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7689A - 牙科贗復體 - Google Patents

牙科贗復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7689A
TW202027689A TW108140464A TW108140464A TW202027689A TW 202027689 A TW202027689 A TW 202027689A TW 108140464 A TW108140464 A TW 108140464A TW 108140464 A TW108140464 A TW 108140464A TW 202027689 A TW202027689 A TW 20202768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ent
crown
digital data
data file
dental prosthes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麥克 塔克曼
Original Assignee
澳大利亞商植牙解決方案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89042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8904243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澳大利亞商植牙解決方案公司 filed Critical 澳大利亞商植牙解決方案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7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768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48Connecting the upper structure to the implant, e.g. bridging bars
    • A61C8/005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48Connecting the upper structure to the implant, e.g. bridging b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225Fastening prostheses in the mouth
    • A61C13/2255Frames for partial dentures; Lingual b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4Computer-assisted sizing or machining of dental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6Production methods
    • A61C13/0018Production methods using la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1Palates or other bases or supports for the 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225Fastening prostheses in the mouth
    • A61C13/26Dentures without palates; Partial dentures, e.g. b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93Features of im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C8/0095Total denture impla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6Production methods
    • A61C13/0019Production methods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9/00Impression cups, i.e. impression trays; Impression methods
    • A61C9/004Means or methods for taking digitized impress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牙科贗復體,其包括:一植入支架,其經組態以固定至患者口中來支援替換患者的兩顆或更多顆牙齒,該植入支架具有一外表面,該外表面界定第一結合輪廓;及一冠蓋體,其經調適以緊固至該植入支架並提供或承擔兩顆或更多顆牙齒的安裝,該冠蓋體具有沿著冠蓋體之實質長度延伸的內部空腔,該內部空腔界定第二結合輪廓,其中該第二結合輪廓與該第一結合輪廓互補,藉此容許該植入支架之外表面的實質部分配合於該內部空腔中。

Description

牙科贗復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替換患者之牙齒及相關結構的牙科贗復體。本發明亦關於一種用於假牙修復之方法。
牙醫師不斷地尋找可為其患者提供美觀且耐用之贗復體的方法。牙醫師亦尋求可達成此結果之具成本效益及時間效率的方式。
傳統丙烯酸類樹脂加工的牙科混成材料修復利用經銑切或鑄造的骨架/條桿,其中藉由經加工的丙烯酸類樹脂將個別的人工牙齒固定至骨架。此牙科贗復體係經由例如由鈦先製造條桿,及使用經加工的丙烯酸類樹脂將假牙人工附著至條桿以將所有部分固持在一起來製造。此過程於實驗室中需要高度技能及大量時間。傳統混成材料之人造牙齒歸因於患者的咬合力超過丙烯酸類樹脂強度而破壞及破裂,其並非不尋常的。此種破壞需要替換準備配合至條桿的人造牙齒。由於在此傳統過程中不存在個別牙齒的數位記錄,因而此過程可能尤其耗時,其一般意謂需要重新製作贗復體。
牙科贗復體的一個實例提供於發證給Cagenix,Inc.的WO2017/156405中。此文件揭示使用具有複數個支撐柱的橋接結構來承接個別牙齒,或用來承接牙罩冠蓋體(veneering overlay)結構。
希望為熟悉技藝人士提供改良的牙科贗復體、或替代的 牙科贗復體。
於本說明書中提及任何先前技藝並非承認或表示此先前技藝以任何權限形成一般常識的部分,或此先前技藝可由熟悉技藝人士合理地預期為經理解、視為相關、及/或與先前技藝的其他物件組合。
隨著CAD/CAM軟體的改良,本發明人已發展出一種新穎的兩部分贗復體,及一種製造此一贗復體之方法,其改良傳統牙科贗復體的各種特性並提供其組件之經改良的重製性。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牙科贗復體,其包括:一植入支架(implant frame),其經組態以固定至患者口中來支援替換患者的兩顆或更多顆牙齒,該植入支架具有一外表面,該外表面界定第一結合輪廓;及一冠蓋體(overlay),其經調適以緊固至植入支架並提供或承擔兩顆或更多顆牙齒的安裝,該冠蓋體具有沿著冠蓋體之實質長度延伸的內部空腔,該內部空腔界定第二結合輪廓,其中該第二結合輪廓與該第一結合輪廓互補,藉此容許植入支架之外表面的實質部分配合於內部空腔中。
有利地,與第一結合輪廓互補之第二結合輪廓提供於植入支架與冠蓋體之間具有密切配合的牙科贗復體。此密切配合幫助產生更耐久的牙科贗復體,其可較以更習知之方式製造之牙科贗復體壽命更長久。本發明人發現根據本發明之牙科贗復體可較習知之牙科贗復體強度高達40%。
針對後加工產生另一顯著優勢,藉此冠蓋體於製造後配合於植入支架上係相當簡單的過程。由於不僅植入支架以數位方式提 供於CAD軟體中,並且冠蓋體亦可類似地以數位方式儲存於CAD軟體中,因此亦提升牙科贗復體的重製性。根據本發明,由於冠蓋體之內部空腔可經由,在一實例中,實質上地反轉植入支架的外部幾何形狀來製造(經由利用與植入支架互補的輪廓來產生空腔),因而可達成冠蓋體的準確呈現。擁有植入支架及冠蓋體兩者的數位記錄可顯著改良牙科贗復體之製造的容易度及經濟性。舉例來說,使用CAD/CAM軟體,可同時製得植入支架及冠蓋體兩者。
萬一受損時,冠蓋體或植入支架之替換容易度產生另一好處。如前所指,習知提供個別的牙齒,然後再將其附著至植入結構。在受損牙齒的情況中,接著需要製造新牙或整個牙科贗復體,缺少個別牙齒的任何數位記錄使得此修復成為顯著地更耗時、不便且昂貴的作業。本發明提供一種牙科贗復體,其中冠蓋體可直接自冠蓋體數位記錄容易地製造。
本發明之另一優點係其於冠蓋體之製造中容許更大彈性,此乃由於植入支架可有效地充作能夠適應許多不同冠蓋體設計的通用支架。冠蓋體皆可經設計為具有實質上為植入支架之結合輪廓之反轉的結合輪廓。此意謂,例如,可在相同的植入支架上提供不同美觀性的冠蓋體。冠蓋體亦可經由自不同材料,例如,結構性較強的材料製造來升級。此可經由自該新材料使用相同或經更改的數位記錄簡單地製造冠蓋體來達成。
冠蓋體可提供牙齒及相關組織(牙齦)結構兩者,藉此提供兩顆或更多顆替換牙齒。或者,冠蓋體可提供兩顆或更多顆牙齒的安裝。舉例來說,冠蓋體可部分包括組織結構與安裝於其上的替換牙齒。
在一具體例中,冠蓋體之內部空腔為成形溝槽或敞開通道。
在一具體例中,植入支架包括在植入支架之前部中的咬合前緣,該咬合前緣經提供以支撐經組態來提供或承擔一或多顆牙齒於口之前方之安裝之冠蓋體的至少一部分。在一具體例中,前方前緣具有前方傾斜,其較佳高達約18度。
有利地,傾斜的前方前緣可於冠蓋體與植入支架之間提供改良的結合,由於該配置對兩部分之間的分離提供經提高的阻力(冠蓋體無法簡單地脫離支架)。當於冠蓋體之後部上經受負荷時,冠蓋體之前部的形態意謂其可抵抗原本將傾向於將其自植入支架提升及分離的所得力。牙科贗復體之其中一個測試條件係即使在於植入支架與冠蓋體之間施加牙科黏著劑之前,在給定負荷下亦不會經受該提升。
此外,此一成形提高可供用於植入支架與冠蓋體之結合面之間之黏著的表面積。
前向邊緣之該傾斜可大致與形成冠蓋體部分之門牙的自然前方傾斜一致。此改良整體配合及負荷承載能力及行為。
再一優點係冠蓋體可具有更均勻的設計,從而當冠蓋體與植入支架結合時於舌側與唇側之間提供材料的更均勻分佈。
在一具體例中,植入支架係呈拱型條桿的形式。在此一具體例中,植入支架可具有足夠長度以支撐整列(上方或下方)牙齒的替換。
在一具體例中,植入支架具有大致T形輪廓的橫截面形態,該T形輪廓具有在橫向中延伸的實質上水平部分及垂直於其延伸的實質上垂直部分。
在一具體例中,實質上水平部分包括唇側或頰側部分及舌側部分,舌側部分形成外表面的一部分,舌側部分在沿植入支架之長度的咬合平面中實質上為平面。換言之,在實質上水平部分之舌側部分上的咬合平面及搭接邊(landing edges)平行。咬合平面可係由對應於兩顆或更多顆牙齒之頂端之點所產生的最佳擬合平面(即根據如技藝中所知曉之咬合平台(occlusal table))。有利地,壓縮(例如,咀嚼)負荷由於實質上水平部分之舌側部分提供用來承受壓縮負荷的顯著平台而於此組態中經較佳地分佈。
在一具體例中,牙科贗復體進一步包括介於實質上水平部分與實質上垂直部分之間及/或介於垂直部分之舌面與垂直部分之唇面或頰面之間的一或多個切線過渡表面。有利地,此容許植入支架具有相當平滑的輪廓(於橫截面中),此當製造組件時有利。切線過渡表面亦降低當處於循環或靜態負荷下時會導致過早破壞之植入支架中的應力集中。
在一具體例中,植入支架輪廓的實質上垂直部分一般具有較實質上水平部分大的長度,及較佳具有較小厚度。
在一具體例中,牙科贗復體進一步包括提供或有助於固定至患者之頜之一部分的一或多個構形物。舉例來說,贗復體可包括容許安裝裝置以植入固定附著至患者頜骨之螺釘或銷的凹部。
在一具體例中,植入支架的T形輪廓在未達冠蓋體的末端處終止。換言之,植入支架的長度終止於冠蓋體的末端之前。此確保不存在不受支撐的旋轉負荷,藉此在冠蓋體與植入支架之間的結合中提供抗旋轉功能。
在再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數位資料來設計包 括支架及冠蓋體之兩部分牙科贗復體的方法,該支架欲植入至患者口中且於多個植入地點處固定,該冠蓋體提供多顆牙齒及相關組織結構的替換,該方法包括:產生第一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支架之形態的數位資料檔,其部分由指定植入地點之位置及部分由投射的冠蓋體結合輪廓界定,該支架形態至少部分由一或多個儲存形態來選定;產生第二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多顆牙齒之形態的牙齒數位資料檔,其部分由咬合平台界定,該咬合平台界定所需牙齒之位置;產生第三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相關組織結構之形態的組織數位資料檔,其部分由該多顆牙齒之形態及部分由形狀與該冠蓋體結合輪廓互補的支架結合空腔輪廓界定,該組織結構形態至少部分由一或多個儲存形態來選定;修改該第一及/或該第三數位資料檔,使得該第三數位資料檔在圍繞該支架結合空腔輪廓全體周圍的該相關組織結構中界定指定最小厚度的材料,而不實質地影響該等指定植入地點的位置;及將所得設計用於根據該一或多個經修訂的資料檔製造該支架及該冠蓋體以引入及植入至患者口中,該冠蓋體經由該冠蓋體結合輪廓與該支架結合輪廓之交互結合固定至該支架。
有利地,具有數位設計兩部分贗復體之兩部分之能力容許製造當任何損壞或需要更換時可重製的客製化、患者特異的牙科贗復體。該方法亦容許同時設計及最佳化兩部分贗復體之兩部分。
該修改亦可涉及修改該第二數位資料檔,而不實質地影響該咬合平台之位置。
該第二及第三數位資料檔可以呈現該冠蓋體之完整形態的單一組合資料檔提供。
在又再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電腦可讀媒體,其包 括當由電腦執行時,引起電腦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產生第一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支架之形態的數位資料檔,該支架形成兩部分牙科贗復體之第一部分,該支架欲植入至患者口中,該支架部分由指定植入地點之位置及部分由投射的冠蓋體結合輪廓界定,該支架形態至少部分由一或多個儲存形態來選定;產生第二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多顆牙齒之形態的牙齒數位資料檔,該多顆牙齒經提供為冠蓋體的部分,該冠蓋體包含在該兩部分牙科贗復體的第二部分中,該多顆牙齒部分由咬合平台界定,該咬合平台界定所需牙齒之位置;產生第三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與該多顆牙齒相關之組織結構之形態的組織數位資料檔,該組織結構經提供為該冠蓋體之部分且部分由該多顆牙齒之形態及部分由形狀與該冠蓋體結合輪廓互補的支架結合空腔輪廓界定,該組織結構形態至少部分由一或多個儲存形態來選定;及修改該第一及/或該第三數位資料檔,使得該第三數位資料檔在圍繞該支架結合空腔輪廓全體周圍的該相關組織結構中界定指定最小厚度的材料,而不實質地影響該等指定植入地點的位置,藉此產生界定兩部分牙科贗復體之最終組的數位資料。
該修改步驟亦可涉及修改該第二數位資料檔,而不實質地影響該咬合平台之位置。
該產生第二及第三數位資料檔之步驟可經組合成產生呈現該冠蓋體之完整形態的單一組合資料檔。
如本文所使用,除了當上下文另有要求時外,術語「包含」及該術語之變形,諸如「comprising」、「comprises」及「comprised」不欲排除其他添加劑、組份、整數或步驟。
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及先前段落中描述之態樣的其他具 體例將可由以實例給出並參照附圖的以下說明而明白。
10:牙科贗復體
12:植入支架
14:植入構形物
16:水平部分
18:垂直部分
21:黏固劑偏移
22:舌側部分
24:頰側部分
25:舌板
26:舌面
27:頰面
28:頂面
29:頰板/唇板
30:冠蓋體
32:內部空腔
34:開口
35:舌側配合面
36:頂部配合面
37:頰側配合面
38:頰側支柱唇
39:舌側支柱面
40:方法
42:步驟
44:步驟
46:步驟
48:步驟
50:步驟
60:方法
62:步驟
64:步驟
66:步驟
68:步驟
70:步驟
72:步驟
圖1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之牙科贗復體的後透視圖;
圖2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之植入支架之後段的橫截面圖;
圖3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之植入支架之前段的橫截面圖;
圖4繪示具有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之冠蓋體,在冠蓋體與植入支架配合之前之圖2的橫截面圖;
圖5繪示圖4之橫截面圖,其中冠蓋體與植入支架配合;
圖6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製造植入支架之方法;及
圖7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例製造冠蓋體之方法。
圖1繪示兩部分牙科贗復體10,其具有經組態以安裝於患者口中之植入支架12、及緊固至植入支架12之冠蓋體30。提及橫向應視為係指平行於在解剖學位置中(即患者直立)一般所理解之橫向平面的方向。提及垂直方向係指在解剖學位置中一般所理解之垂直方向。為容易理解,牙科贗復體10意欲取代患者口中之底部列的牙齒,然而,應理解本發明可同等適用於回復患者的上頜及牙齒。
植入支架12在大致的橫向中延伸,且係呈拱型條桿的形式,當於橫截面中(當於安裝至患者口之下方拱之位置中時)觀看時其具有反轉T字形的一般形態。植入支架12係通過若干植入凸緣或其他 適當的構形物14安裝至患者口中,該植入凸緣或其他適當的構形物與在大致上之垂直方向中向下延伸的植入物(未圖示)結合且緊固至患者的下頜骨中。可使用螺釘來輔助植入物與植入構形物14之間的結合。然而,在一些具體例中,植入構形物14係呈銷的形式,從而容許將植入支架12直接固定安裝於患者的頜中。許多因素可影響提供於植入支架12上之植入構形物14的數目、形狀、尺寸、位置及定向以確保於患者口中的緊固安裝。此尤其可包括植入支架之定位、患者的身體特質、製造植入支架的材料、及於植入支架上的預期負荷。
現參照圖2,其顯示植入支架12之後部的橫截面圖。反轉T字形橫截面包括水平部分16及垂直部分18。如當明療,術語「水平」及「垂直」僅係約略地使用,即用來指示於該等一般方向中的定向。如當明瞭,於本文中之水平方向係與於橫向平面中之方向同義。垂直部分18自水平部分16於垂直方向中延伸。如可自圖1所見,植入支架的T形輪廓在未達冠蓋體30的末端處終止。此意謂在植入支架12與不受支撐的冠蓋體30之間不存在旋轉負荷,其提供抗旋轉功能。
水平部分16包括舌側部分22及頰側部分24。如圖2中所見,舌側部分22係水平部分16中較頰側部分24大的部分。舌側部分22包括大致位在沿植入支架12之整個長度之橫向平面中的舌板(lingual ledge)25。如下文所論述,舌板25當配合於植入支架12上時為冠蓋體30提供搭接板,其中舌板25經組態以於配合之後承受來自冠蓋體30的主要負荷。頰側部分24包括頰板29,其當配合於植入支架12上時為冠蓋體30提供進一步的搭接板。垂直部分18包括舌面26、頰面27及頂面28。舌板25、舌面26、頂面28、頰面27及頰板29包括為植入支架12提供便利製造之形狀的切線過渡表面。舉例來 說,當機器加工(例如,銑切)植入支架12時,切線表面可容許使用較不複雜的工具及數量較少的工具程數。此製造形式在諸如文中所述的牙科混成材料設計中並不常見。此外,切線表面降低當處於循環或靜態負荷下時可能會導致過早破壞之植入支架12中的應力集中。在試驗中,發現大約4mm半徑之切線表面尤其有利。
舌板25、舌面26、頂面28、頰面27及頰板29一起形成植入支架12的上方外表面,其界定牙科贗復體10的第一結合輪廓。然而,熟悉技藝人士當明瞭在本發明的替代形式中,一些此等部分可能不包含於植入支架12的上方外表面中。舉例來說,不一定需要頰板29來形成由上方外表面所界定之第一結合輪廓的部分。
現參照圖3,其中提供植入支架12之前段的橫截面圖。如由與圖2比較所明顯可見,植入支架12的前段於植入支架12的前方區域中提供咬合前緣。如當明療,植入支架12自橫向(後方)移動至中間(前方)位置時具有逐漸增加的前方傾斜垂直部分18。此垂直部分18的前方傾斜為冠蓋體30的安置提供支撐。前方傾斜程度可根據患者特異或製造相關的因素來選擇。本發明人發現最佳的前方傾斜可在高達約30°,較佳高達大約18°之範圍內。植入支架12及冠蓋體30可經由使冠蓋體30於植入支架12上方斜向滑動而靠在一起,選擇精確的形狀以容許滑動結合,如下文進一步論述。
由圖3亦當明瞭儘管植入支架12之前方傾斜,舌板25於前段及後段兩者中仍於橫向平面中維持大致平面。明確言之,舌板25在沿植入支架之長度的咬合平面中實質上為平面。換言之,舌板25與咬合平面平行(咬合平面係由對應於牙齒頂端之點所產生的最佳擬合平面)。此提供沿植入支架12之整個長度的均勻搭接區域,並由於 唇板25在垂直於負荷方向之平面中提供用來承受壓縮(例如咀嚼)負荷的實質平台而確保該等負荷經良好地分佈。應注意於圖3中,參照口的前部,元件符號27係指唇面及元件符號29係指唇板。
圖4繪示準備彼此配合之植入支架12及冠蓋體30之後段。冠蓋體30包括呈相當深之溝槽或通道形態的內部空腔32。內部空腔32係由位於冠蓋體30之下方區段中介於頰側支柱唇38與舌側支柱面39之間的開口34所界定。空腔32的內表面係由舌側配合面35、頂部配合面36及頰側配合面37所界定。內表面與頰側支柱唇38及舌側支柱面39一起從而界定經組態成當冠蓋體30配合至植入支架12時與第一結合輪廓結合的第二結合輪廓。第二結合輪廓實質上經成形為植入支架12之第一結合輪廓的反轉。因此,當冠蓋體30配合至植入支架12時,舌側支柱面39、舌側配合面35、頂部配合面36、頰側配合面37、及頰側支柱唇38分別與舌板25、舌面26、頂面28、頰面27及頰板29互補毗鄰。
冠蓋體30經調適以提供兩顆或更多顆牙齒,或承擔其安裝。換言之,冠蓋體30可呈提供患者之替換牙齒(以及相關牙齦)之超結構的形態,或者可提供用來向其安裝多顆牙齒的適當結構。所描繪的具體例係為前一具體例,藉此冠蓋體提供替換牙齒以及軟組織(牙齦)贗復部分。
現參照圖5,其顯示冠蓋體30與植入支架12結合。此係經由將冠蓋體30安裝於植入支架12之垂直部分18上方,使得垂直部分18通過開口34並進入冠蓋體30之空腔32中來產生。冠蓋體30係藉由適當的牙科用黏固劑或膠水緊固地固定至植入支架12。黏固劑或膠水可較使用較弱的蠟來將牙齒固持至植入條桿之習知牙科贗復體 所使用者強。為於植入支架12與冠蓋體30之間容納牙科用黏固劑,提供黏固劑間距,即小的黏固劑偏移21。如於所描繪之具體例中顯示,於頂面28與頂部配合面36之間、於舌面26與舌側配合面35之間、及於頰面27與頰側配合面37之間提供黏固劑偏移。如可於圖5中所見。未於舌板25與舌側支柱面39之間、及於頰板29與頰側支柱唇38之間提供黏固劑間距,由於在此等表面之間需要直接負荷承載。可於此等區域中施用黏固劑,但於此等搭接平面處不需要黏固劑間距意謂黏固劑絕大部分經排出。
如可於圖5中所見,第二結合輪廓之形狀實質上為第一結合輪廓的反轉。此具有許多好處,尤其係於文中所述之牙科贗復體的製造中。如前所指,由本發明所提供之其中一個優點係使用經反轉或互補的結合輪廓,其容許同時製造植入支架12及冠蓋體30。
如進一步論述於下文,本發明涉及使用客製化的植入支架12及冠蓋體30,兩者皆經故意製造為牙科贗復體10之設計及製造的部分。此亦容許較容易地重新製造牙科贗復體10之其中一個受損的組件。不同於習知方法,牙科贗復體10之組件係以數位方式記錄(即保存或儲存)於一或多個檔案中,並提供牙科贗復體10的準確呈現。檔案較佳係CAD檔,諸如stl格式。如熟悉技藝人士所當明瞭,當設計植入支架12及冠蓋體30之結合輪廓時可指定黏固劑間距。此向使用者提供在整個設計中之不同黏固劑厚度間距的陣列。舉例來說,所提供之黏固劑間距的量可沿牙科贗復體10之長度改變。理想地,所提供之黏固劑間距確保當暴露至組織表面時於植入支架12與冠蓋體30之間之最小可能的黏固劑接縫。
圖6說明製造植入支架12之方法40的一具體例。方法 的步驟大部分係反覆性的,以針對各種設計限制來將設計最佳化,其中一些係患者特異的限制,及其他係與牙科贗復體之組件相關的限制。當明瞭雖然以下用來製造植入支架及冠蓋體之步驟係分開說明,但製造兩組件之方法可係同時進行的過程,其中在製造植入支架與製造冠蓋體之間的修改步驟係於獲得最終形式的牙科贗復體之前進行。檢查及最佳化步驟可與設計兩部分牙科贗復體之兩組件結合進行。可將以下所述之方法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該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當由電腦執行時,引起電腦執行該方法的指令。
於步驟42,適當地產生期望牙齒及組織結構的數位檔案,及亦產生包含植入支架12的檔案。植入支架之數位檔案可係選自一或多個經儲存植入支架檔案的一般植入支架檔案,且部分地由指定的植入地點來界定。關於包含組織結構的數位檔案,其可藉由掃描自患者接收得的植入物模印,掃描已收到的植入物模型,或通過在患者口內直接掃描來獲得。由掃描所提供之資料包括關於稍早插入於患者口中之植入物之定位及/或定向的資訊,該等植入物係經組態以與隨後通過對應之植入構形物設計之植入支架結合。
植入支架12界定投射之冠蓋體結合輪廓。牙齒數位檔呈現多顆替換牙齒的形態,且係部分由界定所需牙齒之位置的咬合平台來界定。當明瞭此檔案的修改係可能的,但不應實質地影響咬合平台的位置。在此具體例中之組織數位檔係選自一或多個儲存的組織結構,且呈現伴隨牙齒之組織結構的形態。組織數位檔係部分由多顆牙齒之形態及部分由形狀與冠蓋體結合輪廓互補的支架結合空腔輪廓來界定。組織及牙齒數位檔可係呈現冠蓋體30之完整形態的組合檔案。
於步驟44,進行植入構形物14的定尺寸以放置於牙齒 及組織結構內。植入構形物係經設計用來安裝至插入於患者口中之植入物且例如藉由外科螺釘固定至頜骨。
於步驟46,經由於牙齒的最頂部邊緣上繪製點及產生最佳擬合平面而自咬合平台形成咬合平面。於此平面上,繪製呈現牙齒的一組點,其中一組點位在組織結構的前方區域及一組點位在前方區域的任一側上。如此產生引導曲線,其近似通過咬合平台上之各牙齒中間的弧形。
於步驟48,以數位方式產生植入支架的其餘幾何態樣並產生經擠壓的植入支架。
於步驟50,檢查並最佳化植入支架。此確保於設計中不存在缺陷,諸如條桿延伸超出牙齒的界限、植入構形物位於植入條桿的界線外側等等。一旦檢查及最佳化完成,則現完成植入支架12的數位記錄。
圖7說明用來製造冠蓋體30之方法60的一具體例。於步驟62,將植入支架12置於個別的數位檔案中並將偏移表面置於植入支架的垂直部分18上方以指示黏固區域。
於步驟64,產生植入支架12之外部邊緣的3D草圖,藉此界定冠蓋體結合輪廓。
於步驟66,提供包含組織結構的數位檔案及於組織結構之底側上選擇點以複製外部邊緣。此容許形成與植入支架12上之冠蓋體結合輪廓形狀互補的支架結合空腔輪廓。
於步驟68,將組織結構及植入支架12靠在一起並針對配合用途進行檢查。
於步驟70,於組織結構中形成支架結合空腔及確定於組 織結構中在整個支架結合空腔輪廓周圍是否提供指定最小厚度之材料,而不實質地影響植入構形物14地點的位置。
於步驟72,視需要檢查及最佳化組織結構。一旦檢查及最佳化完成,則現完成冠蓋體30的數位記錄。
擁有植入支架12及冠蓋體30兩者的數位記錄容許同時製得牙科贗復體10之此兩組件。在其中一個組件受損的情況中(通常係冠蓋體30),可自其各別的數位記錄簡單地重製該組件。如熟悉技藝人士所當明瞭,可容易地升級任一組件。舉例來說,可使給定的植入支架12留於患者口中,而冠蓋體30由針對患者提供之更耐用的材料製成。
利用所產生之植入支架12及冠蓋體30的適當數位記錄,可使用CAM軟體來程式化用於機器加工牙科贗復體之組件的操作。用來製造牙科贗復體10的適當手段包括CNC機器加工(例如,5軸機器)、減去式銑切(subtractive milling)方法、加成雷射燒結、及雷射熔融方法。用來製造植入支架12及冠蓋體30的適當材料可包括鈦、氧化鋯、鈷鉻、聚醚醚酮(peek)、PMMA(壓克力)、基於乙醯基的塑膠、奈米陶瓷、纖維玻璃、及適當的複合材料。
當明瞭經揭示及定義於本說明書中之發明延伸至於本文或圖式中提及或可自其明白之兩種或更多種個別特徵的所有替代組合。所有此等不同組合構成本發明的各種替代態樣。
10:牙科贗復體
12:植入支架
14:植入構形物
30:冠蓋體

Claims (17)

  1. 一種牙科贗復體,其包括:
    一植入支架,其經組態以固定至患者口中來支援替換患者的兩顆或更多顆牙齒,該植入支架具有一外表面,該外表面界定第一結合輪廓;及
    一冠蓋體,其經調適以緊固至該植入支架並提供或承擔兩顆或更多顆牙齒的安裝,該冠蓋體具有沿著冠蓋體之實質長度延伸的內部空腔,該內部空腔界定第二結合輪廓,
    其中該第二結合輪廓與該第一結合輪廓互補,藉此容許該植入支架之外表面的實質部分配合於該內部空腔中。
  2. 如請求項1之牙科贗復體,其中,該冠蓋體之該內部空腔係為成形溝槽或敞開通道。
  3. 如請求項1或2之牙科贗復體,其中,該植入支架包括在該植入支架之前部中的咬合前緣,該咬合前緣經提供以支撐經組態來提供或承擔一或多顆牙齒安裝於口之前方之冠蓋體的至少一部分。
  4. 如請求項3之牙科贗復體,其中,該前方前緣具有一前方傾斜。
  5. 如請求項4之牙科贗復體,其中,該前方傾斜具有高達約18度的角度。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牙科贗復體,其中,該植入支架係呈拱型條桿的形式。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牙科贗復體,其中,該植入支架具有大致T形輪廓的橫截面形態,該T形輪廓具有在橫向中延 伸的實質上水平部分及與其大致垂直延伸的實質上垂直部分。
  8. 如請求項7至10中任一項之牙科贗復體,其中,該植入支架的T形輪廓在未達該冠蓋體的末端處終止。
  9. 如請求項7或8之牙科贗復體,其中,該實質上水平部分包括舌側部分及頰側或唇側部分,該舌側部分形成外表面的一部分,該舌側部分在沿該植入支架之長度的咬合平面中實質上為平面。
  10. 如請求項9之牙科贗復體,其進一步包括介於該實質上水平部分與該實質上垂直部分之間及/或介於該垂直部分之舌面與該垂直部分之頰面或唇面之間的一或多個切線過渡表面。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牙科贗復體,其進一步包括用來提供或有助於固定至患者之頜之一部分的一或多個構形物。
  12. 一種利用數位資料設計包括支架及冠蓋體之兩部分牙科贗復體的方法,該支架欲植入至患者口中且於多個植入地點處固定,該冠蓋體提供多顆牙齒及相關組織結構的替換,該方法包括:
    產生第一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該支架之形態的數位資料檔,其部分由指定植入地點之位置及部分由投射的冠蓋體結合輪廓界定,該支架形態至少部分由一或多個儲存形態來選定;
    產生第二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多顆牙齒之形態的牙齒數位資料檔,其部分由咬合平台(occlusal table)界定,該咬合平台界定所需牙齒之位置;
    產生第三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相關組織結構之形態的組織數位資料檔,其部分由該多顆牙齒之形態及部分由形狀與該冠蓋體結合輪廓互補的支架結合空腔輪廓界定,該組織結構形態至少部分由一或多個儲存形態來選定;
    修改該第一及/或該第三數位資料檔,使得該第三數位資料檔在圍繞該支架結合空腔輪廓全體周圍的該相關組織結構中界定指定最小厚度的材料,而不實質地影響該等指定植入地點的位置;及
    將該所得設計用於根據該一或多個經修訂的資料檔製造該支架及該冠蓋體以引入及植入至患者口中,該冠蓋體經由該冠蓋體結合輪廓與該支架結合輪廓之交互結合固定至該支架。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修改亦涉及修改該第二數位資料檔,而不實質地影響該咬合平台之位置。
  14. 如請求項12或13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及該第三數位資料檔係以呈現該冠蓋體之完整形態的單一組合資料檔提供。
  15. 一種電腦可讀媒體,其包括當由電腦執行時,使電腦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
    產生第一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支架之形態的數位資料檔,該支架形成兩部分牙科贗復體之第一部分,該支架欲植入至患者口中,該支架部分由指定植入地點之位置及部分由投射的冠蓋體結合輪廓界定,該支架形態至少部分由一或多個儲存形態來選定;
    產生第二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多顆牙齒之形態的牙齒數位資料檔,該多顆牙齒經提供為冠蓋體的部分,該冠蓋體包含在該兩部分牙科贗復體的第二部分中,該多顆牙齒部分由咬合平台界定,該咬合平台界定所需牙齒之位置;
    產生第三數位資料檔,其係呈現與該多顆牙齒相關聯之組織結構之形態的組織數位資料檔,該組織結構經提供為該冠蓋體之部分且部分由該多顆牙齒之形態及部分由形狀與該冠蓋體結合輪廓互補的支架結合空腔輪廓界定,該組織結構形態至少部分由一或多個儲存形態來 選定;及
    修改該第一及/或該第三數位資料檔,使得該第三數位資料檔在圍繞該支架結合空腔輪廓全體周圍的該相關組織結構中界定指定最小厚度的材料,而不實質地影響該等指定植入地點的位置,藉此產生界定兩部分牙科贗復體之最終組的數位資料。
  16. 如請求項15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修改步驟亦涉及修改該第二數位資料檔,而不實質地影響該咬合平台之位置。
  17. 如請求項15或16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產生第二及第三數位資料檔之步驟經組合成產生呈現該冠蓋體之完整形態的單一組合資料檔。
TW108140464A 2018-11-07 2019-11-07 牙科贗復體 TW2020276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8904243A AU2018904243A0 (en) 2018-11-07 A dental prosthesis
AU2018904243 2018-11-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7689A true TW202027689A (zh) 2020-08-01

Family

ID=69413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464A TW202027689A (zh) 2018-11-07 2019-11-07 牙科贗復體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86529A1 (zh)
EP (1) EP3876866A4 (zh)
JP (1) JP2022504841A (zh)
AU (1) AU2019317632A1 (zh)
TW (1) TW202027689A (zh)
WO (1) WO20200289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3844B2 (en) * 2019-03-26 2023-08-15 National Dentex, Llc Nanoceramic dental prosthetic
US20230011481A1 (en) 2019-11-04 2023-01-12 Implant Solutions Pty Lt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acquisition of a scan and an intraoral scanning proced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332A (en) * 1894-09-18 George w
US2473515A (en) * 1946-07-07 1949-06-21 Egger Leopold Artificial tooth
US4689013A (en) * 1984-12-17 1987-08-25 Lustig Leopold P Modular system for restorative dentistry
SE448599C (sv) * 1985-07-24 1989-11-16 Inst Applied Biotechnology Anordning foer infaestning av ett flertal taender vid i tandbenet implanterade faestelement
US4784608A (en) * 1987-08-28 1988-11-15 Mays Ralph C Attachment for removably supporting a denture in the mouth of the user
SE506850C2 (sv) 1996-06-27 1998-02-16 Medevelop Ab Tandprotessystem, komponenter för tandprotessystem jämte förfaranden vid dylika tandprotessystem
US6935862B2 (en) * 2003-01-22 2005-08-30 Laurence Harlan Dental prosthesis fabrication and placement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862336B2 (en) * 2004-11-26 2011-01-04 Cadent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feedback data useful in prosthodontic proced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ra oral cavity
DE102008006048A1 (de) * 2008-01-25 2009-07-30 Straumann Holding Ag Verfahren zum Modellieren eines individuellen Zahnersatzes
DE102010037160A1 (de) * 2010-08-25 2012-03-01 Amann Girrbach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Zahnersatz
WO2012041329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3Shape A/S Model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dentures
US20180280120A1 (en) * 2010-10-13 2018-10-04 Kamil Tech Ltd. Positioning system
US9730777B2 (en) * 2013-03-08 2017-08-15 James R. Glidewell Dental Ceramics, Inc. Simplified protocol for fixed implant restorations using intra-oral scanning and dental CAD/CAM
US10980618B2 (en) * 2014-05-08 2021-04-20 Cagenix, Inc. Dental framework and prosthesis
US11173017B2 (en) * 2014-05-08 2021-11-16 Cagenix, Inc Overdenture and dental implant framework
AU2016207693A1 (en) * 2015-01-14 2017-08-31 Bio Dental Solutions Ltd Dental bridge system
WO2017156405A1 (en) 2016-03-11 2017-09-14 Cagenix, Inc. Dental framework and prosthesi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86529A1 (en) 2021-12-16
WO2020028958A1 (en) 2020-02-13
AU2019317632A1 (en) 2021-05-13
EP3876866A1 (en) 2021-09-15
EP3876866A4 (en) 2022-08-17
JP2022504841A (ja)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3017B2 (en) Overdenture and dental implant framework
JP5791622B2 (ja) 第1および第2歯科修復物を計画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delhoff et al. CAD/CAM splints for the functional and esthetic evaluation of newly defined occlusal dimensions.
US10123856B2 (en) Dental framework and prosthesis
EP3766453B1 (en) Method of composing and designing a set of teeth
JP5932803B2 (ja) 義歯をモデル化して製造する方法
US10980618B2 (en) Dental framework and prosthesis
US10426711B2 (en) Dental implant framework
US2009008161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mediate loading of fixed hybrid dental prostheses
US11690700B2 (en) Dental framework and prosthesis
TW202027689A (zh) 牙科贗復體
US20190046307A1 (en) Provisional Dental Restoration
JP2024029092A (ja) 義歯、基準義歯及び義歯の作製方法
US11364101B2 (en) Dental implant framework
CN112809023B (zh) 基于3d打印的套筒冠及其制作方法
EP3426187A1 (en) Dental framework and prosthesis
An et al. Digital workflow for fabricating an overdenture by using an implant surgical template and intraoral scanner
AU2019101679A4 (en) A dental prosthesis
KR101871117B1 (ko) 수술 전의 치은 피개형 임플란트 임시 보철물 제작방법
EP3838214B1 (en) A ca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virtual superstructure for a customized dental prosthesis and providing the same.
Baba 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Dental Technology in Removable Prosthodontics
DK2536347T3 (en) PROCEDURE FOR COMPOSITION AND DESIGN OF A DENTAL KIT
IT202200000440A1 (it) Metodo di progettazione e realizzazione di una protesi fissa dentale multipla, in particolare di tipo Toro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