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2343A - 記憶體裝置 - Google Patents
記憶體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42343A TW202042343A TW109105087A TW109105087A TW202042343A TW 202042343 A TW202042343 A TW 202042343A TW 109105087 A TW109105087 A TW 109105087A TW 109105087 A TW109105087 A TW 109105087A TW 202042343 A TW202042343 A TW 20204234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onductive
- memory cell
- dielectric
- cap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56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15 tantal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tantal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Ta]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NRTOMJZYCJJWKI-UHFFFAOYSA-N Titanium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Ti]#N NRTOMJZYCJJWK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465 me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Ruthenium Chemical compound [Ru]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37 deposi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94 fer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1 iri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iri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r] GKOZUEZYRPOHI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07 ruthe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MZLGASXMSKOWSE-UHFFFAOYSA-N tantalum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Ta]#N MZLGASXMSKOWS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Boron Chemical compound [B]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BOTDANWDWHJENH-UHFFFAOYSA-N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Si](OCC)(OCC)OCC BOTDANWDWHJEN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6 bo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PMHQVHHXPFUNSP-UHFFFAOYSA-M copper(1+);methylsulfanylmethane;bromide Chemical compound Br[Cu].CSC PMHQVHHXPFUNSP-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616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magnes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Mg]=O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95 magnes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magnesium;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Mg+2]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40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20 plasma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silicon carbide Chemical compound [Si+]#[C-] HBMJWWWQQXI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0271 silicon carb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ZDVYABSQRRRIOJ-UHFFFAOYSA-N boron;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B ZDVYABSQRRRIO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88 borosilicate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7 hel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4 he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hel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He] SWQJXJOGLNCZE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247 metal acetyl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1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06 photo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68 silicate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silicon carbide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92 sputter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details concerning the memory cell structure, e.g. the layers of the ferromagnetic memory cell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1/0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 H10B61/2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 H10B61/22—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of th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typ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10—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ram Or Spin Memory Techniques (AREA)
- Hall/Mr Elements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多種實施例關於記憶體裝置,其包括:自由層,位於參考層上。穿隧阻障層,位於半導體基板上的參考層上。自由層位於穿隧阻障層上,且蓋層位於自由層上。分流結構包括導電材料,並由自由層的外側側壁垂直地連續延伸至蓋層的外側側壁。
Description
本發明實施例關於記憶體裝置,更特別關於含有分流結構的磁穿隧接面堆疊。
許多現代電子裝置含有電子記憶體,比如硬碟或隨機存取記憶體。電子記憶體可為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在無電源的情況下可維持儲存資料,而揮發性記憶體在失去電源時的資料記憶內容會消失。磁穿隧接面可用於硬碟及/或隨機存取記憶體,其為次世代記憶體解決方案的有力候選。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之記憶體裝置,包括:穿隧阻障層,位於半導體基板上的參考層上;自由層,位於穿隧阻障層上;蓋層,位於自由層上;以及分流結構,包括導電材料並自自由層的外側側壁垂直地連續延伸至蓋層的外側側壁。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之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裝置,包括:參考層,位於底電極上;穿隧阻障層,位於參考層上;自由層,位於穿隧阻障層上;蓋介電層,位於自由層上;導電蓋層,位於蓋介電層上;以及導電結構,圍繞自由層、蓋介電層、與導電蓋層,其中導電結構設置為電性耦接自由層至導電蓋層。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之記憶體裝置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記憶體單元堆疊於基板上的下側內連線層上,其中記憶體單元堆疊包括穿隧阻障層上的自由層、自由層上的蓋介電層、與蓋介電層上的導電蓋層;依據第一遮罩層在記憶體單元堆疊上進行第一蝕刻製程;形成分流結構於導電蓋層的外側側壁、蓋介電層的外側側壁、與自由層的外側側壁上,以定義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以及形成頂電極於導電蓋層上。
下述內容提供的不同實施例或例子可實施本發明實施例的不同結構。特定構件與排列的實施例係用以簡化本揭露而非侷限本發明。舉例來說,形成第一構件於第二構件上的敘述包含兩者直接接觸,或兩者之間隔有其他額外構件而非直接接觸。此外,本發明之多種實例可重複採用相同標號以求簡潔,但多種實施例及/或設置中具有相同標號的元件並不必然具有相同的對應關係。
此外,空間性的相對用語如「下方」、「其下」、「下側」、「上方」、「上側」、或類似用語可用於簡化說明某一元件與另一元件在圖示中的相對關係。空間性的相對用語可延伸至以其他方向使用之元件,而非侷限於圖示方向。元件亦可轉動90°或其他角度,因此方向性用語僅用以說明圖示中的方向。
磁穿隧接面堆疊包括隔有穿隧阻障層的第一鐵磁膜與第二鐵磁膜。一鐵磁膜(通常視作參考層)具有固定的磁化方向,而另一鐵磁膜(通常視作自由層)具有可變的磁化方向。若參考層與自由層的磁化方向平行,則電子較易穿隧通過穿隧阻障層,使磁穿隧接面堆疊處於低電阻態。相反地,若參考層與自由層的磁化方向反平行,則電子較不易穿隧通過穿隧阻障層,使磁穿隧接面堆疊處於高電阻態。如此一來,磁穿隧接面堆疊可在兩種電阻狀態之間切換,以如低電阻態RP
(參考層與自由層的磁化方向平行)的第一狀態,與高電阻態RAP
(參考層與自由層的磁化方向反平行)的第二狀態。由於此二元特性,磁穿隧接面堆疊通常用於記憶體單元以儲存數位資料,其低電阻態RP
對應第一資料狀態(如邏輯子0),而高電阻態RAP
對應第二資料狀態(如邏輯子1)。
一般而言,磁穿隧接面的參考層、自由層、與穿隧阻障層形成為具有高垂直磁向異性。高垂直磁向異性的磁穿隧接面具有低寫入電流與不同的資料狀態。在磁穿隧接面中,金屬與氧化物的界面可達高垂直磁向異性。因此為了達到高垂直磁向異性,導電蓋層與蓋金屬氧化物層位於頂電極與自由層之間,使自由層夾設於蓋金屬氧化物層與穿隧阻障層之間。然而蓋金屬氧化物層導入自由層與頂電極之間的串聯電阻,因此增加設定電壓與磁穿隧接面堆疊的能耗。因此雖然蓋金屬氧化物層有利於磁穿隧接面堆疊中的高垂直磁向異性,但亦導入串聯電阻而劣化磁穿隧接面堆疊的效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實施例關於含有分流結構的磁穿隧接面堆疊,其提供的磁穿隧接面具有高垂直磁向異性與低串聯電阻。磁穿隧接面堆疊包括底電極、參考層、穿隧層、自由層、蓋金屬氧化物層、導電蓋層、頂電極、與分流結構。分流結構電性短接自由層至導電蓋層及/或頂電極,而分流結構可緩解蓋金屬氧化物層的串聯電阻效應。因此蓋金屬氧化物層可增進及/或維持磁穿隧接面堆疊的垂直磁向異性,而分流結構可緩解蓋金屬氧化物層所導入的串聯電阻效應。這可進而維持磁穿隧接面堆疊的高垂直磁向異性、降低設定電壓、並降低磁穿隧接面堆疊的能耗。
如圖1A所示,記憶體裝置100a的一些實施例具有蓋介電層114與分流結構120。
記憶體裝置100a包括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與存取電晶體102。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包括參考層108、穿隧阻障層110、自由層112、蓋層113、與分流結構120。在一些實施例中,蓋層113包括蓋介電層114與導電蓋層116。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蓋層116可包含金屬,而蓋介電層114可為或可包括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鋁、氧化鎂、或類似物。
位元線BL經由頂電極118耦接至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一端,而源極線SL經由存取電晶體102耦接至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另一端。因此施加合適的字元線WL的電壓至存取電晶體102的閘極,可電性耦接位元線BL與源極線SL之間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如此一來,在提供合適的偏壓條件下,可在兩種電阻態之間切換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以儲存資料,其中第一狀態為低電阻態(參考層108與自由層112的磁化方向平行),且第二狀態為高電阻態(參考層108與自由層112的磁化方向反平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自由層112與蓋介電層114之間的金屬/氧化物界面,有利於磁穿隧接面的記憶體單元104之垂直磁向異性。自由層112的體積可能影響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垂直磁向異性。舉例來說,若自由層112的體積大,則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垂直磁向異性高。反之若自由層112的體積小,則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垂直磁向異性低。然而一些實施例中,隨著自由層112的體積增加,亦增加蓋介電層114的體積以維持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垂直磁向異性。蓋介電層114可在自由層112與頂電極118之間導入串聯電阻。隨著蓋介電層114的體積增加,亦增加串聯電阻。
為了緩解蓋介電層114的串聯電阻效應,分流結構120直接接觸自由層112的外側側壁、蓋介電層114的外側側壁、與導電蓋層116的外側側壁,並沿著自由層112的外側側壁、蓋介電層114的外側側壁、與導電蓋層116的外側側壁連續延伸。分流結構120包括的導電結構設置為直接電性耦接自由層112至導電蓋層116及/或頂電極118,以降低蓋介電層114的串聯電阻。這有利於增加或維持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高垂直磁向異性、降低設定電壓、並減少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能耗。
圖1B係一些實施例中,圖1A的記憶體裝置100a的電路100b。
電路100b包括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電性耦接至存取電晶體102。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包括可變電阻器104a、串聯電阻104b、與分流結構120。串聯電阻104b (如RCAP
)對應蓋介電層(如圖1A的蓋介電層114)導入的電阻。分流結構120自電性耦接至可變電阻器104a的第一節點130,延伸至電性耦接至位元線BL的第二節點132。因此分流結構120可減少串聯電阻104b (如RCAP
)的效應,藉由保留蓋介電層(如圖1A的蓋介電層114)以增進及/或維持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垂直磁向異性。此外,可變電阻器104a的電阻態及/或電阻值可對應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電阻態,比如低電阻態RP
(比如對應狀態0)與高電阻態RAP
(比如對應狀態1)。操作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時,當參考層(如圖1A的參考層108)與自由層(如圖1A的自由層112)的磁化方向平行(比如兩者的方向均朝上),則可變電阻器104a具有低電阻態RP
。當參考層(如圖1A的參考層108)與自由層(如圖1A的自由層112)的磁化方向反平行(比如一者的方向朝上,而另一者的方向朝下),則可變電阻器104a具有高電阻態RAP
。因此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可具有兩個不同電阻態(如低電阻態RP
或高電阻態RAP
)之一,使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磁阻率為(RAP
-RP
)/(RP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省略分流結構120 (未圖示),則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磁阻率可為(RAP
-RP
)/(RP
+RCAP
),即不具分流結構120的磁阻率較低。因此分流結構120可增加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磁阻率、降低設定電壓、並減少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能耗。
圖2A係記憶體裝置200a的剖視圖,其對應圖1A的記憶體裝置100a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記憶體裝置200a包括存取電晶體102與記憶體單元223。存取電晶體102位於半導體基板202上。舉例來說,半導體基板202可為基體基板(如基體單晶矽基板)或絕緣層上矽基板。存取電晶體102包括源極/汲極區204、存取閘極介電層206、存取閘極208、與側壁間隔物210。源極/汲極區204位於半導體基板202中,並摻雜至第一導電型態(與存取閘極介電層206下的通道區之第二導電型態相反)。側壁間隔物210圍繞存取閘極介電層206的外側側壁與存取閘極208的外側側壁。存取電晶體102的源極/汲極區204經由上方的金屬層(如導電接點214)電性耦接至記憶體單元223。
層間介電結構212位於半導體基板202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層間介電結構212可包含多個層間介電層及/或多種介電材料。導電接點214自底部導電線路218延伸穿過層間介電結構212至源極/汲極區204。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位於層間介電結構212上。底部導電線路218位於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中,並位於底電極通孔220下。底電極通孔220延伸穿過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並電性耦接記憶體單元223至底部導電線路218。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包括多個金屬間介電層及/或多種介電材料。記憶體單元223位於底電極通孔220與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上。記憶體單元223位於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222中。頂電極通孔224延伸穿過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222至記憶體單元223。頂電極通孔224經由記憶體單元223電性耦接至底電極通孔22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222可為或可包含氧化矽、硼矽酸鹽玻璃、四乙氧基矽烷氧化物、氮化鋁、氧化鋁、或類似物。
舉例來說,記憶體單元223可設置為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單元、自旋轉換扭矩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單元、或另一合適的隨機存取記憶體單元。記憶體單元223包括底電極106、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與頂電極118。磁穿隧接面記憶體104包括參考層108、穿隧阻障層110、自由層112、蓋介電層114、導電蓋層116、與分流結構120。分流結構120沿著自由層112的側壁、蓋介電層114的外側側壁、與導電蓋層116的外側側壁連續延伸。分流結構120設置為直接耦接自由層112至導電蓋層116,以緩解蓋介電層114導入的串聯電阻效應。因此分流結構120增加記憶體單元223的磁阻率、降低設定電壓、並降低記憶體單元223的能耗。
分流結構120的下表面與穿隧阻障層110的上表面隔有第一距離d1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分流結構120與穿隧阻障層110未隔有第一距離d1
(第一距離d1
可為負值),則穿隧阻障層110可直接電性耦接至蓋介電層114及/或導電蓋層116。這可部分地使記憶體單元223無法操作,使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不能在低電阻態RP
與高電阻態RAP
之間轉換。在另一實施例中,若分流結構120未延伸至自由層112的外側側壁上(比如第一距離d1
大於自由層112的厚度),則導電蓋層116可能不直接電性耦接至自由層112。這可部分地降低記憶體單元223的磁阻率,因為分流結構120不會降低頂電極118與底電極106之間的蓋介電層114的串聯電阻效應。
分流結構120的上表面與頂電極118的上表面隔有第二距離d2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分流結構120的上表面不高於蓋介電層114的上表面(比如第二距離d2
大於頂電極118與導電蓋層116的厚度),則導電蓋層116可能不直接電性耦接至自由層112。這可部分地減少記憶體單元223的磁阻率,因為分流結構120未降低頂電極118與底電極106之間的蓋介電層114的串聯電阻效應。
頂部介電結構226位於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222上。頂部導電通孔228自頂部導電線路230延伸穿過頂部介電結構226至頂電極通孔224,使頂部導電線路230電性耦接至存取電晶體102。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底部導電線路218與頂部導電線路230之間施加電壓,以改變記憶體單元223的電阻狀態。
在一些實施例中,底電極106可為或可包括銅、鉭、態、氮化鉭、氮化鈦、鎢、碳、金、銀、或類似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層108可為或可包括銅、鐵、硼、鉑、釕、銥、鉻、鎂、鉭、鉬、鎢、或類似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層108可包含多層、多種合金、磁性材料、晶種層、硬層、釘扎層、或任何上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穿隧阻障層110可為或可包括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鋁、氧化鎂、或類似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自由層112可為或可包括銅、鐵、硼、鉑、釕、銥、鉻、鎂、鉭、鉬、鎢、或類似鎢。在一些實施例中,自由層112可包含多層、多種合金、磁性材料、或任何上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蓋層116可為或可包括銅、硼化鐵、鉑、釕、銥、鉻、鎂、鉭、鈦、氮化鉭、氮化鈦、鎢、碳、金、銀、或類似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電極118可為或可包括銅、鉭、鈦、氮化鉭、氮化鈦、鎢、碳、金、銀、或類似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可為或可包括銅、鉭、鈦、氮化鉭、氮化鈦、鎢、碳、銅、鐵、硼、鉑、釕、銥、鉻、鎂、鉬、或類似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可包含自由層112的導電材料、參考層108的導電材料、及/或底電極106的導電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層108可具有固定或釘扎的磁向,而自由層112可具有可變或自由的磁向(可在兩種或更多的不同磁性極性之間切換,且不同磁性極性各自表示不同的資料狀態如不同的二元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不接觸穿隧阻障層110、參考層108、及/或底電極106。
圖2B係記憶體裝置200b的剖視圖,其對應圖2A的記憶體裝置200a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圖2B係記憶體裝置(如圖2A的記憶體裝置200a)的一實施例,其中分流結構120的上表面實質上對準頂電極118的上表面。這可進而電性耦接自由層112至頂電極118。
圖2C係記憶體裝置200c的剖視圖,其對應圖2A的記憶體裝置200a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圖2C係一實施例中,記憶體裝置如圖2的記憶體裝置200a,其中分流結構120封住頂電極通孔224、頂電極118、導電蓋層116、蓋介電層114、與自由層112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不接觸穿隧阻障層110。在其他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的下表面對準自由層112的下表面(未圖示)。第一側壁間隔物244封住參考層108、硬偏置層242、晶種層240、底電極106、與底電極通孔220。在一些實施例中,晶種層240可具有(111)晶向的強面心立方結構,有助於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成長,以降低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中存在的小缺陷(如晶界)。這可提供高品質的面心立方(111)晶格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並改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磁阻率。在其他實施例中,硬偏置層242可設置為與參考層108的磁性方向相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側壁間隔物244的上表面對準參考層108的上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側壁間隔物244可為或可包含四乙氧基矽烷的氧化物、氮化鋁、氧化鋁、氮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或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側的側壁間隔物250封住分流結構120。上側的側壁間隔物250可包含分流結構120的材料之氧化物。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側壁間隔物244與上側的側壁間隔物250可包含相同材料與大致相同的厚度。上側的側壁間隔物250可增進記憶體單元223與相鄰的半導體裝置之間的電性隔離。在其他實施例中,可省略上側的側壁間隔物250 (未圖示)。
如圖2D所示,記憶體裝置200d的剖面圖對應圖2A的記憶體裝置200a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圖2D係記憶體裝置(如圖2A的記憶體裝置200a)的一實施例,其中第一側壁間隔物244封住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側壁間隔物244設置以電性隔離記憶體單元223與相鄰的半導體裝置(如相鄰的記憶體單元)。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222包括第二金屬間介電層254於第一金屬間介電層252上,使頂電極118延伸穿過第二金屬間介電層254。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側壁間隔物244的寬度自導電蓋層116的上表面朝底電極106的下表面減少。頂電極118的外側側壁橫向地位於導電蓋層116的外側側壁之間。
圖2E所示的記憶體裝置200e對應圖2A的記憶體裝置200a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圖2E係一實施例中的記憶體裝置(如圖2A的記憶體裝置200a),其中分流結構120的下表面低於穿隧阻障層110的上表面。分流結構120連續地接觸導電蓋層116、蓋介電層114、與自由層112,並沿著蓋介電層114自導電蓋層116延伸至自由層112。分流結構120包括垂直延伸部分,以及自定義垂直延伸部分的分流結構120的側壁向外突出的水平延伸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不接觸穿隧阻障層110及/或穿隧阻障層110下的記憶體單元223中的任何層。第一側壁間隔物244沿著自由層112的側壁、穿隧阻障層110的側壁、參考層108的側壁、與底電極106的側壁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的水平延伸部分橫向延伸越過第一側壁間隔物244的外側側壁。第二側壁間隔物260圍繞第一側壁間隔物244的外側側壁。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側壁間隔物260的上表面低於穿隧阻障層110的上表面。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側壁間隔物244與第二側壁間隔物260設置為電性隔離自由層112下的記憶體單元223之層狀物與分流結構12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側壁間隔物260可為或可包括四乙氧基矽烷氧化物、氮化鋁、氧化鋁、或類似物。
如圖3所示的剖視圖,記憶體裝置300對應圖2E的記憶體裝置200e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圖3係記憶體裝置(如圖2E的記憶體裝置200e)的一實施例,其中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隔有橫向距離dlat
。橫向距離dlat
大到足以使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彼此電性隔離。
如圖4所示,積體電路400的剖面圖包括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位於內連線結構404中。
積體電路400包括基板406。舉例來說,基板406可為基體基板(如基體矽基板)或絕緣層上矽基板。所述實施例說明一或多個淺溝槽隔離區408,其可包含基板406中填有介電材料的溝槽。
兩個存取電晶體410與412位於淺溝槽隔離區408之間。存取電晶體410與412分別包括存取閘極414與416、存取閘極介電層418與420、存取側壁間隔物422、與源極/汲極區424。源極/汲極區424位於存取閘極414及416與淺溝槽隔離區408之間的基板406中,並摻雜為第一導電型態(與存取閘極介電層418與420下的通道區之第二導電型態相反)。舉例來說,存取閘極414與416可為摻雜的多晶矽或金屬(如鋁、銅、或上述之組合)。舉例來說,存取閘極介電層418與420可為或可包括氧化物(如氧化矽)或高介電常數介電材料。此處所述的高介電常數介電材料為介電常數大於3.9的介電材料。舉例來說,存取側壁間隔物422的組成可為氮化矽。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取電晶體410及/或存取電晶體412可電性耦接至字元線WL,以施加合適的字元線電壓至存取閘極414及/或存取閘極416。
內連線結構404配置於基板406上,並包含多個金屬間介電層426、428、與430,以及多個金屬化層432、434、與436,且上述層狀物以交錯方式堆疊成層。舉例來說,金屬間介電層426、428、與430的組成可為低介電常數的介電材料,比如未摻雜的矽酸鹽玻璃或氧化物如氧化矽。金屬化層432、434、與436包括金屬線路438、440、與442,其形成於溝槽中,且組成可為金屬如銅或鋁。導電接點444自底部的金屬化層432延伸至源極/汲極區424及/或閘極414與416,且導電通孔446延伸於金屬化層432、434、與436之間。導電接點444與導電通孔446延伸穿過介電保護層450與452 (其組成可為介電材料,且可在製程時作為蝕刻停止層)。舉例來說,介電保護層450與452的組成可為氮化物如氮化矽、碳化物如碳化矽、或氧化物如氮氧化矽。舉例來說,導電接點444與導電通孔446的組成可為金屬如銅或鎢。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線路438可電性耦接至源極線SL,使源極線SL可存取存取電晶體410與412的輸出。
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設置為分別儲存資料狀態,其配置於相鄰的金屬層之間的內連線結構404中。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分別包含參考層108、穿隧阻障層110、自由層112、蓋介電層114、導電蓋層116、與分流結構120。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經由金屬線路442分別連接至第一位元線BL1
與第二位元線BL2
。
圖5係一些實施例中,圖4的積體電路400之上視圖,如圖4與5的切線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可具有方形、矩形、卵形、及/或圓形的上視形狀。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由於許多蝕刻製程在實際應用時會圓潤化所示的方形角落,造成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具有圓潤化角落的方形,或具有圓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分別配置於金屬線路(如圖4的金屬線路440)上,且分別具有上側部分以直接電性連接至金屬線路442 (而不具有通孔或接點於上側部分與金屬線路442之間)。在其他實施例中,通孔、接點、電極、及/或電極通孔耦接上側部分至金屬線路442及/或金屬線路如圖4的金屬線路440 (未圖示)。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的分流結構120分別圍繞第一記憶體單元223a的外側側壁與第二記憶體單元223b的外側側壁。
圖6至9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具有分流結構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之記憶體裝置的第一方法之剖視圖600至900。雖然圖6至9所示的剖視圖600至900搭配方法說明,但應理解圖6至9所示的結構不限於由說明的方法形成,且結構與方法可各自獨立存在。此外,雖然以一連串的步驟說明圖6至9,但應理解這些步驟並不限於所述順序。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調換這些步驟的順序,且此處所述的方法可應用於其他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省略圖式或說明中一些或全部的一些步驟。
如圖6的剖視圖600所示,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形成於半導體基板202上。底部導電線路218形成於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底部導電線路218的形成方法可為鑲嵌製程。舉例來說,底部導電線路218可為或可包含銅、鋁、或類似物。底電極通孔220形成於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之中與底部導電線路218之上。底電極106形成於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與底電極通孔220上。參考層108形成於底電極106上。穿隧阻障層110形成於參考層108上。自由層112形成於穿隧阻障層110上。蓋介電層114形成於自由層112上。導電蓋層116形成於蓋介電層114上。遮罩層602形成於導電蓋層116上。遮罩層602覆蓋導電蓋層116的中心區域604b,並露出第一犧牲區604a與第二犧牲區604c。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層狀物的形成方法可採用沉積製程如化學氣相沉積、物理氣相沉積、一些其他合適的沉積製程、或任何上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單元堆疊包括導電蓋層116、蓋介電層114、自由層112、穿隧阻障層110、與參考層108。
在一些實施例中,自由層112的厚度為約0.1nm至10nm。在一些實施例中,蓋介電層114的厚度為約0.1nm至10nm。在其他實施例中,導電蓋層116的厚度為約0.1nm至10nm。
如圖7的剖視圖700所示,進行移除製程以移除導電蓋層116的一部分與導電蓋層116下的部分層狀物,以定義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藉由移除製程(比如在移除製程時再沉積導電材料於下述的外側側壁上),可形成分流結構120於自由層112的外側側壁、蓋介電層114的外側側壁、與導電蓋層116的外側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移除製程包括進行蝕刻製程,並使第一犧牲區與第二犧牲區(如圖6的第一犧牲區604a與第二犧牲區604c)中的遮罩層(如圖6的遮罩層602)下的層狀物暴露至一或多種蝕刻劑702。
舉例來說,可由光微影與蝕刻製程及/或一些其他合適的圖案化製程進行蝕刻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製程可包含濺鍍蝕刻製程或電漿蝕刻製程,其採用的蝕刻劑顆粒可由角度α入射至半導體基板202上的一或多層上。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半導體基板202的上側表面垂直的線段703相對的角度α近似於-60°至60°。可最佳化及/或調整蝕刻製程的角度α與功率,以控制分流結構120形成於自由層112的外側側壁、蓋介電層114的外側側壁、與導電蓋層116的外側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蝕刻製程時最佳化及/或調整蝕刻製程的角度α與功率,以利形成導電材料於穿隧阻障層110的外側側壁上。在其他實施例中,若導電材料形成於穿隧阻障層110的外側側壁上,其可能使參考層108與自由層112之間的電穿隧效應功能失效,即可能使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無法操作。在其他實施例中,蝕刻製程可為電漿蝕刻製程,其採用的電源如變壓器耦合電漿源、電感耦合電漿源、或類似物的功率近似於200V至1200V。
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製程包括至少三次主要蝕刻製程與之後的修整蝕刻的循環(總共至少六次製程及/或蝕刻)。舉例來說,主要蝕刻製程可包含高功率蝕刻(近似400V至1200V),其具有小角度α的一或多種蝕刻劑702 (比如角度α近似於10°至45°及/或-10°至-45°)。此外,修整蝕刻可包含低功率蝕刻(近似於100V至400V),其具有大角度α的一或多種蝕刻劑702 (比如角度α近似於30°至60°及/或-30°至-6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採用主要蝕刻製程以形成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形狀,並同時再沉積導電材料於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外側側壁上(比如形成分流結構120)。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採用修整蝕刻以減少再沉積導電材料於穿隧阻障層110之上表面下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外側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蝕刻劑可為或可包含氬氣、氦氣、或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進行蝕刻製程使分流結構120的下表面與穿隧阻障層110的上表面隔有第一距離d1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分流結構120與穿隧阻障層110未隔有第一距離d1
,則穿隧阻障層110可直接電性耦接至蓋介電層114及/或導電蓋層116。這可部分地使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無法操作。在其他實施例中,若分流結構120未延伸於自由層112的外側側壁上,則導電蓋層116可能不直接電性耦接至自由層112。這可部分地降低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磁阻率,因為分流結構120可不降低頂電極118與底電極106之間的蓋介電層114之串聯電阻效應。
在一些實施例中,進行蝕刻製程使分流結構120的上表面與導電蓋層116的上表面隔有第二距離d2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分流結構120的上表面未高於蓋介電層114的上表面,則導電蓋層116可能不直接電性耦接至自由層112。這可部分地減少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磁阻率,因為分流結構120可不降低頂電極118與底電極106之間的蓋介電層114之串聯電阻效應。在一些實施例中消除第二距離d2
,使分流結構120的上表面對準或高於導電蓋層116的上表面(未圖示)。
如圖8的剖視圖800所示,在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與底電極106周圍形成第一側壁間隔物244。此外,在第一側壁間隔物244周圍形成第一金屬間介電層252。
如圖9的剖視圖900所示,第二金屬間介電層254形成於第一金屬間介電層252上。頂電極118形成於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上,使頂電極118延伸穿過第二金屬間介電層254以定義記憶體單元223。頂部介電結構226形成於第二金屬間介電層254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介電結構226可包含一或多個介電層。頂電極通孔224形成於記憶體單元223上,並接觸頂電極118的上側表面。頂部導電通孔228形成於頂電極通孔224上,而頂部導電線路230形成於頂部導電通孔228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導電通孔228及/或頂部導電線路230的形成方法可為鑲嵌製程及/或雙鑲嵌製程。舉例來說,頂部導電通孔228與頂部導電線路230可為或可包含鋁、銅、或類似物。舉例來說,頂電極通孔224可為或可包含鈦、鎢、氮化鈦、或類似物。
圖10至17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具有分流結構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之記憶體裝置的第二方法之剖視圖1000至1700。雖然圖10至17所示的剖視圖1000至1700搭配方法說明,但應理解圖10至17所示的結構不限於由說明的方法形成,且結構與方法可各自獨立存在。此外,雖然以一連串的步驟說明圖10至17,但應理解這些步驟並不限於所述順序。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調換這些步驟的順序,且此處所述的方法可應用於其他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可省略圖式或說明中一些或全部的一些步驟。
如圖10的剖視圖1000所示,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形成於半導體基板202上。底部導電線路218形成於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底部導電線路218的形成方法可為鑲嵌製程。舉例來說,底部導電線路218可為或可包含銅、鋁、或類似物。底電極通孔220形成於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中,且位於底部導電線路218上。底電極106形成於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216與底電極通孔220上。參考層108形成於底電極106上。穿隧阻障層110形成於參考層108上。自由層112形成於穿隧阻障層110上。蓋介電層114形成於自由層112上。導電蓋層116形成於蓋介電層114上。遮罩層1002形成於導電蓋層116上。遮罩層1002覆蓋導電蓋層116的中心區域1004b,並露出第一犧牲區1004a與第二犧牲區1004c。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層狀物的形成方法可採用沉積製程如化學氣相沉積、物理氣相沉積、一些其他合適的沉積製程、或任何上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單元堆疊包括導電蓋層116、蓋介電層114、自由層112、穿隧阻障層110、與參考層108。
如圖11的剖視圖1100所示,進行第一移除製程移除導電蓋層116的一部分與其下的層狀物的部分,以定義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在一些實施例中,移除製程包括進行蝕刻製程,並使第一犧牲區與第二犧牲區(如圖10的第一犧牲區1004a與第二犧牲區1004b)中的遮罩層(如圖10的遮罩層1002)之下的層狀物暴露至一或多種蝕刻劑1102。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蝕刻劑1102可為或可包括氬氣。在一些實施例中,以此方式進行第一移除製程,以減少再沉積於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之外側側壁上的導電材料。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第一移除製程時可進行一或多道修整蝕刻製程以移除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外側側壁上的多餘材料(如導電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以圖7所述的方法設置及/或進行一或多道修整蝕刻。
如圖12的剖視圖1200所示,第一側壁間隔物244形成於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與底電極106周圍。此外,第二側壁間隔物260形成於第一側壁間隔物244周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側壁間隔物244的材料與第二側壁間隔物260的材料不同。
如圖13的剖視圖1300所示,進行第二移除製程以移除第一側壁間隔物244與第二側壁間隔物260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移除製程包括進行蝕刻製程,並使第一側壁間隔物244與第二側壁間隔物260暴露至一或多種蝕刻劑1302。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蝕刻劑1302可為或可包括氬氣。在其他實施例中,在進行第二移除製程之前先形成遮罩層(未圖示)於導電蓋層116上,並在圖案化第一側壁間隔物244與第二側壁間隔物260之後移除遮罩層(未圖示)。
進行第二移除製程,以露出導電蓋層116的外側側壁、蓋介電層的外側側壁、與自由層112的外側側壁。此外,在進行第二移除製程之後,穿隧阻障層110的外側側壁、參考層108的外側側壁、與底電極106的外側側壁維持覆蓋第一側壁間隔物244及/或第二側壁間隔物260。
如圖14的剖視圖1400所示,導電層1402形成於導電蓋層116、第一側壁間隔物244、與第二側壁間隔物260上。導電層1402直接接觸導電蓋層116的外側側壁、蓋介電層114的外側側壁、與自由層112的外側側壁。導電層1402與穿隧阻障層110的外側側壁、參考層108的外側側壁、與底電極106的外側側壁隔有第一側壁間隔物244及/或第二側壁間隔物260。
如圖15的剖視圖1500所示,進行第三移除製程以移除導電層(如圖14的導電層1402)的一部分,以定義分流結構12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移除製程包括進行蝕刻製程並使導電層(如圖14的導電層1402)暴露至一或多種蝕刻劑1502。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蝕刻劑1502可為或可包含氬氣。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進行第三移除製程之前先形成遮罩層(未圖示)於導電層(如圖14的導電層1402)上,且在圖案化導電層(如圖14的導電層1402)之後移除遮罩層(未圖示)。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三移除製程可包含毯覆性的蝕刻製程(比如無遮罩的蝕刻製程)。在其他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連續地延伸於導電蓋層116的外側表面與導電蓋層116的上表面上(未圖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的下側表面與穿隧阻障層110的上表面隔有第一距離d1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分流結構120與穿隧阻障層110未隔有第一距離d1 (第一距離d1
可為負值),則穿隧阻障層110可直接電性耦接至蓋介電層114及/或導電蓋層116。這樣可能部分地造成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無法操作。在其他實施例中,若分流結構120不延伸於自由層112的外側表面上,則導電蓋層116可能不直接電性耦接至自由層112。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120的上表面與導電蓋層116的上表面隔有第二距離d2
。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分流結構120的上表面不高於蓋介電層114的上表面,則導電蓋層116可能不直接電性耦接至自由層112。這可部分地降低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的磁阻率,因為分流結構不會降低頂電極118與底電極106之間的蓋介電層114的串聯電阻效應。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消除第二距離d2
,使分流結構120的上表面對準導電蓋層116的上表面(未圖示)。
如圖16的剖視圖1600所示,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222形成於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第一側壁間隔物244、與第二側壁間隔物26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222可包含一或多種介電材料的一或多個介電層。頂電極118形成於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222中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104上,以定義記憶體單元223。
如圖17的剖視圖1700所示,頂部介電結構226形成於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222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介電結構226可包含一或多個介電層。頂電極通孔224形成於記憶體單元223上,並接觸頂電極118的上側表面。頂部導電通孔228形成於頂電極通孔224上,且頂部導電線路230形成於頂部導電通孔228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導電通孔228及/或頂部導電線路230的形成方法可為鑲嵌製程及/或雙鑲嵌製程。舉例來說,頂部導電通孔228與頂部導電線路230可為或可包括鋁、銅、或類似物。舉例來說,頂電極通孔224可為或可包括鈦、鎢、氮化鈦、或類似物。
圖18所示的方法1800可形成具有分流結構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雖然圖式及/或說明中的方法1800為一系列的步驟,但應理解方法1800不侷限於所述的步驟順序。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由所述順序以外的不同順序進行步驟及/或同時進行步驟。此外,一些實施例的所述步驟可分成多重步驟,且可在不同時間進行多重步驟或與其他步驟同時進行多重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省略一些所述步驟,且可包含其他未說明的步驟。
在步驟1802中,記憶體單元的層狀物形成於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上,且記憶體單元的層狀物包括穿隧阻障層上的自由層、自由層上的蓋介電層、與蓋介電層上的導電蓋層。圖6所示的剖視圖600對應步驟1802的一些實施例。圖10所示的剖視圖1000對應步驟1802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在步驟1804中,遮罩層形成於導電蓋層上,且遮罩覆蓋導電蓋層的中心部分。圖6所示的剖視圖600對應步驟1804的一些實施例。圖10所示的剖視圖1000對應步驟1804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在步驟1806中,移除遮罩層與記憶體單元的層狀物之外側部分。圖7所示的剖視圖700對應步驟1806的一些實施例。圖11所示的剖視圖1100對應步驟1806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在步驟1808中,分流結構形成於自由層的外側表面、蓋介電層的外側表面、與導電蓋層的外側表面上,以定義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圖7所示的剖視圖700對應步驟1808的一些實施例。圖14與15所示的剖視圖1400與1500對應步驟1808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在步驟1810中,頂電極形成於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上以定義記憶體單元。圖9所示的剖視圖900對應步驟1810的一些實施例。圖16所示的剖視圖1600對應步驟1810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在步驟1812中,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形成於記憶體單元上。圖9所示的剖視圖900對應步驟1812的一些實施例。圖17所示的剖視圖1700對應步驟1812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在步驟1814中,頂部介電結構與頂電極通孔形成於頂電極上。圖9所示的剖視圖900對應步驟1814的一些實施例。圖17所示的剖視圖1700對應步驟1814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在步驟1816中,頂部導電通孔與頂部導電線路形成於頂電極通孔上。圖9所示的剖視圖900對應步驟1816的一些實施例。圖17所示的剖視圖1700對應步驟1816的一些其他實施例。
綜上所述,本發明一些實施例關於具有分流結構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包括自由層位於穿隧阻障層上,蓋介電層位於自由層上,以及導電蓋層位於蓋介電層上。分流結構連續地延伸於自由層的外側側壁、蓋介電層的外側側壁、與導電蓋層的外側側壁上。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裝置包括:穿隧阻障層,位於半導體基板上的參考層上;自由層,位於穿隧阻障層上;蓋層,位於自由層上;以及分流結構,包括導電材料並由自由層的外側側壁垂直地連續延伸至蓋層的外側側壁。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的內側側壁直接接觸自由層的外側側壁與蓋層的外側側壁。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的上側表面高於蓋層的下表面,且分流結構的下側表面低於自由層的上表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蓋層包括蓋介電層上的導電蓋層,使蓋介電層夾設於導電蓋層與自由層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沿著自由層的外側側壁、導電蓋層的外側側壁、與蓋介電層的外側側壁連續延伸,並直接接觸自由層的外側側壁、導電蓋層的外側側壁、與蓋介電層的外側側壁。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的下側表面在自由層的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間,且分流結構的上表面在導電蓋層的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流結構包括參考層的導電材料與自由層的導電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裝置更包括:位於蓋層上的頂電極,其中分流結構的上表面對準頂電極的上表面,且分流結構的下表面在自由層的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間。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裝置包括:參考層,位於底電極上;穿隧阻障層,位於參考層上;自由層,位於穿隧阻障層上;蓋介電層,位於自由層上;導電蓋層,位於蓋介電層上;以及導電結構,圍繞自由層、蓋介電層、與導電蓋層,其中導電結構設置為電性耦接自由層至導電蓋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結構的內側側壁直接接觸自由層、蓋介電層、與導電蓋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結構的下表面高於自由層的下表面或與自由層的下表面等高。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結構的下表面高於穿隧阻障層的上表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磁阻隨機存取記憶體裝置更包括:頂電極,位於自由層上;以及頂電極通孔,位於頂電極上,其中導電結構由自由層連續地延伸至沿著頂電極通孔的底部延伸的水平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結構直接接觸頂電極的外側側壁與頂電極通孔的外側側壁。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結構包括垂直延伸部分,與自定義垂直延伸部分的導電結構之側壁向外突出的水平延伸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結構具有遠離蓋介電層的弧形外側側壁。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裝置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記憶體單元堆疊於基板上的下側內連線層上,其中記憶體單元堆疊包括穿隧阻障層上的自由層、自由層上的蓋介電層、與蓋介電層上的導電蓋層;依據第一遮罩層在記憶體單元堆疊上進行第一蝕刻製程;形成分流結構於導電蓋層的外側側壁、蓋介電層的外側側壁、與自由層的外側側壁上,以定義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以及形成頂電極於導電蓋層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第一蝕刻製程時形成分流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蝕刻製程包括主要蝕刻製程與之後的修整蝕刻製程,其中主要蝕刻製程設置為形成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的形狀,而修整蝕刻製程設置為移除再沉積於自由層的下表面之下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的外側側壁上的導電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第一蝕刻製程之後形成分流結構。
上述實施例之特徵有利於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理解本發明實施例。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可採用本發明作基礎,設計並變化其他製程與結構以完成上述實施例之相同目的及/或相同優點。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應理解,這些等效置換並未脫離本發明精神與範疇,並可在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的前提下進行改變、替換、或更動。
α:角度
BL:位元線
BL1:第一位元線
BL2:第二位元線
dlat:橫向距離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RCAP,104b:串聯電阻
SL:源極線
WL:字元線
100a,200a,200b,200c,200d,200e,300:記憶體裝置
100b:電路
102,410,412:存取電晶體
104: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
104a:可變電阻器
106:底電極
108:參考層
110:穿隧阻障層
112:自由層
113:蓋層
114:蓋介電層
116:導電蓋層
118:頂電極
120:分流結構
130:第一節點
132:第二節點
202:半導體基板
204,424:源極/汲極區
206,418,420:存取閘極介電層
208,414,416:存取閘極
210:側壁間隔物
212:層間介電結構
214,444:導電接點
216:第一金屬間介電結構
218:底部導電線路
220:底電極通孔
222:第二金屬間介電結構
223:記憶體單元
223a:第一記憶體單元
223b:第二記憶體單元
224:頂電極通孔
226:頂部介電結構
228:頂部導電通孔
230:頂部導電線路
240:晶種層
242:硬偏置層
244:第一側壁間隔物
250:上側的側壁間隔物
252:第一金屬間介電層
254:第二金屬間介電層
260:第二側壁間隔物
400:積體電路
404:內連線結構
406:基板
408:淺溝槽隔離區
422:存取側壁間隔物
426,428,430:金屬間介電層
432,434,436:金屬化層
438,440,442 金屬線路
446:導電通孔
450,452:介電保護層
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剖視圖
602,1002:遮罩層
604a,1004a:第一犧牲區
604b,1004b:中心區域
604c,1004c:第二犧牲區
702,1102,1302,1502:蝕刻劑
703:線段
1402:導電層
1800:方法
1802,1804,1806,1808,1810,1812,1814,1816:步驟
圖1A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含有分流結構之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的記憶體裝置的示意圖。
圖1B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圖1A的記憶體裝置的電路圖。
圖2A至2E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圖1A的記憶體裝置的剖視圖。
圖3係本發明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圖2E的記憶體裝置的剖視圖。
圖4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分別具有分流結構的兩個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之積體電路的剖視圖。
圖5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圖4之積體電路的切線上視圖,且圖5亦顯示圖4的剖視圖之切線。
圖6至9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具有分流結構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之記憶體裝置的第一方法之剖視圖。
圖10至17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具有分流結構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之記憶體裝置的第二方法之剖視圖。
圖18係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含有分流結構的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之記憶體裝置的方法之流程圖。
BL:位元線
SL:源極線
WL:字元線
100a:記憶體裝置
102:存取電晶體
104:磁穿隧接面記憶體單元
106:底電極
108:參考層
110:穿隧阻障層
112:自由層
113:蓋層
114:蓋介電層
116:導電蓋層
118:頂電極
120:分流結構
Claims (1)
- 一種記憶體裝置,包括: 一穿隧阻障層,位於一半導體基板上的一參考層上; 一自由層,位於該穿隧阻障層上; 一蓋層,位於該自由層上;以及 一分流結構,包括一導電材料並自該自由層的外側側壁垂直地連續延伸至該蓋層的外側側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6/411,761 US11469369B2 (en) | 2019-05-14 | 2019-05-14 | MRAM structure with high TMR and high PMA |
US16/411,761 | 2019-05-1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42343A true TW202042343A (zh) | 2020-11-16 |
Family
ID=73230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05087A TW202042343A (zh) | 2019-05-14 | 2020-02-18 | 記憶體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469369B2 (zh) |
CN (1) | CN111952441A (zh) |
TW (1) | TW20204234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82590B (zh) * | 2021-04-30 | 2022-11-01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積體晶片及用於形成積體晶片的方法 |
US12102012B2 (en) | 2021-03-12 | 2024-09-24 | Kioxia Corporation | Magnetoresistanc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oresistance memory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63208B2 (en) * | 2019-06-28 | 2021-07-13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 Embedded MRAM fabrication process for ion beam etching with protection by top electrode spacer |
US11436071B2 (en) * | 2019-08-28 | 2022-09-06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Error control for content-addressable memory |
US11195993B2 (en) * | 2019-09-16 | 2021-12-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Encapsulation topography-assisted self-aligned MRAM top contact |
TWI821466B (zh) | 2019-12-03 | 2023-11-11 |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
JP2022050059A (ja) * | 2020-09-17 | 2022-03-30 |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 磁気記憶装置及びメモリシステム |
US11972785B2 (en) | 2021-11-15 | 2024-04-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RAM structure with enhanced magnetics using seed enginee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30005804A (ko) * | 2011-07-07 | 2013-01-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자기 터널 접합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
US10490741B2 (en) * | 2013-06-05 | 2019-11-26 | SK Hynix Inc.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KR102384908B1 (ko) * | 2015-11-25 | 2022-04-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자성 패턴 세정 조성물, 자성 패턴 형성 방법 및 자기 메모리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KR102514506B1 (ko) * | 2017-12-19 | 2023-03-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자기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JP2019160938A (ja) * | 2018-03-09 | 2019-09-19 | 東芝メモリ株式会社 | 磁気記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9
- 2019-05-14 US US16/411,761 patent/US11469369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2-18 TW TW109105087A patent/TW202042343A/zh unknown
- 2020-02-26 CN CN202010119160.3A patent/CN11195244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7-27 US US17/874,422 patent/US20220367789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02012B2 (en) | 2021-03-12 | 2024-09-24 | Kioxia Corporation | Magnetoresistanc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oresistance memory device |
TWI782590B (zh) * | 2021-04-30 | 2022-11-01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積體晶片及用於形成積體晶片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469369B2 (en) | 2022-10-11 |
CN111952441A (zh) | 2020-11-17 |
US20220367789A1 (en) | 2022-11-17 |
US20200365795A1 (en) | 2020-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97230B2 (en) | Techniques for MRAM MTJ top electrode to metal layer interface including spacer | |
TW202042343A (zh) | 記憶體裝置 | |
US11189659B2 (en) | Techniques for MRAM MTJ top electrode to via interface | |
US10038139B2 (en) | One transistor and one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RRAM) structure with spacer | |
US9825224B2 (en) | RRAM device | |
US9431604B2 (en) |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RRAM) and method of making | |
US8963114B2 (en) | One transistor and one resistive (1T1R) random access memory (RRAM) structure with dual spacers | |
US11818962B2 (en) | Sidewall spacer structure for memory cell | |
TWI748605B (zh) | 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US20220093684A1 (en) | Techniques for mram mtj top electrode to via interface | |
US11189791B2 (en) | Integrated circuit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 |
TWI779656B (zh) | 記憶體裝置、記憶體裝置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 |
TW202310467A (zh) | 半導體結構 | |
US11985906B2 (en) | Low-resistance contact to top electrodes for memory cell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 |
US20230371393A1 (en) |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memory cell with a buffer-layer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 |
TW202240948A (zh) | 半導體結構的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