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5267A - 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5267A
TW202045267A TW109124374A TW109124374A TW202045267A TW 202045267 A TW202045267 A TW 202045267A TW 109124374 A TW109124374 A TW 109124374A TW 109124374 A TW109124374 A TW 109124374A TW 202045267 A TW202045267 A TW 2020452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barcode recognition
barcode
electronic component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4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0739B (zh
Inventor
許丁戊
河成圓
黃載赫
Original Assignee
韓商泰克元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韓商泰克元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韓商泰克元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5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5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0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073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 G06K7/108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sensing of data fields affixed to objects or articles, e.g. coded lab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該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包括: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用於辨識沿預定移動路徑移動的電子部件上的條碼;及旋轉機,使所述條碼辨識機正反向旋轉180度,以使所述條碼辨識機能夠將位於所述電子部件的一側面和另一側面的條碼分別全部辨識或者選擇性地辨識。根據本發明,具有在獨立管理電子部件的同時最小化設備的擴大化或者生產成本的上升的效果。

Description

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於處理電子部件的分選機而辨識印刷或者貼附在電子部件上的條碼的條碼辨識裝置。
目前,在分選機中以批量(LOT)單位對電子部件的資訊進行管理。
大部分情況下,為了防止批次互不相同的物量被混合,分選機以一個批次的物量為基準而運行一次。但是,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模組等裝載有數十個電子部件的大型電子部件,針對最終生產製品進行特殊化而製造,所以一個批次的物量較少。因此,為了處理多個批次的物量,分選機需要運行多次,這會成為降低分選機的運行率的原因。
因此,近來趨向於通過辨識電子部件的條碼而獨立管理相應電子部件的履歷(生產工廠或者生產線、批次資訊等)和測試結果。為此,在分選機相應地配備了能夠辨識條碼的條碼辨識機。這種情況下,分選機配備有條碼辨識機,以能夠辨識位於電子部件的特定一面的條碼,並考慮到作業的效率性,將條碼辨識機佈置在電子部件的移動路徑上。
但是,如果是針對最終生產製品而特殊化的電子部件,則不能排除條碼的位置位於反面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只能額外使用能夠辨識位於反面的條碼的分選機。這點對分選機的消費者而言成為費用負擔,並且在空間利用方面也並不優選。並且,即使這種分選機可以處理多個批次的物量,也無法通過運行一次分選機來處理條碼位置位於彼此不同的面的批次,因此運行率會相應下降。
因此,本發明的申請人通過韓國公開專利10-2017-0108703號(以下稱為「現有技術1」)以及韓國申請號10-2017-0040270(以下稱為「現有技術2」)提出過由條碼辨識機將位於電子部件的兩面的條碼選擇性地全部都能讀取的技術。
通常,在分選機內,電子部件的移動借助拾取裝置完成或者借助移動穿梭機(Shuttle)而移動。現有技術1中圖示讀取處於被拾取裝置拾取的狀態的電子部件的條碼的例子,現有技術2中圖示讀取處於裝載在移動穿梭機的電子部件的條碼的例子。
現有技術1中配備有被拾取裝置拾取的電子部件的個數的兩倍的個數的條碼分選機,從而能夠將有可能選擇性地位於電子部件的兩面的條碼選擇性地全部讀取。在這種情況下,被拾取裝置拾取的電子部件之間的間距必須足夠大,因此需要充分確保構成拾取裝置的個別拾取器之間的間距。並且,由於這一點需要擴大拾取裝置的整體大小,或者配備用於調節個別拾取器之間的間距的額外的驅動單元,而且需要確保拾取裝置在設備內的空間佔有率。這種情況下,由於拾取裝置的大小,伴隨著用於解決其移動路徑的干涉問題等的設計方面的繁瑣,或者由於設備本身的擴大化和驅動單元的配備以及條碼辨識機的數量增加而導致的生產成本的上升。當然,現有技術1中雖然也提出了可利用反射鏡最小化獨立拾取器之間的間距的例子,但其在減小拾取裝置的大小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因此仍然具有隨著攝像機個數的增加而導致的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
另外,在現有技術2中,使條碼辨識機旋轉預定角度而能夠將有可能選擇性地位於電子部件的兩面的條碼選擇性地全部讀取。根據該現有技術2,由於條碼辨識機的辨識方向會具有傾斜度,因此讀取率會有所降低,所以還需要高價的條碼辨識機,且為了不受條碼的貼附位置(條碼附著於上側或者下側)影響地全都能讀取,有必要充分確保電子部件之間的間距。因此,與現有技術1同樣具有相當部分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在先的現有技術1以及現有技術2更發展性地改良,從而可以最小化設備的擴大或者生產成本的上升,並提高其辨識率的條碼辨識裝置相關的技術。
更進一步,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論條碼的貼附位置在哪一面(無論左側、右側還是兩側),並且條碼的配備高度即便不相同也均能辨識的技術。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形態的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其中包括: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用於辨識沿預定移動路徑移動的電子部件上的條碼;及旋轉機,使所述條碼辨識機正反向旋轉180度,以使所述條碼辨識機能夠將位於所述電子部件的一側面和另一側面的條碼分別全部辨識或者選擇性地辨識。
所述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還包括:旋轉板,設置有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並借助所述旋轉機旋轉;及基底板,設置有所述旋轉機,所述旋轉板和所述基底板被相互隔開。
所述基底板配備有卡接端,所述基底板配備有擋塊,在所述旋轉板旋轉時所述卡接端會被所述擋塊卡接,據此設定所述旋轉板的旋轉程度。
所述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還可以包括:校正機,如果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借助所述旋轉機而旋轉,則校正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的旋轉位置。
所述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還可以包括:高度調節機,調節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的配備高度。
在所述旋轉機使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旋轉的情況下,伴隨有用於使電子部件移動的拾取裝置的位置移動以使電子部件和條碼辨識機相對應。
所述條碼辨識機配備為多個,在所述旋轉機使多個所述條碼辨識機旋轉的情況下,更改多個所述條碼辨識機的對應順序。
在所述旋轉機使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旋轉的情況下,可以使所述旋轉機偏軸旋轉或者使所述旋轉機水平移動,以使電子部件和條碼辨識機相對應。
根據本發明,具有能夠最小化裝備的擴大化或者生產成本的上升,並且提高條碼辨識率的效果。
以下,參照附圖對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並且為了說明的簡潔,將儘量省略或者簡化針對重複或者實質性相同的結構的說明。 針對條碼辨識裝置的結構的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100(以下簡稱「條碼辨識裝置」)的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1的條碼辨識裝置100包括4個條碼辨識機110、高度調節機120以及反射鏡130和設置版140、旋轉板150、旋轉機160、基底板170以及校正機180。
4個條碼辨識機110配備為用於分別辨識通過拾取裝置而沿預定移動路徑移動的電子部件D的條碼。本實施例中雖然將條碼辨識機110考慮為攝像機,但也可以根據實施情況,配備為一般的條碼讀取機。借助這種條碼辨識機110還可以確認電子部件D是否被反向插入,如果配備為攝像機則還可以確認是否附著有異物或者條碼是否不良。
作為參考,條碼中可以包含生產履歷、測試履歷等各種資訊,這種資訊可以被傳送到測試機或者分選機的電腦(PC),從而在對分選或者測試電子部件D時所需的裝置進行控制時可做參考。
高度調節機120配備為用於通過調節條碼辨識機110的配備高度而提高條碼辨識率。本實施例中在高度調節機120沿上下方向形成較長的長孔,並且設置為可以利用安裝螺栓B手動調節條碼辨識機110的高度,但只要是能夠使條碼辨識機110升降的結構,則哪一種都可以優選地被考慮,也完全可以考慮使用馬達等來進行自動調節。
反射鏡130配備為用於使光折射90度從而將電子部件D的條碼的圖像傳送到位於鏡筒MT下方的條碼辨識機110。即,如果拾取裝置使電子部件D下降,則拾取裝置拾取的電子部件D的具有條碼的部位至少會位於反射鏡130之間,據此,條碼辨識機110將讀取經由各個反射鏡130而來的條碼的像。
配備設置板140的目的在於,通過承載鏡筒MT而設置反射鏡130以及條碼辨識機110。
配備旋轉板150的目的在於,通過承載設置版140和鏡筒MT而最終可旋轉地設置反射鏡130以及條碼辨識機110而。為此,設置板140和旋轉板150通過間距維持桿GR相隔預定高度而結合為一體。因此,如果旋轉板150旋轉,則設置板140也將旋轉相同的角度,設置在設置版140的反射鏡130和條碼辨識機110也將以旋轉板150的旋轉中心點為基準而旋轉。通過應用這種旋轉板150,實現了可以用一個旋轉機160使多個條碼辨識機110一起旋轉的結構。
而且,如圖2的摘取圖所示,為了使旋轉板150的旋轉程度能夠設定為180度的旋轉量,所以旋轉板150在兩側配備有兩個卡接端151,並且還具有兩個用於校正位置的校正孔152a、152b。本實施例中兩個卡接端151由軸承配備,關於這種卡接端151和校正孔152a、152b將在下方敘述。
旋轉機160為了使旋轉板150旋轉180度而配備。通過這種旋轉機160,可以使旋轉板150以及最終設置在旋轉板150上的條碼辨識機110以旋轉板150的旋轉中心點為基準朝正反向旋轉180度,據此條碼辨識機110可以成為能夠將位於電子部件D的一側面和另一側面的條碼全部都進行辨識或者選擇性辨識的狀態。為此,如圖3的摘取圖所示,旋轉機160包括驅動氣缸161、旋轉皮帶162、結合塊163、第一滑輪164a、第二滑輪164b、旋轉部件165、基準部件166、調節部件167以及設置部件168。
驅動氣缸161提供旋轉旋轉板150所需要的驅動力。
旋轉皮帶162將驅動氣缸161的直線驅動力傳遞為第一滑輪164a和第二滑輪164b的旋轉力。
結合塊163將驅動氣缸161的進退桿FB結合至旋轉皮帶162。因此,如果驅動氣缸161工作,則旋轉皮帶162將以兩個滑輪164a、164b為旋轉轉換點而旋轉。
第一滑輪164a和第二滑輪164b為了設置旋轉皮帶162而配備。這種第一滑輪164a和第二滑輪164b提供了旋轉皮帶162的旋轉轉換點,並與旋轉皮帶162的旋轉聯動而旋轉。
旋轉部件165結合於第二滑輪164b,從而隨著第二滑輪164b的旋轉而一併旋轉,由於旋轉板150結合於這種旋轉部件165,因此旋轉板150將與旋轉部件165的旋轉聯動而旋轉。由於這種結構,如果驅動氣缸161工作,則旋轉皮帶162將以兩個滑輪164a、164b為旋轉轉換點而旋轉,此時由於旋轉部件165與第二滑輪164b的旋轉聯動而旋轉,並且旋轉板150也將一併旋轉。
配備基準部件167的目的在於,結合於基底板170而調節設置部件168的位置。
調節部件167以螺絲結合方式結合並穿過基準部件166而其末端接觸到設置部件168。因此,如果旋轉調節部件167則調節部件167借助於螺絲擰緊或者螺絲擰松而移動,與此聯動地,設置部件168移動的同時使調節部件168的位置被調節。
設置部件168為了設置第一滑輪164a而配備。如圖4的摘取圖,這種設置部件168可移動地結合至基底板170。為此,在設置部件168沿移動方向形成有較長的長孔LH,且構成為結合螺栓JB通過長孔LH結合於基底板170的結構,因此設置部件168多少可以移動。而且,設置部件168能夠被通過切削機而形成在基底板170的移動槽MG引導而移動。
如前述,使設置部件168的位置能夠改變是為了維持旋轉皮帶162的張力。旋轉皮帶162的張力會由於所結合的物質的重量或者由於使用導致的下垂或者各季節的溫度等而變化,這種情況下,難以通過旋轉皮帶162完成旋轉板150的精確的旋轉。因此,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利用調節部件167移動設置部件168,從而將旋轉皮帶162的張力維持在適當水平,以使旋轉板150精確地旋轉。
作為參考,本實施例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利用驅動氣缸161使旋轉板150旋轉,但根據實施情況,也可以簡單地由正反向旋轉馬達實現。
另外,基底板170上設置有旋轉機160。這種基底板170具備可以卡接如圖2中所參照說明的卡接端151的擋塊171。因此,旋轉板150旋轉時,由軸承配備的卡接端151如登上擋塊171般地卡接在擋塊171,所以旋轉板150的旋轉程度得以設定為僅具有180度左右的旋轉量。並且,由於基底板170和旋轉板150相隔預定間距G,因此構成為能夠使旋轉板150順利地旋轉。
配置校正機180的目的在於,在條碼辨識機110旋轉時校正條碼辨識機110的旋轉位置。當然,通過已提及的卡接端151和擋塊171能夠比較準確地控制旋轉板150以及條碼辨識機110的旋轉量,但本實施例中為了在完成180度旋轉後更精確地校正而額外配備校正機180。為此,如圖5的摘取圖,校正機180包括校正銷181和校正氣缸182。
校正銷181通過插入或脫離旋轉板150的矯正孔152a、152b而校正旋轉板150的旋轉位置或者使旋轉板150成為可旋轉的狀態。
校正氣缸182通過升降校正銷181而使校正銷181插入或者脫離矯正孔152a、152b。即,根據條碼配備在電子部件的哪一面,且根據旋轉板150的旋轉狀態,校正銷181插入於符號為152a的矯正孔,或者插入於符號為152b的校正孔,據此可以按情況進行對準。
因此,本實施例中,通過卡接端151和擋塊171,旋轉板150以及條碼辨識機110的旋轉位置得到第一次的固定,然後通過矯正機180而的到第二次的精確固定。 關於條碼辨識裝置的工作的說明 1 、第一工作例
如果電子部件D的一側面具有條碼,則使反射鏡130處於與電子部件D的一側面對向的狀態下進行分選機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由於待處理的電子部件D的種類發生變更等而在電子部件D的另一側面具有條碼,則旋轉機160進行工作,從而使旋轉板150以及條碼辨識機110等旋轉180度,並通過矯正機180精確地校正旋轉板150的位置。通過這種旋轉板150的位置校正,條碼辨識機110的位置也被校正。然後在完成旋轉板150的位置校正的狀態下進行針對條碼位於另一側面的電子部件D的處理。 2 、第二工作例
本工作例應用於電子部件D的兩面都有條碼,並需要讀取兩個條碼的情況。首先拾取裝置使電子部件D的一側面與反射鏡130對向,然後如果對一側面的條碼的辨識結束則使電子部件D上升。然後,在電子部件D上升的狀態下條碼辨識機110旋轉180度,拾取裝置使電子部件下降從而使反射鏡130與電子部件D的另一側面對向,然後進行針對另一側面的條碼的辨識。 附加考慮事項 1 、與拾取裝置的關係
通常,拾取裝置為了移動多個電子部件D而具有多個拾取器。各個拾取器分別拾取一個電子部件D。此時,如圖6的參照圖所示,如果條碼辨識機110以中心軸0為基準而旋轉,從而變成從圖6的(a)狀態變成圖6的(b)狀態,則無法辨識針對④的電子部件D的條碼C。因此,為了使條碼辨識機110與電子部件D中的每一個條碼C對向,應當使其成為圖6的(c)狀態。作為能夠將圖6的(a)狀態恰當地轉換成圖6的(c)狀態的技術可以考慮兩種。
首先,第一個是可以考慮使條碼辨識機110偏軸旋轉或者使旋轉機160水平移動的技術。
其次,第二個是可以考慮利用拾取裝置PA基本上所具有的行動性,從而通程序式化的行動控制而移動拾取裝置PA的技術。
根據設計者,可以選擇性地使用第一個技術或者第二個技術。
然而,在使條碼辨識機110進行偏軸旋轉或者使旋轉機160水平移動的情況下,沒有必要考慮拾取裝置PA的水平移動,但額外需要用於使條碼辨識機110偏軸旋轉或者用於使旋轉機160水平移動的空間,並在機械結構上十分複雜。因此,利用拾取裝置PA基本上所具有的行動性,借助通程序式的行動控制而使拾取裝置PA的水平移動(參照箭頭「K」)隨同進行,據此從圖6的(a)狀態轉換為圖6的(c)狀態,這種方法可以被更優選地推薦。 2 、條碼辨識機與電子部件之間的對應關係
另外,繼續再參照圖6的(a)以及(c),在圖6的(a)的狀態下的條碼辨識機110與電子部件D之間的對應關係①-ⓐ、 ②-ⓑ、 ③-ⓒ、④-ⓓ和在圖6的(c)的狀態下的條碼辨識機110與電子部件D之間的對應關係①-ⓓ、 ②-ⓒ、 ③-ⓑ、④-ⓐ互不相同。
即,作為沒有旋轉的基本模式的第一模式中的條碼辨識機110與電子部件D之間的對應關係改變為完成條碼辨識機110的旋轉的第二模式中的條碼辨識機110與電子部件D之間的對應關係,由此可知在兩種模式中條碼辨識機110與電子部件D之間的對應順序彼此相反。
因此,在第二模式下有必要對條碼辨識機110的順序發生的改變進行更正,據此將①、②、③、④的電子部件以ⓓ、ⓒ、ⓑ、ⓐ的條碼辨識機110的順序進行變更。如此,作為變更順序的技術可以考慮兩種。
第一個是如圖7的(a)和(b)所示,對電接觸至條碼辨識機110的端子T賦予順序,從而即使條碼辨識機110旋轉也可以使條碼辨識機110的順序被維持的技術。
第二是通程序式化來根據條碼辨識機110的旋轉狀態而變更其順序的技術。
本事項中考慮到機械結構實現的繁瑣性而更優選地推薦通程序式化來變更條碼辨識機110的順序的技術。
圖8圖示在通程序式化來實現如上的條碼辨識機110與拾取裝置PA之間的關係或者與電子部件之間的對應關係時的流程。
首先,分選機的管理者將裝載在客戶託盤的電子部件D進行肉眼觀察,從而確認條碼C的配備位置在一面還是另一面<S800>。如果條碼C的配備位置位於一面,則分選機應當以條碼辨識機110不進行旋轉的基本模式(即,第一模式)工作。因此,管理者在通過配備在分選機的輸入部選擇使其工作為基本模式,即第一模式<S811>後,將裝載有電子部件D的客戶託盤放入裝載堆垛機<S813>,並使其進行工作。據此,拾取裝置PA進行工作從而拾取並移動位於客戶託盤中的電子部件D,從而進行條碼C的辨識作業<S814>。
另外,如果條碼C的配備位置位於另一面,則分選機應當以條碼辨識機110旋轉180度的第二模式工作。因此,管理者通過配備在分選機的輸入部進行選擇而使其工作為作為變更模式的第二模式<S821>。這種情況下,分選機使旋轉板150進行旋轉,從而使條碼辨識機110旋轉180度,並變更對應於電子部件D的條碼辨識機110的對應順序<S822>。然後,管理者將裝載有電子部件D的客戶託盤放入裝載堆垛機<S823>,並使其進行工作。據此,拾取裝置PA進行工作從而拾取並移動位於客戶託盤中的電子部件D,並使拾取裝置PA伴隨著水平移動以使電子部件D分別對應於條碼辨識機110,從而進行條碼C的辨識作業<S824>。
當然,在電子部件D的兩面均貼附有條碼C,並且需要對兩側的條碼C都進行讀取的情況下,每次辨識條碼C時都需要進行第一模式與第二模式之間的轉換。
如上述說明的條碼辨識裝置100需要使配備有多個拾取器的拾取裝置PA在移動電子部件的程序中實現對條碼C的讀取,因此分選機需要配備條碼辨識裝置100和拾取裝置PA,如果需要程式性的控制,則需要通過載入有專用程式的控制部而對應於電子部件D與條碼辨識機110的對應順序或者條碼辨識機110的旋轉而使拾取裝置D伴隨著位置移動。
如前述,通過參照附圖的實施例完成了針對本發明的具體說明,但由於上述實施例僅將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舉例說明,因此本發明不應當僅被理解為局限於上述實施例,本發明的權利範圍應當由請求項及其等同範圍來理解。
100:條碼辨識裝置 110:條碼辨識機 120:高度調節機 130:反射鏡 140:設置板 150:旋轉板 151:卡接端 152a:校正孔 152b:校正孔 164a:第一滑輪 164b:第二滑輪 160:旋轉機 162:旋轉皮帶 163:結合塊 165:旋轉部件 166:基準部件 167:調節部件 168:設置部件 170:基底板 171:擋塊 180:校正機 181:校正銷 182:校正氣缸 B:安裝螺栓 C:條碼 D:電子部件 FB:進退桿 GR:維持桿 JB:螺栓 LH:長孔 MG:移動槽 MT:鏡筒 PA:拾取裝置 T:端子
圖1是示出針對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的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2是用於說明應用於圖1的條碼辨識裝置的旋轉板和基底板的結構的參照圖。
圖3是針對應用於圖1的條碼辨識裝置的旋轉機的摘取圖。
圖4是摘取應用於圖3的旋轉機的設置部件部位的摘取圖。
圖5是針對應用於圖1的條碼辨識裝置的校正機的摘取圖。
圖6是用於說明電子部件與條碼辨識機的對應關係以及對應順序的參照圖。
圖7是用硬體形式呈現電子部件與條碼辨識機的對應順序的變更的參照圖。
圖8是用於說明在程式化控制基於條碼辨識機的旋轉而發生的電子部件與條碼辨識機的對應關係以及對應順序時呈現的作業程序的參照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條碼辨識裝置
110:條碼辨識機
120:高度調節機
130:反射鏡
140:設置板
150:旋轉板
160:旋轉機
166:基準部件
167:調節部件
168:設置部件
170:基底板
180:校正機
B:安裝螺栓
D:電子部件
GR:維持桿
MT:鏡筒

Claims (7)

  1. 一種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其中包括: 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用於辨識沿預定移動路徑移動的電子部件上的條碼;旋轉機,使所述條碼辨識機正反向旋轉180度,以使所述條碼辨識機能夠將位於所述電子部件的一側面和另一側面的條碼分別全部辨識或者選擇性地辨識;及校正機,如果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借助所述旋轉機而旋轉,則校正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的旋轉位置。
  2. 一種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其中包括: 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用於辨識沿預定移動路徑移動的電子部件上的條碼;旋轉機,使所述條碼辨識機正反向旋轉180度,以使所述條碼辨識機能夠將位於所述電子部件的一側面和另一側面的條碼分別全部辨識或者選擇性地辨識;及校正機,如果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借助所述旋轉機而旋轉,則校正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的旋轉位置,所述條碼辨識機配備為多個, 在所述旋轉機使多個所述條碼辨識機旋轉的情況下,更改多個所述條碼辨識機的對應順序。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其中還包括: 旋轉板,設置有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並借助所述旋轉機旋轉;及基底板,設置有所述旋轉機,所述旋轉板和所述基底板被相互隔開。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其中還包括: 旋轉板,設置有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並借助所述旋轉機旋轉;及基底板,設置有所述旋轉機,所述旋轉板配備有卡接端,所述基底板配備有擋塊,在所述旋轉板旋轉時所述卡接端會被所述擋塊卡接,據此設定所述旋轉板的旋轉程度。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其中還包括: 高度調節機,調節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的配備高度。
  6.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其中 在所述旋轉機使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旋轉的情況下,伴隨有用於使電子部件移動的拾取裝置的位置移動以使電子部件和條碼辨識機相對應。
  7.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其中 在所述旋轉機使所述一個以上的條碼辨識機旋轉的情況下,使所述旋轉機偏軸旋轉或者使所述旋轉機水平移動,以使電子部件和條碼辨識機相對應。
TW109124374A 2018-04-09 2019-02-26 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 TWI7507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40937 2018-04-09
KR1020180040937A KR102549942B1 (ko) 2018-04-09 2018-04-09 전자부품 처리용 핸들러의 바코드 인식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5267A true TW202045267A (zh) 2020-12-16
TWI750739B TWI750739B (zh) 2021-12-21

Family

ID=682155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6439A TWI750458B (zh) 2018-04-09 2019-02-26 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
TW109124374A TWI750739B (zh) 2018-04-09 2019-02-26 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6439A TWI750458B (zh) 2018-04-09 2019-02-26 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549942B1 (zh)
CN (1) CN110363038B (zh)
TW (2) TWI7504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0790B2 (en) 2019-05-22 2023-08-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training image deep learning model and device thereof
CN117404577B (zh) * 2023-10-25 2024-05-17 济南二机床固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冲压线端拾器更换的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7635B2 (ja) * 1994-02-24 1998-04-08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ラベル読取装置
NL1010088C2 (nl) * 1998-09-14 2000-03-15 Scantech Bv Inrichting voor het lezen van streepjescodes.
CN100377160C (zh) * 2004-02-13 2008-03-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条码自动扫描系统及方法
JP2005301632A (ja) * 2004-04-09 2005-10-2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バーコード読取装置及びバーコード読取方法
KR100950329B1 (ko) * 2008-04-18 2010-03-31 (주)테크윙 테스트핸들러용 테스트트레이 위치교정기 및 언로딩장치
KR101025291B1 (ko) * 2009-12-15 2011-03-29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바코드 스케닝 장치
TW201241449A (en) * 2011-04-01 2012-10-16 Askey Computer Corp Test auxiliary device
TWI547881B (zh) * 2011-12-30 2016-09-01 富智康(香港)有限公司 機場行李監控系統及方法
KR102043632B1 (ko) * 2013-05-16 2019-11-13 (주)테크윙 반도체소자 테스트용 핸들러의 트레이 적재장치
CN103745189B (zh) * 2014-02-13 2016-11-02 广东旭龙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方位高速激光条码扫描装置
CN203899959U (zh) * 2014-06-26 2014-10-29 昆山谛镨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读条码机
KR102656451B1 (ko) * 2016-03-18 2024-04-12 (주)테크윙 전자부품 테스트용 핸들러
TWI623741B (zh) * 2016-06-23 2018-05-11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檢測系統
CN206224497U (zh) * 2016-08-26 2017-06-06 黑龙江省烟草公司哈尔滨市公司 防错式条烟识别器
CN205968407U (zh) * 2016-08-31 2017-02-22 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毂机器人自动生产线上料一维码定位装置
CN206162610U (zh) * 2016-09-28 2017-05-10 深圳市骄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行李标签信息识读装置
CN206757663U (zh) * 2017-03-31 2017-12-15 天津先达恒业条码技术有限公司 条码管理系统以及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5088A (zh) 2019-12-01
KR20190117955A (ko) 2019-10-17
TWI750739B (zh) 2021-12-21
KR102549942B1 (ko) 2023-07-03
TWI750458B (zh) 2021-12-21
CN110363038A (zh) 2019-10-22
CN110363038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4631B2 (en) Parking structure memory-module tester that moves test motherboards along a highway for remote loading/unloading
US7191511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placement machine having camera units with vertically overlaid apertures
US7559138B2 (en) Method for replacing defective PCB from PCB panel
TW202045267A (zh) 電子部件處理用分選機的條碼辨識裝置
TW201734482A (zh) 電子部件測試用分選機
US4239144A (en) Apparatus for wire bonding
US4361261A (en) Apparatus for wire bonding
CN108701620A (zh) 电子零件处理单元
KR101525540B1 (ko) 모터 액추에이터의 조립 장치
KR102201197B1 (ko) 부품 자동 삽입장치
KR19990063665A (ko) 자동 반도체 부품 조종 장치
US7424143B2 (en) Method for recognizing working position of a device transfer apparatus in semiconductor test handler
KR100740232B1 (ko) Pcb패널의 불량 단품 교체장치
US1113171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testing of power supply units
KR20170082992A (ko) 이송툴모듈 및 그를 가지는 소자핸들러
KR102231146B1 (ko) 이송툴모듈, 니들핀 조립체, 및 그를 가지는 소자핸들러
CN108111841A (zh) 用于检查相机模块的处理器和用于检查相机模块的设备
US11943871B2 (en) Component mounter
KR100551994B1 (ko) 콤팩트 카메라 모듈용 핸들러 및 그의 작동방법
WO1998059313A1 (en) Wafer reader including a mirror assembly for reading wafer scribes without displacing wafers
KR100354104B1 (ko) 엘시디 패널 위치 정렬장치
KR100866537B1 (ko) 콘택트유닛 구동장치, 그를 포함하는 테스트 핸들러, 및그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소자 제조방법
US202301449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rming mounted state of picker mounts
KR102302518B1 (ko) 피치 가변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픽업장치
KR200346837Y1 (ko) 평판표시소자용 본딩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