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9809A - 用於無線網路之具有低延遲之位置報告的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網路之具有低延遲之位置報告的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9809A
TW202029809A TW108145612A TW108145612A TW202029809A TW 202029809 A TW202029809 A TW 202029809A TW 108145612 A TW108145612 A TW 108145612A TW 108145612 A TW108145612 A TW 108145612A TW 202029809 A TW202029809 A TW 2020298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tity
location
sgnb
new
reque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5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帝芬 威廉 艾齊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9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980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6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e.g. comp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用於減少一使用者設備(UE)之一位置判定中之端對端延遲的方法及技術。來自一外部用戶端之對一UE之位置請求可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而支援且可僅執行一次或偶爾執行。可利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支援至該外部用戶端的位置報告以最小化延遲。該UE之定位的一控制實體可為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部分以進一步減少延遲且可在該RAN中變為一新控制實體,及/或可在該UE移至一新伺服小區或新伺服基地台時重新組態該UE之位置量測。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網路之具有低延遲之位置報告的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用於支援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服務的技術。
某些位置使用情況在將行動器件之位置提供至外部用戶端中要求極低延遲。實例包括:智慧型(自動)工廠,其中工具及正製造之物件之位置可能需要以10公分或更小的精確度及小於1秒之延遲已知;無人機,其中精確至1公尺的位置可能需要在一秒內已知;處於危險位置(例如,在燃燒或部分地坍塌之建築內部)之公共安全第一回應者;及與定位車輛及/或行人相關聯之使用者情況(被稱為V2X)。歸因於移動物件之位置精確度的快速降低,與高位置精確度相關聯之其他使用者情況亦可具有低延遲要求。舉例而言,即使在僅4 mph (正常行走速度)下,物件在1秒內將移動1.79米,由此在小於1秒之後抵消1公尺位置精確度之益處。
除使用基於行動器件定位的解決方案之外,其中行動器件或行動器件中之App亦為所判定之位置的用戶端,針對無線網路定義之當前定位解決方案可具有5至10秒或更大之延遲,且針對無線網路定義之定位解決方案已知均不具有始終小於1秒之延遲。
本發明描述用於減少一使用者設備(UE)之一位置判定中之端對端延遲的方法及技術。來自一外部用戶端之對一UE之位置請求可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而支援且可僅執行一次或偶爾執行。可利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支援至該外部用戶端的位置報告以最小化延遲。該UE之定位的一控制實體可為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部分以進一步減少延遲且可在該RAN中變為一新控制實體,及/或可在該UE移至一新伺服小區或新伺服基地台時重新組態該UE之位置量測。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藉由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執行之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的方法,其包括: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包括: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至少一個記憶體;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無線收發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包括: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及用於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中的至少一個處理器以用於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及用以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藉由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基地台執行的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該方法包括: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及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其包括: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至少一個記憶體;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無線收發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及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該第一基地台包括: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及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的構件,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基地台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及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的程式碼,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藉由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其包括:自一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的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一回應,其中該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將該第一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包括: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至少一個記憶體;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該外部介面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自一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報告位置資訊的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一回應,其中該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將該第一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包括:用於自一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待者平面發信報告位置資訊的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一回應的構件,其中該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於將該第一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的構件。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至少一個處理器,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以自一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的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一回應的程式碼,其中該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以將該第一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的程式碼。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藉由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執行之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的方法,其包括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及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發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三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包括: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至少一個記憶體;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該外部介面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及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發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三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包括: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及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發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三實體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至少一個處理器,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及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發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三實體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藉由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一第一實體執行之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的方法,其包括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接收該UE之一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一新伺服基地台的一指示及連接性的一指示;基於該UE之該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該新伺服基地台的該指示及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第一實體包括: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至少一個記憶體;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該外部介面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接收該UE之一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一新伺服基地台的一指示及連接性的一指示;基於該UE之該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該新伺服基地台的該指示及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第一實體包括: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用於接收該UE之一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一新伺服基地台的一指示及連接性的一指示的構件;用於基於該UE之該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該新伺服基地台的該指示及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用於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及用於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實體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至少一個處理器,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用以接收該UE之一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一新伺服基地台的一指示及連接性的一指示的程式碼;用以基於該UE之該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該新伺服基地台的該指示及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用以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及用以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藉由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基地台執行的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該方法包括: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識別該UE之伺服基地台的一改變,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一新伺服基地台;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的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及向或針對該新伺服基地台發送一訊息,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其包括: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至少一個記憶體;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該外部介面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識別該UE之伺服基地台的一改變,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一新伺服基地台;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的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及向或針對該新伺服基地台發送一訊息,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其包括: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的構件,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用於識別該UE之伺服基地台的一改變的構件,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一新伺服基地台;用於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的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的構件;及用於向或針對該新伺服基地台發送一訊息的構件,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在一個實施中,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基地台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的程式碼,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用以識別該UE之伺服基地台的一改變的程式碼,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一新伺服基地台;用以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的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的程式碼;及用以向或針對該新伺服基地台發送一訊息的程式碼,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8年12月12日申請之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 REPORTING WITH LOW LATENCY FOR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778,852號、2018年12月20日申請之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 REPORTING WITH LOW LATENCY FOR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783,123號,及2019年12月9日申請之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 REPORTING WITH LOW LATENCY FOR WIRELESS NETWORKS」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945,664號之益處,該等美國臨時申請案轉讓給本受讓人且明確地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無線網路中獲得使用者設備(UE) (有時被稱為「目標UE」)之位置可能適用於多個應用,包括例如緊急呼叫、個人導航、資產追蹤、定位朋友或家族成員等。然而,某些類型的使用情況要求低或極低延遲(例如,小於1秒,且在一些情況下,小於100毫秒(ms))。在向外部用戶端提供目標UE之位置估計時的端對端延遲之組分可包括以下:A)將位置請求自外部用戶端發送至無線網路中之控制實體(例如,位置伺服器)時之延遲;B)藉由來自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及/或來自目標UE之控制實體請求位置量測或位置估計時之延遲;C)獲得位置量測時之延遲;D)將位置量測傳送至位置計算實體(例如,控制實體)時之延遲;E)自位置量測計算位置估計時之延遲;及F)將所計算之位置估計傳送至外部用戶端時之延遲。
為最小化此等組分,可進行以下方法中之一或多者。組分(A)及(B)可僅執行一次或偶爾執行以針對目標UE建立一系列位置量測(例如,經由週期性或觸發位置)。組分(C)可經由追蹤減少,其中位置量測實體(例如,目標UE或無線網路中之基地台)依賴於先前量測以建立較小視窗,在該較小視窗內可預期獲得任何新量測。舉例而言,需要所接收信號與先前已知之信號內容之相關的到達時間(TOA)量測可在TOA (及任何都蔔勒)已藉由量測實體相當準確地已知時更快地獲得。組分(C)亦可藉由自多個實體,諸如自多個基地台並行獲得量測而減少,而非自僅一個實體連續獲得量測。組分(D)可藉由以下減少:接近於位置量測之源分配位置計算實體,諸如在UE提供量測中之至少一些時分配目標UE以用於位置計算,或當UE及/或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基地台提供量測時在RAN中而非核心網路(CN)中分配位置計算實體。組分(E)可藉由使用用於位置計算(例如如在位置伺服器或更高端目標UE中)之更快處理器而減少。組分(F)可藉由採用自位置計算實體直接至外部用戶端之位置估計的使用者平面傳送而減少,其可避免由中間(例如,控制平面)實體造成之額外延遲且可使用高頻寬。
上述方法與傳統定位解決方案之間的一個差異在於組分(A)、(B)及(F)之延遲的減少。由於用於目標UE之一系列位置量測的建立需要僅執行一次或偶爾執行,其可使用傳統控制平面程序及發信而支援。然而,由於位置報告至外部用戶端之輸送向每一位置報告添加延遲,其可由可最小化延遲之使用者平面發信及程序支援。作為解決方案之部分,當控制實體為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之部分(例如,以減少組分(D)之延遲)時,當目標UE移至新伺服小區或新伺服基地台時可支援用於週期性地改變控制實體且重新組態位置量測之高效構件。
1 展示用於非漫遊UE之支援極低延遲位置服務(VLLLS)的網路架構,且 2 展示用於漫遊UE之對應網路架構。圖1及圖2兩者可與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定義之定位解決方案對準或部分地對準。
圖1說明包含UE 105之通信系統100,該UE 105在本文中被稱為「目標UE」,此係因為UE 105可為位置請求之目標。圖1亦展示第五代(5G)網路之組件,該第五代網路亦可被稱為5G系統(5GS),該等組件包含:下一代RAN (NG-RAN) 112,其包括有時被稱為新無線電(NR) NodeB或gNB 110-1、110-2、110-3及110-4 (共同地且一般在本文中被稱為gNB 110)的基地台(BS),及與外部用戶端130通信之5G核心網路(5GCN) 150。5G網路亦可被稱為新無線電(NR)網路;NG-RAN 112可被稱為NR RAN或5G RAN;且5GCN 150可被稱為下一代(NG)核心網路(NGC)。通信系統100可進一步利用來自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之太空船(SV) 190之資訊,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如GPS、GLONASS、伽利略或北斗或某一其他區域或區域性衛星定位系統(SPS),諸如IRNSS、EGNOS或WAAS。通信系統100之額外組件在下文描述。通信系統100可包括額外或替代性組件。
圖1亦展示目標UE 105之伺服gNB (SgNB) 110-1、一些相鄰gNB (NgNB) 110-3、110-4及控制gNB (CgNB) 110-2。NgNB 110可為任何gNB 110,其能夠接收及量測藉由目標UE 105傳輸之上行鏈路(UL)信號,及/或能夠傳輸可藉由目標UE 105接收及量測之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CgNB 110-2充當用於目標UE 105之定位的控制實體且支援可被稱為位置管理組件(LMC)之位置伺服器功能或本端LMF (LLMF)。CgNB 110-2可支援一或多個功能,諸如自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154或SgNB 110-1 (若不同於CgNB 110-2)接收目標UE 105之位置的請求。CgNB 110-2可藉由獲得目標UE 105之一系列位置估計(例如,週期性或觸發位置)而協調目標UE 105之位置。CgNB 110-2可在其他gNB 110 (例如,SgNB 110-1及NgNB 110)中及/或目標UE 105中組態目標UE 105之位置量測。CgNB 110-2可藉由目標UE 105組態上行鏈路(UL)信號(例如,UL參考信號(RS)) (待由gNB 110量測)之傳輸及/或藉由gNB 110組態下行鏈路(DL) RS (待由目標UE 105量測)之傳輸。CgNB 110-2可自目標UE 105及/或自其他gNB 110接收目標UE 105之位置量測。CgNB 110-2可計算目標UE 105之位置估計。CgNB 110-2可將位置估計傳送至外部用戶端130。CgNB 110-2可歸因於目標UE 105之行動性支援CgNB至新SgNB的改變。
CgNB 110-2可為SgNB 110-1、另一NgNB 110或某一其他gNB 110。在此情況下,CgNB 110-2可相對於支援自UE 105之無線存取(例如,包含根據5G NR之資料、語音及發信)執行正常gNB 110之一些或所有功能,且可包含允許CgNB 110-2控制及支援UE 105之定位的額外能力(例如,在CgNB 110-2中之可被稱為LMC或LLMF的專用硬體元件中,及/或在CgNB 110-2之共用硬體元件上運行之額外軟體或韌體中)。CgNB 110-2可實際上為並不支援gNB 110功能之單獨實體伺服器。在此情況下,CgNB 110-2可被稱為「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然而,在當前描述中,CgNB 110-2以其名稱及縮寫保留術語「gNB」,即使其可能並非gNB。當使用基於位置之UE及/或LMF 152時CgNB 110-2可能不存在,其中目標UE 105或LMF 152將位置報告直接傳送至外部用戶端130,如本文中稍後描述。應注意,術語「LMC」及「LLMF」係指CgNB 110-2中之專用硬體或軟體元件(例如,其可為駐留在CgNB 110-2內之實體上單獨的伺服器),其中CgNB 110-2亦充當正常gNB 110 (例如,藉由支援自UE 105之NR無線存取)。相比之下,術語「LMC伺服器」及「LLMF伺服器」係指並不充當正常gNB 110 (例如,並不支援自UE 105之NR無線存取)的CgNB 110-2且在NG-RAN 112中僅(或主要)充當位置伺服器。
圖1亦展示使用者平面聚合器(UPA) 153。UPA 153為視情況選用之且使得外部用戶端130能夠藉由僅與UPA 153交互而接收多個目標UE之位置報告。當UPA 153並不存在時,外部用戶端130可能需要與每一目標UE 105之CgNB 110-2交互,外部用戶端130已針對每一目標UE 105發起位置報告,其可能效率較低(例如,當目標UE 105之CgNB 110-2改變時)及/或可造成CgNB 110-2及/或外部用戶端130之安全風險。UPA 153可避免對CgNB 110-2之需求以建立至多個外部用戶端之位置報告區段且針對外部用戶端建立至多個CgNB之位置報告區段。UPA 153亦可藉由鑑認及授權外部用戶端130及/或CgNB 110-2提供NG-RAN 112及/或外部用戶端130之安全。UPA 153可為5GCN 150之部分或可在5GCN 150外部(例如,可能與外部用戶端130相關聯)。
NG-RAN 112亦可包括:位置量測單元(location measurement unit;LMU) (圖1及圖2中未展示),其可自目標UE 105接收及量測信號但並不將信號傳輸至UE以用於正常網路操作,及/或位置傳輸單元(location transmission unit;LTU) (圖1及圖2中未展示),其傳輸待由目標UE 105量測之參考信號但並不自UE接收信號以用於正常網路操作。LMU或LTU可連接至一或多個其他gNB 110及/或AMF 154。LMU及LTU可組合在相同物理實體中。LTU及/或LMU亦可充當CgNB。
NG-RAN 112中之傳輸待由目標UE 105量測之DL參考信號(RS)以用於特定位置區段的實體一般被稱為「傳輸點」(TP)且可包括SgNB 110-1、CgNB 110-2 (若不同於SgNB 110-1)、NgNB 110-3、110-4及LTU (未展示)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情況下,SgNB 110-1、CgNB 110-2、NgNB 110-3、110-4及/或LTU可各自包括多個TP (例如,其中每一TP與不同小區相關聯及/或使用不同天線或一組不同天線元件)。
NG-RAN中之接收及量測由目標UE 105傳輸之UL信號(例如,RS)以用於特定位置區段的實體一般被稱為「接收點」(RP)且可包括SgNB 110-1、CgNB 110-2 (若不同於SgNB 110-1)、NgNB 110-3、110-4及LMU (未展示)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情況下,SgNB 110-1、CgNB 110-2、NgNB 110-3、110-4及/或LMU可各自包括多個RP (例如,其中每一RP與不同小區相關聯及/或使用不同天線或一組不同天線元件)。
應注意,圖1僅提供各種組件之一般化說明,可適當地利用該等組件中之任一者或全部且可視需要複製或省略該等組件中之每一者。特定言之,儘管僅說明一個UE 105,但將理解,許多UE (例如,數百、數千、數百萬個等)可利用通信系統100。類似地,通信系統100可包括較大或較小數目個SV 190、gNB 110、外部用戶端130及/或其他組件。所說明的連接通信系統100中之各種組件的連接包括資料及發信連接,其可包括額外(中間)組件、直接或間接實體及/或無線連接,及/或額外網路。此外,可重新配置、組合、分離、取代及/或省略組件,此取決於所要功能性。
雖然圖1說明基於5G之網路,但類似網路實施及組態可用於其他通信技術,諸如3G、長期演進(LTE)及IEEE 802.11 WiFi等。舉例而言,在使用無線區域網路(WLAN) (例如,IEEE 802.11無線電介面)的情況下,與NG-RAN相反,UE 105可與存取網路(AN)通信,且因此,組件112有時在本文中稱為AN或無線電存取網路(RAN),由術語「RAN」、「(R)AN」或「(R)AN 112」表示。在AN (例如,IEEE 802.11 AN)之情況下,AN可連接至非3GPP交互工作功能(N3IWF) (例如,在5GCN 150中) (圖1中未展示),其中N3IWF連接至AMF 154。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UE 105可為任何電子器件且可被稱為器件、行動器件、無線器件、行動終端、終端、無線終端、行動台(MS)、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SUPL)啟用終端(SET),或某一其他名稱。目標UE 105可為獨立器件或可嵌入於待監視或追蹤之另一器件中,例如,工廠工具或載具。此外,UE 105可對應於智慧型手錶、數位眼鏡、健身監視器、智慧型汽車、智慧型設備、手機、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PDA、追蹤器件、控制器件或某一其他攜帶型或可移動器件。UE 105可包括單個實體或可包括諸如在使用者可採用音訊、視訊及/或資料I/O器件及/或體感測器及單獨有線或無線數據機的個人區域網路中的多個實體。通常但未必,UE 105可使用一或多個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支援無線通信,該等無線電存取技術諸如GSM、分碼多重存取(CDMA)、寬頻CDMA (WCDMA)、LTE、高速率封包資料(HRPD)、IEEE 802.11 WiFi (亦稱作Wi-Fi)、Bluetooth® (BT)、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5G新無線電(NR) (例如使用NG-RAN 112及5GCN 150)等。UE 105亦可使用無線區域網路(WLAN)支援無線通信,該無線區域網路可使用例如數位用戶線(DSL)或封包纜線連接至其他網路(例如網際網路)。此等RAT中之一或多者之使用可允許UE 105與外部用戶端130 (例如,經由圖1中未展示之5GCN 150之元件,或可能經由閘道器行動位置中心(GMLC) 155)通信,及/或允許外部用戶端130接收(例如,經由GMLC 155)關於UE 105之位置資訊。
UE 105可藉由可包括NG-RAN 112之無線通信網路進入已連接狀態。在一個實例中,UE 105可藉由傳輸無線信號至NG-RAN 112中之蜂巢式收發器(諸如gNB 110)或接收來自該蜂巢式收發器之無線信號而與蜂巢式通信網路通信。收發器對於UE 105提供使用者及控制平面協定終止且可被稱為基地台、基地收發器台、無線電基地台、無線電收發器、無線電網路控制器、收發器功能、基地台子系統(BSS)、擴展服務集(ESS)或某一其他合適之術語。
在特定實施中,UE 105可具有能夠獲得位置相關量測之電路及處理資源。由UE 105獲得之位置相關量測可包括自屬於衛星定位系統(SPS)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 (諸如GPS、GLONASS、伽利略或北斗)之SV 190接收到之信號的量測,及/或可包括自固定在已知位置處的陸地傳輸器(例如,諸如gNB 110)接收到之信號的量測。UE 105、CgNB 110-2或UE 105可向其發送量測之單獨位置伺服器(例如,LMF 152)接著可使用若干定位方法中的任一者基於此等位置相關量測而獲得UE 105之位置估計,若干定位方法諸如GNSS、輔助GNSS (A-GNSS)、進階前向鏈路三角量測(Advanced Forward Link Trilateration;AFLT)、觀測到達時間差(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OTDOA)、WLAN (亦被稱為WiFi)定位、出發角(Angle of Departure;AOD)、到達角(Angle of Arrival;AOA)、多小區往返信號傳播時間(多RTT),或增強小區ID (ECID),或其組合。在此等技術(例如,A-GNSS、AFLT及OTDOA)中之一些中,可至少部分基於藉由傳輸器或衛星傳輸且在UE 105處接收的導頻、定位參考信號(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或其他與定位相關之信號,在UE 105處相對於固定在已知位置處的三個或多於三個陸地傳輸器(例如gNB 110)或相對於具有精確已知之軌道資料的四個或多於四個SV 190或其組合量測偽距離或時序差。
CgNB 110-2,或位置伺服器(諸如LMF 152)可能夠將定位輔助資料提供至UE 105,該定位輔助資料包括例如關於待量測之信號的資訊(例如,預期信號時序、信號寫碼、信號頻率、信號都蔔勒)、陸地傳輸器(例如,gNB 110)之位置及識別碼及/或信號、用於GNSS SV 190之時序及軌道資訊,從而促進定位技術,諸如A-GNSS、AFLT、OTDOA、AOD、多RTT及ECID。該促進可包括藉由UE 105改良信號獲取及量測精確性及/或在一些情況下,使得UE 105能夠基於位置量測計算其估計位置。舉例而言,LMC伺服器、LLMF伺服器、CgNB 110-2或其他位置伺服器(例如,LMF 152)可包含曆書,亦稱為基地台曆書(BSA),其指示蜂巢式收發器及/或本端收發器在一或多個特定區(諸如特定場地)中之位置及識別碼,且可提供描述由蜂巢式基地台或AP (例如,gNB 110)傳輸之信號的資訊,諸如傳輸功率及信號時序。UE 105可獲得用於自蜂巢式收發器及/或本端收發器接收到之信號的信號強度之量測(例如,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及/或可獲得信雜比(S/N)、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到達時間(TOA)、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或UE 105與蜂巢式收發器(例如,gNB 110)或本端收發器(例如,WiFi存取點(AP))之間的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UE 105可將此等量測傳送至LMC伺服器、LLMF伺服器、CgNB 110-2或另一位置伺服器,諸如LMF 152,以判定UE 105之位置,或在一些實施中,可使用此等量測以及輔助資料(例如,陸地曆書資料或GNSS衛星資料,諸如GNSS曆書及/或GNSS星曆表資訊)來判定UE 105之位置,該輔助資料自LMC伺服器、LLMF伺服器、CgNB 110-2或自另一位置伺服器(例如,LMF 152)接收,或由NG-RAN 112中之基地台(例如,gNB 110)廣播。
在OTDOA之情況下,UE 105可量測信號之間的參考信號時間差(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RSTD),該等信號諸如藉由收發器及基地台(例如,gNB 110)鄰近對傳輸之定位參考信號(PRS)、小區特有參考信號(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或追蹤參考信號(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RSTD量測可提供在UE 105處自兩個不同收發器接收到之信號(例如TRS、CRS或PRS)之間的到達時間差。UE 105可將量測之RSTD傳回至LMC伺服器、LLMF伺服器、CgNB 110-2或另一位置伺服器(例如,LMF 152),該等伺服器可基於量測之收發器的已知位置及已知信號時序計算UE 105之估計位置。在OTDOA之一些實施中,用於RSTD量測之信號(例如PRS或CRS信號)可藉由收發器準確同步至普遍通用時間,諸如GPS時間或經協調通用時間(UTC),例如,使用在每一收發器處之GPS或GNSS接收器以準確獲得該普遍通用時間。
在一些實施中,基於網路之定位方法可用於定位目標UE 105。利用此等方法,網路中之實體(諸如gNB 110及/或LMU)可量測藉由UE 105傳輸之UL信號。UL信號可包括或包含UL參考信號,諸如UL定位參考信號(PRS)。獲得位置量測之實體(例如,gNB 110及/或LMU)接著可將位置量測傳送至位置伺服器(例如,LMF 152或CgNB 110-2),該位置伺服器可計算目標UE 105之位置。UL位置量測的實例可包括RSSI、RSRP、RSRQ、TOA、Rx-Tx、AOA及RTT。基於網路之定位方法的實例可為上行鏈路到達時間差(Up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UTDOA)方法,其可利用由gNB 110及/或LMU獲得之TOA量測,該等量測之時序與普遍絕對時間(諸如GPS時間)精確地同步或對準。另一實例基於網路之定位方法可為ECID,其可利用RSSI、RSRP、RSRQ、TOA、Rx-Tx、AOA及RTT量測中的任一者。
利用UE輔助定位方法,UE 105可獲得位置量測(例如,用於gNB 110之RSSI、Rx-Tx、RTT、RSTD、RSRP及/或RSRQ的量測,或用於SV 190之GNSS偽距離、碼相位及/或載波相位的量測)並該等量測發送至執行位置伺服器功能之實體(諸如CgNB 110-2或LMF 152)以供用於UE 105之位置估計的計算。利用基於UE之定位方法,UE 105可獲得位置量測(例如,其可與用於UE輔助之定位方法的位置量測相同或類似)且可另外計算UE 105之位置(例如,藉助於由點對點構件自諸如LMF 152或CgNB 110-2之位置伺服器接收或藉由gNB 110廣播之輔助資料)。
UE 105之位置的估計可被稱為位置、位置估計、位置固定、固定、定位、定位估計或定位固定,且可為地理性的,因此提供UE 105之位置座標(例如,緯度及經度),位置座標可或可不包括海拔高度分量(例如,海平面以上之高度,地平面、樓層平面或地下室平面以上之高度或以下之深度)。替代地,UE 105之位置可表達為城市位置(例如表達為郵政位址或建築中之某一點或小區域(諸如特定房間或樓層)之名稱)。UE 105之位置亦可表達為區域或立體空間(地理上或以城市形式來定義),UE 105預期以某一機率或信賴等級(例如,67%、95%等)位於區域或立體空間內。UE 105之位置可進一步為相對位置,包含例如距離及方向或相對於在已知位置處之某一起點界定的相對X、Y (及Z)座標,該已知位置可在地理上或以城市術語或參考地圖、樓層平面圖或建築平面圖上指示的一點、區域或立體空間來界定。位置可表達為UE 105之絕對位置估計,諸如位置座標或位址,或表達為UE 105之相對位置估計,諸如距先前位置估計或已知絕對位置之距離及方向。UE 105之位置可包括線速度、角速度、線加速度、角加速度、UE 105之角定向,例如UE 105相對於固定全球或局部座標系統之定向,用於定位UE 105在觸發事件的標識,或此等之某一組合。舉例而言,觸發事件可包括區域事件、運動事件或速度事件。舉例而言,區域事件可為UE 105移動至所界定之區域中、移出該區域及/或保持在該區域中。舉例而言,運動事件可包括UE 105沿UE軌跡以一臨限直線距離或臨限距離移動。舉例而言,速度事件可包括UE 105達到最小或最大速度、速度之臨限增加及/或減小,及/或方向之臨限變化。在本文中含有之描述中,除非另外指明,否則術語位置之使用可包含此等變型中的任一者。當計算UE 105之位置時,通常求解局部x座標、y座標及可能的z座標,且接著(若需要)將本地座標轉換為絕對座標(例如,緯度、經度及高於或低於平均海平面之海拔高度)。
如圖1中所示,NG-RAN 112中之gNB 110的對可彼此連接,例如如圖1中所示直接連接或經由其他gNB 110間接連接。對5G網路之存取經由UE 105與gNB 110中之一或多者之間的無線通信而提供至UE 105,gNB 110可代表UE 105使用5G (例如,NR)提供對5GCN 150之無線通信存取。在圖1中,用於UE 105之伺服gNB (SgNB)被假定為gNB 110-1,但其他gNB (例如,gNB 110-2及/或gNB 110-3)可在UE 105移動至另一位置時充當伺服gNB或其可充當二級gNB以將額外輸貫量及頻寬提供至UE 105。圖1中之一些gNB 110 (例如gNB 110-3或gNB 110-4)可經組態以充當僅僅定位信標(在此處被稱為LTU),其可傳輸信號(例如,方向PRS)以輔助UE 105之定位但可能並不自UE 105或自其他UE接收信號。
如所提及,雖然圖1描繪經組態以根據5G通信協定通信之節點,但可使用經組態以根據其他通信協定(諸如LTE協定)通信的節點。經組態以使用不同協定通信之此類節點可至少部分由5GCN 150來控制。因此,NG-RAN 112可包括gNB、演進型節點B (eNB)或其他類型之基地台或存取點的任何組合。作為實例,NG-RAN 112可包括一或多個下一代eNB (ng-eNB) (未展示),其向UE 105提供LTE無線存取且可連接至5GCN 150中之實體(諸如AMF 154)。
gNB 110及/或ng-eNB可與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154通信,為了定位功能性,該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可與位置管理功能(LMF) 152通信。AMF 154可支援UE 105之行動性(包括小區變化及交遞)且可參與支援至UE 105之發信連接並可能幫助建立及發佈針對UE 105之由UPF 151支援的協定資料單元(PDU)區段。AMF 154之其他功能可包括:終止自NG-RAN 112之控制平面(CP)介面;終止自UE (諸如UE 105)之非存取層(NAS)發信連接;NAS加密及完整性保護;註冊管理;連接管理;可達性管理;行動性管理;存取鑑認及授權。
當UE 105對NG-RAN 112進行存取時,CgNB 110-2 (例如,CgNB 110-2,其包括LMC或LLMF或包含LMC伺服器或LLMF伺服器)或LMF 152可支援UE 105之定位,且可支援定位程序/方法,諸如輔助GNSS (A-GNSS)、觀測到達時間差(OTDOA)、即時動態(Real Time Kinematic;RTK)、精確點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差分GNSS (DGNSS)、增強小區ID (ECID)、到達角(AOA)、出發角(AOD)、多RTT、WLAN定位、UTDOA及/或其他定位方法。CgNB 110-2或LMF 152亦可處理例如自GMLC 155或NEF 159直接地或間接地接收到之UE 105之位置服務請求。在一些實施例中,實施LMF 152之節點/系統可另外或替代地實施其他類型之位置支援模組,諸如增強型伺服行動定位中心(Enhanced Serving Mobile Location Center;E-SMLC)或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UPL)定位平台(SLP)。應注意,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部分定位功能性(包括UE 105位置之導出)可在UE 105處執行(例如,使用藉由無線節點傳輸之信號的信號量測,及經提供至UE 105之輔助資料)。
GMLC 155可支援自外部用戶端130接收到之對於UE 105之位置請求,且可將此位置請求轉發至UE 105之伺服AMF 154。AMF 154接著可將位置請求轉發至LMF 152,該LMF 152可獲得UE 105之一或多個位置估計(例如,根據來自外部用戶端130之請求),且可將位置估計傳回至AMF 154,其可經由GMLC 155將位置估計傳回至外部用戶端130。GMLC 155可含有外部用戶端130之訂用資訊且可鑑認及授權來自外部用戶端130之對於UE 105之位置請求。GMLC 155可藉由將對於UE 105之位置請求發送至AMF 154來進一步初始化用於UE 105之位置區段,且可將UE 105之識別碼及經請求的位置類型(例如,當前位置或週期性或觸發位置之序列)包括於位置請求中。
AMF 154及gNB 110可使用新無線電定位協定A (其可被稱為NPPa或NRPPa)通信。NRPPa可定義於3GPP TS 38.455中且可與定義於3GPP TS 36.455中之LTE定位協定A (LPPa)相同、與其類似或為其之擴展,其中NRPPa訊息係在gNB 110與AMF 154之間傳送。此外,AMF 154及UE 105可使用3GPP技術規範(TS) 36.355或TS 37.355中定義之LTE定位協定(LPP)通信,其中LPP訊息係經由UE 105之伺服gNB 110-1在UE 105與伺服AMF 154之間傳送。舉例而言,LPP訊息可使用5G非存取層(NAS)協定在AMF 154與UE 105之間傳送。LPP協定可用於使用UE輔助之及/或基於UE之定位方法來支援UE 105之定位,該等定位方法諸如輔助GNSS (A-GNSS)、即時動態(RTK)、無線區域網路(WLAN)、觀測到達時間差(OTDOA)、AOD、AOA、多RTT,及/或增強小區識別碼(ECID)。NRPPa協定可用於使用基於網路之及網路輔助之定位方法支援UE 105之定位,該等定位方法諸如ECID及多RTT (例如,當與藉由gNB 110獲得或自UE 105之gNB 110接收到之量測一起使用時),及/或可由LMF 152使用以自gNB 110獲得位置相關資訊,諸如定義來自gNB 110之定位參考信號(PRS)傳輸以用於支援OTDOA、AOD及多RTT之參數。
gNB 110可使用下一代應用協定(Next Generation Application Protocol;NGAP) (例如,如3GPP TS 38.413中所定義)與AMF 154通信。NGAP可使得AMF 154能夠自目標UE 105之SgNB 110-1請求目標UE 105之位置,且可使得SgNB 110-1能夠將UE 105之位置傳回至AMF 154。
gNB 110可使用Xn應用協定(XnAP) (例如,如3GPP TS 38.423中所定義)彼此通信。XnAP可允許一個gNB 110請求另一gNB 110獲得目標UE 105之UL位置量測且傳回UL位置量測。XnAP亦可使得gNB 110能夠請求另一gNB 110傳輸下行鏈路(DL) RS或PRS以使得目標UE 105能夠獲得所傳輸之DL RS或PRS的DL位置量測。在一些實施中,XnAP可用於輸送屬於gNB 110之間的更高協定層級(例如,NRPPa)之位置相關訊息以請求UL位置量測及/或DL RS或PRS信號之傳輸,在此情況下,XnAP可僅用作gNB 110之對之間的輸送協定。
gNB (例如,SgNB 110-1)可使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協定(例如,如3GPP TS 38.331中所定義)與目標UE 105通信。RRC可允許gNB 110 (例如,SgNB 110-1)以自目標UE 105請求藉由gNB 110及/或藉由其他gNB 110傳輸之DL RS或DL PRS的位置量測且傳回位置量測。RRC亦可使得gNB 110 (例如,SgNB 110-1)能夠請求目標UE 105傳輸UL RS或PRS以使得gNB 110或其他gNB 110能夠獲得所傳輸之UL RS或PRS的UL位置量測。gNB (例如,SgNB 110-1)可使用更低協定層級,例如,層1 (L1)及/或層2 (L2)協定層級,進一步與目標UE 105通信,該更低協定層級可由UE 105使用以傳回位置量測。RRC亦可用於在UE 105與SgNB 110-1之間輸送一或多個LPP訊息,其中一或多個LPP訊息而非RRC用於自目標UE 105請求位置量測及/或請求目標UE 105傳輸UL RS或PRS。
藉由gNB 110使用NRPPa提供至LMF 152或使用XnAP及/或NRPPa提供至CgNB 110-2的資訊可包括用於PRS傳輸之時序及組態資訊及gNB 110之位置座標。LMF 152或CgNB 110-2接著可將此資訊中的一些或全部作為就LMF 152而言之LPP訊息中或就CgNB 110-2而言之RRC及/或LPP訊息中的輔助資料提供至UE 105。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中,自CgNB 110-2發送至UE 105 (例如,經由SgNB 110-1)之RRC訊息可包括嵌入式LPP訊息。
取決於所要功能性,自CgNB 110-2 (例如,經由SgNB 110-1)發送至UE 105之RRC及/或LPP訊息或自LMF 152發送至UE 105之LPP訊息可指導UE 105以進行各種事物中的任一者。舉例而言,LPP及/或RRC訊息可含有用於UE 105之用以獲得用於GNSS (或A-GNSS)、WLAN、AOD、多RTT及/或OTDOA (或某一其他定位方法)之量測的指令。在OTDOA之情況下,LPP或RRC訊息可指導UE 105獲得在由特定gNB 110支援(或由一或多個ng-eNB或eNB支援)的特定小區內傳輸之PRS信號之一或多個量測(例如,RSTD量測)。UE 105可在RRC及/或LPP訊息中將量測發回至CgNB 110-2或LMF 152。
在一些實施例中,LPP可藉由支援定位方法(諸如,用於NR無線電存取之OTDOA、多RTT及ECID)的NR或NG定位協定(NPP或NRPP)擴充或由其替換。舉例而言,LPP訊息可含有嵌入之NPP訊息或可由NPP訊息替換。
NG-RAN 112中之gNB 110亦可廣播定位輔助資料至諸如UE 105之UE。
如圖1中所說明,統一資料管理(UDM) 156可連接至GMLC 155。UDM 156類似於用於LTE存取之本籍用戶伺服器(HSS),且必要時,UDM 156可與HSS組合。UDM 156為含有用於UE 105之使用者相關及訂閱相關資訊之中心資料庫,且可執行以下功能:UE鑑認、UE標識、存取授權、註冊及行動性管理、訂閱管理及短訊息服務管理。
為支援服務,包括用於物聯網(IoT) UE的來自外部用戶端130之位置服務,網路開放功能(NEF) 159可包括於5GCN 150中。NEF亦可被稱為服務能力開放功能(SCEF),例如用於具有對EPC之LTE存取而非對5GCN 150之5G NR無線電存取之UE 105。NEF 159可向外部用戶端130支援有關5GCN 150及UE 105之能力及事件的固定開放(其接著可被稱為應用功能(AF))且可使得能夠將資訊自外部用戶端130固定提供至5GCN 150。在位置服務的上下文中,NEF 159可起作用以獲得UE 105之當前或最後已知位置,可獲得UE 105之位置變化的指示,或UE 105何時變為可用(或可達)的指示。外部用戶端130可直接存取NEF 159或可存取服務能力伺服器(SCS,圖1中未展示),該伺服器可代表外部用戶端130存取NEF 159,以便經由SCS將UE 105之位置資訊提供至外部用戶端130。NEF 159可連接至GMLC 155以支援UE 105之最後已知位置、當前位置及/或推遲之週期性及觸發位置。必要時,NEF 159可包括GMLC 155或可與GMLC 155組合。
使用者平面功能(UPF) 151可支援用於UE 105之語音及資料承載且可實現UE 105對諸如網際網路之其他網路的話音及資料存取。UPF 151功能可包括:至資料網路之互連的外部PDU區段點、封包(例如,網際網路協定(IP))路由及轉發、封包檢測及策略規則執行之使用者平面部分、用於使用者平面之服務品質(QoS)處置、下行鏈路封包緩衝及下行鏈路資料通知觸發。
2 說明類似於圖1中所展示之通信系統100的通信系統200,但其支援漫遊UE 105之定位。在通信系統200中,經由NG-RAN 112與UE 105通信的核心網路5GCN 150V為受訪網路之部分,亦即受訪公眾陸地行動網路(VPLMN),其與本籍網路5GCN 150H (其為本籍公眾陸地行動網路(HPLMN)之部分)通信。在通信系統200中,VPLMN 5GCN 150V包括與LMF 152通信之AMF 154。AMF 154亦與UDM 156通信,例如,在HPLMN 5GCN 150H中。VPLMN 5GCN 150V亦包括受訪閘道器行動位置中心(VGMLC) 155V,其類似於圖1之非漫遊通信系統100中之GMLC 155,且經命名為155V以指示其位於用於UE 105之受訪網路中。如圖2中所說明,VGMLC 155V連接至VPLMN 5GCN 150V中之AMF 154。
如所說明,HPLMN 5GCN 150H可包括可連接至VGMLC 155V (例如經由網際網路)的本籍GMLC (HGMLC) 155H。HGMLC 155H可類似於圖1之非漫遊通信系統中之GMLC 155,且經命名為155H以指示其位於用於UE 105之本籍網路中。VGMLC 155V及HGMLC 155H有時可共同地且一般在本文中被稱為GMLC 155。HGMLC 155H與外部用戶端130,以及HPLMN 150H中之UDM 156通信。HGMLC 155H可代表諸如外部用戶端130之外部用戶端提供對UE 105的位置存取。
HPLMN 5GCN 150H亦可包括可連接至HGMLC 155H之NEF 159。HGMLC 155H及NEF 159中之一或多者可例如經由另一網路(諸如網際網路)連接至外部用戶端130。在一些情況下,位於另一PLMN (圖2中未展示)中之請求GMLC (RGMLC)可(例如,經由網際網路)連接至HGMLC 155H以便代表連接至RGMLC之外部用戶端提供對UE 105的位置存取。
如進一步說明,HPLMN 5GCN 150H可包括可連接至VPLMN 5GCN 150V中之受訪UPF 151V (例如,經由網際網路)的本籍UPF 151H。UPF 151H及151V可類似於圖1之非漫遊通信系統中的UPF 151,且命名為151H及151V以分別指示UE 105在家庭網絡及受訪網路的位置。UPF 151H亦可直接地或經由UPA 153 (若存在)與外部用戶端130通信。
圖1及圖2亦經由加粗箭頭說明在高層級處可如何建立位置區段及在使用CgNB 110-2的情況下可如何支援位置報告。為了建立(或取消)用於目標UE 105之位置區段,可如加粗箭頭161及261所展示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路徑。利用控制平面(CP)路徑,使用控制平面程序,在該控制平面程序中外部用戶端130將位置請求發送至GMLC 155 (或在漫遊時HGMLC 155H)或NEF 159,其將對於目標UE 105之位置請求轉發至伺服AMF 154 (例如,在漫遊目標UE 105的情況下經由VGMLC 155V)。伺服AMF 154隨後將對於目標UE 105之位置請求轉發至SgNB 110-1,該SgNB 110-1充當位置區段之CgNB或將位置請求轉發至單獨CgNB 110-2。圖1及圖2僅展示經由GMLC 155或HGMLC 155H及VGMLC 155V而非經由NEF 159之位置建立。對於位置報告,可如加粗箭頭162、163、262及263所展示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路徑。利用使用者平面發信路徑,CgNB 110-2可經由以下各者藉由UPF 151 (或UPF 151V及UPF 151H,若目標UE 105正漫遊)將位置報告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在並未使用UPA 153時在CgNB 110-2與外部用戶端130之間的使用者平面連接,或在使用UPA 153時在CgNB 110-2與UPA 153之間的使用者平面連接及UPA 153與外部用戶端130之間的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UPF 151可支援至CgNB 110-2 (在此情況下並非至UE 105)之協定資料單元(PDU)區段,該區段可實現自CgNB 110-2對外部網路及諸如外部用戶端130之實體的IP (及可能地局域網(LAN))存取。使用者平面連接可在兩個端點並未在同一信任域中時使用加密及相互鑑認。此通常將針對CgNB 110-2與外部用戶端130之間、在UPA 153處於5GCN 150外部時在CgNB 110-2與UPA 153之間,或在UPA 153處於5GCN 150內部時在UPA 153與外部用戶端130之間的使用者平面連接而出現。
對於經由使用者平面自UE 105進行位置報告,可能不需要對目標UE 105之行動性狀態的限制。對於經由使用者平面自CgNB 110-2進行位置報告,UE 105可能需要保持在連接管理(CM)連接狀態中及RRC連接狀態或RRC非作用中狀態中以便UE 105始終具有SgNB 110-1。若目標UE 105轉變為CM閒置狀態,則CgNB 110-2可能不能夠存取目標UE 105 (例如,藉由目標UE 105重新組態DL位置量測或UL信號之傳輸)且可能並不知曉哪些gNB 110及LMU組態以獲得UL位置量測。若用於目標UE 105之伺服AMF 154保持知道定位區段且避免將目標UE 105置於CM閒置狀態,則目標UE 105可保持在CM連接狀態中。
3 展示協定分層300,其可在CgNB 110-2存在且將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傳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時使用。CgNB 110-2與UPF 151之間的協定分層對應於針對NG-RAN 112與5GCN 150之間的N2參考點所定義(例如,如3GPP TS 38.300及TS 23.501中所定義)的協定分層,其中差異在於CgNB 110-2亦支援網際網路協定(IP)層。當UPA 153並不存在時,UPF 151與外部用戶端130之間的協定分層對應於由UPF 151支援之至任何其他外部資料實體的協定分層。在較高層級處,CgNB 110-2及外部用戶端130支援傳輸控制協定(TCP)、視情況選用之安全輸送層(TLS),及由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UPL)解決方案之開放行動聯盟定義之超文字傳送協定(HTTP) (例如,HTTP/2)或使用者平面位置協定(ULP)。當UPA 153存在時,UPA 153截取IP、TCP及(若存在) TLS層且在CgNB 110-2與外部用戶端130之間中繼HTTP或ULP訊息。ULP之優勢可存在於ULP支援傳送目標UE 105之位置資訊(例如,位置估計)及支援使用TLS鑑認及加密中。HTTP之優勢可為實施影響低且由外部用戶端130廣泛支援。
圖3中所展示之協定分層允許CgNB 110-2將含有用於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的HTTP或ULP訊息傳送至外部用戶端130。TLS可用於實現相互鑑認且支援加密。TCP用於提供可靠傳送。由於gNB 110可已支援用於使用者平面存取之GPRS穿隧協定(GTP-U)、具有IP之使用者資料報協定(UDP/IP)及針對UPF 151之層1及2 (L1及L2),新的影響為添加IP、TCP、視情況選用之TLS及HTTP或ULP。若UPA 153存在於5GCN 150內部,則CgNB 110-2可能不需要TLS支援。
在一些替代性實施中,圖3中之HTTP或ULP可由不同協定替換,諸如簡單郵件傳送協定(SMTP)或簡單物件存取協定(SOAP),且若外部用戶端經由LAN被存取,則IP可由局域網(LAN)協定替換,或由局域網擴充。
對於正定位之每一目標UE,CgNB 110-2與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之間可能存在一個TCP連接及一個視情況選用之對應TLS區段。替代地,一個TCP連接及一個視情況選用之對應TLS區段可藉由用於支援一些或所有目標UE之位置報告而在多個UE當中共用,針對該等目標UE之位置報告需要藉由CgNB 110-2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在HTTP或ULP (或其他等效)協定層級處發送之位置報告可包括目標UE 105之識別碼或參考(例如,通用公共訂閱識別符(Generic Public Subscription Identifier;GPSI)或訂閱永久識別符(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用於外部用戶端130之識別碼或位址(例如,當位置報告經由UPA 153發送時)、正報告之位置區段引用或識別符及位置相關資訊。
4 展示協定分層400,其可在目標UE 105經由使用者平面發信將位置報告傳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時使用。該協定分層類似於圖3中之協定分層,其中UE 105使用IP、TCP、視情況選用之TLS及HTTP (例如,HTTP/2)或ULP將位置報告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UPA 153同樣為視情況選用之,且當其存在時,避免對外部用戶端130與正定位之每一目標UE 105之間的單獨TCP連接及TLS區段之需求。為將位置報告發送至UPF 151,UE 105可出於此目的使用由3GPP定義之協定而使用UE 105與UPF 151之間的PDU區段,該等協定包括NR實體層(PHY)、媒體存取控制(MAC)協定、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協定、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服務資料協定(SDAP)、GTP-U及UDP/IP。在圖4中使用ULP之優勢可廣泛存在於支援多個UE 105中之ULP以支援OMA SUPL定位解決方案。在UE 105中採用ULP支援以實現如本文中所描述之組合式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定位解決方案接著可具有低UE 105實施影響。
參與實體(例如,UE 105及gNB 110)中可能需要資訊,在此處被稱為「位置上下文資訊」,以支援UL及DL RS之傳輸、獲得UL及DL位置量測、將位置量測傳送至CgNB 110-2 (在使用時),及/或將位置報告輸送至外部用戶端130。
對於使用CgNB 110-2對一個目標UE 105進行位置報告,表1概括位置上下文資訊,其可儲存於可產生、更新或刪除此資訊之每種類型的實體及事件中。
實體 經儲存位置上下文資訊 產生、更新、刪除
CgNB -           來自對於目標UE之原始位置請求的資訊 -           參與RP、TP、SgNB (若不同於CgNB)、目標UE及外部用戶端的識別碼及/或位址 -           用於外部用戶端之安全資訊(例如,加密密鑰) -           位置區段引用 -           位置區段識別符 -           在每一RP中藉由CgNB組態之UL位置量測 -           在每一TP中藉由CgNB組態之DL RS傳輸 -           藉由目標UE中之CgNB組態之DL位置量測及UL RS傳輸 -           最近判定之UE位置資訊 -           最近接收到之UL及/或DL位置量測 -           位置報告上之統計資料(例如,到目前為止發送之位置報告的當前持續時間及數目) -           在接收對於目標UE之位置請求(例如,自AMF或SgNB)之後產生 -           在RP或目標UE中組態位置量測、在TP或目標UE中組態UL或DL RS之後,或在自RP、TP或目標UE接收回應之後更新 -           在CgNB並未改變時在目標UE之交遞或小區改變之後更新 -           在目標UE隨著CgNB之改變交遞或小區改變之後在舊CgNB中刪除 -           在目標UE隨著CgNB之改變交遞或小區改變之後且基於自舊CgNB接收到之位置上下文在新CgNB中產生
SgNB -           來自對於目標UE之原始位置請求的資訊 -           CgNB (若不同於SgNB)之位址 -           位置區段識別符 -           在接收對於目標UE之位置請求(例如,自AMF)之後產生 -           在目標UE交遞或小區改變至新SgNB之後在舊SgNB中刪除 -           在目標UE之交遞或小區改變之後且基於自舊SgNB接收到之位置上下文在新SgNB中產生
RP -           CgNB之識別碼或位址 -           位置區段識別符 -           藉由CgNB組態之UL位置量測 -           在需要UL位置量測時之目標UE的識別碼 -           在藉由CgNB在RP中組態UL位置量測之後產生 -           在藉由CgNB或藉由新CgNB在RP中重新組態UL位置量測之後更新
TP -           位置區段識別符 -           藉由CgNB組態之DL RS傳輸 -           在藉由CgNB在TP中組態DL RS傳輸之後產生 -           在藉由CgNB或藉由新CgNB在TP中重新組態DL RS傳輸之後更新
目標UE -           位置區段識別符 -           藉由CgNB組態之DL位置量測 -           藉由CgNB組態之UL RS傳輸 -           在藉由CgNB在目標UE中組態DL位置量測及/或UL RS傳輸之後產生 -           在藉由CgNB或藉由新CgNB在目標UE中重新組態DL位置量測及/或UL RS傳輸之後更新
1
位置區段識別符(例如,如表1中所示)可用於識別對於目標UE 105之位置請求及由CgNB 110-2使用之相關聯位置區段以支援該位置請求。位置區段識別符亦可用於使發信訊息及位置量測與位置區段相關聯。在UL位置量測之情況下,RP可將UL位置量測發送至CgNB 110-2且可將用於表達UL位置量測以允許CgNB 110-2使每一訊息與位置區段相關聯的位置區段識別符包括於每一訊息中。在DL位置量測之情況下,目標UE 105可將DL位置量測發送至當前SgNB 110-1且可將用於傳達DL位置量測之位置區段識別符包括於每一訊息(例如,每一RRC訊息)中。基於CgNB 110-2位址及儲存於SgNB 110-1中之位置區段識別符,SgNB 110-1接著可將DL位置量測轉發至CgNB 110-2 (若其與SgNB 110-1不同)。因此,目標UE 105並不需要知道CgNB 110-2之位址或識別碼,該CgNB 110-2可允許目標UE 105之交遞及小區改變而不需要用新CgNB之位址或識別碼來更新目標UE 105。
5 展示位置區段建立及報告程序以支援適用於CgNB 110-2之使用的VLLLS。程序詳細展示經由使用者平面發信之位置報告可由外部用戶端130請求且組態於參與實體中之方式。程序適用於如圖1中之通信系統100的非漫遊目標UE 105。
如圖5中所說明,外部用戶端130可將對於目標UE 105之位置請求發送至5GCN中之NEF 159 (經由NEF請求)或GMLC 155 (經由GMLC請求)。對於經由NEF 159之請求,執行階段1-4且省略階段5-8。對於經由GMLC 155之請求,省略階段1-4且執行階段5-8。對於經由NEF 159之請求,在階段1處發送至NEF 159之位置請求可包括:(i)目標UE 105之識別碼(例如,GPSI或SUPI);(ii)在階段21處之用於發送回位置報告之指標(例如,位置報告觸發事件,諸如區域事件觸發或UE運動觸發,或用於週期性發送位置報告之參數);(iii)服務品質(QoS)參數,諸如所需的位置精確度、位置報告延遲及位置報告可靠性;(iv)最小及/或最大位置報告間隔;(v)用於開始及停止位置報告之指標(例如,開始時間、停止時間、報告之最大數目、報告之最大持續時間);(vi)位置報告內容(例如,所支援之地理區域描述(GAD)形狀及UE速度及/或UE定向是否應被報告);(vii)外部用戶端之標識(例如,用戶端名稱、完全合格域名(FQDN)或IP位址);及/或(viii)稍後用於在階段21處識別位置報告之位置區段引用(例如,數字或文數字序列)。階段1處之位置請求亦可包括經由使用者平面發送位置報告(例如,在階段21處)之請求及位置報告應經由使用者平面發送至之位址(例如,IP位址、統一資源識別符(URI)或FQDN)及安全資訊。安全資訊可包括用於外部用戶端之一或多個加密及/或鑑認密鑰及標識,其可用於如稍後描述在CgNB 110-2與外部用戶端之間建立TLS區段。當階段21處之位置報告使用UPA 153時,安全資訊可能並不存在或可由NEF 159忽略。作為階段1之部分,NEF 159可鑑認外部用戶端130且驗證外部用戶端130經授權以定位目標UE 105。舉例而言,NEF 159可驗證用於目標UE 105之隱私要求(例如,藉由請求用於目標UE 105之儲存於UDM 156中的隱私要求)且隱私要求允許目標UE 105由外部用戶端130定位。
在圖5中之階段2處,若NEF 159並不知道目標UE 105之伺服AMF 154,則NEF 159可藉由調用Nudm_UEContextManagement_Get服務操作向UDM 156查詢伺服AMF 154之位址。UDM 156隨後傳回伺服AMF位址。
在階段3處,NEF 159藉由調用Namf_EventExposure訂用服務操作將在階段1處接收到之位置請求轉發至目標UE 105之伺服AMF 154。所轉發之位置請求可含有包括於階段1中之資訊中的一些或全部。伺服AMF 154可將確認接受位置請求之回應傳回至NEF 159。
應注意,在程序之變型中,NEF 159可經由UDM 156 (圖5中未展示)將位置請求發送至伺服AMF 154,在此情況下並不執行階段2。
在階段4處,NEF 159可將確認在階段1中發送之位置請求由網路接受之第一回應傳回至外部用戶端130。
應注意,在程序之變型中(圖5中未展示),NEF 159可在階段1之後將位置請求轉發至GMLC 155,在此情況下GMLC 155可執行階段6及7且將位置回應傳回至NEF 159。在此變型中,並未執行階段2及3。
在階段5處,對於經由GMLC之請求,位置請求可包括與階段1中所描述的對於經由NEF 159之位置請求相同的資訊或類似的資訊。作為階段5之部分,GMLC 155可鑑認外部用戶端130且驗證外部用戶端130經授權以定位目標UE 105 (例如,如階段1中關於NEF 159所描述)。
在階段6處,若GMLC 155並不知道目標UE 105之伺服AMF 154,則GMLC 155可藉由調用Nudm_UEContextManagement_Get服務操作向UDM 156查詢伺服AMF 154之位址。UDM 156隨後傳回伺服AMF 154位址。
在階段7處,GMLC 155藉由調用Namf_Location_ProvidePositioningInfo服務操作將在階段5處接收到之位置請求轉發至目標UE之伺服AMF 154。所轉發之位置請求可含有包括於階段5中之資訊中的一些或全部。伺服AMF 154可將確認接受位置請求之回應傳回至GMLC 155。
在階段8處,GMLC 155可將確認在階段5中發送之位置請求由網路接受之第一回應傳回至外部用戶端130。
在階段9 (其適用於經由NEF或GMLC之位置請求)處,伺服AMF 154等待目標UE變得可達(例如,若目標UE 105歸因於使用不連續接收(DRX)或功率節省模式(PSM)最初並非可達的)。
在階段10處,若目標UE 105並不處於CM連接狀態中(例如,不具有SgNB 110-1),則伺服AMF 154執行網路觸發服務請求以將目標UE置於CM連接狀態中。一旦UE處於CM連接狀態,則伺服AMF 154可藉由將訊息(例如,補充服務訊息)發送至目標UE 105而驗證目標UE隱私,該訊息指示目標UE 105之所請求位置且可能地識別外部用戶端130。目標UE 105 (例如,在通知目標UE 105之使用者且自該使用者獲得回應之後)可將指示位置請求是否被允許之回應傳回至伺服AMF 154。若位置請求不被允許,則伺服AMF 154可如在階段17至20處將指示位置請求不被目標UE 105接受的回應傳回至外部用戶端130,且可省略程序之其餘部分。
在階段11處,伺服AMF 154判定在NG-RAN 112中而非LMF 152中使用位置服務能力。此判定可在所有目標UE之伺服AMF 154中經組態(例如,若5GCN不含有LMF)或可係基於在階段3或階段7處接收到之位置請求的類型(例如,可基於包括QoS指定低延遲(諸如2秒或更小之延遲)的位置請求及/或經由使用者平面指定位置報告之位置請求)。伺服AMF 154隨後將NGAP訊息發送至目標UE 105之SgNB 110-1。NGAP訊息可包括「位置請求資訊」,其包含在階段3或階段7處由伺服AMF 154接收到之位置請求中之資訊中的一些或全部。在一些實施中,NGAP訊息可包括用於更高協定層級之訊息(例如,用於基於LMF服務之操作的訊息),其包括位置請求資訊。SgNB 110-1可儲存位置請求資訊中的一些或全部,該位置請求資訊可如表1中所描述在SgNB 110-1中形成目標UE 105之位置上下文的部分。
在階段12處,SgNB 110-1針對目標UE 105選擇CgNB 110-2。選定CgNB 110-2可為SgNB 110-1自身或可為另一gNB 110或並非gNB 110之伺服器(例如,LMC伺服器或LLMF伺服器)。選擇可基於SgNB 110-1之能力及位置請求的類型(例如,用於將位置報告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之指標、QoS及/或經由使用者平面發送位置報告之請求)。舉例而言,當SgNB 110-1具有支援該類型之位置請求的能力時,目標UE 105之SgNB 110-1可判定為充當CgNB 110-2。替代地,SgNB 110-1可選擇具有支援該類型之位置請求之能力的不同CgNB 110-2。
在階段13處,若在階段12處選定之CgNB 110-2並非SgNB 110-1,則SgNB 110-1將在階段11處接收到之XnAP訊息中之位置請求資訊轉發至選定CgNB 110-2 (例如,可轉發在階段11處接收到之任何更高協定層級訊息)。
在階段14處,在階段12處選定之CgNB 110-2 (亦即,SgNB 110-1或不同gNB 110或伺服器)組態目標UE 105之位置量測以支援在階段11或階段13處接收到之位置請求。在圖6中更詳細地描述階段14處之量測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階段14可在階段15及階段16之後發生。
在階段15處,若階段13發生(亦即,CgNB 110-2並非SgNB 110-1),則CgNB 110-2將確認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被激活之回應傳回至SgNB 110-1。回應可包括在階段16處待傳回至伺服AMF 154之位置報告(LR)訊息或待包括於在階段16處傳回之LR訊息中的LR資訊。
在階段16處,SgNB 110-1將確認對於目標UE 105之位置請求在CgNB 110-2中已激活之NGAP訊息傳回至伺服AMF 154。NGAP訊息包括當階段15發生時在階段15處接收到之LR資訊或LR訊息,或當階段15並不發生時(亦即,當SgNB 110-1包含CgNB 110-2時)源於SgNB 110-1之LR資訊或LR訊息。
在階段17處,對於來自NEF 159之請求(例如,在執行階段1-4的情況下或在NEF 159經由UDM 156將位置請求發送至伺服AMF 154的情況下),伺服AMF 154調用Namf_EventExposure通知服務操作以將階段1處之位置請求在CgNB 110-2中已激活之指示發送至NEF 159。
在階段18處,NEF 159將在階段17處接收到之指示轉發至外部用戶端130。
在階段19處,對於來自GMLC 155之請求(例如,在執行階段7的情況下),伺服AMF 154調用Namf_Location_EventNotify服務操作以將階段5 (或階段1,若NEF 159將位置請求轉發至GMLC 155)處之位置請求在CgNB 110-2中已激活之指示發送至GMLC 155。
在階段20處,GMLC 155將在階段19處接收到之指示轉發至外部用戶端130。
在階段21處,CgNB 110-2如圖7中更詳細地描述經由使用者平面執行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
在階段22處,目標UE 105、CgNB 110-2、GMLC 155、NEF 159或外部用戶端130可藉由直接地或間接地將位置取消請求發送至參與位置報告之其他實體而取消位置請求。其他實體參與位置報告可包括目標UE 105、CgNB 110-2、GMLC 155、NEF 159及外部用戶端130中之無論哪個並未發起位置取消且參與階段1-21中之至少一者。
6 展示藉由CgNB 110-2支援位置量測組態從而支援VLLLS之程序。程序可用於支援圖5中之階段14。程序適用於如圖1中之非漫遊目標UE 105。
在圖6中之階段1處,CgNB 110-2可藉由將RRC請求訊息發送至UE 105且自UE 105接收含有定位能力之RRC回應訊息而獲得目標UE 105之定位能力。在一些實施例中,RRC請求訊息及RRC回應訊息可各自分別包括含有能力之請求及定位能力的LPP訊息。若CgNB 110-2並非目標UE 105之SgNB 110-1,則CgNB 110-2可經由SgNB 110-1發送及接收階段1處之RRC訊息及/或LPP訊息(例如,藉由發送及接收XnAP訊息中之RRC訊息及/或LPP訊息)。在一實施例中,CgNB 110-2可自SgNB 110-1獲得階段1處之目標UE 105的定位能力(例如,藉由將XnAP請求發送至SgNB 110-1且自SgNB 110-1接收XnAP回應或藉由接收定位能力作為在圖5中之階段13處接收到之原始請求的部分)。在此實施例中,SgNB 110-1可在較早時間處自目標UE 105獲得目標UE 105之定位能力。
在階段2處,CgNB 110-2判定用於獲得目標UE 105之位置估計及其他位置資訊的一或多個定位方法。舉例而言,定位方法可包括ECID、多RTT、OTDOA、A-GNSS、RTK、AOA、AOD、感測器、WLAN及/或其他方法。定位方法可基於在階段1處獲得之UE 105定位能力及/或用於目標UE 105之位置請求的所請求QoS (例如,如在圖5中之階段11或階段13處接收到的)而判定。舉例而言,定位方法可僅包含指示為由目標UE 105支援且可支援或有助於支援所請求QoS之定位方法。CgNB 110-2亦可選擇一或多個接收點(RP)以獲得目標UE 105之UL位置量測,從而支援所判定之定位方法。RP可包括CgNB 110-2、SgNB 110-1 (若不同於CgNB 110-2)、一或多個NgNB 110及/或一或多個LMU。CgNB 110-2亦可判定待由每一RP獲得之一或多個UL位置量測及用於獲得UL位置量測之指標。UL位置量測可基於所判定之定位方法、位置QoS、及/或選定量測實體之定位能力(例如,如組態於CgNB 110-2中)而判定。舉例而言,UL位置量測可包括TOA、Rx-Tx、AOA、RSSI、RSRP、RSRQ中之一或多者。通常,用於獲得UL位置量測之指標將為以固定週期性間隔獲得量測。CgNB 110-2亦可判定待由目標UE 105獲得之一或多個DL位置量測及用於獲得DL位置量測之指標。DL位置量測可基於所判定之定位方法、位置QoS、及/或如在階段1處獲得之目標UE 105之定位能力而判定。舉例而言,DL位置量測可包括以下中之一或多者:TOA、Rx-Tx、RSTD、AOA、RSSI、RSRP、RSRQ、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WiFi AP RTT、WiFi AP RSSI及/或(例如,目標UE 105之相對位置及/或定向的)感測器量測。
在階段3 (其為視情況選用)處,CgNB 110-2可選擇包含gNB 110之一或多個傳輸點(TP)或gNB 110內之TP (例如,若不同於CgNB、CgNB 110-2,則選擇其他NgNB 110-3、110-4、SgNB 110-1)及/或LTU以傳輸稍後由目標UE 105量測之DL參考信號(RS),從而支援在階段2處選定之DL位置量測中的一些或全部。參考信號可包括定位參考信號(PRS)、追蹤參考信號(TRS)及其他類型的RS且可包括全向RS及/或方向性(例如,波束形成之) RS。CgNB 110-2接著可將XnAP訊息發送至並非CgNB 110-2之部分的每一選定TP,以藉由每一選定TP來組態DL RS之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階段3處發送至每一選定TP之XnAP訊息可包括NRPPa訊息,其含有藉由此選定TP組態DL RS之傳輸的資訊。經組態RS之傳輸時間可經定時與目標UE 105所需或選定之位置報告一致。舉例而言,若外部用戶端130在圖5中之階段1或階段5處以10秒請求目標UE 105之週期性位置報告,則CgNB 110-2可組態每一TP以緊接在每一10秒報告間隔之前在短時段(例如,100 ms至1秒)內傳輸RS。在選定TP已傳輸RS以支援其他UE之定位的情形中,CgNB 110-2可藉由請求RS之增加傳輸(例如,使用更高頻寬及/或更高傳輸頻率)而修改傳輸。可藉由將指示所需RS傳輸之XnAP訊息(可能包括NRRPa訊息)自CgNB 110-2發送至每一選定TP (除了CgNB 110-2以外)來支援組態。發送至每一TP之組態資訊可包括RS細節(例如,RF載波頻率、頻寬、持續時間及傳輸之週期性)及開始及終止時間。每一TP可將確認是否可執行所請求RS組態之回應傳回至CgNB 110-2。
在階段4 (其為視情況選用)處,若在階段2處選擇RP (其包括其他gNB 110或LMU或為其部分),則CgNB 110-2將請求待由目標UE 105傳輸之信號的UL位置量測之XnAP定位量測請求發送至每一RP。每一請求可指示稍後由目標UE 105傳輸之信號的類型(例如,其為UL PRS抑或其他類型之UL RS)且可包括信號之特性,諸如RF載波頻率、頻寬、傳輸之寫碼及時序。請求亦可指示所請求之UL位置量測的類型,且可指示該等量測之QoS (例如,精確度、獲得量測時之延遲、可靠性)。請求亦可指示一系列量測時刻,UL位置量測在該等量測時刻中之每一者處獲得。量測時刻可為週期性的,在此情況下,CgNB 110-2可提供週期性及開始時間以及終止時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階段4處發送至每一RP之XnAP定位量測請求訊息可為包括NRPPa訊息之XnAP輸送訊息,該NRPPa訊息含有藉由此RP組態UL位置量測之資訊中的一些或全部。
在階段5處,若階段4發生,則作為階段4之部分接收請求的每一RP將指示在階段4處請求之UL位置量測是否可被支援的XnAP定位量測回應(或含有NRPPa訊息之XnAP輸送訊息)發送至CgNB 110-2。在一些變型中,用於階段4及5之訊息(例如,XnAP及/或NRPPa訊息)可與用於支援階段3之訊息組合。
在階段6處,CgNB 110-2將RRC定位量測請求發送至目標UE 105 (例如,若與CgNB 110-2不同,則經由目標UE 105之SgNB 110-1)以藉由目標UE 105請求UL RS (例如,UL PRS)之UL傳輸,從而支援在階段2處選定之UL位置量測及/或藉由目標UE 105請求在階段2處選定之DL位置量測。RRC定位量測請求可包括關於所需UL RS之細節(例如,寫碼、頻寬、RF載波頻率、傳輸之頻率及時序,及/或用於傳輸之開始時間及終止時間)。請求可進一步指示DL位置量測之QoS (例如,精確度、獲得量測時之延遲、可靠性)及一系列量測時刻,在該等量測時刻中之每一者處藉由目標UE 105獲得DL位置量測。量測時刻可由以下定義:諸如固定週期性間隔之指標、諸如目標UE 105超過某一臨限距離之移動的觸發條件及/或開始時間及終止時間。通常,在此階段中之目標UE 105的量測時刻及在階段4中之RP的量測時刻將在時間上重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階段6處發送至目標UE 105之RRC定位量測請求訊息可為RRC輸送訊息,其包括LPP訊息,該LPP訊息含有藉由目標UE 105組態UL RS傳輸及/或DL位置量測之資訊中的一些或全部。在此實施例中,當CgNB 110-2並非SgNB 110-1時,CgNB 110-2可使用XnAP將LPP訊息傳送至SgNB 110-1,其中SgNB 110-1隨後在RRC輸送訊息中將LPP訊息轉發至目標UE 105。
在階段7處,目標UE 105將確認所請求UL RS傳輸及/或DL位置量測是否可由目標UE 105支援之RRC及/或LPP回應傳回至CgNB 110-2 (例如,若與CgNB 110-2不同,則經由SgNB 110-1)。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階段6之前且圖6中未展示,若CgNB 110-2並非SgNB 110-1,則CgNB 110-2可藉由UE 105自SgNB 110-1請求及獲得用於UL RS傳輸之組態資訊,以便確保藉由目標UE 105進行之UL RS傳輸使用並不干擾由SgNB 110-1支援之其他UE的UL及DL傳輸之UL RF載波頻率、頻寬及時序。在此等實施例中之一些中。SgNB 110-1而非CgNB 110-2隨後可將請求發送至UE 105以組態UL RS傳輸作為階段6之部分,在此情況下,用於UL RS傳輸之資訊可能並不作為階段6之部分藉由CgNB 110-2發送至目標UE 105。
在階段8處,在階段3處選定及組態之TP中之每一者傳輸(例如,以週期性間隔)可由目標UE 105接收及量測的DL RS。藉由每一TP進行之DL RS的傳輸可持續目標UE 105之一位置報告時段或直至DL RS之傳輸藉由CgNB 110-2或藉由另一CgNB 110-2 (若目標UE 105移至新SgNB 110-1)取消或重新組態為止。
在階段9處,若CgNB 110-2 (或SgNB 110-1)在階段6處藉由目標UE 105組態UL RS之傳輸,則目標UE 105開始傳輸經組態UL RS且可持續目標UE 105之一位置報告時段或直至UL RS之傳輸藉由CgNB 110-2 (或SgNB 110-1)或藉由另一CgNB 110-2 (若目標UE 105移至新SgNB 110-1)取消或重新組態為止。
7 展示藉由CgNB 110-2支援位置報告從而支援VLLLS之程序。程序可用於支援圖5中之階段21。程序適用於如圖1中之非漫遊目標UE 105。
在圖7中之階段1處,若CgNB 110-2與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 (當使用UPA 153時)之間當前不存在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其可用於發送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則CgNB 110-2建立與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 (若使用)的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此可在圖5中之階段15或階段16之後的任何時間發生。對於直接至外部用戶端130之位置報告,CgNB 110-2可使用在圖5中之階段11或階段13處接收的外部用戶端130之位址或識別碼來建立TCP連接,且使用在圖5之階段11或階段13處接收的任何加密及鑑認密鑰來建立TLS區段。對於經由UPA 153之位置報告,CgNB 110-2可使用UPA 153之經組態位址及視情況經組態加密及鑑認密鑰來建立與UPA 153的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UPA 153,若使用,可能已具有與外部用戶端130之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但若未使用,則可在已建立與CgNB 110-2之TCP連接及TLS區段之後或在階段7處自CgNB 110-2接收第一位置報告之後作為階段1之部分建立與外部用戶端130的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
在階段1之變型中,當ULP而非HTTP用於發送位置報告時,若當前不存在SUPL區段,則CgNB 110-2可建立與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之SUPL區段,其可包括如上文所描述建立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在此變型中,CgNB 110-2可指示(例如,在ULP層級處且視情況作為階段1之部分在SUPL START或SUPL TRIGGERED START訊息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時) SUPL區段與在圖5中之階段1或階段5處發送之位置請求相關聯。舉例而言,CgNB 110-2可包括作為圖7中之階段1的部分在SUPL START或SUPL TRIGGERED START訊息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時在圖5中之階段1或階段5處藉由外部用戶端130發送之位置區段引用。
在階段2處,若如在圖6中之階段6處CgNB 110-2先前請求目標UE 105獲得DL位置量測,則目標UE 105在圖6之階段6中指示之量測時刻中的每一者處獲得所請求之DL位置量測。
在階段3處,若選定(及組態) SgNB 110-1、CgNB 110-2、NgNB 110-3、110-4及/或LMU (圖7中未展示)中之一或多者以在圖6中之階段2、4及5處獲得UL位置量測,則SgNB 110-1、CgNB 110-2、NgNB 110-3、110-4及/或LMU獲得藉由目標UE 105傳輸之UL信號的UL位置量測。可如關於圖6之階段9所描述由目標UE 105傳輸UL信號。SgNB 110-1、CgNB 110-2、NgNB 110-3、110-4及/或LMU可如圖6中之階段4處所請求或在CgNB 110-2之情況下獲得UL信號的UL位置量測,如在圖6中之階段2處所判定。可如關於圖6之階段4所描述在一系列量測時刻中的每一者處獲得UL位置量測。
在階段4處,若階段3發生,則在階段3處獲得UL位置量測之SgNB 110-1、NgNB 110-3、110-4及/或LMU中的每一者在每一量測時刻之後將XnAP定位量測報告訊息發送至CgNB 110-2且包括關於量測時刻獲得之UL位置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階段4處發送至CgNB 110-2之XnAP定位量測報告訊息可為包括NRPPa訊息之XnAP輸送訊息,該NRPPa訊息含有在一量測時刻中獲得之UL位置量測。
在階段5處,若階段2發生,則目標UE 105在每一量測時刻之後將RRC定位量測報告發送至CgNB 110-2,且包括關於該量測時刻藉由目標UE 105獲得之DL位置量測。當CgNB 110-2與SgNB 110-1不同時,目標UE 105可將RRC定位量測報告發送至SgNB 110-1,該SgNB 110-1將該訊息轉發至CgNB 110-2。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階段5處發送至CgNB 110-2之RRC定位量測報告訊息可為包括LPP訊息之RRC輸送訊息,該LPP訊息含有在一量測時刻中藉由目標UE 105獲得之DL位置量測。在此實施例中,當SgNB 110-1並非CgNB 110-2時,SgNB 110-1可使用XnAP將LPP訊息轉發至CgNB 110-2。
在階段6處,CgNB 110-2基於在階段4中接收到之UL位置量測及/或在階段5中接收到之DL位置量測且根據在圖6中之階段2處判定的一或多個定位方法來判定目標UE 105之位置。CgNB 110-2亦可基於UL及/或DL位置量測來判定目標UE 105之其他位置資訊,諸如速度及/或定向。位置及任何其他位置資訊之判定可在每一單獨量測時刻中藉由CgNB 110-2執行,在每一單獨量測時刻中,在階段4及/或階段5處接收UL及/或DL位置量測。
在階段7處,基於在圖5中之階段11或階段13處接收到之用於報告目標UE 105之位置的指標,CgNB 110-2判定是否將在階段6處獲得之位置資訊報告至外部用戶端130。若CgNB 110-2判定報告位置資訊,則CgNB 110-2將位置報告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或在使用UPA 153時發送至UPA 153。位置報告可包括位置及在階段6處判定之任何其他位置資訊中的一些或全部以及目標UE 105識別碼(例如,GPSI或SUPI)、位置區段引用,及/或外部用戶端130的位址或指示。位置報告可根據關於圖3描述之協定分層作為使用者平面訊息而發送。當位置報告發送至UPA 153時,UPA 153可如關於圖3所描述使用單獨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將位置報告轉發至外部用戶端130。若HTTP用於在階段7處發送位置報告,則位置報告可包含HTTP POST訊息。若ULP用於在階段7處發送位置報告,則位置報告可包含ULP訊息,諸如SUPL POS訊息、SUPL POS INIT訊息或SUPL REPORT訊息。
在階段8處,視情況,外部用戶端130可將應答傳回至CgNB 110-2且若使用UPA 153,則經由UPA 153。若TCP層級處之應答被視為充分,則可能不需要應答。階段2至8可在每一量測時刻及/或每一位置報告中重複。在一些變型中,階段8處之應答或自外部用戶端130至CgNB 110-2之單獨訊息可請求位置報告之某一改變,諸如位置報告之更高或更低週期性、更高或更低位置QoS或位置報告之取消。若HTTP用於在階段7處發送位置報告,則階段8處之應答可包含HTTP狀態204 (無內容)訊息或HTTP狀態200 OK訊息。
在圖7中所展示之程序的一個變型中,在此處被稱為「控制平面變型」,階段7處之位置報告及階段8處之位置報告應答可經由控制平面而非經由使用者平面發送。對於控制平面發送,CgNB 110-2可將位置報告發送至SgNB 110-1 (若不同於CgNB 110-2)。SgNB 110-1接著可將位置報告轉發至目標UE 105之伺服AMF 154,該伺服AMF 154將位置報告轉發至GMLC 155或NEF 159,該GMLC 155或NEF 159隨後將位置報告轉發至外部用戶端130。除了沿用於建立位置報告區段之位置請求的相反方向發送該位置報告之外,用於利用控制平面變型將位置報告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之發信路徑可與用於如關於圖5所描述針對目標UE 105建立位置報告區段的發信路徑相同或類似。當經由使用者平面發送位置報告並不由PLMN或外部用戶端130支援時,可使用控制平面變型。然而,其可能產生比使用使用者平面更高的延遲。
歸因於目標UE 105之運動及/或其他因素,諸如無線覆蓋或網路負載量之變化,目標UE 105可改變伺服小區,且因此,可被分配新SgNB 110-1。當此發生時,若當前CgNB 110-2不具有連接性(例如,Xn連接性),則CgNB 110-2亦可能需要改變為新SgNB 110-1或目標UE 105之一或多個新RP及/或新TP,該等新RP及/或新TP可為獲得UL位置量測及/或傳輸DL RS所需的。CgNB 110-2之改變可能要求目標UE 105之位置量測的部分或完全重新組態,此係由於在圖6中之階段2處選定的RP將需要將UL位置量測發送至新CgNB而非舊CgNB 110-2。量測重新組態可能要求新及/或舊CgNB 110-2與RP之間的大量發信,大量發信可消耗網路資源且可能干擾(例如,延遲或防止)獲得位置量測及發送位置報告。若當前CgNB 110-2具有至新SgNB 110-1之連接性且可存取任何新RP及新TP,該等新RP及新TP可為獲得UL位置量測及/或將DL RS傳輸至目標UE 105所需的,則可因此較佳為不改變CgNB 110-2。
8 ,其拆分成 8A 8B ,展示藉由目標UE 105之CgNB在RRC連接狀態或RRC非作用中狀態中之有可能的改變而支援SgNB之改變的程序。圖8亦區分三種情況,針對不同類型的SgNB及CgNB改變被稱為情況A、情況B及情況C。此等係基於藉由當前SgNB 110-1 (在此處被稱為「舊SgNB 110-1」)執行之判定,該判定係關於在交遞或小區改變之後且利用所需QoS之支援,當前CgNB (在此處被稱為「舊CgNB 110-2」)是否具有至新SgNB 110-1'及至充足RP及TP之發信連接性以使得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舊CgNB 110-2處繼續。此判定之結果為「充分連接性」或「不充分連接性」。該三種情況隨後定義如下。情況A對應於不具有CgNB之改變的「充分連接性」;情況B對應於具有CgNB之改變的「充分連接性」;且情況C對應於「不充分連接性」(且具有CgNB之改變)。
取決於目標UE之行動性及網路連接性的程度,可能的係一些PLMN可能不需要支援情況C而非可能地情況B。舉例而言,對於工廠、倉庫或其他單一建築中之物件的位置,在提供無線覆蓋之所有gNB互連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支援僅情況A。
如圖8中所說明,若SgNB之改變發生在目標UE 105之RRC連接狀態中,則執行階段1至4且省略階段5至10。若SgNB之改變發生在目標UE 105之RRC非作用中狀態中,則省略階段1至4且執行階段5至10。
在圖8中之階段1處,對於RRC連接狀態,舊SgNB 110-1判定交遞為目標UE 105所需且選擇新小區及/或新SgNB 110-1'。
在階段2處,舊SgNB 110-1如上文所描述判定新小區及/或新SgNB 110-1'之連接性。此為二元決策,其中判定之結果為「充分連接性」或「不充分連接性」。
在階段3處,作為正常交遞程序(例如,如3GPP TS 38.300及TS 23.502所描述)之部分,舊SgNB 110-1將交遞請求訊息發送至新SgNB 110-1'。交遞請求訊息可直接經由Xn介面(且可能地經由一或多個中間gNB 110)發送或在AMF之改變作為交遞之部分發生時可經由舊伺服AMF 154及新伺服AMF 154發送。舊SgNB 110-1如表1所描述將SgNB 110-1位置上下文包括於交遞請求中。當階段2處之判定為「充分連接性」時,舊SgNB 110-1亦將舊CgNB 110-2的位址包括於交遞請求中。舊SgNB 110-1可進一步包括階段2中之判定的結果。
在階段4處,交遞程序之其餘部分如3GPP TS 38.300及TS 23.502中所描述的發生。
在階段5處,對於RRC非作用中狀態,且作為並不特定地與位置報告相關聯之正常UE 105操作之部分,目標UE 105判定轉變為RRC連接狀態(例如,以便如圖7中之階段5處發送及接收資料或發送UL位置量測)或發起基於RAN之通知區域(RNA)更新,例如,歸因於改變RNA或由於週期性RNA更新。
在階段6處,目標UE 105將RRC回復請求訊息發送至與目標UE 105之新小區相關聯的新SgNB 110-1'。RRC回復請求包括在UE 105偵測時在階段5處之新RNA中的RNA更新之指示且亦包括舊SgNB 110-1之標識。
在階段7處,若舊SgNB 110-1自新SgNB 110-1'可達,則新SgNB 110-1'將擷取UE上下文請求訊息發送至舊SgNB 110-1。階段5至7可如3GPP TS 38.300及TS 23.502中所定義之執行而無需位置報告之任何改變。
在階段8處,舊SgNB 110-1如關於階段2所描述判定新SgNB 110-1'之連接性。
在階段9處,舊SgNB 110-1如3GPP TS 38.300所描述將擷取UE上下文回應訊息傳回至新SgNB 110-1'以將目標UE 105之資訊提供至新SgNB 110-1'。舊SgNB 110-1亦將舊SgNB 110-1位置上下文包括於擷取UE上下文回應中。當階段8處之判定為「充分連接性」時,舊SgNB 110-1進一步將舊CgNB 110-2的位址包括於擷取UE上下文回應中。舊SgNB 110-1可進一步包括階段8中之判定的結果。
在階段10處,用於將目標UE 105轉變為RRC連接狀態或完成RNA更新之程序的其餘部分如3GPP TS 38.300中所描述之發生。
取決於階段2或階段8中之連接性判定及是否需要CgNB之改變,可執行圖8A及圖8B中之不同階段。若在階段2或階段8中判定「充分連接性」且新SgNB 110-1'及舊CgNB 110-2判定不需要CgNB之改變(情況A),則執行階段11至13且省略階段14至26。若在階段2或階段8中判定「充分連接性」且新SgNB 110-1'或舊CgNB 110-2判定需要CgNB之改變(情況B),則執行階段14至19及階段26且省略階段11至13及20至25。若在階段2或階段8中判定「不充分連接性」(情況C),則執行階段20至26且省略階段11至19。應注意,自新SgNB 110-1'之視角來看,當舊CgNB 110-2而非新SgNB 110-1'判定情況B需要CgNB之改變時,階段11及階段15可能看起來相同。
在圖8中之階段11處,對於情況A,新SgNB 110-1'基於在階段3或階段9處接收到之舊CgNB 110-2位址將XnAP行動性指示訊息發送至舊CgNB 110-2。新SgNB 110-1'將其自身位址及目標UE 105之新伺服小區的識別碼包括於訊息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階段11處發送至舊CgNB 110-2之XnAP行動性指示訊息可為包括NRPPa訊息之XnAP輸送訊息,該NRPPa訊息含有新SgNB 110-1'之位址及新伺服小區的識別碼。
在階段12處,舊CgNB 110-2可視情況藉由一些RP重新組態UL位置量測及/或可視情況基於新SgNB 110-1'位址及/或新伺服小區識別碼藉由一些TP重新組態DL RS之傳輸。由於新SgNB 110-1'位址及/或新伺服小區識別碼可指示目標UE 105之一定運動,某些先前RP (例如,如圖6中之階段2處所選定)可能不再能夠獲得藉由目標UE 105傳輸之UL信號的精確UL位置量測,及/或一些先前TP (例如,如圖6之階段2處所選定)可能不再能夠有效地傳輸可由目標UE 105精確量測之DL RS。然而,可能存在尚未由舊CgNB 110-2選定之其他RP,其可獲得藉由目標UE 105傳輸之UL信號的精確UL位置量測。類似地,可能存在尚未由舊CgNB 110-2選定之其他TP,其可有效地傳輸可由目標UE 105精確量測之DL RS。舊CgNB 110-2因此可判定:(i) RP集合,在此處被稱為「RP集1」,其中將取消進行中的UL位置量測;(ii) RP集合,在此處被稱為「RP集2」,其中將請求新UL位置量測;(iii) TP集合,在此處被稱為「TP集1」,其中將取消進行中的DL RS傳輸;及/或(iv) TP集合,在此處被稱為「TP集2」,其中將請求新DL RS傳輸。舊CgNB 110-2接著可藉由針對TP集1及TP集2中之TP執行類似於圖6之階段3的階段且藉由針對RP集1及RP集2中之RP執行類似於圖6之階段4及5的階段而執行重新組態,其中,在TP集1及RP集1之情況下,藉由舊CgNB 110-2發送請求取消之訊息而非對新傳輸或新量測之請求。在舊CgNB 110-2已重新組態TP及RP集合1及2中之TP及RP之後(或可能地之前),舊CgNB 110-2可執行類似於圖6之階段6及7的階段以藉由目標UE 105重新組態DL位置量測及可能地UL RS傳輸。舉例而言,舊CgNB 110-2可請求目標UE 105停止獲得藉由TP集1中之TP傳輸之DL RS的DL位置量測且替代地開始獲得藉由TP集2中之TP傳輸之DL RS的DL位置量測。在重新組態之後,TP集1中之TP可停止圖6之階段8的DL RS傳輸,TP集2中之TP可如圖6之階段8開始DL RS傳輸,且若舊CgNB 110-2請求目標UE 105 UL RS傳輸之改變,則目標UE 105可修改圖6之階段9的UL RS傳輸。
在階段13處,位置報告如關於圖7之階段2至8所描述繼續(例如,相對於不在TP及RP集合1及2中之任何TP及RP)且具有以下差異。在圖7中之階段2處,目標UE 105獲得TP集2中之新TP的DL位置量測且停止獲得TP集1中之舊TP的DL位置量測。類似地,在圖7中之階段3處,RP集2中之新RP開始獲得藉由目標UE 105傳輸之UL信號的UL位置量測,且RP集1中之舊RP停止獲得藉由目標UE 105傳輸之UL信號的UL位置量測。在圖6中之階段4及5處將位置量測傳送至舊CgNB 110-2可能如前所描述繼續,差異在於RP集2中之新RP目前在階段4處將目標UE 105之UL位置量測發送至舊CgNB 110-2,而RP集1中之舊RP停止發送目標UE 105之UL位置量測。
在圖8中之階段14處,對於情況B,新SgNB 110-1'可選擇新CgNB 110-2'。新CgNB 110-2'之選擇可基於:(i)如在階段3或階段9處接收到之舊CgNB 110-2的識別碼;(ii)新SgNB 110-1'識別碼或新伺服小區識別碼;(iii)舊CgNB 110-2之能力(例如,若組態於新SgNB 110-1'中);及/或(iv)新CgNB 110-2'之能力(例如,若組態於新SgNB 110-1'中)。舉例而言,若舊CgNB 110-2遠離新伺服小區以使得舊CgNB 110-2 (若舊CgNB 110-2為gNB 110)不再為目標UE 105之NgNB 110,則新SgNB 110-1'可決定選擇為目標UE 105之NgNB 110的新CgNB 110-2',例如,可選擇新CgNB 110-2'作為新SgNB 110-1'。替代地,若舊CgNB 110-2不具有用於目標UE 105之新SgNB 110-1'及/或新NgNB 110的完整基地台曆書(BSA)資料,以使得舊CgNB 110-2可能不能夠如在階段12處恰當地執行重新組態或如在圖7之階段6處繼續位置計算,則新SgNB 110-1'可能決定選擇具有用於新SgNB 110-1'及新NgNB 110之完整BSA資料的新CgNB 110-2'。在階段14處之對新CgNB 110-2'的選擇為視情況選用且可能未必總是針對情況B發生。
在階段15處,新SgNB 110-1'如關於階段11所描述將XnAP行動性指示訊息發送至舊CgNB 110-2。然而,除關於階段11描述之動作以外,新SgNB 110-1'將在階段14處選定之任何新CgNB 110-2'的位址包括於訊息中。
在階段16處,若舊CgNB 110-2在階段15處接收新CgNB 110-2'之位址,則跳過階段16。否則,舊CgNB 110-2如關於階段14之藉由新SgNB 110-1'進行之選擇所描述選擇新CgNB 110-2'。
在階段17處,舊CgNB 110-2將XnAP位置上下文傳送訊息發送至新CgNB 110-2'且包括如表1中所描述之舊CgNB 110-2位置上下文。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階段17處發送至新CgNB 110-2'之XnAP位置上下文傳送訊息可為包括較高層級協定訊息(例如,NRPPa訊息)之XnAP輸送訊息,該較高層級協定訊息含有舊CgNB 110-2位置上下文。
在階段18處,新CgNB 110-2'如關於舊CgNB 110-2之階段12所描述且基於如在階段17處自舊CgNB 110-2接收到之位置上下文所指示的UL及DL位置量測及UL及DL RS傳輸之當前組態來執行目標UE 105的量測重新組態。然而,除在一些RP及TP中添加及/或取消UL位置量測及/或DL RS傳輸以外,新CgNB 110-2'亦將XnAP定位量測請求(或XnAP輸送訊息中之等效NRPPa訊息)發送至每一先前選定之RP,其中UL位置量測並未改變,從而告知RP現將XnAP定位量測報告發送(如在圖7中之階段4處)至新CgNB 110-2'而非舊CgNB 110-2。新CgNB 110-2'可能不需要向目標UE 105告知CgNB之改變,此係由於新SgNB 110-1'可將自目標UE 105接收到之DL位置量測轉發至新CgNB 110-2'。新CgNB 110-2'亦可能不需要向舊CgNB 110-2告知CgNB之改變,此係由於舊CgNB 110-2已知道此情況。
在階段19處,新CgNB 110-2'將確認新CgNB 110-2'能夠繼續進行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的應答發送至舊CgNB 110-2。除了與支援藉由用於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的舊CgNB 110-2執行(或在其中)之RP及/或TP功能相關的資訊以外,舊CgNB 110-2接著可刪除目標UE 105之位置上下文資訊。
在階段20處,對於情況C,舊SgNB 110-1將XnAP行動性指示訊息(或含有NRPPa訊息之XnAP輸送訊息)發送至舊CgNB 110-2,該訊息具有SgNB之改變的指示,其中判定「不充分連接性」。
在階段21處,基於在階段20處接收到之「不充分連接性」之指示,舊CgNB 110-2執行類似於圖6之階段3至7的階段以在選定RP、TP及目標UE 105中取消先前經組態以支援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的所有UL位置量測、所有DL位置量測、所有UL RS傳輸及所有DL RS傳輸。舊CgNB 110-2隨後刪除所有位置上下文資訊。
在階段22處,基於在階段3或階段9處接收到之「不充分連接性」的指示或基於進行此判定之新SgNB 110-1',新SgNB 110-1'如關於圖5之階段12所描述選擇新CgNB 110-2'。
在階段23處,若在階段22處選擇之新CgNB 110-2'並非新SgNB 110-1',則新SgNB 110-1'將包括於XnAP輸送訊息中之XnAP訊息或NRPPa訊息中的在階段3或階段9處接收到之舊SgNB 110-1位置上下文轉發至選定之新CgNB 110-2'。
在階段24處,在階段22處選定之新CgNB 110-2' (亦即,新SgNB 110-1'或不同gNB 110或LMC伺服器或LLMF伺服器)完全組態目標UE 105之新位置量測以支援如由在階段3、9或23處接收到之舊SgNB 110-1位置上下文指示的位置請求。在階段24處之量測組態可如圖6中所描述。
在階段25處,若階段23發生(亦即,新CgNB 110-2'並非新SgNB 110-1'),則新CgNB 110-2'將確認目標UE 105之位置報告被激活之回應傳回至新SgNB 110-1'。在一個變型中,在階段23及25處發送之訊息可分別與在圖5之階段13及15處發送之訊息類型相同(例如,可各自為含有用於更高協定層級(諸如基於LMF服務之操作)之訊息的XnAP訊息)。利用此變型,對新SgNB 110-1'及新CgNB 110-2'支援階段23至25之影響可極類似或甚至等同於支援圖5之階段13至15所需的影響。
在階段26處,對於情況B及情況C,位置報告如關於圖7所描述繼續,差異在於位置報告現根據在階段24中執行之量測組態或在階段18中執行之量測重新組態而由新CgNB 110-2'執行。
在一個實施例中,位置報告可藉由目標UE 105使用基於UE之位置執行且其中位置報告藉由目標UE 105經由使用者平面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而非使用CgNB 110-2報告目標UE 105之位置。至於使用CgNB 110-2進行位置報告,可藉由外部用戶端130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及程序而建立位置區段。在一個變型中,CgNB 110-2可用於藉由如或類似於圖6中所描述的執行位置量測組態而協調位置報告。然而,圖7中之位置報告可經由使用者平面由目標UE 105進行之位置報告替換。在另一變型中,CgNB 110-2可用於輔助UE 105進行之位置判定,其中UE 105借助於CgNB 110-2執行gNB 110中之位置量測組態、判定UE 105位置且經由使用者平面執行位置報告。在又一變型中,其在下文關於圖9更詳細地描述,可能不存在CgNB 110-2且實際上位置報告可受5GCN 150中之LMF 152控制。此變型可類似於用於5GCN之週期性及經觸發5G核心行動終止位置請求(5G Core Mobile Terminated Location Request;5GC-MT-LR)程序,如3GPP TS 23.273中所描述,差異在於該等位置報告係經由使用者平面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
9 展示藉由目標UE 105使用使用者平面進行位置報告之一個實例的程序。圖9適用於如在圖2中之通信系統200中的漫遊目標UE 105。用於如在圖1中之通信系統100中的非漫遊目標UE 105之程序可包含圖9中所展示之程序的子集。
在圖9中之階段1處,外部位置服務(LCS)用戶端130將對於目標UE 105之週期性或觸發位置事件的位置請求發送至目標UE 105之HPLMN 5GCN 150H中的HGMLC 155H。位置請求提供所請求的位置報告之類型及相關聯參數。對於週期性位置,請求包括連續位置報告之間的時間間隔、報告之總數及位置QoS。對於區域事件之經觸發報告,請求包括:目標區域之細節,待報告之觸發事件為目標UE 105在目標區域內部、進入還是離開目標區域,事件報告是否應包括UE位置估計且若如此,位置QoS及報告之持續時間。對於運動事件之經觸發報告,請求包括:用於觸發位置報告之臨限線性距離、事件報告是否應包括UE位置估計且若如此,位置QoS及報告之持續時間。在階段1處可能請求多於一種類型之位置報告(例如,外部用戶端130可請求區域事件或運動事件之週期性位置及經觸發位置報告)。位置請求亦可包括使用者平面資訊。使用者平面資訊可包括經由使用者平面發送位置報告之請求及位置報告應經由使用者平面發送至之位址(例如,IP位址、FQDN或URI)及安全資訊。安全資訊可包括一或多個加密及/或鑑認密鑰及外部用戶端130之標識,該標識可能可用於在目標UE 105與外部用戶端130之間建立TLS區段。當位置報告使用UPA時,安全資訊可能不存在或可由HGMLC 155H忽略。在階段1處發送之位置請求亦可包括關於圖5之階段1描述的資訊中之一些或全部,例如,可包括位置區段引用以識別稍後在階段25處發送之位置報告。
應注意,外部LCS用戶端130可實際上為如關於圖5所描述經由NEF 159存取HGMLC 155H之網路功能(NF)或應用功能(AF)。
在圖9中之階段2處,HGMLC 155H可藉由向UDM 156查詢UE 105之隱私訂用資訊且隨後驗證外部用戶端130被允許接收UE 105之位置資訊而驗證目標UE 105隱私要求。若目標UE 105並不允許被定位,則跳過後續階段。
在階段3處,HGMLC 155H藉由目標UE 105之GPSI或SUPI針對目標UE 105之本籍UDM 156調用Nudm_UECM_Get服務操作以獲得伺服AMF 154位址及視情況VGMLC 155V位址及目標UE 105之當前存取類型。
應注意,HGMLC 155H亦可如3GPP TS 23.271中所描述向(圖9中未展示之)目標UE 105的HSS查詢伺服行動性管理實體(MME)之位址。接著可執行用於3GPP TS 23.271中所描述的週期性及經觸發位置之推遲EPC-MT-LR程序而非圖9中之階段4至35,例如,在HSS傳回MME位址但UDM 156並不傳回AMF位址時。在此情況下,推遲之EPC-MT-LR程序亦可藉由UE 105經由使用者平面調用位置報告,該程序可類似於下文關於圖9所描述。
在階段4處,若VGMLC 155V位址在階段3中並未傳回,則HGMLC 155H可使用HPLMN 5GCN 150H中之網路儲存庫功能(NRF)服務以基於在階段3中接收到之AMF 154位址中所含之VPLMN標識來在VPLMN 5GCN 150V中選擇可用VGMLC 155V。HGMLC 155H將位置請求轉發至VGMLC 155V且包括AMF 154位址、目標UE 105識別碼(例如,SUPI)、在階段3處接收到之任何存取類型及對於目標UE 105之任何隱私要求。HGMLC 155H亦包括HGMLC 155H之聯繫位址(亦稱為通知目標位址,例如,URI)及待用於在階段19及30處進行事件及位置報告之位置推遲請求(LDR)參考號(亦稱為通知相關性ID)。HGMLC 155H進一步包括在階段1處接收到之任何使用者平面資訊且可包括在階段1處接收到之其他資訊,諸如位置區段引用及所請求之經報告的週期性及/或觸發位置的類型。
在階段5處VGMLC 155V調用Namf_Location_ ProvidePositioningInfo請求服務操作以將包括在階段4處接收到之所有資訊的位置請求轉發至伺服AMF 154。VGMLC 155V可視情況判定LMF 152且隨後包括在發送至AMF 154之請求中的LMF 152識別碼。
在階段6至8處,若AMF 154支援週期性及觸發位置之推遲位置請求,則AMF 154經由VGMLC 155V及/或HGMLC 155H將應答傳回至外部LCS用戶端130,該應答指示接受對於位置之請求。此時,VGMLC 155V可視情況釋放用於位置請求之資源。
應注意,由於視情況之最佳化,可能不使用VGMLC 155V。在此情況下,HGMLC 155H調用Namf_Location_ ProvidePositioningInfo請求服務操作以將位置請求直接轉發至AMF 154,而非執行階段4至7。AMF 154隨後將應答直接傳回至HGMLC 155H。
在階段9處,若目標UE 105當前並不可達(例如,使用DRX或PSM),則AMF 154等待目標UE 105變得可達。
應注意,在目標UE 105移動至另一AMF或支援LTE存取之增強封包核心(EPC)之情況下,當目標UE 105變得可達時,舊AMF 154可如在階段18及19處將事件指示傳回至HGMLC 155H且可包括新伺服AMF或新伺服MME (若已知)之位址。若新伺服AMF或MME並非已知的,則HGMLC 155H可重複階段2及3以向UDM 156及HSS查詢新AMF或新MME位址。HGMLC 155H接著可自階段3重新開始該程序。
在階段10處,一旦目標UE 105可達,若需要將目標UE 105移動至CM連接狀態中,則AMF 154執行網路觸發服務請求。
在階段11處,AMF 154可通知目標UE 105且基於在階段4至5中自HGMLC 155H接收到之任何隱私要求驗證UE隱私要求。若此發生,則AMF 154將補充服務位置通知調用發送至目標UE 105。
在階段12處,若針對UE隱私驗證執行階段11,則目標UE 105向UE 105之使用者(若存在使用者)通知位置請求,且在UE隱私待驗證時驗證使用者許可。目標UE 105隨後將指示使用者(或UE 105,若不存在使用者)是授權還是阻止位置請求之權限的補充服務位置通知回應傳回至AMF 154。
在階段13處,AMF 154判定LMF 152 (例如,基於階段5中由VGMLC 155V提供之LMF 152識別碼)、位置請求的類型(例如,QoS)及/或當前UE存取類型。AMF 154隨後針對LMF 152調用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請求服務操作以起始對於推遲UE位置之請求。AMF 154包括在階段5中接收到之所有資訊,包括HGMLC 155H聯繫位址、LDR參考號及使用者平面資訊。請求亦包括LCS相關性識別符、UE 105之伺服小區識別碼、外部用戶端130類型且可包括由外部用戶端130支援之所需QoS及GAD形狀。
在階段14處,LMF 152發起UE定位程序(例如,使用3GPP TS 23.273中所描述的UE輔助之及基於UE之定位程序及/或3GPP TS 23.273中所描述的網路輔助定位程序)。在此程序期間,LMF 152可請求及獲得由目標UE 105支援之目標UE 105定位能力(例如,其可指示週期性及觸發位置的類型、用於事件報告之由目標UE 105支援的存取類型及目標UE 105是否經由使用者平面支援位置報告)。LMF 152亦可獲得目標UE 105位置,例如,若在階段1處藉由外部用戶端130請求初始UE 105位置。
在階段15處,且作為階段14之部分,LMF 152藉由調用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服務操作經由伺服AMF 154將週期性觸發之位置請求發送至目標UE 105。週期性觸發之位置請求攜帶在階段13處自AMF 154接收到之位置請求資訊,包括HGMLC 155H聯繫位址、LDR參考號及使用者平面資訊。定期觸發之位置請求可指示階段25處之位置報告的所允許存取類型(例如,對5GCN 150V之NR、LTE存取,對VPLMN之EPC的LTE存取、對5GCN 150V之WLAN (例如,IEEE 802.11 WiFi)存取中之一或多者),且可指示在階段22處關於所報告之每一定位事件的某些所允許或所需的位置量測(或位置估計) (例如,基於作為階段14之部分獲得之目標UE 105的定位能力及所允許之存取類型)。
在階段16處,若可支援階段15中之請求,則目標UE 105作為階段14之部分將應答傳回至LMF 152,該應答經由伺服AMF 154傳送且使用Namf_Communication_N1MessageNotify服務操作而輸送至LMF 152。目標UE 105可在應答中指示是否可支援使用者平面位置報告。本文中之剩餘階段假定可支援經由使用者平面之位置報告。當不能支援經由使用者平面之位置報告時,程序可根據週期性及經觸發5GC-MT-LR程序繼續,在該程序中位置報告經由控制平面發信傳回至外部用戶端130。
應注意,在階段15處發送之週期性觸發之位置請求及在階段16處之其應答可為定位協定(例如,LPP)之訊息或可為單獨協定(例如,補充服務協定)之訊息。在後一情況中,每一訊息可攜帶嵌入式定位協定訊息以使得LMF 152能夠請求或允許來自目標UE 105之特定位置量測及/或用於基於UE之位置的特定定位方法。
在階段17處,LMF 152針對AMF 154調用Nlmf_Location_DetermineLocation回應服務操作以對階段13處之請求作出回應。回應包括在階段14處獲得之任何位置,週期性或觸發位置是否根據階段15及16在目標UE 105中成功激活之確認,及將使用使用者平面位置報告之指示。LMF 152接著可釋放用於位置請求之所有資源且停止支援該程序。
在階段18處,AMF 154針對VGMLC 155V調用Namf_Location_EventNotify服務操作且包括在階段17處接收到之任何位置及週期性或觸發位置是否在目標UE 105中成功激活之確認,及使用者平面位置報告之指示。VGMLC 155V可為在階段5及6中使用之相同VGMLC 155V或可為不同VGMLC 155V。在不同VGMLC 155V之情況下,AMF 154包括HGMLC 155H聯繫位址及LDR參考號。AMF 154接著可釋放用於位置請求之所有資源且停止支援該程序。
在階段19處,VGMLC 155V使用在階段18處(對於不同VGMLC 155V)接收到之或在階段4處(對於相同VGMLC 155V)接收到及儲存之HGMLC 155H聯繫位址將在階段18處接收到之回應轉發至HGMLC 155H,且包括LDR參考號。VGMLC 155V接著可釋放用於位置請求之所有資源且停止支援該程序。
應注意,由於視情況之最佳化,AMF 154可直接針對HGMLC 155H調用Namf_Location_EventNotify服務操作(例如,若並未使用VGMLC 155V或在階段7之後VGMLC 155V停止支援),而非執行階段18及19。
在階段20處,HGMLC 155H將回應轉發至外部LCS用戶端130。
在階段21處,目標UE 105監視在階段15中請求之觸發或週期性事件的發生。當觸發事件經偵測時且若在階段15處目標UE 105駐留在LMF 152所允許之存取類型上或連接至該存取類型(或可另外存取),則目標UE 105進行至階段22。若目標UE 105不能存取所允許之存取類型,則根據在階段15處自LMF 152接收到之要求,目標UE 105可跳過報告觸發事件或可在所允許存取類型變得可用時之稍後時間報告觸發事件。
在階段22處,目標UE 105獲得位置量測,且自位置量測判定如在階段15處請求之位置估計及可能地其他位置資訊(例如,目標UE速度及/或定向)。可藉由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請求(例如,RRC或LPP請求)發送至UE 105之SgNB 110-1或發送至NG-RAN 112中之CgNB 110-2而在階段22處(圖9中未展示)由UE 105獲得位置量測,其中SgNB 110-1或CgNB 110-2量測藉由UE 105傳輸之UL信號及/或請求其他NgNB 110量測藉由UE 105傳輸之UL信號且將量測傳回至SgNB 110-1或CgNB 110-2。SgNB 110-1或CgNB 110-2接著可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位置量測傳回至UE 105。替代地或另外,UE 105可獲得根據控制平面藉由NG-RAN 112中之一或多個gNB 110傳輸之DL信號(例如,PRS或TRS信號)的位置量測。UE 105亦可自UE 105中之其他源(例如,GNSS SV 190及/或WLAN AP)及/或自感測器獲得信號之位置量測。UE 105接著可自此等位置量測且可能地使用輔助資料來判定UE 105之位置估計,該輔助資料係藉由NG-RAN 112廣播及自NG-RAN 112接收到或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例如,在較早時間處)自5GCN 150中之LMF 152或自NG-RAN 112中之CgNB 110-2、LMC伺服器或LLMF伺服器接收。 在階段23處,目標UE 105在處於CM閒置狀態中時執行服務請求或在處於RRC非作用中狀態中時執行回復請求。
在階段24處,若目標UE 105與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 (當使用UPA 153時)之間當前不存在TCP連接及/或TLS區段,則目標UE 105建立與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 (若使用)之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此可通常在階段15之後的任何時間發生僅一次。對於直接至外部用戶端130之位置報告,目標UE 105可使用在階段15處接收到之外部用戶端130的位址來建立TCP連接,且使用在階段15處接收到之任何加密及鑑認密鑰來建立TLS區段。對於經由UPA 153之位置報告,目標UE 105可使用在階段15處接收到之UPA 153的位址。目標UE 105可能不需要知道TCP連接及TLS區段是否係至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此係由於支援TCP連接及TLS區段之建立及位置報告之發送的影響對於兩種情況可能相同。
在階段24之變型中,當ULP而非HTTP用於發送位置報告時,若當前不存在SUPL區段,則UE 105可建立與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之SUPL區段,其可包括如上文所描述建立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在此變型中,UE 105可指示(例如,在ULP層級處且視情況作為階段24之部分在SUPL START或SUPL TRIGGERED START訊息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時) SUPL區段與階段1處之位置請求相關聯。舉例而言,UE 105可包括作為階段24的部分在SUPL START或SUPL TRIGGERED START訊息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時在階段1處藉由外部用戶端130發送之位置區段引用。
在階段25處,目標UE 105將位置報告(亦稱為事件報告)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或發送至UPA 153 (若使用UPA 153)。位置報告可包括在階段22處判定之位置資訊中的一些或全部以及目標UE 105識別碼(例如,GPSI或SUPI)、位置區段引用、外部用戶端130的位址或指示,及/或在階段21處偵測到之觸發或週期性事件的類型。位置報告可根據關於圖4描述之協定分層作為使用者平面訊息而發送。當位置報告發送至UPA 153時,UPA 153可如關於圖4所展示使用單獨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將位置報告轉發至外部用戶端130。若HTTP用於在階段25處發送位置報告,則位置報告可包含HTTP POST訊息。若ULP用於在階段25處發送位置報告,則位置報告可包含ULP訊息,諸如SUPL POS訊息、SUPL POS INIT訊息或SUPL REPORT訊息。
在階段26處,視情況,外部用戶端130可將應答傳回至目標UE 105且若使用UPA 153,則經由UPA 153。若TCP層級處之應答被視為充分,則可能不需要應答。在一些變型中,階段26處之應答或自外部用戶端130至UE 105之單獨訊息可請求位置報告之某一改變,諸如位置報告之更高或更低週期性、更高或更低位置QoS或位置報告之取消。若HTTP用於在階段25處發送位置報告,則階段26處之應答可包含HTTP狀態204 (無內容)訊息或HTTP狀態200 OK訊息。
在階段27處,目標UE 105繼續監視其他週期性或觸發事件,且每當偵測到週期性或觸發事件時發起階段22至26。
在階段28處,為了取消位置請求(例如,若目標UE 105斷電或若使用者希望取消位置),目標UE 105在需要時執行階段23,且隨後使用指示週期性或觸發位置經取消之非存取層(NAS)控制平面發信來將取消位置請求訊息發送至伺服AMF 154。目標UE 105包括HGMLC 155H聯繫位址及LDR參考號。
在階段29至31處,AMF 154將取消請求轉發至VGMLC 155V、HGMLC 155H及外部LCS用戶端130。
在階段32處,若外部LCS用戶端130希望取消週期性或觸發位置,則外部LCS用戶端130將請求發送至HGMLC 155H。
在階段33至34處,HGMLC 155H如在階段3中判定伺服AMF 154位址且直接地或經由VGMLC 155V將取消請求轉發至AMF 154。HGMLC 155H包括HGMLC 155H聯繫位址及LDR參考號。
在階段35處,一旦目標UE 105變得可達,則AMF 154將取消請求發送至目標UE 105,且包括HGMLC 155H聯繫位址及LDR參考號。目標UE 105隨後釋放用於位置請求之所有資源。
應注意,在階段35處發送至目標UE 105之取消請求可為用於補充服務之訊息或NAS訊息。
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技術之一個變型中,其被稱為「SgNB變型」,用於支援目標UE 105之位置的CgNB 110-2可通常或始終為目標UE 105之伺服gNB (SgNB) 110-1。用於支援目標UE 105之位置的CgNB 110-2亦可在目標UE 105之SgNB的改變之後改變為目標UE 105之新SgNB 110-1。在SgNB變型之情況下,如關於表1所描述,目標UE 105之SgNB (例如,SgNB 110-1)可維持目標UE 105位置報告之SgNB位置上下文及CgNB位置上下文兩者。接著可不使用或可僅偶爾使用較早描述之特定發信及程序態樣。此等態樣可包含與以下有關之發信及程序態樣:藉由SgNB 110-1進行之CgNB 110-2的選擇、位置請求自SgNB 110-1至CgNB 110-2之傳送、在目標UE之伺服小區或伺服gNB的改變之後藉由SgNB 110-1進行之新CgNB 110-2的選擇、在目標UE 105之伺服小區或伺服gNB的改變之後位置上下文自SgNB 110-1至新CgNB 110-2之傳送,及藉由CgNB 110-2進行之位置量測組態及位置報告。
當使用SgNB變型時,先前關於圖5至圖8描述之發信及程序態樣中的一些可能不同。舉例而言,在圖5中,SgNB 110-1及CgNB 110-2可為組合式的(亦即,可為相同實體),且因此階段13及15可能並不發生,且圖5之階段14的量測組態及圖5之階段21的位置報告可藉由SgNB 110-1 (而非CgNB 110-2)執行。類似地,在圖6中,SgNB 110-1及CgNB 110-2可為組合式的(亦即,可為相同實體),在此情況下,圖6中之階段1至7係藉由SgNB 110-1 (而非CgNB 110-2)執行,且在階段3至5處在SgNB 110-1與CgNB 110-2之間不存在發信,此係由於其為相同實體。類似地,亦在圖7中,SgNB 110-1及CgNB 110-2可為組合式的(亦即,可為相同實體),在此情況下,圖7中之階段1及階段3至8係藉由SgNB 110-1 (而非CgNB 110-2)執行,且在階段3及4處在SgNB 110-1與CgNB 110-2之間不存在發信,此係由於其為相同實體。在圖8之情況下,可如先前所描述執行階段1至10,差異在於舊CgNB 110-2現為與舊SgNB 110-1相同之實體,且在階段3或階段9處藉由舊SgNB 110-1傳送至新SgNB 110-1'的位置上下文現包括舊SgNB位置上下文(如表1中所描述)、舊CgNB位置上下文(如表1上所描述)且並不包括舊CgNB 110-2位址。若舊SgNB 110-1在圖8中之階段2或階段8處判定「充分連接性」,則新SgNB 110-1'可執行圖8之階段18以重新組態新SgNB 110-1' (其亦為新CgNB 110-2')之量測。若舊SgNB 110-1在圖8中之階段2或階段8處判定「不充分連接性」,則舊SgNB 110-1可如先前所描述執行圖8之階段21以取消先前位置量測,且新SgNB 110-1'可如先前所描述執行圖8之階段24以重新組態一組新的量測。接著可能並不執行圖8之階段11至17、19至20、22至23及25。根據先前關於圖7所描述之「控制平面變型」,「SgNB變型」可能適用於藉由SgNB之進行使用者平面位置報告及藉由SgNB進行之控制平面位置報告兩者。
在本文所描述之技術的另一變型中,目標UE 105之週期性或觸發位置可由外部LCS用戶端130請求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例如,根據類似於圖9中之階段1至20之階段)在目標UE 105中被激活。在此變型中,可使用用於目標UE 105之伺服PLMN的5GCN 150中之LMF 152來支援目標UE 105之週期性或觸發位置。每當UE 105偵測到週期性或觸發事件時,LMF 152可自UE 105接收位置事件報告。LMF 152接著可視情況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判定UE 105之位置且可經由使用者平面(例如,使用LMF 152與外部用戶端130或UPA 153之間的TCP連接及視情況選用之TLS區段)及可能地使用HTTP或ULP將含有位置(當位置被獲得時)之位置事件報告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利用此變型,將位置事件報告自LMF 152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時之延遲與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來將位置事件報告自LMF 152發送至外部用戶端130相比可減少。
10 展示說明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 (諸如目標UE 105)之方法的程序流程1000,該方法藉由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執行,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及使用者平面發信兩者。舉例而言,第一實體可為UE 105,NG-RAN 112中之實體,諸如CgNB 110-2、SgNB 110-1、NgNB 110-3或110-4、LMC伺服器或LLMF伺服器。
程序流程1000可在區塊1002處開始,其中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接收定位UE之請求,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例如,外部用戶端130)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例如,如在圖5中之階段11或13或圖8之階段3、9、17或23或圖9中之階段15中的一者處所描述。舉例而言,第二實體可為用於定位UE之AMF (例如,AMF 154)、LMF (例如,LMF 152)、SgNB (例如,SgNB 110-1)或先前CgNB (例如,CgNB 110-2)中之一者。在區塊1004處,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在第一實體為CgNB、SgNB、LMC伺服器或LLMF伺服器之情況下如圖6中及關於圖7之階段2至6所描述,或在第一實體為UE之情況下如關於圖9之階段22所描述。在區塊1006處,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圖5之階段21、圖7之階段7、圖9之階段25處及關於圖3及圖4所描述。
在一個實施中,藉由將超文字傳送協定(HTTP)或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UPL)使用者平面位置協定(ULP)之訊息發送至外部用戶端來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7之階段7及圖9之階段25所描述。HTTP之訊息可為HTTP POST訊息,且SUPL ULP之訊息可為SUPL POS訊息、SUPL POS INIT訊息或SUPL REPORT訊息。
在一個實施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的資訊傳送至第二實體,例如,如在圖5中之階段1至8及階段11至13及圖9中之階段1至8及階段13處所描述。
在一個實施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UE之請求的確認傳回至第二實體,例如,如圖5中之階段15及階段16、圖8B之階段19及圖9之階段16處所描述。在一個實施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UE之請求的確認自第二實體傳送至外部用戶端,例如,如圖5之階段16至20或圖9之階段17至20所描述。
在一個實施中,藉由第一實體接收到之定位UE之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指示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位址,例如,如圖5之階段1、3、5、7、11及13及圖9之階段1、4、5、13及15處所描述。第一實體可基於位址建立至外部用戶端或第三實體(例如,UPA,諸如UPA 153)中之至少一者的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其中第三實體(若使用)針對外部用戶端建立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其中使用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或第一及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來報告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3圖4以及圖7之階段1及7或圖9之階段24及25所描述。第一及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可各自基於以下中之至少一者:網際網路協定(IP)、傳輸控制協定(TCP)、安全輸送層(TLS),或此等之某一組合,例如,如關於圖3及圖4、圖7之階段1及圖9之階段24所描述。在一些實施中,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及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中之至少一者使用加密及相互鑑認,例如,如關於圖3及圖4、圖7之階段1及圖9之階段24所描述。
在一個實施中,UE之第一位置資訊包含在不同第一時間處藉由第一實體獲得之複數組位置資訊且緊接著該等不同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藉由第一實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報告至外部用戶端,例如,如關於圖7及圖9之階段21至27所描述。每一組位置資訊可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UE之絕對位置估計、UE之相對位置估計、UE之線速度、UE之角速度、UE之線加速度、UE之角加速度、UE之角定向、觸發事件之標識,或此等之某一組合。舉例而言,不同第一時間可為週期性時間或用於觸發事件之時間中之至少一者。舉例而言,觸發事件可包含區域事件、運動事件或速度事件中之至少一者。
在被稱為實施I1之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為UE (例如,UE 105),如圖9中所描述,其中無線網路包含5G系統(5GS) (例如,NG-RAN 112及5GCN 150),且第二實體可為UE之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例如,AMF 154)、位置管理功能(LMF) (例如,LMF 152)、用於定位UE之控制NR節點B (CgNB) (例如,CgNB 110-2)、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在實施I1中,可使用UE之協定資料單元(PDU)區段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在實施I1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監視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的出現;在用於自複數個傳輸點(TP)接收到之信號、自5GS外部之實體或UE的慣性感測器接收到之信號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獲得位置量測;基於在該等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獲得的位置量測在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判定第一位置資訊中的至少一些;及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在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之後將第一位置資訊中的至少一些發送至外部用戶端,例如,如圖9之階段21至27處所描述。在實施I1中,舉例而言,位置量測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到達時間(TOA)、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感測器量測,或此等之某一組合。在實施I1中,複數個TP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新無線電(NR)節點B (gNB) (例如,gNB 110)、演進型節點B (eNB)、位置傳輸單元(LTU),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在被稱為實施I2之另一實施中,第一實體可為向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下一代無線電存取網路(NG-RAN) (例如,NG-RAN 112)中之實體。在實施I2中,UE可保持在連接管理(CM)連接狀態中及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或RRC非作用中狀態中,例如,如關於圖8A所論述。在實施I2中,第一實體可為用於定位UE之控制NR節點B (CgNB) (例如,CgNB 110-2),其中CgNB包含UE之伺服NR節點B (SgNB) (例如,SgNB 110-1)、UE之相鄰NR節點B (NgNB) (例如,NgNB 110-3或110-4)、第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第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CgNB可包含SgNB,其中第二實體為UE之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例如,AMF 154)。CgNB可實際上包含NgNB、第一LMC伺服器或第一LLMF伺服器,其中第二實體為SgNB。第二實體可替代地包含用於定位UE之先前CgNB (例如,如關於圖8A及圖8B所描述),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回應於UE之伺服小區的改變或UE之先前SgNB的改變而自先前CgNB接收,如例如圖8B之階段17處所論述。舉例而言,定位UE之請求可指示伺服小區之改變或先前SgNB之改變,其中定位UE之請求進一步包含如例如圖8B之階段17所論述的位置上下文。位置上下文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i)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的資訊;(ii)複數個RP之指示;(iii)複數個TP之指示;(iv)在UE中組態之位置量測的指示;(v)在複數個RP中組態之位置量測的指示;(vi)藉由複數個TP傳輸之DL參考信號(RS)的指示;(vii)藉由UE傳輸之UL信號的指示;(viii)位置區段識別符;(ix) UE之定位能力;或(x)此等之某一組合,例如,如關於表1所描述。
在實施I2中,可在第一實體不具有UE之定位能力時獲得UE之定位能力,例如,如圖6之階段1處所論述。在實施I2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i)自UE或第一複數個接收點(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UE之第一位置量測,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第一位置量測,其中自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包含藉由UE傳輸之第一上行鏈路(UL)信號的位置量測,其中自UE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包括藉由第一複數個傳輸點(TP)傳輸之第一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的位置量測或其他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者,其中第一複數個TP包含第一實體、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傳輸單元(LTU)中之至少一者,其中第一複數個RP包含第一實體、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量測單元(LMU)中之至少一者,其中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在不同第二時間處獲得第一位置量測;及(ii)基於自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獲得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6及圖7所論述。在實施I2中,程序亦可包括在並非所有第一位置量測最初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時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UE中組態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其中組態第一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例如,如圖6及圖8之階段12、18及24中所論述。在實施I2中,程序亦可包括在並非所有第一UL信號最初在UE中組態時在UE中組態藉由UE傳輸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UE中組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之傳輸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其中在UE中組態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例如,如圖6及圖8之階段12、18及24中所論述。在實施I2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在並非所有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最初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時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例如,如圖6及圖8之階段12、18及24中所論述。在實施I2中,自UE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到達時間(TOA)、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WiFi AP RTT、WiFi AP RSSI、感測器量測,或此等之某一組合。在實施I2中,自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到達時間(TOA)、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此等之某一組合。在實施I2中,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可包含DL定位參考信號(PRS)、DL追蹤參考信號(TRS),或DL PRS及DL TRS兩者。在實施I2中,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可包含UL定位參考信號(PRS)。
在實施I2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接收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的指示,及判定繼續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繼續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8A之情況A所論述。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可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新SgNB接收,其中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可進一步包括充分連接性之指示,其中判定繼續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繼續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充分連接性之指示,例如,如關於圖8A之情況A所論述。程序可進一步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i)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UE或第二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UE之第二位置量測;(ii)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UE組態第二UL信號之傳輸;(iii)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第二複數個TP組態第二DL RS的傳輸;(iv)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UE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v)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UE取消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或(vi)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
在實施I2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接收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的指示;及基於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判定停止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8之情況B及情況C所論述。舉例而言,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可自UE之新SgNB接收,且程序接著可進一步包括:判定第四實體,其中第四實體包含用於定位UE之新CgNB,其中新CgNB包含新SgNB、UE之新NgNB、第二LMC伺服器或第二LLMF伺服器,其中第四實體與第一實體不同;及將UE之位置上下文發送至第四實體,其中位置上下文使得第四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二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二位置資訊。第四實體可基於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或基於自新SgNB接收到的第四實體之指示而判定。位置上下文可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i)自第二實體接收到之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ii)第一複數個RP之指示;(iii)第一複數個TP之指示;(iv)在UE中組態之第一位置量測的指示;(v)在第一複數個RP中組態之第一位置量測的指示;(vi)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的指示;(vii)藉由UE傳輸之第一UL信號的指示;(viii)位置區段識別符;(ix) UE之定位能力;或(x)此等之某一組合,例如,如表1中所描述。
在實施I2之另一實例中,新SgNB之指示係自UE之舊SgNB接收,例如,如圖8B之階段20處所論述,其中新SgNB之指示進一步包括不充分連接性之指示,其中判定停止獲得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報告第一位置資訊可係基於不充分連接性之指示,例如,如圖8B之階段21處所論述。在此實例中,程序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UE之第一位置量測;藉由UE取消第一UL信號之傳輸;在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或此等之某一組合,例如,如圖8B之階段21處所論述。
11 展示說明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 (諸如UE 105)之方法的程序流程1100,該方法藉由用於無線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第一基地台執行,其中第一基地台為UE之伺服基地台,且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及使用者平面發信兩者。
程序流程1100可在區塊1102處開始,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接收,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一實體接收,例如,如關於圖5中之階段11及圖8中之階段3及9所描述。在區塊1104處,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UE之資訊發送至RAN中之第二實體,其中發送至RAN中之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UE之資訊使得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RAN為向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下一代無線電存取網路(NG-RAN),且第一基地台為UE之伺服NR節點B (SgNB) (例如,SgNB 110-1)。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為UE之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諸如AMF 154,其中用於定位UE之資訊包含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11所論述。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為UE之先前SgNB (例如,SgNB 110-1),其中用於定位UE之資訊包含第一基地台之識別碼或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中之至少一者,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3及階段9所論述。
在一個實施中,第二實體可為用於定位UE之控制NR節點B (CgNB) (例如,CgNB 110-2),其中CgNB包含NR節點B (gNB)、UE之相鄰gNB (NgNB) (例如,NgNB 110-3或110-4)、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在一個實施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識別UE之SgNB的改變,其中SgNB改變為新SgNB,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及階段7所論述;判定第二實體與新SgNB之間以及第二實體與新SgNB之NgNB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第二實體處繼續(例如,如在圖8之階段2及8處);及向或針對新SgNB發送訊息,其中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指示及UE之位置上下文,其中訊息在SgNB改變之後實現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的延續(例如,如在圖8之階段3及9處)。舉例而言,識別UE之SgNB的改變可係基於判定UE至新SgNB之伺服小區的交遞,其中該交遞係針對UE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其中該訊息包含交遞請求,例如,如關於圖8A之階段1至3所論述。在另一實例中,識別UE之SgNB的改變可係基於自新SgNB接收到UE上下文之請求,其中訊息包含對UE上下文之請求的回應,例如,如圖8之階段7至9所論述。UE上下文可使得UE能夠自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非作用中狀態轉變為RRC連接狀態或執行基於RAN之通知區域(RNA)更新。位置上下文可包括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或第二實體之指示中之至少一者,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3及9所描述。
12 展示說明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 (諸如UE 105)之方法的程序流程1200,該方法藉由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諸如GMLC 155或NEF 159)執行,且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及使用者平面發信兩者。
程序流程1200可在區塊1202處開始,其中自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UE之請求,例如,如圖5之階段1及階段5及圖9之階段1及階段4處所論述。在區塊1204處,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UE之請求傳送至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其中定位UE之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的請求及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位址,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3及階段7及圖9之階段4及階段5所論述。在區塊1206處,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第一回應,其中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UE之請求,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3及階段7及圖9之階段6及階段7所論述。在區塊1208處,將第一回應轉發至外部用戶端,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4及階段8及圖9之階段8所論述。
在一個實施中,無線網路包含5G系統(5GS),其中第一實體包含閘道器行動位置中心(GMLC) (例如,GMLC 155)或網路開放功能(NEF) (例如,NEF 159),且其中第二實體包含UE之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例如,AMF 154)。
在一個實施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在將定位UE之請求傳送至第二實體之前將對於第二實體之位址的查詢發送至第三實體(例如,UDM,諸如UDM 156);及自第三實體接收第二實體之位址,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2及階段6及圖9之階段3所論述。
在一個實施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第二回應,其中第二回應指示定位UE之請求在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激活,其中RAN向UE提供無線存取(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17及階段19及圖9之階段18及階段19所論述);及將第二回應轉發至外部用戶端,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18及階段20及圖9之階段20所論述。
13 展示說明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 (諸如UE 105)之方法的程序流程1300,該方法藉由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諸如AMF 154或LMF 152)執行,且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及使用者平面發信兩者。
程序流程1300可在區塊1302處開始,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接收,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3及階段7及圖9之階段13所論述。在區塊1304處,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發送至無線網路中之第三實體,其中定位UE之請求及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請求及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位址,且其中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使得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11及圖9之階段13所論述)。
在一個實施中,無線網路為5G系統(5GS),其中第一實體包含UE之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例如,AMF 154),其中第二實體包含閘道器行動位置中心(GMLC) (例如,GMLC 155)或網路開放功能(NEF) (例如,NEF 159),且其中第三實體包含UE之伺服NR節點B (SgNB) (例如,SgNB 110-1)。
在一個實施中,無線網路為5G系統(5GS),其中第一實體包含位置管理功能(LMF) (例如,LMF 152),其中第二實體包含UE之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例如,AMF 154),且其中第三實體包含UE。
在一個實施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三實體接收回應,其中該回應指示定位UE之請求在第三實體中之激活或確認(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16及圖9之階段17所論述);及將回應轉發至第二實體,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17及階段19及圖9之階段18所論述。
14 展示說明藉由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 (諸如UE 105)之方法的程序流程1400。舉例而言,第一實體可為NG-RAN 112中之實體,諸如CgNB 110-2、SgNB 110-1、NgNB 110-3或110-4、LMC伺服器或LLMF伺服器。
程序流程1400可在區塊1402處開始,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接收,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例如,如在圖5中之階段11或13或圖8B之階段3、9、17或23中的一者處所描述。舉例而言,第二實體可為用於定位UE之AMF (例如,AMF 154)、SgNB (例如,SgNB 110-1)或先前CgNB (例如,CgNB 110-2)中之一者。在區塊1404處,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圖6中及關於圖7之階段2至6所描述。在區塊1406處,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7之控制平面變型所描述。在區塊1408處,接收UE之新伺服小區或UE之新伺服基地台的指示及連接性之指示,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1及15所描述。在區塊1410處,第一實體基於UE之新伺服小區或UE之新伺服基地台的指示及連接性之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1及階段15所描述。在區塊1412處,第一實體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2及階段13所描述。在區塊1414處,第一實體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9所描述。
在一個實施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的資訊傳送至第二實體。
在一個實施中,程序進一步包括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UE之請求的確認傳回至第二實體,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15及階段16及圖8之階段19及階段25所描述。在此實施中,可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UE之請求的確認自第二實體傳送至外部用戶端。
在一個實施中,UE之第一位置資訊包含在不同第一時間處藉由第一實體獲得且緊接著該等不同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藉由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報告至外部用戶端的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7之控制平面變型所描述。每一組位置資訊可為以下中之至少一者:UE之絕對位置估計、UE之相對位置估計、UE之線速度、UE之角速度、UE之線加速度、UE之角加速度、UE之角定向、觸發事件之標識,或此等之某一組合。舉例而言,不同第一時間可包含週期性時間或用於觸發事件之時間中之至少一者。觸發事件可包含區域事件、運動事件或速度事件中之至少一者。
藉助於實例,RAN可為向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下一代RAN (NG-RAN)。UE可保持在連接管理(CM)連接狀態中及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或RRC非作用中狀態中。第一實體可為用於定位UE之控制NR節點B (CgNB) (例如,CgNB 110-2),其中CgNB包含UE之伺服NR節點B (SgNB) (例如,SgNB 110-1)、UE之相鄰NR節點B (NgNB) (例如,NgNB 110-3或110-4)、第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第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CgNB可包含SgNB,其中第二實體為UE之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例如,AMF 154)。CgNB可替代地包含NgNB、第一LMC伺服器或第一LLMF伺服器,其中第二實體為SgNB。
在一個實施中,第二實體可包含用於定位UE之先前CgNB,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回應於UE之伺服小區的改變或UE之先前SgNB的改變而自先前CgNB接收,如例如在圖8B之階段17處所論述。在此實施中,定位UE之請求指示伺服小區之改變或先前SgNB之改變,其中定位UE之請求進一步包含位置上下文。位置上下文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i)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的資訊;(ii)複數個接收點(RP)之指示;(iii)複數個傳輸點(TP)之指示;(iv)在UE中組態之位置量測的指示;(v)在複數個RP中組態之位置量測的指示;(vi)藉由複數個TP傳輸之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的指示;(vii)藉由UE傳輸之上行鏈路(UL)信號的指示;(viii)位置區段識別符;(ix) UE之定位能力;或(x)此等之某一組合。
在被稱為實施I3之一個實施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在第一實體不具有UE之定位能力時獲得UE之定位能力,例如,如關於圖6之階段1所描述。在實施I3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自UE或第一複數個接收點(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UE之第一位置量測,其中第一位置量測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其中自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包含藉由UE傳輸之第一上行鏈路(UL)信號的位置量測,其中自UE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包括藉由第一複數個傳輸點(TP)傳輸之第一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的位置量測或其他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者,其中第一複數個TP包含第一實體、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傳輸單元(LTU)中之至少一者,其中第一複數個RP包含第一實體、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量測單元(LMU)中之至少一者,其中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在不同第二時間處獲得第一位置量測,例如,如關於圖7之階段4及階段5所描述。在實施I3中,程序亦可包括基於自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獲得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7之階段6所描述。在實施I3中,程序亦可包括在並非所有第一位置量測最初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時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UE中組態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其中組態第一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例如,如關於圖6之階段4至7及圖8之階段12、18及24所描述。程序接著可進一步包括在並非所有第一UL信號最初在UE中組態時在UE中組態藉由UE傳輸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UE中組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之傳輸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其中在UE中組態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例如,如關於圖6之階段6及7及圖8之階段12、18及24所描述。程序接著可進一步包括在並非所有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最初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時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例如,如關於圖6之階段3及圖8之階段12、18及24所論述。在實施I3中,自UE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到達時間(TOA)、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WiFi AP RTT、WiFi AP RSSI、感測器量測,或此等之某一組合。在實施I3中,自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到達時間(TOA)、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此等之某一組合。在實施I3中,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可包含DL定位參考信號(PRS)、DL追蹤參考信號(TRS),或DL PRS及DL TRS兩者。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可包含UL定位參考信號(PRS)。
在實施I3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接收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及判定繼續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8之情況A所描述。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可自新SgNB接收(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1所描述),其中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進一步包括充分連接性之指示,其中判定繼續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繼續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係至少部分地基於充分連接性之指示。程序接著可進一步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UE或第二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UE之第二位置量測;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UE組態第二UL信號之傳輸;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第二複數個TP組態第二DL RS的傳輸;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UE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UE取消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或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2所描述。
在實施I3之被稱為態樣A1的一個態樣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接收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的指示;及基於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判定停止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例如,如關於圖8之情況B所描述。舉例而言,可自UE之新SgNB接收到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5所描述),且程序接著可進一步包括:判定第三實體,其中第三實體包含用於定位UE之新CgNB (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6所描述),其中新CgNB包含新SgNB、UE之新NgNB、第二LMC伺服器或第二LLMF伺服器,其中第三實體與第一實體不同;及將UE之位置上下文發送至第三實體(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7所描述),其中位置上下文使得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二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二位置資訊。第三實體可基於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或基於自新SgNB接收到的第三實體之指示而判定。位置上下文可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i)自第二實體接收到之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ii)第一複數個RP之指示;(iii)第一複數個TP之指示;(iv)在UE中組態之第一位置量測的指示;(v)在第一複數個RP中組態之第一位置量測的指示;(vi)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的指示;(vii)藉由UE傳輸之第一UL信號的指示;(viii)位置區段識別符;(ix) UE之定位能力;或(x)此等之某一組合。
在實施I3之態樣A1的另一實例中,新SgNB之指示係自UE之舊SgNB接收(例如,如關於圖8之情況C所描述),其中新SgNB之指示進一步包括不充分連接性之指示,其中判定停止獲得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報告第一位置資訊係基於不足連接性之指示。在此實例中,程序可進一步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UE之第一位置量測;藉由UE取消第一UL信號之傳輸;在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或此等之某一組合,例如,如關於圖8B之階段21所描述。
15 展示說明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 (諸如UE 105)之方法的程序流程1500,該方法藉由用於無線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第一基地台執行,其中第一基地台為UE在NG-RAN 112中之伺服基地台,諸如SgNB 110-1。
程序流程1500可在區塊1502處開始,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接收,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例如,外部用戶端130)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一實體接收,例如,如關於圖5中之階段11及圖8中之階段3及階段9所描述。在區塊1504處,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UE之資訊發送至RAN中之第二實體(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13及圖8之階段11及階段15所描述),其中發送至RAN中之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UE之資訊使得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在區塊1506處,識別UE之伺服基地台的改變,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新伺服基地台,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及階段7所描述。在區塊1508處,第一基地台判定第二實體與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第二實體與新伺服基地台之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第二實體處繼續,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2及階段8所描述。在區塊1510處,第一基地台向或針對新伺服基地台發送訊息,其中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指示及UE之位置上下文,其中訊息在伺服基地台改變之後實現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的延續,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3及階段9所描述。
在一個實施中,RAN為向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下一代無線電存取網路(NG-RAN) (例如,NG-RAN 112),且第一基地台為UE之伺服NR節點B (SgNB) (例如,SgNB 110-1)。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為UE之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諸如AMF 154,其中用於定位UE之資訊包含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例如,如關於圖5之階段11所描述。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為UE之先前SgNB,其中用於定位UE之資訊包含第一基地台之識別碼或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中之至少一者,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3及階段9所描述。
在一個實施中,第二實體可為用於定位UE之控制NR節點B (CgNB) (例如,CgNB 110-2),其中CgNB包含NR節點B (gNB)、UE之相鄰gNB (NgNB) (例如,NgNB 110-3或110-4)、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在一個實施中,其中伺服基地台之改變包含SgNB之改變,其中新伺服基地台為新SgNB,且其中新伺服基地台之相鄰基地台為相鄰NR節點B (NgNB) (例如,NgNB 110-3及NgNB 110-4)。舉例而言,識別UE之SgNB的改變可係基於判定UE至新SgNB之伺服小區的交遞(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1所描述),其中該交遞係針對UE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其中該訊息包含交遞請求。在另一實例中,識別UE之SgNB的改變係基於自新SgNB接收到UE上下文之請求(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7所描述),其中訊息包含對UE上下文之請求的回應,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9所描述。UE上下文可使得UE能夠自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非作用中狀態轉變為RRC連接狀態或執行基於RAN之通知區域(RNA)更新。位置上下文可包含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或第二實體之指示中之至少一者,例如,如關於圖8之階段3及階段9所描述。
16 為說明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基地台1600之硬體實施的實例的圖式,該基地台1600諸如伺服gNB (SgNB) 110-1、控制gNB (CgNB) 110-2、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本端LMF (LLMF)伺服器,如本文中所論述及圖1至圖8中所展示。基地台1600可為例如諸如5G核心網路(5GCN) (例如,5GCN 150)之無線網路的部分,且可處於NG-RAN內,諸如展示於圖1及圖2中之NG-RAN 112內。基地台可作為控制實體或作為伺服基地台或作為兩者而操作。基地台1600包括例如硬體組件,諸如外部介面1602,其可為能夠連接至AMF 154、UPF 151、RAN內之基地台(諸如SgNB 110-1 (若基地台1600為CgNB 110-2)、CgNB 110-2 (若基地台1600為SgNB 110-1),及相鄰CgNB 110-3、110-4)以及無線地連接至一或多個UE 105之有線或無線介面。基地台1600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及記憶體1610,其可與匯流排1606耦接在一起。記憶體1610可含有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其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程序及技術(例如,諸如程序流程1000、1100、1400及1500)的專用電腦而操作。
如圖16中所說明,記憶體1610包括當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實施時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的一或多個組件或模組。雖然該等組件或模組經說明為記憶體1610中之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執行之軟體,但應理解,該等組件或模組可為處理器1604中或處理器外的專用硬體。如所說明,記憶體1610可包括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622,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602自無線網路中之實體接收定位UE之請求,該實體諸如AMF 154、SgNB 110-1或先前CgNB 110-2,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確認單元1624,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經由外部介面1602將定位UE之請求的確認傳回至第二實體。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位置請求發送單元1626,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經由外部介面1602將用於定位UE之資訊發送至RAN中之第二實體,例如,在基地台1600充當UE之伺服基地台且第二實體為控制實體的情況下。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經由外部介面1602接收UE之位置資訊。舉例而言,位置資訊可為自RAN內之其他基地台且自UE 105及藉由基地台1600自身獲得之量測。
在一些實施中,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位置判定單元1630,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使用所獲得之量測判定UE之位置估計,其中位置估計可為所接收之位置資訊。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632,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經由外部介面1602將UE之位置資訊發送至外部用戶端,使用者平面發信可係基於網際網路協定(IP)、傳輸控制協定(TCP)、安全輸送層(TLS)或此等之某一組合中之至少一者。在一些實施中,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632可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在一些實施中,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632可使用控制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能力單元1636,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在基地台不具有UE之定位能力時經由外部介面獲得UE之定位能力。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位置量測單元1638,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自UE或第一複數個接收點(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UE之位置量測,其中用於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係基於自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到的位置量測而獲得,例如,使用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交遞單元1640,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識別或經由外部介面1602接收UE之新伺服小區或UE之新伺服基地台的指示及連接性之指示。交遞單元1640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基於UE之新伺服小區或UE之新伺服基地台的指示及連接性之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UE之位置資訊及報告該位置資訊。基於UE之新伺服小區或UE之新伺服基地台的指示,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可使用各別記憶體單元經組態以在UE或第二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UE的額外位置量測;藉由UE組態額外UL信號之傳輸,藉由第二複數個TP組態額外DL RS之傳輸;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UE之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藉由UE取消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或在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可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判定用於定位UE之另一實體。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組態單元1642,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在複數個接收點及傳輸點中組態參考信號及位置量測,且基於控制實體1600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UE之位置資訊而重新組態參考信號及位置量測。組態單元1642可進一步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在並非所有位置量測最初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時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UE中組態之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組態單元1642可進一步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在並非所有UL信號最初在UE中組態時在UE中組態藉由UE傳輸之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UE中組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之傳輸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組態單元1642可進一步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在並非所有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DL RS最初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時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DL RS中的至少一些,其中組態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在UE中組態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及在複數個TP中組態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位置上下文單元1644,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在另一實體經判定用於定位UE時經由外部介面1602將UE之位置上下文發送至另一實體(例如,使用交遞單元1640),其中位置上下文使得其他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可進一步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602接收及處理UE之位置上下文的請求且對該請求作出回應。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連接性單元1646,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判定控制實體與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控制實體與新伺服基地台之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第二實體處繼續且基於不充分連接性之指示停止獲得位置資訊及停止報告該位置資訊。
記憶體1610可進一步包括記憶體1610中之交遞發送單元1648,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能夠在發信連接性之指示的情況下經由外部介面1602向或針對新伺服基地台發送訊息。取決於應用,可由各種構件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舉例而言,此等方法可以硬體、韌體、軟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對於硬體實施,一或多個處理器可在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電子器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內實施。
對於涉及韌體及/或軟體之實施,可利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單獨功能之模組(例如,程序、功能等等)實施方法。在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時,可使用任何有形地體現指令的機器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軟體程式碼可儲存在記憶體(例如記憶體1610)中且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單元(例如處理器1604)執行,從而使得處理器單元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及程序的專用電腦而操作。記憶體可實施於處理器單元內或處理器單元外部。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記憶體」指代任何類型之長期、短期、揮發性、非揮發性或其他記憶體,且不應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記憶體或任何特定數目之記憶體或儲存記憶體的媒體的類型。
若以韌體及/或軟體實施,則該等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實例包括以資料結構編碼的電腦可讀媒體及以電腦程式編碼的電腦可讀媒體。電腦可讀媒體包括實體電腦儲存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藉助於實例而非限制,此類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半導體儲存器或其他儲存器,或任何其他可用以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所需程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除儲存在電腦可讀媒體上之外,可將指令及/或資料提供為在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上的信號。舉例而言,通信裝置可包括具有指示指令及資料之信號的收發器。指令及資料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例如,記憶體1610)上且經組態以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例如,處理器1604)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及程序的專用電腦而操作。亦即,通信裝置包括傳輸媒體,其具有指示執行所揭示功能之資訊的信號。在第一時間處,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可包括執行所揭示之功能的資訊之第一部分,而在第二時間處,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可包括執行所揭示之功能的資訊之第二部分。
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諸如基地台1600,可經組態以支援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且可包括用於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接收定位UE之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62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63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UE之請求的確認傳回至第二實體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確認單元1624)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在第一實體不具有UE之定位能力時獲得UE之定位能力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能力單元1636)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自UE或第一複數個接收點(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UE之第一位置量測的構件,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第一位置量測,其中自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包含藉由UE傳輸之第一上行鏈路(UL)信號的位置量測,其中自UE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包括藉由第一複數個傳輸點(TP)傳輸之第一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的位置量測或其他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者,其中第一複數個TP包含第一實體、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傳輸單元(LTU)中之至少一者,其中第一複數個RP包含第一實體、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量測單元(LMU)中之至少一者,其中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在不同第二時間處獲得第一位置量測,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量測單元163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自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獲得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在並非所有第一位置量測最初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時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的構件,其中在UE中組態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在並非所有第一UL信號最初在UE中組態時在UE中組態藉由UE傳輸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在UE中組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之傳輸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用於在並非所有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最初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時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組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在UE中組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及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接收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判定繼續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繼續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UE或第二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UE的第二位置量測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UE組態第二UL信號之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第二複數個TP組態第二DL RS之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UE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UE取消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接收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判定停止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的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及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63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係自UE之新SgNB接收,且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判定另一實體的構件,其中另一實體包含用於定位UE之新CgNB,其中新CgNB包含新SgNB、UE之新NgNB、第二LMC伺服器或第二LLMF伺服器,其中另一實體與第一實體不同,該構件可為例如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將UE之位置上下文發送至另一實體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上下文單元1644)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位置上下文使得另一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二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二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UE之第一位置量測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藉由UE取消第一UL信號之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在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用於無線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基地台(諸如基地台1600)可包括用於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接收定位UE之請求的構件,其中第一基地台為UE之伺服基地台,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一實體接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62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UE之資訊發送至RAN中之第二實體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發送單元1626)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發送至RAN中之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UE之資訊使得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基地台可包括用於識別UE之SgNB之改變的構件,其中SgNB改變為新SgNB,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判定第二實體與新SgNB之間以及第二實體與新SgNB之NgNB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第二實體處繼續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連接性單元1646)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向或針對新SgNB發送訊息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發送單元164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指示及UE之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SgNB改變之後實現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的延續。
在用於無線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諸如基地台1600)可包括用於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接收定位UE之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62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63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接收UE之新伺服小區或UE之新伺服基地台的指示及連接性之指示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UE之新伺服小區或UE之新伺服基地台的指示及連接性之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UE之請求的確認傳回至第二實體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確認單元1624)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在第一實體不具有UE之定位能力時獲得UE之定位能力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能力單元1636)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自UE或第一複數個接收點(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UE之第一位置量測的構件,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第一位置量測,其中自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包含藉由UE傳輸之第一上行鏈路(UL)信號的位置量測,其中自UE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包括藉由第一複數個傳輸點(TP)傳輸之第一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的位置量測或其他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者,其中第一複數個TP包含第一實體、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傳輸單元(LTU)中之至少一者,其中第一複數個RP包含第一實體、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量測單元(LMU)中之至少一者,其中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在不同第二時間處獲得第一位置量測,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量測單元163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自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到之第一位置量測獲得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在並非所有第一位置量測最初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時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的構件,其中在UE中組態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在並非所有第一UL信號最初在UE中組態時在UE中組態藉由UE傳輸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在UE中組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之傳輸係基於UE之定位能力。用於在並非所有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最初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時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藉由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組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在UE中組態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及在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接收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判定繼續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UE或第二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UE的第二位置量測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UE組態第二UL信號之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第二複數個TP組態第二DL RS之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UE之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藉由UE取消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在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接收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基於UE之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判定停止獲得UE的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628及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63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一個實施中,新SgNB或新伺服小區之指示係自UE之新SgNB接收,且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判定另一實體的構件,其中另一實體包含用於定位UE之新CgNB,其中新CgNB包含新SgNB、UE之新NgNB、第二LMC伺服器或第二LLMF伺服器,其中另一實體與第一實體不同,該構件可為例如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將UE之位置上下文發送至另一實體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上下文單元1644)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位置上下文使得另一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二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二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在UE或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UE之第一位置量測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藉由UE取消第一UL信號之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在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傳輸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及組態單元164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
在用於無線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基地台(諸如基地台1600)可包括用於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接收定位UE之請求的構件,其中第一基地台為UE之伺服基地台,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一實體接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62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UE之資訊發送至RAN中之第二實體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發送單元1626)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發送至RAN中之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UE之資訊使得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用於識別UE之伺服基地台之改變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單元164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新伺服基地台。用於判定第二實體與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第二實體與新伺服基地台之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第二實體處繼續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連接性單元1646)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用於向或針對新伺服基地台發送訊息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6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6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交遞發送單元164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604,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指示及UE之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伺服基地台改變之後實現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的延續。
17 為說明網路實體1700之硬體實施之實例的圖式,該網路實體1700為諸如如圖1及圖2中展示之GMLC 155、VGMLC 155V、HGMLC 155H或NEF 159。網路實體1700可為例如諸如5G核心網路(5GCN) 150、150V或150H之無線網路的部分。網路實體1700包括例如硬體組件,諸如外部介面1702,其可為能夠連接至外部用戶端130、NEF 159 (若網路實體1700為GMLC 155)、GMLC 155 (若網路實體1700為NEF 159或另一GMLC 155)、UDM 156、AMF 154之有線或無線介面。網路實體1700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及記憶體1710,其可與匯流排1706耦接在一起。記憶體1710可含有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其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程序及技術(例如,諸如程序流程1200)的專用電腦而操作。
如圖17中所說明,記憶體1710包括當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實施時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的一或多個組件或模組。雖然該等組件或模組經說明為記憶體1710中之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執行之軟體,但應理解,該等組件或模組可為處理器1704中或處理器外的專用硬體。如所說明,記憶體1710可包括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712,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702自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UE之請求及處理該請求。記憶體1710可包括位置請求發送單元1716,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經由外部介面1702將定位UE之請求傳送至無線網路中之另一實體,諸如AMF 154,其中定位UE之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或控制平面發信)報告位置資訊的請求及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位址。記憶體1710可包括確認接收單元1716,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經由外部介面1702自其他實體接收回應且處理該回應,其中該回應指示接受定位UE之請求。確認發送單元1718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702將回應發送至外部用戶端。記憶體1710可進一步包括查詢單元1720,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702向無線網路中之另一實體(例如,UDM 156)查詢其他實體之位址。記憶體1710可進一步包括查詢回應單元1722,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702自無線網路中之另一實體(例如,UDM 156)接收對其他實體之位址的查詢之回應。記憶體1710可進一步包括激活回應單元1724,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經由外部介面1702自第二實體接收第二回應,其中第二回應指示定位UE之請求在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激活,其中RAN向UE提供無線存取。記憶體1710可進一步包括激活發送單元1726,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702將第二回應轉發至外部用戶端。
取決於應用,可由各種構件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舉例而言,此等方法可以硬體、韌體、軟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對於硬體實施,一或多個處理器可在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電子器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內實施。
對於涉及韌體及/或軟體之實施,可利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單獨功能之模組(例如,程序、功能等等)實施方法。在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時,可使用任何有形地體現指令的機器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軟體程式碼可儲存在記憶體中且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單元執行,使處理器單元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所揭示之演算法的專用電腦而操作。記憶體可實施於處理器單元內或處理器單元外部。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記憶體」指代任何類型之長期、短期、揮發性、非揮發性或其他記憶體,且不應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記憶體或任何特定數目之記憶體或儲存記憶體的媒體的類型。
若以韌體及/或軟體實施,則該等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實例包括以資料結構編碼的電腦可讀媒體及以電腦程式編碼的電腦可讀媒體。電腦可讀媒體包括實體電腦儲存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藉助於實例而非限制,此類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半導體儲存器或其他儲存器,或任何其他可用以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所需程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除儲存在電腦可讀媒體上之外,可將指令及/或資料提供為在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上的信號。舉例而言,通信裝置可包括具有指示指令及資料之信號的收發器。指令及資料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例如,記憶體1710)上且經組態以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程序及技術的專用電腦而操作。亦即,通信裝置包括傳輸媒體,其具有指示執行所揭示功能之資訊的信號。在第一時間處,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可包括執行所揭示之功能的資訊之第一部分,而在第二時間處,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可包括執行所揭示之功能的資訊之第二部分。
在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諸如網路實體1700)可包括用於自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UE之請求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7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7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71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UE之請求傳送至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7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7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發送單元1714)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其中定位UE之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報告位置資訊之請求及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位址。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第一回應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7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7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確認接收單元1716)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其中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UE之請求。用於將第一回應轉發至外部用戶端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7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7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確認發送單元171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在將定位UE之請求傳送至第二實體之前將關於第二實體之位址的查詢發送至第三實體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7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7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查詢單元172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用於自第三實體接收第二實體之位址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7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7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查詢回應單元172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第二回應的構件,其中第二回應指示定位UE之請求在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激活,其中RAN向UE提供無線存取,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7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7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激活回應單元1724)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用於將第二回應轉發至外部用戶端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7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7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激活發送單元1726)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704。
18 為說明諸如圖1及圖2中展示之AMF 154或LMF 152的網路實體1800之硬體實施之實例的圖式。網路實體1800可為例如諸如5G核心網路(5GCN) 150、150V或150H之無線網路的部分。網路實體1800包括例如硬體組件,諸如外部介面1802,其可為能夠連接至GMLC 155、NEF 159、LMF 152 (若網路實體1800為AMF 154)、AMF 154 (若網路實體為LMF 152)、UDM 156及伺服基地台110-1之有線或無線介面。網路實體1800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及記憶體1810,其可與匯流排1806耦接在一起。記憶體1810可含有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其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程序及技術(例如,諸如程序流程1300)的專用電腦而操作。
如圖18中所說明,記憶體1810包括當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實施時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的一或多個組件或模組。雖然該等組件或模組經說明為記憶體1810中之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執行之軟體,但應理解,該等組件或模組可為處理器1804中或處理器外的專用硬體。如所說明,記憶體1810可包括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812,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802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諸如GMLC 155或NEF 159)接收定位UE之請求且處理該請求,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記憶體1810可包括位置請求發送單元1816,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經由外部介面1802將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發送至無線網路中之第三實體,其中第三實體可為伺服基地台,例如,SgNB 110-1或UE 105,其中定位UE之請求及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報告位置資訊之請求及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位址,其中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使得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記憶體1810可包括確認接收單元1816,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802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三實體接收回應且處理該回應,其中該回應指示定位UE之請求在第三實體中的激活或確認。確認發送單元1818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能夠經由外部介面1802將回應發送至第二實體。
取決於應用,可由各種構件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舉例而言,此等方法可以硬體、韌體、軟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對於硬體實施,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可在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電子器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內實施。
對於涉及韌體及/或軟體之實施,可利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單獨功能之模組(例如,程序、功能等等)實施方法。在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時,可使用任何有形地體現指令的機器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軟體程式碼可儲存在記憶體中且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單元執行,從而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單元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所揭示之技術的專用電腦而操作。記憶體可實施於處理器單元內或處理器單元外部。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記憶體」指代任何類型之長期、短期、揮發性、非揮發性或其他記憶體,且不應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記憶體或任何特定數目之記憶體或儲存記憶體的媒體的類型。
若以韌體及/或軟體實施,則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諸如記憶體1810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儲存媒體之實例包括經編碼有資料結構之電腦可讀媒體及經編碼有電腦程式之電腦可讀媒體。電腦可讀媒體包括實體電腦儲存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藉助於實例而非限制,此類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半導體儲存器或其他儲存器,或任何其他可用以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所需程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除儲存在電腦可讀媒體上之外,可將指令及/或資料提供為在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上的信號。舉例而言,通信裝置可包括具有指示指令及資料之信號的收發器。指令及資料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例如,記憶體1810)上且經組態以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的專用電腦而操作。亦即,通信裝置包括傳輸媒體,其具有指示執行所揭示功能之資訊的信號。在第一時間處,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可包括執行所揭示之功能的資訊之第一部分,而在第二時間處,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可包括執行所揭示之功能的資訊之第二部分。
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諸如網路實體1800)可包括用於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接收定位UE之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8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8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81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發送至無線網路中之第三實體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8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8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發送單元1814)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其中定位UE之請求及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報告位置資訊之請求及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位址,其中用於定位UE之請求的資訊使得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位置資訊。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三實體接收回應的構件,其中該回應指示定位UE之請求在第三實體中之激活或確認,該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8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8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確認接收單元1816)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用於將回應轉發至第二實體的構件可為例如外部介面18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81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確認發送單元181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804。
19 為說明諸如圖1及圖2中展示之UE 105的UE 1900的硬體實施之實例的圖式。UE 1900可包括諸如無線收發器1902之外部介面,其與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基地台無線地通信,諸如伺服gNB (SgNB) 110-1、控制gNB (CgNB) 110-2、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本端LMF (LLMF)伺服器,如本文中所論述及圖1至圖8中所展示。UE 1900亦可使用無線收發器1902與5GCN中之元件(諸如AMF 154或LMF 152)通信,如本文中所論述,及圖9中所展示。UE 1900亦可包括額外收發器(諸如無線區域網路(WLAN)收發器1906),以及用於接收及量測來自SPS SV 190 (圖1及圖2中展示)之信號的SPS接收器1908。UE 1900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感測器1910,諸如攝影機、加速計、陀螺儀、電子羅盤、磁力計、氣壓計等。UE 1900可進一步包括使用者介面1912,其可包括(例如)顯示器、小鍵盤或其他輸入器件,諸如顯示器上之虛擬小鍵盤,使用者可經由該使用者介面1912與UE 1900介接。UE 1900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及記憶體1920,其可與匯流排1916耦接至一起。UE 1900之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及其他組件可類似地與匯流排1916、單獨匯流排耦接在一起,或可直接連接在一起或使用前述之組合耦接。記憶體1920可含有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其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演算法的專用電腦而操作。
如圖19中所說明,記憶體1920可包括可藉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實施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的一或多個組件或模組。雖然該等組件或模組經說明為記憶體1920中之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執行之軟體,但應理解,該等組件或模組可為處理器1904中或處理器外的專用硬體。如所說明,記憶體1920可包括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922,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能夠經由無線收發器1902自無線網路中之實體接收定位UE之請求,該實體諸如AMF 154、LMF 152、SgNB 110-1或CgNB 110-2,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
記憶體1920可進一步包括確認單元1924,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經由無線收發器1902將定位UE之請求的確認傳回至第二實體。
記憶體1920可進一步包括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926,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經由無線收發器1902接收UE之位置資訊。
在一些實施中,記憶體1920可進一步包括位置判定單元1930,其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能夠使用所獲得之量測判定UE之位置估計,其中位置估計可為所接收之位置資訊。
記憶體1920可進一步包括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932,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能夠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經由無線收發器1902將UE之位置資訊發送至外部用戶端,使用者平面發信可係基於網際網路協定(IP)、傳輸控制協定(TCP)、安全輸送層(TLS)或此等之某一組合中之至少一者。在一些實施中,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932可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舉例而言,可針對UE使用協定資料單元(PDU)區段報告第一位置資訊。
記憶體1920可進一步包括監視單元1934,其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能夠監視一或多個時間的出現,該等時間可為例如週期性時間或用於觸發事件之時間,其中位置量測係例如在用於自複數個傳輸點(TP)接收到之信號、自5GS外部之實體或UE的慣性感測器接收到之信號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使用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928而獲得;第一位置資訊中之至少一些係例如在時間中之每一者處基於在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獲得的位置量測藉由位置判定單元1930而判定;及第一位置資訊中之至少一些係例如在時間中之每一者之後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使用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932發送至外部用戶端。
取決於應用,可由各種構件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舉例而言,此等方法可以硬體、韌體、軟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對於硬體實施,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可在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電子器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內實施。
對於涉及韌體及/或軟體之UE 1900的實施,可利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單獨功能之模組(例如,程序、功能等等)實施方法。在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時,可使用任何有形地體現指令的機器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軟體碼可儲存在記憶體(例如,記憶體1920)中且由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執行,從而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之專用電腦來操作。記憶體可實施於該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內或實施於該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之外部。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記憶體」指代任何類型之長期、短期、揮發性、非揮發性或其他記憶體,且不應限於任何特定類型之記憶體或任何特定數目之記憶體或儲存記憶體的媒體的類型。
若以韌體及/或軟體實施,則由UE 1900執行之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諸如記憶體1920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儲存媒體之實例包括經編碼有資料結構之電腦可讀媒體及經編碼有電腦程式之電腦可讀媒體。電腦可讀媒體包括實體電腦儲存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藉助於實例而非限制,此類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半導體儲存器或其他儲存器,或任何其他可用以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所需程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除儲存在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之外,可將用於UE 1900之指令及/或資料提供為在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上的信號。舉例而言,包含UE 1900之部分或所有之通訊裝置可包括具有指示指令及資料之信號的收發器。指令及資料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例如,記憶體1920)上且經組態以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作為經程式化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的專用電腦而操作。亦即,通信裝置包括傳輸媒體,其具有指示執行所揭示功能之資訊的信號。在第一時間處,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可包括執行所揭示之功能的資訊之第一部分,而在第二時間處,包括於通信裝置中之傳輸媒體可包括執行所揭示之功能的資訊之第二部分。
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諸如使用者設備(UE) 1900)可包括用於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實體接收定位UE之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UE之請求係基於藉由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位置請求且係藉由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第二實體接收,該構件可為例如無線收發器19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92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請求接收單元192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無線收發器19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92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92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外部用戶端報告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可為例如無線收發器19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92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93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UE之請求的確認傳回至第二實體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無線收發器19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92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確認單元1924)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
在一個實施中,第一實體可包括用於監視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的出現的構件,該構件可為例如無線收發器19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92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監視單元1934)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用於在用於自複數個傳輸點(TP)接收到之信號、自5GS外部之實體或UE的慣性感測器接收到之信號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獲得位置量測的構件可為例如無線收發器19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92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獲得單元1928)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用於基於在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獲得之位置量測在第一時間中的每一者處判定第一位置資訊中之至少一些的構件可為例如無線收發器19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92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判定單元1930)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用於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在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之後將第一位置資訊中之至少一些發送至外部用戶端的構件可為例如無線收發器1902及具有專用硬體或實施記憶體1920中之可執行程式碼或軟體指令(諸如位置資訊報告單元1932)的一或多個處理器1904。
一個實施,其可如下描述:
1. 一種藉由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基地台執行的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該方法包含: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及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2.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中該RAN為向該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一下一代無線電存取網路(NG-RAN),且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
3. 如技術方案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為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
4. 如技術方案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為該UE之一先前SgNB,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包含該第一基地台之一識別碼或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中之至少一者。
5. 如技術方案2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實體為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其中該CgNB包含一NR節點B (gNB)、該UE之一鄰近gNB (NgNB)、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6. 如技術方案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識別該UE之SgNB的一改變,其中SgNB改變為一新SgNB;
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SgNB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用於該新SgNB之NgNB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及
向或針對該新SgNB發送一訊息,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SgNB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7. 如技術方案6之方法,其中識別該UE之SgNB的該改變係基於判定該UE至該新SgNB之一伺服小區的一交遞,其中該交遞係針對該UE之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其中該訊息包含一交遞請求。
8. 如技術方案6之方法,其中識別該UE之SgNB的該改變係基於自該新SgNB接收到一UE上下文之一請求,其中該訊息包含對該UE上下文之該請求的一回應。
9. 如技術方案8之方法,其中該UE上下文使得該UE能夠自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非作用中狀態轉變為一RRC連接狀態或執行一基於RAN之通知區域(RNA)更新。
10.    如技術方案6之方法,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或該第二實體之一指示中之至少一者。
11.    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其包含:
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
至少一個記憶體;及
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無線收發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及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12.    如技術方案11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RAN為向該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一下一代無線電存取網路(NG-RAN),且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
13.    如技術方案12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實體為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
14.    如技術方案12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實體為該UE之一先前SgNB,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包含該第一基地台的一識別碼或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中之至少一者。
15.    如技術方案12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二實體為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其中該CgNB包含一NR節點B (gNB)、該UE之一鄰近gNB (NgNB)、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16.    如技術方案12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識別該UE之SgNB的一改變,其中SgNB改變為一新SgNB;
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SgNB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該新SgNB之NgNB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及
向或針對該新SgNB發送一訊息,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SgNB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17.    如技術方案16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判定該UE至該新SgNB之一伺服小區的一交遞識別該UE之SgNB的該改變,其中該交遞係針對該UE之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其中該訊息包含一交遞請求。
18.    如技術方案16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自該新SgNB接收到一UE上下文之一請求而識別該UE之SgNB的該改變,其中該訊息包含對至UE上下文之該請求的一回應。
19.    如技術方案18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UE上下文使得該UE能夠自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非作用中狀態轉變為一RRC連接狀態或執行一基於RAN之通知區域(RNA)更新。
20.    如技術方案16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或該第二實體之一指示中之至少一者。
21.    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其包含:
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及
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的構件,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22.    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基地台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含:
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及
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的程式碼,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一個實施,其可如下描述:
1. 一種藉由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自一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的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一回應,其中該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
將該第一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
2.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包含一5G系統(5GS),其中該第一實體包含一閘道器行動位置中心(GMLC)或一網路開放功能(NEF),且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3.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第二實體之前將該第二實體之一位址的一查詢發送至一第三實體;
自該第三實體接收該第二實體之該位址。
4.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二回應,其中該第二回應指示定位該UE之該請求在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激活,其中該RAN向該UE提供無線存取;及
將該第二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
5. 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其包含:
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
至少一個記憶體;及
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該外部介面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自一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的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一回應,其中該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
將該第一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
6. 如技術方案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無線網路包含一5G系統(5GS),其中該第一實體包含一閘道器行動位置中心(GMLC)或一網路開放功能(NEF),且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7. 如技術方案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在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第二實體之前將該第二實體之一位址的一查詢發送至一第三實體;
自該第三實體接收該第二實體之該位址。
8. 如技術方案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二回應,其中該第二回應指示定位該UE之該請求在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激活,其中該RAN向該UE提供無線存取;及
將該第二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
9. 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其包含:
用於自一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
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的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
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一回應的構件,其中該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
用於將該第一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的構件。
10.    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至少一個處理器,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含:
用以自一外部用戶端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
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傳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的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
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一第一回應的程式碼,其中該第一回應指示接受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
用以將該第一回應轉發至該外部用戶端的程式碼。
一個實施,其可如下描述:
1. 一種藉由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及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發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三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2.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為一5G系統(5GS),其中該第一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一閘道器行動位置中心(GMLC)或一網路開放功能(NEF),其中該第三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
3.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為一5G系統(5GS),其中該第一實體包含一位置管理功能(LMF),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其中該第三實體包含該UE。
4.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三實體接收一回應,其中該回應指示定位該UE之該請求在該第三實體中之一激活或一確認;及
將該回應轉發至該第二實體。
5. 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其包含:
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
至少一個記憶體;及
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該外部介面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及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發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三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6. 如技術方案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無線網路為一5G系統(5GS),其中該第一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一閘道器行動位置中心(GMLC)或一網路開放功能(NEF),其中該第三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
7. 如技術方案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無線網路為一5G系統(5GS),其中該第一實體包含一位置管理功能(LMF),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其中該第三實體包含該UE。
8. 如技術方案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三實體接收一回應,其中該回應指示定位該UE之該請求在該第三實體中之一激活或一確認;及
將該回應轉發至該第二實體。
9. 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其包含:
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及
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發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三實體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10.    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至少一個處理器,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含:
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及
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發送至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三實體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及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各自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位置資訊之一請求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資訊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一個實施,其可如下描述:
1. 一種藉由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接收該UE之一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一新伺服基地台的一指示及連接性之一指示;
基於該UE之該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該新伺服基地台的該指示及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
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2.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藉由該外部用戶端起始之該位置請求的資訊傳送至該第二實體。
3.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一確認傳回至該第二實體。
4. 如技術方案3之方法,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確認自該第二實體傳送至該外部用戶端。
5.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中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包含在不同第一時間處藉由該第一實體獲得且緊接著該等不同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該控制平面發信報告至該外部用戶端的該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
6. 如技術方案5之方法,其中每一組位置資訊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該UE之一絕對位置估計、該UE之一相對位置估計、該UE之一線速度、該UE之一角速度、該UE之一線加速度、該UE之一角加速度、該UE之一角定向、一觸發事件之一標識,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7. 如技術方案5之方法,其中該等不同第一時間包含週期性時間或用於觸發事件之時間中之至少一者。
8. 如技術方案7之方法,其中該等觸發事件包含一區域事件、一運動事件或一速度事件中之至少一者。
9. 如技術方案5之方法,其中該RAN為向該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一下一代RAN (NG-RAN)。
10.    如技術方案9之方法,其中該UE保持在一連接管理(CM)連接狀態中及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或一RRC非作用中狀態中。
11.    如技術方案9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為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其中該CgNB包含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該UE之一鄰近NR節點B (NgNB)、一第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第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12.    如技術方案11之方法,其中該CgNB包含該SgNB,其中該第二實體為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13.    如技術方案11之方法,其中該CgNB包含該NgNB、該第一LMC伺服器或該第一LLMF伺服器,其中該第二實體為該SgNB。
14.    如技術方案1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一先前CgNB,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回應於該UE之一伺服小區的一改變或該UE之一先前SgNB的一改變而自該先前CgNB接收。
15.    如技術方案14之方法,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指示該伺服小區之該改變或該先前SgNB之該改變,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進一步包含一位置上下文。
16.    如技術方案15之方法,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
(i)藉由該外部用戶端起始之該位置請求的資訊;
(ii)複數個接收點(RP)之一指示;
(iii)複數個傳輸點(TP)之一指示;
(iv)在該UE中組態之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在該複數個RP中組態之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i)藉由該複數個TP傳輸之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之一指示
(vii)藉由該UE傳輸之上行鏈路(UL)信號之一指示;
(viii)一位置區段識別符;
(ix)該UE之定位能力;或
(x)此等之某一組合。
17.    如技術方案1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實體不具有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時獲得該UE之定位能力。
18.    如技術方案1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自該UE或第一複數個接收點(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該UE之第一位置量測,
其中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
其中自該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含藉由該UE傳輸之第一上行鏈路(UL)信號的位置量測,
其中自該UE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藉由一第一複數個傳輸點(TP)傳輸之第一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的位置量測或其他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第一複數個TP包含該第一實體、該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傳輸單元(LTU)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第一複數個RP包含該第一實體、該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量測單元(LMU)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在不同第二時間處獲得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且
基於自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接收到的該等第一位置量測獲得該UE之該複數組位置資訊。
19.    如技術方案1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並非所有該等第一位置量測最初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中組態時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中組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該UE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該至少一些係基於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
在並非所有該等第一UL信號最初在該UE中組態時在該UE中組態藉由該UE傳輸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該UE中組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該至少一些之傳輸係基於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及
在並非所有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最初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時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其中組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在該UE中組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及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
20.    如技術方案18之方法,其中自該UE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到達時間(TOA)、一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WiFi AP RTT、WiFi AP RSSI、感測器量測,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21.    如技術方案18之方法,其中自該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到達時間(TOA)、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22.    如技術方案18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包含DL定位參考信號(PRS)、DL追蹤參考信號(TRS),或DL PRS及DL TRS兩者。
23.    如技術方案18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包含UL定位參考信號(PRS)。
24.    如技術方案1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接收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及
判定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25.    如技術方案24之方法,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係自該新SgNB接收,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進一步包括充分連接性之一指示,其中判定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繼續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係至少部分地基於充分連接性之該指示。
26.    如技術方案2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UE或一第二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該UE之第二位置量測;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該UE組態第二UL信號之傳輸;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一第二複數個TP組態第二DL RS之傳輸;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該UE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該UE取消該等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或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該等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
27.    如技術方案1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基於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判定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28.    如技術方案27之方法,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係自該UE之該新SgNB接收,且其進一步包含:
判定一第三實體,其中該第三實體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一新CgNB,其中該新CgNB包含該新SgNB、該UE之一新NgNB、一第二LMC伺服器或一第二LLMF伺服器,其中該第三實體與該第一實體不同;
將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發送至該第三實體,其中該位置上下文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二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二位置資訊。
29.    如技術方案28之方法,其中該第三實體係基於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或基於自該新SgNB接收到的該第三實體之一指示而判定。
30.    如技術方案28之方法,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
(i)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到之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
(ii)該第一複數個RP之一指示;
(iii)該第一複數個TP之一指示;
(iv)在該UE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在該第一複數個RP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i)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之一指示;
(vii)藉由該UE傳輸之該等第一UL信號之一指示;
(viii)一位置區段識別符;
(ix)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或
(x)此等之某一組合。
31.    如技術方案27之方法,其中該新SgNB之該指示係自用於該UE之一舊SgNB接收,其中該新SgNB之該指示進一步包括不充分連接性之一指示,其中判定停止獲得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報告該第一位置資訊係基於不足連接性之該指示。
32.    如技術方案3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該UE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
藉由該UE取消該等第一UL信號之該傳輸;
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該等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
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33.    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第一實體,其包含:
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
至少一個記憶體;及
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該外部介面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接收該UE之一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一新伺服基地台的一指示及連接性之一指示;
基於該UE之該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該新伺服基地台的該指示及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
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34.    如技術方案33之第一實體,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藉由該外部用戶端起始之該位置請求的資訊傳送至該第二實體。
35.    如技術方案3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一確認傳回至該第二實體。
36.    如技術方案35之第一實體,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確認自該第二實體傳送至該外部用戶端。
37.    如技術方案3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包含在不同第一時間處藉由該第一實體獲得且緊接著該等不同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該控制平面發信報告至該外部用戶端的該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
38.    如技術方案37之第一實體,其中每一組位置資訊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該UE之一絕對位置估計、該UE之一相對位置估計、該UE之一線速度、該UE之一角速度、該UE之一線加速度、該UE之一角加速度、該UE之一角定向、一觸發事件之一標識,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39.    如技術方案37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不同第一時間包含週期性時間或用於觸發事件之時間中之至少一者。
40.    如技術方案39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觸發事件包含一區域事件、一運動事件或一速度事件中之至少一者。
41.    如技術方案37之方法,其中該RAN為向該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一下一代RAN (NG-RAN)。
42.    如技術方案4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UE保持在一連接管理(CM)連接狀態中及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或一RRC非作用中狀態中。
43.    如技術方案4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一實體為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其中該CgNB包含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該UE之一鄰近NR節點B (NgNB)、一第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第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44.    如技術方案4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CgNB包含該SgNB,其中該第二實體為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45.    如技術方案4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CgNB包含該NgNB、該第一LMC伺服器或該第一LLMF伺服器,其中該第二實體為該SgNB。
46.    如技術方案4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一先前CgNB,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回應於該UE之一伺服小區的一改變或該UE之一先前SgNB的一改變而自該先前CgNB接收。
47.    如技術方案46之第一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指示該伺服小區之該改變或該先前SgNB之該改變,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進一步包含一位置上下文。
48.    如技術方案47之第一實體,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
(i)藉由該外部用戶端起始之該位置請求的資訊;
(ii)複數個接收點(RP)之一指示;
(iii)複數個傳輸點(TP)之一指示;
(iv)在該UE中組態之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在該複數個RP中組態之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i)藉由該複數個TP傳輸之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之一指示
(vii)藉由該UE傳輸之上行鏈路(UL)信號之一指示;
(viii)一位置區段識別符;
(ix)該UE之定位能力;或
(x)此等之某一組合。
49.    如技術方案4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在該第一實體不具有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時獲得該UE之定位能力。
50.    如技術方案49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自該UE或第一複數個接收點(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該UE之第一位置量測,
其中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
其中自該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含藉由該UE傳輸之第一上行鏈路(UL)信號的位置量測,
其中自該UE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藉由一第一複數個傳輸點(TP)傳輸之第一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的位置量測或其他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第一複數個TP包含該第一實體、該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傳輸單元(LTU)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第一複數個RP包含該第一實體、該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量測單元(LMU)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在不同第二時間處獲得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且
基於自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接收到的該等第一位置量測獲得該UE之該複數組位置資訊。
51.    如技術方案50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在並非所有該等第一位置量測最初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中組態時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中組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該UE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該至少一些係基於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
在並非所有該等第一UL信號最初在該UE中組態時在該UE中組態藉由該UE傳輸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該UE中組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該至少一些之傳輸係基於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及
在並非所有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最初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時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其中組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在該UE中組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及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
52.    如技術方案50之第一實體,其中自該UE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到達時間(TOA)、一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WiFi AP RTT、WiFi AP RSSI、感測器量測,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53.    如技術方案50之第一實體,其中自該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到達時間(TOA)、一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54.    如技術方案50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包含DL定位參考信號(PRS)、DL追蹤參考信號(TRS),或DL PRS及DL TRS兩者。
55.    如技術方案50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包含UL定位參考信號(PRS)。
56.    如技術方案5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接收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及
判定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57.    如技術方案56之第一實體,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係自該新SgNB接收,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進一步包括充分連接性之一指示,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充分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58.    如技術方案57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進行以下操作中之至少一者: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UE或一第二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該UE之第二位置量測;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該UE組態第二UL信號之傳輸;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一第二複數個TP組態第二DL RS之傳輸;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該UE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該UE取消該等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或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該等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
59.    如技術方案5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基於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判定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60.    如技術方案59之第一實體,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係自該UE之該新SgNB接收,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判定一第三實體,其中該第三實體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一新CgNB,其中該新CgNB包含該新SgNB、該UE之一新NgNB、一第二LMC伺服器或一第二LLMF伺服器,其中該第三實體與該第一實體不同;
將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發送至該第三實體,其中該位置上下文使得該第三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二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二位置資訊。
61.    如技術方案60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三實體係基於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或基於自該新SgNB接收到的該第三實體之一指示而判定。
62.    如技術方案60之第一實體,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
(i)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到之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
(ii)該第一複數個RP之一指示;
(iii)該第一複數個TP之一指示;
(iv)在該UE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在該第一複數個RP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i)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之一指示;
(vii)藉由該UE傳輸之該等第一UL信號之一指示;
(viii)一位置區段識別符;
(ix)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或
(x)此等之某一組合。
63.    如技術方案59之第一實體,其中該新SgNB之該指示係自該UE之一舊SgNB接收,其中該新SgNB之該指示進一步包括不充分連接性之一指示,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不足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停止獲得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該第一位置資訊。
64.    如技術方案6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該UE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
藉由該UE取消該等第一UL信號之該傳輸;
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該等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
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65.    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第一實體,其包含:
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
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
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
用於接收該UE之一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一新伺服基地台的一指示及連接性之一指示的構件;
用於基於該UE之該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該新伺服基地台的該指示及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
用於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及
用於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
66.    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實體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之至少一個處理器,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含:
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
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
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
用以接收該UE之一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一新伺服基地台的一指示及連接性的一指示的程式碼;
用以基於該UE之該新伺服小區或該UE之該新伺服基地台的該指示及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是繼續還是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
用以在判定為繼續時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及
用以在判定為停止時停止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
一個實施,其可如下描述:
1. 一種藉由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基地台執行的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該方法包含: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識別該UE之伺服基地台的一改變,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一新伺服基地台;
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的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及
向或針對該新伺服基地台發送一訊息,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2. 如技術方案1之方法,其中該RAN為向該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一下一代無線電存取網路(NG-RAN),且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
3. 如技術方案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為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
4. 如技術方案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為該UE之一先前SgNB,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包含該第一基地台之一識別碼或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中之至少一者。
5. 如技術方案2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實體為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其中該CgNB包含一NR節點B (gNB)、該UE之一鄰近gNB (NgNB)、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6. 如技術方案2之方法,其中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包含SgNB之一改變,其中該新伺服基地台為一新SgNB,且其中該新伺服基地台之該等相鄰基地台為相鄰NR節點B (NgNB)。
7. 如技術方案6之方法,其中識別該UE之SgNB的該改變係基於判定該UE至該新SgNB之一伺服小區的一交遞,其中該交遞係針對該UE之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其中該訊息包含一交遞請求。
8. 如技術方案6之方法,其中識別該UE之SgNB的該改變係基於自該新SgNB接收到一UE上下文之一請求,其中該訊息包含對該UE上下文之該請求的一回應。
9. 如技術方案8之方法,其中該UE上下文使得該UE能夠自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非作用中狀態轉變為一RRC連接狀態或執行一基於RAN之通知區域(RNA)更新。
10.    如技術方案6之方法,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或該第二實體之一指示中之至少一者。
11.    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其包含:
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
至少一個記憶體;及
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該外部介面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識別該UE之伺服基地台之一改變,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一新伺服基地台;
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之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及
向或針對該新伺服基地台發送一訊息,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12.    如技術方案11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RAN為向該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一下一代無線電存取網路(NG-RAN),且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
13.    如技術方案12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實體為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
14.    如技術方案12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實體為該UE之一先前SgNB,其中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包含該第一基地台的一識別碼或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中之至少一者。
15.    如技術方案12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二實體為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其中該CgNB包含一NR節點B (gNB)、該UE之一鄰近gNB (NgNB)、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16.    如技術方案12之第一基地台,其中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包含SgNB之一改變,其中該新伺服基地台為一新SgNB,且其中該新伺服基地台之該等相鄰基地台為相鄰NR節點B (NgNB)。
17.    如技術方案16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判定該UE至該新SgNB之一伺服小區的一交遞識別該UE之SgNB的該改變,其中該交遞係針對該UE之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其中該訊息包含一交遞請求。
18.    如技術方案16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自該新SgNB接收到一UE上下文之一請求而識別該UE之SgNB的該改變,其中該訊息包含對至UE上下文之該請求的一回應。
19.    如技術方案18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UE上下文使得該UE能夠自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非作用中狀態轉變為一RRC連接狀態或執行一基於RAN之通知區域(RNA)更新。
20.    如技術方案16之第一基地台,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或該第二實體之一指示中之至少一者。
21.    一種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其包含:
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
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的構件,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用於識別該UE之伺服基地台之一改變的構件,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一新伺服基地台;
用於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的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的構件;及
用於向或針對該新伺服基地台發送一訊息的構件,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22.    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組態在用於一無線網路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第一基地台中的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該第一基地台為該UE之一伺服基地台,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含:
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基地台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一實體接收;
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用於定位該UE之資訊發送至該RAN中之一第二實體的程式碼,其中發送至該RAN中之該第二實體的用於定位該UE之該資訊使得該第二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位置資訊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位置資訊;
用以識別該UE之伺服基地台的一改變的程式碼,其中伺服基地台改變為一新伺服基地台;
用以判定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之間以及該第二實體與該新伺服基地台的相鄰基地台之間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以使得該UE之位置報告能夠在該第二實體處繼續的程式碼;及
用以向或針對該新伺服基地台發送一訊息的程式碼,其中該訊息包含是否存在充分發信連接性之一指示及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其中該訊息在伺服基地台之該改變之後實現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位置資訊的一延續。
貫穿本說明書對「一個實例」、「實例」、「某些實例」或「例示性實施」之提及意謂結合特徵及/或實例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包括在所主張之主題之至少一個特徵及/或實例中。因此,片語「在一個實例中」、「實例」、「在某些實例中」或「在某些實施中」或其他相似片語在貫穿本說明書之各處的出現未必均指同一特徵、實例及/或限制。此外,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經組合在一或多個實例及/或特徵中。
在對特定裝置或專用計算器件或平台的記憶體內儲存的二進位數位信號之操作的演算法或符號表示方面呈現本文中包括的實施方式之一些部分。在此特定說明書的上下文中,術語特定裝置或其類似者包括通用電腦(一旦其經程式化以依據來自程式軟體之指令執行特定操作)。演算法描述及/或符號表示為信號處理及/或相關技術之一般技術者用來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傳達其工作之實質內容的技術之實例。演算法在此處且一般被視為產生所要結果之操作或類似信號處理的自相一致序列。在此上下文中,操作或處理涉及對物理量之物理操縱。通常,儘管並非必要,但此等量可呈能夠被儲存、傳送、組合、比較或以其他方式操縱的電信號或磁性信號之形式。已證實,主要出於常見使用之原因,將此類信號稱為位元、資料、值、元件、符號、字元、術語、編號、數字、資訊或其類似者時常為方便的。然而,應理解,此等或類似術語中之所有者欲與適當物理量相關聯且僅為方便的標籤。除非另外特定地陳述,否則如由本文中之論述顯而易見,應瞭解,貫穿本說明書論述利用諸如「處理」、「計算」、「演算」、「判定」或其類似者之術語係指諸如專用電腦、專用計算裝置或類似專用電子計算器件之特定裝置的動作或程序。因此,在本說明書之上下文中,專用電腦或類似專用電子計算器件能夠操縱或轉換信號,該等信號通常表示為專用電腦或類似專用電子計算器件之記憶體、暫存器或其他資訊儲存器件、傳輸器件或顯示器件內之物理電子或磁性量。
在前述詳細描述中,已經闡述大量特定細節以提供對所主張之主題的透徹理解。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所主張之主題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在其他情況下,未詳細描述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之方法及裝置以免混淆所主張之主題。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及」、「或」及「及/或」可包括多種含義,該等含義預期亦至少部分取決於此等術語所使用的上下文。通常,「或」若用以關聯一個清單(諸如,A、B或C),則意欲意謂A、B及C (此處以包括性意義使用),以及A、B或C (此處以排他性意義使用)。另外,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一或多個」可用以以單數形式描述任何特徵、結構或特性,或可用以描述複數個特徵、結構或特性,或特徵、結構或特性之一些其他組合。然而,應注意,此僅為說明性實例,且所主張之主題不限於此實例。
雖然已說明且描述目前被視為實例特徵之內容,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在不脫離所主張之主題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其他修改且可用等效物取代。另外,可進行許多修改以在不脫離本文中所描述的中心概念的情況下根據所主張的主題的教示來調適特定情形。
因此,意欲所主張之主題不限於所揭示之特定實例,而是此所主張之主題亦可包括屬於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之範疇內的所有態樣。
100:通信系統 105:UE 110:gNB 110-1:SgNB 110-1':新SgNB 110-2:CgNB 110-2':新CgNB 110-3:NgNB 110-4:NgNB 112:NG-RAN 130:外部用戶端 150:5G核心網路 150H:本籍網路5GCN 150V:核心網路5GCN 151:UPF 151H:本籍UPF 151V:受訪UPF 152:LMF 153:UPA 154:AMF 155:GMLC 155H:HGMLC 155V:VGMLC 156:UDM 159:NEF 161:加粗箭頭 162:加粗箭頭 163:加粗箭頭 190:SV 200:通信系統 261:加粗箭頭 262:加粗箭頭 263:加粗箭頭 300:協定分層 400:協定分層 1000:程序流程 1002:區塊 1004:區塊 1006:區塊 1100:程序流程 1102:區塊 1104:區塊 1200:程序流程 1202:區塊 1204:區塊 1206:區塊 1208:區塊 1300:程序流程 1302:區塊 1304:區塊 1400:程序流程 1402:區塊 1404:區塊 1406:區塊 1408:區塊 1410:區塊 1412:區塊 1414:區塊 1500:程序流程 1502:區塊 1504:區塊 1506:區塊 1508:區塊 1510:區塊 1600:基地台 1602:外部介面 1604:一或多個處理器 1606:匯流排 1610:記憶體 1622:位置請求接收單元 1624:確認單元 1626:位置請求發送單元 1628:位置資訊獲得單元 1630:位置判定單元 1632:位置資訊報告單元 1636:能力單元 1638:位置量測單元 1640:交遞單元 1642:組態單元 1644:位置上下文單元 1646:連接性單元 1648:交遞發送單元 1700:網路實體 1702:外部介面 1704:一或多個處理器 1706:匯流排 1710:記憶體 1712:位置請求接收單元 1714:位置請求發送單元 1716:確認接收單元 1718:確認發送單元 1720:查詢單元 1722:查詢回應單元 1724:激活回應單元 1726:激活發送單元 1800:網路實體 1802:外部介面 1804:一或多個處理器 1806:匯流排 1810:記憶體 1812:位置請求接收單元 1814:位置請求發送單元 1816:確認接收單元 1818:確認發送單元 1900:UE 1902:無線收發器 1904:一或多個處理器 1906:無線區域網路收發器 1908:SPS接收器 1910:一或多個感測器 1912:使用者介面 1916:匯流排 1920:記憶體 1922:位置請求接收單元 1924:確認單元 1928:位置資訊獲得單元 1930:位置判定單元 1932:位置資訊報告單元 1934:監視單元
可參考以下圖式來實現對各種實施例之本質及優勢之理解。
圖1為說明用於非漫遊UE之支援極低延遲位置服務(Very Low Latency Location Service;VLLLS)之網路架構的簡化方塊圖。
圖2為說明用於漫遊UE之支援VLLLS之網路架構的簡化方塊圖。
圖3為協定分層之表示,協定分層可在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控制實體存在且將目標UE之位置報告傳送至外部用戶端時使用。
圖4為協定分層之表示,協定分層可在目標UE將目標UE之位置報告傳送至外部用戶端時使用。
圖5展示支援適用於RAN中之控制實體的VLLLS的位置區段(session)建立及報告程序。
圖6展示藉由RAN中之控制實體支援位置量測組態從而支援VLLLS之程序。
圖7展示藉由RAN中之控制實體支援位置報告從而支援VLLLS之程序。
包括圖8A及圖8B之圖8展示支援目標UE之伺服基地台隨用於目標UE之RAN中之控制實體在RRC連接狀態或RRC非作用中狀態中的有可能改變而改變的程序。
圖9展示位置區段建立及報告程序以支援適用於目標UE支援位置報告的VLLLS。
圖10展示說明藉由無線網路中之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的程序流程,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及使用者平面發信兩者。
圖11展示說明藉由用於無線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伺服基地台執行的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的程序流程,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及使用者平面發信兩者。
圖12展示說明藉由無線網路中之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之另一方法的程序流程,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及使用者平面發信兩者。
圖13展示說明藉由無線網路中之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之另一方法的程序流程,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及使用者平面發信兩者。
圖14展示說明藉由無線網路中之第一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之另一方法的程序流程。
圖15展示說明藉由用於無線網路之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伺服基地台執行的用於定位使用者設備(UE)之另一方法的程序流程。
圖16為支援VLLLS之基地台之實施例的方塊圖。
圖17為支援VLLLS之諸如GMLC或NEF之網路實體的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18為支援VLLLS之諸如AMF或LMF之網路實體的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19為支援VLLLS之使用者設備之實施例的方塊圖。
根據某些實例實施,各種圖式中之類似參考編號及符號指示類似元件。另外,元件之多個例項可藉由用字母或用連字符及第二編號跟隨元件之第一編號來指示。舉例而言,元件110之多個例項可指示為110-1、110-2、110-3等。類似地,元件155之多個例項可指示為155A、155B、155C等。當僅使用第一編號參考此類元件時,應理解為元件之任一例項(例如,先前實例中之元件110將指元件110-1、110-2及110-3,且先前實例中之元件155將指元件155A、155B及155C)。
1000:程序流程
1002:區塊
1004:區塊
1006:區塊

Claims (88)

  1. 一種藉由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執行的用於定位一使用者設備(UE)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 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包含將超文字傳送協定(HTTP)或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UPL)使用者平面位置協定(ULP)之一訊息發送至該外部用戶端。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HTTP之該訊息為一HTTP POST訊息,且該SUPL ULP之該訊息為一SUPL POS訊息、SUPL POS INIT訊息或SUPL REPORT訊息。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藉由該外部用戶端起始之該位置請求的資訊傳送至該第二實體。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一確認傳回至該第二實體。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確認自該第二實體傳送至該外部用戶端。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藉由該第一實體接收到之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該位置資訊的一指示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基於該位址建立至該外部用戶端或一第三實體中之至少一者的一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其中該第三實體針對該外部用戶端建立一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其中使用該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或該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及該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來報告該位置資訊。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及該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係各自基於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網際網路協定(IP)、一傳輸控制協定(TCP)、安全輸送層(TLS),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10.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及該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中之至少一者使用加密及相互鑑認。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包含在不同第一時間處藉由該第一實體獲得且緊接著該等不同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該使用者平面發信報告至該外部用戶端的該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每一組位置資訊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該UE之一絕對位置估計、該UE之一相對位置估計、該UE之一線速度、該UE之一角速度、該UE之一線加速度、該UE之一角加速度、該UE之一角定向、一觸發事件之一標識,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13.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等不同第一時間包含週期性時間或用於觸發事件之時間中之至少一者。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等觸發事件包含一區域事件、一運動事件或一速度事件中之至少一者。
  15.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包含該UE,其中該無線網路包含一5G系統(5GS),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一位置管理功能(LMF)、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包含使用該UE之一協定資料單元(PDU)區段來報告該第一位置資訊。
  17.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監視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的一出現; 在用於自複數個傳輸點(TP)接收到之信號、自該5GS外部之實體或該UE的慣性感測器接收到之信號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獲得位置量測; 基於在該等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獲得的該等位置量測在該等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判定該第一位置資訊中的至少一些;及 使用該使用者平面發信在該等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之後將該第一位置資訊中的該至少一些發送至該外部用戶端。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該等位置量測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到達時間(TOA)、一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感測器量測,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TP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新無線電(NR)節點B (gNB)、一演進型節點B (eNB)、一位置傳輸單元(LTU),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20.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為向該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一下一代無線電存取網路(NG-RAN)中的一實體。
  21.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該UE保持在一連接管理(CM)連接狀態中及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或一RRC非作用中狀態中。
  22.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為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其中該CgNB包含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該UE之一鄰近NR節點B (NgNB)、一第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第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CgNB包含該SgNB,其中該第二實體為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24.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CgNB包含該NgNB、該第一LMC伺服器或該第一LLMF伺服器,其中該第二實體為該SgNB。
  25.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一先前CgNB,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回應於該UE之一伺服小區的一改變或該UE之一先前SgNB的一改變而自該先前CgNB接收。
  26.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指示該伺服小區之該改變或該先前SgNB之該改變,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進一步包含一位置上下文。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 (i)藉由該外部用戶端起始之該位置請求的資訊; (ii)複數個RP之一指示; (iii)複數個TP之一指示; (iv)在該UE中組態之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在該複數個RP中組態之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i)藉由該複數個TP傳輸之DL參考信號(RS)之一指示 (vii)藉由該UE傳輸之UL信號之一指示; (viii)一位置區段識別符; (ix)該UE之定位能力;或 (x)此等之某一組合。
  28.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實體不具有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時獲得該UE之定位能力。
  29.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自該UE或第一複數個接收點(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該UE之第一位置量測, 其中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 其中自該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含藉由該UE傳輸之第一上行鏈路(UL)信號的位置量測, 其中自該UE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藉由一第一複數個傳輸點(TP)傳輸之第一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的位置量測或其他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第一複數個TP包含該第一實體、該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傳輸單元(LTU)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第一複數個RP包含該第一實體、該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量測單元(LMU)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在不同第二時間處獲得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且 基於自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接收到的該等第一位置量測獲得該UE之該複數組位置資訊。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並非所有該等第一位置量測最初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中組態時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中組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該UE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該至少一些係基於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 在並非所有該等第一UL信號最初在該UE中組態時在該UE中組態藉由該UE傳輸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該UE中組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該至少一些之傳輸係基於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及 在並非所有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最初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時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其中組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在該UE中組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及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
  31.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自該UE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到達時間(TOA)、一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WiFi AP RTT、WiFi AP RSSI、感測器量測,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32.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自該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到達時間(TOA)、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33.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包含DL定位參考信號(PRS)、DL追蹤參考信號(TRS),或DL PRS及DL TRS兩者。
  34.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包含UL定位參考信號(PRS)。
  35.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接收該UE之一新SgNB或一新伺服小區之一指示;及 判定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繼續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36. 如請求項35之方法,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新SgNB接收,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進一步包括充分連接性之一指示,其中判定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繼續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係至少部分地基於充分連接性之該指示。
  37. 如請求項3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UE或一第二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該UE之第二位置量測;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該UE組態第二UL信號之傳輸;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一第二複數個TP組態第二DL RS之傳輸;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該UE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該UE取消該等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或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該等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
  38.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接收該UE之一新SgNB或一新伺服小區之一指示;及 基於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判定停止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39. 如請求項38之方法,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係自該UE之該新SgNB接收,且其進一步包含: 判定一第四實體,其中該第四實體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一新CgNB,其中該新CgNB包含該新SgNB、該UE之一新NgNB、一第二LMC伺服器或一第二LLMF伺服器,其中該第四實體與該第一實體不同;及 將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發送至該第四實體,其中該位置上下文使得該第四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二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二位置資訊。
  40.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第四實體係基於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或基於自該新SgNB接收到的該第四實體之一指示而判定。
  41.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 (i)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到之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 (ii)該第一複數個RP之一指示; (iii)該第一複數個TP之一指示; (iv)在該UE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在該第一複數個RP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i)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之一指示; (vii)藉由該UE傳輸之該等第一UL信號之一指示; (viii)一位置區段識別符; (ix)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或 (x)此等之某一組合。
  42. 如請求項38之方法,其中該新SgNB之該指示係自該UE之一舊SgNB接收,其中該新SgNB之該指示進一步包括不充分連接性之一指示,其中判定停止獲得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報告該第一位置資訊係基於不足連接性之該指示。
  43. 如請求項4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該UE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 藉由該UE取消該等第一UL信號之該傳輸; 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該等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 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44. 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其包含: 一外部介面,其經組態以與該無線網路中之其他實體通信; 至少一個記憶體;及 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耦接至無線收發器及該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 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 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及 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45. 如請求項44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經由該外部介面將超文字傳送協定(HTTP)或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UPL)使用者平面位置協定(ULP)之一訊息發送至該外部用戶端。
  46. 如請求項4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HTTP之該訊息為一HTTP POST訊息,且該SUPL ULP之該訊息為一SUPL POS訊息、SUPL POS INIT訊息或SUPL REPORT訊息。
  47. 如請求項44之第一實體,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藉由該外部用戶端起始之該位置請求的資訊傳送至該第二實體。
  48. 如請求項44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一確認傳回至該第二實體。
  49. 如請求項48之第一實體,其中使用控制平面發信將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該確認自該第二實體傳送至該外部用戶端。
  50. 如請求項44之第一實體,其中藉由該第一實體接收到之定位該UE之該請求包括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來報告該位置資訊的一指示及該位置資訊待報告至之一位址。
  51. 如請求項50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一實體基於該位址建立至該外部用戶端或一第三實體中之至少一者的一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其中該第三實體針對該外部用戶端建立一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其中使用該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或該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及該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來報告該位置資訊。
  52. 如請求項5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及該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係各自基於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網際網路協定(IP)、一傳輸控制協定(TCP)、安全輸送層(TLS),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53. 如請求項5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一使用者平面連接及該第二使用者平面連接中之至少一者使用加密及相互鑑認。
  54. 如請求項44之第一實體,其中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包含在不同第一時間處藉由該第一實體獲得且緊接著該等不同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該使用者平面發信報告至該外部用戶端的該UE之複數組位置資訊。
  55. 如請求項54之第一實體,其中每一組位置資訊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該UE之一絕對位置估計、該UE之一相對位置估計、該UE之一線速度、該UE之一角速度、該UE之一線加速度、該UE之一角加速度、該UE之一角定向、一觸發事件之一標識,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56. 如請求項54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不同第一時間包含週期性時間或用於觸發事件之時間中之至少一者。
  57. 如請求項56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觸發事件包含一區域事件、一運動事件或一速度事件中之至少一者。
  58. 如請求項54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一實體包含該UE,其中該無線網路包含一5G系統(5GS),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一位置管理功能(LMF)、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59. 如請求項58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使用該UE之一協定資料單元(PDU)區段來報告該第一位置資訊。
  60. 如請求項59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監視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的一出現; 在用於自多個傳輸點(TP)接收到之信號、自該5GS外部之實體或該UE的慣性感測器接收到之信號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獲得位置量測; 基於在該等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獲得的該等位置量測在該等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處判定該第一位置資訊中的至少一些;及 使用該使用者平面發信在該等第一時間中之每一者之後將該第一位置資訊中的該至少一些發送至該外部用戶端。
  61. 如請求項60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位置量測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到達時間(TOA)、一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感測器量測,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62. 如請求項6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複數個TP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新無線電(NR)節點B (gNB)、一演進型節點B (eNB)、一位置傳輸單元(LTU),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63. 如請求項54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一實體為向該UE提供5G新無線電(NR)無線存取之一下一代無線電存取網路(NG-RAN)中的一實體。
  64. 如請求項6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UE保持在一連接管理(CM)連接狀態中及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狀態或一RRC非作用中狀態中。
  65. 如請求項6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一實體為用於定位該UE之一控制NR節點B (CgNB),其中該CgNB包含該UE之一伺服NR節點B (SgNB)、該UE之一鄰近NR節點B (NgNB)、一第一位置管理組件(LMC)伺服器或一第一本端位置管理功能(LLMF)伺服器。
  66. 如請求項6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CgNB包含該SgNB,其中該第二實體為該UE之一伺服存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MF)。
  67. 如請求項6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CgNB包含該NgNB、該第一LMC伺服器或該第一LLMF伺服器,其中該第二實體為該SgNB。
  68. 如請求項6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二實體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一先前CgNB,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回應於該UE之一伺服小區的一改變或該UE之一先前SgNB的一改變而自該先前CgNB接收。
  69. 如請求項68之第一實體,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指示該伺服小區之該改變或該先前SgNB之該改變,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進一步包含一位置上下文。
  70. 如請求項69之第一實體,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 (i)藉由該外部用戶端起始之該位置請求的資訊; (ii)複數個RP之一指示; (iii)複數個TP之一指示; (iv)在該UE中組態之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在該複數個RP中組態之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i)藉由該複數個TP傳輸之DL參考信號(RS)之一指示 (vii)藉由該UE傳輸之UL信號之一指示; (viii)一位置區段識別符; (ix)該UE之定位能力;或 (x)此等之某一組合。
  71. 如請求項6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在該第一實體不具有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時獲得該UE之定位能力。
  72. 如請求項7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自該UE或第一複數個接收點(RP)中之至少一者接收該UE之第一位置量測, 其中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接收, 其中自該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含藉由該UE傳輸之第一上行鏈路(UL)信號的位置量測, 其中自該UE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藉由一第一複數個傳輸點(TP)傳輸之第一下行鏈路(DL)參考信號(RS)的位置量測或其他位置量測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第一複數個TP包含該第一實體、該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傳輸單元(LTU)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第一複數個RP包含該第一實體、該SgNB、至少一個NgNB或至少一個位置量測單元(LMU)中之至少一者, 其中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在不同第二時間處獲得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且 基於自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接收到的該等第一位置量測獲得該UE之該複數組位置資訊。
  73. 如請求項72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在並非所有該等第一位置量測最初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中組態時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該至少一者中組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該UE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該至少一些係基於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 在並非所有該等第一UL信號最初在該UE中組態時在該UE中組態藉由該UE傳輸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其中在該UE中組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該至少一些之傳輸係基於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及 在並非所有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最初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時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其中組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在該UE中組態該等第一UL信號中的至少一些及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組態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使用控制平面發信。
  74. 如請求項72之第一實體,其中自該UE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到達時間(TOA)、一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碼相位、GNSS載波相位、WiFi AP RTT、WiFi AP RSSI、感測器量測,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75. 如請求項72之第一實體,其中自該第一複數個RP接收到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到達時間(TOA)、一接收時間-傳輸時間差(Rx-Tx)、往返信號傳播時間(RTT)、到達角(AOA)、出發角(AOD)、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76. 如請求項72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第一DL RS中的至少一些包含DL定位參考信號(PRS)、DL追蹤參考信號(TRS),或DL PRS及DL TRS兩者。
  77. 如請求項72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等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包含UL定位參考信號(PRS)。
  78. 如請求項7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接收該UE之一新SgNB或一新伺服小區之一指示;及 判定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繼續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79. 如請求項78之第一實體,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係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新SgNB接收,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進一步包括充分連接性之一指示,其中判定繼續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繼續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係至少部分地基於充分連接性之該指示。
  80. 如請求項78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進行以下操作中之至少一者: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UE或一第二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組態該UE之第二位置量測;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該UE組態第二UL信號之傳輸;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一第二複數個TP組態第二DL RS之傳輸;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該UE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中的至少一些;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藉由該UE取消該等第一UL信號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或 基於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該等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
  81. 如請求項73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接收該UE之一新SgNB或一新伺服小區之一指示;及 基於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判定停止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
  82. 如請求項8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係自該UE之該新SgNB接收,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判定一第四實體,其中該第四實體包含用於定位該UE之一新CgNB,其中該新CgNB包含該新SgNB、該UE之一新NgNB、一第二LMC伺服器或一第二LLMF伺服器,其中該第四實體與該第一實體不同;及 將該UE之一位置上下文發送至該第四實體,其中該位置上下文使得該第四實體能夠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二位置資訊且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二位置資訊。
  83. 如請求項82之第一實體,其中該第四實體係基於該UE之該新SgNB或該新伺服小區之該指示或基於自該新SgNB接收到的該第四實體之一指示而判定。
  84. 如請求項82之第一實體,其中該位置上下文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 (i)自該第二實體接收到之用於定位該UE之該請求的資訊; (ii)該第一複數個RP之一指示; (iii)該第一複數個TP之一指示; (iv)在該UE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在該第一複數個RP中組態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之一指示; (vi)藉由該第一複數個TP傳輸之該等第一DL RS之一指示; (vii)藉由該UE傳輸之該等第一UL信號之一指示; (viii)一位置區段識別符; (ix)該UE之該等定位能力;或 (x)此等之某一組合。
  85. 如請求項81之第一實體,其中該新SgNB之該指示係自該UE之一舊SgNB接收,其中該新SgNB之該指示進一步包括不充分連接性之一指示,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不充分連接性之該指示判定停止獲得該第一位置資訊及停止報告該第一位置資訊。
  86. 如請求項85之第一實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在該UE或該第一複數個RP中之至少一者中取消該UE之該等第一位置量測; 藉由該UE取消該等第一UL信號之該傳輸; 在該第一複數個TP中取消該等第一DL RS中之至少一些的該傳輸; 或此等之某一組合。
  87. 一種在一無線網路中之經組態以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之位置判定的第一實體,其包含: 用於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構件,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 用於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及 用於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構件。
  88. 一種包括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一實體中的至少一個處理器以用於支援一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判定,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含: 用以自該無線網路中之一第二實體接收定位該UE之一請求的程式碼,其中定位該UE之該請求係基於藉由一外部用戶端起始之一位置請求且係藉由該第一實體使用控制平面發信自該第二實體接收; 用以使用控制平面發信獲得該UE之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及 用以使用使用者平面發信向該外部用戶端報告該UE之該第一位置資訊的程式碼。
TW108145612A 2018-12-12 2019-12-12 用於無線網路之具有低延遲之位置報告的系統及方法 TW2020298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78852P 2018-12-12 2018-12-12
US62/778,852 2018-12-12
US201862783123P 2018-12-20 2018-12-20
US62/783,123 2018-12-20
US201962945664P 2019-12-09 2019-12-09
US62/945,664 2019-12-09
US16/711,341 2019-12-11
US16/711,341 US20200196101A1 (en) 2018-12-12 2019-12-11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 reporting with low latency for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809A true TW202029809A (zh) 2020-08-01

Family

ID=71071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5612A TW202029809A (zh) 2018-12-12 2019-12-12 用於無線網路之具有低延遲之位置報告的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96101A1 (zh)
EP (1) EP3895454B1 (zh)
KR (1) KR20210096119A (zh)
CN (1) CN113170275A (zh)
TW (1) TW202029809A (zh)
WO (1) WO20201238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5876B (zh) * 2018-06-22 2020-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r系统的定位参考信号配置、接收方法和设备
US10966209B2 (en) 2018-12-12 2021-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er low latency location servi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KR20200083049A (ko) * 2018-12-31 2020-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5273932A (zh) 2020-04-06 2022-11-01 昕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利用芯片上电阻存储器阵列的不可克隆特性的独特芯片标识符
US11823739B2 (en) 2020-04-06 2023-11-21 Crossbar, Inc. 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 (PUF) generation involving high side programming of bits
US11588788B2 (en) * 2020-05-06 2023-02-2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data transmission to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US20220039053A1 (en) * 2020-08-03 2022-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w latency location via scheduling in advance
CN112203223B (zh) * 2020-12-02 2021-03-02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车联网设备
US20230362592A1 (en) * 2022-05-05 2023-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iodic and triggered event reporting via user pla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40037A0 (fi) * 2004-01-13 2004-01-13 Nokia Corp Paikkainformaation tuottaminen
US9154907B2 (en) * 2005-06-21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periodic location reporting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JP2013520072A (ja) * 2010-02-11 2013-05-3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種々のran/ratsを使用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ノードの位置決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212779B2 (en) * 2014-09-22 2021-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low latency LTE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US9998856B2 (en) * 2016-05-13 2018-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or system for positioning of a mobile device
US10516971B2 (en) * 2017-01-09 2019-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control plane location in a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
US10080098B1 (en) * 2017-10-25 2018-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high efficiency transport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96119A (ko) 2021-08-04
WO2020123812A1 (en) 2020-06-18
EP3895454A1 (en) 2021-10-20
EP3895454B1 (en) 2024-01-17
EP3895454C0 (en) 2024-01-17
CN113170275A (zh) 2021-07-23
US20200196101A1 (en) 2020-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4021B (zh) 使用早期数据传输对移动设备的低功率周期性和触发的定位
TWI818132B (zh) 用於無線網路之超低延遲位置服務之系統及方法
CN110121892B (zh) 用于在第五代无线网络中支持控制平面位置的系统及方法
EP389545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 reporting with low latency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200053686A1 (en) Low power periodic and triggered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ing control plane optimization
TW202023309A (zh) 用於在一第五代網路中支援一行動裝置之統一位置之方法及系統
TWI822859B (zh) 用於定位相關協定之增強的方法及系統
CN112740776A (zh) 使用基于组合的amf和lmf的定位解决方案的、移动设备的延迟5g定位的系统和方法
CN112119647B (zh) 使用用户平面定位解决方案定位具有无线接入的移动装置
TW202038647A (zh) 用於在一第五代無線網路中藉由一行動裝置定位之系統及方法
TW202106101A (zh) 使用控制平面最佳化之一行動裝置之低功率週期性且經觸發之位置
US20240147190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ower efficient positioning of a mobile device
JP2023538302A (ja) 高速アップリンクシグナリングを使用する低レイテンシ測位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23036259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iodic and triggered event reporting via user plane
TW202329728A (zh) 用於非啟用狀態中的使用者設備的定位方法和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