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7820A - 手套 - Google Patents

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7820A
TW202027820A TW108142649A TW108142649A TW202027820A TW 202027820 A TW202027820 A TW 202027820A TW 108142649 A TW108142649 A TW 108142649A TW 108142649 A TW108142649 A TW 108142649A TW 202027820 A TW202027820 A TW 2020278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love
filling
inner layer
lay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彼得 霍汀
Original Assignee
瑞典商米帕斯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81911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819112D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91011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910118D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典商米帕斯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典商米帕斯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7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782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15Protective gloves
    • A41D19/01523Protective gloves absorbing shocks or vib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8Body-protectors for players or sportsmen, i.e. body-protecting accessori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body parts against blows or collisions
    • A63B71/14Body-protectors for players or sportsmen, i.e. body-protecting accessori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body parts against blows or collisions for the hands, e.g. baseball, boxing or golfing gloves
    • A63B71/141Body-protectors for players or sportsmen, i.e. body-protecting accessori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body parts against blows or collisions for the hands, e.g. baseball, boxing or golfing gloves in the form of gl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15Protective gl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8Body-protectors for players or sportsmen, i.e. body-protecting accessori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body parts against blows or collisions
    • A63B71/14Body-protectors for players or sportsmen, i.e. body-protecting accessori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body parts against blows or collisions for the hands, e.g. baseball, boxing or golfing gloves
    • A63B71/141Body-protectors for players or sportsmen, i.e. body-protecting accessori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body parts against blows or collisions for the hands, e.g. baseball, boxing or golfing gloves in the form of gloves
    • A63B71/145Boxing gl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9/0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love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格鬥運動手套,該手套包含:內層,其經組態以容納穿戴者手部;外層,其覆蓋該內層之至少一部分;內層與外層之間的填充層,其經組態以吸收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能量;及內層與外層之間的滑動界面,內層及外層在該滑動界面處經組態以回應於該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相對於彼此滑動。

Description

手套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手套,詳言之一種用於格鬥運動的手套,該等格鬥運動包括但不限於拳擊、泰拳及混合武術。
涉及撞擊對手之格鬥運動有可能導致嚴重損傷。為減輕部分損傷風險,競爭者可穿戴經設計以吸收重拳中之部分衝擊之手套。手套通常包括經設計在衝擊時變形以吸收重拳中之部分能量之填充物。此類手套之一個實例為拳擊手套。
相比於保護免遭導致頭部旋轉之重拳的切向分量,用於格鬥運動之手套更擅長保護免遭穿過頭部之重心之重拳的軸向分量。在傾斜衝擊期間,可將切向力分量施加於重拳之接收者上。在傾斜衝擊於接受者之頭部上之情況下,此可產生頭部之角加速度。頭部之角加速度導致大腦在頭骨內旋轉,從而對將大腦連接至頭骨以及亦連接至大腦自身之身體元件造成損傷。
旋轉損傷之實例包括硬膜下出血、由於血管破裂所致之出血及瀰漫性軸索損傷,其可概述為由於大腦組織中高剪切變形所致之經超拉伸之神經纖維。取決於旋轉力之特徵,諸如持續時間、幅度及增加速率,硬膜下出血或瀰漫性軸索損傷發生,或遭受此等之組合。一般而言,硬膜下出血在短時間及大幅度旋轉加速度的情況下發生,而瀰漫性軸索損傷在更長及更廣泛加速度負荷的情況下發生。另外,旋轉損傷可包括諸如腦震盪之不太嚴重的損傷。
本發明旨在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部分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格鬥運動手套,例如拳擊手套、泰拳手套或混合武術手套,該手套包含:內層,其經組態以容納穿戴者手部;外層,其覆蓋內層之至少一部分;內層與外層之間的填充層,其經組態以吸收及/或重新定向拳擊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的能量,及內層與外層之間的滑動界面,內層及外層在該滑動界面處經組態以回應於拳擊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相對於彼此滑動。
視情況,內層及外層中之至少一者由彈性材料形成,其經組態以回應於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彈性地拉伸以允許內層及外層相對於彼此滑動。
視情況,內層及外層由彈性連接構件連接,其經組態以回應於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彈性地拉伸以允許內層及外層相對於彼此滑動。
視情況,滑動界面包含中間層,其由經選擇使得中間層與至少一個相鄰層之間存在低摩擦之材料形成。
視情況,滑動界面包含第一及第二中間層,其彼此相鄰配置且各自由經選擇使得至少在第一與第二中間層之間存在低摩擦之材料形成。
視情況,滑動界面包含內層、外層及填充層中之至少一者之表面改質,使得彼表面與相鄰層之間存在低摩擦。視情況,該表面改質包含使用與用於形成內層、外層或填充層、浸漬於內層、外層或填充層之表面中或結合至內層、外層或填充層之物質不同的物質。視情況,該表面改質包含對內層、外層及填充層中之至少一者之表面的物理處理,以便改變層表面的機械特性。
視情況,將滑動界面設置於外層與填充層之間。替代地或另外,將滑動界面設置於內層與填充層之間。替代地或另外,填充層包含第一及第二填充層,且將滑動界面設置於第一與第二填充層之間。
視情況,內層具有多層結構且將滑動界面設置於內層之相應層之間。
視情況,外層具有多層結構且將滑動界面設置於外層之相應層之間。
視情況,填充層包含複數個填充片段,每個填充片段經組態以在滑動界面處相對於內層及/或外層滑動,且每個填充片段經組態以獨立於每個其他填充片段而滑動。
視情況,外層包含複數個外層片段,每個外層片段經組態以在滑動界面處相對於填充層及/或內層滑動,且每個外層片段經組態以獨立於每個其他外層片段而滑動。
視情況,內層包含複數個內層片段,每個內層片段經組態以在滑動界面處相對於填充層及/或外層滑動,且每個內層片段經組態以獨立於每個其他內層片段而滑動。
視情況,外層包含複數個外板,將該等外板安裝於填充層上,使得在對外板之衝擊下,該外板可跨相對填充層滑動及相對於其他外板移動。
視情況,該手套可包含在內層與外層之間的流體填充之包封體,其經組態以設置滑動界面。
第一實例手套展示於圖1中且包含經組態以容納穿戴者手部之內層1。因此,內層1定義為可將手部插入其內之空腔。覆蓋內層1之至少一部分為外層2。在內層1與外層2之間為填充層3。填充層經組態以吸收及/或重新定向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的能量。內層及外層可(例如)藉由縫合在一或多個接縫5處連接。
內層1及外層2可(例如)由紡織品、布及/或織物形成。然而,亦可使用其他材料,包括毛氈及直接形成之可撓性薄片材料,其包括(例如)皮革及人造皮革。
應瞭解,第一及第二層可由不同材料及/或不同類型之材料形成。可針對一種特定品質(諸如穿戴者之舒適度)選擇待設置於手套之內部上之材料層,同時可針對待形成於手套之外部上之層(例如針對其外觀、耐磨性及/或防水性)選擇第二材料。兩個層均可由相同材料形成。
如圖1中所展示,填充層3可經組態以覆蓋穿戴者之指關節。填充層3可進一步經組態以覆蓋穿戴者之其餘手指。填充層3可由任何合適能量吸收材料形成。舉例而言,填充物可包括馬毛填充物、發泡填充物或兩者之組合。發泡填充物可包含例如乳膠及/或PVC發泡物。
手套進一步包含內層與外層之間的滑動界面,內層及外層在該滑動界面處經組態以回應於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相對於彼此滑動。此滑動(例如)藉由重新定向衝擊之能量減輕由對目標之傾斜衝擊造成的旋轉力在目標上之傳輸。用於圖1中所描繪之手套之滑動界面的各種實例展示於圖3至8中及描述於下文中。詳言之,圖3至5描繪設置於外層2與填充層3之間的滑動界面,而圖6至8描繪設置於內層1與填充層3之間的滑動界面。諸如展示於圖3至8中之彼等的滑動界面可在同一手套內設置於外層2與填充層3之間以及內層1與填充層3之間。
圖3描繪滑動界面設置於外層2與填充層3之間的手套的第一實例。為了設置滑動界面,將中間層4設置於外層2與填充層3之間。中間層4對於手套之穿戴者可能不可見。因此,中間層4無需由針對品質選擇之材料形成,該等品質可能通常對於用於形成手套之材料而言為合乎需要的。可選擇形成中間層4之材料以便在中間層4與外層2及/或填充層3之間的相應界面6、7處在中間層4與外層2及填充層3中之至少一者之間具有低摩擦。此配置實現在外層2與填充層3之間,且因此在內層1與外層2之間的滑動。
應瞭解為了清楚起見,在圖3中在層2、3、4之間,即在界面6、7處展示分離。實際上,此等層可至少在一些區域中接觸,尤其在使用中。在一些配置中,中間層4可經固定至相鄰層中之一者且相對於另一者滑動。
圖4描繪滑動界面之替代配置。如同圖1中所描繪之配置一樣,將滑動界面設置於外層2與填充層3之間。在此配置中,滑動界面由設置於外層2與填充層3之間的第一及第二中間層4A、4B形成。在此配置中,可選擇第一及第二中間層4A、4B以實現第一與第二中間層4A、4B之間的低摩擦,即在第一及第二中間層之間的界面8處。替代地及/或另外,外層2與第一中間層4A之間的界面6及/或填充層3與第二中間層4B之間的界面7可為低摩擦的。
在諸如圖4中所展示之配置中,第一及第二中間層4A、4B可由相同材料形成或可由不同材料形成。亦可包括其他中間層,以進一步促進任何相鄰對層之間的滑動及/或總體上為手套提供額外特性。
在圖3及圖4所展示及上述之配置中,中間層4、4A、4B在使用時可由任何合適材料形成。例如,此等層可由可能形成有光滑表面之塑膠薄膜形成。亦應瞭解圖式中所描繪之配置為示意性的,且因此圖式中所展示之不同層的相對厚度可不為代表性的。
圖5描繪用於為手套提供滑動界面之另一配置。在此配置中,滑動界面係藉由改質外層2及填充層3中之至少一者的表面形成。在外層2之經改質表面21與填充層3之經改質表面31之間的界面9處之摩擦可能低於將出現在外層2與填充層3之未經改質表面之間的摩擦。
取決於經改質表面,改質外層2及填充層3中之僅一者之表面可為足夠的。
應瞭解此配置可與彼等上述之配置組合,亦即藉由在外層2與填充層3之經改質表面21、31之間設置一或多個中間層4以便進一步促進低摩擦界面。
亦應瞭解代替改質外層2及/或填充層3之表面,可選擇形成外層2及/或填充層3之材料使得在外層2與填充層3之相對表面之間存在足夠低之摩擦以設置低摩擦界面。
可使用多種改質以便改質外層2及填充層3之表面21、31。亦應瞭解可將與用於填充層3之改質不同的改質用於外層2。藉助於實例,層之表面可藉由將不同物質浸漬至層之表面中來改質。替代地或另外,可使不同物質結合至層之表面。替代地或另外,可對層之表面施用物理處理。例如,在編織合成材料之情況下,可使待改質之表面部分熔融以便提供更光滑的表面。
圖6描繪滑動界面設置於內層1與填充層3之間的手套的第一實例。為了設置滑動界面,將中間材料層4設置於內層1與填充層3之間。中間層4對於手套之穿戴者可能不可見。因此,中間層4無需由針對品質選擇之材料形成,該等品質可能通常對於用於形成手套之材料而言為合乎需要的。可選擇形成中間層4之材料以便在中間層4與內層1及/或填充層3之間的相應界面10、11處在中間層4與內層1及填充層3中之至少一者之間具有低摩擦。此配置實現在內層1與填充層3之間,且因此在內層1與外層2之間的滑動。
應瞭解為了清楚起見,在圖6中在層1、3、4之間,即在界面10、11處展示分離。實際上,此等層可至少在一些區域中接觸,尤其在使用中。在一些配置中,中間層4可經固定至相鄰層中之一者且相對於另一者滑動。
圖7描繪滑動界面之替代配置。如同圖6中所描繪之配置一樣,將滑動界面設置於內層1與填充層3之間。在此配置中,滑動界面由設置於內層1與填充層3之間的第一及第二中間層4A、4B形成。在此配置中,可選擇第一及第二中間層4A、4B以實現第一與第二中間層4A、4B之間的低摩擦,即在第一及第二中間層之間的界面12處。替代地及/或另外地,內層1與第一中間層4A之間的界面10及/或填充層3與第二中間層4B之間的界面11可為低摩擦的。
在諸如圖4中所展示之配置中,第一及第二中間層4A、4B可由相同材料形成或可由不同材料形成。亦可包括其他中間層,以進一步促進任何相鄰層對之間的滑動及/或總體上為手套提供額外特性。
在圖6及圖7所展示及上述之配置中,中間層4、4A、4B在使用時可由任何合適材料形成。例如,此等層可由可形成具有光滑表面之塑膠薄膜形成。亦應瞭解圖式中所描繪之配置為示意性的,且因此圖式中所展示之不同層的相對厚度可不為代表性的。
圖8描繪用於設置滑動界面於手套之另一配置。在此配置中,滑動界面藉由改質內層1及填充層3中之至少一者的表面形成。在內層1之經改質表面21與填充層3之經改質表面31之間的界面13處之摩擦可低於將出現在內層1之未經改質表面與填充層3之間的摩擦。
取決於經改質表面,改質內層1及填充層3中之僅一者之表面可為足夠的。
應瞭解此配置可與此等上述之配置組合,亦即藉由在內層1與填充層3之經改質表面21、31之間設置一或多個中間層4以便進一步促進低摩擦界面。
亦應瞭解代替改質內層1及/或填充層3之表面,可選擇形成內層1及/或填充層3之材料使得在內層1與填充層3之相對表面之間存在足夠低之摩擦以設置低摩擦界面。
可使用多種改質以便改質內層1及填充層3之表面21、31。亦應瞭解可將與用於填充層3之改質不同的改質用於內層1。藉助於實例,層之表面可藉由將不同物質浸漬至層之表面中來改質。替代地或另外,不同物質可結合至層之表面。替代地或另外,可將物理處理施用至層之表面。例如,在編織合成材料之情況下,待改質之表面可經部分熔融以便提供更光滑的表面。
第二實例手套展示於圖2中。此實例手套與圖1中描繪之第一實例手套相同,然而,在內層1與外層2之間為第一及第二填充層3A、3B。第一及第二填充層3A、3B經組態以吸收及/或重新定向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的能量。第一及第二填充層3A、3B可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形成。
如在第一實例手套中,第二實例手套進一步包含內層與外層之間的滑動界面,內層及外層在該滑動界面處經組態以回應於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相對於彼此滑動。然而,在此實例中,將滑動界面設置於第一與第二填充層3A、3B之間。用於圖1中所描繪之手套之滑動界面的各種實例展示於圖9至11中及描述於下文中。
圖9描繪滑動界面設置於第一與第二填充層3A、3B之間的手套的第一實例。為了設置滑動界面,將中間材料層4設置於第一與第二填充層3A、3B之間。中間層4對於手套之穿戴者可能不可見。因此,中間層4無需由針對品質選擇之材料形成,該等品質可能通常對於用於形成手套之材料而言為合乎需要的。可選擇形成中間層4之材料以便在中間層4與第一及/或第二填充層3A、3B之間的相應界面14、15處在中間層4與第一及第二填充層3A、3B中之至少一者之間具有低摩擦。此配置實現在第一與第二填充層3A、3B之間,且因此在內層1與外層2之間的滑動。
應瞭解為了清楚起見,在圖9中在層3A、3B、4之間,即在界面14、15處展示分離。實際上,此等層可至少在一些區域中接觸,尤其在使用中。在一些配置中,中間層4可經固定至相鄰層中之一者且相對於另一者滑動。
圖10描繪滑動界面之替代配置。如同圖9中所描繪之配置一樣,將滑動界面設置於第一與第二填充層3A、3B之間。在此配置中,滑動界面由設置於第一與第二填充層3A、3B之間的第一及第二中間層4A、4B形成。在此配置中,可選擇第一及第二中間層4A、4B以實現第一與第二中間層4A、4B之間的低摩擦,即在第一及第二中間層之間的界面16處。替代地及/或另外,第一填充層3A與第一中間層4A之間的界面14及/或第二填充層3B與第二中間層4B之間的界面15可為低摩擦的。
在諸如圖4中所展示之配置中,第一及第二中間層4A、4B可由相同材料形成或可由不同材料形成。亦可包括其他中間層,以進一步促進任何相鄰對層之間的滑動及/或總體上為手套提供額外特性。
在圖9及圖10所展示及上述之配置中,中間層4、4A、4B在使用時可由任何合適材料形成。例如,此等層可由可能形成從而具有光滑表面之塑膠薄膜形成。亦應瞭解圖式中所描繪之配置為示意性的,且因此圖式中所展示之不同層的相對厚度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圖11描繪用於對手套設置滑動界面之另一配置。在此配置中,滑動界面藉由改質第一及第二填充層3A、3B中之至少一者的表面形成。在第一填充層3A之經改質表面31A與第二填充層3A之經改質表面31B之間的界面17處之摩擦可低於將出現在第一與第二填充層3A、3B之未經改質表面之間的摩擦。
取決於經改質表面,改質第一及第二填充層3A、3B中之僅一者之表面可為足夠的。
應瞭解此配置可與此等上述之配置組合,亦即藉由在第一與第二填充層3A、3B之經改質表面31A、31B之間設置一或多個中間層4以便進一步促進低摩擦界面。
亦應瞭解代替改質第一及第二填充層3A、3B之表面,可選擇形成第一及第二填充層3A、3B之材料使得在第一與第二填充層3A、3B之相對表面之間存在足夠低之摩擦以設置低摩擦界面。
可使用多種改質以便改質第一及第二填充層3A、3B之表面31A、31B。亦應瞭解可將與用於第二填充層3B之改質不同的改質用於第一填充層3A。藉助於實例,層之表面可藉由將不同物質浸漬至層之表面中來改質。替代地或另外,可使不同物質結合至層之表面。替代地或另外,可對層之表面施用物理處理。例如,在編織合成材料之情況下,可使待改質之表面部分熔融以便提供更光滑的表面。
在前述描述中,已參考設置低摩擦滑動界面。應瞭解構成低摩擦所必需之摩擦水準可變化。然而,在此情形下,其意謂確保該等層可在用於打拳之手套可能預期之負載下相對於彼此滑動之相應層之間的摩擦水準。在本發明之一些用途中,可能需要組態低摩擦界面使得摩擦係數在0.001與0.3之間及/或低於0.15。
在一實例中,用於形成內層1及外層2之材料中之至少一者可為可拉伸的。即使(例如)在將層之區段固定至另一組件(例如內層1及外層2中之另一者)的情況下,將第一層及第二層之邊緣相對於彼此固定,此舉仍可使得內層2及外層3中之一者之區域相對於該等層中之另一者滑動。在此條件下,該等層中之一者之一部分可在正滑動之區域的一側上拉伸。
因此,內層1及外層2中之至少一者可由彈性材料形成,其經組態以回應於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彈性地拉伸以允許內層及外層相對於彼此滑動。
替代地或另外,用於連接內層1及外層2之材料中之至少一者可為可拉伸的。因此,內層1及外層2可藉由彈性連接構件連接,其經組態以回應於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彈性地拉伸以允許內層及外層相對於彼此滑動。例如,可使用可拉伸材料縫合接縫5。
儘管以上描述已提及各層好像由單一材料形成,然應瞭解此等層自身可由多層材料形成。例如,內層1及/或外層2可由塗佈有塑膠或橡膠之織物基板(或上述任何其他實例材料)形成。
該等層可在不同區域中由不同材料形成。在另一實例中,內層1及/或外層2之中心部分可由相對非彈性材料(例如皮革)形成且例如環繞中心部分之周邊部分可由相對彈性材料(例如Lycra™)形成。因此,可藉由周邊部分的彈性拉伸來允許中心部分相對於周邊部分移動(及相對於相鄰層滑動)。
第三實例手套展示於圖12中。在此實例手套中,內層1具有多層結構。將滑動界面設置於內層1之相應層之間。另外,內層1可不附接至手套之其餘部分,使得其可選擇性地自由填充層3形成之空腔移除及插入至空腔中。可將內層1以由手套之穿戴者穿戴之內-手套或內-連指手套之形式提供。
第三實例手套之內層1可包含內-內層1A及外-內層1B。可將一或多個中間層4設置於內-內層1A與外-內層1B之間。內層1之多層之配置及功能可類似於以上關於圖6至8所述之多層,其中內層1與填充層3分別對應於內-內層1A及外-內層1B。
形成內-內層1A及外-內層1B之材料可由紡織品、布及/或織物形成。然而,亦可使用其他材料,包括毛氈及直接形成之可撓性薄片材料,其包括(例如)人造皮革。
應瞭解,內-內層1A及外-內層1B可為不同的及/或不同類型的。因此,可針對一種特定品質(諸如穿戴者之舒適度)選擇待設置於內層1之內部上之材料層,同時可針對待形成於內層1之外部上之層(例如針對其外觀)選擇第二材料。兩個層均可由相同材料形成。
材料可經組態以包括穿孔及/或通風孔。一般而言,內層1可藉由使用此類穿孔及/或通風孔及/或藉由選擇用於形成材料之物質而經組態以確保可將熱量及/或汗液轉移遠離穿戴者之手部。
可選擇內-內層1A及外-內層1B中之至少一者為可拉伸的,其可幫助確保內-內層1A及外-內層1B之區域可相對於彼此滑動。使用此類材料亦可確保內層1總體上為可拉伸的,且藉此可舒適但牢固配合各種手部尺寸。
在一配置中,用於形成內層1之材料可具有0.1 mm至20 mm之總厚度。
第四實例手套展示於圖13中。在此實例手套中,外層2具有多層結構。將滑動界面設置於外層2之相應層之間。另外,外層2可不附接至手套之其餘部分,使得手套之其餘部分可選擇性地自由外層2形成之空腔移除及插入至空腔中。
第四實例手套之外層2可包含內-外層2A及外-外層2B。可將一或多個中間層4設置於內-外層2A與外-外層2B之間。外層2之多層之配置及功能可類似於以上關於圖3至5所述之多層,其中填充層3及外層2分別對應於內-外層2A及外-外層2B。
形成內-外層2A及外-外層2B之材料可分別與以上關於內-內層1A及外-內層1B所述之材料相同。
第五實例手套展示於圖14中。在此實例手套中,填充層包含複數個填充片段3C-E,每個填充片段3C-E經組態以在滑動界面處相對於內層1及/或外層2滑動,且每個填充片段3C-E經組態以獨立於每個其他填充片段3C-E而滑動。
填充層3可包含藉由連接件3F彼此連接的至少兩個填充片段,該連接件3F經組態以允許該兩個填充片段之間的相對移動。
如在圖14中所展示之實例中,連接件3F可為對於至少兩個填充片段之獨立組件。可將連接件3F配置於至少兩個填充片段之間。連接件3F可包含彈性結構。
在第五實例之變體中,連接件3F可為介於至少兩個填充片段之間的與至少兩個填充片段共同形成之填充層的一體式部分。連接件3F可經形成以便具有比至少兩個填充片段低的硬度以便允許至少兩個填充片段相對於彼此移動。
例如,連接件3F可包含在填充層中形成填充層之部分的孔隙,該等孔隙經組態以提供連接件相比於至少兩個填充片段之較低硬度,其中界定孔隙之填充層之材料形成彈性結構。
第六實例手套展示於圖15中。在此實例手套中,外層2包含複數個外層片段2C-E,每個外層片段2C-E經組態以在滑動界面處相對於填充層3及/或內層1滑動,且每個外層片段2C-E經組態以獨立於每個其他外層片段2C-E而滑動。
外層2可包含藉由連接件2F彼此連接的至少兩個外層片段,該連接件2F經組態以允許該兩個外層片段之間的相對移動。
如在圖15中所展示之實例中,連接件可為對於至少兩個外層片段之獨立組件。可將連接件配置於至少兩個外層片段之間。連接件2F可包含彈性結構。
在第六實例之變體中,連接件2F可為介於至少兩個外層片段之間的與至少兩個外層片段共同形成之外層的一體式部分。連接件2F可經形成以便具有比至少兩個外層片段低的硬度以便允許至少兩個外層片段相對於彼此移動。
例如,連接件2F可包含在外層中形成外層之部分的孔隙,該等孔隙經組態以提供連接件2F相比於至少兩個外層片段之較低硬度,其中界定孔隙之填充層之材料形成彈性結構。
第七實例手套展示於圖16中。在此實例手套中,內層1包含複數個內層片段1C-E,每個內層片段1C-E經組態以在滑動界面處相對於填充層3及/或外層2滑動,且每個內層片段1C-E經組態以獨立於每個其他內層片段1C-E而滑動。
內層1可包含藉由連接件1F彼此連接的至少兩個內層片段,該連接件1F經組態以允許兩個內層片段之間的相對移動。
如在圖15中所展示之實例中,連接件1F可為對於至少兩個內層片段之獨立組件。可將連接件1F配置於至少兩個內層片段之間。連接件1F可包含彈性結構。
在第七實例之變體中,連接件1F可為介於至少兩個內層片段之間的與至少兩個內層片段共同形成之內層的一體式部分。連接件1F可經形成以便具有比至少兩個內層片段低的硬度以便允許至少兩個內層片段相對於彼此移動。
例如,連接件1F可包含在內層中形成內層之部分的孔隙,該等孔隙經組態以提供連接件1F相比於至少兩個內層片段之較低硬度,其中界定孔隙之填充層之材料形成彈性結構。
在以上實例中,片段不應與層混淆。鑒於將層在手套之厚度方向上實質上彼此鄰近地設置,對比而言,將片段在實質上垂直於手套之厚度方向上實質上彼此鄰近地設置。
第八實例手套展示於圖17中。在第八實例手套中,外層2由複數個外板17形成。將外板17安裝於填充層3上使得在對外板17之衝擊下,外板17可跨相對填充層3滑動且相對於其他外板17移動。
可將低摩擦界面設置於填充層之外表面與外板17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之間,該至少一部分在對外板17之衝擊下與填充層之外表面接觸。低摩擦界面可由自相比於填充層3之相對較硬之材料形成的中間層18設置。
手套可包含與每個外板17相關聯的至少一個連接件(未展示),其經組態以在不存在衝擊之情況下將外板17緊固至填充層及中間層14中之至少一者。
連接件可經組態以在對與連接件相關聯之外板之衝擊下(例如)彈性地變形。替代地或另外,連接件可經組態以在對與連接件相關聯之外板17之衝擊下斷裂。
第九實施例手套展示於圖18中。在此實例中,可將中間層4以流體填充之包封體40之形式設置。流體填充之包封體40可包含圍繞經流體填充之中心區域42之壁41。壁41可由可撓性及/或彈性材料形成,諸如橡膠或塑膠。包封體40之相對內壁41經組態以相對於彼此滑動,因此在其之間設置滑動界面。流體可經組態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例如,流體可為液體或凝膠。流體可包含聚矽氧。流體可為油,諸如植物油。
隨著手套之內層及外層相對於彼此移動,因此包封體之相對壁相對於彼此移動。包封體可緊固於手套之一個或兩個相鄰層。替代地,包封體可自由地在層之間的空間內移動。可將多個相對較小之包封體40設置於手套內。替代地,可設置一個(例如相對較大)包封體40。
在此實例中,將流體填充之包封體設置在外層2與填充層之間。然而,可將包封體設置在上述任何滑動層之間。
鑒於以上教示,上述實施例之變體為可能的。應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可以不同於本文中特定描述之方式來實踐本發明。
1:內層 1A:內-內層 1B:外-內層 1C:內層片段 1D:內層片段 1F:連接件 2:外層 2A:內-外層 2B:外-外層 2C:外層片段 2D:外層片段 2E:外層片段 2F:連接件 3:填充層 3A:第一填充層 3B:第二填充層 3C:填充層片段 3D:填充層片段 4:中間層 4A:第一中間層 4B:第二中間層 5:接縫 6:界面 7:界面 8:界面 9:界面 10:界面 11:界面 12:界面 13:界面 14:界面 15:界面 16:界面 17:界面/外板 18:中間層 21:經改質表面 31:經改質表面 31A:經改質表面 31B:經改質表面 40:包封體 41:壁 42:中心區域
現將參考附圖藉助於非限制性實例描述本發明,在其中: 圖1描繪第一實例手套之橫截面; 圖2描繪第二實例手套之橫截面; 圖3描繪手套之一部分之橫截面; 圖4描繪手套之一部分之橫截面; 圖5描繪手套之一部分之橫截面; 圖6描繪手套之一部分之橫截面; 圖7描繪手套之一部分之橫截面; 圖8描繪手套之一部分之橫截面; 圖9描繪手套之一部分之橫截面; 圖10描繪手套之一部分之橫截面; 圖11描繪手套之一部分之橫截面; 圖12描繪第三實例手套之橫截面; 圖13描繪第四實例手套之橫截面; 圖14描繪第五實例手套之橫截面; 圖15描繪第六實例手套之橫截面; 圖16描繪第七實例手套之橫截面; 圖17描繪第八實例手套之橫截面; 圖18描繪第九實例手套之橫截面。
1:內層
2:外層
3:填充層
5:接縫

Claims (18)

  1. 一種格鬥運動手套,該手套包含: 內層,其經組態以容納穿戴者手部; 外層,其覆蓋該內層之至少一部分; 內層與外層之間的填充層,其經組態以吸收及/或重新定向該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能量;及 該內層與該外層之間的滑動界面,該內層及該外層在該滑動界面處經組態以回應於該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相對於彼此滑動。
  2. 如請求項1之手套,其中該等內層及外層中之至少一者由彈性材料形成,其經組態以回應於該手套與目標之間的衝擊而彈性地拉伸以允許該內層及該外層相對於彼此滑動。
  3.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等內層及外層由彈性連接構件連接,該彈性連接構件經組態以回應於該手套與該目標之間的衝擊而彈性地拉伸以允許該內層及該外層相對於彼此滑動。
  4.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滑動界面包含中間層,該中間層由經選擇使得該中間層與至少一個相鄰層之間存在低摩擦之材料形成。
  5.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滑動界面包含第一及第二中間層,其彼此相鄰配置且各自由經選擇使得至少在該等第一與第二中間層之間存在低摩擦之材料形成。
  6.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滑動界面包含內層、外層及填充層中之至少一者之表面改質,使得彼表面與相鄰層之間存在低摩擦。
  7. 如請求項6之手套,其中該表面改質包含使用與用於形成該內層、外層或填充層、浸漬於該內層、外層或填充層之該表面中或結合至該內層、外層或填充層之物質不同的物質。
  8. 如請求項6之手套,其中該表面改質包含對該等內層、外層及填充層中之至少一者之該表面的物理處理,以便改變該層之該表面的機械特性。
  9.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滑動界面係設置於該外層與該填充層之間。
  10.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滑動界面係設置於該內層與該填充層之間。
  11.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填充層包含第一及第二填充層且該滑動界面係設置於該等第一與第二填充層之間。
  12.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內層具有多層結構且該滑動界面係設置於該內層之相應層之間。
  13.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外層具有多層結構且該滑動界面係設置於該外層之相應層之間。
  14.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填充層包含複數個填充片段,每個填充片段經組態以在滑動界面處相對於該等內層及/或外層滑動,且每個填充片段經組態以獨立於每個其他填充片段而滑動。
  15.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外層包含複數個外層片段,每個外層片段經組態以在滑動界面處相對於該等填充層及/或內層滑動,且每個外層片段經組態以獨立於每個其他外層片段而滑動。
  16.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內層包含複數個內層片段,每個內層片段經組態以在滑動界面處相對於該等填充層及/或外層滑動,且每個內層片段經組態以獨立於每個其他內層片段而滑動。
  17.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中該外層包含複數個外板,該等外板係安裝於該填充層上,使得在對外板之衝擊下,該外板可跨相對填充層滑動且相對於其他外板移動。
  18. 如請求項1或2之手套,其包含在該等內層與外層之間的流體填充之包封體,其經組態以提供該滑動界面。
TW108142649A 2018-11-23 2019-11-22 手套 TW2020278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1819112.2A GB201819112D0 (en) 2018-11-23 2018-11-23 Glove
GB1819112.2 2018-11-23
GBGB1910118.7A GB201910118D0 (en) 2019-07-15 2019-07-15 Glove
GB1910118.7 2019-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7820A true TW202027820A (zh) 2020-08-01

Family

ID=68621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2649A TW202027820A (zh) 2018-11-23 2019-11-22 手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1979B2 (zh)
EP (1) EP3883416A1 (zh)
CN (1) CN113163885A (zh)
CA (1) CA3120736A1 (zh)
TW (1) TW202027820A (zh)
WO (1) WO20201045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284717A1 (en) * 2022-03-10 2023-09-14 Cary Lee Williams Open Palm Boxing Glo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3439A (en) * 1984-04-12 1986-08-05 Everlast World's Boxing Headquarters Corp. Boxing glove
US5407685A (en) * 1986-02-06 1995-04-18 Steris Corporation Controlled oxygen/anti-microbial release films
FR2780292B1 (fr) * 1998-06-25 2000-09-08 Carlo Zaccaro Gant de boxe a amortissement optimise
US6658671B1 (en) * 1999-12-21 2003-12-09 Neuroprevention Scandinavia Ab Protective helmet
US6704936B1 (en) * 2002-01-18 2004-03-16 Technical Knockout, Inc. Boxing gloves incorporating multi-layer, anti-absorbent materials
US7000259B2 (en) * 2003-09-29 2006-02-21 Impact Innovative Products, Llc Sports glove with padding
US8726418B2 (en) * 2007-04-30 2014-05-20 Nike, Inc. Adjustable glove
SE534868C2 (sv) * 2010-05-07 2012-01-24 Mips Ab Hjälm med glidningsfrämjare anordnad vid ett energiabsorberande lager
US10561192B2 (en) * 2011-02-09 2020-02-18 6D Helmets, Llc Omnidirection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9572383B2 (en) * 2011-03-07 2017-02-21 Hillerich & Bradsby Co. Cycling glove
WO2012140390A1 (en) * 2011-04-12 2012-10-18 Rhiannon Jones Aquatic resistance training equipment
AU2011100503A4 (en) 2011-05-02 2011-06-02 Amir Anis Glove
US20140143924A1 (en) 2012-11-29 2014-05-29 Easton Sports, Inc. Sports glove with independently movable layer of protection
WO2017075671A1 (en) 2015-11-05 2017-05-11 Hahn Allan Protective equipment with impact absorbing structure
NL2017378B1 (en) * 2016-03-12 2017-10-02 Crossguard Ip B V Protective glove
US10376770B2 (en) * 2016-04-04 2019-08-13 XON Sports, Inc. X splint hand protection device
AU2017331304A1 (en) * 2016-09-20 2019-04-11 Y. Berger & Co. Ab Glove for vibration insulation
GB201621272D0 (en) * 2016-12-14 2017-01-25 Mips Ab Helmet
CA3073338C (en) * 2017-08-25 2023-09-1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Impact resistant composite material
TWM567573U (zh) * 2017-12-12 2018-10-01 陳元森 Protective gloves for athletes
CN208286451U (zh) * 2018-03-26 2018-12-28 陈元森 边缘具有切角的插条结构
US11523645B2 (en) * 2019-02-13 2022-12-13 Wells Lamont Industry Group Llc Laminated glov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20736A1 (en) 2020-05-28
US20220008806A1 (en) 2022-01-13
US11771979B2 (en) 2023-10-03
EP3883416A1 (en) 2021-09-29
WO2020104550A1 (en) 2020-05-28
CN113163885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76646B2 (ja) フレキシブル緩衝パッド、該パッドを組み込んだアイテム及び製造及び使用方法
TWI722137B (zh) 頭盔、頭盔襯墊、頭盔舒適墊及接頭
US20220354202A1 (en) Headgear
US9615611B2 (en) Breathable impact absorbing cushioning and constructions
JP2018184700A (ja) 摺動性で耐摩耗性の可撓衝撃吸収緩衝パッドおよび該パッドを組み込んだ衣類、並びに、製造方法および使用方法
TWI730453B (zh) 襯墊、頭盔、組裝用於安裝至頭盔之襯墊的方法及製造頭盔之方法
JP2018126537A (ja) 通気性衝撃吸収緩衝体及び構造
JP7457065B2 (ja) コネクター
TWI720370B (zh) 連接器
TW202027820A (zh) 手套
TW201722515A (zh) 具有內部滑動層的打擊手套
MXPA03007587A (es) Material laminar para la proteccion de partes del cuerpo y dispositivo que comprenden dicho material laminar.
US20180144410A1 (en) Flexible Cushioning Pads, Items Incorporating Such Pad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WI828164B (zh) 殼體、套組、頭盔及製造殼體的方法
JP2002291956A (ja) 膝用サポーター
GB2540696A (en) Breathable impact absorbing cushioning and constructions
TWM460877U (zh) 透氣發泡複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