徑之比(平均纖維長度/平均纖維徑)。
於本發明中,平均纖維徑、平均纖維長度及平均長徑比係因應纖維的大小,使用電子顯微鏡或光學顯微鏡等,測定隨機地選擇至少20根之纖維的尺寸,並從測定結果中所算出之值。
在複合體為絲狀之情形下,絲徑(於中空絲之情形時為外徑)極端地小時,有時會增大管柱的壓力損耗,或是絲本身有時會穿透濾器。另一方面,絲徑極端地大時,與磷吸附對象試樣之接觸面積降低,使磷吸附效率惡化。因此,絲徑較佳為30μm以上,當中為50μm以上,當中為70μm以上,並且較佳為1mm以下,當中為500μm以下,當中為300μm以下。
於複合體為絲狀之情況的平均絲徑,例如可列舉30μm至1mm、30μm至500μm、30μm至300μm、50μm至1mm、50μm至500μm、50μm至300μm、70μm至1mm、70μm至500μm、70μm至300μm。
在複合體為中空絲狀之情況,內徑較佳為50μm以上,當中為100μm以上,當中為120μm以上,並且較佳為250μm以下,當中為200μm以下,當中為180μm以下。若於此範圍,在磷吸附對象試樣為血液之情況,不會由於往絲內腔之通液而使血球阻塞。此外,絲內腔面與包含磷吸附對象試樣之試樣的接觸面積變得充足,磷吸附效率佳。
於複合體為中空絲狀之情況的內徑可列舉出:50μm至250μm、50μm至200μm、50μm至180μm、100μm至250μm、100μm至200μm、100μm至180μm、120μm至250μm、120μm至200μm、120μm至180μm。
複合體較佳為多孔質。
製造多孔質的複合體粒子之方法例如有下列方法。將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溶解於基材的良溶劑及不良溶劑之混合溶液而得到吸附材原液,並以液滴狀將此吸附材原液吐出於包含基材的不良溶劑之溶液,進行非溶劑誘發相分離並凝固而藉此得到由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所構成之多孔質粒子。藉由將此多孔質粒子浸漬在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而得到包含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多孔質粒子。此外,將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溶解於基材的良溶劑及不良溶劑之混合溶液而得到吸附材原液,並以液滴狀將此吸附材原液吐出於溶解有多價金屬鹽之基材的不良溶劑,藉此可同時進行相分離與多價金屬離子的納入,而有效率地得到包含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多孔質粒子。
此外,亦可一面滴入於高溫經溶解有基材之吸附材原液一面冷卻,藉此進行熱誘發相分離並凝固而得到由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所構成之多孔質粒子。在此情形下,亦與藉由非溶劑熱誘發相分離所進行之多孔質粒子的製作相同,藉由將多孔質粒子浸漬在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而得到包含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多孔質粒子。或者是,亦可以液滴狀雖於高溫經溶解有基材之吸附材原液吐出於多價金屬鹽的水性溶液中,而得到包含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與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之多孔質粒子。
惟在使用澱粉或明膠等作為基材,並使用水或包含水之親水性溶劑作為使基材與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溶解或懸浮之溶劑之情況,係得到凝膠狀的複合體,惟此凝膠並非多孔質。
在複合體為多孔質之情形下,使用示差掃描熱析儀(DSC)所測定之平均細孔半徑較佳為0.5nm以上,當中為1.5nm以上,當中為2nm以上,並且較佳為200nm以下,當中為40nm以下,當中為25nm以下。若於此範圍,則可有效率地吸附磷。孔徑極端地過大時,磷吸附材與磷吸附對象試樣之接觸面積變小,磷吸附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孔徑極端地過小時,磷吸附對象試樣無法滲透至細孔內,所以無法有效地活用細孔內表面,磷吸附效率降低。
使用DSC所測定之平均細孔半徑例如可列舉0.5nm至200nm、0.5nm至40nm、0.5nm至25nm、1.5nm至200nm、1.5nm至40nm、1.5nm至25nm、2nm至200nm、2nm至40nm、2nm至25nm。
此外,使用示差掃描熱析儀(DSC)所測定之細孔比表面積較佳為10m2/g以上,當中為20m2/g以上,當中為50m2/g以上,並且較佳為1000m2/g以下,當中為800m2/g以下,當中為500m2/g以下。藉由增大細孔比表面積,可提升吸附性能。另一方面,細孔比表面積極端地過大時,磷吸附材的機械強度不足。若於此範圍,則與磷吸附對象試樣之接觸面積變得充足,磷吸附效率佳,且亦可得到充分的機械強度。
使用DSC所測定之細孔比表面積例如可列舉10m2/g至1000m2/g、10m2/g至800m2/g、10m2/g至500m2/g、20m2/g至1000m2/g、20m2/g至800m2/g、20m2/g至500m2/g、50m2/g至1000m2/g、50m2/g至800m2/g、50m2/g至500m2/g。
所得到之複合體中的多價金屬濃度相對於複合體的全量(乾燥重量),較佳為1重量%以上,再佳為2重量%以上,更佳為5重量%以 上。若於此範圍,則磷吸附效率於實用上變得充足。此外,於多價金屬濃度變得極度地高之情形下,由於多價金屬可能流出或交聯度變得過高,可能使複合體變脆。從此等觀點來看,複合體中的多價金屬濃度相對於複合體的全量(乾燥重量),較佳為30重量%以下,再佳為20重量%以下,更佳為10重量%以下。
相對於複合體的全量(乾燥重量)之多價金屬濃度,例如可列舉1重量%至30重量%、1重量%至20重量%、1重量%至10重量%、2重量%至30重量%、2重量%至20重量%、2重量%至10重量%、5重量%至30重量%、5重量%至20重量%、5重量%至10重量%。
多價金屬為鐵之情況之複合體中的多價金屬濃度,為藉由實施例的項目所記載之方法來測定之值。於多價金屬為鐵以外之情況,亦可依據此方法並使用感應耦合電漿(ICP)光譜分析裝置來測定。
(2)磷吸附材
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可由上述複合體所構成,或是由上述複合體與其他構成要素所構成。其他構成要素可列舉其他磷吸附材、其他物質(IL-6、IL-8、TNF-α方式之細胞激素;LDL、β2-微球蛋白等血液中成分;重金屬等)的吸附材等。
在由上述複合體與其他構成要素所構成之磷吸附材之情況,該形狀與上述所說明之複合體相同,可作成為粒狀、纖維狀、絲狀、膜狀、柱狀等。此外,磷吸附材全體的平均粒徑、平均纖維徑、平均纖維長度、長徑比、絲的外徑及內徑、平均細孔半徑、細孔比表面積、多價金屬含量等物性,亦可作成為與上述所說明之複合體相同。
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例如可使用在水、醫藥品(包含血液製劑)、食品、化粧品、化學品等磷吸附對象試樣中的磷吸附。此外,在將從人體所採集之血液進行處理後送回相同人體之血液處理中,亦可使用在血液中的磷吸附。例如在血液透析迴路中,可將本發明之磷吸附材與血液透析器串聯或並聯地配置。本發明之磷吸附材的較佳磷吸附對象試樣為血液(包含全血、血清、血漿等)。
由於磷通常較佳是被排除,所以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亦可用作為磷去除材。因此於本發明中,磷吸附對象試樣包含磷去除對象材料。
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具代表性者可填充於管柱容器而用作為管柱。填充有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之管柱可用作為磷吸附用或磷去除用的管柱。
此外,若以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形成血液透析器的透析材(通常成形為中空絲狀),則成為具有磷吸附能之血液透析器。
在磷吸附對象試樣中的磷濃度為100mM以下之情況,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可有效率地吸附磷。包含磷吸附對象試樣之試樣中的磷濃度較佳為10mM以下,當中為3mM以下。此外,包含磷吸附對象試樣之試樣中之磷濃度的下限值並無限定,例如可設為1mM以上。於高磷血症中血清中的磷濃度為1.9mM(6.0mg/dL)以上之情況,多數情況必須去除磷。
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可有效率地吸附磷之磷吸附對象試樣中的磷濃度,例如可列舉1mM至100mM、1mM至10mM、1mM至3mM、1.9mM至100mM、1.9mM至10mM、1.9mM至3mM。
在使用10mM磷酸緩衝液作為標準磷吸附對象試樣之情況,本發明之磷吸附材的磷吸附率可為10%以上,當中為50%以上,當中為80%以上。磷吸附率的上限可為約100%。此磷吸附率的測定方法如實施例的項目所記載之內容。
使用10mM磷酸緩衝液作為磷吸附對象試樣之情況之本發明之磷吸附材的磷吸附率,例如可列舉10%至100%、50%至100%、80%至100。
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可視需要進行無磷化而利用。無磷化係藉由使用洗淨液來洗淨本發明之磷吸附材而進行。
在將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及磷吸附管柱使用作為醫療用具等時,較佳係進行殺菌或滅菌後使用。殺菌或滅菌的方法可使用各種方法。例如可列舉高壓蒸氣滅菌、伽瑪射線滅菌、電子束滅菌、環氧乙烷氣體滅菌、紫外線滅菌等。於此等方法中,高壓蒸氣滅菌、伽瑪射線滅菌、電子束滅菌、環氧乙烷氣體滅菌由於滅菌效率高,故較佳。
(3)磷吸附方法
藉由使本發明之磷吸附材與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接觸,使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中的磷吸附於磷吸附材。
因此,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包含使本發明之磷吸附材與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接觸之步驟之磷吸附方法、磷去除方法、或是磷經去除或減少之試樣或材料的製造方法。
與本發明之磷吸附材接觸時之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的pH可為5至9,當中可為6至8。
本發明之磷吸附材與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之接觸可藉由分批法來進行。分批法可靜置實施,亦可攪拌或振動而實施。接觸時間可設為1小時至24小時,當中可設為3小時至5小時。此外,接觸時的溫度雖因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的種類等而有所不同,惟可為10℃至50℃,當中可為25℃至45℃。
此外,本發明之磷吸附材與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之接觸亦可藉由流動性分離法,亦即使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通液於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之方法來進行。例如可列舉將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填充於管柱,並且使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通液於此管柱之方法;使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通液於成形為濾器狀之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之方法;使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通液於成形為柱狀之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之方法等。濾器可列舉膜濾器、中空絲膜、管狀膜等形態。柱狀物例如可作為具有微小孔之連續性多孔體而提供至單塊式層析。此外,亦可將本發明之磷吸附材載置於濾紙上並使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通液於此。
本發明之磷吸附方法可更包含將與磷吸附材之接觸後之磷經去除或減少之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與吸附了磷之磷吸附材予以分離之步驟。分離可藉由過濾或離心分離等來進行。亦即,本發明之磷吸附方法可更包含從本發明之磷吸附材與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之混合物中,回收磷經去除或減少之試樣或材料之步驟。
[實施例]
以下係列舉實施例來更詳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等實施例。
(1)試驗方法
磷吸附材的含水率測定
於製造磷吸附材後,將不進行乾燥且於浸漬在水之狀態下保管者用作為測定樣本。從水中取出磷吸附材,藉由廢料將附著於含水狀態之磷吸附材的表面之水擦除後,測定重量並將此設為含水狀態的重量Ww(g)。
在藉由減壓乾燥使該含水狀態的磷吸附材成為絕對乾燥後,再次測定重量並將此設為乾燥狀態的重量Wd(g)。
磷吸附材的含水率係藉由下列式來算出。
磷吸附材的含水率(%)=[(Ww(g)-Wd(g))/Ww(g)]×100
磷吸附材的鐵含量測定
採集約20mg之乾燥狀態的磷吸附材,正確地量秤並裝入於樣本瓶。使用容量移液管正確地量秤20mL的1N鹽酸並裝入於此樣本瓶。密閉此樣本瓶並裝入於70℃的恆溫恆濕器,靜置24小時以上以萃取出鐵離子。過濾萃取液後,以注射用水適當地稀釋濾液並將此用作為測定樣本。使用感應耦合電漿(ICP)光譜分析裝置(Perkin Elmer公司,Optima 7300DV)來測定該測定樣本中的鐵濃度。將以注射用水所稀釋之稀釋倍率乘上測定樣本中的鐵濃度,來算出濾液中的鐵濃度。
磷吸附材的鐵含量係藉由下列式來算出。
鐵含量(mg/g)=濾液中的鐵濃度(μg/mL)×20(mL)/吸附材重量(mg)
磷濃度測定
調製出含有12g/L的七鉬酸六銨四水合物、0.48g/L的雙[(+)-酒石酸]二銻(III)二鉀三水合物、與294g/L的硫酸之水溶液,而構成為鉬酸銨溶液。
調製出含有72g/L的L(+)-抗壞血酸之水溶液,而作成為抗壞血酸溶液。
於磷濃度測定的即刻前,以體積比5:1的比率混合鉬酸銨溶液與抗壞血酸溶液而作成為呈色試劑。
將呈色試劑0.8mL加入於測定磷濃度之樣本液10mL,藉由渦旋混合器攪拌30秒以上後,靜置15分鐘以上,並測定880nm時之吸光度。
磷酸緩衝液中的磷濃度測定,係對於以注射用水稀釋市售的0.1mol/mL磷酸緩衝液(pH=7)並調整為30μM溶液之標準溶液,以及注射用水的2種溶液,以與樣本液相同之條件加入呈色試劑並測定880nm時之吸光度,以連結此2點的測定結果之直線作為檢量線,算出樣本液中的磷濃度。在樣本液的磷濃度高並顯示較30μM標準液的吸光度更大之吸光度之情況,以注射用水適當地稀釋樣本液後加入呈色試劑,成為30μM標準液的吸光度以下並測定稀釋液中的磷濃度。將稀釋倍率乘上此稀釋液中的磷濃度而算出樣本液中的磷濃度。
磷酸緩衝液中的磷吸附性能評估
將市售的0.1mol/mL磷酸緩衝液(pH=7)稀釋10倍而調製出10mM磷酸緩衝液。對於實施例1至9及比較例1至4的磷吸附劑,係使用10mM磷酸緩衝液,對於實施例10及比較例5、6的磷吸附劑,係使用100mM磷酸緩衝液。測定此磷酸緩衝液的磷濃度並將初期磷濃度設為Cs(mM)。
相對於以乾燥重量換算計為0.5g份之含水狀態的磷吸附材,以10g的比率添加磷酸緩衝液並在室溫以磁攪拌器攪拌4小時。回收上清液並測定上清液中的磷濃度,並設為吸附後磷濃度Ce(mM)。
磷酸緩衝液中的磷吸附率係使用Cs(mM)、Ce(mM)、所添加之含水狀態的磷吸附材的重量Ww(g)、磷吸附材的含水率u(%)、以及所添加之磷酸緩衝液的重量B(g),並藉由下列式來算出,該式係對於因藉由磷吸附材所含有之水分進行稀釋所導致之磷濃度的降低部份進行校正後之式。
磷酸緩衝液中的磷吸附率(%)=[[Cs(mM)-{1+Ww(g)×(u(%)/100)/B(g)}×Ce(mM)]/Cs(mM)]×100
胎牛血清(FBS)中的磷吸附性能評估
使用市售的FBS(哥倫比亞產,磷濃度9.3mg/dL(3.1mM),Biowest公司)。
相對於以乾燥重量換算計為0.5g份之含水狀態的磷吸附材,以10g的比率添加FBS並在室溫以磁攪拌器攪拌4小時後,回收上清液並作為吸附後FBS。將未添加磷吸附材之FBS作為吸前FBS,分別以注射用水將吸附前FBS及吸附後FBS的2種樣本稀釋100倍,並藉由與磷酸緩衝液中的磷濃度測定為相同之方法對此等稀釋液測定880nm時之吸光度。吸附前FBS的吸光度為As,吸附後FBS的吸光度為Ae,使用As、Ae、所添加之含水狀態的磷吸附材的重量Ww(g)、磷吸附材的含水率u(%)、以及所添加之FBS的重量F(g),並藉由下列式來算出,該式係對於因藉由磷吸附材所含有之水分進行稀釋所導致之磷濃度的降低部份進行校正後之式。
FBS中的磷吸附率(%)=[[As-{1+Ww(g)×(u(%)/100)/F(g)}×Ae]/As]×100
(2)磷吸附材的製造與所製造之磷吸附材的磷吸附性能評估
(2-1)多孔質粒子狀的磷吸附材
實施例1
將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PMMA,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2.0g與聚丙烯酸250,000(PAA,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0.5g添加於二甲基亞碸(DMSO)17.1g,一面於80℃溫浴加熱一面以磁攪拌器攪拌溶解,而調製吸附材原液。藉由滴管吸取此吸附材原液並立即滴入於10重量%的氯化鐵水溶液(氯化鐵六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100mL中,然後靜置約24小時而製作粒子。藉由過濾來回收此粒子後,重複進行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直到洗淨液的著色消失為止。然後以網目2mm的篩來移除粒徑較小的成分後,去除以目視可看出變形之粒子或熔合之粒子,而得到由PMMA與PAA與鐵離子所構成之粒子。
實施例2至6
於實施例1中,除了如表1所示方式地變更吸附材原液的量、吸附材原液中的PMMA濃度、吸附材原液中的PAA濃度、及/或氯化鐵水溶液濃度、氯化鐵水溶液的液量之外,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而得到由PMMA與PAA與鐵離子所構成之實施例2至6的粒子。
實施例7
將聚醚碸(PES,Veradel 3600,SOLVAY公司)1.0g與聚丙烯酸250,000(PAA,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0.3g添加於DMSO 14.1g,一面於80℃溫浴加熱一面以磁攪拌器攪拌溶解,而調製吸附材原液。藉由滴管吸取此吸附材原液並立即滴入於10重量%的氯化鐵水溶液(氯化鐵六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100mL中,然後靜置約24小時而製作粒子。藉由過濾來回收此粒子後,重複進行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直到洗淨液的著色消失為止。然後以網目2mm的篩來移除粒徑較小的成分後,去除以目視可看出變形之粒子或熔合之粒子,而得到由PES與PAA與鐵離子所構成之粒子。
實施例8
將聚碸(PSU,Udel P-1700,SOLVAY公司)0.7g與聚丙烯酸250,000(PAA,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0.17g添加於二甲基乙醯胺(DMAc)10.1g,一面於80℃溫浴加熱一面以磁攪拌器攪拌溶解,而調製吸附材原液。藉由滴管吸取此吸附材原液並立即滴入於10重量%的氯化鐵水溶液(氯化鐵六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100mL中,然後靜置約24小時而製作粒子。藉由過濾來回收此粒子後,重複進行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直到洗淨液的著色消失為止。然後以網目2mm的篩來移除粒徑較小的成分後,去除以目視可看出變形之粒子或熔合之粒子,而得到由PSU與PAA與鐵離子所構成之粒子。
比較例1
將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PMMA,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2.0g與聚丙烯酸250,000(PAA,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1.0g添加於DMSO 36.1g,一面於80℃溫浴加熱一面以磁攪拌器攪拌溶解,而調製吸附材原液。藉由滴管吸取此吸附材原液8.4並立即滴入於水50mL中,然後靜置約24小時而製作粒子。藉由過濾來回收此粒子後,重複進行3次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然後以網目2mm的篩來移除粒徑較小的成分後,去除以目視可看出變形之粒子或熔合之粒子,而得到由PMMA與PAA所構成之粒子。
(2-2)水凝膠狀的磷吸附材
實施例9
將聚丙烯酸250,000(PAA,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0.2g添加於水11.9g並以磁攪拌器攪拌溶解。添加澱粉(來自馬鈴薯,Sigma-Aldrich公司)6.1g並持續攪拌而得到白濁的吸附材原液。將此吸附材原液於80℃溫浴加熱至溶液成為半透明為止後,進行冰冷而得到水不溶性的水凝膠。將此水不溶性的水凝膠粉碎為約2至5mm的粒子,並於10%氯化鐵水溶液(氯化鐵六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30mL中浸漬約24小時。藉由過濾來回收此水凝膠,並重複進行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直到洗淨液的著色消失為止,而得到由澱粉與PAA與鐵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
實施例10、11
於實施例9中,除了如表1所示般地變更吸附材原液中的澱粉濃度、吸附材原液中的PAA濃度、及吸附材原液量之外,其他與實施例9相同而得到由澱粉與PAA與鐵離子所構成之實施例10、11的水凝膠。
比較例2
將聚丙烯酸250,000(PAA,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0.5g添加於水14.8g並以磁攪拌器攪拌溶解。添加澱粉(來自馬鈴薯,Sigma-Aldrich公司)6.1g並持續攪拌而得到白濁的吸附材原液。將此吸附材原液於80℃溫浴加熱至溶液成為半透明為止後,冷卻至室溫而得到水不溶性的水凝膠。將此水不溶性的水凝膠粉碎為約2至5mm的粒子,並於水30mL中浸漬約24小時。藉由過濾來回收此水凝膠,並重複進行3次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而得到由澱粉與PAA所構成之水凝膠。
比較例3
將澱粉(來自馬鈴薯,Sigma-Aldrich公司)6.7g添加於水11.2g並以磁攪拌器攪拌而得到白濁的吸附材原液。將此吸附材原液8.9g於80℃溫浴加熱至溶液成為半透明為止後,冷卻至室溫而得到水不溶性的水凝膠。將此水不溶性的水凝膠粉碎為約2至5mm的粒子,並於10%氯化鐵水溶液(氯化鐵六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中浸漬約24小時。藉由過濾來回收此水凝膠,並重複進行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直到洗淨液的著色消失為止,而得到由澱粉與鐵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
比較例4
將比較例3中所製作之吸附材原液7.0g於80℃溫浴加熱至溶液成為半透明為止後,冷卻至室溫而得到水不溶性的水凝膠。將此水不溶性的水凝膠粉碎為約2至5mm的粒子,並於水中浸漬約24小時。藉由過濾來回收此水凝膠,並重複進行3次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而得到由澱粉所構成之水凝膠。
實施例12
將羧甲基纖維素鈉(CMC,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0.4g添加於水15.6g並以磁攪拌器攪拌溶解。添加澱粉(來自馬鈴薯,Sigma-Aldrich公司)4.0g並持續攪拌而得到白濁的溶液。將此白濁溶液於80℃溫浴加熱至溶液成為半透明為止後,冷卻至室溫而得到水不溶性的水凝膠。將此水不溶性的水凝膠粉碎為約2至5mm的粒子,並於10%氯化鐵水溶液(氯化鐵六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30mL中浸漬約24小時。藉由過濾來回收此水凝膠,並重複進行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直到洗淨液的著色消失為止,而得到由澱粉與CMC與鐵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
比較例5
除了使用水來取代10%氯化鐵水溶液之外,其他與實施例10相同而得到由澱粉與CMC所構成之水凝膠。
比較例6
將海藻酸鈉(Duck Algin NSPLLR,Kikkoman Biochemifa股份有限公司)1.5g添加於水並使全量成為150g,以磁攪拌器攪拌而得到海藻酸鈉水溶液。藉由滴管吸取此水溶液並立即滴入於10重量%的氯化鐵水溶液(氯化鐵六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200mL中,然後靜置約24小時而得到粒子。藉由過濾來回收此粒子,重複進行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直到洗淨液的著色消失為止,而得到不含基材且由海藻酸與鐵離子所構成之粒子。
相對於含水狀態下的此粒子5.0g,添加100mM的磷酸緩衝液10.0g並在室溫以磁攪拌器攪拌4小時,使粒子溶解。
(2-3)因多價金屬種類的不同所帶來之磷吸附性能的不同之比較
實施例13
於實施例12中,除了如表2所示方式地變更吸附材原液中的澱粉濃度、吸附材原液中的CMC濃度、吸附材原液量之外,其他與實施例12相同而得到由澱粉與CMC與鐵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
實施例14
於實施例13中,如表2所示方式地變更吸附材原液量,將氯化鐵水溶液變更為氯化鑭水溶液(氯化鑭七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並將洗淨的重複次數變更為10次,除此之外,其他與實施例13相同而得到由澱粉與CMC與鑭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
實施例15
於實施例13中,如表2所示方式地變更吸附材原液量,將氯化鐵水溶液變更為氯化鈣水溶液(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並將洗淨的重複次數變更為10次,除此之外,其他與實施例13相同而得到由澱粉與CMC與鈣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
實施例16
將海藻酸鈉(Duck Algin NSPLLR,Kikkoman Biochemifa股份有限公司)0.4g添加於水15.6g,並以磁攪拌器攪拌溶解。添加澱粉(來自馬鈴薯、Sigma-Aldrich公司)4.0g並持續攪拌而得到白濁的溶液。將此白濁溶液於 80℃溫浴加熱至溶液成為半透明為止後,冷卻至室溫而得到水不溶性的水凝膠。將此水不溶性的水凝膠粉碎為約2至5mm的粒子,並於10%氯化鐵水溶液(氯化鐵六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30mL中浸漬約24小時。藉由過濾來回收此水凝膠,並重複進行分散於水之洗淨與過濾回收直到洗淨液的著色消失為止,而得到由澱粉與CMC與鐵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
實施例17
於實施例16中,如表2所示方式地變更吸附材原液量,將氯化鐵水溶液變更為10%氯化鑭水溶液(氯化鑭七水合物;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並將洗淨的重複次數變更為10次,除此之外,其他與實施例16相同而得到由澱粉與海藻酸與鑭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
實施例18
於實施例16中,如表2所示方式地變更吸附材原液量,將氯化鐵水溶液變更為氯化鈣水溶液(使用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並將洗淨的重複次數變更為10次,除此之外,其他與實施例16相同而得到由澱粉與海藻酸與鈣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
上述各實施例及比較例的原料組成與評估結果係如表1、表2所示。
Figure 109117513-A0202-12-0039-1
Figure 109117513-A0202-12-0040-2
從實施例3中可得知在以FBS為對象之情形下,由PMMA與PAA與鐵離子所構成之磷吸附材顯示出92.5%之極高的磷吸附率。FBS的磷濃度9.3mg/dL(3.1mM)為透析患者之血清磷濃度的管理目標(6.0mg/dL)以上之值,FBS中之磷吸附性能的評估值係反映出高磷血症患者之血液中的磷吸附性能。因此得知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可以極高的效率從人體血液中吸附去除磷。
此外,實施例1至6的磷吸附材之10mM磷酸緩衝液中的磷吸附率亦為實用上充分地高之46.8%至86.2%。在以10mM磷酸緩衝液為對象之情況,與以FBS為對象之情況相比雖稍低,惟此係由於磷酸緩衝液中的磷濃度10mM與FBS的磷濃度9.3mg/dL(3.1mM)相比為高之故。
此外,PAA用量在較PMMA用量更少之範圍內,較多者其磷吸附率較高。此可考量為由於酸性基較多,使鐵離子的載持量增加之故。
此外,關於不含鐵離子之比較例1的粒子,於磷酸緩衝液得到-3.4%的磷吸附率。吸附率雖顯示負值,惟此可考量為磷濃度測定或磷吸附性能評估時的實驗誤差,及/或由於吸附材之水分的變動所造成之誤差之故。可得知比較例1的粒子實質上不具有磷吸附性能力。
此外,從實施例7、8中可得知基材不限於PMMA,即使使用PES或PSU之一般的工程塑膠,亦可得到磷的高吸附性能力。
從實施例11中可得知在以FBS為對象之情況,由澱粉與PAA與鐵離子所構成之水凝膠狀的磷吸附材顯示出94.7%之極高的磷吸附率。可得知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即使在水凝膠之情況,亦可以極高的效率從人體血液中吸附去除磷。
此外,於實施例9至11的磷吸附材中,磷濃度高之10mM磷酸緩衝液中的磷吸附率亦為較高之19.5%至55.0%。
此外,PAA用量在較澱粉用量更少之範圍內,多者其磷吸附較高。
此外,關於不含鐵離子之比較例2的粒子,於磷酸緩衝液中得到-7.0%的磷吸附率。與比較例1相同,吸附率雖顯示負值,惟此亦可考量為磷濃度測定或磷吸附性能評估時的實驗誤差,及/或由於吸附材之水分量的變動所造成之誤差之故。可得知比較例2的粒子實質上不具有磷吸附性能力。
關於不含PAA之比較例3的粒子,於磷酸緩衝液中得到5.6%之低的磷吸附率。此可考量為由於複合體不含酸性基,所以實質上未載持鐵離子之故。
關於鐵離子及PAA皆不含有之比較例4的粒子,磷吸附率於磷酸緩衝液中為-2.8%,比較例4的粒子實質上不具有磷吸附性能力。
此外,從實施例12與比較例5之對照中可得知在以100mM磷酸緩衝液為對象之情況,由澱粉與CMC與鐵離子所構成之實施例12的磷吸附材顯示出13.0%之較高的磷吸附率,相對於此,不含鐵離子之比較例5的複合體,其磷吸附率為-6.5%,實質上並無磷的吸附性能。實施例12的磷吸附材係在100mM之極高濃度的磷酸緩衝液中有效率地吸附磷。
此外,不含基材之比較例6的粒子係在屬於磷吸附對象試樣之磷酸緩衝液中溶解。可得知為了可於使用中維持形態並使用作為磷吸附材,必須使用基材。
從實施例13至18中可得知多價金屬離子不限於3價的鐵離子,即使使用鑭離子或2價的鈣離子,亦可得到磷的高吸附性能。
(3)管柱化的探討
將實施例3中所得到之含水狀態之多孔質粒子狀的磷吸附材0.21g(乾燥重量換算)填充於內徑10mm、有效長度15mm的圓筒狀管柱。於室溫下以流速3mL/分使10mM磷酸緩衝液10g於此管柱中循環4小時。
將初期磷濃度作為Cs(mM)(10mM),測定回收後之磷酸緩衝液中的磷濃度並作為吸附後磷濃度Ce(mM)。此外,使用Cs(mM)、Ce(mM)、含水狀態之磷吸附材的重量Ww(g)、磷吸附材的含水率u(%)、以及所添加之磷酸緩衝液的重量B(g),並藉由下列式算出磷酸緩衝液中的磷吸附率,該式係對於因藉由磷吸附材所含有之水分進行稀釋所導致之磷濃度的降低部份進行校正後之式。
磷酸緩衝液中的磷吸附率(%)=[[Cs(mM)-{1+Ww(g)×(u(%)/100)/B(g)}×Ce(mM)]/Cs(mM)]×100
上述測定條件係與「磷酸緩衝液中的磷吸附性能評估」的項目所記載之藉由分批方法所進行之磷吸附率的測定方法相同。惟以管柱法來取代分批法,此外,實施例3中所得到之複合體的用量以乾燥重量換算計為以較少的0.21g來取代0.50g。
其結果係得到31.0%的磷吸附率。如表1所示,由於實施例3中所得到之複合體0.50g(乾燥重量換算)之藉由分批法所得到之磷吸附率(%)為57.9%,實施例3中所得到之複合體0.21g(乾燥重量換算)之藉由管 柱法所得到之磷吸附率(%)為31.0%,故可得知即使是管柱法,亦可發揮與分批法為同等程度或高於此之吸附能。
[產業上之可應用性]
本發明之磷吸附材係具有極高的磷吸附能。此外,於磷吸附後多價金屬及其相對離子之含有酸性基的聚合物皆不從複合體中脫離,所以於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中不使多餘成分增加。因此,本發明之磷吸附材可廣泛地使用在從水、醫藥品(包含血液製劑)、食品、化粧品、化學品等中之磷的去除或減少。此外,亦可較佳地適用在以將人體血液送回相同人體者為前提之磷吸附去除。

Claims (11)

  1. 一種磷吸附材,其係具備:含有(A)基材、(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以及(C)多價金屬離子之複合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該複合體為多孔質。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A)基材為水不溶性聚合物。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為水溶性聚合物。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該多價金屬濃度相對於複合體之乾燥重量計的全量為1至30重量%。
  6. 一種磷吸附材,其係具備藉由包含如下步驟之方法所得到之複合體,該步驟係使包含(A)基材及(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與包含(C)多價金屬離子的鹽之水性溶液接觸。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磷吸附材,其中該包含(A)基材及(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中之(A)基材的含量,以乾燥重量計相對於(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的1重量份為1至50重量份。
  8. 一種磷吸附用管柱,其係填充有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磷吸附材。
  9. 一種磷吸附材的製造方法,其係包含:使包含(A)基材及(B)具有酸性基之聚合物之溶液或懸浮液,與包含(C)多價金屬離子的鹽之水性溶液接觸之步驟。
  10. 一種磷經去除或減少之試樣或材料的製造方法,其係包含:使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磷吸附材,與含有磷之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接觸之步驟。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磷經去除或減少之試樣或材料的製造方法,其中磷吸附對象試樣或磷去除對象材料為血液。
TW109117513A 2019-09-05 2020-05-26 磷吸附材及磷吸附管柱 TW2021105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1664 2019-09-05
JP2019-161664 2019-09-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531A true TW202110531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853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513A TW202110531A (zh) 2019-09-05 2020-05-26 磷吸附材及磷吸附管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16966B1 (zh)
TW (1) TW202110531A (zh)
WO (1) WO20210446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554A (zh) * 2022-03-21 2022-05-31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异质结的复合材料其制备和用途及降低水体中总磷浓度的方法
CN115155525A (zh) * 2022-07-28 2022-10-11 安徽农业大学 铁离子负载胺化丙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2335A (ja) * 2000-09-28 2002-04-09 M P G Kk 血液透析装置
EP1457256A1 (en) * 2001-12-21 2004-09-15 Muromachi Chemical Co., Ltd Adsorbent for phosphoric acid
JP2013103208A (ja) * 2011-11-16 2013-05-30 Toshiba Corp 粒状イオン吸着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着システム、粒状イオン吸着材の使用方法
JP2014005554A (ja) * 2012-06-21 2014-01-16 Nippon Nozzle Co Ltd 機能性素材の製造方法
PL401690A1 (pl) * 2012-11-20 2014-05-26 Zachodniopomorski Uniwersytet Technologiczny W Szczecinie Sposób wytwarzania środka do oczyszczania wody z rozpuszczonych związków fosforu oraz środek do oczyszczania wody z rozpuszczonych związków fosforu
JP2015192944A (ja) * 2014-03-31 2015-11-05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電着塗装化成工程の洗浄水処理
CN105214624B (zh) * 2015-11-02 2017-08-04 李建中 一种透析液吸附填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399758B1 (ko) * 2017-05-17 2022-05-20 아사히 가세이 메디컬 가부시키가이샤 혈액 처리용 인 흡착제, 혈액 처리 시스템 및 혈액 처리 방법
WO2019135371A1 (ja) * 2018-01-04 2019-07-11 旭化成株式会社 多孔性成形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44673A1 (ja) 2021-03-11
JP6916966B1 (ja) 2021-08-11
JPWO2021044673A1 (ja) 2021-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76437B2 (ja) 血液処理用リン吸着剤、血液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血液処理方法
EP3384941B1 (en) Porous fiber and phosphorus adsorption column
JP2021074577A (ja) 血液処理用リン吸着剤、血液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血液処理方法
TWI751319B (zh) 多孔質纖維及吸附管柱
TW202110531A (zh) 磷吸附材及磷吸附管柱
CN113613776B (zh) 血液净化器
JP6874336B2 (ja) 多孔質繊維及びリン吸着カラム
JP6899957B2 (ja) 血液浄化器及びその製法
EP3777916B1 (en) Blood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22079387A (ja) 最終糖化産物吸着材
JP2022079374A (ja) 低密度リポ蛋白質及び/又は超低密度リポ蛋白質の吸着材
CN113631256B (zh) 血液净化器
TWI788647B (zh) 血液淨化器
JP2021159305A (ja) 補体活性化を惹起しない血液処理用多孔性成形体
JP2020163150A (ja) 血液処理用多孔性成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