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5175A - 連接器及設備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5175A
TW202325175A TW111141602A TW111141602A TW202325175A TW 202325175 A TW202325175 A TW 202325175A TW 111141602 A TW111141602 A TW 111141602A TW 111141602 A TW111141602 A TW 111141602A TW 202325175 A TW202325175 A TW 2023251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ttachment
helmet
layer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1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38938B (zh
Inventor
艾米 波默林
Original Assignee
瑞典商米帕斯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211565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2115653D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211565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2115655D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典商米帕斯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典商米帕斯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5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5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8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89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6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 A42B3/062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with reinforcing means
    • A42B3/063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with reinforcing means using layered structures
    • A42B3/064Impact-absorbing shells, e.g. of crash helmets with reinforcing means using layered structure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lay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連接一設備之第一及第二部件之連接器,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經結構設計成至少在一第一平面內相對於彼此移動,該連接器包括: 一第一附接部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一部件; 一第二附接部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二部件; 一彈性部件,其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的相對移動,其中: 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往一第一方向相對於彼此移位,且 該彈性部件在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上比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狹窄。

Description

連接器及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連接一設備之部件之連接器及一設備。
撞擊防護設備通常旨在減少由一撞擊傳遞至一物件(諸如要保護之一人)的能量。此可藉由能量吸收構件、能量重新導向構件或其一組合來達成。能量吸收構件可包含能量吸收材料,諸如一發泡體材料,或經結構設計成回應於一撞擊而彈性及/或塑性變形之結構。能量重新導向構件可包含經結構設計成回應於一撞擊而滑動、剪切或以其他方式移動之結構。
撞擊防護設備包含用於保護一服裝穿戴者之防護性服裝。包括能量吸收構件及/或能量重新導向構件之防護性服裝係已知的。舉例而言,此等構件廣泛實施於諸如頭盔之防護性頭盔中。
包括能量吸收構件及能量重新導向構件之頭盔之實例包含WO 2001/045526及WO 2011/139224 (該等案之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明確言之,此等頭盔包含至少一個由一能量吸收材料形成之層及至少一個在一撞擊下可相對於頭盔穿戴者之頭部移動之層。
在一防護性設備中實施移動部件具有挑戰性。舉例而言,以此一方式連接一設備之兩層,即允許在一撞擊下在設備之部件之間有足夠的相對移動,但維持設備之結構完整性,此可具有挑戰性。確保連接器可相對容易地製造及組裝可具有挑戰性。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連接器及包括該連接器之一設備,其至少部分解決上文所討論之一些問題。
此外,在一撞擊下確保在移動部件之間之所期望的相對移動可具有挑戰性。確保頭盔/設備可相對容易地製造及組裝可具有挑戰性。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至少部分解決上文所討論之一些問題之一設備。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連接一設備之第一及第二部件之連接器,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經結構設計成至少在一第一平面內相對於彼此移動,該連接器包括:一第一附接部件,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一部件;一第二附接部件,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二部件;一彈性部件,其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之相對移動,其中: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往一第一方向相對於彼此移位,且該彈性部件在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上比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狹窄。
視情況,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之至少一者經結構設計成壓入配合至該設備之各自第一或第二部件中之一對應凹部中。
視情況,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往一第一方向相對於彼此移位,且該連接器經結構設計成連接該設備之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使得在使用中,該第一方向大體上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且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之該至少一者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垂直於該第一平面之一方向上插入至該設備之該各自第一或第二部件中之該對應凹部中。
視情況,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之該至少一者包括經結構設計成與該對應凹部接合的一或多個突部。視情況,該一或多個突部包括一傾斜部分及一擱板,該傾斜部分經結構設計成便於將該附接部件插入該凹部中,且該擱板經結構設計成阻止該附接部件自該凹部之移除。
視情況,該第一附接部件及/或該第二附接部件由一彈性材料形成。視情況,該彈性部件由相同的彈性材料形成。
視情況,該等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之至少一者包括一錨定點,該錨定點經結構設計成將該連接器連接至該設備之一第三部件或一進一步連接器。視情況,該錨定點包括經結構設計成接收一卡銷之一孔。
視情況,該第一及/或第二附接部件大體上為圓形。
視情況,該彈性部件為長形。
視情況,該連接器包括多個第二附接部件及多個各自彈性部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一或多個第二部件。
視情況,該連接器進一步包括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一第三部件之一第三附接部件,該設備之該第三部件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中相對於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移動;及一第二彈性部件,其在該第一附接部件與該第三附接部件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該等第三與第一附接部件之間之相對移動。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提供一種用於連接一設備之第一、第二及第三部件之連接器,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經結構設計成至少在一第一平面中相對於彼此移動,且該第三部件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中相對於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移動,該連接器包括:一第一附接部件,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一部件;一第二附接部件,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二部件;一第三附接部件,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三部件;一第一彈性部件,其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之相對移動;及一第二彈性部件,其在該第一附接部件與該第三附接部件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該等第三與第一附接部件之間之相對移動。
視情況,該等第一及第三附接部件彼此可拆卸,使得該連接器形成兩個部件。
視情況,該第一附接部件包括圍繞一第一軸圍繞該第二彈性部件之一周邊部分,且該第二彈性部件圍繞一第二軸圍繞該第三附接部件,且當該連接器連接至該設備時,該彈性部分經結構設計成在沿該第一軸之一方向上自該周邊部分突出。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提供一種設備,其包括:一第一部件及一第二部件,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經結構設計成至少在一第一平面中相對於彼此移動;如任何先前技術方案之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器之該第一附接部件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一部件,且該連接器之該第二附接部件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二部件。
視情況,該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凹部,且該第一附接部件配置在該第一凹部中,及/或該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二凹部,且該連接器之該第二附接部件配置在該第二凹部中。
視情況,該第一部件及/或該第二部件包括與一各自凹部相連通之一通道,其中該彈性部件配置在該通道中。
視情況,該等第一及第二凹部與該等各自附接部件之形狀大體上相同。
視情況,該等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之至少一者壓入配合至該各自凹部中。
視情況,當該連接器如上文包括一第三附接部件時,且該第三附接部件亦配置在該第一凹部中。
視情況,該設備具有一層狀結構,且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一起形成一第一層。
視情況,當該連接器如上文包括多個第二附接部件時,且該設備包括藉由該連接器連接之多個第二部件。
視情況,該設備進一步包括一第三部件,該第三部件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中相對於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移動。視情況,該連接器如上文包括一第三附接部件,且該第三附接部件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三部件。
視情況,當該設備如上文包括一第一層時,且該第三部件形成鄰近該第一層之一第二層。
視情況,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為能量吸收部件,視情況形成一第一能量吸收層。
視情況,當該設備如上文包括一第三部件時,該第三部件為一能量吸收部件,視情況形成一第二能量吸收層。
視情況,該設備為一頭盔。
請注意,圖為示意性的,為了明確起見,圖中描繪的各種層之厚度及/或層之間之任何間隙的比例已被誇大,且當然可根據需要及要求調適。
儘管下文描述之實例係關於頭盔,但應暸解,本發明通常應用於防護性設備,包含其他類型之頭盔及其他防護性服裝。
防護性設備可暸解為具有與下文描述之頭盔之部件相對應的部件。舉例而言,防護性設備可具有與所描述頭盔之層狀結構相對應之一層狀結構。
特定於一頭盔之術語,諸如「徑向」,可暸解為在其他防護性裝置之內容背景中具有等同物,諸如「厚度方向」。一「穿戴者」通常暸解為對應於將受防護性設備保護之一物件,且「頭部」為與該設備接觸之物件之一特定部件,例如一不同身體部件。
下文參考圖1至圖7描述實例頭盔之一般特徵。
圖1至圖7展示包括一能量吸收層3之實例頭盔1。能量吸收層3之目的為吸收及消散來自一撞擊之能量,以便減少傳輸至頭盔穿戴者之能量。在頭盔1內,能量吸收層可為主要能量吸收元件。儘管頭盔1之其他元件可在一更有限的程度上吸收能量,但此並非其等主要目的。
能量吸收層3可比一撞擊之一切向分量更有效率地吸收來自一撞擊之一徑向分量的能量。術語「徑向」通常指大體上朝向穿戴者頭部中心之一方向,例如大體上垂直於頭盔1之一外表面。術語「切向」可指在包括徑向及撞擊方向之一平面中大體上垂直於徑向之一方向。
能量吸收層可由諸如一發泡體材料之一能量吸收材料形成。較佳此等材料包含發泡聚苯乙烯(EPS)、發泡聚丙烯(EPP)、發泡聚氨基甲酸酯(EPU)、乙烯基腈發泡體;或諸如以品牌名稱Poron TM及D3O TM市售之該等應變速率敏感發泡體。
替代地或額外地,能量吸收層可具有提供能量吸收特徵之一結構。舉例而言,能量吸收層可包括可變形元件,諸如單元或指狀突起,其在撞擊時變形以吸收及消散一撞擊之能量。
如圖6中繪示,頭盔1之能量吸收層3可分為外部3A及內部3B。
如圖11中繪示,能量吸收層3可分成在頭盔之圓周方向上彼此鄰近配置之多個部件。圖11展示圖6中所展示類型之一頭盔,其內部3B形成在前部3C及後部3D中。
能量吸收層不限於一種特定的配置或材料。能量吸收層3可藉由具有不同配置之多層提供,即由不同材料形成或具有不同結構。能量吸收層3可為一相對較厚的層。舉例而言,能量吸收層可為頭盔1之最厚層。
圖1至圖7展示包括一外層2之實例頭盔1。外層2之目的可係為頭盔提供剛性。此可有助於將撞擊能量分散在頭盔1之一更大區域上。外層2亦可提供保護,防止可刺穿頭盔1之物件。相應地,例如與一能量吸收層3相比較,外殼可為一相對堅固及/或剛性的層。外層2可係一相對較薄的層,例如與一能量吸收膜3相比較。
外層2可由一相對堅固及/或剛性的材料形成。較佳此等材料包含一聚合物材料,舉例而言,諸如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有利地,聚合物材料可為纖維強化的,使用諸如玻璃纖維、芳族聚醯胺、特沃綸、碳纖維及/或芳綸之材料。
如圖7中展示,一或多個外板7可安裝至頭盔1之外層2。外板7可由一相對堅固及/或剛性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由與形成外層2相同類型之材料形成。用於形成外板7之材料之選擇可與用於形成外層2之材料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實例頭盔中,外層2及/或能量吸收層3之大小係可調整的,以便提供一客製化配合。舉例而言,外層2可設置在分開的前部及後部中。可調整前部及後部之相對位置以改變外層2之大小。為了避免外層2中之間隙,前部及後部可重疊。能量吸收層3亦可設置在分開的前部及後部中。此等可經配置使得前部及後部之相對位置可經調節以改變能量吸收層3之大小。為了避免能量吸收層3中之間隙,前部及後部可重疊。
圖1至圖4展示包括一界面層4之實例頭盔1。儘管在圖5至圖7中未展示,但此等實例頭盔亦可包括一界面層4。界面層4之目的可為在頭盔與穿戴者之間提供一界面。在一些配置中,此可改良穿戴者之舒適度。界面層4可設置為將頭盔安裝在一穿戴者之頭部上。界面層4可設置為一單一部件或在多個區段中。
界面層4可經結構設計成至少部分適形於穿戴者之頭部。舉例而言,界面層4可為彈性的及/或可包括用於調整界面層4之大小之一調整機構。在一配置中,界面層可與一穿戴者之頭頂接合。替代地或額外地,界面層4可包括經結構設計成環繞穿戴者之頭部之一可調整的帶。
界面層4可包括舒適墊4A。可提供舒適墊4A之多個區段。舒適墊4A可設置在一基板4B上,用於將舒適墊安裝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
舒適墊4A之目的為改良穿戴頭盔之舒適度及/或提供一更好的配合度。舒適墊可由一相對較軟的材料形成,例如與能量吸收層3及/或外層2相比較。舒適墊4A可由一發泡體材料形成。然而,發泡體材料可比用於能量吸收層3之發泡體材料具有更低之密度及/或更薄。相應地,在一撞擊期間,舒適墊4A不吸收大量的能量,即為了減少對頭盔穿戴者之傷害。舒適墊在此項技術中被辨識為與能量吸收層相異,即使其等可由某種程度類似的材料建構。
界面層4及/或可為其部分之舒適墊4A可為可移除的。此可使得界面層4及/或舒適墊4A能夠被清潔及/或可使得能夠提供經結構設計成配合一特定穿戴者之一界面層及/或舒適墊4A。
可提供帶(例如頤帶)以將頭盔1固定至穿戴者之頭部。
圖1至圖4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界面層4能夠回應於一撞擊而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沿一切線方向移動,舉例而言滑動。如圖1至圖4中展示,頭盔亦可包括在能量吸收層3與界面層4之間之連接器5,該連接器容許在能量吸收層3與界面層4之間之相對移動,同時將頭盔之元件連接在一起。
圖5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外層2能夠回應於一撞擊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沿一切線方向移動,舉例而言滑動。如圖5中展示,頭盔1亦可包括在能量吸收層3與外層2之間之連接器5,該連接器容許在能量吸收層3與外層2之間之相對移動,同時將頭盔之元件連接在一起。
圖6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能量吸收層3之外部3A能夠回應於一撞擊而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B沿一切線方向移動,舉例而言滑動。如圖6中展示,頭盔1亦可包括在能量吸收層3之外部3A與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B之間的連接器5,該連接器容許在能量吸收層3之外部3A與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B之間的相對移動,同時將頭盔之元件連接在一起。
在實例中,諸如圖11,其中一能量吸收層被分成在頭盔之圓周方向上彼此鄰近配置之多個部件3C及3D,此等部件可經結構設計成相對於彼此及頭盔之其他部件移動。
圖7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外板8能夠回應於一撞擊而相對於外層2沿一切線方向移動,舉例而言滑動。如圖7中展示,頭盔亦可包括在外板8與外層2之間之連接器5,該連接器容許在外板7與外層2之間之相對移動,同時將頭盔之元件連接在一起。
相對於彼此移動或滑動之頭盔層的目的可為重新導向一撞擊能量,否則撞擊能量將被傳遞至穿戴者之頭部。此可改良對穿戴者提供之抵抗撞擊能量之一切向分量的保護。撞擊能量之一切向分量正常將導致穿戴者頭部之旋轉加速度。熟知此旋轉可引起腦損傷。已展示,具有相對於彼此移動之層的頭盔可降低穿戴者頭部的旋轉加速度。一典型的降低可大約為25%,但在一些情況下高達90%之降低可係可能的。
較佳地,在頭盔層之間之相對移動導致在一最外頭盔層與一最內頭盔層之間至少0.5 cm之一總位移量,更佳地至少1 cm,更佳地至少1.5 cm。較佳地,相對移動可在任何方向發生,例如在圍繞頭盔之一圓周方向、左至右、前至後及其間的任何方向。
相對移動可被視為大體上發生在相關範圍內之一平面中,即使層之間之移動可為旋轉的而非線性的。相應地,下文可參考一平面內之移動。
無論頭盔層如何經結構設計成相對於彼此移動,較佳地,諸如滑動之相對移動能夠在頭盔設計用於之一典型撞擊之力下發生(舉例而言,預期穿戴者可倖存之一撞擊)。此等力顯著高於一頭盔在正常使用期間可經受之力。撞擊力趨於將頭盔之層壓縮在一起,增加組件之間之反應力,且因此增加摩擦力。在頭盔經結構設計成具有相對於彼此滑動之層的情況下,其等之間之界面可需要經結構設計成即使在一撞擊下其等之間經歷的高反應力的效應下能夠滑動。
如圖1至圖7中展示,一滑動界面可設置在頭盔1之經結構設計成相對於彼此滑動之層之間。在滑動界面處,表面彼此相對滑動,以使頭盔1之層之間能夠相對滑動。滑動界面可為一低摩擦界面。相應地,可在滑動界面處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下文進一步描述相對於圖1至圖7中展示之實例頭盔1之各者的實例滑動界面。
摩擦減小構件可為一低摩擦材料或潤滑材料。舉例而言,此等可作為一連續層或多個斷續補片或材料之部分來提供。用於摩擦減小構件之可能的低摩擦材料包含蠟質聚合物,諸如PC、PTFE、ABS、PVC、尼龍、PFA、FEP、PE及UHMWPE、Teflon TM、諸如Tamarack TM之一紡織織物、諸如一毛氈之一非紡織織物。此等低摩擦材料可具有大約0.1 mm至5 mm之一厚度,但亦可使用其他厚度,此取決於所選擇之材料及所期望的效能。可能的潤滑材料包含油、聚合物、微球或粉末。可使用上文之組合。
在一個實例中,低摩擦材料或潤滑材料可為一含有聚矽氧烷的材料。特定言之,材料可包括(i)一有機聚合物、一聚矽氧烷及一界面活性劑;(ii)一有機聚合物及基於一聚矽氧烷及一有機聚合物之一共聚物;或(iii)藉由使一聚矽氧烷及一有機聚合物經受一交聯反應而獲得或可獲得之一非彈性交聯聚合物。WO2017148958中描述此等材料之較佳選擇。
在一個實例中,低摩擦材料或潤滑材料可包括(i)一烯烴聚合物、(ii)一潤滑劑及視情況一或多種進一步試劑之一混合物。WO2020115063中描述此等材料之較佳選擇。
在一個實例中,低摩擦材料或潤滑材料可包括具有小於等於960 kg/m 3之一密度之一超高分子量(UHMW)聚合物,該UHMW聚合物較佳為一烯烴聚合物。WO2020/115063中描述此等材料之較佳選擇。
在一個實例中,低摩擦材料或潤滑材料可包括一聚酮。WO 2020/260185中描述此等材料之較佳選擇。
在一些配置中,可需要結構設計低摩擦界面,使得在滑動界面處形成滑動表面之材料之間的靜態及/或動態摩擦係數在0.001與0.3之間及/或低於0.15。摩擦係數可藉由標準方法測試,諸如標準測試方法ASTM D1894。
摩擦減小構件可設置在頭盔1之經結構設計成相對於彼此滑動之層之一者或兩者上,或為一整合部分。在一些實例中,頭盔層可具有一雙重功能,包含用作一摩擦減小構件。替代地或額外地,摩擦減小構件可與頭盔1之經結構設計成相對於彼此滑動之層分開,但設置在該等層之間。
在一些實例中,代替滑動界面,可在頭盔1之經結構設計成相對於彼此移動之層之間設置一剪切界面。在剪切界面處,一剪切層剪切以使在頭盔1之層之間能夠相對移動。剪切層可包括可保持在一可撓性封套內之一凝膠或液體。替代地,剪切層可包括藉由可變形元件連接之兩個相對層,可變形元件變形以使在兩個相對層之間能夠剪切。
可設置大體上填充在一頭盔之兩層之間之體積的一單一剪切層。替代地,可設置一或多個剪切層,其僅填充在一頭盔之兩層之間之體積的一部分,例如在剪切層周圍留下相當大的空間。如上文描述,該空間可包括一滑動界面。因此,頭盔可具有剪切及滑動界面之一組合。此等剪切層可用作在下文進一步描述之連接器5。
圖1至圖7示意性地展示連接器5。連接器5經結構設計成連接頭盔之兩層,同時使層之間能夠相對移動,例如滑動或剪切。可設置與圖1至圖7中所展示不同數目個連接器5。連接器5可定位在不同於圖1至圖7中展示之位置,舉例而言,在頭盔1之一周邊邊緣處代替一中心部分處。
通常,一連接器5包括分別經結構設計成附接至頭盔之第一及第二部件之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及在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之一可變形部件,該可變形部件使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能夠相對於彼此移動,以使得在頭盔之第一與第二部件之間能夠移動。連接器5可藉由變形吸收一些撞擊能量。
下文描述圖1至圖7中展示之實例頭盔之各者之特定配置。
圖1展示包括一外層2、一能量吸收層3及一界面層4之一頭盔。界面層4設置為一單層,且包括舒適墊。
圖1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界面層4能夠回應於一撞擊而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滑動。在界面層4與能量吸收層3之間設置一滑動界面。
一滑動層6設置在能量吸收層3之面向滑動界面之一表面上。滑動層6可模製至能量吸收層3或以其他方式附接至其上。滑動層6可由一相對堅固的材料形成,例如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滑動層6經結構設計成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此可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之滑動層6來達成,諸如PC、PTFE、ABS、PVC、尼龍、PFA、EEP、PE及UHMWPE。替代地或額外地,此可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滑動層6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滑動層6來達成。
替代地或額外地,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能量吸收層3,可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
圖1中展示之頭盔1亦包括附接至界面層4之連接器5。連接器亦連接至滑動層6,以容許在能量吸收層3與界面層4之間之相對滑動。替代地或額外地,連接器5之一或多者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另一部分,諸如能量吸收層3或外殼2。連接器5亦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兩個或更多個部分。
應暸解,能量吸收層3及界面層4之此一配置可增添至本文描述之任何頭盔。
圖2展示包括一外層2、一能量吸收層3及一界面層4之一頭盔。界面層4設置為複數個各包括舒適墊之獨立區段。
圖2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界面層4之區段能夠回應於一撞擊而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滑動。在界面層4與能量吸收層3之區段之間設置一滑動界面。
一滑動層6設置在能量吸收層3之面向滑動界面之一表面上。滑動層6可模製至能量吸收層3或以其他方式附接至其上。滑動層6可由一相對堅固的材料形成,例如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滑動層6經結構設計成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此可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之滑動層6來達成,諸如PC、PTFE、ABS、PVC、尼龍、PFA、EEP、PE及UHMWPE。替代地或額外地,此可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滑動層6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滑動層6來達成。
替代地或額外地,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能量吸收層3,可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
圖2中展示之頭盔1亦包括附接至界面層4之各獨立區段之連接器5。連接器5亦附接至滑動層6,以容許在能量吸收層3與界面層4之區段之間之相對滑動。替代地或額外地,連接器5之一或多者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另一部分,諸如能量吸收層3或外殼2。連接器5亦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兩個或更多個部分。
應暸解,能量吸收層3及界面層4之此一配置可增添至本文描述之任何頭盔。
圖3展示包括一外層2、一能量吸收層3及一界面層4之一頭盔。界面層4設置為一單層,且包括附接至一基板4B之舒適墊4A。基板4B可結合至舒適墊4A之外側。此結合可透過任何方式(諸如藉由黏著劑或藉由高頻率)焊接或縫合。
圖3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界面層4能夠回應於一撞擊而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滑動。在界面層4與能量吸收層3之間設置一滑動界面。
界面層4之基板4B面向滑動界面。基板4B可由一相對堅固的材料形成,例如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及/或舒適墊4A。基板4B經結構設計成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此可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之基板4B來達成,諸如PC、PTFE、ABS、PVC、尼龍、PFA、EEP、PE及UHMWPE。替代地或額外地,此可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基板4B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基板4B來達成。在替代實例中,基板4B可由一織物材料形成,視情況塗覆一低摩擦材料。
替代地或額外地,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能量吸收層3,可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
圖3中展示之頭盔1亦包括附接至界面層4之連接器5。連接器亦連接至能量吸收層,以容許在能量吸收層3與界面層4之間之相對滑動。替代地或額外地,連接器5之一或多者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另一部分,諸如外殼2。連接器5亦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兩個或更多個部分。
應暸解,能量吸收層3及界面層4之此一配置可增添至本文描述之任何頭盔。
圖4展示包括一外層2、一能量吸收層3及一界面層4之一頭盔。界面層4設置為複數個各包括附接至一基板4B之舒適墊4A之獨立區段。基板4B可結合至舒適墊4A之外側。此結合可透過任何方式(諸如藉由黏著劑或藉由高頻率)焊接或縫合。
圖4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界面層4能夠回應於一撞擊而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滑動。在界面層4與能量吸收層3之間設置一滑動界面。
界面層4之區段之基板4B面向滑動界面。基板4B可由一相對堅固的材料形成,例如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及/或舒適墊4A。基板4B經結構設計成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此可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之基板4B來達成,諸如PC、PTFE、ABS、PVC、尼龍、PFA、EEP、PE及UHMWPE。替代地或額外地,此可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基板4B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基板4B來達成。在替代實例中,基板4B可由一織物材料形成,視情況塗覆一低摩擦材料。
替代地或額外地,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能量吸收層3,可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
圖4中展示之頭盔1亦包括附接至界面層4之區段之連接器5。連接器5亦連接至能量吸收層3,以容許在能量吸收層3與界面層4之間之相對滑動。替代地或額外地,連接器5之一或多者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另一部分,諸如外殼2。連接器5亦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兩個或更多個部分。
應暸解,能量吸收層3及界面層4之此一配置可增添至本文描述之任何頭盔。
圖5展示包括一外層2及一能量吸收層3之一頭盔。儘管未展示,但可額外設置一界面層。
圖5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外層2能夠回應於一撞擊而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滑動。在外層2與能量吸收層3之間可設置一滑動界面。
儘管未展示,但可在能量吸收層3之面向滑動界面之一表面上設置一額外層。額外層可模製至能量吸收層3或以其他方式附接至其上。額外層可由一相對堅固的材料形成,例如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額外層經結構設計成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此可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之額外層來達成,諸如PC、PTFE、ABS、PVC、尼龍、PFA、EEP、PE及UHMWPE。替代地或額外地,此可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額外層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額外層來達成。
替代地或額外地,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外層2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外層2,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外層2,在外層2之面向滑動界面之一表面上設置一額外的低摩擦層,可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
圖5中展示之頭盔1亦包括附接至外層2之連接器5。連接器5亦附接至能量吸收層3 (或額外層),以容許在能量吸收層3與界面層4之區段之間之相對滑動。替代地或額外地,連接器5之一或多者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另一部分,諸如一界面層。連接器5亦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兩個或更多個部分。
應暸解,外殼2及能量吸收層3之此一配置可增添至本文描述之任何頭盔。
圖6展示包括一外層2及一能量吸收層3之一頭盔。如所繪示,圖6中展示之頭盔之能量吸收層3分為外部3A及內部3B。儘管未展示,但可額外設置一界面層。
圖6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能量吸收層3之外部3A能夠回應於一撞擊而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B滑動。在能量吸收層3之外部3A與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B之間可設置一滑動界面。
儘管未展示,但可在能量吸收層3面向滑動界面之內部3A及外部3B之一者或兩者之一表面上設置一額外層。額外層可模製至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A或外部3B或以其他方式附接至其上。額外層可由一相對堅固的材料形成,例如相對於能量吸收層3。額外層可經結構設計成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此可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之額外層來達成,諸如PC、PTFE、ABS、PVC、尼龍、PFA、EEP、PE及UHMWPE。替代地或額外地,此可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額外層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額外層來達成。
替代地或額外地,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A及外部3B之一者或兩者,在能量吸收層3面向滑動界面之內部3A及外部3B之一表面上設置一額外低摩擦層,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A及外部3B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A及外部3B,可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
圖6中展示之頭盔1亦包括附接至外層2之連接器5。連接器5亦附接至能量吸收層3 (或額外層),以容許在能量吸收層3與界面層4之區段之間之相對滑動。替代地或額外地,連接器5之一或多者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另一部分,諸如一界面層。連接器5亦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兩個或更多個部分。
應暸解,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A及外部3B之此一配置可增添至本文描述之任何頭盔。
圖11展示與圖6中展示之頭盔大體上相同之一頭盔。然而,在圖11之頭盔中,能量吸收層3之內部3B形成在頭盔之圓周方向上彼此鄰近之多個部件3C及3D中。此等部件3C及3D經結構設計成相對於彼此及相對於能量吸收層之外部3A移動。部件3C及3D可藉由一或多個容許相對移動之連接器彼此連接。
圖7展示包括一外層2及一能量吸收層3之一頭盔。如圖7中展示,一或多個外板7安裝至頭盔1之外層2。外板7可由一相對堅固及/或剛性的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由與可形成外層2相同類型之材料形成。儘管未展示,但可額外設置一界面層。
圖7之頭盔經結構設計使得外板8能夠回應於一撞擊相對於外層2滑動。在外板8與外層2之間可設置一滑動界面。
藉由由一低摩擦材料形成外層2及/或外板8,在外層2及/或外板8面向滑動界面之一表面上設置一額外的低摩擦層,藉由將一低摩擦塗層施用至外層2及/或外板8,及/或將一潤滑劑施用至外層2及/或外板8,可設置摩擦減小構件以減小滑動界面處之摩擦。
圖7中展示之頭盔1亦包括附接至外板7之連接器5。連接器5亦附接至外層2,以容許在板7與外層2之間之相對滑動。替代地或額外地,連接器5之一或多者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另一部分,諸如能量吸收層3。連接器5亦可連接至頭盔1之其餘部分之兩個或更多個部分。
在此一配置中,在頭盔1上之一撞擊之事件中,可預期撞擊將入射於一個或有限數目個外板17上。因此,藉由結構設計頭盔,使得一或多個外板7可相對於外層2及未經受一撞擊之任何外板7移動,接收撞擊之表面,即一個或有限數目個外板7可相對於頭盔1之其餘部分移動。在一撞擊之情況下,此可降低一穿戴者頭部之旋轉加速度。
應暸解,外板7之此一配置可被增添至本文描述之任何頭盔,即在頭盔1之層的至少兩者之間具有一滑動界面的一配置。
一些頭盔(諸如圖1至圖6中展示者)經結構設計成覆蓋頭部之一頂部,且上文所描述之頭盔結構經適當地定位在頭盔中以覆蓋頭部之一頂部。舉例而言,一頭盔可經設置以大體上覆蓋穿戴者之前額、頭頂、後腦勺及/或太陽穴。頭盔可大體上覆蓋穿戴者之顱骨。
一些頭盔可經結構設計成覆蓋頭部之其他部分,替代地或額外地覆蓋一頂部。舉例而言,諸如圖8中展示之頭盔的頭盔可覆蓋穿戴者的臉頰及/或下巴。此等頭盔可經結構設計成大體上覆蓋穿戴者之下巴。圖8中展示類型之頭盔通常被稱為全臉頭盔。如圖8中展示,臉頰墊30可係設置在頭盔1之任一側上(即左側及右側)。臉頰墊30可係配置在頭盔1之一外殼2內,以保護穿戴者之面部側面免受一撞擊。
臉頰墊30可具有與上文描述之實例頭盔相同的層狀結構。舉例而言,臉頰墊30可包括如上文描述之一或多個能量吸收層,及/或如上文描述之一界面層,及/或如上文描述之相對於彼此移動的層,視情況,層可係藉由如上文所描述之連接器來連接。替代地或額外地,臉頰墊30本身可經結構設計成相對於外殼2移動,且視情況藉由如上文描述之連接器連接至外殼。
儘管如上所述,上文之實例係關於頭盔,但本發明亦可係關於替代防護性服裝,諸如防彈衣,如圖9及圖10中展示。防彈衣100可為身體之其他部位提供保護,諸如脛骨、膝蓋、大腿、前臂、肘部、上臂、肩膀、胸部及背部。可提供個別的防彈衣物項以保護個別的身體部位(如圖9中展示),或替代地,其等可組合在包括多個防護區101之服裝中以保護多於一個身體部位(如圖10中展示)。此防彈衣100可用於與上文描述之頭盔相同的活動,包含用於戰鬥、運動及摩托車。
防彈衣100可具有與上文描述之實例頭盔相同的層狀結構。舉例而言,防彈衣100可包括如上文描述之一外殼2,如上文描述之一或多個能量吸收層3,及/或如上文描述之一界面層,及/或如上文描述之相對於彼此移動之層,及/或可藉由如上文描述之連接器5連接之層。
可在一頭盔內使用之連接器在下文描述。應暸解,此等連接器可在各種內容背景中使用,且不限於在頭盔內使用。舉例而言,其等可用於提供撞擊保護之其他設備,諸如防彈衣或用於運動裝置之墊。
應暸解,連接器可用於將一設備之任何兩個部件連接在一起。在頭盔之內容背景中,特別應暸解,連接器可用於連接頭盔之任何兩個部件,諸如上文討論之該等經結構設計成相對於彼此移動之部件。
在一連接器被描述為具有連接至一設備之一第一部件之一第一部件及連接至一設備之一第二部件之一第二部件的情況下,應暸解,藉由適當的修改,此可逆。亦應暸解,在一設備具有藉由複數連接器連接之第一及第二部件之情況下,複數連接器無需具有彼此相同之結構設計。
圖12及圖13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實例連接器20。連接器20用於連接一頭盔之第一及第二部件,第一及第二部件經結構設計成至少在一第一平面中相對於彼此移動。如所展示,連接器包括用於連接至頭盔之第一部件之一第一附接部件21及用於連接至頭盔之第二部件之一第二附接部件22。一彈性部件23設置成在第一附接部件21與第二附接部件22之間延伸。彈性部件23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第一附接部件21與第二附接部件22之間之相對移動。
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往一第一方向相對於彼此移位。如所展示,彈性部件23在垂直於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上比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狹窄。
如所展示,彈性部件23可在垂直於第一及第二方向之一第三方向上比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狹窄。替代地,第一附接部件21、第二附接部件22及彈性部件23在第三方向可具有大體上相同之厚度。
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當自第三方向看時,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之形狀可大體上為圓形。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可大體上為圓柱形。在未展示之其他實例中,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之一者或兩者可具有一不同之形狀。
如圖13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可大體上為中空的。如所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可各包括界定一中空腔之一外壁211、221及一基底212、222。在未展示之其他實例中,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之一者或兩者可為實心的。
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在第二方向上可比第二附接部件22更寬。在未展示之其他實例中,情況可逆。替代地,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可大體上為相同的寬度。
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彈性部件23可大體上為長形。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彈性部件23可大體上線性延伸。在其他實例中,彈性部件23可沿一大體上彎曲之路徑延伸。彈性部件23可由一彈性材料形成。彈性部件之形狀及材料能夠變形,從而容許在第一附接部件21與第二附接部件22之間之相對移動。
彈性部件23可由一彈性材料形成。彈性材料可為一TPU (熱可塑性聚胺基甲酸酯)材料、TPE (熱可塑性彈性體)材料或一聚矽氧彈性體材料。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亦可由一彈性材料形成,例如與彈性部件23相同之彈性材料。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此三個部件可一體地形成。
圖14展示包括實例連接器20之一實例頭盔1之部分。如所展示,頭盔1包括經結構設計成至少在一第一平面中相對於彼此移動之一第一部件3C及一第二部件3D,如箭頭指示。如所展示,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可在第一平面中彼此鄰近配置。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可形成頭盔1之一第一層3B。如所展示,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包括各自凹部31。
如圖14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可經結構設計成壓入配合至頭盔之各自第一部件3C或第二部件3D中之一對應凹部31中。凹部31可與頭盔之第一部件3C或第二部件3D中之各自通道32相連通,彈性部件23配置在該通道中。
如圖14中展示,連接器可經結構設計成連接頭盔之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使得在使用中,第一方向(在第一附接部件21與第二附接部件22之間之位移方向)大體上平行於第一平面(頭盔之部件3C、3D在該平面中相對於彼此移動)。
如圖14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可經結構設計成沿大體上垂直於第一平面之一方向,即平行於第三方向,插入頭盔之各自第一部件3C或第二部件3D中之對應凹部31中。
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可包括經結構設計成與對應凹部31接合之一突部24。如所展示,此可自第一附接部件21徑向向外延伸。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突部24可包括一傾斜部分25及一擱板26。傾斜部分25可經結構設計成便於將附接部件21、22插入凹部31中,且擱板26可經結構設計成阻止附接部件21、22自凹部31之移除。
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可設置一單一突部24。此可圍繞附接部件21、22之一外邊緣連續設置。如圖12及圖13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可包括一錨定點,在此實例中,為基底212中之一通孔213之形式,用於將連接器連接至頭盔之一第三部件或一進一步連接器。如圖15中展示,通孔213可接收一卡銷28。卡銷28可附接至頭盔之一第三部件3A中之一對應卡扣籃29。
如圖15中展示,頭盔之第三部件3A可在垂直於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移動之第一平面之一方向上鄰近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配置。頭盔之第三部件3A可形成頭盔1之一第二層。
如圖15中展示,連接器20可配置在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之最緊靠第三部件3A之一側上。在未展示之其他實例中,連接器20可配置在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之離第三部件3A最遠之一側上。此等實例之連接器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如上文描述之一錨定點。
頭盔之第三部件3A可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平行於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中相對於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移動。如圖15中展示,在第一與第二層3B、3A之間可設置低摩擦材料之一中間層4 (如上文詳細描述)。中間層4可設置在第一部件3C與第二部件3D之一表面上。如所展示,中間層4可部分地、完全地覆蓋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中之凹部31。
如圖15中展示,頭盔之第一部件3C、第二部件3D及/或第三部件3A可為能量吸收部件,形成頭盔之能量吸收層(如上文詳細描述)。在未展示之一實例中,第三部件可替代為一外殼(如上文詳細描述)或一界面層(如上文詳細描述)。
圖16展示一第二實例連接器20,其中第一附接部件21不同於圖12及圖13中展示之第一實例連接器之附接部件。明確言之,第一附接部件21連接至用於連接至頭盔之第三部件3A之一第三附接部件213。
如圖16中展示,第二實例連接器20包括一第二彈性部件214,該第二彈性部分214在第一附接部件21與第三附接部件27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第三與第一附接部件27、21之間之相對移動。頭盔之第三部件3A可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平行於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中相對於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移動。
如圖16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可包括圍繞一第一軸圍繞第二彈性部件214之一周邊部分215。第二彈性部件214可繼而圍繞一第二軸(其可或可不與第一軸相同)圍繞第三附接部件213。
如所展示,周邊部分215之形狀可為環形。如所展示,第二彈性部件214可大體上跨第一附接部件21之一中心部分之全部。替代地,第二彈性部件214可由一或多個臂形成,臂之間有空間,例如在圖16之斷面視圖中形成一X形狀。
第二彈性部件214可由一彈性材料形成(如上文關於第一彈性部件23描述)。如圖16中展示,與彈性部分214相比較,周邊部分可由一相對堅固的材料形成。此等部件可共同模製在一起。如圖16中展示,第一彈性部件23可自周邊部件215延伸。此等部件可共同模製在一起。
如圖16中展示,突部24可設置於周邊部分215。此等可由一彈性材料形成。其等亦可與周邊部分215共同模製。
圖17展示包括第二實例連接器20之一實例頭盔1之部分。該頭盔與圖15中展示及上文描述之頭盔大體上相同。如所展示,當連接器20連接至頭盔1時,第二彈性部件214經結構設計成在沿第一軸之一方向上自周邊部分215突出。
如所展示,第三附接部件213可為一通孔,該通孔經結構設計成容許一扣件穿過,諸如卡銷28,且連接至頭盔之第三部件3A,例如經由卡扣籃29。
圖16及圖17中展示之連接器連接全部三個頭盔部件3A、3C、3D,且至少在第一及第二平面中容許各頭盔部件之間獨立相對移動。
圖18及圖19展示圖12及圖13中展示之連接器20之一變動。變動亦可施用至圖16中展示之連接器。
如圖18中展示,彈性部件23之厚度在第三方向上可改變。舉例而言,如所展示,彈性部件23可包括一相對較薄部分231及一相對較厚部分232。相對較薄部分231可包括厚度逐漸變化之錐狀部分。此可容許連接器在平行於第三方向之一平面中在相對較薄部分231處更容易彎曲。
如圖19中展示,彈性部件23之寬度在第二方向上可改變。舉例而言,如所展示,彈性部件23可包括一相對狹窄部分233及一相對較寬部分234。相對狹窄部分233可包括厚度逐漸變化之錐狀部分。此可容許連接器在平行於第二方向之一平面中在相對較薄部分231處更容易彎曲。
如所展示,相對較薄部分231可定位在彈性部件23之相對較寬部分234中。
如圖19中展示,突部24被分成複數個突部24。此等圍繞附接部件21、22之一外邊緣彼此鄰近設置。
圖20至圖22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及第二附接部件22之配置可如何改變之實例,例如對於上文描述之連接器及其變動。
如圖20中展示,第一附接部件21可在第一方向上相對較薄,例如,以便僅配置在對應凹部31之一邊緣之部分處。此可為凹部31之中心部分內之一額外連接器5留出空間,如所展示。額外連接器5可將頭盔之第一部件3C連接至頭盔之第三部件3A。
如圖21中展示,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兩者可具有此等配置。舉例而言,第一附接部件21及/或第二附接部件22在第一方向上之厚度可類似於彈性部件23在第二方向上之厚度。
如圖22中展示,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之大小可大體上相同。
圖23至圖27展示彈性部件23之配置可如何改變之實例,例如對於上文描述之連接器及其變動。
如圖23中展示,彈性部件23可在第一方向之一彎曲路徑上延伸,例如,而非如在其他實例中之一筆直路徑上。如所展示,自第三方向看,此路徑可為正弦的。
如圖24中展示,彈性部件23在第二方向上可包括相對狹窄部分233及相對較寬部分234。
如圖25中展示,彈性部件23在第三方向上可比其在第二方向上之寬更薄。相反地,如圖26中展示,彈性部件23在第三方向上可比其在第二方向上之寬更厚。如圖27中展示,彈性部件可包括在第三方向上比在第二方向上之寬更薄之部分,及在第三方向上比在第二方向上之寬更厚之部分。
圖28展示突部24之配置可如何改變。如所展示,多列突部24可設置成在第三方向上彼此鄰近配置。
圖29展示一實例,其中具有對應凹部31及通道之多個連接器20用於連接一頭盔之多個部件3X。
圖30至圖32展示如何藉由包括多個第二附接部件23及多個對應彈性部件23來進一步改變上文描述之連接器。圖30至圖32分別展示具有四個、三個或兩個第二附接部件23及多個對應彈性部件23之連接器。在實例中,多個彈性部件23自一單一第一附接部件21延伸。舉例而言,多個第二附接部件22可經結構設計成連接至一頭盔之多個各自部件。然而,其等可替代地為更少的頭盔部件提供多個連接器。
圖33展示一實例,其中具有多個第二附接部件23及多個對應彈性部件23,具有對應凹部31及通道之一連接器用於連接一頭盔之多個各自部件3X。當諸如上文描述之該等連接器20用於圖11中展示類型之一頭盔中時,連接器20容許在第一部件3C與第二部件3D之間之相對移動,同時將該等部件固定在一起。一些實例連接器20額外地容許在第一部件3C及第二部件3D與一第三部件3A之間之相對移動,同時將該等部件固定在一起。然而,應暸解,所描述之連接器不限於在此類型之頭盔內使用。
如上文描述之頭盔可用於各種活動中。此等活動包含戰鬥及工業目的,諸如士兵之防護性頭盔及建築工人、礦工或工業機械操作者使用之安全帽或頭盔,舉例而言。頭盔在體育活動中亦常見。舉例而言,防護性頭盔可用於冰球、自行車、摩托車、賽車、滑雪、滑雪板、滑冰、滑板、馬術活動、美式足球、棒球、橄欖球、足球、板球、長曲棍球、攀岩、高爾夫、氣槍、輪滑及彩彈射擊。
可藉由上文描述之頭盔預防或減輕之損傷的實例包含諸如腦震盪之輕度創傷性腦損傷(MTBI),及諸如硬膜下血腫(SDH)之重度創傷性腦損傷(STBI),血管破裂導致之出血及彌漫性軸索損傷(DAI),此可概括為由於腦組織中之高剪切變形所致之神經纖維過度拉伸。
取決於一撞擊之旋轉分量之特徵,諸如持續時間、振幅及增長速率,可出現腦震盪、SDH、DAI或此等損傷之一組合。一般來說,SDH發生在短持續時間及大振幅之加速度之情況下,而DAI發生在更長且更廣泛之加速度負載之情況下。
根據上文教示,上文描述之實例之變動係可能的。應暸解,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本發明可以其他方式實踐且在本文中明確描述。
1:頭盔 2:外層 3:能量吸收層 3A:外部 3B:內部 3C:第一部件 3D:第二部件 3X:部件 4:中間層 4A:舒適墊 4B:基板 5:連接器 6:滑動層 7:外板 20:連接器 21:第一附接部件 22:第二附接部件 23:彈性部件 24:突部 25:傾斜部分 26:擱板 28:卡銷 29:卡扣籃 30:臉頰墊 31:凹部 32:通道 100:防彈衣 101:防護區 211:外壁 212:基底 213:第三附接部件/通孔 214:第二彈性部件 215:周邊部分 221:外壁 222:基底 231:相對較薄部分 232:相對較厚部分 233:相對狹窄部分 234:相對較寬部分
下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其中: 圖1透過一第一實例頭盔示意性地展示一橫截面; 圖2透過一第二實例頭盔示意性地展示一橫截面; 圖3透過一第三實例頭盔示意性地展示一橫截面; 圖4透過一第四實例頭盔示意性地展示一橫截面; 圖5透過一第五實例頭盔示意性地展示一橫截面; 圖6透過一第六實例頭盔示意性地展示一橫截面; 圖7透過一第七實例頭盔示意性地展示一橫截面; 圖8展示一第八實例頭盔; 圖9展示防彈衣之一第一實例; 圖10展示防彈衣之一第二實例; 圖11透過一第九實例頭盔示意性地展示一橫截面; 圖12展示一第一實例連接器之一第一視圖; 圖13展示第一實例連接器之一第一視圖; 圖14展示一頭盔中之一第一配置中之第一實例連接器; 圖15展示一頭盔中之一第二配置中之第一實例連接器; 圖16展示一第二實例連接器; 圖17展示一頭盔中之一第一配置中之第二實例連接器; 圖18展示一第三實例連接器之一第一視圖; 圖19展示第三實例連接器之一第二視圖; 圖20展示一第四實例連接器; 圖21展示一第五實例連接器; 圖22展示一第六實例連接器; 圖23展示一第七實例連接器; 圖24展示一第八實例連接器; 圖25展示一第九實例連接器; 圖26展示一第十實例連接器; 圖27展示一第十一實例連接器; 圖28展示一第十二實例連接器; 圖29展示一進一步實例頭盔; 圖30展示一第十三實例連接器; 圖31展示一第十四實例連接器; 圖32展示一第十五實例連接器;及 圖33展示一進一步實例頭盔。
20:連接器
21:第一附接部件
22:第二附接部件
23:彈性部件
24:突部
25:傾斜部分
26:擱板

Claims (30)

  1. 一種用於連接一設備之第一及第二部件之連接器,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經結構設計成至少在一第一平面內相對於彼此移動,該連接器包括: 一第一附接部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一部件; 一第二附接部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二部件; 一彈性部件,其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的相對移動,其中: 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往一第一方向相對於彼此移位,且 該彈性部件在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上比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狹窄。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其中: 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之至少一者經結構設計成壓入配合至該設備之各自第一或第二部件中之一對應凹部中。
  3. 如請求項2之連接器,其中: 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往一第一方向相對於彼此移位,且該連接器經結構設計成連接該設備之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使得在使用中,該第一方向係大體上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且 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之該至少一者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垂直於該第一平面之一方向上插入至該設備之該各自第一或第二部件中的該對應凹部中。
  4. 如請求項2或3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附接部件及該第二附接部件之該至少一者包括經結構設計成與該對應凹部接合的一或多個突部。
  5. 如請求項4之連接器,其中該一或多個突部包括一傾斜部分及一擱板,該傾斜部分經結構設計成便於將該附接部件插入該凹部中,且該擱板經結構設計成阻止該附接部件自該凹部之移除。
  6. 如任何先前請求項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附接部件及/或該第二附接部件係由一彈性材料形成。
  7. 如請求項6之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部件係由相同的彈性材料形成。
  8. 如任何先前請求項之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之至少一者包括一錨定點,該錨定點經結構設計成將該連接器連接至該設備之一第三部件或一進一步連接器。
  9. 如請求項8之連接器,其中該錨定點包括經結構設計成接收一卡銷之一孔。
  10. 如任何先前請求項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及/或第二附接部件大體上為圓形。
  11. 如任何先前請求項之連接器,其中該彈性部件為長形。
  12. 如任何先前請求項之連接器,其包括多個第二附接部件及多個各自彈性部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一或多個第二部件。
  13. 如任何先前請求項之連接器,進一步包括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一第三部件之一第三附接部件,該設備之該第三部件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中相對於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移動;及 一第二彈性部件,其在該第一附接部件與該第三附接部件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該等第三與第一附接部件之間的相對移動。
  14. 一種用於連接一設備之第一、第二及第三部件之連接器,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經結構設計成至少在一第一平面中相對於彼此移動,且該第三部件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中相對於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移動,該連接器包括: 一第一附接部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一部件; 一第二附接部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二部件; 一第三附接部件,用於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三部件; 一第一彈性部件,其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附接部件之間的相對移動;及 一第二彈性部件,其在該第一附接部件與該第三附接部件之間延伸,且經結構設計成變形以容許在該等第三與第一附接部件之間的相對移動。
  15. 如請求項14之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三附接部件係彼此可拆卸,使得該連接器形成兩個部件。
  16. 如請求項14或15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附接部件包括圍繞一第一軸圍繞該第二彈性部件之一周邊部分,且該第二彈性部件圍繞一第二軸圍繞該第三附接部件,且 當該連接器被連接至該設備時,該彈性部分經結構設計成在沿該第一軸之一方向上自該周邊部分突出。
  17. 一種設備,其包括: 一第一部件及一第二部件,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經結構設計成至少在一第一平面中相對於彼此移動; 如任何先前請求項之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器之該第一附接部件經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一部件,且該連接器之該第二附接部件經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二部件。
  18. 如請求項17之設備,其中該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凹部,且該第一附接部件係配置在該第一凹部中,及/或該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二凹部,且該連接器之該第二附接部件係配置在該第二凹部中。
  19. 如請求項18之設備,其中該第一部件及/或該第二部件包括與一各自凹部相連通之一通道,其中該彈性部件係配置在該通道中。
  20. 如請求項18或19之設備,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凹部與該等各自附接部件之形狀係大體上相同。
  21. 如請求項18至20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附接部件之至少一者係壓入配合至該各自凹部中。
  22. 如請求項18至21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連接器為請求項12至16中任一項之連接器,且該第三附接部件亦係配置在該第一凹部中。
  23. 如請求項17至22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設備具有一層狀結構,且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一起形成一第一層。
  24. 如請求項17至24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連接器為請求項12之連接器,且該設備包括藉由該連接器連接之多個第二部件。
  25. 如請求項17至24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設備進一步包括一第三部件,該第三部件經結構設計成在大體上平行於該第一平面之一第二平面中相對於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移動。
  26.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中該連接器為請求項12至16中任一項之連接器,且該第三附接部件經連接至該設備之該第三部件。
  27. 如請求項25或26之設備,當亦附屬於請求項23時,其中該第三部件形成鄰近該第一層之一第二層。
  28. 如請求項17至2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部件為能量吸收部件,視情況形成一第一能量吸收層。
  29. 如請求項17至28中任一項之設備,當亦附屬於請求項23時,其中該第三部件為一能量吸收部件,視情況形成一第二能量吸收層。
  30. 如請求項17至29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設備為一頭盔。
TW111141602A 2021-11-01 2022-11-01 連接器及設備 TWI838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2115653.4A GB202115653D0 (zh) 2021-11-01 2021-11-01
GB2115655.9 2021-11-01
GB2115653.4 2021-11-01
GBGB2115655.9A GB202115655D0 (en) 2021-11-01 2021-11-01 Connector and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5175A true TW202325175A (zh) 2023-07-01
TWI838938B TWI838938B (zh) 2024-04-11

Family

ID=84361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1602A TWI838938B (zh) 2021-11-01 2022-11-01 連接器及設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426155A1 (zh)
CA (1) CA3236898A1 (zh)
TW (1) TWI838938B (zh)
WO (1) WO202307318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8671B1 (en) 1999-12-21 2003-12-09 Neuroprevention Scandinavia Ab Protective helmet
AU2008217734A1 (en) * 2007-02-20 2008-08-28 Mips Ab Apparatus at a protective helmet
FR2942111B1 (fr) * 2009-02-13 2011-02-25 Kuji Sports Ltd Casque de protection deformable
SE534868C2 (sv) 2010-05-07 2012-01-24 Mips Ab Hjälm med glidningsfrämjare anordnad vid ett energiabsorberande lager
AU2014360109B2 (en) * 2013-12-06 2019-09-12 Bell Sports, Inc. Flexible multi-layer helme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GB201603566D0 (en) 2016-03-01 2016-04-13 Mips Ab Helmet
CN107847003B (zh) * 2016-03-17 2020-11-27 米帕斯公司 头盔、用于头盔的内衬、用于头盔的舒适衬垫以及连接件
GB201818219D0 (en) * 2018-11-08 2018-12-26 Mips Ab Connector
CA3121684C (en) 2018-12-04 2023-11-07 Mips Ab Helmet
GB201908997D0 (en) 2019-06-24 2019-08-07 Mips Ab Helmet
GB202002143D0 (en) * 2020-02-17 2020-04-01 Mips Ab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236898A1 (en) 2023-05-04
EP4426155A1 (en) 2024-09-11
TWI838938B (zh) 2024-04-11
WO2023073185A1 (en)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2650B (zh) 头盔
EP3876776B1 (en) Connector
EP3755172B1 (en) Connector
US20240057728A1 (en) Connector
US20230023020A1 (en) Connector
TWI838938B (zh) 連接器及設備
CN118678904A (zh) 连接器和装置
TWI855342B (zh) 頭盔
WO2023203200A1 (en) Connector
US20240245161A1 (en) Helmet
TWI828164B (zh) 殼體、套組、頭盔及製造殼體的方法
US20240277097A1 (en) Helmet and device for helmet
TWI854234B (zh) 頭盔
WO2024089108A1 (en) Connector
WO2024089107A1 (en) Part of a protective apparatus and protective apparatus
WO2024013017A1 (en) Protective apparel and helmet
TW202300047A (zh) 頭盔
CN117677316A (zh) 头套和用于头套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