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3675A - 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 - Google Patents

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3675A
TW202043675A TW108118158A TW108118158A TW202043675A TW 202043675 A TW202043675 A TW 202043675A TW 108118158 A TW108118158 A TW 108118158A TW 108118158 A TW108118158 A TW 108118158A TW 202043675 A TW202043675 A TW 2020436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eramic electrode
glass tube
hollow body
v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飛
Original Assignee
林文飛
香港商盛陶盟(香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文飛, 香港商盛陶盟(香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林文飛
Priority to TW108118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43675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3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67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案係一種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其係將第一密封件密封於第一陶瓷電極之一端,該陶瓷電極包含一中空本體,於該中空本體一側連接一第一玻璃管,其中該第一玻璃管兩端之管口係為擴管,其一端係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另一端連接一第二陶瓷電極,且該第二陶瓷電極之另一端係連接一通氣件,由該通氣件之一開口端對該第一玻璃管抽真空後,並灌入一氣體,且該第一玻璃管內之壓力係小於外部之壓力,接著加熱密封該通氣件之開口端。

Description

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尤其是一種不含螢光粉之紫外線燈管。
一般紫外線(Ultraviolet ray)的光譜長度分為UVA、UVB以及UVC,紫外線的UVA之波長為320-400nm(奈米),其又稱為長波紫外線,紫外線的UVB之波長為280-320 nm(奈米),其又稱為中波紫外線,紫外線的UVC之波長為100-280 nm(奈米),其又稱為短波紫外線,而這三種不同之紫外光又分別用於殺菌、固化、辨識以及場所等。
紫外線用於殺菌用之光線係為UVC,其係破壞及改變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結構,使細菌或微生物當場死亡或無法繁殖後代,使其達到殺菌的目的,紫外光殺菌燈的發光譜線主要有254nm(奈米)和185 nm(奈米),254nm(奈米)的紫外線通過照射微生物的DNA來殺滅細菌,185nm(奈米)的紫外線可將空氣中的O2變成O3(臭氧),臭氧具有強氧化作用,可有效地殺滅細菌,臭氧的彌散性恰好可彌補由於紫外線只沿直線傳播、消毒有死角的缺點,紫外線殺菌屬於純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簡單便捷、廣譜高效、無二次污染、便於管理和實現自動化等優點,隨着各種新型設計的紫外線燈管的推出,紫外線殺菌的應用範圍也不斷在擴大。
於紫外線燈的製作中,UVA、UVB其光譜仍然依靠螢光粉產生,唯獨UVC使用254nm(奈米)以下就直接用汞氣(汞蒸氣)的發光光譜,而汞的發光光譜為253.7nm(奈米),其就不用使用螢光粉,且於紫外線光譜中,此波段的殺菌能力最好,但在製造上也相對困難。
現今的技術中,一般都是利用鎢絲電極進行製作,其發射電子原理係鎢絲電極利用濺射效應來啟動點燈的程序,因此,每點燈一次,就必須產生濺射效應,而在濺射效應的時候會順便將蒸氣汞氧化成氧化汞(汞合金),此氧化汞就會附著在玻璃管內層且靠近鎢絲電極的地方,長時間不斷地產生濺射效應,就會使玻璃管內層變成黑色的一圈,此俗稱黑頭,且氧化汞也會隨著時間的使用,慢慢地佈滿整個燈管內部,此俗稱黑管,如果是用於紫外線燈管,使用時間久了而產生黑管,此黑管將會造成透光率下降而降低紫外線的能量,再者,由於濺射效應將汞蒸氣氧化,其也相對減少汞蒸氣,如此也無法提供正常的放射能量,這也是現今紫外線燈管使用壽命短的原因之一,一般現今紫外線燈管只能使用5000-8000小時,甚至更短。
綜上所述,針對上述習知技術的缺點,本發明人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及發展,發明出一種陶瓷電及封裝方法及結構,其係利用陶瓷電極來啟動電燈的程序,因為沒有鎢絲電極,所以就不會產生濺射效應,故,其不但不會有黑管或黑頭,且汞蒸氣也不會被氧化,因此,其可以維持紫外線的透光率,也因此延長使用壽命,且使用壽命為50000小時,相較於先前技術,其大幅提升使用壽命,如此,就可以減少使用汞,進而達到節能減碳的要求。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陶瓷電極封裝之方法,其係將第一陶瓷電極以及第二陶瓷電極內分別設置中空本體並於兩端分別設置一凹槽,接著將一第一玻璃管之兩端加熱後並將其擴管,使該第一玻璃管之兩端分別連接至第一及第二陶瓷電極之凹槽內,接著該第二陶瓷電極之另一端連接一通氣件,並藉由該通氣件對該第一玻璃管內抽真空,接著再由該通氣件輸入一氣體,且第一玻璃管內之壓力係呈現負壓,最後加熱該通氣件之開口端,將其進行密封。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陶瓷電極封裝之方法,其係將第二陶瓷電極兩側之第三凹槽以及第四凹槽之半徑設置成不同之半徑,且第三凹槽之半徑係大於該第四凹槽之半徑,使由第四凹槽一側輸入氣體至第一玻璃管內後,能夠藉由第三凹槽之半徑大於第四凹槽之半徑,使氣體不易洩出,並快速密封該開口端。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揭示了一種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步驟包含封裝一第一密封件至一第一陶瓷電極一端之一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一陶瓷電極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該第一凹槽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加熱一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一管口以及一第二管口並進行擴管,將該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一連接部連接於該第一陶瓷電極之另一端之一第二凹槽內,且該第二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將該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二連接部連接於一第二陶瓷電極之一端之一第三凹槽內,且該第二陶瓷電極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該第三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一第四凹槽係設置相對於該第三凹槽之該第二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封裝一通氣件至該第二陶瓷電極之一側之該第四凹槽內,使該通氣件內之一第一流道連通該第一玻璃管,由該通氣件之一開口端對該第一玻璃管進行抽真空,使該第一玻璃管內呈現負壓,由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導入一氣體至該第一玻璃管內,其中該氣體導入至該第一玻璃管內後,該第一玻璃管內之空氣壓力小於該第一玻璃管外之壓力,以及加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其中該第三凹槽之一第三半徑係等於該第四凹槽之一第四半徑。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於加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之步驟中,更進一步切除該通氣件之一凹陷部。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一連接部係以一膠體連接於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該第二連接部係以該膠體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氣體係為汞氣。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另外揭示了一種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步驟包含,封裝一第一密封件至一第一陶瓷電極一端之一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一陶瓷電極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該第一凹槽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加熱一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一管口以及一第二管口並進行擴管,將該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一連接部連接於該第一陶瓷電極之另一端之一第二凹槽內,且該第二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將該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二連接部連接於一第二陶瓷電極之一端之一第三凹槽內,且該第二陶瓷電極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該第三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一第四凹槽係設置相對於該第三凹槽之該第二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封裝一通氣件至該第二陶瓷電極之一側之一第四凹槽內,使該通氣件內之一第一流道連通該第一玻璃管,由該通氣件之一開口端對該第一玻璃管進行抽真空,使該第一玻璃管內呈現負壓,由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導入一氣體至該第一玻璃管內,其中該第一玻璃管內之空氣壓力小於該第一玻璃管外之壓力,以及加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形成一第二密封件,其中該第三凹槽之一第三半徑係大於該第四凹槽之一第四半徑。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於加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形成一第二密封件之步驟中,更進一步切除該第二密封件之一凹陷部。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一連接部係以一膠體連接於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該第二連接部係以該膠體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氣體係為汞氣。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另外揭示了一種紫外線燈管之結構,其包含一第一密封件,一第一陶瓷電極,其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該第一陶瓷電極之二端分別設置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該第一密封件係設置並密封於該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一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該第二凹槽係相對於該第一凹槽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另一側之開口處,一第一玻璃管,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連接部以及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係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且該第一連接部之一第一管口與該第二連接部之一第二管口之管徑係大於該第一玻璃管之管徑,一第二陶瓷電極,其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一第三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一第四凹槽係設置相對於該第三凹槽之該第二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且該第一玻璃管之該第二連接部係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內之該第三凹槽,以及一第二密封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二陶瓷電極內之該第四凹槽,其中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之一第三半徑係等於該第四凹槽之一第四半徑。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一連接部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係以一膠體進行連接以及該第二連接部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係以該膠體進行連接。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四凹槽上更進一步設置一縮口部,且該縮口部上設置一穿孔,該穿孔係連通該第二陶瓷電極,該第二密封件連接該縮口部,且該第二密封件內設置一第一流道,該第一流道係連通該穿孔。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一玻璃管內更進一步包含一氣體。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二密封件係為玻璃管。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另外揭示了一種紫外線燈管之結構,其包含一第一密封件,一第一陶瓷電極,其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該第一陶瓷電極之二端分別設置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該第一密封件係設置並密封於該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一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該第二凹槽係相對於該第一凹槽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另一側之開口處,一第一玻璃管,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連接部以及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係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且該第一連接部之一第一管口與該第二連接部之一第二管口之管徑係大於該第一玻璃管之管徑,一第二陶瓷電極,其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一第三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一第四凹槽係設置相對於該第三凹槽之該第二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且該第一玻璃管之該第二連接部係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內之該第三凹槽,以及一第二密封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二陶瓷電極內之該第四凹槽,中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之一第三半徑係大於該第四凹槽之一第四半徑。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一連接部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係以一膠體進行連接以及該第二連接部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係以該膠體進行連接。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四凹槽上更進一步設置一縮口部,且該縮口部上設置一穿孔,該穿孔係連通該第二陶瓷電極,該第二密封件連接該縮口部,且該第二密封件內設置一第一流道,該第一流道係連通該穿孔。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一玻璃管內更進一步包含一氣體。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其亦揭露該第二密封件係為玻璃管。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之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說明如後:
本發明係針對習知紫外線燈管結構進行發明,一般習知技術都是利用鎢絲電極進行製作,其發射電子原理係鎢絲電極利用濺射效應來啟動點燈的程序,因此,每點燈一次,就必須產生濺射效應,而在濺射效應的時候會順便將蒸氣汞氧化成氧化汞(汞合金),此氧化汞就會附著在玻璃管內層且靠近鎢絲電極的地方,長時間不斷地產生濺射效應,就會使玻璃管內層變成黑色的一圈,此俗稱黑頭,且氧化汞也會隨著時間的使用,慢慢地佈滿整個燈管內部,此俗稱黑管,如果是用於紫外線燈管,使用時間久了而產生黑管,此黑管將會造成透光率下降而降低紫外線的能量而失效,再者,由於濺射效應將汞蒸氣氧化,其也相對減少汞蒸氣,如此也無法提供正常的放射能量,這也是現今紫外線燈管使用壽命短的原因之一,一般現今紫外線燈管只能使用5000-8000小時,甚至更短,故,本發明為了讓紫外線燈管之黑管或黑頭現象得以控制,發明出一種陶瓷電及封裝方法及結構,其係利用陶瓷電極來啟動電燈的程序,因為沒有鎢絲電極,所以就不會產生濺射效應,故,其不但不會有黑管或黑頭,且汞蒸氣也不會被氧化,因此,其可以維持紫外線的透光率,也因此延長使用壽命,且使用壽命為20000小時,相較於先前技術,其大幅提升使用壽命,如此,就可以減少使用汞,進而達到節能減碳的要求。
首先,請參閱第一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流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流程,其步驟包含:
步驟S1:封裝一第一密封件至依第一陶瓷電極一側之一第一凹槽;
步驟S3:加熱一第一玻璃管之二端管口,其中一端管口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另一側之一第二凹槽;
步驟S5:該第一玻璃管之另一端連接一第二陶瓷電極一側之一第三凹槽;
步驟S7:設置一通氣件至該第二陶瓷電極一側之一第四凹槽;
步驟S9:由該通氣件對該第一玻璃管抽真空;
步驟S11: 由該通氣件對該第一玻璃管輸入一氣體;
步驟S13:加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
接著請參閱第一A圖以及第二A圖至第二K圖,第二A圖至第二J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係為一種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步驟包含: 步驟S1: 封裝一第一密封件至一第一陶瓷電極一側之一第一凹槽; 步驟S1係對應第二A圖,封裝一第一密封件2至一第一陶瓷電極3一端之一第一凹槽34內,且該第一陶瓷電極3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32,該第一凹槽34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32一側之開口處,也就是說,該第一中空本體32係設置於該第一陶瓷電極3內部,而該第一中空本體32之兩側分別連接該第一凹槽34以及一第二凹槽36,且該第一凹槽34與該第二凹槽36直接貫穿該第一陶瓷電極3,使該第一凹槽34能夠通過該第一中空本體32連通該第二凹槽36,其中該第一中空本體32包含一第一中空本體半徑R1 ,一該第一凹槽34包含一第一半徑R11 ,該第二凹槽36包含一第二半徑R12 ,且該第一中空本體半徑R1 係大於或小於該第一半徑R11 及第二半徑R12 (本實施方式係以該第一中空本體半徑小於該第一半徑R11 及第二半徑R12 進行說明),又該第一半徑係R11 小於或等於該第二半徑R12 ,且該第一密封件2係直接封設於該第一凹槽34上。 步驟S3: 加熱一第一玻璃管之二端管口,其中一端管口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另一側之一第二凹槽; 步驟S3係對應第二B圖,如圖所示,分別加熱一第一玻璃管4之一第一連接部42以及一第二連接部44之一第二管口445並對其進行擴管,接著將該第一玻璃管4之該第一管口425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3之一端之該第二凹槽36內,且該第二凹槽36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32之一側開口處,使該第一中空本體32能夠連通該第一玻璃管4。 步驟S5: 該第一玻璃管之另一端連接一第二陶瓷電極一側之一第三凹槽; 步驟S5係對應第二C圖,如圖所示,該第一玻璃管4之該第二連接部44連接於一第二陶瓷電極5之一端之一第三凹槽54內,且該第二陶瓷電極5內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52,該第三凹槽54係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52之一側之開口處,並連通該第二中空本體52,一第四凹槽56係相對於該第三凹槽54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52之另一側之開口處,且該第四凹槽56係連通該第二中空本體52,其中該第二中空本體52包含該第二中空本體半徑R2 ,該該第三凹槽54包含一第三半徑R21 ,該第四凹槽56包含一第四半徑R22 ,且該第二中空本體半徑R2 係大於或小於該第三半徑R21 及第四半徑R22 (本實施方式係以該第二中空本體半徑R2 小於該第三半徑R21 及第四半徑R22 進行說明),又該第三半徑係R21 等於該第四半徑R22 。 步驟S7:設置一通氣件至該第二陶瓷電極一側之一第四凹槽; 步驟S7係對應第二D圖、第二E圖以及第二F圖,如圖所示,封裝一通氣件6至該第二陶瓷電極5一側之該第四凹槽56上,且該通氣件6係為一玻璃管體,其具有一開口端62以及一第一流道64,該開口端62係設置於該通氣件6之一側,且該通氣件6之相對於該開口端62之另一側係連接該第四凹槽56,該通氣件62內設置該第一流道64,且該第一流道64之兩側係分別連通該開口端62以及該第二中空本體52,使該通氣件6能夠藉由該第一流道64連通該第一玻璃管4,此外該第一玻璃管4之該第一連接部42係藉由一膠體35連接於該第一陶瓷電極3之該第二凹槽36內,以及該第二連接部44係藉由該膠體35連接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三凹槽54內,且該膠體35係為玻璃膠劑。 步驟S9: 由該通氣件對該第一玻璃管抽真空; 步驟S9係對應第二G圖,如圖所示,因為該通氣件6設置於該第四凹槽56後,且該通氣件6經由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二中空本體52連通至該第一玻璃管4,最後連通至該第一陶瓷電極3之該第一中空本體32,此外該第一陶瓷電極3之該第一凹槽34上係由一第一密封件2進行密封,接著由該通氣件6之該開口端62經由該第一流道64對該第一玻璃管4內進行抽真空,使得該第一玻璃管4內部之空氣壓力呈現負壓狀態。 步驟S11: 由該通氣件對該第一玻璃管輸入一氣體; 步驟S11係對應第二H圖,如圖所示,當由該開口端62經由該第一流道64對該第一玻璃管4抽真空後,再由該開口端62輸入一氣體7至該第一玻璃管4內,且該氣體7輸入至該第一玻璃管4後,該第一玻璃管4內之空氣壓力依然是小於外部之空氣壓力,使該第一玻璃管4內之狀態依然是負壓狀態,其中輸入之該氣體7係包含汞氣(汞蒸氣)、氖氣(Ne)或氬氣(Ar),或者,該氣體7內也可灌入汞氣,如果不使用汞氣,則可使用氙氣(Xe)氣來代替。 步驟S13: 加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 步驟S13係對應第二I圖,當輸入該氣體7後,接著加熱該通氣件6之該開口端62,該通氣件6之材質係為玻璃、使該開口端62遇熱會膨脹後能夠密合,又,該第一玻璃管4內係呈現負壓,當開口端62遇熱膨脹後,該開口端62會因為外部壓力大於該第一玻璃管4內部壓力而向內縮,進而密封該開口端62,使得該通氣件6之該開口端62密封後變成一第二密封件68,藉由該第一密封件2密封於該第一陶瓷電極3之該第一凹槽34以及該通氣件6之該開口端62密封後,其能夠將該氣體7完全鎖住於該第一玻璃管4內。
接續上述,參考第二J圖,當要對該通氣件6之該開口端62進行封閉時,其能夠更進一步加熱該通氣件6,該通氣件6之材質係為玻璃,且該通氣件6具有一凹陷部66,該凹陷部66係朝該開口端62延伸,當進行該開口端62之封閉時,其能夠由該凹陷部66進行切除,當切除該凹陷部66時,因為其先被加熱,所以該通氣件6係呈現質地軟性且膨脹之狀態,當切除該凹陷部66,該通氣件6之靠近切除之部分會向內縮,使其能夠封閉。
請再繼續參閱第三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第三B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步驟放大示意圖,第三C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別在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三凹槽54之該第三半徑R21 以及該第四凹槽56之該第四半徑R22 ,本實施例之該第三半徑R21 係大於該第四半徑R22 ,且該第一玻璃管4擴管之管徑係對應該第三半徑R21 ,也就是說,該第一玻璃管4之該第二管口445之管徑需要小於該第三半徑R21 ,更進一步說明,該第二管口445之管徑加上該第二連接部44之厚度需要小於或等於該第三凹槽54,如此該第二連接部44才能夠設置於該第三凹槽54內,以及設置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另一側並相對於該第三凹槽54之該第四凹槽56,該第四凹槽56之該第四半徑R22 係小於該第三半徑R21 ,且該第三凹槽54與該第四凹槽56之間連接該第二中空本體52,使該第四凹槽56經由該第二中空本體52連通該第一玻璃管4,該通氣件6係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四凹槽56內,且該通氣件6連接於該第四凹槽56內之一端之半徑係對應該第四半徑R22 ,接著由該開口端62經由該第一流道64對該第一玻璃管4內進行抽真空,使該第一玻璃管4內呈現負壓,再由該開口端62經由該第一流道64輸送該氣體7至該第一玻璃管4內,此時,因為該第三半徑R21 係大於該第四半徑R22 ,進而使輸送至該第一玻璃管4內之該氣體7較不易散出,且該第四半徑R22 相對於該第三半徑R21 小,使得該通氣件6之體積也相對縮小,當進行加熱密封該開口端62時,其因為該通氣件6之整體的體積縮小,使得加熱時,該通氣件6材質之玻璃膨脹,使其更能夠輕易地將其進行密封。
接著,請再繼續參閱第四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第四B圖至第四D圖,其係為本發明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係為一種紫外線燈管封裝之結構1,其包含一第一密封件2、一第一陶瓷電極3、一第一玻璃管4、一第二陶瓷電極5以及一第二密封件68。
該第一陶瓷電極3內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32,且該第一陶瓷電極3之兩側分別設置一第一凹槽34以及一第二凹槽36,該第一凹槽34與該第二凹槽36係連通該第一中空本體32,更進一步說明,該第一凹槽34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32一側之開口處,該第二凹槽36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32另一側之開口處,該第一密封件2係封設於該第一凹槽34,使該第一凹槽34係為密封狀態,該第一玻璃管4之兩端分別為一第一連接部42以及一第二連接部44,該第一連接部42之一側係為一第一管口425,該第二連接部44之一側係為一第二管口445,該第一連接部42係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3之該第二凹槽36,使該第一管口425連通該第一中空本體32,且該第一管口425之一第一管徑R41與該第二管口445之一第二管徑R42 係大於該第一玻璃管4之一第一玻璃管徑R4 ,使該第一玻璃管4呈現其兩端係為擴管之管體,該第二陶瓷電極5內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52,且一第三凹槽54設置於該該第二中空本體52一側之開口處,一第四凹槽56係設置相對於該第三凹槽54之該第二中空本體52之另一側之開口處,其中,該第二中空本體52係位於該第三凹槽54與該第四凹槽56之間,且該第三凹槽54係設置並位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一側至該第三凹槽54之間,該第四凹槽56係設置並位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另一側至該第四凹槽56之間,其中,該第三凹槽54包含一第三半徑R21 ,該第四凹槽56包含一第四半徑R22 ,該第三半徑R21 係等於該第四半徑R22 ,該第一玻璃管4之該第二連接部44係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三凹槽54,使該第二管口445連通該第二中空本體52,該第二陶瓷電極5內之該第四凹槽56係上設置該第二密封件68,且該第二密封件68一側之開口係對應該第四半徑R22 ,使該第二密封件68能夠完整密封該第四凹槽56與該第二中空本體52之間之開口,該第二密封件68係為一端封閉之玻璃管,該第二密封件68未封閉之開口係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四凹槽56。
其中,該第一連接部42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3之該第二凹槽36係以一膠體35進行連接,該膠體35係為玻璃膠劑,該第二連接部44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三凹槽54係以該膠體35進行連接,且該第一玻璃管4內更充滿一氣體7,因為該第一陶瓷電極3一側設置該第一密封件2以及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一側設置該第二密封件68,使該氣體7能夠充滿於該第一玻璃管4內,且該氣體7係包含汞氣(汞蒸氣)、氖氣(Ne)或氬氣(Ar),或者,該氣體7內也可只為汞氣,如果不使用汞氣,則可使用氙氣(Xe)氣來代替。
接著,請再繼續參閱第四E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第四E圖與第四C圖之差異在於該第二密封件68與該第四凹槽56連接處之半徑係大於該第二密封件68未與該第四凹槽連接之半徑,經由上述之結構,其能夠大幅降低該第二密封件68外露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外之體積,並降低該第二密封件68因碰撞而損壞之風險。
接著,請繼續參閱圖4F,其係為本發明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四凹槽56上更進一步設置一縮口部58,且該縮口部58上設置一穿孔582,該穿孔582係連通該第二陶瓷電極5,該第二密封件68係連接該縮口部58,且該第二密封件68內設置一第一流道64,該第一流道64係連通該穿孔582,該縮口部58能夠使該第二密封件68更準確且更容易設置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四凹槽56上。
經由上述之結構,當該紫外線燈管封裝之結構1啟動點燈程序時,該第一陶瓷電極3以及該第二陶瓷電極5係利用電容充放電之原理,使得點燈程序時,不會產生濺射現象,進而使該第一玻璃管4不會產生黑頭甚至黑管,且該第一玻璃管4內之汞器也不會因為點燈程序而被氧化,如此,該紫外線燈管封裝之結構1能夠維持紫外線之透光率,且延長其使用壽命,而達到環保減碳的要求。
接著,請再繼續參閱第五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第五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之差異主要在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結構上的差異,故,其他結構將不再贅述。
本實施方式之該第三半徑R21 係大於該第四半徑R22 ,且該第一玻璃管4擴管之管徑係對應該第三半徑R21 ,也就是說,該第一玻璃管4之該第二管口445之管徑需要小於該第三半徑R21 ,更進一步說明,該第二管口445之管徑加上該第二連接部44之厚度需要小於或等於該第三凹槽54,如此該第二連接部44才能夠設置於該第三凹槽54內,以及設置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另一側並相對於該第三凹槽54之該第四凹槽56,該第四凹槽56之該第四半徑R22 係小於該第三半徑R21 ,且該第三凹槽54與該第四凹槽56之間連接該第二中空本體52,使該第四凹槽56經由該第二中空本體52連通該第一玻璃管4,該第二密封件68係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四凹槽56內,且該第二密封件68連接於該第四凹槽56內之一端之半徑係對應該第四半徑R22
經由上述之結構,本實施方式因為該第四凹槽56之該第四半徑R22 小於該第三半徑R21 ,使得該第二密封件68能容易將該第四凹槽56進行密封,而不易漏氣。
接著,請繼續參閱圖5C,其係為本發明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如圖所示,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四凹槽56上更進一步設置一縮口部58,且該縮口部58上設置一穿孔582,該穿孔582係連通該第二陶瓷電極5,該第二密封件68係連接該縮口部58,且該第二密封件68內設置一第一流道64,該第一流道64係連通該穿孔582,該縮口部58能夠使該第二密封件68更準確且更容易設置於該第二陶瓷電極5之該第四凹槽56上。
綜上所述之該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中,經由該第一玻璃管之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分別與該第二凹槽以及該第三凹槽連接,連接處之管徑係大於該第一玻璃管之管徑,使得該第一玻璃管能夠更穩固的與該第一陶瓷電極以及該第二陶瓷電極進行連接,且本發明之該第一玻璃管係不含螢光粉,當進行發光時,其能夠維持光線之透光率,進而延長使用壽命,降低汞的需求,以達到節能減碳之要求。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紫外線燈管封裝之結構 2:第一密封件 3:第一陶瓷電極 32:第一中空本體 34:第一凹槽 35:膠體 36:第二凹槽 4:第一玻璃管 42:第一連接部 425:第一管口 44:第二連接部 445:第二管口 5:第二陶瓷電極 52:第二中空本體 54:第三凹槽 56:第四凹槽 58:縮口部 582:穿孔 6:通氣件 62:開口端 64:第一流道 66:凹陷部 68:第二密封件 7:氣體 R1:第一中空本體半徑 R11:第一半徑 R12:第二半徑 R2:第二中空本體半徑 R21:第三半徑 R22:第四半徑 R4:第一玻璃管徑 R41:第一管徑 R42:第二管徑 S1、S3、S5、S7、S9、S11、S13:步驟
第一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流程圖; 第二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二B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二C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二D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二E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放大示意圖; 第二F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放大示意圖; 第二G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二H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二I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二J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三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三B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步驟放大示意圖; 第三C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步驟示意圖; 第四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四B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第四C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第四D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第四E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第四F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第五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第五B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以及 第五C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S1、S3、S5、S7、S9、S11、S13:步驟

Claims (18)

  1. 一種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步驟包含: 封裝一第一密封件至一第一陶瓷電極一端之一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一陶瓷電極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該第一凹槽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 加熱一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一管口以及一第二管口並進行擴管,將該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一連接部連接於該第一陶瓷電極之另一端之一第二凹槽內,且該第二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 將該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二連接部連接於一第二陶瓷電極之一端之一第三凹槽內,且該第二陶瓷電極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該第三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一第四凹槽係設置相對於該第三凹槽之該第二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 封裝一通氣件至該第二陶瓷電極之一側之該第四凹槽內,使該通氣件內之一第一流道連通該第一玻璃管; 由該通氣件之一開口端對該第一玻璃管進行抽真空,使該第一玻璃管內呈現負壓; 由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導入一氣體至該第一玻璃管內,其中該氣體導入至該第一玻璃管內後,該第一玻璃管內之空氣壓力小於該第一玻璃管外之壓力;以及 加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 其中該第三凹槽之一第三半徑係等於該第四凹槽之一第四半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於加 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之步驟中,更進一步切除該通氣件之一凹陷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第 一連接部係以一膠體連接於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該第二連接部係以該膠體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氣 體係為汞氣。
  5. 一種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步驟包含: 封裝一第一密封件至一第一陶瓷電極一端之一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一陶瓷電極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該第一凹槽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 加熱一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一管口以及一第二管口並進行擴管,將該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一連接部連接於該第一陶瓷電極之另一端之一第二凹槽內,且該第二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 將該第一玻璃管之一第一連接部連接於一第二陶瓷電極之一端之一第三凹槽內,且該第二陶瓷電極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該第三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一第四凹槽係設置相對於該第三凹槽之該第二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 封裝一通氣件至該第二陶瓷電極之一側之一第四凹槽內,使該通氣件內之一第一流道連通該第一玻璃管; 由該通氣件之一開口端對該第一玻璃管進行抽真空,使該第一玻璃管內呈現負壓; 由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導入一氣體至該第一玻璃管內,其中該第一玻璃管內之空氣壓力小於該第一玻璃管外之壓力;以及 加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形成一第二密封件; 其中該第三凹槽之一第三半徑係大於該第四凹槽之一第四半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於加 熱密封該通氣件之該開口端形成一第二密封件之步驟中,更進一步切除該第二密封件之一凹陷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第 一連接部係以一膠體連接於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該第二連接部係以該膠體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氣 體係為汞氣。
  9. 一種紫外線燈管之結構,其包含: 一第一密封件; 一第一陶瓷電極,其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該第一陶瓷電極之二端分別設置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該第一密封件係設置並密封於該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一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該第二凹槽係相對於該第一凹槽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另一側之開口處; 一第一玻璃管,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連接部以及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係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且該第一連接部之一第一管口與該第二連接部之一第二管口之管徑係大於該第一玻璃管之管徑; 一第二陶瓷電極,其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一第三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一第四凹槽係設置相對於該第三凹槽之該第二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且該第一玻璃管之該第二連接部係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內之該第三凹槽;以及 一第二密封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二陶瓷電極內之該第四凹槽; 其中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之一第三半徑係等於該第四凹槽之一第四半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 第一連接部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係以一膠體進行連接以及該第二連接部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係以該膠體進行連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 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四凹槽上更進一步設置一縮口部,且該縮口部上設置一穿孔,該穿孔係連通該第二陶瓷電極,該第二密封件連接該縮口部,且該第二密封件內設置一第一流道,該第一流道係連通該穿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 第一玻璃管內更進一步包含一氣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 第二密封件係為玻璃管。
  14. 一種紫外線燈管之結構,其包含: 一第一密封件; 一第一陶瓷電極,其具有一第一中空本體,該第一陶瓷電極之二端分別設置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該第一密封件係設置並密封於該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一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該第二凹槽係相對於該第一凹槽設置於該第一中空本體另一側之開口處; 一第一玻璃管,其兩端分別為一第一連接部以及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係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且該第一連接部之一第一管口與該第二連接部之一第二管口之管徑係大於該第一玻璃管之管徑; 一第二陶瓷電極,其具有一第二中空本體,一第三凹槽係設置於該第二中空本體一側之開口處,一第四凹槽係設置相對於該第三凹槽之該第二中空本體之另一側之開口處,且該第一玻璃管之該第二連接部係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內之該第三凹槽以及 一第二密封件,其係設置於該第二陶瓷電極內之該第四凹槽; 其中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之一第三半徑係大於該第四凹槽之一第四半徑。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 第一連接部連接該第一陶瓷電極之該第二凹槽係以一膠體進行連接以及該第二連接部連接該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三凹槽係以該膠體進行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 第二陶瓷電極之該第四凹槽上更進一步設置一縮口部,且該縮口部上設置一穿孔,該穿孔係連通該第二陶瓷電極,該第二密封件連接該縮口部,且該第二密封件內設置一第一流道,該第一流道係連通該穿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 第一玻璃管內更進一步包含一氣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其中該 第二密封件係為玻璃管。
TW108118158A 2019-05-24 2019-05-24 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 TW202043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8158A TW202043675A (zh) 2019-05-24 2019-05-24 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8158A TW202043675A (zh) 2019-05-24 2019-05-24 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675A true TW202043675A (zh) 2020-12-01

Family

ID=7466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8158A TW202043675A (zh) 2019-05-24 2019-05-24 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436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015078A (ja) 水殺菌装置
WO2013081054A1 (ja) エキシマランプ
WO2014148325A1 (ja) 蛍光エキシマランプおよび流体処理装置
US10692713B2 (en) Field emission light source adapted to emit UV light
WO2011080679A2 (e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lamp
US7224111B2 (e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lamp with a base
TW202043675A (zh) 紫外線燈管封裝之方法及結構
CN106252194A (zh) 准分子灯
WO2020237438A1 (zh) 紫外线灯管封装的方法及结构
CN111986967A (zh) 紫外线灯管封装的方法及结构
US2362384A (en) Combined illuminating and germicidal lamp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H05151940A (ja) 低圧水銀蒸気放電灯
JP2006092800A (ja) 紫外線ランプ、空気清浄機
JPH1186791A (ja) 紫外線放射形の低圧水銀蒸気放電ランプ、低圧水銀蒸気放電ランプユニットおよび流体殺菌装置
JPH1050269A (ja) 無電極放電ランプ、無電極放電ランプ装置、無電極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及び流体処理装置
KR20100075323A (ko) 용량형 방전을 이용한 자외선 램프
TWI440065B (zh) 紫外線放電燈
TW201112305A (e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lamp with discharge spaces
CN106373860A (zh) 中压放电灯及其制造工艺以及水处理杀菌方法
JPH09213270A (ja) 殺菌ランプ
US8004170B2 (en) Tanning lamp
JP2012064382A (ja) 外部電極型ラン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射装置
JP2012009372A (ja) 紫外線放電ランプ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7042368A (ja) 紫外線ランプ
TW202247246A (zh) 準分子燈、準分子燈的照明方法以及準分子燈的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