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4993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4993A
TW202104993A TW109110829A TW109110829A TW202104993A TW 202104993 A TW202104993 A TW 202104993A TW 109110829 A TW109110829 A TW 109110829A TW 109110829 A TW109110829 A TW 109110829A TW 202104993 A TW202104993 A TW 2021049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ic particle
bodies
section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0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5798B (zh
Inventor
林明緯
李文暉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4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4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5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579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承載主體、一可撓式顯示面板、至少一第一磁性粒子及至少一第二磁性粒子。承載主體包括相互樞接的兩機體。可撓式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區段及一第二區段,第一區段及第二區段分別配置於兩機體。可撓式顯示面板適於隨著兩機體的相對展開而展開,且適於隨著兩機體的相對閉合而折疊於兩機體之間。第一磁性粒子配置於第一區段內,第二磁性粒子配置於第二區段內。第一磁性粒子與第二磁性粒子之間的磁吸力適於使兩機體維持為相對閉合的狀態。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可撓式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
隨著顯示面板製程的發展,可撓式顯示面板的製造技術逐漸成熟而使可撓式顯示面板普及於消費產品。可撓式顯示面板可應用於折疊式的手機及平板電腦等折疊式電子裝置,其同時配置於電子裝置的兩機體並可隨著兩機體的展開及閉合而撓曲。
在一些折疊式電子裝置中,於兩機體的邊框處分別配置磁鐵,以藉由磁鐵之間的磁吸力將兩機體維持於相對閉合的狀態。然而,當使用者將兩機體相對閉合時,兩機體於磁鐵所在之邊框處的表面相互碰撞而易受損。此外,磁鐵之配置會增加機體於邊框處的厚度,而有違現今電子裝置之薄型化的設計趨勢。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避免機體因相互碰撞而受損,且可具有較薄的厚度。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一承載主體、一可撓式顯示面板、至少一第一磁性粒子及至少一第二磁性粒子。承載主體包括相互樞接的兩機體。可撓式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區段及一第二區段,第一區段及第二區段分別配置於兩機體。可撓式顯示面板適於隨著兩機體的相對展開而展開,且適於隨著兩機體的相對閉合而折疊於兩機體之間。第一磁性粒子配置於第一區段內,第二磁性粒子配置於第二區段內。第一磁性粒子與第二磁性粒子之間的磁吸力適於使兩機體維持為相對閉合的狀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撓式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及圍繞顯示區的一非顯示區,第一磁性粒子及第二磁性粒子配置於非顯示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撓式顯示面板包括依序堆疊的一基材、至少一絕緣層、一顯示層及一保護層,第一磁性粒子及第二磁性粒子配置於基材、絕緣層及保護層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基材、絕緣層及保護層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厚度介於0.2微米與400微米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磁性粒子及第二磁性粒子的粒徑介於0.5微米與30微米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承載主體的周緣具有一邊框區,可撓式顯示面板包括一顯示層及覆蓋顯示層的一保護層,可撓式顯示面板延伸至邊框區上以使部分保護層位於邊框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兩機體相對閉合時,第一磁性粒子的第一磁極與第二磁性粒子的第二磁極彼此相向,彼此相向的第一磁極與第二磁極的極性相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磁性粒子及第二磁性粒子的材質為R-Fe-B系磁性材料。
基於上述,本發明在可撓式顯示面板的兩區段內分別配置了磁性粒子,使兩機體能夠藉由磁性粒子的磁吸力而維持為相對閉合的狀態。由於本發明是將磁性粒子摻雜於可撓式顯示面板內,而非如習知的配置方式般將磁鐵裝設於承載主體的邊框,故承載主體的邊框區不會因磁鐵之配置而增厚,以使顯示裝置具有較薄的厚度。也因此,可撓式顯示面板及其保護層可延伸至邊框區上以對邊框區進行保護,以避免邊框區在兩機體相對閉合時因相互碰撞而受損。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圖2繪示圖1的兩機體相對閉合。圖3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俯視圖。請參考圖1至圖3,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例如是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且包括一承載主體110及一可撓式顯示面板120。承載主體110包括兩機體112、114及一樞紐116,兩機體112、114藉由樞紐116而相互樞接。可撓式顯示面板120的一部分配置於承載主體110的機體112,可撓式顯示面板120的另一部分配置於承載主體110的機體114。可撓式顯示面板120可如圖1所示隨著兩機體112、114的相對展開而在兩機體112、114上展開,且可如圖2所示隨著兩機體112、114的相對閉合而折疊於兩機體112、114之間。
具體而言,可撓式顯示面板120包括一第一區段122、一第二區段124及一第三區段126,第一區段122配置於機體112,第二區段124配置於機體114,第三區段126連接於第一區段122與第二區段124之間。可撓式顯示面板120例如是藉由第三區段126的彎折而展開及折疊。依據不同的顯示模式,第一區段122及第二區段124可分別顯示不同畫面,且第一區段122、第二區段124及第三區段126可共同顯示單一畫面。
圖4是圖3的顯示裝置沿I-I線的局部剖面圖。圖5是圖4的顯示裝置成為閉合狀態的局部示意圖。請參考圖4及圖5,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更包括多個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多個第二磁性粒子130b。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的材質可為R-Fe-B系磁性材料或其他適當種類的磁性材料,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舉例來說,可將所述R-Fe-B系磁性材料中的部分鐵(Fe)置換為鈷(Co)。第一磁性粒子130a配置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20的第一區段122內,且第二磁性粒子130b配置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20的第二區段124內。當兩機體112、114如圖2所示相對閉合時,第一磁性粒子130a與第二磁性粒子130b如圖5所示相互吸引,此時第一磁性粒子130a與第二磁性粒子130b之間的磁吸力可使兩機體112、114維持為相對閉合的狀態。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可撓式顯示面板120如圖4所示包括依序堆疊的一支撐層120a、一基材120b、一絕緣層120c、一顯示層120d及一保護層120e。保護層120e覆蓋於顯示層120d上以保護顯示層120d。支撐層120a例如是不銹鋼片,基材120b、絕緣層120c及保護層120e的材質可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醯亞胺(PI)、胺甲酸乙酯樹脂(Urethane Resin)、聚氯乙烯樹脂(PVC)等。圖4將第一磁性粒子130a與第二磁性粒子130b繪示為配置於保護層120e內。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磁性粒子130a與第二磁性粒子130b可配置於支撐層120a、基材120b、絕緣層120c及保護層120e的至少其中之一,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摻雜了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的保護層120e的厚度T例如介於0.2微米與400微米之間。在其他實施例中,摻雜了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的支撐層120a、基材120b或絕緣層120c的厚度亦例如介於0.2微米與400微米之間。此外,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的粒徑例如介於0.5微米與30微米之間。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是將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摻雜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20內,而非如習知的配置方式般將磁鐵裝設於承載主體的邊框,故承載主體110的邊框區110a不會因磁鐵之配置而增厚,以使顯示裝置100具有較薄的厚度。也因此,可撓式顯示面板120可延伸至承載主體110的周緣的一邊框區110a上,使部分保護層120e位於邊框區110a,以藉由保護層120e的防撞耐磨之特性避免邊框區110a在兩機體112、114相對閉合時因相互碰撞而受損。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可撓式顯示面板120如圖3及圖4所示具有一顯示區R1及圍繞顯示區R1的一非顯示區R2,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如圖4所示配置於可撓式顯示面板120的非顯示區R2,而不會對可撓式顯示面板120顯示之畫面造成影響。其中,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在非顯示區R2的保護層120e中的重量百分比例如介於32%與40%之間。
圖6是圖5的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圖。請參考圖6,各第一磁性粒子130a具有極性相反的兩第一磁極130a1、130a2,各第二磁性粒子130b具有極性相反的兩第二磁極130b1、130b2。當兩機體112、114如圖2所示相對閉合時,第一磁性粒子130a的一第一磁極130a1與第二磁性粒子130b的一第二磁極130b1彼此相向,且第一磁極130a1與第二磁極130b1的極性相反,藉以在第一磁極130a1與第二磁極130b1之間產生磁吸力。舉例來說,若第一磁極130a1的極性為N極,則第二磁極130b1的極性為S極。反之,若第一磁極130a1的極性為S極,則第二磁極130b1的極性為N極。
圖7A及圖7B繪示圖6的第一磁性粒子及第二磁性粒子的配置流程,其中膠材(如樹脂)M例如為基材120b、絕緣層120c或保護層120e的母材。在製作可撓式顯示面板120的過程中,可如圖7A所示在膠材M尚未固化成基材120b、絕緣層120c或保護層120e時將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摻入膠材M。接著,如圖7B所示利用磁鐵50a、50b對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施加磁場,使第一磁性粒子130a的第一磁極130a1與第二磁性粒子130b的第二磁極130b1具有特定的朝向,即,圖6所示的朝向。待膠材M固化成基材120b、絕緣層120c或保護層120e後,第一磁性粒子130a的第一磁極130a1與第二磁性粒子130b的第二磁極130b1隨之固定為圖7B所示的朝向。詳細而言,磁鐵50a具有極性相反的兩第三磁極50a1、50a2,磁鐵50b具有極性相反的兩第四磁極50b1、50b2,第三磁極50a1的極性相反於第一磁極130a1及第二磁極130b1的極性,且第四磁極50b1的極性相反於第一磁極130a2及第二磁極130b2的極性。
圖6及圖7B所示的各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各第二磁性粒子130b的分佈位置僅為示意,其可為任何適當的分佈方式,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更可在各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各第二磁性粒子130b的至少局部表面配置電磁遮蔽層,以避免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的磁力對可撓式顯示面板120中的電性元件產生非預期的影響。
圖4所示的可撓式顯示面板及其顯示層僅為簡略示意,以下進行更詳細的相關說明。圖8繪示圖4的可撓式顯示面板的具體結構。如圖8所示,可撓式顯示面板120實際上可包含兩絕緣層120c、120c’,兩絕緣層120c、120c’分別位於顯示層120d的相對兩側。顯示層120d實際上可包含相互層疊的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120d1及一驅動陣列120d2,且包含對機發光二極體120d1及驅動陣列120d2進行封裝的一封裝薄膜(Thin Film Encapsulation,TFE)120d3。此外,基材120b可藉由兩光學膠層(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120f而膠合於支撐層120a及絕緣層120c。圖9至圖11分別繪示圖8的第一磁性粒子及第二磁性粒子的不同配置方式。第一磁性粒子130a及第二磁性粒子130b除了可如圖8所示配置於保護層120e,更可如圖9所示配置於絕緣層120c’,如圖10所示配置於絕緣層120c,或如圖11所示配置於基材120b。
綜上所述,本發明在可撓式顯示面板的兩區段內分別配置了磁性粒子,使兩機體能夠藉由磁性粒子的磁吸力而維持為相對閉合的狀態。由於本發明是將磁性粒子摻雜於可撓式顯示面板內,而非如習知的配置方式般將磁鐵裝設於承載主體的邊框,故承載主體的邊框區不會因磁鐵之配置而增厚,以使顯示裝置具有較薄的厚度。也因此,可撓式顯示面板及其保護層可延伸至邊框區上以對邊框區進行保護,以避免邊框區在兩機體相對閉合時因相互碰撞而受損。此外,磁性粒子可配置於可撓式顯示面板的非顯示區,而不會對可撓式顯示面板顯示之畫面造成影響。
50a、50b:磁鐵 50a1、50a2:第三磁極 50b1、50b2:第四磁極 100:顯示裝置 110:承載主體 110a:邊框區 112、114:機體 116:樞紐 120:可撓式顯示面板 120a:支撐層 120b:基材 120c、120c’:絕緣層 120d:顯示層 120d1:有機發光二極體 120d2:驅動陣列 120d3:封裝薄膜 120e:保護層 120f:光學膠層 122:第一區段 124:第二區段 126:第三區段 130a:第一磁性粒子 130a1、130a2:第一磁極 130b1、130b2:第二磁極 130b:第二磁性粒子 M:膠材 R1:顯示區 R2:非顯示區 T:厚度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2繪示圖1的兩機體相對閉合。 圖3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俯視圖。 圖4是圖3的顯示裝置沿I-I線的局部剖面圖。 圖5是圖4的顯示裝置成為閉合狀態的局部示意圖。 圖6是圖5的顯示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7A及圖7B繪示圖6的第一磁性粒子及第二磁性粒子的配置流程。 圖8繪示圖4的可撓式顯示面板的具體結構。 圖9至圖11分別繪示圖8的第一磁性粒子及第二磁性粒子的不同配置方式。
100:顯示裝置
110:承載主體
110a:邊框區
112、114:機體
120:可撓式顯示面板
120a:支撐層
120b:基材
120c:絕緣層
120d:顯示層
120e:保護層
122:第一區段
124:第二區段
130a:第一磁性粒子
130b:第二磁性粒子
R1:顯示區
R2:非顯示區
T:厚度

Claims (8)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承載主體,包括相互樞接的兩機體; 一可撓式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區段及一第二區段,其中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分別配置於該兩機體,該可撓式顯示面板適於隨著該兩機體的相對展開而展開,且適於隨著該兩機體的相對閉合而折疊於該兩機體之間; 至少一第一磁性粒子,配置於該第一區段內;以及 至少一第二磁性粒子,配置於該第二區段內,其中該至少一第一磁性粒子與該至少一第二磁性粒子之間的磁吸力適於使該兩機體維持為相對閉合的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及圍繞該顯示區的一非顯示區,該至少一第一磁性粒子及該至少一第二磁性粒子配置於該非顯示區。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可撓式顯示面板包括依序堆疊的一基材、至少一絕緣層、一顯示層及一保護層,該至少一第一磁性粒子及該至少一第二磁性粒子配置於該基材、該至少一絕緣層及該保護層的至少其中之一。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材、該至少一絕緣層及該保護層的該至少其中之一的厚度介於0.2微米與400微米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磁性粒子及該至少一第二磁性粒子的粒徑介於0.5微米與30微米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承載主體的周緣具有一邊框區,該可撓式顯示面板包括一顯示層及覆蓋該顯示層的一保護層,該可撓式顯示面板延伸至該邊框區上以使部分該保護層位於該邊框區。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當該兩機體相對閉合時,該至少一第一磁性粒子的一第一磁極與該至少一第二磁性粒子的一第二磁極彼此相向,彼此相向的該第一磁極與該第二磁極的極性相反。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磁性粒子及該至少一第二磁性粒子的材質為R-Fe-B系磁性材料。
TW109110829A 2019-07-16 2020-03-30 顯示裝置 TWI725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74677P 2019-07-16 2019-07-16
US62/874,677 2019-07-16
US201962885377P 2019-08-12 2019-08-12
US62/885,377 2019-08-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4993A true TW202104993A (zh) 2021-02-01
TWI725798B TWI725798B (zh) 2021-04-21

Family

ID=7574501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8688A TWI717960B (zh) 2019-07-16 2019-12-31 顯示裝置
TW109106893A TWI725756B (zh) 2019-07-16 2020-03-03 可折式顯示裝置、展開其的方法以及閉合其的方法
TW109110829A TWI725798B (zh) 2019-07-16 2020-03-30 顯示裝置
TW109122216A TWI788681B (zh) 2019-07-16 2020-07-01 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8688A TWI717960B (zh) 2019-07-16 2019-12-31 顯示裝置
TW109106893A TWI725756B (zh) 2019-07-16 2020-03-03 可折式顯示裝置、展開其的方法以及閉合其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2216A TWI788681B (zh) 2019-07-16 2020-07-01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4) TWI71796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20046A1 (ja) * 2003-08-21 2005-03-03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
TWI441115B (zh) * 2007-11-21 2014-06-11 Creator Technology Bv 具有可撓式顯示器之電子裝置
TWI411376B (zh) * 2009-03-16 2013-10-01 Asustek Comp Inc 電子裝置
TWM411763U (en) * 2011-03-29 2011-09-11 Yan-Wei Ke Support structure and the outer shell has a support structure
TWM425313U (en) * 2011-12-02 2012-03-21 Top Victory Invest Ltd Extended structure of display device for connecting mobile device
TWM438104U (en) * 2012-04-18 2012-09-21 New Box Co Ltd Portable mobile phone placement rack
TWI489249B (zh) * 2012-08-08 2015-06-21 Wistron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殼體結構
TWM464574U (zh) * 2013-05-23 2013-11-01 Shi-Jia Liu 支撐結構
KR102138753B1 (ko) * 2013-11-22 2020-07-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표시장치
TWM485339U (zh) * 2014-05-30 2014-09-01 Comart Corp 行動裝置支架之快拆組件
KR102209514B1 (ko) * 2014-09-05 2021-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TWM511063U (zh) * 2015-03-27 2015-10-21 Wei-Yin Cai 行動裝置的殼套
TWI557355B (zh) * 2015-05-29 2016-11-11 Can quickly disassemble the assembly
TWI538601B (zh) * 2015-10-08 2016-06-11 Bay Chin Co Ltd Protective device for mobile device
TWM549887U (zh) * 2017-05-12 2017-10-01 Ping-Yu Qiu 多功能電子裝置之支架結構
KR102362096B1 (ko) * 2017-05-29 2022-02-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834793B1 (ko) * 2017-07-28 2018-03-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407767B1 (ko) * 2017-10-19 2022-06-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M562546U (zh) * 2018-02-13 2018-06-21 Gu ming zhou 行動裝置之護套支架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6146A (zh) 2021-02-01
TWI725756B (zh) 2021-04-21
TWI717960B (zh) 2021-02-01
TW202104998A (zh) 2021-02-01
TWI788681B (zh) 2023-01-01
TWI725798B (zh) 2021-04-21
TW202105002A (zh) 202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4460B2 (ja) 電子機器
TWI706583B (zh) 顯示設備
KR102105143B1 (ko) 발광 장치
CN107871451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使其弯曲的方法
US932495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987434A (zh) 电致发光设备、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65063A (zh) 显示装置
US2020019470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9218930A (zh) 面板底构件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1074913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295446A (zh) 面板振动型发声激励器及包括其的双面显示装置
US957069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844237B2 (en) Display device, mask frame,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US20190227603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638076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210046879A (ko) 표시 장치
US1182238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004429A1 (en) Digitiz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I725798B (zh) 顯示裝置
CN217280778U (zh) 显示装置
US11294423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8038470U (zh) 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US2023014549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2133133A (zh) 顯示裝置,畫素陣列及其製造方法
KR20230096186A (ko)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