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2250A - 可穿戴相機設備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相機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2250A
TW202032250A TW108133414A TW108133414A TW202032250A TW 202032250 A TW202032250 A TW 202032250A TW 108133414 A TW108133414 A TW 108133414A TW 108133414 A TW108133414 A TW 108133414A TW 202032250 A TW202032250 A TW 2020322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ver
center
camera
wear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3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晎圭
黃志夏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林克普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林克普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林克普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2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225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拆卸在用戶的頸部上的可穿戴相機設備,上述可穿戴相機設備包括:中心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別結合到上述中心框架的兩側,與上述中心框架一同形成環狀框架部;及至少一個相機模塊,設置在上述框架部。透過將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別向外張開,由彈性材料製成的上述中心框架彈性變形,從而產生或擴展上述框架部的一端的開放部分,以確保用於佩戴可穿戴相機設備的空間。

Description

可穿戴相機設備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穿戴設備,更具體而言,涉及可以容易佩戴在用戶的頸部上、同時拍攝多個角度的圖像、提高用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可穿戴相機設備。
各種可穿戴設備被開發並上市,其中,可以安裝在用戶身體上以拍攝周圍環境且使用戶能夠自由地使用雙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可以用於各種用途。尤其,為了拍攝給人像在現場的感覺的沉浸式圖像,或派遣到緊急場景的警察或安全官員為了拍攝現場狀況,可以使用可穿戴相機設備。然而,現有可穿戴相機僅能拍攝特定方向上的圖像,因此無法獲取各角度的圖像或分辨率差等,存在侷限性。
另一方面,可以根據需要佩戴在用戶的頸部或從用戶的頸部移除的頸帶(neck band)形式的360度相機設備具有如下優點,即,用戶的活動自由度高,不會干擾用戶的視線,且可以確保適當的成像位置。然而,為了以高分辨率拍攝360度圖像,必須將多個高分辨率相機安裝在環狀框架上,而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出現各種問題。
第一,以彼此間隔開的方式安裝在環狀框架上的多個相機之間的相對位置應保持穩定和堅固,還應確保柔軟性,使得框架的形狀能夠變形,以便容易地安裝在頸部上。換句話說,供相機安裝的框架應在確保一定的剛性(rigidity)的同時,為了裝卸於身體,還應具有彈性變形容易且確保產品壽命的相反的結構特徵,但難以同時滿足上述條件。
第二,為了長時間使用,應在框架內部容納從單獨的大容量電池組向高分辨率相機供電的供電線。然而,為了佩戴可穿戴相機設備,必須使框架彈性變形,並且若重複該變形,則可能尤其容納在變形集中的部位內部的供電線(電纜)發生由於摩擦或彎曲等引起的損壞。
第三,如果在現場長時間佩戴可穿戴相機,則在與用戶的頸部接觸或相鄰的高分辨率相機產生的熱量可能導致低溫燒傷。根據國際公認的安全標準EN563,塑料的燒傷極限表面溫度在1分鐘內規定為60度,在10分鐘內規定為48度,在8小時內規定為43度,但在現有可穿戴相機設備的情況下,沒有意識到這種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韓國公開專利第10-2015-0111198號
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其旨在提供可以容易佩戴在用戶的頸部上、且在佩戴時穩定地保持多個相機而具有優異圖像質量的可穿戴相機。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穿戴相機設備,其易於組裝用於從大容量電池供電的供電線且即使重複使用後也能夠防止由於供電線的摩擦或彎曲引起的損壞。
並且,本發明還提供即使在身體上佩戴的狀態下拍攝高分辨率圖像長時間,也可以防止低溫灼傷的可穿戴相機設備。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增強柔軟性並以對稱的方式分離布置彈性變形部,從而具有較長的產品壽命且用戶便利性和組裝性優異的高分辨率可穿戴相機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易於組裝,但不會脫落的帶固定部的鉤卡合結構。技術手段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較佳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為可拆卸在用戶的頸部上的可穿戴相機設備,上述可穿戴相機設備的特徵在於,包括:中心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別結合到上述中心框架的兩側,與上述中心框架一同形成環狀框架部;及至少一個相機模塊,設置在上述框架部,其中,通過將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別向外張開,由彈性材料製成的上述中心框架彈性變形,從而產生或擴展上述框架部的一端的開放部分,以確保用於佩戴可穿戴相機設備的空間。
較佳地,在上述中心框架形成空洞,上述框架部是一部分開放的開環或閉環。在上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延伸並上下重疊或緊固的情況下實際上是開環,但呈閉環狀,並且,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彼此結合的結構的情況下是閉環,但其可以透過磁鐵或其他簡單設備可拆卸地彼此結合,從而可以容易地開放緊固部以進行佩戴。
上述中心框架可以呈T形,上述空洞的兩側和下部的三個端部可以開放,中心框架的下部可以連接到電池連接管,較佳地,容納於上述電池連接管中的多個供電線在上述中心框架的上述空洞分支到兩側,以被引導到T形的兩側面。
較佳地,在上述空洞的中心部形成隔壁,上述隔壁的下部開放,使得結合到中心框架下部的電池連接管的連接管結合孔和上述隔壁兩側的空洞連通。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在上述中心框架可以形成空洞,在上述空洞的中心可以形成隔壁,上述空洞可以以上述隔壁為中心對稱形成。
較佳地,上述至少一個相機模塊分別容納於相機支架,上述相機支架包括蓋部,上述蓋部由橡膠製成且一體地形成在由塑料製成的底座部的外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較佳地,上述至少一個相機模塊分別容納於相機支架,上述相機支架包括上蓋和下蓋,上述下蓋與上述上蓋結合,上述上蓋在相機模塊的攝像方向上布置,在上述上蓋的上面形成開口,且上述上蓋覆蓋相機模塊的上部,上述下蓋布置在相機模塊的下部,在用戶佩戴時與用戶的身體鄰接,上述下蓋包括與底座部結合的蓋部,由塑料製成的上述底座部和由TPE製成的上述蓋部透過雙注射成型為一體。
上述蓋部的上端形成為比上述底座部的上端更突出,使得底座部的上端和蓋部的上端形成台階,在上述蓋部的上端內周面形成圓形部,上述上蓋的下端部外周邊緣與上述圓形部緊貼,從而一邊擠壓上述圓形部一邊緊貼。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佩戴在身體上的可穿戴設備包括:中心框架,由彈性材料製成;及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別結合到上述中心框架的兩側,與上述中心框架一同形成環,上述環具有一部分開放的開放部分,其中,在上述中心框架的內部形成有空洞或貫通孔,通過將上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沒有變形的狀態下分別向外張開,使得上述中心框架彈性變形,從而擴展上述一部分的開放部分。
較佳地,在上述空洞或上述貫通孔的中心部形成隔壁,上述貫通孔或上述空洞以上述隔壁為中心左右對稱。
較佳地,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以能夠佩戴在用戶的頸部的方式前端開放的環狀可穿戴相機設備包括:中心框架,設置在與前端的開放部分相對的位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相互對稱的方式結合到上述中心框架的兩側,與上述中心框架一同形成環,上述環具有開放的上述前端;及至少一個相機模塊。在上述可穿戴相機設備中,由彈性材料製成的上述中心框架彈性變形,從而上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別向外張開,從而擴展前端的開放部分,以確保用於佩戴在用戶的頸部上的空間。較佳地,在上述中心框架還形成空洞。
上述中心框架呈T形,上述空洞的兩側面和下部的三個端部開放,中心框架的中心部下端連接到電池連接管,容納於上述電池連接管中的多個供電線在上述中心框架的上述空洞分支到兩側,以被引導到T形的兩側面。
並且,在上述空洞的中心部可以形成隔壁,上述隔壁的下部可以開放,使得結合到中心框架下部的電池連接管的連接管結合孔和上述隔壁兩側的空洞連通。功效
本發明的可穿戴相機設備即使在身體上穿戴長時間的狀態下使用,也不存在低溫燒傷的風險,與此同時,具有相機模塊的防水效果且易於製造和維護。
本發明的可穿戴設備提供易於佩戴在頸部或身體上且透過在佩戴時穩定地保持多個相機而具有優異圖像質量的可佩戴相機。其容易組裝用於從大容量電池供電的電源線,並且由於在重複使用后也幾乎沒有損壞,因此產品壽命得到改善。
進而,本發明提供具有較長產品壽命和良好的用戶便利性和組裝性的可穿戴設備。
本發明的可穿戴相機設備提供易於組裝,但不會脫落的帶固定部的固定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由於在多個相機之間的相對位置比較穩定且佩戴便利性良好,因此可以保持360度圖像質量並提高產品可靠性和便利性。
為了充分了解本發明,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說明。可以以各種形式變形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的範圍不應被解釋為限於下面詳細描述的實施例。本發明圖中的要素的形成等為了強調更加明確的說明可誇大表現。如本文所使用的「結合」或「連接」不僅包括兩個構成要素直接結合或連接的情況,還包括兩個構成要素隔着其他構成要素間接結合或連接的情況。並且,省略對於判斷為不必要地模糊本發明主旨的公知的功能及構成的詳細技術。
下面,參照圖1至11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圖1為重點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中佩戴在頸部上的部分的立體圖,圖2為示出用戶在頸部上佩戴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狀態的後身的立體圖。
參照圖1和圖2,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包括:框架部12,將多個相機支架121、122、123、124以彼此隔開的形式設置而成;多個相機模塊,分別結合到多個相機支架121、122、123、124,拍攝用戶周邊的各個不同方向以產生圖像數據;電池200,與上述框架部12隔開布置;及電池連接管190,將上述電池200和框架部12相連接。上述電池連接管190將從上述電池向多個相機模塊分別供電的多個相機供電線(圖中未示出)容納並引導到框架部12。雖然在本說明書的附圖中沒有明確示出相機供電線,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從附圖和發明詳細說明將充分理解為了向多個相機模塊分別供電而容納或嵌入於電池連接管190和框架部12內部的多個相機供電線的布置。
可拆卸地安裝在用戶身體上,尤其,可拆卸地安裝在用戶的頸部上的上述框架部12包括由彈性材料製成的中心框架140、以及相互對稱地結合到上述中心框架的兩側的第一框架125和第二框架126。根據圖4的實施例,框架部12具有一部分(前端)開放的環狀,中心框架140設置在與前端的開放部分相對的位置且與上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一同形成前端開放的環。
以與上述開放部分相對的方式布置在環中心的中心框架140由在保持形狀的同時在必要時透過施加力量可變形的具有柔韌性的彈性材料形成,例如,由橡膠(例如,TPE,較佳地,TPU)或硅酯形成。第一框架125和第二框架126可以與容納相機模塊的相機支架121、122、123、124結合或與相機支架一體形成。第一框架125和第二框架126由比中心框架彈性小或非常低的材料形成。這是因為為了在佩戴可穿戴相機設備的狀態下將結合到相機支架的相機模塊的位置保持穩定並堅固,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需要相對堅固地保持形狀。
上述中心框架140可以是由彈性材料製成且內部中空的T狀管。換句話說,上述中心框架140由T狀彈性構件構成,該T狀彈性構件形成有三個端部開放的空腔,上述中心框架140的兩個側端連接到包括相機支架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且上述中心框架140的中心部下端與電池連接管190連接。上述中心框架140的T狀空洞(cavity)從下部的電池連接管容納向多個相機模塊供電的多個供電線,與此同時,向由彈性材料製成的中心框架賦予柔軟性。
在相機支架121、122、123、124的內部形成用於容納各個相機模塊和供電線的空間,且在第一框架125和第二框架126中也形成用於容納供電線的空間。第一框架125和第二框架126可以具有中空管形狀。上述T形空洞的兩側端開放並連接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容納供電線的管。從下部的電池連接管190引入的多個供電線(圖中未示出)應被組裝成使得上述多個供電線在T狀中心框架的中心部分支,從而一些供電線經由左側的相機支架121引導到第一框架125側,剩餘供電線經由右側的相機支架122引導到第二框架126。形成在中心框架的空洞使上述組裝變得容易,且對中心框架賦予柔軟性,從而在佩戴可穿戴相機設備時使中心框架的彈性變形變得容易,且減少由於反覆使用引起的中心框架變形導致的磨損和損傷,以增加產品的壽命。
參照圖6和圖7,對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進行說明。在上述T狀中心框架的T狀空洞(或呈T狀管形狀的中心框架的內部)的中心部形成從中心框架的內側面向下延伸的隔壁142。上述隔壁與中心框架140一體地形成且布置在中心框架的中心。空洞透過上述隔壁142分成左側空洞144和右側空洞143,且空洞以隔壁為中心成左右對稱結構。另一方面,與隔壁下部的電池連接管190的連接管結合孔連接的部分開放,從而左側空洞144和右側空洞143透過下部空洞149相連接。
當重複使用沒有上述隔壁的結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時,彎曲變形集中在T狀中心框架的中心部或一特定區域,從而容納於內部的供電線發生由於摩擦或彎曲引起的損傷,導致產品缺陷。若上述隔壁布置在中心框架的中心,則可以將柔軟的部分左右均勻分佈,且將彎曲變形分散到左側空洞144和右側空洞143,從而能夠防止損傷。也就是說,形成有用於供電線的空洞的由橡膠材料製成的中心框架透過形成在中心的隔壁增加了中心的彎曲剛性,並且其發生變形的位置被左右對稱分佈。與此同時,上述隔壁用來在組裝時引導容納在下部的電池連接管190中的多個供電線左右分支,從而進一步提高組裝便利性。
參照圖4和圖5,對本發明的一實施例進行說明。第一相機支架121結合到上述中心框架140的一端和上述第一框架的一端之間,且第二相機支架122結合到上述中心框架140的另一端和上述第二框架的一端之間。第三相機支架123結合到上述第一框架125的另一端,第四相機支架124結合到上述第二框架126的另一端。較佳地,上述結合透過如螺釘等的緊固裝置實現,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而可以使用各種結合裝置。如圖4所示,中心框架140布置在環狀框架部12的後方中心,在中心框架140的兩側面,相機支架121、122以能夠分別進行後方拍攝的方式布置在環後方。此時,中心框架140的橫向長度為框架部12的環長度(包括框架部的延伸線的總閉環長度)的20%或更小,較佳為15%或更小。雖然由彈性材料製成的中心框架較短,且包括相機支架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由似乎沒有變形的材料製成,也形成有空洞的中心框架可以柔軟性地變形且保持長壽命。
在上述中心框架140、第一至第四相機支架、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各自形成有用於容納和引導供電線的中空,且上述中心框架、第一至第四相機支架、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結合以形成前方開放的環狀框架部,且以中心框架140的中心部為中心成左右對稱結構。第三相機支架123、第四相機支架124位於一部分開放的環狀框架部的前方,且彼此隔開布置,從而在其間形成前方開放部分。
另一方面,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上述多個相機支架中的一部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以一體地形成。例如,第一框架125由上殼體和下殼體的兩個部件組成並彼此緊固,上殼體可以延伸並以能夠用作第一相機支架或/和第三相機支架的上蓋的方式一體地形成,且下殼體可以以能夠用作第一相機支架或/和第三相機支架的下蓋的方式一體地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框架部12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以延伸以彼此鄰接或重疊。也就是說,框架部12可以是能夠開放的閉環結構。類似地,如圖3所示,可以透過具備單獨的身體固定帶部160來形成閉環。即使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彼此結合的結構的情況下是閉環,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可以透過磁鐵或其他簡單的裝置可拆卸地彼此結合,以便能夠容易開放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間的堅固部,以進行佩戴。在此情況下,可以不存在相機支架123、124,或相機支架123、124可以形成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中間,或由剛性材料製成的身體固定帶可以結合到相機支架且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延伸。
將參照圖8至圖10詳細描述相機支架的構成。圖8是容納相機模塊的第三相機支架123和第四相機支架124中一種的分解立體圖,而圖9是相機支架的下蓋的縱向剖視圖。
相機模塊135包括光學系統和攝像元件,被容納在相機支架並固定,且相機支架包括大致盒形的上蓋136和下蓋130、131。在其上面的中心形成有開口的上蓋136以使開口與相機模塊135的光學系統排列的方式結合。下蓋130、131和上蓋136相結合以形成呈殼體形狀的相機支架,從而在其內部容納相機模塊135。
下蓋包括底座部131和位於上述底座部下端的蓋部130,且上述底座部131具有以與上蓋136結合的方式對應的結構。例如,底座部131和上蓋136分別在對應的位置形成有用於透過螺釘緊固的螺口,且上蓋和底座部相接的角部形狀相對應。較佳地,上述蓋部130的上面具有與底座部131的下面一致的形狀,以便與上述底座部131緊貼,或上述蓋部130可以與上述底座一體地形成。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佩戴位置是頸部周圍,因此,當容納高分辨率相機模塊的相機支架長時間接觸身體(頸部)時,有低溫灼傷的可能性。根據作為國際安全標準的EN563,塑料的燒傷極限表面溫度在10分鐘內規定為48度,在8小時內規定為43度。當操作容納在由塑料形成的相機支架中的高分辨率相機模塊時,從容納在窄相機支架中的相機模塊產生的熱量直接傳送到相機支架,從而確認到上下蓋表面的溫度為42到48度以上。尤其,下蓋與相機模塊的攝像元件相鄰,同時下蓋的外表面與佩戴者的頸部接觸,使得從攝像元件產生的熱量透過下蓋的表面傳遞,易於導致佩戴者頸部低溫燒傷。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相機支架的下蓋不是由塑料形成,而是由橡膠材料形成,較佳地,由TPE形成,更佳地,由TPU材料形成,從而具有減少從相機模塊傳遞到身體(頸部)部位的熱量的隔熱效果。在此情況下,相機模塊和由橡膠材料製成的蓋子的溫度差異可以為約10度或更高。
在下文中,將參照圖8和圖9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包括下蓋的相機支架。下蓋的底座部131由塑料材料(例如,聚碳酸酯)形成,並且一體地形成在上述底座部131的下面上的蓋部130由橡膠材料製成,尤其,由TPE製成,更佳地,由TPU材料製成。
較佳地,下蓋透過雙重注射成型。將由塑料(例如,聚碳酸酯)製成的底座部131和由橡膠,尤其是TPU材料製成的蓋部130透過雙重注射成型為一體。首先,在成型底座部131之後,以將蓋部與底座部131的下部緊貼的方式進行成型。由此,組裝工序簡單,隔熱效果優異,與此同時,可以保持緊湊的相機支架的結構。
為了提高下蓋的使用可靠性並鞏固一體化效果,不僅可以透過表面接觸,還可以透過孔接觸提高聚碳酸酯和橡膠的接觸效果。也就是說,透過在底座部131的底面中形成孔(hole),且在注射橡膠蓋部130時使橡膠插入上述孔中,從而可以增加結合力。雖然為了便於描述而以第三相機支架和第四相機支架為例說明,但第一相機支架和第二相機支架也可以採用相同的下蓋的構成。具體的形狀可以部分不同,但基本上設置塑料和橡膠材料一體結合的雙重結構的下蓋是相同的。
對相機支架的上蓋136和下蓋的結合部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兩個鉤部以相對的方式形成在上蓋的下端,從而掛定在下蓋的底座部的凸起,從而實現鉤卡合。在將相機模塊容納於上蓋之後,透過與下蓋的鉤卡合固定上蓋和相機模塊。
參照圖11詳細說明上蓋和下蓋的粘接結構。向下突出的下端突出部137在上蓋136的下端面沿着內周形成,上述下端突出部137容納在沿着下蓋的底座部形成在上端面的容納台階部。透過雙重注射緊貼於由聚碳酸酯製成的盒形底座部131的外表面的由橡膠製成的蓋部130的上端比底座部的上端更突出,使得底座部的上端和蓋部的上端形成台階。形成上述台階的蓋部130的上端內周面是經過圓化處理的,且該圓形部在蓋部的上端沿着內周面凹陷形成,以延伸到底座部131的上端面。由如聚碳酸酯等的塑料材料製成的上蓋136的下端部外周邊緣與上述圓形部緊貼,並在擠壓由橡膠(TPE)製成的蓋部的圓形部的同時緊密地結合,這對上蓋和下蓋的結合部帶來防水效果。
通常,在電子產品的情況下,將用於組裝由聚碳酸酯或ABS製成的上蓋和下蓋的公差設計為0.05mm至0.1mm,這是考慮在產品的成型冷卻時有可能發生的變形。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組裝公差而難以防止水分滲透,因此必須經過單獨的防水處理。然而,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由於下蓋的蓋部130由如TPE等的橡膠材料即彈性材料製成,因此即使設計成使得上蓋136的下端角部和蓋部130上端內周面的圓形部以0.1至0.2mm的深度彼此重疊(d),也可以實現組裝。可以透過作為彈性材料的蓋部的變形吸收來容納重疊,且即使沒有單獨的防水處理,也可以確保水密性。
另外,較佳地,上述下蓋透過將底座部和底面的蓋部雙重注射來成型而成,但也可以考慮其他方法,例如,在注塑成型的底座部的底面上透過3D打印機形成由橡膠製成的蓋部的方法等各種方法。
圖12簡略示出在操作採用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雙重注射PC/TPU結合下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狀態下的熱圖像和在相機支架的溫度分佈。在上蓋的情況下,由塑料構成,因此可以確認對應於上蓋的部位的溫度比聚碳酸脂/TPU結合的下蓋高8度以上。可以確認與作為主要發熱源的攝像元件相鄰的下蓋表面低於上蓋表面,並且滿足安全標準。
另一方面,身體固定帶160可以設置在框架部12的前方開口部。如圖3所示,身體固定帶160包括分別連接到框架部的左端和右端的第一帶161和第二帶163。如圖3所示,當用戶將可穿戴相機設備佩戴在頸部上時,身體固定帶160使框架部12更牢固地固定到用戶的頸部。由此,可以防止框架部12在用戶的身體活動時搖動,並且能夠獲得更清晰的圖像數據。第一帶161和第二帶163可以分別設置有雌雄尼龍搭扣,從而其端部可以彼此結合。然而,身體固定帶不限於尼龍搭扣,而可以採用繩等材料,還可以採用剛性材料。
將參照圖9和圖10詳細描述用於將身體固定帶160固定到框架部的帶固定部180。帶固定部180結合到布置在框架部的前方的相機支架123、124,並包括底座181、在底座181上部突出形成的鉤部以及形成在底座部下方的環部。環部用於供身體固定帶插入並結合,帶固定部180透過鉤扣結合到相機支架123、124的下蓋。
參照圖9和圖10,上述帶固定部180的鉤部182具有從底座181向上突出的矩形柱形狀,並且插入到形成在下蓋的貫通孔中,並且形成在鉤部的兩側的突出部分別卡在下蓋的底座部底面或傾斜突起部而實現固定。
鉤部從具有平面形狀的底座181突出,並且具有沿縱向長長地形成的矩形柱形狀。在鉤部的一側面(第一側)布置有第一突出部,上述第一突出部形成有從上端部向外側突出的第一傾斜面。在與第一側相對的另一側形成有第二突出部,上述第二突出部具有從上端部向外側突出的第二傾斜面或曲面。在其外側形成有上述第一傾斜面的第一突出部的底面延伸到上述柱的內側,且上述第一突出部的底面和底座之間的距離是下蓋的厚度加上公差而獲得的值。
另一方面,在下蓋,用於供上述鉤部插入的貫通孔以對應於上述鉤部的下部形狀的方式形成。傾斜突起部134形成在與下蓋的上述貫通孔相鄰的區域中,上述傾斜突起部134從下部支撐上述第二突出部的底面。上述傾斜突起部134從上述貫通孔的一側向貫通孔上方延伸形成,且相對於貫通孔的側面具有165度至175度的傾斜角,較佳地,具有170度的傾斜角。藉助上述構造,當鉤部透過上述貫通孔實現插入時,上述第二突出部一邊向外側推動上述突起部一邊實現插入,然後上述突起部的上端部透過彈性從下部支撐固定上述第二突出部的底面。透過一般掛鈎(HOOK)的鎖定(Locking)具有透過施加非常大的力量來移除的缺點,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雙重鎖定方式易於組裝,但是具有僅可以由專業管理員實現內部拆卸的結構,因此是組裝性良好且牢固的緊固結構。
另一方面,關於本發明的框架部的構成不僅可以應用於一部分開放的環狀可穿戴相機設備,還可以應用於能夠在如用戶的頸部或手腕、腰部等近似圓柱形的身體部位上佩戴的各種可穿戴設備。
以上雖然參照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在不超出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的本發明的思想及領域的範圍內對本發明能夠進行各種修改及變更。
12:框架部 121、122、123、124:相機支架 125:第一框架 126:第二框架 130:蓋部 131:底座部 134:突起部 135:相機模塊 136:上蓋 137:下端突出部 140:中心框架 142:隔壁 143、144:空洞 145、146:連接管 147、148:連接環 149:下部空洞 160:身體固定帶 161:第一帶 163:第二帶 180:帶固定部 181:底座 182:鉤部 190:電池連接管 200:電池
本發明上述的和/或其他方面和特徵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立體圖。 圖2為示出用戶在頸部上佩戴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狀態的後身的立體圖。 圖3為示出用戶佩戴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的狀態的前身的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分解立體圖。 圖5為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中心框架和相鄰部件的立體圖。 圖6為示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中心框架和相鄰部件的橫切斷面的立體圖。 圖7為將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中心框架的中心部縱向切斷的截面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相機支架和相機模塊的分解立體圖。 圖9為示出本發明的相機支架的下蓋的切斷面的立體圖。 圖10為示出本發明的相機支架的下蓋和帶固定部的切斷面和鉤卡合部的圖。 圖11為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相機支架的下蓋和上蓋的結合部的圖。 圖12為示出在本發明的可穿戴相機設備的高分辨率相機操作時的溫度分佈的熱圖像和溫度分佈的圖。
12:框架部
121、122、123、124:相機支架
125:第一框架
126:第二框架
140:中心框架
180:帶固定部
190:電池連接管

Claims (10)

  1. 一種可穿戴相機設備,其為可拆卸在用戶的頸部上的可穿戴相機設備,該可穿戴相機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 中心框架; 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分別結合到該中心框架的兩側,與該中心框架共同形成環狀框架部;以及 至少一個相機模塊,設置於該框架部, 其中,透過將該第一框架與該第二框架分別向外張開,由彈性材料製成的該中心框架彈性變形,從而產生或擴展該框架部的一端的開放部分,以確保用於佩戴該可穿戴相機設備的空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穿戴相機設備,其中,於該中心框架形成空洞,該框架部為一部分開放的開環或閉環。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穿戴相機設備,其中,該中心框架呈T形,該空洞的兩側和下部的三個端部開放,該中心框架的下部連接到電池連接管,容納於該電池連接管中的多個供電線於該中心框架的該空洞分支到兩側,以被引導到T形的兩側面。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可穿戴相機設備,其中,於該空洞的中心部形成隔壁,該隔壁的下部開放,使得結合到該中心框架下部的該電池連接管的連接管結合孔與該隔壁兩側的空洞連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穿戴相機設備,其中,於該中心框架形成空洞,於該空洞的中心形成隔壁,該空洞以該隔壁為中心對稱形成。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穿戴相機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相機模塊分別容納於相機支架,該相機支架包括蓋部,該蓋部由橡膠製成且一體地形成在由塑料製成的底座部的外表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穿戴相機設備,其中, 該至少一個相機模塊分別容納於相機支架, 該相機支架包括上蓋和下蓋,該下蓋與該上蓋結合, 該上蓋在該相機模塊的攝像方向上布置,於該上蓋的上面形成開口,且該上蓋覆蓋該相機模塊的上部, 該下蓋布置在該相機模塊的下部,在用戶佩戴時與用戶的身體鄰接,該下蓋包括與底座部結合的蓋部, 由塑料製成的該底座部與由TPE製成的該蓋部透過雙注射成型為一體。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可穿戴相機設備,其中,該蓋部的上端形成為比該底座部的上端更突出,使得該底座部的上端和該蓋部的上端形成台階,於該蓋部的上端內周面形成圓形部,該上蓋的下端部外周邊緣與該圓形部緊貼,從而一邊擠壓該圓形部一邊緊貼。
  9. 一種可穿戴設備,其為可佩戴在身體上的可穿戴設備,該可穿戴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 中心框架,由彈性材料製成;以及 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分別結合到該中心框架的兩側,與該中心框架共同形成一部分開放的環; 其中,於該中心框架的內部形成有空洞或貫通孔, 透過將該第一框架與該第二框架在沒有變形的狀態下分別向外張開,使得該中心框架彈性變形,從而擴展上述一部分的開放部分。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穿戴設備,其中,於該空洞或該貫通孔的中心部形成隔壁,該貫通孔或該空洞以該隔壁為中心左右對稱。
TW108133414A 2019-02-22 2019-09-17 可穿戴相機設備 TW2020322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21459 2019-02-22
KR1020190021459A KR102136348B1 (ko) 2019-02-22 2019-02-22 웨어러블 카메라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2250A true TW202032250A (zh) 2020-09-01

Family

ID=71894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3414A TW202032250A (zh) 2019-02-22 2019-09-17 可穿戴相機設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58454A1 (zh)
KR (1) KR102136348B1 (zh)
TW (1) TW202032250A (zh)
WO (1) WO20201713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51329S1 (en) * 2019-11-26 2022-05-10 Shenzhen Pa.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Wearable camera
USD1018624S1 (en) * 2019-12-16 2024-03-19 Magic Leap, Inc. Wearable accessory with camer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9382A (ja) * 1999-12-10 2001-06-22 Zaza International:Kk イヤホン装置
JP2010088088A (ja) * 2008-10-03 2010-04-15 Fujifilm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2091520B1 (ko) 2014-03-25 2020-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609950B1 (ko) * 2014-10-10 2016-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음향 장치
KR20160149107A (ko) * 2015-06-17 2016-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무선 헤드셋
KR20170021453A (ko) * 2015-08-18 2017-0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디바이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71319A1 (ko) 2020-08-27
KR102136348B1 (ko) 2020-07-23
US20210258454A1 (en) 2021-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421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ably coup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eyewear
KR102112305B1 (ko)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TW202032250A (zh) 可穿戴相機設備
US12007572B2 (en) Head-mounted device
CN110967839B (zh) 保护壳体和头戴式设备
WO2021109905A2 (zh) 头戴式设备
CN110967838B (zh) 头戴式设备
CN211149071U (zh) 头戴式设备
JP2008522465A (ja) 予備成形された形状を有する音声チューブの供給方法
KR102245820B1 (ko) 플렉서블 케이블을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12925099A (zh) 头戴式设备
CN114415373A (zh) 头戴式设备
CN110989170B (zh) 头戴式设备
CN110908115A (zh) 头戴式设备
KR101856972B1 (ko) 웨어러블 카메라
CN210927739U (zh) 摄像装置和头戴式设备
CN115202056B (zh) 头戴式设备
CN211426931U (zh) 头戴式设备
CN110908118B (zh) 头戴式设备
CN110888236B (zh) 头戴式设备
CN110879475A (zh) 头戴式设备
CN110908117A (zh)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松紧调节机构以及头戴式设备
KR20100083229A (ko) 캐릭터가 구비된 카메라용 핫슈 커버
US20210105417A1 (en) Wearable camera device
US20180081186A1 (en) Video vie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