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4897A - 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 - Google Patents

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4897A
TW202104897A TW108130809A TW108130809A TW202104897A TW 202104897 A TW202104897 A TW 202104897A TW 108130809 A TW108130809 A TW 108130809A TW 108130809 A TW108130809 A TW 108130809A TW 202104897 A TW202104897 A TW 2021048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detection
elastic layer
reaction zone
enhanc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0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祈翰
廖書賢
蔡淯亘
張景裕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4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489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58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diffusion or migration of antigen or antibo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種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包含步驟:提供檢測裝置,包含管件、入口槽及氣腔,入口槽及氣腔分別與管件之第一端及第二端連通,氣腔設有彈性層,管件設有結合材料作為反應區;將樣本置於入口槽,其中樣本包含檢測材料;提供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驅動樣本往管件之第二端移動,使部分的檢測材料與管件中的結合材料進行結合;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驅動樣本往管件之第一端移動,使更多的檢測材料與管件中的結合材料進行結合;重複前兩步驟至少一次;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驅動樣本離開反應區;及進行反應區之訊號量測。

Description

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
本案係關於一種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尤指一種應用於體外檢測且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
生物檢測裝置係在裝置上放置特定的生物材料(例如核酸或蛋白質),以與待測檢體中特定的生物材料發生特異性的反應,而反應後的訊號可經各種感應器或感應物質定量,進而得知生物反應。舉例而言,傳統的生物檢測卡匣可利用側向流層析技術進行檢測,透過大孔徑的微孔濾膜為載體,例如硝酸纖維膜(nitrocellulose membrane,簡稱NC膜),將特異性抗體或抗原固定在NC膜上面,並以膠體金(colloidal gold)顆粒作為試劑呈色劑,以檢測檢體中是否有欲偵測之抗體或抗原存在。
第1圖即顯示傳統的生物檢測技術示意圖。如圖所示,生物檢測卡匣1包含NC膜11、樣品墊12、結合墊13、及吸收墊14,其中結合墊13具有以膠體金標記的第一抗體(Ab1-CGC),NC膜11上的檢測帶T固定有第二抗體Ab2,而控制帶C則固定有控制抗體cAb。當待測檢體S滴在卡匣一端的樣品墊12上時,液體會透過毛細作用側向移動(如箭頭所示方向),並與結合墊13上以膠體金標記的第一抗體(Ab1-CGC)產生特異的免疫反應,然後再移動到NC膜11上,使得待測檢體S中的抗原Ag被固定在NC膜11表面的第二抗體Ab2捕捉,並隨時間聚集在檢測帶T上,透過檢測帶T的光反射訊號密度,可以得到肉眼可見的顯色結果,若檢測帶T及控制帶C皆呈色即表示為陽性反應,其它未結合的標記物會通過檢測帶T被吸收墊14給吸收。
雖然此類的生物檢測卡匣可滿足即時檢測和床邊檢測的需求,但由於檢體的加樣量不精確,使得檢測的精準度受到影響,且側向流為單一方向流動,當檢測帶沒捕捉到訊號時,亦無法再逆流回去被捕捉。再者,在低濃度的檢測情況下,檢測帶的訊號必須依靠較長反應時間才能累積出被辨識的訊號。此外,每批材料膜的孔徑大小會影響流速也會影響精準度。又,紙材本身會吸附一定體積的液體,被吸附的液體不會與檢測帶反應,因此產生不反應的滯留體積。
因此,為了改善習知技術之缺失,實有必要開發一種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以增加檢測靈敏度並縮短反應時間。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以增加檢測靈敏度並縮短反應時間。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種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提供一檢測裝置,包含一管件、一入口槽及一氣腔,入口槽及氣腔分別與管件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連通,氣腔設有一彈性層,且管件設有一結合材料作為一反應區;(b)將一樣本置於入口槽,其中樣本包含一檢測材料;(c)提供一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驅動樣本往管件之第二端移動,使部分的檢測材料與管件中的結合材料進行結合;(d)提供一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驅動樣本往管件之第一端移動,使更多的檢測材料與管件中的結合材料進行結合;(e)重複步驟(c)及(d)至少一次;(f)提供一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驅動樣本離開反應區;以及(g)進行反應區之訊號量測。
在一實施例中,在步驟(b)之前,檢測方法更包含提供彈性層一向下作用力之步驟。
在一實施例中,步驟(c)驅動樣本往管件之第二端移動係使樣本流經並離開反應區。
在一實施例中,步驟(d)驅動樣本往管件之第一端移動係使樣本流經並離開反應區。
在一實施例中,在步驟(e)中,步驟(c)及(d)可重複操作多次,使樣本反覆流經反應區,藉以增加樣本中的檢測材料與反應區的結合材料結合的機率。
在一實施例中,檢測裝置更包含一驅動元件,係與彈性層連接,架構於提供彈性層向上或向下作用力,以驅動樣本於管件中移動。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元件包含一按壓件及一致動器,致動器驅動按壓件將作用力施加於彈性層。
在一實施例中,檢測裝置更包含一光學檢測模組,係設置在結合材料之兩側,架構於量測反應區之光學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結合材料係固定在一載體,且載體固定在管件中並分別與入口槽及氣腔相間隔。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更提供一種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裝置,包含:一管件;一入口槽,與管件之一第一端連通,且供一樣本置入,樣本包含一檢測材料;一氣腔,與管件之一第二端連通,且設有一彈性層;一結合材料,設置於管件中作為一反應區;以及一驅動元件,與彈性層連接,架構於提供彈性層一向上或向下作用力,以驅動樣本於管件中移動,並反覆流經反應區。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元件包含一按壓件及一致動器,致動器驅動按壓件將作用力施加於彈性層。
在一實施例中,檢測裝置更包含一光學檢測模組,係設置在結合材料之兩側,架構於量測反應區之光學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結合材料係固定在一載體,且載體固定在管件中並分別與入口槽及氣腔相間隔。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更提供一種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試片,適於連接一驅動元件,檢測試片包含:一管件;一入口槽,與管件之一第一端連通,且供一樣本置入,樣本包含一檢測材料;一氣腔,與管件之一第二端連通,且設有一彈性層;以及一結合材料,設置於管件中作為一反應區,其中,彈性層連接驅動元件,驅動元件提供彈性層反覆往相反方向形變的作用力,使氣腔內的空間產生變化,以驅動樣本於管件中的第一端與第二端間往返移動,並反覆流經反應區。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為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本發明所有實施態樣的圖式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實尺寸與比例。此外,以下實施例的內容中所稱的方位「上」及「下」只是用來表示相對的位置關係,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本案提供一種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及檢測裝置,尤其是增強生物檢測中粒子或分子訊號的方法及裝置,以增加檢測靈敏度並縮短反應時間,而能更準確且更快速的得知檢測結果,尤其應用在疾病檢測時,更能及時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以避免延誤病情。為了增強檢測訊號,本案設計主要以驅動元件驅動檢測裝置管件內的樣本流動,使樣本中的檢測材料反覆往返流經管件內的反應區,以與反應區的結合材料相結合,藉此改善傳統快篩試片之側向流層析試紙僅有單次單向流動的缺點,提高反應碰撞與結合機率,故可增強檢測訊號,進而改善檢測的靈敏度與縮短反應時間。
第2圖顯示本案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裝置示意圖。根據本案實施例,檢測裝置2包含檢測試片及驅動元件25。檢測試片包含管件21、入口槽22、氣腔23、結合材料24、及彈性層231。入口槽22與管件21之第一端連通,供一樣本3置入,且樣本3包含檢測材料31。氣腔23與管件21之第二端連通,且設有彈性層231,以封蓋氣腔23。在一實施例中,管件21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係位於管件21的兩相對側。結合材料24固設於管件21中,且大致位於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略靠近第一端的區域,並做為檢測裝置2的反應區,其中,結合材料24係可與樣本3中的檢測材料31產生特異性的反應而結合。驅動元件25係與彈性層231連接,架構於提供彈性層231向上或向下作用力,以驅動樣本3於管件21中移動,並反覆流經結合材料24,增加樣本3中的檢測材料31與結合材料24結合的機率,藉此增強檢測訊號。於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檢測裝置2更包含光學檢測模組26,設置在結合材料24之兩側,架構於量測反應區之光學訊號。於較佳實施例中,檢測裝置2具有一殼體(未圖示),殼體可容置驅動元件25與光學檢測模組26,殼體具有一開口用以插入檢測試片。
在一實施例中,驅動元件25包含按壓件251及致動器252,按壓件251與彈性層231及致動器252連接,致動器252則由控制單元(未圖示)控制,用以驅動按壓件251將作用力施加於彈性層231或離開彈性層231。藉由施加於彈性層231的作用力,使得彈性層231產生形變,進而改變氣腔23的壓力來驅動樣本3於管件21中的流動,藉此控制樣本3反覆流經與離開反應區,增加樣本3中的檢測材料31與反應區的結合材料24結合的機率,進而增強檢測訊號。
舉例來說,當按壓件251提供一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時,會使彈性層231向下變形,造成氣腔23內的空間被壓縮而產生正壓,進而驅動樣本3往管件21之第一端移動。相反地,當按壓件251提供一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231時,例如將彈性層231上提或移除外力讓彈性層231復位,可使得氣腔23內的空間變大而產生負壓,進而驅動樣本3往管件21之第二端移動。對此,透過驅動元件25使彈性層231反覆往相反方向形變。
在一實施例中,彈性層231由可彈性變形之材質所製成,例如橡膠或泡棉,但不以此為限。
在一實施例中,致動器252可為但不限於步進馬達。又,按壓件251及致動器252可由控制單元進行程式化控制,使按壓件251可依預定程式按壓彈性層231,包含按壓深度、速度及次數皆可依需求調整,進而精準控制樣本3於管件21內的流動。
在另一實施例中,驅動元件25亦可為使用者的手,透過手動按壓彈性層231,亦可達成氣腔23之氣壓調變,以驅動樣本3反覆流經與離開反應區。
在一實施例中,光學檢測模組26包含光源261及光偵測器262,分別設置於管件21的上下兩側,亦即位於結合材料24之兩相對側。光源261及光偵測器262之設置位置並不以第2圖所示為限,亦可將光源261設置於結合材料24之下方,並將光偵測器262設置於結合材料24之上方。在一實施例中,光源261可為但不限於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用以提供有效光源進行偵測;光偵測器262可為但不限於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用以接收光訊號進行偵測並取得分析結果,例如可分析檢測材料31的濃度。
在一實施例中,管件21可由透光材料所製成,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壓克力、或玻璃,但不以此為限,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材料皆可用於製作管件21,以利光學檢測或肉眼觀測。
在一實施例中,管件21、入口槽22及氣腔23可為一體成型之結構,但不以此為限,亦可分別為獨立構件再彼此組接。在另一實施例中,管件21可包含分離之上蓋層,可在結合材料24固定於管件21後,再以上蓋層封蓋。
在一實施例中,樣本3可為生物檢體,例如全血、血清、口水、尿液、鼻涕、痰液或其他組織液等,或是食品、環境物質、微生物、或上述之任意組合,但不以此為限。在一實施例中,樣本3中的檢測材料31可為抗體、抗原、核酸、或其他化學成分,但不以此為限。
在一實施例中,樣本3在置入入口槽22之前,亦可經過前處理,例如純化、去除檢測干擾因子、或加入可與檢測材料31結合的標記分子,例如以膠體金、螢光染劑或其他標記的抗體、抗原、核酸、或其他化學成分,但不以此為限。
在一實施例中,結合材料24可為抗體、抗原、核酸、或其他化學成分,但不以此為限,只要能與檢測材料31產生特異性的反應而結合的分子皆可作為本案之結合材料24。
在一實施例中,結合材料24係先固定在一載體,再將載體固定在管件21中,其中,載體為多孔性材料或表面修飾材料,例如但不限於NC膜。舉例而言,當結合材料24為抗體時,可先將抗體溶液塗佈在NC膜上,再將NC膜貼附在管件21中之適當位置,即完成結合材料24之固定。於一實施例中,載體貼附的適當位置介於入口槽22及氣腔23之間,較佳的是載體分別與入口槽22及氣腔23相間隔。
請參閱第2圖及第3A至3I圖,其中第3A至3I圖顯示本案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之流程示意圖。如第3A圖所示,首先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使得氣腔23內的空間被壓縮而呈排氣狀態,然後再將樣本3置於入口槽22中,其中樣本3包含檢測材料31。接著如第3B圖所示,提供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使得氣腔23內的空間變大而產生負壓,進而驅動樣本3往管件21之第二端移動,亦即將入口槽22的樣本3吸入管件21內並與管件21內反應區的結合材料24作接觸,此時樣本3中的部分檢測材料31已與結合材料24作結合。接著如第3C圖所示,持續提供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以驅動樣本3繼續往管件21之第二端移動並離開反應區,且樣本3在流經反應區時,會有部分檢測材料31與結合材料24作結合。
之後如第3D圖所示,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驅動樣本3往管件21之第一端移動,此時樣本3會再次經過反應區,使得更多的檢測材料31與結合材料24結合。接著如第3E圖所示,持續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以驅動樣本3繼續往管件21之第一端移動並離開反應區,且樣本3在流經反應區時,同樣會有部分檢測材料31繼續與結合材料24作結合。
接著如第3F圖所示,再次提供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以驅動樣本3往管件21之第二端移動並再次經過反應區,使得樣本3中尚未與結合材料24結合的檢測材料31有機會再次與結合材料24結合。接著如第3G圖所示,持續提供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以驅動樣本3繼續往管件21之第二端移動並離開反應區,且樣本3在流經反應區時,檢測材料31有機會再次與結合材料24結合。接著如第3H圖所示,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以驅動樣本3往管件21之第一端移動並再次經過反應區,使得樣本3中尚未與結合材料24結合的檢測材料31有機會再次與結合材料24結合。此處提供向上作用力及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之步驟可重複操作多次,俾使樣本3反覆流經與離開反應區,藉以增加樣本3中的檢測材料31與反應區的結合材料24結合的機率。
最後,如第3I圖所示,持續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驅動樣本3離開反應區,並使樣本3完全排到入口槽22,對此,本檢測裝置的管件21不需配置傳統快篩試片所用的吸收墊。之後便可透過光學檢測模組26的光源261及光偵測器262來量測反應區之光學訊號,進而分析檢測材料的濃度。
在圖3A中,在將樣本3置於入口槽22之前,係先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使彈性層231向下變形而壓縮氣腔23內的空間,故在樣本3置於入口槽22之後,即可透過使彈性層231向上復位來驅動樣本3流經反應區。換言之,圖3B中提供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231即可藉由使彈性層231向上復位來達成。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在將樣本3置於入口槽22之前,亦可不先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而是在樣本3置於入口槽22之後,再提供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使彈性層231向上變形來驅動樣本3流經反應區。
根據前述,本案更進一步提供一種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包含步驟:(a)提供檢測裝置2,包含管件21、入口槽22及氣腔23,入口槽22及氣腔23分別與管件21之第一端及第二端連通,氣腔23設有彈性層231,且管件21設有結合材料24作為反應區;(b)將樣本3置於入口槽22,其中樣本3包含檢測材料31;(c)提供向上作用力予彈性層231,驅動樣本3往管件21之第二端移動,使部分的檢測材料31與管件21中的結合材料24進行結合;(d)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驅動樣本3往管件21之第一端移動,使更多的檢測材料31與管件3中的結合材料24進行結合;(e)重複步驟(c)及(d)至少一次;(f)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驅動樣本3離開反應區;以及(g)進行反應區之訊號量測。
在一實施例中,步驟(c)及(d)可反覆操作多次,藉此控制樣本3反覆流經與離開反應區,增加樣本3中的檢測材料31與反應區的結合材料24結合的機率,使檢測材料31可充分與結合材料24相結合,以增強檢測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在步驟(b)之前,更包含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之步驟。亦即,在將樣本3置於入口槽22之前,可先提供向下作用力予彈性層231,使彈性層231向下變形而壓縮氣腔23內的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步驟(c)驅動樣本往管件之第二端移動係使樣本流經並離開反應區,而步驟(d)驅動樣本往管件之第一端移動係使樣本流經並離開反應區。
以下將以實例說明本案之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在第一實例中,首先,在4mm*3mm大小的NC膜上,劃上1μL/cm的3.7 mg/mL源自小鼠的抗人類肌鈣蛋白(Mouse anti-human Troponin)抗體,再將NC膜貼附在本案檢測裝置2的管件21內,並封裝上蓋層和彈性層231。將配製好的膠體金-抗體共軛溶液(OD530 = 2.9~3.1)使用緩衝液(pH 8.2, 20 mM Tris)稀釋成各種稀釋倍率,均勻混合後使用,最後滴20μL的膠體金溶液在入口槽22,在相同按壓速度(1下/1秒)下進行不同按壓次數(30下、60下、120下、240下、360下、480下、600下)的實驗(n=3),並使用影像來量化訊號,透過背景值減掉反應區的灰階值,即可得到量化的差值,如表1所示。 表1
按壓次數 1 2 3 平均 標準差
30 8 6 6 6.7 1.2
60 13 17 19 16.3 3.1
120 36 19 33 29.3 9.1
240 40 56 52 49.3 8.3
360 51 50 57 52.7 3.8
480 49 54 52 51.7 2.5
600 56 53 52 53.7 2.1
第4圖為第一實例之差值對應按壓次數的座標圖。由第4圖可觀察到,隨著按壓次數的增加,檢測訊號會逐漸增強,當按壓次數到達240下時,訊號就幾乎不再增加,代表液體內的膠體金已經完全結合在反應區內,訊號才會呈現飽和的狀態。第5圖則呈現真實試片的反應區影像,可明顯看出本案檢測裝置的反應區影像隨著按壓次數的增加而變深。反觀只能單次單向流動的傳統快篩試片,其訊號差值約23,而本案之檢測裝置透過重複按壓彈性層,使液體反覆通過反應區,即可達到飽和點的差值52,除了訊號增強一倍以外,更能有效率的產生反應。
第二實例則是比較傳統快篩試片和本案檢測裝置在不同膠體金稀釋倍率(1x、1/2x、1/4x、1/8x)的反應訊號(n=3),此實例的實驗條件如同第一實例,差別在於本案檢測裝置只按壓100下。利用傳統快篩試片和本案檢測裝置檢測所得到的量化差值分別如表2及表3所示。 表2
傳統快篩試片
膠體金稀釋倍率 1 2 3 平均 標準差
1x 72 73 51 65.3 12.4
1/2x 30 48 50 42.7 11.0
1/4x 24 23 20 16.3 4.5
1/8x 12 9 8 9.7 2.1
表3
本案檢測裝置
膠體金稀釋倍率 1 2 3 平均 標準差
1x 99 106 99 101.3 4.0
1/2x 60 58 57 58.3 1.5
1/4x 24 23 23 23.3 0.6
1/8x 12 18 16 15.3 3.1
第6圖為第二實例之差值對應膠體金稀釋倍率的座標圖。由第6圖整體結果來看,本案檢測裝置按壓後的訊號比傳統快篩試片還要強,再次証明本案之檢測裝置透過重複按壓彈性層,確實能加強結合區的反應。
綜上所述,為了增強檢測訊號,本案之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主要以驅動元件驅動管件內的樣本流動,透過重複按壓彈性層,可使樣本中的檢測材料反覆流經管件內的反應區,以與反應區的結合材料相結合,藉此改善傳統快篩試片之側向流層析試紙僅有單次單向流動的缺點,提高反應碰撞與結合機率,故可增強檢測訊號,進而改善檢測的靈敏度與縮短反應時間。同時,透過氣壓驅動,可避免樣本在試紙上的滯留體積,降低檢體需求量,且具有精準的流體控制,可避免因試紙材料變異所導致的量測偏差。此外,在進行光學量測前的最後一次按壓,可使樣本完全離開反應區,以避免樣本中的雜質干擾光學量測結果,因此本案之檢測裝置及方法更可應用於全血的檢測。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生物檢測卡匣 11:NC膜 12:樣品墊 13:結合墊 14:吸收墊 Ab1-CGC:以膠體金標記的第一抗體 Ab2:第二抗體 cAb:控制抗體 T:檢測帶 C:控制帶 2:檢測裝置 21:管件 22:入口槽 23:氣腔 231:彈性層 24:結合材料 25:驅動元件 251:按壓件 252:致動器 26:光學檢測模組 261:光源 262:光偵測器 3:樣本 31:檢測材料
第1圖顯示傳統的生物檢測技術示意圖。 第2圖顯示本案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裝置示意圖。 第3A至3I圖顯示本案可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第4圖顯示第一實例之差值對應按壓次數的座標圖。 第5圖顯示真實試片的反應區影像。 第6圖顯示第二實例之差值對應膠體金稀釋倍率的座標圖。
2:檢測裝置
21:管件
22:入口槽
23:氣腔
231:彈性層
24:結合材料
25:驅動元件
251:按壓件
252:致動器
26:光學檢測模組
261:光源
262:光偵測器
3:樣本
31:檢測材料

Claims (14)

  1. 一種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提供一檢測裝置,包含一管件、一入口槽及一氣腔,該入口槽及該氣腔分別與該管件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連通,該氣腔設有一彈性層,且該管件設有一結合材料作為一反應區; (b)將一樣本置於該入口槽,其中該樣本包含一檢測材料; (c)提供一向上作用力予該彈性層,驅動該樣本往該管件之該第二端移動,使部分的該檢測材料與該管件中的該結合材料進行結合; (d)提供一向下作用力予該彈性層,驅動該樣本往該管件之該第一端移動,使更多的該檢測材料與該管件中的該結合材料進行結合; (e)重複步驟(c)及(d)至少一次; (f)提供一向下作用力予該彈性層,驅動該樣本離開該反應區;以及 (g)進行該反應區之訊號量測。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b)之前,更包含提供該彈性層一向下作用力之步驟。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其中步驟(c)驅動該樣本往該管件之該第二端移動係使該樣本流經並離開該反應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其中步驟(d)驅動該樣本往該管件之該第一端移動係使該樣本流經並離開該反應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其中在步驟(e)中,步驟(c)及(d)可重複操作多次,使該樣本反覆流經該反應區,藉以增加該樣本中的該檢測材料與該反應區的該結合材料結合的機率。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其中該檢測裝置更包含一驅動元件,係與該彈性層連接,架構於提供該彈性層向上或向下作用力,以驅動該樣本於該管件中移動。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其中該驅動元件包含一按壓件及一致動器,該致動器驅動該按壓件將作用力施加於該彈性層。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其中該檢測裝置更包含一光學檢測模組,係設置在該結合材料之兩側,架構於量測該反應區之光學訊號。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其中該結合材料係固定在一載體,且該載體固定在該管件中並分別與該入口槽及該氣腔相間隔。
  10. 一種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裝置,包含: 一管件; 一入口槽,與該管件之一第一端連通,且供一樣本置入,該樣本包含一檢測材料; 一氣腔,與該管件之一第二端連通,且設有一彈性層; 一結合材料,設置於該管件中作為一反應區;以及 一驅動元件,與該彈性層連接,架構於提供該彈性層一向上或向下作用力,以驅動該樣本於該管件中移動,並反覆流經該反應區。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裝置,其中該驅動元件包含一按壓件及一致動器,該致動器驅動該按壓件將作用力施加於該彈性層。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裝置,更包含一光學檢測模組,係設置在該結合材料之兩側,架構於量測該反應區之光學訊號。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裝置,其中該結合材料係固定在一載體,且該載體固定在該管件中並分別與該入口槽及該氣腔相間隔。
  14. 一種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試片,適於連接一驅動元件,該檢測試片包含: 一管件; 一入口槽,與該管件之一第一端連通,且供一樣本置入,該樣本包含一檢測材料; 一氣腔,與該管件之一第二端連通,且設有一彈性層;以及 一結合材料,設置於該管件中作為一反應區,其中,該彈性層連接該驅動元件,該驅動元件提供該彈性層反覆往相反方向形變的作用力,使該氣腔內的空間產生變化,以驅動該樣本於該管件中的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間往返移動,並反覆流經該反應區。
TW108130809A 2018-12-26 2019-08-28 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 TW2021048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85043P 2018-12-26 2018-12-26
US62/785,043 2018-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4897A true TW202104897A (zh) 2021-02-01

Family

ID=71206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0809A TW202104897A (zh) 2018-12-26 2019-08-28 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06527A (zh)
CN (1) CN111366725A (zh)
TW (1) TW20210489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50092A1 (de) * 2008-10-06 2010-04-08 Hach Lange Gmbh Mobile Wasser-Analyseanordnung
US10859571B2 (en) * 2012-06-22 2020-12-08 Zoetis Denmark Aps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a target component
WO2014022700A2 (en) * 2012-08-01 2014-02-06 Prakash Ranjit A Functionally integrated device for multiplex ge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method for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dna fragments
US20140080726A1 (en) * 2012-08-01 2014-03-20 Nanomdx, Inc. Enhanced method for probe based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s
US20140200167A1 (en) * 2012-08-01 2014-07-17 Nanomdx, Inc. Functionally integrated device for multiplex genetic identification
US20170114398A1 (en) * 2015-10-27 2017-04-27 Alveo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s
CN105510577B (zh) * 2015-11-27 2018-02-23 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多点定标定量检测血液多种分析物的方法
TWI789343B (zh) * 2016-02-01 2023-01-11 丹麥商碩騰丹麥有限公司 微流體分析系統、執行分析的微流體匣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6725A (zh) 2020-07-03
JP2020106527A (ja) 2020-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3802B (zh) 流体递送系统和方法
KR100885074B1 (ko) 미세유로형 센서 복합 구조물
CN211148665U (zh) 一种用于检测流体样本中目标分析物的侧向流动测定设备
DK2550147T3 (en) Immunoassays, Methods for Performing Immunoassays, Immunoassay Kit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Immunoassay Kits
CN105015200B (zh) 基于纳米印章固定单抗修饰层的光学微流控芯片
KR100968524B1 (ko) 생체 시료 분석용 마이크로-나노 플루이딕 바이오칩
US20070122819A1 (en) Analyte assay structure in microfluidic chip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WO2009145250A1 (ja) 免疫分析装置および免疫分析方法
WO2008049083A2 (en) Lateral flow and flow-through bioassay based on patterned porous media, methods of making same,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MX2011010586A (es)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verificacion y para el analisis cuantitativo de analitos, particularmente de micotoxinas.
US20220357320A1 (en) Two-layer microfluidic chip with magnetic bead luminescence and detection system
CN112513613A (zh) 用于放大侧向流动测定信号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US20170336404A1 (en) Rapid immunoassays
JP2007101221A (ja) 超高速で生体分子反応を測定する方法
JPWO2009136476A1 (ja) バイオセン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バイオセンサ
JP2013543981A (ja) ウェル内検量機能を印刷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TW202104897A (zh) 增強檢測訊號的檢測方法、裝置及試片
JP2007057378A (ja) マイクロチップ、及びマイクロチップを用いた分析方法
US10718759B2 (en) Transparent immunoassa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200206735A1 (en) Det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cartridge for enhancing detection signal intensity
KR102352618B1 (ko) 정전 용량 센서를 이용한 면역 분석 검사 스트립
KR20180095275A (ko) 면역진단 카트리지와 이의 구동 방법
JP2022069183A (ja) マイクロデバイス、マイクロ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免疫分析方法
WO20191757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apid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
KR20240033262A (ko) 분석 수행 물품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