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8106A - 從基板、基板載體以及真空處理系統升離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相對於基板來移動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用於顯示器製造之遮罩配置,以及操作具有電永磁鐵組件之系統中之電永磁鐵組件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從基板、基板載體以及真空處理系統升離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相對於基板來移動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用於顯示器製造之遮罩配置,以及操作具有電永磁鐵組件之系統中之電永磁鐵組件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8106A
TW202018106A TW108120590A TW108120590A TW202018106A TW 202018106 A TW202018106 A TW 202018106A TW 108120590 A TW108120590 A TW 108120590A TW 108120590 A TW108120590 A TW 108120590A TW 202018106 A TW202018106 A TW 2020181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substrate
permanent magnet
electro
carr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麥克萊納 舒爾特海斯
賽巴斯欽甘特 薩恩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810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04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 C23C14/042Coating on selected surface areas, e.g. using masks using mas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ositioning, orientation or alignment
    • H01L21/682Mask-wafer align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設備,用於從一基板升離安裝在一遮罩框架之遮罩。此設備包括一電永磁鐵組件以及一磁鐵配置,此磁鐵配置附著於此遮罩。

Description

從基板、基板載體以及真空處理系統升離遮罩之設備,以及操作電永磁鐵組件之方法
本揭露之實施例有關於一種用於一基板上之材料之遮罩沉積之設備以及方法,特別是使用一圖案遮罩(pattern mask),例如一精細金屬遮罩(fine metal mask)。本揭露之實施例有關於從一基板升離(lift off)一遮罩之設備以及方法。特別地,本揭露之實施例有關於在具有一真空處理系統之處理系統中從一基板升離一遮罩之設備以及方法,特別是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製造。
利用有機材料之光電裝置,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由於一些原因而越來越受到歡迎。有機發光二極體是發光二極體的特別類型,此發光二極體的發光層(emissive layer)包括特定有機化合物之薄膜。有機發光二極體是用於電視螢幕、電腦監視器、行動電話、其他手持裝置等的製造,以顯示資訊。有機發光二極體亦可被使用於一般空間照明(space illumination)。由於有機發光二極體畫素直接地發射光且並未包含一背光,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顏色、亮度與視角的可能範圍是大於傳統液晶顯示器的顏色、亮度與視角的可能範圍。因此,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能量損耗是相當小於傳統液晶顯示器的能量損耗。再者,有機發光二極體可被製造在可撓性基板上之事實,導致進一步的應用。
有機發光二極體之功能取決於有機材料之塗佈厚度(coating thickness)。此厚度必須在預定範圍內。有機發光二極體之生產中,關於蒸發材料之沉積以達到高解析度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係有技術挑戰的。特別地,通過一處理系統之基板載體及遮罩之準確且平順之傳送仍然是有挑戰性的。再者,在一基板載體上準確固定且支撐一遮罩、以及相對於基板準確移動遮罩,仍然是有挑戰性的。然而,這些方面係有利於達到高品質之處理結果,例如用於高解析度有機發光二極體裝置之生產。
因此,對於提供用於固定且支撐一基板載體上之遮罩、以及相對於基板移動遮罩之改善的設備以及方法,係有持續性需求。
鑒於以上所述,根據獨立請求項之一種用於從一基板升離一遮罩之設備、一種用於相對於一基板移動一遮罩之設備、一種用於在一真空腔室中支撐一基板與一遮罩之基板載體、一種用於顯示器製造之遮罩、一種真空處理系統以及一種用於操作一電永磁鐵組件(electropermanent magnet assembly)之方法,係被提供。本揭露之進一步的方面、效益與特徵係清楚提供於申請專利範圍、說明書與附隨的圖式中。
根據本揭露之一方面,一種用於從一基板升離一遮罩之設備係被提供。此設備包括一電永磁鐵組件以及一磁鐵配置(magnet arrangement),磁鐵配置附著於遮罩。
根據本揭露之另一方面,一種用於相對於一基板移動一遮罩之設備係被提供。此設備包括一電永磁鐵單元(electropermanent magnet element)以及一磁鐵配置,電永磁鐵單元被包括於一電永磁鐵組件,磁鐵配置附著於遮罩。
根據本揭露之再一方面,根據本揭露之其他方面之基板載體係被提供,其具有用於從一基板升離一遮罩之設備或用於相對於一基板移動一遮罩之設備。
根據本揭露之再一方面,用於顯示器製造之遮罩配置(mask arrangement)係被提供。此遮罩配置包括具有一孔(aperture)的一遮罩框架(mask frame)以及具有多個開口的一遮罩,此遮罩被遮罩框架支撐。此遮罩更包括定位在孔之區域中的一磁鐵配置,磁鐵配置係用來與一電永磁鐵組件交互作用(interact with)。
根據本揭露之再一方面,一真空處理系統係被提供。真空處理系統包括根據本揭露之其他方面之至少一基板載體。
根據本揭露之再一方面,用於操作具有電永磁鐵組件之系統中之電永磁鐵組件之方法係被提供。此方法包括,提供一磁鐵配置與一遮罩,磁鐵配置係附著於遮罩。此方法更包括從非磁化狀態(non-magnetized state)轉換電永磁鐵組件至磁化狀態(magnetized state)。
實施例亦係針對用於實現本揭露之方法之設備,並包括用於執行每一所述方法方面之設備零件(apparatus part)。可藉由硬體元件、藉由適當軟體而程式化的電腦、藉由任何其中的二個組合或任何其他方法,來執行這些方法方面。再者,根據本揭露之實施例亦係針對用於操作所述設備之方法。此用於操作所述設備之方法包括用於實現設備之每一功能之方法方面。
可詳細參考各種實施例,實施例的一個或多個例子會在每一個圖式中說明。每一個例子係提供以作為說明,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舉例來說,說明或描述為實施例之部分的特徵可使用於任何其他實施例或與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以產生另一實施例。本揭露包括此種潤飾與變化。
於以下的圖式說明中,相同的符號意指相同或相似元件。一般來說,僅說明關於個別實施例的差異。除非有特定說明,一實施例中的一部分或一方面的敘述亦可應用於另一實施例的對應部分或方面。
第1a、1b及1c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基板載體100之示意側視圖。特別地,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的實施例,基板載體100是用以支撐一基板101與例如是一真空腔室中的一遮罩401。基板載體包括一電永磁鐵組件200。遮罩可在傳送期間被一第二載體支撐,且可在沉積期間被基板載體至少部分支撐。
當電永磁鐵組件200在體現為互斥狀態(repulsion state)的磁化狀態,電永磁鐵組件200是用於從基板101升離遮罩401。從基板升離遮罩401係特別理解為,提供磁斥力(magnetic repulsive force)至磁鐵配置403。
根據本揭露之一方面,當電永磁鐵組件200在體現為吸引狀態(attraction state)的磁化狀態,電永磁鐵組件200可用於應用磁性固持力(magnetic holding force)至遮罩401。應用磁性固持力至遮罩401係特別理解為,提供磁性固持力至磁鐵配置403。
實施例中,電永磁鐵組件200可包括一或多個電永磁鐵,亦即本文所提到的電永磁鐵單元。電永磁鐵組件可包括一或多個電永磁鐵單元200a,例如二、三、四或甚至更多個電永磁鐵單元200a。一或多個電永磁鐵單元200a可被體現為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attractive electropermanent magnet element)。在磁化狀態的時候,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可用以提供吸引力(attractive force)至磁鐵配置403。一或多個電永磁鐵單元200a可被體現為互斥的電永磁鐵單元(repulsive electropermanent magnet element)。在磁化狀態的時候,互斥的電永磁鐵單元可用以提供斥力(repulsive force)至磁鐵配置403。
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一電永磁鐵組件或電永磁鐵單元是具有二個雙穩態狀況(bistable condition)。電永磁鐵組件可維持在磁化狀態或非磁化狀態。為了在磁化狀態與非磁化狀態之間進行轉換,電流可被應用至一電磁鐵。移除電流之後,電永磁鐵組件維持在藉由電流所產生的狀態。
實施例中,在互斥狀態之電永磁鐵組件200可特別理解為在磁化狀態之互斥的電永磁鐵單元以及在非磁化狀態之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
實施例中,在吸引狀態之電永磁鐵組件200係特別理解為在磁化狀態之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以及在非磁化狀態之互斥的電永磁鐵單元。
電永磁鐵組件200於第1a圖是在非磁化狀態,其中沒有磁力(magnetic force)是應用於遮罩401。電永磁鐵組件200於第1b圖是在體現為吸引狀態的磁化狀態,其中磁性固持力是應用於遮罩401和/或附著於遮罩401的磁鐵配置403。
電永磁鐵組件200於第1c圖是在體現為互斥狀態的磁化狀態,其中斥力係被提供至附著於遮罩401的磁鐵配置403。
本揭露中,「基板載體」係被理解為用於固持本文所述之基板之載體,特別是一大面積基板。典型地,藉由基板載體所固持或支撐的基板包括一正面與一背面,其中正面是被處理的基板表面,例如一材料層是待沉積於此正面。
本文所使用之用語「基板」可特別包含實質上非撓性(inflexible)基板,例如玻璃板與金屬板。然而,本揭露不限於此,用語「基板」亦可包含可撓性基板,例如網格(web)或箔。用語「實質上非撓性的」係理解為用以區隔「可撓性的」。具體而言,一實質上非撓性基板可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撓性,例如具有0.9 mm或更小厚度的玻璃板,例如0.5 mm或更小,其中實質上非撓性基板的可撓性相較於可撓性基板是小的。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基板可由適用於材料沉積的任何材料所組成。舉例而言,基板可由一材料所組成,選自由玻璃(例如鈉鈣玻璃(soda-lime glass)、硼矽玻璃(borosilicate glass)等)、金屬、聚合物、陶瓷、化合物材料(compound material)、碳纖維材料、任何其他材料或可藉由沉積製程進行塗佈的材料的組合所組成之組。
根據一些實施例,基板可以是「大面積基板」,且可用於顯示器製造。舉例而言,「大面積基板」可具有0.5m²或更大的面積的主要表面,特別是具有1m²或更大的面積的主要表面。一些實施例中,大面積基板可以是對應於約0.67m²(0.73x0.92m)面積的第4.5代基板、對應於約1.4m²(1.1m x 1.3m)面積的第5代基板、對應於約2.27m²(1.5m x 1.85m)面積的第6代基板、對應於約4.29m²(1.95m x 2.2m)面積的第7.5代基板、對應於約5.7m²(2.2m x 2.5m)面積的第8.5代基板、或甚至是對應於約8.7m²(2.85m ×3.05 m)面積的第10代基板。甚至可類似地實施於更高世代(例如第11代與第12代基板)與對應的基板面積。舉例而言,對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製造,上述基板世代的一半尺寸,包括第6代基板,可藉由用於蒸發材料之設備之蒸發進行塗佈。基板世代的一半尺寸可能起因於,運行(run on)完整的基板尺寸(full substrate size)之一些製程以及運行預處理之一半的基板之後續製程。
電永磁鐵單元可用於應用磁性固持力至電永磁鐵組件200之第二磁化狀態中的遮罩401。作用於遮罩401的磁性固持力造成遮罩401被吸引至基板101的表面,使遮罩401可接觸第1b圖所示的基板101的表面。磁性固持力可以是足夠充分的,以使遮罩401被固持在相對於基板101之固定位置(fixed position)上。由於在處理階段期間,在多個處理階段之間或在基板載體100的傳送期間,遮罩401之任何運動係被抑制,固持在固定位置上的遮罩401允許在處理期間之沉積在基板101上之層之品質改善。
電永磁鐵單元可用於應用磁斥力至遮罩401,特別是電永磁鐵組件200的第一磁化狀態中的附著於遮罩401的磁鐵配置403。
作用在遮罩401的磁斥力,特別是作用在磁鐵配置403的磁斥力,造成遮罩401被推離基板101的表面,使遮罩401與基板101的表面之距離增加,如第1c圖所示。磁斥力可以是足夠充分的,以使遮罩401被固持在相對於基板101的固定位置上。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其他實施例結合的實施例,排斥力(repulse force)可協助從基板分離遮罩,例如在基板上的材料沉積之後。由於遮罩401的任何運動係被抑制,例如在多個處理階段之間或在基板載體100的傳送期間,固持在固定位置上的遮罩401可用於處理期間之沉積在基板101上之層之品質改善。特別地,固持在固定位置上的遮罩可允許遮罩載體400的安全移除,特別是不破壞沉積層(沉積材料、沉積結構)或基板101。
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使用一圖案遮罩的材料沉積,例如是精細金屬遮罩(fine metal mask, FMM),可被提供在大面積基板上。舉例而言,製造每一畫素之每一顏色之紅綠藍有機發光二極體(RGB OLED)係有關聯於遮罩中的開口。因此,對於高解析度顯示器而言,高準確遮罩(accurate masking)是期望的,對於大面積基板而言是特別有挑戰性的。對於大面積基板而言,待沉積材料上的面積尺寸例如是1公尺2 (m2 )或更大。再者,一圖案遮罩(例如用於一顯示器的畫素生產)提供在微米範圍內的一圖案。在大面積上,微米範圍內的圖案遮罩的開口的定位容差(positioning tolerance)是有挑戰性。對於垂直或實質上垂直配向的基板而言尤其如此。甚至作用於圖案遮罩和/或圖案遮罩的一個別框架之重力可能劣化圖案遮罩的定位準確度(positioning accuracy)。因此,用於夾持圖案遮罩至基板之改善的夾持配置(chucking arrangement)是特別有益於垂直(實質上垂直)的基板製程。
基板載體100是用於支撐基板101以及至少部分支撐例如是在沉積期間之真空腔室中的遮罩401。一真空腔室可以是任何封閉式腔室(closed chamber),其中真空腔室的內部是維持在低於真空腔室外部的周圍壓力(ambient pressure)的壓力。真空腔室可以是處理腔室,其中基板101是在此處理腔室被處理。此處理操作可包括,沉積一材料在基板101的表面上,蝕刻基板101的材料層,應用熱至基板101或冷卻基板101。真空腔室或者可以是一傳送腔室(transport chamber)或輸送腔室(transfer chamber),其中基板101是從一真空腔室被傳送或輸送至另一真空腔室。真空腔室或者可以是一負載鎖定腔室(load lock chamber),負載鎖定腔室能夠輸送基板101在維持於一壓力的一真空腔室與維持於不同壓力的另一真空腔室之間。
基板載體100可用於至少部分支撐遮罩401。遮罩401被提供在基板101的表面上。遮罩401可包括多個孔,此些孔定義一遮罩圖案(masking pattern),此遮罩圖案用於在基板101的表面上的材料進行選擇性沉積。
遮罩401可包括,允許提供多個孔以定義一遮罩圖案的任何結構。舉例而言,遮罩401可包括一平板單元(flat plate element),此平板單元之中具有通過蝕刻製程或加工程序(machining process)所創造的孔。遮罩401可以是一精細金屬遮罩。
遮罩401是被一遮罩框架402支撐。遮罩401可包括附著於遮罩401的磁鐵配置403。磁鐵配置403可以例如是一永久磁鐵。磁鐵配置可允許磁斥力應用至遮罩,特別是被電永磁鐵組件應用至磁鐵配置。
遮罩401可至少包括一單元,此單元包括一磁性可吸引材料(magnetically attractable material),例如一金屬,此單元允許磁性固持力被電永磁鐵組件200應用於遮罩401,電永磁鐵組件200具有固持遮罩401在基板101的表面上的固定位置上之效果。遮罩401的結構單元可全部包括磁性可吸引材料,或只有一些遮罩401的結構單元可包括磁性可吸引材料。
一些實施例中,遮罩401可至少實質上沒有磁性可吸引材料。換言之,遮罩401可以由至少實質上非磁性材料或甚至完全非磁性材料所組成。如此一來,當電永磁鐵組件200提供一斥力至磁鐵配置403,提供一吸引力在遮罩401與電永磁鐵組件200之間可被避免。
遮罩401可被安裝在一遮罩框架402上。遮罩框架可被安裝在一遮罩載體400上。本揭露中,「遮罩載體」係被理解為用以固持一遮罩的一載體。遮罩401可包括具有多個開口的一薄板單元(thin plate element),此些開口定義用於選擇性沉積的遮罩圖案。遮罩載體400和/或遮罩框架402可環繞與固持遮罩401在遮罩401的圓周邊緣(circumferential edge),且遮罩載體400和/或遮罩框架402可提供足夠的剛性(rigidity)以允許遮罩401附著與遠離(repulsed from)基板載體100。遮罩框架402可包括一磁性可吸引材料,例如一金屬,以使遮罩框架402亦可通過由更多的電永磁鐵所產生的磁性固持力被吸引至基板支撐表面304。
實施例中,附著於遮罩401的磁鐵配置403是定位在遮罩框架402的孔的區域中的遮罩401上。磁鐵配置403可用以與電永磁鐵組件200交互作用。
基板載體100可用於在非水平配向上支撐基板101與遮罩401,特別是在實質上垂直配向上支撐基板101與遮罩401。本文所使用之「實質上垂直配向」可被理解為基板載體100的主要表面與重力向量(gravity vector)之間的角度是在+10°與-10°之間的一配向,特別是在5°與-5°之間。一些實施例中,基板載體100的配向在傳送期間和/或沉積期間可以是非(完全)垂直的,但輕微地傾斜於垂直軸,例如藉由在0°與-5°之間的傾斜角,特別是在-1°與-5°之間的傾斜角。負角意指基板載體100的配向,其中基板載體100是向下傾斜,亦即被處理的基板表面正面朝下(facing down)。在沉積期間從遮罩401與基板101之配向之重力向量之偏移可以是有益的且可能導致更穩定的沉積製程,或正面朝下(down-facing)之配向可能適合於減少在沉積期間的基板上的粒子。然而,在傳送期間和/或沉積期間之遮罩裝置之完全垂直配向(+/-1°)亦是可能的。
在傳送期間和/或沉積期間之重力向量與基板載體100之間之更大角度亦是可能的。在0°與+/-30°之間的角度可被理解為本文所使用之「非水平配向」。在非水平配向上傳送基板載體100可節省空間且允許更小的真空腔室。
基載載體100可更包括電力供應單元(power supply element)104,電力供應單元104用以提供電力至電永磁鐵組件200。電力供應單元104可以是外部電力供應(external power supply),外部電力供應並非附著於或整合於基板載體100。或者地,電力供應單元104可以附著於或整合於基板載體100。電力供應單元104可產生一或多個電脈衝(electric pulse),例如一或多個電流脈衝(current pulse),電脈衝可適用於在磁化狀態與非磁化狀態之間轉換電永磁鐵組件200之一或多個電永磁鐵單元200a,如第2a圖及第2b圖更詳細地例示。
舉例而言,10或更多個脈衝可被提供。根據脈衝之數目,至少一控制磁鐵(controlling magnet)204之磁化可被變化和/或調整。此磁化分別影響作用於磁鐵配置403之磁性固持力以及磁斥力。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其他實施例結合之進一步實施例,磁力可在基板平面上、和/或遮罩平面和/或遮罩之磁鐵配置之平面上被調整為0。各種單元之磁力彼此抵消(cancel out),或磁通線(magnetic flux line)被導引遠離(guided away)基板、遮罩或遮罩之磁鐵配置。
在電力供應單元104位於基板載體100外部之情況下,由於一或多個電永磁鐵單元200a的雙穩態性質(bistable property),可具有只能夠供應電力至真空處理系統中的指定點(designated point)的電永磁鐵單元之優點。舉例而言,電力供應單元104可被提供在一真空處理系統中的一遮罩安裝台(mask mounting station),以使電力只可藉由在遮罩安裝台的電力供應單元104被提供至一或多個之一或多個電永磁鐵單元200a。因此,當基板載體100被傳送通過真空處理系統,電永磁鐵組件200不經意地轉換至非磁化狀態而使遮罩401在非期望位置之非固定位置上,沒有可能發生故障。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基板載體100更包括一靜電吸座(electrostatic chuck)300,靜電吸座300包括一基板支撐表面304。靜電吸座300包括絕緣層301、303以及電極層302。絕緣層301、303之表面可形成基板支撐表面304。
如第1a圖至第1c圖所示,電永磁鐵組件200以及靜電吸座300可被整合為基板載體100之共同載體主體(common carrier body)。舉例而言,靜電吸座300可被嵌入(embedded)在載體主體的第一內部空間(inner volume)中,電永磁鐵組件200可被嵌入在載體主體的第二內部空間中。可替代地或是附加地,靜電吸座300與電永磁鐵組件200可被穩固地連接至相同的載體主體,例如藉由附著或固定靜電吸座300與電永磁鐵組件200之兩者至相同的載體主體,以使靜電吸座300與電永磁鐵組件200可作為單一單元被傳送與移動。舉例而言,載體主體可被形成為單一板結構(unitary plate structure),靜電吸座300與電永磁鐵組件200皆被排列於此單一板結構。作為另一例子,靜電吸座300與電永磁鐵組件200可彼此整合。
靜電吸座300可被排列在電永磁鐵組件200與基板101之間,如第1a圖、第1b圖及第1c圖所例示。或者地,電永磁鐵單元可被排列在靜電吸座300與基板101之間。
第1a圖、第1b圖及第1c圖示意性繪示作為基板載體100的一部分的電永磁鐵組件200。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其他實施例結合之進一步實施例,電永磁鐵組件200可以是一分離單位(separate unit),分離單位被提供於鄰近於一基板載體,例如遮罩被拉向一基板或被推離一基板之位置上。一真空腔室中的一遮罩夾持設備(mask chucking apparatus)可被提供。設備包括一電永磁鐵單元,電永磁鐵單元具有一第一永久磁鐵單元(permanent magnet element);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以及一控制磁鐵組件(controlling magnet assembly),此控制磁鐵組件具有至少一控制磁鐵以及一電磁鐵,此電磁鐵相鄰於此至少一控制磁鐵。
遮罩夾持設備可被提供在一位置上的真空腔室中,以使遮罩被吸引至一基板載體上的一基板。關於作為基板載體之一部分之具有電永磁鐵組件200之其他例子,電永磁鐵組件200之特徵、細節以及方面可被對應使用。
靜電吸座300 (本文亦稱作「e-chuck」)可在基板處理期間被使用以吸引基板101至基板載體100之基板支撐表面304。舉例而言,基板101可包括一材料,例如是一介電材料,此材料可藉由靜電力被拉向基板支撐表面304,使基板101可被拉至直接接觸於基板支撐表面304。基板101之固持亦可在高溫製程期間、塗佈製程期間、電漿製程期間以及真空環境中被致能(enabled)。
靜電吸座300包括絕緣層301、303。絕緣層301、303可以由一介電材料製造,例如一高熱傳導性介電材料(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dielectric material),例如熱解氮化硼(pyrolytic boron nitride)、氮化鋁、氮化矽、氧化鋁(alumina);或絕緣層301、303可以由一等效材料製造,例如一耐熱聚合物基材料(thermally resistant polymer based material),例如一聚醯亞胺基材料(polyimide based material)或其他有機材料。靜電吸座之電極可被個別連接至一電力供應(power supply),例如一電壓源,此電力供應可應用一預定電壓至電極以產生預定的靜電抓取力(electrostatic grip force)。
靜電吸座300包括電極層302,電極層302包括多個電極。多個電極可被連接至電力供應單元105,例如一電壓源,電力供應單元105可應用一預定電壓至電極以在基板支撐表面304產生預定的靜電電荷(electrostatic charge),靜電電荷可以是可調整的。
基板載體100可更包括基板支撐表面304。基板支撐表面304可以是靜電吸座300的表面,或可以是提供在靜電吸座300上的另一單元的表面。特別地,基板支撐表面304可以是絕緣層301、303之其中一者之一表面。基板支撐表面304用以支撐基板101,且包括支撐基板101的整個表面的基板101的表面。基板支撐表面304可具有相同或大於基板101的面積之面積。
藉由靜電吸座300,基板支撐表面304可以是帶靜電荷的(electrostatically charged)。帶靜電荷的基板支撐表面304具有吸引基板101至基板支撐表面304之效果,以使基板101被靜電夾持至基板載體100。
基板支撐表面304可以是平坦表面,以使基板支撐表面304支撐基板101的整個面積。或者地,基板支撐表面304可具有非平坦表面。特別地,基板支撐表面304可具有符合基板101形狀之表面。
基板載體100可更包括電力供應單元105,電力供應單元105用以提供電力至靜電吸座300。電力供應單元105可以是一外部電力供應,外部電力供應並非附著或整合至基板載體100。或者地,電力供應單元105可以附著或整合至基板載體100。電力供應單元105可產生一電脈衝,例如一電流脈衝,電脈衝可適用於在磁化狀態與非磁化狀態之間轉換電永磁鐵組件200。
電力供應單元105可以是相同於電力供應單元104之單元,電力供應單元104提供電力至電永磁鐵組件200以使單一電力供應單元分別且獨立地提供電力至電永磁鐵組件200以及靜電吸座300之兩者。此統合的(consolidated)單一電力供應單元可被整合至基板載體100,或可位於基板載體100外部。
靜電吸座300可用作一單極吸座、一雙極吸座或一多極吸座。「單極吸座」可被理解為包括一或多個電極之靜電吸座,一或多個電極可連接至一電力供應,例如一高電壓源。電力供應單元104用以提供單一極性之電壓至多個電極。舉例而言,正電壓可被應用至靜電吸座300之多個電極,以使負電荷在基板載體100之基板支撐表面304上被感應(induced)。或者地,負電壓可被應用至多個電極,以使正電荷在基板載體100之基板支撐表面304上被感應。
本文所使用之「雙極吸座組件(bipolar chuck assembly)」可被理解為包括至少一第一電極以及至少一第二電極之靜電吸座,至少一第一電極與至少一第二電極可連接至電力供應,例如一高電壓源。電力供應單元104用以提供第一極性之電壓至第一電極以及第二極性之電壓至第二電極。舉例而言,負壓可被應用至第一電極,正壓可被應用至第二電極,反之亦然。因此,對應的負電荷區(charged region)以及對應的正電荷區可藉由靜電感應(electrostatic induction)被產生在基板支撐表面304。
一多極吸座組件(multi-pole chuck assembly)中,多個電極可被提供,多個電極可以是獨立可控的(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靜電吸座300可包括至少一第一電極與至少一第二電極,其中正壓(+)被應用至第一電極,負壓(+)通過一電力供應單元104(例如一高電壓源)被應用至第二電極。至少一第一電極可以交插於(interleaved)至少一第二電極,以增加藉由靜電吸座300所提供之抓取力(grip force)。可替代地或是附加地,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可被交替排列(alternately arranged)。舉例而言,靜電吸座300可包括多個絲(wire),此些絲是以另一種方式帶正電荷與帶負電荷的。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藉由應用一電流,電永磁鐵組件200在磁化狀態與非磁化狀態之間是可切換的。舉例而言,電力供應單元104可被提供於供應一電流至電永磁鐵組件200。應用一電流,導致一或多個之一或多個電永磁鐵單元200a之磁場被重新配置(reconfigured),後續改變應用至遮罩載體400之磁力。
如第2a圖及第2b圖所例示,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一典型的電永磁鐵單元200a包括一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一控制磁鐵組件,具有至少一控制磁鐵204;以及一電磁鐵205,相鄰於此至少一控制磁鐵204。第2a圖所示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是在非磁化狀態,而第2b圖所示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是在磁化狀態,使電永磁鐵單元200a能夠應用磁力至磁鐵配置403。
根據磁鐵配置403之極性,磁力可以是互斥的,從而使遮罩401能夠從基板101升離。根據磁鐵配置403之極性,磁力可以相反地是吸引的,從而使遮罩401能夠適當地(in place)準確固定在基板101上。
電永磁鐵單元200a包括一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具有一第一極性201a與一第二極性201b;電永磁鐵單元200a包括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具有一第一極性202a與一第二極性202b。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與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係被排列,以使兩者之相鄰極性是相同的。舉例而言,第2a圖及第2b圖所個別例示之電永磁鐵單元之中,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與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之相鄰之第二極性201b、202b皆可配置為北極(north polarity)。
對於體現為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與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可被指定(designated)為「夾合磁鐵(clamping magnet)」,以使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以及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形成一「夾合磁鐵組件(clamping magnet assembly)」。電永磁鐵單元200a之夾合磁鐵組件用以產生磁場以應用一磁性固持力至磁鐵配置403,從而「夾合」遮罩401到基板101。
控制磁鐵組件包括至少一控制磁鐵204,至少一控制磁鐵204具有一第一極性204a以及一第二極性204b。至少一控制磁鐵204可產生足以控制電永磁鐵單元200a之狀態之磁場。當至少一控制磁鐵204在一第一極化(polarization)中被極化,藉由至少一控制磁鐵204所產生之磁場使電永磁鐵單元200a係在非磁化狀態下,如第2a圖所例示。藉由轉換至少一控制磁鐵204之第一極性與第二極性以使至少一控制磁鐵204在一第二極化中被極化,藉由至少一控制磁鐵204所產生之磁場使電永磁鐵單元200a係在磁化狀態下,以使一磁場被應用至磁鐵配置403,如第2b圖所例示。
電磁鐵205可定位在相鄰於控制磁鐵204。電磁鐵205可實質上圍繞(enclose)至少一控制磁鐵204。電磁鐵205用以轉換至少一控制磁鐵204之極性。電磁鐵可包括至少一線圈(coil)或一導電絲(electrically conductive wire)之至少一繞組(winding)。在電磁鐵205之至少一線圈中感應一電流,在電磁鐵205內產生一磁場,例如一反向磁場(reversing magnetic field)。當電磁鐵205內之反向磁場超過至少一控制磁鐵204之內矯頑磁力(intrinsic coercivity)或消磁抵抗力(resistance to being demagnetized),反向磁場導致至少一控制磁鐵204之極性從一第一極性轉換至一第二極性。
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一電永磁鐵組件包括如上所述之:一第一磁鐵單位(magnet unit),包括一硬磁材料(magnetically hard material);一第二磁鐵單元,包括一軟磁材料(magnetically soft material);以及一電磁單位(electromagnetic unit),用以調整(adapt)第二永久磁鐵單位(permanent magnet unit)之磁化。
應用一第一電流導致電永磁鐵單元200a從非磁化狀態轉換至磁化狀態,而應用相異於第一電流之一第二電流導致電永磁鐵單元200a從磁化狀態轉換至非磁化狀態。第一電流可被應用在正向上,第二電流可被應用在反向上。
用以從非磁化狀態轉換至磁化狀態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所應用之電流可被提供,其中1千瓦(kW)或更高之電力,例如8千瓦或更高之電力係被提供。電流可被應用於少於3秒之持續時間,特別是小於1秒,更特別是在0.3秒與1秒之間。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在移除電流之後,電永磁鐵單元200a用以維持在磁化狀態或非磁化狀態。在應用一電流至電永磁鐵單元200a且後續移除電流之後,由電永磁鐵單元200a所產生之磁場配置維持穩定。因此,在穩定的非磁化狀態以及穩定的磁化狀態下,電永磁鐵單元200a顯示雙穩態特性(bistable behavior)。
甚至當電永磁鐵單元是在無電力狀態(unpowered state),配置體現為一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為雙穩態,允許一遮罩載體400維持固定於基板載體100。如此使基板載體100能夠適當地準確固定遮罩載體400。甚至當電永磁鐵單元是在無電力狀態,從一基板101進行升離之後,配置體現為一互斥的電永磁鐵單元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為雙穩態,允許一遮罩401維持在升高位置(raised position)上。
至少二個永久磁鐵單元201、202以及至少一控制磁鐵204包括特定磁合金,以獲得預定的磁性能。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的材料與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的材料係適用於產生高磁場以有效升離遮罩401 (個別適當地固定遮罩401)。附加地或是可替代地,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與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的內矯頑磁力是高於由至少一控制磁鐵204所產生的磁場。至少一控制磁鐵204並未產生用以轉換至少二個永久磁鐵單元201、202之極性之強磁場(strong magnetic field)。從此意義上而言,至少二個永久磁鐵單元201、202可被稱作「硬」磁鐵(hard magnet),而至少一控制磁鐵204可被稱作「軟磁鐵」(soft magnet)。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電永磁鐵單元200a更包括設置在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與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之間的至少一核心單元(core element)203,其中至少一核心單元203包括一鐵磁材料(ferromagnetic material)。
至少一核心單元203可包括一鐵質材料(ferrous material)。特別地,至少一核心單元203可包括碳鋼、肥粒鐵不鏽鋼(ferritic stainless steel)或麻田散鐵不鏽鋼(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當至少一核心單元203包括一鐵磁材料,由電永磁鐵單元200a所產生之磁場強度係被增強。一磁性固持力被應用至遮罩401以固持遮罩401在基板101的表面上的固定位置上。再者,當至少一核心單元203包括一鐵磁材料,由電永磁鐵單元200a所產生之磁場係更均勻地分佈在電永磁鐵單元200a的整個表面,允許被應用至遮罩401的磁性固持力更均勻。
如第3圖所例示,電永磁鐵單元200a可包括多個永久磁鐵單元201及202、多個控制磁鐵204、多個核心單元203以及多個電磁鐵205。永久磁鐵單元201、202係被排列,以使面向相鄰的核心單元203之一表面之永久磁鐵單元201、202之極性是相同於面向相同之相鄰的核心單元203之另一表面之下一個永久磁鐵單元201、202之極性。第3圖所示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是在磁化狀態。
具有多數的永久磁鐵單元201、202以及多個核心單元203之電永磁鐵單元允許由電永磁鐵單元所產生之磁場更均勻地分佈在基板支撐表面304。再者,所產生的磁場相較於只包括永久磁鐵單元201、202以及核心單元203之各一件之配置,可具有更高的強度。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由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與至少一核心單元203所定義之面積,至少為基板101之面積之80%。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與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包括一稀土金屬(rare-earth metal)。特別地,第一永久磁鐵單元201與至少一第二永久磁鐵單元202可包括一釹合金(neodymium alloy)。包括釹合金的永久磁鐵單元201、202可被磁化以產生一高磁場,且具有高矯頑磁力(coercivity)或抗退磁力(resistance to demagnetization)。具有高矯頑磁力,允許至少二個永久磁鐵單元201、202抵抗被至少一控制磁鐵204所消磁。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至少一控制磁鐵204包括一鋁鎳鈷合金(AlNiCo alloy)。當至少一控制磁鐵204包括鋁鎳鈷合金,至少一控制磁鐵204可被磁化以產生一強磁場,以在非磁化狀態與磁化狀態之間轉換電永磁鐵單元200a。鋁鎳鈷磁鐵具有高矯頑磁力或抗退磁力。然而,鋁鎳鈷磁鐵的矯頑磁力係低於包括在永久磁鐵單元201、202的釹合金之矯頑磁力。一電流可被應用至電磁鐵205以產生一反向磁場,以轉換包括鋁鎳鈷合金的至少一控制磁鐵204的極性。
第4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再一方面之真空處理系統500之示意側視圖。特別地,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真空處理系統500包括真空處理腔室501,真空處理腔室501具有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至少一基板載體100。
真空處理腔室501可包括排列於其中之一或多個處理設備502。一或多個處理設備502可被操作以在真空處理腔室501內進行一或多個處理操作。一或多個處理設備502可包括一沉積設備、一熱處理設備(heat treatment apparatus)、一冷卻設備(cooling apparatus)或進行一處理操作之任何其他設備。沉積設備可以是一蒸發裝置,蒸發裝置包括用於容納(house)一待蒸發材料之坩鍋以及用於導引蒸發材料至分佈管中的多個開口之至少一分佈管,此些開口指向基板101。
處理設備502可被提供在一可移動的支撐件(support)上,以使處理設備502在處理操作期間可移動經過基板101。舉例而言,在處理設備502包括一沉積設備之情況下,沉積設備可移動經過基板101以使沉積材料分佈在基板101的整個表面。
真空處理系統500包括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至少一基板載體100。基板載體100可被傳送進入、離開或通過真空處理系統500。
當基板101被固持在基板載體100的基板支撐表面304上,基板載體100可被排列以使在垂直方向與基板101之間的角度是在0°與-10°之間。特別地,基板101可被排列,以使待塗佈表面在沉積期間些微正面朝下。此配置具有減少停在基板101表面的粒子數量之效果,從而改善沉積材料層之品質。在基板101被固持在一角度之情況下,處理設備可平行排列於基板101。
基板101藉由靜電吸座300被附著於基板載體100的基板支撐表面304。遮罩401藉由電永磁鐵組件200被吸引至基板支撐表面304與基板101的表面,特別是藉由吸引磁鐵配置403。
真空處理系統500可包括更多個真空處理腔室501,以使真空處理系統500包括多個真空處理腔室501。多個真空處理腔室501可被依序排列,以使一第一處理操作是在一第一處理腔室中進行,基板載體100被傳送至一第二處理腔室,一第二處理操作是在第二處理腔室中進行,後續的處理腔室以此類推。多個真空處理腔室501可被連接以使真空環境為所有或一些真空處理腔室所共用(common),或真空處理腔室501可包括鎖定裝置(locking device)以從一真空處理腔室至下一個真空處理腔室維持不同的真空環境。
真空處理系統500可更包括用於非接觸傳送之軌道。本揭露中,「用於非接觸傳送之軌道」係被理解為用於一載體之非接觸傳送之軌道,特別是一基板載體或一遮罩載體。用語「非接觸」在某種意義上可被理解為載體的重量,例如基板載體的重量或遮罩載體的重量,並非被機械接觸(mechanical contact)或機械力(mechanical force)所固持,而是被一磁力所固持。特別地,使用磁力以取代機械力,載體可被固持在浮置(levitating)或浮動狀態(floating state)。舉例而言,一些實施方式中,特別是在浮置期間、運動期間以及基板載體和/或遮罩載體之定位期間,在載體與傳送軌道之間沒有機械接觸。
非接觸傳送系統可包括基板載體支撐軌條(substrate carrier support rail)505與遮罩載體支撐軌條(mask carrier support rail)506,基板載體支撐軌條505與遮罩載體支撐軌條506使用吸引的磁力分別舉起(lift)至少一部份重量之基板載體100以及遮罩載體400。非接觸傳送系統可更包括基板載體致動軌條(substrate carrier driving rail)503與遮罩載體致動軌條(mask carrier driving rail)504。基板載體致動軌條503與遮罩載體致動軌條504可分別使用磁力來配置基板載體100與遮罩載體400之平移運動(translational movement)。支撐軌條(support rail)505、506與致動軌條(driving rail)503、504係被排列,且在垂直配向上或實質上垂直配向上支撐和/或傳送基板載體100與遮罩載體400。
基板載體致動軌條503與遮罩載體致動軌條504可包括線性驅動單元(linear actuating element),用於分別磁性傳送遮罩載體400與基板載體100。線性驅動單元可以是一線性馬達(linear motor)。致動軌條503、504允許基板載體100與遮罩載體400之非接觸傳送進入、離開或通過真空處理系統500。
一非接觸傳送系統具有基板載體100與遮罩載體400之零摩擦力傳送之優點,而減少粒子產生。減少通過傳送基板載體100與遮罩載體400所產生的粒子,導致沉積在基板101表面上之材料層之改善的品質。
真空處理系統500可更包括至少一負載鎖定腔室。負載鎖定腔室允許基板載體100從一周圍環境(ambient environment) (例如從非真空)被傳送至一真空處理腔室501中的真空環境。負載鎖定腔室可包括一真空幫浦,真空幫浦用於在負載鎖定腔室內產生真空。負載鎖定腔室可更包括至少一閥,閥用於通風(vent)負載鎖定腔室於周圍環境。
真空處理系統500可更包括一遮罩對準設備(mask alignment apparatus)。在安裝支撐遮罩401之遮罩載體400至基板載體100的期間,遮罩401對於基板101之合適對準可被執行。遮罩對準設備可包括,用於在至少相對於基板101之方向上平移或旋轉遮罩載體400之任何設備。遮罩對準設備可被提供在一真空處理腔室501中,或可被提供在一分離真空腔室(separate vacuum chamber)中,特別用於安裝以及對準支撐遮罩401之遮罩載體400。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基板載體100是一磁性吸座(magnetic chuck),磁性吸座用來夾持一遮罩401至一基板101,其中磁性吸座包括一夾持的基板支撐表面304且電永磁鐵組件200被提供在夾持的基板支撐表面304之後方。
第5圖是繪示用於操作一系統中的一電永磁鐵組件之方法之流程圖,此系統具有根據本文所述之再一方面之電永磁鐵組件。方法600,始於方塊601,包括提供一磁鐵配置與一遮罩,磁鐵配置附著於遮罩,於方塊602中。此方法更包括從非磁化狀態轉換電永磁鐵組件至磁化狀態,特別是藉由應用一電磁鐵之電流,於方塊603中。磁化狀態可被體現為吸引狀態或互斥狀態。
此方法更包括移除方塊604中的電流。此方法結束於方塊605。
於方塊602中,一磁鐵配置403與一遮罩401係被提供。磁鐵配置403被附著於遮罩401。遮罩可被排列在一遮罩載體400。遮罩載體400可被提供在基板101的表面上,基板101係被基板載體100支撐。基板101可藉由靜電吸座300所產生的靜電力被附著於基板支撐表面304,以使基板101被固持在一固定位置上。遮罩載體可接著被提供在基板101的表面上,以使具有多個孔的遮罩401定義多個沉積區,用於沉積一或多個材料層在沉積區之上。
於方塊603中,電永磁鐵組件200從非磁化狀態被轉換至磁化狀態。磁化狀態可被體現為吸引狀態或互斥狀態。
電永磁鐵組件200從非磁化狀態轉換至磁化狀態係特別被理解為,電永磁鐵單元200a從非磁化狀態轉換至磁化狀態。電磁鐵205之電流之應用在電磁鐵205中產生一磁場,其具有轉換至少一控制磁鐵204的極性之效果。轉換至少一控制磁鐵204的極性導致電永磁鐵單元200a從非磁化狀態轉換至磁化狀態。
電永磁鐵單元200a可被體現為一互斥的電永磁鐵單元200a。此情況下,由永久磁鐵單元201、202所產生之磁場提供一磁斥力至遮罩401。因此,遮罩401從基板支撐表面304以及基板101的表面升離。應用一磁斥力至遮罩401係特別理解為,應用一磁斥力至附著於遮罩401之磁鐵配置403。
電永磁鐵單元200a可被體現為一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200a。此情況下,由永久磁鐵單元201、202所產生之磁場提供一磁性固持力至遮罩401。因此,遮罩401被附著於基板支撐表面304以及基板101的表面,而適當地固定遮罩401。應用一磁性固持力至遮罩401係特別理解為,應用一固持力(holding force)至附著於遮罩401之磁鐵配置403。
於方塊604中,電磁鐵205之電流係被移除。由於電永磁鐵單元200a的雙穩態性質,電流的移除允許至少一控制磁鐵204之極性維持在已轉換的極性(switched polarity),後續允許電永磁鐵單元200a維持在磁化狀態。
在移除電磁鐵205的電流之後,當電永磁鐵單元200a被體現為一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遮罩載體400適當地磁性固定於基板101的表面上。如此可以歸因於一吸引力,位於電永磁鐵單元200a與任一者的遮罩載體400、遮罩401以及磁鐵配置403之間。
基板載體100可接著被傳送通過用於處理之真空處理系統。具有雙穩態性質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維持在磁化狀態,且將持續應用一磁性固持力至遮罩載體400、遮罩401以及磁鐵配置403之任一者。因此,特別是遮罩401被適當地固定。特別地,甚至在基板載體100的傳送期間,相對於基板101之遮罩401之運動因此係被抑制,其導致沉積層之更高的品質以及可靠性(reliability)。
在移除電磁鐵205的電流之後,當電永磁鐵單元200a被體現為一互斥的電永磁鐵單元,遮罩401維持在升高位置上,而從基板101的表面升離。如此特別歸因於一磁斥力,位於電永磁鐵單元200a與固定於遮罩401的磁鐵配置403之間。
基板載體100可接著被傳送通過用於處理之真空處理系統。具有雙穩態性質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維持在磁化狀態,且將特別持續應用一磁斥力至磁鐵配置403。因此,特別是遮罩401被固定在升高位置上,而從基板101升離。特別地,甚至在基板載體100的傳送期間,相對於基板101之遮罩401之運動因此係被抑制。因此,使基板101接觸遮罩401可被避免。舉例而言,由於遮罩401而刮傷或另外破壞沉積結構之可能性可被減輕。如此可導致沉積層之更高的品質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當電永磁鐵單元200a是一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方法600可按照上述順序執行以安裝一遮罩載體400至基板載體100。在安裝一遮罩載體400之情況下,電磁鐵205之應用電流(applied electrical current)可在正向上被應用,以使電永磁鐵單元200a從非磁化狀態轉換至磁化狀態。因此,電永磁鐵單元200a提供一磁性固持力,特別是到磁鐵配置403。因此,遮罩401可被適當地固定。
相反地,方法600亦可以相反的順序執行,以從基板載體100卸載一遮罩載體400。在卸載一遮罩載體400之情況下,電磁鐵205之應用電流可在反向上被應用,以使體現為一吸引的電永磁鐵單元200a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從磁化狀態轉換至非磁化狀態。因此,應用至遮罩401之磁性固持力,特別是應用至磁鐵配置403之磁性固持力,係被釋放。如此允許遮罩載體400被卸載。
當電永磁鐵單元200a是一互斥的電永磁鐵單元,方法600可按照上述順序執行以從一基板101升離一遮罩401,特別是保持遮罩401在升高位置上,而從基板101升離。在升離一遮罩401之情況下,電磁鐵205之應用電流可在正向上被應用,以使電永磁鐵單元200a從非磁化狀態轉換至磁化狀態。因此,電永磁鐵單元200a提供一磁斥力至固定於遮罩401之磁鐵配置403。因此,遮罩401從基板101升離。
在安裝一遮罩載體400之情況下,電磁鐵205之應用電流可在反向上被應用,以使體現為一互斥的電永磁鐵單元200a之電永磁鐵單元200a從磁化狀態轉換至非磁化狀態。因此,應用至附著於遮罩401的磁鐵配置403之磁斥力係被釋放。如此允許遮罩載體400被安裝。特別地,如此使遮罩401從它的升高位置上放鬆(relax),且可能重建與基板101之接觸。
根據可與本文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結合之實施例,方法600更包括,在方塊602a之轉換電永磁鐵單元之前,相對於基板載體來對準遮罩載體。對準遮罩載體可包括,操作一遮罩對準設備,以使遮罩載體相對於基板載體100和/或基板101被平移和/或旋轉至預定位置上。遮罩載體之精確對準,增加基板101表面上之沉積層之可靠性以及品質。遮罩載體之對準可包括一第一粗略對準(rough alignment)以及一後續精細對準(fine alignment),以確保遮罩分別在上下方向上和/或在左右方向上從基板偏離10微米(µm)或更小,特別是3微米或更小。
雖然上文係針對本揭露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範圍內,可作本揭露之其他與進一步的實施例之設計,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特別地,說明書之文字敘述使用實施例來揭露本揭露,包括最佳模式,與讓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執行所描述之申請標的,包括製造與使用任何裝置或系統、和進行任何結合的方法。雖然各種特定實施例已揭露如上,上述實施例互不排斥的特徵可彼此結合。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係由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如果申請專利範圍具有與申請專利範圍的文字語言(literal language)無差異的結構單元,或申請專利範圍包括與申請專利範圍的文字語言無實質差異之均等的結構單元(equivalent structural element),其他例子亦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中。
100:基板載體 101:基板 104、105:電力供應單元 200:電永磁鐵組件 200a:電永磁鐵單元 201:永久磁鐵單元 201a:第一極性 201b:第二極性 202:永久磁鐵單元 202a:第一極性 202b:第二極性 203:核心單元 204:控制磁鐵 204a:第一極性 204b:第二極性 205:電磁鐵 300:靜電吸座 301、303:絕緣層 302:電極層 304:基板支撐表面 400:遮罩載體 401:遮罩 402:遮罩框架 403:磁鐵配置 500:真空處理系統 501:真空處理腔室 502:處理設備 503、504:致動軌條 505、506:支撐軌條 600:方法 601、602、602a、603、604、605:方塊
因此可詳細理解的是上述本揭露之特徵的方式,本揭露之更詳細之描述(如以上概述)可參照實施例。附隨的圖式係關於本揭露之實施例,敘述如下: 第1a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基板載體之示意側視圖。 第1b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進一步實施例之基板載體之示意側視圖。 第1c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進一步實施例之基板載體之示意側視圖。 第1d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遮罩之示意俯視圖。 第2a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基板載體之電永磁鐵組件之示意側視圖。 第2b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基板載體之電永磁鐵組件之示意側視圖。 第3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基板載體之電永磁鐵組件之示意側視圖。 第4圖繪示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真空處理系統之示意側視圖。 第5圖繪示用於操作根據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之電永磁鐵組件、基板載體以及遮罩載體之方法之流程圖。
100:基板載體
101:基板
104、105:電力供應單元
200:電永磁鐵組件
200a:電永磁鐵單元
300:靜電吸座
301、303:絕緣層
302:電極層
304:基板支撐表面
400:遮罩載體
401:遮罩
402:遮罩框架
403:磁鐵配置

Claims (19)

  1. 一種用於從一基板升離安裝在一遮罩框架之一遮罩之設備,包括: 一電永磁鐵組件;以及 一磁鐵配置,附著於該遮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電永磁鐵組件包括: 一第一磁鐵單位,包括一硬磁材料; 一第二磁鐵單元,包括一軟磁材料;以及 一電磁單位,用以調整該第二磁鐵單位之磁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磁鐵配置係一永久磁鐵。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磁鐵配置係一永久磁鐵。
  5. 一種用於相對於一基板來移動安裝在一遮罩框架之一遮罩之設備,包括: 一電永磁鐵單元,被包括於一電永磁鐵組件之中;以及 一磁鐵配置,附著於該遮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電永磁鐵組件係用以提供一吸引力至附著於該遮罩之該磁鐵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電永磁鐵組件係用以提供一斥力至附著於該遮罩之該磁鐵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電永磁鐵組件係用以提供一斥力至附著於該遮罩之該磁鐵配置。
  9. 一種基板載體,包括: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任一項之設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基板載體,更包括一基板接收表面(substrate receiving surface),該電永磁鐵組件係位於該基板接受表面之一第一側上,且該磁鐵配置係位於該基板接受表面之一第二側上。
  11. 一種基板載體,包括: 一基板接受表面; 一基板固定配置;以及 一電永磁鐵組件,用以從該基板升離一遮罩。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基板載體,其中該電永磁鐵組件包括: 一遮罩吸引配置(mask attraction arrangement);以及 一遮罩互斥配置(mask repulsion arrangement)。
  13. 一種用於顯示器製造之遮罩配置,包括: 一遮罩框架,具有一孔; 一遮罩,具有複數個開口,該遮罩被該遮罩框架支撐;以及 一磁鐵配置,定位在該孔之一區域中之該遮罩上,該磁鐵配置係用以與一電永磁鐵組件交互作用。
  14. 一種真空處理系統,包括: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基板載體。
  15. 一種真空處理系統,包括: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12項之任一項之基板載體。
  16. 一種用於操作具有一電永磁鐵組件之一系統中之該電永磁鐵組件之方法,包括: 提供一磁鐵配置以及一遮罩,該遮罩安裝在一遮罩框架,該磁鐵配置係附著於該遮罩;以及 從一非磁化狀態轉換該電永磁鐵組件至一磁化狀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磁鐵配置係一永久磁鐵。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提供一遮罩載體在一基板之一表面上,該基板係被一基板載體支撐;以及 在轉換該電永磁鐵組件之前,相對於該基板載體來對準該遮罩載體。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提供一遮罩載體在一基板之一表面上,該基板係被一基板載體支撐;以及 在轉換該電永磁鐵組件之前,相對於該基板載體來對準該遮罩載體。
TW108120590A 2018-06-15 2019-06-14 從基板、基板載體以及真空處理系統升離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相對於基板來移動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用於顯示器製造之遮罩配置,以及操作具有電永磁鐵組件之系統中之電永磁鐵組件之方法 TW2020181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EP2018/065974 2018-06-15
PCT/EP2018/065974 WO2019238244A1 (en) 2018-06-15 2018-06-15 Apparatus for lifting off a mask from a substrate, substrate carrier, vacuum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electropermanent magnet assembl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8106A true TW202018106A (zh) 2020-05-16

Family

ID=6270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590A TW202018106A (zh) 2018-06-15 2019-06-14 從基板、基板載體以及真空處理系統升離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相對於基板來移動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用於顯示器製造之遮罩配置,以及操作具有電永磁鐵組件之系統中之電永磁鐵組件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35693A (zh)
TW (1) TW202018106A (zh)
WO (1) WO20192382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3044A (ja) * 2002-12-03 2004-07-02 Seiko Epson Corp マスク蒸着方法及び装置、マスク及びマスクの製造方法、表示パネル製造装置、表示パネル並びに電子機器
EP1715075B1 (de) * 2005-04-20 2008-04-16 Applied Materials GmbH & Co. KG Magnetische Maskenhalterung
WO2009118888A1 (ja) * 2008-03-28 2009-10-01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真空処理装置、当該真空処理装置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当該真空処理装置により製造される電子装置
JP2010084205A (ja) * 2008-09-30 2010-04-15 Canon Anelva Corp 保持機構、当該保持機構を備えた処理装置、処理装置を用いた成膜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311586B1 (ko) * 2014-12-26 2021-10-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증착 장치 및 증착 장치 내 기판 정렬 방법
CN105826957B (zh) * 2015-01-09 2020-03-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38244A1 (en) 2019-12-19
CN112135693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3543B2 (en) Electromagnetic chuck for OLED mask chucking
TWI679081B (zh) 載體、遮罩裝置、真空系統及操作一真空系統之方法
WO2019101319A1 (en) Substrate carrier for supporting a substrate, mask chucking apparatus, vacuum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substrate carrier
JP6681977B2 (ja) 基板を真空処理するための装置、基板を真空処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真空チャンバ内で基板キャリアとマスクキャリアを搬送するための方法
KR20180125433A (ko) 진공 시스템에서 마스크 디바이스를 핸들링하는 방법들, 마스크 핸들링 장치, 및 진공 시스템
KR20180114888A (ko) 기판 캐리어 및 마스크 캐리어를 위한 포지셔닝 어레인지먼트, 기판 캐리어 및 마스크 캐리어를 위한 이송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들
KR20180109662A (ko) 기판 캐리어 및 기판을 프로세싱하는 방법
US20180075958A1 (en) Permanent magnetic chuck for oled mask chucking
WO2020180334A1 (en) Mask frame integration, carrier for mask fram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mask
TWI684210B (zh) 處理一基板之方法、用於支承一基板之基板載體及對應之沈積設備
JP7119042B2 (ja) 成膜装置、これを用いた成膜方法及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TW202018106A (zh) 從基板、基板載體以及真空處理系統升離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相對於基板來移動安裝在遮罩框架之遮罩之設備,用於顯示器製造之遮罩配置,以及操作具有電永磁鐵組件之系統中之電永磁鐵組件之方法
TW202004967A (zh) 基板載體裝置
KR20150076731A (ko) 기판 이송캐리어 및 그를 이용하는 기판 이송장치
KR20210033529A (ko) 재료 증착 장치, 진공 증착 시스템, 및 대면적 기판을 프로세싱하는 방법
JP7170017B2 (ja) 成膜装置、これを用いた成膜方法及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WO2019192676A1 (en) Arrangement for clamping a carrier to a device
JP2012222186A (ja) 磁性シートの移載システム、キャリア及び磁性シートの移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