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8061A - 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及其防撞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及其防撞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8061A
TW202008061A TW108119263A TW108119263A TW202008061A TW 202008061 A TW202008061 A TW 202008061A TW 108119263 A TW108119263 A TW 108119263A TW 108119263 A TW108119263 A TW 108119263A TW 202008061 A TW202008061 A TW 2020080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contrast
bed
bearing bed
mach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9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3394B (zh
Inventor
鄒騰鑑
許智淵
王以安
周雅凡
李致賢
許竣傑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8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39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87Motor-assisted positio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造影系統,包括機台、承載床、設置於機台的相對兩側的X光模組與影像偵測模組、處理單元以及用以提供複數造影模式的人機介面,其中各個造影模式分別對應至不同的造影距離。當承載床安裝於機台上時,處理單元通過機台識別承載床的承載床種類,並且依據承載床種類決定X光模組及影像偵測模組相對於承載床的安全距離。並且,處理單元於複數造影模式中的一個特定造影模式的造影距離小於所述安全距離時,於人機介面上禁能所述特定造影模式。

Description

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及其防撞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造影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可以防止承載床被碰撞的造影系統及其防撞方法。
造影系統主要包括用以發射X光的X光模組、用以偵測X光以生成影像的影像偵測模組、以及設置於X光的照射路徑上並用以承載被照射物的承載床。
一般來說,所述X光模組和承載床間的距離,相等於所述影像偵測模組和承載床間的距離。在執行造影程序時,X光模組和影像偵測模組是以承載床為圓心,並且彼此相對於承載床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藉此生成被照射物的X光影像。
針對不同的被照射物(例如不同的動物),使用者可能會需要不同解析度的影像。於一般的造影系統中,造影系統可以藉由調整X光模組/影像偵測模組和承載床間的距離來調整影像解析度,藉此得到使用者所需的視野(Field of View,FoV)。
然而,針對不同大小的被照射物,造影系統可能需要安裝不同種類的承載床,而不同種類的承載床可能具有不同的體積(如寬度與高度)。
如上所述,若使用者需要較高的解析度,表示X光模組/影像偵測模組和承載床間的距離將會較小。若使用者的經驗不足,選擇了不適當的解析度,則可能會因為承載床的體積太大而X光模組/影像偵測模組和承載床間的距離太小,使得X光模組/影像偵測模組在旋轉過程中碰撞承載床,而造成損壞。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及其防撞方法,可以識別目前安裝的承載床的種類,並依據承載床的種類自動決定可被使用者選擇使用的一或多個造影模式。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的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主要包括:一機台;可卸地安裝於該機台上的一承載床;設置於該機台的相對兩側的一X光模組與一影像偵測模組;一處理單元;及,用以提供複數造影模式的一人機介面,其中各該造影模式分別對應至不同的一造影距離。
當該承載床安裝於該機台上時,該處理單元通過該機台識別該承載床的一承載床種類。接著,該處理單元依據該承載床種類決定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相對於該承載床的一安全距離。並且,該處理單元於該複數造影模式中的一個特定造影模式的該造影距離小於該安全距離時,於該人機介面上禁能該特定造影模式。
本發明相較於相關技術所能達到的技術功效在於,造影系統可依據不同的承載床來決定不同的安全距離,並且再依據安全距離來禁能造影距離過小的一或多個造影模式。如此一來,使用者在操作時將無法選擇所述造影距離過小的造影模式,藉此避免因使用者選擇了不適當的造影模式而使得X光模組及影像偵測模組在移動過程中碰撞承載床的情況。
茲就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參閱圖1,為本發明的造影系統的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本發明揭露了一種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下面將於說明書中簡稱為造影系統1),所述造影系統1至少包括X光模組11、影像偵測模組12、機台13及承載床14。於一實施例中,所述造影系統1可以是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系統。
於圖1的實施例中,所述X光模組11設置於機台13的一側(例如正上方),而影像偵測模組12設置於機台13相對於X光模組11的另一側(例如正下方)。承載床14以可拆卸的方式設置於機台13上。本實施例中,所述承載床14設置於X光模組11與影像偵測模組12的中間,並且X光模組11與影像偵測模組12之間間隔一個工作距離Lw,並且所述工作距離Lw是可變的。
具體地,上述的工作距離Lw指的是X光模組11與影像偵測模組12之間的距離,並且工作距離Lw包括X光模組11至承載床14之間的第一工作距離L01以及承載床14至影像偵測模組12之間的第二工作距離L02。
如圖1所示,X光模組11、影像偵測模組12與機台13彼此的設置位置呈一直線。X光模組11朝影像偵測模組12的方向發射X光線。所述X光穿越承載床14(即,穿越承載床14上所承載的待測物)後,被影像偵測模組12所偵測,並且影像偵測模組12可依據所偵測的X光線生成對應的影像。當造影系統1執行造影程序時,係控制X光模組11與影像偵測模組12以承載床14(或機台13)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
於執行所述造影程序前,使用者可以設定所需的解析度,造影系統1可依據使用者設定的解析度調整所述工作距離Lw,以令影像偵測模組12具有對應的視野(Field of View,FoV)而使得所生成的影像具有使用者所需的解析度。
於一實施例中,造影系統1可通過調整工作距離Lw中的第一工作距離L01與第二工作距離L02,來得到所需之解析度。
於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工作距離L01與第二工作距離L02可為相等的距離。於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距離L01可大於第二工作距離L02。於第三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工作距離L01可小於第二工作距離L02。
本發明的其中一個技術特徵在於,藉由限制所述工作距離Lw的調整範圍,避免X光模組11與影像偵測模組12在移動、旋轉時碰撞承載床14(容後詳述)。
請同時參閱圖2,為本發明的造影系統的方塊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如圖2所述,本發明的造影系統1還包括儲存單元15、人機介面16,以及電性連接所述X光模組11、影像偵測模組12、儲存單元15及人機介面16的處理單元10。
本發明的處理單元10主要是在承載床14設置於機台13上時,通過機台13來識別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並且依據承載床種類於儲存單元15中取得對應的一個安全距離Ls。本實施中,不同種類的承載床14分別有不同的尺寸,因此會對應至不同的安全距離Ls。於一實施例中,尺寸越大的承載床14對應至越大的安全距離Ls。
具體地,所述安全距離Ls是以所述承載床14為中心向外延伸的一段距離。只要所述第一工作距離L01小於安全距離Ls,則所述X光模組11會在造影程序中碰撞承載床14。並且,只要所述第二工作距離L02小於安全距離Ls,則所述影像偵測模組12會在造影程序中碰撞承載床14。
舉例來說,所述承載床種類可包括對應至第一安全距離的大型承載床、對應至第二安全距離的中型承載床及對應至第三安全距離的小型承載床,其中大型承載床的尺寸大於中型承載床的尺寸,中型承載床的尺寸大於小型承載床的尺寸,而第一安全距離大於第二安全距離,第二安全距離大於第三安全距離。
本發明中,所述安全距離Ls指的是當處理單元10依據安全距離Ls來調整所述工作距離Lw(即令所述第一工作距離L01與第二工作距離L02分別等於安全距離Ls),並且控制所述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基於安全距離Ls執行所述造影程序時,最靠近承載床14但絕對不會碰撞到承載床14(及機台13)的距離。換句話說,只要第一工作距離L01與第二工作距離L02各自不小於安全距離Ls,則無論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如何移動,都不會碰撞到承載床14及機台13。
於第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0可於承載床14設置於機台13上時感測承載床14的重量,並且依據重量判斷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一般來說,尺寸越大的承載床14重量就越重,因此處理單元10可以依據量測所得的重量來識別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
於第二實施例中,造影系統1可於機台13上設置影像擷取模組(圖未標示),處理單元10可控制影像擷取模組擷取承載床14的影像,並對影像進行影像分析後取得承載床14的大小或外型等外觀資訊,最後再依據所述外觀資訊判斷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本實施例中,不同尺寸的承載床14可具有不同的外觀,因此處理單元10可以藉由外觀來識別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
於第三實施例中,機台13上可具有一個導接介面131,而承載床14上可具有一個連接介面141。當承載床14設置於機台13上時,承載床14與機台13通過連接介面141及導接介面131彼此電性連接。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0可通過機台13上的導接介面131及承載床14上的連接介面141來接收承載床14發出的識別訊號,並且再依據識別訊號的內容來識別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
於第四實施例中,不同的承載床14藉由相同的連接介面141連接機台13上的導接介面131,並且通過連接介面141發送不同內容的識別訊號給機台13,並藉由不同的識別訊號指出不同的承載床種類。
於第五實施例中,不同的承載床14可通過不同的連接介面141連接機台13,並且不同的連接介面141分別有不同的接腳設置。由於連接介面141上的接腳設置不同,故當承載床14設置於機台13上時,導接介面131從連接介面141所接收到的電子訊號會有所不同。處理單元14可依據導接介面131所接收的電子訊號的內容來判斷所述識別訊號,藉此識別承載床種類。
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範例,但不應以上述方式為限。
所述儲存單元15中儲存有複數造影模式151,並且造影系統1通過人機介面16來提供並顯示複數造影模式151,以供使用者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不同的造影模式151分別對應至不同的造影距離,所述造影距離指的是於執行造影程序時X光模組11和承載床14間的第一造影距離(Source to Object Distance, SOD)或影像偵測模組12和承載床14間的第二造影距離(Object to Image Distance,OID)。換句話說,造影系統1在各個造影模式151下分別具有不同的解析度。當使用者選擇以不同的造影模式151來執行所述造影程序時,最終可以由影像偵測模組12生成不同解析度的影像。
本發明中,處理單元10可依據目前機台13上設置的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決定所述安全距離Ls,並且依據安全距離Ls來決定要在人機介面16上顯示哪些適當的造影模式151僅使用者進行選擇。
具體地,處理單元10在決定了所述安全距離Ls後,係存取儲存單元15中的複數造影模式151,並且禁能複數造影模式151中造影距離小於所述安全距離Ls的一或多個造影模式151(即,所述第一造影距離小於安全距離Ls,或所述第二造影距離小於安全距離Ls)。若複數造影模式151的第一造影距離以及第二造影距離皆大於所述安全距離Ls,則處理單元10會致能所有的造影模式151。最後,處理單元10將未被禁能的一或多個造影模式151視為是適當的造影模式151(即,適用於當前設置的承載床14的造影模式),並將這些適當的造影模式151顯示於人機介面16上,以供使用者選擇使用。
於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0是將儲存單元15內的所有造影模式151皆顯示於人機介面16上,並且僅允許使用者選擇未被禁能的一或多個造影模式151。於另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0僅於人機介面16上顯示未被禁能的一或多個造影模式151(即,使用者可以選擇人機介面16上顯示的所有造影模式151)。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造影系統1可依據目前設置的承載床14來禁能造影距離太小的造影模式151(包括第一造影距離太小或是第二造影距離太小),藉由讓使用者無法在人機介面16上選擇造影距離太小的造影模式151來避免X光模組11和影像偵測模組12在執行造影程序的過程中碰撞承載床14及/或機台13的問題。上述造影距離太小,指的是相對於承載床14的尺寸有所不足的造影距離。
續請參閱圖3,為本發明的防撞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本發明還揭露了一種造影系統的防撞方法(下面簡稱為防撞方法),圖3用以詳細說明所述防撞方法的各個相關步驟,這些步驟主要由圖1、圖2所示的造影系統1所執行。
首先,當使用者有造影需求時,需先啟動本發明的造影系統1(步驟S10)。當造影系統1啟動後,處理單元10首先判斷機台13上是否已經設置了承載床14(步驟S12)。本發明中,造影系統1主要是通過X光模組11對承載床14中的待測物(圖未標示)進行照射,並且由影像偵測模組12偵測穿透待測物的X光並生成對應的影像。若機台13上尚未設置承載床14,造影系統1會處於待機狀態。
於判斷機台13上設置了承載床14後,處理單元10即可通過機台13來識別目前設置的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步驟S14)。具體地,處理單元10可於機台13偵測到承載床14的重量、擷取到承載床14的影像或接收到承載床14發出的電子訊號時,判斷承載床14已設置到機台13上。並且,處理單元10可依據所述重量、影像或是電子訊號來確認承載床14對應的識別訊號,藉此識別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例如大型承載床、中型承載床或小型承載床等)。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部分具體實施範例,不應以上述為限。
步驟S14後,處理單元10進一步依據承載床種類來決定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相對於承載床14的一個安全距離Ls(步驟S16)。
具體地,處理單元10是依據當前設置的承載床14的承載床種類查詢儲存單元15,並且於儲存單元15中讀取所述承載床種類所對應的一個安全距離Ls。本實施例中,所述安全距離Ls指的是將承載床14做為中心朝外延伸的一段距離。當處理單元10令所述第一工作距離L01等於安全距離Ls,並令所述第二工作距離L02等於安全距離Ls),即,基於安全距離Ls進行移動、旋轉以實現造影程序時,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將最靠近承載床14但絕對不會碰撞到機台13與承載床14。
步驟S16後,處理單元10進一步存取人機介面16所要提供的複數造影模式151,並且判斷複數造影模式中是否具有任一造影距離小於所述安全距離Ls的一個特定造影模式(步驟S18)。於步驟S18中,處理單元10主要是判斷各個造影模式的所述第一造影距離是否小於所述安全距離Ls,並且判斷各個造影模式的所述第二造影距離是否小於所述安全距離Ls。
本實施例中,所述複數造影模式151係儲存於儲存單元15中,並且各個造影模式151分別具有不同的造影距離。其中,各個造影模式151的第一造影距離與第二造影距離可為相同或不同。當造影系統1基於不同的造影模式151來控制X光模組11與影像偵測模組12執行造影程序時,可得到不同解析度的影像。不同的造影模式151可對應不同的解析度放大倍率,解析度放大倍率等於影像偵測模組12的解析度除以不同造影模式下的視野的解析度,也等於第一造影距離(SOD)與第二造影距離(OID)的關係式。於一實施例中,所述關係式例如為第一造影距離(SOD)與第二造影距離(OID)之總和除以第一造影距離(SOD)。
若於步驟S18中判斷儲存單元15中所有造影模式151的所有造影距離皆大於或等於所述安全距離Ls(例如第一造影距離大於或等於安全距離Ls,並且第二造影距離也大於或等於安全距離Ls),則處理單元10不對儲存單元15中的複數造影模式151進行任何處理。
反之,若於步驟S18中判斷一或多個造影模式151的任一造影距離小於所述安全距離Ls(例如一特定造影模式的所述第一造影距離或是所述第二造影距離小於安全距離Ls),則處理單元10禁能所述特定造影模式(步驟S20)。於步驟S18或步驟S20後,處理單元10控制人機介面16顯示未被禁能的一或多個造影模式151(步驟S22)。換句話說,只要一個造影模式151所採用的第一造影距離及第二造影距離的其中之一小於處理單元10取得的安全距離Ls,即代表這個造影模式不適用於目前設置的承載床14的尺寸,因此處理單元10會禁能這個不適當的造影模式151。
於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20中被禁能的特定造影模式不會被顯示或是被暗化於人機介面16上。於另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20中被禁能的特定造影模式雖被顯示於人機介面16上,但是無法被使用者所選擇。藉此,無論使用者於人機介面16上選擇了哪一個造影模式151,造影系統1在運作時都不會發生X光模組11與影像偵測模組12碰撞承載床14及機台13的狀況。
續請同時參閱圖4A及圖4B,其中圖4A為本發明的承載床的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圖4B為本發明的人機介面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於圖4A的實施例中,造影系統1使用了第一承載床21,所述第一承載床21安裝於機台13上,並且通過連接介面211電性連接機台13上的導接介面131。本實施例中,機台13通過連接介面211上的腳位設置接收指出所述第一承載床21的承載床種類的識別訊號(例如,指出所述第一承載床21為大型承載床)。
於圖4B的實施例中,造影系統1可預設儲存至少四種造影模式151,包括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及第四模式。其中,第一模式的視野(Field of View, FOV)的解析度為44.9µm、第二模式的視野(FOV)的解析度為22.5µm、第三模式的視野(FOV)的解析度為15µm及第四模式的視野(FOV)的解析度為9µm。所述視野(FOV)的解析度指的是在對應的造影模式151下,影像偵測模組12可生成的每一個像素(pixel)的大小,而這個視野又與各個造影模式151採用的造影距離(如第一造影距離或第二造影距離)相關。
例如,假設影像偵測模組12的解析度為75µm,選擇第一模式,則解析度放大倍率約為1.6倍,則(第一造影距離(SOD)+第二造影距離(OID))除以第一造影距離(SOD)必須等於1.6。藉由上述關係式,在各個造影模式下有對應的造影距離(第一造影距離與第二造影距離)。
於一實施例中,由於第一承載床21(為大型承載床)的尺寸較大,在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及第四模式下的造影距離(第一造影距離、第二造影距離)小於第一承載床21所對應的安全距離Ls,因此在第一承載床21安裝至機台13上後,處理單元10會依據第一承載床21對應的安全距離Ls對造影系統1所具備的複數造影模式151進行過濾,並且禁能造影距離(第一造影距離、第二造影距離)過小的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及第四模式。
如圖4B所示,若於造影系統1上採用第一承載床21,則使用者僅能於人機介面16上選擇第一模式。由於第一模式採用的造影距離(第一造影距離、第二造影距離)大於第一承載床21所對應的安全距離Ls,因此當造影系統1控制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基於第一模式的造影距離來執行造影程序時,可確保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絕對不會碰撞第一承載床21及機台13。
續請同時參閱圖5A及圖5B,其中圖5A為本發明的承載床的示意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圖5B為本發明的人機介面示意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
於圖5A的實施例中,造影系統1使用了第二承載床22,所述第二承載床22通過連接介面221電性連接機台13的導接介面131。本實施例中,機台13通過連接介面221上的腳位設置識別所述第二承載床22的承載床種類(例如,為中型承載床)。
接著如圖5B所示,第二承載床22(為中型承載床)的尺寸小於所述第一承載床21,僅第三模式及第四模式的造影距離(第一造影距離、第二造影距離)會小於第二承載床22所對應的安全距離Ls。因此,在第二承載床22安裝至機台13上後,處理單元10會依據第二承載床22對應的安全距離Ls來禁能造影距離(第一造影距離、第二造影距離)過小的第三模式及第四模式。
如圖5B所示,若於造影系統1上採用第二承載床22,則使用者僅能於人機介面16上選擇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由於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所採用的造影距離(第一造影距離、第二造影距離)皆大於第二承載床22所對應的安全距離Ls,因此當造影系統1控制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基於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的造影距離來執行造影程序時,可確保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絕對不會碰撞第二承載床22及機台13。
續請同時參閱圖6A及圖6B,其中圖6A為本發明的承載床的示意圖的第三具體實施例,圖6B為本發明的人機介面示意圖的第三具體實施例。
於圖6A的實施例中,造影系統1使用了第三承載床23,所述第三承載床23通過連接介面231電性連接機台13的導接介面131。本實施例中,機台13通過連接介面231上的腳位設置識別所述第三承載床23的承載床種類(例如,為小型承載床)。
接著如圖6B所示,第三承載床23(為小型承載床)的尺寸小於所述第一承載床21及第二承載床22,並且儲存單元15中的所有造影模式的造影距離(第一造影距離、第二造影距離)皆大於或等於第三承載床23所對應的安全距離Ls。因此,在第三承載床23安裝至機台13上後,處理單元10不會禁能任何一個造影模式(或者,處理單元10會致能儲存單元15中的所有造影模式)。
如圖6B所示,若於造影系統1上採用第三承載床23,則使用者可以在人機介面16上選擇造影系統1所能支援的所有造影模式,並且無論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是基於哪一個造影模式的造影距離來執行造影程序,皆不會碰撞第三承載床23及機台13。
值得一提的是,若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基於第四模式來執行造影程序,則造影速度會較慢,但所生成的影像的解析度會較高。若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基於第一模式來執行造影程序,則造影速度會較快,但所生成的影像的解析度會較低。因此,使用者可以視實際需求於人機介面16上任意選擇適當的造影模式151,並且不必擔心會有X光模組11/影像偵測模組12碰撞承載床23或機台13的問題發生。
於一實施例中,承載床種類至少包括大型承載床(如所述第一承載床21)、中型承載床(如所述第二承載床22)及小型承載床(如所述第三承載床23),其中,大型承承載床的安全距離Ls大於中型承載床的安全距離Ls,而中型承載床的安全距離Ls又大於小型承載床的安全距離Ls。處理單元10於識別目前安裝的承載床14為小型承載床時,會致能造影系統1所能支援的所有造影模式151。換句話說,造影系統1所能採用的最小尺寸的承載床,需能適用於儲存單元15中儲存的所有造影模式151(即,最小尺寸的承載床所對應的安全距離Ls需小於所有造影模式151的第一造影距離以及第二造影距離)。
續請參閱圖7,為本發明的造影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圖7用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造影系統1在使用者選擇了任一個未被禁能的造影模式151時的執行步驟。
如圖7所示,造影系統1在一個承載床14被安裝,並且人機介面16顯示了未被禁能的一或多個造影模式151後,可通過人機介面16接受使用者的外部操作,並依據外部操作的內容從中選擇一個未被禁能的造影模式151(步驟S30)。
於使用者選擇了任一個造影模式151後,處理單元10取得被選擇的造影模式151的造影距離(步驟S32),並且依據造影距離調整所述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相對於承載床14的工作距離Lw(步驟S34)。
具體地,處理單元10於步驟S34中是依據所取得的造影距離調整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的位置(例如於馬達軸上的位置),使得被調整後的X光模組11與承載床14間的第一工作距離L01會相等於被選擇的造影模式151的所述第一造影距離,並且影像偵測模組12與承載床14間的第二工作距離L02會相等於被選擇的造影模式151的所述第二造影距離。並且,調整後的第一工作距離L01及調整後的第二工作距離L02分別大於或等於這個承載床14所對應的安全距離Ls。
步驟S34後,處理單元10即可進一步控制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使得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基於調整後的工作距離Lw(包括調整後的第一工作距離L01及調整後的第二工作距離L02)來執行所述造影程序(步驟S36)。於所述造影程序中,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主要是以承載床14或機台13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旋轉,並且進行X光的發射與偵測,藉此生成對應的影像。
請同時參閱圖8,為本發明的造影系統的示意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如圖8所示,於造影系統1剛啟動,或是進入待機模式時,X光模組11與影像偵測模組12之間間隔一個初始工作距離。具體地,於造影系統1剛啟動時,X光模組11與承載床14(或機台13)之間間隔一個初始第一工作距離L11,而承載床14(或機台13)之間間隔一個初始第二工作距離L12。
當一個承載床14被安裝至機台13上後,處理單元10即可取得這個承載床14所對應的一個安全距離Ls。接著,處理單元10執行一個過濾程序,以於人機介面16上顯示符合條件(即,第一造影距離大於或等於所述安全距離Ls,同時第二造影距離也大於或等於所述安全距離Ls)的所有造影模式151。
當使用者於人機介面16上選擇了任意一個造影模式151後,處理單元10即依據被選擇的造影模式151的造影距離來調整X光模組11及影像偵測模組12的位置,使得X光模組11與影像偵測模組12之間間隔一個調整後工作距離。
具體地,所述造影模式151的造影距離可為X光模組11與承載床14之間的第一造影距離或承載床14與影像偵測模組12之間的第二造影距離,處理單元10主要是依據被選擇的造影模式151的第一造影距離來調整X光模組11的位置,使得X光模組11與承載床14之間間隔一個調整後第一工作距離L21,並且處理單元10依據被選擇的造影模式151的第二造影距離來調整影像偵測模組12的位置,使得承載床14與影像偵測模組12之間間隔一個調整後第二工作距離L22。並且被選擇的造影模式151的第一造影距離(即,調整後第一工作距離L21)必定大於或等於所述安全距離Ls,而第二造影距離(即,調整後第二工作距離L22)也必定大於或等於所述安全距離Ls。
基於調整後工作距離(包括調整後第一工作距離L21及調整後第二工作距離L22)來執行造影程序,影像偵測模組12最終所生成的影像可具備有使用者所選擇的造影模式151所對應的解析度。
通過本發明的上述造影系統及防撞方法,使用者無法在操作時選擇距離/解析度不適當的造影模式,因此可有效避免X光模組/影像偵測模組碰撞承載床的情形發生,對使用者來說相當便利。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內容所為之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造影系統
10‧‧‧處理單元
11‧‧‧X光模組
12‧‧‧影像偵測模組
13‧‧‧機台
131‧‧‧導接介面
14‧‧‧承載床
141‧‧‧連接介面
15‧‧‧儲存單元
151‧‧‧造影模式
152‧‧‧安全距離
16‧‧‧人機介面
21‧‧‧第一承載床
211‧‧‧連接介面
22‧‧‧第二承載床
221‧‧‧連接介面
23‧‧‧第三承載床
231‧‧‧連接介面
L11‧‧‧初始第一工作距離
L12‧‧‧初始第二工作距離
L21‧‧‧調整後第一工作距離
L22‧‧‧調整後第二工作距離
Lw‧‧‧工作距離
L01‧‧‧第一工作距離
L02‧‧‧第二工作距離
Ls‧‧‧安全距離
S10~S22‧‧‧控制步驟
S30~S36‧‧‧控制步驟
圖1為本發明的造影系統的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2為本發明的造影系統的方塊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3為本發明的防撞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4A為本發明的承載床的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4B為本發明的人機介面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5A為本發明的承載床的示意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
圖5B為本發明的人機介面示意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
圖6A為本發明的承載床的示意圖的第三具體實施例。
圖6B為本發明的人機介面示意圖的第三具體實施例。
圖7為本發明的造影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8為本發明的造影系統的示意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
S10~S22‧‧‧控制步驟

Claims (12)

  1. 一種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包括: 一機台; 一承載床,可拆卸地設置於該機台上; 一X光模組,設置於該機台的一側,並與該承載床間隔一第一工作距離; 一影像偵測模組,設置於該機台相對於該X光模組的另一側,並與該承載床間隔一第二工作距離; 一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該機台、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並通過該機台識別該承載床的一承載床種類;及 一人機介面,提供複數造影模式,各該造影模式分別對應至不同的一造影距離,其中該造影距離為該X光模組相對於該承載床的一第一造影距離或該承載床相對於該影像偵測模組的一第二造影距離; 其中,該處理單元依據該承載床種類決定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相對於該承載床間的一安全距離,並且於該複數造影模式中的一特定造影模式的該第一造影距離或該第二造影距離小於該安全距離時,禁能該特定造影模式。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其中該安全距離為當該處理單元將該第一工作距離及該第二工作距離分別調整為該安全距離並且控制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進行一造影程序時,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最靠近但不會碰撞該承載床的距離。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其中該機台具有一導接介面,該承載床具有一連接介面,該機台通過該導接介面及該連接介面電性連接該承載床,該處理單元通過該導接介面及該連接介面接收該承載床的一識別訊號,並依據該識別訊號的內容識別該承載床的該承載床種類。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其中該人機介面接受一外部操作以選擇未被禁能的該一或多個造影模式的其中之一,該處理單元依據該被選擇的造影模式的該第一造影距離調整該X光模組相對於該承載床的該第一工作距離,依據該被選擇的造影模式的該第二造影距離調整該影像偵測模組相對於該承載床的該第二工作距離,並控制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基於調整後的該第一工作距離及調整後的該第二工作距離執行一造影程序,其中調整後的該第一工作距離相等於該第一造影距離,調整後的該第二工作距離相等於該第二造影距離。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其中該承載床種類至少包括一大型承載床、一中型承載床及一小型承載床,該大型承載床的該安全距離大於該中型承載床的該安全距離,該中型承載床的該安全距離大於該小型承載床的該安全距離,並且該處理單元於識別該承載床為該小型承載床時,致能所有的該造影模式。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其中該處理單元依據該些造影模式對應至複數個解析度放大倍率,該些解析度放大倍率分別等於各該造影模式的該第一造影距離與該第二造影距離之一關係式。
  7. 一種造影系統的防撞方法,運用於一造影系統,該造影系統包括一機台、可拆卸地設置於該機台上的一承載床、設置於該機台一側並與該承載床間隔一第一工作距離的一X光模組、設置於該機台相對於該X光模組的另一側並與該承載床間隔一第二工作距離的一影像偵測模組、一處理單元及一人機介面,該防撞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當該承載床設置於該機台上時,由該處理單元通過該機台識別該承載床的一承載床種類; b)該處理單元依據該承載床種類決定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相對於該承載床間的一安全距離; c)該處理單元存取該人機介面提供的複數造影模式,其中各該造影模式分別對應至不同的一造影距離,該造影距離為該X光模組相對於該承載床的一第一造影距離或該承載床相對於該影像偵測模組的一第二造影距離; d)該處理單元判斷該複數造影模式中是否具有該第一造影距離或該第二造影距離小於該安全距離的一特定造影模式; e)於該複數造影模式中具有該特定造影模式時由該處理單元禁能該特定造影模式;及 f)由該處理單元控制該人機介面顯示未被禁能的一或多個該造影模式。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造影系統的防撞方法,其中該安全距離為當該處理單元將該第一工作距離及該第二工作距離調整為該安全距離並且控制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進行一造影程序時,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最靠近但不會碰撞該承載床的距離。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造影系統的防撞方法,其中該機台具有一導接介面,該承載床具有一連接介面,該機台通過該導接介面及該連接介面電性連接該承載床;該步驟a)中,該處理單元通過該導接介面及該連接介面接收該承載床的一識別訊號,並依據該識別訊號的內容識別該承載床的該承載床種類。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造影系統的防撞方法,其中更包括下列步驟: g)該人機介面接受一外部操作以選擇未被禁能的該一或多個造影模式的其中之一; h)該處理單元取得該被選擇的造影模式的該第一造影距離及該第二造影距離; i)該處理單元依據該第一造影距離調整該X光模組相對於該承載床的該第一工作距離,依據該第二造影距離調整該影像偵測模組相對於該承載床的該第二工作距離,使得調整後的該第一工作距離相等於該第一造影距離並且調整後的該第二工作距離相等於該第二造影距離;及 j)該處理單元控制該X光模組及該影像偵測模組基於調整後的該第一工作距離及調整後的該第二工作距離執行一造影程序。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造影系統的防撞方法,其中該承載床種類至少包括一大型承載床、一中型承載床及一小型承載床,該大型承載床的該安全距離大於該中型承載床的該安全距離,該中型承載床的該安全距離大於該小型承載床的該安全距離,並且該處理單元於識別該承載床為該小型承載床時致能所有的該造影模式。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造影系統的防撞方法,其中各該造影模式分別對應至不同的一解析度放大倍率,各該解析度放大倍率分別等於各該造影模式的該第一造影距離與該第二造影距離之一關係式。
TW108119263A 2018-07-26 2019-06-04 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及其防撞方法 TWI703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03445P 2018-07-26 2018-07-26
US62/703,445 2018-07-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061A true TW202008061A (zh) 2020-02-16
TWI703394B TWI703394B (zh) 2020-09-01

Family

ID=6932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8927A TWI703327B (zh) 2018-07-26 2019-05-31 產生異常訊息之方法及檢測系統
TW108119263A TWI703394B (zh) 2018-07-26 2019-06-04 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及其防撞方法
TW108119290A TWI726327B (zh) 2018-07-26 2019-06-04 斷層掃描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8927A TWI703327B (zh) 2018-07-26 2019-05-31 產生異常訊息之方法及檢測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9290A TWI726327B (zh) 2018-07-26 2019-06-04 斷層掃描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0755105B (zh)
TW (3) TWI7033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2639B (zh) * 2019-10-25 2023-09-05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系统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7460426B2 (ja) * 2020-03-31 2024-04-02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X線ct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6684B1 (en) * 1999-07-23 2002-09-24 Inki Mun Surgical scanning system and process for use thereof
TW200734967A (en) * 2006-03-14 2007-09-16 Innovision Labs Co Ltd Passive and interactive real-time image recognition software method
JP2008011960A (ja) * 2006-07-04 2008-01-24 Toshiba Corp コンソールの取付位置認識機構
JP4738270B2 (ja) * 2006-07-14 2011-08-0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手術支援装置
US8355552B2 (en) * 2007-06-20 2013-01-15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lymph nodes in scanned images
US8180126B2 (en) * 2007-08-13 2012-05-15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Detecting meniscal tears in non-invasive scans
WO2009135081A2 (en) * 2008-04-30 2009-11-05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Integrated patient bed system
CA2646939C (en) * 2008-06-04 2015-06-23 Imris Inc. Patient support table for use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101650320A (zh) * 2008-08-14 2010-02-1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检测设备和方法
CN101813642A (zh) * 2009-12-31 2010-08-25 苏州和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三自由度运动控制的显微ct成像设备及其校准方法
CN101916443B (zh) * 2010-08-19 2012-10-17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Ct图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JP6116899B2 (ja) * 2012-01-16 2017-04-19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782141B2 (en) * 2013-02-01 2017-10-10 Kineticor, Inc. Motion tracking system for real time adaptive motion compensation in biomedical imaging
JP6294008B2 (ja) * 2013-05-22 2018-03-14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再構成処理方法および再構成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4414677A (zh) * 2013-08-29 2015-03-18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检查台床板的移动控制系统与方法及相关医疗设备
KR20150099375A (ko) * 2014-02-21 2015-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컴퓨터 단층 촬영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ct 영상 복원 방법
JP6521648B2 (ja) * 2014-02-26 2019-05-29 タカラテレ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撮影装置
TWM488975U (en) * 2014-03-17 2014-11-01 Taiwan Caretech Corp Tomography device with anti-collision function
JP6381966B2 (ja) * 2014-05-14 2018-08-29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CN204331035U (zh) * 2015-01-07 2015-05-13 江西科技学院 一种船舶防撞测距装置
KR101689473B1 (ko) * 2015-07-08 2016-12-26 (의료)길의료재단 Ct 촬영용 방호 캡슐
WO2017053869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Loma Lind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Particle radi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using partial scans
CN106137235A (zh) * 2016-07-26 2016-11-2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C型臂x光机、控制系统及医学成像系统
DE102016221222A1 (de) * 2016-10-27 2018-05-03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Kollisionsschutzsystems für eine medizinische Operationseinrichtung, medizinische Operationseinrichtung, Computerprogramm und Datenträger
TWI606752B (zh) * 2016-10-28 2017-11-21 Iner Aec 用於數位x光機的自動曝露控制系統與其方法
CN108113697A (zh) * 2016-11-29 2018-06-05 北京东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医疗影像设备防护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执行装置
CN108201448A (zh) * 2016-12-16 2018-06-26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X光探测器防撞装置、方法及其接近传感器
CN108236474B (zh) * 2016-12-27 2021-04-2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造影扫描装置、载床及载床定位装置
CN106725570B (zh) * 2016-12-30 2019-12-2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方法及系统
CN107961031A (zh) * 2017-12-15 2018-04-27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医学成像设备中移动部件的防撞装置和防撞方法
CN108042152A (zh) * 2017-12-21 2018-05-1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Ct射线自动防护系统
CN107928702A (zh) * 2017-12-21 2018-04-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断层扫描辐射防护系统
CN108042153A (zh) * 2017-12-21 2018-05-1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辐射自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2273B (zh) 2023-10-17
TWI703327B (zh) 2020-09-01
TW202008062A (zh) 2020-02-16
TWI703394B (zh) 2020-09-01
CN110755105B (zh) 2023-12-08
CN110755105A (zh) 2020-02-07
CN110772273A (zh) 2020-02-11
TWI726327B (zh) 2021-05-01
TW202007970A (zh) 202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8852B2 (e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EP3173022B1 (e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501603A1 (en) Radiation therapy
US2012015561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 collimator radiation field in an x-ray imaging system
US1072220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on X-ray imaging devices
US8199880B2 (en) Radiographic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thereof
JP5155714B2 (ja) X線画像撮影装置
JP6658578B2 (ja) X線撮影装置
TW202008061A (zh) 具承載床防撞機制的造影系統及其防撞方法
JP2011186928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489533B2 (ja) X線ct撮影装置
KR100955686B1 (ko) 안구 종양 치료에서의 안구 추적 방법
US2014030162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adiograph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8206740A (ja)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572057B2 (en) Radiography control apparatus and radiography control method
JP2020506741A (ja)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および撮像されるべき解剖学的構造の位置決め
JP5985970B2 (ja) 放射線断層撮影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697642B2 (ja) Ct装置
US11672495B2 (en) Radiographic imaging system,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optical imaging condition setting method, and optical imaging apparatus
CN107202802B (zh) 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JP6991751B2 (ja)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676271B2 (en) Dynamic image analysis apparatus extracting specific frames including a detection target from a dynamic image, dynamic analysi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6022331B2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17647546B (zh) 一种安检成像方法和相关装置
JP7392478B2 (ja) 拡大倍率算出装置、長尺撮影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拡大倍率算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