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02742A - 洗滌器具及具備該器具之洗衣機 - Google Patents

洗滌器具及具備該器具之洗衣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02742A
TW202102742A TW109107247A TW109107247A TW202102742A TW 202102742 A TW202102742 A TW 202102742A TW 109107247 A TW109107247 A TW 109107247A TW 109107247 A TW109107247 A TW 109107247A TW 202102742 A TW202102742 A TW 2021027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tank
appliance
cover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7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川正訓
甲元伸央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2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274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0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 D06F37/12Rotary receptacles, e.g. drums adapted for rotation or oscillation about a vertical axis
    • D06F37/16Parti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是一種安裝於洗滌兼脫水槽的內部之洗滌器具。洗滌器具具備:周緣部,實質上為圓環狀或多角環狀;連接部,具有透水性,並且設置在周緣部的內側;可動體,設置在連接部的大致中央,並且使浮力產生;及蓋體,設置成可開閉自如地覆蓋可動體的上方。藉此,蓋體可以抑制以下情況:伴隨於可動體的上下運動,載置於可動體的洗滌對象衣物往洗滌器具外的飛出、因對洗滌兼脫水槽的貼附或接觸等所造成之洗滌對象衣物的損傷。

Description

洗滌器具及具備該器具之洗衣機
本揭示是有關於一種洗滌器具及具備該器具之洗衣機。
日本專利特開平8-112489號公報(以下,記載為「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具備洗滌器具之以往的洗衣機。
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洗衣機具備:洗滌兼脫水槽;脈動器(pulsator),旋轉自如地設置在洗滌兼脫水槽的內底部;及洗滌器具,安裝於洗滌兼脫水槽。洗滌器具具備:網體;環體,對洗滌兼脫水槽來支撐洗滌器具;及浮體(float),設置在網體的頂面側中央部,並且使浮力產生。洗衣機是在洗滌運作中使脈動器間歇地旋轉。藉此,使浮體上下運動,以洗淨已載置於浮體的衣物。
上述以往的洗衣機是將衣物載置於已設置在網體的頂面側中央部的浮體。因此,當較強的離心力作用在衣物的情況下,衣物會有從洗滌器具飛出的疑慮。又,已飛出的衣物會有因較強的離心力而與洗滌兼脫水槽的內壁面接觸,並且損傷的疑慮。
本揭示是揭示一種可抑制洗滌對象衣物等的損傷,並且使洗淨性能提升的洗滌器具及具備該器具之洗衣機。
本揭示的洗滌器具是安裝於洗衣機的槽的內部,具備:周緣部,形成為大致環狀(包含環狀);連接部,具有透水性,並且設置在周緣部的內側;可動體,設置在連接部的大致中央(包含中央),並且使浮力產生;及蓋體,配設成可開閉自如地覆蓋可動體的上方。
又,本揭示的洗衣機具備:外槽;洗滌兼脫水槽,內置於外槽;脈動器,設置在洗滌兼脫水槽;馬達,至少使脈動器與洗滌兼脫水槽之任一者旋轉驅動;循環路徑構件,設置在洗滌兼脫水槽;吐出口,在循環路徑構件的上端開口;上述洗滌器具;及控制裝置。
根據本揭示,可以提供一種可抑制洗滌對象衣物等的損傷,並且可以使洗淨性能提升的洗滌器具及具備該器具之洗衣機。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詳細地說明實施形態。另外,本發明並非因附加圖式及以下的說明而被限定的發明。 (實施形態1)
以下,針對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分項來進行說明。 (洗衣機的構成)
首先,針對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的構成,利用圖1來進行說明。
圖1是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的縱截面圖。
如圖1所示,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具備:框體1、上部蓋4、內置於框體1的外槽5、洗滌兼脫水槽25、循環路徑構件29、及脈動器26等。另外,在以下有時會將外槽5及洗滌兼脫水槽25單獨或統稱為「槽」來進行說明。
上部蓋4在上部具有開口部3,並且固定於框體1的上部。框體1及上部蓋4是構成洗衣機的外型輪廓。外槽5是形成為有底圓筒狀,並且從框體1的上部的角落受到垂下支撐。洗滌兼脫水槽25是旋轉自如地內置於外槽5的內部。
洗滌兼脫水槽25是形成為具有複數個貫穿孔27的有底圓筒狀。外槽5及洗滌兼脫水槽25是構成為可以將透過供水閥19所供給的自來水等作為洗滌水而貯存在內部。承接蓋10是形成為大致圓環狀(包含圓環狀),並且固定連接於外槽5的上端。亦即,承接蓋10是固定連接於外槽5,以覆蓋洗滌兼脫水槽25與外槽5的上方。上部蓋4是在內部配設有供水閥19、控制裝置(未圖示)等之電裝零件。
在外槽5的外底部配設有馬達6、驅動機構部7、排水栓(未圖示)等。脈動器26是可旋轉地配設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底部。驅動機構部7內置有切換馬達6的旋轉驅動力的傳達目的地之離合機構(未圖示)。離合機構是切換馬達6的旋轉驅動力的傳達目的地,以選擇性地使脈動器26單獨地旋轉、或使洗滌兼脫水槽25及脈動器26之雙方旋轉。控制裝置是控制供水閥19、馬達6、驅動機構部7、排水栓(未圖示)等,來執行洗衣機之一系列的洗滌運作。
循環路徑構件29是以具有空隙的方式配設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側面。並且,藉由循環路徑構件29與洗滌兼脫水槽25之間的空隙來形成水路56。
脈動器26具備形成在底面的背槳葉30。背槳葉30是汲取貯存在洗滌兼脫水槽25內的洗滌水,並且朝水路56送入。水路56在循環路徑構件29的上端側,且在與後述的流體平衡環之間,具有往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開口之吐出口31。吐出口31是將在水路56中上升的洗滌水吐出至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
洗滌兼脫水槽25及循環路徑構件29具有形成於各自的內側面的凹部50。凹部50是構成為可安裝洗滌器具40(後述)。另外,凹部50是設置在洗滌器具40不會接觸到脈動器26的高度以上的位置。 (洗滌器具的構成)
接著,針對洗滌器具40的周緣部11的構成,利用圖2A及圖2B來進行說明。
圖2A是已將安裝於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的蓋體移除的狀態的側面圖。圖2B是已將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的蓋體移除的狀態的俯視圖。
洗滌器具40主要是由形成為大致環狀(包含環狀)的周緣部11、設置在周緣部11的環的內側的連接部12、設置在連接部12的大致中央部(包含中央部)的可動體13、及裝卸自如地安裝於周緣部11的蓋體14(參照圖3A等)等所構成。
洗滌器具40的周緣部11是由例如聚丙烯等之硬質的樹脂、或例如不鏽鋼等之金屬的剛性體所構成。周緣部11是形成為大致圓環狀(包含圓環狀)或多角環狀。此外,周緣部11是分割為二個半圓狀,且構成為可折疊。分割為二個半圓狀的周緣部11彼此是藉由設置在二個位置處的旋動軸44而連接成可旋動。
又,周緣部11具有設置在外周側的凸部49。凸部49是構成為可對上述凹部50來進行安裝。凸部49是形成為可彈性變形之例如爪形狀。在凸部49的附近,形成有供使用者鉤住手指的肋部55。此外,周緣部11具有形成在環的內側的二個位置處之後述的周緣部側卡合部54。
洗滌器具40的連接部12是固定連接於周緣部11的底面來設置,以在周緣部11的下方垂下。連接部12是藉由網體等具有伸縮性及透水性的構件所構成,前述網體是由例如聚酯或尼龍線等所形成。連接部12是形成為上部開口的大致圓筒狀(包含圓筒狀)。
洗滌器具40的可動體13是在周緣部11的旋動軸44所形成之對折線的投影線上分割為二,並且容置於連接部12的底面。可動體13是藉由例如發泡胺甲酸乙脂等之發泡素材或聚丙烯的吹氣成型等之中空成形而形成。可動體13在已將洗滌對象衣物載置於可動體13上時,會使在洗滌水中適當地上下運動的浮力產生。
一般而言,較多的洗衣機的構成是:在洗滌兼脫水槽25的上部設置直徑小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直徑之流體平衡環9(參照圖1)。於是,實施形態1的洗滌器具40是設為可對折的構成。藉此,洗滌器具40在對折的狀態下,變成可以通過流體平衡環9。因此,洗滌器具40變成也可以安裝於已配設有內徑小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徑之流體平衡環9的洗衣機。亦即,可以提供具有較高通用性的洗滌器具40。 (蓋體的構成)
接著,針對洗滌器具40的蓋體14的構成,利用圖3A及圖3B來進行說明。
圖3A是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的蓋體14的俯視圖。圖3B是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的蓋體14的縱截面圖。
如圖3A及圖3B所示,蓋體14是形成為朝向大致中央(包含中央)且相對於周緣部11成為往下方凸出之大致碗型形狀(包含碗型形狀)。蓋體14是由例如聚丙烯等之硬質的樹脂、或例如不鏽鋼等之金屬的剛性體所構成。蓋體14具備形成在表面的複數個蓋體貫穿孔52a。蓋體貫穿孔52a是形成為可供從上方注入的洗滌水通過。蓋體14具有形成在例如相向的周緣的二個位置處之蓋體側卡合部53。在蓋體側卡合部53的底面形成有爪53a(參照圖5B)。並且,在已將蓋體14裝設於周緣部11的環內的狀態下,使蓋體14旋轉。藉此,蓋體側卡合部53的爪53a即嵌合於周緣部11的周緣部側卡合部54(參照圖2B)的孔54a(參照圖5B)。其結果,爪53a與孔54a即卡合,而成為蓋體14已裝設於周緣部11的狀態。
蓋體14在已裝設於周緣部11的狀態下,會覆蓋可動體13上所載置的洗滌對象衣物的上方。又,蓋體14具有在大致中央(包含中央)開口而形成的蓋體開口52b。此外,蓋體14具備在蓋體開口52b的上方架橋的把手部15。
針對如以上所構成的洗滌器具40,在以下說明其動作。 (洗滌器具的安裝構成)
首先,針對洗滌器具40的安裝構成,利用圖4A及圖4B來進行說明。
圖4A是顯示對已將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的蓋體14移除的狀態之洗滌器具40進行折疊的動作的側面圖。圖4B是顯示已將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朝洗滌兼脫水槽25或循環路徑構件29裝設的狀態的側面圖。
如圖4A所示,使用者在將洗滌器具40安裝於洗衣機內時,首先,在空白箭頭所示的方向上,透過旋動軸44將周緣部11對折。在已對折的狀態下,將洗滌器具40的周緣部11從上部蓋4的開口部3插入至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
接著,使用者是將指尖勾在周緣部11的肋部55,將一側的2個凸部49壓入至相向配設的循環路徑構件29或洗滌兼脫水槽25之任一者的2個凹部50。藉此,一側的2個凸部49與相向的2個凹部50即嵌合。
接著,使用者是一邊打開已折疊的洗滌器具40,一邊將另一側的2個凸部49壓入至相向配設的洗滌兼脫水槽25或循環路徑構件29之任一者的2個凹部50來使該等構件嵌合。藉此,相對於旋動軸44,分別設置在洗滌器具40的兩側的2個凸部49與相向配設的2個凹部50即嵌合,洗滌器具40即裝設於洗滌兼脫水槽25及循環路徑構件29的內部。另外,上述一側是指圖2B所示之旋動軸44的右側或左側,另一側是指一側的相反側,即是指旋動軸44的左側或右側。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洗滌器具40是在一側具有2個凸部49,並且在另一側具有2個凸部49。同樣地,洗滌兼脫水槽25及循環路徑構件29是在與一側的2個凸部49相向的位置具有2個凹部50,並且在與另一側的2個凸部49相向的位置具有2個凹部50。 (蓋體的安裝構成)
接著,針對蓋體14的安裝構成,利用圖5A及圖5B來進行說明。
圖5A是顯示已在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裝設蓋體14的狀態的俯視圖。圖5B是將顯示已在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裝設蓋體14的狀態之主要部位放大縱截面顯示出來的圖。
首先,使用者是從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所裝設的洗滌器具40的周緣部11的上方來載置蓋體14。
接著,如圖5A所示,使用者是握持蓋體14的把手部15,使蓋體14往箭頭的方向(例如,順時針方向)旋轉。藉此,蓋體14的蓋體側卡合部53的爪53a與周緣部11的周緣部側卡合部54的孔54a即嵌合,而成為已在周緣部11裝設蓋體14的狀態(參照圖5B)。
具體而言,首先,使用者是將洗滌對象衣物17(參照圖6)投入至已裝設於洗滌兼脫水槽25內的洗滌器具40的可動體13上。並且,使用者是如上述地從洗滌器具40的上部將蓋體14載置於周緣部11的中央,並且使蓋體14旋轉。藉由旋轉,蓋體14之可彈性變形的爪53a即與周緣部11的孔54a嵌合,而成為已在周緣部11裝設蓋體14的狀態。
接著,藉由使用者的操作,控制裝置是透過驅動機構部7(參照圖1),來執行一系列的洗滌運作。
當洗滌運作結束後,使用者是將蓋體14往裝設時的相反方向(例如,逆時針方向)旋轉,並且從周緣部11取出蓋體14。並且,使用者取出已載置於可動體13上的洗滌對象衣物17。
接著,使用者是將指尖勾在肋部55,將洗滌器具40朝向洗滌兼脫水槽25的中央拉動,以解除凸部49與凹部50的壓接固定。
最後,使用者是一邊折疊洗滌器具40,一邊從洗滌兼脫水槽25取出。
此時,實施形態1的蓋體14的外徑是形成為和周緣部11的內徑大致相同(包含相同)的大小。因此,蓋體14的外徑小於流體平衡環9的內徑。亦即,蓋體14並不需要構成為可折疊。藉此,實施形態1的蓋體14即如上述地變得能夠以不易變形的剛性體來形成為大致碗型形狀(碗型形狀)。其結果,變得能夠進行洗滌對象衣物17之有效的壓洗。 (洗滌運作)
接著,針對安裝於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的洗滌運作時之動作,利用圖6至圖8來進行說明。
圖6是顯示該洗衣機的供水時之洗滌器具40的動作的示意圖。圖7是顯示該洗衣機的脈動器26的旋轉時之洗滌器具40的動作的示意圖。圖8是顯示該洗衣機的脈動器26的旋轉停止時之洗滌器具40的動作的示意圖。
如圖6所示,使用者首先是藉由上述的方法,將洗滌器具40安裝於洗滌兼脫水槽25內。
接著,使用者是將洗滌對象衣物17載置於洗滌器具40的可動體13上等。並且,將蓋體14裝設於周緣部11,以和可動體13夾住洗滌對象衣物17。
在已夾住上述洗滌對象衣物17的狀態下,使用者是透過控制裝置,使洗衣機開始洗滌運作。
具體而言,洗衣機的控制裝置是將供水閥19開放,而從上方將例如自來水等注水至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已注水的水是如圖6所示地在蓋體14的外周緣附近落下。已落下的大多數的水是沿著蓋體14的大致碗型形狀(包含碗型形狀)的傾斜,朝向蓋體14的中央而降下。降下到中央附近的水是從蓋體貫穿孔52a或蓋體開口52b落下。此時,沿著蓋體14的傾斜而降下的水的一部分是從形成在傾斜的途中的蓋體貫穿孔52a落下至洗滌對象衣物17。
另外,一般而言,較多的洗衣機的構成是:洗滌運作的供水步驟中之對洗滌兼脫水槽25內的注水是在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壁面附近局部地落下。因此,洗滌對象衣物17局部地潤濕的情形較多。在此情況下,會因為局部地潤濕的洗滌對象衣物17,而使得洗滌對象衣物17的重量分布成為不平衡的狀態。藉此,後述的洗滌器具40的可動體13的例如上下運動等之運動會受到阻礙。於是,在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中,是將蓋體14形成為大致碗型形狀(包含碗型形狀)。藉此,局部地注水的大多數的水會沿著蓋體14的傾斜面而落下,以集中至蓋體14的中心部分。因此,水會從洗滌對象衣物17的中央附近均一地浸透至外周。藉此,在洗滌運作時,可以抑制洗滌對象衣物17成為不平衡的狀態之情形。
又,可動體13及洗滌對象衣物17在與已注水的洗滌水接觸的狀態之情況下,會在洗滌水的水面附近,浮起在洗滌兼脫水槽25內的中央附近。此外,隨著洗滌水的水位之上升,洗滌兼脫水槽25內之可動體13及洗滌對象衣物17的浮起高度位置會逐漸地上升。
並且,當到達預定的水位後,控制裝置即封閉供水閥19,並且對馬達6間歇通電。藉此,即開始洗滌運作的洗滌步驟。
亦即,在洗滌步驟中,控制裝置是對馬達6間歇地通電。具體而言,在對馬達6通電的期間,脈動器26會被旋轉驅動。此時,洗滌水的一部分是如圖7所示地伴隨於脈動器26的旋轉,而由背槳葉30所汲取,並且透過由循環路徑構件29與洗滌兼脫水槽25所形成的水路56而朝上方送入。在水路56中上升的洗滌水是形成循環水流,前述循環水流是從形成在循環路徑構件29的上部的吐出口31朝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循環。循環水流是通過蓋體貫穿孔52a與蓋體開口52b(參照圖5A)的至少一者,而浸透至洗滌對象衣物17。藉此,洗滌對象衣物17即含有洗滌水而膨脹。
此外,伴隨於脈動器26的旋轉,在洗滌兼脫水槽25內生成有水流。如圖7所示,藉由已生成的水流,洗滌兼脫水槽25內的水面39是成為中央降低的研缽形狀。此時,洗滌器具40的可動體13是浮在水面39的中央部分。因此,可動體13是和水面39的中央部分的降低一起下降。
接著,當控制裝置中止對馬達6的通電後,脈動器26的旋轉即停止。此時,如圖8的空白箭頭所示,隨著水面39從研缽形狀回到水平狀態,可動體13是和水面39的上升一起上升。藉此,載置於可動體13的洗滌對象衣物17即伴隨於可動體13的上升,而被按壓於蓋體14的背面。並且,藉由對蓋體14的按壓,洗滌對象衣物17會放出原本含有的洗滌水而被壓縮。
如以上所述,藉由和脈動器26的旋轉及停止同步之水面39的上下運動,使可動體13進行上下動作。並且,伴隨於可動體13的上下動作,使洗滌對象衣物17重複進行膨脹及壓縮動作。藉此,洗滌對象衣物17即有效地受到壓洗。
又,蓋體14是藉由透過卡合所進行之與周緣部11的裝設,來封閉環狀的周緣部11的內部。因此,在脫水運作中,可將洗滌對象衣物17往洗滌器具40外的飛出、因離心力所造成之對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壁的貼附或衝撞等抑制於未然。藉此,在脫水運作中,可以更確實地抑制洗滌對象衣物17的損傷或變形等之產生。
又,實施形態1的連接部12具有伸縮性。藉此,可吸收可動體13的不規則的動作,而抑制不規則的動作。因此,可實現可動體13之穩定的上下動作。
又,實施形態1的蓋體14是形成為大致碗型形狀(包含碗型形狀),以在對周緣部11的載置狀態下,成為往下方凸出。藉此,和形成為平坦的蓋體之情況相較之下,洗滌對象衣物17在脈動器26的旋轉停止時,會更強力地被按壓於蓋體14的底面而受到壓縮。因此,實施形態1的蓋體14可更有效率地促進洗滌水的含有(對應於膨脹)與放出(對應於壓縮)的重複進行。其結果,可更有效地壓洗洗滌對象衣物17,而可以實現較高的洗淨性能。
又,實施形態1的周緣部11是藉由不易變形的剛性體所構成。因此,即使因水流或洗滌對象衣物17的荷重而朝洗滌器具40的中心方向局部地作用了較大的外力,周緣部11的外周部仍難以變形。此外,藉由蓋體14對周緣部11的裝設,可以更加提升洗滌器具40的剛性。 (作用等)
如以上所述,實施形態1的洗滌器具40是安裝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並且,洗滌器具40具備:周緣部11,實質上形成為圓環狀,或實質上形成為多角環狀;連接部12,具有透水性,並且設置在周緣部11的內側;可動體13,設置在連接部12之實質上的中央,並且使浮力產生;及蓋體14,配設成可開閉自如地覆蓋可動體13的上方。
根據此構成,藉由蓋體14的裝設,可以抑制以下情況:伴隨於可動體13的上下運動,載置於可動體13的洗滌對象衣物17往洗滌器具40外的飛出、或者對洗滌兼脫水槽25的貼附或衝撞等。亦即,在洗滌運作時,可以抑制抑制以下情況:洗滌對象衣物17往洗滌器具40外的飛出、或者因與洗滌兼脫水槽25的接觸所造成之洗滌對象衣物17的損傷或變形等。
又,實施形態1的蓋體14較理想的構成是:由剛性體所形成,並且在表面設置複數個貫穿孔即蓋體貫穿孔52a及蓋體開口52b。
根據此構成,在可動體13已上升時,可以藉由蓋體14來按壓住洗滌對象衣物17。此外,蓋體14可以使從上方注水的洗滌水朝向洗滌對象衣物17而通過。
又,實施形態1的周緣部11較理想的構成是:可在旋動軸44上折疊。此外,蓋體14較理想的構成是:對周緣部11配設成裝卸自如,在洗滌器具40安裝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的狀態下,是裝卸於周緣部11。
根據此構成,洗滌器具40在周緣部11已安裝於洗滌兼脫水槽25等的內部後,即可以容易地裝設蓋體14。
又,實施形態1的蓋體14較理想的構成是:在封閉了可動體13的上方,並且已裝設於周緣部11的狀態下,蓋體14之實質上的中央是相對於周緣部11成為往下方凸出。
根據此構成,即可以藉由蓋體14,將從上方注水的水引導至洗滌對象衣物17之實質上的中央部分。又,蓋體14在可動體13已上升時,和平坦的形狀的蓋體之情況相較之下,可以較強力地按壓住洗滌對象衣物17。
又,實施形態1的蓋體14較理想的構成是:對周緣部11,藉由旋轉操作而安裝於周緣部11。此外,較理想的構成是:具備形成在蓋體14的頂面側的把手部15。
根據此構成,使用者藉由握持把手部15來旋轉操作蓋體14,即可以容易地將蓋體14裝設於周緣部11。又,在使用者裝設蓋體14時,對於周緣部11與洗滌兼脫水槽25等的卡合,不會作用有較強的外力。因此,可以抑制因伴隨於蓋體14的裝設導致周緣部11的卡合脫離所造成之脫落。
又,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具備:外槽5,形成為有底圓筒狀;洗滌兼脫水槽25,在上方開口,並且旋轉自如地內置於外槽5;及脈動器26,設置在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底部。此外,洗衣機較理想的構成是具備:馬達6,至少使脈動器26與洗滌兼脫水槽25之任一者旋轉驅動;承接蓋10,覆蓋外槽5與洗滌兼脫水槽25之間的上方;洗滌器具40;及控制裝置。
又,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亦可設為以下構成:對洗滌兼脫水槽25供水至預定的水位後,使脈動器26旋轉驅動,而使水流產生,前述水流是在外槽5與洗滌兼脫水槽25內的循環路徑構件29之間的水路56中上升,並且從洗滌兼脫水槽25的吐出口31朝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吐出。
根據這些構成,洗滌對象衣物17不僅是藉由通過洗滌器具40的連接部12的洗滌水,還會藉由從循環路徑構件29的吐出口31吐出的循環水流等之水流而浸水。其結果,可以藉由洗滌器具40來有效地洗滌洗滌對象衣物17,而可以實現具有較高的洗淨性能的洗衣機。 (實施形態2)
以下,針對實施形態2的洗衣機,利用圖9至圖11來進行說明。
圖9是顯示實施形態2中的洗衣機的洗滌兼脫水槽25的供水時之洗滌器具40的動作的示意圖。圖10是顯示該洗衣機的洗滌兼脫水槽25的旋轉時之洗滌器具40的動作的示意圖。圖11是顯示該洗衣機的洗滌兼脫水槽25的旋轉停止時之洗滌器具40的動作的示意圖。
如圖9至圖11所示,實施形態2的洗衣機是在不具備脈動器26這點、以及洗滌器具40與洗滌兼脫水槽25固定連接這點上,和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不同。另外,由於其以外的構成和實施形態1是同樣的,因此利用和實施形態1相同的符號來進行說明。
實施形態2的洗衣機具體而言是用於使用洗滌器具40之專用的洗衣機。因此,已取出蓋體14的狀態的洗滌器具40是事先固定連接而配置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側面。
以下,針對固定連接而配置於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的洗滌運作時之動作來進行說明。
如圖9所示,使用者是將洗滌對象衣物17載置於洗滌器具40的可動體13。並且,和實施形態1同樣地,將蓋體14裝設於洗滌器具40的周緣部11,以和可動體13夾住洗滌對象衣物17。
在已夾住上述洗滌對象衣物17的狀態下,使用者是透過控制裝置(未圖示),使洗衣機開始洗滌運作。
具體而言,洗衣機的控制裝置是將供水閥19開放,而從上方將例如自來水等注水至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已注水的水是在蓋體14的周緣附近落下。落下的大多數的水是沿著蓋體14的大致碗型形狀(包含碗型形狀)的傾斜,被引導成在洗滌對象衣物17的大致中央(包含中央)附近落下。藉此,洗滌對象衣物17會從大致中央(包含中央)附近浸水。此時,沿著蓋體14的傾斜而降下的水的一部分是從形成在傾斜的途中的蓋體貫穿孔52a落下至洗滌對象衣物17。
並且,當已注水的洗滌水到達預定的水位後,控制裝置即封閉供水閥19。此外,控制裝置是對馬達6間歇通電,以使洗滌兼脫水槽25間歇地旋轉。藉此,和實施形態1同樣地,開始洗滌洗滌對象衣物17之洗滌運作的洗滌步驟。
具體而言,在對馬達6通電的期間,洗滌兼脫水槽25會被旋轉驅動。此時,如圖10所示,藉由因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在洗滌水中產生水流。已產生的水流是藉由離心力而通過洗滌兼脫水槽25的貫穿孔27,並且沿著由洗滌兼脫水槽25的外周與外槽5的內周所形成的間隙57而上升。已沿著間隙57而上升的洗滌水是從上部吐出口32吐出,前述上部吐出口32是形成在承接蓋10的底面與洗滌兼脫水槽25(流體平衡環9)的頂面之間。藉此,形成洗滌水朝洗滌兼脫水槽25內部循環的循環水流。循環水流是和實施形態1同樣地,通過蓋體14的蓋體貫穿孔52a與蓋體開口52b的至少一者,而浸透至洗滌對象衣物17。
又,如圖10所示,伴隨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旋轉,洗滌兼脫水槽25內的水面39是成為中央降低的研缽形狀。此時,洗滌器具40的可動體13是浮在水面39的中央部分。因此,可動體13是和水面39的中央部分的降低一起下降。
接著,當控制裝置中止對馬達6的通電後,洗滌兼脫水槽25的旋轉即停止。此時,如圖11的空白箭頭所示,隨著水面39從研缽形狀回到水平狀態,可動體13是和水面39的上升一起上升。藉此,載置於可動體13的洗滌對象衣物17即伴隨於可動體13的上升,而被按壓於蓋體14的背面。並且,藉由對蓋體14的按壓,洗滌對象衣物17會放出原本含有的洗滌水而被壓縮。 (作用等)
如以上所述,實施形態2的洗衣機具備:外槽5,形成為有底圓筒狀;洗滌兼脫水槽25,在上方開口,並且旋轉自如地內置於外槽5;馬達6,使洗滌兼脫水槽25旋轉驅動;承接蓋10,覆蓋外槽5與洗滌兼脫水槽25之間的上方;洗滌器具40;及控制裝置等。並且,洗滌器具40是固定連接而配置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側面。
亦即,實施形態2的洗衣機是在將洗滌水對洗滌兼脫水槽25供水至預定的水位後,使洗滌兼脫水槽25旋轉驅動。藉此,洗滌水會在外槽5與洗滌兼脫水槽25之間的間隙57中上升。已上升的洗滌水是使從上部吐出口32朝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吐出的水流產生,前述上部吐出口32是形成在洗滌兼脫水槽25的流體平衡環9的頂面與承接蓋10的底面之間。另外,在未使用流體平衡環9的洗衣機的情況下,亦可設為使從洗滌兼脫水槽25的頂面與承接蓋10的底面之間朝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吐出的水流產生的構成。
根據此構成,洗滌對象衣物17不僅是藉由通過洗滌器具40的連接部12的洗滌水,還會藉由因洗滌兼脫水槽25的離心力所產生的循環水流而浸水。因此,洗衣機可以藉由洗滌器具40來有效地洗滌洗滌對象衣物17。 (實施形態3)
以下,針對實施形態3的洗衣機,利用圖12來進行說明。
圖12是實施形態3中的洗衣機的縱截面圖。
如圖12所示,實施形態3的洗衣機是在洗滌器具40B並未與洗滌兼脫水槽25或循環路徑構件29的內側面固定,而是藉由設置在周緣部11的腳部34所支撐這點上,和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不同。另外,由於其以外的構成和實施形態1是同樣的,因此利用和實施形態1相同的符號來進行說明。 (洗滌器具的構成)
首先,針對洗滌器具40B的構成,利用圖12來進行說明。
如圖12所示,實施形態3的洗衣機的洗滌器具40B主要是由可折疊的周緣部11、設置在周緣部11的底面側的腳部34、連接部12、可動體13、及蓋體14等所構成。
腳部34是設置在周緣部11的複數個位置處,並且構成為可朝向中央部折疊成與周緣部11的底面平行。亦即,腳部34是對周緣部11的底面安裝成在鉛直方向上旋動自如。
此外,腳部34具有固定連接於下端而作為重物來發揮作用的錘體33。錘體33是支撐洗滌器具40B以使洗滌器具40B不會浮於洗滌水中。
針對如以上所構成的洗滌器具40B,在以下說明其動作。 (洗滌器具的安裝構成)
首先,針對洗滌器具40B的安裝構成來進行說明。
使用者在將洗滌器具40B安裝於洗衣機內時,和實施形態1同樣地,在圖4A所示的空白箭頭所示的方向上,透過旋動軸44將周緣部11對折。此時,以平行地安裝於周緣部11的底面之狀態來將腳部34對折。並且,在已對折的狀態下,將洗滌器具40B的周緣部11從上部蓋4的開口部3插入至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
接著,使用者是一邊打開已彎折的洗滌器具40B,一邊使腳部34相對於周緣部11的底面而在鉛直方向上旋動,並且無法旋動地固定於周緣部11。
並且,使用者是將洗滌器具40B,將腳部34的錘體33側載置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底面。藉此,洗滌器具40B即透過腳部34而被支撐於洗滌兼脫水槽25。
如以上所述,實施形態3的洗衣機可以藉由具備腳部34的洗滌器具40B,而設為更加容易安裝的構成。 (其他實施形態)
如以上所述,作為在本申請案中所揭示的技術之例示,說明了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然而,本揭示中的技術並不限定於此。
以下,針對其他實施形態的一例來進行說明。
例如,在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中,作為周緣部方面,雖然是以形成為圓環狀或多角環狀的周緣部11為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由於周緣部只要在實質上為環狀的形狀即可,因此亦可包含例如將環分割成複數個的形狀。又,周緣部亦可包含環的一部分有欠缺的形狀。藉此,對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之安裝會變得容易。
又,在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中,雖然是以由硬質的樹脂或金屬等之剛性體來形成周緣部的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亦可利用例如橡膠等之彈性體來形成。藉此,對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部之安裝會變得容易。
又,在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中,作為蓋體方面,雖然是以由剛性體所構成的蓋體14為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由於蓋體只要是可開閉自如地覆蓋可動體的上方的構成即可,因此亦可由例如聚乙烯等之具有可塑性的素材來構成。藉此,變得能夠進行洗滌對象衣物17之有效的壓洗。但是,由於由剛性體所構成的蓋體在洗滌運作時可發揮按壓洗滌對象衣物的作用,因此由剛性體來構成蓋體是更加理想的。
又,在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中,雖然是以個別地設置洗滌器具的蓋體與連接部的構成為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亦可一體地構成蓋體與連接部。藉此,可以減少成本。
又,在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中,作為蓋體方面,雖然是以實質上形成為碗型形狀的蓋體14為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由於蓋體只要形成為在封閉了可動體的上方的狀態下,實質上的中央是相對於周緣部成為往下方凸出即可,因此亦可為例如倒圓錐或倒金字塔型之形狀。藉此,蓋體的裝設性即可提升。
又,在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中,作為連接部方面,雖然是以將可動體13容置於底面的連接部12為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由於連接部只要是將可動體13保持成可上下運動的構成即可, 因此亦可設為例如和可動體的頂面連接的構成。此外,連接部亦可設為連接於可動體的側面或底面的構成。
又,在實施形態1中,作為洗滌器具方面,雖然是以藉由凸部49與凹部50的卡合而固定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側面的構成的洗滌器具40為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由於洗滌器具只要是不會接觸到脈動器26的高度即可,因此洗滌器具40的安裝方式亦可為例如凹凸的關係為相反。又,洗滌器具亦可和實施形態3同樣地設為具備腳部34的構成。此外,亦可設為藉由磁力將洗滌器具可裝卸地固定於洗滌兼脫水槽的構成。
又,在實施形態2中,作為洗衣機方面,雖然是以不具備脈動器的構成的洗衣機為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亦可為具備脈動器的構成。藉此,可獲得與實施形態1同等的效果。
又,在實施形態1至實施形態3中,雖然是以旋轉安裝的構成的蓋體14為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由於蓋體只要是可開閉自如地覆蓋可動體的上方的構成即可,因此亦可為藉由例如旋動軸將蓋體支撐於周緣部的構成。藉此,即能夠以一體的方式來形成蓋體。
又,在實施形態3中,作為周緣部方面,雖然是以大於流體平衡環9的內徑之周緣部11的構成為例子來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實施形態3的洗滌器具40B是藉由腳部34來支撐。因此,並不需要將周緣部11的外徑設定成可以使洗滌兼脫水槽25與周緣部11卡合。亦即,周緣部11例如亦可大幅度地小於洗滌兼脫水槽25的內徑,又,亦可非為可折疊的構成。藉此,通用性即可提升。
1:框體 3:開口部 4:上部蓋 5:外槽 6:馬達 7:驅動機構部 9:流體平衡環 10:承接蓋 11:周緣部 12:連接部 13:可動體 14:蓋體 15:把手部 17:洗滌對象衣物 19:供水閥 25:洗滌兼脫水槽 26:脈動器 27:貫穿孔 29:循環路徑構件 30:背槳葉 31:吐出口 32:上部吐出口 33:錘體 34:腳部 39:水面 40,40B:洗滌器具 44:旋動軸 49:凸部 50:凹部 52a:蓋體貫穿孔 52b:蓋體開口 53:蓋體側卡合部 53a:爪 54:周緣部側卡合部 54a:孔 55:肋部 56:水路 57:間隙
圖1是實施形態1的洗衣機的縱截面圖。
圖2A是已將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的蓋體移除的狀態的側面圖。
圖2B是已將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的蓋體移除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3A是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的蓋體的俯視圖。
圖3B是顯示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的蓋體之縱截面的圖。
圖4A是顯示對已將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的蓋體移除的狀態之洗滌器具進行折疊的動作的側面圖。
圖4B是顯示已將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朝洗滌兼脫水槽或循環路徑構件裝設的狀態的側面圖。
圖5A是顯示已在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裝設蓋體的狀態的俯視圖。
圖5B是將顯示已在安裝於該洗衣機的洗滌器具裝設蓋體的狀態之主要部位放大縱截面顯示出來的圖。
圖6是顯示該洗衣機的供水時之洗滌器具的動作的示意圖。
圖7是顯示該洗衣機的脈動器的旋轉時之洗滌器具的動作的示意圖。
圖8是顯示該洗衣機的脈動器的旋轉停止時之洗滌器具的動作的示意圖。
圖9是顯示實施形態2的洗衣機的洗滌兼脫水槽的供水時之洗滌器具的動作的示意圖。
圖10是顯示該洗衣機的洗滌兼脫水槽的旋轉時之洗滌器具的動作的示意圖。
圖11是顯示該洗衣機的洗滌兼脫水槽的旋轉停止時之洗滌器具的動作的示意圖。
圖12是實施形態3的洗衣機的縱截面圖。
1:框體
3:開口部
4:上部蓋
5:外槽
6:馬達
7:驅動機構部
9:流體平衡環
10:承接蓋
11:周緣部
12:連接部
13:可動體
14:蓋體
17:洗滌對象衣物
19:供水閥
25:洗滌兼脫水槽
26:脈動器
27:貫穿孔
29:循環路徑構件
30:背槳葉
31:吐出口
40:洗滌器具
56:水路

Claims (9)

  1. 一種洗滌器具,是配置在洗衣機的槽的內部之洗滌器具,具備: 周緣部,實質上形成為環狀; 連接部,具有透水性,並且設置在前述周緣部的內側; 可動體,設置在前述連接部之實質上的中央,並且使浮力產生;及 蓋體,設置成可開閉自如地覆蓋前述可動體的上方。
  2. 如請求項1之洗滌器具,其中前述蓋體是由剛性體所構成,並且具有複數個貫穿孔。
  3. 如請求項1或2之洗滌器具,其中前述周緣部是構成為可折疊, 前述蓋體是對前述周緣部設置成裝卸自如, 前述蓋體在前述洗滌器具安裝於前述槽的內部的狀態下,是裝設於前述周緣部。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洗滌器具,其中前述蓋體是構成為:在封閉了前述可動體的上方的狀態下,實質上的中央是相對於前述周緣部成為往下方凸出。
  5. 如請求項3或4之洗滌器具,其中前述蓋體是構成為對前述周緣部安裝成可旋轉, 前述蓋體具有形成在頂面側的把手部。
  6. 一種洗衣機,具備: 外槽,形成為有底圓筒狀; 洗滌兼脫水槽,在上方開口,並且旋轉自如地內置於前述外槽; 脈動器,設置在前述洗滌兼脫水槽的內底部; 馬達,至少使前述脈動器與前述洗滌兼脫水槽之任一者旋轉驅動; 循環路徑構件,設置在前述洗滌兼脫水槽的內面; 吐出口,在前述循環路徑構件的上端開口; 如請求項1之洗滌器具;及 控制裝置。
  7. 如請求項6之洗衣機,其構成為:對前述洗滌兼脫水槽供水至預定的水位後,藉由前述脈動器及設置在前述脈動器的底面之背槳葉的旋轉驅動,使水流產生,前述水流是在前述外槽與前述洗滌兼脫水槽內的前述循環路徑構件之間所形成的水路中上升,並且從前述吐出口朝前述洗滌兼脫水槽的內部吐出。
  8. 一種洗衣機,具備: 外槽,形成為有底圓筒狀; 洗滌兼脫水槽,在上方開口,並且旋轉自如地內置於前述外槽; 馬達,使前述洗滌兼脫水槽旋轉驅動; 承接蓋,覆蓋前述外槽與前述洗滌兼脫水槽之間的上方; 如請求項1之洗滌器具;及 控制裝置, 前述洗滌器具是固定連接於前述洗滌兼脫水槽的內側面。
  9. 如請求項8之洗衣機,其構成為:對前述洗滌兼脫水槽供水至預定的水位後,藉由前述洗滌兼脫水槽的旋轉驅動,使水流產生,前述水流是在前述外槽與前述洗滌兼脫水槽之間上升,並且從前述洗滌兼脫水槽的頂面與承接蓋的底面之間朝前述洗滌兼脫水槽的內部吐出。
TW109107247A 2019-07-10 2020-03-05 洗滌器具及具備該器具之洗衣機 TW202102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8170 2019-07-10
JP2019128170A JP7394281B2 (ja) 2019-07-10 2019-07-10 洗濯器具、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洗濯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742A true TW202102742A (zh) 2021-01-16

Family

ID=74114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7247A TW202102742A (zh) 2019-07-10 2020-03-05 洗滌器具及具備該器具之洗衣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394281B2 (zh)
CN (1) CN113692463B (zh)
TW (1) TW202102742A (zh)
WO (1) WO202100583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45506A (en) * 1981-03-02 1982-09-08 Toyo Electric Mfg Co Lt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JPS5948380U (ja) * 1982-09-24 1984-03-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洗濯機
CN1063517A (zh) * 1991-01-23 1992-08-12 张宝泰 升降桶式洗衣机
JPH08112489A (ja) * 1994-10-18 1996-05-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3385797B2 (ja) * 1995-06-12 2003-03-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H09778A (ja) * 1995-06-16 1997-0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H0938376A (ja) * 1995-07-28 1997-02-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洗濯機用補助具及び該補助具を用いた洗濯方法
KR100192413B1 (ko) * 1996-03-07 1999-06-15 구자홍 전자동 세탁기의 분리 세탁장치
JP3029540U (ja) 1996-03-28 1996-10-01 株式会社サンアイ 石鹸袋
JPH09290091A (ja) * 1996-04-26 1997-11-11 Toshiba Corp 洗濯機
JPH10323486A (ja) * 1997-05-23 1998-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01314691A (ja) * 2000-05-09 2001-11-13 Citizen Watch Co Ltd 洗濯ネット
KR101052943B1 (ko) * 2003-12-26 2011-07-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물비산 방지구조
CN103924420B (zh) * 2013-01-15 2017-09-22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洗涤羽绒服的洗衣机
TWI548793B (zh) * 2013-06-21 2016-09-11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washing machine
JP6548872B2 (ja) * 2014-06-03 2019-07-24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洗濯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2463A (zh) 2021-11-23
JP2021013415A (ja) 2021-02-12
JP7394281B2 (ja) 2023-12-08
CN113692463B (zh) 2023-09-12
WO2021005832A1 (ja) 2021-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1058B2 (en) Agitator assembly with scrub brush for a fabric treating appliance
EP2476791B1 (en) Detergent case and wash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AU2015352727B2 (en) Draining device for a wet-cleaning apparatus and pre-assembled unit comprising the draining device
CN109082855A (zh) 壁装式洗衣机及其机盖
CN109082856A (zh) 壁装式洗衣机及其机盖
CN113056581B (zh) 超声波清洗装置及洗衣机
KR20150077264A (ko) 세탁기
WO2013042402A1 (ja) 洗濯機
JP2020099545A (ja) 超音波洗浄装置および洗濯機
TWI548793B (zh) washing machine
CN110055718B (zh) 一种台式清洗机
JP6388371B2 (ja) 洗濯機及び仕切板
TW202102742A (zh) 洗滌器具及具備該器具之洗衣機
JP6437740B2 (ja) 洗濯機
JP6157948B2 (ja) 洗濯機
KR930009723B1 (ko) 주방 쓰레기 처리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7018467A (ja) 洗濯機
CN214736755U (zh) 一种运动洗衣桶
KR20180055326A (ko) 세라믹 세탁볼을 포함한 수동형 세탁장치
KR200205100Y1 (ko) 보조바스켓을 갖춘 세탁기
KR100928256B1 (ko) 드럼 세탁기의 거품 차단 구조
KR20170070680A (ko) 수동형 세탁장치
CN108797020B (zh) 一种洗衣机的进水结构
JPH0938376A (ja) 洗濯機用補助具及び該補助具を用いた洗濯方法
JPS5816919B2 (ja) 「かく」拌式洗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