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3996A -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及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及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3996A
TW202003996A TW108132987A TW108132987A TW202003996A TW 202003996 A TW202003996 A TW 202003996A TW 108132987 A TW108132987 A TW 108132987A TW 108132987 A TW108132987 A TW 108132987A TW 202003996 A TW202003996 A TW 2020039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de
roller
outer roller
covering
inn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2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2428B (zh
Inventor
尼可拉斯 C 二世 布可拉
帝倫斯 M 左錄
肯尼士 M 佛勒
肯特 A 史密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亨特道格拉斯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212,38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567802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213,44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94517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亨特道格拉斯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亨特道格拉斯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3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3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2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242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40Roller blin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4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roller-type; Roller shutters with adjustable lamella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40Roller blinds
    • E06B9/42Parts or details of roller blinds, e.g. suspension devices, blind boxes
    • E06B9/44Rollers therefor; Fastening roller blinds to roll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80Safety measures against dropping or unauthorised opening; Braking or immobilising devices; Devices for limiting unroll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2009/2423Combinations of at least two screens
    • E06B2009/2447Parallel scree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40Roller blinds
    • E06B2009/405Two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Blind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覆蓋物。該覆蓋物可包含一可旋轉外滾輪、一可旋轉內滾輪、固定至該外滾輪之一第一遮光物及固定至該內滾輪之一第二遮光物。該外滾輪可界定沿著該外滾輪之一長度延伸且通向該外滾輪之一內部之一伸長槽。該內滾輪可接納在該外滾輪內且可界定一中心縱向軸。該第一遮光物可縮回至該外滾輪上且可自該外滾輪延伸。該第二遮光物可延伸穿過該伸長槽,且可縮回至該內滾輪上且可自該內滾輪延伸。當該第一遮光物處於一完全延伸位置中時,該伸長槽可與該內滾輪之該中心縱向軸實質上水平對準。

Description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及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
本發明一般而言係關於用於建築物開口之覆蓋物,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用於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一覆蓋物之裝置及方法。
多年來,用於建築物開口(諸如窗、門、拱門及諸如此類)之覆蓋物已採取眾多形式。某些覆蓋物包含可在一延伸位置與一縮回位置之間移動之一可縮回遮光物。在延伸位置中,覆蓋物之遮光物可跨越開口定位。在縮回位置中,覆蓋物之遮光物可毗鄰開口之一側或多側定位。 當在完全延伸位置中時某些覆蓋物使光透射穿過構造覆蓋物之材料。在某些例項中,甚至當覆蓋物具有打開及關閉以控制通過覆蓋物之光之量的可操作葉片時,期望較大量之黑暗化。另外或另一選擇係,在某些例項中一使用者可期望覆蓋物在完全延伸位置中時之一不同圖案或外觀。通常,藉由將一單獨滾輪定位在主要滾輪後面以用於由使用者單獨致動而實現此等目標。用於補充功能或外觀之此等單獨滾輪增加頭部軌條之大小,且可需要使用一第二組控制繩索及操作機構,因此增加覆蓋物結構之大小及重量。
本發明之實例可包含一種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在某些實例中,該覆蓋物可包含:一可旋轉外滾輪,其界定沿著該外滾輪之一長度延伸且通向該外滾輪之一內部之一伸長槽;一可旋轉內滾輪,其接納在該外滾輪內且界定一中心縱向軸;一第一遮光物,其固定至該外滾輪,該第一遮光物可縮回至該外滾輪上且可自該外滾輪延伸;及一第二遮光物,其固定至該內滾輪,其中該第二遮光物延伸穿過該伸長槽且可縮回至該內滾輪上且可自該內滾輪延伸。當該第一遮光物處於一完全延伸位置中時,該伸長槽可與該內滾輪之該中心縱向軸實質上水平對準。 在某些實例中,該內滾輪及該外滾輪圍繞該內滾輪之中心縱向軸係同心的。在某些實例中,該第一遮光物及該第二遮光物具有相同寬度。在某些實例中,該第一遮光物之寬度沿著該外滾輪之整個長度延伸,且該第二遮光物之寬度沿著該內滾輪之整個長度延伸。在某些實例中,該槽正交於該第一遮光物之一延伸方向而定向。 在某些實例中,該覆蓋物包含固定至該第二遮光物且在該第二遮光物處於一完全縮回位置中時嚙合該外滾輪之一底部軌條。在某些實例中,該外滾輪界定沿著該槽形成之一縱向座,且當該第二遮光物處於該完全縮回位置中時該底部軌條接納在該座中。在某些實例中,該覆蓋物包含支撐該內滾輪及該外滾輪以用於圍繞該內滾輪之該中心縱向軸之旋轉移動之一安裝系統。在某些實例中,該覆蓋物包含用於使該內滾輪選擇性地旋轉之一操作機構。 在某些實例中,該外滾輪包含各自具有一縱向延伸末端邊緣之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且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之該等邊緣沿周邊彼此間隔開以界定該伸長槽。在某些實例中,該覆蓋物包含:一第一套管,其鎖定至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之一端中;及一第二套管,其鎖定至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之一對置端中;其中該第一套管及該第二套管維持該槽之一恆定寬度。 在某些實例中,該覆蓋物包含可在限制該外滾輪之旋轉之一第一位置與准許該外滾輪之旋轉之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之一鎖機構。在某些實例中,該鎖機構在該底部軌條與該鎖機構之嚙合之後旋即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在某些實例中,該外滾輪界定形成於該側壁中之一伸長凹槽,該鎖機構包含一軸承,且在該鎖機構之該第一位置中,該軸承接納在該凹槽中。在某些實例中,該鎖機構包含一銷,且該鎖機構在該銷由該底部軌條嚙合之後旋即被致動以自該凹槽移除該軸承。在某些實例中,該軸承在該第二位置中可移動地嚙合該外滾輪之該外表面。 在某些實例中,該鎖機構包含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樞轉之一鎖定部件。在某些實例中,該鎖機構包含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軸向平移之一鎖定部件。在某些實例中,該鎖機構包含定位在該外滾輪外部且實質上平行於該內滾輪之該中心縱向軸而定向之一可旋轉軸件。在某些實例中,該覆蓋物包含一端帽,該內滾輪及該外滾輪以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端帽,該鎖機構包含自該端帽懸伸之一外殼,且該可旋轉軸件軸頸支撐至該外殼。在某些實例中,該鎖機構包含耦合該可旋轉軸件及該外滾輪之旋轉之一齒輪機構。 在某些實例中,該覆蓋物可包含:一可旋轉外滾輪,其界定一伸長槽;一第一遮光物,其固定至該外滾輪且可纏繞在該外滾輪上;一鎖機構,其定位在該外滾輪外部且至少部分地界定該第一遮光物之一底部止擋物;一可旋轉內滾輪,其接納在該外滾輪內;一第二遮光物,其固定至該內滾輪且可纏繞在該內滾輪上,該第二遮光物穿過該伸長槽可延伸且可縮回;及一不可旋轉軸件,其在該內滾輪內延伸且至少部分地界定該第二遮光物之一底部止擋物。 在某些實例中,該鎖機構包含:一可旋轉軸件,其定位在該外滾輪外部;及一鎖定部件,其沿著該可旋轉軸件軸向平移。在某些實例中,該鎖機構包含定位在該外滾輪外部之一可樞轉鎖定部件。 本發明之實例可包含一種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在某些實例中,該方法包含:自一外滾輪之一周邊展開一第一遮光物;在該第一遮光物到達一完全延伸位置之後旋即自定位在該外滾輪內之一內滾輪之一周邊展開一第二遮光物,其中展開該第二遮光物包括使該第二遮光物延伸穿過形成於該外滾輪中且經定位與該內滾輪之一中心縱向軸實質上水平對準之一伸長槽。 在某些實例中,該方法包含:使一鎖定部件樞轉成與該外滾輪鎖定嚙合以鎖定該外滾輪之旋轉;使該內滾輪相對於該外滾輪旋轉以使該第二遮光物穿過形成於該外滾輪中之該伸長槽縮回至該內滾輪上;在該內滾輪之一完全縮回位置處使該鎖定部件樞轉而脫離與該外滾輪之鎖定嚙合以允許該外滾輪旋轉;及藉由驅動該內滾輪而使該外滾輪旋轉以使該第一遮光物縮回至該外滾輪上。 在某些實例中,該方法包含:在該第一遮光物之延伸期間,使在該外滾輪之該周邊外部之一鎖定部件軸向橫移;在該第一遮光物到達該完全延伸位置之後旋即憑藉該鎖定部件限制該外滾輪之旋轉;在該第二遮光物之延伸期間,使定位在該內滾輪內之一螺母軸向橫移;及在該第二遮光物到達一完全延伸位置之後旋即憑藉該螺母限制該內滾輪之旋轉。 給出本發明以助於理解,且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本發明之各種態樣及特徵中之每一者在某些例項中可有利地單獨使用,或在其他例項中與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及特徵組合使用。因此,雖然就實例而言呈現本發明,但應瞭解任一實例之個別態樣皆可單獨地或結合彼實例或任何其他實例之態樣及特徵來主張。 在此申請案中以各種位準之細節陳述本發明且在此發明內容中藉由包含或不包含元件、組件或諸如此類而不既定關於所主張之標的物之範疇之限制。在某些例項中,可已省略對於理解本發明並非必要或使其他細節難以認知之細節。應理解,所主張之標的物未必限於本文中所圖解說明之特定實例或配置。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依據35 U.S.C. § 119(e)主張2013年6月12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之第61/834,080號美國臨時申請案之權益,且本申請案亦主張2014年3月14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之第14/213,449號美國專利申請案之優先權,且本申請案進一步主張2014年3月14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之第14/212,387號美國專利申請案之優先權,該申請案依據35 U.S.C. § 119(e)主張2013年6月12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之第61/834,080號美國臨時申請案之權益,該等申請案據此全部皆以其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覆蓋物。一般而言,該覆蓋物可包含藉由形成一雙滾輪單元之一對巢狀滾輪自同一頭部軌條懸掛之一第一遮光物及一第二遮光物兩者。該第一遮光物(在此組態中前面遮光物)與一外滾輪嚙合以用於藉由纏繞在該外滾輪上及自該外滾輪展開(如由一使用者致動)而縮回至其上及自其延伸。該第二遮光物(在此組態中之後遮光物)與定位在該外滾輪內側之一內滾輪嚙合以用於藉由纏繞在該內滾輪上及自該內滾輪展開(如由使用者致動)而縮回至其上及自其延伸。該內滾輪可定位在該外滾輪內側且該內滾輪及該外滾輪可共同形成一滾輪單元,如下文進一步闡述。當該第一遮光物處於完全延伸位置中時如由使用者引導可使該第二遮光物延伸及縮回。如由使用者引導致使滾輪旋轉之操作單元可由(舉例而言)一馬達或一單個控制繩索操作。操作單元可嚙合內滾輪且控制內滾輪之旋轉,此又可控制外管之旋轉。 參考圖1至圖5,提供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可縮回覆蓋物10。可縮回覆蓋物10可包含一頭部軌條14、一第一底部軌條18、一第二底部軌條20、一第一遮光物22及一第二遮光物24。第一遮光物22可在頭部軌條14與第一底部軌條18之間延伸。第二遮光物24可在頭部軌條14與第二底部軌條20之間延伸。頭部軌條14可包含兩個對置端帽26a、26b,對置端帽26a、26b可封圍頭部軌條14之端以提供一完成後外觀。第一底部軌條18可沿著第一遮光物22之一下部邊緣水平延伸且可用作一壓載以將第一遮光物22維持在一拉緊狀況中。第二底部軌條20可沿著第二遮光物24之一下部邊緣水平延伸且可用作一壓載以將第二遮光物24維持在一拉緊狀況中。 第一遮光物22可包含撓性材料(諸如薄紗)之垂直懸掛之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以及複數個水平延伸垂直間隔之撓性葉片38。可沿著水平附接線固定葉片38中之每一者,其中一前邊緣附接至前薄片30且一後邊緣附接至後薄片34。薄片30、34及葉片38可形成複數個伸長垂直對準縱向延伸單元,其可共同稱為一蜂巢式面板。薄片30、34及/或葉片38可由連續材料長度構造或可由以一邊對邊、重疊或其他適合關係附接或接合在一起之材料條帶構造。第二遮光物24可係一單個面板且可由以一邊對邊、重疊或其他適合關係附接或接合在一起之材料條帶構造。 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可由實質上任何類型之材料構造。舉例而言,遮光物22、24可由天然材料及/或合成材料(包含織物、聚合物及/或其他適合材料)構造。織物材料可包含機織織物、非機織織物、針織物或其他適合織物類型。遮光物22、24可具有任何適合位準之光透射率。舉例而言,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可由透明、半透明及/或不透明材料構造以在一相關聯房間中提供一所要氣氛或佈景。在某些實例中,第一遮光物22包含係透明及/或半透明之薄片30、34及係半透明及/或不透明之葉片38。在某些實例中,第二遮光物24由具有零光透射率之一單個材料薄片製成,通常稱為一黑障遮光物。第二遮光物24可包含圖案或設計以使得當使第二遮光物24在第一遮光物22後面延伸時,第二遮光物24形成不同於第一遮光物22自身之一美學外觀。 參考圖1至圖6,覆蓋物10可包含經組態以使第一遮光物22、第二遮光物24或兩者升起或縮回之一驅動或操作機構40。可機械及/或電控制操作機構40。操作機構40可包含一速度管控器件以控制或調節遮光物22、24之延伸或降低速度。 在某些實例中,操作機構40可包含一操作元件42 (諸如一球鏈、一繩索或一棒)以允許使用者使第一遮光物22及/或第二遮光物24延伸或縮回。為使遮光物22、24移動,一操作者可操縱操作元件42。舉例而言,為使遮光物22、24自一延伸位置升起或縮回,操作者可沿一向下方向拉動操作元件40。為使遮光物22、24自一縮回位置延伸或降低,操作者可操縱操作元件42以釋放一制動器,此可允許遮光物22、24在重力之影響下自動降低。 另外或另一選擇係,操作機構40可包含經組態以在接收到一延伸或縮回命令之後旋即使遮光物22、24延伸或縮回之一電動馬達44。馬達44可硬線連接至一開關及/或以可操作方式耦合至可操作以與一傳輸器(諸如一遠端控制單元46)通信之一接收器,以准許一使用者控制馬達44及因此遮光物22、24之延伸及縮回。馬達44可包含一重力降低狀態以准許遮光物22、24經由重力而不憑藉馬達干預來降低,藉此減少電力消耗。 參考圖6,覆蓋物10可包含可安置於頭部軌條14內之一雙滾輪單元46。雙滾輪單元46可包含一內滾輪48及一外滾輪50。內滾輪48可定位在外滾輪50內側,且滾輪48、50可圍繞同一旋轉軸52同軸對準。滾輪48、50圍繞內滾輪48之一中心軸可係同心的。 參考圖6及圖7,內滾輪48可係大體圓柱形形狀且可形成為一管。第二遮光物24可藉由黏合劑、對應保持特徵或其他適合附接構件在一頂部邊緣處附接至內滾輪48。在某些實例中,一縱向延伸凹部52形成於內滾輪48之圓周壁中且可接納經組態以將第二遮光物24之頂部邊緣黏合至內滾輪48之一黏合珠粒。 外滾輪50可係大體圓柱形形狀且可環繞內滾輪48。外滾輪50可由彼此聯鎖之兩個件形成。參考圖6,外滾輪50可包含巢套在一起之一第一殼體54及一第二殼體56。參考圖6及圖8至圖11,分別第一殼體54及第二殼體56之縱向延伸邊緣部分58、60可彼此重疊及聯鎖。第一遮光物22可藉由黏合劑、對應保持特徵或其他適合附接構件在一頂部邊緣處附接至外滾輪50。在某些實例中,一對通道62形成於外滾輪50之圓周壁中且經組態以接納且固定第一遮光物22之頂部邊緣。參考圖8至圖11,插入件64可定位於形成於頂部邊緣中之每一者上之一摺邊中且可用於將頂部邊緣保持在各別通道62中。 參考圖7,內滾輪48及外滾輪50可實質上延伸右端帽26a與左端帽26b之間的整個距離。內滾輪48及外滾輪50可具有相同或實質上相同長度。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可具有相同或實質上相同寬度,其可相等於滾輪48、50之長度。在某些實例中,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具有匹配內滾輪48及外滾輪50之長度之相等寬度,此可消除遮光物22、24之邊緣與建築物開口之側之間的一光間隙之存在。 參考圖6及圖7,可藉由對置端帽26a、26b以可旋轉方式支撐雙滾輪單元46。操作機構40可錨定至右端帽26a且可(舉例而言)藉由操作元件42或遠端控制單元46致動。操作機構40可與內滾輪48以可操作方式相關聯以致使其旋轉。操作機構40可包含可接納在內滾輪48內之一內部配件64且可緊緊地嚙合內滾輪48之壁。內部配件64可由操作機構40 (諸如馬達44)經驅動旋轉,且因此可驅動內滾輪48旋轉。操作機構40可包含通常在窗覆蓋應用中利用之一行星齒輪驅動。 繼續圖6及圖7,一限制螺絲66可定位在內滾輪48內側且可固定至左端帽26b以使得限制螺絲66不旋轉。一限制螺母68可與限制螺絲66以螺紋方式嚙合且可以可旋轉方式鍵連接至內滾輪48之壁。鍵結構可允許限制螺母68沿著內滾輪48之長度移動。當內滾輪48旋轉時,限制螺母68可沿著螺紋限制螺絲66移動,且可嚙合形成於限制螺絲66上之一限制止擋物以界定第二遮光物24之最低延伸位置(參見圖5)。另外或另一選擇係,若期望則可在限制螺絲66上採用一頂部限制止擋物。 參考圖6,右套管70a及左套管70b可與內滾輪48軸向對準且可毗鄰內滾輪48之對置端安置。右套管70a可以可旋轉方式安裝至操作機構40上,且左套管70b可以可旋轉方式安裝至限制螺絲66上。套管70a、70b可鎖定至外滾輪50之端中以維持殼體54、56之間的一所要空間關係。套管70a、70b各自可包含一對軸向突出部72a、72b。突出部72a中之一者可嚙合第一殼體54,且另一突出部72b可嚙合第二殼體56。當套管70a、70b與外滾輪50之對置端嚙合時,套管70a、70b及外滾輪50可圍繞內滾輪48及外滾輪50之旋轉軸52一致地旋轉。 參考圖8至圖11,外滾輪50之第一殼體54及第二殼體56各自可界定緊密地接納套管70a、70b之軸向突出部72a、72b之一保持特徵。該保持特徵可形成為自外滾輪50向內延伸至由外滾輪50界定之一內部空間中之以圍繞方式間隔之架子74。當套管70a、70b與外滾輪50之端嚙合時,軸向突出部72a、72b可緊密地接納在架子74與外滾輪50之圓周壁之間以防止第一殼體54與第二殼體56之間的相對移動。 繼續圖8至圖11,第一殼體54及第二殼體56可界定沿著外滾輪50之一長度延伸且與外滾輪50之內部連通之一槽76。在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及縮回期間槽76准許第二遮光物24之通過。當分別第一殼體54及第二殼體56之第一端部分58、60聯鎖在一起時,第一殼體54及第二殼體56之第二縱向延伸邊緣部分78、80可沿周邊彼此間隔開以界定槽76。第一殼體54及第二殼體56之對立第二邊緣部分78、80可彼此間隔一足夠距離以准許第二遮光物24之通過,然而防止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軌條20之通過。套管70a、70b之軸向突出部72a、72b可在覆蓋物10之操作期間維持槽76之寬度。槽76可定位在外滾輪50上以便在第一遮光物22處於其延伸、葉片打開組態中時位於通道62對之最後部上面及毗鄰於通道62對之最後部處。 繼續參考圖8至圖11,外滾輪50可在槽76之兩側上界定圓周壁中之一凹入座81。座81可形成為沿著槽76之長度延伸之一凹部。座81可包含橫跨槽76且由外滾輪50之對置邊緣部分78、80形成之一大體垂直定向之基底壁84。座81可經組態以在第二遮光物24處於完全縮回位置中時接納第二底部軌條20 (參見圖8)。基底壁84可允許第二底部軌條20與外滾輪50之間的一相對垂直切線嚙合及解嚙合。槽76及座81可定位在外滾輪50之圓周上在第一遮光物22之後薄片34之附接點62上面,且槽76及座81之位置在圖9至圖11中可稱為3點鐘。當在縮回期間垂直向上拉動第二底部軌條20且使其進入座81時,座81及槽76在外滾輪50之圓周上之最遠後部位置附近之定位連同座81之形狀可允許第二底部軌條20之穩當接納(參見圖8至圖10)。 座81之形狀及其在外滾輪50上之定向可促進第二底部軌條20自座81之平滑且可預測解嚙合,以開始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座81之形狀及定向可允許底部軌條20垂直退出座81,此利用相對重之底部軌條20上之重力。座81在外滾輪50上之大體切線定向可在此方面起到幫助。槽76之下部自由邊緣(由外滾輪50之第二殼體56之邊緣部分80界定)可係彎曲的或圓形的以在使第二遮光物24穿過槽76延伸及縮回時允許第二遮光物24在邊緣部分80上方之平滑行進。 第二底部軌條20可係具有相對高質量且界定沿著其長度延展以接納並保持第二遮光物24之一下部邊緣之一凹槽的一伸長部件。第二遮光物24之下部邊緣可藉由定位在形成於第二遮光物24之下部邊緣中之一摺邊中之一插入件82固持在底部軌條20之凹槽中。第二底部軌條20之輪廓之一部分可大體匹配形成於外滾輪50中之座81之形狀以在第二遮光物24處於縮回位置中時與其符合。 參考圖7至圖11,第一遮光物22可耦合至外滾輪50且可纏繞在外滾輪50上。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中之每一者之一上部邊緣可在圓周間隔之位置處附接至外滾輪50。第一遮光物22可纏繞在外滾輪50上或自外滾輪50之一後側展開,其中滾輪50之後側定位在滾輪50之一前側與一相關聯建築物開口之一街側之間(在圖8至圖11中,滾輪50之後側係在右邊)。通常,外滾輪50沿一第一方向(在圖8至圖11中逆時針)之旋轉藉由使第一遮光物22捲繞外滾輪50而使其縮回至毗鄰一相關聯建築物開口之一側或多側(諸如頂部側)之一位置,且外滾輪50沿一第二相反方向之旋轉使第一遮光物22跨越開口延伸(諸如至底部側)。 仍參考圖7至圖11,第二遮光物24可耦合至內滾輪48且可纏繞在內滾輪48上。第二遮光物24之一上部邊緣可附接至內滾輪48,如先前所論述。第二遮光物24可纏繞在滾輪單元46上或自滾輪單元46之一後側展開,其中滾輪單元46之後側定位在滾輪單元46之一前側與一相關聯建築物開口之一街側之間(在圖8至圖11中,滾輪單元46之後側係在右邊)。通常,內滾輪48沿一第一方向(在圖8至圖11中逆時針)之旋轉藉由使第二遮光物24捲繞內滾輪48而使其縮回至毗鄰一相關聯建築物開口之一側或多側(諸如頂部側)之一位置,且內滾輪48沿一第二相反方向之旋轉使第二遮光物24跨越開口延伸(諸如至底部側)。 下文參考圖1至圖5及圖7至圖11闡述覆蓋物之操作。如圖1及圖7中所展示,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處於完全縮回位置中且隱藏在頭部軌條14內。在此組態中(參見圖7),第二遮光物24完全纏繞在內滾輪48上且第一遮光物22完全纏繞在外滾輪50上。在某些實例中,第一底部軌條18嚙合頭部軌條14之一部分以界定一頂部限制止擋物。 為使第一遮光物22自頭部軌條14延伸,使用者可致動操作機構40以致使內滾輪48沿一延伸方向(在圖8至圖11中順時針)旋轉,此至少部分地由於第一底部軌條18之重量將一向下力施加至第一遮光物22而又致使外滾輪50沿一延伸方向(在圖8至圖11中順時針)旋轉。當第一遮光物22脫離外滾輪50之後部延伸時,外滾輪50通常與內滾輪48一致地旋轉。雙滾輪單元46通常沿使用者控制內滾輪48旋轉之方向旋轉。 參考圖2及圖8,第一遮光物22以一閉合或摺疊組態脫離外滾輪50之後部延伸,其中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係相對緊密在一起且葉片38以與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之一大致共面、相連關係垂直延伸。一旦第一遮光物22自外滾輪50實質上展開,外滾輪50沿延伸方向之繼續旋轉使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相對於彼此大體垂直移動以將葉片38自一閉合位置(圖2及圖8)移位至一打開位置(圖3及圖9)。第一底部軌條18之一後部分可比底部軌條18之一前部分加重多以促進葉片38之完全打開。 參考圖3及圖9,覆蓋物10經展示具有處於一完全延伸位置中之第一遮光物22,其中葉片38呈一打開或擴展組態。在此位置中,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水平間隔,在其間具有實質上水平延伸之葉片38,且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與外滾輪50之附接點62可安置於相同高度處。在圖9中,舉例而言,附接點62之位置可稱為處於4點鐘及8點鐘,且安置在彼此實質上相同之位準處。外滾輪50自圖9中所展示沿任一方向之旋轉致使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朝向彼此移動且葉片38重新定向為較垂直對準。 當第一遮光物22自外滾輪50完全展開時,外滾輪50中之槽76以可旋轉方式定向在頭部軌條14內以使得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軌條20可在內滾輪48沿延伸方向之進一步旋轉之後旋即垂直退出座81。當第二遮光物24中之張力由於內滾輪48沿延伸方向之繼續旋轉而減小時,座81與一相對垂直基底壁84 (參見圖10及圖11)之大體切線定向及大體垂直定位允許第二底部軌條20之重量使底部軌條20自外滾輪50離座。操作機構40可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合至內滾輪48之一制動器系統以限制第二遮光物24及因此第一遮光物22之不想要之向下移動。 為使第二遮光物24延伸,由使用者進一步致動操作機構40以使內滾輪48沿延伸方向旋轉。在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期間(參見圖4及圖10),外滾輪50及第一遮光物22可由於第一遮光物22之重量及第一底部軌條18之重量而保持固定,從而在不憑藉一強制鎖之情況下維持外滾輪50之旋轉位置。在某些實例中,如下文所論述,一強制鎖可用於在第一遮光物22之完全延伸之後旋即防止外滾輪50之旋轉。如圖10及圖11中所展示,在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期間,在外滾輪50中界定之槽76可經向後引導且可與內滾輪48及外滾輪50之旋轉軸52 (參見圖6)實質上水平對準。換言之,第二遮光物24可脫離內滾輪48及外滾輪50之後側部署。 在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期間,內滾輪48相對於外滾輪50旋轉,其中配件64及限制螺母68支撐內滾輪48之各別端。當內滾輪48沿延伸方向旋轉時,第二遮光物24自內滾輪48解開,此乃因其延伸穿過形成於外滾輪50中之槽76。內滾輪48沿延伸方向之旋轉使限制螺母68沿著限制螺絲66朝向底部限制止擋物移動。 參考圖5及圖11,覆蓋物10經展示具有兩者皆處於完全延伸位置中之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其中葉片38呈一打開或擴展組態。在此位置中,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水平間隔,在其間具有實質上水平延伸之葉片38。第二遮光物24可係一黑障遮光物且禁止光通過第二遮光物24及因此第一遮光物22。當第二遮光物24完全延伸(參見圖5及圖11)時,第二遮光物24可自第一遮光物22向後偏移,但可與第一遮光物22在長度及寬度上共同延伸地延伸。為控制通過第一遮光物22之光量,第二遮光物24可經收回至頭部軌條14中且纏繞在雙滾輪單元46之內滾輪48上。 當第二遮光物24處於完全延伸位置(最低延伸)中時,限制螺母68可定位在限制螺絲66 (參見圖6)上與形成於限制螺絲66上之一下限止擋物嚙合以防止內滾輪48之進一步旋轉。限制螺絲66亦可包含一上限止擋物以界定覆蓋物10之上限。另一選擇係,當第一遮光物22完全縮回時第一遮光物22之底部軌條18可嚙合頭部軌條14之一部分以用作覆蓋物10之上限止擋物。 在延伸程序期間之任何點處,使用者可停止操作機構40或逆轉操作機構40之方向以使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移動至一所要位置中。在包含一機動化覆蓋物10之實例中,可使用經預程式化命令來控制馬達44且因此控制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之位置。該等命令可指導馬達44將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移動至預定遮光物位置(諸如其中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完全縮回之一第一位置、其中第一遮光物22完全延伸且第二遮光物24完全縮回之一第二位置及其中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完全延伸之一第三位置)中。該等命令可藉由遠端控制單元46傳輸至馬達44。 與上文諸如通常跟隨圖8至圖11所闡述之延伸序列相比,可以反向次序完成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之縮回。在圖5及圖11中,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安置於完全延伸位置中。當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兩者皆處於完全延伸位置中時,限制螺母68 (參見圖6)可與可形成於限制螺絲66上之一下限止擋物嚙合。操作機構40自此位置之致動(諸如藉由操作元件42及/或馬達44)使限制螺母68遠離下限止擋物軸向移動且開始覆蓋物10之縮回程序。該縮回程序通常涉及致動操作機構40以首先使內滾輪48沿一縮回方向(在圖11中逆時針)旋轉以使第二遮光物24縮回,且當第二遮光物24完全縮回時,然後使外滾輪50沿一縮回方向(在圖11中逆時針)旋轉以使第一遮光物22縮回至外滾輪50上。下文進一步闡述此序列。 為使第二遮光物24自圖5及圖11之完全延伸位置縮回,使用者致動操作機構40以致使內滾輪48沿一縮回方向(在圖8至圖11中逆時針)旋轉,此又使第二遮光物24纏繞在內滾輪48上且沿著第一遮光物22之後薄片34之一後面向上升起第二底部軌條20。在第二遮光物24之縮回期間,內滾輪48相對於外滾輪50旋轉,其中配件64及限制螺母68支撐內滾輪48之各別端。當內滾輪48沿縮回方向旋轉時,第二遮光物24捲繞至內滾輪48上,此乃因其經拉動穿過形成於外滾輪50中之槽76。內滾輪48沿縮回方向之旋轉使限制螺母68沿著限制螺絲66朝向限制螺絲66之相反端移動。此外在第二遮光物24之縮回期間,第一遮光物22由於第一底部軌條18之重量及自外滾輪50懸掛之第一遮光物22之部分之重量作用於外滾輪50以禁止外滾輪50之旋轉而保持在完全延伸、打開位置中。此允許使用者使第二遮光物24在完全延伸位置與完全縮回位置之間移動而不影響第一遮光物22之位置或定向。 以反向次序參考圖9及圖10,當將第二遮光物24進一步收回至外滾輪50中時,第二底部軌條20變為牢固地定位在座81中。在底部軌條20嚙合外滾輪50之座81之後,旋即可透過第二遮光物24將操作機構40之驅動力轉移至外滾輪50。亦即,操作機構40可將一旋轉力施加至內滾輪48,又可在第二遮光物24之張力下透過底部軌條20在座81中之嚙合將該旋轉力施加至外滾輪50。參考圖8及圖9,當第二遮光物24完全纏繞至內滾輪48上且第二底部軌條20接納在外滾輪50之座81中時,可藉由操作機構40透過內滾輪48沿一縮回方向(在圖8及圖9中逆時針)之旋轉而沿相同縮回方向驅動外滾輪50。照此,當底部軌條20接納在座81中且藉由操作機構40將一縮回力(在圖8及圖9中逆時針)施加至內滾輪48時,外滾輪50通常連同內滾輪48一起旋轉。 參考圖8,當外滾輪50繼續沿縮回方向旋轉時,第一遮光物22纏繞在外滾輪50上。第一遮光物22在其纏繞在外滾輪50上時由於第一遮光物22之懸掛部分及底部軌條18之重量而在張力下。 當第一遮光物22完全縮回時,第一底部軌條18可嚙合頭部軌條14之一部分(諸如一對接面)以用作雙滾輪單元46之一頂部限制止擋物。預期可利用其他機構來界定頂部縮回位置,包含定位在限制螺絲66上之與底部限制止擋物相反之一頂部限制止擋物。舉例而言,一頂部限制止擋物可形成於限制螺絲66上且沿著螺絲66定位以使得螺母68在第一遮光物22之完全縮回之後旋即嚙合頂部限制止擋物。 如上文所闡釋,在使用者致動一單個操作元件42或一馬達44以用於使遮光物22、24兩者縮回之情況下發生第二遮光物24及然後第一遮光物22自完全延伸位置之縮回。限制螺絲66包含一足夠長度以允許限制螺母68沿著螺絲66自底部限制止擋物移動直至獲得頂部縮回位置為止。預期第一遮光物22可纏繞在外滾輪50上或自外滾輪50之前側展開。本文中所闡述之結構之隨附修改對促進如應用至一正面下降遮光物結構之雙滾輪遮光物技術之實施將係必要的。 覆蓋物可包含在第一遮光物22處於完全延伸位置中時限制外滾輪50之旋轉之一鎖機構,藉此確保第一遮光物22保持在完全延伸位置中且在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期間實質上不受內滾輪48之旋轉影響。該鎖機構可係可在限制外滾輪50之旋轉之一第一位置與准許外滾輪50之旋轉之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諸如樞轉、平移或其他適合移動)。在一項實例中,該鎖機構包含定位在外滾輪50外部之一鎖定部件,該鎖定部件沿著外滾輪50之一外周邊縱向平移且嚙合一止擋物以限制外滾輪50之旋轉。在另一實例中,該鎖機構包含定位在外滾輪50外部之一鎖定部件,該鎖定部件樞轉成與外滾輪50嚙合以限制外滾輪50之旋轉。 參考圖12至圖27,提供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該覆蓋物在第一遮光物22之完全延伸之後旋即使用一鎖機構來強制鎖定外滾輪之旋轉。除了一鎖機構及保持夾以外,圖12至圖27中所繪示之覆蓋物通常亦具有與圖1至圖11中所繪示之覆蓋物相同之特徵及操作。因此,圖1至圖11中所繪示之覆蓋物之特徵及操作之前述論述通常應被視為可適用於圖12至圖27中所繪示之覆蓋物,惟如以下論述中所述除外。圖12至圖27中所使用之參考數字通常對應於圖1至圖11中所使用之參考數字以反映類似零件及組件,惟參考數字增加一百除外。 參考圖12,覆蓋物110包含類似於下文與圖28至圖47一起所論述之可以樞轉方式移動之鎖機構在第一遮光物22處於完全延伸位置中時限制外滾輪50之旋轉的一可軸向移動之鎖機構186。可軸向移動之鎖機構186可包含一外殼187、軸頸支撐至外殼187之一可旋轉軸件188及與軸件188以螺紋方式嚙合且可沿著軸件188軸向行進之一螺母189。儘管可軸向移動之鎖機構186連同左端帽126b一起經繪示,但鎖機構186可連同右端帽126a一起使用。 參考圖12、圖16及圖18,外殼187可自左端帽126b懸伸且遠離左端帽126b沿著外滾輪150之一外周邊朝向右端帽126a軸向延伸。外殼187之一端187a可憑藉一扣件190以可移除方式連接至左端帽126b,且外殼187之一對置自由端187b可自外滾輪150側向向外定位。外殼187可與外滾輪150之周邊側向分開一足夠距離以便不干涉第一遮光物(未展示)纏繞在外滾輪150上或自外滾輪150展開。外殼187可與外滾輪150之周邊側向分開一均勻距離。 參考圖16、圖18、圖21及圖26,外殼187之對置端部分187a、187b可包含軸向延伸軸環191及自軸環191向外延伸之對接凸緣192。軸環191可包含界定接納可旋轉軸件188之一軸頸部分195之一軸件孔隙194的一內部壁193 (參見圖22及圖26),軸頸部分195以可旋轉方式抵靠內部壁193。軸環191之內部壁193亦可界定在將軸件188軸向插入至外殼187中或自外殼187移出軸件188期間准許可旋轉軸件188 (由其形成於可旋轉軸件188上之止擋物197)通過之一鍵孔196。對接凸緣192各自可界定經組態以接納將外殼187連接至一各別端帽126a、126b之一扣件190之一扣件孔隙(參見圖12、圖14、圖16、圖18及圖22)。外殼187之端部分187a、187b可係彼此之鏡影像以促進外殼187至左端帽126b或右端帽126a之互連。 繼續參考圖12、圖16、圖18、圖21及圖26,外殼187可包含使端部分187a、187b互連之一中間部分187c。中間部分187c可沿著外滾輪150之一外周邊以一側向間隔關係縱向延伸。外殼187之中間部分187c可包含各自橫跨外殼187之對置端部分187a、187b之間的距離之一基底198及一導軌199。外殼187之基底198可界定接近於端部分187a、187b之止擋物接納孔隙200以在軸件188相對於外殼187之旋轉期間准許軸件188止擋物之通過,藉此減小外殼187之橫向輪廓。外殼187之基底198亦可包含在端部分187a、187b之間縱向延伸之一加勁肋201,加勁肋201加勁外殼187且減小外殼187之中間部分187c之側向位移或屈曲。如圖27中所展示,加勁肋201可包含進一步增加縱向延伸肋201之剛度之至少一個橫向延伸扶壁202。 參考圖12、圖16至圖19、圖23及圖26,可軸向移動之鎖機構186之軸件188可自內滾輪148之一旋轉軸152偏移,但平行或實質上平行於旋轉軸152。軸件188可定位在外滾輪150外部且沿著外滾輪150之一外周邊以一間隔關係縱向延伸。軸件188可包含以可旋轉方式接納在外殼187之軸環191內之軸頸部分195。軸件188之軸頸部分195可包含減少軸環191之軸承表面193與軸件188之軸頸部分195之間的接觸區域(及因此摩擦)之凹入圓周區域。軸件188可包含在軸件188之軸頸部分195之間且在外殼187之軸環191之間延伸之一螺紋部分203。止擋物197可形成於軸件188上在軸件188之螺紋部分203之末端附近。止擋物197可自軸件188徑向向外延伸且可與形成於外殼187之基底198中之孔隙200軸向對準(參見圖21)以使得在軸件188相對於外殼187之旋轉期間止擋物197以可旋轉方式進入及退出孔隙200。一齒輪204可以不可旋轉方式附接至軸件188之一端且可界定用於相對於端帽126b側向定位齒輪(及因此軸件188)之一中心腔。 參考圖12、圖16、圖18及圖24至圖27,可軸向移動之鎖機構186之螺母189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外殼187內且在外殼187之中間部分187c內沿著軸件188軸向行進。螺母189鍵連接至外殼187以使得當軸件188旋轉時螺母189沿著軸件188平移而非圍繞軸件188旋轉。螺母189包含僅部分地圍繞軸件188延伸之一主體205且可稱為一半螺母189。在一替代設計中,螺母189可圍繞軸件188之整個圓周延伸。 參考圖24及圖25,螺母189包含自主體205向內突出且以螺紋方式嚙合軸件188之螺紋部分203之外部螺紋之一內部螺紋206。為維持螺紋之嚙合且限制螺母189圍繞軸件188之旋轉,螺母189可包含自螺母189之主體徑向向外突出之兩個縱向延伸翼207。翼207可包含軸向延伸鰭片208,軸向延伸鰭片208以可滑動方式接觸外殼187之基底198之對立面(參見圖27)且沿著外殼187之中間部分187c軸嚮導引螺母189同時減小螺母189與外殼187之間的接觸區域(及因此摩擦)。 翼207中之一者可界定至少部分地接納導軌199之一縱向延伸之槽208。如圖27中所展示,界定槽208之翼207之部分可以可滑動方式鄰接導軌199之不同側。照此,螺母189之翼207可實質上防止螺母189圍繞軸件188旋轉,藉此在軸件188相對於外殼187之旋轉期間促進螺母189沿著軸件188之平移。為側向加勁翼207,螺母189可包含自內部螺紋206向外定位且在翼207之間延伸之一橫向延伸肋209。在一替代設計中,螺母189及外殼187可包含各種其他對應鍵控結構以使得螺母189在軸件188相對於外殼187旋轉時沿著軸件188軸向行進。 如所闡述,軸件188相對於外殼187之旋轉通常使螺母189沿著軸件188軸向移動或平移。為限制螺母189之軸向範圍,軸件188可包含自軸件188之一周邊向外延伸之止擋物197。基於與螺母189接觸,止擋物197通常限制或限制螺母189相對於軸件188之平移,藉此限制或限制軸件188相對於外殼187之進一步旋轉。為確保螺母189與一各別止擋物197之間的一結實嚙合,螺母189可包含在螺母189到達對應於第一遮光物22之一完全延伸之一所要停止位置時與軸件188止擋物相互作用之一縱向延伸對接壁211。如圖24中所展示,對接壁211可形成於螺母189之內部螺紋206之一末端處。 另外或另一選擇係,螺母189之主體205 (其可類似一軸向延伸套筒)可鄰接外殼187之對接凸緣192以停止螺母189沿著軸件188之平移。螺母189之主體205可與軸件188之一外周邊徑向分開一足夠距離以准許軸件止擋物197在於軸件188與主體205之間界定之一環形空間中通過。軸件188及螺母189可分別包含兩個止擋物197及對接壁211以促進鎖機構186與右端帽126a或左端帽126b之互通性,藉此提供能夠適應左邊總成及右邊總成之一穩健設計。 參考圖15至圖17,可軸向移動之鎖機構186可包含定位在內滾輪148及外滾輪150外部之一齒輪機構或齒輪系213。齒輪機構或齒輪系213可包含以不可旋轉方式耦合至外滾輪150之一第一齒輪215、以不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軸件188之一第二齒輪204及與第一齒輪215及第二齒輪204相互咬合之一空轉齒輪217。空轉齒輪217可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在一安裝板219上,安裝板219包含自安裝板219 (參見圖17)朝向相關聯之端帽126軸向突出之定位器銷221。定位器銷221可接納在端帽126內以限制安裝板219相對於端帽126之旋轉。 可取決於遮光物部件之大小、重量或其他特性而變更齒輪機構213。在一項實例中,齒輪機構213提供第一齒輪215與第二齒輪204之間的一個三比一齒輪比。亦即,針對外滾輪150之每一旋轉,軸件188完成三轉。在一項實例中,軸件188之外部螺紋具有每英吋十六個螺紋(或一英吋之1/16之一節距)。通常,軸件188之螺紋部分203之長度相對於螺母189之操作範圍可係過大的以使得軸件188可適應諸多不同遮光物長度。因此,在某些實例中,螺母189在操作期間僅與可旋轉軸件188上之止擋物197中之一者相互作用且提供另一止擋物以使得鎖機構186可與右端帽126a或左端帽126b中之任一者一起使用。 參考圖15,齒輪機構213經繪示與左端帽126b相關聯。外部齒輪204、215、217由自左端帽126b軸向突出之短粗軸件以可旋轉方式支撐。空轉齒輪217自第一齒輪215向前定位,且第二齒輪204自空轉齒輪217向前定位,其中所有三個齒輪215、204、217毗鄰於端帽安置在同一平面中。空轉齒輪217自第一齒輪215向上定位,且第二齒輪204自空轉齒輪217向上定位。第一齒輪215及空轉齒輪217可接納在自端帽126b軸向突出之一邊223內。 參考圖13,提供頭部軌條組件之一部分分解圖(惟與關於圖6至圖11所展示及論述之彼等組件大體相同之右側組件除外)。該等組件包含一左端帽126b、附接至左端帽126b之一不可旋轉限制螺絲166、安裝至限制螺絲166之一軸承表面上且相對於該軸承表面旋轉之一左套管170b、在內部接納限制螺絲166之一部分(包含限制螺母168)且安裝至左套管170b及右套管170a之一凸台167上之一內滾輪148、在內部接納內滾輪148之一外滾輪150及附接至左端帽126b之可軸向移動之鎖機構186。 參考圖13、圖14、圖19及圖20,外滾輪150可包含一分裂殼體設計。特定而言,外滾輪150可包含第一殼體154及第二殼體156。為將第一殼體154及第二殼體156固定在一起且維持相對於彼此之一所要空間關係,外滾輪150之第一殼體154及第二殼體156各自可緊密地接納左套管170b及右套管170a之一軸向突出部172a、172b (參見圖14、圖18及圖19)。軸向突出部172a、172b可將外滾輪150耦合至套管170a、170b以使得外滾輪150及套管170a、170b圍繞外滾輪150之一旋轉軸152一致地旋轉。第一齒輪215可以不可旋轉方式固定至左套管170b相對於軸向突出部172a、172b之一對置面,藉此確保第一齒輪215與外滾輪150一致地旋轉。為將第一殼體154及第二殼體156進一步固定在一起,殼體154、156可藉由至少一個保持夾225夾緊在一起(圖12至圖13繪示兩個保持夾,儘管可視期望使用更多或更少夾子以將殼體牢固地扣接在一起)。如圖20中所展示,可圍繞第一殼體154及第二殼體156之一聯鎖區227有彈性地搭扣保持夾225。 參考圖20,第一殼體154之端部分158及第二殼體156之端部分160可彼此重疊且延伸至至少部分地由縱向延伸之唇部233、235界定之對應縱向延伸之接納通道229、231中。第一殼體154之唇部233可定位在第二殼體156之一末端縱向延伸之邊緣237內部,而第二殼體156之唇部235可定位在第一殼體154之一末端縱向延伸之邊緣239外部(儘管可翻轉此配置)。保持夾225可圍繞分別形成於第一殼體154及第二殼體156之聯鎖區中之外部掣子241、243有彈性地搭扣以將第一殼體154及第二殼體156夾緊在一起。 參考圖14及圖19,外滾輪150之分裂殼體設計界定在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及縮回期間准許第二遮光物24之通過之一縱向延伸槽176。當第一殼體154之邊緣部分158及第二殼體156之邊緣部分160聯鎖在一起時,第一殼體154及第二殼體156之對置或第二縱向延伸之末端邊緣部分178、180沿周邊彼此間隔開且界定縱向延伸槽176。第一殼體154及第二殼體156之對立第二末端邊緣部分158、160可彼此間隔一足夠距離以准許第二遮光物24之通過,然而防止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軌條20之通過。外滾輪150之功能與關於圖6至圖11所論述之功能大體相同且因此為了簡潔此處將不重複。 在覆蓋物之操作期間,當外滾輪150使第一遮光物22跨越建築物開口延伸時,第一齒輪215驅動空轉齒輪217,此又驅動第二齒輪204,此使螺母189沿著軸件188朝向一底部端位置軸向橫移。一旦螺母189到達底部端位置(其可由軸件188上之一止擋物197界定),螺母189即限制軸件188沿第一遮光物22之延伸方向之進一步旋轉,此又禁止外滾輪150沿延伸方向之進一步旋轉。在外滾輪150被限制沿延伸方向之進一步旋轉且第一遮光物22自外滾輪150之周邊展開之情況下,第二遮光物24可自內滾輪148展開、通過外滾輪150中之槽176且跨越建築物開口延伸。當內滾輪148在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期間旋轉時,內部限制螺母168與內滾輪148一致地旋轉且沿著限制螺絲166朝向形成於不可旋轉限制螺絲166上之一底部端止擋物軸向行進。內部限制螺母168通常在第二遮光物24跨越建築物開口完全延伸時接觸底部端止擋物以界定雙滾輪單元146之一底部止擋物。 在覆蓋物自一完全延伸位置之縮回期間,內滾輪148拉動第二遮光物24穿過在外滾輪150之殼體154、156之對置縱向延伸之邊緣部分178、180之間界定之槽176且使第二遮光物24纏繞在內滾輪148之一周邊上直至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軌條20抵靠外滾輪150之一外周邊落座為止。在第二遮光物24之縮回期間,第一遮光物22之底部軌條18之重量將套管170a、170b維持在一固定狀況中且因此內滾輪148相對於套管170a、170b及外滾輪150旋轉。 一旦落座,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軌條20即將旋轉力矩自內滾輪148轉移至外滾輪150,藉此使外滾輪150沿一縮回方向旋轉且使第一遮光物22纏繞在外滾輪150之一周邊上。內滾輪148及外滾輪150沿一縮回方向繼續旋轉直至第一遮光物22之底部軌條18接觸可與端帽126中之一者或兩者相關聯之一頂部限制止擋物為止,此時覆蓋物縮回至一完全縮回位置中。在內滾輪148沿縮回方向之旋轉期間,內部限制螺母168遠離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止擋物在內滾輪148內沿著不可旋轉限制螺絲166橫移。在外滾輪150沿縮回方向之旋轉期間,外部螺母189遠離第一遮光物22之底部止擋物沿著可旋轉軸件188橫移。 參考圖28至圖47,提供包含一可樞轉鎖機構之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除了可樞轉鎖機構及多件式外滾輪以外,圖28至圖47中所繪示之覆蓋物通常亦具有與圖6至圖27中所繪示之覆蓋物相同之特徵及操作。因此,圖6至圖27中所繪示之覆蓋物之特徵及操作之前述論述通常應被認為可適用於圖28至圖47中所繪示之覆蓋物,惟如以下論述中所述除外。圖28至圖47中所使用之參考數字通常對應於圖12至圖27中所使用之參考數字以反映類似零件及組件,惟參考數字增加一百除外。 參考圖28至圖34,內滾輪248係大體圓柱形形狀,且形成用於將第二遮光物24之頂部邊緣固定至其之一保持部件。如上文所述,內滾輪248定位在外滾輪250內側以界定雙滾輪單元,且在此實例中滾輪248、250兩者係圍繞同一旋轉軸252共同延伸的。第二遮光物24之一上部邊緣附接至內滾輪248,且第二遮光物24之一下部邊緣接納在形成於第二底部軌條220中之一槽中,且藉由定位在形成於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邊緣上之一摺邊中之一插入件282固持在該槽中。其他附接結構可用於將底部軌條220附接至第二遮光物24。 繼續圖28至圖34,第二底部軌條220係具有相對高質量且界定沿著其長度延展以接納並保持(如上文所述)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邊緣之一槽的一伸長部件。第二底部軌條220具有一大體三角形剖面,其之一部分大體匹配形成於外滾輪250上之座281之形狀以在第二遮光物24處於縮回位置中時與其符合。一致動器邊247在第二軌條220之一端處經界定,且嚙合鎖機構286以將鎖機構286自外滾輪250解嚙合,如下文更詳細地闡述。 在此實例中外滾輪250係大體圓柱形,且在其圓周壁中界定數個特徵。外滾輪250界定外滾輪250圍繞其旋轉且內滾輪248亦圍繞其共同延伸地定位之一縱向中心軸252。形成一對通道262以接納並固定第一遮光物22之頂部邊緣,其中插入件264各自定位在形成於頂部邊緣中之每一者上之一摺邊中,插入件264用於將頂部邊緣保持在各別通道262中。一錨凹槽245沿著外滾輪250之長度形成以用於接納一滾輪鎖軸承,如下文所闡述。一槽276沿著外滾輪250之長度形成且與外滾輪250之可稱為一管之內部連通。一凹入座281形成於槽276之任一側上。第二遮光物24穿過槽276延伸且縮回,且當處於完全縮回位置中時,第二底部軌條220接納在座281中且出於諸多目的中之至少一者巢嵌於其中,如下文所闡述。槽276定位在外滾輪250上以便在第一遮光物22處於其延伸位置及葉片打開組態中時位於兩個通道262上面及毗鄰於兩個通道262之最後部處。 參考圖28、圖29、圖46及圖47,雙滾輪單元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在右端帽226a與左端帽226b之間,且操作機構240與內滾輪管248以可操作方式相關聯以致使其旋轉。操作機構240錨定至右端帽226a且在一項實例中由如上文所述之操作元件242致動。在一項實例中,操作機構240可包含通常在窗覆蓋應用中利用之一行星齒輪驅動。操作機構240可包含由操作機構240致動之一內部配件264。配件264經定大小以接納在內滾輪248內,且緊緊地嚙合內滾輪248之內壁。當藉由操作機構240驅動配件時內滾輪248由內部配件264驅動旋轉。外滾輪250之敞開右端接納一右端滾輪帽270a,右端滾輪帽270a包含具有以可旋轉方式接納形成於操作機構240之外殼上之一軸向軸承表面之一軸向延伸軸環的一中心孔隙。當外滾輪250旋轉時軸承表面在其旋轉時支撐右端滾輪帽270a。內滾輪248以可旋轉方式接納在軸環上。軸環在其由操作機構240驅動以旋轉時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內管248之右端。 如圖46中所展示,分別內滾輪248之右端248a與外滾輪250之右端250a可彼此對準,且第二遮光物24之一右側邊緣24a可與滾輪248、250之右端248a、250a對準。如圖47中所展示,分別內滾輪248之左端248b及外滾輪250之左端250b可彼此對準,且第二遮光物24之一左側邊緣24b可與滾輪248、250之左端248b、250b對準。第一遮光物22可纏繞在外滾輪250上,且第一遮光物22之邊緣可與滾輪248、250之端及第二遮光物24之邊緣對準。滾輪248、250之端與遮光物22、24之邊緣之對準可減小或消除在遮光物之邊緣與建築物開口之對應側之間之光間隙。 當第二遮光物24完全縮回至內滾輪248上且第二端軌條220接納在外管250之座281中時外滾輪250由內滾輪248驅動旋轉。在此狀況中,當內滾輪248旋轉時,第二遮光物24拉緊第二端軌條220,此又在第二端軌條220與座281之間的介面處將一力施加至外滾輪250。因此致使外滾輪250連同內滾輪248一起旋轉。外滾輪250不連同內滾輪248旋轉,除非第二遮光物24圍繞內滾輪248完全縮回。如上文所述,可藉由一操作元件242致動操作機構240以使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延伸或縮回(如使用者所期望)。用於在致動操作元件242之後旋即致使內滾輪管248旋轉之諸多類型之機構係可接受的。 繼續圖28及圖29,一限制螺絲266定位在內滾輪248內側,且藉由一螺絲以可操作方式固定至左端帽226b。限制螺絲266不旋轉。一限制螺母268與限制螺絲266以螺紋方式嚙合,且以可旋轉方式鍵連接至內滾輪248之內側,鍵結構允許限制螺母268沿著內滾輪248之長度之移動。當內滾輪248旋轉時,限制螺母268沿著螺紋限制軸件266移動,且嚙合界定第二遮光物24之最底部延伸位置之一限制止擋物(參見圖5)。在此實例中,第一遮光物22之縮回位置由第一遮光物22完全地纏繞在外滾輪250上來界定。在某些實例中,第一底部軌條18嚙合頭部軌條14之一部分以界定此位置。另一選擇係或另外,雖然在此實例中未使用限制螺絲266上之一頂部限制止擋物,但若期望則可在限制螺絲266上採用一個頂部限制止擋物。如圖28、圖29及圖47中最佳所見之左端帽226b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內滾輪248及外滾輪250。 參考圖28、圖29及圖40,一樞轉托架249附接至左端帽226b之內側表面且界定一在中心定位之環形凸台251及朝向右端帽226a延伸之一柱253,柱253用作滾輪鎖255以可樞轉方式安裝於其上之一軸。樞轉托架249上之環形凸台251以可旋轉方式接納在左外滾輪帽270b之中心孔隙中,左外滾輪帽270b自身接納在外滾輪250之敞開左端中。一軸環自圍繞帽270b之中心孔隙軸向延伸,且用作外滾輪250與左端托架之間的相對旋轉之一軸承表面。內滾輪248之敞開左端以可旋轉方式接納在軸環之外表面上,該外表面用作滾輪248相對於軸環之旋轉之一軸承表面,該旋轉係在透過操作機構240進行之選擇性控制下。 如圖28、圖29、圖38及圖39中所展示之滾輪鎖255以可樞轉方式附接至樞轉托架249上之柱253 (參見圖40及圖41)上,且藉由一扣件257 (參見圖41)固定至其。滾輪鎖255可圍繞由柱253界定之軸相對於樞轉托架249樞轉。一彈簧部件259 (參見圖43)圍繞樞轉托架249之柱253定位,彈簧259具有兩個支腿,其中之一者嚙合滾輪鎖255以將滾輪鎖255加偏壓為與外滾輪250之外表面嚙合,且另一支腿以可操作方式嚙合左端帽226b之一部分。 參考圖38及圖39,滾輪鎖255包含具有一上部支腿265及一下部支腿267自其延伸之一中心主體263之一框架板261,每一支腿265、267位於與中心主體263相同之平面中。上部支腿265及下部支腿267以接近直角延伸至彼此,且預期考量到特定用法之幾何形狀可視需要調整此相對定位。下部支腿267之端包含自板261朝向相反端帽正交延伸之一銷269,銷269具有一圓柱形形狀且係相對短的。舉例而言,銷269不延伸遠得足以干涉滾輪250之旋轉。銷269之長度及形狀促進銷269與第二端軌條220上之致動器邊247之間的移動嚙合,如下文所闡述。 繼續參考圖38及圖39,上部支腿265之端以可旋轉方式支撐自上部支腿265朝向相反端帽226a正交延伸之一相對長圓柱形軸承271。軸承271藉由自中心板261以一角度延伸之一臂273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在其相反端處。臂273僅自一頂部側支撐軸承271之遠端,且不延伸多得超過軸承271之中心。此組態使軸承271之下部部分沿著其長度不受阻礙且能夠接納在形成於外滾輪250中之錨凹槽245中,而且嚙合外滾輪250之外表面且沿著其表面騎行,如下文進一步闡述。 下文主要參考圖30至圖34闡述覆蓋物之一項實例之操作。如圖30中所展示,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兩者皆處於延伸位置中,且葉片38呈一打開組態。簡短參考圖30,第一遮光物22可耦合至外滾輪250且可纏繞在外滾輪42上。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中之每一者之一上部邊緣可耦合至一向內引導、縱向延伸壓蓋或肋275。壓蓋275可界定透過外滾輪250之一周邊敞開之一內部腔262。遮光物22可纏繞在滾輪250上或自滾輪250之一後側展開,其中滾輪250之後側定位在滾輪250之一前側與一相關聯建築物開口之一街側之間(在圖30,滾輪之後側係在右邊)。通常,滾輪250沿一第一方向(在圖30中逆時針)之旋轉藉由使遮光物22捲繞外滾輪250而使遮光物22縮回至毗鄰一相關聯建築物開口之一側或多側(諸如頂部側)之一位置且滾輪250沿一第二相反方向之旋轉可使遮光物22跨越開口延伸(諸如至底部側)。 藉由將第一遮光物22之後薄片30及前薄片34與外滾輪250之嚙合點262定位在同一高度而將第一遮光物22維持在此打開位置中。舉例而言,在圖30中,此等附接點262之位置可稱為處於4點鐘及8點鐘,此將該等附接點放在靠近彼此相同之位準處。若使外滾輪250自圖30中所展示旋轉任一方向,則前薄片30及後薄片34將朝向另一者移動且葉片38將重新定向為較垂直對準。 在其中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兩者皆處於完全延伸位置處之此位置處,限制螺母268 (通常參見圖28及圖29)與下限嚙合。操作機構240自此位置之致動(諸如藉由操作元件242)開始使第二遮光物24縮回至頭部軌條14中。操作機構240首先使內滾輪248沿圖30中之一逆時針方向旋轉以使第二遮光物24縮回,且當第二遮光物24完全縮回時,然後致動外滾輪250以使第一遮光物22縮回至外滾輪250上。本文中及下文進一步闡述此序列。 如上文所述,且仍參考圖30,內滾輪248定位在外滾輪250內以界定雙滾輪單元246。外滾輪250界定由具有一圓形形狀之外滾輪250之部分(諸如自9點鐘至2點鐘)界定之一旋轉軸252。內滾輪248經定位以便與外滾輪250共同延伸或圍繞與外滾輪250相同之軸252係同心的。 在第二遮光物24之縮回期間,內滾輪248相對於外滾輪250旋轉,其中左滾輪端帽270b及右滾輪端帽270a中之對置軸環支撐內滾輪248之各別端。外滾輪250藉由滾輪鎖255相對於內滾輪248固持在固定旋轉位置中。滾輪鎖255經定向以使得軸承271由彈簧259加偏壓以接納在錨凹槽245中(參見圖28至圖30)。軸承271之此位置禁止外滾輪250之旋轉。當內滾輪248沿縮回方向旋轉時,第二遮光物24捲繞至內滾輪248上,此乃因其經拉動穿過形成於外滾輪250中之槽276。此縮回旋轉使限制螺母268沿著限制螺絲266朝向限制螺絲266之相反端移動。 第二遮光物24延伸穿過之槽276及用於接納第二端軌條220之座281定位在外滾輪250之圓周上在第一遮光物22之後薄片34之附接點262上面。此在圖30中可稱為3點鐘。槽276由形成於座281中之對置自由邊緣界定。座281係沿著槽276之長度形成之一凹部,且包含界定座281在外滾輪250之圓周上之邊界之兩個外邊緣。如圖30中所定向之凹部之形狀整體上係稍微有角的,其中一大體垂直定向之基底壁284允許第二底部軌條220與外滾輪250之間的一相對垂直切線嚙合及解嚙合。當在縮回期間垂直向上拉動第二底部軌條220且使其進入座281時,座281及槽276在外滾輪250之圓周上之最遠後部位置附近之位置連同座281之形狀允許第二底部軌條220之穩當接納(參見圖31及圖32)。 座281之形狀及其在外滾輪250上之定向促進第二底部軌條220自座281之平滑且可預測解嚙合以開始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自圖32中所展示之位置)。座281之形狀及定向允許底部軌條220垂直退出座281,此利用相對重之底部軌條220上之重力。外滾輪250上之座281之大體切線定向在此方面起到幫助。參考圖35,上部壁277a自凹部之頂部邊緣向下且徑向向內延伸至一唇部277b,唇部277b直接向下延伸至一上部自由邊緣277c。座281之此部分係最深的(如自圓周朝向外滾輪之中心所量測)。下部壁279a以一淺角自凹部之底部邊緣向上且向內延伸,且過渡至界定槽276之下部自由邊緣279c之一唇部279b。下部壁279a係相對垂直的,且結合上部唇部277b保持如此平坦。槽276之下部自由邊緣279c係彎曲或圓的以在第二遮光物24縮回至內滾輪248上時允許第二遮光物24在此特徵上方之平滑行進。 第二底部軌條220在座281中之穩當嚙合有助於滾輪鎖255之一致致動以將軸承271自錨凹槽245解嚙合。參考圖31,當第二遮光物24幾乎完全地捲繞內滾輪248時,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軌條220嚙合滾輪鎖255以將滾輪鎖255自外滾輪250之外側解嚙合。圖31及圖35中以虛線展示第二底部軌條220。在此位置處,自第二底部軌條220之端軸向延伸之致動器邊247接觸形成於滾輪鎖255之下部支腿267上之銷269。當第二底部軌條220藉由使第二遮光物24縮回而經拉動至座281中時,致動器邊247使銷269相對於柱253之樞轉軸移動。銷269相對於內滾輪248徑向向內移動,且相對於滾輪鎖255之樞轉軸圓周移動。滾輪鎖255圍繞柱253之移動使上部臂265移動,此開始軸承271向上之移動及與錨凹槽245之解開嚙合,此使外滾輪250自由旋轉(參見圖32、圖36及圖43)。 如圖42及圖43中所展示,致動器邊247脫離毗鄰滾輪鎖255之第二底部軌條220之端延伸。參考圖44及圖45,邊247係在此實例中符合第二底部軌條220之底部側之彎曲形狀之一薄彎曲元件。邊247沿著與第二底部軌條220之底部側一致之一尺寸彎曲,且遠離第二底部軌條220軸向延伸。如圖43中最佳所見,邊247延伸足以嚙合滾輪鎖255上之銷269之一距離但不接觸滾輪鎖255之中心板261。鰭片247之內側凹形表面嚙合銷269之圓形外表面。當使第二底部軌條220進一步縮回時,銷269及鰭片247維持一滑動嚙合。第二端軌條220之此進一步移動致使滾輪鎖255圍繞柱253之樞轉軸進一步樞轉且因此使滾輪鎖軸承271移動離開錨凹槽245。 參考圖32及圖36,當將第二遮光物24進一步收回至外滾輪250中時,底部軌條220變為牢固地定位在座281中且鰭片247使銷269向內移動一足夠量以將軸承271自錨凹槽245完全移除,此使外滾輪250自由旋轉。操作機構240之進一步致動在第二遮光物24之張力下透過底部軌條220在座281中之嚙合將內滾輪248之旋轉運動施加至外滾輪250。此嚙合致使外滾輪250連同內滾輪248之旋轉一起旋轉。當外滾輪250開始沿縮回方向旋轉時,第二底部軌條220上之致動器邊247自滾輪鎖255上之銷269解嚙合。參考圖33及圖37,在釋放之後滾輪鎖255旋即由彈簧259加偏壓以致使軸承271在遠離錨凹槽245間隔之一圓周位置處接觸外滾輪250之外表面。 參考圖34,當外滾輪250繼續沿縮回方向旋轉時,第一遮光物22纏繞在外滾輪250上,從而覆蓋錨凹槽245。當滾輪鎖軸承271在錨凹槽245附近(當外滾輪250繼續旋轉時)時,滾輪鎖軸承271藉由在橫跨凹槽245之第一遮光物22上騎行而越過凹槽245。第一遮光物22在其纏繞在外滾輪250上時在張力下,因此使在凹槽245上方延伸之遮光物22之橫跨為相對拉緊的。當第一遮光物22之僅一單個纏繞定位在錨凹槽245上方時軸承271可稍微按壓至錨凹槽245中,但在另一完整旋轉之後軸承271在纏繞在外滾輪250上之第一遮光物22之表面上方騎行而不具有來自錨凹槽245之干擾。 當第一遮光物22繼續縮回時,其纏繞在外滾輪250上多次,且滾輪鎖軸承271繼續在遮光物22之外表面上騎行。當第一底部軌條18接觸頭部軌條外殼上之一對接面時雙滾輪單元246到達頂部縮回位置,舉例而言。預期可利用其他機構來界定頂部縮回位置,包含定位在限制螺絲266上之與底部限制止擋物相反之一頂部限制止擋物。如上文所闡釋,可在使用者致動一個操作元件(手動或自動)以用於使遮光物22、24兩者縮回之情況下發生第二遮光物24及第一遮光物22自完全延伸位置之縮回。限制螺絲266係為足夠長度以允許限制螺母268自底部限制止擋物移動直至獲得頂部縮回位置為止。 以如上文諸如通常跟隨圖34至圖30所闡述之反向次序完成第一遮光物22及第二遮光物24之延伸(若期望)。此允許使用者選擇僅使第一遮光物22延伸還是亦使第二遮光物24延伸(在完全縮回與完全延伸之間)。在第一遮光物22之延伸期間,使用者致動操作機構240以致使內滾輪248沿一延伸方向(在圖34至圖30中順時針)旋轉,此又致使外滾輪250沿一延伸方向旋轉。在此實例中,雙滾輪單元246沿使用者控制內滾輪248旋轉之方向旋轉。當第一遮光物22脫離外滾輪250之後部延伸時,滾輪鎖軸承271在外滾輪250之外表面上騎行直至第一遮光物22幾乎完全延伸為止。此時,曝露外滾輪250之外表面。 當外滾輪250繼續旋轉時,滾輪鎖軸承271在外滾輪250之外表面上騎行直至其與錨凹槽245相遇為止。軸承271由彈簧259向下加偏壓以定位在凹槽245中且禁止外滾輪250之旋轉且允許內滾輪248之繼續旋轉(若使用者期望)。由於沿對抗外滾輪250之外表面之一方向加偏壓於滾輪鎖255,因此軸承271在不具有進一步推進之情況下移動至錨凹槽245中。此時第一遮光物22跨越開口處於其最多延伸位置處。預期在此等實例中可藉由除一彈簧259以外之構件加偏壓於滾輪鎖255。舉例而言,滾輪鎖255之頂部臂273可經加重以使得滾輪鎖255在頂部臂273之重量下視期望自動樞轉。在使用一彈簧259之情況下,其可係一金屬絲彈簧、螺旋彈簧、彈性材料彈簧(諸如橡膠、橡筋及/或塑膠)或諸如此類。 當滾輪鎖255之軸承271落座在錨凹槽245中時,外滾輪250中之槽276以可旋轉方式定向在頭部軌條14內以使得當第二遮光物24中之張力藉由操作系統240減小時第二遮光物24之底部軌條220可垂直退出座281。座281與一相對垂直基底壁284之大體切線定向及大體垂直定位允許當在縮回位置中釋放第二遮光物24中之張力時第二底部軌條220之重量對於自座281提取底部軌條220係有效的。然而,若使用者不意欲使第二遮光物24延伸,則第二遮光物24可保持縮回。操作機構240可包含一制動器系統以限制第二遮光物24或第一遮光物22之不想要之向下移動。 為使第二遮光物24延伸,將操作系統240進一步致動至如使用者所期望之位準。當使用者使第二遮光物24延伸至最低位置(最大延伸)時,限制螺母268定位在限制螺絲266上與下限止擋物嚙合。因此可利用一單個限制螺絲266來界定附接至外滾輪250之縮回第一遮光物22之上限,且界定附接至內滾輪248之延伸第二遮光物24之下限。 預期圖30至圖34之第一遮光物22 (其可與圖1至圖5中所展示之第一遮光物相同或不同)可纏繞在外滾輪250上或自外滾輪250之前側展開。本文中所闡述之結構之隨附修改對於促進如應用至一正面下降遮光物結構之雙滾輪遮光物技術之實施將係必要的。亦預期,可在頭部軌條之右端上與右端帽226a結合採用滾輪鎖機構及對其進行操作必要之隨附元件,連同在頭部軌條之左端上之一滾輪鎖機構一起或其自身。此外,第二底部軌條220可具有在其任一端上之一致動邊247。 前述說明具有廣泛應用。雖然所提供之實例闡述一剪影類型遮光物及一黑障類型遮光物,但應瞭解本文中所揭示之概念可同樣適用於諸多類型之遮光物。因此,對任何實施例之論述僅意欲係闡釋性的而非意欲建議包含申請專利範圍之本發明之範疇限於此等實例。換言之,雖然已在本文中詳細闡述本發明之說明性實施例,但應理解,可另外不同地體現及採用該等發明性概念,且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意欲理解為包含此等變化形式,惟受先前技術限制的除外。 前述論述已出於圖解說明及闡述目的經呈現且意欲將本發明限於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種形式。舉例而言,出於簡單化發明之目的而在一或多項態樣、實施例或組態中將本發明之各種特徵分組在一起。然而,應理解可在交替態樣、實施例或組態中組合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實施例或組態之各種特徵。此外,以下申請專利範圍藉由此引用方式據此併入此實施方式中,其中每一請求項獨立作為本發明之一單獨實施例。 如本文中使用之片語「至少一者」、「一或多者」及「及/或」係在操作上為連接詞及反意連接詞兩者之開放式表達。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一(a或an)」係指彼實體中之一或多者。照此,術語「一(a或an)」、「一或多者」及「至少一者」可在本文中互換使用。 所有方向性參考(例如,近端、遠端、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邊、右邊、側向、縱向、前部、後部、頂部、底部、上面、下面、垂直、水平、徑向、軸向、順時針及逆時針)僅出於識別之目的而使用以有助於讀者對本發明之理解,且並不形成(特定而言)如對本發明之位置、定向或使用之限制。除非另外指示,否則連接參考(例如,附接、耦合、連接及接合)欲廣泛地解釋且可包含一元件集合之間的中間部件及元件之間的相對移動。照此,連接參考未必推斷兩個元件直接連接及彼此呈固定關係。識別參考(例如,主要、次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並非意欲暗示重要性或優先權,而是用於將特徵彼此區分開。圖式僅出於圖解說明之目的且隨附圖式中所反映之尺寸、位置、次序及相對大小可變化。
10‧‧‧可縮回覆蓋物/覆蓋物/機動化覆蓋物 14‧‧‧頭部軌條 18‧‧‧第一底部軌條/底部軌條 20‧‧‧第二底部軌條/底部軌條/相對重之底部軌條 22‧‧‧第一遮光物/遮光物 24‧‧‧第二遮光物/遮光物 24a‧‧‧右側邊緣 24b‧‧‧左側邊緣 26a‧‧‧端帽/右端帽 26b‧‧‧端帽/左端帽 30‧‧‧前薄片/薄片 34‧‧‧後薄片/薄片 38‧‧‧水平延伸垂直間隔之撓性葉片/葉片 40‧‧‧驅動或操作機構/操作機構/操作元件 42‧‧‧操作元件 44‧‧‧電動馬達/馬達 46‧‧‧遠端控制單元/雙滾輪單元/滾輪單元 48‧‧‧內滾輪/滾輪 50‧‧‧外滾輪/滾輪 52‧‧‧旋轉軸/縱向延伸凹部 54‧‧‧第一殼體/殼體 56‧‧‧第二殼體/殼體 58‧‧‧縱向延伸邊緣部分/第一端部分/端部分 60‧‧‧縱向延伸邊緣部分/第一端部分 62‧‧‧通道/附接點 64‧‧‧插入件/內部配件/配件 66‧‧‧限制螺絲/螺紋限制螺絲/螺絲 68‧‧‧限制螺母/螺母 70a‧‧‧右套管/套管 70b‧‧‧左套管/套管 72a‧‧‧突出部/軸向突出部 72b‧‧‧突出部/軸向突出部 74‧‧‧架子 76‧‧‧槽 78‧‧‧第二縱向延伸邊緣部分/第二邊緣部分/邊緣部分 80‧‧‧第二縱向延伸邊緣部分/第二邊緣部分/邊緣部分 81‧‧‧座/凹入座 82‧‧‧插入件 84‧‧‧大體垂直定向之基底壁/基底壁/相對垂直基底壁 110‧‧‧覆蓋物 126a‧‧‧右端帽/端帽 126b‧‧‧左端帽/端帽 146‧‧‧雙滾輪單元 148‧‧‧內滾輪 150‧‧‧外滾輪 152‧‧‧旋轉軸 154‧‧‧第一殼體/殼體 156‧‧‧第二殼體/殼體 158‧‧‧端部分/邊緣部分/第二末端邊緣部分 160‧‧‧端部分/邊緣部分/第二末端邊緣部分 166‧‧‧不可旋轉限制螺絲/限制螺絲 167‧‧‧凸台 168‧‧‧限制螺母/內部限制螺母 170a‧‧‧右套管/套管 170b‧‧‧左套管/套管 172a‧‧‧軸向突出部 172b‧‧‧軸向突出部 176‧‧‧縱向延伸槽/槽 178‧‧‧末端邊緣部分/邊緣部分 180‧‧‧末端邊緣部分/邊緣部分 186‧‧‧可軸向移動之鎖機構/鎖機構 187‧‧‧外殼 187a‧‧‧端/端部分 187b‧‧‧自由端/端部分 187c‧‧‧中間部分 188‧‧‧可旋轉軸件/軸件 189‧‧‧螺母/半螺母/外部螺母 190‧‧‧扣件 191‧‧‧軸向延伸軸環/軸環 192‧‧‧對接凸緣 193‧‧‧內部壁/軸承表面 194‧‧‧軸件孔隙 195‧‧‧軸頸部分 196‧‧‧鍵孔 197‧‧‧止擋物/周邊向外延伸之止擋物/軸件止擋物 198‧‧‧基底 199‧‧‧導軌 200‧‧‧孔隙/止擋物接收孔隙 201‧‧‧加勁肋/縱向延伸肋 202‧‧‧橫向延伸之扶壁 203‧‧‧螺紋部分 204‧‧‧齒輪/第二齒輪/外部齒輪 205‧‧‧主體 206‧‧‧內部螺紋 207‧‧‧縱向延伸翼/翼 208‧‧‧軸向延伸鰭片/槽 209‧‧‧橫向延伸肋 211‧‧‧縱向延伸對接壁/對接壁 213‧‧‧齒輪機構/齒輪系 215‧‧‧第一齒輪/外部齒輪/齒輪 217‧‧‧空轉齒輪/外部齒輪/齒輪 219‧‧‧安裝板 220‧‧‧第二底部軌條/底部軌條/第二軌條/第二端軌條/相對重之底部軌條 221‧‧‧定位器銷 223‧‧‧邊 225‧‧‧保持夾 226a‧‧‧右端帽/端帽 226b‧‧‧左端帽 227‧‧‧聯鎖區 229‧‧‧接收通道 231‧‧‧接收通道 233‧‧‧縱向延伸之唇部/唇部 235‧‧‧縱向延伸之唇部/唇部 237‧‧‧末端縱向延伸之邊緣 239‧‧‧末端縱向延伸之邊緣 240‧‧‧操作機構/操作系統 241‧‧‧外部掣子 242‧‧‧操作元件 243‧‧‧外部掣子 245‧‧‧錨凹槽/凹槽 246‧‧‧雙滾輪單元 247‧‧‧致動器邊/邊/鰭片 248‧‧‧內滾輪/滾輪/內滾輪管/內管 248a‧‧‧右端 248b‧‧‧左端 249‧‧‧樞轉托架 250‧‧‧外滾輪/滾輪/外管 250a‧‧‧右端 250b‧‧‧左端 251‧‧‧在中心定位之環形凸台 252‧‧‧旋轉軸/縱向中心軸/軸 253‧‧‧柱 255‧‧‧滾輪鎖 257‧‧‧扣件 259‧‧‧彈簧/彈簧部件 261‧‧‧框架板/板/中心板 262‧‧‧通道/內部腔/嚙合點/附接點 263‧‧‧中心主體 264‧‧‧內部配件/配件/插入件 265‧‧‧上部支腿/支腿/上部臂 266‧‧‧限制螺絲/螺紋限制軸件 267‧‧‧下部支腿/支腿 268‧‧‧限制螺母 269‧‧‧銷 270a‧‧‧右端滾輪帽 270b‧‧‧左外滾輪帽/帽 271‧‧‧相對長圓柱形軸承/軸承/滾輪鎖軸承 273‧‧‧臂/頂部臂 275‧‧‧壓蓋/肋 276‧‧‧槽 277a‧‧‧上部壁 277b‧‧‧唇部/上部唇部 277c‧‧‧上部自由邊緣 279a‧‧‧下部壁 279b‧‧‧唇部 279c‧‧‧下部自由邊緣 281‧‧‧座/凹入座 284‧‧‧大體垂直定向之基底壁/相對垂直基底壁 286‧‧‧鎖機構 7-7‧‧‧線 8-8‧‧‧線 9-9‧‧‧線 10-10‧‧‧線 11-11‧‧‧線 14-14‧‧‧線 27-27‧‧‧線 30-30‧‧‧線 31-31‧‧‧線 34-34‧‧‧線
併入此說明書並構成此說明書之一部分之附圖圖解說明本發明之實例,並與上文所給之一般闡述及下文所給之詳細闡述一起用於闡釋本發明之原理。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其中第一遮光物及第二遮光物處於完全縮回位置中之一覆蓋物之一等角視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其中一第一遮光物處於一部分延伸位置中且一第二遮光物處於一完全縮回位置中之圖1之覆蓋物之一等角視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其中一第一遮光物處於一完全延伸位置中且一第二遮光物處於一完全縮回位置中之圖1之覆蓋物之一等角視圖。 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其中一第一遮光物處於一完全延伸位置中且一第二遮光物處於一部分延伸位置中之圖1之覆蓋物之一等角視圖。 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其中第一遮光物及第二遮光物處於完全延伸位置中之圖1之覆蓋物之一等角視圖。 圖6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一覆蓋物之頭部軌條組件之一等角部分分解圖。為清楚起見而未展示該頭部軌條封蓋以及第一遮光物及第二遮光物。 圖7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6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1之線7-7截取之一覆蓋物之一縱向剖面圖。 圖8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6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2之線8-8截取之一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 圖9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6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3之線9-9截取之一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 圖10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6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4之線10-10截取之一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 圖11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6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5之線11-11截取之一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 圖12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一覆蓋物之頭部軌條組件之一等角視圖。為清楚起見而未展示頭部軌條封蓋。 圖13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12之頭部軌條組件之一等角部分分解圖。 圖14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沿著圖12之線14-14截取之圖12之頭部軌條組件之一橫向剖面圖。 圖15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12之頭部軌條組件中之某些組件之一側視立面圖,其繪示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在一覆蓋物之一端帽上之三個相互咬合之齒輪。 圖16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12之頭部軌條組件之一鎖機構之一等角視圖。 圖17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16之鎖機構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18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16之鎖機構之另一等角視圖。 圖19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附接至圖16之鎖機構之一雙滾輪單元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20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在圖19之雙滾輪單元之一外滾輪之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之間的一鎖定介面之一詳細視圖。 圖21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16之鎖機構之一外殼之一前視立面圖。 圖22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21之外殼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23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16之鎖機構之一軸件。 圖24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16之鎖機構之一螺母之一等角視圖。 圖25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24之螺母之另一等角視圖。 圖26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在圖21之外殼中之圖23之軸件及以螺紋方式安裝至該軸件上之圖24之螺母之一前視立面圖,其中外殼及螺母以縱向剖面展示。 圖27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沿著圖26之線27-27截取之圖26之外殼、螺母及軸件之一橫向剖面圖。 圖28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一覆蓋物之頭部軌條組件之一等角部分分解圖。為清楚起見而未展示頭部軌條封蓋及第二遮光物。 圖29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之另一等角部分分解圖。 圖30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5之線30-30截取之一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 圖31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3之線31-31截取之一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 圖32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31之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其中一底部軌條抵靠外滾輪落座且一鎖機構自外滾輪離座。 圖33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32之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其中外滾輪相對於圖32中之外滾輪之位置逆時針旋轉。 圖34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4之線34-34截取之一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 圖35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31之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其中為清楚起見而移除內滾輪及第二遮光物。 圖36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32之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其中為清楚起見而移除內滾輪及第二遮光物。 圖37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33之覆蓋物之一橫向剖面圖,其中為清楚起見而移除內滾輪及第二遮光物。 圖38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之一鎖機構之一等角視圖。 圖39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38之鎖機構之另一等角視圖。 圖40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之一托架之一等角視圖。 圖41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以可旋轉方式安裝至圖40之托架上之圖38之鎖機構之一等角視圖。 圖42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中之某些組件之一片段等角視圖且繪示圖38之鎖機構與覆蓋物之一底部軌條之介面。 圖43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中之某些組件之一片段等角視圖且繪示圖38之鎖機構與覆蓋物之一底部軌條之介面。 圖44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42及圖43之底部軌條之一端之一片段圖。 圖45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之圖44之底部軌條之一致動器邊之一等角視圖。 圖46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1之線7-7截取之一覆蓋物之一端之一縱向剖面圖。 圖47係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例具有圖28之頭部軌條組件之沿著圖1之線7-7截取之一覆蓋物之另一端之一縱向剖面圖。
10‧‧‧可縮回覆蓋物/覆蓋物/機動化覆蓋物
14‧‧‧頭部軌條
18‧‧‧第一底部軌條/底部軌條
20‧‧‧第二底部軌條/底部軌條/相對重之底部軌條
22‧‧‧第一遮光物/遮光物
24‧‧‧第二遮光物/遮光物
26a‧‧‧端帽/右端帽
26b‧‧‧端帽/左端帽
30‧‧‧前薄片/薄片
34‧‧‧後薄片/薄片
38‧‧‧水平延伸垂直間隔之撓性葉片/葉片
42‧‧‧操作元件
11-11‧‧‧線
30-30‧‧‧線

Claims (34)

  1. 一種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覆蓋物,其包括: 一可旋轉外滾輪,其界定一伸長槽,該伸長槽沿著該外滾輪的一長度延伸並通向該外滾輪的一內部; 一可旋轉內滾輪,其接納在該外滾輪內並界定一中心縱向軸; 一第一遮光物,其在二附接點處固定至該外滾輪,該第一遮光物可纏繞在該外滾輪上且可自該外滾輪延伸出來,該第一遮光物包括一第一薄片、一第二薄片、以及延伸於該第一及第二薄片之間之葉片,其中當該第一遮光物係在一完全延伸位置時,該第一遮光物之重量將設置在大致相同位準的該二附接點固定;及 一第二遮光物,其固定至該內滾輪,該第二遮光物延伸穿過該伸長槽並可纏繞在該內滾輪上且可自該內滾輪延伸出來,其中該伸長槽係位在該外滾輪之該第一遮光物之二附接點之間所界定的一部份以外之處。
  2.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其中該內滾輪及該外滾輪圍繞該內滾輪之該中心縱向軸係同心的。
  3.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其中該第一遮光物及該第二遮光物具有相同寬度。
  4. 如請求項3之覆蓋物,其中該第一遮光物之該寬度沿著該外滾輪之整個長度延伸;且該第二遮光物之該寬度沿著該內滾輪之整個長度延伸。
  5.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進一步包含一底部軌條,該底部軌條固定至該第二遮光物且在該第二遮光物處於一完全縮回位置中時嚙合該外滾輪。
  6. 如請求項5之覆蓋物,其中該外滾輪界定沿著該伸長槽所形成之一縱向座;且當該第二遮光物處於該完全縮回位置中時該底部軌條接納在該縱向座中。
  7.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其中該該伸長槽正交於該第一遮光物之一延伸方向而定向。
  8.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進一步包含一安裝系統,該安裝系統支撐該內滾輪及該外滾輪以用於圍繞該內滾輪之該中心縱向軸之旋轉移動。
  9.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進一步包含用於使該內滾輪選擇性地旋轉之一操作機構。
  10.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其中該外滾輪包含各自具有一縱向延伸末端邊緣之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且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之該等邊緣沿周邊彼此間隔開以界定該伸長槽。
  11. 如請求項10之覆蓋物,進一步包含:一第一套管,其鎖定至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之一端中;及一第二套管,其鎖定至該第一殼體及該第二殼體之一對置端中;其中該第一套管及該第二套管維持該伸長槽之一恆定寬度。
  12.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進一步包含:一鎖機構,該一鎖機構可在限制該外滾輪之旋轉之一第一位置與准許該外滾輪之旋轉之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13. 如請求項12之覆蓋物,其中該鎖機構在該第二遮光物的一底部軌條與該鎖機構之嚙合之後旋即自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14. 如請求項13之覆蓋物,其中:該外滾輪界定形成於該外滾輪中的一側壁中之一伸長凹槽;該鎖機構包含一軸承;且在該鎖機構之該第一位置中,該軸承接納在該凹槽中。
  15. 如請求項14之覆蓋物,其中該該鎖機構包含一銷;且該鎖機構在該銷由該底部軌條嚙合之後旋即被致動以自該凹槽移除該軸承。
  16. 如請求項14之覆蓋物,其中該軸承在該第二位置中可移動地嚙合該外滾輪之一外表面。
  17. 如請求項12之覆蓋物,其中該鎖機構包含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樞轉之一鎖定部件。
  18. 如請求項12之覆蓋物,其中該該鎖機構包含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軸向平移之一鎖定部件。
  19. 如請求項18之覆蓋物,其中該鎖機構包含定位在該外滾輪外部且實質上平行於該內滾輪之該中心縱向軸而定向之一可旋轉軸件。
  20. 如請求項19之覆蓋物,進一步包含一端帽,其中該內滾輪及該外滾輪以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端帽;該鎖機構包含自該端帽懸伸之一外殼;且該可旋轉軸件軸頸支撐至該外殼。
  21. 如請求項19之覆蓋物,其中該鎖機構包含耦合該可旋轉軸件及該外滾輪之旋轉之一齒輪機構。
  22.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其中當該第一遮光物係位在該完全延伸位置時,該伸長槽與該內滾輪之該中心縱向軸係大致水平地對準。
  23.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進一步包含一底部軌條,該底部軌條固定至該第一遮光物,其中在該第一遮光物係位在一完全延伸位置時,該底部軌條的重量更加固持設置在大致相同位準之該二附接點。
  24. 如請求項1之覆蓋物,其中當該第一遮光物係位在該完全延伸位置時,該伸長槽係與該外滾輪的一轉動軸大致水平地對準。
  25. 如請求項6之覆蓋物,其中當該第一遮光物到達該完全延伸位置時,該底部軌條藉重力而離開該縱向座以伸展該第二遮光物。
  26. 如請求項6之覆蓋物,其中當該第一遮光物係位在該完全延伸位置時,該縱向座係形成與該外滾輪大致相切並且大致直立地定位。
  27. 一種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其包括: 自一外滾輪之一周邊展開一第一遮光物至一完全延伸位置,在該完全延伸位置,該第一遮光物自該外滾輪的一底部延伸出來並且至少部分地在穿過該外滾輪的一轉動軸的一平面上而延伸;及 在該第一遮光物到達該完全延伸位置之後,旋即自定位在該外滾輪內之一內滾輪之一周邊展開一第二遮光物;其中展開該第二遮光物包括: 當該第一遮光物到達該完全延伸位置時,將形成在該外滾輪中的一伸長槽與該外滾輪的一轉動軸大致水平地對準;及 使該第二遮光物延伸穿該伸長槽,以使該第二遮光物在該第一遮光物及該平面之後部向下延伸。
  2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使一鎖定部件樞轉成與該外滾輪鎖定嚙合以鎖定該外滾輪之旋轉; 使該內滾輪相對於該外滾輪旋轉以使該第二遮光物穿過形成於該外滾輪中之該伸長槽縮回至該內滾輪上; 使該鎖定部件樞轉成脫開在該內滾輪的一完全縮回位置的該外滾輪鎖定嚙合,以使該外滾輪之可旋轉;及 藉由驅動該內滾輪而使該外滾輪旋轉以使該第一遮光物縮回至該外滾輪上。
  29. 如請求項27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在該第一遮光物之延伸期間,使在該外滾輪之該周邊外部之一鎖定部件軸向橫移; 在該第一遮光物到達該完全延伸位置之後旋即憑藉該鎖定部件限制該外滾輪之旋轉; 在該第二遮光物之延伸期間,使定位在該內滾輪內之一螺母軸向橫移;及 在該第二遮光物到達一完全延伸位置之後旋即憑藉該螺母限制該內滾輪之旋轉。
  30.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當該第一遮光物到達該完全延伸位置中時,該伸長槽係被定位成與該內滾輪之一中心縱向軸實質上水平對準。
  31. 如請求項27之方法,進一步包含:當該第一遮光物係在該完全延伸位置時,藉該第一遮光物的重量及固定至該第一遮光物的一底部軌條的重量,維持該外滾輪及該第一遮光物大致固定不動。
  32. 如請求項27之方法,進一步包含:藉重力使固定至該第二遮光物的一底部軌條從形成在該外滾輪中的一座離座,以在該第一遮光物到達該完全延伸位置時,自該內滾輪的該周邊展開該第二遮光物。
  33.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該座的一底部係形成為大致相切於該外滾輪並且當該第一遮光物係在該完全延伸位置時係大致地垂直定位。
  34.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遮光物在相切於該外滾輪的一位置中垂直地向下懸垂。
TW108132987A 2013-06-12 2014-06-12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及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 TWI742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34080P 2013-06-12 2013-06-12
US61/834,080 2013-06-12
US14/212,387 US9567802B2 (en) 2013-03-15 2014-03-14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
US14/212,387 2014-03-14
US14/213,449 2014-03-14
US14/213,449 US9945177B2 (en) 2013-03-15 2014-03-14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3996A true TW202003996A (zh) 2020-01-16
TWI742428B TWI742428B (zh) 2021-10-11

Family

ID=5202294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0413A TWI640683B (zh) 2013-06-12 2014-06-12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
TW108132987A TWI742428B (zh) 2013-06-12 2014-06-12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及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
TW107127294A TWI693335B (zh) 2013-06-12 2014-06-12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及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0413A TWI640683B (zh) 2013-06-12 2014-06-12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7294A TWI693335B (zh) 2013-06-12 2014-06-12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及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EP (2) EP3333352B1 (zh)
JP (2) JP6431053B2 (zh)
KR (1) KR102318961B1 (zh)
CN (2) CN107524403B (zh)
AU (2) AU2014278079B2 (zh)
BR (1) BR112015030821B1 (zh)
CA (1) CA2915204C (zh)
DK (1) DK3333352T3 (zh)
HK (1) HK1216187A1 (zh)
MX (1) MX366645B (zh)
PL (1) PL3333352T3 (zh)
TW (3) TWI640683B (zh)
WO (1) WO201420125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2971422T3 (da) 2013-03-15 2019-10-28 Hunter Douglas Positionslås til rulleunderstøttede arkitektoniske afdækninger
US9567802B2 (en) 2013-03-15 2017-02-14 Hunter Douglas Inc.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
US9945177B2 (en) 2013-03-15 2018-04-17 Hunter Douglas Inc.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
US9322210B2 (en) 2013-08-19 2016-04-26 Comfortex Window Fashions Cordless fabric venetian window shade assembly
KR101359513B1 (ko) 2013-08-27 2014-02-07 곽재석 이중원단 블라인드의 원단 각도 조절장치
US9702187B2 (en) 2015-02-13 2017-07-11 Hunter Douglas Inc.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tubes
KR101659926B1 (ko) * 2016-04-12 2016-09-27 (주)한국윈텍 블라인드 장치의 하부구조물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블라인드 장치
CN107842303B (zh) * 2016-09-19 2020-03-13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及其致动系统
TWI767005B (zh) * 2017-06-01 2022-06-11 美商漢特道格拉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底部軌條調平機構的用於建築特徵之遮蓋物
JP7041954B2 (ja) * 2018-05-11 2022-03-25 株式会社 Wis 調光式ロール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488186A (zh) * 2018-08-16 2019-03-19 朗丝窗饰有限公司 一种香格里拉窗帘及其下梁
CN109434801B (zh) * 2018-10-15 2022-02-22 斯图加特航空自动化(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喷砂喷锌机器人移动机构及喷砂喷锌设备
CZ2018585A3 (cs) 2018-10-29 2020-04-15 Bestadom, s.r.o. Navíjecí mechanismus rolety
JP7475235B2 (ja) 2020-07-29 2024-04-26 トーソー株式会社 日射遮蔽装置及び日射遮蔽装置用の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5325A (en) * 1964-03-19 1966-11-15 Ametek Inc Actuator for retractable wall
JPH0567797U (ja) * 1990-12-28 1993-09-10 株式会社ウエノ 多目的ローラースクリーン
US5647421A (en) * 1995-06-06 1997-07-15 Hunter Douglas Inc. Dual shape assembly
US7549455B2 (en) * 2003-08-20 2009-06-23 Hunter Douglas Inc. Retractable shade with collapsible vanes
US7051782B2 (en) * 2003-10-23 2006-05-30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System for coupling roller shade tubes
CN2646364Y (zh) * 2003-10-24 2004-10-06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前后帘片可保持平整贴靠的双层卷帘
ITTV20050024U1 (it) * 2005-05-06 2006-11-07 Nice Spa Dispositivo di fine-corsa per azionamenti di avvolgibili o protezioni solari.
US7740044B2 (en) * 2006-08-31 2010-06-22 Dometic, LLC Awning assembly including drop-down shade
JP4017040B1 (ja) * 2007-05-09 2007-12-05 ナビオ株式会社 巻取装置及びスクリーン装置
GB2470387A (en) * 2009-05-21 2010-11-24 Brian John Howard Hughes Roller blind
KR100943408B1 (ko) * 2009-11-28 2010-02-19 곽재석 이중원단의 각도를 조절하는 블라인드
US8365797B2 (en) * 2010-04-30 2013-02-05 Hunter Douglas Inc. Cord tension control for top down/bottom up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TWI445878B (en) * 2010-07-01 2014-07-21 Blinds with a looped blind sheet for adjusting opacity
EP2747604A4 (en) * 2011-08-26 2015-09-16 Hunter Douglas RETRACTABLE CORDLESS JALOUSIE FOR WINDOW COVERS
JP6271186B2 (ja) * 2012-11-08 2018-01-3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4278079B2 (en) 2018-05-24
TW201839248A (zh) 2018-11-01
CN107524403A (zh) 2017-12-29
BR112015030821A2 (pt) 2017-07-25
PL3333352T3 (pl) 2020-05-18
BR112015030821B1 (pt) 2021-10-13
EP3008273A4 (en) 2017-04-19
AU2014278079A1 (en) 2015-12-24
CN105378205A (zh) 2016-03-02
CN105378205B (zh) 2017-09-29
EP3333352B1 (en) 2019-10-16
DK3333352T3 (da) 2020-01-06
JP6431053B2 (ja) 2018-11-28
MX366645B (es) 2019-07-17
AU2018217231B2 (en) 2020-10-22
KR102318961B1 (ko) 2021-10-27
JP2016524062A (ja) 2016-08-12
JP2019035322A (ja) 2019-03-07
EP3333352A1 (en) 2018-06-13
WO2014201253A3 (en) 2015-02-26
WO2014201253A2 (en) 2014-12-18
HK1216187A1 (zh) 2016-10-21
BR112015030821A8 (pt) 2020-01-21
EP3008273B1 (en) 2018-09-26
TWI742428B (zh) 2021-10-11
TWI693335B (zh) 2020-05-11
CA2915204A1 (en) 2014-12-18
JP6889140B2 (ja) 2021-06-18
MX2015016938A (es) 2016-08-08
TWI640683B (zh) 2018-11-11
CA2915204C (en) 2021-10-19
TW201510346A (zh) 2015-03-16
EP3008273A2 (en) 2016-04-20
AU2018217231A1 (en) 2018-08-30
KR20160019923A (ko) 2016-02-22
CN107524403B (zh) 2019-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3870B2 (en)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
TWI693335B (zh) 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具有巢狀滾輪之覆蓋物及操作用於一建築物開口之一覆蓋物之方法
KR102697437B1 (ko) 네스티드 튜브를 구비하는 건축물 개구부용 덮개
US9945177B2 (en)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having nested rollers
US20160222726A1 (en) Roller shade assembly with multiple shade configurations
US10837227B2 (en) Window shade