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1223A - 床體結構 - Google Patents
床體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31223A TW202031223A TW108105497A TW108105497A TW202031223A TW 202031223 A TW202031223 A TW 202031223A TW 108105497 A TW108105497 A TW 108105497A TW 108105497 A TW108105497 A TW 108105497A TW 202031223 A TW202031223 A TW 20203122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supporting
- pushing
- support member
- main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床體結構,其包括一床架及一支撐機構。該支撐機構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至少一第二支撐件,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供對應人體上半身,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供對應人體下半身,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可樞擺地設於該床架且皆呈彎曲狀。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與床有關,特別係關於一種床體結構。
人每天有6~8個小時的時間係位於床上,一般認知之床體結構皆是於平坦的硬質之床座上方擺設材質較軟之床墊,使用者再直接平躺於床墊上進行休憩。然而,有些使用者常常於睡前以半躺之姿態來閱讀書本或使用3C產品,此時,使用者之腰部、背部係處於受力不正常之彎曲狀態,日積月累之下,造成人體筋骨不適、肌肉僵硬等問題。
另外,行動不便者待在床上的時間更為冗長,而有需行動不便者係因身體虛弱無元氣(如病人、老年人),故此類者通常皆是在床上進食、梳洗,而但礙於本身體質虛弱無力無法單靠自身力氣改變躺姿變成半躺半坐之狀態,需要旁人協助。並且,當位於半躺半坐之姿態時,身體虛弱者亦需要在背後堆疊枕頭等物品以撐抵住其背部避免其往後傾倒,十分地麻煩且耗時造成照顧者極大之負擔,此為使用一般床體結構之弊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床體結構,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床體結構,支撐機構能移動於平坦的第一位置供使用者平躺、或翹起的第二位置供使用者半躺半坐,並且於第按位置時,透過彎曲的第一支撐件及第二支撐件能符合人體半躺時背部、腿部彎曲之自然形狀,能提供充足之支撐力予使用者。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床體結構,包括:一床架及一支撐機構。該床架包含有相對之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定義該第一側面所面向之方向係為一第一方向,定義該第二側面所面向之方向係為一第二方向;該支撐機構可擺動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該支撐機構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至少一第二支撐件,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供對應人體上半身,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供對應人體下半身,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可樞擺地設於該床架且皆呈彎曲狀;其中,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未凸出於該第一側面,且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之彎曲口方向係朝向該第一方向;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相對樞擺靠近且凸出於該第一側面。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可能之實施態樣,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8,其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之床體結構包括一床架1及一支撐機構2。
該床架1包含有相對之一第一側面11及一第二側面12,定義該第一側面11所面向之方向係為一第一方向91,定義該第二側面12所面向之方向係為一第二方向92。該支撐機構2可擺動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該支撐機構2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供對應人體上半身,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供對應人體下半身,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可樞擺地設於該床架1且皆呈彎曲狀。其中,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未凸出於該第一側面11,且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之彎曲口方向係朝向該第一方向91;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相對樞擺靠近且凸出於該第一側面11。
較進一步來說,該床體結構較佳另包含有一設於該第一側面11之墊體單元3,以供大範圍地支撐人體,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未推抵該墊體單元3,該墊體單元3係平置於該第一側面11,此時該床體結構可以讓使用者完全躺平、舒展身體,此時該墊體單元3係由該床架1所支撐。而當該支撐機構2由該第一位置朝向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推抵該墊體單元3連動,進而該墊體單元3隨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之作動形變,此時使用者可以半躺半坐之姿勢躺於該墊體單元3以進行其他動作,如:看書、進食等等。
要特別說明的是,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二位置時,彎曲口方向朝上的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能夠讓該墊體單元3隨之彎曲以符合人體之背部(脊椎)彎曲之輪廓,以確實貼抵、撐托起背部,讓人體上半身之肌肉能夠充分受到支撐進而放鬆,以增進使用者坐躺時的舒適度,更能讓使用者長時間臥躺。同時,彎曲的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可以支撐使用者之大腿讓其自然微彎曲放鬆。由此可知,該床體結構十分適合行動不便,或是需要長時間坐躺於床上的待照顧者。
更進一步來說,該床體結構另包含有一動力單元41、一第一轉桿51、一第二轉桿52、至少一第一推抵組件6及至少一第二推抵組件7,該第一轉桿51樞接於該床架1且受該動力單元41控制轉動,該至少一第一推抵組件6連結於該第一轉桿51而成同轉動關係,該至少一第一推抵組件6之部分係位於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相對下方用以推抵其擺動。簡言之,該動力單元41驅使該第一轉桿51轉動,而使該第一推抵組件6以該第一轉桿51為軸旋轉,進而該第一推抵組件6於轉動過程中會向上抵迫該第一支撐件21,最後該第一支撐件21再推抵該墊體單元3朝向該第一方向91移動彎曲變形。同理地,該第二轉桿52樞接於該床架1且受該動力單元41控制而轉動,該至少一第二推抵組件7連結於該第二轉桿52而成同轉動關係,該至少一第二推抵組件7之部分係位於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相對下方用以推抵其擺動。
於本實施例中,各該第一支撐件21之最彎曲處的切線與該第一側面11形成一第一夾角,各該第二支撐件22之最彎曲處的切線與該第一側面11形成一第二夾角,該第一夾角係大於該第二夾角,該第一夾角之角度係介於40度至90度之間,該第二夾角之角度係介於5度至40度之間。而該動力單元41包含有二電動馬達411,二該電動馬達411分別動力連接該第一轉桿51及該第二轉桿52,可以理解的是,該二電動馬達411可以如本實施例中組構成一體,於其他實施例中,二電動馬達411可以獨立分開亦無不可。透過該動力單元41來驅動該支撐機構2移動於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能有效減輕使用者、旁人之負擔,非常適用於身體虛弱者(如老年人、病患),讓其可自由地處於平躺或是半躺半坐之姿態,且該支撐機構2於移動過程中亦可輔助其身體逐漸移動,進而避免身體長期維持固定姿勢而僵化之情況發生。
較詳細地說,該支撐機構2另包含有一頭頸支撐架24,該頭頸支撐架24與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相樞接,以期當使用者於半坐半躺時該頭頸支撐架24能支撐使用者之頭頸部。而為了確實帶動並提供支撐力予該頭頸支撐架24,各該第一推抵組件6包含有一座體61、一第一主推動件62、一第一副推動件63及一第一滾件64,該座體61定位於該頭頸支撐架24,該第一主推動件62之一端定位於該第一轉桿51,該第一副推動件63分別樞接於該第一主推動件62之另端及該座體61,進而使該頭頸支撐架24具有擺動裕度,當該頭頸支撐架24受到使用頭部壓抵後即可向後傾仰(參酌圖8),進而使用者可以活動頸部來避免僵硬。此外,該第一滾件64定位於該第一主推動件62及該第一支撐件21其中一者、且可選擇性地滾抵於另一者,透過該第一滾件64能夠讓該第一主推動件62較滑順地推動該第一支撐件21向上樞擺移動,且可提供支撐力予該第一支撐件21。
更詳細地說,該支撐機構2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分別對應樞接於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以期當使用者於半坐半躺時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能進一步懸吊提升起使用者之小腿部使其維持於一定高度而不至於垂吊至地面,其中,定義該第二支撐件22與該三支撐件相互樞接處為一節點231。
於本實施例中,於該第一側面11沿該第二方向92觀看,各支撐件之長度由長至短依序為該第一支撐件21、該第三支撐件23及該第二支撐件22。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之彎曲口方向係朝向該第一方向91,以接續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之輪廓延伸並確實抵撐人體之臀部及大腿部,使大腿部朝上擺放,而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較佳亦呈彎弧狀,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之彎曲口方向係朝向該第二方向92則可抵撐小腿腹,以使其放鬆自然垂放。並且,由於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及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本身即為彎曲結構,故當翹起時於各轉折處係呈現自然順暢之彎弧狀,就算選用厚度較薄之該墊體單元3,使用者亦不會感受到尖銳地凸刺感而能舒適地躺抵於該墊體單元3。
當然,該第二支撐件22及該第三支撐件23之彎曲開口方向並不侷限於上述,可是需求而任意反向配置。舉例但不限於,請進一步參考圖9所示之另一實施例,當支撐機構2A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A之彎曲口方向及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之彎曲口方向係朝向該第二方向92,亦無不可。
請再參考圖1至圖8所示之本實施例,為了順利帶動並提供支撐力予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各該第二推抵組件7包含有一第二主推動件71、一第二副推動件72及一第二滾件73,該第二主推動件71之一端定位於該第二轉桿52,該第二滾件73定位於該第二主推動件71之另端且可選擇性地滾抵於該第三支撐件23,該第二副推動件72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二主推動件71、另端樞接於該節點231。
值得一提的是,當該支撐機構2由該第一位置朝向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第二滾件73可以較滑順地提升起且提供支撐力予該第三支撐件23,而該第二副推動件72則能夠透過施力於該節點231同時帶動該第二支撐件22及該第三支撐件23作動,以期能有較佳之同步作動效果。並且,透過該第二副推動件72抵撐住該節點231,能夠進一步強化其結構穩定性以抵抗外力,使該第二支撐件22及該第三支撐件23能保持於固定位置不會因使用者之重量而晃動、或反摺。
具體地說,該第二主推動件71包含有一第一區段711及一第二區段712,該第一區段711連結於該第二轉桿52,該第二滾件73設於該第二區段712,該第一區段711斜向連接於該第二區段712而概呈「ㄑ」字型,該第二副推動件72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一區段711與該第二區段712相連結處,進而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主推動件71與該第二副推動件72概呈「y」字型。其中,該第二副推動件72之長度係為該第二區段712之長度的一半。
另外,要補充說明的是,於本實施例中,該床體結構之可樞擺元件(如該第一支撐件21、該第二支撐件22、該第二支撐件22、該頭頸支撐架24…等等)皆係透過概呈「ㄩ」字型之一樞耳結構8相互樞接,以便於組裝快速且具有較佳之結構強度。
接著,對該墊體單元3做較深入之解說,該墊體單元3包含有複數板條31及至少一可撓性之連接件32(如軟性鐵片),該複數板條31透過該至少一連接件32而沿一組合方向93間隔地連結成一體,且較佳具有相同之基準面以利於平放於該床架1。其中,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組合方向93係橫向於該第一方向91及該第二方向92,該複數板條31平置於該床架1且位於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之相對上方;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支撐機構2推抵該複數板條31,該複數板條31沿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之輪廓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之輪廓排列。
較明確地說,於本實施例中,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複數板條31更係覆蓋住該頭部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故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二位置時,以側向觀之,該複數板條31係沿該頭部支撐件、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及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之彎曲輪廓排列而成波浪狀,以符合人體工學,讓使用者能於半躺時感受輕鬆舒適。其中,該板條31係為木頭材質。
更明確地說,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係間隔地樞設於該床架1,於該組合方向93上,位於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之間的至少一該板條31係定位於該床架1,使得該墊體單元3不會因外力作用而脫離該床架1,且該墊體單元3可確實地隨該頭頸支撐架24、該第一支撐件21、該第二支撐件22及該第三支撐件23之帶動而形變至預定形狀。
於本實施例中,該床架1包含有二平行配置之主桿體13、複數橫桿14及複數腳架15,該複數橫桿14橫向連接於該二主桿體13之間,該複數腳架15分設於該二主桿體13;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係樞接於一該橫桿14。
具體地說,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之數量、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之數量及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23之數量為二,以較均勻地提供支撐力予該墊體單元3。並且,該複數橫桿14之數量為三且分別設於該主桿體13之一前段131、一中段132及一後段133,其中,該頭頸支撐架24對應該前段131,該第三支撐件23對應該後段133,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21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22係樞接於該中段132內的該橫桿14。
更具體地說,當該支撐機構2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頭頸支撐架24壓抵於該前段131內的該橫桿14,該第三支撐件23壓抵於該後段133內的該橫桿14。而該複數板條31之數量為22個,其中,由靠近該頭頸支撐架24處算起的第11根的該板條31係定位在位於該中段132的該橫桿14。
綜上,本發明床體結構,透過彎曲的第一支撐件及第二支撐件能夠讓墊體單元形變以符合人體之半躺姿態,不僅符合人體工學更能有效支撐人體,進而使得人體能夠真正放鬆而可長時間臥躺。並且,整體結構作動嚴謹確實,能夠穩定地支撐墊體單元及使用者。此外,更考量到避免使用者頭部僵硬,而設計頭頸支撐架可傾仰支撐頭部,讓使用者可以向後仰活動。
1:床架
11:第一側面
12:第二側面
13:主桿體
131:前段
132:中段
133:後段
14:橫桿
15:腳架
2,2A:支撐機構
21:第一支撐件
22,22A:第二支撐件
23:第三支撐件
231:節點
24:頭頸支撐架
3:墊體單元
31:板條
32:連接件
41:動力單元
411:電動馬達
51:第一轉桿
52:第二轉桿
6:第一推抵組件
61:座體
62:第一主推動件
63:第一副推動件
64:第一滾件
7:第二推抵組件
71:第二主推動件
711:第一區段
712:第二區段
72:第二副推動件
73:第二滾件
8:樞耳結構
91:第一方向
92:第二方向
93:組合方向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另一狀態之立體圖。
圖3為圖1之側視剖面圖。
圖4為圖2之側視剖面圖。
圖5為圖1之局部分解圖。
圖6為圖5之局部立體圖。
圖7為圖6之局部分解圖。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
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側視剖視圖。
1:床架
2:支撐機構
3:墊體單元
Claims (10)
- 一種床體結構,包括: 一床架,包含有相對之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定義該第一側面所面向之方向係為一第一方向,定義該第二側面所面向之方向係為一第二方向; 一支撐機構,可擺動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至少一第二支撐件,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供對應人體上半身,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供對應人體下半身,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可樞擺地設於該床架且皆呈彎曲狀; 其中,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未凸出於該第一側面,且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之彎曲口方向係朝向該第一方向;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相對樞擺靠近且凸出於該第一側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床體結構,另包含有一設於該第一側面之墊體單元,其中,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未推抵該墊體單元,該墊體單元係平置於該第一側面;當該支撐機構由該第一位置朝向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推抵該墊體單元連動,進而該墊體單元隨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作動形變。
- 如請求項2所述的床體結構,其中該墊體單元包含有複數板條及至少一可撓性之連接件,該複數板條透過該至少一連接件而沿一組合方向間隔地連結成一體且具有相同之基準面;其中,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組合方向係橫向於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該複數板條平置於該床架且位於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相對上方;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支撐機構推抵該複數板條,該複數板條沿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之輪廓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輪廓排列。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床體結構,另包含有一動力單元、一第一轉桿、一第二轉桿、至少一第一推抵組件及至少一第二推抵組件,該第一轉桿樞接於該床架且受該動力單元控制轉動,該至少一第一推抵組件連結於該第一轉桿而成同轉動關係,該至少一第一推抵組件之部分係位於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相對下方用以推抵其擺動;該第二轉桿樞接於該床架且受該動力單元控制而轉動,該至少一第二推抵組件連結於該第二轉桿而成同轉動關係,該至少一第二推抵組件之部分係位於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相對下方用以推抵其擺動。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床體結構,其中該支撐機構另包含有一頭頸支撐架,該頭頸支撐架與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相樞接;各該第一推抵組件包含有一座體、一第一主推動件、一第一副推動件及一第一滾件,該座體定位於該頭頸支撐架,該第一主推動件之一端定位於該第一轉桿,該第一副推動件分別樞接於該第一主推動件之另端及該座體,進而使該頭頸支撐架具有擺動裕度向後傾仰,該第一滾件定位於該第一主推動件及該第一支撐件其中一者、且可選擇性地滾抵於另一者。
- 如請求項4所述的床體結構,其中該支撐機構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三支撐件,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分別對應樞接於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定義該第二支撐件與該三支撐件相互樞接處為一節點;各該第二推抵組件包含有一第二主推動件、一第二副推動件及一第二滾件,該第二主推動件之一端定位於該第二轉桿,該第二滾件定位於該第二主推動件之另端且可選擇性地滾抵於該第三支撐件,該第二副推動件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二主推動件、另端樞接於該節點。
- 如請求項6所述的床體結構,其中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呈彎弧狀,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彎曲口方向係朝向該第一方向,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之彎曲口方向係朝向該第二方向。
- 如請求項6所述的床體結構,其中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呈彎弧狀,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彎曲口方向及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之彎曲口方向係朝向該第二方向。
- 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床體結構,其中該床架包含有二平行配置之主桿體、複數橫桿及複數腳架,該複數橫桿橫向連接於該二主桿體之間,該複數腳架分設於該二主桿體;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係樞接於一該橫桿。
- 如請求項7所述的床體結構,另包含有一設於該第一側面之墊體單元,其中,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未推抵該墊體單元,該墊體單元係平置於該第一側面;當該支撐機構由該第一位置朝向該第二位置移動時,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推抵該墊體單元連動,進而該墊體單元隨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作動形變;該墊體單元包含有複數板條及至少一可撓性之連接件,該複數板條透過該至少一連接件而沿一組合方向間隔地連結成一體且具有相同之基準面;其中,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組合方向係橫向於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該複數板條平置於該床架且位於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相對上方;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支撐機構推抵該複數板條,該複數板條沿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之輪廓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輪廓排列;該支撐機構另包含有一頭頸支撐架,該頭頸支撐架與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相樞接;各該第一推抵組件包含有一座體、一第一主推動件、一第一副推動件及一第一滾件,該座體定位於該頭頸支撐架,該第一主推動件之一端定位於該第一轉桿,該第一副推動件分別樞接於該第一主推動件之另端及該座體,進而使該頭頸支撐架具有擺動裕度向後傾仰,該第一滾件定位於該第一主推動件及該第一支撐件其中一者、且可選擇性地滾抵於另一者;該床架包含有二平行配置之主桿體、複數橫桿及複數腳架,該複數橫桿橫向連接於該二主桿體之間,該複數腳架分設於該二主桿體;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係樞接於一該橫桿;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係間隔地樞設於該床架,於該組合方向上,位於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間的至少一該板條係定位於該床架;於該第一側面沿該第二方向觀看,各支撐件之長度由長至短依序為該第一支撐件、該第三支撐件及該第二支撐件;該第二主推動件包含有一第一區段及一第二區段,該第一區段連結於該第二轉桿,該第二滾件設於該第二區段,該第一區段斜向連接於該第二區段而概呈「ㄑ」字型,該第二副推動件之一端樞接於該第一區段與該第二區段相連結處,進而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主推動件與該第二副推動件概呈「y」字型;該床體結構之可樞擺元件皆係透過概呈「ㄩ」字型之一樞耳結構相互樞接;該動力單元係為包含有二電動馬達,二該電動馬達分別動力連接該第一轉桿及該第二轉桿;該複數橫桿之數量為三且分別設於該主桿體之一前段、一中段及一後段,該頭頸支撐架對應該前段,該第三支撐件對應該後段,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係樞接於該中段內的該橫桿,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頭頸支撐架壓抵於該前段內的該橫桿,該第三支撐件壓抵於該後段內的該橫桿;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之數量、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之數量及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之數量為二;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複數板條更係覆蓋住該頭部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當該支撐機構位於該第二位置時,以側向觀之,該複數板條係沿該頭部支撐件、該至少一第一支撐件、該至少一第二支撐件及該至少一第三支撐件之彎曲輪廓排列;該複數板條之數量為22個,其中,由靠近該頭頸支撐架處算起的第11根的該板條係定位在位於該中段的該橫桿;該第二副推動件之長度係為該第二區段之長度的一半;各該第一支撐件之最彎曲處的切線與該第一側面形成一第一夾角,各該第二支撐件之最彎曲處的切線與該第一側面形成一第二夾角,該第一夾角係大於該第二夾角,該第一夾角之角度係介於40度至90度之間,該第二夾角之角度係介於5度至40度之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05497A TWI691323B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床體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05497A TWI691323B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床體結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91323B TWI691323B (zh) | 2020-04-21 |
TW202031223A true TW202031223A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1134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05497A TWI691323B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床體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913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17287B (zh) * | 2020-06-02 | 2021-01-21 | 廖家宏 | U型曲線電動床 |
CN111743346B (zh) * | 2020-06-11 | 2022-05-10 | 廖家宏 | U型曲线电动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441466U (en) * | 2012-07-26 | 2012-11-21 | Univ Chung Chou Sci & Tech | Body-turning bed set |
-
2019
- 2019-02-19 TW TW108105497A patent/TWI691323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91323B (zh) | 2020-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87770B1 (en) | Therapy table | |
WO2011018046A1 (zh) | 一种仿生正姿桌椅 | |
US9913541B2 (en) | Adjustable seating assembly | |
US20130226053A1 (en) | Adjustable Postural Support Device | |
WO2007139365A1 (en) | Chair with posture correction and traction and massage function | |
CN104582662A (zh) | 患者重新定位系统 | |
TWI691323B (zh) | 床體結構 | |
WO2023202301A1 (zh) | 一种床架、床垫及电动床 | |
US6896331B2 (en) | Seat structure | |
JP3671031B2 (ja) | 背凭れ兼胸部支持体付き椅子 | |
CN111602991B (zh) | 床体结构 | |
CN210991343U (zh) | 一种用于病床上的靠垫 | |
TWI803397B (zh) | 電動床 | |
CN201683437U (zh) | 一种椅子 | |
KR101022764B1 (ko) | 의자 | |
CN101088434A (zh) | 一种用于腹部依托/支撑的椅靠 | |
CN111743346B (zh) | U型曲线电动床 | |
JP3130289U (ja) | 人体工学を具えた椅子脚の構造 | |
KR102290271B1 (ko) | 실버 스포츠 안락 의자 | |
CN217138518U (zh) | 一种医用褥垫 | |
JPH1033313A (ja) | 起き上がり式ベッド | |
JPH0123492Y2 (zh) | ||
JPH0243387Y2 (zh) | ||
JP6303083B1 (ja) | 筋力トレーニング可能な揺動座椅子 | |
JP6795420B2 (ja) | 身体支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