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2336A - 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2336A
TW202032336A TW108106671A TW108106671A TW202032336A TW 202032336 A TW202032336 A TW 202032336A TW 108106671 A TW108106671 A TW 108106671A TW 108106671 A TW108106671 A TW 108106671A TW 202032336 A TW202032336 A TW 2020323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ircuit
longitudinal
stretch
resistance value
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6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賀
陳鑫
胡康軍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6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32336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2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233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包括:觸控線路(110);基板(120),所述基板(120)上設有拉伸檢測線路和觸控線路(110);阻值檢測單元,所述阻值檢測單元檢測拉伸前和拉伸後的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控制單元(500),其與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電連接,所述控制單元(500)用于根據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拉伸檢測線路的阻值變化量;所述控制單元(500)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110)的信號進行調整。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采用本發明,具有可以使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在拉伸前和拉伸後都能正常操作的優點。

Description

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涉及觸控傳感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隨著柔性可穿戴設備和機器人産業的發展,智能可穿戴柔性設備在人們的生活以及人機交互界面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應用,逐漸成爲未來智能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對于柔性可拉伸觸控裝置來說,在不同應變下保持較爲穩定的靈敏度,是實現其功能正常運轉的重要部分。因此,研發具有不同應變下高功能穩定性的柔性可拉伸觸控傳感器變得很重要。
現有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由于拉伸狀態下信號通道的阻值變化會影響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性能。同時,同一位置被拉伸前和拉伸後感應坐標信息會有所不同,可能導致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反饋的操作與用戶想要執行的操作完全不同,從而給用戶的操作帶來困擾。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可以使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在拉伸前和拉伸後都能正常操作。
爲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第一方面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包括:
觸控線路;
基板,所述基板上設有拉伸檢測線路和所述觸控線路;
阻值檢測單元,所述阻值檢測單元檢測拉伸前和拉伸後的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
控制單元,其與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電連接,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拉伸檢測線路的阻值變化量;
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
本發明第二方面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可拉伸觸摸傳感器包括觸控線路、基板、拉伸檢測線路、阻值檢測單元以及控制單元;
所述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可拉伸傳感器非拉伸狀態時檢測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
在可拉伸傳感器拉伸狀態時檢測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
根據所述初始電阻值、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的拉伸檢測線路的阻值變化量;
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
實施本發明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基板上設有拉伸檢測線路和所述觸控線路,阻值檢測單元檢測拉伸前和拉伸後的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控制單元與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電連接,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拉伸檢測線路的阻值變化量;所述控制單元存儲有可拉伸傳感器未被拉伸時的初始感應坐標信息,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從而,控制單元對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可以正確識別用戶的操作,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性能不會受到影響,從而不會給用戶的觸控操作帶來困擾。
第一實施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請參見圖1,所述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包括觸控線路110、基板120、阻值檢測單元400和控制單元50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由柔性觸控技術衍生而來,是集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于一體的全方位創新産品,可拉伸觸控傳感器不僅具有良好的觸摸性能,還兼備極佳的柔韌可拉伸性,所述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可以在平面內沿縱向和沿橫向方向上拉伸。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既可與柔性顯示器相結合應用于可穿戴式電子産品,還可以應用于汽車電子、智能家居等衆多領域。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板120本身可以沿縱向和橫向上拉伸,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20一般成長方形或者近似長方形的形狀,縱向是指基板120長度比較長的方向,橫向是指基板120長度比較短的方向。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板120可以是可拉伸的塑料基板、玻璃基板等。
請參見圖1-圖4c,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板120上設有觸控線路110,所述觸控線路110包括觸控電極111和觸控引線112,所述觸控引線112與所述觸控電極111電連接,所述觸控電極111上的信號經由觸控引線112引出。所述觸控線路110用于偵測用戶的實際感應坐標,然後控制單元500根據實際感應坐標對應的命令完成相應的觸控反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板120上還設有拉伸檢測線路,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可以拉長,從而當基板120被拉伸時,所述拉伸檢測線路也會同時被拉伸,所述拉伸檢測線路被拉伸後,其阻值會發生改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包括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及縱向拉伸檢測線路,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長度小于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長度。其中,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包括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和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也即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長度小于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和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的長度之和,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與縱向拉伸檢測線路至少部分重合。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和觸控線路110均位于基板120的同一面,例如均位于基板120的上表面上或者下表面,在此處爲位于所述基板120的上表面。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均位于下表面。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還可以僅包括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和橫向拉伸檢測線路其中之一或者其中之二。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靠近基板120的外輪廓且至少部分包圍觸控線路110,具體而言,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位于觸控線路110的外圍且至少部分包圍所述觸控線路110設置,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位于基板120的邊緣區,而觸控線路110位于基板120的邊緣區以內的區域,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大部分面積上設有所述觸控電極111,用于實現觸控功能。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主要沿基板120的縱向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分別位于基板120的相對兩側,在圖2中爲分別位于基板120的左側和右側。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端口A和第二端口B,所述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第四端口D位于基板120的同一側,在此處位于基板120的上側。所述第一端口A相對所述第二端口B遠離所述觸控線路110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在橫向上第一端口A相對第二端口B在基板120的外側,第四端口D相對第三端口C遠離所述觸控線路110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在橫向上第三端口C相對第四端口在基板120的內側。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兩端分別共用所述第一端口A和第四端口D,也即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兩端分別爲第一端口A和第四端口D,從而可以節省端口數量。所述第一端口A至第四端口D用于與外部裝置電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阻值檢測單元400檢測拉伸前和拉伸後的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具體說來,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在拉伸前,阻值檢測單元400檢測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在拉伸後,阻值檢測單元400檢測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具體說來,在本實施例中,阻值檢測單元400分別與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第四端口D電連接,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用于檢測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和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拉伸前和拉伸後的電阻值。在本實施例中,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拉伸前,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一端口A(請參見圖4a),此時可以通過第二端口B測得流過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的電流值,通過計算高電平與電流值的比值,可以獲得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的第一初始電阻值;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三端口C (請參見圖4b),此時通過第四端口D可以測得流過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的電流值,通過計算高電平與電流值的比值,可以獲得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的第二初始電阻值;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一端口A(請參見圖4c),此時可以通過第四端口D測得流過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電流值,通過計算高電平與電流值的比值,可以獲得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第三初始電阻值。此後,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拉伸後,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一端口A (請參見圖4a),同樣可以經由計算獲得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的第一拉伸電阻值;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三端口C (請參見圖4b),同樣可以經由計算獲得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的第二拉伸電阻值;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一端口A (請參見圖4c),同樣可以經由計算獲得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第三拉伸電阻值。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500與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電連接,所述控制單元500輸出使能信號給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根據使能信號的不同分時輸出高電平信號或接地信號等給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及第四端口D中的任意一個端口,也即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在不同時段輸出不同信號至拉伸檢測線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500用于根據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拉伸檢測線路的阻值變化量。所述控制單元500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500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110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信號衰減量進行補償。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500中存儲有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未拉伸時的初始感應坐標信息,在此處初始感應坐標信息爲二維坐標信息,具體爲橫向和縱向坐標信息,控制單元500可以根據二維坐標信息與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比對以確認用戶觸控到可拉伸觸控傳感器上的實際位置,此初始感應坐標信息是最開始就已經人爲設定好了。可拉伸觸控傳感器被拉伸後,阻值的變化量與拉伸的形變量呈線性關系,從而,控制單元500根據第一初始電阻值、第二初始電阻值、第一拉伸電阻值、第二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拉伸檢測線路的縱向阻值變化量,根據第三初始電阻值、第三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拉伸檢測線路的橫向阻值變化量,進而控制單元500根據所述橫向阻值變化量和所述縱向阻值變化量計算得到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橫向形變量和縱向形變量,控制單元500對初始感應坐標信息進行修正以得到拉伸後的感應坐標信息,也即對觸控線路110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所述橫向阻值變化量和所述縱向阻值變化量可以直接對初始感應坐標信息進行修正以得到拉伸感應坐標信息。此後,控制單元500根據拉伸感應坐標信息可以正確識別用戶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拉伸後的實際觸控位置,進而控制單元500根據實際觸控位置可以找到對應的觸控命令,實現正確的觸控反饋,從而不會給用戶的觸控操作帶來困擾。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還可以根據所述橫向阻值變化量和縱向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信號衰減量進行補償,例如: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所述橫向阻值變化量和所述縱向阻值變化量計算得到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橫向形變量和縱向形變量;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所述橫向形變量和縱向形變量觸控線路拉伸後的信號衰減量進行補償,從而使可拉伸傳感器的性能不會受到拉伸的影響。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既可以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也可以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信號衰減量進行補償。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包括信號輸入端、第一信號輸出端及第二信號輸出端,控制單元500在信號輸入端輸入信號時,根據第一信號輸出端的輸出結果確定縱向阻值變化量,根據第二信號輸出端的輸出結果確定橫向阻值變化量。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A爲拉伸檢測線路的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二端口B爲拉伸檢測線路的第一信號輸出端,所述第四端口D爲拉伸檢測線路的第二信號輸出端。在另外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A和第三端口C均爲拉伸檢測線路的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二端口B和第四端口D爲拉伸檢測線路的第一信號輸出端,且所述第四端口D爲拉伸檢測線路的第二信號輸出端,也即第一信號輸出端和第二信號輸出端共用第四端口。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A、第三端口C也可以作爲信號輸出端,所述第二端口B、第四端口D也可以作爲信號輸入端。
請參見圖2和圖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位于觸控線路110的左側,也即位于基板120的左側邊緣,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包括第一橫向部132、兩條第一縱向部131;所述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位于觸控線路110的右側,也即位于基板120的右側邊緣,所述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包括第二橫向部142、兩條第二縱向部141。
在本實施例中,兩條所述第一縱向部131的末端分別與第一橫向部132的兩端電連接,從而形成一個小的“U”型,兩條所述第一縱向部131的首端分別爲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所述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包括兩條第二縱向部141,兩條所述第二縱向部141的末端分別與第二橫向部142的兩端電連接,從而形成一個小的“U”型,兩條所述第二縱向部141的首端分別爲第三端口C、第四端口D。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橫向部132和第二橫向部142經由橫向線路151電連接,與第一端口A相連的第一縱向部131、所述第一橫向部132、橫向線路151、第二橫向部142、與第四端口D相連的第二縱向部141共同構成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也即從第一端口A經由橫向線路151到第四端口D形成的電性線路爲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爲一個 “U”型。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部131與第二縱向部141互相平行,均沿基板120的縱向方向延伸,在圖2中爲豎直方向,所述第一橫向部132、第二橫向部142和橫向線路151位于同一直線上,該條直線與第一縱向部131、第二縱向部141垂直,在圖2中該條直線爲水平方向。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橫向線路151位于第一橫向部132和第二橫向部142之間。
請參見圖1和圖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500與阻值檢測單元400電連接,控制單元500發送使能信號和其他信號給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使能信號呈周期性,所述使能信號的周期T包括第一總時間段T1和第二總時間段T2,在第一總時間段T1所述使能信號爲高電平,在第二總時間段T2所述使能信號爲低電平。當所述控制單元500發送給阻值檢測單元400的使能信號爲高電平時,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對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進行檢測,也即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在第一總時間段接收高電平信號而輸出電流,當所述控制單元500發送給阻值檢測單元400的使能信號爲低電平時,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發送接地信號給所述拉伸檢測線路,以降低外部信號對觸控線路的影響,也即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在第二總時間段接地而對觸控線路屏蔽外部靜電。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使能信號的變化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固定模式,在此模式下第一總時間段T1、第二總時間段T2的時間是固定,也即無論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是否被拉伸,所述第一總時間段T1、第二總時間段T2的時長是不變的,呈周期性的切換,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是這種模式。
2、動態模式,例如,在此模式下,當檢測到用戶進行觸控時,切換到進入第一總時間段T1,當拉伸檢測線路的阻值在一定時長不發生改變時,切換到第二總時間段T2。
3、混合模式,例如,在此模式下,首先第一總時間段T1、第二總時間段T2的時長是固定的,並呈周期性的切換;當檢測到用戶進行觸控時,直接切換到第一總時間段T1,當拉伸檢測線路的阻值在一定時長不發生改變時,切換到第二總時間段T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總時間段T1包括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和第三時間段,所述第二總時間段T2包括第四時間段。在第一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發送某一高電平給第一端口A,從而可以偵測獲得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上的電流值,進而可以計算獲得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的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未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一初始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一拉伸電阻值;同理,在第二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發送某一高電平給第三端口C,進而可以計算獲得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的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未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二初始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二拉伸電阻值;同理,在第三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發送某一電壓值給第一端口A,進而可以計算獲得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未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三初始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三拉伸電阻值。所述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第三時間段互不重疊。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在第一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可以直接獲得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未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一初始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一拉伸電阻值;在第二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可以直接獲得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未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二初始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二拉伸電阻值;在第二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可以直接獲得橫向拉伸檢測線路的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未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三初始電阻值,當可拉伸觸控傳感器被拉伸時,此電阻值爲第三拉伸電阻值。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總時間段可以包括一個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和第三時間段的總和,也可以包括多個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和第三時間段的總和。在本實施例中,在第四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發送接地信號給第一端口A,以屏蔽其他信號對觸控線路的幹擾。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總時間段可以包括一個第四時間段,也可以包括多個第四時間段。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總時間段T1、第二總時間段T2的和是固定的,也即一個周期T是固定的,阻值檢測精細度越高,第一總時間段T1內拉伸檢測線路被檢測的次數就越多,也即包括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和第三時間段的第一總時間段T1的數目越多,從而第一總時間段T1占比上升,第二總時間段T2占比下降,可能導致防幹擾能力下降;反之,阻值檢測精細度越低,第一總時間段T1內拉伸檢測線路被檢測的次數就越少,也即包括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和第三時間段的第一總時間段T1的數目越少,從而第一總時間段T1占比下降,第二總時間段T2占比上升,防幹擾能力提高。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阻值檢測單元和所述控制單元位于不同的電路板上,但本發明不限于此,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阻值檢測單元和所述控制單元還可以位于同一個電路板上,或者位于同一個芯片內。
以下詳細描述如何計算拉伸後橫向形變量和縱向形變量。
請參見圖4a-圖4c,在未拉伸時阻值檢測單元400可以測得第一初始電阻值R0(AB)、第二初始電阻值R0(CD)、第三初始電阻值R0(AD),其中,AB是指從第一端口A到第二端口B之間的線路,也即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CD是指從第三端口C到第四端口D之間的線路,也即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AD是指從第一端口A到第四端口D之間的線路,也即橫向拉伸檢測線路。在拉伸後可以測得第一拉伸電阻值RL(AB)(請見圖4a)、第二拉伸電阻值RL(CD)(請見圖4b)、第三拉伸電阻值RL(AD)(請見圖4c),進而,觸控線路110左側縱向阻值變化率E(AB)=( RL (AB) - R0 (AB) )/ R0 (AB),左側縱向阻值變化率RE(AB)是指第一端口A到第二端口B之間因爲拉伸造成的阻值變化,由于第一端口A到第二端口B之間的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大部分是在縱向上,從而阻值變化率RE(AB)能代表左側縱向阻值變化,從而,觸控線路110左側縱向上的電阻值均可以通過乘以RE(AB)進行修正或補償;觸控線路110右側縱向阻值變化量可以采用類似方法處理可得RE(CD)=( RL (CD) - R0 (CD) )/ R0 (CD),從而,觸控線路110右側縱向上的電阻值均可以通過乘以RE(AB)進行修正或補償;針對橫向方向,橫向拉伸阻值變化率RE (AD)=( RL (AD) - RL (AB) /2- RL (CD) /2 –(R0 (AD) - R0 (AB) /2- R0 (CD) /2 ))/ (R0 (AD) - R0 (AB) /2- R0 (CD) /2 ),在這裏,阻值變化率RE (AD)測得的是橫向拉伸檢測線路中的橫向部分的線路由于拉伸而導致的電阻值變化,具體爲第一橫向部132的一半長度、第二橫向部142的一半長度和橫向線路151由于拉伸造成的電阻值的變化量,由于第一橫向部132、第二橫向部142、橫向線路151均在橫向上延伸,從而RE(AD)可以代表橫向拉伸阻值變化量,從而,橫向上的電阻值均可以通過乘以RE(AD)進行修正或補償。在本實施例,觸控線路110中心處的縱向阻值變化量可以通過RE(AB)代表,或者通過RE(CD)代表,或者通過RE(AB)與RE(CD)的均值代表,觸控線路110上的橫向阻值變化量可以通過RE (AD)代表,進而可以對觸控線路110上的縱向阻值變化量和橫向阻值變化量進行修正或補償。可以理解地,因爲基板被拉伸時基本可以保持單向形變量相同,因此只要測得RE(AB)與RE(CD)中的一個即可獲知縱向阻值變化率。
請繼續參見圖4a-圖4c,在本實施例中,觸控線路110左側縱向形變量爲ΔL (AB)=( RL (AB) - R0 (AB) )/2K= RE(AB)* R0 (AB)/2K,由于形變量與阻值變化量呈線性關系,K爲比例系數,K爲計算得到的常數,從而,觸控線路110左側縱向坐標可以通過乘以ΔL (AB)進行修正或補償;觸控線路110右側縱向形變量可以采用類似方法處理可得ΔL (CD)=( RL (CD) - R0 (CD) )/2K= RE(CD)* R0 (CD)/2K,從而,觸控線路110右側縱向坐標可以通過乘以ΔL (CD)進行修正或補償;針對橫向方向,橫向拉伸形變量ΔL (AD)= ( RL (AD) - RL (AB) /2- RL (CD) /2 –(R0 (AD) - R0 (AB) /2- R0 (CD) /2 ))/2K=RE (AD)* (R0 (AD) - R0 (AB) /2- R0 (CD) /2 )/2K,從而,觸控線路110橫向長度可以通過乘以ΔL (AD)進行修正或補償。在本實施例,觸控線路110上的縱向形變量可以通過ΔL (AB)代表,或者通過ΔL (CD)代表,或者通過ΔL (AB)與ΔL (CD)的均值代表。從而,通過形變量修正,可以修正初始感應坐標信息,從而實現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部131、第二縱向部141、第一橫向部132、第二橫向部142、橫向線路151均由導線構成,該導線具有一定的可拉伸性,是由導電性材料(例如銀膠、碳漿、液態金屬等)通過特定工藝(比如印刷、噴塗、轉印等)制成。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部131的長度遠大于第一橫向部132的長度,從而可以盡量減少第一橫向部132對縱向長度形變量ΔL (AB)的影響。所述第二縱向部141的長度遠大于第二橫向部142的長度,從而可以盡量減少第二橫向部142對縱向長度形變量ΔL (CD)的影響。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部131長度與第一橫向部132長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0,所述第二縱向部141長度與第二橫向部142長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0。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該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對應前面描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包括觸控線路、基板、拉伸檢測線路、阻值檢測單元以及控制單元,由于前面對可拉伸觸控傳感器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贅述。請參見圖1和圖6,所述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10: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非拉伸狀態時檢測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
在本實施例中,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拉伸前,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拉伸檢測線路,從而可以計算獲得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具體而言,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包括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和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請結合參見圖4a-圖4c,在本實施例中,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拉伸前,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一端口A (請參見圖4a),此時阻值檢測單元400可以計算獲得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的第一初始電阻值;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三端口C (請參見圖4b),此時阻值檢測單元400可以計算獲得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的第二初始電阻值;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一端口A (請參見圖4c),此時阻值檢測單元400可以計算獲得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第三初始電阻值。
S120: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拉伸狀態時檢測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
在本實施例中,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拉伸後,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拉伸檢測線路,從而可以計算獲得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請結合參見圖4a-圖4c,在本實施例中,在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拉伸後,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一端口A (請參見圖4a),此時可以計算獲得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的第一拉伸電阻值;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三端口C (請參見圖4b),此時可以計算獲得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的第二拉伸電阻值;阻值檢測單元400輸出高電平給第一端口A (請參見圖4c),此時可以計算獲得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第三拉伸電阻值。
S130:根據所述初始電阻值、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阻值變化量;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500根據所述初始電阻值、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拉伸後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阻值變化量,在本實施例中阻值變化量包括橫向阻值變化量和縱向阻值變化量,具體而言,所述控制單元500根據第一初始電阻值、第一拉伸電阻值計算獲得第一縱向阻值變化量,根據第二初始電阻值、第二拉伸電阻值計算獲得第二縱向阻值變化量,控制單元500根據第一縱向阻值變化量、第二縱向阻值變化量計算獲得縱向阻值變化量;控制單元500根據第三初始電阻值、第三拉伸電阻值計算獲得橫向阻值變化量。
S140: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140包括:根據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500中存儲有初始感應坐標信息,從而控制單元500可以直接獲取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初始感應坐標信息。控制單元400根據所述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具體根據橫向阻值變化量和縱向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步驟S140包括:根據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信號衰減量進行補償。
另外,在本發明中,步驟“根據阻值變化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阻值變化量計算得到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形變量;
根據所述形變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
在本實施例中,阻值變化量與形變量呈線性關系,從而,控制單元500可以根據所述阻值變化量計算得到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形變量,具體根據橫向阻值變化量和縱向阻值變化量計算得到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橫向形變量和縱向形變量。其後,控制單元500可以根據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形變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具體根據橫向形變量和縱向形變量對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見圖1),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縱向檢測線路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的兩端分別共用所述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阻值檢測單元與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電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120具體包括:
在第一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通過第一端口輸入高電平信號給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
在第二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通過第三端口輸入高電平信號給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
在第三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通過第一端口輸入高電平信號給橫向拉伸檢測線路;
計算得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的拉伸電阻值、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的拉伸電阻值、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的拉伸電阻值;其中,所述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第三時間段不重疊。
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步驟S120具體包括:
在第一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獲得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
在第二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獲得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
在第三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獲得橫向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其中,所述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第三時間段不重疊。
在本實施例中,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還包括:在第四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400通過第一端口A至第四端口D分別輸入接地信號給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140和橫向拉伸檢測線路150,以降低外部信號對觸控線路110的影響,提高屏蔽效果。其中,所述第四時間段與所述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和第三時間段不重疊。
第二實施例
圖7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部分示意圖,圖7的示意圖與圖2的示意圖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相同的元器件,在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不同點爲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橫向拉伸檢測線路位于基板的同一面,所述觸控線路均位于基板的另外一面。
請參見圖7和圖8,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2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240、橫向拉伸檢測線路250位于基板120的同一面,在此處爲位于基板120的下表面,所述觸控線路110均位于基板120的另外一面,在此處爲位于基板120的上表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2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240、橫向拉伸檢測線路250在基板平面上的投影圍繞所述觸控線路110的邊緣設置,也即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23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240、橫向拉伸檢測線位于基板120下表面的邊緣。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縱向部231、第二縱向部241、第一橫向部232、第二橫向部242、橫向線路251均由導線構成,該導線具有一定的可拉伸性,是由導電性材料(例如銀膠、碳漿、液態金屬等)通過特定工藝(比如印刷、噴塗、轉印等)制成。當所述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第四端口D通過阻值檢測單元400被施加接地信號時,ABCD構成的回路可以起到屏蔽外部信號的作用,減少外部信號對觸控線路110的幹擾。
第三實施例
圖9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部分示意圖,圖9的示意圖與圖7的示意圖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相同的元器件,在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主要不同點爲靠近內側的第一縱向部、第二縱向部呈塊狀。
請參見圖9和圖10,在本實施例中,兩個第一縱向部311中在橫向上靠近內側的第一縱向部331和兩個第二縱向部341中在橫向上靠近內側第二縱向部341呈塊狀,兩個第一縱向部311中在橫向上靠近外側的第一縱向部331、兩個第二縱向部341中在橫向上靠近外側的第二縱向部341、第一橫向部332、第二橫向部342、橫向線路351呈線型,所述塊狀的第一縱向部331、塊狀第二縱向部341至少部分遮蓋所述觸控線路110,在此處遮蓋大部分的觸控電極111和觸控引線112。當所述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第四端口D通過阻值檢測單元400被施加接地信號時,ABCD構成的回路可以起到屏蔽外部信號的作用,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塊狀第一縱向部331、塊狀第二縱向部341相對第二實施例面積要大很多,從而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外部信號對觸控線路110的幹擾。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兩個第一縱向部中在橫向上靠近外側的第一縱向部、兩個第二縱向部中在橫向上靠近外側的第二縱向部呈塊狀,兩個所述第一縱向部、兩個所述第二縱向部均遮蓋至少部分所述觸控線路以屏蔽外部信號對觸控線路上信號的幹擾。另外,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兩個第一縱向部中在橫向上靠近外側的第一縱向部、兩個第二縱向部中在橫向上靠近內側的第二縱向部爲塊狀,或者兩個第一縱向部、兩個第二縱向部均爲塊狀等,所述第一縱向部、第二縱向部遮蓋至少部分所述觸控線路。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兩個第一縱向部331中在橫向上靠近外側的第一縱向部331和兩個第二縱向部341中在橫向上靠近內側的第二縱向部341呈塊狀,從而會導致第一縱向部331和第二縱向部341間距會比較小,從而橫向線路351的長度會比較短。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准。
110:觸控線路 111:觸控電極 112:觸控引線 120:基板 130、230、330: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 131、231、331:第一縱向部 132、232:第一橫向部 140、240、34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 141、241、341:第二縱向部 142、242:第二橫向部 150、250、350:橫向拉伸檢測線路 151、251、351:橫向線路 400:阻值檢測單元 500:控制單元 A:第一端口 B:第二端口 C:第三端口 D:第四端口 OO’:剖面線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部分示意圖; ﹝圖3﹞是圖2中OO’線的剖視圖; ﹝圖4a﹞-﹝圖4c﹞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拉伸前後可拉伸觸控傳感器檢測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控制單元發送給阻值檢測單元的使能信號的波形圖; ﹝圖6﹞是本發明一實施例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部分示意圖; ﹝圖8﹞是圖6中OO’線的剖視圖; ﹝圖9﹞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部分示意圖; ﹝圖10﹞是圖8中OO’線的剖視圖。
110:觸控線路
111:觸控電極
112:觸控引線
120:基板
130: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
131:第一縱向部
132:第一橫向部
140: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
141:第二縱向部
142:第二橫向部
151:橫向線路
400:阻值檢測單元
500:控制單元
A:第一端口
B:第二端口
C:第三端口
D:第四端口

Claims (36)

  1. 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包括: 觸控線路; 基板,所述基板上設有拉伸檢測線路和所述觸控線路; 阻值檢測單元,所述阻值檢測單元檢測拉伸前和拉伸後的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 控制單元,其與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電連接,所述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和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阻值變化量; 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具體包括: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拉伸後的信號衰減量進行補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具體包括: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阻值檢測單元在不同時段輸出不同信號至所述拉伸檢測線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在第一總時間段接收高電平信號而輸出電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在第二總時間段接地而對觸控線路屏蔽外部靜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靠近所述基板的外輪廓且至少部分包圍所述觸控線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包括橫向拉伸檢測線路及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用于分別檢測橫向阻值變化及縱向阻值變化。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與縱向拉伸檢測線路至少部分重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包括信號輸入端、第一信號輸出端及第二信號輸出端,所述控制單元在信號輸入端輸入信號時,根據第一信號輸出端的輸出結果確定縱向阻值變化量,根據第二信號輸出端的輸出結果確定橫向阻值變化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的長度小于所述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長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具體包括: 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所述橫向阻值變化量和所述縱向阻值變化量計算得到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橫向形變量和縱向形變量; 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所述橫向形變量和縱向形變量對所述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包括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縱向檢測線路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的兩端分別共用所述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阻值檢測單元與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電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基板同一面的相對兩側上分別設有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和所述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包括第一橫向部,所述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包括第二橫向部,所述第一橫向部和第二橫向部經由橫向線路電連接,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包括所述第一橫向部、第二橫向部和橫向線路。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包括兩條第一縱向部,兩條所述第一縱向部的末端分別與第一橫向部的兩端電連接,兩條所述第一縱向部的首端分別與第一端口、第二端口電連接,所述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包括兩條第二縱向部,兩條所述第二縱向部的末端分別與第二橫向部的兩端電連接,兩條所述第二縱向部的首端分別與第三端口、第四端口電連接,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包括與第一端口電連接的第一縱向部、第一橫向部、橫向線路、第二橫向部、與第四端電連接的第二縱向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橫向拉伸檢測線路和所述觸控線路均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面上,且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橫向拉伸檢測線路包圍所述觸控線路設置。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橫向拉伸檢測線路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面上,所述觸控線路位于所述基板的另外一面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橫向拉伸檢測線路在所述基板平面上的投影圍繞所述觸控線路的邊緣設置。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縱向部和所述第二縱向部遮蓋至少部分所述觸控線路以屏蔽外部信號的幹擾。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21項任一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阻值檢測單元根據所述控制單元的控制分時輸入高電平信號或接地信號給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的任一端口。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阻值檢測單元分時輸入高電平信號給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和橫向拉伸檢測線路。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21項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縱向部、第二縱向部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橫向部、第二橫向部和橫向線路位于同一直線上,該直線與縱向部垂直。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21項任意一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縱向部長度與第一橫向部長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0,所述第二縱向部長度與第二橫向部長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0。
  26. 一種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可拉伸觸摸傳感器包括觸控線路、基板、拉伸檢測線路、阻值檢測單元以及控制單元; 所述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可拉伸傳感器非拉伸狀態時檢測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初始電阻值; 在可拉伸傳感器拉伸狀態時檢測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 根據所述初始電阻值、拉伸電阻值計算得到被拉伸後的拉伸檢測線路的阻值變化量; 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步驟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具體包括: 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拉伸後的信號衰減量進行補償。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步驟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的信號進行調整具體包括: 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步驟“根據阻值變化量對所述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阻值變化量計算得到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形變量; 根據所述形變量對所述觸控線路拉伸後的感應坐標進行修正。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拉伸檢測線路包括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和橫向拉伸檢測線路。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縱向檢測線路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橫向拉伸檢測線路的兩端分別共用所述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阻值檢測單元與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電連接。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在可拉伸傳感器拉伸狀態時檢測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步驟具體包括: 在第一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通過第一端口輸入高電平信號給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 在第二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通過第三端口輸入高電平信號給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 在第三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通過第一端口輸入高電平信號給橫向拉伸檢測線路; 計算得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橫向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其中,所述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第三時間段不重疊。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在可拉伸傳感器拉伸狀態時檢測所述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步驟具體包括: 在第一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獲得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 在第二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獲得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 在第三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獲得橫向拉伸檢測線路的拉伸電阻值;其中,所述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第三時間段不重疊。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或第34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還包括: 在第四時間段所述阻值檢測單元通過第一至第四端口輸入接地信號給所述第一縱向拉伸檢測線路、第二縱向拉伸檢測線路和橫向拉伸檢測線路,其中,所述第四時間段與所述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和第三時間段不重疊。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的可拉伸觸控傳感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單元發送使能信號給所述阻值檢測單元,所述使能信號在第一總時間段爲高電平,所述使能信號在第二總時間段爲低電平,所述第一總時間段包括所述第一時間段、第二時間段和第三時間段,所述第二總時間段包括所述第四時間段。
TW108106671A 2019-02-27 2019-02-27 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TW202032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6671A TW202032336A (zh) 2019-02-27 2019-02-27 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6671A TW202032336A (zh) 2019-02-27 2019-02-27 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2336A true TW202032336A (zh) 2020-09-01

Family

ID=73643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6671A TW202032336A (zh) 2019-02-27 2019-02-27 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323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61044A1 (en) Touch panel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contact position thereof
KR100918884B1 (ko) 터치 스크린 교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957836B1 (ko) 터치패널 장치 및 이의 접촉위치 검출방법
JP2013543162A (ja) 動的静電容量制御および向上したタッチセンシングを有する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JP6255179B2 (ja) 表示装置
WO2004019258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osition location
CN107340918B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185001A1 (zh) 一种应变感测膜、压力传感器、混合应变感测系统
TWI543060B (zh) 校正方法與電容式感測裝置
CN105930009B (zh)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TWI612478B (zh) 指紋辨識系統、驅動電路及指紋辨識方法
JP2017505493A (ja) タッチ・センサ上の指追跡線形性を改良する動的にスケール化された線形補正の使用
TW202032336A (zh) 可拉伸觸控傳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172817A1 (zh) 可拉伸触控传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03233464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TWI530851B (zh) 觸控電路以及控制觸控電路的方法
JP3984670B2 (ja) 座標検出装置
JP6048641B2 (ja) 静電容量結合方式静電センサー
CN108446050B (zh) 压力传感器、显示面板、压力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1083596B1 (ko) 다른 크기의 전극을 가지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JP5845661B2 (ja) 入力装置
JP386430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TWI396125B (zh) 耦合電容消除裝置及方法
KR20010096644A (ko) 터치 패널의 전극 및 그 터치 패널이 부가된 평판디스플레이
JP2018067317A (ja) タッチスイッチ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