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7857A - 利用生成矩陣的三角分解進行糾錯編碼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生成矩陣的三角分解進行糾錯編碼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7857A
TW202107857A TW109121443A TW109121443A TW202107857A TW 202107857 A TW202107857 A TW 202107857A TW 109121443 A TW109121443 A TW 109121443A TW 109121443 A TW109121443 A TW 109121443A TW 202107857 A TW202107857 A TW 2021078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lock
decoder
external
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1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達爾 阿瑞肯
Original Assignee
土耳其商波拉蘭哈伯雷斯姆技術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土耳其商波拉蘭哈伯雷斯姆技術公司 filed Critical 土耳其商波拉蘭哈伯雷斯姆技術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7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785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06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1Asp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error detection, not provided for otherwise
    • H03M13/615Use of computational or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 H03M13/616Matrix operations, especially for generator matrices or check matrices, e.g. column or row permu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3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a block and a convolutional cod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72Implementations using a tree structure, e.g. implementations in which the complexity is reduced by a tree structure from O(n) to O (lo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4Maximum-likelihood or sequential decoding, e.g. Viterbi, Fano, ZJ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5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用於在通信系統中可靠地傳輸源數據塊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1
的編碼器裝置包括外部變換,該外部變換被配置為接收數據容器塊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2
並計算外部變換塊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3
,由此對於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4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5
。編碼器裝置還包括內部變換,該內部變換被配置為接收外部變換塊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6
並計算發送碼塊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7
,由此對於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8
,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9
。數據容器塊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10
是從源數據塊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11
和凍結數據塊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12
獲得的。凍結數據塊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13
是預定的符號塊。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14
和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15
形成變換矩陣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16
的三角分解,該變換矩陣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1-17
可選地是非三角矩陣,而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109121443-A0101-11-0002-18
和內部變換矩陣

Description

利用生成矩陣的三角分解進行糾錯編碼的方法及裝置
本公開總體上涉及在通信系統中用於糾錯編碼的方法和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使用碼生成矩陣的三角分解進行糾錯編碼的編碼和解碼方法和裝置。
在現代數位數據傳輸(無線電話、無線數據傳輸、播放機的光碟傳輸、接收音樂數據的音樂播放機等)中,信道編碼器可以接收來源數據並為其添加冗餘以防止來源數據受到傳輸信道中的雜訊的干擾。傳輸信道另一端的接收器接收被信道雜訊和/或失真破壞的編碼數據,並使用信道解碼器恢復來源數據。然後將解碼的數據轉發到目的地,例如轉發到音樂播放機,其將解碼的數據作為音頻播放,或轉發到儲存設備,其將解碼的數據儲存為文件。
信道編碼通常通過轉換以產生“發送碼塊”(transmitted code block ,TCB)的方式來發送被尋求傳送的數據塊(被稱為“源數據塊”(SDB)),其中TCB比其源自的SDB能夠更好地防止錯誤發生,因此比SDB更適合傳輸。就本公開的目的而言,可以說使用線性塊編碼器(其使用矩陣與SDB相乘)用於此目的是因為它們能夠實現可接受的折衷,既能夠提供有效的(儘管不是絕對的)抗雜訊保護(所述雜訊通常被表示為諸如雜訊引起的誤幀率(FER)之類的錯誤率),同時在所需的計算量方面具有足夠的“低複雜度”。降低接收信號的FER但需要太多計算以達到預期數據傳輸速率的更高複雜度的編碼方案幾乎沒有實際用途。
極化碼。現有技術中的一種線性分組碼(block code)是極化碼[ARI2009],它能夠通過使用低複雜度的編碼和解碼演算法來實現信道容量,因而引起人們的關注。極化碼基於所謂的信道極化的現象。本公開旨在提供一種新型碼,其比極化碼更有效地利用信道極化並提供優異的FER性能。我們將首先回顧極化碼的最新技術。
為了使對極化碼的回顧保持簡單,我們將僅考慮二進位情況,其中編碼器對二進位域(binary field)
Figure 02_image023
的向量進行運算。如[ARI2009]所示,對於每個n≥1的整數,都有一個極化碼,其碼塊長度為
Figure 02_image025
,對於任何1≤K≤N的整數,速率為R=K/N。由極座標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027
、數據索引集A、凍結數據塊(FDB)a定義的碼塊長度為N且比率為R=K/N的極化碼,其中極座標變換矩陣G是核矩陣
Figure 02_image029
的Kronecker冪
Figure 02_image031
,數據索引集A是{1,2,…,N}的子集,其中基數|A|=K,並且FDB a是來自
Figure 02_image033
的任意但固定的行向量。用於參數為
Figure 02_image035
的極化碼的編碼器接收SDB
Figure 02_image037
作為輸入並通過執行矩陣乘法x=uG產生TCB
Figure 02_image039
,其中
Figure 02_image041
是包括數據部分
Figure 02_image043
和凍結部分
Figure 02_image045
的變換輸入塊。(符號
Figure 02_image047
表示u除去索引不在A中的所有座標U後剩餘的U的部分。)極化碼的性能關鍵取決於數據索引集A的選擇。在極化碼中,數據索引集A是根據所謂的信道極化的現象來選擇的。FDB
Figure 02_image049
通常被設置為全零向量。
為了更詳細地討論信道極化,請考慮設計一個帶有參數
Figure 02_image051
)的極化碼,該極化碼用於通過給定的二進位輸入無記憶信道(BMC)W,其中該信道的輸入字母
Figure 02_image053
、輸出字母Y、對於x
Figure 02_image055
X和y
Figure 02_image055
Y的轉移概率
Figure 02_image057
來傳輸數據。由於無記憶信道假設,假設信道輸入塊
Figure 02_image059
,則接收到信道輸出塊
Figure 02_image061
的條件概率由積形式轉換概率
Figure 02_image063
給出。在極化編碼中,從BMC W的N個獨立副本中合成N個位元(bit)信道。位元信道由從1到N的整數編號,並且第i位元信道具有轉換概率。
Figure 02_image065
其中
Figure 02_image067
,
Figure 02_image069
,
Figure 02_image071
,
Figure 02_image073
,
Figure 02_image075
Figure 02_image031
。第i位元信道可以被解釋為輸入字母為
Figure 02_image077
、輸出字母為
Figure 02_image079
對於
Figure 02_image081
Figure 02_image083
的BMC。可操作地,第i位元信道
Figure 02_image085
將第i個變換輸入ui 連接到輸出符號(
Figure 02_image087
,其中
Figure 02_image089
充當干擾。在接收器側,通過被稱為連續消除(SC)解碼的某種類型的解碼,可以訪問位元信道[ARI2009]。選擇數據索引集A的推薦方法需要計算位元信道的對稱容量
Figure 02_image091
,其中任意BMC W的對稱容量由下式定義
Figure 02_image093
已知有效的方法用於將
Figure 02_image091
計算到任意程度的數值精度[PED2011]、[TAL2013]。在計算完
Figure 02_image091
之後,按其對稱容量的降階列出了位元信道
Figure 02_image095
,並選擇排序列表中前K個位元信道的索引作為數據索引集A。這種用於選擇數據索引集A的方法可確保SDB位元由對稱容量最大的位元信道來承載。
[ARI2009]中的主要極化定理指出,隨著N變大,位元信道的對稱容量
Figure 02_image091
收斂至0或1,除了漸近消失的部分。這種現象被稱為信道極化。當N變大時,其對稱容量極化為1的位元信道的部分接近I(W),而其對稱容量極化為0的位元信道的部分接近
Figure 02_image097
。基於此漸近結果及其改進,在[ARI2009]、[ARI2009b]中顯示,極化碼可以以接近I(W)的數據傳輸速率運行,同時在
Figure 02_image099
中具有大約呈指數的零誤差概率且編碼和解碼複雜度為
Figure 02_image101
儘管極化碼隨著碼塊長度N的增加而漸近達到香農極限,但它們在實際塊長度N上的性能令人失望。極化碼在實際塊長度上的性能相對較差,部分原因是極化碼通常採用的低複雜度解碼方法的缺點,例如連續消除[ARI2009]和置信傳播 [ARI2008]解碼演算法。但是,即使在最佳最大似然(ML)解碼下,極化碼在糾錯編碼中也無法與現有技術競爭[ARI2009c]。為瞭解決這種情況,已經提出了幾種以複雜度為代價來改善極化碼性能的方法。在研究此類方法之前,我們將討論極性的前體編碼方案,以對極化碼的最新技術以及本原理的主要思想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我們將開始描述順序解碼,因為順序解碼在極化碼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並且將對本原理起類似的作用。順序解碼是由Wozencraft [WOZ1961]最初提出的用於卷積碼(更通常是任何種類的樹碼)的解碼演算法。順序解碼的一些著名版本是Fano演算法[FAN1963]和堆棧演算法[ZIG1966]、[JEL1969]。本質上,順序解碼是一種深度優先樹搜索啟發式演算法,用於在給定信道輸出的情況下在樹碼中查找發送的碼字。眾所周知,順序解碼中的搜索複雜度隨信道中雜訊的嚴重性而變化[JAC1967]。順序解碼中計算的可變性質將其實際適用性限制為低於截止率的編碼速率,該截止率是可以大大小於相同信道的對稱容量的信道參數。任意BMC W的截止率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103
事實證明,僅當使用單個順序解碼器來解碼代碼時,
Figure 02_image105
才是順序解碼的截止率的限制。如果將一個解碼問題分解為幾個較小的解碼問題,並為每個較小的解碼問題分配一個單獨的順序解碼器,則新方案的截止率將不再受
Figure 02_image105
限制,如[ARI2006]中所示。如[ARI2016]中詳細討論的那樣,極化碼已作為通用級聯編碼(GCC)方案(請參閱下文中的GCC方案說明)開發為內部碼,該方案採用了多個外部卷積碼和多個順序解碼器。此GCC方案將BMC W的N個獨立副本的截止率從
Figure 02_image107
提高到
Figure 02_image109
。此外,由於信道極化現象,當N變大時,歸一化的和截止率
Figure 02_image111
趨於對稱容量I(W)。因此,GCC方案是一個能夠實現的方案,但它太複雜而無法實際應用。另一方面,信道極化也意味著,隨著N變大,可以通過消除外部卷積碼和順序解碼器來大大簡化GCC方案。對於足夠大的N,接近
Figure 02_image113
的位元信道
Figure 02_image085
的對稱容量
Figure 02_image115
如此接近1,以至於這些位元信道上的未編碼傳輸可能高可靠性地得到支持。其餘位元信道的對稱容量之和占總對稱容量NI(W)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可以將對其餘位元信道的輸入固定為0,而不會造成任何明顯的容量損失,同時還確保解碼器不會對這些位元信道做出任何判決錯誤。以這種方式剝離了GCC方案的外部編碼器和解碼器後,產生的結果是一個獨立的極化碼。不幸的是,獨立的極化碼不夠強大,無法與最新的信道編碼競爭。隨後提出了幾種方法來增強極化碼的性能。我們現在將回顧看起來與本公開最相關的一些現有技術方法。
級聯編碼。一種已證明在提高極化碼性能方面非常有效的方法是級聯編碼,它是將兩個或多個碼串聯組合在一起以創建功能更強大的碼的方法。級聯編碼的構思可以追溯到Elias的積編碼方法[ELI1954]。級聯編碼的開創性工作是福尼(Forney)的專著[FOR1966]。在Forney的級聯方案中,首先由外部編碼器將源數據塊從外部碼編碼為外部碼字,然後由內部編碼器將外部碼字從內部碼編碼為內部碼字。參考文獻[SEI2010]、[SEI2013]、[TRI2013]、[TAL2015]、[HUA2016]、[WAN2016]、[CHE2017]、[WUX2018]、[ZHA2018]應用級聯編碼,其中極化碼作為內部碼以及各種同位-檢查碼作為外部碼。特別是,[TAL2015]中的方案,其使用速率接近1的簡單循環冗餘校驗(CRC)碼作為外部碼,已證明在改善極化碼性能以至將極化碼作為3GPP NR標準[3GP2018]、[BIO2018]的一部分而採用方面非常有效。[TAL2015]中的解碼器將列表解碼與連續消除解碼結合在一起,通常稱為CRC輔助連續消除列表(CA-SCL)解碼器。
級聯編碼方案的總速率由
Figure 02_image117
給出,其中Rout 和Rin 分別是外碼和內碼的速率。因此,在任何級聯編碼系統中,必須同時具有
Figure 02_image119
Figure 02_image121
。注意,Rout =1或Rin =1的級聯編碼方案是極端情況,其中根本不存在外部碼或內部碼。在普通的級聯編碼方案中,
Figure 02_image123
Figure 02_image125
,並且現有技術中的所有級聯極化碼系統都被設計為在
Figure 02_image123
Figure 02_image125
的狀態下工作。使
Figure 02_image125
對應於以速率R解決比原始編碼問題更艱巨的編碼問題,這很可能會增加內部解碼器的複雜度(就像SCL解碼器比SC解碼器更複雜)。本原理的目的是避免由普通級聯編碼引起的速率膨脹
Figure 02_image125
。為此,本原理在其優選實施例中旨在作為
Figure 02_image127
Figure 02_image129
的級聯編碼的極端形式來操作。
廣義級聯編碼(GCC)。用來改善極化碼性能的第二種方法是GCC方法,它是Blokh和Zyablov通過允許多個外部編碼器和解碼器對Forney級聯編碼方案進行概括而開發的[BLO1974]。(實際上,正如我們在上面看到的,極化碼最初是作為GCC計畫的一部分開發的。) 在典型的GCC方案中,首先將來源數據編碼為二進位符號
Figure 02_image131
,
Figure 02_image133
,
Figure 02_image135
的二維陣列,使得U是第j個外部碼(塊或卷積)中長度為M(所有外部碼的公共M)的碼字。根據某些設計度量(例如接收器側的互信息量或第j個解碼器可用的截止率),來選擇第j個外碼的速率
Figure 02_image137
[WAC1999]。然後,通過使用塊長度為N且速率為
Figure 02_image139
的內部碼對U的每一列進行編碼,將陣列U編碼為碼字陣列
Figure 02_image141
,
Figure 02_image135
。GCC系統中的解碼器被分為兩個功能模組,一個內部解碼器模組,由M個內部解碼器副本組成(對於X的每一列一個),以及一個外部解碼器模組,由J個外部解碼器組成(對於U的每一行一個)。內部和外部解碼器模組交換資訊以協調的方式執行解碼任務,通常採用[IMA1977]中的多級解碼方案。GCC編碼的基本思想是通過碼的二維結構影響的交錯操作,為外部碼提供無記憶信道,這一構思可以追溯到積編碼[ELI1954]。
在極化碼的上下文中研究GCC的論文示例為[ARI2009d]、[BAK2010]、[TRI2011]、[MAH2014]和[WAN2015]。在這些參考文獻中,內部碼是極化碼,而外部碼的類型則有所不同。GCC的主要缺點是其高複雜度。GCC方案中的每個外部碼以不同的速率運行,並且需要針對該碼率定制的單獨解碼器。此外,在GCC方案中,GCC將整個碼的長度從用於獨立內部碼的N增加到MN,這進一步增加了整個系統的複雜度。本原理的目的是避免由GCC方案引起的長度膨脹以及隨之而來的複雜度懲罰。
解碼方法。現有技術的第三項工作旨在通過使用比SC解碼更強大的解碼演算法來改善極化碼的性能,SC解碼是極化碼的基準解碼演算法。對於此類解碼演算法的統一處理,將極化碼的解碼視為樹搜索問題是有益的,其中目標是在給定信道輸出的情況下在碼樹中查找最有可能成為傳輸路徑的路徑。樹搜索的觀點為使用樹搜索演算法作為可以以樹的形式表示的碼的解碼器鋪平了道路。確實,一些極化碼的眾所周知的解碼器可以與特定的樹搜索演算法相關聯。例如,SC解碼器是沒有回溯的深度優先樹搜索演算法。SCL解碼器是被稱為波束搜索的廣度優先的搜索演算法(請參見第84頁,[WIN1984])。順序解碼演算法是具有回溯功能的深度優先搜索演算法。([NIU2012]、[TRI2017]和[JEO2019]對極化碼進行了順序解碼。)
當前原理。在回顧了現有技術之後,我們現在陳述本原理的一些基本特徵。本原理認識到為了提高極化碼的性能,某種形式的級聯是必要的。為此,本公開引入了被稱為三角分解(TF)碼的新型線性分組碼。TF碼的編碼操作類似於極化碼的編碼操作。在TF碼中,通過矩陣乘法
Figure 02_image143
將SDB
Figure 02_image037
映射到TCB
Figure 02_image039
中,其中
Figure 02_image027
是具有非平凡三角分解的任意矩陣,而
Figure 02_image145
是包括數據部分
Figure 02_image147
和凍結部分
Figure 02_image149
的向量。通過非平凡三角分解,我們表示例如形式為G=Gout Gin 的分解,其中Gout 是上三角矩陣,而Gin 是下三角矩陣。在TF碼中,Gin 的作用是通過收集全域信道資訊來創建信道極化,而Gout 的作用是創建可以使用樹搜索演算法進行解碼的樹碼。這裡的動機是通過向其提供比原始信道資訊更可靠的極化信道資訊而有助於樹搜索演算法。
TF碼構造的關鍵部分是數據索引集A的選擇,該數據索引集A調節新資訊流入TF編碼器的速率。本原理提出了一種框架,該框架使得可以選擇數據索引集A,以使TF編碼器的資訊輸入與從內部解碼器可用的信道資訊相匹配,從而減少通過順序解碼器解碼外部樹碼的過程中的資訊瓶頸。
與現有技術的比較。如上所述,TF碼旨在作為Rout =R且Rin =1的級聯編碼的極端形式來操作,並且在它們的優選實施例中接近於實現這一點。TF碼不依賴內部碼的糾錯能力。內部碼在TF碼中的作用是產生極化,以便可以更有效地解碼外部碼。相反,本節仲介紹的所有級聯或廣義級聯編碼方案都依賴於內部碼的糾錯能力。
在文獻[NIU2012]、[TRI2017]和[JEO2019]中,極性解碼已使用順序解碼,但是在解碼極化碼時使用。在其最優選實施例中,本原理使用順序解碼器來解碼外部樹碼,速率為1的內部極化碼用作信道極化器。與關於具有內部極化碼的級聯編碼方案的現有技術不同,本原理使用內部極化碼不是用於糾錯目的,而是將其用作產生極化的手段,從而可以通過順序解碼器更有效地搜索外部樹碼(或其他一些樹搜索啟發方式)。
在對本發明原理進行詳細描述之後,以下將提供關於本發明原理的新穎性和實用性的進一步證據。模擬研究將表明,根據本原理構造的碼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現有技術方案在極化碼上的FER性能。
最後,我們應該指出,術語卷積極化編碼(convolutional polar coding)在文獻中已經以與本原理無關的意義使用。在[FER2017]中,通過用新型內核替換標準極化碼的內核,定義了一種新型的極化碼,並將所得的碼稱為卷積極化碼(convolutional polar code)。本原理使用常規極化編碼內核。
參考文獻:
3GPP, “3GPP TS 38.212: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Release 15).’” 3GPP, Jun-2018.
E. Arikan, “Channel combining and splitting for cutoff rate improv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 vol. 52, no. 2, pp. 628–639, Feb. 2006.
E. Arikan,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Polar Codes and Reed-Muller Code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 vol. 12, no. 6, pp. 447–449, Jun. 2008.
E. Arıkan, “Channel Polarization: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 vol. 55, no. 7, pp. 3051–3073, Jul. 2009.
E. Arıkan and E. Telatar, “On the rate of channel polarization,” in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9. ISIT 2009 , 2009, pp. 1493–1495.
E. Arikan, H. Kim, G. Markarian, U. Ozgur, and E. Poyraz, “Performance of short polar codes under ML decoding,” inProc. ICT-Mobile Summit 2009 , Santander, Spain., 2009.
E. Arikan and G. Markarian, “Two-dimensional polar coding,” inProc.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d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SCTA’09) , Ambleside, UK, 2009.
E. Arıkan, “On the Origin of Polar Coding,”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 vol. 34, no. 2, pp. 209–223, Feb. 2016.
M. Bakshi, S. Jaggi, and M. Effros, “Concatenated Polar codes,” in2010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 Proceedings (ISIT) , 2010, pp. 918–922.
V. Bioglio, C. Condo, and I. Land, “Design of Polar Codes in 5G New Radio,”arXiv:1804.04389 [cs, math] , Apr. 2018.
Blokh, E. L. and Zyablov, V. V., “Coding of Generalized Concatenated Codes,”Problems Inform. Transmission , vol. 10, no. 3, pp. 218–222, 1974.
J. Chen, Y. Chen, K. Jayasinghe, D. Du, and J. Tan, “Distributing CRC Bits to Aid Polar Decoding,” in2017 IEEE Globecom Workshops (GC Wkshps) , 2017, pp. 1–6.
P. Elias, “Error-free Coding,”Transactions of the IRE Professional Group on Information Theory , vol. 4, no. 4, pp. 29–37, Sep. 1954.
R. Fano, “A heuristic discussion of probabilistic decod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 vol. 9, no. 2, pp. 64–74, Apr. 1963.
A. J. Ferris, C. Hirche, and D. Poulin, “Convolutional Polar Codes,”arXiv:1704.00715 [cs, math] , Apr. 2017.
G. D. Forney Jr,Concatenated Codes . The MIT Press, 1966.
Huawei HiSilicon, “Details of the polar code design,” Reno, USA, R1-1611254, Nov. 2016.
H. Imai and S. Hirakawa, “A new multilevel coding method using error-correcting code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 vol. 23, no. 3, pp. 371–377, May 1977.
I. Jacobs and E. Berlekamp, “A lower boun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computation for sequential decoding,”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 vol. 13, no. 2, pp. 167–174, Apr. 1967.
F. Jelinek, “Fast Sequential Decoding Algorithm Using a Stack,”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vol. 13, no. 6, pp. 675–685, Nov. 1969.
M.-O. Jeong and S.-N. Hong, “SC-Fano Decoding of Polar Codes,”arXiv:1901.06791 [cs, eess, math] , Jan. 2019.
H. Mahdavifar, M. El-Khamy, J. Lee, and I. Kang, “Performance Limits and Practical Decoding of Interleaved Reed-Solomon Polar Concatenated Code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 vol. 62, no. 5, pp. 1406–1417, May 2014.
K. Niu and K. Chen, “Stack decoding of polar codes,”Electronics Letters , vol. 48, no. 12, pp. 695–697, 2012.
R. Pedarsani, S. H. Hassani, I. Tal, and E. Telatar,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ar codes,” in2011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 Proceedings (ISIT) , 2011, pp. 11–15.
M. Seidl and J. B. Huber, “Improving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decoding of polar codes by usage of inner block codes,” in2010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urbo Codes and Itera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TC) , 2010, pp. 103–106.
M. Seidl and J. B. Huber, “An efficient length- and rate-preserving concatenation of polar and repetition codes,”arXiv:1312.2785 [cs, math] , Dec. 2013.
I. Tal and A. Vardy, “How to Construct Polar Code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 vol. 59, no. 10, pp. 6562–6582, Oct. 2013.
I. Tal and A. Vardy, “List Decoding of Polar Code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 vol. 61, no. 5, pp. 2213–2226, May 2015.
P. Trifonov and P. Semenov, “Generalized concatenated codes based on polar codes,” in2011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WCS) , 2011, pp. 442–446.
P. Trifonov and V. Miloslavskaya, “Polar Codes with Dynamic Frozen Symbols and Their Decoding by Directed Search,” arXiv e-print 1307.2352, Jul. 2013.
P. Trifonov, V. Miloslavskaya, and R. Morozov, “Fast Sequential Decoding of Polar Codes,”arXiv:1703.06592 [cs, math] , Mar. 2017.
U. Wachsmann, R. F. H. Fischer, and J. B. Huber, “Multilevel codes: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practical design rul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vol. 45, no. 5, pp. 1361–1391, Jul. 1999.
Y. Wang, K. R. Narayanan, and Y. C. Huang, “Interleaved Concatenations of Polar Codes with BCH and Convolutional Codes,”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 vol. PP, no. 99, pp. 1–1, 2015.
T. Wang, D. Qu, and T. Jiang, “Parity-Check-Concatenated Polar Code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 vol. 20, no. 12, pp. 2342–2345, Dec. 2016.
P. H. Winston,Artifical Intelligence, 2nd ed.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 1984.
J. M. Wozencraft and B. Reiffen,Sequential Decoding .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 1961.
H. Zhanget al. , “Parity-Check Polar Coding for 5G and Beyond,” in201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 2018, pp. 1–7.
Zigangirov, K. Sh., “Some Sequential Decoding Procedures,”Problems Inform. Transmission , vol. 2, no. 4, pp. 1–10, 1966.
上述公開通過引用併入本文中。
在通信系統中用來可靠傳輸源數據塊
Figure 02_image151
的編碼器裝置包括外部變換,該外部變換被配置為接收數據容器塊
Figure 02_image153
並計算外部變換塊
Figure 02_image155
,由此對於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Figure 02_image159
。編碼器裝置還包括內部變換,該內部變換被配置為接收外部變換塊
Figure 02_image155
並計算發送碼塊
Figure 02_image161
,由此,對於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3
Figure 02_image165
。數據容器塊
Figure 02_image153
是從源數據塊
Figure 02_image151
和凍結數據塊
Figure 02_image049
獲得的。凍結數據塊
Figure 02_image049
是預定的符號塊。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和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3
形成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7
的三角分解,由此
Figure 02_image169
。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7
是非三角矩陣 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可選地是嚴格的上三角矩陣。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3
可選地是嚴格的下三角矩陣。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可選地是由因果脈衝回應(causal impulse response)
Figure 02_image171
定義的Toeplitz矩陣,其中m> 0,
Figure 02_image173
Figure 02_image175
。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3
可選地具有Kronecker 積
Figure 02_image177
的形式, 其中對於每個
Figure 02_image179
是下三角矩陣, 其中對於每個
Figure 02_image181
Figure 02_image183
可以等於
Figure 02_image185
。數據容器塊可選地承載由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指示的座標子集中的透明的源數據塊
Figure 02_image151
,並且承載在與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互補的座標中的凍結數據塊
Figure 02_image049
。可以通過根據評分函數對座標進行排名的標準來選擇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評分函數可以是漢明評分函數。
解碼器裝置對接收到的碼塊進行解碼,該接收到的碼塊表示有雜訊版本的發送碼塊,該發送碼塊是通過預定編碼器對源數據塊進行編碼而獲得的,該預定編碼器包括外部變換和內部變換,所述外部變換被配置為接收數據容器塊
Figure 02_image153
並計算外部變換塊
Figure 02_image155
,由此對於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Figure 02_image159
,所述內部變換被配置為接收外部變換塊
Figure 02_image155
並計算發送碼塊
Figure 02_image161
,由此對於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3
Figure 02_image165
,其中,數據容器塊
Figure 02_image153
是從源數據塊
Figure 02_image151
和凍結數據塊
Figure 02_image049
獲得的,凍結數據塊
Figure 02_image049
是預定的符號塊;其中,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和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3
形成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7
的三角分解,由此
Figure 02_image169
,並且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7
是非三角矩陣。解碼器裝置包括內部解碼器和外部解碼器。內部解碼器被配置為接收所接收的碼塊,從外部解碼器接收節點度量請求,以及將計算出的節點度量發送給外部解碼器。外部解碼器被配置為向內部解碼器發送節點度量請求,從內部解碼器接收計算的節點度量,並計算解碼的數據容器塊。解碼器裝置還被配置為從解碼的數據容器塊中提取解碼源的數據塊。內部解碼器可選地根據用於極性碼的連續消除解碼器來生成節點度量值。外部解碼器可選地通過使用使用節點度量的樹搜索演算法來計算解碼的數據容器塊。樹搜索演算法可以是深度優先樹搜索演算法。節點度量可以是Fano度量。
下面討論的圖1至圖10B以及用於描述本專利文件中的本公開的原理的各種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並且不應以任何方式解釋為限制本公開的範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可以在任何適當佈置的通信系統中實施本公開的原理。
符號。對於任何集合
Figure 02_image187
和整數
Figure 02_image189
≥1,
Figure 02_image191
表示A上的m個元組的集合。如果
Figure 02_image193
且i、j是滿足1≤i≤j≤
Figure 02_image189
的整數,我們將使用符號
Figure 02_image195
作為
Figure 02_image049
的部分
Figure 02_image197
的簡寫,其中
Figure 02_image049
包含從i到j的座標。如果
Figure 02_image199
,我們將
Figure 02_image195
解釋為空。給定
Figure 02_image193
Figure 02_image049
的索引(座標)的任何集合
Figure 02_image201
{1,2,⋯,m},我們使用符號
Figure 02_image203
表示元組
Figure 02_image205
,其由
Figure 02_image049
的元素組成,元素的索引在
Figure 02_image207
中;符號
Figure 02_image209
表示由
Figure 02_image049
的元素組成的向量,元素的索引在
Figure 02_image211
。例如,令
Figure 02_image189
=8且
Figure 02_image207
={1,2,3,5,8}。然後,
Figure 02_image213
。(我們定義
Figure 02_image203
使得
Figure 02_image203
不依賴於
Figure 02_image207
元素列出的順序;例如,對於
Figure 02_image215
)。
我們將考慮在任意有限域
Figure 02_image217
上的矩陣,其中
Figure 02_image219
為素數冪。符號
Figure 02_image221
表示所有m×n矩陣的集合,其中矩陣中的元素來自
Figure 02_image223
。因此,
Figure 02_image225
表明
Figure 02_image227
是m行n列的矩陣。當我們需要引用
Figure 02_image225
的元素時, 對於
Figure 02_image229
,
Figure 02_image231
,我們使用符號
Figure 02_image233
來表示
Figure 02_image227
的第
Figure 02_image235
行第
Figure 02_image237
列的元素。如果
Figure 02_image239
是一個0-1矩陣(其在每一行和每一列中都正好有一個1的矩陣),則稱矩陣
Figure 02_image241
為置換矩陣。如果對於所有
Figure 02_image243
=0,
Figure 02_image245
矩陣
Figure 02_image247
i被稱為下三角矩陣。如果對於所有
Figure 02_image249
。如果對於所有
Figure 02_image251
=0,則矩陣
Figure 02_image227
被稱為對角矩陣。對角線上都為1的對角矩陣被稱為單位矩陣並且被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253
。如果存在矩陣
Figure 02_image255
(被稱為A的逆矩陣)使得
Figure 02_image257
如果存在,
Figure 02_image227
的逆矩陣被表示為
Figure 02_image259
。如果
Figure 02_image227
是上三角矩陣且對於
Figure 02_image261
,
Figure 02_image263
,即, 如果
Figure 02_image227
具有以下形式,則矩陣
Figure 02_image247
被稱為帶有脈衝回應
Figure 02_image265
的上三角Toeplitz矩陣:
Figure 02_image267
兩個矩陣
Figure 02_image225
Figure 02_image269
的Kronecker積被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271
對於
Figure 02_image273
,矩陣
Figure 02_image227
的第
Figure 02_image275
次Kronecker冪
Figure 02_image277
被歸納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279
Figure 02_image281
最初轉至圖1,示出了其中可以使用本原理的實施例的通信系統100。通信系統100從源接收源數據塊(SDB)d,並將其作為解碼的源數據塊(DSDB)
Figure 02_image283
傳遞到目的地。(源和目標未在圖中顯示,並且超出了本原理的範圍。)當DSDB
Figure 02_image283
不完全匹配SDB
Figure 02_image151
,即,當
Figure 02_image285
。通信系統100的性能標準是誤幀率(FER),其被定義為判決錯誤的概率
Figure 02_image287
)。通常優選地,具有這樣的通信系統100:其在信道帶寬、裝置成本、系統延遲、數據吞吐量等的約束內具有盡可能小的FER。通信系統100包括位於發送器側的編碼器110,將發送器側連接到接收器側的信道120以及在接收器側的解碼器130。通信系統100中的編碼器110接收SDB
Figure 02_image151
並將其編碼為發送碼塊(TCB)
Figure 02_image161
。信道120包括信道輸入和信道輸出。編碼器110將TCB
Figure 02_image161
應用於信道輸入。信道接收應用於信道輸入的TCB
Figure 02_image161
,並作為回應在信道輸出處生成接收碼塊(RCB)
Figure 02_image289
。解碼器130從信道輸出接收RCB
Figure 02_image289
,並且處理RCB
Figure 02_image289
以產生DSDB
Figure 02_image283
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明了的是,信道120併入了許多功能塊(例如,調製器、數位類比轉換器、功率放大器、發射和接收天線、信號採集和同步電路、類比數位轉換器、解調器),這對於通信系統的運行至關重要。本原理主要是關於編碼器110和解碼器130的設計。
我們將SDB表示為向量
Figure 02_image291
,其中
Figure 02_image293
是源塊長度。同樣,我們將DSDB表示為向量
Figure 02_image295
。通常,SDB
Figure 02_image151
和DSDB
Figure 02_image283
將都是公共字母上的向量。我們將TCB 表示為向量
Figure 02_image297
, 其中N是碼塊長度。在編碼器110將SDB
Figure 02_image151
編碼為TCB
Figure 02_image161
之後,通過信道120的N次連續使用在信道120上發送TCB x,並且該信道以一定的概率產生RCB
Figure 02_image299
為了分析通信系統100,我們將使用概率設置並將系統中的各種信號建模為隨機信號的樣本。特別地,我們將SDB
Figure 02_image151
、TCB
Figure 02_image161
、RCB
Figure 02_image289
和 DSDB
Figure 02_image283
分別視為
Figure 02_image301
Figure 02_image303
Figure 02_image305
Figure 02_image307
的樣本,並使用標準符號表示它們的聯合概率和條件概率。例如,
Figure 02_image309
將表示
Figure 02_image311
Figure 02_image313
的概率, 而
Figure 02_image315
將表示
Figure 02_image313
的條件概率,在
Figure 02_image317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我們將假定
Figure 02_image319
是SDB
Figure 02_image151
可能值範圍內的均勻分佈。
使用概率設置,使用公式
Figure 02_image321
計算通信系統100的FER的
Figure 02_image287
)。如果給出了編碼器110和信道120,則FER取決於解碼器130。解碼器的一種重要類型是最大似然(ML)解碼器,其將DSDB
Figure 02_image283
設置為使
Figure 02_image323
最大化的值
Figure 02_image325
。在
Figure 02_image319
是均一的假設下,ML解碼器將FER最小化。通常,ML解碼器太複雜而難以實施;它們主要用作評估其他更多實用解碼器最佳可實現的性能的基準。
重要的信道模型是離散無記憶信道(DMC)模型。DMC的特徵在於其輸入字母
Figure 02_image303
、輸出字母
Figure 02_image305
和對於
Figure 02_image327
,
Figure 02_image329
轉移概率
Figure 02_image057
。轉移概率
Figure 02_image057
是假定在信道輸入處發送x
Figure 02_image055
X的情況下在信道輸出處接收到y
Figure 02_image055
Y的條件概率。DMC是無記憶的,其意義是:假定輸入塊
Figure 02_image331
被發送的情況下接收輸出塊
Figure 02_image061
的條件概率由積形式的表達式
Figure 02_image063
給出。在下文中,我們將僅關注其中
Figure 02_image333
DMC模型,其中
Figure 02_image335
是最重要的情況。注意,用於信道120的DMC信道模型通過等式
Figure 02_image337
來定義用於通信系統100的概率模型的一部分。
我們將使用術語碼(code)指代從SBD
Figure 02_image151
到TCB
Figure 02_image339
的映射
Figure 02_image341
。編碼器110和解碼器130被設計為編碼和解碼特定碼。現有技術中有多種類型的碼,例如卷積碼和極化碼。本公開引入了被稱為三角分解(TF)碼的新的碼族。TF碼將作為我們現在定義的更廣泛的碼族的子類而引入。
變換碼。有限域
Figure 02_image223
上的變換碼是具有如下特徵的碼: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343
、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和凍結數據塊 (FDB)
Figure 02_image345
, 其中N是碼塊長度、K是源塊長度、數據索引集A是基數|A|=
Figure 02_image347
的子集,而FDB a是固定但任意的向量。貫穿下文
Figure 02_image349
將表示
Figure 02_image351
中的數據索引集A的補碼。變換碼的編碼器,其具有參數
Figure 02_image353
),將SDB
Figure 02_image355
映射到TCB
Figure 02_image357
由此
Figure 02_image143
, 其中
Figure 02_image359
是數據容器塊(DCB),其包括數據部分
Figure 02_image147
和凍結部分
Figure 02_image149
。變換碼的解碼任務是基於RCB
Figure 02_image289
和FDB
Figure 02_image049
的知識來估計SDB
Figure 02_image151
變換碼的解碼可以被認為是由兩個步驟組成。第一步是通過處理RCB
Figure 02_image289
產生 DDCB
Figure 02_image361
;第二步是通過設置
Figure 02_image363
,獲得DSDB
Figure 02_image283
。(這兩個步驟可以在實施解碼器時同時執行,以節省時間並降低裝置複雜度。) 用於變換碼的ML解碼器可以通過在
Figure 02_image359
(其受到了約束
Figure 02_image365
上最大化
Figure 02_image367
以計算DDCB
Figure 02_image361
,來執行上述過程的第一步。
與極化碼的關係。對於極化編碼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清楚的是,極化碼是變換碼的子類。特別地,
Figure 02_image077
上的標準極化碼是具有參數
Figure 02_image353
)的變換碼,其中
Figure 02_image369
其中
Figure 02_image029
,根據諸如互資訊之類的資訊理論標準來選擇
Figure 02_image187
,並且通常將
Figure 02_image049
設置為全零向量
Figure 02_image371
與線性碼的關係。具有對於FDB
Figure 02_image049
為全零向量,
Figure 02_image373
的參數
Figure 02_image353
)的變換碼簡化為線性碼,這是現有技術中非常廣泛且眾所周知的一類碼。對於線性碼,對於生成矩陣
Figure 02_image375
,SDB
Figure 02_image151
和TCB
Figure 02_image161
通過
Figure 02_image377
相關。對應於變換碼
Figure 02_image353
=0)的線性碼的生成矩陣
Figure 02_image379
Figure 02_image381
給出,其中
Figure 02_image383
被定義為對於每個
Figure 02_image385
Figure 02_image167
刪除
Figure 02_image167
的第i行而獲得的矩陣。一般而言,通過變換碼定義的編碼器映射
Figure 02_image387
具有如下形式
Figure 02_image389
,其中
Figure 02_image381
Figure 02_image391
。相反,給定具有生成矩陣
Figure 02_image379
的線性碼,可以通過將
Figure 02_image167
選擇為使
Figure 02_image393
的任意矩陣來構造等效變換碼
Figure 02_image395
複雜度考慮。我們注意到,將編碼器用於變換碼以實施等效線性碼的編碼可以顯著降低編碼複雜度。對於給定線性碼的映射
Figure 02_image377
(作為向量矩陣積)的直接實施方式可能比計算等效變換
Figure 02_image397
其中
Figure 02_image147
,
Figure 02_image399
, 並且
Figure 02_image401
。儘管
Figure 02_image403
可能缺少可用於計算
Figure 02_image377
的任何結構,有可能通過使用在參數選擇中可用的附加自由度
Figure 02_image187
Figure 02_image405
,在轉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7
中建立計算上有用的結構。例如, 在其中
Figure 02_image407
的標準極化碼的情況下,計算變換
Figure 02_image143
的複雜度為
Figure 02_image101
,而不利用
Figure 02_image167
中結構的計算
Figure 02_image409
需要
Figure 02_image411
步,這可能大大高於
Figure 02_image101
。本原理旨在找到可以通過利用變換矩陣G中的特殊設計的結構而以低複雜度進行編碼和解碼的變換碼
Figure 02_image387
,同時提供優於現有技術中可比較尺寸的碼的性能優勢。本原理利用矩陣的三角分解來實現這些目標。
三角分解。矩陣的三角分解是線性代數在任何領域上的眾所周知的主題。在此,我們關注的是變換碼的生成矩陣G的三角分解。我們將在沒有證明的情況下陳述有關這種因式分解的許多事實。(有關證明,請參閱R. A. Horn和C. R. Johnson所著的“矩陣分析,劍橋大學出版社,1985”一書的第3.5節)
給定具有生成矩陣
Figure 02_image343
(奇異矩陣或非奇異矩陣)的變換碼,則存在上三角矩陣
Figure 02_image413
、下三角矩陣
Figure 02_image415
、置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417
Figure 02_image419
,使得
Figure 02_image421
。如果G是非奇異矩陣,則存在形式為
Figure 02_image423
的唯一因式分解,使得
Figure 02_image413
是對角線上為1的上三角矩陣,
Figure 02_image415
是對角線上為1的下三角矩陣,
Figure 02_image425
是對角矩陣,其對角線上的條目為非零條目。特別地,如果G屬於
Figure 02_image427
(二進位情況)且是非奇異矩陣,則存在唯一因式分解G=UL,其中
Figure 02_image429
是上三角矩陣(對角線上為1),
Figure 02_image431
是下三角矩陣(對角線上為1)。
在線性代數中使用三角分解作為求解線性方程組的有效方法。本原理將三角分解方法應用到糾錯編碼的領域。在下文中,在
Figure 02_image157
,
Figure 02_image163
,
Figure 02_image167
通過形式為
Figure 02_image169
的三角分解來關聯時,我們將使用術語“帶有參數
Figure 02_image433
的三角分解(TF)碼”作為更具體的方法來指代轉換碼
Figure 02_image435
。變換碼
Figure 02_image435
的變換矩陣的每個三角分解
Figure 02_image169
將定義一個對應的三角分解碼。三角分解是用於在通信系統中實施編碼或解碼功能的主要感興趣的工具。本原理的目的是設計具有三角分解
Figure 02_image169
的變換矩陣G,使得所得的變換碼可提供足夠可靠的數據傳輸,而同時具有採用了設計為
Figure 02_image157
Figure 02_image163
的特殊結構的低複雜度的編碼和解碼過程。本原理在其優選實施例中將說明如何做到這一點。
轉到圖2,我們看到示出了TF編碼系統200的框圖,其中,TF碼系統200是通信系統100對TF碼
Figure 02_image433
的編碼和解碼的適配(adaptation),其中,
Figure 02_image157
是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3
是內部變換矩陣、A是數據選擇器集、a是固定數據塊(FDB)。TF碼系統200包括TF編碼器210、信道120(與圖1相同)和TF解碼器230。TF編碼器210包括數據插入器211、外部變換212和內部變換213,其中數據插入器211接收SDB d並生成數據容器塊(DCB)
Figure 02_image153
,使得
Figure 02_image147
Figure 02_image149
。外部變換212接收DCB
Figure 02_image153
並生成外部變換塊(OTB)
Figure 02_image155
,由此
Figure 02_image437
。內部變換213接收OTB
Figure 02_image155
並生成TCB
Figure 02_image161
,由此
Figure 02_image439
。TF編碼器210將TCB
Figure 02_image161
發送到信道120。信道120接收TCB
Figure 02_image161
,並且作為回應,在信道輸出處產生接收到的碼塊(RCB)y 。TF解碼器230包括內部解碼器231、外部解碼器232和數據提取器233。TF解碼器230從信道輸出接收RCBy ,並將其傳遞給內部解碼器231。內部解碼器231和外部解碼器 232通過消息介面相互交換消息。回應於外部解碼器232通過消息介面發送的每個節點度量請求,內部解碼器231計算節點度量並將該節點度量通過消息介面發送給外部解碼器232。每個節點度量是多個變量的函數,多個變量包括節點識別字(node identifier)和RCBy 。外部解碼器232接收由內部解碼器231生成的節點度量,計算解碼的數據容器塊(DDCB)
Figure 02_image361
,並將DDCB
Figure 02_image361
傳遞給數據提取器233。數據提取器233接收DDCB
Figure 02_image361
,並通過設置
Figure 02_image363
來提取DSDB
Figure 02_image283
。在設計良好的TF編碼系統中,較高的概率DSDB
Figure 02_image283
是SDB
Figure 02_image151
的精確副本。
TF編碼系統200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其模組化結構,其意義是,有可能彼此獨立地實施內部解碼器231和外部解碼器232。更精確地說,內部解碼器232可以獨立於外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57
來實施,並且外部解碼器232可以獨立於內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63
而實施。在TF解碼器230的實施中具有這種模組化是有利的,因為可以改變內部變換或外部變換而不必重新設計TF解碼器230的所有部分。在下文中,我們將更詳細地討論TF編碼系統200和每個部分的示例性實施例。
圖3示出了示例性數據插入器300,其中示例性數據插入器300是針對特定情況N=8,
Figure 02_image441
,且
Figure 02_image443
) 實施了數據插入器211的數位邏輯電路。因此,示例性數據插入器300從SDB
Figure 02_image445
,
Figure 02_image447
生成DCB
Figure 02_image449
),使得
Figure 02_image451
,
Figure 02_image453
,
Figure 02_image455
,
Figure 02_image457
,
Figure 02_image459
,
Figure 02_image461
,
Figure 02_image463
,
Figure 02_image465
。示例性數據插入器300包括用於接收和儲存SDB
Figure 02_image151
的SDB暫存器301,用於儲存FDB
Figure 02_image049
的FDB暫存器302和用於形成和儲存DCB
Figure 02_image153
的DCB暫存器303。示例性數據插入器300的操作包括三個步驟。在第一步驟中,在時鐘(圖中未示出)的控制下,將SDB
Figure 02_image151
串列載入到SDB暫存器301中。在第二步驟中,SDB
Figure 02_image151
和FDB
Figure 02_image049
從它們的相應暫存器301和302並行載入到DCB暫存器303中。在第三步驟中,DCB
Figure 02_image153
串列移出DCB暫存器303。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清楚的是,存在使用數位電路或儲存的程式電腦對應於給定的一對參數
Figure 02_image467
的數據插入器功能的許多其他可替代實施方式。例如,在延遲很重要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並行邏輯運算代替串列運算。
數據插入器211也可以在通用處理器上實施,當期望數據插入器211可重新配置為參數
Figure 02_image467
的不同設置時,這可能是更好的選擇。轉到圖4,我們看到了用於使用通用儲存程式電腦來實施數據插入器211的示例性數據插入器演算法400,其中演算法400是用偽碼編寫的指令序列,並且可重新配置以與任何給定的參數集一起操作
Figure 02_image467
,其中
Figure 02_image469
是碼塊長度,
Figure 02_image187
是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049
是FDB。演算法400接收SDB
Figure 02_image151
作為輸入,並產生DCB
Figure 02_image153
作為輸出,由此
Figure 02_image147
Figure 02_image149
。遵循示例性數據插入器演算法400的邏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儲存程式電腦上實施數據插入器211將沒有困難。
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TF碼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的選擇。由於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的選擇是一次性設計問題,因此尋找最佳或接近最佳
Figure 02_image187
的複雜性不是主要問題。但是,給定搜索空間的指數大小,窮舉搜索最佳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是不可行的。本原理可以與用於選擇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的任何方法一起使用。但是,構造數據索引集A的首選方法是評分函數法。
評分函數。令
Figure 02_image187
為可作為數據索引集的集合,即,令
Figure 02_image187
Figure 02_image471
Figure 02_image473
。與
Figure 02_image187
相關聯的評分函數是任何函數
Figure 02_image475
(實數),該函數將實數(評分)分配給每個索引
Figure 02_image477
。在評分函數方法中,將數據索引集選擇為可允許的
Figure 02_image187
,以使所有
Figure 02_image479
上的
Figure 02_image481
的最小值盡可能大。換句話說,在評分函數方法中,我們尋求解決最優化問題
Figure 02_image483
,其中最大值在所有可接受的
Figure 02_image187
範圍內。下面定義的評分函數假定DCB
Figure 02_image153
的座標將在TF解碼器230處以從1到N的自然順序進行解碼。如果在TF解碼器230處採用某些其他解碼順序,則本領域技術人員將不難對下面的評分函數進行適當的更改。
我們將考慮兩種類型的評分函數:逐點和視窗(windowed )。在現有技術中已經使用逐點評分函數來構造極化碼和Reed-Muller碼。視窗評分函數是一種新穎的方法。兩種類型的評分函數都可以與本原理結合使用以改進現有技術。我們首先給出逐點評分函數的三個示例。
漢明評分函數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485
,其中
Figure 02_image487
是整數的漢明權重(定義如下),而
Figure 02_image489
是集合
Figure 02_image187
的指標函數(即如果
Figure 02_image491
且如果
Figure 02_image493
Figure 02_image495
)。整數k≥0的漢明權重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497
,其中
Figure 02_image499
是二進位表示中的係數
Figure 02_image501
。例如,
Figure 02_image503
=3,因為
Figure 02_image505
。漢明評分函數具有獨立於信道120的參數的性質。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漢明評分函數針對
Figure 02_image031
Figure 02_image029
的變換碼的特殊情況產生Reed-Muller碼。當
Figure 02_image031
時,在給定速率的所有碼上,Reed-Muller碼具有最大可能的最小漢明距離。最小漢明距離在處於高信噪比情況下確定碼的FER性能方面是重要參數。在下面報導的模擬研究中,我們將看到漢明評分函數(當它用作本原理的一部分時)會產生改善現有技術極化碼和Reed-Muller編碼的FER性能。
互資訊評分函數被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507
,其中
Figure 02_image509
是在給定
Figure 02_image511
Figure 02_image513
Figure 02_image305
之間的條件互資訊。在此,
Figure 02_image513
i 是與DCB
Figure 02_image153
的第i 個座標相對應的隨機變量,
Figure 02_image511
是與DCB v、
Figure 02_image515
的初始段
Figure 02_image517
相關聯的隨機向量,
Figure 02_image305
是對應於RCB
Figure 02_image289
的隨機向量。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互資訊評分函數針對
Figure 02_image031
Figure 02_image029
的變換碼的特殊情況產生標準極化碼。
Gallager評分函數被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519
, 其中
Figure 02_image521
其中
Figure 02_image523
是自由參數 (對於
Figure 02_image525
的每個值,有不同的評分函數)。對於Gallager函數及其屬性的意義的討論,請參閱R. Gallager,“編碼定理的簡單推導和一些應用”,IEEE資訊理論學報,第11卷第1期,1965年1月,第3-18頁”。函數
Figure 02_image527
是廣義條件資訊。當
Figure 02_image529
,我們使
Figure 02_image531
,所以Gallagher評分函數包含互資訊評分函數作為特例。Gallager評分函數的另一個重要特殊情況是
Figure 02_image533
。我們使
Figure 02_image535
, 其中
Figure 02_image537
是有條件的截止率。Gallager評分函數隨著ρ的增加而更加注重碼最小距離。
當外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57
是上三角非奇異矩陣時,可以方便地計算上述評分函數。在這種情況下,
Figure 02_image157
的逆矩陣也是非奇異且是上三角矩陣,並且DCB
Figure 02_image153
的初始段
Figure 02_image539
和OTB
Figure 02_image155
Figure 02_image541
彼此以一對一的方式相互相關。因此,
Figure 02_image543
。當內部變換具有足夠的結構時,例如,當
Figure 02_image545
其中
Figure 02_image029
,可以使用密度演進技術有效地計算
Figure 02_image547
上面的評分函數是逐點函數,其意義是,將
Figure 02_image549
定義為兩個函數(逐點資源函數
Figure 02_image551
和逐點速率函數
Figure 02_image553
)之差。逐點資源值
Figure 02_image551
取決於碼構造中使用的特定三角分解
Figure 02_image169
,但與
Figure 02_image187
無關。逐點速率
Figure 02_image553
僅取決於
Figure 02_image187
。值
Figure 02_image549
可解釋為可用資源(在時間
Figure 02_image235
可用的資訊)與需求(在時間
Figure 02_image235
傳輸源數據位)之差。我們選擇
Figure 02_image187
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資源短缺。當逐個順序地對序列中的每個位做出判決,而不會回溯或提前預測未來時,逐點評分函數是有意義的。由於本原理是基於使用強大的樹搜索演算法作為外部碼的一部分,因此逐點評分函數對於本原理是欠佳的。需要可以使評分與搜索演算法的特徵匹配的評分函數。接下來介紹的視窗評分函數可用於此目的。
對於每個評分函數
Figure 02_image555
,我們定義視窗版本的
Figure 02_image549
Figure 02_image557
其中
Figure 02_image559
(固定整數)是一個滯後參數,
Figure 02_image561
(固定整數)是超前參數,
Figure 02_image563
(固定實數)是權重參數。通過設置對於
Figure 02_image565
Figure 02_image567
,我們將
Figure 02_image549
的定義擴展到所有整數。具有滯後
Figure 02_image569
和超前
Figure 02_image189
的視窗評分函數
Figure 02_image571
的視窗長度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573
。當我們提及一個視窗評分函數時,我們隱式地假設視窗長度大於一。我們不對視窗長度可以有多大設置上限。如果使用具有上三角Toeplitz的
Figure 02_image157
的TF編碼,則視窗長度可以與
Figure 02_image157
的第一行的非零部分的跨度相同。
利用視窗評分函數的索引集設計問題是找到可允許的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以使對於所有
Figure 02_image479
Figure 02_image575
的最小值最大化的問題。
顯然,視窗評分函數包含逐點函數,作為k=0 m=0wj =1 的特例。具有非零滯後和超前的動機是這樣一種想法,即配備有回溯機制的搜索方法將在當前搜索鄰域中的可能選擇的視窗內執行搜索。因此,用於選擇數據索引集的演算法應注意在搜索視窗上而不是在特定判決點上保持較小的模糊性(源不確定性減去信道資訊)。
給出上面的評分函數是為了說明一般的構思,即數據索引集的選擇與極化編碼中的選擇是明顯不同的優化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能夠設計其他評分函數以用於相同目的。以上呈現的示例性評分函數方法的所有此類擴展均落入本公開的範圍內。
外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57
。對於一般矩陣
Figure 02_image577
,計算外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579
的複雜度為
Figure 02_image581
,即使對於中等值的N,這在許多應用中也非常複雜。本原理認識到,重要的是通過在
Figure 02_image157
上施加結構來減少外部變換的複雜度。為此,在本原理的優選實施例中,我們將
Figure 02_image157
限制為上三角Toeplitz矩陣,其特徵在於脈衝回應
Figure 02_image583
,其中
Figure 02_image173
Figure 02_image175
,其中
Figure 02_image189
是滿足
Figure 02_image585
的整數。假設
Figure 02_image173
確保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具有非零對角項,這又確保了
Figure 02_image157
是非奇異矩陣。假設對於一些
Figure 02_image587
確保
Figure 02_image157
是嚴格上三角矩陣。通過利用嚴格上三角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我們保證外部變換212是非平凡運算,這又確保了在其優選實施例中的TF碼與現有技術中的某些其他碼(例如極化碼)不一致。在上述條件下的示例性外部變換矩陣是
Figure 02_image589
這對應於脈衝回應
Figure 02_image591
。當
Figure 02_image157
被定義為具有脈衝回應c的上三角Toeplitz矩陣時,外部變換操作
Figure 02_image579
可以表示為卷積使得對於所有
Figure 02_image593
Figure 02_image595
,其中如果
Figure 02_image597
我們將
Figure 02_image599
解釋為0。因此,外部變換212可以被看作是離散時間線性時不變濾波器;向量c可以解釋為線性時不變濾波器的脈衝回應(對輸入
Figure 02_image601
的回應)。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知道,存在許多實施與上三角Toeplitz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相對應的卷積運算的實用方法。
圖5顯示示例性外部變換電路500,其針對特殊情況實施變換u=v
Figure 02_image157
,其中
Figure 02_image157
是由脈衝回應
Figure 02_image603
定義的上三角Toeplitz矩陣。示例性外部變換電路500包括串列輸入埠501、移位暫存器(shift-register)502、模2加法器503、重定電路504和串列輸出埠505。示例性外部變換電路500使用順序邏輯,這需要其他信號,例如時鐘和控制邏輯。這些附加信號未在圖5中示出,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細節使圖5混亂。本領域技術人員將不難提供缺失的細節。移位暫存器502包括串聯連接的三個暫存器,第一暫存器502a、第二暫存器502b和第三暫存器502c。每個移位暫存器502a、502b、502c可以保持一個位元,該位元可以為0或1。模2加法器503計算輸入埠501、第一暫存器502a的輸出和第三暫存器502c的輸出處的邏輯信號的模2和(相當於“異或”(XOR))。暫存器502b的輸出處的邏輯信號從模2求和中排除,因為
Figure 02_image605
。最初,根據第一個時鐘節拍(clock tick)的上升沿,移位暫存器502的內容被重定電路504初始化為0,並且DCB
Figure 02_image153
的第一位元
Figure 02_image153
1 在串列輸入埠501處顯示為有效邏輯信號。根據第二時鐘節拍的上升沿,模2加法器503計算OTB
Figure 02_image155
的第一位元
Figure 02_image607
並將其發送到串列輸出埠505,第一位元
Figure 02_image609
被移位到第一暫存器502a,第一暫存器502a的內容移動進入第二暫存器502b,第二暫存器502b的內容移動進入第三暫存器502c,並且DCB
Figure 02_image153
的第二位元
Figure 02_image611
在串列輸入埠501處作為有效邏輯信號出現。因此,在第三時鐘節拍的上升沿之前,移位暫存器502的內容讀取(
Figure 02_image609
,0,0),DCB
Figure 02_image153
的第二位元
Figure 02_image611
在串列輸入埠501處可用於下一輪模2加法。以這種方式繼續示例性外部變換電路500的運算,產生
Figure 02_image613
,
Figure 02_image615
,
Figure 02_image617
,
Figure 02_image619
,
Figure 02_image621
,
Figure 02_image623
,
Figure 02_image625
,
Figure 02_image627
。例如, 如果
Figure 02_image629
,那麼
Figure 02_image631
。當OTB
Figure 02_image155
的第八位元
Figure 02_image633
在串列輸出埠505處發出時,重定電路504被啟動,並且該電路準備好接受下一個DCB。需要8個時鐘節拍來完成一輪外部轉換操作。示例性外部變換電路500可以在對連續DCB進行外部變換操作之間沒有時間間隙的情況下進行操作。
遵循示例性外部變換電路500的模型,可以容易地實施與任何上三角Toeplitz矩陣相對應的一般卷積運算。如果DCB
Figure 02_image153
是N維的,並且脈衝回應的形式為
Figure 02_image171
,則需要
Figure 02_image189
級的移位暫存器,並且需要N個時鐘週期完成一輪外部轉換操作。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知道,圖5所示的計算卷積的方法是眾所周知的,並且存在許多用於計算卷積的可替代電路,例如使用並行處理和/或流水線以改善數據輸送量或減少延遲的電路。
內部轉換
Figure 02_image163
。對於一般矩陣
Figure 02_image635
,內部變換操作
Figure 02_image637
的複雜度為
Figure 02_image581
,這對於實際實施可能是禁止的。本原理旨在通過在
Figure 02_image163
上施加結構來減少內部變換操作的複雜度。在本原理的優選實施例中,
Figure 02_image163
被限制為具有Kronecker積形式:
Figure 02_image177
,其中
Figure 02_image639
是下三角矩陣,其中對於每個
Figure 02_image641
。所得的
Figure 02_image163
是N*N下三角矩陣,其中
Figure 02_image643
。如果適當選擇
Figure 02_image163
的Kronecker因數
Figure 02_image645
, 可以將計算內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637
的複雜度從
Figure 02_image581
降低到
Figure 02_image101
。例如,如果對於每個
Figure 02_image647
,
Figure 02_image649
, 那麼
Figure 02_image651
成為極化編碼中的極性變換矩陣,並且內部變換的複雜度降為
Figure 02_image653
。為了完整起見,我們在下面給出一個電路,用於針對
Figure 02_image655
這一重要特殊情況來實現
Figure 02_image637
圖6示出了示例性極座標變換電路(polar transform circuit)600,其在以下特殊情況下可用於實施內部變換212,其中
Figure 02_image657
示例性極坐標變換電路600包括並行輸入埠601、並行輸出埠602和內部邏輯電路。內部邏輯是組合的。該電路由在並行輸入埠601處施加的輸入信號
Figure 02_image659
驅動,並在並行輸出埠602處(經過一些信號傳播延遲之後)產生輸出信號
Figure 02_image661
。通過跟蹤穿過電路的輸入邏輯信號,可以驗證輸出信號通過如下方式與輸入信號相關:
Figure 02_image663
Figure 02_image665
Figure 02_image667
,其中
Figure 02_image669
表示邏輯異或 (XOR) 運算。邏輯信號之間的這些關係與通過執行矩陣乘法
Figure 02_image671
的向量
Figure 02_image673
Figure 02_image675
之間的代數關係是相同的。因此,驗證了電路600針對示例性情況
Figure 02_image677
正確地實施了內部變換操作。為了將電路600一般化為具有任意n的
Figure 02_image651
的情況,我們參考極化編碼的現有技術。關於極化編碼的現有技術包含許多用於使用硬體或軟體來實施極座標變換的選項。所有這些實施選項都可以用於本原理的物理實現中。
我們已經給出了針對TF編碼器210的每個單獨部分的示例性實施選項。接下來,我們將給出TF編碼器210的實施例,其將這些部分放在一起。
TF編碼器210的優選實施例。在TF編碼器210的優選實施例中,TF碼
Figure 02_image679
)是有限域
Figure 02_image223
上的碼,其中外部變換矩陣Gout 是由脈衝回應c定義的非奇異嚴格上三角Toeplitz矩陣;內部變換矩陣Gin 是具有Kronecker積形式
Figure 02_image177
的嚴格下三角矩陣,其中
Figure 02_image681
Figure 02_image639
是下三角矩陣,其對於每個
Figure 02_image683
;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和FDB
Figure 02_image049
保留為任意。TF編碼器210所採用的優選實施例可以使用圖3、4、5和6中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來實施。
現在我們轉向為根據TF編碼器210的優選實施例構造的為任意但固定的TF碼
Figure 02_image679
)開發合適的解碼器。我們觀察到,因為
Figure 02_image157
是上三角矩陣,從
Figure 02_image359
Figure 02_image685
的映射
Figure 02_image579
是因果的,其意義是,對於所有
Figure 02_image477
的情況,
Figure 02_image687
是由
Figure 02_image689
確定的。外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57
的因果性質使得可以以樹的形式表示映射
Figure 02_image691
,我們稱其為外部變換(OT) OT樹有
Figure 02_image693
級別,其由整數0到
Figure 02_image469
進行索引。在OT樹的0級別,僅有根節點。在OT樹的級別
Figure 02_image477
,有
Figure 02_image695
個節點,其中對於每個
Figure 02_image697
有一個節點。OT樹的最後一級(第N級)的節點被稱為葉節點。OT樹中有
Figure 02_image699
個葉節點,對於每個
Figure 02_image359
有一個葉節點。
接下來,我們示出了TF碼是樹碼。如果
Figure 02_image149
,我們可以在OT樹中調用葉節點
Figure 02_image153
。對於TF碼
Figure 02_image473
,存在
Figure 02_image701
個可允許的葉節點。TF碼的碼樹
Figure 02_image433
被定義為OT的子樹,該子樹在刪除OT樹中所有不位於從根到至少一個可允許葉節點的路徑上的分支後獲得葉節點。碼樹中與DCB
Figure 02_image153
對應的路徑被稱為正確路徑。使用樹表示,可以將TF碼的解碼任務視為使用由RCBy 提供的資訊搜索通過TF碼樹的正確路徑。該觀點表明,各種樹搜索演算法可以適用於解碼任務。例如,維特比解碼源自廣度優先搜索,來自具有回溯功能的深度優先搜索的順序解碼,來自不具有回溯功能的深度優先搜索的連續消除解碼,以及來自波束搜索的連續消除列表解碼。
在將TF解碼器230的任務重新構造為樹搜索問題之後,我們現在將注意力轉向圖2中所示的TF解碼器230的模組化架構內的通用樹搜索演算法的實施。具體來說,我們討論如何在內部解碼器231和外部解碼器232之間劃分通用樹搜索演算法中涉及的各種任務。我們將看到,由於外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57
的上三角形式,因此可以進行這樣的劃分。我們先通過回憶線性代數得到:非奇異上三角矩陣的逆矩陣也是上三角矩陣。因此,反向映射
Figure 02_image703
是因果關係,就如同正向映射u
Figure 02_image705
是因果關係一樣。換句話說,首碼
Figure 02_image689
Figure 02_image707
對於每個i
Figure 02_image055
{1,2,…,N}都是彼此唯一地確定的,並且任何一個首碼都可以用於唯一地識別OT樹中的節點。由於該特性,可以使用OTB首碼
Figure 02_image541
作為節點識別字來執行跨內部解碼器231與外部解碼器232之間的介面的度量業務(metric traffic)。我們將在下面看到,傳遞帶有OTB首碼
Figure 02_image541
作為節點識別字的度量請求和度量值消息,可以將樹搜索任務劃分為模組,如圖2所示。
TF解碼器230的優選實施例。在TF解碼器230的優選實施例中,對TF碼參數
Figure 02_image679
)的約束與TF編碼器的優選實施例相同,並且不需要單獨指定。因此,如果TF編碼器210和TF解碼器230的優選實施例彼此相容。在TF解碼器230的優選實施例中,外部解碼器232使用樹搜索演算法來搜索通過OT樹的正確路徑,其中樹搜索演算法通過節點度量
Figure 02_image709
評估節點
Figure 02_image541
在正確路徑上的可能性,其中節點度量
Figure 02_image709
被設計為在正確路徑上向上漂移而在錯誤路徑上向下漂移。外部解碼器232通過將節點識別字
Figure 02_image541
呈現給內部解碼器232,從內部解碼器231請求計算節點度量
Figure 02_image709
。在接收到這樣的請求時,內部解碼器231負責計算節點度量
Figure 02_image709
。度量
Figure 02_image709
被設計為使得它不需要外部碼參數
Figure 02_image711
的知識,使得內部解碼器231可以獨立於外部碼進行配置。外部解碼器232使用從內部解碼器231接收的度量值來執行樹搜索。在樹搜索結束時,內部解碼器生成DDCB
Figure 02_image361
,並將DDCB
Figure 02_image361
傳遞給數據提取器233。數據提取器233通過設置
Figure 02_image363
來計算DSDB
Figure 02_image283
TF解碼器230的優選實施例的範圍覆蓋具有以上指定的屬性的任何樹搜索演算法和任何節點度量。為了準備對TF解碼器230的最優選實施例的描述,下面討論搜索演算法和節點度量的更具體的選擇。我們從節點度量開始。
Fano度量。可以用於實施TF解碼器230的優選實施例的示例性節點度量是Fano度量[FAN1963],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713
其中
Figure 02_image715
是偏差項。在常規的卷積編碼和順序解碼中,偏置項是恒定的。在這裡,我們允許偏差項隨時間變化。使用時變Fano度量的原因是要確保Fano度量在TF碼樹的正確路徑上保持正漂移
Figure 02_image717
,儘管事實上通過Fano度量來自信道的信息量
Figure 02_image719
是隨時間變化的。帶有隨時間變化的偏差項的Fano度量的使用是使本原理與現有技術不同的特徵。
在計算Fano度量時,內部解碼器231通過假設OT碼樹中的所有路徑都是可容許的(忽略TF碼樹是OT樹的子樹)來進行近似,這等於假設首碼
Figure 02_image721
同樣有可能超過OT碼樹中的其
Figure 02_image723
個可能值。這種近似簡化了Fano度量的計算,並使它獨立於TF碼的細節。我們將其留給外部解碼器232,以對從內部解碼器231接收的度量值進行校正,以使樹搜索不會偏離不在TF碼樹中的路徑。
Fano度量可以通過寫入
Figure 02_image725
來增量計算,其中
Figure 02_image727
其中
Figure 02_image729
。出於計算目的,使用貝葉斯規則和假設
Figure 02_image731
,並將分支度量重寫為以下項可能會更有利。
Figure 02_image733
選擇偏置項的一種優選方法是為某些常數
Figure 02_image735
設置
Figure 02_image737
。然後,正確路徑上第
Figure 02_image235
個節點的Fano度量值的漂移等於
Figure 02_image739
,其是正的,如期望的那樣。當
Figure 02_image737
,分支度量偏差項變為
Figure 02_image741
並且沿正確路徑的分支度量的期望值變為
Figure 02_image743
,這也還是正的。該討論表明,在結合樹搜索演算法來應用Fano度量以解碼TF碼時,需要具有隨時間變化的偏差項。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內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63
為極座標變換
Figure 02_image651
的重要特殊情況下,概率
Figure 02_image745
可以使用極化碼的連續消除解碼以低複雜度進行計算。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公式為
Figure 02_image747
其中
Figure 02_image749
表示通過極座標變換創建的第
Figure 02_image237
位元信道。此外,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針對設計極化碼的密度演進技術,以複雜度
Figure 02_image101
計算以偏置項的推薦形式出現的互資訊項
Figure 02_image751
Figure 02_image753
現在,我們進一步詳細說明如何在內部解碼器231和外部解碼器232之間的介面上交換度量消息。假設外部解碼器在執行樹搜索演算法期間的某個時刻從TF碼樹中的節點
Figure 02_image755
向前看。如果
Figure 02_image479
,則節點
Figure 02_image755
的TF碼樹中有兩個可能的擴展
Figure 02_image757
Figure 02_image759
,並且外部解碼器232從內部解碼器231請求兩個節點度量
Figure 02_image761
Figure 02_image763
如果
Figure 02_image493
,則節點
Figure 02_image755
的TF碼樹中只有一個可能的擴展,即
Figure 02_image757
Figure 02_image759
,並且外部解碼器232請求用於節點
Figure 02_image755
的有效擴展的節點度量,並將節點
Figure 02_image755
的無效擴展的節點度量設置為-∞。
作為一種選擇,外部解碼器可以通過將特定於外部碼和特定於級別的偏差應用於每個接收到的節點度量來修改所有接收到的節點度量。已經觀察到這樣的程式可以在模擬中產生改進的結果。
順序解碼。如上所述,順序解碼是由Wozencraft [WOZ1961]開發的用於卷積碼的解碼演算法。Fano [FAN1963]開發了一種實用的實施順序解碼的方法,該方法特別適合於硬體實施。Zigangirov [ZIG1966]和Jelinek [JEL1969]開發了一種順序解碼器版本,稱為堆棧解碼器,它比Fano的演算法更容易理解,但消耗的記憶體資源卻更多。順序解碼的兩個版本都可以用作實施外部解碼器232的樹搜索啟發式方法。在這裡,我們將描述堆棧解碼器,因為它更容易解釋。
圖7是堆棧解碼器(stack decoder)700的流程圖,其中堆棧解碼器是用於樹碼的解碼演算法,並且可以在具有隨機存取記憶體和處理器單元的通用電腦上運行。流程圖700中的術語堆棧是指數據結構,通常稱為優先隊列。堆棧位於隨機存取記憶體中並包含多個節點,其中堆棧上的每個節點都是與樹碼中的一個節點相關聯的數據記錄。堆棧上的節點按節點度量的降階進行排列。度量值最高的堆棧上的節點被稱為堆棧頂部節點。堆棧解碼器700包括初始化步驟701、前向步驟702、終止校驗步驟703、超時校驗步驟704、常規退出步驟705和超時步驟706。在初始化步驟701中,清除堆棧,將樹的根節點作為度量值為零的堆棧頂部節點放置在堆棧上,將週期計數器(cycle counter)設置為零,並將控制傳遞到前向步驟702。在前向步驟702,週期計數器增量為1,從堆棧中移除堆棧頂部節點,從度量電腦請求並接收已移除的堆棧頂部節點的所有子節點的度量值,將子節點插入堆棧,將堆棧上的所有節點針對它們的度量值以降階進行重新排序,並將控制被傳遞到終止校驗步驟703。在終止校驗步驟703中,校驗當前堆棧頂部節點是否是樹中的葉節點;如果答案為是,則控制轉到常規退出步驟705;否則,控制進入常規退出步驟705。否則(如果答案為“否”),則將控制傳遞到超時校驗步驟704。在常規退出步驟705中,堆棧解碼器700輸出堆棧頂部節點作為最終解碼器判決,並且演算法終止。在超時檢查步驟704中,檢查週期計數器是否超過了超時限制;如果答案為是,則控制進入超時退出步驟706;否則,控制進入超時退出步驟706。如果答案為“否”,則將控制傳遞到前向步驟702。在超時退出步驟706中,堆棧解碼器輸出當前堆棧頂部節點作為最終解碼器判決,並指示存在超時。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清楚的是,上述堆棧解碼器700可用於通過將維護堆棧和生成節點度量請求的職責分配給外部解碼器232、並將計算節點度量值的職責分配給內部解碼器231來實施TF解碼器230的優選實施例。節點度量計算和樹搜索功能的拆分可以看作是類似於使用線性代數中的三角分解法來求解線性方程組的前向(內部解碼)和後向(外部解碼)替換的方法。
TF編碼器210的最優選實施例。TF編碼器210的最優選實施例是TF編碼器210的優選實施例的特例,使得域
Figure 02_image223
被限制為二進位域
Figure 02_image077
(
Figure 02_image335
),利用評分函數構建數據索引集
Figure 02_image187
,外部變化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是非奇異嚴格上三角化Toeplitz矩陣,其由脈衝回應
Figure 02_image765
定義,內部變化矩陣被選擇為
Figure 02_image651
其中
Figure 02_image029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清楚的是,可以通過組合圖3至圖6中呈現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來實施變換編碼器的優選實施例。
TF解碼器230的最優選實施例。在TF解碼器230的最優選實施例中,對TF碼參數
Figure 02_image679
)的約束與在TF編碼器210的最優選實施例中相同,並且不需要單獨指定。在TF解碼器230的最優選實施例中,內部解碼器231計算Fano度量,並且外部解碼器232通過如上所述調整從內部解碼器231接收的Fano度量來實施順序解碼演算法。TF編碼器210的最優選實施例和TF解碼器230的最優選實施例的匹配對構成了TF碼系統200的最優選實施例。
轉向圖8A,我們看到了用於將本原理與現有技術進行比較的模擬結果800。模擬結果800包括五個性能曲線801至805。性能曲線805屬於根據本原理的最優選實施例(即,TF編碼器210的最優選實施例和TF解碼器230的最優選實施例)構建的示例性TF編碼系統。模擬結果顯示了本原理的明顯優勢。為了公平地比較,圖8A中的所有五個編碼系統都是二進位域
Figure 02_image077
上的碼,對於總編碼率
Figure 02_image767
其公共碼塊長度為
Figure 02_image769
,公共源碼塊長度
Figure 02_image771
。模擬中使用的信道是二進位輸入無記憶信道,其中輸入字母
Figure 02_image053
,輸出字母
Figure 02_image773
(實數),信道轉移概率密度函數
Figure 02_image775
,其中
Figure 02_image777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該信道作為用於通過加性高斯白色雜訊(AWGN)信道進行二進位元信令的模型。在本討論的其餘部分中,我們將該信道稱為“AWGN信道”。AWGN信道的特徵在於其信噪比(SNR),其被定義為
Figure 02_image779
。在模擬研究中,SNR參數以0.5dB的步長從0 dB變為5 dB,通過進行試驗,直到試驗次數達到十萬次或幀錯誤次數達到100次為止(以先到的為準),在每個SNR點測量FER值。模擬研究的細節如下。
性能曲線805屬於根據TF碼系統的最優選實施例構造的TF編碼系統,使得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是上三角化Toeplitz矩陣,其特徵在於,具有脈衝回應
Figure 02_image781
,內部變換是
Figure 02_image783
其中
Figure 02_image029
,利用漢明評分函數(
Figure 02_image187
={16, 24, 28, 30, 31, 32, 40, 44, 46, 47, 48, 52, 54, 55, 56, 58, 59, 60, 61, 62, 63, 64, 72, 76, 78, 79, 80, 84, 86, 87, 88, 90, 91, 92, 93, 94, 95, 96, 100, 102, 103, 104,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其與Reed-Muller 碼一致) 構建數據索引集A,FDB
Figure 02_image049
等於
Figure 02_image371
,內部解碼器231使用Fano度量,外部解碼器232使用順序解碼演算法。對分析此方案的碼率很有幫助。如前所述,對於給定的總碼率R,本原理旨在以速率Rout =R和Rin =1進行操作。這裡,我們使
Figure 02_image785
。外部和內部碼率是
Figure 02_image787
Figure 02_image789
。我們使Rout =64/112,因為數據索引集A的最小元素等於16,所以DCB
Figure 02_image153
的前16個凍結位通過因果變換
Figure 02_image579
傳播,而OTB
Figure 02_image155
的前16位保持凍結。因此,有效地,外部碼的碼塊長度為128-16=112而不是128。該示例表明,儘管本原理的目標是速率Rout =R和Rin =1,但是由於數據索引集的第一個元素可能不為1的原因,因此可能無法完美實現此目標。
性能曲線801屬於利用連續消除(SC)解碼的Reed-Muller碼。此處的Reed-Muller碼是作為變換編碼
Figure 02_image783
(其中
Figure 02_image791
(單位矩陣)的特殊實例而獲得的,利用漢明評分函數選擇的A,且
Figure 02_image793
。因此,將801與805進行比較顯示了根據本原理使用外部變換的好處。作為(簡並)級聯編碼系統,此處的Reed-Muller碼具有速率
Figure 02_image795
Figure 02_image785
性能曲線802屬於具有連續消除解碼的極化碼。這種情況也可以看作是變換編碼的簡並形式(其中
Figure 02_image797
,利用互資訊評分函數(在3dB SNR下進行優化)選擇的A,
Figure 02_image793
。802與805的比較顯示了根據本原理使用外部變換的好處。作為(簡並)級聯編碼系統,極化碼在這裡具有比率Rout =1,Rin =1/2和R=1/2。
性能曲線803屬於級聯編碼系統(在Forney的意義上),其外部碼是4位循環冗餘校驗(CRC)碼,內部碼是Reed-Muller碼,並且解碼器是具有列表大小32和CRC長度4位元的CRC輔助連續消除列表(CA-SCL)解碼器。(4位元CRC在可替代的0、4、8、16位元長度中有最佳性能。)碼率是
Figure 02_image799
Figure 02_image801
Figure 02_image785
性能曲線804屬於級聯編碼系統,其外部碼是8位元CRC碼,內部碼是針對3dB SNR進行優化的極化碼,並且解碼器是具有列表大小的CA-SCL解碼器32位和CRC長度8位元(8位元CRC在0、4、8、16位的可替代長度中產生了最佳性能。)碼率是
Figure 02_image803
,且
Figure 02_image785
總結,圖8A示出了即使在使用相當複雜的CA-SCL解碼器對Reed-Muller和極化碼進行解碼的情況下,示例性TF碼系統也提供了比現有技術明顯更好的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N=128的相對較小的塊長度下獲得了這一重大改進。如此短的塊長度的碼通常用於保護通信系統中的敏感控制資訊,例如空間通信中的遙測資訊和蜂窩系統中的資源配置資訊。因此,圖8A解釋了本原理的實際用途和潛在應用。還值得注意的是,本原理的速率對
Figure 02_image805
與代表現有技術的其他碼的速率對實質上不同。本原理將速率
Figure 02_image807
設置為接近
Figure 02_image809
並且將
Figure 02_image811
設置為接近1,而現有技術將
Figure 02_image807
設置為接近或等於1並且將
Figure 02_image811
設置為接近或等於½。儘管本原理主要依靠強外碼進行糾錯,但是現有技術方法主要依靠內碼的強度來進行糾錯。
接下來,我們轉向圖8B來討論其性能由曲線805示出的TF碼系統的設計,其中圖8B示出了曲線圖810,其比較了本原理和現有技術的資訊和速率分配分佈圖(profile)。圖8中的所有曲線都是針對3dB SNR的AWGN信道進行計算。在3dB SNR下,AWGN信道的容量和截止率分別由I(W)=0.72位元和
Figure 02_image813
=0.55位元給出。
在圖8中以曲線811、812和813示出了現有技術,曲線811、812和813分別是累積容量i·I(W)、累積截止率
Figure 02_image815
、累積率i·R與索引變量i的關係。曲線811、812和813的數值表示比率R=1/2的卷積碼。(實際上,比率為1/2的卷積碼的累積比率的更精確曲線在奇數時間索引處將有1位元的跳躍。因此,曲線813是近似曲線。我們看到,速率為1/2的卷積碼的速率分佈圖813位於截止率分佈圖812以下;因此,我們預計可以使用順序解碼器來解碼卷積碼,而不會產生過多的計算複雜度。另一方面,截止率分佈曲線812和速率分佈曲線813之間的間隙非常窄;因此,我們還預計偶爾會有長時間的搜索,這將導致解碼器超時和/或緩衝區溢位。
本原理在圖8B中通過曲線814、815和816表示,曲線814、815和816分別是累積容量
Figure 02_image817
、累積截止率
Figure 02_image819
、累計率
Figure 02_image821
,其作為索引變量
Figure 02_image477
的函數。曲線814、815、816的數值屬於TF碼,其性能已在上面結合曲線805進行了討論。曲線814和815分別針對信道容量和截止率表現出極化效應(如在外部解碼器232處所見)。對於較小的索引i值,累積容量814和累積截止率815上升非常緩慢,表明相應量的極化為0;對於較大的索引i值,曲線814和815的斜率接近1,指示相應量的極化為1。值得注意的是,TF碼系統提高了截止率,其意義是曲線815的最終值明顯大於曲線812的最終值。由於內部變換Gin 的作用,TF碼提高了截止率,並且位於外部解碼器232內部的順序解碼器可以利用提高的截止率。我們觀察到速率曲線816與截止率曲線815的差距越來越大(widening gap),這意味著在順序解碼時能夠降低複雜度(就計算的平均和更高階矩而言)。
圖9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示例無線網路,在該示例無線網路中可以實施糾錯編碼。圖9所示的無線網路900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在不脫離本公開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無線網路900的其他實施例。無線網路900包括eNodeB、(eNB)901、eNB902和eNB903。eNB901與eNB 902和eNB 903通信。eNB901還與至少一個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930通信,例如Internet,專有IP網路或其他數據網路。
取決於網路類型,可以使用其他眾所周知的術語(例如“基站”或“接入點”)來代替“eNodeB”或“eNB”。為了方便起見,在本專利文件中使用術語“eNodeB”和“eNB”來指代提供對遠端終端的無線接入的網路基礎設施元件。此外,根據網路類型,可以使用其他眾所周知的術語,例如“移動台”(或“MS”)、“用戶站”(或“SS”)、“遠端終端機”、“無線終端”或“用戶設備”, 來代替“用戶設備”或“UE”。為了方便起見,在本專利文件中使用術語“用戶設備”和“UE”來指代無線接入eNB的遠端無線裝置,而不管UE是移動設備(諸如行動電話還是智慧型電話)還是通常被視為固定設備(例如臺式電腦或自動售貨機)。
eNB 902為eNB 902的覆蓋區域920內的第一多個用戶設備(UE)提供對網路930的無線寬頻接入(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所述第一多個UE包括UE 911,其可以位於小型企業(SB)中;UE 912,其可以位於企業(E)中;UE 913,其可以位於WiFi熱點(HS)中;UE 914,其可以位於第一住宅(R)中;UE 915,其可以位於第二住宅(R)中;UE 916,其可以是諸如蜂窩電話、無線膝上型電腦、無線個人數位助理(PDA)、平板電腦等的移動設備(M)。eNB 903為eNB 903的覆蓋區域925內的第二多個UE提供對網路930的無線寬頻接入。第二多個UE包括UE 915和UE916。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eNB 901-903可以使用3G、4G或5G、長期演進(LTE)、LTE-A、WiMAX或其他高級無線通訊技術彼此通信並且與UE 911-916通信。
虛線示出了覆蓋區域920和925的大致範圍,其被示出為近似圓形,這僅出於說明和解釋的目的。應該清楚地理解,與eNB相關聯的覆蓋區域,諸如覆蓋區域920和925,可以具有其他形狀,包括不規則形狀,這具體取決於eNB的配置以及與自然和人為障礙物相關的無線電環境的變化。
如以下更詳細地描述,BS 901、BS 902和BS 903中的一個或多個包括如本公開的實施例中所描述的2D天線陣列。在一些實施例中,BS 901、BS 902和BS 903中的一個或多個支持用於具有2D天線陣列的系統的碼本設計和結構。
儘管圖9示出了無線網路900的一個示例,可以對圖9進行各種改變。例如,無線網路900可以以任何合適的佈置包括任意數量的eNB和任意數量的UE。而且,eNB 901可以直接與任何數量的UE通信,並且向那些UE提供對網路930的無線寬頻接入。類似地,每個eNB 902-903可以直接與網路930通信,並向UE提供對網路930的直接無線寬頻接入。此外,eNB 901、902和/或903可以提供對其他或附加外部網路(例如作為外部電話網絡或其他類型的數據網路)的接入。
如下面更詳細地描述的,可以在eNB(諸如eNB 902)和/或UE(諸如UE 916)中實施在附圖中描繪的以及在上面描述的示例信道解碼系統。
圖10A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示例用戶設備網路,在其中可以實現糾錯編碼。圖10A中示出的UE 916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並且圖9的UE 911-915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配置。然而,UE具有各種各樣的配置,圖10A并不將本公開的範圍限於UE的任何特定實現。
UE 916包括天線1005、射頻(RF)收發器1010、發射(TX)處理電路1015(其可以包括圖1中的編碼器110)、麥克風1020和接收(RX)處理電路1025(其可以包括圖1中的解碼器130)。UE 916還包括揚聲器1030、主處理器1040、輸入/輸出(I/O)介面(IF)1045、小鍵盤1050、顯示器1055和記憶體1060。記憶體1060包括基本作業系統(OS)程式1061和一個或多個應用1062。OS程式1061、或應用1062之一或它們的某種組合可以實施用於採用如圖1至8的各個實施例中所描述的糾錯編碼的程式設計。
RF收發器1010從天線1005接收由網路1000的eNB傳輸的輸入RF信號。RF收發器1010可以將輸入RF信號下變頻以生成中頻(IF)或基帶信號,中頻(IF)或基帶信號將被發送到接收器(Rx)處理電路1025。Rx處理電路1025將處理後的信號傳輸到揚聲器1030(例如用於語音數據)或主處理器1040以進行進一步處理(例如用於Web流覽數據)。
發射(Tx)處理電路1015從麥克風1020接收類比或數位語音數據或其他傳出基帶數據(例如Web數據,電子郵件或互動式視頻遊戲數據),作為用於源數據塊的至少一些輸入數據。Tx處理電路1015實施編碼。RF收發器1010從Tx處理電路1015接收輸出的經處理的基帶或IF信號,並將基帶或IF信號上變頻為經由天線1005發射的RF信號。
主處理器104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或其他處理設備,並執行儲存在記憶體1060中的基本OS程式1061,以便控制UE 916的整體操作。例如,主處理器1040可以根據眾所周知的原理通過RF收發器1010,Rx處理電路1025和Tx處理電路1015來控制前向信道信號的接收和反向信道信號的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主處理器1040包括至少一個可程式設計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主處理器包括專用電路(例如,用於系統和/或非系統的編碼或解碼過程、刪除過程、數據映射等)以及(可選)可程式設計邏輯或處理電路。
主處理器1040還能夠執行駐留在記憶體1060中的其他處理和程式,例如用於具有2D天線陣列的系統的信道品質測量和報告的操作。主處理器1040可以根據執行過程的需要將數據和/或指令移入或移出記憶體1060。在一些實施例中,主處理器1040被配置為基於OS程式1061或回應於從eNB或運營商接收到的信號來執行應用1062。主處理器1040也耦合到I/O介面1045,這向UE 916提供連接到諸如膝上型電腦和掌上型電腦的其他設備的能力。I/O介面1045是這些配件裝置與主控制器1040之間的通信路徑。
主處理器1040還耦合到小鍵盤1050(其可以簡單地是單個按鈕或者可以是按鈕的陣列或其他集合)和顯示單元1055。UE916的操作者可以使用小鍵盤1050將數據輸入到UE 916。顯示器1055可以是觸控式螢幕顯示器或能夠渲染諸如來自網站的文本和/或至少有限的圖形、並且根據已知實踐由使用者接收觸摸輸入的其他顯示器。記憶體1060耦合到主處理器1040,並且記憶體10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並且記憶體1060的另一部分可以包括快閃記憶體或其他唯讀記憶體(ROM)。
儘管圖10A示出了UE 916的一個示例,但是可以對圖10A進行各種改變。例如,圖10A中的各種元件可以組合、進一步細分或省略圖10A所示的元件,並且可以根據特定需要添加其他元件。作為特定示例,主處理器1040可以被劃分為多個處理器,諸如一個或多個中央處理單元(CPU)和一個或多個圖形處理單元(GPU)。此外,雖然圖10A示出了被配置為行動電話或智慧型電話的UE 916,但是UE可以被配置為作為其他類型的移動或固定設備進行操作。
圖10B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示例增強型NodeB(eNB)網路,在其中可以實施糾錯編碼。圖10B中所示的eNB 902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圖9的其他eNB可能有相同或類似的配置。然而,eNB具有各種各樣的配置,圖10B并不將本公開的範圍限於eNB的任何特定實施方式。注意,eNB 901和eNB 903可以包括與eNB 1002相同或相似的結構。
參照圖10B,eNB 902包括多個天線1070a-1070n、多個RF收發器1072a-1072n、發射(Tx)處理電路1074和接收(Rx)處理電路1076。在某些實施例中,多個天線1070a-1070n中的一個或多個包括2D天線陣列。eNB 902還包括控制器/處理器1078,記憶體1080以及回程或網路介面1082。
RF收發器1072a-1072n從天線1070a-1070n接收輸入的RF信號,諸如由UE或其他eNB傳輸的信號。RF收發器1072a-1072n將輸入的RF信號下變頻以產生IF或基帶信號。IF或基帶信號被發送到Rx處理電路1076,Rx處理電路1076通過對基帶或IF信號進行濾波,解碼和/或數位化來生成處理後的信號。Rx處理電路1076將處理後的信號傳輸到控制器/處理器1078以進行進一步處理。
Tx處理電路1074從控制器/處理器1078接收類比或數位數據(例如語音數據、web數據、電子郵件或互動式視頻遊戲數據),作為用於源數據塊的至少一些輸入數據。Tx處理電路1074實施電路以對輸出的基帶數據進行編碼、複用和/或數位化,從而生成處理後的信號。RF收發器1072a-1072n從Tx處理電路1074接收輸出的處理後的信號,並將基帶或IF信號上變頻為經由天線1070a-1070n發射的RF信號。
控制器/處理器1078可以包括控制eNB 902的整體操作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或其他處理設備。例如,控制器/處理器1078可以根據眾所周知的原理通過RF收發器1072a-1072n、接收處理電路1076和發送處理電路1074控制前向信道信號的接收和反向信道信號的傳輸。控制器/處理器878也可以支持附加功能,例如更高級的無線通訊功能。控制器/處理器1078可以在eNB 902中支援各種各樣的其他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處理器1078包括至少一個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主處理器包括專用電路(例如,用於系統和/或非系統的編碼過程、刪除過程、數據映射等)以及(可選地)可程式設計邏輯或處理電路。
控制器/處理器1078還能夠執行駐留在記憶體1080中的程式和其他處理,例如基本OS。控制器/處理器1078還能夠支持具有2D天線陣列的系統的信道品質測量和報告。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處理器1078支持實體之間的通信。控制器/處理器1078可以根據執行過程的需要將數據和/或指令移入或移出記憶體1080。
控制器/處理器1078也耦合到回程或網路介面1082。回程或網路介面1082允許eNB 902通過回程連接或網路與其他裝置或系統通信。介面1082可以支持通過任何合適的有線或無線連接的通信。例如,當eNB 902被實施為蜂窩通信系統的一部分(諸如支持3G、4G、5G、LTE或LTE-A的一個)時,介面1082可以允許eNB 902通過有線或無線回程連接與其他eNB通信。當eNB 902被實施為接入點時,介面1082可以允許eNB 702通過有線或無線局域網或者通過有線或無線連接與較大的網路(例如因特網)通信。介面1082包括支持通過有線或無線連接(例如乙太網或RF收發器)進行通信的任何合適的結構。
記憶體1080耦合至控制器/處理器1078。記憶體1080的一部分可以包括RAM,並且記憶體1080的另一部分可以包括快閃記憶體或其他ROM。在某些實施例中,多個指令被儲存在記憶體中。指令被配置為使控制器/處理器1078執行系統和/或非系統的編碼或解碼過程、刪除過程、數據映射等。
儘管圖10B示出了eNB 902的一個示例,但是可以對圖10B進行各種改變。例如,eNB 902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所示的每個元件。作為特定示例,接入點可以包括多個介面1082,並且控制器/處理器1078可以支持路由功能以在不同的網路位址之間路由數據。作為另一特定示例,雖然被示出為包括Tx處理電路1074的單個實例和Rx處理電路1076的單個實例,但是eNB 902可以包括每個的多個實例(例如每個RF收發器一個實例)。
與現有技術的比較。在本公開的這一部分中,我們將本原理與現有技術進行比較,並指出一些關鍵差異。
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本原理的最重要方面是,與現有技術相比,它們提供了顯著的性能增益,如圖8所示。通過組合幾種技術獲得了這種改進。內部變換用作創建信道極化的一種方式。外部轉換用於創建樹碼。數據索引集選擇方法(基於新穎的評分函數方法)用於根據解碼器處的深度優先樹搜索演算法可用的極化信息量來調節源數據位源的接收。當方程被雜訊破壞時,本原理使用三角分解作為求解線性方程組的有效且強大的方法。
極化編碼中的現有技術通過各種級聯方案,尤其是通過使用CRC作為外部碼和用於解碼內部極化碼的列表解碼器,來獲得最公知的性能結果。在這樣的CRC輔助列表解碼方法中,受R=Rout Rin 的約束,外碼的速率Rout 接近1,而內碼的速率Rin 略高於整個碼的目標速率R;複雜度幾乎完全位於內部解碼器內部,而外部解碼器執行簡單的CRC校驗。本原理在某些重要方面與現有技術中的級聯方案不同。首先,本原理在其優選實施例中採用速率Rin 接近1的內部碼和速率Rout 接近R的外部碼。換句話說,內部碼不增加任何顯著冗餘(因此不存在明顯的糾錯能力作為獨立碼)。本原理主要依靠強外碼來進行糾錯,現有技術的級聯方法主要依靠內碼的強度來進行糾錯。
在現有技術中,極座標變換被用作獨立的編碼方案,其中極座標變換輸入的一些座標被凍結;本原理採用極性變換作為產生信道極化的手段。在其優選實施例中,本原理利用內部解碼器提供的極化互資訊來構造可以使用樹搜索演算法來解碼的樹碼。
對於低複雜度,使用卷積運算來構造樹碼。與現有技術中的卷積碼不同,卷積運算的輸入是數據符號和凍結符號的混合。數據符號和凍結符號的混合是根據一種演算法完成的,該演算法通過內部變換將提供的數據速率與來自信道的極化資訊進行匹配。在它們的優選實施例中,TF碼既具有用於解碼外部碼的強解碼器(順序解碼器)的優點,又具有用於提高由內部變換提供的順序解碼的截止率的極化的有益效果。
現有技術中的卷積編碼使用時不變速率分佈,其適合於無記憶信道。當外部變換的輸入的座標的子集被凍結時,本原理採用一種卷積編碼。然而,所得的卷積碼具有隨時間變化的速率分佈,其與外部變換所看到的有效信道的時變資訊分佈相匹配。現有技術中的卷積碼需要終端;根據本原理的外部變換不使用終端。
現有技術中的順序解碼器主要與無記憶信道一起使用;本發明的原理採用順序解碼來在具有記憶體的信道上解碼代碼(由內部極性變換創建的信道具有記憶體)。現有技術中的順序解碼器使用不依賴於節點深度的時不變偏置項。根據本原理的順序解碼器使用隨時間變化的偏置項,該偏置項取決於碼樹中節點的深度。
本原理的擴展。在這裡,我們指出了可以容易地擴展本原理的一些方向。所有這樣的擴展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是清楚的,並且它們被本公開覆蓋。
如上所述,本原理可以與任何樹搜索演算法一起用作外部解碼器232的一部分。一種可能性是使用維特比解碼,它是一種用於在無記憶信道上解碼卷積碼的ML過程。由於因在信道120和外部解碼器232之間存在內部解碼器231而使外部編碼器232看到有記憶的信道,因此Viterbi解碼對於解碼TF碼不是最佳的。但是,仍然可以使用有或沒有列表的Viterbi解碼器來解碼TF碼。
為了簡化說明,我們限定了TF碼,使得外部變換Gout 是嚴格的上三角矩陣,并且內部變換Gin 是嚴格的下三角矩陣。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清楚的是,即使人們使用形式為
Figure 02_image823
的外部變換或形式為
Figure 02_image825
的內部變換,其中
Figure 02_image239
Figure 02_image827
Figure 02_image829
Figure 02_image831
是置換矩陣,而
Figure 02_image833
Figure 02_image835
分別是嚴格上三角矩陣和嚴格下三角矩陣。本原理預見到,這種排列的引入可以促進本原理在硬體或軟體中的實現。本公開的內容涵蓋了本公開中的方法的所有此類變型。
在本原理的優選實施例中,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57
和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2_image163
是非奇異矩陣。然而,我們預見到,在本原理的一些實施例中,
Figure 02_image157
Figure 02_image163
可以是奇異矩陣或非方形矩陣。例如,如果TCB的某些元素被刪除,則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相當於刪除
Figure 02_image163
的某些列。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清楚的是,即使當外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57
和內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63
不具有相同尺寸時,也可以應用本原理背後的基本思想。例如,如果
Figure 02_image163
的行數大於
Figure 02_image157
的列數,則可以將第二個源數據塊或第二個凍結數據塊插入內部變換
Figure 02_image163
的輸入中。
儘管在本文中詳細描述並在附圖中描繪了利用生成矩陣的三角分解進行糾錯編碼的方法和裝置的特定實施例,但是應當理解,本公開內容所涵蓋的主題僅受申請專利範圍所限。儘管已經利用示例性實施例描述了本公開,但是可以向本領域技術人員提出各種改變和修改。本公開旨在涵蓋落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的這種改變和修改。本申請中的描述不應理解為暗示任何特定的元素、步驟或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或必須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範圍內的要素:專利主題的範圍僅由授權的申請專利範圍限定。此外,針對任何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或申請專利範圍要素,所有這些申請專利範圍均無意援引35 USC§112(f)條款,除非在特定申請專利範圍中明確使用了確切的詞語“用於……的裝置”或“用於……的步驟”,其後跟隨表示功能的分詞短語。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諸如(但不限於)“機構”、“模組”、“設備”、“單元”、“部件”、“元件”、“構件”、“裝置”、“機器”、“系統”、“處理器”或“控制器”的術語應理解為並意在指代相關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結構,這些結構通過申請專利範圍本身的特徵而被進一步修飾或增強,而無意援引35 USC §112(f)條款。
100:通信系統 110:編碼器 120:信道 130:解碼器 200:TF編碼系統 210:TF編碼器 211:數據插入器 212:外部變換 213:內部變換 230:TF解碼器 231:內部解碼器 232:外部解碼器 233:數據提取器 300:數據插入器 301、302、303、502a、502b、502c:暫存器 400:演算法 500:外部變換電路 501:串列輸入埠 502:移位暫存器 503:加法器 504:重定電路 505:串列輸出埠 600:極坐標變換電路 601:並行輸入埠 602:並行輸出埠 700:堆棧解碼器、流程圖 701~706:步驟 800:模擬結果 801~805、811~816:曲線 810:曲線圖 900:無線網路 901、902、903:eNB 911~916:UE 920、925:覆蓋區域 930:網路 1005、1070a~1070n:天線 1010、1072a~1072n:射頻收發器 1015:發射處理電路 1020:麥克風 1025:接收處理電路 1030:揚聲器 1040:主處理器 1045:輸入/輸出介面 1050:輸入裝置 1055:顯示器 1060、1080:記憶體 1061:OS程式 1062:應用 1074:發射處理電路 1076:接收處理電路 1078:控制器/處理器 1082:回程或網路介面
圖1是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採用糾錯編碼的通信系統的功能框圖。 圖2是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採用三角分解編碼的通信系統的功能框圖。 圖3是用於實施與圖1的系統一起使用的示例性硬體數據插入器的電路。 圖4是用於在與圖1的系統一起使用的軟體中實施示例性數據插入器的偽碼。 圖5是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用於在採用糾錯編碼的通信系統中使用的示例性外部變換。 圖6是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用於在使用糾錯編碼的通信系統中使用的示例性極座標變換電路。 圖7是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用於在採用糾錯編碼的通信系統中使用的堆棧解碼器的流程圖。 圖8A是示出證明瞭本原理相對於極化碼中的現有技術的性能優勢的模擬結果的曲線圖。 圖8B是比較本原理和現有技術的資訊和速率分配分佈(profile)的圖。 圖9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在其中可以實施糾錯編碼的示例無線網路。 圖10A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在其中可以實現糾錯編碼的示例用戶設備網路。 圖10B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在其中可以實施糾錯編碼的示例增強型NodeB(eNB)網路。
120:信道
200:TF編碼系統
210:TF編碼器
211:數據插入器
212:外部變換
213:內部變換
231:內部解碼器
232:外部解碼器
233:數據提取器

Claims (24)

  1. 一種用於通信系統中以可靠地傳輸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37
    的編碼器裝置,所述編碼器裝置根據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39
    和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進行配置,所述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39
    能夠三角分解為嚴格上三角矩陣和嚴格下三角矩陣的積,所述編碼器裝置包括: 數據插入器和變換編碼器; 其中,所述數據插入器被配置為接收所述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37
    ,生成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並將所述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傳遞到所述變換編碼器,所述數據容器塊包括數據部分
    Figure 03_image845
    ,所述數據部分包括由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指示的所述數據容器塊的元素,所述數據部分
    Figure 03_image845
    由所述源數據塊d確定, 其中,所述變換編碼器被配置為接收所述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並計算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由此
    Figure 03_image849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編碼器裝置,其中,所述變換編碼器包括: 外部變換編碼器,其被配置為接收所述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並計算外部變換塊
    Figure 03_image851
    ,由此對於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Figure 03_image855
    ,以及 內部變換編碼器,其被配置為接收所述外部變換塊
    Figure 03_image851
    並計算所述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由此對於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Figure 03_image859
    , 其中,所述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和所述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形成所述變換矩陣的三角分解,由此
    Figure 03_image861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編碼器裝置,其中,所述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是由因果脈衝回應
    Figure 03_image863
    限定的Toeplitz矩陣,其中m> 0,
    Figure 03_image865
    ,且
    Figure 03_image867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編碼器裝置,其中,所述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具有Kronecker積形式
    Figure 03_image869
    ,其中,對於每個i=1,⋯,n,
    Figure 03_image871
    是下三角矩陣。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編碼器裝置,其中對於每個
    Figure 03_image873
    .,
    Figure 03_image875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編碼器裝置,其中,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通過視窗評分函數方法來進行選擇,其中所述視窗評分函數方法中的視窗大小大於1。
  7. 如請求項3所述的編碼器裝置,其中,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通過逐點評分函數方法來進行選擇。
  8. 一種用於對接收到的碼塊
    Figure 03_image877
    進行解碼的解碼器裝置,所述接收到的碼塊
    Figure 03_image877
    表示雜訊版本的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所述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是通過由編碼器針對預定碼對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37
    進行編碼來獲得的,所述針對預定碼的編碼器接收所述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37
    ,並計算所述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由此對於預定生成矩陣
    Figure 03_image879
    和預定偏移塊
    Figure 03_image881
    Figure 03_image883
    ;所述解碼器裝置被配置有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和凍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85
    ,其中,所述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所述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和所述凍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85
    定義了與預定碼等效的碼,由此,對於
    Figure 03_image887
    Figure 03_image889
    的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
    Figure 03_image891
    所述解碼器裝置包括: 內部解碼器和外部解碼器; 其中,所述內部解碼器被配置為接收所接收的碼塊
    Figure 03_image877
    ,並且從所述外部解碼器接收節點度量請求,根據所述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計算節點度量,並將計算出的節點度量發送至所述外部解碼器; 其中,所述外部解碼器被配置為向所述內部解碼器發送節點度量請求,從所述內部解碼器接收計算的節點度量,並且根據所述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凍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85
    ,來計算解碼的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93
    ; 其中,所述解碼器裝置還被配置以根據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從所述解碼的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93
    中提取解碼的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95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解碼器裝置,其中,所述內部解碼器根據用於極化碼的連續消除解碼器來生成節點度量值。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解碼器裝置,其中,所述外部解碼器通過使用樹搜索演算法來計算所述解碼數據容器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解碼器裝置,其中,所述樹搜索演算法是深度優先樹搜索演算法。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解碼器裝置,其中,所述節點度量是Fano度量。
  13. 一種使用編碼器裝置用於通信系統中以可靠地傳輸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37
    的編碼方法,所述編碼器裝置包括數據插入器和變換編碼器,並且所述編碼器裝置根據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39
    和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進行配置,所述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39
    能夠三角分解為嚴格上三角矩陣和嚴格下三角矩陣的積,所述編碼方法包括: 在所述數據插入器處接收所述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37
    ; 在所述數據插入器內生成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 將所述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從所述數據插入器傳遞到所述變換編碼器; 在所述變換編碼器處從所述數據插入器接收所述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並且 在所述變換編碼器中計算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由此
    Figure 03_image849
    , 其中,所述數據容器塊包括數據部分
    Figure 03_image845
    ,所述數據部分包括由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指示的所述數據容器塊的元素,所述數據部分
    Figure 03_image845
    由所述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37
    確定。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編碼方法,其中,所述變換編碼器包括: 外部變換編碼器,其接收所述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並計算所述外部變換塊
    Figure 03_image851
    ,由此對於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Figure 03_image855
    ;以及 內部變換編碼器,其接收外部變換塊
    Figure 03_image851
    並計算所述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由此對於內部變換矩陣Gin
    Figure 03_image859
    , 其中,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和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形成所述變換矩陣的三角分解,由此
    Figure 03_image861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編碼方法,其中,所述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是由因果脈衝回應
    Figure 03_image863
    限定的Toeplitz矩陣,其中m> 0,
    Figure 03_image865
    Figure 03_image867
  1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編碼方法,其中,所述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具有Kronecker積形式
    Figure 03_image869
    ,其中,對於每個i = 1,⋯,n,
    Figure 03_image871
    是下三角矩陣。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編碼方法,其中對於每個
    Figure 03_image873
    .,
    Figure 03_image875
  18. 如請求項13所述的編碼方法,其中,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通過視窗評分函數方法來進行選擇,其中所述視窗評分函數方法中的視窗大小大於1。
  19.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編碼方法,其中,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通過逐點評分函數方法來進行選擇。
  20. 一種用於對接收到的碼塊
    Figure 03_image877
    進行解碼的解碼方法,所述接收到的碼塊
    Figure 03_image877
    表示雜訊版本的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所述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是通過由編碼器針對預定碼對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37
    進行編碼而獲得的,所述針對預定碼的編碼器接收所述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37
    ,並計算所述發送碼塊
    Figure 03_image847
    ,由此,對於預定生成矩陣
    Figure 03_image879
    和預定偏移塊
    Figure 03_image881
    Figure 03_image883
    ;所述解碼器裝置包括內部解碼器和外部解碼器,并被配置有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和凍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85
    ,其中,所述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所述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和所述凍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85
    定義了與所述預定碼等效的碼,由此,對於
    Figure 03_image887
    Figure 03_image889
    的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43
    ,
    Figure 03_image849
    ,所述解碼方法包括: 在所述內部解碼器處接收所接收的碼塊
    Figure 03_image877
    ; 從所述外部解碼器向所述內部解碼器發送節點度量請求; 在所述內部解碼器處,從所述外部解碼器接收節點度量請求; 在所述內部解碼器中,根據所述內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7
    計算節點度量; 從所述內部解碼器向所述外部解碼器發送計算出的節點度量; 在所述外部解碼器處,從所述內部解碼器接收計算出的節點度量; 在所述外部解碼器中,根據所述外部變換矩陣
    Figure 03_image853
    、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和所述凍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85
    ,來計算解碼後的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93
    ;以及 根據所述數據索引集
    Figure 03_image841
    ,從所述解碼數據容器塊
    Figure 03_image893
    中提取解碼源數據塊
    Figure 03_image895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解碼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內部解碼器中,根據用於極化碼的連續消除解碼器來生成節點度量值。
  22. 如請求項20所述的解碼方法,還包括: 通過使用樹搜索演算法,在所述外部解碼器中計算解碼後的數據容器塊。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解碼方法,其中,所述樹搜索演算法是深度優先樹搜索演算法。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解碼方法,其中,所述節點度量是Fano度量。
TW109121443A 2019-06-26 2020-06-24 利用生成矩陣的三角分解進行糾錯編碼的方法及裝置 TW2021078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453,887 2019-06-26
US16/453,887 US11405055B2 (en) 2019-06-26 2019-06-26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with triangular factorization of generator matrix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7857A true TW202107857A (zh) 2021-02-16

Family

ID=71728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1443A TW202107857A (zh) 2019-06-26 2020-06-24 利用生成矩陣的三角分解進行糾錯編碼的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5055B2 (zh)
EP (2) EP4293918A3 (zh)
JP (1) JP2022544645A (zh)
KR (1) KR20220028031A (zh)
CN (1) CN114342266B (zh)
TW (1) TW202107857A (zh)
WO (1) WO20202610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76708A1 (en) * 2017-01-09 2022-11-24 Zte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6895B2 (en) * 2019-05-22 2021-09-21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Security, Llc Mimicking of corruption in images
US11271593B2 (en) * 2019-12-02 2022-03-08 Polaran Yazilim Bilisim Danismanlik Ithalatihracat Sanayi Ticaret Limited Sirketi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atic encoding of data in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using triangular factorization of generator matrix
CN115398809A (zh) * 2020-03-16 2022-11-25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极化调整卷积码的列表解码
US11418220B2 (en) * 2020-03-20 2022-08-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 segmented polarization-adjusted convolutional (PAC) code
US11689218B2 (en) * 2021-02-19 2023-06-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polar cod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63642C (en) * 2004-08-10 2013-10-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a block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JP4821684B2 (ja) * 2007-04-02 2011-11-2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符号化装置および符号化プログラム
US9362956B2 (en) * 2013-01-23 2016-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data using concatenated polar codes
WO2018060961A1 (en) 2016-09-30 2018-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patially coupled polar codes
US10031806B2 (en) * 2016-11-01 2018-07-24 Cisco Technology, Inc. Efficient repair of erasure coded data based on coefficient matrix decomposition
US10608999B2 (en) * 2016-12-08 2020-03-31 Celeno Communications (Israel) Ltd. Establishing a secure uplink channel by transmitting a secret word over a secure downlink channel
EP3926835A3 (en) * 2017-01-10 2022-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ing and decoding of a polar code concatenated with interleaving with an outer systematic code
CN108737021B (zh) 2017-04-25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olar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933641B (zh) * 2017-05-22 2022-10-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GB2563419B (en) * 2017-06-15 2020-04-22 Accelercomm Ltd Polar decoder, communication unit,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therefor
WO2019064550A1 (ja) * 2017-09-29 2019-04-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404291B2 (en) * 2017-11-29 2019-09-03 Polaran Yazilim Bilisim Danismanlik Ithalet Ihracat Sanayi Ticaret Limited Sirketi Method and system for error correction in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low complexity systematic encoder
US10700829B2 (en) * 2018-02-14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of a scrambled payloa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76708A1 (en) * 2017-01-09 2022-11-24 Zte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799498B2 (en) 2017-01-09 2023-10-24 Zte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909417B2 (en) * 2017-01-09 2024-02-20 Zte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412385A1 (en) 2020-12-31
EP4293918A3 (en) 2024-03-06
WO2020261038A1 (en) 2020-12-30
JP2022544645A (ja) 2022-10-20
CN114342266B (zh) 2022-12-20
CN114342266A (zh) 2022-04-12
US11405055B2 (en) 2022-08-02
EP3991328A1 (en) 2022-05-04
WO2020261038A4 (en) 2021-02-25
KR20220028031A (ko) 2022-03-08
EP4293918A2 (en) 2023-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07857A (zh) 利用生成矩陣的三角分解進行糾錯編碼的方法及裝置
JP7083550B2 (ja) 圧縮チャネル出力情報を用いてデータを復号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RU2663708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CN112425103B (zh) 使用系统极化编码重传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WO2019158031A1 (zh) 编码的方法、译码的方法、编码设备和译码设备
Fritzmann et al. Analysis of error-correcting codes for lattice-based key exchange
JP2018503331A (ja) Polar符号生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323727B2 (en) Alteration of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order in decoding of polar codes
EP4222869A1 (en) 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with outer block codes and inner polarization adjusted convolutional codes
KR102353777B1 (ko) 낮은 복잡도 체계적 인코더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전송에서의 오류 정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22541691A (ja) マルチレベルポーラ符号化変調送信及び受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GB2509073A (en)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ing using Interleaver Address Mappings
WO2018141271A1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EL KAIME et al. A survey of polar codes
Lu et al. Fully-parallel stochastic decoder for rate compatible modulation
TWI783727B (zh) 使用極化碼之通訊系統及其解碼方法
Huang et al. Research of Error Control Coding and Decoding
WO2023125061A1 (zh) 级联码的编码和译码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WO202403376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of polar codes
KR101574503B1 (ko) 시스테메틱 랩터 부호에 대한 복호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