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6893A -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6893A
TW202036893A TW108109847A TW108109847A TW202036893A TW 202036893 A TW202036893 A TW 202036893A TW 108109847 A TW108109847 A TW 108109847A TW 108109847 A TW108109847 A TW 108109847A TW 202036893 A TW202036893 A TW 2020368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rganic material
material layer
display panel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9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7979B (zh
Inventor
胡碩修
陳璽安
顏宏修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9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7979B/zh
Priority to CN201911000625.7A priority patent/CN11072933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7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7979B/zh
Priority to US16/692,168 priority patent/US11316123B2/en
Priority to SG10201911528SA priority patent/SG10201911528SA/en
Publication of TW202036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6893A/zh
Priority to US17/703,470 priority patent/US11765919B2/e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20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 H10K71/211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devices, e.g. patterning by sel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an exis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40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面板,具有非矩形之顯示區域,並包括基板、第一電極層、第一有機材料層以及第二電極層。第一電極層設置在基板上。第一有機材料層設置在第一電極層上,其中第一有機材料層包含相連接的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二電極層設置在第一有機材料層上,其中第一有機材料層用以透過第一電極層及第二電極層產生偏壓而致使電致發光,且於偏壓下的第一部的亮度小於第二部的亮度。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隨著科技的發展,隨著科技進步,發光二極體已經成為常見且廣泛應用於商業用途中的元件。發光二極體具有許多優點,像是低能量消耗以及開關切換快速。也因此,傳統發光元件已經逐漸被發光二極體光源替代。發光二極體技術也已經於顯示技術中開始發展。例如,形成發光二極體,並將發光二極體作為像素的顯示技術已經在這幾年被開發出來。
對此,因應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發展,有機發光二極體也被進一步地應用在顯示技術方面。應用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顯示裝置可在不配置背光模組的情況下顯示影像,使得顯示裝置可顯示出品質更佳的黑色影像,且也可被設計的更薄更輕。有鑑於此,與應用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顯示裝置相關的議題已成為當前相關領域的研發方向之一。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具有非 矩形之顯示區域,並包括基板、第一電極層、第一有機材料層以及第二電極層。第一電極層設置在基板上。第一有機材料層設置在第一電極層上,其中第一有機材料層包含相連接的第一部及第二部。第二電極層設置在第一有機材料層上,其中第一有機材料層用以透過第一電極層及第二電極層產生偏壓而致使電致發光,且於偏壓下的第一部的亮度小於第二部的亮度。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部與第二部具有實質上相同的厚度。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部的啟動電壓異於第二部的啟動電壓,且第一部的啟動電壓對第二部的啟動電壓之比值介於2至7。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更包括畫素定義層以及第二有機材料層。畫素定義層設置在基板上,其中第一電極層具有第一區塊及第二區塊,且第一區塊與第二區塊透過畫素定義層分隔開來,其中第一有機材料層係配置在第一電極層之第一區塊與第二電極層之間。第二有機材料層配置在第一電極層之第二區塊與第二電極層之間,並透過畫素定義層與第一有機材料層分隔開來,第二有機材料包含相連接的第三部及第四部,其中第二有機材料層用以透過第一電極層及第二電極層所產生之偏壓而致使電致發光,且於偏壓下的第三部的亮度小於第四部的亮度,其中第一有機材料層的第一部與第二部相連接的交界線之延伸輪廓線與第二有機材料層的第三部與第四部相連接的交界線之延伸輪廓線重合。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於垂直基板之方向上第一有 機材料層的第一部與第二部之間的交界面為曲面或弧面。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具有非矩形之顯示區域,並包括基板、畫素定義層、第一有機材料層以及第二有機材料層。畫素定義層設置在該基板上,並於基板上定義出第一畫素區域及第二畫素區域。第一有機材料層,設置在第一畫素區域內,且具有第一發光區。第二有機材料層設置在第二畫素區域內,且具有第二發光區,其中第一有機材料層與第二有機材料層包含相同的材料且於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積相同,而第一發光區於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積小於第二發光區於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積。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有機材料層與第二有機材料層具有相同的厚度。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更包含載子傳輸層。載子傳輸層分別與第一有機材料層及第二有機材料層層疊於第一畫素區域及第二畫素區域內。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有機材料層於基板的垂直投影的位置相對第二有機材料層於基板的垂直投影的位置係接近基板之邊緣。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有機材料層的第一發光區之部分邊界輪廓係與顯示區域之部分邊界輪廓重合。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第一電極層上形成有機材料層。在有機材料層上形成第二電極層。對有機材料層的第一部進行改質處理,以使有機材料層於受偏壓下時,由第一部提供的亮度小 於有機材料層的第二部提供的亮度。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改質處理包含對有機材料層的第一部照射紫外光。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改質處理係於形成第二電極層之前進行,且改質處理包含藉由水及氧氣對有機材料層的第一部進行改質。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更包括在有機材料層的第二部上設置遮罩,其中改質處理係於設置遮罩後進行,且改質處理包含使用紫外光照射遮罩以及有機材料層的第一部。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遮罩具有異形邊界輪廓,使得於紫外光照射後,有機材料層的第一部與第二部之間的交界面與異形邊界輪廓重疊。
藉由上述配置,由於具有第一部及第二部之有機材料層可用來定義出顯示區域的邊界。在有第一部與第二部之間的交界面為曲面或弧面的情況下,可使得顯示區域為非矩形圖案。也就是說,顯示面板可在不使用額外遮蔽物的情況下,即呈現出非矩形的顯示區域。
100A、100B、100C、100D‧‧‧顯示面板
1B-1B’、2B-2B’、3B-3B’‧‧‧線段
102‧‧‧顯示區域
110‧‧‧基板
120‧‧‧第一電極層
122‧‧‧第一區塊
124‧‧‧第二區塊
130‧‧‧畫素定義層
132‧‧‧第一畫素區域
134‧‧‧第二畫素區域
138‧‧‧開口
140、140’‧‧‧發光元件
141‧‧‧有機材料層
142‧‧‧第一發光元件
143、145‧‧‧載子傳輸層
144‧‧‧第二發光元件
146‧‧‧第一有機材料層
148‧‧‧第一部
150‧‧‧第二部
152‧‧‧第一載子傳輸層
154‧‧‧第二載子傳輸層
156‧‧‧第二有機材料層
158‧‧‧第三載子傳輸層
159‧‧‧第四載子傳輸層
160、160’‧‧‧第二電極層
170、190、194‧‧‧遮罩
172‧‧‧紫外光
180‧‧‧第三發光元件
182‧‧‧第三有機材料層
184‧‧‧第三部
186‧‧‧第四部
192、196‧‧‧水氧環境
第1A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一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第1B圖繪示沿第1A圖的線段1B-1B’的剖面示意圖。
第2A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一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於製作階段的上視示意圖。
第2B圖繪示沿第2A圖的線段2B-2B’的剖面示意圖。
第3A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一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於製作階段中的上視示意圖。
第3B圖繪示沿第3A圖的線段3B-3B’的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二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第5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三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於製作階段中的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四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於製作階段中的剖面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為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與第三等等之詞彙,是用於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這些元件、組件、區域、層不應該被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詞彙只限於用來辨別單一元件、組件、區域、層。因此,在下文 中的一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也可被稱為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而不脫離本發明的本意。
本文使用的「約」、「大約」或「近似」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或「實質上」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像是±30%、±20%、±10%、±5%內。
本揭露內容的顯示面板可藉由發光元件形成顯示區域,其中有激發光元件可於經改質處理後,可提供非矩形的顯示區域,其中「非矩形」可以是橢圓形、三角形、稜邊數超過四之多邊形。
請參照第1A圖以及第1B圖,第1A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一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100A的上視示意圖,而第1B圖繪示沿第1A圖的線段1B-1B’的剖面示意圖。顯示面板100A包括基板110、第一電極層120、畫素定義層130、多個發光元件140以及第二電極層160。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基板110可以是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且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可具有由多個薄膜電晶體配置而成的薄膜電晶體陣列。薄膜電晶體可做為顯示面板100A中的開關元件。於其他實施方式中,基板110可以是線路層基板,且線路層基板可具有電性連接至驅動元件的線路。
第一電極層120設置在基板110上,且第一電極層120可包含多個區塊,例如第一區塊122及第二區塊124。第一 區塊122及第二區塊124可互相分離,使得第一區塊122及第二區塊124分別可被施加不同的電壓。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及第二區塊124可分別電性連接不同的薄膜電晶體,使得施加電壓至第一區塊122的動作可獨立於施加電壓至第二區塊124的動作。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及第二區塊124也可分別電性連接不同的線路,使得施加電壓至第一區塊122的動作仍是獨立於施加電壓至第二區塊124的動作。第一電極層120的多個區塊可藉由圖案化同一導電層形成,其中導電層可以包含金屬材料,像是鋁、鉬、銀或其組合。
畫素定義層130設置在基板110上,並部份地覆蓋第一電極層120。畫素定義層130可位在第一電極層120的多個區塊之間,例如畫素定義層130可位在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與第二區塊124之間,使得第一區塊122與第二區塊124可透過畫素定義層130分隔開來。畫素定義層130可於基板110上定義出多個畫素區域,例如第1B圖的第一畫素區域132及第二畫素區域134。各畫素區域係與第一電極層120的不同區塊可相對應。舉例來說,第一畫素區域132及第二畫素區域134於基板110上的垂直投影係分別會與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與第二區塊124互相重疊。畫素定義層130的材料可以是有機材料或無機材料,像是環氧樹脂、氧化矽(SiOx)、氮化矽(SiNx)、由氧化矽及氮化矽共同組成的複合層或是其他合適的介電材料。
多個發光元件140分別配置在第一電極層120的 不同區塊上,使得第一電極層120可做為發光元件140的驅動電極。多個發光元件140分別位在不同的畫素區域內。發光元件140包含有機材料層141,並可配置為陣列形式。發光元件140的有機材料層141於受偏壓可形成發光區,且發光區可共同做為顯示面板100A的顯示區域102。也就是說,多個發光元件140可做為發光畫素,並透過聚集而形成顯示區域102,且發光元件140的有機材料層141之邊界輪廓係會與顯示區域102之邊界輪廓重合。
第二電極層160設置在畫素定義層130上,並覆蓋多個發光元件140,以做為共用電極使用。第二電極層160可包含透明導電材料,像是氧化銦錫、氧化銦鋅、氧化鋅、氧化銦鎵鋅或其它合適的材料。
為了助於理解,第1A圖中的發光元件140係繪示成與第1B圖的有機材料層141有相同的網底。此外,為了方便說明,以下敘述將以發光元件140中的第一發光元件142以及第二發光元件144來做說明。關於第一發光元件142或第二發光元件144的結構說明係可套用至其他對應的發光元件140。此外,這些多個發光元件140可以依照排列順序而分別提供不同的色光。舉例來說,第1A圖的第一發光元件142可提供紅色色光,第1A圖的第二發光元件144可提供綠色色光,接著,自第1A圖的發光元件140起,沿著向左的方向,多個發光元件140所提供之色光依序可為藍色、紅色、綠色,並依此規則重複性地排列。亦即,在橫向方向上,發光元件140可以是以每三個顏色(藍色、紅色、綠色)一組而週期性地排列。而在縱向 方向上,發光元件140則可以是提供同樣顏色的色光。
第一發光元件142位在第一畫素區域132內,並可做為顯示區域102的邊界上之像素,即第一發光元件142位在顯示區域102的邊緣。第一發光元件142會位在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與第二電極層160之間,並接觸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以及第二電極層160。當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藉由基板110施加電壓的時候,第一發光元件142即可透過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與第二電極層160所產生之偏壓而致使電致發光。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發光元件142可以是多層結構。舉例來說,第一發光元件142可包括自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依序層疊的第一載子傳輸層152、第一有機材料層146以及第二載子傳輸層154。當第一電極層120及第二電極層160分別為陽極及陰極的時候,第一載子傳輸層152及第二載子傳輸層154分別可以是電洞傳輸層及電子傳輸層。本揭露內容不以此為限,雖第1B圖的第一發光元件142是繪示為三層結構,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一發光元件142也可更包括至少一層的載子阻擋層、至少一層的載子注入層或其組合。
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第一有機材料層146包含相連接的第一部148及第二部150。第一部148及第二部150可以是由同一有機層體形成後,再對第一部148進行改質處理,以使第一部148的材料特性異於第二部150的材料特性。材料特性包含啟動電壓、能隙、阻抗及/或載子遷移率。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部148的啟動電壓可異於第二部150的啟動電壓, 且第一部148的啟動電壓對第二部150的啟動電壓之比值可介於2至7。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部148的能隙可異於第二部150的能隙,例如第一部148的能隙與第二部150的能隙的實質上可相差0.8電子伏特至1.2電子伏特。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部148的阻抗可異於第二部150的阻抗,例如第一部148的阻抗對第二部150的阻抗之比值可介於8至12。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部148的載子遷移率可異於第二部150的載子遷移率,例如第一部148的載子遷移率對第二部150的載子遷移率之比值可介於8至12。
另一方面,由於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及第二部150是由同一有機層體形成,故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及第二部150實質上可具有相同種類的有機分子。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經改質處理的第一部148及第二部150可具有相同種類的有機發光材料。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二部150可具有有機發光材料,而經改質處理的第一部148則具有第二部150的有機發光材料的衍生物。舉例來說,第一部148及第二部150可以是由同一有機高分子層體形成,於對第一部148改質處理後,第一部148的有機發光材料與第二部150的有機發光材料可具有相同的主鏈,而第一部148的有機發光材料與第二部150的有機發光材料則具有相異的支鏈。此外,由於第一部148及第二部150是由同一有機層體形成,故第一部148與第二部150可具有實質上相同的厚度。
由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一區塊122及第二電極層160所產生之偏壓可在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第一有機材料層 146藉由電子電洞復合機制致使發光。而由於第一部148的材料特性異於第二部150的材料特性,故在對第一發光元件142施加偏壓時,第一部148的亮度會異於第二部150的亮度。舉例來說,於第一發光元件142受偏壓下,第一部148的發光亮度可小於第二部150的發光亮度。更具體來說,當第一發光元件142所受的偏壓可致使第二部150發光而無法致使第一部148發光的時候,第一部148的發光亮度即趨近於零。
由於第一有機材料層146在受偏壓時,第二部150可發光而第一部148無法發光,故可藉由第一有機材料層146定義出顯示區域102的邊界。也就是說,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與第二部150之間的交界面即為顯示區域102的邊界。於部分實施方式中,於垂直基板110之方向上,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與第二部150之間的交界面可為曲面或弧面,從而使顯示區域102的邊界為曲形或弧形。因此,顯示面板100A可在不使用額外遮蔽物的情況下,即呈現出具曲形或弧形的顯示區域102。
第二發光元件144位在第二畫素區域134內,並可做為顯示區域102的邊界內之像素,即第二發光元件144相對第一發光元件142係遠離顯示區域102的邊緣。第二發光元件144會位在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二區塊124與第二電極層160之間,並接觸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二區塊124與第二電極層160。當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二區塊124藉由基板110施加電壓的時候,第二發光元件144即可透過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二區塊124及第二電極層160所產生之偏壓而致使電致發光。由於 施加電壓至第一區塊122的動作可獨立於施加電壓至第二區塊124的動作,故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發光強度與第二發光元件144的發光強度係可獨立地受控於第一電極層120。
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二發光元件144可以是多層結構,且其層疊數會與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結構相同。舉例來說,第二發光元件144可包括自第一電極層120的第二區塊124依序層疊的第三載子傳輸層158、第二有機材料層156以及第四載子傳輸層159。當第一電極層120及第二電極層160分別為陽極及陰極的時候,第三載子傳輸層158及第四載子傳輸層159分別可以是電洞傳輸層及電子傳輸層。同樣地,本揭露內容不以此為限,雖第1B圖的第二發光元件144是繪示為三層結構,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二發光元件144也可更包括至少一層的載子阻擋層、至少一層的載子注入層或其組合。
第一發光元件142與第二發光元件144所包括之帶有相同功能(例如提升載子傳輸效益)之層體可以是由同一道製程且由相同材料形成。舉例來說,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第一載子傳輸層152與第二發光元件144的第三載子傳輸層158可以是由同一道製程且由相同材料形成,並因此具有相同的厚度。同樣地,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第二載子傳輸層154與第二發光元件144的第四載子傳輸層159可以是由同一道製程且由相同材料形成,並因此具有相同的厚度。
此外,第一有機材料層146與第二有機材料層156會是具有相同的分布面積,然而具有不相同的發光區面積。具體來說,於受偏壓下,由於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 無法如第二部150發光,故第二有機材料層156的發光區(下稱第二發光區)面積會大於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發光區(下稱第一發光區)面積。也就是說,第一有機材料層146與第二有機材料層156於基板110的垂直投影面積雖相同,然而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發光區於基板110的垂直投影面積會小於第二有機材料層156的第二發光區於基板110的垂直投影面積,使得包括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發光元件142適於做為顯示區域102的邊界上之像素,而包括第二有機材料層156的第二發光元件144則適於做為顯示區域102的邊界內之像素。亦即,第一有機材料層146於基板110的垂直投影的位置相對第二有機材料層156於基板110的垂直投影的位置係接近基板110之邊緣。
另一方面,第1A圖中,第一發光元件142與發光元件140’可因包含相同材料(例如完全相同的有機發光材料,且有機發光材料的形成厚度也完全相同)而具有相同性質,並因此用以提供同色光,例如皆為提供紅色光。對於第一發光元件142與發光元件140’而言,第一發光元件142係位在顯示區域102之邊緣,而發光元件140’係相對第一發光元件142遠離顯示區域102之邊緣,且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發光面積會因存在無法發光的第一部148而因此小於發光元件140的發光面積。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發光面積與發光元件140的發光面積之比值會大於0且小於等於0.95。
以下將對顯示面板100A的製作方法及進行改質處理的步驟做出說明。請參照第2A圖及第2B圖,第2A圖為依 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一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100A的製作方法於製作階段的上視示意圖,而第2B圖繪示沿第2A圖的線段2B-2B’的剖面示意圖。如第2A圖及第2B圖所示,可在基板110上形成第一電極層120,並圖案化第一電極層120為多個區塊,像是第一區塊122及第二區塊124。畫素定義層130可形成在基板110上,並部分地覆蓋在第一電極層120上。所形成的畫素定義層130可具有多個開口138,以定義出多個畫素區域,像是第一畫素區域132及第二畫素區域134。
接著,可分別在畫素定義層130的多個開口138內形成多個發光元件140,像是第一發光元件142及第二發光元件144。於此製作階段中,不同的發光元件140的結構可彼此相似甚至相同,例如每一個發光元件140都是包含一層有機材料層141以及兩層載子傳輸層143及145。此外,對於提供同色光(例如紅色)的發光元件140而言,例如第2A圖的第一發光元件142及發光元件140’,其除了是完全相同的三層結構以外,甚至各對應層體(例如第一發光元件142及發光元件140’各自包含的有機材料層或載子傳輸層)的材料及厚度也完全相同。於部分實施方式中,對於提供異色光(例如紅色與綠色)的發光元件140而言,其各自所包含的有機材料層或載子傳輸層的材料及厚度也可完全相同。於發光元件形成後,可在發光元件140上形成第二電極層160,以使第二電極層160覆蓋在發光元件140上。於此階段後,當透過第一電極層120與第二電極層160對發光元件140施加偏壓,可致使發光元件140電致發光。
請參照第3A圖及第3B圖,第3A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一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100A的製作方法於製作階段中的上視示意圖,而第3B圖繪示沿第3A圖的線段3B-3B’的剖面示意圖。第3A圖的製作階段接續在第2A圖的製作階段之後。如第3A圖及第3B圖所示,可將圓形且具有弧形邊界輪廓的遮罩170設置在第二電極層160之上。於其他實施方式中,可先在第二電極層160上形成保護層,並再將遮罩170設置在保護層之上。
於設置遮罩170後,一部分的發光元件140會是由遮罩170完全地遮蔽,而另一部分的發光元件140則是由遮罩170部分地遮蔽,並因此有部分區域會暴露出來。例如,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一部份是由遮罩170遮蔽,而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另一部分則未由遮罩170遮蔽,並因此暴露出來。此外,第二發光元件144的第二有機材料層156則是由遮罩170完全地遮蔽。
接著,可對顯示面板100A照射紫外光172來進行改質處理。於照射紫外光172期間,紫外光172會照射到遮罩170以及未由遮罩170遮蔽並因此暴露出來的有機材料層。舉例來說,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第一有機材料層146之未由遮罩170遮蔽的部分即會受到紫外光172照射。
對於受到紫外光172照射的有機材料而言,紫外光172照射可引起有機分子的光化學反應,像是斷鍵(fragmentation)、二聚化(dimerization)、光氧化(photo-oxidation),其中引起光氧化可進而導致激子淬息。 也就是說,受到紫外光172照射的有機材料與未受到紫外光172照射的有機材料之間會因此存在差異,其中此差異可以是能隙、阻抗或載子遷移率上的差異,使得受到紫外光172照射的有機材料與未受到紫外光172照射的有機材料在相同偏壓下的發光表現不同。舉例來說,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第一有機材料層146之受紫外光172照射的部分會成為前述之第一部148,而第一發光元件142的第一有機材料層146之未受紫外光172照射的部分即為前所述之第二部150,其中第一部148與第二部150在相同偏壓下的發光表現不同。換言之,透過改質處理,可使第一部148於受偏壓時所提供的亮度小於第二部150於受偏壓時所提供的亮度。或者,也可以是在相同偏壓下,第二部150可發光而第一部148無法發光。於此製作階段結束後,可將遮罩170移除,即可得到如第1A圖的結構。
另一方面,於照射紫外光172之後,即可透過「有機材料層中之可正常發光部分與無法正常發光部分之間的交界面」定義出顯示區域102(請見第1A圖)的邊界位置,且定義出的顯示區域的形狀會與遮罩170的形狀相同。亦即,由於由遮罩170遮蔽的有機材料在受偏壓後仍可正常發光,故顯示區域的形狀即對應地為遮罩170的形狀。在第3A圖所使用的遮罩170為圓形且具有弧形邊界輪廓的情況下,定義出的顯示區域也會是與遮罩170相同的圓形並相同的弧形邊界輪廓。於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使用其他圖案的遮罩,像是具曲形邊界或弧形邊界的圖案(或稱具有異形邊界輪廓的遮罩),使得定義出的顯示區域102(請見第1A圖)會是具有曲形邊界或弧形邊界。
除此之外,由於定義出非矩形的顯示區域102(請見第1A圖)係透過遮罩170與紫外光172照射形成,故對於顯示區域102(請見第1A圖)之邊界上與邊界內的發光元件140而言,其可表現為有較佳的均勻性。舉例來說,對提供同色光(例如紅色)的第一發光元件142及發光元件140’而言,第一發光元件142及發光元件140’是在同一製作階段同時形成,故其於製作時的製程參數會大致相同,並會具有相同的發光表現,從而防止顯示面板100A有亮度不均勻的狀況發生。
請同時看到第1A圖及第3A圖。根據前述,對於由遮罩170部分地遮蔽之有機材料層141而言,其會與遮罩170之不同位置的邊界輪廓重合。舉例來說,顯示面板100A的第三發光元件180毗鄰第一發光元件142,且與第一發光元件142透過畫素定義層130分隔開來。第三發光元件180包括第三有機材料層182之一部分係有受到紫外光172(請見第3B圖)照射,從而形成相連接的第三部184及第四部186。於受紫外光172(請見第3B圖)照射的階段中,第三有機材料層182的第三部184有受到紫外光172(請見第3B圖)照射,而第四部186未受到紫外光172(請見第3B圖)照射。因此,在第三有機材料層182受到偏壓時,第三部184的發光亮度會小於第四部186的發光亮度,此機制可雷同第一有機材料層146,在此不再贅述。
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與第二部150之間的交界面會與遮罩170之一處的邊界輪廓重疊,而第三有機材料層182的第三部184與第四部186之間的交界面則是會與遮罩170之另一處的邊界輪廓重疊。也就是說,在遮罩170 是圓形的情況下,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與第二部150之間的交界面以及第三有機材料層182的第三部184與第四部186之間的交界面會與此圓形之不同位置的邊界輪廓重疊。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遮罩170可以是其他圖案,像是橢圓形、三角形或稜邊數超過四之多邊形,而前述交界面仍會與這些圖案之不同位置的邊界輪廓重疊。
也就是說,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與第二部150相連接的交界線之延伸輪廓線會與第三有機材料層182的第三部184與第四部186相連接的交界線之延伸輪廓線重合。在此「交界線之延伸輪廓線」指的是依據圖形輪廓變化規則來延伸。例如,當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與第二部150相連接的交界線與第三有機材料層182的第三部184與第四部186相連接的交界線皆為同一方向上的線段時,其交界線之延伸輪廓線將會是重合的兩條線。而當第一有機材料層146的第一部148與第二部150相連接的交界線與第三有機材料層182的第三部184與第四部186相連接的交界線皆為同一圓形部分的線段時,其交界線之延伸輪廓線將會是曲率相同的兩條弧線。
請再看到第4圖,第4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二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100B的上視示意圖。本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至少一個差異點在於,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100B的顯示區域102為環形。具體來說,顯示面板100B的顯示區域102的外緣邊界及內緣邊界為同心圓。本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100B在製作階段中,可省略形成在中央區域的發光元 件140。並且,在紫外光照射的階段中,所使用的遮罩係為環形,以使定義出的顯示區域102會是與遮罩相同的環形。因此,除了排列在發光元件陣列最外側之發光元件140會是「部分可發光(例如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部150)而另一部分無法發光(例如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部148)」外,排列在發光元件陣列最內側之發光元件140(即最靠近中央區域的發光元件140)也會是「部分可發光而另一部分無法發光。
應當瞭解,本揭露內容的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的形狀並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於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藉由變換遮罩的形狀,來形成其他非矩形圖案的顯示區域。再者,顯示區域的外緣邊界及內緣邊界可以是相異圖案,例如外緣邊界及內緣邊界可分別為橢圓形及圓形。
以上實施方式係由照射紫外光來達到改質效果。然而,本揭露內容不以此為限。請再看到第5圖,其中第5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三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100C的製作方法於製作階段中的剖面示意圖,其中第5圖的剖面位置係對應第3B圖的剖面位置。
如第5圖所示,可在發光元件140的有機材料層141形成之後,先將遮罩190設置在顯示面板100C上,且一部分的有機材料層141會是由遮罩190完全地遮蔽,而另一部分的有機材料層141則是由遮罩190部分地遮蔽,並因此有部分的有機材料層141會暴露出來。於本實施方式中,遮罩190可以是形成在畫素定義層130及有機材料層141上的保護層,其中保護層的材料可以是有機材料或無機材料,像是環氧樹脂、 氧化矽(SiOx)、氮化矽(SiNx)、由氧化矽及氮化矽共同組成的複合層或是其他合適的介電材料。
接著,再將顯示面板100C及其上的遮罩190置於高濕度環境之中,從而藉由環境中的水及氧氣對未被遮罩190覆蓋之有機材料層141進行改質處理。舉例來說,水氧環境192可與有機材料層141發生氧化反應,其中氧化反應涉及光化學反應與電化學反應,從而使未被遮罩190覆蓋之有機材料層141的材料特性異於由遮罩190覆蓋之有機材料層141的材料特性。因此,藉由水氧環境192,可使部分發光元件140形成具有正常發光部分與無法正常發光部分,例如第一發光元件142即可藉此機制使第一有機材料層146形成前述的第一部148及第二部150。
請再看到第6圖,其中第6圖為依據本揭露內容的第四實施方式繪示顯示面板100D的製作方法於製作階段中的剖面示意圖,其中第6圖的剖面位置係對應第3B圖的剖面位置。本實施方式與第三實施方式的至少一個差異點在於,本實施方式是在第二電極層160形成後,再設置遮罩194在顯示面板100D上。一部分的第二電極層160會是由遮罩194完全地遮蔽,而另一部分的第二電極層160則是由遮罩194部分地遮蔽,並因此有部分的第二電極層160會暴露出來,如所標記的第二電極層160’所示。
接著,再將顯示面板100D及其上的遮罩194置於高濕度環境之中,從而藉由水氧環境196對暴露出來的第二電極層160’發生化學反應,從而氧化金屬及產生水解衍生物。所 產生的水解衍生物可進一步再與其下方的發光元件140之內部層體發生反應,並產生結晶形變,從而使部分發光元件140形成具有正常發光部分與無法正常發光部分,例如第一發光元件142可藉此機制使第一有機材料層146形成前述的第一部148及第二部150。
綜上所述,本揭露內容的顯示面板包含多個發光元件,其中發光元件可排列成陣列,以定義出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位在陣列最外側之發光元件的有機材料層可被形成為具有可正常發光的部分以及無法正常的發光的部分,且可正常發光的部分與無法正常的發光的部分之間的交界面係為顯示區域的邊界。在陣列最外側之發光元件的有機材料層中,可正常發光的部分與無法正常的發光的部分之間的交界面可以是曲面或弧面,使得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係為非矩形圖案。也就是說,顯示面板可在不使用額外遮蔽物的情況下,即呈現出非矩形的顯示區域。由於未使用遮蔽物,故可利於顯示面板表面之層體配置。另一方面,由於非矩形的顯示區域是利用對發光元件的有機材料層進行改質處理而實現,故發光元件可以是在同一製作階段在相同條件下形成,從而防止顯示面板有亮度不均勻的狀況發生。
雖然本發明已以多種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A‧‧‧顯示面板
1B-1B’‧‧‧線段
110‧‧‧基板
120‧‧‧第一電極層
122‧‧‧第一區塊
124‧‧‧第二區塊
130‧‧‧畫素定義層
132‧‧‧第一畫素區域
134‧‧‧第二畫素區域
140‧‧‧發光元件
141‧‧‧有機材料層
142‧‧‧第一發光元件
144‧‧‧第二發光元件
146‧‧‧第一有機材料層
148‧‧‧第一部
150‧‧‧第二部
152‧‧‧第一載子傳輸層
154‧‧‧第二載子傳輸層
156‧‧‧第二有機材料層
158‧‧‧第三載子傳輸層
159‧‧‧第四載子傳輸層
160‧‧‧第二電極層

Claims (18)

  1. 一種顯示面板,具有非矩形之一顯示面,並包括:一基板;一第一電極層,設置在該基板上;一第一有機材料層,設置在該第一電極層上,其中該第一有機材料層包含相連接的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以及一第二電極層,設置在該第一有機材料層上,其中該第一有機材料層用以透過該第一電極層及該第二電極層產生一偏壓而致使電致發光,且於該偏壓下的該第一部的亮度小於該第二部的亮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部與該第二部具有實質上相同的厚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部的啟動電壓異於該第二部的啟動電壓,且該第一部的啟動電壓對該第二部的啟動電壓之比值介於2至7。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更包括:一畫素定義層,設置在該基板上,其中該第一電極層具有一第一區塊及一第二區塊,且該第一區塊與該第二區塊透過該畫素定義層分隔開來,其中該第一有機材料層係配置在 該第一電極層之該第一區塊與該第二電極層之間;以及一第二有機材料層,配置在該第一電極層之該第二區塊與該第二電極層之間,並透過該畫素定義層與該第一有機材料層分隔開來,該第二有機材料層包含相連接的一第三部及一第四部,其中該第二有機材料層用以透過該第一電極層及該第二電極層所產生之該偏壓而致使電致發光,且於該偏壓下的該第三部的亮度小於該第四部的亮度,其中該第一有機材料層的該第一部與該第二部相連接的交界線之延伸輪廓線與該第二有機材料層的該第三部與該第四部相連接的交界線之延伸輪廓線重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於垂直該基板之方向上該第一有機材料層的該第一部與該第二部之間的交界面為曲面或弧面。
  6. 一種顯示面板,具有非矩形之一顯示面,包括:一基板;一畫素定義層,設置在該基板上,並於該基板上定義出一第一畫素區域及一第二畫素區域;一第一有機材料層,設置在該第一畫素區域內,且具有一第一發光區;以及一第二有機材料層,設置在該第二畫素區域內,且具有一第二發光區,其中該第一有機材料層與該第二有機材料層 包含相同的材料且於該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積相同,而該第一發光區於該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積小於該第二發光區於該基板的垂直投影面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有機材料層與該第二有機材料層具有相同的厚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更包含:複數個載子傳輸層,分別與該第一有機材料層及該第二有機材料層層疊於該第一畫素區域及該第二畫素區域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有機材料層於該基板的垂直投影位置相對該第二有機材料層於該基板的垂直投影位置係接近該基板之邊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有機材料層的該第一發光區之部分邊界輪廓係與該顯示區域之部分邊界輪廓重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部的啟動電壓異於該第二部的啟動電壓,且該第一部的啟動電壓對該第二部的啟動電壓之比值介於2至7。
  12. 一種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包括:在一第一電極層上形成一有機材料層;在該有機材料層上形成一第二電極層;以及對該有機材料層的一第一部進行一改質處理,以使該有機材料層於受一偏壓下時,由該第一部提供的亮度小於該有機材料層的一第二部提供的亮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改質處理包含對該有機材料層的該第一部照射紫外光。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改質處理係於形成該第二電極層之前進行,且該改質處理包含藉由水及氧氣對該有機材料層的該第一部進行改質。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更包括:在該有機材料層的該第二部上設置一遮罩,其中該改質處理係於設置該遮罩後進行,且該改質處理包含使用紫外光照射該遮罩以及該有機材料層的該第一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的製作方法,其中該遮罩具有異形邊界輪廓,使得於紫外光照 射後,該有機材料層的該第一部與該第二部之間的交界面與該異形邊界輪廓重疊。
  17. 一種顯示面板,具有非矩形之一顯示面,包括:一基板;複數個驅動電極,設置在該基板上;複數個發光畫素,分別電性連接該些驅動電極,使得每一該發光畫素的發光強度均獨立地受控於該些驅動電極;一顯示區域,由該些發光畫素聚集而形成,其中該些發光畫素之中的一第一發光畫素位在顯示區域之一邊緣,而該些發光畫素之中的一第二發光畫素相對該第一發光畫素遠離該邊緣,其中該第一發光畫素與該第二發光畫素為用以發出同色光,且該第一發光畫素的發光面積小於該第二發光畫素的發光面積。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發光畫素的發光面積與該第二發光畫素的發光面積之比值大於0且小於等於0.95。
TW108109847A 2019-03-21 2019-03-21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677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9847A TWI677979B (zh) 2019-03-21 2019-03-21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201911000625.7A CN110729333B (zh) 2019-03-21 2019-10-21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6/692,168 US11316123B2 (en) 2019-03-21 2019-11-22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SG10201911528SA SG10201911528SA (en) 2019-03-21 2019-12-03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7/703,470 US11765919B2 (en) 2019-03-21 2022-03-24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9847A TWI677979B (zh) 2019-03-21 2019-03-21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7979B TWI677979B (zh) 2019-11-21
TW202036893A true TW202036893A (zh) 2020-10-01

Family

ID=6918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9847A TWI677979B (zh) 2019-03-21 2019-03-21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316123B2 (zh)
CN (1) CN110729333B (zh)
SG (1) SG10201911528SA (zh)
TW (1) TWI6779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0698B (zh) * 2020-06-17 2021-1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23569B (en) 2002-03-20 2004-11-01 Sanyo Electric Co Method for reducing light quantity of organic EL panel and organic EL panel
TW200621940A (en) * 2003-08-20 2006-07-01 Tdk Corp Organic E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5317439A (ja) * 2004-04-30 2005-11-10 Seiko Epson Corp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20070109468A1 (en) 2005-11-15 2007-05-17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Systems with reduced color lines at edges of associated display devices
CN1960024B (zh) * 2006-01-23 2010-08-11 邓先宇 电致发光聚合物全彩色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JP5154249B2 (ja) * 2008-01-31 2013-02-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表示装置
TWI362530B (en) 2008-02-26 2012-04-2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310149B2 (en) * 2008-10-21 2012-11-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parent OLED device employing a mirror layer having a pattern of nontransparent and transparent zones
KR101325978B1 (ko) * 2008-12-16 2013-11-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구동회로
KR101570535B1 (ko) * 2009-05-12 2015-1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101368158B1 (ko) * 2010-10-21 2014-03-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720588B1 (ko) * 2010-12-07 2017-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이식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KR101781532B1 (ko) * 2011-03-14 2017-10-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US8963137B2 (en) * 2011-09-02 2015-02-24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2014169B1 (ko) * 2012-07-30 2019-08-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20210068609A (ko) * 2012-10-30 2021-06-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패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발광 패널을 제작하는 방법
TWI496281B (zh) * 2013-02-05 2015-08-11 Au Optronics Corp 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
TWI518430B (zh) * 2013-12-02 2016-01-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應用其之顯示裝置
JP6389044B2 (ja) * 2013-12-26 2018-09-12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設計方法
CN104064584B (zh) 2014-06-20 2017-02-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面板修复方法
KR102294724B1 (ko) * 2014-12-02 2021-08-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트랜지스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4465708B (zh) * 2014-12-24 2017-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900684B (zh) * 2015-06-12 2018-0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1808715B1 (ko) * 2015-09-23 2017-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N107887418B (zh) * 2017-10-19 2021-10-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19020A (zh) * 2017-11-03 2018-03-2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9333B (zh) 2022-07-01
US11316123B2 (en) 2022-04-26
US20220216446A1 (en) 2022-07-07
US20200303669A1 (en) 2020-09-24
SG10201911528SA (en) 2020-10-29
TWI677979B (zh) 2019-11-21
US11765919B2 (en) 2023-09-19
CN110729333A (zh) 2020-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67376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186561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EP2939284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elem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9246136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290687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0079358B2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263046B2 (en) Organic E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 display panel
JP2017054601A (ja) 有機el素子、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表示パネル、及び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6789196B2 (ja) 有機el表示パネル及び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20150131522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소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10135019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10359028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529949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10165517A1 (en) Organic el element, organic 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el element
US9865663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07123278A (ja) 並列式フルカラーの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036893A (zh)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US11672140B2 (en) Self-luminous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lf-luminous display panel
US20180294377A1 (en) Graphene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80003335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352722B2 (ja) 表示装置
US2023015704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7014421B2 (ja) 有機el表示パネル及び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10446784B2 (en) OLED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3161408A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蒸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